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感觉器

35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 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 第第第 第第

Upload: sibley

Post on 04-Jan-2016

4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8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十章 感觉器. 掌握的内容 感觉器—总论 第一节 视器 第二节 前庭蜗器 第三节 皮肤. 感觉器 — 总论. 感受器. 能够感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将其转换成神经冲动的结构。(感受刺激  换能). 根据感受器的分布位置不同,可分为 外感受器 和 内感受器; 根据感受刺激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 光感受器 、 机械感受器 、 温度感受器 和 化学感受器 等。. 第一节 视器. 功能. 专门感受外界环境的光波刺激,并将其转变成为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入脑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结构. 眼球 + 眼副器. (感受器) (辅助装置).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十章 感觉器

第十章 感觉器第十章 感觉器掌握的内容掌握的内容

感觉器—总论感觉器—总论

第一节 视器第一节 视器

第二节 前庭蜗器第二节 前庭蜗器

第三节 皮肤第三节 皮肤

Page 2: 第十章 感觉器

感受器能够感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将其转换成神经冲动的结构。 (感受刺激换能 )

根据感受器的分布位置不同,可分为外感受器和内感受器;根据感受刺激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光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等。

感觉器—总论感觉器—总论

Page 3: 第十章 感觉器

眼球 + 眼副器(感受器 ) ( 辅助装

置 )

专门感受外界环境的光波刺激,并将其转变成为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入脑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结构

功能

第一节 视器第一节 视器

Page 4: 第十章 感觉器

一、眼球的构造一、眼球的构造

视轴 瞳孔中点到视网膜中央凹连线

眼球内容物

外膜 (纤维膜 )中膜 (血管膜 )内膜 (视网膜 )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构造 眼球壁

眼球 视网膜虹膜部

视网膜睫状体部视网膜视部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眼轴 角膜中心点到巩膜中心点的连线

角膜

巩膜

盲部

Page 5: 第十章 感觉器

眼球壁眼球壁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返回 9 14 18 19

Page 6: 第十章 感觉器

(( 一一 )) 眼球壁 外膜眼球壁 外膜

无色透明无血管富含 N 末梢

2.巩膜:占据纤维膜后 5/6

外膜 ( 纤维膜 )

1.角膜:占据纤维膜前 1/6

坚韧、乳白色

Page 7: 第十章 感觉器

1. 角膜 (cornea)

(1) 角膜上皮

(2) 前界膜 (3) 角膜基质 (4) 后界膜 (5) 角膜内皮

角 膜角 膜 角膜上皮

角膜内皮

角膜基质

前界膜

后界膜

巩 膜巩 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粗大胶原纤维交织成网,内含少量血管、神经、成纤维细胞和色素细胞。

Page 8: 第十章 感觉器

(( 一一 )) 眼球壁 中膜眼球壁 中膜 ( 血管膜 )

(1) 虹膜 位于角膜后方

睫状突睫状小带晶状体辐射状环形

(3) 脉络膜色素细胞血管丛

瞳孔开大肌 (交感 )瞳孔括约肌 (副交感 )

瞳孔 (pupil)

(2) 睫状体

睫状肌

富含

2. 中膜

Page 9: 第十章 感觉器

(( 一一 )) 眼球壁 内膜眼球壁 内膜

眼底镜观视觉细胞密集 视觉最敏锐处

视神经盘 (生理盲点 )

黄斑、中央凹:

视神经纤维集中处

视网膜视网膜

Page 10: 第十章 感觉器

中央凹中央凹

返回 22

Page 11: 第十章 感觉器

视网膜构造 视网膜构造 11

返回 19 20

Page 12: 第十章 感觉器

视网膜构造 视网膜构造 22

视网膜

3. 外界膜

4.外核层

6.内核层

8.节细胞层

返回 19 20 2 233

7. 内网层

5. 外网层

1. 色素上皮层

2. 视杆视锥层

9. 视神经纤维层

10. 内界膜

脉络膜

Page 13: 第十章 感觉器

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 22

返回 21

Page 14: 第十章 感觉器

Rod cell

Cone cell

返回 21

Page 15: 第十章 感觉器

视视细细胞胞

返回 21 23

Page 16: 第十章 感觉器

(( 二二 )) 眼球内容物眼球内容物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可调 )+玻璃体

充满眼房内的无色透明液体

眼的屈光系统

1. 房水

位于虹膜后方的凸透镜状结构 透明,无血管、神经 , 外包晶状体囊,富有弹性

填充视网膜与晶状体之间的胶冻状物质

2. 晶状体

3. 玻璃体

Page 17: 第十章 感觉器

二、眼副器二、眼副器

( 一 ) 眼睑

( 二 ) 结膜

( 三 ) 泪器

(四 )眼外肌

Page 18: 第十章 感觉器

功能

听器 (声波刺激 )

位觉器 (运动状态位置变化 )

结构外耳中耳

内耳

声波的传导装置

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所在部位

神经

神经

总论

脑 平衡觉

脑 听觉

第二节 前庭蜗器第二节 前庭蜗器

Page 19: 第十章 感觉器

弹性软骨 +皮肤构成、漏斗状;外耳门、耳屏、耳垂

前上 后下; 2-2.5cm 外侧 1/3 软骨部内侧 2/3 骨部

耳廓

外耳道

一、一、外耳外耳

Page 20: 第十章 感觉器

二、中耳二、中耳

鼓室颞骨岩部内一不规则的含气小腔

位于外耳道与中耳交界处的一椭圆形半透明薄膜,与外耳道下壁呈 45 夹角。

鼓膜

锤骨 + 砧骨 + 镫骨

听小骨

Page 21: 第十章 感觉器
Page 22: 第十章 感觉器

咽鼓管

咽鼓管鼓口咽鼓管咽口

小儿咽鼓管较粗、短、近水平位。

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鼓室通向咽部的管道

二、中耳二、中耳

Page 23: 第十章 感觉器

三、内耳三、内耳

迷路迷路骨迷路(外淋巴)骨迷路(外淋巴)

膜迷路(内淋巴)膜迷路(内淋巴)

Page 24: 第十章 感觉器

蜗管

上壁 前庭膜

外侧壁 富含血管

下壁 骨螺旋板游离缘 +基底膜听觉感受器Corti氏器

三、内耳三、内耳耳 蜗

蜗 窗 鼓阶 前庭窗 前庭阶 蜗管 蜗 轴

Page 25: 第十章 感觉器

耳蜗 耳蜗 22

前庭阶

鼓室阶

返回 4444 45 46

Page 26: 第十章 感觉器

耳蜗 SV :前庭阶; VM :前庭膜; SM :膜蜗管 ( 中间阶 ) ; Svasc :血管纹;

BM :基底膜 ST :鼓室阶; Slig :螺旋韧带; SL: 螺旋缘; G :螺旋神经节。

耳蜗耳蜗 (( 切片切片 ))

返回返回 4444 45 46

Page 27: 第十章 感觉器

螺旋器 (切片 )1

SM: scala media; TM: tectorial membrane; T: tunnel of Corti

SL: spiral limbus; O: osseous spiral lamina; SLig: spiral ligament

Organ of Corti 返回 45 46

Page 28: 第十章 感觉器

螺旋器 ( 模式图 )1

返回 45 46 46

Page 29: 第十章 感觉器

声波 鼓膜 前庭窗

听觉中枢 (端脑 )

气 传 导气 传 导

声振动直接作用颅骨骨 传 导骨 传 导

耳廓 外耳道

听骨链

蜗 N

前庭阶外淋巴 蜗孔

窝管内淋巴鼓阶外淋巴基底膜 Corti氏器

内外淋巴

听觉中枢 (端脑 )

基底膜 Corti氏器

声的传导途径声的传导途径

螺旋神经节螺旋器

返回 4646

Page 30: 第十章 感觉器

前庭器前庭器

1.1. 前庭前庭 骨迷路骨迷路

膜迷路膜迷路 椭圆囊(与膜半规管相椭圆囊(与膜半规管相通)通)

球囊(与蜗管相通)球囊(与蜗管相通)

位觉斑位觉斑::椭圆囊和椭圆囊和球囊壁上球囊壁上有局部粘有局部粘膜增厚膜增厚

Page 31: 第十章 感觉器
Page 32: 第十章 感觉器

位觉斑毛细胞纤毛(扫描电镜)

动纤毛动纤毛

静纤毛静纤毛

纤毛(横切)纤毛(横切)

Page 33: 第十章 感觉器

位沙(扫描电镜)

返回 4343

Page 34: 第十章 感觉器

半规管半规管

前半规管前半规管

后半规管后半规管

外半规管外半规管

壶腹脊:壶腹脊:膜半膜半规管在骨壶腹规管在骨壶腹内膨大形成膜内膨大形成膜壶腹,其一侧壶腹,其一侧粘膜增厚突出粘膜增厚突出形成壶腹脊。形成壶腹脊。

Page 35: 第十章 感觉器

第三节 皮肤第三节 皮肤

结构结构

表皮表皮

真皮真皮

皮下组织:丰富的血管皮下组织:丰富的血管

和神经和神经

基底层基底层

棘层棘层

颗粒层颗粒层

透明层透明层

角质层角质层

乳头层乳头层

网织层网织层

皮肤附属器:毛发、皮脂腺、汗腺、指甲皮肤附属器:毛发、皮脂腺、汗腺、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