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28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 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 2015 10

Upload: others

Post on 20-Jul-2020

10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

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

2015 年 10 月

Page 2: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I

目 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通则............................................................................................................................. 1

4.1 海洋垃圾的分类 ................................................................................................. 1

4.2 监测内容 ............................................................................................................. 2

4.3 监测区域选择原则 ............................................................................................. 2

4.4 监测断面布设 ..................................................................................................... 2

4.5 监测时间和频率 ................................................................................................. 3

4.6 影响现场监测的因素 ......................................................................................... 3

4.7 样品处理和分类 ................................................................................................. 3

4.8 质量控制和保证 ................................................................................................. 4

5 海面漂浮垃圾监测..................................................................................................... 4

5.1 海面漂浮大块及特大块垃圾的船上观测 ......................................................... 4

5.2 海面漂浮小块及中块垃圾的拖网监测 ............................................................. 8

6 海滩垃圾监测............................................................................................................. 9

6.1 仪器和设备 ......................................................................................................... 9

6.2 监测方法 ............................................................................................................. 9

6.3 数据计算 ........................................................................................................... 10

7 海底垃圾监测........................................................................................................... 10

7.1 拖网式监测 ....................................................................................................... 10

7.2 潜航式监测 ....................................................................................................... 12

7.3 潜水式监测 ....................................................................................................... 13

8 海洋垃圾分布状况及潜在影响分析....................................................................... 15

8.1 海洋垃圾分布状况 ........................................................................................... 15

8.2 海洋垃圾来源 ................................................................................................... 15

8.3 变化趋势 ........................................................................................................... 16

8.4 潜在影响分析 ................................................................................................... 16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海洋垃圾监测记录表 ....................................................... 17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海洋垃圾监测评价报告内容与格式 ............................... 26

Page 3: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基本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

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 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洋垃圾 marine debris/litter

在海洋和海滩环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被丢弃的固体物质,包

括故意弃置于海洋和海滩的已使用过的物体,由河流、污水、暴风雨或大风直接

携带入海的物体,恶劣天气条件下意外遗失的渔具、货物等。

3.2 监测断面 monitoring transect

在监测区域布设的采样单元,采样单元的长度是自采样开始到采样结束之间

的直线距离,采样单元的宽度根据具体的监测项目而定。

3.3 样带法 belt transect

船舶或潜水器沿直线行驶,在直线的一侧设一定宽度带状观测区的调查方法。

3.4 样线法 line transect

船舶或潜水器沿直线行驶,在直线的一侧,观测者在视线可及范围内观测目

标物体的调查方法。

3.5 累积速率 accumulation rate

在一个采样单元,单位时间内垃圾停留在海滩上的数量。

3.6 持续存量 standing stock

在一个采样单元,某一时间点海滩上停留的垃圾数量。

4 通则

4.1 海洋垃圾的分类

Page 4: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2

4.1.1 按尺寸规格分类

按切割物体形心的最大尺寸可分为:

——小块垃圾,尺寸<2.5 cm;

——中块垃圾,尺寸≥2.5 cm且≤10 cm;

——大块垃圾,尺寸>10 cm且≤1 m;

——特大块垃圾,尺寸>1 m。

4.1.2 按材料类型分类

按垃圾材料类型可分为塑料类、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

橡胶类、织物(布)类、木制品类、纸类和其他人造物品及无法辨识的材料。

4.2 监测内容

海洋垃圾的监测内容和方法见表1。

表 1 海洋垃圾监测内容与方法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漂浮大块及特大块垃圾 样带法、样线法

漂浮小块及中块垃圾 拖网式

海滩垃圾 目视法、重量法

海底垃圾 拖网式、潜航式、潜水式

4.3 监测区域选择原则

4.3.1 适合进行垃圾监测的海滩应有适当的坡度,组成成分主要为砂子或碎石,

紧邻开阔海域,没有防波堤,且对公众开放。

4.3.2 具有潜在危险废弃物的海域,风浪较大的海域,海底倾斜度较大的区域,

废弃物倾倒区,航道、港口和码头水域,不适宜开展潜航式和潜水式海底垃圾监

测。

4.3.3 海底倾斜度较大的海域、海底地层结构为大块礁石或小而尖岩石的海域、

废弃物倾倒区、布设了螃蟹笼和虾笼的渔业捕捞区、珊瑚礁和海草床等自然保护

区,不适宜开展拖网式海底垃圾监测。

4.4 监测断面布设

根据随机均匀原则,监测断面应覆盖并均匀分布于监测区域。

海滩垃圾监测区域为自然海滩岸线,包含定期清理的海滩和未经清理的海滩,

监测断面布设应覆盖滨海旅娱乐区、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等海洋功能区。海滩

Page 5: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3

长度不大于2km,设置不少于2个监测断面;海滩长度2km~5km,设置不少于3

个监测断面;沙滩长度大于5km,设置不少于5个监测断面。

海面漂浮垃圾监测应综合考虑沿海人口分布情况、海洋功能区分布和沿海产

业类型等周边环境信息,并按照不同的海域类型进行监测断面布设:

——海湾:海湾面积大于等于100km2,宜设置不少于3条垂直于湾底的监测

断面;海湾面积为10 km2-100km

2,宜设置不少于2条垂直于湾底的监测断面;海

湾面积小于10 km2,宜设置不少于1条垂直于湾底的监测断面;

——河口:以扇形方式设置不少于3条监测断面;

——开阔海域:监测断面应均匀分布监测区域,断面长度不低于监测主岸线

长度的10%。

4.5 监测时间和频率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海洋垃圾监测,时间宜为9月~10月。河口区邻近海域宜在

丰水期进行监测。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监测频率。

4.6 影响现场监测的因素

能见度和海况对海面漂浮垃圾和海底垃圾监测有一定影响,应在海面能见度

较高和海况等级(见表2)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进行监测。在3级以上海况条件下,

应避免进行现场监测。

表 2 海况等级表

海况等级 风名 风浪

名称 海面征状 浪高(m)

零级(SS 0) 无风 无浪 海面像镜子一样平静 0

一级(SS 1) 软风 微浪 海面有波纹,但还没有白色波顶 0~0.1

二级(SS 2) 微风 小浪 波较大,波顶开始破裂,间断见到白色波浪 0.1~0.5

三级(SS 3) 和风 轻浪 小浪,波长较大,往前卷的白碎浪较多 0.5~1.25

四级(SS 4) 清风 中浪 中浪,波浪相当大,白碎浪很多,间或有浪花

溅起

1.25~2.5

五级(SS 5) 强风 大浪 开始形成大浪,波浪白沫飞布海面 2.5~4

注 1:浪高指有效波高(H1/3)。

注 2:海况等级按 GB/T 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 第 2 部分:海洋水文观测中的相关规定划分。

浑浊度高的海域,水体能见度影响潜水器操作人员和潜水员对海底垃圾的搜

索和采集,应避免进行现场监测。

4.7 样品处理和分类

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简单清洗,放入样品瓶(袋)或其它合适的容器中以待

Page 6: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4

进一步分析。样品不应采用冰冻方法保存。

应将样品清洗干净,干燥后称量其干重,对样品进行分类,并将其类型、名

称、重量等记录到样品分类表中(表格格式见附录 A)。

4.8 质量保证和安全措施

本规程执行中应遵守以下质控要求:

——从事潜水式海底垃圾监测的人员应取得专业潜水员资格证书;

——监测开始前应制定现场监测操作程序,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不同监测断面的拖网采样应遵循相同的操作步骤(见 5.2 和 7.1),以使

每次拖网采样数据结果具有可比性;

——进行潜航式和潜水式海底垃圾监测时,应首先考虑安全,事先做出详细

的潜水计划,并应保证监测步骤的重现性和准确性。

5 海面漂浮垃圾监测

5.1 海面漂浮大块及特大块垃圾的船上观测

5.1.1 仪器和设备

海面漂浮大块及特大块垃圾的目测需要的设备和材料:

——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GPS);

——双目望远镜,用于鉴别目标物体;

——测距仪或者带刻度的双目望远镜,用于测量距离;

——指南针,用于测量角度;

——带纸夹的书写板;

——铅笔。

5.1.2 监测方法

5.1.2.1 样带法

观测组至少应由两名成员组成。船舶在选定的监测断面上行驶,观测者面向

不晃眼的一侧,目测有效观测宽度内的海面漂浮垃圾,望远镜不用于搜寻目标物

体,仅用于帮助确认目标物体的类型和尺寸。

样带法监测范围为船舷一侧向外视线可及范围内一定宽度的带状观测区。

有效观测宽度一般设为50 m至100 m,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定,但应保证所

有监测断面的有效观测宽度相同。

Page 7: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5

样带法监测的有效观测宽度按如下方法进行估算。将一张纸板裁成直角三角

形,其大小相当于观测者眼睛距水面的高度与有效观测宽度缩小至一定比例形成

的直角三角形。观测者站在船舷边,手持三角形纸板保持不动,眼睛沿三角形的

斜边向船舷外侧观看,目光碰到水面的一点,即为样带法有效观测距离(见图1)。

有效宽度内的所有目标物体都应被统计,超出其范围的物体不予统计(见图2)。

5.1.2.2 样线法

样线法监测的有效宽度为船舷一侧向外视线可及范围。应统计所有目测到

的目标物体,测定并记录其与观测者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见图3)。

样线法适用于垃圾数量较多的监测区域,获得的垃圾样本数量不应小于40。

如果能够准确估算目标物体的距离和角度,样线法为首选方法。

船舷边

三角形纸板

海平面

观测者眼部距水面的高度

有 效 观 测 宽 度

表示观察者头部所在位置

表示船舶甲板的位置

图1 样带法监测漂浮垃圾船舷外有效宽度的

估测

Page 8: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6

5.1.3 数据计算

5.1.3.1 样带法

海面漂浮大块及特大块垃圾密度( D̂)(个/km2)的计算方法见公式(1):

ˆ=n

DLw

(1)

式中:

n——被统计的目标物体总数(个);

L——所有监测断面总长度(km);

w——监测断面有效宽度(km)。

5.1.3.2 样线法

海面漂浮大块及特大块垃圾密度( D̂)(个/km2)的计算方法见公式(2)~

公式(6)。

L

nfD

2

0

(2)

m

k

kW

f1

10 (3)

代表观测者,观测角度在 0°到 90°之间

W 为有效观测宽度

目标物体 1 位于有效宽度内,应被统计

物体 2 位于有效宽度外,不应被统计

图 2 样带法监测示意图

代表观测者

P1、P2为目标物体1、2与船之间的垂直距离

r1、r2为目标物体1、2与观测者之间的距离

θ1、θ2为目标物体1、2与观测者之间的角度

图3 样线法监测示意图

Page 9: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7

n

i

i

kW

Pk

nW 1

cos2

(4)

= sini ί ίP r θ (5)

2

1

1

21

nWV

(6)

式中:

0f ——当垂直距离为零时发现目标物体的概率密度函数(1/km);

n ——被统计目标物体总数(个);

L——所有监测断面总长度(km);

W——目标物体与船之间最大垂直距离(km);

Pi——目标物体i与船之间垂直距离(km);

ri——发现目标物体i时,目标物体与观测者之间的距离(km);

θi——发现目标物体i时,目标物体与观测者之间的角度;

k——依次取1,2,3,4等自然数,计算直至am+1 的绝对值不大于临界值V;

m——k的上限临界值,应小于7。

垃圾密度变量 )ˆ(DVar (个/km2)的计算方法见公式(7)~(8)。

ii

ii

dl

nD

ˆ2ˆ (7)

)1(

ˆˆ

)ˆ( 1

2

RL

DDl

DVar

R

i

ii

(8)

式中:

iD

——监测断面 i 的垃圾估计密度(个/km2);

id̂ ——监测断面 i 有效宽度的 1/2(km);

li——监测断面 i 的长度(km);

n ——监测断面i被统计的目标物体总数(个);

Page 10: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8

R——监测断面总体数量(个);

L——所有横断面总长度(km)。

5.2 海面漂浮小块及中块垃圾的拖网监测

5.2.1 仪器和设备

海面漂浮小块及中块垃圾采样所需设备和材料如下:

——GPS 定位系统;

——拖网网具;

——吊杆;

——钢丝绳;

——流量计(备用);

——样品瓶(袋);

——样品标签;

——托盘(用于样品的分类和干燥);

——镊子(用于分类样品);

——放大镜(用于鉴定样品);

——一次性手套;

——带纸夹的书写板;

——铅笔。

5.2.2 监测方法

拖网监测,应在船舷的一侧固定网具,网具为网口宽不小于1.0 m,高不小

于0.5 m,网衣为孔径0.33 mm的漂浮生物网。船舶行驶速度应小于5节。每个监

测断面,拖网采样步骤、拖网速度及拖网时间应保持一致。

拖网过程中,网具应保持部分浸没在水下,不应完全浸没在水下或全部露出

水面。当漂浮生物网网衣被悬浮物等物质堵塞,流经网具的水流不畅时,应结束

拖网采样,更换网衣。在海面漂浮小块和中块垃圾密度较高的海域,可适当缩短

监测断面长度。监测断面长度即船行驶的直线距离。如漂浮生物网上装有流量计,

可直接测量出拖网采集过的海水体积。

5.2.3 数据计算

海面漂浮小块及中块垃圾密度( D̂)(个/km2或 kg/km

2)计算方法见公式(9):

Page 11: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9

ˆ nD

Lw= (9)

式中:

w——网口宽度(km);

L——拖网监测断面总长度(km);

n——拖网采样中采集的垃圾数量或重量总和(个或 kg)。

6 海滩垃圾监测

6.1 仪器和设备

海滩上垃圾监测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材料如下:

——米制卷尺,用于测量采样单元的长度和宽度,以及难以搬动的大块及特

大块垃圾尺寸;

——桩子、彩带、PVC(聚氯乙稀)管,用于标记监测断面;

——地形图,用于标记监测区域;

——记号笔和油漆笔,进行累积速率监测时,用于标记难以清理的大块及特

大块垃圾;

——小刀和剪子;

——加厚劳保手套;

——小号和大号垃圾袋,用于收集垃圾样品;

——天平或秤(0-300 g、0-2 kg 及 0-20 kg),用于称量垃圾;

——带标签的广口瓶,用于收集 6 mm 以上的小块垃圾;

——数码照相机,用于对监测区域拍照;

——GPS 定位系统;

——带纸夹的书写板;

——铅笔。

6.2 监测方法

海滩垃圾监测指标包括累积速率和持续存量。对定期清扫的海滩,宜进行累

积速率监测;对小块垃圾清扫困难的海滩,宜进行持续存量监测。

进行累积速率监测时,采样单元应是海滩上随机布设的监测断面或者整个海

滩,以评估监测区域内海滩上垃圾总量随时间变化情况。采样开始前应将采样单

元内所有可见垃圾清理干净(不包括被掩埋在沙滩里的垃圾)。

Page 12: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10

进行持续存量监测时,采样单元为海滩上随机布设的监测断面,以评估某个

时间点监测区域内海滩上垃圾的总量。采样开始前不应事先清理采样单元内的可

见垃圾。

监测断面宽度为 5 米,长度为从水边或湿泥滩的边缘至平均高潮线处或植被

覆盖区域。监测人员两人一组,一人采集和处理垃圾,另一人记录数据。对人力

无法搬动的大块或特大块垃圾以及 6 mm 以下的小块垃圾不进行采样。对采集的

垃圾进行统计分类和称重后,应将海滩上采集的垃圾清走。

6.3 数据计算

海滩垃圾密度( D̂)(个/km2或kg /km

2)的计算方法见公式(10):

ˆ nD

Lw= (10)

式中:

w——监测断面宽度(km);

L——监测断面的总长度(km);

n——垃圾的数量或重量总和(个或 kg)。

7 海底垃圾监测

7.1 拖网式监测

7.1.1 仪器和设备

海底垃圾拖网监测所需设备和材料如下:

——拖网网具;

——绞车;

——吊杆;

——钢丝绳;

——样品袋,用于收集拖网采集到的海底垃圾;

——秤(0-100 kg),用于称量海底垃圾;

——劳保手套;

——GPS 定位系统;

——带纸夹的书写板;

——铅笔。

Page 13: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11

7.1.2 监测方法

进行拖网监测时,航向稳定后,网具通过船尾的滑轮放出或从船尾坡道投出。

拖网过程中,水深改变可导致网具在海底倾斜,应随时调节拖网深度,以保持网

具附着在海底。可用声纳系统探测网具是否接触到海底。拖网结束后,船舶减速,

回收网具,网具接近水面时,绞车减速,至网具完全吊起立即停车,解开网袋取

样。

船舶航速应低于 3 节,拖网时间一般为 15 分钟~30 分钟。拖网绳长宜为水

深的 3 倍,近岸浅水区应为水深 3 倍以上,水深 1000m 以上的深海区域,绳长

为水深的 1.5 倍~2.0 倍。

监测断面宽度相当于网具的网口宽度,长度是船行驶的直线距离。每个监测

断面的拖网采样步骤、拖网速度及拖网时间都应保持一致。

7.1.3 数据计算

单位面积海底垃圾拖网采样的网获量(CPUE)(个/km2 或 kg/km

2)计算方

法见公式(11)。

= ii

i i i

WCPUE

D F P (11)

式中:

CPUEi——拖网监测断面 i 中,单位面积被捕获垃圾的网获量(个/km2 或

kg/km2);

Wi——拖网监测断面 i 中被捕获垃圾的数量或重量(个或 kg);

Di——拖网监测断面 i 中船舶拖网距离(km);

Pi——拖网网口宽度(km);

Fi——拖网监测断面 i 中对垃圾的捕获效率(此参数宜设定为 1)。

监测区域所有拖网监测断面的单位面积海底垃圾的平均网获量(CPUE)计

算方法见公式(12):

1

( )n

i

i

CPUE

CPUEN

(12)

式中:

Page 14: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12

N——监测区域的拖网次数。

监测区域海底垃圾的总量(Wt)计算方法见公式(13)。

( )t

AW CPUE

C (13)

式中:

A——监测区域的面积(km2);

C——在拖网过程中捕获量与流失量的比值,其值一般为 1.0。

7.2 潜航式监测

7.2.1 仪器和设备

海底垃圾潜航式监测所需设备和材料如下:

——潜水器;

——母船;

——起重机;

——双向通讯工具;

——声学定位系统,用于潜水器声学定位;

——标准罗经,用于确定航向和目标物体方位;

——实时导航系统;

——GPS 定位系统;

——彩色监测摄影机;

——比例配对激光器,外置摄像机旁,估算目标物体尺寸和类型;

——单色、低光度摄像机;

——手持照相机;

——150W 的卤素灯(海底探照灯);

——手持式潜水声纳枪;

——带纸夹的书写板;

——铅笔。

7.2.2 监测方法

海底地势平坦的海域适宜开展潜航式海底垃圾监测。

潜水器应装载超短基线声学定位系统、标准罗经和 GPS 定位系统,并应装有

双向通讯工具,以便潜水器及母船实时掌握潜水器的深度、海底地形及储存在地

Page 15: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13

理信息系统(GIS)中其它的空间数据。潜水器外壁可装有彩色摄影机、比例配

对激光器、单色低光度摄像机、150W 卤素灯及机器手臂等设施,以记录目标物

体影像并开展垃圾采集工作。

潜水器下潜到预定深度时(宜在400 m以内)悬停在海底上方开展监测。观

测者应坐在潜水艇腹部靠前的位置,通过前舱和观察窗观测,录制海底垃圾影像

和观测者的现场描述,并通过机器手臂采集海底垃圾(深度<180 m)。

潜航式海底垃圾监测方法应为样带法或样线法。采用样带法监测时,监测有

效宽度应小于2 m,选取不少于3个有效宽度相同的监测断面,记录有效宽度内的

所有垃圾。采用样线法监测时,监测范围为潜水器一侧向外视线可及区域,记录

垃圾到潜水器的距离及角度。

开展潜航式海底垃圾监测时,潜水器一般以0.5节~1节的航行速度匀速前进,

每次监测时间宜为10分钟~15分钟,监测断面长度为潜水器行驶的直线距离。如

果潜水器的航速或者路线发生改变,需重新记录方位、速度和时间。

7.2.3 数据计算

潜航式监测数据处理方法见 5.1.3。

7.3 潜水式监测

7.3.1 仪器和设备

海底垃圾潜水式监测所需设备和材料如下:

——船舶;

——潜水衣;

——水下摄像机;

——气瓶;

——深度表;

——调节器;

——通气管;

——面罩;

——浮力补偿器;

——配重和配重带子;

——潜水用橡皮脚掌;

Page 16: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14

——保护手套;

——潜水刀,被绳索、渔网缠绕时,用于自救;

——桩子和铁锤(方块样区法);

——金属杆(截线法);

——带有配重的尼龙绳;

——带有塑料绳的网袋;

——防水记录本和铅笔;

——塑料软尺。

7.3.2 监测方法

海底垃圾潜水式监测宜在浅海区域开展。监测方法为方格样区法和截线法。

方格样区法,即在一张监测区域的海图上绘出等距离的网格线,一块正方形

网格代表一个采样单元,使用随机数字表对采样单元进行随机抽取(见图 4)。

在被选定的采样单元的对应海域开展监测,装备有水下呼吸器或通气管的两名

(或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潜水员下潜至海底,用桩子和绳索标记出与海图上标

记的采样单元的位置和面积相同的正方形采样区域。

图 4 海底垃圾监测单元随机选择示意图

截线法,在监测区域内随机布设监测断面进行监测的方法。监测断面应与主

岸线平行,对于海底坡度有明显变化的海域,应在不同海底深度处布设监测断面,

每个监测断面相互平行。开展监测时,在选定监测断面的海底放置一条两端配重

的绳索,绳索长度可设为 100 m,配重绳索应尽可能拉紧,并在绳索两端配置浮

漂,标记监测断面位置,以便监测人员回收绳索。潜水员每两人一组,携带一只

金属杆下潜至海底,在绳索的上方顺着绳索方向移动,金属杆的一端应接触到绳

索,并保持与绳索方向垂直。潜水员对垃圾的监测范围为金属杆扫过的区域。

潜水员开展海底垃圾监测时,中块垃圾采集并携带到船上,大块及特大块垃

圾用水下摄像机拍照,并用防水记录本和油性铅笔记录其类型、名称和尺寸。

Page 17: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15

7.3.3 数据计算

7.3.3.1 方格样区法

方格样区法监测垃圾密度的计算方法见公式(14)。

na

XA

N

n

i

i

1 (14)

式中:

N̂ ——监测区域内海底垃圾总量(个或 kg);

Xi——采样单元 i 中的海底垃圾数量或重量(个或 kg);

n——监测区域内采样单元数量(个);

A ——监测区域总面积(km2);

a——单个采样单元面积(km2)。

7.3.3.2 截线法

截线法监测垃圾密度的计算方法见公式(15)。

nlw

XA

N

n

i

i

1 (15)

式中:

N̂ ——监测区域内海底垃圾总量(个或 kg);

Xi ——采样断面 i 的海底垃圾数量或重量(个或 kg);

n——监测区域内监测断面数量(个);

A ——监测区域总面积(km2);

l ——海底布设绳索长度(km);

w——金属杆长度(km)。

8 海洋垃圾分布状况及潜在影响分析

8.1 海洋垃圾分布状况

海洋垃圾分布状况评价内容包括:

——监测区域海洋垃圾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海洋垃圾的密度和比例;

——不同监测区域海洋垃圾的密度分布。

8.2 海洋垃圾来源

结合监测区域的周边环境特点,分析海洋垃圾潜在来源。

Page 18: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16

——雨水径流和河流携带;

——污水处理排放;

——滨海旅游;

——海水养殖和捕捞;

——航运和船舶弃置;

——固体废弃物弃置和堆放(如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等);

——海洋石油平台;

——工业活动;

——非法倾倒。

8.3 变化趋势

当监测数据累积三年及以上时,对海洋垃圾种类和密度的变化,以及不同监

测区域海洋垃圾的分布进行趋势评价。

对于海滩垃圾监测和潜水式海底垃圾监测,采用累积速率监测的,进行垃圾

数量随时间累积的变化趋势评价。

8.4 潜在影响分析

结合监测区域使用功能区类型和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海洋垃圾的潜在影响。

——滨海风景区或旅游度假区:分析评估海面漂浮垃圾或海滩垃圾对海洋景

观的影响;

——航道区或其邻近海域:分析评估海面漂浮垃圾对航行安全的影响,如废

弃渔网缠住渔船、货轮和客轮等;

——生态敏感区(如海洋保护区):分析海洋垃圾对海洋生物的潜在影响。

根据上述分析,形成评估报告,报告内容与格式详见附录B。

Page 19: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1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海洋垃圾监测记录表

表A1 海面漂浮大块及特大块垃圾观测记录表(样带法)

共 页 第 页

监测区域名称

监测船

观测者眼睛到水面的垂直距离(m)

监测断面起始点位置(经度/纬度)

观测开始时间

船速(km/h)

海况等级

风向

能见度(km)

监测日期(年/月/日)

监测断面编号

断面有效观测宽度(m)

监测断面结束点位置(经度/纬度)

观测结束时间

观测时船行驶距离(km)

天气状况

风速(m/s)

潮汐

物体编号 物体分类 估计尺寸(长×宽)/

(cm ×cm) 备注

类型 名称

观测人:___________ 填表人:___________ 校对人: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

Page 20: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18

表A2 海面漂浮大块及特大块垃圾观测记录表(样线法)

共 页 第 页

监测区域名称

监测船

监测断面起始点位置(经度/纬度)

观测开始时间

船速(km/h)

海况等级

风向

能见度(km)

监测日期(年/月/日)

监测断面编号

监测断面结束点位置(经度/纬度)

观测结束时间

观测时船行驶距离(km)

天气状况

风速(m/s)

潮汐

物体编号 采样时间

物体分类 估计尺寸

(长×宽)/

(cm ×cm)

观测者与目标

物体之间的距

离 r /m

观测者与目标

物体之间的角

度 θ /°

备注 类型 名称

观测人:___________ 填表人:___________ 校对人: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

Page 21: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19

表 A3 海上漂浮小块及中块垃圾拖网采样记录表

共 页 第 页

监测人:___________ 填表人:___________ 校对人: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

监测区域名称

监测船

监测断面起始点位置(经度/纬度)

拖网开始时间

船速(km/h)

网口宽度(m)

海况等级

风向

能见度(km)

监测日期(年/月/日)

监测断面编号

监测断面结束点位置(经度/纬度)

拖网结束时间

拖网时船行驶距离(km)

网孔孔径(mm)

天气状况

风速(m/s)

潮汐

物体编号 样品分类 重量/

g

尺寸(长×宽)/

(cm ×cm) 备注

类型 名称

Page 22: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20

表 A4 海滩上垃圾采样记录表

共 页 第 页

监测人:___________ 填表人:___________ 校对人: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

海滩名称

海滩长度(km)

海滩坡度

海滩中心点位置(经度/纬度)

监测断面长度

天气状况

监测日期(年/月/日)

监测断面编号

沙滩沉积类型(砾石、粗砂、细粉砂、粘土等)

监测断面中心点位置(经度/纬度)

监测断面宽度

潮汐

物体编号 样品分类 重量/

g

尺寸(长×宽)/

(cm ×cm)

来源

(海上或陆源) 备注

类型 名称

注:大块及特大块垃圾仅记录尺寸(长度×宽度)。

Page 23: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21

表 A5 海底垃圾拖网监测记录表

共 页 第 页

监测人:____________ 填表人:___________ 校对人: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

监测区域名称

监测船

海底类型(硬底/岩石/泥/淤泥)

监测断面起始点位置(经度/纬度)

拖网开始时间

拖网采样时的船速(km/h)

网具类型

缆绳长度(m)

海况等级

监测日期(年/月/日)

监测断面编号

海底深度(m)

监测断面结束点位置(经度/纬度)

拖网结束时间

拖网采样时的船行驶距离(km)

网口宽度(m)

网孔尺寸(mm)

潮汐

物体编号 样品分类 重量/

g

估计尺寸(长×宽)/

(cm ×cm) 备注

类型 名称

Page 24: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22

表 A6 海底垃圾潜航式监测记录表(样带法)

共 页 第 页

监测人:___________ 填表人:___________ 校对人: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

监测区域名称

监测船

潜水器名称

海底类型(硬底/岩石/泥/淤泥/珊瑚)

潜水器下潜地点(经度/纬度)

下潜时间

观测开始时的位置(经度/纬度)

观测开始时间

潜水器航速(km/h)

搜寻宽度(m)

海底能见度(m)

监测日期(年/月/日)

监测断面编号

海底深度(m)

海域使用类型(渔场/保护区/海水浴场等)

潜水器上浮地点(经度/纬度)

上浮时间

观测结束时的位置(经度/纬度)

观测结束时间

观测时潜水器行驶的距离

潜水深度(m)

海况等级

物体编号 样品分类 估计尺寸(长×宽)/

(cm ×cm) 备注

类型 名称

Page 25: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23

表 A7 海底垃圾潜航式监测记录表(样线法)

共 页 第 页

监测人:___________ 填表人:___________ 校对人: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

监测区域名称

监测船

潜水器名称

海底类型(硬底/岩石/泥/淤泥/珊瑚)

下潜时间

潜水器下潜地点(经度/纬度)

观测开始时的位置(经度/纬度)

观测开始时间

潜水器航速(km/h)

海底能见度(m)

监测日期(年/月/日)

监测断面编号

海底深度(m)

海域使用类型(渔场/保护区/海水浴场等)

上浮时间

潜水器上浮地点(经度/纬度)

观测结束时的位置(经度/纬度)

观测结束时间

潜水深度(m)

海况等级

物体编号 采样时间

物体分类 估计尺寸

(长×宽)/

(cm ×cm)

观测者与目标

物体之间的距

离 r /m

观测者与目标

物体之间的角

度 θ /°

备注 类型 名称

Page 26: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24

表 A8 海底垃圾潜水式监测记录表(截线法)

共 页 第 页

监测人:___________ 填表人:___________ 校对人: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

监测区域名称

监测船名称

海底类型(硬底/岩石/泥/淤泥/珊瑚)

观测断面起始端位置(经度/纬度)

海底深度(m)

金属杆长度(m)

海况等级

监测日期(年/月/日)

监测断面编号

海域使用类型(渔场/保护区/海水浴场等)

观测断面终点端位置(经度/纬度)

潜水深度(m)

海底放置的绳索长度(m)

海底能见度(m)

物体编号 样品分类 重量/

g

尺寸(长度×宽度)

/(cm ×cm) 备注

类型 名称

注:大块及特大块垃圾仅记录尺寸(长度×宽度)。

Page 27: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25

表 A9 海底垃圾潜水式监测记录表(方格样区法)

共 页 第 页

监测人:___________ 填表人:___________ 校对人: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

监测区域名称

监测船名称

海底类型(硬底/岩石/泥/淤泥/珊瑚)

海底深度(m)

采样单元位置(经度/纬度)

海况等级

监测日期(年/月/日)

采样单元编号

海域使用类型(渔场/保护区/海水浴场等)

潜水深度(m)

采样单元面积

海底能见度(m)

物体编号 样品分类 重量

(g)

尺寸

(长度×宽度) 备注

类型 名称

注:大块及特大块垃圾仅记录尺寸(长度×宽度)。

Page 28: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f.mnr.gov.cn/201806/P020180628590252977481.pdf · 2018-10-30 · 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垃圾的现场监测、样品分类、数据资料整理、质量保证的

26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海洋垃圾监测评价报告内容与格式

B.1 文本格式

B.1.1 文本规格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报告文本规格为A4(210mm×297mm)。

B.1.2 封面格式

第一行书写:××海区或省(市)××海域(一号宋体,加黑,居中);

第二行书写:海洋垃圾监测评价报告(一号宋体,加黑,居中);

第三行书写: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如有多个单位可逐一列入,三号宋体,加

黑,居中);

第四行书写:××××年××月(小三号宋体,加黑,居中)。

以上各行间距应适宜,保持封面美观。

B.2 监测评价报告章节内容

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内容。依据监测目的、监测

内容和具体实施情况,对以下章节及内容适当增减。

B.2.1 前言

主要应对包括海洋垃圾监测工作的任务来源、监测任务实施单位、监测区域

周边环境概况、监测时间、监测船只,以及实施过程等做出简要说明。

B.2.2 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监测区域与范围;

——监测区域地理位置信息图;

——监测断面布设位置;

——监测人员与任务分工;

——仪器设备准备情况。

B.2.3 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监测区域海洋垃圾监测结果;

——海洋垃圾来源与变化趋势(数据累积 3 年以上)分析;

——海洋垃圾潜在来源分析;

——海洋垃圾的潜在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