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ering 5 - compatibility mode · 2019. 5. 8. · +õ#ø5n4?5 4f ¨! . 6° xcÝpÅ ðs #Ûk dÇ...

30
二零㇐八年九月 文摘 (雙月刊) 福音廣傳會 Overseas Evangelical Mission P.O. Box 3694 Huntington Beach, CA, 92605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Feb-2021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二零㇐八年九月

    文摘(雙月刊)

    福音廣傳會Overseas Evangelical Mission

    P.O. Box 3694 Huntington Beach, CA, 92605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2

    目 錄

    1. 人生與儲蓄

    2. 教會增⾧的幾個要素

    3. 管教的藝術

    4. 醫生,神祝福你

    5. 創造論的歷史背景

    6. 聖經的教訓

    7. 曠野的呼喚

    8. 親情

    9. 那些歡樂串成的日子

    10.真正的愛

    吳鯤生

    邵慶彰牧師

    竹君

    娃柔

    宋華忠牧師

    李志航

    黃麗貞醫生

    殷穎牧師

    石冠雄牧師

    珍葉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 3

    人 生 與 儲 蓄 吳鯤生論到人生,樂觀的文學家說「人生是㇐首

    詩」,悲觀的作家則說「人生是夢」;哲學家想來想去想不通,乾脆說「人生是個謎」。您的人生觀是什麼?詩人歌德悔改信主,得享了永生沒有,我們不知道。但是他的定義下得好:「人生是永生的幼年期。」使徒保羅臨終絕筆-- 提摩太後書,更讓我們看見:

    人生是個爭戰 -- 美好的仗已經打過,人生是場賽跑 -- 當跑的路已經跑盡,人生是持守偉大的信念 -- 所信的道已經守

    住。這三樣都是積極的,基督徒的人生應該如此!現在我們不打算討論人生的大道理,我們要

    交通㇐個關乎人生的小題目 -- 儲蓄。也許您會問:儲蓄關人生什麼事?的確有重大的意義,因為您我㇐生儲蓄了些什麼,就決定您我人生的價值。

    底下我們根據聖經,探討四種儲蓄;為了配合經文,我們用「積蓄」兩字來代替儲蓄:㇐、積蓄忿怒

    「(耶穌)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裏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裏好收藏我㇐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喫喝快樂罷!

    「上帝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已積財,在上帝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路加福音十二15-21)

    蓋㇐個更大的倉庫收藏田產,不見得錯,

    為何主說他是「無知的人」呢?他到底錯在那裏?

    ㇐、他以為財物可以解決人生所有的問題,可以滿足靈魂的需要 -- 物質主義者,無神主義者;

    二、他最大的目標是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 --享樂主義者;

    三、他關心的範圍只是「自己」,為自己積財 -- 利己主義者。

    因此在這段經文的末尾,主給了他㇐個總評:「在上帝面前卻不富足」。換句話說,這個「財主」積蓄了㇐生,結果主說他所積蓄的是「貧窮」。

    羅馬書二章說:「你竟任著你剛硬不悔改的心,為自己積蓄忿怒,以至上帝震怒,顯祂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由此可知,許多人㇐生勞碌的結果,不只積蓄了「空虛」,還積蓄了上帝的震怒,這是最悲慘的結局。然而大部分的人,選的卻是這㇐條路。二、積蓄五穀

    「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麼?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同快樂。」(約翰福音四34-36)

    食物是叫人飽足的,沒有食物,人的身體就不可能飽足。聖經說,上帝的話語是食物,如果缺少上帝的話,人的心靈就無從滿足。

    我們偉大的老師 -- 主耶穌,在這兒用「五穀」為實物教材,向門徒上了㇐課「機會教育」。本段所引經文之前,記述主耶穌與門徒來到雅各井旁,門徒進城買食物,主雖然口渴、饑餓、勞頓,仍然耐著性子和㇐個被人看不起的撒瑪利亞婦人談道,終於領了她信主。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4

    主耶穌以此實例,向我們介紹另㇐種寶貴的食物 -- 遵行神旨作主工。

    請問您享受過這食糧沒有?許多基督徒生活沒有喜樂,靈裏也不飽足,原因何在?我們藉此機會檢查檢查,有否經常「遵行神旨,作成祂的工」?

    事奉神的人不會挨餓,因為他有食物吃;事奉神的人常常喜樂,因為祂以神為樂,以神的話為樂,以神的工為樂;事奉神不是犧牲,是恩典 -- 在喜樂飽足中過㇐生;不事奉神是浪費,不是福氣 -- 在愁煩苦痛中過㇐生。

    更重要的,事奉的價值不止於今生,事奉的果子㇐直存到永遠,將來在新耶路撒冷,事奉的人要看見那個偉大的工程裏他有㇐份。

    您積蓄了多少這種能夠存到永生的「五穀」呢?三、積蓄天財

    「你們不要求吃什麼、喝什麼,也不要罣心,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必須用這些東西,你們的父是如道的,你們只要求祂的國,這些東西就必加給你們了。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你們要變賣所有的,賙濟人,為自已豫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就是賊不能近、蟲不能蛀的地方。因為你們的財寶在那裏,你們的心也在那裏。」(路加福音十二29-34)

    我們如果仔細查考這段經文,可能會大吃㇐驚,主耶穌竟然把金錢之類的「小」事和國度這麼「大」的題目放在㇐起討論。再想㇐想,這才是基督信仰的精義所在,信仰與生活本來就該如此密不可分。如果我們對基督的國度認識不清,我們就不容易按著基督的心來處理上帝託給我們管理的錢財;反之,我們如何使用錢財,常常反映出我們對基督的國度認識多少。

    在箴言書裏,施捨與賙濟是重點之㇐。比如「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

    潤」,又如「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今日許多教會,鼓勵弟兄姐妹捐獻錢財,幾乎全偏重在為教會的傳道費和行政方面;然而路加十二章讓我們看見,主吩咐我們變賣財物來賙濟人。主說,這樣,你的財寶就等於存進天國行庫裏了。

    如果我們決心跟隨主,順服祂所有的命令,我們㇐定會發現新約聖經裏有太多的經文,要我們用行動來活出我們的信心 -- 包括經濟方面。賙濟的對象是所有的人,但是主內肢體、積蓄天財若有需要,應該優先考慮。

    是否過去我們在這事上過於忽略?是否我們忘了主對那位落選的少年官說的話:「你還缺少㇐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馬丁路得說:「我離開世界的時候,不能帶走任何財寶,但是我可以先寄過去。」四、身內的積蓄

    「上帝的神能已將㇐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因此祂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上帝的性情有分。」(彼得後書㇐3,4)

    耶穌在世時說,祂來的目的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有人覺得「生命」很抽象,使徒彼得在他的書信中給了我們㇐個很有意思的闡釋:「得生命」就是「得與上帝的性情有分」。換句話說,上帝應許我們可以分享祂的性情(即祂的榮耀和美德)。

    我們在聖經舊約的末了(撒迦利亞書)和新約的末了(啟示錄),分別看見丈量的預表:㇐個是用準繩,㇐個是用金葦子當尺。聖經告訴我們,在末日的時候,不只未信者要受審判,信靠耶穌的人也要仔細的量過,衡量的標準不是別的,就是「耶穌基督這個人」。當那日,我們的生命裏有多少主的性情、多少主的品質,就決定我們能享受天家多少。

    (摘自導向第九期)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 5

    教 會 增 ⾧ 的 幾 個 要 素 邵慶彰牧師前言

    教會增⾧是近年來教會人士熱門的研討題目,筆者謹在下文提出幾點,拋磚引玉,盼望更多兄姊惠賜良言,大家彼此代禱,切磋砥礪,使華人教會在各處蓬蓬勃勃,恭候我主再臨。(㇐)生命生⾧ -- 事工發展

    那㇐個主的工人不希望教會興盛,事工不斷發展呢?但教會的興盛與社會事業之發展是不同的,事工發展可以憑著人的聰明才智,靈活手腕去造成,教會興盛卻必需注重信徒內在的生命,有清楚的重生,並且恆心、忠心地栽培澆灌這新生命由內而外的自然生⾧。「你們蒙了重生……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上帝活潑常存的道。」(彼前㇐23)

    保羅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只有上帝叫他生⾧ …… 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你們是上帝所耕種的田地。」(林前三6、9)請注意「種子」「栽種」「澆灌」「生⾧」「耕種」在在與生命有關。

    中國傳道過去幾十年有兩大路線,㇐是著重事工發展,興建學校、醫院、慈善機構、堂皇禮拜堂,這都是好的,但因忽略基督徒新生命之傳播與栽培,經暴風㇐吹,信徒站不住腳,有的甚至叛教不承認主耶穌了。宋尚節未設有總部,沒有任何外國差會支撐,也未建㇐座禮拜堂,他始終注重傳講悔改重生之福音,同時提倡信徒祈禱查經佈道領人歸主。事實證明,這㇐條路線才是教會興盛的正路,教會要先有「生」才能「⾧」,這㇐種「生⾧」才是真的「增⾧」。(二)切實事奉 -- 多有活動

    上帝不用懶惰的工人,懶惰因循茍且是傳道人易犯的罪,把上主交代經營的銀子包裹起來的必受定罪。但請注意,美國慕迪教會退休的魏斯比牧師所言:㇐張教會秩序表整週排得

    密密滿滿的,不㇐定對人有切實的事奉。巡視會友可能只是禮貌上的應酬,甚至說話隨便中傷人,造成家庭紏紛;探訪病人可能只是敷敷衍衍,沒有代禱,沒用適當經文安慰病者;喪事禮拜,就職訓勉等等可能只是按著禮文朗讀毫無生氣的儀式。菲國有㇐位傳道人曾這樣坦白承認:「我花了好多時間精力大作廣告,把要舉行的佈道會場佈置得引人注目,又特請外地來的聖歌團獻唱,可惜我未用時間禱告,好好地準備講章,㇐到我當傳福音時,我深覺得靈中乏力,無法傳出上主奇妙的福音了!」

    保羅說:「我在你們中間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勸勉你們、安慰你們、矚咐你們各人,好像父親待自己的兒女㇐樣。」(帖前二7、11)這㇐種母親般父親樣的事奉才是有價值,切實助人益人的事奉。

    魏斯比牧師言:「活動有如雇工上班,㇐下班就算了。事奉卻需工作者內在生命溢出來的恩膏。」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若是雇工……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約翰十11-12)(三)家庭氣氛 -- 組織嚴密

    教會是㇐個團體,組織嚴密,有規有則方不致雜亂無章,但聖經明言:「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上帝家裏的人了。」(以弗所二19)教會家庭化,有和諧親愛的家庭氣氛者㇐定自自然然地增⾧的。「外人」,就是對自己的教會毫不關心,禮拜天做做禮拜奉獻些許金錢就算好了,視教會之事務是傳道人⾧老執事之工作與我無干;「客人」只懂得欣賞或批評主人如何招呼供應膳宿;「家人」就視家為自己的,正如美故總統肯尼第名言:「每㇐個良好美國公民,不是要求美國政府會給他甚麼,而是,我為㇐名美國公民,要給美國國家多㇐點甚麼。」筆者親眼看見好多蒙恩不斷增⾧的教會都是會友們愛教會如家,不分彼此,分工合作。慕迪說:「我不求主賜我能力,去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6

    幹㇐千人的工作,我懇求主,賜我能力去鼓舞㇐千人為主工作。」小教會人數不多,彼此容易認識,大教會可以組織種種團契,使各方面的主內兄姊都可以投入事奉,享受㇐家人滋味,教會家庭化,人喜歡到教會來了!(四)醫治病人 -- 診斷病症

    德國醫學之優點,就在乎善於診斷病症。去年筆者在美手術,醫院檢驗血液、大小便、心臟電圖等等外,單單照x光,就用了整整㇐個鐘頭,不知拍了多少照片才開刀。教會會友㇐般情形,是善於診斷教會病症,他們可以滔滔不絕像專家似的,對教會的病症㇐㇐列舉,如數家珍,問題就是他們只能診斷病症,不肯用愛心細心去醫治病人,不但對教會病症無補,反而讓人對教會不好印象,阻撓人到教會來!聖經上明言:「漸漸成為主的聖殿。」(弗二21)「漸漸」兩字並不是告訴我們教會之進步是㇐步㇐步的,不能求全。請記得摩西曾殺過人,大衛淫人之妻,彼得三次不認主……主耶穌痛恨罪惡,卻深愛罪人。如果你不懂得醫治教會病人,至少你當向撒母耳學習,撒母耳不喜悅以色列民要求立㇐個王,「他就禱告耶和華。」(撒上八6),不是絮絮叨叨地批評論斷,以色列民與掃羅王有好多事令他傷心,他的態度卻是:「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撒上十㇐23)

    (五)羊圈外面 -- 羊圈內裏大牧人主耶穌說:「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

    裏的,我必須領他們來合成㇐群,歸㇐個牧人了。」(約翰十16)我們固然要對所屬的教會忠心,有歸屬感,對自己的教會負責任,樂意事奉;但教會要增⾧,信徒的眼光㇐定要透過禮拜堂的四壁,不以堂皇美麗的禮拜堂沾沾自滿。外出去找迷羊,在店中,在辦公室,在校園,在工廠,在醫院……,到處都有主的羊待你去領回,那㇐間增⾧的教會不注重佈道,不著意差傳事工的?再來㇐點,「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這是公認為信仰純正使徒信經其中之兩句。可惜!好多信仰純正之傳道人見信徒㇐提到別間教會,即挑剔批評,㇐聽到自己會友因有語言或地區的需要另組教會,即悶悶不樂;另有㇐些教會往往自解自慰說:「自己的教會都顧不了,那有時間去參加什麼聯合性的組織?自己教會已入不敷出,怎能再為福音機構獻金?事實證明,教會增⾧的教會都是胸襟寬大的教會,他們深信:「是與聖徒同國……各房靠祂(主耶穌)聯絡得合式……靠祂同被建造成為上帝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以弗所二19-22)「與聖徒同國」,「聯絡得合式」,「同被建造」豈不是主裏㇐家?

    (摘自導向第十期)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 7

    管 教 的 藝 術 竹君

    「謝謝爸爸昨天打我打得很大力,下次再打我大力㇐點,因為我很不乖。」這是我們六歲的老二在給外子清泰修理㇐頓之後的心聲,語氣中夾著內疚和感激。我想這是他由衷之言,也是許多孩子內心的感受。他們多麼盼望父母管教他們,引導他們,幫助他們。但很可惜的是許多父母教養孩子往往缺乏方向和目標;只是敷衍塞責,無可奈何地扮演父母的角色。如果為人父母者可以選擇教養方法的話,相信大部分都會選擇「愛」而捨「管教」。因為許多父母㇐想到「管教」這兩個字就頭痛,好像「管教」是㇐種反面的、嚴厲的、不人道的行為。其實得當的「管教」可以是正面的、積極的、帶有建設性的。正確的「管教」:(㇐)出發點是愛。「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來十二5)這是管教最大的㇐個動機。記得兩年前老二還是四歲多,因不聽話被清泰罰站,在客廳㇐角嗚咽哭泣。比他小㇐歲多的老三,在旁趁機幸災樂禍地嘲笑他,氣得老二暴跳如雷,邊哭邊吼地對他說:「笑什麼?爸爸打我是為我好。」然後轉過頭來問清泰說:「對不對?!爸爸!」清泰㇐邊笑㇐邊點頭,肯定的說:「對!對!」這是父母處罰孩子最重要的動機。父母必須要把這個訊息傳遞給孩子。「我愛你才管你,因為愛你,才打你。耶穌要我這樣管教你。」(二)目的是訓練。嚴將出精兵,父母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過紀律的生活,建立良好的習慣,使孩子學會順服,接受管理。老二六歲,老三四歲的時候,我就訓練他們早上起床後有規律的習慣:(1)向神禱告。(2)帶上耳機(因老二有先天性輕微重聽)。(3)摺被舖床。(4)穿衣服。(5)出來吃早餐。(6)漱口刷牙洗臉。每個母親可以按她認為重要的生活習慣而排列優先事項。

    (三)定出㇐些能反映自己家庭價值標準的規矩。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家規禮儀。比方廣東人因為尊敬老人家,小孩飯前要按⾧輩次序逐個稱呼,才可以下筷。又或基督化家庭,每天早上有靈修習慣,主日㇐定要到教會參加崇拜。(四)包括刑罰。透過刑罰來革除㇐些不良的行為。「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箴十三24)「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祂責備的時候也不羞愧,不灰心,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又鞭打所收納的兒子。」(來十二5)父母真正能管教兒女的時間其實並不⾧,只有短短的兒童期(從出生至十二歲)。箴言廿二6:「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很多父母看到這個「老」字就很放心,心想他現在離開正道,但老了也會回到主面前。殊不知這個「老」字在原文上是指猶太少年人蓄鬍子的年齡,也就是十七、八歲的時候。換言之,教養孩童(十二歲以下),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了十七、八歲,他也不偏離。所以,能夠管教影響孩子的時間,其實只有孩子的兒童期。而按西方很多心理學家的研究,「五歲以前,孩子的性格有百分之六十已經定型」,中國人「三歲定八十」的說法,都給我們為人父母者㇐個十分緊急的訊號。學前兒童的教養是多麼重要啊!

    下面讓我稍微分析㇐下㇐般父母和孩子關係的幾種型態:第㇐:放縱型

    兒童是父母的主人,有絕對的自由,毫無規範,目中無人,不尊重別人的需要,不能受任何挫折,是㇐家之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父母唯命是從。

    父母是孩子的奴隸。這㇐類的父母可能是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8

    晚年得子,或相信兒女應自由發展的理論,或認為人性本善(與聖經人有罪性相反),或不關心兒女,或母親是㇐個極端忙碌的職業婦女等。

    例子:有㇐家庭的⾧子,從小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到了青春期父母在交友事上加以攔阻,從此便離家出走,幾十年與父母不相往來。第二:專制型

    兒女是父母奴役的對象,沒有主見,沒有自由,唯唯諾諾,畏首畏尾,自我形象極差,個性退縮膽怯,缺乏自信,不能獨立思考,壓抑情感,不敢表達自己,沉默、寡言。

    父母是兒女的主人或暴君,蠻不講理,無法理喻,不暸解兒女的需要和感受,完全以成人的需要為中心,眼中沒有孩子的存在。

    例子:過去中國舊式家庭,父親有無上的權威與尊嚴,不與孩子親近,把孩子當作㇐件物品,而不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有㇐成人女士已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兒女,但晚上作惡夢時仍會有童年被打、尖叫狂奔的夢景出現。第三:權威型(理想的關係)

    兒女順服父母,學習接納父母所訂的標準,與父母之間有良好的關係;以父母的價值觀,兄弟姐妹的榜樣為學習的對象。有㇐天能被父母信任,獨當㇐面去完成所託付的責任。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有愛也有教,瞭解兒女,關愛兒女,接納兒女,同時有原則,有家規。以下是理想權威型模式下的管教原則:(㇐)規範內容要講解得清楚。許多父母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開始訓練孩子,其實只要孩子能和父母溝通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例如二歲半左右就可以開始訓練他㇐個人不可以到馬路上玩耍。作父母的可以牽著他的手,指著馬路邊,告訴他危險,有車子會來,如果不聽話,媽媽會打腳。然後和他㇐同把腳踏出馬路,問他可不可以,若忘記了,可以重覆㇐次。若他

    對你說,腳不可以踏出去,就表示他已經明白,可以再進㇐步設計㇐些情況。譬如說,皮球滾出去馬路,怎麼辦?讓他去思考,去回答。然後告訴他可以找媽媽撿球,自己不可出馬路。在教導的時候,假裝無意地再帶他去馬路邊,看他反應如何,有否把你的話記住。每㇐個孩子的領悟能力不同,有些很快記住,有些要㇐而再,再而三。

    這個例子是用在安全和保護上,父母要有恆心訓練。另外在孩子個性磨練上也可以如法炮製。還記得老二多多從小脾氣暴躁,不管在什麼地方睡著了,醒了總要大喊大鬧㇐場,哭聲震天、亂踢亂叫,碰上我在開車的時候,真給他弄得心煩意亂,精神緊張。三歲不到,我就告訴他我的規矩:「多多,媽媽知道你睡醒了,㇐定很不舒服,但是你大叫大喊,媽媽不能專心開車,媽媽要幫助你控制自己,如果下次你醒來,哭得很大聲媽媽就會在前面伸手過來扭你,你哭得越大聲,媽媽就扭得越大力,你哭得越久,就扭得越多。」每次他正想睡的時候,就提醒他:你快要睡著了,但是醒來的時候,不可以大哭,大哭會怎麼樣?讓他回答,讓他心理有準備。半年下來,哭的聲量和頻率,都顯著減低。㇐直到有㇐天,姐姐突然發現:「媽媽,多多現在醒來不再哭了。」大家都如釋重負,為他的改變而高興,去親他,抱他,鼓勵他。(二)管教要持久。以上這個例子,持續了至少有半年之久,這是管教生效的必要條件。父母不可半途而廢或因麻煩而前後不㇐。孩子常在母親打電話時吵著要吃零食糖果,做母親的因為電話正談得起勁,平日的規矩也就懶於執行,㇐次如是,二次如是,日後每逢你拿起電話,他們就會趁虛而入變本加厲。但若想管教有效,你就應該跟對方說:「對不起,我先管教㇐下我的孩子。」然後狠狠地跟他說:「平日這個時候不可以吃糖,媽媽打電話的時候,也㇐樣不可以。」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 9

    孩子們最會抓住父母的弱點,讓你們在最不方便的時候,放鬆管教。許多意志力比較弱的母親,因為管教要持久,很累,往往在這種小地方就讓步。但孩子小的時候管教不嚴,將來大了會更加困難。在我們屬靈成⾧的過程中,神也持久有恆地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指導我們,引領我們,管教我們。照樣我們對孩子的管教也要有持久性,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勸導、體罰、鼓勵、獎賞,但我們必需堅忍持久。很多父母在管教上失敗,乃是因為孩子的耐力比他們更強、更持久!(三)管教必須有跟進工作。我們常常虎頭蛇尾,有始無終。譬如我鼓勵孩子飯後睡前刷牙,他們刷了兩天,我也忘記去檢查,監督。過了㇐陣,他們也根本沒去做了。其實我示範了,教導了,還要跟進、監督、糾正。看看他們刷得對不對,姿勢正不正確。根據研究的結果,任何習慣都最少要卅天才可以養成。如果我希望孩子早上起來舖床,我必須先跟他㇐起舖,示範幾天,知道他可以親力親為了,才放手讓他做。通常父母只給孩子工作,都沒有示範,也沒有教導。看見他們不會做,或做得沒有自己好,就不滿意,馬上去搶回來做。這樣做法,不單讓孩子失去許多學習的機會,也會妨害他們自信的發展。(四)訓練內容必須適合兒童身心的發展階段。下面列出㇐些不同年齡的訓練內容,供父母作㇐般性的參考:

    三歲:起床後自己穿衣服、鞋襪開始示範如何刷牙洗臉摺毯子開關晚上小燈開關澆花草的水龍頭上車後自行綁安全帶(有些兩歲半已能做)收拾玩具

    四歲:早晚澆花淋草擺碗筷、放餐巾餵貓狗

    切菜、切香腸倒垃圾

    五歲:收拾整理自己的臥房或客廳可以學習在大人督導下自已過馬路。如果子疏忽其中㇐些安全細節,可以要他回來,重新再過㇐次馬路。學習沖洗碗筷

    六歲:飯前飯後做準備和清潔的工夫收拾清潔車子內部

    孩子年齡漸⾧,可以逐漸加添責任,及工作的複雜性,例如洗車子,煮晚餐,做蛋糕甜品、清洗飯後碗碟、割草、買菜、後園清除工作、洗地板、洗窗門等。

    以上工作,應該是男女不分。因為要在品性上,訓練孩子能有「服侍別人」的基督徒品格。(五)體罰。對年幼的孩童,體罰特別有效。體罰的頻率應與孩童的年齡成反比,就是孩子越大越不需要體罰。聖經清楚明確的要父母體罰孩子,可惜許多父母因為自己童年的背景或個性的原故,而不願意運用這個原則。箴廿二15「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

    體罰是立即的提醒。有些父母覺得要跟幼兒講道理,但要知道幼兒注意力能集中的時間很短,太久的解釋和討論會讓他忘記了被罰的原因。我認為只要幼兒能明白你對他的要求,而故意反抗不聽從的時候,就可以執行。清泰自創的秘訣是狠,準,快。「狠」是要打得疼,不可用「蜻蜓點水」或「隔靴抓癢」招式,要結結實實地打下去,把你真正的意思傳達出來。「準」是部位要對,要打在㇐些不傷害身體的部位,如屁股,手心;扭則可以著重在大腿肉等等。「快」是儘量不要拖延,不要爸爸推給媽媽,媽媽推給爸爸,只要是應該處理的事情,父母任何㇐方都可以即時執行。兩位著名的傳道人,約翰衛斯理及查理士衛斯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10

    理,他們的媽媽有十七個孩子,她教養的其中㇐個秘訣是,小孩在兩歲以內就得被教導好完全服從父母。

    我看見許多頹喪挫折的媽媽,他們用盡各樣的方法,要求孩子合作。哄,騙,罵,逗,威脅,利誘,恐嚇,無所不用其極,就是不肯體罰,結果孩子把媽媽迫到快要瘋了。這種母親,輕則討厭孩子,外出工作,把孩子推給別人,從工作上去找滿足感;重則導至婚姻破裂,離家出走,逃之夭夭。

    其實,孩子也是在用各樣的方法,要你作㇐個是非分明,有準則,有立場的父母。他希望你認真、肯定、嚴厲,甚至用體罰來告訴他,你愛他,你要幫助他。

    當然,如果你有幾個孩子的話,你會知道有些孩子根本不需要體罰,只要看到父母瞪眼不悅,面有怒色,他們就會乖乖聽話,順服下來。

    我們應該知道體罰孩子不是你發洩情緒的出路,如果孩子有這種感覺的話,你只會讓他憎恨你。所以,我們要省察我們的動機,倘若打錯了,或㇐時自已因別的原因而遷怒於他,不能控制自己,則應馬上道歉。我國古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是不合聖經真理的。父母也㇐樣是罪人,也會有犯錯的時候,我們都需要主耶穌,犯錯認錯,這是父母身教的好機會。(六)自食其果。這是管教原則中㇐個極其有效的方法。有些孩子挑食,這樣不吃,那樣不吃,理應全家㇐齊吃的飯菜,他若拒食,可以不用勉強,時間㇐到,碗筷就收起,事後要吃也不能吃。為人父母者,不應暗示不吃會肚子餓,或事後可憐他,餵以其他食物,如果孩子看出你立場堅定,那你在照顧他們的飲食上,就會省去許多麻煩。也有上學年齡的孩童,早上每每賴床不起,母親左叫右請,每天早上都要打㇐場仗,才可以準時出門,其實應該讓孩子自嘗惡果,鬧鐘響了,還不起來,錯過校

    車,就必須走路上學。記得老大妮雅十㇐歲的那年,因外子週末常

    不在家,我早上必須催促三個小孩準時出門,她平日上學可以自動自發,但星期日早上,她總是最慢的㇐個,常常弄得我心煩意躁。這種情形維持了好幾個月,直到有㇐天,我對她說:「今天你已經早睡了,明天七點半整,你要準時出來吃早餐,因為每星期天要催你、等你,媽媽實在受不了,倘若你遲㇐分鐘出來,就會叫我們遲到㇐分鐘,所以你若遲了,我就打算不帶你去聚會,罰你㇐個人留在後園裡,不能帶書,不能出馬路,呆在那兒㇐直等到我們做完禮拜回來才可以進屋子。媽媽也不想這樣做,但是為了愛你,幫助你,只好定下這樣規矩。第二天,她七點卅三分出來,我看看她,她看看我,外面是個陰天,可能會下毛毛雨,我心中十分掙扎得很厲害。這㇐去,起碼三四個小時,她也沒有遲太久,如果淋雨生病了怎麼辦,但又深深覺得這㇐場仗我不能敗,㇐定要持守。結果放她在後園,鎖了前後門,讓她過了㇐個十分孤獨淒清的主日。但從此以後,我脫離了苦海,每主日她準時七點卅分出現在廚房。(七)父母在兒女面前必須意見㇐致。如果意見不㇐,應事先討論研究,儘可能達到同㇐看法及立場。若父親主張四歲開始就學寫中文,不寫嚴格處罰;而母親則主張先認字,後寫字,多鼓勵,少處罰,那麼父母應事先討論定下規則,如何執行,誰來督導,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執,辯論,而失去了㇐半的效果。因為孩子本來就會利用父母的弱點佔便宜。

    記得有㇐次,三歲左右的老二來問我:「媽媽,現在可不可以看電視。」我答道:「你可以去問問爸爸。」因為我覺得清泰若在家,就應該讓孩子去問問他,聽聽他的意見。多多走進書房間:「爸爸,我可不可以看電視。媽媽說可以看。」清泰回答說:「哦!如果媽媽說可以看,就可以。」然後他跑回來說:「媽媽,爸爸說,可以看。」我聽了以上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 11

    的對話,非常驚訝。才三歲的孩子,就會歪曲事實。我馬上把多多叫住,告訴他,有㇐句話是他加上去的。清泰知道了,也馬上糾正他的意見,好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站在同㇐立場,不能讓他任意擺佈。(八)在處罰或體罰的時候,不要讓情緒來控制你。有些父母多年被兒女擺佈控制,他可以說㇐些話叫你暴跳如雷,做㇐些事使你行動失常。主要是因為成人自己不能控制情緒,反而被兒女所控制,這㇐定不能達到管教的目的。著名的基督徒心理學家,占士道森曾經舉過這樣㇐個例子,他說比方我們在高速公路超速,要懲罰我們的交通警察,如果㇐下車就大叫大跳,臭罵我們㇐頓,情緒失去控制,我們會覺得怎麼樣?其實他只要很有禮貌的遞給我們㇐張罰單,我們就已經羞恨交加了。

    因此不讓情緒控制你,儘可能用口語來表達你的感受。「你這樣做,媽媽很生氣,很失望,很難過,很傷心。」讓他了解你的感受,告訴他你還是愛他,但對他所作的那件事卻十分憎惡。

    (九)管教不因時地而變。孩子常想看看你在外面,公眾場所,親友面前,是否仍然持守原來的立場。「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箴十三24)所以父母立場不應因時間,地點而改變,可以拉孩子到㇐邊,或到洗手間,或到車上嚴嚴地修理㇐番。(十)父母要常用正面的語氣來鼓勵孩子。「很好!」「很不錯!」「下次再努力㇐定會更!」「好棒啊!」「你比上次做得好!」「你數學拿的分,媽媽十歲的時候,成績還沒有你好呢!」父母的鼓勵在孩子的成⾧過程中,有如肥料水份之於花朵;適時適量,花朵就開得茂盛、燦爛、芬芳。

    總而言之,基督徒父母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必須是強有力的影響他們,我們不能因為孩子難教,我們就放棄,灰心,甚至不愛他們,把愛收回。我們的態度也不是「這次又給

    我抓到了。」而是去把握每㇐個管教的機會,「看看這㇐回神又要我們學習㇐些什麼功課。」管教最終的目的是要孩子有㇐天能自動自發,達到自我約束的地步。

    (1)萬㇐你都用上了以上的原則,而仍然管教失靈,那就應當省察㇐下自已:我對這個孩子,有從神那邊來的愛心嗎?我的愛是不是無條件的愛?我對他的管教是出自真愛嗎?

    (2)若我不願管教他,是什麼原因?是因為體力太疲累?不方便?沒有時間?心理上負荷太重?

    (3)我對他的要求是否超過他的年齡?體力?抑或藉著孩子去滿足㇐些我還未實現的慾望?

    (4)我把孩子看作是「我」的延伸,我的代表?還是看孩子是神托給我管的產業?給我的禮物?

    (5)自己的個性是否優柔寡斷,抑或與孩子個性太相近,以致常起衝突?我是否應改變?

    保羅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3)相信這句話也是神對我們每㇐個作父母說的。在祂沒有難成的事,神所托給我們的孩子,是存到永遠的產業,祂必定給我們足夠力量去完成祂所托付的工作。

    (摘自導向第十期)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12

    醫 生,神 祝 福 你 黃麗貞醫生

    春光明媚,好㇐個美麗的清晨!那天是星期日,我和㇐位姐妹同去禮拜堂參加主日崇拜。剛步出車門,迎面來的是㇐個高個子的西國婦人,忽然她在我們面前停住了。「哦,黃醫生,多年沒見了,你仍是㇐樣年輕可愛。」我真是受寵若驚,還來不及看清楚如此逗人歡心的恭賀話發自何許人時,她㇐雙粗重的手臂已攬住我的脖子,重重的親了我㇐下。站在我旁邊的李姐妹看呆了,我知道她在想「好怪的老番婆,她究竟是誰呀?是否神經失常呀?」

    「你還記得我們的兒子格烈嗎?」這熱情的西婦帶著得意的微笑問。

    我瞪了㇐眼,盡快在自己的記憶儲囊內找尋線索。幸而猛然記起,她不就是彭格烈的母親嗎?「當然記得啦,彭太太你好嗎?格烈好嗎?」我很興奮的問。「時間過得真快,格烈今年十九歲了,去年中

    學畢業後,就開始學汽車機械技工,現在㇐面讀書,㇐面當學徒。人高馬大,比誰都健壯,這幾年連大傷風也沒試過。想起當年他如此病重,你醫好了他,我們真是感激,此恩沒齒難忘,醫生,神祝福你」。說完,彭太太又親了我㇐下。

    「醫生,神祝福你!」這句話似曾聽過。對了,就是彭太太十五年前向我說過的。記憶慢慢地把我帶回到十五年前。

    ***記得那天剛要離開診所,護士請我慢走㇐步,

    因有㇐病重的小孩剛被抱進來;這㇐來竟害得我忙了㇐個晚上。「醫者父母心」真是不錯,為了他,頭痛心跳不用說,整夜失眠,偶而閉上眼簾,夢中迴繞著的盡是這病童的影子,幾次醒來為他禱告,求主保佑他平安渡過危險期。

    彭格烈是個四歲的男孩,他們住在離此地百多里的麥園內。彭家兩代務農,兒女成群,格烈排行第六。生⾧在加拿大麥園那些孩子,體質倒蠻不錯,膚色曬得黝黑,格烈⾧得似乎比同年齡的孩子高大得多。彭氏夫婦都是大個子,說起話來,聲音與其體格相稱。

    彭先生輕輕的把格烈放在診症檯上時,我只稍為打量㇐下,就感覺自己在暗暗發抖。

    「好㇐個病重的孩子」,我低聲自言自語說。「醫生,我們的格烈從來沒有大病過,上醫

    生診所,我記得的,這還是第㇐次。過去㇐個多星期,他的體溫,時高時低,平時他很活動,可能過於活動,若他躺在床上㇐天不動,我們就覺得不大對勁了。白天,有時他可以睡上五六個鐘頭。他似乎很疲倦,不但不思茶飯,且時常嘔吐,可能是流行性感冒吧!我們隔鄰麥園的兩個小孩,前些時也是發燒、嘔吐,幾天就復原了;可是格烈已病了㇐個多星期,不但沒有退燒,今早竟抽搐起來,把我們嚇壞了。我剛準備哄他喝些果汁,他忽然呆瞪著我,幾秒鐘後,兩眼翻白,牙根咬緊,我看情形不對,大呼我們的大兒子上來。格烈緊握雙拳,先是右手抽搐,接著左右手腳㇐齊抽搐,我無法壓制。繼而兩唇和指甲,頓時變了紫藍色,呼吸也停頓了。幸好只㇐兩分鐘,他深深舒了㇐口氣,抽搐便止息,那㇐剎那我真以為他完了。」彭太太說到這裡,似乎也斷了氣,憂心如焚。

    我㇐面聽她陳述病歷,㇐面檢查小格烈,體溫已達四十㇐度,且呈半昏迷狀態。有些微脫水症狀,頸僵硬,有陽性凱耳尼格表象(Kernig’s Sign)。眼底鏡檢查看出眼底血管充血,這㇐切徵象,顯然是腦膜炎了。

    我們馬上送格烈入醫院,抽出來之脊髓液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 13

    相當混濁,把㇐點點脊髓液送去作細菌保養後,我們便從血管輸入三種強有力的抗生素。原以為二十四小時後,格烈會有些微好轉;可是情形越來越惡化,孩子昏迷的程度,越來越深,四肢已像木棍㇐樣硬了,且時而抽搐,時而呼吸微弱,腦電紋圖顯示在右腦上有個膿疱的樣子。請來會診的腦神經外科專家古馬醫生,也同意這個可能的診斷。經過進㇐步腦血管照映術的檢查後,決定了這孩子不但有腦膜炎,還有腦膿疱哩。腦膿疱是個非常嚴重的病症,要馬上施行手術,將這些壓住腦袋的膿漿趕快清除。

    「彭先生,彭太太,格烈的病已到㇐個很危險的關頭,檢查的結果,他的右腦上有個相當大的膿疱,我想是這個膿疱導引成腦膜炎。我們要馬上替他施行手術,要是㇐次不能清除膿汁,還要再施,請你們放心,古馬醫生手術高明,我們加強治療。」當我向彭氏夫婦解釋時,盡量保持鎮定,我真怕他們聽了這可怕的消息時嚇昏過去,或是哭哭啼啼。幸而他們對我們信任,態度也相當鎮定。

    「醫生,究竟格烈的腦膿疱從何而來的呀?」彭先生第㇐次發言:「㇐般來說,腦膿疱也是感染病的㇐種,細菌可能由耳鼻口腔傳來,也可以由皮膚破裂而入。我正想問問你們,格烈是否前些時跌傷過,我看見他右額有個傷痕。」

    「哦,我記起來了,那是㇐個月前的事。格烈是個很活動頑皮的孩子,他喜歡跳欄干。那天他㇐不小心,剛好跌在㇐塊生了鏽的鐵網上。當時右眼眉旁邊的皮破裂了,傷口似乎不深,我即時也用清水代他洗乾淨了。幾天後又沒有甚麼不良徵狀,我簡直忘記這件事了。現在你提起來,反使我打寒顫。醫生,你想,他的膿疱是否由那個傷口引起的呢?」彭太太似乎有些自疚。

    「可能,但又無從確定。」我怕她過於自疚於事無補,稍將語氣放輕·「你們也夠累了,

    何不去樓下餐廳休息,喝杯咖啡,我會去手術室,看看手術進展情況,回頭再向你們報告。」

    站在古馬醫生旁邊觀望的我,呼吸也為之緊促,格烈㇐頭的金絲髮已被剃得光光了,目睹古馬醫生在右邊頭克先鑽了個孔,然後在右腦上抽了十公撮的膿汁,又用鹽水沖洗膿疱,不知怎的,忽然聯想到這些膿汁真像西餐名菜奶汁沙蒙魚,不覺打了個寒顫。

    以後的㇐個星期內,格烈接受了三次手術,原來不只㇐個膿疱,是三個膿疱,有㇐層薄膜間住。抽了那些膿汁後,古馬醫生還注射些抗生素及防止薄膜黏住的藥物。

    孩子在半昏迷中過了最黑暗的兩個星期,回想起來,真覺得他是「行過死蔭的幽谷」。這兩個星期全靠血管輸送葡萄糖及其他營養物,每天都要驗血,紅血球素低了,又要輸血,蛋白質低了,又得填補。後來他的營養改為由鼻孔入胃,由㇐條餵食小膠喉輸送,容易得多了。目睹孩子慢慢的甦醒過來,轉危為安,醫護人員,如釋重負。

    當我們把那條小膠喉拉走後,試試讓孩子喝㇐些葡萄糖水,真沒想到,他竟咕嚕咕嚕的吞下半安士,吞食的本能雖然停頓了兩個多星期,又回復了。再過㇐兩天,他能進食㇐些比較多營養的流質,慢慢的,他可以吃些半流質的食物;沒幾天,冰淇淋,三文治,餅食,他都顯示有興趣了。

    格烈這個孩子,天性爽朗,從昏迷中甦醒後兩三天,就能露出笑容了,雖然他是非常軟弱疲憊,但逗他笑並不是件難事。他那個笑臉使㇐切醫護人員都感到興奮。彭先生夫婦也通情達理,非常合作,可能真是天時地利人和,格烈復原得比預料迅速多了。

    每天我去查房時,他總是問:「今天你會除去這條管嗎?」他指著那條輸送抗生素入血液內的膠管。我的回答總是:「還沒有到六個星期哩。」他雖然失望。但不氣惱,我們始終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14

    保持好邦交。六個星期加強的治療,格烈重新起來,開步走了,想起他這㇐段過程,大有暴風雨劫後死裡逃生之感,這個膿疱險些兒吞滅了他的小生命。

    中午,目送彭格烈大踏其步踱出病房,可回家了,我心中充滿喜樂和欣慰,尤其當他媽媽拍拍我的肩膊說:「醫生,神祝福你」時,

    自覺眼眶有點濕潤,鼻尖有點辛酸了。人到底是有感情的動物,想到這孩子六個星期前入院時的情形,那時我唯㇐的禱告,也只有這㇐句「孩子,願神祝福你」。我相信神也確實聽了他父母的禱告,和我的禱告,不然這孩子早已不在人世了。

    (摘自導向第九期)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 15

    創 造 論 的 歷 史 背 景 李志航本欄談過地球年齡的問題,是因為以後會

    進而討論進化論的題目。上文已說過,如果地球年齡只有㇐萬多年或數萬年而已,進化論立刻無法成立,不攻自破。但是筆者個人的意見,目前科學證據的結論,是地球年齡相當悠⾧,至少在三十億年以上(目前㇐般科學家認為地球年齡約四十六億年左右。)

    雖然很多基督徒覺得這悠久年代的結論並不影響他們的信仰,但我們要公平地指出,有些基督徒卻非常反對悠久的結論,他們很肯定地認為聖經很清楚說明地球年齡不會超過㇐萬多年。不但如此,有人更認為連整個宇宙也不過只有數千年至㇐萬多年的歷史而己,極力主張地球歷史短暫性的人,常自稱為創造論者。這些年來有很多中文基督教刊物把「創造論」與「進化論」放在對立的陣營,結果引起了很多混淆及不必要的爭論。有些信徒覺得㇐個人若接受進化論的任何立論,便不能作㇐個好基督徒。不信主的科學家,往往㇐提創造論者,就以為他們都是相信地球年齡只有數千年的人。本文上下二篇試圖在未正式討論進化論之前,先作㇐個概念上的澄清,同時也敘述這些混淆及爭論背景。以後的討論論據,雖然不會每位讀者都同意,但至少希望不致引起無謂的誤會。創造論的三派說法

    作為㇐個基督徒,除了應該清楚地接受主耶穌作我們的救主之外,也應該相信宇宙萬物,包括人類,是上帝創造而來。如果不接受這㇐點,則不應該自稱為基督徒。因為我們相信上帝是創造的主宰,所以嚴格來說,所有基督徒都是創造論者。但是,我們也知道,在基督徒的科學家當中,對上帝的創造至少有三派的看法:(㇐)特定創造論;(二)漸進創造論;(三)神導進化論。為什麼同是篤信基督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原來他們對上帝創造

    的過程及步驟有不同的意見,這些意見來自不同的解經方法。(正像熟悉末世論的讀者曉得基督徒對主耶穌再來的過程,至少有三種看法:前千禧年論,後千禧年論,及無千禧年論)。

    我們且先簡單地介紹上面所提的三種對上帝創造的看法:(㇐)特定創造論(Fiat Creation):上帝在六個廿四小時的日子內創造萬物,地球年齡約㇐萬多年,進化論完全錯誤,㇐無是處。(二)漸進創造論(Progressive Creation):地球年齡悠⾧,上帝在六段很⾧的時期中創造萬物,各從其類。但同類的生物間可能產生有限度的進化或演變。(三)神導進化論(Theistic Evolution):上帝用進化的方式創造萬物,人與猴子有同㇐祖先,但上帝直接創造人的靈魂,人類要對上帝負責。

    其實這三項說法只是粗枝大葉地概括道來,其中很多細節,不㇐定很完整邏輯地歸屬在某㇐派別中。舉例來說,有人相信創世記第㇐章㇐節與二節就相隔了極悠⾧的年代,因此,他們雖然認為上帝在六個廿四小時創造地球萬物及使日月星辰重新出現,但他們也覺得,宇宙就算有二百億年的歷史,也沒有什麼不妥。因此,㇐份基督教刊物 ETERNITY,在㇐九八二年五月份的那期,有㇐位作者就列出了關於對上帝創造萬物的十四種理論,這些理論之有所不同,是因為各派對聖經的解釋不盡㇐致。創造論與進化論之戰

    特定創造論最著名的支持人,可說是莫瑞士博士(Dr. Henry Morris),他是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創造研究學院 (Institute for Creation Research)的院⾧。他著作很多,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16

    最近寫的㇐本書,名叫「現代創造論的歷史」,把這幾十年來推行特定創造論的史實寫得頗為詳細,從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為什麼今天在美國的傳播媒介(廣播或報章)常常提到「創造論」。

    莫氏首先述說在十九世紀中葉,達爾文的「物種原始」㇐書未發表之前,許多科學家都是創造論者。但是莫氏也指出,這些相信上帝創造萬物的科學家,大部份也同時接受悠⾧的地球年齡,所以他們可稱為「漸進創造論者」。「物種原始」在㇐八五九年出版以後,震憾了整個學術界。但莫氏覺得替進化論奠定基礎的倒是當時的律師兼地質學家 Charles Lyell,他力主新的地質學說「㇐貫論」,在㇐八三○年出版的「地質學原則」㇐書中說明了地質年代的古老,讓進化理論從此以後有⾧遠的年代作背後的支持。

    達爾文學說興起以後的數十年,所有著名的學府均紛紛教導進化論,雖然有少數的科學家從科學立埸上反對達爾文主義,但他們的勢力越來越小。到了二十世紀初期,極力反對進化論的只剩下教會中㇐些衛道之士,他們因為沒有在傳統的學府裏受過正式的科學訓練,所以不被學術界的人重視。

    最使莫氏難過的,不是科學家(包括基督徒科學家)漸漸接受進化論的科學證據,而是當時神學家及教會領袖的妥協態度;他們本來承接了宗教改革以後三百多年的特定創造論的教義,但達爾文學說㇐出,他們便紛紛受其影響,㇐反傳統的解經法,而回到教會初期俄利根與奧古斯丁等教父的解經法,願意與地球年齡及物種原始的學說妥協。被莫氏認為向進化論低頭的包括當時的保守派教會領袖 B. Warfield (⾧老會神學家),A. Strong (浸信會神學家),J. Orr (蘇格蘭的神學家),及 H. Drummond (大佈道家慕迪的同工)等人。因著他們當時所舖的路,今天福音派的學者才多趨向漸進創造論或甚至神導進化論。

    二十世紀初期,美國教會中產生了基要派與現代派的神學爭論,基要派強調五大教義的重要性 -- 聖經的無誤,基督的神性,基督代贖帶來的救恩,基督身體的復活,及祂的親身再來。當時維護這些神學思想的作品,最著名的是集合多位學者所寫的「基要信仰」(The Fundamentals)叢書,莫氏認為美中不足的,是叢書作者中竟有神導進化論者。

    到了㇐九二五年,美國宗教界及法律界中發生了㇐件怪事,就是在田納西州法院的的Scopes 訴訟案件。審案的控訴者是田州政府,被告是當地 Dayton小城的㇐位中學教師John Scopes。田州政府當時通過了㇐條法案,不准教師在公立學校中教進化論,而Scopes竟膽敢公然教授。其實這案件帶有相

    當複雜的背景:其㇐是 Dayton小城的官府想藉這案件來增加它的知名度,以招睞商人在當地多加投資;其次,美國法律界中極端尊崇人文主義的集團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極欲藉此機會打倒基督教基要派的影響;最後也牽涉了兩方律師個人的野心或熱誠。代表原告的是當時相當出名的人文主義者C. Darrow律師,代表被告方面是競選美國總統三次不竟的民主黨員工 William JenningsBryan。當時這案件轟動歐美及澳洲各地,至少有二百多名記者報導此事。Darrow是㇐個

    不擇手段的律師,他欺騙 Bryan說雙方都親自作證,可是 Bryan作證時,他盡譏諷之能事還不算,接著又促使法官馬上決案,不讓 Bryan有機會去審問他自己的作證,Bryan也沒有機會作最後的訴訟結論。結果,雖然理論上Scopes是被判有罪,但所有報章的報導都大

    大奚落William Jennings Bryan 及譏諷基要派的基督教。Bryan本人在事後五天便在睡中去世,他所代表的信仰更被學術界看不起。

    莫瑞士博士認為這案件最大的不幸後果,是基督徒放棄了對學術的重視,不再與人文主義者針鋒相對,退守在「領人靈魂歸主」的個人工作上,最後,幾乎所有教育機構及政府機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 17

    構都落在不信者的控制中。雖然如此,莫氏覺得當時尚有少數的「曠

    野人聲」,在㇐九二五年至㇐九五○年間繼續宣告創造論的真實性及進化論的錯誤性。莫氏最崇敬的衛道人士是安息日會的㇐位教授George McCready Price,其次是基要派教會的領袖 Harry Rimmer。這二人對莫瑞士博士影響,且在下期繼續敘述。

    * * * * * * * *前文提到:因為所有基督徒都相信萬物是

    上帝所創造,所以嚴格說來基督徒都是創造論者。至於上帝如何創造或祂創造的過程如何,基督徒至少有三種看法,即「特定創造論」,「漸進創造論」,及「神導進化論」。特定創造論者相信地球的年齡只是㇐萬年左右,所以此說又可稱為「新近創造論」(Recent Creation)。「新近創造論」在過去三十多年來最有力的支持人是莫瑞士博士(Dr. Henry Morris),他在㇐九八四年出了㇐本書,書名是「現代創造論的歷史」,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兩位教會領袖特別崇敬;其中㇐位是安息日會的普來斯教授(George McCready Price),另㇐位是基要派教會領袖李梅博士(Harry Rimmer)。

    普來斯教授是㇐位自學成功的學者,只有學士學位。莫氏雖不同意安息日會的神學,但很佩服普教授,認為他比百分之九十的科學博士或神學博士高明得多。莫氏與普氏從未會面,但他們卻從㇐九四三開始通信多年,直到後者在㇐九六二年去世為止(享壽九十二歲)。普氏著作中,最出色的作品是七百廿六頁的「新地質學」,提倡地球的核心,雖然可能歷史悠久,但地球表面大部份地質現象都可以用挪亞時代的全球性洪水的後果來解釋。普氏在安息日會辦的數間大學任教多年,有幾位出色的學生,雖多數沒有高等的學位,他們的理論對莫氏也有些影響。㇐九四五年後,莫氏被這些安息日會的學者理論所說服,他便相信地球歷史非常短,而用放射性元素測定岩石年

    齡的方法多有漏洞;他認為相信創世記第㇐章㇐節與二節之間容納了千萬年的年代,是不合聖經的說法。

    莫氏覺得普教授對教會的影響力只限於安息日會,不但非基督徒的科學家看不起他,就算㇐般基要派的教會信徒或學者都不接受他的理論。但當時(即三、四十年代期間)另有㇐位教會領袖,卻被較多的人隨從。這人名叫李梅(Harry Rimmer),㇐八九○年出生,比

    普教授年輕二十歲,也算是㇐位自學成功的人。莫氏告訴我們,他在四間大學中各唸了㇐年,有沒有畢業文憑卻無提及,據說惠敦大學最後送了㇐個名譽「科學博士」給他。李梅博士是㇐位佈道家,很有講道的恩賜,莫氏在㇐九四三年第㇐次聽他講道,印象很深。當時莫氏在萊斯大學(Rice Institute 後來改為 Rice University)教書,很想邀請李氏在校園中講道,但是大學校⾧考慮之後,認為李梅氏資格不夠,也沒有在什麼大學中受過正式的科學訓練,或得過非名譽性的學位,所以不願意用學校名義邀請李氏演講。結果莫氏只能請他在大學團契中講道,講完又匆匆離開,頗使莫氏失望。但莫氏對他還是很讚服,覺得他是㇐個優秀的解經家及佈道家,也是具有說服力的作家,不辭勞苦的工作者。美中不足的,莫氏認為李氏不應該接受地球年齡悠⾧之說,更不應該相信挪亞的洪水是局部性而非全球性的。莫氏之見

    除了上述兩人之外,「現代創造論的歷史」㇐書中也提到㇐些天主教會、信義會,及其他教會中某些創造論支持者。但是,自從㇐九二五年田納西州的 Scopes審案事件之後,莫氏認為大部份基督教人士開始放棄了對學術的重視,退守在「領人靈魂歸主」的工作圈子裡。所提及的那此些衛道人士又佔極少數,而且他們大都未在著名學府中受過高等的科學訓練。莫氏覺得這種現象不太健全,所以他便在㇐九四六年,二十八歲時進入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研究院,專攻水利工程學,兼讀地質學,於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18

    五年後獲得博士學位。莫氏攻讀這兩門學科,乃是因為他深信挪亞時代的洪水可以解釋很多地質現象,所以要用這兩門學問的知識來充實他的理論。

    莫氏得了博士學位之後,先在西南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作了六年土木工程系系主任,然後在南依州大學教了七個月,最後於㇐九五七年開始執教於維吉尼亞州立工學院(後改稱大學),仍是土木工程系的系主任,達十二年之久才離開。他在維州任職之時,有㇐項成就,最為轟動美國基督教的圈子,就是在㇐九六㇐年與恩惠神學院的教授 John C. Whitcomb博士合作出版了㇐本書,名為「創世記的洪水」(The Genesis Flood)。

    在「洪水」㇐書中,這兩位作者用五百多頁的篇幅闡明他們為什麼相信地球的地質年代非常短少,為什麼大部份地層現象或化石資料可以用挪亞時代洪水產生的後果來解釋,為什麼其他關於上帝創造的理論不合聖經;最重要的,他們這些結論如果確實成立,進化論便毫無立足之地。

    「洪水」㇐書出版後,莫瑞士博士的名聲不逕而走,到處都有教會或教會學校請他去演講,偶而亦有㇐些純學術性的機構邀請他,但為數極少,而且這些機構的主持人並不支持莫氏的論調,賓主間常鬧得不歡而散。基督教圈子以外的學術界㇐直對這書採取不聞不問的態度,直到八○年代才開始有人注意(詳見後述)。至於在基要派教會中,大部份人對這書非常歡迎。只是在「福音派」學術界裡的學者,則對這書有很不客氣的批評:像福樂神學院、惠頓大學、加爾文大學、西敏寺神學院等,都有教授在不同的刊物上執筆批評此書之不當。這些大學有好多教授與莫瑞士博士在當時均同屬㇐個基督徒的組織,叫做「美洲科學家團契」(American Scientific Affiliation)。是目前美國稍有歷史的㇐個基督徒科學家的機構。筆者在廿五年前就加入了這個「團契」,而且在八二年度亦濫竽會⾧

    之職,故願為讀者敘述莫氏與這「團契」㇐段不尋常的關係。科學家團契

    「科學家團契」是在㇐九四㇐年開始的,當時有五個科學家在慕迪聖經學院內發起了這組織,目的是研究聖經與科學的關係及積極發表這些研究的結論。會員必需是有大學學位的基督徒,他們必需相信聖經是神所默示的,是信心與行為唯㇐無誤的準繩,也相信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藉祂的救贖成為上帝與人類之間惟㇐的中保。同時,會員也公認上帝是宇宙的創造主,祂用權能托住萬有,讓人類可用科學方法考察自然界的定律及獲取可靠的知識。

    莫氏在㇐九四八年就加入了「科學家團契」,而且初期也介紹別人加入。他發現團契的會員對進化論有不同的看法:有少數是像他那樣相信地球年齡的短少及激烈地反對進化論;大多數卻相信地質年代悠久的說法,願意接受某些「有限度的各從其類的進化,即前文所提到「漸進創造論」的理論;有㇐部份會員是「神導進化論」者,認為生物的進化是在上帝控制之下,是祂創造的手段。「團契」本身並不願在這數種理論中採取㇐種「官方」的立場,而是鼓勵會員多發表研究結果或立論公正的意見。這團契從㇐九四八年開始出版㇐份季刊,但不祇討論進化論,因為科學範圍廣闊,有很多更迫切的題目值得研究。

    莫氏的理論被「團契」中多數領導人士認為極端,而且他的地質學知識及立論也常被他們質疑。雙方起初是相當友善的書信或集會上的意見交換,可惜後來逐慚增多措詞強烈的語句。莫氏所著「洪水」㇐書,剛出版前,他被選為「團契」的「資深會員」,因此「團契」的季刊本想保持和氣不予評論,但過了三年後還是發表了兩篇書評,㇐篇是地質學家寫的,但作者亦受過神學訓練,是達拉斯神學院的畢業生;另㇐篇是地質化學家寫的,是放射性元素測定岩石年齡的專家,兩篇書評均坦白地指出「創世記的洪水」中錯誤的立論。學者互相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 19

    評論對方的立場,是學術界㇐向的慣例,所以莫氏也曾回信反駁或澄清誤會。

    漸漸地,「團契」中㇐部份人認為,不但「團契」的季列反對進化論不夠努力,而且亦登載神導進化論者的文章,所以他們便在㇐九六三年成立了㇐個新的組織,名叫「創造研究社」(Creation Research Society),也出版㇐份季刊。雖然信條上沒有明文地宣告地球年齡只有㇐萬多年,但董事會領導人有了默契,絕不發表那些主張地球年代古老的文章。

    最初,「創造研究社」很多會員亦同時保持「科學家團契」的會籍,但後來他們越來越不滿意「團契」的立場,漸漸脫離。莫氏在「科學家團契」中保持會籍前後達三十二年之久,結果也在八○年退出。據筆者所如,目前仍有少數科學家保持兩個學會的會籍,其中包括筆者的好友 Wayne Frair博士,他是「創造研究社」㇐九八六年的副會⾧。

    莫瑞士博士在「現代創造論的歷史」書中最後㇐章,提到人文主意者及某些非基督徒科學家,如何極力反對「創造研究社」及莫氏主持的「創造研究學院」的理論,雙方常參加學術辯論會,所以這幾年來在非基督徒圈子裡很

    多人都知道莫氏的名字及其著作。他們開始發現莫氏等人在美國宗教界及教育界的影響,因此極力想撲滅他們的工作果效。㇐部份進化論者更出版㇐份新雜誌,名為「創造/進化」(Creation/Evolution),多次多方駁斥莫氏等人的主張。莫氏認為這場學術之爭以後會更激烈。

    從筆者的觀察,非信徒攻擊莫氏理論的時候,常以為他相信的「新近創造論」就是基督教的信仰。他們不知道「美洲科學家團契」大部份會員雖非進化論者,但亦不信宇宙只存在了短短㇐萬年而已。他們更不知道也有虔誠的基督徒相信上帝用進化的方法創造萬物。如果非信徒有這種誤解,希望基督徒討論「創造」的時候不再產生混淆。筆者不認為接受了生物進化論便不能作好基督徒,因為親自認識某些神導進化論者,他們事奉主的勤勞及領人歸主的熱心,都是信徒的榜樣。

    最後,筆者願再重申:基督徒都相信上帝是創造主。至於祂創造時用的手段方法,見仁見智,可有多種理論,並非所有信徒在這題目上都必需持有同樣看法。

    (摘自導向第六、七期)

    麥 克 阿 瑟 為 子 禱 告

    「主啊!教導我兒子在軟弱時能夠堅強不屈;在懼怕時,能夠勇敢自守;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在光明的勝利中,仍能夠保持謙遜溫和。教導我兒子篤實力行,而不從事空想,使他認識你 -- 同時也認識他自己,這才是㇐切知識的開端。我祈求神,不要將他引上逸樂之途,而將他置於困難及挑戰的磨練與刺激之下,使他學著在風暴中站立起來;而又由此學習同情那些跌倒的人;

    更求神讓他有㇐顆純潔的心,有㇐個高尚的目標;在學習指揮別人之前,先學會指揮自己,在邁向未來之時而不忘過去。主啊!在他有了這些美德之後,我還要祈求神賜給他有充份的幽默感,以免他過份嚴肅;賜他謙虛,才能使他永遠記著真正偉大是單純,真正的智慧是坦率,真正的力量是溫和;然後作為父親的我,才敢說:『我總算沒有虛度㇐生。』阿門!」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20

    聖 經 的 教 訓 宋華忠牧師有人說:「宗教都是要勸人為善。」這句話

    似乎很正確;是我們若仔細思想這話的意思,就可以看到,這句話的前提有了錯誤。宗教的目的若不過是要勸人為善,那末宗教與道德有什麼分別呢?宗教與道德之差異

    顯然地,宗教與道德有㇐點極不同的地方;道德是勸人為善,但因為(如同聖經的啟示所指出來。)人都是生在罪中,就無法靠自己的力量來行善。雖然道德的條例很多,卻無人能夠完全遵守。聖經的舊約中也有許多「律法的條例」(道德的原則),然而使徒保羅在全本致加拉太的書信中,討論到這個問題時說:「沒有㇐個人能遵行全部律法。」所以道德與律法㇐樣,不能成為人的救恩。

    宗教㇐定會有道德的功效;如同保羅在加拉太人書中指出:無人能靠律法(道德)稱義,但靠著信心才能稱義。因之宗教必須有三件事:第㇐,必須有㇐位賜下救恩的神;第二,必須有㇐位作成救恩的救主;第三,必須要憑著信仰而有稱義的功效。宗教不是勸人為善,宗教乃是使人因信而稱義,並有信仰的力量活出美善的生活來。「為善」非靠已力

    顯然地,聖經是神所啟示的㇐本救恩的經書。所謂「救恩」,是因為神賜下了㇐位救主;又叫人來相信這位救主而得稱義,這是得救之人必經的過程。但是稱義(名份上的義)之後,就必須有新的生活,這才是惟㇐的能夠「叫人為善」的方法。這不是用人自己的努力而達到善,乃是因為「聖靈」所賜的力量而達到善。

    保羅在加拉太人書第五章中,將這兩種光景描寫了出來。世上任何其他宗教或道德教訓,甚至於猶太人的律法條例,都不能叫人有力量行善。㇐個人若沒有聖靈的引導,就會放

    縱肉體的情慾;情慾的事如下:「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

    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兇殺、醉酒、荒宴等。」

    保羅說:那些在律法之下的人,(也就是靠著自己力量想來行善的人)所結的果子仍是出於這情慾的罪惡邪行。所以人的教訓(無論孔孟道德倫理教訓,或是其他宗教如猶太教、佛教、道教、回教的教訓)無法勸人為善,因為沒有聖靈的引導,沒有聖靈所賜的力量來勝過肉體情慾。

    然而聖經的教訓卻給我們看見,我們必須先因信稱義,重生得救,又成為㇐個新造的人,然後才能順著聖靈而行,並結出聖靈的果子來,就是:

    「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什麼樣的人,能夠在人生中有這種美好的靈果呢?保羅接著指出:

    「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

    換句話說,惟有那些已經相信了這位救主耶穌基督的人,才能夠勝過肉體的邪情私慾;才真正可以說達到「為善」的果效。

    我們知道現在先進國家,如歐美各國,小孩子必須進學校受公民教育直到高中;從六歲(幼稚園五歲)到十八歲高中,師⾧們在這十二年中不斷教導孩子要學好、⾧進;然而今天社會仍有各種罪犯,私人生活中雖不成為法律上的罪犯,但犯情慾上的罪,卻無人能免;如「仇恨、爭競、忌恨、惱怒、嫉妒、紛爭、荒宴、醉酒等。」所以人的「勸導」絕對沒有功效。

    聖經的教訓乃是要人先改變(重生)然後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 21

    受聖靈引導。㇐個人因屬於基督,才可能有「仁愛、喜樂、和平……」靈果結出來。基督教訓的超越性

    新約馬太福音第五章至第七章,是耶穌在山上向門徒以及跟隨祂的人所賜的教訓。這三章教訓的中心,概括在五章廿節的㇐句話中:耶穌說:

    「你們(屬於基督的門徒們)的義,若不勝過文士禾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

    「文士與法利賽人的義」好比人間㇐切的宗教道德的教訓,是沒有功效的;不但不夠完全,而且也是人類所做不到的,因為人類都有肉體的邪情私慾。

    「你們的義」好比耶穌自己所教訓的義,以及聖經中㇐切出於神的義,乃是更勝過人間的道德教訓。從耶穌山上的教訓中可以看出,門徒(屬基督的人)的義,更勝過十條誠命中的吩咐。

    誡命說:「不可殺人」。耶穌的教訓說:「不可動怒。」

    誡命說:「不可姦淫」。耶穌說:「不可動淫念。」

    誡命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耶穌說:「不要與惡人作對……。」

    誡命說:「可以恨你的仇敵」。耶穌說:「要愛你的仇敵。」

    ㇐個人若是沒有成為神的兒女,沒有得著神的性情;(成語說:”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is divine.”)耶穌這裡所教訓的就絕對沒有㇐個人做得到。

    聖經的教訓確是奇妙而超越;因為聖經是神自己啟示的聖言,而且由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親自以身作則,達到了這些祂所教導之標準;然後叫那些已蒙祂拯救的人,可以靠著聖靈的引導,而遵祂教訓活出真善美的生活來。

    人間要有真正的和平,絕沒有他法,除非人人都蒙恩因信稱義,實行耶穌在馬太福音五至七章的教訓。

    聖經中的教訓超越㇐切出於人的教訓。人的教訓不外乎倫理道德或勸人為善。。人間任何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或倫理學家的教訓;最基本的原則,乃是要保持人與人的關係。按照孔孟的道理,人與人的關係乃是「人倫」:所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幼有序,朋友有信。」從這些基本的人倫關係之中,就能發展出各種道德的教訓。好像舊約中神所賜的十條誡命中的後六條:

    當孝敬父母、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害人、不可貪戀人的房屋……妻子、財物等。

    按照「人倫」的原則,演繹出孔子的名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除了「當孝敬父母」這㇐條誡命之外,最後五條都可以說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寫照。因為任何人犯了這五條誡命中的㇐條,就是損害了別人;若是不願別人如此損害你,你就不能如此損害別人。

    任何國家法律上的規條,也是基於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發展出來。㇐個國家若沒有法律來保障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係,這國家就不成為國家,卻是㇐個野蠻的社會了。

    對於孔孟的教訓:「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之交」為天下五達道。孔子用「仁道」來概括這五達道。所以「修道之仁,仁者人也」。他把做人,處人的道理,都包括在「仁道」之中了。

    任何哲學家所寫倫理學,(或道德學 -- 不包括㇐度風行的「情境倫理學」(Situation Ethics)-- 情境倫理學其實不能算是真的道德理論,因為它乃是以「個人自己」為出發點,不是以人與人之關係為出發點)都必須是基於我們在此所提到「人倫」關係,然而再詳細加以分析發展,而成為系統化的倫理學。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22

    所以,總括來說:出於人的教訓,不外乎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關係。從積極方面看來,你我(包括他)彼此相助;從消極方面看來,彼此互不損害。這樣的話,人倫得以維持、社會得以安定,國家得以彼此共存 -- 以致達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美夢。

    如果人類能夠遵照這個道德原則而行,那麼社會之中就不會有罪犯,人間各種「殺人、姦淫、偷盜、搶劫、爭奪、陷害、貪慾、陰謀、結黨、紛爭、戰爭等等」你爭我奪的罪行都能免除了;我們活著的世界真的能成為烏托邦了。然而我們從歷史上的事實看來,(雖然孔孟教訓,以及希臘哲人從蘇格拉底、柏拉圖的教訓至今已數千年)人類自己的倫理道德教訓並沒有任何改化人類的功效!可見人的教訓完全失敗!先決條件 -- 與神和好

    聖經的教訓超越人的教訓,有㇐個基本的原因。從十條誡命,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原因。雖然後面六條是與人的道德理論完全㇐樣,但我們必須要有前面四條。後面六條是人與人的關係;前面四條是人與神的關係。人與神的關係若是沒有弄好,人與人的關係就絕對弄不好。人與神的關係不正常(無神論的人就更糟),人與人的關係也㇐定不正常。這也就是為什麼人的教訓 -- 人的道德理論,人的倫理準則 -- 不發生功效的原因。

    十條誡命中給我們看見:第㇐,你必須是㇐個有神論的人,而且相信

    這位神是惟㇐的㇐位創造天地的主宰,是至真、至善、至美、至高的存有。

    第二,你必須敬拜事奉這位獨㇐的真神;因為你誠心(新約稱為「用心靈誠實」)敬拜事奉這位真神,你就會愛祂、敬祂、尊祂。因此祂所賜的誡命你才會誠心遵守。

    第三,你不可妄稱這位真神的聖名。英文說:”You shall not take the name of the Lord your God in vain.”這是㇐種心靈的態

    度,神的吩咐在你的人生之中不會被視為渺茫的、虛無的。有這種心靈的態度,你也就不會覺得祂的誡命可以隨意遵守或不遵守(「情境倫理學」的錯誤就是「妄稱」神的名。)

    第四,當守安息日。這㇐點似乎與誡命或倫理漠不相關。其實也是表明我們是否與神有了正常的關係。因神六日工作,我們也工作;神第七日安息,我們也安息。我們的㇐舉㇐動盡皆配合神的定規。

    聖經的教訓奇妙之處,就是要我們先與神發生正常的關係;這是先決的條件。然後人類才能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聖經上的律法或道德的教訓與世界上任何法典或道德律不同之處,乃是前者是出於神的啟示,後者卻是出於人的經驗。

    世界上任何社會的存在,尤其是要從野蠻社會進步到文明社會;以致社會上人與人能夠和平相處,就必須有㇐種道德或良心的制裁;然後就逐漸地演繹出記錄下來的法典。這種法典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產生保障人身的安全,財產的安全等的法規。文明越進步,法典的條例就越繁複,為的要保障複雜社會中各色人等,都能和平相處。

    自從該隱謀殺了亞伯,遭神刑罰而流離飄蕩,離開了耶和華的面,到伊甸之東挪得地落腳居住(創世記四章);文明社會中就有了法律的觀念(該隱的後裔是人類文明社會發展的先祖 -- 創四17下至24)。很顯然地,人類社會中產生法律制裁的觀念,起源仍然是因為神必懲罰人類的罪行。該隱謀殺亞伯是起於他心中的嫉妒自私,自以為可以犯罪而不為人知,然而他仍逃不過神的刑罰。這種出於神的制裁或刑罰的良知,就此被種於人的內心之中。當該隱被逐離神面,他就完全脫離了與神的關係,也就是說:完全與神隔絕,不再與神發生係 -- 這是世界㇐般文明社會的寫照 -- 從此,人祇是與人發生關係。但因為人的內心之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 23

    中有那良知,人與人若是要和平共存,就㇐定會逐漸演展出㇐種法律制裁的保障,這就是世界上各族各國人民法典的起源。(創四章中,該隱後裔之㇐,拉麥曾如此說:「壯年人傷我,我把他殺了,少年人損我,我把他害了 -- 也可作:我殺壯士,卻傷自己;我害幼童,卻損本身。」這裏拉麥的話是世上任何人類文明社會中法律制裁的基本原則。)

    摩西的十條誡命與世上任何法律典章不同之處,乃是出於神的啟示。人與人的關係若是要保持正常,人必須先與神有正常的關係。神所賜的律法的原則不是「人與我,我與人的兩方面的關係」;乃是「我與神,人與神,然後人與我三方面的關係。」人間的律法原則:

    人→律法→人與我。摩西律法的原則:神→律法→人與我。

    人類歷史進展分兩個方向:㇐是該隱後裔的歷史,也就是人類歷史的發

    展方向,各族各方的人民歷史,如古代的巴比倫、亞述、以及與以色列同時的赫人;這是不認識真神的人民歷史發展的過程。

    ㇐是塞特(本來應該是亞伯)後裔的歷史,聖經中神的子民(後來的以色列民)是從這㇐系列出來的。這是認識耶和華為獨㇐真神的人民歷史發展過程。

    所以誡命的第㇐條,乃是必須要信仰這獨㇐真神的誡命:除了耶和華之外,不可再有別神。

    在前面已經提到過:誡命的第二部,後面六條:與世界的法典似乎是相似,因為這是關係人的道德倫理,但在道德倫理方面相似,並不證明聖經的誡命是抄襲外邦人的法典。不久以前考古學者發現了巴比倫「漢漠拉巴」(Hammurabi)的法典,㇐些不信聖經是神啟示的新派學者們,就大大鼓吹說:聖經上的誡命、律法、條例是抄襲漢漠拉巴的法典而來。

    但是後來這些學者詳細研究,就立刻發現兩者的性質內容完全不同。漢氏法典是完全根據巴比倫複雜的城市社會的需要而定的法律。聖經中以色列民當時還是遊牧民族,要到大衛建國時,才會有像巴比倫那樣城市社會的生活。但是因為他們不相信聖經是特殊的啟示,所以他們又說以色列人的社會與法典的發展乃是與當時四周各國(包括赫人、亞述人等)人民文化發展的動力,同時發展的。

    最可惜的,就是某些自認為是純正信仰的作者,也採取此種看法。例如有㇐份受著美國福音組織支持的雜誌,有㇐篇談本色神學的文章,也採取此種看法。

    「例如耶和華與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上立約,所採用的方法與當時國際間赫人帝國的宗主條約相似,顯然與當日的文化背景有關。」

    這位作者或許自己是純正信仰者,所以又加㇐句話說:「然而形色相似,內容與意義卻有所不同,這是神啟示獨特之處。」

    啟示若是獨特,怎能「採用」外邦人的方法呢?啟示既是出於神,怎能與「當日文化背景有關呢?」這不是自相矛盾的看法嗎?

    聖經的道德、律法、教訓之超然,就是因為完全出於神自己,與人類無神的文化無關。啟示的超越,是因為出於我們所相信的是這位活的真神。啟示是神自己的言語,為的是要表達神對於世人所存的救贖大恩的心意;絕對不會受著當時外邦多神(殘忍的宗教,甚至於有時也會將嬰孩作祭物)的文化所影響。不但如此,聖經中的先知也時常警誡以色列民不要去敬拜外邦的假神;所以以色列的文化乃是啟示的文化,不是受著外邦文化所影響而發展出來的文化。聖經的教訓不會受外邦文化道德的影響;反之神所啟示的道德教訓,卻要去影響外邦文化。所以任何文化與啟示接觸之後,那些文化上不道德的習慣風俗以及迷信的傳統就會改善進步。野蠻人以前彼此殘殺為要保留更多的敵人骷髏,因福音的傳入而能絕止。今天對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24

    於各國各族的人民也是如此,聖經的教訓被傳入任何㇐個外邦的國家之中,那個國家的文化習俗就會產生改化的影響,使那些不背乎神律的道德教訓,以及不背乎福音真道的倫理教訓,得以保存發揚;但那些不正確的(如多妻制度、封建思想、輕視婦女、種族歧視等等)社會習慣傳統,以及那些迷信的風俗,都要被

    轉移除滅。這樣人民生活因著聖經的教訓而更自由,更和平、更正常;社會生活因著聖經的教訓更進步,更文明,更高尚。

    最主要的㇐點,聖經的教訓能使我們歸向真神,認識這位獨㇐真神.,並能接受祂為我們所作成的奇妙救恩。

    (摘自導向第八、九、十期)

    那 些 歡 樂 串 成 的 日 子 珍葉看著小樂飛快地隱沒在叢林中,有點悵然若

    失的感覺。他真是⾧大了,自從開學的第二天,他就對我說:「媽媽,以後我自己可以騎單車上學,你不用陪我。」我問他為什麼?他看看我,然後若有所思地說:「我怕你受傷。」

    我的騎車技術的確不好,常常騎到半路,他要回頭看看我,怕我跌在路上。他身子輕盈,手腳敏捷,㇐下子便飛馳得遠遠的,使我追得上氣不接下氣,難怪他不要我跟在他後面。他那麼㇐句輕輕的「我怕你受傷」,既解除他的尷尬 -- 怕同學笑他要媽媽陪著上學,又不傷我的心,叫我知難而退,好㇐個小辣椒!講話就這樣不落痕跡地燙人心肺。想起古時宋太祖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也不過如此。別笑我往自己臉上貼金,比兒子比高了,這僅是我自己的感受而已。

    暑假時回香港,帶他探望婆婆和舅舅。婆婆與舅舅各住㇐層樓,毗鄰而居,彼此照顧,很是方便。小樂回來後對我說:「婆婆㇐個人住,好寂寞啊!我們家裡有那麼多地方,為什麼不叫婆婆來住?」那種真摯的表情,叫人聽了心裡覺得內疚,彷彿我虧待了婆婆㇐樣。

    猶記得,小樂念幼稚園的那㇐年,早上十㇐時多便回家。母子倆邊吃午飯,邊看電視上的兒童節目。飯後,總愛靠著唱機旁,跟著唱機,㇐句㇐句地讀故事書。天晴時,拿著小鏟子、小桶子到後院玩泥沙;或者拿著吃剩的麵

    包,到池塘去餵鴨子;有時騎著三輪車,逍遙自在地在跑道上與鄰居的小朋友們追逐。睡前故事,是項不可或缺的節目,每次讀完故事書,他便會滿足地進入夢鄉,結束忙碌的㇐天。學期快結束時,有㇐天中午,他對我說:「媽媽,明年我不能陪你吃午飯了,你只有㇐個人在家。」我說:「好的,那麼明年我去上班吧!」小樂緊張地說:「不,媽媽你不要去上班,如果你要工作,可以在家裡的後院工作。中午嘛,如果你㇐個人吃飯太寂寞,可以找我同學的媽媽,㇐齊吃飯,她也是㇐個人在家啊。」他的細心、體貼,叫我動心,同時也驚覺日子的無情。

    爺爺去世的那段日子,在睡前晚禱中,總不忘為爺爺禱告。他總是天真地對天父說:「親愛的主耶穌,我愛你,我也愛爺爺,求你讓爺爺可以上天堂,阿們!」他的坦率,純真,常叫我慚愧。怪不得經上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是的,時不我與,那逝去的日子,永遠不會再回來。但是,看看㇐個小生命的成⾧,不但豐富了我的生命,也分享到人間的真、善、美。教養自己的孩子,是神的恩典,也是㇐種享受;㇐種藝術。我會把那些歡樂的日子,串成無價的珍珠,永遠鑲在我的心環上。

    (摘自導向第十期)

  • 導向文摘 5

    二零一八年九月 25

    曠 野 的 呼 喚 殷穎牧師

    人們在都市裡住得久了,總不免會感到窒息,透不過氣來,想到㇐望無際的郊野,藍藍綠綠的㇐片,空空矌曠無垠的視野,讓身心都鬆弛下來,浸浴在大自然中,該是多麼令人企盼的㇐種享受。

    但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要找機會到郊野中去鬆㇐鬆筋骨,卻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我們生活的空間已經這樣狹窄,但每㇐吋土地都還要去刻意地「開發」,每㇐塊大自然的山水都要去「發展」成為觀光區,加上人工的「美化」,早已失去了上帝創造的本來面目。你要再去找㇐塊乾淨的土地,自然空矌的郊野,真是十分困難的事了。

    昔日施洗約翰走出了宗教、政治、文化的中心耶路撒冷,丟棄了他世襲的祭司職位,而走到曠野裡去,親愛上帝創造的大自然,吃原始自然的食物 -- 蝗蟲、野蜜;穿粗糙的駱駝毛的衣服,在山巔水源沉思默想,練習用耳朵聽由天上來的聲音。於是他終於聽到了已沉寂了幾百年的上帝的聲音,催迫他到約但河畔去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其實這些聲音都隱藏在聖經裡,也遍滿在上帝創造的大自然中:「在矌野有人聲喊著說,豫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彎彎曲曲的地方要改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為平坦,凡有血氣的都要見上帝的救恩。」(路三4-6)只是人們的耳朵已習慣了聽世界上的聲音,而且多半是被罪惡污染了的粗俗的噪音;人們的心靈早已常久被物慾朦蔽,產生了㇐種厚厚的繭,對於大自然的呼喚,對於上帝的聲音,久已聽而不聞。在新舊約之間,有數百年沒有出現過偉大的先知,能夠聽到上帝的聲音,傳達祂的信息。

    在撒母耳之前,由於老祭司以利的昏瞶,「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直到童子撒母耳,以其童稚的心靈,清

    明的耳朵,才能再聽見上帝的呼喚。當先知以利亞在逃避耶洗別的追索,逃上何烈山的洞中;耶和華要向他的僕人說話,當時烈風大作,崩山碎石,然後有地震火焰,但在這些大自然的聲音之後,上帝卻以微小的聲音向以利亞說話,勉勵他的僕人。在煩囂的塵世中,在充滿噪音的時代裡,人們確是難以聽到上帝的聲音。所以施洗約翰才擯棄了繁華的耶路撒冷,而走到曠野去,練習過大自然的原始的生活,恢復心靈的明智,開啟耳朵的聰敏。施洗約翰便能清楚地感受到上帝的話,而奉召到約但河畔去宣講悔改的福音,使千千萬萬的人接受了悔改的洗禮,震撼了整個耶路撒冷,為當時腐敗的宗教,注入了鮮活的新血。

    但今天除了在巴勒斯坦或㇐些尚未開發的地區外,要找㇐片曠野幾乎是不可能的。難道除了真正的曠野我們便再也聽不到上帝的聲音了嗎?其實不然,上帝的話隨時隨地都在向我們發出呼召;因為聖經既是全備的啟示與真理,上帝便時刻在向我們說話,只要我們安靜下心來,側耳而聽,昔日上帝在舊約中對以賽亞的呼召:「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新約中主耶穌的命令:「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這些話無時不在我們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