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设备产品 质量分析报告 - cesi.cn · 图 3. 数码单反相机参数关注度...

Post on 17-Oct-2020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照相设备产品

质量分析报告

(2014)

国家数字音视频及多媒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电 子 工 业 标 准 化 研 究 院

中 国 电 子 技 术 标 准 化 研 究 院

2014 年 12 月

I

前 言

照相机、摄像机领域随着人们使用习惯的改变、技术水

平的高速发展、智能终端的高度融合正发生深刻变革,作为

单一化产品的销量呈现乏力之感,但作为照相的单一功能却

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

国家数字音视频及多媒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为

行业内的国家级检测机构,结合自身国家抽检工作和日常检

测工作,对 23款照相机和 59 款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涵盖 64

家企业进行了质量分析汇总。这些企业包括佳能、索尼、松

下、尼康、三星、卡西欧、奥林巴斯、海尔、长城、先锋等

10 家照相机企业,华为、中兴、HTC、小米、联想、诺基亚、

三星、索尼、VIVO、OPPO、金立、海信、海尔、苹果、酷派、

长虹等 54家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企业。

检测主要依据 GB/T 29298-2012《数字(码)照相机通

用规范》和 YD/T 1607-2007《数字移动终端图像及视频传输

特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两项标准。两大类测试项目包括

成像质量和呈像设备质量。其中成像质量测试项目涵盖视觉

分辨率、彩色还原、白平衡、成像均匀度、曝光量误差、色

彩还原准确度,呈像设备质量测试项目涵盖屏幕材质、屏幕

亮度、屏幕对比度。检测结果显示:照相机问题主要集中在

曝光量误差项目,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问题主要集中在白平

衡项目。

II

消费类电子产品质量关系拉动信息消费政策的实施,关

系到质量强国战略的达成,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生活体验和

消费质量。今后音视频国检中心将继续以社会责任为己任,

关注音视频领域内相关产品质量,适时发布质量分析报告,

对共性问题发出预警,服务研发生产企业和广大消费者。

报告编制人员:齐琪、胡鹏、李婧欣等。

I

目 录

一、 基本情况 ................................................................................................................... 1

(一) 背景介绍 ............................................................................................................... 1

(二) 工作意义 ............................................................................................................... 1

二、 2014 年中国数码照相设备消费者关注度 .............................................................. 3

(一) 照相机品牌关注度 ............................................................................................... 3

(二) 照相机类型关注度 ............................................................................................... 3

(三) 照相机参数关注度 ............................................................................................... 4

(四)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品牌关注度 ....................................................................... 5

(五) 便携式移动牌照设备参数关注度 ....................................................................... 6

三、 测试介绍 ................................................................................................................... 7

(一) 测试过程 ............................................................................................................... 7

(二) 测试样品构成 ....................................................................................................... 8

四、 成像质量测试 ......................................................................................................... 10

(一) 测试条件 ............................................................................................................. 10

(二) 测试项目 ............................................................................................................. 10

(三) 总体情况分析 ..................................................................................................... 11

(四) 分项分析 ............................................................................................................. 11

五、 呈像设备质量测试 ................................................................................................. 16

(一) 测试条件 ............................................................................................................. 16

(二) 测试项目 ............................................................................................................. 16

(三) 分项分析 ............................................................................................................. 17

六、 总结与建议 ............................................................................................................. 18

七、 结束语 ..................................................................................................................... 21

II

图 表 目 录

图 1. 照相机品牌关注度 ........................................................................................................ 3

图 2. 照相机类型关注度 ........................................................................................................ 4

图 3. 数码单反相机参数关注度 ............................................................................................ 4

图 4. 消费级相机参数关注度 ................................................................................................ 5

图 5.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品牌关注度 ................................................................................ 5

图 6.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参数关注度 ................................................................................ 6

图 7. 照相设备测试项目 ........................................................................................................ 7

图 8.照相机参测企业汇总 ...................................................................................................... 8

图 9.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参测企业汇总 .............................................................................. 9

图 10.样品占比分布图 ............................................................................................................ 9

图 11.视觉分辨率合格率占比分布图 .................................................................................. 12

图 12.白平衡合格率占比分布图 .......................................................................................... 13

图 13.彩色还原合格率占比分布图 ...................................................................................... 14

图 14.显示平材质占比分布图 .............................................................................................. 17

表 1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视觉分辨率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2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显示屏亮度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3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显示屏对比度度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8

1

照相设备产品质量分析报告(2014 年)

一、 基本情况

(一) 背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照相机不再是高高在上

的发烧级“玩物”,无论是卡片机、微单相机、还是单反机

都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在有照相机的家庭中,近两成的

家庭拥有 2 台以上的照相设备。照相机已经不再是重要事件

的记录工具,而是可以生动记录我们生活点滴的手段。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便携式移动设备搭载成像系

统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近年来,移动电话机、平板电脑和智

能穿戴设备等便携式移动设备上都具备了照相功能,因其携

带方便、操作简单,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拍摄图像和视频

的首选工具,其成像质量也在日益提高。

随着照相设备的普及,人们对照相设备的了解逐步加深,

对其的质量问题更加关注,特别是其主要功能:成像的质量。

正因为照相设备产品涉及产品种类较多,产品数量巨大,其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二) 工作意义

照相设备产品质量分析报告(2014)是在国家数字音视

2

频及多媒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014 年照相设备产品测

试工作基础上对测试情况、测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归纳

形成的。本报告的发布旨在为照相设备图像质量积累有益数

据,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产业发展问题,同时积极推动

便携式移动设备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标准的出台。通过本年度

照相设备产品质量分析工作,可以有力推动以下工作的开展

实施。

(1)通过测试工作积累有益数据,摸清照相设备成像

质量情况,为新标准的编制提供技术支持;

(2)通过测试工作了解照相设备产品现行质量情况,

为标准的编制起到推动作用;

(3)通过测试工作与企业开展良性互动,帮助企业更

好了解标准制定进程及方向,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到标准制定

工作中来,规范产品生产与测试,提升产品质量,最终起到

保护市场、引导消费的目的。

3

二、 2014 年中国数码照相设备消费者关注度

(一) 照相机品牌关注度

2014 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日系品牌在相机品牌关注度

排行榜上上榜 7 个,用户关注度超过 95%,国产品牌关注度

仅占 2%。

图 1.照相机品牌关注度

(二) 照相机类型关注度

目前消费者关注最多的仍然是数码单反相机,关注度为

42%,其次是消费级数码相机(通常指卡片机等),关注度为

32%,单电/微单相机关注度为 17%。

34%

19% 18%

11%

10%

2% 2% 1%

1% 1% 1%

品牌排行

佳能

尼康

索尼

富士

卡西欧

奥林巴斯

三星

宾得

莱卡

4

图 2.照相机类型关注度

(三) 照相机参数关注度

消费者对于数码单反相机品牌关注度占 68.63%,机身特

性关注度占 23.87%,颜色关注度为 7.08%,产品定位关注度

为 0.43%。

图 3. 数码单反相机参数关注度

消费者购买消费级数码相机时,46.21%的关注度在品牌,

42%

32%

17%

9%

类型排行

数码单反相机

卡片机

单电微单相机

其他

68.63%

23.87%

7.08% 0.43%

数码单反相机参数关注

品牌

机身特性

颜色

产品定位

5

其次为发布日期 30.25%,其他依次为:颜色、防抖性能、显

示屏尺寸、机身特性、镜头类型等。

图 4. 消费级相机参数关注度

(四)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品牌关注度

消费者对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品牌关注度最高为苹果

占 29.21%,华为位列第二占 20.01,三星排名第三站 10.36%。

图 5.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品牌关注度

46.21%

30.25%

7.20%

5.61%

4.73% 3.16% 2.85%

消费级数码相机参数关注

品牌

发布日期

颜色

防抖性能

显示屏尺寸

机身特性

镜头类型

29%

20%

10%

7%

6%

5%

4%

3%

3% 13%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品牌关注

苹果

华为

三星

魅族

小米

酷派

联系

HTC

努比亚

6

(五) 便携式移动牌照设备参数关注度

消费者关注首位的并非摄像头配置,而是颜色,占比达

35.92%,品牌位居第二占 34%,其他依次为主屏尺寸、外观

设计和主摄像头,其中主摄像头关注度仅为 0.4%。

图 6.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参数关注度

35.92%

34.00%

15.82%

13.39%

0.40% 0.27% 0.19% 0.01%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参数关注

颜色

品牌

主屏尺寸

外观设计

主摄像头

闪光灯

CPU型号

其他

7

三、 测试介绍

(一) 测试过程

本年度测试工作贯穿 2014 年全年,测试工作由国家数

字音视频及多媒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完成。

照相设备产品测试主要针对成像质量和呈像设备质量

项目开展:视觉分辨率、白平衡、彩色还原、成像均匀度、

曝光量误差以及屏幕材质、屏幕亮度、屏幕对比度。

现阶段的测试是根据 GB/T 29298-2012《数字(码)照相

机通用规范》及 YD/T 1607-2007《数字移动终端图像及视频

传输特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次测试项目情况见图 1。

彩色还原

视觉分辨率

白平衡

彩色还原

成像均匀度

屏幕材质

屏幕亮度

屏幕对比度

照相设备产品测试项目

曝光量误差

图 7. 照相设备测试项目图

8

(二) 测试样品构成

2014 年度,国家数字音视频及多媒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完成的 23款照相机和 59款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涵盖 64

家企业,包括佳能、索尼、松下、尼康、三星、卡西欧、奥

林巴斯、海尔、长城、先锋等 10 家照相机企业,华为、中

兴、HTC、小米、联想、诺基亚、三星、索尼、VIVO、OPPO、

金立、海信、海尔、苹果、酷派、长虹等 54 家便携式移动

照相设备企业,参测企业汇总如图 2 所示。其中照相机国内

企业有 3 家,占比 30%,国外企业有 7 家,占比 70%;便携

式移动照相设备国内企业有 49 家,占比 90.7%,国外企业有

5 家,占比 9.3%。

图 8. 照相机参测企业汇总图

9

图 9.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参测企业汇总图

测试样品共 82 款,其中照相机产品 23 款,便携式移动

照相设备 59 款,样品占比分布图如图 3 所示。

图 10. 样品占比分布图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照相机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

样品占比分布图

10

四、 成像质量测试

(一) 测试条件

测试主要根据 GB/T 29298-2012《数字(码)照相机通用

规范》及 YD/T 1607-2007《数字移动终端图像及视频传输特

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执行。

所有测试样品均在同一测试条件下进行测试:

——暗室环境≤0.1lx;

——2854K、3400K、4000K、4870K 及 6500K 色温;

——样品均在最大像素、最高图像质量模式;

——光源均匀性≥90%;

各项测试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和条件执行。

(二) 测试项目

依据 GB/T 29298-2012《数字(码)照相机通用规范》,

“成像质量”测试项目包括视觉分辨率、彩色还原、白平衡、

成像均匀度、曝光量误差,依据 YD/T 1607-2007《数字移动

终端图像及视频传输特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成像质量”

测试项目包括:视觉分辨率、白平衡、色彩还原准确度,“呈

像设备质量”测试项目包括:屏幕材质、屏幕亮度、屏幕对

比度。

11

(三) 总体情况分析

照相机测试样品 23 款,“成像质量”测试中共有 22 款

不满足 GB/T 29298-2012 标准要求,占比 95.7%。22 款不符

合标准要求产品中有 9 款来自国内企业,占比 40.9%,总体

质量有待提升。问题主要集中在曝光量误差项目,测试样品

几乎全军覆没,其余项目都是个别产品存在问题。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样品 59 款,“成像质量”测试中共

有 28 款不满足 YD/T 1607-2007《数字移动终端图像及视频传

输特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占比 47.6%,小品牌产品问题

集中。问题主要集中在白平衡项目,不合格产品中此项目全

部不合格,其余项目有个别产品存在问题。

(四) 分项分析

(1)视觉分辨率

GB/T 29298-2012《数字(码)照相机通用规范》标准中

规定“影像传感器面积小于或等于 200mm2,变焦小于或等

于 8 倍,中心视觉分辨率大于 0.55Rt,边缘视觉分辨率大于

0.45Rt;影像传感器面积小于或等于 200mm2,变焦大于 8倍,

中心视觉分辨率大于 0.55Rt,边缘视觉分辨率大于 0.40Rt;

影像传感器面积大于 200mm2,中心视觉分辨率大于 0.60Rt,

边缘视觉分辨率大于 0.50Rt”。

23 款测试样品中不满足上述要求的产品数量为 2 款,占

12

比 8.7%。

YD/T 1607-2007《数字移动终端图像及视频传输特性技

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规定,摄像头像素与视觉分辨率对应

要求如表 1 所示:

表 1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视觉分辨率技术要求

序号 摄像头标称像素值 视觉分辨率技术要求

1 30万像素 中心不低于 200,右上 45°、右下 45°、左上 45°、

左下 45°大于或等于 120

2 130万像素 中心不低于 400,右上 45°、右下 45°、左上 45°、

左下 45°大于或等于 240

3 200万像素 中心不低于 500,右上 45°、右下 45°、左上 45°、

左下 45°大于或等于 300

因标准制定年代较早,整体技术要求偏低,故被测样品

全部符合标准要求,但有些产品的检测结果与产品宣称值还

有一定差距,产品存在性能指标虚标的状况。

图 11 视觉分辨率合格率占比图

(2)白平衡

白平衡顾名思义白色的平衡,就是根据不同色温条件下,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照相机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

不合格

合格

13

通过照相机内部软件调整,使拍摄出来的影像抵消偏色。

GB/T 29298-2012《数字(码)照相机通用规范》标准中

规定白平衡项目需要测试照相机分别在 2854K、4000K、4870K

和 6500K色温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用三基色中的 R/G和 B/G

表示,要求 0.8≤R/G≤1.2,0.8≤B/G≤1.2。

23 款数码相机产品测试结果全部符合标准,可见其处理

芯片在白平衡方面都做的比较好。

YD/T 1607-2007《数字移动终端图像及视频传输特性技

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规定,RGB 三基色的偏差小于或等于

20。

59 款被测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中有 28 款不符合标准,

占比 47.6%,其中 8 款样品在 6500K 色温下白平衡项目不合

格,占比 13.6%,26 款样品在 3400K 色温下白平衡项目不合

格,占比 44.1%,有 7 款产品在两种色温下皆有不合格项,

占比 11.9%。方案商在白平衡方面有待提高。

图 12 白平衡合格率占比图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照相机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

不合格

合格

14

(3)彩色还原

彩色还原顾名思义是考量照相设备对这是色彩的还原

能力。

GB/T 29298-2012《数字(码)照相机通用规范》标准中

规定彩色还原是在 6500K 色温下,拍摄 24 色卡,然后通过

计算拍摄出照片中每个色块的 L、a、b 值与色卡给出的 L、a、

b 标准值的偏差来考察此项目,被测值与标准值偏差小于或

等于 35。需要说明的是 24色卡是一张测试卡中有 24个色块,

每个色块都代表了自然界中最常出现的颜色,包括:蓝天、

绿草、各种不同的肤色;纯红、纯绿、纯蓝;以及由白到黑

的灰阶颜色。拍摄这张卡借以考察照相设备还原真实色彩的

能力。

在被测的 23 款产品中,只有 1 款产品在 2 个色块上出

现了较大的偏差,不符合标准,占比 4.3%。

YD/T 1607-2007《数字移动终端图像及视频传输特性技

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同样也是拍摄 24 色卡,但只对纯红、

纯绿、纯蓝三个色块的色彩还原能力进行考察,标准要求色

彩偏差小于或等于 30。

59 款被测产品中有 8 款不符合标准,占比 13.6%。

15

图 13 彩色还原合格率占比图

(4)成像均匀度

成像均匀度主要与镜头有关,成像均匀度差容易使拍摄

出来的照片出现暗角现象,影像成像质量。

GB/T 29298-2012《数字(码)照相机通用规范》标准中

规定成像均匀度要大于 70%。是照相设备在广角端拍摄中性

灰卡,将照片对角线上的距离 11 等分,求得每个小区域中

的亮度平均值,并用最小亮度比最大亮度得出成像均匀度。

23 款被测样品中,只有 1 款未达到标准要求,占比 4.3%。

(5)曝光量误差

曝光量误差是考量照相设备是否能根据拍摄不同拍摄

条件下镜头进光量的多少正确调节曝光补偿,进而达到使拍

摄出来的照片明暗度正常,不会出现过亮或过暗的情况。

GB/T 29298-2012《数字(码)照相机通用规范》标准中

规定曝光量误差不超过±1.0Ev。是照相设备分别在广角端和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照相机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

不合格

合格

16

长焦端拍摄光源箱在 Lv1~Lv17 等级时的照片,取照片中央

1/4 面积的平均亮度计算曝光量误差。

23 款被测产品中,22 款的曝光量误差项目不合格,占

比 95.7%。其中 22 款在广角端 Lv1~Lv3 等级出现不合格,1

款在广角端 Lv15~Lv17 等级不合格;3 款在长焦端 Lv1~Lv3

等级出现不合格,1 款在长焦端 Lv17 等级出现不合格。其中

有 3款产品在广角端和长焦端都存在不合格项,占比 13.0%。

曝光量误差项目不合格率较高,这是数码相机一直以来

都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数码相机在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下拍摄

照片,不能正常进行进光量的补偿或削减,导致拍摄出的照

片过暗或过亮。

五、 呈像设备质量测试

(一) 测试条件

所有测试样品均在同一测试条件下进行测试:

——暗室环境≤0.1lx;

——样品均在最大亮度模式;

各项测试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和条件执行。

(二) 测试项目

主要是针对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的显示屏进行测试,测

试项目包括:显示屏材质、显示屏亮度、显示屏对比度。

17

(三) 分项分析

(1) 显示屏材质

59 款被测产品显示屏主要由以下四种材质组成,IPS 屏

23 款,TFT 屏 31 款,OLED 屏 2 款,LTPS 屏 2 款。屏幕材质

占比图如下:

图 14. 显示屏材质占比分布图

(2) 屏幕亮度

YD/T 1607-2007《数字移动终端图像及视频传输特性技

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规定屏幕材质与亮度要求如下:

表 2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显示屏亮度要求

序号 材质 亮度要求

1 CSTN ≥50 cd/m2

2 TFT ≥70 cd/m2

3 OLED ≥70 cd/m2

59 款被测产品全部符合标准要求,亮度在 150 cd/m2~

39.0%

54.2%

3.4% 3.4%

显示屏材质

IPS

TFT

OLED

LTPS

18

200 cd/m2 的 4 款,亮度在 201 cd/m2~300 cd/m2 的 8 款,亮

度在 301 cd/m2~400 cd/m2 的 21 款,亮度在 401 cd/m2~500

cd/m2 的 18 款,501 cd/m2 以上的 8 款。

(3) 屏幕对比度

YD/T 1607-2007《数字移动终端图像及视频传输特性技

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规定屏幕材质与亮度要求如下:

表 3 便携式移动照相设备显示屏对比度要求

序号 材质 对比度度要求

1 CSTN 15:1

2 TFT 50:1

3 OLED 50:1

对比度在 1000:1 以下的 32 款,在 1000:1 以上的 27 款。

随着屏的技术的提升,高亮度和高对比度已经不再是瓶

颈问题,现今的问题是如何能做到适合人眼观看的亮度,和

能够带来最佳观看效果的对比度。

六、 总结与建议

通过 2014 年对照相设备产品进行的测试,更为全面的

了解并掌握了照相设备产品产业化情况,尤其是对便携式移

动照相设备产品进行了测试,为下一步《便携式移动显示设

备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制定积累了第一手材料。

本年度测试共有 10 家照相机企业和 54 家便携式移动照

相设备送测,基本涵盖国内主流的照相设备厂商。而在和照

19

相设备厂商沟通中发现,几乎所有的照相机厂商都在遵照国

家标准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企业标准执行。而便携式移动

照相设备厂商很多都可以说是无标准执行,企业标准中未对

成像相关的内容作明示。随着对标准化的进一步认识,便携

式移动照相设备产业环境将进一步的完善。

(一) 普及照相设备相关知识,加大宣传措施

1、通过报纸、书籍、网络、大讲堂等形式,向消费者

普及照相设备知识,为消费者讲解正确购买照相设备的

方式,解读照相关键技术指标的含义,例如:像素数、

有效像素数、总像素数的区别,以及像素数和视觉分辨

率的关系,让消费者能做到真正的理智消费,不受商家

虚假宣传的蒙骗;

2、组织照相设备企业、屏和模组生产企业就照相设备

关键部件标准开展讨论,同时进一步摸清核心关键部件

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便携式显示设备图像质量评

价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3、开展针对照相设备的性能评比活动,扩大舆论影响,

使广大消费者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品牌产品信息;

4、组织照相设备企业开展自愿性的标准符合性检测工

作,促进企业控制产品质量,提升整体行业水平。

(二) 建立完整的照相设备图像质量主观评价体系,指导

消费者选购

20

现在主要的照相设备图像质量评价都是客观指标的评

价,这些数字如何理解才能评判图像质量的好坏?客观指标

很高就代表一定好吗?客观指标如何跟人眼看上去的整体

画面相对应?那些枯燥的数字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没有任何

意义。

消费者更想知道,他们在选购照相设备的时候,怎么样

的照相设备才是真正的“完美画质”制造者。

这就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前期研究和试验,找到主客观数

据的对应性,将能够体现照相设备特点的技术指标用主观评

价的方式体现,并能很直接的展示出来。

(三) 推动便携式显示设备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出台,规范

市场

便携式照相设备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照相机占领了更广

大市场,但是现在还没有一个相应的标准能够很好的规范市

场,指导消费者理性选择。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

研究院负责起草《便携式显示设备图像质量评价》行业标准,

现在已经完成了草稿。

标注中不仅要提出具体的测试项目和测量方法,还要结

合人体工程学,模拟多种实际使用环境,给出更加合理的测

量方法和评判标准。这样才能更好的规范便携式照相设备市

场,督促企业向着更高品质发展。

(四) 实时监控照相设备产业化进程,推进第三方摸底测

21

试的常态化运行

在推进照相设备产业化的同时,产业化的实施进度需要

实时的监控,以了解市场现状和产品的质量。通过第三方摸

底测试,可以有效的了解市场现状和产品的质量,弄清市场

需求和产业化进展,为行业监管和产业政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维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建议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

实施监控照相设备产业化进程,落实第三方摸底测试的常态

化运行。

七、 结束语

本年度照相设备产品测试工作在工信部的指导下进行,

完成了 10 个厂商共 23 款照相机产品和 54 个厂家 59 款便携

式移动照相设备的测试。测试工作包含视觉分辨率、白平衡、

彩色还原、成像均匀度、曝光量误差、显示屏材质、显示屏

亮度计显示屏对比度测试,通过测试较全面了解照相设备产

业现状,为下一步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