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16
中國傳統經典選讀系列4―― 199441日創刊 201451日出刊 洪建全基金會 會刊 81 四代共讀樂―阿祖平安 珍惜和解的難能可貴 敏隆講堂 迷人的八年代文學 西方20世紀現代藝術之抽象繪畫與超現實主義 李乾朗:建築講座 夜讀《三國志》觀三國(下) 欣賞貝多芬九大交響曲 精讀現代華文文學經典系列―黃春明與余華 素直友會 讀書會帶領人培訓 茶藝生活美學 素直關愛講座―我來唸詩予恁聽 讀書會面對面―一本真情:我在讀書會等你導讀活動 MEME覓空間 從藝術進駐到社區創作/行動―從未消逝的風景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Sep-2019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中國傳統經典選讀系列4――

1994年4月1日創刊 2014年5月1日出刊

洪建全基金會 會刊 81四代共讀樂―阿祖平安

珍惜和解的難能可貴

■ 敏隆講堂

迷人的八〇年代文學

西方20世紀現代藝術之抽象繪畫與超現實主義

李乾朗:建築講座

夜讀《三國志》觀三國(下)

欣賞貝多芬九大交響曲

精讀現代華文文學經典系列―黃春明與余華

■ 素直友會

讀書會帶領人培訓

茶藝生活美學

素直關愛講座―我來唸詩予恁聽

讀書會面對面―一本真情:我在讀書會等你導讀活動

■ MEME覓空間

從藝術進駐到社區創作/行動―從未消逝的風景

Page 2: 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宗旨

關懷社會 創造成長 追求和諧

原創精神

1.積極主動的精神

――回應時代潮流社會趨勢。

2.參與服務的精神

――具體參與踐行人文價值。

3.永續傳承的精神

――透過教育累積文化深度。

素直友會

宗旨

於生活中培養、實踐素直的心,

並推廣素直精神於社會。

信條

■ 以真誠純樸的心學習。

■ 以真誠純樸的心思考、討論。

■ 以真誠純樸的心行動。

公約

■ 主動的培養傾聽他人談話的心。

■ 不依賴他人、獨立思考、獨立行動。

■ 公私分明、遵守時間。

■ 遵守彼此約定的事項。

■ 待人和譪親切、並能體諒他人。

˙發 行 所: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發 行 人:簡靜惠

˙編 輯 群:張耀娥 蔡雅惠 詹美玲

˙出刊日期:2014年5月1日

˙洽詢電話:02-23965505

版權所有,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引用請徵得同意。

珍惜和解的難能可貴張耀娥

不久前才在《80期會刊》寫道「2013年是人與人、人與企業、人與政府信任

崩盤的一年。」;原以為送走2013年,可以期盼2014年有個開闊的碧海藍天,

豈知我們的這島嶼立即被巨大而憤怒的情緒所覆蓋,關於「兩岸服貿協議」

贊成與反對者各有論述的基礎或主張,周遭許多朋友一夕間全都熱了起來,

Facebook、網路論壇、甚至成為朋友見面寒喧的話語……,總覺得平心靜氣的討

論與溝通觀念者寡,各為所信仰的價值義憤填膺進而相互謾罵,事情沒解決朋友

翻臉的倒是不少,總不能每有一個意見不合就割席絕交吧,只留下氣息相通的自

家人。

說是「道不同,不相為謀」,這是個交錯著權力與利益的複雜社會裡,政治+

經濟+兩岸糾葛的事情又豈是0與1如此單純的一翻兩瞪眼;家族又何嘗不是如

此,范博宏教授認為家族企業想要永續發展必須有長遠規劃,最親近的家人往往

也是最難解的習題,情理法孰輕孰重亦不是三言兩語、三年五載可以解決。

回顧歷史,不也是不斷地挑戰(破壞/創新)當下的過程,陳芳明所講授的《迷人

的八〇年代》如此,須文蔚的《現代華語經典系列》亦是如此,作家透過文學或

記錄、或衝撞那一個夾雜在全球化浪潮與威權體制間的迥異時空;葉言都老師進

入的《三國志》,更是一個驚心動魄、詭譎多變的時代,強烈翻轉著每個人的人

生價值也挑戰著人民的國家認同。

二月份,簡老師帶著一群讀書會夥伴南下台南歷史博物館參加「親子共讀心據

點:捐書感恩儀式」,為了這個捐書計畫,這兩年我們多次南下了解館方需求,

簡老師不僅親自挑選合適的親子讀物,更帶領劉敏老師及友會志工南下為博物館

訓練說故事的志工……,親身踐行修己助人的素直精神。而每年三月的新春茶會

更是友會展現讀書會素直精神的縮影,基金會只是提供一個機會,所有活動都是

由志工籌備與執行,每個節目表演者不僅是排練,還要費心地製作道具與添購行

頭,認真的態度使得茶會一屆比一屆精彩,且在此為每一次辛苦負出的主控及其

團隊們表達深切地感謝,未來我們還要一起快樂地向前行。

MEME覓空間則是藝術家揮灑的園地,不算大的空間被藝術家們充份的使用與

討論著,年輕的藝術家創作不只是單純的表現主義,他們往往都有話說,藝術是

他們觀看與描述世界的媒介,而這也是MEME空間的成立目的。近來有許多長年

周遊各國駐村的藝術家申請辦展,他們視野更寬廣、題材更多元,作品卻往往多

了一份人與人、人與家的渴望與疏離,走得更遠思念卻更近。此刻展出的《起風

的味道--李燕華創作展》,藝術家透過燃燒的薰香在宣紙創作,起風時輕盈的紙

張隨風飄動,空氣中瀰漫著一點兒燃燒後所殘留的味道,飛揚並光影交錯而成的

倒影,則是另一種時間的紀錄。

我想,對每一個生活在其中的人而言,自身所處的那個年代都是最壞的也是最

好的年代,既然無路可退就必須保持關心,身為一個現代公民面對不義不能保持

沉默,只是在發聲前必須多看多聽避免理盲濫情,更要擁有一份能夠接受異己開

闊的心胸,珍惜和解的難能可貴,這個小島上的都是同船共渡的一家人。

(本文作者為洪建全基金會執行長)

Page 3: 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1

洪建全基金會81期會刊 2014年5月

「阿祖,平安!」稚嫩的童音從一歲四個月大的孫

女小境(Roxi)口中發出時平安已然降臨。小境接著

學會說的是:「阿嬤,愛你!」「Dada,Mama,I love

you!」會隨著特定對象隨機轉換語言,對著阿祖,她才

會說:「阿祖,平安!」這年,阿祖九十七歲。

孫女滿週歲時,我做了一個PDF「小境的讀書計畫―

Roxi's Reading Projects」送她,從小境出生、抓書、捧

書、咬書、撕書、看書,以及和親人看書合拍的照片。

姨婆輩的薇薇夫人、董陽孜、簡宛等,更現身說法地抱

著她唸故事,幾張共讀的照片很是傳神。我也把家裡的

照片本拿來當書與她讀,看照片認人說話,練習稱呼阿

公阿嬤叔叔阿姨,孩子的禮貌由稱呼叫人開始。媳婦的

家人從加拿大來台灣看她,一起出遊或在家嬉戲的照片

集,也是小境最愛的書。她會指著照片認外公、外婆、

姨媽等,順便也認識台灣的土地與生活。

Roxi的媽媽每天上午都讓她趴在身上,一起童言童語

地讀許多英語童書,如《Dr. Sussus's Series Story》;也有

立體活頁的書,如《Pop-up House of Inventions: Hundreds

of Fabulous Facts About Your Home》,畫的是屋子裡各個

不同功能的房間,有起居室、廚房、車庫……,太有趣

了,小境也開始理解生活常識了。

我看了很喜歡,拿給小境的阿祖(我的婆婆看),阿

祖早年的生活記憶被喚醒了,很有興致地指著廚房、客

廳……,一些她熟悉的東西一一唸出來。這個下午,阿

祖的面容祥和溫柔,透過書本,她回到她的青春時代、

中年時代,那時期的阿祖過得忙碌而豐美。

Roxi的阿祖九十二歲時,生了場重病後不再能行走只

能以輪椅代步,在家人圍繞下生活,我與她講古早話回

憶童年往事,我發現老人家都是「眼前事很快忘記,愈

久遠的事愈記得住」,千萬不能對著老人問:「我是

誰?」,而是直接告訴老人家你是誰、這是什麼東西,

說一些他容易回答的簡單易懂的話題。因此,我找了一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祖一起唱。有一首日本童謠(「もしもし (かめ)よ

さんよ」〈龜兔賽跑〉阿祖愛唱,孫女在旁邊也跟著

唱,她的媽媽用羅馬拼音也學會了,唱教小境唱,我

們一家四代都會唱了!連阿祖的看護菲傭愛瑪聽久了,

她也會唱了!每天一大早,阿祖起來了,就開始大聲的

唱,歌聲連連還真熱鬧呢!

我時常與婆婆在午餐後、午睡前,共同複習諺語、童

謠、歌唱,看報紙的大標題或《人間福報》報導的善知

識,也一起看圖畫書或日文詩集。這些大字版的童書,

不僅故事好,插圖更是美不勝收,像《蜘蛛之絲》、

《漏》、《明月光》、《白雪》等等。現在的出版社非

常用心,發掘來自世界各地的繪本作者,體裁也橫跨海

內外,豐富壯觀,很值得成年人去讀,為自己,為孩

童,也為家裡的老人。

只是,近來阿祖的神態漸倦,前幾個月還要每日唱

幾遍「もしもし (かめ)よ さんよ」(〈龜兔賽

跑〉),現在卻漸漸哽在喉間,不再朗朗出口了,怎不

令人傷感。

當我在「日文早餐讀書會」說起這件事時,會友陳

美和說到日本諺語:「當小孩的尿片脫下,孩子就長大

了,但老人的尿片卻是脫不得呀!」我在神傷之際,她

趕快又說一句:「可愛無限,小孩有小孩的可愛,老人

也有老人的可愛呀!你真幸運,可以一起享受。」

真的很幸運,因著閱讀,我一邊享受四代共讀樂,一

邊也在修人生哲學。我很高興自己在邁入老年、伺候婆

婆也陪伴孫兒的同時,找到可以安頓自己、引領孫兒優

遊生活的方式。

當然,我會把這樣的讀書、生活方式帶入素直友會,

邀大家一起玩「四代共讀」之樂!

※本文摘錄自《一本真情:我在讀書會等你》

(本文作者為洪建全基金會董事長)

四代共讀樂―阿祖平安簡靜惠

Page 4: 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2

洪建全基金會81期會刊 2014年5月

【最新課程】

迷人的八〇年代文學陳芳明 主講

5/8~6/26 週四 19:00~21:00 8堂課

進入八〇年代以後,台灣的政治空氣有很大的轉變,

民主運動的崛起與成熟,使封閉的

戒嚴體制受到強烈挑戰。整個社會

也出現活潑的動力,至少在文學創

作方面發生很大的變化。但是,這

種迴旋並非只是來自海島內部本身

的衝擊,有很大原因是來自全球化

浪潮的席捲。台灣文學就是夾在內

外兩種力量的激盪,終於產生前所未有的全新取向。有人

主張,這段時期的文學可以稱之為「後現代」;也有人堅

持,八〇年代文學是「後殖民」。兩種說法意味著甚麼?

後現代文學,把創作當作是一種遊戲,有意解構歷史

記憶。後殖民文學,則積極建構歷史記憶,把創作當做嚴

肅工作。前者刻意拆解文化主體,後者卻努力重建文化主

體。兩種不同的書寫策略,使八〇年代的台灣文壇顯得相

當活潑而動人。在當時的政治生態裡,無論稱為後現代

文學或後殖民文學,都代表著對威權體制的衝撞。遠在

一九八七年解嚴之前,作家就已經開始爆發生產能量,預

告了日後更為輝煌的時代。如果六〇年代的現代主義文學

是屬於黃金時期,八〇年代的藝術成就,應該是屬於銀色

時期。

後殖民文學作家群,包括葉石濤、鍾肇政、李喬、東

方白、宋澤萊。後現代文學的行列則包括黃凡、張大春、

林燿德,其中舞鶴是橫跨後現代與後殖民之間。這兩種文

學作品,一方面對曾經有過的保守政治體制展開批判,一

方面則是對於未來的文學創作具有開疆闢土之功。台灣文

化能夠注入民主精神,應該可以追溯到這段時期的文學思

維。這項課程分為下面八週來進行:

課程大綱

一、八〇年代的政治環境與文學生態:新世代作家的崛起

二、葉石濤與鍾肇政的歷史重建

三、李喬與東方白建構大河小說

四、黃凡的《賴索》與《傷心城》

五、張大春的筆法與思維方法

六、林燿德對歷史記憶的挑戰

七、舞鶴的後現代與後殖民

八、宋澤萊的書寫策略:《廢墟台灣》與《抗暴的打貓市》

西洋繪畫系列5―西方20世紀現代藝術之抽象繪畫與超現實主義

巴東 主講

5/6~7/1 週二 19:00~21:00 9堂課

西方現代藝術在20世紀以後快速

發展,形成風格多元之新美術運動

風潮,除了前期課程所介紹的「表

現主義」以外,30年代以後「超現

實主義」又蔚為現代藝術之主流風

尚之一,而抽象繪畫更成為現代藝術發展最重要的表現

特質,其主題內涵迄今尚不見於衰頹。本單元系列課程

則分別介紹「超現實」與抽象繪畫領域中,引領時代風

潮而各具不同特色與風格的重要畫家;同時也延伸介紹

五、六〇年代美國最風行的繪畫風潮―「抽象表現主

義」

課程大綱

一、表現主義之抽象繪畫(I)―康丁斯基

二、表現主義之抽象繪畫(II)―克利

三、理性風格之抽象繪畫(I)

四、理性風格之抽象繪畫(II)

五、「超現實主義」之產生

六、超現實主義畫家(I)

七、超現實主義畫家(II)

八、超現實主義畫家(III)

九、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自動繪畫」

敏隆講堂 固守經典.回扣當代.聚合潮流

洪建全基金會以細膩長遠的人文關懷,結合古樸典雅的敏隆講堂,

在紛亂緊張的社會,提供安靜學習的場域,開拓人文視野,期為社會人文學院之重鎮。

Page 5: 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3

洪建全基金會81期會刊 2014年5月

敏隆講堂

建築講座李乾朗 主講

5/8~5/29 週四 14:00~16:00 4堂課

古蹟是一種沒有邊界的博物館,

它提供了許多知識,豐富了我們的

生活。

李乾朗老師說:「古蹟是一種生

活方式的錄音帶,它能還原古時某

個階段人們思考方式或審美觀點。

歷史也許缺乏豐富文獻的記載,透

過古蹟可以播放過去忠實的歷史信息,我常常收聽這種歷

史文化的聲音,且自得其樂。」

古建築是住在遠地的前輩,聽李乾朗老師解構古建築,

用你的眼睛身歷其境地走進古建築,透視古建築背後的歷

史、文化、藝術及生活面相。

課程大綱

一、福建土樓之建築-泥土建造高樓的技術回顧

二、 台灣現代化的動力與建築見證-從十九世紀劉銘傳機器局到

一九三○年代台鐵機廠

三、 Norman Shaw、辰野金吾與二十世紀初台灣近代建築-英國

建築師影響下的日治時期台灣近代建築

四、 勒.柯比意(Le Corbusier)對二戰後台灣建築師之影響-王

大閎、高而潘、吳明修、漢寶德建築作品介紹

夜讀《三國志》觀三國(下)葉言都 主講

5/5~6/16 週一 19:00~21:00 6堂課

三國時代為期約近百年,這段

期間全中國充滿著動亂、戰爭、危

險、暴力、謀略與機會,當時的人

在被時代掌握與設法掌握時代之間

掙扎拼鬥,留下許多驚心動魄的記

錄,成為無數小說、戲劇乃至電玩

的創作題材,迄今仍讓人津津樂

道。

課程大綱

一、亂世知識分子典型

二、曹魏政權‧蜀漢政權‧孫吳政權

三、漢末三國的擴展:(1)疆域與民族、(2)宗教、(3)方伎與術數

夜讀三國 夜色迷人,我尤其喜歡臺北的愈夜愈美麗。高中時,從新聞

得知臺北有了第一家夜間書店,開啟我對臺北的美好想像。如

願考取北部學校,卻在社團、打工、愛情三大學分及課業中忙

忙茫茫,直到畢業離開了台北,我才真正開始對這座城市的認

識與不捨。

也許是工作後才深刻體認「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每

有研習、講座資訊我分外珍惜。才發現,我錯過臺北這座城市

富有的文化資源,也是在此時得知「敏隆講堂」的存在,決定

每週自中部北上彌補錯過的過往。

 最先吸引我的是葉言都老師「夜讀三國」課程。對夜貓族而

言,夜晚極其珍貴,寧靜徜徉於自己的時空。我必須承認:

「夜讀」二字太美,夜令我思考令我清醒,我想把握夜晚閱讀

喜讀之書的樂趣。

 再者是三國,不知何時起,三國人物與故事已深入人心,人

人能說上幾句。三國,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有義氣、俠氣、

才氣也有霸氣,想起一首黃霑譜詞的老歌:「我愛上了亂世,

活活一個傳奇!誰不愛英雄?」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英雄輩出的時代,創造傳奇,人人都愛。正因著這些形象,我

想更深入了解,不只是小說中的,更是歷史上真實的血肉靈

魂。

 這樣的渴望,讓我每週一下班後匆匆搭高鐵北上,除了交通

費用的支出,還有精神體力的耗損。回到臺中,夜已深沉,因

每回課程結束後我習慣在臺北走走逛逛,一邊回味今晚所學。

感謝這課程,讓我在畢業後多年還能重溫臺北生活的氣息。

 我喜歡《羅生門》這部電影,因它告訴我們,人性與敘事觀

點。歷史何嘗不是如此?換個位置,換句話說。記得葉老師在

第一堂課就告訴我們,人們對敵人總以「奸詐狡猾」稱之,說

自己則是「足智多謀」。看一件事就算無法全面,至少也得多

方吸收、多面向探討。而這堂課,除了瞭解三國歷史的意義與

重要性外,更是為了觀三國歷史真相。即便有人認為,歷史與

小說或許界限難明,歷史未必全然為真,但至少歷史提供我們

可研究的資訊,也讓我們從中學得天道與教訓。

 循著老師的步伐,步步探知三國歷史,我讀得失望,卻也興

奮。我必須說,當史學家考證關羽並非使用青龍偃月刀,而可

能是長矛一類刺殺敵人的武器,腦中那魁梧大漢握著大刀正義

凜然的形象竟如夢幻泡影,我真的失望。也必須說,當我知關

羽大義大勇形象被推崇至極乃有其政治因素時難免失落。而我

卻也興奮,讀正史才能還周瑜一個公道,陳壽的《三國志》說

他是「性度恢廓」,劉備形容他「器量頗大」,蔣幹則稱其為

「雅量高致」。能在觀三國歷史的過程中,逐層剝除小說情節

窺知故事原型,瞭解從歷史到小說的演變真是一大收穫。課程

中,也使我們知其所以然,瞭解三國局面形成的背景,瞭解它

從大分裂趨向統一表象的過渡性。原來,研讀三國歷史不該只

注意它絢麗激烈的外表,更該讀入核心。

 浪花淘盡英雄,這些轟烈動人的事蹟,都付「夜讀三國」課

堂中。幾個月裡,我重拾《三國演義》,細讀《三國志》,並

收看葉老師推薦的「百家講壇」三國專題,彷彿也夢入那動盪

時代,行於時空長廊,追尋、體會。而我還未踏上歸途,這學

期,我期待深入政治集團核心,學習歷史無聲教導我們的事!

(講堂學員.陳韻如)

Page 6: 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4

洪建全基金會81期會刊 2014年5月

欣賞貝多芬九大交響曲劉岠渭 主講

6/23、12/22 週一 19:00~21:30 共2場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不管從歷

史定位或藝術價值來看,其「里程

碑」的身分已無庸置疑。在他身後

的近兩百年間,不管有多少新生的

交響曲在那兒吟嘯、撒潑,他的

「九大」總是充耳不聞地,如亙古

磐石,兀自立在高處。

比較維也納古典樂派三位大師的

交響曲作品,海頓有104首,莫札特

41首,貝多芬9首,以數量觀之,是漸弱的,在質量上卻

是漸強的。這是為什麼比起兩位前輩,貝多芬的交響曲獨

有一股「一劍曾當百萬師」的悍氣。

此次講座將把貝多芬「九大」分兩次解析,在這種精粹

式的聆賞中,您將聽到絕對不能錯失的貝多芬,並且體驗

到他是以什麼樣的音樂,在淬礪著我們的心靈。

與古典音樂結緣 話說20多年前的一場解說音樂會,見識到有「音樂傳教士(或

苦行僧)」之稱的劉岠渭老師解析古典音樂的功力與魅力,讓筆

者進一步對古典音樂產生一股莫名的吸引力,也更加深想為古典

音樂的推廣盡一份個人微薄的心力,可惜,當時才剛換工作環境

十分繁忙,為了生活溫飽,只得暫時埋藏這份對古典音樂的喜愛

擱置學習,空閒時只能參加合唱團,藉著團員們的歌聲填補空虛

的心靈。

 約莫6年前,經濟及生活漸趨穩定,又讓我有了重拾追隨劉老

師學習古典音樂的想法,所以就谷哥一下,發現劉老師在敏隆講

堂有開課,依稀彷彿記得當時講課的內容是理查·史特勞斯的歌

劇「玫瑰騎士」,這是我首次仔細地從頭到尾聆聽整齣歌劇,透

過劉老師的手勢及解說,除了欣賞到作曲家及劇作家對鋪陳音樂

與故事的技巧,也感受到劉老師的認真引導,真是要舉起大姆

指,給他按個讚。

 之後,則變成劉老師的忠實粉絲(Fans),除了固定在敏隆講

堂的講座上課,也曾到YWCA (基督教女青年會)與臺安醫院聆

聽劉老師的講座,經由劉老師豐富的肢體動作與專業精闢的講

解,讓我更親近古典音樂,但也感到惶恐,因為越學越感到古典

音樂的博大與浩瀚,真是應了一句成語「學無止境」,在音樂的

面前個人變得渺小與謙卑。

 其中,劉老師在敏隆講堂曾開了「中國音樂與詩詞之美」系列

講座,共分12堂,有次序地介紹中國傳統音樂的起源與發展,

到現代與西方音樂的結合,產生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梁祝小提琴

協奏曲」和「黃河鋼琴協奏曲」等作品,在聽講的過程中,有一

首樂曲令我印象深刻,就是民國初年由瞎子阿炳所作的「二泉映

月」,纏綿動人的二胡樂音,道盡阿柄淒苦的一生,每當聽到這

首樂曲,總是會特別的揪心與不捨,但這就是咱們老祖宗留下來

的智慧結晶,透過簡單的音階與素材,可以直達每個人的內心深

處,這是聆聽西方古典音樂時,所沒有的特別感受。另外,在這

個系列講座,萬分佩服劉老師對中國詩詞瞭若指掌,除了音樂導

師他也足可勝任國學大師喔!

 跟那些作曲家有了心靈對話,得以豐富我的音樂知識,堅定我

為推廣古典音樂這件事的信念,於是誕生「每週一曲(每週六用

email方式介紹一首樂曲給親朋好友)」及「每月一次音樂欣賞

(邀請樂友來我工作室,播放劉老師DVD)」,略盡棉薄之力,

希望大家皆能享受這些樂音所賦予的淨朗之美,化暴戾為祥和,

弭平世界的紛亂,朋友們,立即摒除心中雜念,一起進入美好的

古典音樂世界吧!

(講堂學員.高莉莉)

精讀現代華文文學經典系列4―黃春明與余華須文蔚 主講

6/13~8/1 週五 14:00~16:00 8堂課

「華文現代文學經典4」課程開始關注當代,一個充

滿貧困、革命、全球化、後殖民、經濟發展等現象的時

代。華文文學世界中,兩岸都有貼近土地的作家為時代

見證。

黃春明說:「世界上,沒有

一顆種子,有權選擇自己的土

地。同樣的,也沒有一個人,有

權選擇自己的膚色。」他知道自

己無法選擇,於是他貼近土地的

脈搏,以文字為台灣把脈。余華

說:「作為一個詞語,『活着』

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

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

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

和平庸。」他的呼喊,使他的作品成為理解中國大陸變

遷的見證。

課程大綱

一、黃春明生平與創作

二、 現代化入侵的鄉土:《鑼》、《看海的日子》、

〈小琪的那頂帽子〉

三、 一個廣告人的悔恨:《兩個油漆匠》、

《兒子的大玩偶》、《莎喲娜啦·再見》

四、走進銀髮族的喜悲:〈現此時先生〉、《放生》、〈售票口〉

五、余華生平與創作

六、《十八歲出遠門》、《許三觀賣血記》

七、《活著》

八、《兄弟》

Page 7: 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5

洪建全基金會81期會刊 2014年5月

敏隆講堂

2014年2月敏隆講堂舉辦洪建全先生紀念講座,邀請范

博宏教授演講《追求第四度空間:商業家族如何規劃家

庭、永續發展》,就商業家族如何基業長青、以及家族治

理的重要性、以實際案例解說並提出策略建議,特別強調

企業家族第四度空間的傳遞與保存。聽講者包括學者、企

業家、一般社會人士等逾百位,現場參與熱烈。

簡靜惠董事長致辭,說明本講座由洪建全基金會和建弘

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是「洪建全先生紀念講座」第二年

的活動。簡董事長緬懷洪老先生事業與志業並重的精神,

不忘洪老先生教誨家族成員的話「我們是企業家族,不是

家族企業」。並說明洪建全基金會成立至今已40多年,秉

持以文化傳承為永續經營的目標,實踐以教育、文化傳承

作為回饋社會的志業。

范教授演講內容,環繞兩大議題:(1)商業家庭如何長期

快樂生活在一起?;(2)家人所共同創立的事業如何能長期

維持?

首先以問題思考方式引導聽眾進入內容的核心概念,

Q:「你的家庭與事業的目標是什麼?3年?10年?20

年?50年?100年?」;「若你不在了,對家庭和事業有

何希望?」范教授指出,根據研究,家庭和事業要能長期

發展,必須要做20年的規劃。要思考20年以後的目標是什

麼?現在就應開始思考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達成20年後的

目標?而不是等到19年後,才發現百廢待舉,若如此,是

注定要失敗的。企業長青需要長期的準備,20年是最保守

的估計。

為什麼關注第四度空間?范教授指出,家大業大是屬

於看得見的三度空間,根據科學與哲學研究,真正能讓人

快樂、滿足的往往是無形的,包括家人間關係、感情和愛

以及對未來的期待。現在看不見並不是沒有,仍是值得去

追求的,這些現在看不到的價值常常是存在第四度空間。

若要將三度空間的成功(此時的家大業大),轉化成四度

空間的成功(企業長青),必須有長期的準備來傳遞和保

存。

范教授研究250個華人商業家族,發現持續發展與傳承

是華人企業的嚴峻挑戰,他分析華人商業家族的傳承困

境,並分享實例(如澳門賭王、香港紡織大王),舉出

對照組,例如已經有1300年歷史的日本法師旅館(Hoshi

Ryokan)、以及有307年歷史的法國溫德爾家族,作為長

壽與短命家族的對比,整理出追求第四度空間與三度空間

其核心理念與價值的差異―專著與多元、簡樸與光鮮、紀

律與放任、價值觀的強烈與薄弱、家族與企業的一體與分

離、成就企業與成就個人、賺小錢與大錢?長壽與短命?

以家族企業地圖做為選擇基業長青路徑的工具,說明

決定基業長青的兩大決定條件―「特殊資產」和「經營路

障」。不管是子承父業、聘專業經理人、繼續控股、向上

走或出售,條條都是大路,關鍵在於適合哪條路。必須透

過客觀的、邏輯的分析,訂定20年長期目標,整體規劃。

並認為決定家業傳承模式取決於家族在多大程度上能保存

特殊資產與超越的路障。找到可以約束家族和企業未來發

展的重要條件,評估自己家族和團隊在多大程度能培養需

要的能力,盤點出企業的特殊資產和所需超越的路障。

基業長青的具體工作包括家族治理、股權設計、公司治

理,三者缺一不可。范教授認為家族治理為首要之務,若

家族治理不好有再好的股權設計或控股公司都沒用。他分

享義大利Mozino家族、法國穆里耶茲家族、以及大陸兩企

業家族之家族治理實例。在股權設計部分,則認為股權並

不定要到公司創辦人退休或離開時才處理應及早規劃。

最後,范教授以「基業長青,現在就開始準備」,以及

「改變觀念,追求第四度空間!」做為結語,並希望自己

在這個家族事業領域的研究與教學,能影響更多有需要的

社會人士並提供參考。

【活動報導】2014洪建全先生紀念講座報導

追求第四度空間:商業家族如何規劃家庭、事業永續發展郭美蘭

Page 8: 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6

洪建全基金會81期會刊 2014年5月

【活動報導】

走讀建築之旅―人與環境的對話李貞瑩

講堂每年一次眾人引頸企盼的「走讀建築之旅」活動,

今年3月阮慶岳老師帶大家參觀三個熱情的台灣建築師作

品。與環境自然、歷史的對話、建築謙卑的退縮是三件品

的共通點,我們深深的體會到台灣民間旺盛的生命力與創

造力。

林洲民建築師―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不管時間過了多久,外面建築物的顏色如何變化,最

美的顏色就是孩子們身上的顏色。」林洲民建築師說這話

的同時,正好有來自大直國小的一班學童,穿著鮮綠色的

T恤從樓梯上走下來,不但驗證了這句話,同時也留下令

人感動的畫面。

海洋科技博物館位於基隆八斗子,館區位址的前身,是

日治時期就已建造的火力發電廠舊址,林洲民建築師花了

8年的心血,在有限的預算中,打造一個讓你進去以後,

宛如置身海洋的一個博物館。在一進到博物館的地面上,

有悠遊其中大不同的魚群及許許多多鑲嵌於地上的玻璃

珠,牆壁、窗戶上都有如海洋中的小水泡,連扶手都以水

草、海藻來表現,細節處的用心,可見一般。

此博物館有歷史與現代的融合,保留了當時的漏煤槽,

也保留台灣歷史發展的軌跡。在導覽的過程中,林建築師

透露出,台灣在公共工程的建築法規中的許多限制,林建

築師是如何用心其中,將種種限制突破,有別於一般所見

的公共建設。

海科館在新與舊當中,保留部分當時的東西再加以創

新,要讓你不管來了幾次都不會膩,這是林洲民建築師的

期許,而他也真正做到了。經由他的解說,大家仍覺得意

猶未盡,相信有機會一定會再來,而且一次一定不夠,因

為每次來都會有新的感受,尤其是因應天氣的不同,我期

待,能看見下午三點南邊的太陽照進來,數千個氣泡狀的

光影灑落,如同海的再現,猶如置身海洋的浪漫,幻想自

己是魚的自在。

江文淵建築師―大平窩村

大平窩為集村農舍,裡面只有24戶人家,對應二十四個

節氣,各自的庭院內,可以選擇應時的樹種種植;村內村

外走一遭,可以盡情享受自然之趣。導覽人員介紹獨角仙

的痕跡、沿溪畔搭建的樹屋、自然農園裡的兩口大灶,可

以凝聚村人的力量。而他們正準備復育螢火蟲的棲地,對

於自然的敬重,是這個大平窩村令人願意好好的窩在這裡

的條件。

郭旭原建築師―麻布山林

這是今年遠東建築獎入圍決選的作品,是友達光電公司

員工宿舍、會議活動與休閒遊憩的場所。占地35公頃,

保留原始地形地貌、植栽、道路系統,說他為世外桃源一

點兒也不為過,建築形式低調以山林為主,當初的規劃即

以低度開發為原則。詠山館有設計貼心的「亭子腳」,面

對眼前的山景,無論是從何種角度望去,都能讓人靜下心

來,也許正是科技人需要冷靜的頭腦,才能面對競爭的科

技業戰場,在麻布山林裡有分格外的寧靜。離開前天色已

昏暗,回頭望著詠山館,卻有股濃濃的禪意。

此次參觀三位建築師的作品,我們看見台灣在地建築

的轉變,無論是公共建設或是私人住宅,更可以感受到他

們的熱情與用心,注重與環境的對話,關照人與自然間的

關係,都有著謙遜、樸素、平靜的特質,我們也從林郭二

位建築身上發現此特質。而海科館及麻布山林都是建築師

花了近十年的心血完成的作品,從建築師為我們細心的介

紹之中,不難發現他們熱情且堅定的心,為他們設計的作

品,人生最精華時間都投注於此,其中的甘苦,豈是我們

相處短短幾個小時能一語道盡。

Page 9: 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7素直友會

洪建全基金會81期會刊 2014年5月

【最新活動】

讀書會帶領人培訓―第40梯

素直友會於1995年開始策劃主辦讀書會帶領人培訓系

列課程,旨在培養讀書會帶領人,推廣閱讀風氣,建立

書香社會。

■策  劃:簡靜惠/洪建全基金會素直友會總會長

■講  師:謝長安、林月碧、黃莉莉、張萍

/素直友會種籽講師

■日  期:2014/6/11、6/18、6/25日,共三天

週三 09:30~16:30

■費  用:1,600元(會友優惠1,500元)

■上課方式:授課、帶領示範、分組討論

■對  象:一般社會大眾,40人

■課程綱要:1. 讀書會的樂趣

2. 讀書會的組成

3. 傾聽與表達

4. 讀書會的精神與態度

5. 帶領方法:帶領準備法/意識會談法

6. 讀書會經營與延伸發展

7. 示範帶領:生命故事、音樂、一本書

8. 讀書會時間:主題討論、提問設計、

帶領演練

* 後續組成讀書會

茶藝生活美學茶可以保健養生,紓壓解勞

茶可以怡情養性,開創生活美學

■講  師:賴鳳琴/南港社大茶染藝術講師

■日  期:2014/5/7~5/28日,週三14:00~16:30

■費  用:4堂課,1,400元(含材料400元)

■內  容:1. 茶與生活的對話

2. 認識台灣特色茶

3. 蓋碗的泡法

4. 認識茶壺及小壺泡

*後續組成讀書會

■對  象:一般社會大眾,約25人

■教學方式:現場講解、示範、DIY操作

我來唸詩予恁聽文學不只可以用眼睛看,也可以用耳朵聽。

閱讀文學是一種喜悅,朗讀文學則是一種享受。

詩人向陽將以他創作四十年的經典詩作,

混用國台語,搭配以他的詩譜成的歌曲,為您帶來一個浪

漫而舒適的午後時光!

■講  師:向陽/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詩人及作家

■日  期:2014/6/4日,週三14:00~16:30

■公益講座,自由入場

素直友會 培養真誠純樸的心

台灣PHP素直友會成立迄今,一直努力推廣讀書會運動與書香文化。

期待以真誠純樸的素直精神,讓喜愛閱讀的朋友,藉由共讀分享的過程,激發對生命的關懷與智慧。

讀書會面對面一本真情―我在讀書會等你導讀活動

為推廣讀書風氣,素直友會種子講師親身示範導讀各

種不同的帶領風格。

■日  期:2014/5/12(一)、7/09(三)、8/04(一)

■講座內容:

日 期 講 師 主 題

5/12(一)

14:00~16:00劉 敏 《一本真情》為你朗讀

7/09(三)

14:00~16:00黃莉莉

《一本真情》樂共讀‧結好緣―

讀書會的提問與分享

8/04(一)

14:00~16:00楊培青

《一本真情》療癒心‧書寫趣―

文字教會我的二三事

■公益講座,自由入場

以上友會活動,上課地點均在洪建全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羅斯羅路二段9號12樓

電話:23965505#124

報名請至基金會網站 www.hfec.org.tw

Page 10: 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8

洪建全基金會81期會刊 2014年5月

一本真情,從素直心出發―2014新春茶會報導

十二片葉生命故事讀書會 徐宜珍

PHP素直友會的年度盛會—新春茶會,在大家的期盼下

於3月15日熱鬧上場了。如同往年一般,除了台灣PHP素直

友會讀書會群等團體之外,還有來自日本全國PHP素直友

會、韓國PHP同友會、人間佛教讀書會、台灣德噶禪修協

會、以及富里天主堂與文向基金會代表。

素直友會已踏入第26年,總會長簡靜惠致詞時揭示今

年主題:「一本真情,從素直心出發」。期勉大家回到初

心,單純真誠的持續進行原有之各項計劃,並且能協助帶

領各地讀書會。另外,讀書會也應跟著時代潮流走,簡會

長提倡「我為你朗讀」並以自身的例子「四代讀書樂」來

闡述,藉由朗讀可以增進家人與朋友間的情感,希望大家

都能一本真情、當下認真,愛讀書也愛遊戲,更重要的是

永保一顆「素直心」!

會中分別邀請日本道鳩一男會長、韓國閔丙成會長、人

間佛教讀書會滿穆法師上台致詞。人間佛教讀書會自2002

年至今全世界已有兩千個讀書會,而且持續發展中;富里

天主堂于君玉修女特別感謝素質友會提供的慈善協助。

2013年新成立的讀書會有藍彩十月、彩姿、真善美談

心。「藍彩十月」是讀書會帶領人培訓第38梯課程後續

組成,會名為「藍彩十月」是因為成立於十月,期待在讀

書會中能輕鬆自在彩繪人生!「彩姿」讀書會,乍看之下

以為是彩妝美姿之類,卻是個以「培養現代人應有的財經

知識,完善心靈財富均衡圓融的美好人生」為宗旨的讀書

會。劉肇傑會長表示因討論的內容都是「理財資訊」感

覺太剛硬,簡老師將它美化成「彩姿」。「真善美談心」

讀書會則以「彼此體認生命的喜悅,享受第三年齡的黃昏

美好」為訴求,用單純喜樂之心來享受人生!今年表演節

目由西羅亞合唱團為獻唱「荒城的月」拉開序幕,優美的

歌聲立刻吸引大家注意;國際友人也帶來精彩的節目。

韓國PHP友會為大家獻唱「阿里郎」,耳熟能詳的旋律引

起會眾們一起跟著唱和,台上台下交融一片。日本PHP友

會詩歌朗誦,專注的態度展現日本認真的文化精神。來

自札晃的浜正吉先生特別為大家表演日本傳統民俗舞蹈

「Hyottoko吹灶火的男人」,浜正吉桑帶了十個面具與頭

巾,邀請現場觀眾上台戴著面具、包上頭巾後跟著他一起

跳舞,大夥彷彿Hyottoko上身般立刻變得滑稽有趣,逗得

所有觀眾笑聲不絕於耳!

「十二片葉生命故事讀書會」先以一首「讀書。讀人。

讀大自然」詩作贈送大家,接著觀眾席間傳來男女對唱

「月亮代表我的心」並帶動全場一起唱和,以「感恩的

心」手語表演表達對所有人的感謝;再以「歡樂年華」帶

動唱作為結尾。從靜態到動態的四個不同節奏的展現,有

四位會員為了這次表演特地去學烏克麗麗,經過兩個月的

緊湊練習,果然成為節目中的一大亮點!

「遇見讀書會」以風情萬種的「佛朗明哥舞」振奮大

家的情緒。風姿綽約的體態、嫵媚嬌柔的肢體、火樣般嫣

紅的服裝和熱情奔放的音樂,是個充滿魅力的舞蹈!壓軸

的「鬥年獸」則由童心讀書會成員擔綱演出,敘述農曆春

節有關年獸的古老傳說,演員們的服裝造型與化妝十分出

色,戲劇編排與台詞風趣活潑,誇張的肢體動作加上配

樂,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最有趣的一幕,村民在逃難時,

演村民的母親還真的抱著自己的幼兒上場,讓整個戲劇更

為加分!

今年的新春茶會在歡樂的氣氛中落幕,因為所有參與

的人員,不論目前或是幕後都認真專注、同心協力相互

配合, 活動才能圓滿完成;透過茶會交流可以互相觀摩

學習,可以增進彼此的了解,還可以開闊眼界與心胸,

2014年在彼此的鼓勵與支持下,會更加喜樂與成長!

Page 11: 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9素直友會

洪建全基金會81期會刊 2014年5月

愛屋及烏的捐書―臺灣歷史博物館紀行

河洛語唐詩吟唱讀書會 沈淑玫

2月25日,原是河洛語唐詩吟唱讀書會聚會的時間,因

簡老師一句:「要不要去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玩玩?」,

勾起大家興致,當場決定變更活動;本來嘛,我們讀書會

的型式就是多樣性,愛讀書,也愛遊戲;只要好玩有趣,

就開心。

此行最重要目的是―去年洪建全基金會捐贈一千多本圖

書給臺灣歷史博物館,館方重新整修學習中心規劃出一個

親子閱讀區,並特地舉辦「親子共讀心據點―捐書感恩儀

式」,簡老師致詞時表示這是她將疼愛孫女的心情擴大至

其他孩童,希望讓更多的孩童體會閱讀的無窮樂趣,更多

的親子感受共讀的美好時光。

透過基金會轉贈的童書與青少年讀物,簡老師不僅親自

挑適合的讀物,她更帶領劉敏老師及志工多次南下,為博

物館訓練說故事的志工……;當天簡老師的善行被多家媒

體爭相採訪,現場蒞臨的台南文化界友人亦紛紛表示將共

襄盛舉加入這個分享的行列。

我們也因此認識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當搭乘的公務

車到達博物館後方正想入內參觀時,簡老師卻不讓我們進

去,她希望接待人員把第一次到訪的我們帶到前方,從博

物館正前方重新走進來(Why?),雖一頭霧水但既來之

則安之,就跟著接待人員「Back」倒帶從頭來(從前方走

進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臺南市安南區(台江地區),此地是漢人移

民臺灣主要航道,也是先民橫渡黑水溝的歷史紀念地;整

體建築以「渡海」、「鯤身」、「雲牆」、「融合」等四

個重要意象為核心建造,館前的水池象徵先民橫渡黑水溝

來臺的意象,雲天廣場水舞臺代表鯤鯓,是先民在海上遠

觀臺灣西南岸沙洲,彷彿看見鯨魚隆起的背一樣。405片

鋼印玻璃組成的太陽能光電雲牆,則代表渡海時眼前豁然

開朗、充滿希望的雲天壯闊景象。再加上園區內展示教育

大樓及行政典藏大樓,擷取了漢人合院紅磚建築、原住民

杆欄式建築與石板屋等建築語彙,展現融合風貌。

臺史館的設計意念從戶外園區連接至主體建築,在尚未

走進主體大樓,就以擬態設計營造斯土斯民的歷史氛圍。

非常感謝簡老師沒有體恤舟車勞頓,堅持要我們重渡黑水

溝、看見美麗的寶島;就在那風和日麗的午後,我們彷彿

看到唐山公、唐山媽渡海的情景,只是少了險惡的艱辛,

大家的心情是舒暢地。

當期展「水火交‧天人會:臺灣王爺信仰特展」,以臺

灣西南沿海極為盛行的王爺信仰為主體,展現各地村里興

造王船、舉辦醮典科儀、遶境刈香、送船火化等豐富的儀

式,映照出臺灣社會文化,並反映人與神、人與人的社會

群體關係。

最令人感興趣的則是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

事」,這是以歷史時間軸序列,表現不同時期臺灣的文化

與生活。不同於教科書,它使用影片、模型、造景、文物

等手法,讓參觀者貼近當時的文化生活,不僅適合學生

課外教學,只要愛臺灣這塊土地的人也一定是「觀者有

感」,真是一趟別具意義的豐盛之旅。

Page 12: 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10

洪建全基金會81期會刊 2014年5月

一場講座的所見與所學―素直關愛講座:愛讀書也愛遊戲

素直種籽二讀書會 詹美玲

2013年12月友會的一大盛事,就是出版一本結合素直

價值精要,與友會推動讀書會二十六年之全記錄《一本真

情―我在讀書會等你》。旋即於12月14日辦理新書發表

會,讓敏隆講堂百花齊放的展讀增添一次知性之旅。為進

一步響應友會修己助人、落實素直精神,簡老師隨後在今

年結合人生經驗規劃了四場「素直關愛講座」,第一場由

簡老師打頭陣,引領大家一起創造讀書會的帶領新模式;

並深入導讀《一本真情―我在讀書會等你》之精髓,茲就

當日參加活動的所見、所聞,落筆成以下所學的記錄。

當天暖場,先欣賞簡老師受邀至TED×TaipeiWomen分享

《三代對話》影片,短短18分鐘演講,在在呈現簡老師落

實素直精神的具體行動與活力。

進入本講第一項內容,簡老師首先說到「新時代的教育

觀」會有以下幾種樣貌:常態改變、大規模網路免費公開

課程(簡稱 MOOC)、混成學習(Blended learning)及一對

一的精熟學習(Mastery Learning)。在互動學習上,不僅和書

本接觸,更要參加讀書會與人相會。接著,簡老師引述一

篇刊登在科學月刊(2013)的文章,提到未來美術與科技

結合的新趨勢,亦見證團體合作將在未來更為普遍。

第二個部份,談到二十一世紀 “老師的角色”與”角

色互換”,老師不再只是知識散佈者,而是課程設計與

引導者,更是成果的評量者。簡老師舉台灣大學電機工

程系葉丙成副教授的教學方法,面對現今的年輕「數位

世代」線上討論教學方法,成功將「by teacher」變為「by

student」。而社群的連結、創新與感動的種種觀念,其實

與讀書會的理念是相通也相容。

接下來,話語回鋒到“讀書會可以做什麼”的反思上,

「參加讀書會,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每次簡老師的

分享,總讓我聽到好多人生的醍醐味,簡老師說:「在現

代人忙碌多變的生活中,保留一塊學習樂土與心靈休憩地

是很重要的。讀書會以書會友,擴大生活領域,與時並進

而不被時代淘汰。一首詩、一幅畫、一部電影、一趟旅

行……都可以是讀書會的材料,結合讀書與遊戲,二者交

錯找到平衡。」友會的讀書會本質,首要內在素直心的修

煉,其次,多型態友伴關係的建立、公民意識的培養與落

實,而後方能回饋社會、心安理得。閱讀《一本真情―我

在讀書會等你》的高層次,不就是享受讀書如遊戲般的輕

鬆自由,又獲致學習的快樂啊!

「愛讀書也愛遊戲」不僅是友會組織讀書會的精神標

竿,更是一種有系統的聽聞。最後一個主題,簡老師以

《一本真情―我在讀書會等你》為經、帶領示範為緯,整

理出書中知與行的彼此對話,例如:P.53「暸解價值―結

合社區,再創新價值」中,簡老師提到她如何在改建後的

淡水老家新社區裡,發展出愛土地、親近人的關懷行動與

人際和諧;P.259「四代共讀樂-阿祖,平安」單元中的跨

世代親子讀書樂……等。「學習不是只注意進度,而是注

意當下、時序的學習。」這段話如今已成為我力學、力行

之索引。

有人說:參加一場演講或研習只要有一句話受用,那

就受益良多。透過簡老師蘊含的深刻人生歷練以及智慧娓

娓道來,所領受到還多了份真誠、素樸的心靈撼動,或

許……十年氤氳,善念的種籽早已在我心繚繞。

「童心」,是人生奢侈品童心讀書會 茱茱

「童心讀書會」的戲劇演出,在劉敏老師的指導帶領

之下,已成為每年「新春茶會」裡,大家翹首盼望的表

演項目之一,夾帶著去年引起轟動的「野貓物語」劇碼

演出,今年童心再度精心策劃以繪本改編「鬥年獸的故

事」,讓國際友人也能了解中國過年要吃水餃、貼春聯

與放鞭炮的由來。

隨著新春茶會的時間越接近,大家在基金會便更緊鑼

密鼓的演練,沒有人說苦、沒有人喊累,好像每個人都

精神百倍的樣子,有時享受夥伴帶來的早餐,你一言我

一語寒暄與分享,大家的笑聲常常驚動正在辦公的工作

人員探出頭來對我們微笑。即便沒參與這次表演的夥伴

也沒閒著,她們在家與孩子為「童心」完成了一個很棒

又符合「鬥年獸」主題的海報,所有人都為一年一度的

盛事「新春茶會」而盡心盡力著。

辛苦排練時,常有夥伴帶著親自DIY的美食到基金會

來慰勞我們,呀咪呀咪實在太好吃了,有事早走沒吃到

也只有扼腕,看著Line裡握著拳頭的圖案,只能說抱憾

啊……呵呵,其實甜在心裡!這段日子,有位夥伴排練

完趕著去醫院看化療的追蹤報告,大家都心疼這位罹患

癌症多年的夥伴,而她卻是「演」最大、笑最大聲的那

Page 13: 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11素直友會

洪建全基金會81期會刊 2014年5月

黃金女郎的20周年慶生趴

黃金葛益生花圃讀書會 施錦秀

為慶祝讀書會成立二十周年我們辦了一個趴踢!分別為

黃金女郎大集合、二十年總回顧與戲劇展演三個主題。興

奮準備,激情登場,歡悅的情緒竟延續了好多天,又締造

了一場美好的回憶,成為讀書會持續發展的營養劑。

我們暱稱自己為黃金女郎,有緣像一家人在這個團體

相識,當幾位請假多年(有事暫時無法參與聚會叫〝請

假〞)的成員一一現身時,現場熱情地歡呼擁抱,雖久別

但一見面又回到當年的溫馨感覺,可見一次次的共讀分享

不僅個人成長有所收獲,彼此感情也在關懷與扶持中累積

了深厚的基礎,歷屆的會長全員到齊,真是個大團圓的日

子!

回顧二十年來眾多存檔的文字及影相中,看到了許多的

變化也覺察了許多的堅持。容貌或許多了時間的刻度,但

笑容卻增添了自信的光彩,成員的變動很小,二十年前的

相片裡有一半以上仍是現任會員,麈封多年的共同記憶被

喚醒的一刻,笑聲不停、驚呼不斷!相片翻轉一遍,二十

年就過去了!除了歡樂也有許多共讀的見證,閱讀是不變

的主軸,歷年的書單標誌著共同走過的成長軌跡,所有打

動過我們的篇章、當下伙伴們討論分享的悸動都已點滴滋

養了我們的心靈而成了今日的你和我。多年來在基金會每

月兩次的聚會從未中斷,場地隨著各次的裝修雖有不同,

但牆上「素直」二字及每次聚會前必唸的信條與公約,在

留下的影像中也從未缺席!

書讀過了,演來看看如何?大夥分成三組人,取去年共

讀過的《大亨小傳》的情節,各自發想來場戲劇演出吧!

演出前各組秘密練兵,雖是關起門來自娛但也充滿了緊張

的氣氛,第一組是青春版,浪漫愛情、珍珠鑽戒、勢利

媽,苦愛情!第二組是豪華版,華麗怨婦、空虛大亨、現

實人情,悲慘啊!第三組是臺客版,嫁為人婦的黛西和金

銀滿貫的蓋茲比終於重逢……,咦?為何帥氣俊男成了本

土大尾XX翻版?黛西情何以堪呀!人人賣命演,個個笑翻

天!

走筆至此突然發現這個趴還真呼應了「黃金葛益生花圃

讀書會」的宗旨:「黃金葛-像一家人互相關懷鼓勵彼此扶

持;益生-做對生命有益的事;花圃-學習與付出中綻放自

己。」

一位,也有人正為輪值圖書館說故事媽媽的事務忙昏

頭,因此糗事百出惹得當場每個人,包括年紀最長有七

的秀秀姐都笑到不行……。

嗯,這種令人想著就會心一笑的回憶,總是在熱鬧

的表演完畢後,變成讓大家久久無法忘懷的真,童心的

美,開心的笑。親愛的劉敏老師,謝謝您,這都是您帶

給童心、帶給我們,這種「童心」真摯的情誼,誰說買

得到呢,這真的是人生的奢侈品呀。

最近有份最新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報導,真正的

奢侈品是什麼?不是愛馬仕背包和賓利轎車,更不是勞

力士與百達翡

麗。永遠做個

快樂的自己,

任 何 人 都 無

法 打 敗 , 這

就 是 排 名 第

一的「一顆童

心」。

我們是『童心讀書會』,在讀書會裡,有你我為伴,

一起為快樂的人生戲劇加油喔!

Page 14: 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12

洪建全基金會81期會刊 2014年5月

MEME覓空間當代文化基因發衍與延續的基地

「MEME」意指文化基因,代表人與人之間文化資訊傳播的單位。

MEME覓空間尋找富有意義的見解與藝術形式, 期待成為各種概念交流與分享的場域。

2014年2月在敏隆講堂舉辦一場街道藝術創作的對話,

正在MEME覓空間辦展的葉佩如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

家,暢談自身與人群接觸的經驗,藝術家們跳脫學院的思

考,上街頭找尋創作場地,自然的成為觀者在經過的時

候可以接觸到的生活藝術,或停留、或起了進一步的互動

行為。當藝術在公共場域發生,當藝術作為一種介入與表

達發聲的方式,背後各自有不同的理由、方式與最後的發

現,而一切,還在尋找答案的途中。

葉佩如原是位水墨創作者,因為對自我的質疑與探詢,

選擇了在牆面上以刻痕/減法的方式創作,當初只想要脫離

繪畫,轉行當文字創作者,沒想到完成了文字的刻畫後,

才發現自己一直都走在水墨創作的路徑中,而跳脫傳統的

紙筆繪畫的同時,也開闊了她的創作之路,像是因為作品

而走進社區的經驗,以及後來與表演者的合作,都是當初

沒有預料的結果,而這樣的發展也使她更珍視留在自己身

上的養分。牆上有機重複的刷痕層疊出周圍環境的衍生,

最常見到花草和生物,並嘗試在自己生活的社區當中尋找

任何一個合作的可能,過程雖辛苦,也從中認識了社區內

不同階層居民們的風貌,雖然她曾經灰心於:也許不是每

一個社區都需要藝術,但在耐性的不斷嘗試與不放棄溝通

下,仍然牽起自己與社區的友誼。

國中起就讀軍校的黃民安,藝術一直是他生命的出口,

感念小學曾經學過三個月的書法帶給他日後的影響。在

表演藝術工作之外,他也從事裝置藝術與發明,他的作

品是有計劃性地在日常生活經過的街道牆面上發生。他

說:「完成的當下作品就不再屬於我,而是屬於發生的環

境」,直到牆上開始出現別人的創作,他欣喜於作品自己

總會長出新的生命,還刻意去尋找跟進他的創作者,有次

在對方語言不通下,仍可透過作品交流,自然而深刻。現

在,他開始捕捉牆面上各種生命所拼貼出的美麗圖像,作

為藝術家,他把創作還給了大自然,純粹的觀察,計畫出

版成為作品集或是其他應用。

過去一直埋首在自我創作世界裡面的莊惠琳,透過了駐

村、駐校和街道公共藝術創作的經驗,感受到人群可以帶

給她的創作能量與刺激是多麼的巨大,第一次拿畫筆的嬰

孩、第一次把協助藝術家畫畫當做自己責任的小學生,都

在反饋給她藝術或者藝術以外的東西。從初期的不甚在意

創作時會被打擾,到最後歡迎被打擾,在群眾身上重新得

從藝術進駐到社區創作∕行動《從未消逝的風景―葉佩如創作展》展覽座談會紀實

張淳善、葉佩如

自然是最偉大的藝術,人們處在自然之中,卻常常未曾發現身邊存有的美好。

街頭藝術創作類型隱隱然散發著的召喚,暗示著人與環境的關聯,

而創作者總自許能更接近自然,期待成為那些總有一天會被人們發現的美好。─蕭麗虹

葉佩如與她的牆面創作

黃民安與他的牆面創作

Page 15: 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13MEME覓空間

洪建全基金會81期會刊 2014年5月

到創作的感動。她也曾經思考社區裡視障者的需求,圍繞

在學校圍牆邊的一排燈桿在地面沒有導盲磚的情形下,屢

屢發生受傷的意外,最後她選用彩繪與學校圍牆馬賽克色

彩一致的軟墊,協助解決社區的公共安全,展現了藝術家

關懷人群且付諸創作的實踐。

因為喜愛淡水老城區氛圍落腳於舊式公寓,面對社區

發生突來的道路拓寬,提供自家場地作為社區集會之用,

到號召有志青年一同行動發聲,並成立淡水藝文聚落工作

室,過去曾任職於公部門的張淳善,更思考接下來如何在

社區空間中,繼續作為媒介,讓藝術有意識的進入社區生

活的脈絡。

綜合幾位藝術工作者的分享,引發我們共同的話題―藝

術介入社區。

在習以為常的生活空間裡面,藝術家透過作品有意或無

意造成了與觀者的對話。這些不約而同在公共空間發生的

創作經驗中,藝術彷彿成為一種行動經驗,然而這些不同

的創作經驗分享中,主要的共同命題是創作者與創作環境

的關聯,以及面對的溝通挑戰。創作環境合法或不合法的

條件之下,通常就是取決於微妙的溝通途徑。

然而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改變了環境的樣貌。在作品會

隨著時空消逝的特性下,與會者探討著同本展揭示―從未

消逝的風景的背後,作品意義是如何完成,藝術家各自陳

述了不同的經驗,有趣的共同發現是,這樣的創作方法甚

至引發觀者直接附加在原地創作上,形成一個新的作品,

然而,對原作的生命起迄,藝術家亦有不同的看法,創作

者也反思藝術進駐的必要性。

還有像是應如何選擇適當的創作方法,加或減,通常亦

有不同的效果,是社區藝術工作者面對的主要挑戰。又或

是當藝術可作為一種有效的群眾溝通方式,那麼在抗爭行

動中,將面對更為複雜的取捨,如何面對衝突與解決,將

是行動發展的關鍵因素。

在藝術家們回顧街頭或藝術進駐之中,往往是從走出自

身的創作場域之後,亦有許多的互動與回饋經驗是過程中

自我實踐再發現過程。又重新一次思考藝術介入社區的目

的與結果,在差異的經驗之中,似能聚焦又在彼此的經驗

中對話,產生未來創作方向的刺激。

莊惠琳

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舉辦社區活動

尤里西斯機器―回視湯皇珍《我去旅行》十五年

湯皇珍以荷馬史詩《奧德塞》經歷十年迷航歸家

的主人翁「尤里西斯」為題,策劃《我去旅行》回顧

展;回顧她創作《我去旅行》這十五年間的沉澱與

精華,就如尤里西斯的譬喻:「旅行,最終目的是回

家。」

在湯皇珍追尋的旅程中,MEME覓空間有幸曾與她

多次交會,得以分享其旅途的發現,歡迎各位朋友前

往回顧展參觀,尋訪彼此生命交會的記憶片段。

※展期與地點:

■ 2014/5/24~7/5,藝術8/新竹市藝術路8號

■ 2014/9/13~10/19,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市大同區

長安西路39號

■ 2015/4/7~5/10,北師美術館/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

134號

※湯皇珍曾於覓空間的展覽發表:

■ 2008年1月:「以瘋癲為名之船:我是他人

JE EST UN AUTRE」

■ 2009年9月:「我去旅行八:智者在此垂釣

紀錄展」

■ 2010年10月:「我去旅行九:遠行的人紀錄展」

【藝文連線】

Page 16: 素直友會 - hfec.org.tw · 些大字本的圖畫書,民俗諺語、台灣民謠,生活小事的 書,也找些日文童謠繪本等。日文是阿祖的母語記憶, 她朗朗上口,我忙著上網找歌詞,順便練日語,與阿

徵 稿洪建全基金會會刊長期徵文,歡迎與我們分享課程心得、閱讀筆記、活動紀

事。來稿字數600~800字,本刊對稿件內容會酌予刪減或潤飾。

82期會刊將於2014年7月25日截稿,歡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Hong's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 & Culture

地址:10093北市羅斯福路2段9號12樓電話:2396-5505傳真:2392-2009網址:www.hfec.org.tw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素直關愛講座】

我來唸詩予恁聽文學不只可以用眼睛看,也可以用耳朵聽。

閱讀文學是一種喜悅,朗讀文學則是一種享受。

詩人向陽將以他創作四十年的經典詩作,

混用國台語,搭配以他的詩譜成的歌曲,

為您帶來一個浪漫而舒適的午後時光!

■講  師:向陽/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詩人及作家

■日  期:2014/6/4日, 週三14:00-16:30

■公益講座,自由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