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統癌症之防治 - s.y.dao重之心臟血管疾病、肺功能不良等,有嚴...

7
5 攝護腺癌 前言 1982年起,癌症已成為國內十大死 因排名的第一名,每年罹患癌症人數超過 三萬人;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國人攝護腺 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之趨 勢,台灣每年新病例都超過千位,發生率 佔男性癌症第六位,而死亡率佔男性癌症 死亡十大疾病的第八位。台灣大約25%- 30%攝護腺癌患者在初診斷時已有轉移病 灶。這些已轉移病人整體的存活期中數是 38.4 個月,與日本約為36 個月的數據相 似。顯示台灣與日本病人之存活期中數比 西方人的2532個月要長得多。 臨床表徵 早期攝護腺癌通常沒有症狀,但腫瘤 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頸時,則會發生類 似下泌尿道阻塞或刺激的症狀,嚴重者可 能出現急性尿瀦留、血尿、尿失禁。骨轉 移時會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貧 血、脊髓壓迫導致下肢癱瘓。 早期診斷 合併肛門指診 (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簡稱 DRE) 與攝護腺特定抗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簡稱PSA) 查是目前公認最佳早期偵測攝護腺癌的診 斷工具。 美國泌尿科醫學會及美國癌症學會建 議五十歲以上男性每年應接受例行肛門指 診及攝護腺特定抗原檢查。但是家族中有 攝護腺癌病例者,應該提早自45歲開始進 行每年一次的檢查。此建議已獲國內討論 後一致共識,其中任一項 (PSA值或肛門 指診) 不正常時,都應與病患討論進行經 直腸超音波引導切片檢查。 同一血清在不同廠牌之PSA檢查,比 較上會有一些小差異 (15%以內)。另外在 某些狀況下病患不適合施行PSA檢查或判 PSA值,如病人有膀胱發炎、攝護腺發 炎、放置導尿管、膀胱尿道鏡檢查及肛門 指診等情形,都會導致PSA值升高。 泌尿系統癌症之防治 張心湜 陽明大學榮譽校長 潤泰醫療體系執行長 防癌講座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Jan-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5

攝護腺癌

前言

自1982年起,癌症已成為國內十大死

因排名的第一名,每年罹患癌症人數超過

三萬人;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國人攝護腺

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之趨

勢,台灣每年新病例都超過千位,發生率

佔男性癌症第六位,而死亡率佔男性癌症

死亡十大疾病的第八位。台灣大約25%-

30%攝護腺癌患者在初診斷時已有轉移病

灶。這些已轉移病人整體的存活期中數是

38.4個月,與日本約為36個月的數據相

似。顯示台灣與日本病人之存活期中數比

西方人的25至32個月要長得多。

臨床表徵

早期攝護腺癌通常沒有症狀,但腫瘤

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頸時,則會發生類

似下泌尿道阻塞或刺激的症狀,嚴重者可

能出現急性尿瀦留、血尿、尿失禁。骨轉

移時會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貧

血、脊髓壓迫導致下肢癱瘓。

早期診斷

合併肛門指診 ( d i g i t a l r e c t a l

examination,簡稱 DRE) 與攝護腺特定抗

原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簡稱PSA) 檢

查是目前公認最佳早期偵測攝護腺癌的診

斷工具。

美國泌尿科醫學會及美國癌症學會建

議五十歲以上男性每年應接受例行肛門指

診及攝護腺特定抗原檢查。但是家族中有

攝護腺癌病例者,應該提早自45歲開始進

行每年一次的檢查。此建議已獲國內討論

後一致共識,其中任一項 (PSA值或肛門

指診)不正常時,都應與病患討論進行經

直腸超音波引導切片檢查。

同一血清在不同廠牌之PSA檢查,比

較上會有一些小差異 (15%以內)。另外在

某些狀況下病患不適合施行PSA檢查或判

讀PSA值,如病人有膀胱發炎、攝護腺發

炎、放置導尿管、膀胱尿道鏡檢查及肛門

指診等情形,都會導致PSA值升高。

泌尿系統癌症之防治

張心湜

陽明大學榮譽校長

潤泰醫療體系執行長

防癌講座

6

聲洋防癌之聲 冬季號

PSA值上升的原因並非只有攝護腺

癌,其他最常見的原因是攝護腺肥大。根

據美國報告PSA值為4.1 ~ 9.9 ng/ml時,被

診斷為攝護腺癌的機率約為 2 0 ~

30%,PSA值 ≧ 10.0 ng/ml時,攝護腺癌

的機率為50%以上。但是國人攝護腺癌發

生率較西方國家低。

至於PSA升高,而攝護腺切片檢查結

果不是惡性 ,應如何處理?建議如下:

1. 第一次攝護腺切片檢查結果不是惡性,

則:

(a) 若是 h i g h g r a d e p r o s t a t 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PIN) 或存

在atypical gland (非典型腺體),建

議再做切片檢查。

(b) 若是良性 (benign),建議三個月後

再查PSA,若PSA異常,建議再做

切片檢查;或如病患有因攝護腺

瘤引起之排尿症狀,則考慮做經

尿道攝護腺切除術,將標本送病

理切片檢查。

2. 如果第二次切片檢查結果仍不是惡性,

則:如果PSA > 10 ng/ml,建議再做切

片檢查。如果PSA<10 ng/ml, 追蹤檢

查 PSA,如PSA上升速率超過0.75 ng/

ml/年,則再做切片檢查。

經直腸超音波目前在攝護腺癌診斷上

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是引導系統性切片的

進行。

其他檢查

核醫骨骼掃描、電腦斷層、磁振造影

檢查,但是磁振造影檢查最好在經直腸攝

護腺切片後4週,或經尿道攝護腺切除術

後4至8週再執行。

手術治療

適應症:局限性的攝護腺癌,其手術

後的結果通常較好,較適於根除性攝護腺

切除手術。淋巴結或骨轉移則不應施行根

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一般建議適於手術

之病患,其預期餘命應大於10年。由於攝

護腺癌的病患年齡通常很大,病患的健康

狀況與手術後的併發症有相當大的關係。

因此,病患有良好的身體狀況且沒有嚴重

之心肺疾病,才適於施行根除性攝護腺切

除手術。

禁忌症:手術危險性高之病患,如嚴

重之心臟血管疾病、肺功能不良等,有嚴

重出血傾向或血液凝固疾病,淋巴結或骨

轉移,或預期餘命小於10年。手術最好在

攝護腺切片6 ~ 8週,或經尿道攝護腺切除

手術12週後,如此可以避免因發炎反應造

成周圍組織(如直腸)的傷害,若要做神

經保存手術亦較容易。

攝護腺癌之荷爾蒙治療

目的:以藥物或手術合併或不合併抗

男性荷爾蒙藥物,以降低病人體內男性荷

爾蒙之濃度,藉以達到抑制或控制攝護腺

癌腫瘤細胞生長之目的,此即為荷爾蒙治

7

療。用於:較晚期之病人,攝護腺癌病人接

受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治療後,PSA逐

漸升高有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之情況。

及早荷爾蒙治療是否比較好?目前之

文獻報告結果偏向於及早荷爾蒙治療,因

為數據顯示及早荷爾蒙治療可使疾病進行

較遲發生,同時病人之存活明顯地延長。

攝護腺癌之化學治療

攝護腺癌罹患率之逐年增加,加上國

民健康之日益受到重視,尤其是對於老人

生活品質之提昇,促使國人越發關心攝護

腺癌之種種問題。假如能早期診斷出攝護

腺癌,五年存活率非常高,但對於無法進

行手術之病患,則以荷爾蒙治療為主。荷

爾蒙治療雖可以縮減腫瘤之體積,但絕大

多數病患病情都會隨時間而惡化,因為腫

瘤細胞會產生對荷爾蒙藥物的抗藥性而繼

續分裂、轉移、擴散。大部份的腫瘤會轉

移到骨盆腔之淋巴結及骨骼,引起劇烈的

疼痛。因此尋找新的取代性治療方法,包

括化學治療、免疫治療及基因治療,便成

為重要研究課題。目前化學治療的目標,

仍然以「治標」(緩解症狀),亦即減輕癌

症引起的痛苦為主。骨骼轉移可能引起疼

痛、骨折、脊髓壓迫及神經受損等等,除

可使用化學治療藥物外,也可嘗試合併使

用其他輔助性治療,以改善病患的生活品

質。因此,對於病情已惡化或醫師判定病

情無進展之荷爾蒙治療失效性攝護腺癌,

醫師可以儘量選擇使用副作用比較少的多

劑合併化學治療。

攝護腺癌之放射治療

放射線被應用於攝護腺癌的治療已有

多年的歷史。與早年較簡易的治療技術比

較,目前以電腦斷層或是核磁共振影像精

確界定攝護腺癌位置,配合高能量直線加

速器、日益精進的電腦輔助治療計畫系

統、劑量計算、合金鉛塊或多葉準直儀,

以及即時顯像系統自動線上電子照野成像

設備,放射治療技術逐漸能給予攝護腺癌

極高的致死劑量,而不過份傷及周邊正常

組織和皮膚。過去多年的經驗顯示,放射

治療的確能長期控制攝護腺癌,其對於攝

護腺癌之實際局部控制率在各文獻報告略

有不同,但臨床經驗上的確證明放射治療

也有很好的效果。

近年來由於電腦科技的進步,使得三

度空間順形放射治療,或甚至如強度調控

放射治療的技術,逐漸應用於攝護腺癌之

治療。應用使得三度空間順形放射治療之

技術,治療區域內組織每一點劑量都能精

確計算,因而使腫瘤劑量得以進一步提

高,而且能減少周邊組織之副作用。

腎細胞癌

前言

腎臟惡性腫瘤中以腎細胞癌最為常

見,佔成年人惡性腫瘤的2-3%,每年佔

防癌講座

8

聲洋防癌之聲 冬季號

所有癌症死亡率的2.3%,平均好發年齡

為60-70歲。分析美國1935至1989年的報

告,發病率:女性病人由0.7人/每10萬人

口/年,增加到4.23人/每10萬人口/年,而

男性則由1.6人增加到9.6人,但因醫學的

進步,相對存活率從1960年的30-40%,

提高到1990年代的50-60%。

腎細胞癌致癌的危險因子

1. 抽煙: 相對危險性增加1.2-2.3倍,但如

戒煙 1 0 - 1 5年,危險會降低

25-30%,根據研究顯示,腎細

胞癌男性20-30%,女性10-20%

歸因於抽煙。

2. 肥胖: 肥胖與腎細胞癌有正相關,特別

是女性。

3. 食物: 咖啡、酒精、肉類等會增加腎細

胞癌的機會。

4. 藥物: 止痛類藥物如acetaminophen、

phenacetin,利尿劑等會增加腎

細胞癌的機會,而口服避孕藥則

可減低腎細胞癌的機會。

5. 洗腎(血液透析):可能與尿毒症有關。

6. 基因遺傳: 如VHL,可於腎臟、腦及胰

臟產生癌症,是抑癌基因或

致癌基因突變的原因。

臨床表徵

1. 血尿:最早期的症狀

2. 腰痛:晚期

3. 腹部腫塊:晚期

4. 其他症狀:貧血、體重減輕、血壓上升

診斷

1. 腎盂靜脈攝影:常用

2. 超音波檢查:常用

3. 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用以進一步檢查

4. 胸部X光:檢查有無肺轉移

5. 骨骼掃描:檢查有無骨轉移

治療

1. 腎根除術:整個腎臟切除外,還要切除

有病腎臟之腎上線、腎臟周邊之脂肪組

織、及附近之淋巴腺。除傳統之手術方

法外,也可以用腹腔鏡或機械手臂(機

器人)之協助下切除腎臟。

2. 部份腎臟切除術:近20年來部份腎臟切

除術應用越來越多,其原因有二:1)由

於超音波檢查儀器的進步及普及,很多

小腎臟腫瘤被早期診斷,將近60%的腎

腫瘤是被意外查出來的;2)此類意外查

出來的腎腫瘤,其大小通常小於4公

分,施行部份腎臟切除術之10年存活

率,與腎根除術相當。除傳統之手術方

法外,也可以用腹腔鏡或機械手臂(機

器人)之協助下切除部份腎臟。

3. 熱射頻燒灼術:即高溫治療法,將探針

在超音波之引導下置入腫瘤,用射頻產

生的高溫(80攝氏度)將癌細胞殺死,

臨床上多選擇2.5-4公分的小腫瘤,可

分次治療。

9

4. 冷凍治療法:將探針在超音波之引導

下,或在腹腔鏡直視下置入腫瘤,以低

於零下之負40攝氏度低溫,將癌細胞凍

死,臨床上多選擇小於4公分的小腫

瘤,可分次治療。

晚期轉移性腎細胞癌的治療:腎細胞

癌在初診斷時已呈晚期或轉移癌,約佔

1/4,此類病患的預後很差,5年存活率為

0-20%。治療方法以細胞激素為標準的第

一線治療,所用的藥物有interferon α 及

interleukin 2,有效率僅10-15%,在治療

前先切除病側腎臟可提高存活率。當細胞

激素治療失效時,可考慮[標靶治療],是

針對特定的分子標靶所研發的擷抗藥物,

在晚期或轉移性腎細胞癌病人治療上扮演

嶄新的角色,目前已有兩種口服的藥物:

sorafenic及sunitinib(Sutent)。

尿路上皮癌

前言

尿路上皮是指尿液從腎細胞排出後,

流經腎粘膜、輸尿管粘膜、膀胱粘膜及尿

道粘膜的上皮,最常見的癌是移行性上皮

細胞癌,或稱尿路上皮細胞癌。這類癌症

男性罹病率遠高於女性,為男性癌症死亡

原因的第四位,佔男性所有癌症死亡人數

之5%,女性之3%。自1950年之後罹病率

逐漸增加,但死亡率則逐漸減少。好發於

年齡比較大的男性病人,及巴爾幹歐洲國

家,台灣南部烏腳病地區也常見。發病的

可能原因:1. 職業上的接觸:如染料工

業、油漆工、皮革工人、印刷工人等;

2.抽煙;3.咖啡及茶;4.止痛藥;5.尿路感

染:特別是女性病人。

腎盂癌

通常臨床表徵是血尿,也是早期的症

狀,不可忽視。如出現腹部腫塊或疼痛,

多已是晚期。而放射線學為診斷上必要的

工具,放射線學診斷在於提供兩種功能:

定位與分期,前者找出癌症的位置、大小

及數量,後者預判癌症的侵犯程度及有無

轉移,以做為治療的參考。其治療方式是

腎臟切除,連帶同側之輸尿管也一併切

除,比較晚期的腎盂癌也可用放射治療、

化學治療。

輸尿管癌

臨床表徵早期也是血尿,診斷方法同

上,治療方法也同上,部份輸尿管切除術

也是選擇之一,甚至用輸尿管鏡,導入雷

射光燒灼法也是可考慮的治療方式。

膀胱癌

臨床表徵是血尿,也可能伴隨頻尿及

小便痛。診斷方法同上,但還要加上膀胱

鏡檢查。治療方式:早期表淺的膀胱癌可

用內視鏡經尿道切除術切除癌病灶,範圍

比較大的可考慮部份膀胱切除術或全膀胱

切除術,比較晚期的可用放射治療或化學

治療。

防癌講座

10

聲洋防癌之聲 冬季號

尿道癌

早期症狀也是血尿,常伴隨頻尿及小

便痛,膀胱尿道鏡是最好的診斷工具。治

療方法:手術切除、放射治療、或化學治

療。

陰莖癌

前言

陰莖癌多發生在衛生比較差的國家,

比較落後的國家發生率較高,美國人的陰

莖癌佔所有癌症的0.4%。陰莖癌患者92%

有包莖,猶太人因為生下來就割掉包皮,

陰莖癌的發生率僅0.1%。台灣近20年來

已很少見這種病。

臨床表徵

陰莖外觀可見紅色硬塊,或小結節、

小腫塊,或出現潰瘍、或突出的乳突狀,

局部疼痛,出現分泌物,甚至出血,附近

的腹股溝淋巴腺可能腫大,有壓痛。

診斷

切片檢查病理化驗才能確定診斷。陰

莖出現結節腫塊或潰瘍,經治療兩週以上

還不好,就應切片檢查。

治療

1. 包皮環切:病灶位於包皮上的可考慮用

這個方法,五年存活率達60%,局部復

發率也高,達30%,故必須謹慎選擇。

2. 部份陰莖切除術:侵犯龜頭或陰莖遠端

的病灶,切除後殘留的陰莖長度若在3

公分以上,病人仍可站立解尿及陰莖勃

起。

3. 陰莖全切除術:對於陰莖近端病灶,或

侵犯尿道病灶,則應陰莖全切除。

4. 雷射治療:對於年青病人,病灶較表淺

者可考慮之,再發率高達40%。

5. 放射治療:最大的好處是能保留陰莖,

治療範圍包括腫瘤及附近腹股溝的淋巴

腺,對於早期腫瘤可有80-90%控制

率,及80%的陰莖保留率。

6. 化學治療:在陰莖癌治療中的角色尚未

確立。

睪丸癌

前言

睪丸癌的發病率,歐洲人較高:8.6

人/100,000人口/每年,北美白人為3.7人

/100,000人口/每年,北美的黑人則較低:

0.9人/100,000人口/每年。年輕人較常見,

35%的病人一旦被診斷時,已經有淋巴腺

或其他地方轉移,最後致命的原因絕大多

數都是全身,尤其是肺部轉移。如果不治

療,很少病人會活過兩年,很多病人在摸

到睪丸腫大後,沒有積極求醫,因此常延

誤病情,如果能早期治療,其治癒率並不

差,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得到不錯的治

療效果。

11

臨床表徵

65-94%病人可以摸到一個無痛且腫

大的睪丸,10%的病人會感到疼痛,其他

少見的症狀有:失去性欲、不孕症、睪丸

扭轉、血精、精索靜脈曲張等。另有5%

病人伴隨陰囊水腫。還有5%病人發生男

性乳房女性化。

實驗室檢查

有兩種腫瘤標記最常用:人類絨毛親

生殖腺素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及阿爾發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約10-15%睪丸精原細胞癌,其

HCG會升高,而睪丸之絨毛細胞癌,則

100% HCG會上升,50-70%的睪丸癌中,

AFP會升高。

影像學檢查

超音波可檢查睪丸腫瘤之大小,電腦

斷層檢查有無淋巴腺轉移,胸部X光檢查

有無肺轉移。

治療

1. 睪丸切除術:為睪丸癌之標準治療法。

2. 後腹腔淋巴腺切除術:多用於睪丸之非

精原細胞癌治療。

3. 放射線治療:用於睪丸精原細胞癌之後

腹腔淋巴腺照射。

化學療法: 用於較晚期或轉移他處的睪丸

癌。

防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