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25
还原 :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裴宜理《上海罢工》述评 刘 平 裴宜理 ( Elizabet h J . Perry) 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中国学专家 ,任哈佛大学政治学系罗索夫斯基讲座教授 ,1999 年起兼任费正清 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1993 ,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她的《上 海罢工 ———中国工人政治研究》一书 。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 研究所白吉尔 (Marie 2 Claire Bergè re) 教授称“这本重要著作不失为 一部令人鼓舞的填补空白之作。该书吸收了中国自 20 世纪 80 代以来问世的丰富的资料与研究成果 , 而它们在西方史学界尚未 被系统地利用吸收 。” 对于该书 , 国外学术界反响热烈 , 仅我见 到的英文书评就有 11 篇之多。然而在中国 ,人们对裴著的了解还 不多 。因此 ,有必要对该书的研究方法和重要论点予以述评 。 一、《上海罢工》一书梗概 裴宜理对上海工人运动发生兴趣 , 源于她对近代中国的民众 · 4 2 2 · 白吉尔的评语 ,见英文版封底 。 Elizabet h J . Perry , Shanghai on Strike: The Politics of Chi nese L abor (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80) . 中译本由刘平翻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May-2022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裴宜理《上海罢工》述评

  

刘  平

裴宜理 ( Elizabeth J . Perry)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中国学专家 ,现

任哈佛大学政治学系罗索夫斯基讲座教授 ,1999 年起兼任费正清

东亚研究中心主任。1993 年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她的《上

海罢工 ———中国工人政治研究》一书。①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

研究所白吉尔 (Marie2Claire Bergère)教授称“这本重要著作不失为

一部令人鼓舞的填补空白之作。该书吸收了中国自 20 世纪 80 年

代以来问世的丰富的资料与研究成果 ,而它们在西方史学界尚未

被系统地利用吸收。”② 对于该书 ,国外学术界反响热烈 ,仅我见

到的英文书评就有 11 篇之多。然而在中国 ,人们对裴著的了解还

不多。因此 ,有必要对该书的研究方法和重要论点予以述评。

一、《上海罢工》一书梗概

裴宜理对上海工人运动发生兴趣 ,源于她对近代中国的民众

·422·

② 白吉尔的评语 ,见英文版封底。

Elizabeth J . Perry , S hanghai on S t rike :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L abor (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80) . 中译本由刘平翻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Page 2: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反抗、革命和政治力量之间相互关系的长期关注。当中国学者习

惯于用阶级斗争观点来研究民众反抗问题时 ,裴宜理则另辟蹊径。

她的成名作是 1980 年出版的《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 ,1845 ─

1945》。①她认为 ,传统形式的农民叛乱的发生 ,亲缘与地缘关系比

阶级关系更为重要。当她将研究重点从农民叛乱问题转向工人运

动时 ,她发现 ,在近代上海发生的反抗斗争中 ,与工人中存在的世

俗关系 ———祖籍、性别、文化与技术程度等因素相比 ,阶级地位的

作用不那么突出。当共产党和国民党在上海工人中开展组织工作

时 ,他们的努力受到了工人队伍中既有壁垒的深刻影响 ,这两个政

党不同的社会基础也深深地刻画出了各自政权的特性。《上海罢

工》从社会史角度入手、多种学科研究方法并重揭示了近代中国政

治演变这一重大主题。

《上海罢工》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地缘政治 ,1839 ─1919”,

追溯了上海工人力量在地理上与文化上的源流 ,认为早期上海工

人的反抗因籍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第二部分“党派政治 ,1919 ─

1949”,描述了 20 世纪 20 ─40 年代上海工人运动的基本状况 ,指

出外来的组织者为达到其目的不得不接受工人中的传统组织形态

和观念 ,即使是与组织者思想信仰相抵触的东西 ,有些共产党人即

以加入封建帮会的方式组织工人运动。第三部分“产业政治”,对

烟草、纺织和运输三大行业做了详尽的个案研究 ,揭示出不同行业

的工人在不同时期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反应。

20 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政治变革 ,从推翻帝制

的辛亥革命到共产党人的胜利 ,所有这些变革都曾受到工人运动

的极大影响 ,正如毛泽东所说 :“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 ,却是中

·522·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① Elizabeth J . Perry , Rebel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 , 1845 —1945 ( Stan2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80) .

Page 3: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 ,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做了革命运动的

领导力量。”① 上海是近代中国的产业中心 ,工人运动的显著作用

是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 ,它的周期性高涨每每预示着国家政治的

根本转变。

该书为人们展示了一幅近代中国工人丰富多彩的画像 ,它的

成功立足于大量原始资料的利用 :工人访谈录、工厂与政府档案、

警方报告、干部回忆录 ,有些是迄今尚未公开的资料。在作者利用

的资料中 ,有上千件老工人的访谈录。它们采访于 20 世纪 50 年

代末至 60 年代初 ,由于处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 ,采访的目的在于

揭示中共领导革命的阶级基础 ,这些资料通过工人对自己生活和

经历的描述 ,为人们深入了解上海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工作和反抗

斗争的状况提供了条件。裴宜理从中发现 ,在一些相同事件上 ,工

人口述与官方记述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引发了作者极大的研究兴

趣。她通过解读这些资料 ,探索历史的真相 ,提出不少与通行工人

运动史论著迥异的见解。

二、《上海罢工》的核心观点 :

“不同的工人从事不同的政治”

  《上海罢工》一书有一统领全书的观点 :“不同的工人从事不同

的政治”(英文版第 239 页) ②,这一核心观点渗透在作者对上海工

人的生活、观念和斗争的多层面分析之中。

是党史附庸还是独立的工运史。以往针对中国工人运动的研

·622·

《近代史研究》2003 年第 3 期

② 所引页码均为英文版 ,中译本有英文版页码对照 ,以下不赘。

毛泽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 ,第 7 ─8

页。

Page 4: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究都将其视为党史的一部分 ,其着重点在于诠释共产党或国民党

的政策及其在工人运动中的实践 ,而没有从工人自身的行动与动

机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①,因而形成中国工人运动直到 1921 年中

共成立时才开始 ,或者至多是始于 1919 年的五四运动的认识 ,认

为中国工人运动始于知识分子受俄国革命的影响而在工人中开展

的动员组织工作 (第 5 页) 。西方学者以谢诺 (J . Chesneaux) 为代

表 ,有类似的倾向。② 另一方面 ,台湾学者如马超俊等则把工人运

动史纳入国民党党史范围。③ 因此 ,共产党或国民党成立以前的

工人运动史或自发的工人斗争就成了空白 ,即使述及 ,也是一种简

单的铺垫 ;工人运动史以本党为主体 ,有意无意忽略 (有时是否定)

对手及其他政治势力的作用。裴宜理以工人的自身诉求为研究中

心 ,对他们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人运动与中国近代

政治变迁的关系做了独到而深刻的分析。她认为 ,上海工人运动

的起点与中国近代史是同步的 ,这一观点避免了将工人运动史归

属或等同于党史的尴尬。

美国学者韩起澜 ( Emily Honig) 和贺萧 ( Gail Hershatter) 的有

·722·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③ 马超俊主持的中国劳工运动史编纂委员会自 1959 年起陆续出版了 5 卷本的《中国

劳工运动史》,日本共产党学者中村三登志说 :“不言自明 ,该书是站在反革命立场

上 ,为国民党歌功颂德的著作。”见中村三登志著、王玉平译《中国工人运动史》,工

人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222 ─223 页。

尽管谢诺承认中国工人中的地区差别和职业差别 ,但是其重点在于强调 20 世纪

20 年代武装罢工中表现出来的“阶级团结的进步性”,见 Jean Chesneaux , The Chi2nese L abor Movement , 1919 —1927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68) , pp . 393 —

400。该书原版为法语 ,1962 年出版。

重要的例外可参见 Emily Honig (韩起澜) , Sisters and S t rangers : Women in the

S hanghai Cotton Mills , 1911 —1949 ( Stanford , Calif . , 1986) ; Gail Hershatter (贺

萧) , The Workers of Tianji n , 1900 —1949 (Stanford ,Calif . ,1986) 。这两本著作都

从全新的、“颠倒的”角度去看待中国工人问题 ,但两书均未将工人运动作为主题。

Page 5: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关研究 ,强调中国工人的分裂特征①,裴宜理受此启发 ,在书中着

重探讨了中国工人的分裂状况 ,并以此反驳那种用铁板一块的工

人阶级意识来解释工人运动兴起的观点②。与上述两位美国学者

的观点不同的是 ,她特别强调工人阶级与其行动主义之间的正面

联系 ,即从分裂中产生团结的可能性。上海工人中的分裂现象 ,表

现在来自相同地区的移民和相同行业中的同性 (男人或女人) ,形

成各种各样的帮口、行会 ,由此构成了集体行动的潜在基础。这些

帮口、行会并非革命的障碍 ,相反成为产生工人行动主义的摇篮 ,

进而形成系统而长久的团结。

裴宜理认为 ,工人阶级行动步调一致的能量 ,不单是资本主义

改造的结果 ,也是前资本主义遗留的产物。毛泽东在描述中国革

命时提到了这种反向关系 ,即“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比喻非常贴

切 ,不仅适用于毛的社会主义革命 ,同时也 (近乎讽刺地)适用于资

本主义革命。与其说一个统一的工人阶级在形成时失去了其乡村

遗产 ,还不如说资本主义是在农村包围中形成的 (第 11 ─12 页) 。

这一看法为裴宜理研究上海工人的农村文化遗产打下了基础 ,同

时也使她的独特的工人史观有了依据。

是分裂还是团结。裴宜理辩证地认为 ,分裂可以产生团结。

从原籍 (根据性别) 招募工人到城里从事同类工作 ,能够在不同的

移民群体中培养强烈的团结精神。以往的政治家、学者也曾指出

工人的团结在引人注目的上海工人骚动中的重要性。然而 ,在他

·822·

《近代史研究》2003 年第 3 期

② 其他强调中国工人阶级内部变动的最新研究 ,可参见 L ynda Shaffer , M ao and

Workers : The Hunan L abor Movement ,1920 —1923 (Armonk , N. Y. , 1982) ; Ming

Kou Chan ,“Labor and Empire : The Chinese Labor Movement in the Canton Delta ,

1895 —1927”( Ph. D Dissertation , Stanford University ,1975) 。

Emily Honig , Sisters and S t rangers : Women in the S hanghai Cotton Mills , 1911 —

1949 , p . 245 ; Gail Hershatter , The Workers of Tianji n ,1900 —1949 , p . 7.

Page 6: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们看来 ,这种团结通常是阶级觉悟的表现 ,而同乡忠诚①、行会、帮

会因素则是阻碍工人阶级团结的封建包袱。上海工人只是在外来

力量的领导下 ,才能甩掉包袱 ,克服分裂 ,使一个“现代”工人运动

的出现成为可能 (第 28 ─29 页) 。② 裴宜理则认为 ,籍贯不同自然

会加剧工人内部的竞争 ,低估此种狭隘地域关系组织能量的看法

是不可取的。乡谊虽然存在分裂的倾向 ,然而与其说它抑制了工

人的战斗性 ,不如说它是引导工人走向行动主义的桥梁 (第 39

页) 。同乡身份促进了不同行业间工人们的联系 ,但它并不必然包

含对同乡的认同 (工人有时会发动针对同籍业主的罢工 ———刘平

按) ,或是必然与行业利益、阶级利益相冲突。同乡网络作为跨行

业联系的纽带 ,不是削弱、而是壮大了罢工的队伍 (第 45 页) 。

工人技术程度与反抗的关系。一般说来 ,贫穷和被压迫是工

人罢工的原动力 ,裴宜理则认为 ,罢工的频率、成功率与工人的技

术水平有关 ,技术程度不但决定了工人在企业中的地位 ,也决定了

他们罢工成功的概率。

为了说明这一点 ,她分析了技术性和非技术性工人的家庭收

入问题。1930 年的调查表明 ,在纱厂集中的杨树浦 ,在 100 名工

厂工人家庭中 ,丈夫的收入只占 26 % ,妻子占 6 % ,儿子占 43 % ,

女儿占 9 % ,女婿占 6 % ,其他收入占 10 %。相反 ,在对商务印书

·922·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② 这里我们不妨引用目前国内依然流行的有代表性的观点做一番对照。汪敬虞先生

认为 :“封建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影响 ,既有有形的压制行为又有无形的思想冲击。

封建观念对工人阶级思想意识的侵蚀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低估的反动力量。

众所周知 ,行帮是与现代产业工人组织两不相容的封建组织 ,是压制工人阶级意识

形成的一种阻碍力量⋯⋯行帮的浓厚地方色彩 ,也影响了中国工人的团结。”另一

方面 ,他也认为 ,在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的前期 ,至少在中国工人阶级的第一代中 ,行

帮组织曾是工人内部组合的流行形式。见汪撰《近代中国工人阶级斗争的大方

向》,《广东社会科学》2000 年第 1 期 ,第 149 ─150 页。

原文为 native2place allegiance ,或可译为“乡谊”。

Page 7: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馆 100 名印刷工人的调查中发现 ,在这些技术工人家庭里 ,丈夫的

薪水占了家庭收入的 97 %。同样 ,对另一个收入颇丰的技术职业

邮政工人的调查发现 ,丈夫的薪水占了家庭收入的将近 90 %。①

由此可见 ,企业对技术工人的任何压迫 (如削减工资) 都会给他的

全家带来威胁 ,而他们一旦罢工 ,由于其技术地位很难被取代 ,资

本家往往屈服 ;相反 ,一个非技术工人的收入遭到克扣 ,还有其他

家庭成员的收入支持 ;即使他们行动起来 ,由于城市劳动力的后备

资源十分充足 ,资本家也往往采取解雇工人之类的强硬措施。工

人阶级意识的缺乏以及技术性与非技术性工人之间的鸿沟 ,并不

能阻止工人战斗性的形成 ,而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工人的相对集中 ,

为行动主义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 50 页) 。

爱国主义与工人反抗的关系。裴宜理也认为民族压迫是工人

罢工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她认为 ,在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的爱国斗

争中 ,纺织厂女工的广泛参与 ,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发泄长期遭受

日本和英国监工欺压的积怨。然而 ,不要把这些反抗仅仅视为中国

民族主义的兴起 ,还要探寻其更为世俗的结构性因素。当洋人充当

工头、监工时 ,工人们不再拥有原来那种与同籍包工头 ─把头之间

的关系 ,他们可以更自由地要求撤换工头 ,这一招对洋人经理起了

作用。五卅运动后 ,他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包身工制度 ,帮会把头

在其中起着招收和监视其同乡工人的作用②,同时他们也确实经常

教唆其属下发动罢工 (第 67 页) 。这一观点显然打破了我们完全将

·032·

《近代史研究》2003 年第 3 期

② 在对上海纺织厂包身工制度的演变进行分析时 ,韩起澜在其著作中指出 :“在工人运

动中 ,包身工制度意义重大 ,从 1925 年 5 月 30 日开始 ,厂主们倾向于与青帮结盟 ,以

便控制工人。”( Sisters and Strangers : Women in the Shanghai Cotton Mills , 1911 —

1949 ,p. 130)

方福安 :《上海劳工》,《中国经济杂志》第 7 卷第 2、3 期合刊 ,1930 年 ,第 882、998、

1008 ─1009 页。

Page 8: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帮会、把头视为洋人、资本家走狗的成见。当然 ,我们要指出的是 ,

监工、把头仍属于国内外资本家阵营中人 ,他们利用同乡、同业尤其

是帮会关系发动罢工 ,主要是从其自身经济利益出发的。

不同政治势力与上海工人运动的关系。在该书第二部分“党

派政治”中 ,裴宜理指出 ,领导组织工人运动并非共产党一家之事 ,

国民党、帮会以及日伪等势力都在极力争夺工人运动的领导权。

然而 ,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逻辑和国民党的工业化梦想都很难符

合上海工人的实际。工人的苦难削弱了劳资合作的可能性 ,但频

繁的斗争也不表明他们具有一致的阶级觉悟。各个工人群体相互

间存在着深深的裂痕 ,国共两党都利用了其中的一些群体 (第

67 ─68 页) 。

哪些工人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 哪些工人倾向国民党政权 ? 又

是哪些工人抵制外来者介入、并抵制其政治图谋呢 ? 人们可能猜

测 ,共产党人在大工厂收入低微的非技术性工人中能站稳脚跟。

毕竟这些工人与无产者的定义最接近 ,理所当然是共产党人动员

的对象。国民党人则被认为有可能在赞成劳资合作、反对中共领

导的激进的工人运动的白领工人中发展势力。至于独立的工人运

动的社会基础 ,人们自然会把目光投向工匠 ,因为他们有能力为了

自身利益而采取激进行动 ,这些情况全世界都不例外 (第 68 页) 。

对上海工人历史的初步调查为这些猜测提供了某些佐证。中共领

导的五卅运动就是在典型的无产者行业纺织厂开始的 (参见第四

章) ,国民党控制工人的一个基地是白领的上海市邮政局 ,有几位

国民党兼青帮领导人如朱学范即从组织该局工人起家 (参见第五

章) 。独立的工人运动确实存在于墨业工人中 ,他们在二三十年代

·132·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Page 9: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的罢工显然游离于政党领导之外 (第 68 页) 。①

但裴宜理发现 ,上述猜测模式难以成立。党的干部们的思想

和策略不一定能导致完美的结局 (第 68 页) 。为了说明这一点 ,裴

宜理从一些重大事件入手 ,对各党派与不同层次工人的关系加以

清理。她认为 ,五卅运动并不是中共单方面取得的完全胜利 ,将它

归为一个结构松散而脆弱的联盟的产物可能更为贴切。在一定程

度上 ,共产党人可以和帮会及其他有势力的代理人一起发动工人

阶级 ,发起一场强有力的、具有深远政治影响的抗议运动。这种联

合使他们在五卅运动中得益非浅 ,在后来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中

也再次发挥作用。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之前 ,帮会向中共支持的

工会提供资金 ,为释放被关押的工人奔走活动 ,传递军阀当局行动

的消息 ,为在租界外面活动的中共干部提供保护 (第 86 页) 。② 但

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也确实存在 ,就像 1927 年“四·一二”政变所

暴露出来的那样 (第 84 页) 。

裴宜理进一步指出 ,共产党人只有通过艰苦的工作 ———往往

要取得他们不喜欢的中间人的同意 ———才能将工人斗争力量纳入

到自己的轨道上来。尽管可以用阶级斗争的言辞来做鼓动工作 ,

但是要将工人组织起来 ,就少不了封建组织的协助。虽然行会之

类的组织在共产党的工作中提供了起初最为可靠的帮助 ,但是要

大规模地发动工人 ,有时还必须依靠国民党和帮会的合作。

·232·

《近代史研究》2003 年第 3 期

② 上海市档案局编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第 220、

262、273 页。当然并非所有的帮会分子都像黄金荣和杜月笙那样采取合作态度。

有报道说 ,在三次武装起义期间 ,有些帮会成员为外国资本家所雇用 ,另一些人则

装扮成总工会的纠察队 ,暗中劫掠 ,破坏总工会的名声。参见《一九二七年的上海

商业联合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有关墨业工人的情况 ,参见刘石吉《一九二四年上海徽帮墨匠罢工风潮》,“近代中

国区域史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 ,台北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6 年。

Page 10: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1925 —1927 年间 ,中共取得的成功令人激动 ,但每一步胜利都有

一些臭名昭著且朝三暮四的盟友的参与。这种联合潜伏着巨大的

危险 ,以至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不过数星期 ,悲剧便出现了 (第

87 页) 。以往我们只关注帮会协助国民党发动灾难性的“四·一

二”政变 ,却忽视了此前共产党与帮会的关系 ,裴宜理的研究深刻

地揭示了被人们忽略的大革命失败的背景。

帮会大亨在上海工人运动中的作用。关于工人运动与帮会的

关系 ,国内的学者已有涉及①,这些研究主要从共产党干部开展工

人运动的策略上加以探讨 ,在涉及帮会时 ,往往视之为反动政府的

统治基础。裴宜理则指出 ,工人中不仅普遍具有帮会成分 (当然其

多寡视不同行业而定) ,帮会头目还在相当程度上控制着工运领导

权 ,突出的如杜月笙 ,但杜发动工潮的动机不同。在有些情况下 ,

像 1927 年的英美烟厂罢工 ,杜的动机正好与国民政府的愿望相吻

合。在另一些情况下 ,比如 1932 年的邮局罢工 ,抗议矛头直指政

府部门。由于青帮是工人的主要组织者 ,国民党政府实际上给自

己的统治制造了一个有力的对手 (第 100 页) ,其结果与眼下许多

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不得不同地方强人合作的情形颇为相似。

乔尔·米格代尔 (Joel Migdal)写道 :“自相矛盾的 ⋯⋯是 ,当强人开

始依赖国家力量来维持其社会控制时 ,国家领导人也不得不依赖

强人 ———他们手里握有一批在一定程度上敌视政府统治和国家法

·332·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① 刘明逵、唐玉良主编 :《中国工人运动史》(六卷本)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参

见第 1 卷有关章节 ;论文方面 ,参见张军、黄美珠《秘密社会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

潮》,《党史研究与教学》1993 年第 2 期 ;邵雍《五卅运动中的工人帮会问题》,《党史

研究与教学》1993 年第 3 期 ;陈卫民《解放前的帮会与上海工人运动》,《史林》1993

年第 2 期 ;饶景英《三十年代上海的帮会与工会》,《史林》1993 年第 3 期。蔡少卿、

刘平认为 ,有关研究还有许多缺陷 ,有待深化 ,参见《中国工人运动与帮会的关系》,

《学术研究》2000 年第 3 期。

Page 11: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律的人。”①政府、党派、帮会、资本家、工人和洋人相互之间的关系

令人目眩 ,而且他们的内部都是派系林立 ,如此复杂的线条勾勒出

国民党统治下的上海政治的复杂图景 ,而帮会是研究者深感棘手

而不能不予关注的一环。

裴宜理在第三部分“产业政治”中的个案研究 (烟草业、纺织业

和运输业)富有特色 ,正好对上述关系做了具体解释。

裴氏对地缘政治 (被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分割开来)和党派政

治 (限于国共两党的对立) 的精彩论证为产业政治 (区分为技术工

人和比较缺乏技术的工人)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众所周知 ,产业政

治既与民间文化 (或地缘) 、又和政治忠诚 (或党派) 有着密切的联

系 (第 133 页) 。

在中国 ,没有哪家公司比英美烟公司更容易发生罢工了。在

1918 ─1940 年的 23 年间 ,该公司在上海的工厂共发生 56 起罢

工。裴宜理发现 ,该公司罢工次数如此之多 ,既不是因为其规模 ,

因为其工人数量不及罢工次数位居第二的日本内外棉公司一半 ,

也不是因为它是外资公司 ,而是与其经济上的成功有关。不管战

争影响和政治混乱的状况如何 ,该公司的生产数据深刻揭示了其

发展和恢复的能力 (第 136 页) 。

共产党、帮会在争取工人领导权的过程中 (尤其是在争取工人

及发动罢工的时候) ,既斗争 ,又联合 ,这种情况在英美烟公司充分

地表现出来。共产党人成功地组织工会的方式 ,促使帮会头目组

织起协进会一类的团体。这种平行策略持续长达 20 多年 ,双方互

相取长补短 ,在处理上海工人事务中越来越高明。但从英美烟公

司的情况来看 ,无论是共产党方面还是帮会方面 ,同样的策略在工

人中的反应和效果也不尽相同。共产党人最成功地开展工作的对

·432·

《近代史研究》2003 年第 3 期

① Joel S. Migdal , S t rong Societies and Weak S tate ( Princeton , N. J . , 1988) , p . 141.

Page 12: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象是来自江南的熟练技工 ,而青帮头目集中力量于比较缺乏技术

的卷烟工身上。后者的工作相对没有保障 ,所以不大愿意向现状

发起挑战。就像一位卷烟工人回忆的那样 :“那个时候 ,我们还没

有呐喊的觉悟。”① 当然 ,尽管半技术性工人和非技术性工人不可

能自行发动一场政治性抗议 ,但在任何大规模工人运动中 ,他们都

是基本的参加者。

毫不奇怪 ,中国的工运史学者十分关注英美烟公司的工人 ,把

他们称为模范的无产阶级战士。为了解释这个跨国公司工人突出

的斗争水平 ,中国学者特别强调其外资企业属性 ,认为帝国主义的

剥削激起了工人的爱国热情和激烈反抗。西方学者也有类似的看

法 ,如高家龙 (Sherman Cochran)认为 :“卷烟业工人投身于 ⋯⋯经

济民族主义 ,在罢工中的反映 ,就是英美烟公司比南洋公司更容易

发生罢工 ,尽管前者的工资要高 ,比起西方公司也不算低。”②

但裴宜理认为 ,英美烟公司的高工资实际上恰恰是引发罢工

斗争的导火线 (而非外资属性) 。高工资反映了企业的繁荣 ,一般

都与更高的罢工频率联系在一起。1925 年 ,在两大烟草公司竞争

的高峰时期 ,在华英美烟公司的实收资本高达 9938. 5 万美元 ,而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只有 491. 6 万美元。这些数字表明 ,英美烟公

司比它的中国对手富得多。它们各自的罢工比率 (1918 年至 1940

年间 ,英美公司发生了 56 次 ,南洋公司发生了 8 次) 有不协调之

处。公司的繁荣程度比起外资企业性质更能说明这种不协调。而

且 ,工人访谈录中从未提到民族主义是英美烟公司绝大多数罢工

的促动因素。对利润分配不公的怨恨比起外资的属性来说要重要

·532·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② Sherman Cochran , Big B usiness in China ( Cambridge , Mass. , 1980) , Vol11 , pp .

207 —208 ,232.

《张永生访谈录》(1958 年 8 月 9 日)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人运动档案。

Page 13: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得多。只是在“五四”、“五卅”和解放战争时期高度政治化的罢工

浪潮中 ,民族主义在工人动员中才发挥了主要作用 (第 163 页) 。

不仅如此 ,裴宜理还指出 ,英美烟公司的案例并不主要是一部

爱国的、革命的工人阶级为其自身利益在斗争中联合起来的历史。

相反 ,它是一部帮会、政府以及共产党人通过种种途径相互竞争的

历史 ,更重要的这是一部揭示工人自身复杂性的历史。英美烟公司

的工人虽然有时会采取联合行动 ,但他们本身却被技术程度、性别

和地缘祖籍等因素区别开来。这种区别使得工人运动复杂化 ,有些

参加者成了中共革命运动的热情拥护者 ,有些追随国民党及其青帮

盟友 ,有些则自行其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情况也是这样。

同样地 ,裴宜理对丝织业的研究也表明 ,其罢工起因完全不是

出于对洋人的愤怒 ,关键变数在于该行业自身的发展。通过对非

技术性的缫丝工人、小工厂里传统型织工和大工厂里都市化的织

工的归纳研究 ,裴宜理致力于阐明纺织业中一个单一部门的劳动

状况和反抗形式。缫丝工人由于与乡村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厂里

受到拿摩温的严格控制 ,所以他们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的作用相对

较小 ,很少举行持久的政治性罢工。对织工来说 ,他们的生产技术

使自己拥有比较稳固的都市职业以及发起范围和影响都比较大的

抗议 ,外来组织者更有可能在他们中间开展政治行动。但即便是

在织工中 ,仍然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在美亚绸厂等大企业里 ,年纪

较轻、受过较好教育的工人倾向于更为激进的政治方式。这些织

工后来成为支持上海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重要力量 (第

212 ─213 页) 。

在对丝织工人不同群体的政治倾向进行分析后 ,裴宜理发现 ,

并非性别、地缘或职业等因素导致了特定的政治分野 ,而是这些因

素与特殊的社会关系结合 (如姊妹结拜、兄弟结拜、互助会、行会、

帮会等) ,这些关系又与共产党、国民党和独立的运动交相发生作·632·

《近代史研究》2003 年第 3 期

Page 14: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用 ,才使特定的政治分野显露出来。正因为如此 ,虽然其内部常常

充满冲突 ,阶级内部的分裂并没有使上海工人陷于无所作为 ,相

反 ,他们能很好地组织起来 ,发起富有特色的斗争 (第 214 ─215

页) 。政治动员、经济因素或其他 ,孰轻孰重 ,必须具体分析 ,把工

人运动的发生一揽子归于共产党的旗帜之下的观点未免片面。

裴宜理选择了电车工人、码头工人和人力车夫来开展运输业

罢工情况的研究 ,其中以法商电车公司为重点。与纺织业和烟草

业的情况不同 ,法电缺少“无产者”的工人力量 ,由于基本没有女

性 ,所以也不存在性别差异。在 20 世纪的头 20 年 ,他们所进行的

只不过是自发的斗争。可是在 20 ─40 年代 ,法电的技术工人和半

技术工人在共产党和青帮的影响下变得特别活跃。就像在其他企

业一样 ,这些外来政治势力是否能在此站稳脚跟 ,要根据工人中原

本存在的界限而定。裴宜理发现 ,法电工人更普遍的行动方式决

定于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地缘关系。共产党人只有在和帮会首领达

成妥协时 ,才能在内部充满矛盾的工人中赢得支持 (第 226 页) 。

与电车工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力车夫。人力车夫中孤立而

分散的罢工在民国后期仍不断爆发 ,但依然没有什么大的起色。

由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工运领导者对这个松散的阶层都不抱什么

希望 ,人力车夫也就无法寻求政治靠山来改善其境遇 (第 232 页) 。

车夫们虽然是被压迫者的缩影 ,但同时也是落后社会的产物 (他们

的骚乱有时是针对新事物的 ,如电车、市政建设) ,加上他们的活动

完全是分散型的 ,裴宜理认为国共两党对他们都不感兴趣。

三、《上海罢工》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

国内有学者评论道 :“裴宜理教授是有渊博历史知识的中国学

家 ,其出于特有视角对中国问题的观察 ,得出的见解常有国人难以·732·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Page 15: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自觉处 ,因而颇有使人警醒之效。”①《上海罢工》是裴宜理继其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一书之后的又一代表作 ,下面主要结合

其结论部分的新颖观点予以分析。

《上海罢工》的结论部分有以下内容 :中国内部的比较、工匠和

欧洲工人运动、半技术性工人和美国工人运动、非技术性工人 ─农

民与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罢工的意义、中国工人运动的遗产。从中

可以看出 ,裴宜理广泛吸收了欧美工人问题研究的成果 ,并将其与

中国工人运动加以比较研究。

作者的研究显示 ,上海工人依照籍贯、性别、技术熟练程度形

成不同群体的情况 ,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工人大致不二。然而中国

工人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无产阶级 ,而是形成种种分裂的、有时甚

至是对立的组织。上海工人因地缘、性别和技术水平而形成的独

立组织产生了系统而持久的团结 ,这有助于他们采取一致的行动。

因此 ,作者认为 ,分裂实际上是加强了而不是削弱了工人的力量。

通过对中国内部的比较 ,裴宜理发现 ,虽然与现代机器业联系

在一起 ,工厂技术工人几乎与来自乡村的非技术工人同伴一样 ,仍

然生活在一个封建的环境里。并不是现代性而是其技术特权地位

给了工厂工匠先锋队的角色。工厂兴旺和技术地位 ,加上公共组

织及其发挥的作用 ,使工匠具备了进行激烈反抗的条件 (第 241

页) 。而且 ,作为工人阶级内部的一个特权阶层 ,他们常常把自己

视为整个工人阶级的代言人。在他们的脑子里 ,“工匠觉悟”与“阶

级觉悟”这两个概念并不必然是矛盾的 ,所谓“工匠觉悟”,就是某

个特定技术群体对集体利益的认识 ;所谓“阶级觉悟”,就是人们对

·832·

《近代史研究》2003 年第 3 期

① 朱政惠 :《裴宜理教授的中国学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1 年第 3 期 ,第 156 页。

Page 16: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自己及工人阶级其他阶层的共同利益的认识 (第 243 页) 。① 以往

我们对非技术性工人 —无产者有着天生的好感 ,裴宜理的这一看

法似乎让人们对这种好感产生了怀疑 ,她的研究揭示了工匠 ─技

术工人在工人运动中的特殊作用。

我们在研究工运问题时 ,往往从宏观上看问题 ,比如共产党与

工人运动的关系 ,而且都是以重大政治事件为线索来阐述的。裴

宜理则深入到工人队伍的内部。她认为 ,近代中国工人政治的动

力大部分可以从曾经是独立的工匠的激进主义和资方养成工的保

守主义之间内在的紧张关系中追溯根源。共产党和国民党从各自

的立场出发利用工人的现象 ,有助于解释两党形成鲜明对比的工

运计划之优势和弱势。

关于帮会问题 ,我们一般都知道帮会对工人有重大影响 ,中共

也曾为此付出艰苦努力 ,但是人们很少深究帮会活跃于哪些阶层 ,

如何发动和控制工人运动。② 裴宜理把帮会纳入党派政治范畴中

加以研究 ,许多症结迎刃而解。她说 ,帮会通过公开否定政治兴趣

来赢得半技术性工人的支持 ,而在同时 ,他们的工会又在竭力构筑

与当局的联系。正如安东·布洛克 (Anton Blok) 在分析黑手党时

所说 ,黑手党与普通土匪的根本区别是 ,前者与执掌权柄者之间是

共生的关系。在联系政客与普通人之间的保护和被保护网络中 ,

·932·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② 近年 ,这种情况有了改观 ,中国学者客观分析了帮会在上海工人运动中的作用 ,并

对上海帮会势力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权的支持下迅速膨胀 ,渗入工会 ,通过在工

会中组织各种帮会社团控制工人运动的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认为这种现

象与上海的经济政治状况有密切关系。参见刘景芳《九十年代中国工运史研究述

评》,《工会理论与实践》第 14 卷第 1 期 ,2000 年 2 月 ,第 55 页。

关于这一点 ,可参见 Michael Hanagan , The L ogic of Soli darity (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0) , p . 210 ; Victoria Bonell , Roots of Rebellion : Workers’Poli2tics and Organizations in S t . Petersberg and Moscow ,1900 —1914 (Berkeley , Calif . ,

1983) , p . 444。

Page 17: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黑手党成员扮演着政治中介或权力掮客的角色。①半技术性工人

由于地位不稳 ,他们的未来有赖于城市 ,但他们在为自己争取永久

性城市空间的斗争中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使得他们特别容易接

受这种有组织的犯罪。作为资方养成工 ,半技术性工人没有技术

工人那种自治性行会传统 ,很容易成为强调经济利益而非政治抵

抗的黄色工会中人 (第 246 ─247 页) 。1927 ─1945 年间 ,共产党

在上海工人中的力量十分有限 ,不研究帮会、黄色工会 ,就无法全

面再现这一时期的工人历史。

至于非技术性工人 ,他们与无论哪一种政治类型的组织都缺

乏密切联系。这类工人对农村的亲近甚于城市 ,他们倾向于按照

旧习惯采取突然而简单的行动 ,一遇苗头不对就打退堂鼓。② 他

们的抗议很少产生持久的政治组织 (第 247 页) ,裴宜理从码头工

人和人力车夫身上找到了证据。

以往我们仅仅将工人视为一个先进的阶级 ,对其中落后、反动

的因素缺乏分析。实际上 ,在相当程度上 ,工人的历史就是工人之

间互相冲突的历史。③ 裴宜理通过对中外工人的比较研究发现 ,

对工人的背景、爱好、价值取向以及各种负面因素的研究 ,正是揭

示工人逐步走向团结、进步的前提。这种分析不是对“先进论”的

否定 ,恰恰是一种科学解释。

即便是对激发罢工浪潮的政治因素也要具体分析。在 1905

·042·

《近代史研究》2003 年第 3 期

③ 参见 Richard J ules Ostreicher , Solidarity and Fragmentation (Chicago ,1986) ,其中

对底特律工人中的工资、技术水平 ,尤其是人种等问题的差别做了有趣的探讨。关

于中国的情况 ,韩起澜关于上海纱厂女工的分析、贺萧关于天津工人的研究均对工

人阶级中的分裂状况做了详尽描述。

参见 David M. Mandel , The Pet rograd Workers and the Fall of the Old Regi me (New

York , 1983) , pp . 31 —32 ,其中对俄国非技术性工人的抗议模式进行了探讨。

Anton Blok , The M af ia of a Sicilian V illage (New York , 1974) , pp . 6 —7 , 177.

Page 18: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年的俄国 ,“血腥星期日”的悲剧使沙皇统治大失人心 ,在城市技术

性以及非技术性工人中激起一波反抗大潮。①在中国 ,“五卅”悲剧

也有着相同的催化作用。很有意义的是 ,20 世纪中国的政治危机

常常包含民族主义的因素。就像经济竞技场的通货膨胀问题一

样 ,政治竞技场的民族主义问题以一种超越工人分裂的方式将城

市居民动员起来。男人和女人 ,北方人和南方人 ,有技术的和没技

术的全都加入到反对外国人压迫的斗争行列中来。当然 ,这种情

况往往发生在重大政治事件发生之时 ,我们在对工人阶级进行总

体评价时常常顺手拿来。

裴宜理对各种罢工原因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后发现 ,工人们发

动罢工并不总是为了爱国的目的 ;如前所述 ,在激发工人战斗性的

原因上 ,企业的外资性质并不比企业的繁荣及其工人的构成更重

要。工人们也不因为通货膨胀的压迫就立即起来反抗 ,同伴的被

开除或是管理措施的变更更容易刺激他们的情绪。在这些激发工

人骚动的更为普通的原因里 ,工人们以所在的车间组织起来 ,而且

常常是以唤起大家对雇主剥削的认识的方式组织起来。但是 ,这

种认识并不必然包含阶级团结的内容 ,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清楚

地认识到的 ,“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 ,从而组织成为政党这件事 ,不

断地由于工人的自相竞争而受到破坏。”② 确实 ,无产者的行动主

义 (罢工的发动和政党的形成)常常就是这种工人内部之间竞争的

产物 (第 250 页) 。

裴宜理认为 ,工人的战斗性并不等同于阶级觉悟。正是工人

·142·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②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版 ,第 281 页。

Victoria Bonnell , Roots of Rebellion : Workers’ Politics and Organizations in S t .

Petersberg and Moscow , 1900 —1914 , p . 447.

Page 19: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内部实际存在的差异 ,才常常使工人行动主义受到鼓舞。工人们

依赖于他们所处的工作地位 ,在力图缩小、维持或扩大他们自己与

其他工人之间在工资或工作条件上的差别时 ,往往显示出斗争精

神。① 即便是在不同技术和工资水平线上的工人开展联合斗争的

重大案例中 ,他们的联合也并不一定反映阶级觉悟。② 就上海而

言 ,如同前述 ,通货膨胀和民族主义激发了多次大规模罢工。这类

事件的参加者都是以消费者或市民的身份出现的 ,而不是作为阶

级的成员出现的。而且 ,导致大规模斗争的动员通常都是建立在

原已存在、规模较小的组织的基础上的。只有将虚拟的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秘密结社之类引入合作之路 ,才可能有大动作 (第 251

页) 。中共领导人与后来的学者往往先把工人视为一个完整的“无

产阶级”,同时认为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工人阶级斗争的大方

向 ,这是由中国工人阶级产生的历史环境和特点 ,以及它的劳动和

生活处境所决定的。”③

当然 ,裴宜理并没有因此而抹杀无产阶级罢工的意义。她说 ,

反映各自背景的技术性、非技术性和半技术性工人 ,虽然罢工动机

和政治倾向各异 ,但并不能冲淡其历史意义。即使工人们没有显

示出阶级觉悟 ,但他们仍在扮演着重要的政治角色。考察半技术

性工人与帮会和国民党的关系 ,有助于我们分析国民政府的阶级

基础 ;技术性工人与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联系 ,使他们成为城

市革命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非技术性工人尽管对两个相互对

·242·

《近代史研究》2003 年第 3 期

③ 汪敬虞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斗争的大方向》,《广东社会科学》2000 年第 1 期 ,第

146 页。

Jeffrey Haydu , Between Craf t and Class (Berkeley ,Calif . 1988) , p . 212 , 该书作者

发现 ,美国和英国的工人团结中往往伴随着占上风的经济主义。

关于这一观点的进一步阐述 ,可参见 John R. Low2Beer , Protest and Partici pation :

The New Working Class in Italy (Cambridge ,1978) , p . 175。

Page 20: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立的政党相对缺乏兴趣 ,但他们在改变近代中国历史的大规模抗

议中是重要的参加者。无论是国民党政权还是共产党政权 ,都是

紧接在技术性、半技术性和非技术性工人共同参加的罢工之后建

立的。

在裴宜理之前 ,西方学者以法国的谢诺为代表 ,与中国的工运

史研究相呼应 ,把现代中国工人运动阐释为工人阶级觉悟的觉醒 ,

并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结果。①根据这种观点 ,中国工人阶

级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是外来指导的结果。魏昂德 (Andrew

Walder)以同样的角度观察当代中国工人运动 ,提出在社会主义政

党/ 政府的政策指导下的工人阶级“重塑”问题。②这些分析强调了

共产党在塑造以及重塑一个先是有阶级意识、后来是具有依附性

的工人阶级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裴宜理在《上海罢工》中对他们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在一定程

度上 ,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受到了其背景、文化和工作地位的影

响 ,他们不是党派陶工手里的陶土 ,可以随意捏弄。原有的经历虽

有局限 ,但也开启了不同的工人群体开展不同形式的政治活动的

可能性。她认为 ,中国工人运动的动力 ,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些各具

特色的倾向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只有一种倾向的主体被证明是

共产党的忠实盟友 (第 252 ─253 页) 。

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是《上海罢工》一书的鲜明特色。诚

然 ,美国当代的中国学家很多是“多面手”,从事跨学科、多学科

研究 ,如施坚雅 ( William Skinner ) 教授是人类学家 ,又是历史

·342·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② Andrew G. Walder ,“The Remaking of the Chinese Working Class , 1949 —1981”,

Modern China ,Vol. 10 ,pp . 3 —48. See also his Com m unist Neot raditionalism (Berke2ley , Calif . , 1986) , p . 85.

Jean Chesneaux , The Chinese L abor Movement , 1919 —1927.

Page 21: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学家 ,裴宜理教授也是既精通史学 ,又是政治学权威 ,所以从历史

学研究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她的跨学科成就 ,包括政治学成就也

十分必要。①

裴宜理灵活地运用交叉学科来开展研究值得称道。《上海罢

工》第一部分着重于大众文化 ,这是一个主要属于社会史范畴的主

题 ;第二部分考察了党的组织者所采取的策略以及党与党之间、党

内的竞争方式 ,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政治学主题 ;在第三部分 ,作

者把注意力转到工作场所 ,属于工业社会学范畴。三者有机结合 :

文化背景造就了工作条件 ,然后又对不同的政治党派产生了影响 ;

对政治的研究脱离不了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 ;政治后果从一般

抗议到现代政府的形成 ,均建立在普通民众的文化背景和工作经

历之上。

裴宜理还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新工人史”(“new labor histo2ry”)的理论模式。近年 ,西方有大量“新工人史”著作出现 ,其主旨

远离工会和罢工 ,将工人政治之定义宽泛化 ,但它们特别重视对工

人经历、生活和文化背景的分析。裴宜理的《上海罢工》在以一种

更普通的眼光关注罢工、工会和政党等问题的同时 ,运用“新工人

史”观点探讨了工人的文化、劳动与生活状况。她对存在于上海工

·442·

《近代史研究》2003 年第 3 期

① 朱政惠 :《裴宜理教授的中国学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1 年第 3 期 ,第 155 页。

裴氏中国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非常关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反之 ,对于

当代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 ,她也及时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考察 ,究明其实际内容

和过程。中国改革开放不久 ,她就用心于这场非凡变革的研究了。她与 Christine

Wong 主编的《毛以后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f orm in

Post2M ao Chin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85 ; revised editions , 1986 and 1989)

就对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农村与城市问题做了多角度的探讨。她与李逊 (Li

Xun)主编的《无产阶级的力量———文化大革命中的上海》( Proletarian Power :

S hanghai in the Cult ural Revolution , Westview Press , 1997) 是其《上海罢工》一书

的延续研究。

Page 22: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人中的“大众文化”做了多方面的分析论证 ,为不同层次工人政治

倾向的叙述奠定了基础 ,最终得以成功探索社会反抗与政治结构、

政治变迁之间的关系。

当然 ,裴宜理并没有受到“新工人史”的束缚 ,她的出发点在于

综合中西观点阐释上海罢工与中国工人政治这一主题。①“新工

人史”尽管充满同情心 ,把眼光放在更为普通的民众生活与行动之

上 ,但裴宜理认为 ,罢工之类的公开反抗 ,比起旷工、偷窃或是毁坏

机器等“小打小闹”,具有更为直接的政治效果。这一思路使她得

以通过对上海工人、工人阶级及其行动与近代中国政治的关系的

综合研究 ,深刻揭示中国工人政治的内涵和外延、历史意义和现实

意义。②

四、值得商榷的问题

《上海罢工》作为一本视角新颖、资料丰富、论证缜密的学术著

作 ,在西方学界广受赞誉。由于翻译、校阅的关系 ,我在仔细批阅

·542·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② 由此 ,我不由想到 ,在中国被青睐了近 20 年的社会史研究是否有走入死胡同的危

险。社会史研究的主旨在于全面“再现过去”,其精髓在于研究方法和视角的新颖。

而在我们的许多社会史研究者中 ,往往热衷于片面、孤立地研究某一社会现象 ,甚

至把社会生活史指代为社会史。裴宜理运用“新工人史”的态度和方法不失为我们

的借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 ,对中国工运史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倾向 ,一种是西方学者从社

会文化角度的研究 ;另一种是中国学者从政治传统角度的研究。裴宜理在 1989 年

即提出 ,工人运动史的突破将有赖于这两种分析方法的创造性融合 ,并具体提出 5

个研究方向 : (1)扩大工运史研究的时间框架 ; (2) 注重工运产生的公众文化背景 ;

(3)探讨参加工运的各行业间的差异 ; (4) 统计学方法的应用 ; (5) 研究工人与国家

之间的关系 (见裴宜理撰、朱槿译《对中国工运史研究的初步认识》,《南京大学学

报》1989 年第 2 期 ,第 77 ─80 页) 。这些设想在《上海罢工》一书中有很好的体现。

Page 23: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数遍之后 ,发现其中还有值得商榷之处。

裴宜理强调工人内部的分裂 (虽然她说这种分裂有助于导致

部分群体的团结) ,这可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事实

上 ,共产党人夺取全国胜利与城市工人力量的配合是分不开的 ,中

共成立以后令人激动的六年固不待言 ,即便是在 1927 年把重点放

到农村以后 ,中共与城市的联系虽然削弱了 ,但并没有中断 ,抗战

时期的民族主义动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条战线”,在在昭示

了共产党使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的努力。

海外学者的书评中已经指出该书的一些技术性错误 ,如中文

名词在英译中的错误 ,这且不论 ,但个别地方的常识性错误却不得

不指出。例如 ,书中说 :“青红帮 ———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政治经济

中作用非凡 ———起源于清朝漕粮水手中的保护网络”;“尽管青红

帮起源于粮船水手中的佛教互助组织 ,随着时间推移 ,其势力越来

越大”(第 25 页) 。须知 ,青红帮是一个合成词 ,青帮与红帮的起源

各不相同。青帮系由罗教、粮船水手行帮会社演变而来①;红帮

(洪帮)系哥老会的泛指 (尤其是在长江中下游) ,尽管人们习惯将

哥老会与天地会 (洪门)混为一谈 ,但是两者在起源、组织结构和活

动地区等方面还是有差别的。② 至于青红帮的合流 ,大致是在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两者因追求贩卖私盐和鸦片的共同利益而从运

河、长江交汇之区向东推进 ,最终在上海完成的。

书中有些措辞和解释尚有欠缺。例如 ,香港学者陈明钅求博士

对作者把“帮会分子”与“帮会身份”混为一谈持有异议 ,他指出 ,国

·642·

《近代史研究》2003 年第 3 期

② 关于哥老会、天地会的起源问题 ,可参见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中华书局

1987 年版 ;胡珠生《清代洪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目前关于青帮源流的最好阐释 ,仍然要数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上海

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六章“罗教与青帮”。

Page 24: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共两党都有人利用帮会身份开展工作 ,如李启汉、李立三 ,如朱学

范 ,这些人是不能与臭名昭著的帮会分子划等号的。①

裴宜理在许多问题上提出了很好的观点 ,但有些观点却未能

充分展开论证。例如 ,她认为帮会与政府互相利用以控制工人的

庇护政治 ,无论是在纽约、芝加哥 ,还是在上海 ,都能给工人、帮会

分子以及政府官员带来显而易见的利益。但是 ,最重要的是 ,正

是这一体制的运作 ,有助于工人的政治化并使他们最终摆脱这一

庇护纽带 (第 107 ─108 页) 。如何运作 ,如何摆脱 ,未能尽言 ,不无

遗憾。

在上海内外资工厂内部结构、管理与工人反抗的关系上 ,裴宜

理以其掌握的丰富资料 ,条分缕析 ,精彩纷呈 ,但在个别问题上却

出现了遗漏 ,譬如对日资纱厂的分析。日本学者中村三登志认为 ,

与其他外资纱厂及华资纱厂不同 ,日资纱厂在劳动管理上没有采

用工头制 (把头制) 。欧美资本家和工厂管理人员厌恶与中国人直

接接触和打交道 ,因而完全依赖这种工头制。日本厂方只把工头

制的利用范围限制在技术方面 ,在劳动管理方面 ,仍以日本人做现

场监工。这样虽有其相应的长处 ,但是当工人受到监工的殴打与

辱骂时 ,即便是轻重相同 ,在心理感受上也迥然不同。在日资纱厂

的工潮中 ,对工人的蔑视与虐待之所以屡屡构成问题 ,民族感情有

很大关系 ,这是需要予以注意的。②

就全书结构而言 ,裴宜理从地缘、党派、产业三大部分充分展

示了上海工人的政治风貌 ,并不能说是十全十美 ,如果能专门为工

人团体 (或组织) 开辟一块领地 ,将为阐明工人运动内因和外因的

·742·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② 〔日〕中村三登志 :《中国工人运动史》,第 38 —39 页。

Ming Kou Chan , Book Review , in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 Vol. 1 , No. 1 ,

1994. p . 209.

Page 25: 还原 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 - jds.cass.cn

互动架起一个支点。

尽管《上海罢工》还有上述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但她的魅力

显然是不可抵挡的。该书是作者两卷本著作的第 1 卷 ,第 2 卷将

以工人武装 (工人纠察队)为切入点 ,探寻工人运动与近代、当代中

国政治变迁之间的联系 ,该卷仍在写作之中。裴宜理在《上海罢

工》的中译本序言中说 :“书中的许多观点肯定会引起中国学者的

争议 ,我希望他们的反响能够激发出针对中国工人之社会起源和

政治影响的热烈讨论。”是的 ,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作者刘平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济南  

250100〕

【责任编辑 :黄春生】

《南京大屠杀研究 ———日本虚构派批判》出版

程兆奇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年 12 月出版 ,4115

万字 ,32 元  日本虚构派利用各种时机 ,通过各种手段 ,不遗余力地否定

南京大屠杀的史实。作者采取实证的方法 ,主要依据日本虚构派

也认可的史料 ,逐一反驳他们的种种谬说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主要论文有《南京大屠杀是东京审判的编造么 ?》、《日军屠杀令研

究》、《〈拉贝日记〉是“无根的编造”么 ?》等。书中还有《日本有关

南京大屠杀书目》、《进攻南京日军编成表》、《日本虚构派、中间

派、大屠杀派三派问卷调查》等附录。

·842·

《近代史研究》2003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