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13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 School of Nursing National Taipei College of Nursing Master Thesis 口腔刺激運動對困難吸吮新生兒之吸吮能力及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之成效 Effectiveness of Oral Stimulation Motion on Newborn Sucking Ability and Mother's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for Sucking Difficulty Newborn 蔡秀君 Hsiu-Chun Tsai 指導教授:鄭夙芬 博士 Advisor: Su-Fen Cheng, Ph.D. 中華民國 103 7 July, 2014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Sep-2019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

School of Nursing

National Taipei College of Nursing

Master Thesis

口腔刺激運動對困難吸吮新生兒之吸吮能力及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之成效

Effectiveness of Oral Stimulation Motion on Newborn Sucking

Ability and Mother's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for Sucking

Difficulty Newborn

蔡秀君

Hsiu-Chun Tsai

指導教授:鄭夙芬 博士

Advisor: Su-Fen Cheng, Ph.D.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July, 2014

Page 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Page 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Page 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Page 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誌 謝

還沒考進研究所之前,以為「寫論文就像在作文或做報告一樣,應該不難

吧!」,這個念頭一直持續到我開始訂定論文題目後,才深深體會到相去甚

遠。通過論文考試那一天著實百感交集,當結束那一刻,在我腦海裡宛如

電影正在播放般,閃過那些在研究所日子裡的片段,回想起研究途中遇上

的種種困難與挫折,猶如夙芬老師分享的電影「永不放棄」……影片停止

了、我的論文真的完成了。

感謝很多人的幫助,讓我的論文能夠順利完成。首先,感謝我的指導

教授–鄭夙芬老師,不僅是學識、見識令人折服,對同學們的包容心更令

人敬佩,夙芬老師特別設立了碩博士生的專屬群組,每個月約定討論研究

主題,透過同學間的腦力激盪與批判,才使論文的雛型漸漸浮出與定案。

謝謝論文口試的口試委員們–林寬佳老師與高美玲老師,不僅撥冗參與我

的論文審查,美玲老師的傾囊相授~提供了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使論文

更加完整,對於統計資料的綜整與分析,也要感謝寬佳老師的助理–逸倫

,協助我進行統計資料分析,讓我受益匪淺。在學習過程中,感謝慈音老

師及維紋老師的教導,讓我的學習更為紮實。研究進行過程,從倫理委員

會的審核開始,便有無數的挑戰,於收案過程也歷盡艱辛,還好有單位護

理長李延慧的鼓勵與支持,才能順利完成;特別謝謝重要的大工程師~黃

筑榆老師,幫忙完成英文譯稿。此外,我真心地謝謝夙芬老師的大女兒–

貝兒,她與我女兒年紀一般,卻有超齡的智慧與懂事,經由貝兒的寶貴意

見,使得論文的口腔刺激運動圖說部份能更平易了解。在最後修改校稿階

段,每一個難得的肯定與鼓勵,都是促使我繼續前進的動力,也因夙芬老

師無私的教誨,才使論文架構、圖表說明與分析一一完成,現在看來簡直

不敢相信我也能有如此能力,真是不可思議。

Page 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同時也要感謝研究所認識的好朋友,特別是兒童組的逸玲、婦女組的

王琦、晶英與碧鳳姐、社區組的淑平與美珍、長照所的昭琪、醫教所的馨

儀、專師組的淑娥及老師助理淑君,因為大家的陪伴,求學過程甘苦的分

享和鼓勵,點點滴滴都令我感激在心,雖然研究所並非人生必經之路,碩

士論文的完成也只能算是學術道路中的里程碑,但其中獲得到自我成長的

成就感,唯有親自走一遭的研究生才能有所體會。

最終,我要大聲告訴我最敬愛的父母親–蔡長河先生及蔡陳雪女士~

「我終於畢業了!」,我也想把這篇論文獻給我親愛的老公及三個小寶貝

,謝謝他們這三年的包容,陪我挑燈夜戰、熬過好幾個寒夜與酷暑,不離

不棄地陪伴、一直拉著我往目標邁進-永不放棄!我很珍惜當下並感謝所有

幫助過我的人,這些點點滴滴我銘記於心,謝謝您們!這一篇論文能順利完成乃

因有您們的協助,願將所有的成果及畢業的喜悅,與您們一起分享。

畢業生蔡秀君

2014.08.於台北

Page 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i

摘 要

母親建立成功母乳哺育是產後初期的重要任務之一,若新生兒無法有效的吸

吮,將會影響到母親哺乳的自信心,亦是影響母親提早停止哺育母乳的關鍵因

素。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口腔刺激介入措施對於改善困難吸吮新生兒的吸吮能力

及母乳哺育自我效能。

研究採類實驗設計,以北部某醫學中心以陰道生產方式分娩於嬰兒室的健康

足月新生兒及母親為收案對象,於新生兒出生第二天依「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

(Infant Breastfeeding Assessment Tool;IBFAT)評估,符合「無效性吸吮型態」

者共 150 對,整體個案流失為 22對,研究者先收滿對照組 64對,再收實驗組

64對。對照組維持常規處置,實驗組於母乳哺育前先施予口腔刺激運動 5分鐘,

每日 1 次,一直到出生第四天返家,並分別於出生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

一週、第二週,持續依 IBFAT 評估新生兒的吸吮行為,並以「母乳哺餵自我效

能簡式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ncy scale-short form;BSES-SF)評估母乳

哺育自我效能之差異性。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分析不同組別接受口腔刺激運動措施後,於不同時間點之新生兒吸吮能力、母乳

哺育自我效能、新生兒體重流失變化。結果顯示在「組別及時間」交互作用的結

果均達顯著差異(p < .001):1.實驗組不同時間的「新生兒吸吮能力」總分均

高於對照組。2.實驗組不同時間的「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均高於對照組。3.

實驗組不同時間的新生兒每日體重流失較少,平均體重高於對照組。再以皮爾森

積差相關(Person's Correlation)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新生兒吸吮能力」與「母

乳哺育自我效能」在產後第三天開始已達高度正相關(p < .001),其相關係數

介於 .742至 .953間。研究另發現兩組研究對象的母乳哺育型態於產後第三天開

始改變,實驗組之純母乳哺育型態及純母乳哺育率均高於對照組,統計上已顯達

著差異(p < .001)。

Page 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ii

本研究結果建議面對健康足月新生兒的吸吮型態應做審慎的評估,必要時給

予口腔刺激運動以改善新生兒的吸吮能力及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可提供給臨床專

業人員在推展母乳哺育實務之參考依據,以利提昇母乳哺育的成效。

關鍵字: 足月新生兒、 困難吸吮、口腔刺激、母乳哺育。

Page 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iii

Abstract

Successful breastfeed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for mothers during

early postpartum phase. Newborn’s inability to suck effectively not only affect

mother’s confidence toward breastfeeding but also contribute to early termination of

breastfeeding among mother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oral stimulation intervention on improvement of sucking ability among newborns

with sucking difficulty and mother’s self-efficacy toward breastfeeding.

This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recruited healthy full-term newborns who were

born through vaginal delivery, and mothers from the nursery room of a medical center

in northern Taiwan. Each newborn was assessed during the second day after birth

using Infant Breastfeeding Assessment Tool (IBFAT). One hundred and fifty pairs

were identified as having ineffective sucking pattern. Overall 22 pairs of cases were

lost. The researcher recruited 64 pairs for the control group, then recruited 64 pairs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ewborn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management,

whereas newbor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he oral stimulation

intervention. Prior to breastfeeding, newborns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oral stimulation exercise for 5 minutes once per day until returning home (fourth day

after birth). On the second day, third day, fourth day, one week and two weeks after

birth, newborn’s sucking behaviors were assessed. In addition, the mother’s

self-efficacy toward breastfeeding was assessed based on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short form (BSES-SF).

Generalized Estimation Equation (GEE) was used to analyze newborn’s sucking

ability, mother’s self-efficacy toward breastfeeding, newborn’s weight loss after

receiving the oral stimulation exercise at different times between experiment and

control groups.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interaction of group

Page 1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iv

by time(p < .001): (1) the experiment group had a significant higher total score on

the sucking ability of the newborn with difficulty sucking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different times, (2) the experiment group had a significant higher total score on

self-efficacy toward breastfeeding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different times, and (3)

the experiment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less daily newborn weight lo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different times.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Pearson’s Correlation

showed a high positive correlation (p < .001) between “sucking ability among the

newborns with difficulty sucking” and “self-efficacy toward breastfeeding” 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anged between .742 and .953. The finding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pattern of breastfeeding started to change at the third day after child birth.

The pattern of strict breastfeeding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1).

Practitioners are recommended to carefully assess such patterns among healthy

full-term newborns. Oral stimulation exercise should be provided as appropriate to

improve the sucking ability among newborn and mother’s self-efficacy toward

breastfeeding.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practitioners essential information as

they advocate for breastfeeding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breastfeeding.

Key words: full-term newborn, sucking difficulty, oral stimulation, breastfeeding

Page 1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v

目 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i

目次 ………………………………………………………………………………….. v

表次 ………………………………………………………………………………….. viii

圖次 ………………………………………………………………………………….. x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及重要性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新生兒的口腔動作發展與吸吮行 ………………………………………

為..……………………………………

7

第二節 待產、生產過程與新生兒吸吮行為 ..…………………………………. 8

第三節 新生兒的吸吮行為與腦部神經系統的發展 …………………………… 10

第四節 影響新生兒吸吮行為與母乳哺育成效之相關因素 …………………… 14

第五節 口腔刺激運動相關研究成效 …………………………………………… 16

第六節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與母乳哺育行為分析 ……………………………… 22

第七節 總結 ………………………………………………………………………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25

第二節 研究架構 ………………………………………………………………… 2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0

第四節 樣本數 …………………………………………………………………… 31

第五節 研究工具 ………………………………………………………………… 31

第六節 研究程序 ………………………………………………………………… 34

第七節 研究收案結果 …………………………………………………………… 39

第八節 研究倫理考量 …………………………………………………………… 42

第九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42

Page 1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vi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新生兒母親之基本屬性資料分析及差異 ……………………………… 48

第二節 新生兒基本屬性資料分析及差異 ……………………………………… 55

第三節 產後母乳哺餵計畫、環境分析及差異 ………………………………… 58

第四節 探討「口腔刺激運動」方案介入對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之影響… 63

第五節 探討「口腔刺激運動」方案介入前後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母乳哺餵自

我效能簡式量表」評分之差異 ………………………………………... 67

第六節 探討「口腔刺激運動」方案介入對新生兒體重變化之影響 ………… 71

第七節 探討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與母乳哺育自我效能之相關性……….. 75

第八節 探討「口腔刺激運動」方案介入對母乳哺育型態及母乳哺育率之影響 76

第九節 生產方式與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之影響………………………….. 79

第十節 總結 ……………………………………………………………………… 82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

第一節 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之成效 ……………………………………… 84

第二節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及母乳哺育成效分析……………………………… 86

第三節 結論 ……………………………………………………………………… 8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87

第五節 建議 ……………………………………………………………………… 8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 90

英文部分 ………………………………………………………………………….. 94

附錄

附錄一 母親生產基本資料………………………………………………………

表 …………………………………………………..

104

附錄二 新生兒基本資料…………………………………………………………

表 ……………………………………………………..

116

附錄三 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

具 ………………………………………………..

107

附錄四 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簡式概念表 ……………………………………….. 108

附錄五 IBFAT 原始作者同意回函 …………………………………………….. 109

附錄六 IBFAT 翻譯作者同意回函 …………………………………………….. 110

Page 1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vii

附錄七 BSES-SF原始作者同意回函 …………………………………………. 111

附錄八 BSES-SF翻譯作者同意回函 …………………………………………. 112

附錄九 研究單位同意書 ……………………………………………………….. 113

附錄十 研究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同意書 …………………………………….. 114

附錄十一 B-R-E-A-S-T-Feed 哺餵母乳觀察表 ……………………………….. 115

Page 1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viii

表 次

表 2-1 神經與吸吮行為影響彙整表……………………………………………… 13

表 2-2 口腔刺激相關研究之彙整表(I)………………………………………… 20

表 2-3 口腔刺激相關研究之彙整表(II)………………………………………… 21

表 3-1 研究設計…………………………………………………………………… 25

表 3-2 研究資料之分析及方法…………………………………………………… 44

表 4-1 新生兒母親之人口學特性(I)…………………………………………… 52

表 4-2 新生兒母親之人口學特性(II)…………………………………………… 53

表 4-3 新生兒母親之人口學特性(III)………………………………………… 54

表 4-4 新生兒人口學特性………………………………………………………… 57

表 4-5 其他及環境因素分析(I)………………………………………………… 61

表 4-6 其他及環境因素分析(II)………………………………………………… 62

表 4-7 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評分不同時間比較…………………………… 63

表 4-8 「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得分於不同時間的比較…………………… 65

表 4-9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評分不同時間比較…………………………………… 67

表 4-10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得分於不同時間的比較…………………………… 69

表 4-11 「新生兒不同時間體重」分析………………………………………… 71

Page 1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ix

表 4-12 「新生兒不同時間體重與出生體重比較」分析……………………… 71

表 4-13 「新生兒不同時間體重與出生體重比較」分析……………………… 73

表 4-14 「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與「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相關性分析… 75

表 4-15 生產後母乳哺育方式分析……………………………………………… 77

表 4-16 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與生產方式評分不同時間比較…………… 79

表 4-17 「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與生產方式」分析……………………… 81

Page 1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x

圖 次

圖 3-1 口腔刺激運動……………………………………………………………… 27

圖 3-2 研究架構圖………………………………………………………………… 29

圖 3-3 研究設計流程圖…………………………………………………………… 38

圖 3-4 研究對象流失原因分析圖………………………………………………… 41

圖 4-1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平均得分差異圖………… 66

圖 4-2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平均得分差異圖………………… 70

圖 4-3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新生兒出後體重變化差異圖………………………… 74

圖 4-4 整體母乳哺育方式分析…………………………………………………… 78

圖 4-5 純母乳哺育率分析………………………………………………………… 78

圖 4-6 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與生產方式分析……………………………… 82

Page 1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及重要性

一、營造親善母乳哺育是成功母乳哺育之核心

迎接新生命是多數父母親的期待,母乳便是新生命最好的開始,對於女性而

言,亦是成為母親重要的發展性任務(Evert, 2008; Li, Darling, Maurice, Barker, &

Grummer-Strawn, 2005; Mohrbacher & Knorr, 2012)。美國小兒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及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th Oraganization,WHO)

建議新生兒至少應該全母乳哺育至六個月,因為母乳中所含的營養無論在質或量

方面都比牛奶適合新生兒需要,其中所含免疫物質IgA可維持到產後4-6個月(行

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屬,2013),因此可以預防新生兒疾病,如新生兒壞死

性腸炎、細菌性腦膜炎、肉毒桿菌感染、呼吸道及泌尿道成染、特發性疾病(異

位性濕疹、食物及呼吸道過敏症)及腹瀉等(Hurst, 2007; Martucci, 2012);對於哺

乳中的母親,可以減少產後出血、幫助產後身材的恢復,自然避孕效果佳,同時

亦可以減少罹患卵巢癌及乳癌的風險、停經前骨質疏鬆的機率降低等(行政院衛

生福利部國民健康屬,2013)。另外,母乳哺育可使新生兒透過母親的接觸及眼

神的關注,認識不同的事物,將是新生兒成長、學習及親子間關係培養的重要時

刻(高美華、林育靜、陳治平, 2012;陶春蘭、張貞、謝玥媛,2003)。

而產後營造親善的母乳哺育環境,可提高產後初期及住院中的純母乳哺育率,

其出院後持續母乳哺餵率較高(Hamade, Chaaya, Saliba, Chaaban, & Osman, 2013);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為了提升國人之母乳哺育率,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

國「愛嬰醫院」(Baby-friendly Hospital Initiative, BFHI)認證模式,鼓勵醫療院

所主動申請認證,經認證的醫療院所其母乳哺育率顯著高於一般醫院(朱桂慧、

戴承傑、簡莉盈,2005)。因此產後於嬰兒室全面性推動母乳哺育,是維護新生

兒健康,降低國家醫療成本,應是國家重要政策之一,也是目前所推展「愛嬰醫

院」的核心架構。

Page 1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2

二、產後初期新生兒無效性吸吮可能促使母親停止母乳哺育

成功的母乳哺育除了母親本身的哺餵意願外,更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一般而

言,「新生兒的哺餵照護」是產後母親最關心的議題(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

康屬,2013),當母親哺育意願高卻無法成功的解決哺育母乳的相關問題而被迫

停止母乳哺育時,多數母親會產生自我懷疑,甚至認為自己是不成功的母親

(Palmér, Carlsson, Mollberg, & Nyström, 2012),而產後初期新生兒無法成功吸吮

乳房便是影響的重要關鍵,亦是母乳哺育能否成功之因素之一(黃雅儀、李絳桃、

高美玲、黃久美,2007)。

Dewey等研究 280 名健康的足月兒,分析產後初期吸吮行為,研究結果顯示

出生第一至第二天約有 49%無法有效性吸吮,出生第三天有 22%,至出生第七

天仍有14%無法有效吸吮母乳(Dewey, Nommsen-Rivers, Heinig, & Cohen, 2003),

但研究中未詳細指明原因。黃雅儀等人(2007)也指出足月新生兒於出生後第三

天,仍有高達 65.7 %的比例呈現無效性的吸吮型態,原因分析可能與新生兒吸

吮能力不佳、吸吮時機未達哺乳前警醒程度以及母親乳汁分泌不足等有關,如此

均可能促使母親哺乳未達預期時間就停止哺育母乳。

當母親產後初期面臨新生兒持續無法有效吸吮母乳之困境時,母親會產生挫

折感以及喪失哺育母乳的自信心,也基於母乳哺育過程中的負面經驗以及新生兒

吸吮乳房的刺激減少,也會影響母親的乳汁分泌(Radwan, 2013),亦可能導致產

後初期新生兒體重變化下降超過 10%,進而有脫水及黃疸等問題(莊易純, 2010),

甚至影響母乳哺育持續時間(Fernandez et al., 2012),故針對母親產後初期,如何

能使新生兒維持有效吸吮母乳,進而增強母親哺育母乳的自信心,也是產後護理

人員應環視的照護重點。

三、給予口腔刺激運動可以改善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

口腔內外部肌肉包含舌頭均有高敏感度的神經纖維,此神經纖維對於外界刺

激比較容易被接收(Hegyi, 2011),若在餵食前於口腔內部及外部周圍給予刺激,

可以促進發展口腔原始反射、加強尋乳反射的方向定位能力,更可幫助新生兒整

Page 1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3

合及建構口腔動作發展,有助於啟動非自主性的咽部吞嚥動作反射 (Da Costa,

Van Den Engel-Hoek, & Bos, 2008; MacMullen & Dulski, 2000)。郭亮君(2004)針

對 33 位妊娠大於 36週且體重大於 2,500 公克的新生兒,分為直接吸吮乳房、奶

瓶或奶嘴等 3組,以連接吸吮壓力測試儀(pressure transducer),手持探頭由新

生兒頦下區做縱向掃瞄,分析出生四日內的新生兒吸吮行為,研究結果指出新生

兒吸吮前在口腔給予奶瓶或奶嘴輕微的刺激,亦或是給予只有 0.04毫升的奶量,

口腔內的神經末梢也能接受到此微小的刺激而引發吞嚥反射(郭亮君,2004)。若

在無吸吮反應的新生兒上加強口腔內的刺激,經由神經纖維傳導引發並活絡口腔

內部肌肉群,便能有效促進其吸吮能力(白偉男、凌汶、楊翠芬、徐道昌,1991)。

口腔刺激運動(oral stimulation)是針對新生兒口腔內、外部肌肉層與舌頭

進行刺激,幫助新生兒建立有效的吸吮模式,其無效性吸吮的導因可能來自新生

兒本身不同時期的生理障礙,或是母親哺乳前之諸多因素影響,目前尚無法明確

證實直接關等(楊翠芬、凌汶、白偉男、高致娟、鄭玲宜、徐道昌、 . . . 宋文

舉,1992;黃雅儀等,2007),但是若可以經由介入措施並促使無效性吸吮之新

生兒具備有效的吸吮模式,應該是影響新生兒成長極為重要且值得關注的課題。

哺餵母乳對於母親及新生兒均是一個必須學習的過程,研究者選擇以口腔刺

激運動(oral stimulation)來加強困難吸吮新生兒,希望能協助產後母親有勇氣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生兒無效性吸吮,以提升母乳哺育自信心及延長持續哺乳的時

間,因此本研究動機,旨在探討口腔刺激運動對於困難吸吮新生兒、母乳哺育自

我效能成效,進而分析新生兒初期體重變化以及母乳哺育持續率。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綜合以上陳述,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探討口腔刺激運動對困難吸吮新生兒、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母乳哺育率及新生兒體重變化成效。

依研究目的所擬定的研究問題如下:

Page 2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4

一、口腔刺激運動對於困難吸吮新生兒之影響為何?

二、口腔刺激運動對於母乳哺育自我效能之影響為何?

三、口腔刺激運動對於新生兒體重變化之影響為何?

四、困難吸吮新生兒與母乳哺育自我效能之相關性為何?

五、母乳哺育自我效能與純母乳哺育率之相關性為何?

六、口腔刺激運動對於純母乳哺育率之影響為何?

第三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所使用之重要名詞之解釋定義,分別敘述如下:

一、新生兒

(一)概念型定義

從娩出到出生後28天的嬰兒,稱為新生兒( Newborn)。

(二)操作型定義

本研究所指的新生兒兒妊娠週數介於 37-40週,經陰道生產後醫師判定

抱入嬰兒室之足月新生兒,出生體重介於2,300-4,200公克。

二、新生兒無效性吸吮型態

(一)概念型定義

在哺乳過程新生兒對吸吮乳房沒興趣,或有抗拒母親乳房的行為(黃雅

儀等, 2007)。

(二)操作型定義

本研究之新生兒無效性吸吮型態評估是採用 Matthews( 1988)所發展

的 Infant Breastfeeding Assessment Tool(IBFAT),由黃雅儀(2007)所翻譯

的中文版「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評估要素包括哺乳前的警醒狀態

( readiness to feed )、尋乳(rooting )、就乳(latching on)、吸吮(sucking),

0-6分為無效吸吮型態,得分越高,表示新生兒有效吸吮行為越好 (Matthews,

Page 2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5

1988)。

三、母乳哺育自我效能

(一)概念型定義

新生兒母親對於母乳哺育的態度及信心程度(胡連珍,2003)。

(二)操作型定義

本研究將以採用Dennis及Faux(1999)所發展的Breastfeeding

self-efficancy scale-short form(BSES-SF),由胡蓮珍(2003)翻譯之「母乳

哺餵自我效能簡式量表」收集資料,主要測量對母乳哺育的態度及信念問題,

總分最低 14 分,最高 70 分,得分越高代表母乳哺育自信程度越高。

四、母乳哺育率

母乳哺育率意指新生兒出生後純母乳哺育率、混合哺育率(扣除死亡、

遷居及無法聯絡之新生兒數)(台北市政府衛生局,2013)

(一)純母乳哺育率

1.概念型定義

依據WHO定義,嬰兒出生後六個月內無需食用副食品期間,嬰兒直接

吸吮乳房或擠出來的乳汁,不添加配方奶或糖水之比率。

2.操作型定義

純母乳哺育率=追蹤之純母乳哺育個案數除以追蹤之個案總數,計算其

百分比率(%)。

公式:

追蹤之純母乳哺育個案數

× 100%

追蹤之個案總數

(二)混合哺育率

1.概念型定義

依據WHO定義,嬰兒出生後六個月內無需食用副食品期間,新生兒同

Page 2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6

時餵食純母乳及配方奶混合之混合奶比率。

2.操作型定義

混合哺育率=追蹤之混合哺育個案數除以追蹤之個案總數,計算其百分

比率(%)。

公式:

追蹤之混合哺育個案數

× 100%

追蹤之個案總數

五、新生兒每日體重變化

(一)概念型定義

新生兒因為需要熱量和水份不足,同時胎便、胎尿的排出增加,肺臟換

氣、皮膚無感性的水份喪失,使新生兒身體需求與消耗無法平衡,而導致短

暫性體重流失;出生一週內體重流失為出生體重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體

重流失最嚴重時期是出生的第三至第五天,是評估新生兒成長和水合狀態很

重要的指標,約需一週時間,即可回復到出生體重(莊易純,2010)。

(二)操作型定義

本研究之新生兒的體重變化是指新生兒每日體重與出生體重相比較,即

新生兒每日體重變化 = 新生兒當日體重減去新生兒出生體重。

Page 2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旨在說明研究的相關文獻查證,共分為新生兒口腔動作發展與吸吮行

為、待產生產過程與新生兒吸吮行為、新生兒的吸吮行為與腦部神經系統的發展、

影響新生兒吸吮行為與母乳哺育成效之相關因素、口腔刺激運動相關研究成效、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與母乳哺育行為分析、總結等。

第一節 新生兒的口腔動作發展與吸吮行為

胚胎顏面結構的發展在妊娠最初幾週即開始。在妊娠第四週早期,從原始口

腔(stomodeum)的外胚層逐步形成舌、唇、牙齦,而完整的口腔(oral cavity)

便由唇、臉頰、硬顎與軟顎、後咽、舌部、味覺細胞,以及支持下牙齦與牙齒的

下顎所組成(Nemolato et al., 2009)。臉頰則由頰黏膜(buccal mucosa)形成的側

壁所覆蓋而成為特別突出的頰脂墊,在新生兒時期此部位特別敏感而且較易接受

外界刺激(Renault, 2001)。臉頰及唇部受第五對腦神經(三叉神經 trigeminal nerve)

及第七對腦神經(顏面神經 facial nerve)所支配,再由中樞神經系統控制吸吮、

吞嚥以及呼吸。在硬顎(hard palate)的前三分之二,分隔鼻腔與口腔,在軟顎

(soft palate)的後三分之一,與咽側壁相鄰,此部位提供鼻咽部與口咽部之間

可輕微移動的屏障,亦是影響新生兒正常發音與吞嚥的重要部位(Kirse, Werle,

Jerome, & et al., 2002)。

舌頭(tongue)是口腔內可移動的肌肉,其前三分至二位於口腔,後三分之

一位於咽部。舌頭的前面由厚黏膜組成,覆蓋許多絲狀(filiform)的乳突,舌頭

的背面則由淋巴組織覆蓋形成舌扁桃腺(lingual tonsil),舌頭的腹面可見許多血

管構成的薄黏膜,靠舌繫帶(lingual frenulium)固定到底,此部位則由第九對腦

神經(舌咽神經 glossopharyngeal nerve)及第十對腦神經(迷走神經 vagus nerve)

支配並控制舌頭的感覺及味覺(Leitzbach, Bodlaj, Maurer, Hormann, & Stuck,

2014);另外由第十二對腦神經(舌下神經 hypoglossal nerve)支配舌頭整體的運

Page 2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8

動功能,於新生兒初期至四個月內會均有反射性之尋乳與吸吮的動作,四~六個

月隨著神經系統的發展,其尋乳與吸吮反射開始漸漸減少 (Ebersole, Holt, &

Delaney, 2014),經由上述自主神經、運動神經、口腔動作發展與吸吮行為的整合,

才能使新生兒的吸吮、吞嚥與呼吸獲得協調 (McGrath & Ana, 2004)。

新生兒在胎兒時期即有吸吮與吞嚥羊水的動作,對於子宮內羊水多寡的調節、

分解和循環以及胎兒的腸胃道成熟扮演重要的角色。於文獻指出(Higuchi et al.,

2014; Kanenishi, Hanaoka, Noguchi, Marumo, & Hata, 2013; Kim et al., 2010),在4D

高層次超音波的觀察下,發現在妊娠10-14週胎兒開始產生咽部的吞嚥動作;在

妊娠15週前,大部份的胎兒在子宮內都已經有吞嚥的動作產生;在妊娠週數達28

週後,舌頭開始有形成杯狀的動作(tongue cupping),可將進入口腔內的羊水集

合成團狀(bolus),利於進行吞嚥,多數胎兒在妊娠30-33週時,各神經系統整合

結果,其吸吮型態也開始漸漸成熟。Tamilia等也於文獻指出,新生兒的口腔吸吮

行為將是中樞神經系統是否成熟的早期檢測重要指標之一(Tamilia et al., 2014)。

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是新生兒先天具有的原始反射之一,隨著神經肌

肉和生理功能的發展,新生兒的成熟的吸吮型態約於妊娠近 36週出現(Arvedson,

Clark, Lazarus, Schooling, & Frymark, 2010),發展至足月 37 週以後,會再配合節

律性的呼吸運動,將吸吮、吞嚥和呼吸動作協調至 1:1:1的黃金比例,出現此

動作即代表新生兒已具備安全且有效的吸吮型態(郭亮君,2004;彭君怡,民

2012)。而有效吸吮需具備三個要件,包含新生兒含奶的姿勢(attachment)、吸

吮力(sucking)及三種與生俱來的反射(尋乳反射、吸吮反射、吞嚥反射)(郭

亮君,2004),此要件亦是母乳哺餵成功的影響因素之一。

第二節 待產、生產過程與新生兒吸吮行為

影響新生兒的吸吮行為,除了口腔動作發展不成熟有關,也與待產及生產過

程有關(Mandich, Ritchie, & Mullett, 1996; Richards, Ritchie, Hobbs, Mandich, & et

Page 2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9

al., 1999),本節分述如下:

一、分娩醫療措施與新生兒吸吮行為

待產環境及醫療措施對於母親泌乳激轉及荷爾蒙分泌有密切關聯(林素瑛、

李絳桃、高美玲,2009),例如:麻醉、產鉗助產、胎頭吸引、引產、剖腹、產

程遲滯,均會干擾泌乳賀爾蒙作用(曾雅玲、余玉眉,1994 ; 賴滿蓉、高美玲,

2006),會促使腎上腺素分泌,而腎上腺素會使腦下垂體後葉抑制催產釋放,將

減緩母親乳汁移出;另外,也會抑制腦下垂體前葉分泌泌乳激素,而影響乳汁合

成。此時將影響乳汁製造,導致母親泌乳延遲,會減少新生兒對母乳嗅覺和味覺

的刺激,而降低其吸吮意願,也會促使新生兒吸吮時無法滿足(林雅玟、曾雅玲、

楊雅玲, 2013;Anonymous, 2004) ;反之,以常態之陰道自然生產方式,其新

生兒吸吮意願較高,其新生兒母親初乳中含有較多的β-endorphines,對於新生兒

有顯著的止痛成效,可減緩新生兒經過產道造成擠壓的疼痛,其新生兒在生理與

心理將有更佳的吸吮準備(林雅玟等,2013)。

林素瑛(2009)以方便取樣方式於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針對133位陰道生

產且無任何合併症之產婦進行首次泌乳時間及其相關因素探討,研究結果發現:

產次、第二產程時間、第二產程時間大於一小時、第一到第三天會陰傷口疼痛分

數,均是延遲首次泌乳時間的重要預測因子。林建議醫護人員應該運用護理措施

縮短第二產程時間以及避免會陰切開,以減少延遲泌乳的發生機會,進而促進產

婦成功哺乳(林素瑛等,2009)。

二、生產姿勢及待產時間與新生兒吸吮行為

第二產程是決定自然分娩或工具協助分娩的重要關鍵(賴滿蓉、高美玲,

2006)。若第二產程的時間延長,增加產婦的疲憊,也會因為產婦不適當的用力

造成新生兒的損傷,亦會增加器械輔助生產的比率。文獻指出,以人體解剖學角

度來看,建議母親待產時保持直立或蹲姿,如此促使子宮落向前方、可拉直產道、

使骨盆出入口徑變大,亦可讓胎頭更易下降至骨盆腔,均有利於胎頭下降(賴滿

蓉、高美玲,2006)。故讓母親在待產未破水前自由活動,且於生產時保持身體

Page 2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0

直立或蹲姿,不僅可減緩母親生產時的疼痛、減少母親止痛劑量之注射,亦可縮

短產程,減少母親疲累感,如此均有助於母親產後哺乳及新生兒吸吮的進行。

第三節 新生兒的吸吮行為與腦部神經系統的發展

新生兒的吸吮行為與口腔活動有關,而口腔活動則是由特定的肌肉群分別運

作,一方面由口腔內部肌肉群相關神經接收感覺輸入,再由輸出神經反應支配口

腔的反射動作(陳旭萱, 1989),其輸入神經包括第五、七、九及十對腦神經,

輸出神經包括第五、七、九、十及十二對腦神經,而腦幹則是負責咀嚼(mastication)、

呼吸(breathing)與吞嚥(swallowing)的協調中樞(Geddes , Sakalidis, Hepworth,

McClellan, Kent, Lai,&Hartmann, 2012),因此新生兒的吸吮和吞嚥與中樞神經系

統及腦部發展有關(Taffoni ,Tamilia, Palminteri, Schena, Formica, Delafield-Butt,

Keller, Silvestri, &Guglielmelli, 2013),故評估其口腔動作發展是否完整,應該是

新生兒神經系統發展成熟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陳旭萱,1989),本節就影響新

生兒吸吮與吞嚥的神經系統分述如下:

一、第五對腦神經

第五對腦神經為三叉神經( trigeminal nerve),又稱混合神經,位於主要感覺

核(principal sensory nucleus)的內側,其神經分布感覺範圍,第一為頭頂前部、前

額、鼻及上瞼的皮膚和部分鼻黏膜;第二是顳部面頰及上唇皮膚、上頜的牙齒、

齶和鼻黏膜;第三為舌和口腔黏膜,面部下頜皮膚,下頜牙齒,另有支配咬肌、

顳肌和鼻翼內外肌的運動(Mori, Kogo, Ishihama, Tanaka, & et al., 2002)。

三叉神經之感覺神經纖維的功能與顏面皮膚、牙齦、牙齒的感覺有關,其運

動神經纖維的功能與某些咀嚼肌的運動有關,也負責新生兒的下頷骨運動控制,

將影響新生兒含乳時嘴巴的張開與閉合,亦與控制咽喉與吞嚥動作有關(Mori et

al., 2002)。若生產時以產鉗輔助分娩,可能導致新生兒的三叉神經受損,而引發

呼吸與下頷骨的運動控制不良,使新生兒無法打開下頷,便無法張大嘴巴深深含

Page 2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1

住乳房,將影響新生兒的吸吮行為(Veronesi, Maggiolini, & Franchi, 2006)。

二、第七對腦神經

第七對腦神經為顏面神經( facial nerve),是包含感覺與運動的混合神經,

其中負責感覺神經纖維的功能,與舌頭的味覺有關(Esaki et al., 2011),負責運動

神經纖維的功能與則面部肌肉活動和唾腺分泌有關。第七對腦神經主要支配面部

表情肌肉和傳導舌頭的味覺及支配舌下腺、下頜下腺和淚腺的分泌(汪子瑄、吳

英黛,2006)。

顏面神經也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受雙側大腦皮質運動區的支配,並發出

運動纖維支配同側顏面上半部的肌肉(Renault, 2001),下半部分受對側大腦皮質

的支配,並發出運動纖維支配顏面下半部的肌肉,其影響的肌肉有額肌、眼輪匝

肌、顴肌、頰肌、口輪匝肌及其他口周圍肌、下唇諸肌、頸闊肌(洪素梅,1984)。

文獻指出顏面神經控制顏面肌肉、嘴唇、臉頰與頷部,都將直接影響新生兒尋乳、

含乳以及吸吮反應(Sarici, Akin, Kurtoglu, Uzum, & Kiraz, 2013; Toth,

Sirirattanapan, & Mann, 2013),而新生兒的吸吮行為是由嘴唇及上顎的觸覺接受

器所引發(林鋐宇,2005; 張幸初、劉復康,1994),也受到口腔的自我感覺影

響,包括口腔接受的味覺與唾腺分泌刺激(陳旭萱, 1989),因此新生兒的顏

面神經是否完整,將是影響吸吮行為的關鍵因子之一。

物理治療對於顏面神經病變有非常好的療效(洪素梅,1984; 陳旭萱,1989),

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1)超聲波治療(Ultrasound):有助顏面神經消炎,消腫;

(2) 肌肉電激刺激(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用以刺激面部肌肉及保持彈

性;(3)手法治療(Manual Therapy):利用手法針對局部的刺激、按摩、伸展及

鬆弛,藉以減低面部僵硬及纖維化現象;4. 針灸治療(Acupuncture);5. 運動治

療(Facial muscles exercises):面部肌肉運動加強訓練。目前針對新生兒的復健治

療中以手法對局部的刺激與按摩方式,在國外已漸漸受重視,而國內也於 1990

年開始起步階段(白偉男等, 1991;Sarici et al., 2013)。

Page 2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2

三、第九對腦神經

第九對腦神經為舌咽神經( glossopharyngeal nerve)為混合神經(Leitzbach et al.,

2014),其感覺神經纖維的功能與舌後部味蕾的味覺和咽部內襯的咽部感覺有關,

可誘發作嘔反射(gag reflex);運動神經纖維的功能與唾腺分泌、吞嚥及肌肉活

動有關(Eylam, Garcea, & Spector, 2000)。若新生兒舌咽神經損傷,所有感覺和運

動功能均可能受影響,而使作嘔反射出現過度反應,而使新生兒無法深入含乳,

自然將母親乳頭向上頂到硬顎,造成乳頭受傷,無法達到有效吸吮行為。

四、第十對腦神經

第十對腦神經為迷走神經( vagus nerve)(Kirse et al., 2002),迷走神經廣泛

分布於內臟器官,迷走神經亦為混合神經,感覺神經纖維的功能與肺臟、胃、大

動脈、喉等內臟的感覺有關,運動神經纖維為分佈至心臟、胃、小腸、喉、食道

等的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與第九對舌咽神經皆會影響咽喉部肌肉的運動,亦支

配呼吸、消化兩個系統,因此,迷走神經損傷可引起循環、消化和呼吸系統功能

失調(趙耿裕、王亭貴、張允中,1999;Kirse et al., 2002),也可能導致新生兒

胃食道逆流而影響新生兒吸吮意願。

五、第十二對腦神經

第十二對腦神經為舌下神經( hypoglossal nerve),舌下神經也是包含感覺與

運動的混合神經,其感覺神經纖維的功能與舌頭肌肉的感覺有關,運動神經纖維

的功能與舌頭肌肉的活動有關。舌頭參與了很多生理功能,包含吞嚥、咀嚼、吸

吮、發音甚至是呼吸(Lowe, 1980; Ring, 2002; Travers & Jackson, 1992)等動作。舌

頭位於上呼吸道咽喉處,吸氣時舌頭適度移動,可避免吸氣時造成的氣流阻力,

因此對新生兒吸吮時維持上呼吸道的通暢扮演重要的角色(張時中、 楊菁菁、

黃玉慧, 2011))。Fregosi 及 Fuller(1997)也指出舌下神經分為內支與外支,

分別支配不同的舌頭肌肉,可促使舌頭向前方或向後方移動,若在舌頭上方施予

刺激,例如將舌頭往前拉、往下壓、或以電激局部刺激,均可促使舌頭變硬,將

有助於吸吮、吞嚥與呼吸的進行。而舌頭肌肉的原點起於下顎骨,因故也受到其

Page 2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3

他周圍肌肉群的刺激及影響,例如口輪匝肌及其他下顎部周圍肌肉(Travers &

Jackson, 1992)。

由上述文獻綜整如下表2-1,腦部神經發展與新生兒吸吮行為息息相關,其

影響的神經包括第五、七、九、十及十二對腦神經,均是包含感覺與運動的混合

神經,經由感覺的輸入與輸出,再由腦幹負責協調咀嚼(mastication)、呼吸

(breathing)與吞嚥(swallowing),故新生兒吸吮問題,可能因生產醫療措施影

響導致腦部神經系統發展或統合不全有關 (Segami, Mizuno, Taki, & Itabashi,

2013)。

表 2-1 神經與吸吮行為影響彙整表

腦部神經 神經分布範圍 對於吸吮行為影響

第五對腦神經

(三叉神經)

頭頂前部、前額、顳部、

面頰、上唇、上頜的牙

齒、齶、鼻黏膜、舌、

口腔黏膜、下頜牙齒。

1.負責新生兒的下頷骨運動控制,將影響新生

兒含乳時嘴巴的張開與閉合。

2.控制咽喉與吞嚥動作有關。

第七對腦神經

(顏面神經)

額肌、眼輪匝肌、顴肌、

頰肌、口輪匝肌、口周

圍肌、下唇諸肌、頸闊

肌。

1.控制顏面肌肉、嘴唇、臉頰與頷部,都將直

接影響新生兒尋乳、含乳以及吸吮反應。

2.控制口腔接受的味覺與唾腺分泌刺激。

第九對腦神經

(舌咽神經)

口腔內部黏膜、咽部、

舌頭。

1.影響嘔反射過度反應,而使新生兒無法深入

含乳。

2.新生兒會自然將母親乳頭向上頂到硬顎,可

能造成乳頭受傷,無法達到有效吸吮行為。

3.舌後部味蕾的味覺、咽部感覺、唾腺分泌。

第十對腦神經

(迷走神經)

心臟、肺臟、胃、大動

脈、喉部、食道、小腸

等。

1.支配呼吸、消化兩個系統。

2.導致新生兒胃食道逆流而影響新生兒吸吮意

願。

第十二對腦神經

(舌下神經)

舌頭 1.與舌頭肌肉的感覺有關。

2.與舌頭肌肉的活動有關。

3.參與了很多生理功能,包含吞嚥、咀嚼、吸

吮、發音甚至是呼吸。

Page 3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4

第四節 影響新生兒吸吮行為與母乳哺育成效之相關因素

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是新生兒先天具有的原始反射之一,於妊娠10~14

週,胎兒在子宮內開始有吞嚥羊水的動作;於妊娠30~33週,各神經系統發展後,

吸吮型態也開始漸漸成熟;於妊娠 32 週以後,舌頭開始可形成杯狀的動作

(tongue cupping),有利吸吮母乳與吞嚥(黃雅儀等, 2007;Geddes, Chadwick,

Kent, Garbin, & Hartmann, 2010; Inoue, Binns, Otsuka, Jimba, & Matsubara, 2012);

於妊娠近36週開始出現成熟的吸吮型態(Arvedson et al., 2010);於足月37 週以後,

配合節律性的呼吸運動,將吸吮、吞嚥和呼吸動作協調至1:1:1的黃金比例,

即代表新生兒已具備安全且有效的吸吮型態(郭亮君, 2004)。而新生兒在出生

後必須學習吸吮母乳所需要的技巧,相對的,母親亦需學習正確的哺乳姿勢與技

巧。若母親哺乳姿勢錯誤會使得新生兒無法正確吸吮母乳(Berridge, McFadden,

Abayomi, & Topping, 2005; Spatz, 2004),亦或是母親產後疲累,於住院期間無法

親餵母奶或採取不適當的餵食方式,均可能會影響新生兒吸吮母乳成效

(Kronborg & Vaeth, 2009; Segami et al., 2013)。

Kronborg及Vaeth(2009)以隨機對照實驗性研究的方式,針對570名無產後

合併症母親與超過37週之足月健康新生兒,探討住院期間以不同方式母乳哺餵,

對於新生兒日後之吸吮型態、吸吮經驗及母乳哺育持續率分析,研究者設計於產

後第一天及第二天,實驗組的個案接受奶瓶或空針餵食及輔以安撫奶嘴,對照組

則協助完全親餵母奶,於產後第三天開始,兩組全部改為親餵母乳,並於產後第

三天、第一個月、第二個月、第三個月、第四個月、第五個月、第六個月追蹤新

生兒吸吮型態、吸吮經驗,研究結果顯示於產後第三天、產後第二個月,其吸吮

型態、吸吮經驗均達顯著差異(p <.05),對照組不論是吸吮型態或吸吮經驗均

比實驗組好,但於產後第三個月、第四個月、第五個月、第六個月則無顯著差異,

其研究建議新生兒於住院期間應該協助親餵母乳,避免使用其他方式餵食,至少

可提升產後二個月之母乳哺育持續率。

Page 3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5

黃雅儀等(2011)採前瞻性研究設計,探討安撫奶嘴使用狀態與新生兒吸吮

能力及母親自覺乳汁分泌感知的相關性,針對280名北部某醫學中心之正常足月

新生兒及產婦,以結構試問卷方式並以母親住院期間的哺乳資訊為分析基礎,收

集產後三天及產後第二週、產後滿月時安撫奶嘴的使用概況及哺乳資訊,再以

Matthews( 1988)所發展的Infant Breastfeeding Assessment Tool(IBFAT)分析

新生兒的吸吮能力,研究結果指出整體而言,新生兒吸吮能力在產後第三天得分

最低,在產後第二週開始逐漸成熟,在產後滿月時得分最高,其新生兒吸吮能力

與安撫奶嘴的使用無顯著相關(p > .05),但使用安撫奶嘴之新生兒於產後三

天、產後第二週、產後滿月時,新生兒母親自覺乳汁分泌感知均顯著偏低(p < .01),

純母乳哺育率也較低(p < .01、p < .001、

p < . 001),研究結果推論新生兒使用安撫奶嘴可能與母親哺乳遭遇困難或哺乳自

信心不足有關,並非造成停止哺乳的主要原因(黃雅儀等,2011)。

Segami,Mizuno,Taki及Itabashi(2013)以隨機對照實驗性研究的方式,探討

住院期間以不同母乳哺餵方式,其吸吮型態及出院後母乳哺育持續率分析。針對

38名無產後合併症母親與足月健康新生兒,其中實驗組18名,於產後二小時內立

即將母乳擠出,並維持2~3小時頻率擠出母奶,再以仿母親乳頭之母乳實感奶嘴

瓶餵,另對照組20名,則協助新生兒直接吸吮母親乳房,研究者以及口腔運動評

估量表(NOMAS)對新生兒吸吮行為進行評分,並以電話收集資料並分析於產

後一個月、產後二個月之新生兒吸吮行為及母乳哺餵持續率,研究結果顯示,兩

組不同時間以口腔運動評估量表評分均未達顯著差異(p > .05),Segami等認

為可能與母親持續將母乳擠出,維持乳汁及乳腺通暢,只要母親有足夠乳汁,新

生兒則願意吸吮,不論是何種哺餵方式,對於返家後長期母乳哺餵並無影響。

新生兒 37 週以後,應具備有效的吸吮型態,但臨床上確實也有足月新生兒

的吸吮問題,原因分析不全然屬於早產兒特有的不成熟吸吮型態,也有許多源於

生產因素、嬰兒本身或母親的可能相關性因素,其無效的吸吮行為容易造成母親

哺餵母乳的挫折與困雞,甚至導致母乳哺餵中斷。為了改善困難吸吮新生兒,增

Page 3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6

進母乳哺育自信心,臨床護理人員如何利用有效的介入措施,並協助嬰兒能有效

地吸吮母乳,將為新生兒照護領域的重要課題之一。

第五節 口腔刺激運動相關研究成效

關於促進餵食成效的介入措施分為口腔刺激( oral stimulation)、口腔支持

( oral support )以及非營養性吸吮( non-nutritive sucking )。口腔刺激即是在

口腔內施予刺激,幫助整合口腔的吸吮與吞嚥動作(陳旭萱, 1989);口腔支持即

是餵食或吸吮時以餵食者的手部給予口腔的支持動作,可穩定下巴,幫助吞嚥動

作,以減少奶水由嘴角流出(白偉男等,1991);非營養性吸吮即是沒有吞嚥行

為的吸吮動作,亦是口腔進食的基礎,也為多數口腔訓練吸吮前的基本動作(白

偉男等,1991;楊翠芬等,1992)。本研究的口腔刺激是屬於一種神經感覺統合

的刺激運動,藉由局部的刺激與按摩方式,經口腔內部肌肉群接收感覺輸入,再

由輸出神經反應支配口腔的反射動作,除了可提昇感受知覺外,也可誘發原始神

經反應,包括對母親或乳汁嗅覺反應、唾腺分泌刺激、加強味覺、增進嘴巴的閉

合度、增加舌頭吸吮力量、亦可藉由神經刺激訓練吞嚥動作,進而建立有效的吸

吮模式(彭君怡,2012; 黃希文、陳佩珊、鄭素芳、王儷穎,2008;Arvedson et

al., 2010; Boiron, Da Nobrega, Roux, Henrot, & Saliba, 2007; Scanlon, Alexander,

Serdula, Davis, & Bowman, 2002)。

於研究證實依新生兒需求給予口腔局部刺激,對於臨床也將有多方面益處:

(1)可使新生兒體內釋放胺多酚(endorphins),可減緩經過產道造成的產傷疼

痛(Bergqvist, Katz-Salamon, Hertegard, Anand, & Lagercrantz, 2009; Widstrom,

Lilja, Aaltomaa-Michalias, Dahllof, Lintula, Nissen,2011)。(2)可釋放血清素

(strotonin),可促使新生兒產生殺手細胞(killer cells),可增強新生兒免疫功能

(Yektaei-Karin, Moshfegh, Lundahl, Berggren, Hansson, &Marchini,2007)。(3)可促

使迷走神經活動增加,引導新生兒消化腺分泌(Hughes, Greisen, Arce, & Thornton,

Page 3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7

2014),刺激腸胃乳動,增加吸吮意願。(4)可增加胰島素分泌,促使葡萄糖分

解,可促進消化吸收及穩定體重(黃希文等, 2008;楊翠芬等, 1992))。(5)

可以改善生命徵象及行為狀態,提高當時的血氧濃度,作為新生兒餵食前的準備,

刺激吸吮反應(黃希文等,2008)。

Fucile,Gisel, Lau(2005)以類實驗設計的研究方式,針對 36 對平均出生

週數 28 週,平均體重 1,002 公克之早產兒,探討口腔刺激運動對於管灌餵食

的由口進食總奶量攝取、口部吸吮的強度分析,共有實驗組 8 位,對照組 18 位

參與研究,實驗組個案流失 5 位,實驗組於每天清晨餵食前給予口腔輕撫及口

腔刺激運動,每天 1 次,每次 15 分鐘,持續 10 天,對照組則給予常規處置,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新生兒吸吮力均比對照組佳(Fucile, Gisel, & Lau, 2005)。

Boiron等(2007)以類實驗設計的研究方式,針對 53 位出生週數 29-34 週

之早產兒,探討口腔按摩之餵食效之分析,其中因個案病況變化,個案流失 10

名,實驗組 23 名,對照組 20 名,實驗組以每天清晨管灌餵食前 30 分鐘給予

口腔按摩運動,每天 1 次,每次 12 分鐘,持續 14天,對照組則給予常規處置,

以口腔吸吮力測式儀器及胃管灌 10 天數評值其吸吮成效,研究結果顯示口腔按

摩可縮短管灌天數,並促進非營養性吸吮的力量(Boiron, Da Nobrega, Roux,

Henrot, & Saliba, 2007)。

Barlow,Poore,Zimmerman 及Finan(2010)以類實驗設計的研究方式,針對

31位平均出生週數29.3週之早產兒,探討口腔次激之餵食效之分析,實驗組每天

清晨管灌餵食前30分鐘給予口腔次激運動,每天4次,每次3分鐘,持續 10天,

以口腔吸吮力測式儀器及胃管灌天數評值其吸吮成效,對照組則給予常規處置,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優於對照組,口腔次激可縮短管灌天數,並促進非營養性吸

吮動作發展,並協助困難餵食的早產兒達到成功餵食的目的(Barlow, Poore,

Zimmerman, & Finan, 2010)。

Coker-Bolt, Jarrard, Woodard 及 Merrill(2013)以類實驗性研究的設計方式,

探討口腔刺激運動介入措施對於足月新生兒,體重大於 2,500公克之心臟手術後

Page 3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8

餵食成效,原因分析可能是心臟病新生兒因長期插管治療、聲帶受損、全身肌肉

無力等因素,導致新生兒吸吮力弱、吞嚥動作不協調等,經口腔刺激運動介入措

施後,實驗組共有18位新生兒,個案於手術後每天一次,每次10分鐘,每週六天,

於病房清晨常規護理時介入口腔刺激。研究中因病況不穩定導致個案流失,另有

10位足月心臟手術後之新生兒為對照組,以每日由口瓶餵奶量、胃管餵食天數、

體重增加率、餵食前後生命徵象變化、住院天數等評值其餵食成效,研究結果顯

示,實驗組其每日由口瓶餵奶量增加、胃管餵食天數減少、體重增加率提升、餵

食後生命徵象變化較穩定、也可縮短住院天數,其餵食成效均達顯著差異

(Coker-Bolt, Jarrard, Woodard, & Merrill, 2013)。

Poore等(2008)以類實驗性研究的設計方式,探討口腔刺激介入措施對於

早產兒口腔餵食之成效,針對 31名平均矯正週數 29.3週,平均體重1,512.3公克,

無法完全由口腔餵食之早產兒,分為實驗組 21名,對照組 10名,實驗組每天選

擇一次在口胃管餵食前給予口腔次激 3分鐘,持續 5天,對照組則以常規性照護

方式,研究以長時間追蹤早產兒開始由口腔餵食至獨立由口腔餵食(即脫離口胃

管)的日期,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比對照組平均提早 3 天脫離口胃管,提早獨

立由口腔餵食,二組之餵食成效有顯著差異(p < .05),口腔次激可協助早產

兒提早脫離口胃管,並達到成功餵食的目的(Poore, Zimmerman, Barlow, Wang, &

Gu, 2008)。

范雅琪(2011)以類實驗性研究的設計方式,探討口腔訓練介入措施對於早

產兒口腔餵食前後生命徵象變化及餵食成效,針對出生小於33週且體重小於

2,000公克均可由口餵食之早產兒,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 30名。實驗組每天中

午餵食前10分鐘給予口腔次激 5分鐘,再予非營養性吸吮 4分鐘。每天1次,持

續 5天,研究以吸吮前後的生命徵象變化、每日體重變化、每日餵食量增加量、

每次口腔餵食時間來評估餵食成效,對照組則給予常規處置,研究結果顯示二組

於口腔餵食後生命徵象變化及餵食成效均有顯著差異(p < .05),口腔次激訓

練可穩定早產兒餵食的生命徵象,亦可協助早產兒達到成功餵食的目的。

Page 3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9

由上述文獻綜整,口腔介入措施於國內外的研究天數範圍從 5~14 天不等,

每次執行時間亦不相同,範圍由 3~15 分鐘不等,每日執行次數也有差異,範圍

由 1~4 次不等,若統整每日執行口腔介入措施的總時間(即每次執行時間乘以每

日執行次數),則範圍由 3~15 分鐘不等,不論介入措施時間多寡,其研究結果均

有顯著差異。綜合研究時間並考量臨床嬰兒室協助母乳哺餵實際可行性,並設計

針對前述文獻中指出的改善口腔吸吮相關神經部位進行刺激運動,且考量到研究

者臨床觀察到新生兒於清晨沐浴後將是清醒的最佳餵食時機,因此選擇以每日清

晨沐浴後,經評估為適當餵食時機後,再由研究者至母親床邊執行口腔刺激運動5

分鐘,立即協助母乳哺餵,每日執行一次,一直到出生第四天辦理出院。

由文獻得知,口腔刺激相關研究對象大多設定為口腔發展不成熟之早產兒

(見下表 2-2,表 2-3),但除了早產兒之外,黃雅儀(2007)研究指出,正常的

足月新生兒亦有口腔吸吮的問題,若於母乳哺餵時提早介入口腔刺激,應可使新

生兒之吸吮、吞嚥動作與呼吸的協調得以控制,提早達到有效吸吮模式。

Page 3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20

表 2-2 口腔刺激相關研究之彙整表(I)

作者/年代 研究目的 研究對象 介入措施/步驟 研究結果

Fucile 等

(2005)

探討口腔刺

激運動對於

管灌餵食的

由口進食總

奶量攝取、

口部吸吮的

強度分析

類實驗設的

研究方式,

針對 36對平

均出生週數

28 週,平均

體重 1,002

公克之早產

兒,實驗組

13 位,對組

18 位

每天清晨餵食

前給予口腔輕

撫及口腔刺激

運動,每天 1

次,每次 15 分

鐘,持續 10 天

步驟 :針對口腔

內部非營養性

吸吮+口輪匝肌

刺激

實驗組每日由口進食

總量平均及吸吮強度

均比對照組佳

(P< .05)

Boiron等

(2007)

探討口腔按

摩之餵食效

之分析

類實驗設計

的研究方

式,針對 53

位出生週數

29-34 週之

早產兒,實

驗組 23 名,

對照組 20名

每天清晨管灌

餵食前 30 分鐘

給予口腔按摩

運動,每天 1

次,每次 12 分

鐘,持續 14 天

步驟 :針對口腔

內部非營養性

吸吮+口輪匝肌

進行按摩刺激

以口腔吸吮力測式儀

器測量吸吮力及胃管

灌食天數,實驗組比對

照組佳(P< .05)

Barlow 等

(2010)

探討口腔次

激之餵食效

之分析

以類實驗設

計的研究方

式,針對 31

位平均出生

週數 29.3 週

之早產兒

每天清晨管灌

餵食前 30 分鐘

給予口腔次激

運動,每天 4

次,每次 3 分

鐘,持續 10 天

步驟 :針對口腔

內部以奶嘴進

行非營養性吸

吮刺激

以口腔吸吮力測式儀

器及胃管灌天數評值

,實驗組比對照組佳

(P< .05)

Coker-Bolt

等(2013)

探討口腔刺

激運動介入

措施對於足

月新生兒之

心臟手術後

餵食成效

以類實驗設

計的研究方

式,針對足

月心臟手術

後新生兒,

實驗組共有

18 位,對照

組 10 位

每天一次,每次

10 分鐘,持續六

步驟 :指說明口

腔內部刺激,未

詳細說明方法

步驟

實驗組其每日由口瓶

餵奶量增加、胃管餵食

天數減少、體重增加率

提升、餵食後生命徵象

變化較穩定、也可縮短

住院天數,其餵食成效

均達顯著差異

(P< .05)

Page 3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21

表 2-3 口腔刺激相關研究之彙整表(II)

作者/年代 研究目的 研究對象 介入措施/步驟 研究結果

Poore 等

(2008)

探討口腔刺

激介入措施

對於早產兒

口腔餵食之

成效

以類實驗性研

究的設計方

式,針對 31 名

平均矯正週數

29.3 週,平均體

重 1,512.3 公

克,無法完全由

口腔餵食之早

產兒,分為實驗

組 21 名,對照

組 10 名

每天選擇一

次在口胃管

餵食前給予

口腔次激 3

分鐘,持續 5

步驟:針對口

腔內部非營

養性吸吮,

未詳細說明

步驟

實驗組比對照組平均

提早 3 天脫離口胃

管,提早獨立由口腔餵

食,二組之餵食成效有

顯著差異(P< .05)

Barlow 等

(2010)

探討口腔次

激之餵食效

之分析

以類實驗設計

的研究方式,針

對 31 位平均出

生週數 29.3 週

之早產兒

每天清晨管

灌餵食前 30

分鐘給予口

腔 次 激 運

動,每天 4

次,每次 3

分鐘,持續

10 天

步驟:針對口

腔內部以奶

嘴進行非營

養性吸吮刺

以口腔吸吮力測式儀

器及胃管灌天數評值

,實驗組比對照組佳

(P< .05)

范雅琪

(2011)

探討口腔訓

練介入措施

對於早產兒

口腔餵食前

後生命徵象

變化及餵食

成效

以類實驗性研

究的設計方

式,針對出生小

於 33 週且體重

小於 2,000公克

均可由口餵食

之早產兒,分為

實驗組與對照

組各 30 名

每天中午餵

食前 10 分鐘

給予口腔次

激 5 分鐘,

再予非營養

性吸吮 4 分

鐘。每天 1

次,持續 5

步驟:針對口

腔內部非營

養性吸吮 +

口輪匝肌進

行按摩刺激

二組於口腔餵食後生

命徵象變化及餵食成

效均有顯著差異(p

< .05),口腔次激訓練

可穩定早產兒餵食的

生命徵象,亦可協助早

產兒提早由口腔餵

食,縮短胃管灌食天

(P< .05)

Page 3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22

第六節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與母乳哺育行為分析

本研究之「自我效能」是由社會認知論學者Bandura於1977年所定義,乃根

據心理學的行為學派與認知學派,以自我調適為核心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為基礎,針對個人、環境、行為的交互作用概況 (Lev, 1997)。

Bandura認為自我效能是個人對於是否能夠達成賦予的特定任務能力之信念,也

就是在面對壓力和困境時,相信自己仍有足夠的能力,可以產生動機及付諸行動,

且能盡力達成目標(胡秀媛、邱紹一、洪福源,2006),亦可用來預測及解釋行

為,更是行為改變與維持的重要變項(歐淑玲、李絳桃,2006)。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是母親自覺哺乳是否達成目標之重要認知(鄧素文、張媚、

楊雅玲,1997)。Dennis 及 Faux 指出,母乳哺育自我效能也是一個預測長期母

乳哺餵是否成功的顯著變項,其預測內容包括:(1)母親是否選擇母乳哺餵,(2)

母親未來將花費多少努力程度,(3)母親是否有堅持目標達成的企圖心,(4)面

對母乳哺育的問題時,母親會選擇勇敢面對或自我逃避挫折,(5)面對母乳哺餵

困難時的母親的情緒反應(Dennis & Faux, 1999)。於論述研究中,Lee等以母乳哺

餵自我效能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探討母親母乳哺餵的相關性,

結果發現母乳哺餵自我效能量表得分較高者,其母乳哺餵自信心較高、自尊的程

度增加、憂鬱的情緒較少,並自覺感受較少的壓力,認為母乳哺餵自我效能可以

預測母乳哺育成效。

Wells、Thompson及Kloeblen-Tarver(2006),以隨機對照實驗性方式,探討

產前母乳教育課程對於母乳哺餵自我效能及母乳哺餵自信心成效分析,針對130

名產婦,實驗組於產前36 週開始進行母乳哺育教育課程至少一次,於產後住院

期間,以母乳哺育自我效能量表進行資料收集,出院後於產後六星期、產後二個

月改以電話持續追蹤哺育成效。研究結果顯示,於產後六星期母乳哺餵自我效能

得分與母親哺餵母乳的自信心及母親是否持續母乳哺育呈正相關,但於產後二個

月則無顯著相關,研究者認為產後前二個月母親哺餵母乳的自信心及是否持續母

Page 3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23

乳哺育達顯著關係,但於產後二個月後未達顯著相關,可能與母親產後是否回復

工作有關(Wells, Thompson, & Kloeblen-Tarver, 2006)。

Lee、Heaman 及 Mossman(2011)以方便取樣方式,針對加拿大地區 103

名 12 歲到 21 歲懷孕青少女,以母乳哺育自我效能量簡式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ncy Scale-short Form,BSES-SF),於妊娠 34週、產後第一天、產後第

四週進行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得分與持續母乳哺育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母乳哺

育自我效能得分與母乳哺育持續率成正相關。

Dodt, Almeida, Batista及Dennis(2012),以方便取樣方式,針對加拿大地區

294名產婦,以母乳哺育自我效能量表,進行產後一個月、二個月、六個月母乳

哺餵自信心及母乳哺育持續時間及純母乳哺育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母乳哺育

自我效能分數愈高者,其母乳哺餵持續的時間愈長、純母乳哺育率越高;母乳哺

餵自我效能得分、母乳哺育持續時間及純母乳哺育率呈正相關。

Bosnjak, Rumboldt, Stanojevic 及 Dennis(2012)以方便取樣方式,針對克羅

地亞地區 190 名產婦,以母乳哺育自我效能量簡式量表(BSES-SF),分別於產

後一個月、六個月進行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及母乳哺育持續時間及哺育方式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分數愈高者,其母親哺餵母乳的自信心較高、

母乳哺育持續時間愈長、親餵母奶比例越高;反之,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分數較低

則會提早哺餵配方奶,因此母乳哺餵自我效能得分與母乳哺育持續時間、親餵母

乳比例成正相關。

Oliver-Roig等六人(2012)以方便取樣方式,針對西班牙奧利維拉地區 135

名產婦,以母乳哺育自我效能量簡式量表(BSES-SF),分別於產後第二天、產

後三星期、產後六個月進行母乳哺育自信心及母乳哺育持續時間分析,研究結果

發現,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分數愈高者,其母乳哺育持續時間愈長,母乳哺育自我

效能得分與母親哺餵母乳的自信心及母乳哺育持續時間呈正相關。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是母親在面對母乳哺餵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母親能

持續母乳哺餵者,對自我能力較肯定,也較能相信自己能夠克服困難,可坦然面

Page 4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24

對母乳哺餵過程中的問題(Brown, 2014; de Jager, Broadbent, Fuller-Tyszkiewicz, &

Skouteris, 2014; Figueiredo, Canario, & Field, 2014; Hinic, 2014; Meedya, Fahy,

Yoxall, & Parratt, 2014);反之,母乳哺餵自我效能較低者,對自我的能力較容易

產生懷疑,遇到母乳哺餵的困難很容易放棄,比較無法持續母乳哺餵。

第七節 總結

由文獻回顧可以發現,新生兒的無效性吸吮行為也常發生在健康的足月新生

兒,可能與新生兒的口腔動作發展、待產及生產過程、以及腦部神經系統發展有

關。產後母親面對新生兒的無效性吸吮行為,可能使母乳哺育自我效能降低,容

易導致母乳哺育提早中斷。若此時介入口腔刺激運動,藉由感覺與運動的神經傳

導刺激,應該可使新生兒之吸吮、吞嚥動作與呼吸的協調得以控制,提早達到有

效吸吮模式,如此才是提升母乳哺育成效之關鍵之一,故本研究於餵食前施予口

腔刺激運動介入措施,並探討是否可促進困難吸吮新生兒及母乳哺育自我效能成

效。

Page 4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將討論研究設計、研究對象與場所、研究工具、研究信度及效度檢測、

研究步驟、倫理考量、資料分析方法等七大節說明。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類實驗研究設計(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design),以二組前後

測的方式進行長期追蹤之研究,分別產後第二天、產後第三天、產後第四天(陰

道生產出院當天)、產後一星期、產後二星期追蹤困難吸吮新生兒、母乳哺育自

我效能及新生兒體重變化。研究設計見表 3-1。

表 3-1 研究設計

組別 產後第

二天

介入措施 產後

第三天

產後

第四天

產後

一星期

產後

二星期

對照組 O1 X1 O2 O3 O4 O5

實驗組 O1 X2 O2 O3 O4 O5

X1:常規照護,即每日清晨沐浴後經餵食前評估,符合餵食需求則由研究者協

助母親母乳哺育。

X2:即每日清晨沐浴後進行餵食前評估,已有餵食需求則由研究者至母親床邊

執行口腔刺激運動 5分鐘後,再立即協助母乳哺育。

O1-O5 均由母親自行檢測「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簡式概念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ncy scale-short form;BSES-SF)及「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Infant

Breastfeeding Assessment Tool;IBFAT) ,並由研究者登錄新生兒體重變化,

於 O1增加「母親生產基本資料表」及「新生兒基本資料表」。

Page 4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26

本研究參考Beckman發展之口腔肌肉刺激法,並由職能治療師針對影響新生

兒吸吮的相關神經位置設計(白偉男等,1991;Beckman & Barks, 1996),分為

口腔外部刺激運動(包括左、右臉頰和上、下嘴唇共四處),及口腔內部刺激運

動(包括牙齦內、外面及上、下咬合面、舌頭上面、上顎面、口腔中吸吮練習)。

研究者先以食指指腹執行口腔外部臉頰肌肉刺激,最後再戴上無菌手套,完成口

腔內部刺激,其執行步驟次序為:左側臉頰(從耳垂至嘴角單一方向)以食指指

腹環狀旋轉按壓方式共30 秒→右側臉頰(從耳垂至嘴角單一方向)以食指指腹

環狀旋轉按壓方式共30 秒→上嘴唇(從人中至上嘴唇正中線單一方向)食指指

腹由上往下推行按壓共30秒→下嘴唇(從下嘴唇正中線至下巴單一方向)食指指

腹由上往下推行按壓共30 秒→口腔外部口輪匝肌(從右側嘴角採順時鐘方向)

食指指腹按壓共30秒→上顎面(從懸雍垂前往牙齦處單一方向按壓)以食指指腹

按壓共30秒→上牙齦面(上牙齦右側往左側雙方向)以食指指腹按壓共30秒→下

牙齦面(下牙齦右側往左側雙方向)以食指指腹按壓共30秒→舌頭面(從懸雍垂

前往舌尖處單一方向)以食指指腹按壓共30秒→共9處,最後將食指置入口腔中

間,若新生兒已有吸吮反應,則研究者食指不動,順著新生吸吮節律,配合練習

吸吮。若新生兒暫無吸吮反應,研究者將以食指輕柔旋轉刺激吸吮約30秒,整個

口腔刺激運動共5分鐘,見圖3-1。

Page 4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27

圖3-1 口腔刺激運動

1.左側臉頰,由耳垂至

嘴角單一方向,食指

指腹以環狀旋轉按

壓共 30 秒

6.上顎面,由懸雍垂前

往牙齦處單一方

向,食指指腹朝上顎

面按壓共 30 秒

2.右側臉頰,由耳垂至

嘴角單一方向,食指

指腹以環狀旋轉按

壓共 30 秒

7.上牙齦面,上牙齦右

側往左側再順沿牙

齦來回雙方向,食指

指腹朝上牙齦面按

壓共 30 秒

3.上嘴唇,由人中至上

嘴唇正中線單一方

向,食指指腹由上往

下推行按壓共 30 秒

8.下牙齦面,下牙齦右

側往左側再順沿牙

齦來回雙方向,食指

指腹朝下牙齦面按

壓共 30 秒

4.下嘴唇,由下嘴唇正

中線至下巴單一方

向,食指指腹由上往

下推行按壓共 30 秒

9.舌頭面,懸雍垂前往

舌尖處單一方向,食

指指腹朝舌頭面按

壓共 30 秒

5.口腔外部口輪匝肌,

由右側嘴角採順時鐘

方向,用食指指腹按

壓共 30 秒

10.最後將食指置入口

腔中間,以食指輕

柔旋轉刺激吸吮

約 30 秒

口腔外部刺激 口腔內部刺激

Page 4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28

本研究於新生兒出生第二天清晨沐浴後第一次哺餵母乳,經「嬰兒母乳哺餵

評估工具」(Infant Breastfeeding Assessment Tool;IBFAT)判定為無效性吸吮型態

者,於新生兒母親同意後進行收案,於下一次親餵母乳前十五分鐘先進行第一次

口腔次刺激運動,並於第三天、第四天沐浴後各執行一次,一天執行一次,一直

到由陰道生產之新生兒第四天出院。

研究者工作單位之常規為每天為新生兒沐浴後,由臨床護理人員先行餵食前

評估,包括確定新生兒生理的穩定性(新生兒呼吸平順,無任何發紺危險現象)、

維持良好的警醒狀態(即新生兒清醒,處於警覺狀態且無過度哭泣現象)、以及

新生兒對感覺及環境刺激反應良好(如哭泣時由護理人員抱起後會減緩哭泣,或

新生兒有鑽向護理人員懷裡的尋乳反應)。當新生兒出現上述行為反應,即表示

新生兒有進行需求,護理人員才開始通知新生兒母親哺餵母乳。

Page 4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29

第二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乃依據研究目的與設計,再建立本研究架構,並探討其成效,

如圖3-2。

圖 3-2 研究架構圖

人口學變項

‧母親基本屬性

‧新生兒基本屬性

產科學變項

‧生產過程及產檯上肌膚接觸

時間

‧產後母乳哺餵計畫

‧產後環境

母乳哺餵成效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

‧新生兒吸吮能力

‧新生兒體重變化

‧母乳哺育持續率

介入措施

‧X1:常規護理

‧X2:口腔刺激運動

Page 4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3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採方便取樣方式進行,選取台北市某醫學中心嬰兒室的陰道生產新生

兒,以類實驗方式將樣本分為對照組、實驗組。研究者先進行對照組收案,待樣

本數達預定收案數,並由研究者確定資料收集無誤後,再進行實驗組收案。二組

研究對象至少間隔二星期,將可排除其他臨床干擾因素。其收案標準與排除標準

如下,

一、研究取樣條件:

(一)採陰道生產方式娩出,出生體重介於 2,300-4,200 公克之足月單胞胎健

康新生兒。

(二)母親於產前訪談即同意哺餵母乳、且於生產後住院中直接哺乳者。

(三)於出生第二天依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IBFAT)評分小於 6 分(仍屬無

效吸吮型態)者。

二、新生兒排除條件:

(一)先天性畸形、疑似軟喉症、氣管狹窄或口腔上顎過高,經嬰兒室醫師評

估會影響新生兒吸吮及吞嚥。

(二)Apgar scores≦7分。

(三)於任何時間及任何因素,導致新生兒生理狀況惡化,經嬰兒室醫師評估

需轉出嬰兒室。

(四)母親於產後前三天同時使用了杯子及奶瓶的餵食方式、或給予新生兒使

用安撫奶嘴。

三、母親排除條件如下:

(一)母親有特殊用藥,且有哺餵母乳禁忌者,如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化學

治療藥物、抗癲癇藥物。

(二)母親只要有一次體溫偏高≧ 38度、白血球(WBC)≧15,000 CUMM,

或有其他感染徵象。

Page 4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31

(三)母親乳房結構異常,例如乳頭太大、乳頭過短或凹陷的乳頭,會影響新

生兒吸吮者。

第四節 樣本數

本研究樣本數計算採用統計方式,樣本數估計乃依據 G power3.0 估算,研

究者設定中等效應值(effect size)為 .25,誤差值 α(α error)為 .05,檢定力(power)

為 .80 ,估計每組樣本數為 64名,二組共 128名新生兒與母親。本研究將追蹤

至產後 2週,考量產後母親坐月子期間疲累、忙碌等因素無法完成資料收集,且

本研究之新生兒可能會因生理性脫水及黃疸因素轉至新生兒病房住院(Clark,

2013; Demirci, 2012),進而影響個案流失率。為避免收案資料不完整可能影響到

統計分析的誤差值及正確性,故計畫對照組收滿足夠個案數,且資料收集無誤後,

再進行實驗組收案。

第五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工具包括母親生產基本資料表、新生兒基本資料表、嬰兒母乳哺育評

估工具(Infant Breastfeeding Assessment Tool;IBFAT)及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簡式

概念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ncy scale-short form,BSES-SF)。分別敘述如下:

一、母親生產基本資料表

「母親生產基本資料表」乃由研究者依文獻資料及臨床經驗自擬 (如附錄

一),包括產科學因素,如生產方式、是否使用減痛分娩、開始陣痛至新生兒娩

出總時間、新生兒與母親於產檯上肌膚接觸時間;母親因素,如母親年齡、教育

程度、婚姻、職業分類、產後是否繼續工作、家庭月總收入、曾有多久母乳哺餵

經驗、生產前是否參加母乳哺育課程、住院期間是否採行親子同室、每日親子同

室總時間、住院期間是否有家人協助母乳哺餵、產後是否有家人提供哺餵建議、

產後主要影響母乳哺餵建議者、懷孕次數、生產胎次。

Page 4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32

二、新生兒基本資料表

「新生兒基本資料表」是研究者依據文獻查證及臨床經驗自擬之記錄表(如

附錄二),內容包括新生兒於產檯上肌膚接觸時間表,新生兒基本資料,如新生

兒編組、娩出時間、性別、妊娠週數、生產方式、Apgar Scores、出生體重、第

二天體重、第三天體重、第四天體重、第一星期體重、第二星期體重。

三、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Infant Breastfeeding Assessment Tool;IBFAT)

本研究之新生兒吸吮型態評估是採用 Matthews( 1988)所發展的 Infant

Breastfeeding Assessment Tool,主要評估其組成元素包括:哺乳前警醒狀態

( readiness to feed )、尋乳(rooting )、就乳(latching on)、吸吮(sucking),內

容計分題包含 4 題,每題有 4 選項,單題給分為 0 至 3 分,共得總分為 0 至 12

分。依據 Matthews(1988)研究結果,得分越高表示新生兒有效吸吮行為越好,

0-6 分為無效吸吮模式,7-9 分為中等的吸吮模式,10-12 分為有效的吸吮模式

(Matthews, 1988)。

原始量表 inter-rater reliability(研究者與母親)達 91%,相隔六個月的

test-retest reliability 為 .88,次量表的評分一致性則達 77.58 %,內容效度

(content validity index ( CVI)達 .96 ,評估者信度則為 .90 。黃雅儀(2007)

將原始量表翻譯成中文後,命名為「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如附錄三),為了

使中文譯本可與原始英文版量表達到一致性,黃雅儀委請僑居美國二十年之華裔

人士,協助將中文版之量表反譯成英文,接著逐項比對原始英文量表與翻譯量表

之內容,將已翻譯好的中文版之量表再轉譯成英文(back translation),接著逐項

比對原始英文量表與翻譯量表之內容,反覆修改至問題被解決,於其前驅研究時

由個案進行表面效度之檢視,問卷內容再經六位專家評定修正後,中文量表以內

容效度與評估者間信度檢測此工具對於研究的適用性,得到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index ( CVI)為 .94 ,評估者信度則為 .90 ,由於中文量表已具有良好

之信、效度,故取得原始作者(如附錄五)及中文翻譯作者(如附錄六)同意使

用後,本研究採用中文量表來評估新生兒的吸吮型態。

Page 4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33

四、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簡式概念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ncy scale-short Form,

BSES-SF)

本研究之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簡式概念表是採用 Dennis 及 Faux(1999)所發

展的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ncy scale-short form(BSES-SF),評估組成元素分別

為『思考方面』共 6 題(包括 2、3、7、9、10、12 題)及『哺育技巧方面』共

8 題(包括 1、4、5、6、8、11、13、14 題),主要測量對母乳哺育的態度及信念

問題。以李克氏(Likert scale)五等量表計算,1分代表「一點也沒信心」、2分

表示「不是很有信心」、3分表示「有時有信心」、4分表示「有信心」、及 5 分表

示「非常有信心」;總分最低 14 分,最高 70 分,得分越高代表自信程度越高,

分數愈低表示研究對象對自己母乳哺育的信心愈低。原始量表的內在一致信度

Cronbach 's α= .94(n=667),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index ( CVI)為 .93。

胡蓮珍(2003)將原始量表翻譯成中文後,命名為「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簡式

概念表」(如附錄四),主要評估剛生產的母親哺餵能力母乳哺育的信心程度,以

及是否有早期停止母乳哺育之風險。其於前驅研究以內容問卷之相關性、內容重

要性及文字敘述清晰性等,聘請五位專家就問卷的內容提供改進意見,針對量表

題目的合適性、代表性以及明確性加以檢定,於量表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之評估,五位專家每一題項的得分均大於等於 3 分,內在一致信度 Cronbach 's

α= .95(n=30),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index ( CVI)為 .95,由於中文量表已具

有良好之信、效度,故取得原始作者(如附錄七)及翻譯作者(如附錄八)同意

後,本研究採用中文量表來評估母親對自己母乳哺育的自信心。

Page 5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34

第六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分為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第二階段為前驅研究:用以

預估瞭解研究過程中可能遭遇到的問題及困難。第三階段為正式介入研究。此三

階段進行方式詳述如下:

一、準備階段

為使研究進行順利,作為未來推動產後母乳哺餵醫療政策、護理照護措施之

參考,本研究之研究者收集相關文獻資料佐證,徵詢該單位護理部督導長及護理

長,並獲予同意與支持。

二、前驅研究

前驅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瞭解研究過程中可能遭遇到的問題及困難,包括出生

第一天及第二天,由臨床護理人員依「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評估新生兒之吸

吮能力,以及產後母親自行評分「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簡式概念表總分」和「嬰兒

母乳哺餵評估工具」之適切性、產後母嬰分離動向之時間安排及安全性。研究者

於 2013 年 5月 14日於單位督導及兒科護理長共同主持的部務會議,先向長官說

明「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簡式概念表總分」和「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之評估重

點及注意事項,獲長官同意後於2013年5月16日晨間會議在單位護理長宣導下,

於新生兒入嬰兒室後,全面開始依「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評估新生兒每日吸

吮的行為,並列入臨床護理交班重點。

研究者依收案之醫院常規,在出生第二天清晨新生兒沐浴後開始進行餵食前

評估,並以電話通知新生兒母親哺餵母乳,由已接受「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

(IBFAT)評估訓練的臨床護理人員至母親床邊觀察新生兒吸吮型態,再進行評

分。若「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IBFAT)得分為 0-6分,則判定新生兒吸吮型

態為無效性吸吮者,臨床護理師則通知研究者。當日早上即由研究者向母親說明

研究目的、方法,若研究對象同意參與本研究,則請研究對象填寫「研究參與同

意書」、「母親生產基本資料表」、「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簡式概念表」,並於當日(第

Page 5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35

二天早上)開始進行收案流程。研究者於 2013年 6月 1日至 7月 20 日進行前驅

研究,將樣本設定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共二組,每組收案 5名母親及新生兒。為

避免研究對象彼此詢問干擾,先進行對照組收案,預計樣本數已預定收案後,再

進行實驗組收案。

於實驗組(口腔刺激組),在新生兒母親同意收案後,研究者即開始至產後

病房床邊協助執行口腔刺激運動共 5 分鐘後,再立即協助新生兒吸吮。於新生兒

吸吮後,指導新生兒母親依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IBFAT)為當天新生兒哺餵狀

況進行評分。在實驗組中,前 2 位新生兒於出生第三天早上,出生滿 48 小時,

依常規須執行新生兒代謝篩檢足跟扎血措施,此措施導致新生兒激動哭泣,不易

安撫,也無法配合口腔刺激運動,影響吸吮進行,故與單位護理長溝通協調後,

其他 3 位新生兒將臨床之扎血措施延至新生兒母乳吸吮後,再進行口腔刺激運動。

於研究程序修改後,新生兒均可配合口腔刺激運動。此外,為使資料收集完整,

於收案期間由研究者對臨床護理人員針對本研究的兩份評估表進行個別宣導,包

括「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簡式概念表總分」和「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的使用及

訓練,以確保臨床護理人員評分的正確性,並將評分結果列入病歷交班,作為研

究前測之依據,也做為未來改進臨床實務之參考。

前驅研究的對照組個案為常規照護,未發現任何問題,此次預測結果實驗組

的母親對於新生兒吸吮型態的進步均口頭表示滿意,並願意配合完成研究,已作

為本研究施測前的參考及依據。

三、正式介入研究

為確保研究對象權益,本研究已先通過研究單位主管同意(如附錄九),再

通過台北市某醫學中心之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審核之後才開始進行研究(如附錄

十)。研究者依據納入與排除條件的限制篩選研究對象,不論新生兒陰道生產娩

出時間,新生兒出生後的吸吮行為均由臨床護理人員依「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

進行評估,若於出生第二天清晨沐浴後確認新生兒仍為無效性吸吮行態者,再通

知研究者,並由研究者向母親說明研究目的、方法。若研究對象同意參與本研究,

Page 5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36

則請研究對象填寫「研究參與同意書」,並請研究對象填寫「母親生產基本資料

表」、「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簡式概念表」。若於研究措施後,新生兒有臨床不良反

應,如介入措施導致新生兒皺眉、表情痛苦或哭泣嚴重,導致新生兒母親口頭抱

怨或表示不願意配合,新生兒母親可隨時退出本研究。

本研究程序說明如下:

新生兒出生第二天清晨沐浴後,於新生兒出現餵食需求時,則通知母親哺餵

母乳,再由臨床護理人員依「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IBFAT)進行評分,若

IBFAT 為 0-6分,則開始通知研究者進行收案流程。因本研究共有兩組,分為實

驗組與對照組,為避免臨床護理人員及新生兒母親彼此詢問干擾,先收滿對照組

個案共 64名,待二星期後確認資料收集無誤後,再收實驗組共 64名,程序說明

如下:

(一)對照組研究程序

本研究之常規為每天為新生兒沐浴後,由臨床護理人員先行餵食前評估,包

括確定新生兒生理的穩定性(新生兒呼吸平順,無任何發紺危險現象)、維持良

好的警醒狀態(即新生兒清醒(alert state)且無過度哭泣現象)、以及新生兒對

感覺及環境刺激反應良好(如哭泣時由護理人員抱起後會減緩哭泣,或新生兒有

鑽向護理人員懷裡的尋乳反應),依上述餵食前評估,先確認新生兒已有餵食需

求,才開始通知新生兒母親哺餵母乳。

對照組在新生兒出生第二天確定為無效性吸吮型態者,於新生兒母親同意後

進行收案,請新生兒母親填妥研究同意書,並由研究者至母親床邊協助母乳哺餵,

在當天下午四點之前,再請母親以「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IBFAT)及「母

乳哺餵自我效能簡式概念表」(BSES-SF),分別評估新生兒吸吮母乳的行為及母

乳哺餵自我效能,一天一次,分別於產後第二天、產後第三天、產後第四天(即

陰道生產出院當天)、產後一星期、產後二星期,由研究者追蹤困難吸吮新生兒、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及新生兒體重變化。

Page 5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37

(二)實驗組研究程序

實驗組的餵食前評估與對照組相同,新生兒於第二天早上確定為無效性吸吮

型態後進行收案,新生兒母親填妥研究同意書,於當天第二次母乳哺餵前,由研

究者開始於新生兒母親床邊給予口腔刺激運動5分鐘後,立即協助進行母乳哺餵。

於新生兒吸吮後當天下午四點之前,請母親以「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IBFAT)

及「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簡式概念表」(BSES-SF),分別評估新生兒吸吮母乳的行

為及母乳哺餵自我效能,一天一次,分別於產後第二天、產後第三天、產後第四

天(即陰道生產出院當天)、產後一星期、產後二星期,由研究者追蹤困難吸吮

新生兒、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及新生兒體重變化。本研究之設計流程圖如下,見圖

3-3。

Page 5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38

3-3 研究流程圖

圖3-3 研究流程圖

不收案

不收案

不同意參與研究

先向嬰兒室主管及醫療團隊

說明研究計畫內容及收案對象之收案標準

於出生第 2天清晨,以

IBFAT 進行收案條件評估

符合無效性吸吮型態者依當時樣本設定組別收案

研究者向其母親說明,並以「母親生產基本資

料」、「母乳哺育自我效能概念表」收集資料

不符合

於第四天清晨介入措施及母乳哺餵後,

評估母乳哺餵成效

於第二天第二次母乳哺餵前 15分鐘進行

口腔刺激後,當日評估母乳哺餵成效

(返家後以電話收集資料)評估出生二週

後其母乳哺餵成效

於第三天清晨介入措施及母乳哺餵後,

評估母乳哺餵成效

(返家後以電話收集資料)評估出生一週

後其母乳哺餵成效

於第四天清晨母乳哺餵後,

評估母乳哺餵成效

於第二天第二次母乳哺餵後,當日評估母

乳哺餵成效

(返家後以電話收集資料)評估出生二週

後其母乳哺餵成效

於第三天清晨母乳哺餵後,

評估母乳哺餵成效

(返家後以電話收集資料)評估出生一週

後其母乳哺餵成效

( 實 驗 組 ) ( 對 照 組 )

Page 5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39

第七節 研究收案結果

本研究從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5月25日,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嬰兒室為研

究招募對象,原估算樣本數每組各需64名新生兒與母親,應收案有效樣本128名

新生兒與母親,為避免臨床護理人員干擾介入措施,並排除產後病房實驗組與對

照組母親相互經驗分享,故先收滿對照組個案共64名,待二星期後由研究者確認

對照組之資料收集無誤後,再開始進行實驗組收案。

對照組總收案人數共79名,其中有15名個案流失,其流失率為 18.98%;實

驗總收案人數共 71名,其中有 7名個案流失,其流失率為 9.86%,對照組個案

流失率高於實驗組,分析流失原因如下:

對照組個案符合收案標準者共 79名,然有 6名新生兒於住院第三天因體重

下降超過出生體重之 8-10%,經醫師建議醫療需求需增加配方奶哺餵,故需退

出本研究。另 5名新生兒於出生第四天因黃疸(經皮膚測試儀器監測TCB值超過

14mg/dl)而需轉至新生兒病房住院照光治療,故需退出本研究。另1名新生兒於

出院後第 1週因新生兒代謝初檢異常,再入院檢查。再 3位新生兒於返家後第

7天體重下降超過出生體重 10%,再度入院後確定為新生兒脫水導致黃疸住院照

光治療,故退出本研究,最後對照組共 64名新生兒與母親,個案流失共 15名,

流失率為 18.98%。

實驗組個案中符合符合收案標準者共 71名,其中有 2名新生兒於出生第 3

天因體重下降超過出生體重之 8-10%,經醫師建議因醫療需求需增加配方奶哺

餵,需退出本研究。另 2名新生兒於出生第4天因黃疸(經皮膚測試儀器監測 TCB

值超過 14mg/dl)轉至新生兒病房住院照光治療。再 2名新生兒返家後第 6天因

新生兒黃疸再度住院。有 1名新生兒於返家後第 7天因母親乳腺炎住院暫停母乳

哺餵,因此因故退出研究者共 7名新生兒與母親,最後參與研究之實驗組個案共

64名,流失率為 9.86%。

Page 5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40

綜合本研究整體收案數共 150名,實際收案共 128名,個案流失共 22名,

整體流失率為 14.67%,資料收集完成率為 85.33%,以卡方檢定(Chi-square)分

析二組個案流失率未達顯達著差異(χ2= 2.49,p > .05),整體流失因素分析為:

1.新生兒體重下降超過出生體重 8-10% 共 8名,占 5.33%,2.新生兒黃疸住

院照光治療共 12名,佔 8.00%,3.新生兒代謝異常入院共 1名,佔 0.67%,4.

新生兒母親產後乳腺炎住院停止母乳哺餵共 1名,佔0.67%,見下圖3-4。

Page 5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41

圖 3-4 研究對象流失原因分析圖

預計篩選無效性吸吮符合條件研究對象至少 128名(N=128)

先收滿對照組共 64位,再收實驗組共 64位

對照組共收 79名

(n=79)

實驗組共收 71名

(n=71)

於出生第 2天清晨,以

IBFAT 進行收案條件評

估,總得分為 0-6分,

屬於無效性吸吮型態者

均為收案對象

參與研究對象共 150名,有效參與對象共 128 名,

整體個案流失共 22名,總流失率 14.67%。

新生兒體重↓8-10%

(n=6,7.6%)

新生兒體重↓8-10%

(n=2,2.8%)

新生兒黃疸再度入院共 3名

(n=3,3.8%)

新生兒代謝篩檢異常再入共

1名(n=1,1.3%)

辦理出院共 68人

流失 11名(13.9%)

辦理出院共 67人

流失 4名(5.6%)

黃疸住院轉新生兒病房

(n=5,6.3%)

黃疸住院轉新生兒病房

(n=2,2.8%)

新生兒黃疸再度入院共 2名

(n=2,2.8%)

新生兒母親乳腺炎住院停止

母乳哺餵共 1名

(n=1,1.4%)

對照組實際收案共 64人

流失 15名,流失率 18.98%

實驗組實際收案共 64人

流失 7名,流失率 9.86%

Page 5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42

第八節 研究倫理考量

本研究主要對象為母親及新生兒,因為新生兒無法自我發言,為保障研究對

象之權益及隱私,在研究進行之前,研究者經研究單位同意(如附錄九)並且通

過「台北榮民總醫院人體試臉委員會」之審核認可(如附錄十)方能進行研究,

由於新生兒為無決定能力之研究參與者,故需由法定代理人同意,且需達其知情

同意原則,而本研究之新生兒的法定代理人為父母親,若父母親未成年,將取得

父母親之法定代理人同意,並將詳細研究內容告知法定代理人,並詳盡解說研究

目的、過程步驟與方法及預期的意義,確認清楚父母已瞭解復,由父母親自由決

定是否同意加入研究,且將告知研究過程中可自由決定中止及退出研究計畫 。

假設新生兒因參與本研究導致認何生命徵象變化或危險,則暫停收案,研究

者會協助臨床醫護人員立即予以緊急保護因應措施,必要時停止該個案的繼續收

案,於研究過程中完全保護研究對象之安全與利益,以保護新生兒的生命安全及

發展為優先考量。研究過程中的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予以妥善保管且嚴格保密,

研究資料也純作為統計分析之用,不得為其他非研究用途,以保護研究對象的隱

私權。對於資料收集的過程及統計結果、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同意書及統計分

析之資料,予以保密上鎖,若造成任何醫療疏失及糾紛,則依法處理。

第九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將所收集的資料編碼後,以 SPSS for Window 20.0 版本之電腦套裝軟

體進行建檔及統計分析,統計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及推論性統計,見表 3-2。

一、描述性統計

(一)本研究中的類別或順序變項,以卡方檢定(Chi-square)分析其次數分配、百

分比,包括:生產方式、懷孕次數、生產胎次、待產是否使用減痛分娩、

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職業分類、產後是否繼續工作、家庭月總收入、自

Page 5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43

覺人格特質、曾有多久母乳哺餵經驗、生產前是否參加過母乳哺餵課程、

住院期間是否採行親子同室、住院期間是否有他人協助母乳哺餵、住院期

間主要協助母乳哺餵者、產前母乳哺餵意願、產後是否有人提供母乳哺餵

建議、產後主要影響母乳哺餵建議者、新生兒之性別等變項。

(二)本研究中的連續變項,以獨立樣本 t 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test)分析其

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值、標準差、最大值及最小值,包括:母親年齡、

新生兒妊娠天數、出生體重、身高、Apgar score、住院期間執行親子同室

時間、母親陣痛開始置胎兒娩出時間、子宮頸全開至胎兒娩出時間等變

項。

二、推論性統計

(一)以獨立樣本 t-test 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兩者間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及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之前測是否有差異。

(二)卡方檢定(Chi-square)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兩者於不同時間之母乳哺餵方式

次數分配及百分比。

(三)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分析不同組

別(實驗組和對照組)接受口腔刺激運動措施後,於不同時間點之困難吸

吮新生兒吸吮能力、母乳哺育自我效能、新生兒體重變化之改變。

(四)以皮爾森積差相關檢定(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分析「困

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與「母乳哺育自我效能」之相關性。

Page 6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44

表 3-2 研究資料之分析及方法

研究變項 屬性及分類 分類方式 統計方法

人口學變項

母親基本資料

年齡

教育程度

婚姻狀況

職業分類

產後是否繼續工作

家庭月總收入

生產前是否參加過母乳

哺餵課程

連續

類別

類別

類別

類別

類別

類別

高中職

大學含專科

研究所以上

是(已婚)

否(未婚)

代表主管經理

專業人員

技術或助理人員

事務工作人員

服務/售貨人員

7萬元以下

7-8萬元以下

8-9萬元以下

9-10萬元以下

10萬元以上

平均值、標準差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Page 6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45

研究變項 屬性及分類 分類方式 統計方法

曾有多久母乳哺餵經驗

懷孕次數

生產胎次

待產是否使用減痛分娩

新生兒資料

妊娠天數

性別

妊娠天數

出生體重

身高

Apgar Scores

類別

類別

類別

類別

連續

類別

連續

連續

連續

連續

無經驗

1-2個月以內

2-6個月以內

6 個月以上

懷孕 1 次

懷孕 2次

懷孕 3 次含以上

第一胎

第二胎

第三胎含以上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平均值、標準差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平均值、標準差

平均值、標準差

平均值、標準差

平均值、標準差

Page 6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46

研究變項 屬性及分類 分類方式 統計方法

其他環境因素

住院是否採行親子同

產後是否有人協助母

乳哺餵

產後是否有其他人提

供哺餵建議

產後主要影響母乳哺

餵建議者

待產時是否曾使用減

痛分娩

陣痛開始時間至新生

兒娩出時間

產檯上肌膚接觸時間

類別

類別

類別

類別

類別

連續

連續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次數分佈、百分比

平均值、標準差

平均值、標準差

實驗組和對照組兩者

間新生兒體重變化、吸

吮能力及母親母乳哺

育自我效能之差異

變項:組別

(類別、尺度)

依變項:連續 獨立樣本 t-test

平均值、標準差

分析不同組別(實驗組

與對照組)接受口腔刺

激介入措施後,於不同

時間點之新生兒體重

變化、吸吮能力及母乳

哺育自我效能之改變

概化估計方程式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

Page 6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47

研究變項 屬性及分類 分類方式 統計方法

分析「困難吸吮新生兒

吸吮能力」與「母乳哺

育自我效能」相關性

皮爾森積差相關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Page 6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根據研究目的及研究架構,依次呈現所收集之資料的結果及分析,包括:

新生兒母親之基本屬性資料分析及差異、新生兒之基本屬性資料分析及差異、生

產過程及產檯上肌膚接觸時間分析、產後母乳哺餵計畫、環境分析及差異;進而

探討「口腔刺激運動」介入前後母乳哺育自我效能之成效、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

能力、新生兒體重變化及母乳哺餵率之影響。

第一節 新生兒母親之基本屬性資料分析及差異

本節主要探討新生兒母親基本屬性,包括: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職

業分類、產後是否繼續工作、家庭月總收入、曾有多久哺餵經驗、待產是否使用

減痛分娩、懷孕次數、生產胎次、產前是否參加母乳哺餵課程等,以描述性統計

分析呈現主要變項分佈情形,再以及卡方 (Chi-square)與獨立樣本 t 檢定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進行兩組各變項中的同質性檢測,結果發現兩組新生兒

母親之基本屬性資料並無統計上顯著差異,其相關結果分別敘述如下:

一、年齡

所有參與研究之對象其母親年齡最小為 21 歲,最大為 40 歲,平均年齡為

29.34 ± 3.92 歲,實驗組平均年齡為 29.38 ± 3.81 歲,對照組平均年齡為

29.31 ± 4.06 歲,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此變項之同質性,發現兩組在「年齡」變

項中未達顯著差異(t = - .090, p > .05),見表 4-1。

二、教育程度

所有參與研究之對象其母親教育程度,「大學含專科」有 85 人,佔 66.41%

最多,依序為「高中職」有 31人,佔 24.22%、「研究所以上」有 12人,佔 9.37%。

在實驗組中,母親教育程度以「大學含專科」居多,有 44人,佔 68.75%,依序

為「高中職」有 15 人,佔 23.44%、「研究所以上」有 5 人,佔 7.81%;在對照

組中,母親教育程度以「大學含專科」居多,有 41人,佔 62.79%,依序為「高

中職」有 16人,佔 25.58%、「研究所以上」有 7人,佔 10.94%。以卡方檢定分

析此變項之同質性,發現兩組在「教育程度」變項中未達顯著差異

(χ2= .471,p > .05),見表 4-1。

Page 6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49

三、婚姻狀況

所有參與研究對象之母親「已婚」有 126 人,佔 98.44%,「未婚」有 2 人,

佔 1.56%;實驗組中,「已婚」有 62人,佔 96.88%,「未婚」有 2人,佔 3.12%;

對照組中所有個案均「已婚」,佔 100.00%。以卡方檢定分析此變項之同質性,

發現兩組在「婚姻狀況」變項中未顯達著差異(χ2= 2.032,p > .05),見表 4-1。

四、職業分類

職業分類乃以行政院主計總處 100 年 3月所公佈之「職業標準分類系統」為

主,所有參與研究之對象其母親職業分類,以「代表、主管、經理」為最多,共

有 42 人,佔 32.81%,依序為「服務/售貨工作人員」有 36 人,佔 28.13%、「技

術或助理專業員」有 22人,佔 17.19%、「專業人員」有 14人,佔 10.94%,「事

務工作人員」有 14 人,佔 10.94%。在實驗組中,母親職業以以「代表、主管、

經理」為最多,共有 23 人,佔 35.94%,依序為「服務/售貨工作人員」有 19 人,

佔 29.69%、「技術或助理專業員」有 10人,佔 15.62%、「事務工作人員」有 7人,

佔 10.94%、「專業人員」有 5人,佔 7.81%,在對照組中,母親職業以以「代表、

主管、經理」為最多,共有 19人,佔 29.69%,依序為「服務/售貨工作人員」有

17 人,佔 26.56%、「技術或助理專業員」有 12 人,佔 18.75%、「專業人員」有

9人,佔 14.06%、「事務工作人員」有 7人,佔 10.94%。以卡方檢定分析此變項

之同質性,發現兩組在「職業分類」變項中未達顯著差異

(χ2= 1.817, p > .05),見表 4-1 。

五、產後是否繼續工作

所有參與研究之新生兒母親「產後繼續工作」有 78 人,佔 60.94%,「產後

不會繼續工作」有 50人,佔 39.06%。實驗組中「產後繼續工作」有 38人,佔 59.37%,

「產後不會繼續工作」有 26 人,佔 40.63%,對照組中,「產後繼續工作」有 40

人,佔 62.50%,「產後不會繼續工作」有 24人,佔 37.50%。以卡方檢定分析此

變項之同質性,發現兩組在「產後是否繼續工作」變項中未顯達著差異

(χ2= .131,p > .05),見表 4-2。

六、家庭月總收入

所有參與研究之對象其母親「家庭月總收入」分類,「9萬-10萬元以下」有

35人為最多,佔 27.34%,依序為「8 萬-9萬元以下」有 29人,佔 22.66%,

「7萬元以下」有 22 人,佔 17.19%,「7萬-8萬元以下」有 22人,佔 17.19%,

Page 6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50

「10萬元含以上」有 20人,佔 15.62%。實驗組中以「9萬-10萬元以下」19人

為最多,佔 26.69%,依序為「8萬-9 萬元以下」有 16 人,佔 25.00%,「10 萬元

含以上」有 12人,佔 18.75%,「7萬元以下」有 10 人,佔 15.62%,「7萬-8萬

元以下」有 7人,佔 10.94%;對照組中以「9萬-10 萬元以下」16人為最多,佔

25.00%,依序為「7萬-8萬元以下」有 15人,佔 23.44%,「8萬-9萬元以下」有

13人,佔 20.31%、「7 萬元以下」有 12 人,佔 18.75%,「10萬元以上」有 8人,

佔 12.50%。以卡方檢定分析此變項之同質性,發現兩組在「家庭月總收入」變

項中未達顯著差異(χ2= 4.458,p > .05),見表 4-2。

七、產前是否參加母乳哺育課程

所有參與研究之新生兒母親「產前曾參加過母乳哺餵課程」有 113 人,佔

88.28%,「產前未曾參加過母乳哺餵課程」有 15 人,佔 11.72%。實驗組中「產

前曾參加過母乳哺餵課程」有 53 人,82.81%,「產前未曾參加過母乳哺餵課程」

有11人,佔17.19%;對照組中,「產前曾參加過母乳哺餵課程」有60人,佔93.75%,

「產前未曾參加過母乳哺餵課程」有 4人,佔 6.25%。以卡方檢定分析此變項之

同質性,發現兩組在「產前是否參加過母乳哺餵課程」變項中未顯達著差異

(χ2 = 3.700,p > .05),見表 4-2。

八、母親曾有多久母乳哺餵經驗

所有參與研究之對象其母親母乳哺餵經驗,以「無經驗」有 70 人為最多,

佔 54.69%,其他依序為「6個月以上」有 30人,佔 23.44%,「2-6個月以內」有

15人,佔 11.72%,「1-2個月以內」有 13人,佔 10.15%;實驗組中以「無經驗」

有 34 人為最多,佔 53.12%,其他依序為「6個月以上」有 13人,佔 20.31%,「1-2

個月以內」有 11人,佔 17.19%,「2-6個月以內」有 6人,佔 9.38%;對照組中

以「無經驗」有 36人為最多,佔 56.25%,其他依序為「6個月以上」有 17人,

佔 36.56%,「2-6個月以內」有 9人,佔 14.06%,「1-2個月以內」有 2人,佔 3.13%。

以卡方檢定分析此變項之同質性,發現兩組在「母親曾有多久母乳哺餵經驗」變

項中未達顯著差異(χ2= 7.421,p > .05),見表 4-3。

九、待產時是否使用減痛分娩

所有參與研究之新生兒母親「待產時曾使用減痛分娩」有 59人,佔 46.09%,

「待產時未曾使用減痛分娩」有 69人,佔 53.91%。實驗組中「待產時曾使用減

痛分娩」有 33人,佔 51.56%,「待產時未曾使用減痛分娩」有 31人,佔 48.44%;

Page 6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51

對照組中,「待產時未曾使用減痛分娩」有 26人,佔 40.63%,「待產時曾使用減

痛分娩」有 38人,佔 59.37%。以卡方檢定分析此變項之同質性,發現兩組在「待

產時是否使用減痛分娩」變項中未顯達著差異(χ2 = 1.541,p > .05),見表 4-3。

十、懷孕次數

所有參與研究之對象其母親「懷孕次數」以「懷孕 1 次」有 57 人為最多,

佔 44.53%,其他依序為「懷孕 2次」有 50人,佔 39.06%、「懷孕 3 次以上」有

21 人,佔 16.41%。實驗組中以「懷孕 1 次」有 26 人為最多,佔 40.36%,其他

依序為「懷孕 2次」有 25人,佔 39.06%、「懷孕 3次以上」有 13人,佔 20.31%

對照組中以「懷孕 1 次」有 31 人為最多,佔 48.44%,其他依序為「懷孕 2 次」

有 25 人,佔 39.06%、「懷孕 3次以上」有 8人,佔 12.50%。以卡方檢定分析此

變項之同質性,發現兩組在「懷孕次數」變項中未顯達著差異

(χ2 = 1.629,p > .05),見表 4-3。

十一、生產胎次

所有參與研究之對象其母親「第一胎」為最多,共有 69人,佔 53.91%,其

他依序為「第二胎」有 51 人,佔 39.84%,「第三胎」有 8 人,佔 6.25%。實驗

組中以「第一胎」有 33 人為最多,佔 51.56%,其他依序為「第二胎」有 26人,

佔 40.63%,「第三胎」有 5 人,佔 7.81%;對照組中以「第一胎」有 36 人為最

多,佔 58.06%,其他依序為「第二胎」有 23人,佔 37.10%,「第三胎」有 3人,

佔 4.84%。以卡方檢定分析此變項之同質性,發現兩組在「生產胎次」變項中未

顯達著差異(χ2 = .650,p > .05),見表 4-3。

Page 6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52

表4-1 新生兒母親之人口學特性(

I)

變項

總數

(N=

12

8)

實驗組

(n=

64

) 對照組

(n=

64

) t

χ2

p

最小值

最大值

M

ean

±S

.D

人數(

%)

Mea

S.D

人數(

%)

Mea

S.D

人數(

%)

年齡

2

9.3

3.9

2

2

9.3

3.8

1

2

9.3

4.0

6

-

.09

.92

9

21

40

教育程度

.471

.790

高中

31

(24

.22

%)

1

5(2

3.4

4%

)

16

(25

.00

%)

大學含專科

85

(66

.41

%)

4

4 (

68

.75

%)

4

1(6

4.0

6%

)

研究所以上

12

( 9.3

7%

)

5(

7.8

1%

)

7

(10

.94

%)

婚姻

2.0

32

.154

已婚

12

6(9

8.4

4%

)

62

(96

.88

%)

6

4(1

00

.0%

)

未婚

2(

1.5

6%

)

2(

3.1

2%

)

0(

0.0

0%

)

職業分類

1.8

17

.769

代表、主管、經理

42

(32

.81

%)

2

3(3

5.9

4%

)

19

(29

.69

%)

專業人員

14

(10

.94

%)

5

( 7

.81%

)

9(1

4.0

6%

)

技術助理專業員

22

(17

.19

%)

1

0(1

5.6

2%

)

12

(18

.75

%)

事務工作人員

14

(10

.94

%)

7

(10

.94%

)

7(1

0.9

4%

)

服務

/售貨工作人員

36

(28

.12

%)

1

9(2

9.6

9%

)

17

(26

.56

%)

Page 6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53

表4

-2 新生兒母親之人口學特性(

II)

變項

總數

(N=

12

8)

實驗組

(n=

64

) 對照組

(n=

64

) χ2

p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家庭月總收入

4.4

58

.3

48

7萬元以下

2

2(1

7.1

9%

) 1

0(1

5.6

2%

) 1

2(1

8.7

5%

)

7萬

-8萬元以下

2

2(1

7.1

9%

) 7

(10

.94%

) 1

5(2

3.4

4%

)

8萬

-9萬元以下

2

9(2

2.6

6%

) 1

6(2

5.0

0%

) 1

3(2

0.3

1%

)

9萬

-10萬元以下

3

5(2

7.3

4%

) 1

9(2

9.6

9%

) 1

6(2

5.0

0%

)

10萬元含以上

2

0(1

5.6

2%

) 1

2(1

8.7

5%

) 8

(12

.50%

)

產後是否使用繼續工作

.1

31

.717

78

(60

.94

%)

38

(59

.37

%)

40

(62

.50

%)

50

(39

.06

%)

26

(40

.63

%)

24

(37

.50

%)

產前是否參加母乳哺育課程

3

.700

.054

113

(88

.28%

) 5

3(8

2.8

1%

) 6

0(9

3.7

5%

)

15

(11

.72

%)

11

(17

.19

%)

4(

6.2

5%

)

Page 7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54

表4-3 新生兒母親之人口學特性(

III)

變項

總數

(N=

12

8)

實驗組

(n=

64

) 對照組

(n=

64

) χ2

p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曾有母乳哺餵經驗

7.4

21

.0

60

無經驗

7

0(5

4.6

9%

) 3

4(5

3.1

2%

) 3

6(5

6.2

5%

)

1-2個月內以內

1

3(1

0.1

5%

) 11

(17

.19

%)

2(

3.1

3%

)

2-6個月內以內

1

5(1

1.7

2%

) 6

( 9

.38

%)

9(1

4.0

6%

)

6個月以上

3

0(2

3.4

4%

) 1

3(2

0.3

1%

) 1

7(3

6.5

6%

)

待產是否有減痛分娩

1.5

41

.215

59

(46

.09

%)

33

(51

.56

%)

26

(40

.63

%)

69

(53

.91

%)

31

(48

.44

%)

38

(59

.37

%)

懷孕次數

1.6

29

.443

懷孕

1次

5

7(4

4.5

3%

) 2

6(4

0.6

3%

) 3

1(4

8.4

4%

)

懷孕

2次

5

0(3

9.0

6%

) 2

5(3

9.0

6%

) 2

5(3

9.0

6%

)

懷孕

3次含以上

2

1(1

6.4

1%

) 1

3(2

0.3

1%

) 8

(12

.50%

)

生產胎次

.65

0

.723

第一胎

6

9(5

3.9

1%

) 3

3(5

1.5

6%

) 3

6(5

8.0

6%

)

第二胎

5

1(3

9.8

4%

) 2

6(4

0.6

3%

) 2

3(3

7.1

0%

)

第三胎

8

( 6

.25

%)

5(

7.8

1%

) 3

( 4

.84

%)

Page 7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55

第二節 新生兒基本屬性資料分析及差異

本節主要探討新生兒基本屬性,包括:妊娠天數、性別、生產方式、身高、

出生體重、出生第一分鐘及第五分鐘 Apgar Scores得分,以描述性統計分析呈現

主要變項分佈情形,再以及卡方(Chi-square)與獨立樣本 t 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test)進行兩組各變項中的同質性檢測,結果發現兩組變項並無統計上顯著差異,

將相關結果詳細分別敘述如下:

一、妊娠天數

所有參與研究之對象其新生兒妊娠天數最小為至 254天,最大為 291天,妊

娠平均天數為 272.77 ± 8.18 天,實驗組妊娠天數為 273.20 ± 8.75 天,對照組妊娠

天數為 272.34 ± 7.61 天,對照組高於實驗組,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此變項之同

質性,發現兩組在「妊娠天數」變項中未達顯著差異

(t = - .593,p > .05),見表 4-4。

二、性別

所有參與研究之對象「男嬰」有 73 人,佔 57.03% ,「女嬰」有 55 人,佔

42.97%,實驗組中,「男嬰」有 37人,佔 57.81%,「女嬰」有 27人,佔 42.19%;

在對照組中,「男嬰」有 36人,佔 56.25%,「女嬰」有 28人,佔 43.75%。以卡

方檢定分析此變項之同質性,結果發現兩組在「性別」變項中未顯達著差異

(χ2= .032, p > .05),見表 4-4。

三、生產方式

所有參與研究之對象其新生兒生產方式分類,「陰道生產」有 81人,佔 63.28%

為最多,依序為「產鉗」有 26人,佔 20.31%,「真空吸引」有 21人,佔 16.41%。

在實驗組中,生產方式分類以「陰道生產」有 38人,佔 59.37%為最多,依序為

「產鉗」有 14人,佔 21.88%,「真空吸引」有 12人,佔 18.75%;在對照組中,

生產方式分類以「陰道生產」有 43人,佔 67.19%為最多,依序為「產鉗」有 12

人,佔 18.75%,「真空吸引」有 9 人,佔 14.06%;以卡方檢定分析此變項之同

質性,發現兩組在「生產方式」變項中未達顯著差異

(χ2= .891,p > .05),見表 4-4。

Page 7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56

四、身高

所有參與研究之對象其新生兒身高最小為 44.3 公分,最大為 50.8 分,平均

身高為 47.92 ± 1.56 公分,實驗組平均身高為 48.27 ± 1.60 公分,對照組平均身高

為 47.57 ± 1.44 公分,對照組低於實驗組,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此變項之同質

性,發現兩組在「身高」變項中未達顯著差異(t = - 2.62,p > .05),見表 4-4。

五、出生體重

所有參與研究之對象其新生兒出生體重最小為 2,436 公克,最大為 3,644公

克,平均出生體重為 3,005.80 ± 302.56 公克,實驗組平均出體重為

2,959.20 ± 266.07 公克,對照組平均身高為 3,052.39 ± 330.65 公克,對照組高於

實驗組,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此變項之同質性,發現兩組在「出生體重」變項

中未達顯著差異(t = 1.762,p > .05),見表 4-4。

六、出生第一分鐘及第五分鐘 Apgar Score

所有參與研究之對象其新生兒出生第一分鐘之 Apgar Score 均為 8分,出生

第五分鐘 Apgar Score 均為 9分,不具顯著性,見表 4-4。

Page 7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57

表4-4 新生兒人口學特性

變項

總數

(N=

12

8)

實驗組

(n=

64

) 對照組

(n=

64

) t

χ2

p

最小值

最大值

M

ean

±S

.D 人數(

%)

Mea

S.D

人數(

%)

Mea

S.D

人數(

%)

妊娠天數

2

72.7

8.1

8

2

73.2

8.7

5

2

72.3

7.6

1

-

.59

.55

4

25

4.0

2

91.0

性別

.032

.8

58

73

(57

.03

%)

3

7(5

7.8

1%

)

36

(56

.25

%)

55

(42

.97

%)

2

7(4

2.1

9%

)

28

(43

.75

%)

生產方式

.891

.6

40

陰道生產

81

(63

.28

%)

3

8(5

9.3

7%

)

43

(67

.19

%)

產鉗

26

(20

.31

%)

1

4(2

1.8

8%

)

12

(18

.75

%)

真空吸引

21

(16

.41

%)

1

2(1

8.7

5%

)

9(1

4.0

6%

)

身高

4

7.9

1.5

6

48.2

1.6

0

47

.57

±1

.44

-2

.62

.12

8

44

.3

50

.8

出生體重

3

,00

5.8

302

.56

2,9

59

.20

±2

66

.07

3,0

52

.39

±3

30

.65

1.7

6

.08

1

2,4

36

.0

3,6

44

.0

第一分鐘

Ap

ga

r

Sco

re

8

8

8

N

A

- N

A

第五分鐘

Ap

ga

r

Sco

re

9

9

9

N

A

- N

A

Page 7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58

第三節 產後母乳哺餵計畫、環境分析及差異

本節主要探討產後母乳哺餵計畫、環境分析及差異,包括:產前母乳哺餵意

願、產後是否執行親子同室、產後是否有其他人協助母乳哺餵、產後主要協助母

乳哺餵者、產後是否有他人提供哺餵建議、產後主要影響哺餵建議者;以及卡方

(Chi-square)與獨立樣本 t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test)進行兩組各變項中的同質

性檢測,結果發現兩組僅於產後主要影響哺餵建議者有統計上顯著差異

(χ2= 15.672, p < .001),其他變項並無統計上顯著差異,如表 4-5、4-6;因此,

將於下一節進行成效分析時,利用統計方式控制「產後主要影響哺餵建議者」為

干擾因子,以求更真實確切之成效分析。

一、產前母乳哺餵意願

所有參與研究之對象其母親產前母乳哺餵意願之分析,其中「計畫母乳哺餵

至產後二個月」有 61 人,佔 47.66%為最多,依序為「產後六個月」有 42 人,

佔 32.81%,「產後一年含以上」有 25人,佔 19.53%。在實驗組中「計畫母乳哺

餵至產後二個月」有 31人,佔 48.44%為最多,依序為「產後六個月」有 25人,

佔 39.06%,「產後一年含以上」有 8 人,佔 12.50%;對照組中「計畫母乳哺餵

至產後二個月」有 30 人,佔 46.88%為最多,依序為「產後六個月」有 17 人,

佔 26.56%,「產後一年含以上」有 17人,佔 26.56%。以卡方檢定分析此變項之

同質性,發現兩組在「產前母乳哺餵意願」變項中未達顯著差異(χ2= 6.30, p

> .05),見表 4-5。

二、住院期間是否執行親子同室

所有參與研究之新生兒母親「住院期間執行親子同室」有 72人,佔 56.25%,

「住院期間不執行親子同室」有 56 人,佔 44.19%。實驗組中,「住院期間執行

親子同室」有 38人,59.38%,「住院期間不執行親子同室」有 26人,佔 40.63%;

對照組中,「住院期間執行親子同室」有 34人,佔 57.13%,「住院期間不執行親

子同室」有 30人,佔 46.89%。以卡方檢定分析此變項之同質性,發現兩組在「住

院期間是否執行親子同室」變項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χ2 = .508,p > .05),見

表 4-5。

Page 7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59

三、住院期間主要協助母乳哺餵者

所有參與研究之新生兒母親「住院期間主要協助母乳哺餵者」為「配偶」有

88 人,佔 68.75%為最多,其次為「母親」有 29 人,佔 22.66%,再其次為「婆

婆」有 11人,佔 8.59%。實驗組中「住院期間主要協助母乳哺餵者」為「配偶」

有 38 人,佔 59.38%為最多,其次為「母親」有 18人,佔 28.12%,再其次為「婆

婆」有 8人,佔 12.50%;對照組中「住院期間主要協助母乳哺餵者」為「配偶」

有 50 人,佔 78.12%為最多,其次為「母親」有 11人,佔 17.19%,再其次為「 婆

婆」有 3人,佔 4.69%。以卡方檢定分析此變項之同質性,發現兩組在「住院期

間主要協助母乳哺餵者」變項中未達統計上顯達著差異(χ2=5.599,p > .05),

「住院期間主要協助母乳哺餵者」以「配偶」為最多,見表 4-5。

四、產後是否有其他人提供哺餵建議與產後主要影響哺餵建議者

所有參與研究之新生兒母親「產後有其他人提供哺餵建議」共有 128人,佔

100.0%,產後主要影響哺餵建議者為「配偶」有 73 人,佔 57.03%為最多,其次

為「父母」有 36人,佔 28.13%,再其次為「公婆」有 19人,佔 14.84%。實驗

組中產後主要影響哺餵建議者為「父母」有 25人,佔 39.06%為最多,其次為「配

偶」有 23人,佔 35.94%,再其次為「公婆」有 15人,佔 25.00%;對照組中產

後主要影響哺餵建議者為「配偶」有 50 人,佔 78.13%為最多,其次為「父母」

有 11 人,佔 17.19%,再其次為「公婆」有 3人,佔 4.69%。以卡方檢定分析此

變項之同質性,發現兩組在「產後主要影響哺餵建議者」變項中已達顯達著差異

(χ2= 24.325,p < .001),實驗組產後主要影響哺餵建議者以「父母」為最多,

對照組產後主要影響哺餵建議者以「配偶」為最多,見表 4-5、4-6 。

五、住院期間親子同室執行時間分析

所有參與研究之新生兒母親於出生第一天執行親子同室的時間,最短為

12.7小時,最長為 23.5 小時,平均時間為 21.78 ± 2.14 小時,實驗組平均時間為

21.70 ± 2.27 小時,對照組平均時間為 21.86 ± 2.02 小時,對照組高於實驗組,以

獨立樣本 t檢定分析此變項之同質性,發現兩組在「第一天執行親子同室的時間」

變項中未達顯著差異(t = .411,p > .05),見表 4- 6。

於出生第二天執行親子同室的時間,最短為 16.6 小時,最長為 23.4 小時,

平均時間為 21.69 ± 1.90 小時,實驗組平均時間為 21.64 ± 1.89 小時,對照組平均

時間為 21.73 ± 1.91 小時,對照組高於實驗組,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此變項之

Page 7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60

同質性,發現兩組在「第二天執行親子同室的時間」變項中未達顯著差異

(t = .288,p > .05),見表 4-6 。

於出生第三天執行親子同室的時間,最短為 17.2 小時,最長為 23.4 小時,

平均時間為 21.81 ± 1.69 小時,實驗組平均時間為 21.70 ± 1.81 小時,對照組平均

時間為 21.92 ± 1.57 小時,對照組高於實驗組,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此變項之

同質性,發現兩組在「第三天執行親子同室的時間」變項中未達顯著差異

(t = .711,p > .05),見表 4-6 。

Page 7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61

表4-5 其他及環境因素分析(

I)

變項

總數

(N=

12

8)

實驗組

(n=

64

) 對照組

(n=

64

) χ2

p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產前母乳哺餵意願

6.3

00

.178

產後二個月

61

(47

.66

%)

31

(48

.44

%)

30

(46

.88

%)

產後六個月

42

(32

.81

%)

25

(39

.06

%)

17

(26

.56

%)

產後一年含以上

25

(19

.53

%)

8

(12

.50

%)

17

(26

.56

%)

是否執行親子同室

.508

.476

72

(56

.25

%)

38

(59

.38

%)

34

(53

.12

%)

56

(43

.75

%)

26

(40

.62

%)

30

(46

.88

%)

產後是否有人協助

母乳哺餵

12

8(1

00

%)

64

(10

0%

) 6

4(1

00

%)

NA

N

A

主要協助母乳哺餵者

5.5

99

.061

配偶

8

8(6

8.7

5%

) 3

8(5

9.3

8%

) 5

0(7

8.1

2%

)

母親

2

9(2

2.6

6%

) 1

8(2

8.1

2%

) 11

(17

.19

%)

婆婆

11

( 8.5

9%

)

8(1

2.5

0%

)

3(

4.6

9%

)

Page 7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62

表4-6 其他及環境因素分析(

II)

變項

總數

(N=

12

8)

實驗組

(n=

64

) 對照組

(n=

64

) t

χ2

p

最小值

最大值

M

ean

±S

.D

人數(

%)

Mea

S.D

人數(

%)

Mea

S.D

人數(

%)

產後主要影響

哺餵建議者

2

4.3

25

.000***

配偶

73

(57

.03

%)

2

3(3

5.9

4%

)

50

(78

.12

%)

父母

36

(28

.13

%)

2

5(3

9.0

6%

)

11

(17

.19

%)

公婆

19

( 14

.84

%)

1

6(2

5.0

0%

)

3 (

4.6

9%

)

產後每日執行

親子同室時間

產後第一天

2

1.7

2.1

4

2

1.7

2.2

7

2

1.8

2.0

2

.411

.6

82

12

.7

23

.5

產後第二天

2

1.6

1.9

0

2

1.6

1.8

9

2

1.7

1.9

1

.28

8

.7

74

16

.6

23

.4

產後第三天

2

1.8

1.6

9

2

1.7

1.8

1

2

1.9

1.5

7

.711

.4

79

17

.2

23

.4

***p<

.0

01

Page 7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63

第四節 探討「口腔刺激運動」方案介入對困難吸吮新生兒

吸吮能力之影響

本節探討「口腔刺激運動」介入前後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之成效,於介

入措施前,研究者先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總分,

發現兩組在新生兒出生第一天及第二天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5),於第

三天開始「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總分」實驗組平均分數則高於對照組,於統

計上達顯著差異(p < .001),見表 4-7。就所有研究對象而言,其「困難吸吮

新生兒吸吮能力」總分在第一天與第二天分數無明顯變化,於第三天開始得分逐

漸遞增;對照組於出生至出生第一週內,其得分有高低起伏現象,於出生後第二

週得分才明顯增加,實驗組則於第三天開始,其「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總

分逐漸遞增。

由上述結果得知,經第二天口腔刺激運動介入措施後,於出生第三天開始,

隨著時間增加,實驗組之「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平均分數逐漸遞增,且高

於對照組,已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01),見表 4-7。分析結果可知,「口腔

刺激運動」介入措施可增加實驗組平均得分,亦可提升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

力。

表 4-7 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評分不同時間比較

變項 總數(N=128) 實驗組(n=64) 對照組(n=64) t p

Mean±S.D Mean±S.D Mean±S.D

出生第一天 1.90±1.10 1.70±1.21 2.03±1.70 1.20 .236

出生第二天 1.82±1.11 1.55±1.20 2.03±1.04 1.75 .085

出生第三天 3.77±2.02 5.42±1.17 2.12±1.80 -11.88 .000***

出生第四天 5.17±3.34 8.42±1.03 2.03±1.04 -25.00 .000***

出生第一週 6.27±4.41 10.52±1.00 2.03±1.04 -33.63 .000***

出生第二週 7.60±3.69 11.03±1.28 4.21±1.21 -22.10 .000***

***p< .001

研究者再以廣義估計方程式 GEE(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進行估計,

並以 QIC 值做為模式選擇(獨立、AR1、可交換及非結構四個模式)之判定參考。

四個模式中以可交換模式(exchangeable)QIC值(762.333)最小,故本研究之

Page 8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64

分析以可交換模式(exchangeable)進行估計。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出生第二

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一週、第二週其「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平均分數

是否達顯著差異。

研究者將變項中有統計上顯著差異之「產後主要影響哺餵建議者」及「第一

天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利用統計方式控制為干擾因子,以確實檢測成效分析。

在進行 GEE 分析時,先評估「組別及時間」之交互作用,其結果顯示二組研究

對象之「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的平均分數在「組別及時間」交互作用下已

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01)。

在「組別及時間」交互作用下分析二組研究對象在不同時間的「困難吸吮新

生兒吸吮能力」得分結果,於介入措施後的改變幅度差異,在出生第三天、出生

第四天、出生第一週、出生第二週分別與出生第二天比較,實驗組比對照組依次

增加 3.72、6.70、8.91、7.31分;「組別及時間」交互作用的結果可知,實驗組不

同時間的「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總分均高於對照組,且於統計上已達顯著

差異(p < .001),見表 4-8。

在主作用分析下,就「組別」整體而言,實驗組比對照組「困難吸吮新生兒

吸吮能力」平均分數增加 5.10分,得分差異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01);就

「時間」整體而言,所有研究對象在不同時間的「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平

均分數在出生第三天與出生第二天比較,其平均得分增加 .09,但於統計上未達

顯著差異(p = .151)。於出生第四天、出生第一週、出生第二週分別與出生第

二天比較,依次增加 1.12、1.37、2.13分,由研究結果得知二組研究對象之「困

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於出生第四天開始其得分比較已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01),見表 4-8。

綜合由上述結果及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平均得分差異圖(圖 4-1)得知,

經口腔刺激運動介入措施後,隨著時間增加,二組研究對象之「困難吸吮新生兒

吸吮能力」平均得分,對照組於出生第一天至第四天,增減起伏未定,於出生第

二週開始才明顯增加,實驗組之新生兒於出生第三天則開始明顯增加;就整體而

言,「口腔刺激運動」介入措施可增加實驗組平均得分,且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01),亦可提升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

Page 8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65

表 4-8 「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得分於不同時間的比較

GEE1(主作用) GEE2(交互作用)

β SE p-value β SE p-value

組別*時間 < .001

實驗組第三天 vs.第二天得分

比對照組第三天 vs.第二天得分差異 3.72 .15 < .001

實驗組第四天 vs.第二天得分

比對照組第四天 vs.第二天得分差異 6.70 .14 < .001

實驗組第一週 vs.第二天得分

比對照組第一週 vs.第二天得分差異 8.91 .19 < .001

實驗組第二週 vs.第二天得分

比對照組第二週 vs.第二天得分差異 7.31 .27 < .001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 5.10 .14 < .001 .23 .19 < .001

時間 < .001 < .001

第三天 vs. 第二天 1.95 .18 < .001 .094 .07 .151

第四天 vs. 第二天 3.35 .30 < .001 1.12 .00 < .001

第一週 vs. 第二天 4.45 .40 < .001 1.37 .00 < .001

第二週 vs. 第二天 5.78 .34 < .001 2.13 .14 < .001

控制變項(干擾因子) < .001

第一天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 - .01 .02 .514

產後主要影響母乳哺餵建議者 .014*

父母 vs. 配偶 - .42 .15 .005*

公婆 vs. 配偶 - .37 .19 .056

註一:1.GEE ,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2.GEE1:組別與時間的主作用,並進一步控制變項:產後主要影響母乳哺餵者、

第一天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

3.GEE2:組別與時間交互作用,並進一步控制變項:產後主要影響母乳哺餵者、

第一天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

4.*p< .05

Page 8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66

圖4-1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平均得分差異圖

Page 8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67

第五節 探討「口腔刺激運動」方案介入前後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母

乳哺餵自我效能簡式量表」評分之差異

本節探討「口腔刺激運動」介入前後母乳哺育自我效能之成效,研究者先以

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發現在「口腔刺激運動」介入

措施前(產後第一天)實驗組平均分數為 56.28 ± 4.01 分,對照組平均分數為

59.31 ± 2.73 分,實驗組「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低於對照組,介入措施前已

達顯著差異(t = 4.99,p < .001);於「口腔刺激運動」介入措施後(產後第

二天),其「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平均分數,實驗組則明顯高於對照組(p < .001),

無論是實驗組或對照組,其「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在第一天最高,對照組於

第二天開始逐漸遞減,實驗組則有高低起伏情形,在第三天總分有增加趨勢,但

第四天又有下降情形,第一週和第二週則持續增加,見表 4-9。

表 4-9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評分不同時間比較

變項 總數(N=128) 實驗組(n=64) 對照組(n=64) t p

Mean±S.D Mean±S.D Mean±S.D

出生第一天 57.82±3.75 56.28±4.01 59.31±2.73 4.99 < .001

出生第二天 52.71±3.10 54.47±1.88 50.95±3.25 -7.49 < .001

出生第三天 50.87±5.15 55.34±1.98 46.39±2.97 -20.05 < .001

出生第四天 50.78±4.51 54.31±1.87 47.25±3.48 -14.28 < .001

出生第一週 48.84±7.22 55.61±1.92 42.06±2.85 -31.47 < .001

出生第二週 43.32±9.88 55.94±1.75 30.72±2.11 -73.34 < .001

研究者再以廣義估計方程式 GEE(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進行估計,

並以 QIC 值做為模式選擇(獨立、AR1、可交換及非結構四個模式)之判定參考。

四個模式中以可交換模式(exchangeable)QIC 值(2944.946)最小,故本研究

之分析以可交換模式(exchangeable)進行估計。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出生第

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一週、第二週其「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平均分數是否

達顯著差異。

研究者將變項中有統計上顯著差異之「產後主要影響哺餵建議者」及「第一

天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利用統計方式控制為干擾因子,以確實檢測成效分析,

在進行 GEE 分析時,先評估「組別及時間」之交互作用,其結果顯示二組研究

Page 8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68

對象之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的平均分數在「組別及時間」交互作用下已達統計上顯

著差異(p < .001)。

在「組別及時間」交互作用下分析二組研究對象在不同時間的母乳哺育自我

效能得分結果,於介入措施後的改變幅度比較,在出生第三天、出生第四天、出

生第一週、出生第二週分別與出生第二天比較,實驗組比對照組依次增加 5.43、

3.55、10.03、21.70分;「組別及時間」交互作用的結果可知,實驗組不同時間的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均高於對照組,且於統計上已達顯著差異

(p < .001),見表 4-10。

在主作用分析下,就「組別」整體而言,實驗組比對照組母乳哺育自我效能

平均分數增加 12.88 分,得分差異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01);就「時間」

整體而言,所有研究對象在不同時間的「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平均分數在出生第

三天、出生第四天、出生第一週、出生第二週分別與出生第二天比較,依次減少

1.84、1.93、3.88、9.38 分,得分差異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01),見表 4-10。

綜合由上述結果及圖4-2平均得分差異圖得知,經口腔刺激運動介入措施後,

隨著時間增加,二組研究對象其「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平均得分在出生第二天開

始已有顯著差異(p < .001),實驗組研究對象於產後第四天微幅下降,對照組

則於產後第四天則微幅增加;對整體而言,研究對象於產後第二天開始,實驗組

之「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平均分數均高於對照組,且達統計上顯著差異

(p < .001),見圖 4-2。研究結果可知,經「口腔刺激運動」介入措施後,隨

著時間增加可使實驗組平均得分高於對照組,亦可提升母乳哺育自我效能。

Page 8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69

表 4-10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得分於不同時間的比較

GEE1(主作用) GEE2(交互作用)

β SE p-value β SE p-value

組別*時間 < .001

實驗組第三天 vs.第二天得分

比對照組第三天 vs.第二天得分差異 5.43 .32 < .001

實驗組第四天 vs.第二天得分

比對照組第四天 vs.第二天得分差異 3.55 .27 < .001

實驗組第一週 vs.第二天得分

比對照組第一週 vs.第二天得分差異 10.03 .33 < .001

實驗組第二週 vs.第二天得分

比對照組第二週 vs.第二天得分差異 21.70 .47 < .001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 12.88 .40 < .001 3.12 .57 < .001

時間 < .001 < .001

第三天 vs. 第二天 -1.84 .29 < .001 -4.56 .18 < .001

第四天 vs. 第二天 -1.93 .21 < .001 -3.07 .11 < .001

第一週 vs. 第二天 -3.88 .47 < .001 -8.90 .18 < .001

第二週 vs. 第二天 -9.38 .99 < .001 -20.23 .39 < .001

控制變項(干擾因子) < .001

第一天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 .37 .06 < .001

產後主要影響母乳哺餵建議者 .649

父母 vs. 配偶 - .25 .31 .423

公婆 vs. 配偶 -.27 .41 .508

註一:1.GEE ,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2.GEE1:組別與時間的主作用,並進一步控制變項:產後主要影響母乳哺餵者、

第一天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

3.GEE2:組別與時間交互作用,並進一步控制變項:產後主要影響母乳哺餵者、

第一天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

Page 8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70

圖4-2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平均得分差異圖

Page 8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71

第六節 探討「口腔刺激運動」方案介入對新生兒體重變化之影響

新生兒娩出後初期會有短暫性體重流失,本節探討「口腔刺激運動」介入前

後新生兒之體重變化,研究者先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新生兒不同時間體重」

及「新生兒不同時間體重與出生體重比較」變化,發現兩組於「新生兒不同時間

體重」變化上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5),新生兒娩出至出生第二週其每

日體重逐漸減少,均有體重流失現象,見表 4-11。「新生兒不同時間體重與出生

體重比較」變化於出生第二天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5),於出生第三天

則開始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5),對照組之新生兒每日體重與出生當日體

重變化比較,於出生第三天開始平均體重流失均高於實驗組,且達統計上顯著差

異(p < .05),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之新生兒於出生後,每日體重流失變化平

均比實驗組多,見表 4-12。

表 4-11 「新生兒不同時間體重」分析

變項 總數(N=128) 實驗組(n=64) 對照組(n=64) t P

Mean±S.D Mean±S.D Mean±S.D

出生第一天 3005.80±302.56 2959.20±266.07 3052.39±312.25 1.76 .081

出生第二天 2899.65±287.49 2858.55±256.25 2940.75±312.28 1.63 .111

出生第三天 2813.09±280.31 2779.97±260.23 2846.22±297.41 1.34 .182

出生第四天 2771.55±276.39 2751.14±252.96 2791.95±298.60 0.83 .415

出生第一週 2811.29±281.23 2801.67±256.81 2820.91±305.46 0.30 .702

出生第二週 2925.80±279.63 2947.70±265.02 2903.91±293.98 0.89 .381

表 4-12 「新生兒不同時間體重與出生體重比較」分析

變項 總數(N=128) 實驗組(n=64) 對照組(n=64) t P

Mean±S.D Mean±S.D Mean±S.D

出生第二天 -106.15±47.53 -100.66±31.51 -111.64±59.17 - 1.31 .192

出生第三天 -192.70±50.83 -179.23±31.23 -206.17±62.17 -3.09 .002**

出生第四天 -234.25±51.21 -208.06±22.25 -260.44±58.30 -6.71 .000***

出生第一週 -194.51±64.41 -157.53±26.78 -231.48±69.77 -7.91 .000***

出生第二週 -79.99±91.18 -11.50±29.83 -148.48±79.62 -12.88 .000***

**p< .005,***

p< .001

研究者再以廣義估計方程式 GEE(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進行估計,

並以 QIC 值做為模式選擇(獨立、AR1、可交換及非結構四個模式)之判定參考。

Page 8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72

四個模式中以可交換模式(exchangeable)QIC 值(15891.53)最小,故本研究

之分析以可交換模式(exchangeable)進行估計。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出生第

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一週、第二週其「新生兒每日體重與出生當日體重變

化」平均分數是否達顯著差異。

研究者將變項中有統計上顯著差異之「產後主要影響哺餵建議者」及「第一

天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利用統計方式控制為干擾因子,以確實檢測成效分析,

在進行 GEE 分析時,先評估「組別及時間」之交互作用,其結果顯示二組研究

對象之「新生兒每日體重與出生當日體重變化」的平均公克重在「組別及時間」

交互作用下已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01)。

在「組別及時間」交互作用下分析二組研究對象在不同時間的「新生兒每日

體重與出生當日體重變化」平均公克重,於介入措施後的改變幅度比較,在出生

第三天、出生第四天、出生第一週、出生第二週分別與出生第二天比較,實驗組

比對照組之新生兒體重依次增加 15.93、41.39、62.97、126.00 公克;「組別及時

間」交互作用的結果可知,實驗組不同時間的新生兒每日體重流失較少,平均體

重高於對照組,且於統計上已達顯著差異(p < .001),見表 4-13。

在主作用分析部份,就「組別」整體而言,實驗組比對照組「新生兒每日體

重與出生當日體重變化」平均增加 69.38公克重,已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01);

就「時間」整體而言,所有研究對象在不同時間的「新生兒每日體重與出生當日

體重變化」平均在出生第三天、出生第四天、出生第一週分別與出生第二天比較,

依次減少 86.56、128.10、88.36公克重,在出生第二週所有研究對象之每日平均

體重已回升達出生體重,已無體重流失現象,由研究結果得知二組研究對象之「新

生兒每日體重與出生當日體重變化」已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01),見表

4-13。

由上述結果得知,經口腔刺激運動介入措施後,隨著時間增加,二組的「新

生兒不同時間體重與出生體重比較」平均差異,對照組體重流失多於實驗組,且

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01),見圖 4-3 可知,二組新生兒之體重變化平均於

出生第四天最低,實驗組於出生第二週其新生兒體重可回升接近出生體重;就整

體而言,「口腔刺激運動」介入措施可使新生兒於出生二週內,其每日體重變化

減少幅度較低,實驗組之新生兒較快回升至出生體重,且達統計上顯著差異

(p < .001),見圖 4-3。

Page 8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73

表 4-13 「新生兒不同時間體重與出生體重比較」分析

GEE1(主作用) GEE2(交互作用)

β SE p-value β SE p-value

組別*時間 < .001

實驗組第三天 vs.第二天得分

比對照組第三天 vs.第二天得分差異 15.93 6.74 .018

實驗組第四天 vs.第二天得分

比對照組第四天 vs.第二天得分差異 41.39 8.58 < .001

實驗組第一週 vs.第二天得分

比對照組第一週 vs.第二天得分差異 62.97 9.96 < .001

實驗組第二週 vs.第二天得分

比對照組第二週 vs.第二天得分差異 126.00 10.02 < .001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 69.38 10.68 < .001 20.12 11.54 < .001

時間 < .001 < .001

第三天 vs. 第二天 -86.56 3.44 < .001 -94.53 5.06 < .001

第四天 vs. 第二天 -128.10 4.51 < .001 -148.79 7.79 < .001

第一週 vs. 第二天 -88.36 5.70 < .001 -119.84 8.72 < .001

第二週 vs. 第二天 26.16 7.49 < .001 -36.84 8.36 < .001

控制變項(干擾因子) < .001

第一天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 2.01 .93 .030*

產後主要影響母乳哺餵建議者 .257

父母 vs. 配偶 -14.51 11.95 .225

公婆 vs. 配偶 .72 8.46 .932

註一:1.GEE ,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2.GEE1:組別與時間的主作用,並進一步控制變項:產後主要影響母乳哺餵者、

第一天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

3.GEE2:組別與時間交互作用,並進一步控制變項:產後主要影響母乳哺餵者、

第一天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

4.*p< .05,

**p< .005,

***p< .001

Page 9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74

圖4-3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新生兒出後體重變化差異圖

Page 9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75

第七節 探討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與母乳哺育自我效能之

相關性

研究者以皮爾森積差相關(Person's Correlation)進行「困難吸吮新生兒吸

吮能力」與「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相關之分析,由表 4-14 統計結果顯示,研究

對象之「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與「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在產後第三天開始

達顯著正相關

(p < .001),其相關係數介於 .742 至 .953間,達高度相關,第三天開始其困

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愈高時,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得分亦越高。

表 4-14 「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與「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相關性分析

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一週 第二週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

第一天 .165

第二天 .068 - .087

第三天 - .047 - .097 .768***

第四天 - .019 - .022 .742***

.776***

第一週 - .045 - .081 .827***

.913***

.916***

第二週 - .109 - .166 .830***

.939***

.953***

.941***

***p< .001

Page 9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76

第八節 探討「口腔刺激運動」方案介入對母乳哺育型態

及母乳哺育率之影響

本節探討「口腔刺激運動」介入前後母乳哺育型態及母乳哺餵率之影響,研

究者資料收集以家訪、電訪方式追蹤住院期間(產後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第四天)及出院後第一週、第二週之母乳哺育方式,並以百分比分析其母乳哺育

率。

實驗組在產後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所有新生兒母親均以「純母乳哺育」

型態哺育新生兒,其純母乳哺育率達 100%,在產後第四天至產後第二週,共有

3位新生兒母親改以「混合哺育」型態哺育新生兒,佔實驗組研究對象的 4.69%。

對照組在產後第一天、第二天,所有新生兒母親均以「純母乳哺育」型態哺

育新生兒,其純母乳哺育率達 100%,於產後第三天開始,共有 17位新生兒母親

改以「混合哺育」型態,佔對照組研究對象的 26.56%,隨著產後時間增加,對

照組改以「混合哺育」人數則增加,於產後第四天、產後第一週、產後第二週,

依次增加為 31位、38 位、49位,其「混合哺育」型態分別占對照組之

48.44%、59.38%、76.56%;其「純母乳哺育」率則相對減少為 51.56%、40.62%、

23.44%,見表 4-15。

二組研究對象之母乳哺育型態於產後第三天開始不同,實驗組「純母乳哺育」

共有 64 位,佔 100.00%;對照組「純母乳哺育」共有 47 位,佔 73.44%,實驗

組均以「純母乳哺育」型態哺育新生兒,其純母乳哺育率高於對照組,以卡方檢

定分析此結果,發現二組在「第三天母乳哺育型態」已顯達著差異(χ2= 19.60,

p < .001)),見表 4-15。

於產後第四天至產後第二週,實驗組「純母乳哺育型態」均維持 61 位,均

佔 95.31%;對照組則隨時間增加其「純母乳哺育型態」依次減少為 33 位、26

位、15 位,分別佔 51.56%、40.62%、23.44%,實驗組之純母乳哺育型態及純母

乳哺育率均高於對照組,兩組在統計上已顯達著差異(p < .001),見表 4-15。

Page 9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77

表4-1

5 生產後母乳哺育方式分析

變項

總數

(N=

12

8)

實驗組

(n=

64

) 對照組

(n=

64

) χ2

p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第一天母哺餵方式

NA

純母乳哺餵

1

28

(100

.0%

) 6

4(1

00

.0%

) 6

4(1

00

.0%

)

混合哺餵

0

( 0

.00

%)

0(

0.0

0%

) 0

( 0

.00

%)

第二天母哺餵方式

NA

純母乳哺餵

1

28

(100

.0%

) 6

4(1

00

.0%

) 6

4(1

00

.0%

)

混合哺餵

0

( 0

.00

%)

0(

0.0

0%

) 0

( 0

.00

%)

第三天母哺餵方式

19

.60

< .0

01

純母乳哺餵

111

(86.7

2%

) 6

4(1

00

.0%

) 4

7(7

3.4

4%

)

混合哺餵

1

7(1

3.2

8%

)

0

( 0

.00

%)

17

(26

.56

%)

第四天母哺餵方式

31

.60

< .0

01

純母乳哺餵

9

4(7

3.4

4%

) 6

1(9

5.3

1%

) 3

3(5

1.5

6%

)

混合哺餵

3

4(2

6.5

6%

)

3(

4.6

9%

) 3

1(4

8.4

4%

)

第一週母哺餵方式

43

.95

< .0

01

純母乳哺餵

8

7(6

7.9

7%

) 6

1(9

5.3

1%

) 2

6(4

0.6

2%

)

混合哺餵

4

1(3

2.0

3%

)

3(

4.6

9%

) 3

8(5

9.3

8%

)

第二週母哺餵方式

68

.53

< .0

01

純母乳哺餵

7

6(5

9.3

6%

) 6

1(9

5.3

1%

) 1

5(2

3.4

4%

)

混合哺餵

5

2(4

0.6

4%

)

3(

4.6

9%

) 4

9(7

6.5

6%

)

***p<

.0

01

Page 9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78

由上述結果得知,經口腔刺激運動介入措施後,二組研究對象在第三天「母

乳哺育型態」開始改變,對照組於產後第三天其「純母乳哺育率」開始逐漸下降,

實驗組則於產後第四天開始下降為 93.02%,但於產後第一週及第二週則持續穩

定。不論是「母乳哺育型態」或「母乳哺育率」,其二組的分析皆達統計上顯著

差異(p < .001),見圖 4-4及 4-5可知,介入措施可明顯提升純母乳哺餵率。

圖 4-4 整體母乳哺育方式分析

圖 4-5 純母乳哺育率分析

Page 9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79

第九節 生產方式與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之影響

本節探討自然生產與非自然生產方式其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之分析,研

究者先將研究對象分為自然生產與非自然生產方式(包括以產鉗及真空吸引方式

輔助生產)進行分析,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總分,

發現所有新生兒自然生產方式共 81名,占 63.28%,非自然生產方式(包括以產

鉗及真空吸引方式輔助生產)共 47名,占 36.72%,在不同時間其困難吸吮新生

兒吸吮能力得分均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5), 見表 4-16。

表 4-16 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與生產方式評分不同時間比較

變項 總數(N=128) 自然生產(n=81) 非自然生產(n=47) t p

Mean±S.D Mean±S.D Mean±S.D

第一天 1.90±1.10 1.99±1.10 1.74±1.09 1.21 .44

第二天 1.82±1.11 2.02±1.12 1.47±1.00 2.82 .56

第三天 3.77±2.02 3.90±2.08 3.55±1.92 .94 .62

第四天 5.17±3.34 5.15±3.38 5.21±3.31 -.11 .72

第一週 6.27±4.41 6.04±4.30 6.08±4.01 - .80 .13

第二週 7.60±3.69 7.35±3.64 8.04±3.78 -1.03 .58

以廣義估計方程式 GEE(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進行估計,並以

QIC 值做為模式選擇(獨立、AR1、可交換及非結構四個模式)之判定參考。四個

模式中以可交換模式(exchangeable)QIC 值(6433.836)最小,故本研究之分

析以可交換模式(exchangeable)進行估計。分析二組不同生產方式在出生第一

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一週、第二週其「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

平均分數是否達顯著差異。

在進行 GEE 分析時,先評估「生產方式及時間」之交互作用,其結果顯示

二組研究對象之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的平均分數在「生產方式及時間」交互

作用下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5),見表 4-17。

在「生產方式及時間」交互作用下分析二組研究對象在不同時間的困難吸吮

新生兒吸吮能力的平均分數,於介入措施後的改變幅度比較,在出生前三天的困

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自然生產」比「非自然生產」高,而第四天開始,「非

自然生產」之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則高於「自然生產」,見表 4-17。

Page 9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80

在主作用分析下,就「生產方式」整體而言,「非自然生產」比「自然生產」

增加 .04 分,但得分差異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5);就「時間」整體而

言,所有研究對象在不同時間的「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平均分數,在出生

第二天比第一天減少 . 08 分,於出生第三天、出生第四天、出生第一週、出生

第二週分別與出生第一天比較,依次增加 1.88、3.27、4.37、5.70 分,但得分差

異均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5),見表 4-17。

研究結果可知,「自然生產」與「非自然生產」對於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

力未有顯著影響。

Page 9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81

表 4-17 「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與生產方式」分析

GEE1(主作用) GEE2(交互作用)

β SE p-value β SE p-value

生產方式*時間 .740

非自然生產第二天 vs.第一天得分

比自然生產第三天 vs.第一天得分差異 -.31 .19 .112.

非自然生產第三天 vs.第二天得分

比自然生第三天 vs.第一天得分差異 -.11 .41 .798

非自然生產第四天 vs.第二天得分

比自然生第四天 vs.第一天得分差異 .31 .63 .628

非自然生產第一週 vs.第二天得分

比自然生第一週 vs.第一天得分差異 .89 .83 .298

非自然生產第二週 vs.第二天得分

比自然生第二週 vs.第一天得分差異 .94 .70 .184

生產方式(非自然生產:自然生產) .043 .40 .915 20.12 11.54 .222

時間 .218 .366

第二天 vs. 第一天 - .078 .94 .407

第三天 vs. 第一天 1.88 .20 .923

第四天 vs. 第一天 3.27 .31 .822

第一週 vs. 第一天 4.38 .40 .613

第二週 vs. 第一天 5.70 .35 .122

註一:1.GEE ,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2.GEE1:組別與時間的主作用

3.GEE2:組別與時間交互作用

Page 9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82

圖4-6 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與生產方式分析

第十節 總結

本研究共收案 150 對新生兒與母親,包含實驗組 71對與對照組 79對,實驗

組個案流失共 15對,對照組個案流失共 7對,有效樣本為 128名新生兒與母親,

對照組則為一般照護措施,兩組個案皆於不同時間進行相關的評量,本研究結果

包括:

一、新生兒及母親之人口學特性、母乳哺餵經驗、產科學及產後環境分析,除了

「產後主要影響哺餵建議者」及「第一天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有顯著差

異外(p < .001),其餘基本屬性均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5)。

二、經由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分析不同組

別於不同時間點之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母乳哺育自我效能、新生兒體

重流失變化。結果顯示在「組別及時間」交互作用的結果均達顯著差異(p

< .001):1.實驗組不同時間的「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總分均高於對

Page 9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83

照組。2.實驗組不同時間的「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均高於對照組。3.實

驗組不同時間的新生兒每日體重流失較少,平均體重高於對照組。

三、經由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分析不同生

產方式於不同時間點之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得分。結果顯示在「生產方

式與時間」的交互作用的結果未達顯著差異(p > .05),在「生產方式」

與「時間」的主作用也未達顯著差異(p > .05),本研究結果顯示,新生

兒生產方式不影響其吸吮能力。

Page 10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84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口腔刺激運動介入措施對於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

及母乳哺育自我效能之成效,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結果,將分四大部分進行討論,

依次分別為: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之成效分析、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及母乳哺

育成效分析、研究附加問題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之成效

一、口腔刺激運動對於提升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之成效分析

在提升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的研究中,多以低體重兒及早產兒為研究對

象進行相關之驗證(白偉男等,1991;洪素梅,1984; 黃希文等;Taffoni et al.,

2013; Tamilia et al., 2014),也有研究結果指出與口腔動作發展及神經系統是否統

整成熟有關聯(Delaney & Arvedson, 2008; Richards et al., 1999; Travers & Jackson,

1992)。而以口腔介入措施進行研究分析共分為四個部分,包括:以奶瓶經口腔

吸吮的餵食量、體重增加率、每次口腔餵食時間及每次由口腔吸吮的奶量比率(黃

希文等,2008;Arvedson et al., 2010; Boiron, Da Nobrega, Roux, Henrot, & Saliba,

2007; Scanlon, Alexander, Serdula, Davis, & Bowman, 2002)。其研究設計方式、介

入時間、步驟措施、介入措施執行者皆不同。國內外的研究天數範圍從 5~14 天

不等,每次執行時間亦不相同,範圍由 3~15 分鐘不等,每日執行次數也有差異,

範圍由 1~4 次不等。

由文獻可知新生兒的吸吮能力與第五、七、九、十及十二對腦神經有關

(Geddes et al., 2012),其影響了口腔外部肌肉群,包括頰肌、口輪匝肌,下巴,

均是影響新生兒是否可以張開嘴巴,是否可以正確含住乳房的關鍵因素( Mori,

Kogo, Ishihama, Tanaka, & et al., 2002 )。另外口腔內部的肌肉群也影響了新生兒

的吸吮及吞嚥能力,包括上顎、舌頭以及牙齦,均與吸吮的力道和吞嚥呼吸調節

有關(Fregosi & Fuller, 1997)。文獻的研究個案多數針對早產兒,於口腔刺激前多

Page 10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85

數以奶嘴執行非營養性吸吮刺激,然而本研究對象為嬰兒室預備執行母乳哺餵的

足月新生兒,為了配合國民健康局(2013)所提倡的成功哺餵母乳十步驟,其中

步驟九提到「哺餵母乳之嬰兒,不給予人工乳頭或安撫奶嘴」,以免造成新生兒

「乳頭混淆」,故本研究之口腔介入措施加強上顎、舌頭及口輪匝肌的肌肉刺激,

並且更改第十步驟與以前研究不同,以「研究者將食指置入新生兒口腔中間輕柔

旋轉,配合練習吸吮約 30 秒」,雖然將食指置入新生兒口腔中類似人工乳頭或

安撫奶嘴,但研究結果顯示,每日僅執行1次,每次執行5分鐘,連續至出院共3

天,與文獻比較下執行時間最短,研究結果與文獻相同,故導致母乳哺餵失敗或

提早中斷母乳哺餵的導因,目前仍然沒有定論,於未來研究可再進一步探討。

二、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之相關影響因子分析

本本研究顯示,二組研究對象之「新生兒吸吮能力」,對照組於出生第一天

至第四天,增減起伏未定,於出生第二週開始才明顯增加,實驗組之新生兒於出

生第三天則開始明顯增加,且於統計上達顯著差異(p < .001),此研究結果與黃

雅儀、李絳桃、高美玲及黃久美(2011)探討安撫奶嘴使用狀態與新生兒吸吮能

力及母親自覺乳汁分泌感知的相關性類似,黃雅儀等以Matthews(1988)所發展

的Infant Breastfeeding Assessment Tool(IBFAT)分析新生兒的吸吮能力,在產後

第三天得分最低,在產後第二週開始逐漸成熟,在產後滿月時得分最高。 本研

究對照組雖然未有介入措施,其新生兒吸吮能力也於出生第一週後開始回升,應

與新生兒自然成熟效應有關,代表新生兒出生後其各項生理功能仍不斷持續發展、

成熟中(郭亮君, 2004),但本研究中實驗組於口腔刺激介入措施後呈現更大幅

度的進步。整體而言,「口腔刺激運動」介入措施確實可增加實驗組困難吸吮新

生兒吸吮能力。

三、待產及生產過程與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分析

文獻指出產鉗助產、真空吸引,均會干擾母親泌乳賀爾蒙作用(曾雅玲等,

1994;賴滿蓉、高美玲, 2006),也會會減少新生兒對母乳嗅覺和味覺的刺激,

而降低其吸吮意願;反之,以常態之自然生產方式,可使母親和新生兒在生理與

Page 10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86

心理有更佳的哺育準備(Mandich et al., 1996; Richards et al., 1999)。而本研究分析

不同生產方式於不同時間點之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得分顯示,在「生產方式

及時間」的交互作用的結果未達顯著差異(p > .05),在「生產方式」與「時

間」的主作用也未達顯著差異(p > .05),研究結果顯示新生兒生產方式不影

響其吸吮能力,與文獻不同,將可於未來研究進一步探討。

第二節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及母乳哺育成效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與「母乳哺育自我效能」達顯

著正相關(p < .001),研究結果亦可知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與母乳哺育自

我效能得分越高,其母乳哺育率及母乳哺育持續率越高。研究結果文獻相同(歐

淑玲、李絳桃, 2006;鄧素文等,1997;Brown, 2014; de Jager et al., 2014; Figueiredo

et al., 2014; Hinic, 2014; Meedya et al., 2014),母乳哺育自我效能是母親在面對母

乳哺餵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因素,若母親對自我能力較肯定,可坦然面對母乳哺

餵過程中的任何問題;反之,母乳哺餵自我效能較低者,對自我的能力較容易產

生懷疑,遇到母乳哺餵的困難很容易放棄,比較無法持續母乳哺餵。

另外,本研究選擇於母親床邊執行口腔介入措施,執行過程新生兒母親均全

程參與,母乳哺育自我效能也有顯著差異。於返家後進行電話追蹤及資料收集時,

研究者再針對自我效能部分深入訪談追蹤,共有 42 位(占實驗組 65.62%)新生

兒母親認為面臨新生兒的無效性吸吮時會模仿所學,當母親自行執行介入措施後,

發現新生兒吸吮行為改善,更能肯定並相信自己具有成功完成特定行為的能力,

此結果與 Bandura(1997)認為自我效能是個人對於是否能夠達成賦予的特定任

務能力之信念,也就是在面對壓力和困境時,相信自己仍有足夠的能力,可以產

生動機及付諸行動,且能盡力達成目標(胡秀媛等,2006)類似,未來應更深入

分析此重要變項。

然而本研究之新生兒母親在「第一天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總分」已有顯著差異,

Page 10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87

可能與研究期間正值過年假期,會有較多親友及長輩恭賀、探訪,或給予較多關

懷及附加期望有關,與且本研究為類實驗設計,對於研究結果的因果關係推論較

為不利。

此外,本研究結果研究對象之「母乳哺育自我效能」與「純母乳哺育率」在

產後第三天開始隨著時間增加均達顯著正相關(p < .001),實驗組之純母乳哺

育持續率也顯著高於對照組(p < .001),與過去研究結果顯示母親之自我效能

得分越高者較會選擇以純母乳方式哺育新生兒的結果相同 (Hatamleh, 2012;

McQueen, 2009),故提升新生兒母親之自我效能應可提高純母乳哺育率。

第三節 結論

本研究所收案對象為嬰兒室無效性吸吮 128對新生兒與母親,以類實驗方式

(分為對照組、實驗組),於不同時間評估口腔刺激運動對於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

能力、母乳哺育自我效能、新生兒初期體重變化以及母乳哺育持續率之成效。

本研究結果證明了口腔刺激運動除了可促進早產兒的口腔進食能力,對於改

善足月新生兒之吸吮能力亦有明顯成效,除了可以穩定新生兒初期體重變化,亦

可提母乳哺育自我效能,使新生兒母親更有信心面對純母乳哺育方式,更能提高

純母乳哺育持續率。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設計與過程,雖力求嚴謹,但由於研究時間及樣本取得有限,

仍有許多不足與限制之處,以下就研究困難與研究限制提出說明與檢討:

一、 本研究考量時間與研究經費及便利性,研究對象只設定為台北市某醫學,且

只收案 128對新生兒與母親,研究結果之推論及普遍性,仍須再進一步探

討。

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乳哺育應至少六個月,但本研究礙於人力、物力

Page 10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88

及時間限制,無法長時間追蹤,只執行二星期的研究,於未來的研究中應該

延長追蹤至六個月的成效,需更進一步討論新生兒初期的吸吮能力對於母乳

哺育長期的影響。

三、 本研究採填答問卷,然而問卷本身的限制,僅以有限的問卷題目,無法對新

生兒與母親有全面性的瞭解及分析現象背後的原因,尤以研究對象母親正於

坐月子期間,可能因產後疲累且需照顧新生兒,填答時受到的干擾因素較多

而有所影響,皆可能導致研究結果產生差異。

第五節 建議

綜合研究結果及研究限制,本研究提出建議如下

一、 護理研究

本研究發現,除了發展不成熟的早產兒外,足月新生兒於出生後第三天,仍

有高達 65.7 %的比例呈現無效性的吸吮型態(黃雅儀, 李絳桃, 高美玲, & 黃久

美, 2007),但國內外大多數文獻或研究探討的對象均設定為早產兒或低體重兒,

也有文獻指出可能無效性吸吮問題的導因是由產科學因素造成,如新生兒生產環

境不良、產後抽吸、未能即早協助哺育母乳、新生兒羊水過多等,導致初期的無

效性吸吮行為(黃雅儀 et al., 2007; 賴滿蓉 & 高美玲, 2006),以上相關問題於醫

學中心也逐漸受重視,並計畫逐步改善,卻仍忽略了臨床存在的新生兒無效性吸

吮問題,建議應該增加足月健康新生兒的吸吮行為評估,也能重視無效性吸吮型

態的相關研究。

二、醫護教育

視訊及教育光碟的普及年代,醫護領域也相當重視情境模擬的教學方式,也

運用一些高科技的產品進行教學的活動,未來可製作一個便利、有效且成本低廉

的指導教材,也可透過網際網路互動式的建構,期待能培養更多的臨床護理指導

老師,讓臨床護理人員也能實際執行口腔刺激介入措施,以提升困難吸吮新生兒

吸吮能力及母乳哺育成效。

Page 10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89

三、教材設備

網路科技的發達,使得 e 世代的學習模式因應而生,為普遍推動口腔刺激運

動,並針對無效性吸吮的新生兒進行常規照護,必須先提升臨床護理人員的學習

動機,故設計教學活動時,若能以所喜愛及慣用的學習模式進行,必能達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可能為未來考量的重點之一。

四、未來研究

(一)擴大收案範圍

本研究因經費及人力有限,僅以台北某醫學中心的新生兒與母親做為研究對

象,故在研究結果推論上受限制,也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以擴大收案範圍,在其

依地區/縣市對新生兒母親進行研究,使研究結果更能代表母群體,並可進一步

評估此介入措施推行的可能性。

(二)長期追蹤研究建議

為了配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推動哺育母乳至六個月,建議未來研究可以配

合新生兒健保給付之常規健兒門診(出生一個月、二個月、四個月、六個月)或

預防注射時間點,事先預約至門診進行資料收集。除了可提高參與研究的意願外,

也可增加問卷或資料的回收率。

(三)新生兒吸吮行為與腦部神經發展之追蹤

於本研究結果發現困難吸吮新生兒吸吮能力可能與腦部神經發展有極大關

聯,無效性吸吮型態之新生兒,其腦部超音波異常率遠高於一般健康新生兒。未

來若將超音波的診斷運用在新生兒神經系統方面,以超音波之無侵入性、無放射

性及可移動性之優點,極適於發育中的新生兒,可做為目前最佳的新生兒腦部篩

檢工具。

Page 10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90

文獻參考

一、中文部分

田淑惠、高千惠、林寬佳、張靜宜、高美玲(2013)‧生產球運動計畫對孕產期

婦女生產疼痛及生產滿意度之成效‧[Effects of Birth Ball Exercises on Labor

Pain and Childbirth Satisfaction]‧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 9(1),13-22。doi:

10.6225/jnhr.09.1.13

白偉男、凌汶、楊翠芬、徐道昌(1991)‧物理治療對新生兒加護病房中早產兒

的早期介入治療-台北榮民總醫院早期介入治療之病例報告‧ [Physical

Therapy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Prematurely Born Infant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Case Report of the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Veteran

General Hospital, Taipei]‧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雜誌, 16(1),80-89。

朱桂慧、戴承傑、 簡莉盈(2005)‧住院期間母乳哺餵率與醫療機構因子的相

關性‧[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Hospital Breastfeeding Rates and Hospital

Type] ‧護理雜誌, 52(6),40-48。 doi: 10.6224/jn.52.6.40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屬(2013)‧母乳可以哺育多久 :美國小兒科醫學

會的建議‧2013 年 6月 23日取自

http://www.hpa.gov.tw/BHPNet/Web/HealthTopic/TopicArticle.aspx?No=20111

0060035&parentid=201110060005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屬(2013)‧預防腸病毒餵母乳是嬰兒家長聰明

的選擇‧ 2013年 6月 23日取自

http://www.hpa.gov.tw/BHPNet/Web/HealthTopic/TopicBulletin.aspx?No=20111

0060029&parentid=201110060002

汪子瑄、 吳英黛(2006)‧重症多神經病變和肌肉病變‧. [Critical Illness

Polyneuropathy and Myopathy] ‧物理治療,31(1),46-54。

林妙穎、 謝伶瑜(2014)‧穴位按壓減輕待產婦產痛及縮短產程時間之成效:

Page 10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91

系統性文獻回顧暨統合分析‧ [The Effects of Point Pressing to Relieve Labor

Pain of Expectant Mother and Shorten the Time of Deliver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中西整合醫學雜誌,16(1),23-32。

林素瑛、李絳桃、高美玲(2009)‧生產醫療措施與計畫剖腹生產產婦泌乳起始

時間之相關研究‧[Birth Practices and Onset of Lactatio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for Planned Cesarean]‧醫護科技期刊, 11(3),137-147。

林雅玟、曾雅玲、楊雅玲(2013)‧親善生產措施與母乳哺育‧[Mother-Friendly

Childbirth Practices and Breastfeeding]‧護理雜誌,60(1),5-10。doi:

10.6224/jn.60.1.5

林鋐宇(2005)‧神經發展治療理論應用在腦性麻痺兒童的過去、現在與未

來‧[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neuro-developmental Treatment

Approach Mainly on Applying to Treat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職能治

療學會雜誌,23,26-37。

洪素梅(1984)‧顏面神經麻痹的物理治療‧[Physical Therapy for the Facial

Palsied]. 物理治療學會雜誌,9,88-91。

胡秀媛、邱紹一、洪福源(2006)‧協助母乳哺餵管理知識對護專生自我效能影

響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ment Knowledge of

Breastfeeding and Self-efficiencies of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志為護理-慈

濟護理雜誌,5(2),71-83。

胡蓮珍(2003)‧母嬰親善醫院產婦執行哺餵母乳之自我效能與滿意度的相關探

討‧92年度中山醫學大學教師專題研究計畫,CSMU92-OM-B-019。台北市:

中山醫學大學。

范雅琪(2011)‧口腔訓練介入措施對早產兒口腔餵食前後生命徵象變化及餵食

成效之探討‧[The effectiveness of oral training for premature infants on vital

sign changes and feeding outcome] ‧碩士論文,台北:長庚大學護理學系研

究所。

Page 10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92

高美華、林育靜、陳治平(2012)‧周產期母乳措施對住院期間純母乳哺餵方式

之成效‧[Effect of Perinatal Beastfeeding Practices on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during Hospital Stay]‧助產雜誌,54(1),44-55。

張幸初、劉復康 (1994)‧復健治療對顏面神經麻痺之臉部功能恢復的效

果‧[Recovery of Facial Motor Function o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Facial Palsy/paralysis]‧中華民國復健醫學會雜誌,22(1),75-81。

張時中、楊菁菁、黃玉慧 (2011)‧雙側唇顎裂兒童之吞嚥治療:病例報

告‧[Swallowing Therapy in Children with B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A

Case Report]‧臺灣復健醫學雜誌,39(2),123-129。

莊易純(2010)‧新生兒出生一週內體重流失率、餵奶方式與黃疸變化的關

係‧Available from Airiti AiritiLibrary database,台南市:成功大學。

郭亮君(2004)‧以超音波觀察新生兒的吸吮行為‧Available from Airiti

AiritiLibrary database,台北市:臺北醫學大學。

陳旭萱(1989)‧發展障礙兒童口腔動作障礙的形成與處理‧[Th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Oral Motor Dysfunction for Developmentally

Disabled Children] ‧職能治療學會雜誌,7,61-72。

陶春蘭、張貞、謝玥媛(2003)‧提昇住院產婦純母乳哺餵率之改善方案‧[A

Project of Improving the Breast-Feeding Rate of Postpartum Women while

Staying in the Hospital]‧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2(1),80-87。

彭君怡(2012)‧口腔按摩對於嬰兒無效性母乳吸吮之成效探討‧Available from

Airiti AiritiLibrary database,台中市:中臺科技大學。

曾雅玲、余玉眉(1994)‧ 正常分娩的初產婦於待產及生產時主觀經驗之探討‧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the Primipara Mothers during the Course of

Labor and Delivery] ‧護理研究, 2(4),327-338。

黃希文、陳佩珊、鄭素芳、王儷穎(2008)‧早產兒餵食困難之評估與介

入‧[Evaluation and Physical Therapy Intervention of Oral Feeding Difficulty in

Page 10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93

Preterm Infants-Literature Review] ‧物理治療,33(3),188-196。

黃雅儀、李絳桃、高美玲、黃久美(2007)‧新生兒無效吸吮型態與負向吸吮行

為之相關因素‧[Factors Related to Sucking Ineffectiveness and Negative

Behavior in Newborns] ‧實證護理,35-44。doi: 10.6225/jebn.3.1.35

楊翠芬、凌汶、白偉男、高致娟、鄭玲宜、徐道昌、 . . . 宋文舉(1992)‧高

危險性早產兒的早期介入治療:初步報告‧[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the High-Risk Prematurity] ‧中華民國復健醫學會雜誌(20),119-124。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2013)‧住房期間母乳哺育率統計表‧2013年 6月 23日取

http://www.health.gov.tw/Portals/0/%E7%B5%B1%E8%A8%88%E5%AE%A4/

61%E8%A1%A847.pdf

趙耿裕、王亭貴、張允中 (1999)‧皮肌炎症患者之吞嚥障礙:病例報告及文獻

回顧‧ [Dermatomyositis Associated with Dysphagia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s Review]‧中華民國復健醫學會雜誌,27(3),145-149。

歐淑玲、李絳桃 (2006)‧產婦性自我效能之概念分析‧[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Postpartum Women's Sexual Self-Efficacy] ‧臺灣性學學刊‧12(2),

75-81。

鄧素文、張媚、楊雅玲 (1997) ‧影響產婦哺母乳態度及哺乳方式的因素‧[An

Exploration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other's Breast-feeding Attitude

and Feeding Method after Delivery] ‧中華公共衛生雜誌, 16(1),13-23。

賴滿蓉、高美玲(2006)‧第二產程待產技巧‧嘉基護理,6(2),3-9。

Page 11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94

二、英文部分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 (2014). 取自

http://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Pages/Low-Income-Da

ds-Support-Breastfeeding.aspx

Anonymous. (2004). Impact of Birthing Practices on Breastfreding: Protecting the

Mother and Baby Continuum. Midwifery Today, 59.

Arvedson, J., Clark, H., Lazarus, C., Schooling, T., & Frymark, T. (2010).

Evidence-Based Systematic Review: Effects of Oral Motor Interventions on

Feeding and Swallowing in Preterm Infants.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Online), 19(4), 321-340A. doi:

10.1111/j.1469-8749.2009.03512.x.

Barlow, S. M., Poore, M. A., Zimmerman, E. A., & Finan, D. S. (2010). Feeding

Skills in the Preterm Infant. ASHA Leader, 15(7), 22-23.

Beckman, D., & Barks, L. (1996, Dec 1996). A parents' guide to enteral nutrition, part

five: Why not change to oral eating? The Exceptional Parent, 26, 34-37.

Bergqvist, L. L., Katz-Salamon, M., Hertegard, S., Anand, K. J. S., & Lagercrantz, H.

(2009). Mode of delivery modulates phys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neonatal pain. Journal of Perinatology, 29(1), 44-50. doi: 10.1038/jp.2008.129

Berridge, K., McFadden, K., Abayomi, J., & Topping, J. (2005). Views of

breastfeeding difficulties among drop-in-clinic attendees. Maternal

& child nutrition, 1(4), 250-262.

Boiron, M., Da Nobrega, L., Roux, S., Henrot, A., & Saliba, E. (2007). Effects of oral

stimulation and oral support on non-nutritive sucking and feeding performance

in preterm infants.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Child Neurology, 49(6),

439-444.

Brown, A. (2014). Maternal trait personality and breastfeeding duration: the

Page 11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95

importance of confidence and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70(3), 587-598.

Clark, M.. (2013). Clinical update: understanding jaundice in the breastfed infant.

Community Practitioner, 86(6), 42-44; quiz 45.

Coker-Bolt, P. L., Jarrard, C., Woodard, F. C., & Merrill, P. (2013). The Effects of

Oral Motor Stimulation on Feeding Behaviors of Infants Born With Univentricle

Anatomy. Journal of Pediatric Nursing, 28(1), 64.

Da Costa, S. P., Van Den Engel-Hoek, L., & Bos, A. F. (2008). Sucking

and swallowing in infants and diagnostic tools. Journal of Perinatology, 28(4),

247-257. doi: http://dx.doi.org/10.1038/sj.jp.7211924

de Jager, E., Broadbent, J., Fuller-Tyszkiewicz, M., & Skouteris, H. (2014). The role

of psychosocial factors in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to six months postpartum.

Midwifery, 30(6), 657-666. doi: 10.1016/j.midw.2013.07.008

Delaney, A. L., & Arvedson, J. C. (2008). Development of swallowing and feeding:

Prenatal through first year of life. [Review].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Research Reviews, 14(2), 105-117. doi: 10.1002/ddrr.16

Demirci, J. R. (2012). Breastfeeding the late preterm infant: A grounded theory study.

3532844 Ph.D.,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Ann Arbor.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1222021663?accountid=8000

Dennis, C. L., & Faux, S. (1999).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e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22(5),

399-409.

Dewey, K. G., Nommsen-Rivers, L. A., Heinig, M. J., & Cohen, R. J. (2003). Risk

factors for suboptimal infant breastfeeding behavior, delayed onset of lactation,

and excess neonatal weight loss. Pediatrics, 112(3), 607-619. doi:

10.1542/peds.112.3.607

Page 11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96

Dodt, R. C. M., Ximenes, L. B., Almeida, P. C., Batista Oria, M., ocirc, Nica, O., &

Dennis, C.-L. (2012). Psychometric and maternal sociodemographic assessment

of the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 - short form in a brazilian sampl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 2(3), 66.

Ebersole, J. L., Holt, S. C., & Delaney, J. E. (2014). Acquisition of Oral Microbes

and Associated Systemic Responses of Newborn Nonhuman Primates. Clinical

and Vaccine Immunology, 21(1), 21-28. doi: 10.1128/cvi.00291-13

Esaki, S., Kitoh, J., Katsumi, S., Goshima, F., Kimura, H., Safwat, M., . . . Murakami,

S. (2011).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incorporated into herpes simplex virus

vector accelerates facial nerve regeneration after crush injury. Gene Therapy,

18(11), 1063-1069. doi: http://dx.doi.org/10.1038/gt.2011.57

Evert, L. (2008). Mother knows breast: An examination of breastfeeding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MR42427 M.A., The University of Regina (Canada), Ann

Arbor. Retrieved from

Eylam, S., Garcea, M., & Spector, A. C. (2000). Glossopharyngeal Nerve Transection

Does Not Alter Taste Reactivity to Sucrose Conditioned to be Aversive.

Chemical Senses, 25(4), 423.

Fernandez, I. O., Gabriel, M., Martinez, A. M., Morillo, A., Sanchez, F. L., &

Costarelli, V. (2012). Newborn feeding behaviour depressed by intrapartum

oxytocin: a pilot study. Acta Paediatrica, 101(7), 749-754. doi:

10.1111/j.1651-2227.2012.02668.x

Figueiredo, B., Canario, C., & Field, T. (2014). Breastfeeding is negatively

affected by prenatal depression and reduces postpartum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4(5), 927-936. doi: 10.1017/s0033291713001530

Fregosi, R. F., & Fuller, D. (1997). Respiratory-related control of extrinsic tongue

muscle activity. Respiration physiology, 110(2-3), 295-306.

Page 11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97

Fucile, S., Gisel, E. G., & Lau, C. (2005). Effect of an oral stimulation program on

sucking skill maturation of preterm infants.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Child Neurology, 47(3), 158-162.

Geddes, D. T., Chadwick, L. M., Kent, J. C., Garbin, C. P., & Hartmann, P. E. (2010).

Ultrasound Imaging of Infant Swallowing During Breast-Feeding. Dysphagia,

25(3), 183-191. doi: 10.1007/s00455-009-9241-0

Geddes, D. T., Sakalidis, V. S., Hepworth, A. R., McClellan, H. L., Kent, J. C., Lai, C.

T., & Hartmann, P. E. (2012). Tongue movement and intra-oral vacuum of term

infants during breastfeeding and feeding from an experimental teat that

released milk under vacuum only. Early Human Development, 88(6), 443-449.

doi: 10.1016/j.earlhumdev.2011.10.012

Hamade, H., Chaaya, M., Saliba, M., Chaaban, R., & Osman, H. (2013).

Determinants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in an urban population of primiparas in

Lebano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Public Health, 13, 702. doi:

http://dx.doi.org/10.1186/1471-2458-13-702

Hatamleh, W. (2012). Prenatal breastfeeding intervention program to increase

breastfeeding duration among low income women. Health, 4(3), 143-149.

Hegyi, S. E. (2011). An exploration of swallowing stimulation in the infant. 3487801

Ph.D., James Madison University, Ann Arbor.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913520354?accountid=8000

Higuchi, R., Sugimoto, T., Tamura, A., Kioka, N., Tsuno, Y., Higa, A., & Yoshikawa,

N. (2014). Early Features in Neuroimaging of Two Siblings With Molybdenum

Cofactor Deficiency. Pediatrics, 133(1), E267-E271. doi:

10.1542/peds.2013-0935

Hinic, K. (2014).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Understanding Breastfeeding

Confidence. Nursing Research, 63(2), E28-E29.

Page 11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98

http://dx.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05109

http://pqdd.sinica.edu.tw/twdaoapp/servlet/advanced?query=MR42427 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A&I database.

Hughes, A., Greisen, G., Arce, J. C., & Thornton, S. (2014). Late preterm birth is

associated with short-term morbidity but not with adverse neurodevelopmental

and physical outcomes at 1 year. Acta Obstetricia 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

93(1), 109-112. doi: 10.1111/aogs.12258

Hurst, N. M. (2007). Breastfeeding the very preterm hospitalized infant: An

ethnographic study. 3281711 D.S.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chool of Nursing

at Houston, United States -- Texa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304719700?accountid=45174 ProQuest

Inoue, M., Binns, C. W., Otsuka, K., Jimba, M., & Matsubara, M. (2012). Infant

feeding practices and breastfeeding duration in Japan: A review. International

Breastfeeding Journal, 7(1).

Kanenishi, K., Hanaoka, U., Noguchi, J., Marumo, G., & Hata, T. (2013). 4D

ultrasound evaluation of fetal facial expressions during the latter stages of the

second trimest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 Obstetrics, 121(3),

257-260. doi: 10.1016/j.ijgo.2013.01.018

Kim, T. H., Lee, J. J., Chung, S. H., Lee, H. H., Lee, K. H., Choi, K. Y., & Lee, S. H.

(2010). Efficacy of assessment in fetal behaviour by four 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30(5), 439-443. doi:

10.3109/01443615.2010.486084

Kirse, D. J., Werle, A. H., Jerome, V., & et al. (2002). Vagus nerve stimulator

implantation in children. Archives of Otolaryngology - Head & Neck Surgery,

128(11), 1263-1268.

Kroeger, M., & Smith, L. J. (2004). Impact of Birthing Practices on Breastfreding.

Page 11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99

Boston: Jones and Bartlett, 7, 72-122-142.

Kronborg, H., & Vaeth, M. (2009). How Are Effective Breastfeeding Technique

and Pacifier Use Related to Breastfeeding Problems and Breastfeeding Duration?

Birth-Issues in Perinatal Care, 36(1), 34-42. doi:

10.1111/j.1523-536X.2008.00293.x

Leitzbach, S. U., Bodlaj, R., Maurer, J. T., Hormann, K., & Stuck, B. A. (2014).

Safety of cold ablation (co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onsillar hypertrophy of

the tongue base. 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271(6),

1635-1639. doi: 10.1007/s00405-013-2845-x

Lev, E. L. (1997). Bandura's Theory of Self-Efficacy: Applications to Oncology.

Scholarly Inquiry for Nursing Practice, 11(1), 21-23,25-37.

Li, R., Darling, N., Maurice, E., Barker, L., & Grummer-Strawn, L. M. (2005).

Breastfeeding R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ld, Mother,

or Family: The 2002 National Immunization Survey. Pediatrics, 115(1),

163-167.

Lowe, A. A. (1980). Correlations between orofacial muscle activity and craniofacial

morphology in a sample of control and anterior open-bite subject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dontics, 78(1), 89-98.

MacMullen, N. J., & Dulski, L. A. (2000). Factors related to sucking ability in healthy

newborns. Journal of obstetric, gynecologic, and neonatal nursing : JOGNN /

NAACOG, 29(4), 390-396.

Mandich, M. B., Ritchie, S. K., & Mullett, M. (1996). Transition times to oral feeding

in premature infants with and without apnea. Journal of obstetric, gynecologic,

and neonatal nursing : JOGNN / NAACOG, 25(9), 771-776.

Martucci, J. (2012). Maternal Expectations: New Mothers, Nurses, and Breastfeeding.

Nursing History Review, 20, 72-102.

Page 11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00

Matthews, M. K. (1988). Developing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infant breastfeeding

behaviour in the early neonatal period. Midwifery, 4(4), 154-165.

McGrath, J. M., & Ana, V. B. B. (2004). State of the science: Feeding readiness in the

preterm infant. Journal of Perinatal & Neonatal Nursing, 18(4), 353-368.

McQueen, K. A. (2009). Improving breastfeeding outcomes: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self-efficacy intervention with primiparous

mothers. NR67659 Ph.D.,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Ann Arbor.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816062745?accountid=8000

Meedya, S., Fahy, K., Yoxall, J., & Parratt, J. (2014). Increasing breastfeeding rates to

six months among nulliparous wome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Midwifery,

30(3), E137-E144. doi: 10.1016/j.midw.2013.12.010

Mohrbacher, N., & Knorr, S. (2012). breastfeeding duration and mother-to-mother

support. Midwifery Today, 44-46.

Mori, A., Kogo, M., Ishihama, K., Tanaka, S., & et al. (2002). Effect of serotonin

(5-HT) on trigeminal rhythmic activities generated in in vitro brainstem block

preparations.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81(9), 598-602.

Nemolato, S., Messana, I., Cabras, T., Manconi, B., Inzitari, R., Fanali, C., Castagnola,

M. (2009). Thymosin [beta]4 and [beta]10 Levels in Pre-Term Newborn Oral

Cavity and Foetal Salivary Glands Evidence a Switch of Secretion during Foetal

Development. PLoS ONE, 4(4). doi: 10.1371/journal.pone.0005109

Oliver-Roig, A., D'Anglade-González, M.-L., García-García, B., Silva-Tubio, J.-R.,

Richart-Martínez, M., & Dennis, C.-L. (2012). The Spanish version of the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Short Form: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49(2), 169.

Palmér, L., Carlsson, G., Mollberg, M., & Nyström, M. (2012). Severe breastfeeding

difficulties: Existential lostness as a mother-Women's lived experiences of

Page 11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01

initiating breastfeeding under severe difficul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on health and well-being, 7. doi:

http://dx.doi.org/10.3402/qhw.v7i0.10846

Pavicic Bosnjak, A., Rumboldt, M., Stanojevic, M., & Dennis, C. L. (2012).

Psychometric assessment of the croatian version of the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short form. Journal of human lactation : offici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ctation Consultant Association, 28(4), 565-569. doi:

http://dx.doi.org/10.1177/0890334412456240

Poore, M., Zimmerman, E., Barlow, S. M., Wang, J., & Gu, F. (2008).

Patterned orocutaneous therapy improves sucking and oral feeding in preterm

infants. Acta Paediatrica, 97(7), 920-927. doi:

http://dx.doi.org/10.1111/j.1651-2227.2008.00825.x

Radwan, H. (2013).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of breastfeeding and complementary

feeding practices of Emirati Mothers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BMC Public

Health, 13, 171. doi: http://dx.doi.org/10.1186/1471-2458-13-171

Renault, F. (2001). Facial electromyography in newborn and young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facial weakness.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Child Neurology,

43(6), 421-427.

Richards, S. D., Ritchie, S., Hobbs, G. R., Mandich, M., & et al. (1999). Neonatal

suck reflex pattern does not predict apnea. Journal of Child Neurology, 14(9),

614-616.

Ring, M. E. (2002). W.D. Miller: The pioneer who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modern

dental research. New York State Dental Journal, 68(2), 34-37.

Sarici, D., Akin, M. A., Kurtoglu, S., Uzum, K., & Kiraz, A. (2013). Asymmetric

Crying Face in a Newborn with Isotretinoin Embryopathy. Pediatric

Dermatology, 30(6), E289-E290. doi: 10.1111/j.1525-1470.2012.01743.x

Page 11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02

Scanlon, K. S., Alexander, M. P., Serdula, M. K., Davis, M. K., & Bowman, B. A.

(2002). Assessment of infant feeding: The validity of measuring milk intake.

Nutrition Reviews, 60(8), 235-251.

Segami, Y., Mizuno, K., Taki, M., & Itabashi, K. (2013). Perioral movements

and sucking pattern during bottle feeding with a novel, experimental teat are

similar to breastfeeding. Journal of Perinatology, 33(4), 319-323. doi:

10.1038/jp.2012.113

Spatz, D. L. (2004). Ten steps for promoting and protecting breastfeeding for

vulnerable infants. The Journal of perinatal & neonatal nursing, 18(4), 385-396.

Taffoni, F., Tamilia, E., Palminteri, M. R., Schena, E., Formica, D., Delafield-Butt, J.,

Guglielmelli, E. (2013). Ecological Sucking Monitoring of Newborns. Ieee

Sensors Journal, 13(11), 4561-4568. doi: 10.1109/jsen.2013.2271585

Tamilia, E., Taffoni, F., Formica, D., Ricci, L., Schena, E., Keller, F., & Guglielmelli,

E. (2014).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and Main Indic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wborns' Nutritive Sucking: A Review. Sensors, 14(1), 634-658. doi:

10.3390/s140100634

Toth, M., Sirirattanapan, J., & Mann, W. (2013). Patterns of Anomalies of Structures

of the Middle Ear and the Facial Nerve as Revealed in Newborn Temporal

Bones. Otology & Neurotology, 34(6), 1121-1126.

Travers, J. B., & Jackson, L. M. (1992). Hypoglossal neural activity during licking

and swallowing in the awake rat.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67(5), 1171-1184.

Veronesi, C., Maggiolini, E., & Franchi, G. (2006). Postnatal development of

vibrissae motor output following neonatal infraorbital nerve manipulation.

Experimental Neurology, 200(2), 332-342. doi: 10.1016/j.expneurol.2006.02.116

Wells, K. J., Thompson, N. J., & Kloeblen-Tarver, A. S. (2006).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e prenatal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

Page 11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03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30(2), 177-187.

White, A. L., Carrara, V. I., Paw, M. K., Malika, Dahbu, C., Gross, M. M., . . .

McGready, R. (2012). High initiation and long duration of breastfeeding despite

absence of early skin-to-skin contact in Karen refugees on the Thai-Myanmar

border: a mixed methods study. International Breastfeeding Journal, 7(1).

White-Traut, R., Rankin, K., Lucas, R., Shapiro, N., Liu, L., & Medoff-Cooper, B.

(2013). Evaluating sucking maturation using two pressure thresholds. Early

Human Development, 89(10), 833-837. doi: 10.1016/j.earlhumdev.2013.07.026

Widstrom, A. M., Lilja, G., Aaltomaa-Michalias, P., Dahllof, A., Lintula, M., &

Nissen, E. (2011). Newborn behaviour to locate the breast when skin-to-skin: a

possible method for enabling early self-regulation. Acta Paediatrica, 100(1),

79-85. doi: 10.1111/j.1651-2227.2010.01983.x

World Heath Oraganization(WHO) . (2014). 取自

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95585/1/9789241506120_eng.pdf ua=1

Yektaei-Karin, E., Moshfegh, A., Lundahl, J., Berggren, V., Hansson, L. O., &

Marchini, G. (2007). The stress of birth enhances in vitro spontaneous

and IL-8-induced neutrophil chemotaxis in the human newborn.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18(8), 643-651. doi:

10.1111/j.1399-3038.2007.00578.x

Page 12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04

附錄一

母親生產基本資料表

親愛的媽媽,恭喜您喜獲麟兒,也很高興您願意協助本研究進行,請您撥冗

填寫以下資料後暫時保管,研究者將親自向您收回並妥善保管,感激您的參與,

若有任何疑問可來電:研究生蔡秀君,謝謝! 填寫日期:

民國 年 月 日

(以下資料請您協助完成填寫)

1.出生年月:民國 年 月 日

2.教育程度:□1.國小 □2.國中 □3.高中(職) □4.大學(含專科)

□5.研究所以上 □6.其他: 。

3.職業分類:□1.代表、主管級經理人員 □2.專業人員

□3.技術或助理專業員 □4.事務工作人員

□5.服務/售貨工作人員 □6.農林漁牧工作人員

□7.技術工有關工作人員 □8.機械設備操作/組裝工

□9.非技術工及體力工 □10.其他

4.產後是否繼續工作:□1.是 □2.否。

5.家庭月總收入:□1.3 萬元以下 □2.3-5萬元以下 □3.5-7萬元以下

□4.7-8萬元以下 □5.8-9萬元以下 □6.9-10萬元以下 □7.10

萬元以上

6.曾有多久母乳哺餵經驗:□1.無經驗 □2.一個月以下 □3.二個月以下

□4.三個月以下 □5.三-六個月 □6.六個月以上。。

7.生產前是否參加過母乳哺餵課程:□1.是 □2.否。

8.住院期間是否執行親子同室:□1.是 □2.否。

9.住院期間是否有其他人協助母乳哺餵: □1.否

□2.是(若選擇是,請再勾選下面主要協助者選項)。

□1. 配偶 □2.父母 □3.公婆 □4.朋友 □5.工作同事 □6.其他

Page 12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05

10.產後是否有其他人提供哺餵建議: □1.否

□2.是(若選擇是,請再勾選下面主要影響母乳哺餵意願者選項)。

□1. 配偶 □2.父母 □3.公婆 □4.朋友 □5.工作同事 □6.其他

11.打算繼續餵母奶時間到何時:□1.產後一個月 □2.產後二個月

□3.產後六個月 □4.產後一年 □5.產後二年 □6.其他:

12.計畫在住院期間採取的餵奶方式:

□1.完全哺餵母乳(只餵母奶,沒有添加配方奶或葡萄糖水)~~續背面

請再勾選餵食方式: □1.直接親餵母奶 □2.將母乳擠出以奶瓶餵食

□3.將母乳擠出以杯子餵食 □4.都可以。

□2.混合哺餵(除了母奶,還有添加配方奶或葡萄糖水)

請再勾選餵食方式: □1.以奶瓶餵食 □2.以杯子餵食 □3.都可以。

(以下資料由研究者完成填寫)

15.陰道生產方式:□1.自然生產 □2.產鉗 □3.真空吸引。

16.孕次與胎次:G P A 。

17.住院期間行親子同室時間:第一天 小時,第二天 小時,

第三天 小時。

(以下資料為生產過程時間表由研究者完成填寫)

18.待產時是否曾使用減痛分娩:□1.是 □2.否。

19.入產房報到時間: (月/日/時分)。

20.破水時間: (月/日/時分)。

21.陣痛開始時間: (月/日/時分)。

22.子宮頸全開時間: (月/日/時分)。

24.胎盤娩出時間: (月/日/時分)。

Page 12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06

附錄二

新生兒基本資料表

編組:□1.對照組 □2.實驗組

1. 娩出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

2. 性別:□1.男嬰 □2.女嬰 。

3. 出生體重: 公克。

4. 妊娠週數: 週 天。

5. Apgar Score:第一分鐘 /第五分鍾 。

6. 身高: 公分。

7. 第一次協助吸吮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

8. 第二天體重: 公克。

9. 第三天體重: 公克。

10.第四天體重: 公克。

10.第一週體重: 公克。

10.第二週體重: 公克。

Page 12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07

附錄三

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

作答說明:以下描述您的寶寶吸吮型態,請您閱讀完每個題目後,依照寶寶的現

況,共四種不同組成元素,每個元素由 1分至 3分間,勾選一個最適當的答案。

TABLE 嬰兒母乳哺餵評估工具 Infant Breastfeeding Assessment Tool

組成元素

Component

3 2 1 0

哺乳前的警醒

狀態

Readiness to

feed

不須任何喚醒刺激

(正在哭泣)

started to feed readily

without effort

需要中等喚醒刺激

(安靜且清醒)

needed mild stimulati

on

to start feeding

需要強而有力的喚醒

刺激(看起來很想睡)

needed vigorous

stimulation to feed

完全叫不起來

(睡得很沉)

cannot be roused

尋乳

Rooting

有效率的一次就找

到乳房

rooted effectively

at once

需要誘導尋乳

needed coaxing

to root

誘導後還是不太能找

到乳房

rooted poorly,

even with coaxing

完全不願意嘗試

did not try to root

就乳

Fixing

(latch-on)

馬上就開始吸

started to feed

at once

3-10分鐘後才開始

took 3-10 minutes

to start feeding

大於 10分鐘後才開始

took > 10 minutes

to start feeding

完全不想開始

did not feed

吸吮模式

Sucking

pattern

一邊或兩邊乳房皆

吸吮很好

sucked well on one

or both breasts

斷斷續續需要鼓勵

的吸吮

sucked off and on,

but

needed encourageme

nt

短時間一點點的吸吮

some sucking efforts

for short periods

完全不想吸吮

did not suck

最高得分 Maximum score: 12

Score of 10-1 2 = effective vigorous feeding 有效的吸吮型態

Score of 7-9 = moderately effective feeders 中等有效的吸吮型態

Score 0-6 = effective sucking rhythm not established 無效的吸吮型態

Matthews MK. Developing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infant breastfeeding behavior in the early

neonatal period. Midwifery. 1988; 4(4):154-165.

Page 12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08

附錄四

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簡式概念表

作答說明:以下的描述您對自己母乳哺餵的信心度,請您閱讀完每個題目後,依

照您個人的想法及感受,由 1分至 5 分間,圈選一個最適當的答案。

1=非常沒信心 2=沒信心 3=有點信心 4=有信心 5=非常有信心

非常沒信心

沒信心

有點信心

有信心

非常有信心

1. 我總是能夠確定我的寶寶得到足夠的母乳 1 2 3 4 5

2. 我總是能夠做好母乳哺餵,就像以前我總能很好地應付

那些自己從來沒做過的事一樣 1 2 3 4 5

3. 我總是能夠完全以母乳哺餵而不給寶寶添加代乳品 1 2 3 4 5

4. 我總是能夠確保我的寶寶在整個餵奶過程能正確含住

乳頭吸吮 1 2 3 4 5

5. 我總是能夠將母乳哺餵的狀況控制到令我滿意 1 2 3 4 5

6. 哺餵母乳時,即使我的寶寶在哭我也能夠處理 1 2 3 4 5

7. 我總是能夠保證我的乳汁供應充足 1 2 3 4 5

8. 餵奶時,即便有家人在場,我也能心情放鬆而不會感到

尷尬 1 2 3 4 5

9. 我總是能夠滿意自己母乳哺育的狀況 1 2 3 4 5

10. 雖然母乳哺餵比較耗時,但我也能應付 1 2 3 4 5

11. 我總是能夠以一邊的乳房就把寶寶餵飽 1 2 3 4 5

12. 每次餵奶我都能一氣呵成而不會間斷 1 2 3 4 5

13. 我總是能夠配合寶寶對母乳的需求來餵奶 1 2 3 4 5

14. 我總是能夠判斷寶寶是否已經吃飽了 1 2 3 4 5

Page 12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09

附錄五

IBFAT原始作者同意回函

Page 12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10

附錄六

IBFAT翻譯作者同意回函

Page 12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11

附錄七

BSES-SF 原始作者同意回函

Page 12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12

附錄八

BSES-SF 翻譯作者同意回函

Page 12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13

附錄九

研究單位同意書

Page 13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14

附錄十

研究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同意書

Page 13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15

附錄十一

B-R-E-A-S-T-Feed 哺餵母乳觀察表

(括弧內之表現僅適用於新生兒期)

哺餵順利之表現 哺餵困難之表現

Body position 身體姿勢:

□母親放鬆而舒服 □母親肩膀僵硬,身體傾向嬰兒

□嬰兒身體緊貼母親,臉朝向乳房 □嬰兒身體離開母親

□嬰兒頭部及身體呈一直線(臉、胸、

腹部同一平面,面對著母親)

□嬰兒頭部扭轉

□嬰兒下巴貼著乳房 □嬰兒下巴沒有黏著乳房

□(嬰兒臀部受支撐) □(只有拖住頭和肩膀)

Responses 反應:

□飢餓時嬰兒會朝向乳房 □對乳房無反應

□(嬰兒會尋找乳房) □(看不到尋覓反射)

□嬰兒以舌頭探索乳房 □嬰兒對乳房無興趣

□嬰兒接觸乳房時平靜而清醒 □嬰兒哭鬧或煩躁

□嬰兒持續含住乳房 □嬰兒放開乳房

□噴乳的表現(漏奶、子宮收縮痛) □無噴乳表現

Emotional bonding 情感交流:

□母親情緒穩定,有自信的撫抱 □母親神經質的或無力的撫抱

□母親給予臉對臉的注視 □沒有母子眼神接觸

□母親給予很多的撫摸 □母親搖晃或是戳嬰兒

Anatomy 解剖:

□餵奶後乳房變軟 □乳房腫脹

□乳頭突出,有彈性 □乳頭平,或凹陷

□皮膚看起來很健康 □皮膚發紅有縐摺

□餵奶時乳房看起來圓圓的 □乳房看起來被拉扯的樣子

Suckling 含乳房:

□嬰兒嘴巴張大 □嬰兒嘴巴張不夠大,嘴巴噘起

□嬰兒下唇外翻 □嬰兒下唇內翻

□嬰兒舌頭繞著乳房 □嬰兒看不到舌頭

□嬰兒兩頰圓鼓 □嬰兒兩頰凹入

□嬰兒嘴巴上方之乳暈比較多 □嬰兒嘴巴下方之乳暈較多

□慢而深的吸奶,一陣子後間格有休息 □只有快速的吸奶

□可看到或聽到吞嚥 □可聽到啪咑聲

Time spent suckling 含奶時間/Termination 停止哺乳:

□嬰兒自己鬆開乳房,嬰兒吸 分鐘 □母親將嬰兒抱離開乳房

Page 13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94/102NTCN0563058-001.pdf · 研究結果以概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方式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