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心脏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探...作者单位:100037...

5
520 中国循环杂志 2014 年 7 月 第 29 卷 第 7 期(总第 193 期)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July, 2014,Vol. 29 No.7(Serial No.193) 摘要 目的:评估 14 天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合并心脏病的 2 型糖尿病(病程小于 5 年)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既往有心脏病史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22 例,平均年龄(48.15±9.80)岁,男女比例 20:2。既往未行系统降糖治疗, 入院后给予 14 天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胰岛素敏感性。 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水平显著下降,空腹血糖及馒头餐试验 30、60、120 分钟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0.001); 60 分钟、120 分钟 C 肽水平提高 [2.73(1.05~7.05)ng/ml vs 3.84(1.22~63.39)ng/ml,3.34(1.42~9.61) ng/ml vs 6.27(0.93~47.39)ng/ml,P 均=0.004];胰岛素敏感性(IAI)改善(-1.89±0.29 vs -1.70±0.31,P =0.008)。治疗 后仅依靠饮食控制和规律运动血糖即可达标者 5 例(22.73%),继续使用降糖药物治疗者 17 例(77.27%);平均随访 (12.4±8.5)个月(1~28 个月),5 例停泵患者仍有 4 例未用任何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良好,另 1 例因饮食控制差, 血糖升高,2 个月后行胰岛素治疗,余 17 例维持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结论:合并心脏病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可行短期的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该治疗方式可快速解除高糖毒性,改善 胰岛素敏感性。部分患者停用降糖药物,减轻其过多的用药负担。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心脏病;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作者单位: 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内分泌科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李肖珏 主治医师 硕士 主要从事内分泌常见疾病的诊治工作 Email:[email protected] 通讯作者:陈燕燕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3614( 2014 ) 07-0520-05 doi: 10.3969/ j. issn. 1000-3614. 2014.07.011 Preliminary Study for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Heart Diseases LI Xiao-jue, CHEN Yan-yan, GONG Qiu-hong, AN Ya-li, ZHANG Li-hong, HUI Yuan-ci, SHEN Xiao-xia, FENG Xin-xing, WANG Hui, LI Guang-wei.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Cardiovascular Institute and Fu Wai Hospital, CAMS and PUMC, Beijing (100037),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HEN Yan-yan, Email: [email protected] Abstract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14-day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CSII)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heart diseases. Methods: A total of 22 consecutive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history ≤ 5 years) with heart diseas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1-03 to 2013-08 were studied. There were 20 male, and the with the mean age of patieuts (48.15 ± 9.80) years, all patients without standard hypoglycemic treatment before admission. The patients received 14-day CSII for enhanced treatment and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insulin function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CSII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was obviously decreased,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and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t 30, 60 and 120 min were improved, all P <0.001. The C peptide level was higher at 60 and 120 min alter treatweut as 2.73 (1.05-7.05)ng/ml vs 3.84 (1.22-63.39)ng/ml, P =0.004 and 3.34 (1.42-9.61)ng/ml vs 6.27 (0.93-47.39)ng/ml, P =0.004. The insulin sensitivity was improved as -1.89 ± 0.29 vs -1.70±0.31, P =0.008. With CSII treatment, there were 22.73% patients (5/22) at remission by controlling the diet and excise and 77.27% (17/22) with continuing medication.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for (12.4 ± 8.5) months, there were 4/5 patients with euglycemia, 1/5 with increase blood sugar and received medication at 2 months after discharge, the rest 17 patients remained oral hypoglycemic medication. 合并心脏病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探 李肖珏,陈燕燕,巩秋红,安雅莉,张丽红,回园敕,沈晓霞,冯新星,王慧,李光伟 临床研究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Dec-2020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合并心脏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探...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520 中国循环杂志 2014 年 7 月 第 29 卷 第 7 期(总第 193 期)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July,2014,Vol. 29 No.7(Serial No.193)

摘要

目的:评估 14 天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合并心脏病的 2 型糖尿病(病程小于 5 年)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既往有心脏病史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22 例,平均年龄(48.15±9.80)岁,男女比例 20:2。既往未行系统降糖治疗,

入院后给予 14 天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胰岛素敏感性。

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水平显著下降,空腹血糖及馒头餐试验 30、60、120 分钟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0.001);60 分钟、120 分钟 C 肽水平提高 [2.73(1.05~7.05)ng/ml vs 3.84(1.22~63.39)ng/ml,3.34(1.42~9.61)

ng/ml vs 6.27(0.93~47.39)ng/ml,P 均 =0.004];胰岛素敏感性(IAI)改善(-1.89±0.29 vs -1.70±0.31,P=0.008)。治疗

后仅依靠饮食控制和规律运动血糖即可达标者 5 例(22.73%),继续使用降糖药物治疗者 17 例(77.27%);平均随访

(12.4±8.5)个月(1~28 个月),5 例停泵患者仍有 4 例未用任何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良好,另 1 例因饮食控制差,

血糖升高,2 个月后行胰岛素治疗,余 17 例维持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结论:合并心脏病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可行短期的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该治疗方式可快速解除高糖毒性,改善

胰岛素敏感性。部分患者停用降糖药物,减轻其过多的用药负担。

关键词 2 型糖尿病;心脏病;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内分泌科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李肖珏 主治医师 硕士 主要从事内分泌常见疾病的诊治工作 Email:[email protected] 通讯作者:陈燕燕 Email: [email protected]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3614( 2014 ) 07-0520-05 doi: 10.3969/ j. issn. 1000-3614. 2014.07.011

Preliminary Study for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Heart DiseasesLI Xiao-jue, CHEN Yan-yan, GONG Qiu-hong, AN Ya-li, ZHANG Li-hong, HUI Yuan-ci, SHEN Xiao-xia, FENG Xin-xing, WANG Hui, LI Guang-wei.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Cardiovascular Institute and Fu Wai Hospital, CAMS and PUMC, Beijing (100037),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HEN Yan-yan, Email: [email protected]

Abstract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14-day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CSII)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heart diseases. Methods: A total of 22 consecutive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history ≤ 5 years) with heart diseas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1-03 to 2013-08 were studied. There were 20 male, and the with the mean age of patieuts (48.15 ± 9.80) years, all patients without standard hypoglycemic treatment before admission. The patients received 14-day CSII for enhanced treatment and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insulin function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CSII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was obviously decreased,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and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t 30, 60 and 120 min were improved, all P<0.001. The C peptide level was higher at 60 and 120 min alter treatweut as 2.73 (1.05-7.05)ng/ml vs 3.84 (1.22-63.39)ng/ml, P=0.004 and 3.34 (1.42-9.61)ng/ml vs 6.27 (0.93-47.39)ng/ml, P=0.004. The insulin sensitivity was improved as -1.89 ± 0.29 vs -1.70±0.31, P=0.008. With CSII treatment, there were 22.73% patients (5/22) at remission by controlling the diet and excise and 77.27% (17/22) with continuing medication.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for (12.4 ± 8.5) months, there were 4/5 patients with euglycemia, 1/5 with increase blood sugar and received medication at 2 months after discharge, the rest 17 patients remained oral hypoglycemic medication.

合并心脏病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探

李肖珏,陈燕燕,巩秋红,安雅莉,张丽红,回园敕,沈晓霞,冯新星,王慧,李光伟

临床研究

Page 2: 合并心脏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探...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521中国循环杂志 2014 年 7 月 第 29 卷 第 7 期(总第 193 期)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July,2014,Vol. 29 No.7(Serial No.193)

Conclusion: CSII may quickly relieve glucotoxicity and improve insulin sensitivity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heart diseases. Some patients may alleviate drug burde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Heart disease;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2014,29:520.)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持续高

血糖状态增加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及微血管疾病的发

生率和死亡率 [1,2]。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

对新诊断的无心血管基础疾病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给

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迅速而有效地解除

高糖毒性作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 β 细胞功能,

并能诱导出一定时间的病情缓解期,仅通过饮食及

运动疗法即可维持血糖在良好的范围内,从而延缓

糖尿病的进程 [3]。胰岛素泵(又称持续皮下胰岛素输

注,CSII)模拟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模式,是一种行

之有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对 22 例

合并心脏病史、短病程、无规律降糖治疗的 2 型糖

尿病患者进行 14 天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旨在探讨心

脏病背景下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治疗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2011-03 至 2013-08 在我院内分泌科

诊治、病程小于 5 年的 2 型糖尿病(1999 年世界卫

生组织标准 )22 例,年龄(48.15±9.80)岁,男女

比例 20:2,病程(19.12±17.07)月,谷氨酸脱羧酶

(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自身抗体

(IAA)检测阴性,既往未行系统降糖治疗,无严重

的肝肾功能损害,无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患者

一般资料和检验指标详见表 1。

脉支架置入术患者 4 例,心律失常患者 4 例(包括 2

例永久性心房颤动,已行华法林抗凝治疗,阵发性

心房颤动 1 例,频发房性早搏 1 例,经药物治疗后

无心房颤动或房性早搏发作),肥厚型心肌病史患者

2 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史患者 1 例,扩张型心

肌病史患者 3 例。心脏病病程大于 6 个月且病情平

稳,冠心病者近 6 个月无心绞痛发作,肥厚型心肌

病、扩张型心肌病者近 6 个月无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

超声心动图提示无心功能减低(射血分数 >50%)。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低盐低脂糖尿病饮

食 1 天,次晨空腹抽血检测血糖(FBG)、糖化血红

蛋白(HbA1C)、血脂、肝肾功能。以 100g 面粉制

作成馒头行馒头餐试验,检测 0、30、60、120 分

钟血清胰岛素和 C 肽。使用罗氏 ACCU-CHEK spirit

胰岛素泵,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 )治疗。日起

始胰岛素总量 = 体重(kg)×0.5 U,胰岛素基础量

和餐前大剂量各半,餐前追加量以 1:1:1 分布于三餐

前。罗氏卓越型血糖仪监测全天 9 次指尖血糖(包

括三餐前、三餐后 2 小时、晚睡前、0 点、3 点血糖 )。

以空腹血糖 <7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10 mmol/L

作为血糖控制目标,每天调整胰岛素基础量和餐前

大剂量。在不引起严重低血糖的前提下(严重低血

糖指需要旁人帮助,常有意识障碍,低血糖纠正后

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 )争取尽可能短的时

间内使血糖达标。治疗期间严格饮食和运动治疗(日

饮食热量按轻体力活动量 25 kcal/kg 计算,运动为

三餐后 60 分钟开始步行 30~40 分钟 ),不加用口服

降糖药物。在胰岛素泵治疗同时,继续原有心脏病

药物治疗及降压、降脂治疗。治疗 14 天后停用胰岛

素泵,单纯饮食和运动控制,次晨空腹重复前述检

查。血糖控制不满意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血清胰岛素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美国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试剂盒 ),批内差 2.4%,批间

差 1.8%;血清 C 肽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美国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试 剂 盒 ), 批 内 差 4.0%, 批

间差 1.1%。血糖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中

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试剂盒 ),变异系

数≤ 2%,批间差异≤ 3%;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使

用免疫乳胶凝集抑制法(美国 Siemens Healthcare

表 1 患者一般资料和检验指标( ±s) 项目 结果身高 (cm) 173.85±6.34体重 (kg)  83.65±12.60体重指数 (kg/m2) 27.45±3.21收缩压 (mmHg) 120 (90~140)舒张压 (mmHg) 70 (60~90)甘油三酯 (mmol/L) 2.40 (0.71~16.17)总胆固醇 (mmol/L) 4.90±1.9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mmol/L) 0.94±0.1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mmol/L) 2.52±0.92尿微量白蛋白 / 尿肌酐 (mg/g) 21.1 (2.9~87.2)糖化血红蛋白 (%) 10.0±1.8

注:1 mmHg=0.133 kPa

22 例患者中,有心绞痛病史但未行冠状动脉

(冠脉 )介入治疗患者 3 例,有心绞痛病史且已行冠

脉支架置入术患者 5 例,陈旧性心肌梗死且已行冠

Page 3: 合并心脏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探...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522 中国循环杂志 2014 年 7 月 第 29 卷 第 7 期(总第 193 期)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July,2014,Vol. 29 No.7(Serial No.193)

Diagnostics 试剂盒 ),批内差≤ 8%,批间差≤ 10%。

尿微量白蛋白 / 肌酐(尿 A/C)测定使用免疫比浊

法 和 Benedict-Behre 法( 美 国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试剂盒 ),批内差尿微量白蛋白≤ 7%,

尿肌酐≤ 9%,批间差尿微量白蛋白≤ 10%,尿肌

酐≤ 11%。

统计学方法: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 x±s 表示。

非正态分布计数资料使用中位数和范围。胰岛 β

细胞功能评价使用胰岛 β 细胞功能指数(MBCI),

MBCI=(FBG×FINS)/(PG2h+PG1h-2FBG)。

胰 岛 素 敏 感 性 评 价 使 用 李 -Bennett 公 式, 即 1/

(FBG×FINS),IAI 为其自然对数转换。FBG 为空

腹血清血糖,FINS 为空腹血清胰岛素,PG1h 为餐

后 1 小时血糖,PG2h 为餐后 2 小时血糖。正态分

布资料的比较使用配对 t 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的

比较使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所有统计学计算在 SPSS

for windows 17.0 软件包中完成。

2 结果

14 天胰岛素泵治疗后,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

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微量白蛋白 / 尿肌酐、糖

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甘油

三脂较治疗前降低 [1.71(0.65~3.12 mmol/L) vs 2.40

(0.71~16.17 mmol/L),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期间无一例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其中 2 例

患者分别出现 1 次日间症状性低血糖,低血糖发

作时快速血糖分别为 3.5 mmol/L、3.7 mmol/L(症

状性低血糖:血糖≤ 3.9 mmol/L,且有低血糖症

状 ),无夜间低血糖发生。心脏疾病无复发或加重。

胰岛素泵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馒

头餐试验进食后 0、30、60、120 分钟治疗前、后血

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图 1

图 1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后血糖变化

血糖

值(

mm

ol/L

00

9.63

治疗前 治疗后

12.43

16.39 18.48

13.41*

12.44*

8.92*

6.40*

30 60 120

时间(分)

5

10

15

2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01

表 2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后馒头餐试验中 C 肽变化 C 肽 治疗前 (ng/ml) 治疗后 (ng/ml) P 值0 分钟 1.58 (0.97~3.26) 1.64 (0.86~16.95) 0.40630 分钟 1.92 (0.99~4.04) 2.45 (0.93~24.52) 0.05460 分钟 2.73 (1.05~7.05) 3.84 (1.22~63.39) 0.004120 分钟 3.34 (1.42~9.61) 6.27 (0.93~47.39) 0.004

胰岛素泵治疗前、后进行馒头餐试验,0 分钟

C 肽、30 分钟 C 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406,P=0.054),而 60 分钟 C 肽、

120 分钟 C 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均 =0.004),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表 2

选择 IAI 评价胰岛素敏感性指标,胰岛素泵治

疗前 1/(FBG×FINS)为 0.020±0.010,因其为非

正态分布数据,自然对数转化后 IAI=-1.89±0.29;

治疗后 1/(FBG×FINS)为 0.030±0.029,自然对

数转化后 IAI=-1.70±0.31,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性

好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作

为胰岛 β 细胞功能评价指标的 MBCI 差异无统计

学 意 义 [ 治 疗 前 后 4.72(-117.55~18.16)vs 3.99

(-2.14~12.46),P=0.876],提示胰岛素泵治疗有助

于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2 型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

者中,不同心脏疾病类型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后 IAI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3)。

经胰岛素泵治疗后,仅依靠饮食及规律运动

即可控制血糖达标者 5 例(22.73%),其中肥厚型

心肌病者 2 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者 1 例,扩张

型心肌病者 1 例,陈旧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后 )

者 1 例,年龄(47.20±6.01)岁,病程 3.0(0.3~36.0)月,

HbA1C(10.74±2.25)%,体重指数(28.77±4.38)kg/m2。

需继续使用药物者 17 例,其中二甲双胍者 12 例

(54.55%),二肽基肽酶 IV 抑制剂 2 例(9.10%),胰

高血糖素样肽 -1 类似物 2 例(9.10%),磺脲类药物

1 例(4.54%)。

平均随访(12.4±8.5)个月(1~28 个月 ),5 例

停胰岛素泵后达到临床缓解的患者仍有 4 例未用任

何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良好,另 1 例因饮食控

制差,血糖升高,于 2 个月后行胰岛素治疗。余 17

例维持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良好。

3 讨论

高糖状态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来自亚洲

的 DECODA 研究 [4] 表明校正空腹血糖影响后,餐后

Page 4: 合并心脏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探...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523中国循环杂志 2014 年 7 月 第 29 卷 第 7 期(总第 193 期)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July,2014,Vol. 29 No.7(Serial No.193)

[1] Klein R, Klein B, Moss SE. Relation of glycemic control to diabetic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diabetes mellitus. Ann Intern Med,

1996,124: 90-96.

[2] Wei M, Gaskill SP, Haffner SM , et al. Effects of diabetes and level of

glycemia on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The San Antonio

Heart Study. Diabetes Care, 1998, 21: 1167-1172.

[3] Jianping W, Yanbing Li, Wen Xu. Effect of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on β-cell function and glyca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parallel-group

trial. Lancet, 2008, 371, 5: 1753-1760.

[4] Nakagami T. The DECODA Study Group. Hyperglycaemia and

mortality from all causes and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five

populations of Asian origin. Diabetologia, 2004 , 47: 385-394.

[5] Asia Pacific Cohort Studies Collaboration. Blood glucose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Diabetes Care,

2004, 27: 2836-2842.

[6] Moussa I , Leon MB, Baim DS, et al. Impact of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on Outcome in Diabetic Patients: A SIRIUS(SIRolImUS-coated

Bx Velocity balloon-expandable sten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 novo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Substudy. Circulation, 2004, 109:

2273-2278.

[7] Corpus RA, George PB, House JA. Optimal glycemic control I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ate of 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 in treated

参考文献

高血糖是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

素。而环太平洋地区(亚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的

研究 [5] 显示空腹血糖是加重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决定

性因素之一。既往已诊断心血管疾病,而后出现高

糖状态,其糖代谢紊乱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先糖尿病,

后糖尿病相关大血管并发症比较更加复杂。SIRIUS

研究 [6] 表明糖尿病较非糖尿病患者在冠状动脉病变

部位发生再狭窄几率明显增高,控制血糖对已行冠

状动脉支架治疗的患者至关重要。Corpus 等 [7] 研究

发现,糖化血红蛋白≤ 7.0%,可显著降低靶血管的

重建、心绞痛复发率,并使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

的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住院率下降。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易合并反应性高血糖 [8], 而持续存在的高糖

状态可能是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力衰

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9],让心血管疾病雪上加霜。良

好的血糖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因此对于

合并心脏病的 2 型糖尿病患者,降糖的治疗策略及

血糖控制目标有待深入探讨。

近年来,对于无心脏病的初诊 2 型糖尿病患

者,进行胰岛素泵治疗,是一项技术成熟、疗效确

切、可改善长期预后的降糖方式。Jianping 等 [3] 研

究发现胰岛素泵治疗能快速缓解高糖毒性,改善早

相胰岛素分泌水平,逆转胰岛 β 细胞功能,甚至赢

得临床缓解期,仅单纯饮食控制及规律活动即可控

制血糖,使患者长期获益。本研究与翁建平等结果

相似,无论空腹还是餐后血糖均明显改善。糖负荷

后胰岛素分泌能力有所恢复,且与杨兆军等 [10] 研究

一致,发现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改善胰岛素敏

感性。而 Jianping 等 [3] 研究无心脏病的初诊 2 型糖

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泵治疗后 1 年仍有 51.2% 的患

者达临床缓解。而本研究仅 5 例(22.73%)患者停用

降糖药物。治疗 1 年后随访,4 例患者达临床缓解。

研究结果存在巨大差距,原因可能与本研究入选病

例数少,均非初诊,病程相对长,既往有心脏基础

疾病有关。治疗中目标血糖值相对放宽,血糖达标

时间延长,从而导致高糖毒性的缓解被减慢,血糖

达标及平稳的时间被缩短,最终胰岛 β 细胞功能逆

转程度有限。然而,尽管本研究临床缓解偏低,但

为合并心脏病的短病程 2 型糖尿病患者开拓了新的

治疗思路。UKPDS 研究对入选的 2729 例新诊 2 型

糖尿病患者给予强化降糖治疗,发现糖化血红蛋白

每下降 1%,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风险降低 35%[11]。

后续 10 年的随访研究证明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

进一步降低 10 年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 [12],表明血

糖的控制具有“记忆效应 ”。因此早期降糖,长期获

益,为改善心脏基础疾病的 2 型糖尿病远期预后带

来希望。

需 警 惕 的 是 血 糖 控 制 并 不 是 越 严 格 越 好。

ACCORD、ADVANCE、VADT 研究结果提出在强化

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强化降糖

似乎不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严重低血糖事件势

必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一次严重的医

源性低血糖或由此引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

一生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所带来的益处,对患者

预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对有心脏疾病史的糖尿病

患者来说,降糖治疗中既要保证有效性,还需兼顾

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合并心脏病、短病程、高糖状态

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可行短期胰岛素泵降糖。该治

疗方法明显有助于缓解患者的高糖毒性,对延缓糖

尿病进展有不同程度贡献。此外还减轻心脏病患者

过多用药的负担,降低了大量降糖药物的副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目标不宜过于严格,严密

监测血糖以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本研究目前仅为

治疗策略的初步探索,病例数偏少,且缺少相关大

样本的研究数据作为参考,尚难以明确判定胰岛素

泵的治疗时机、治疗时间、血糖目标值及长期预后。

然而通过本研究证实短期胰岛素泵是一个行之有效

的治疗策略。上述亟待解答的疑问有待于扩大样本

量,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Page 5: 合并心脏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探...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524 中国循环杂志 2014 年 7 月 第 29 卷 第 7 期(总第 193 期)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July,2014,Vol. 29 No.7(Serial No.193)

type Ⅱ diabetic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ACC, 2004, 1: 8-14.

[8] 赵振燕 , 吴永健 , 吴元 , 等 . 急性心肌梗死初发高血糖的临床研究 .

中国循环杂志 , 2012, 27: 17-21.

[9] 宋光远 , 吴永健 , 杨跃进 , 等 . 糖尿病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

死后心力衰竭的影响 . 中国循环杂志,2008, 23: 196-200.

[10] 杨兆军,陈燕燕,李光伟 .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 2 型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 中华内分泌代谢

杂志,2007,10,23 附录 5a: 4-5.

[11]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 Group. Intensive blood-

glucose control with 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UKPDS 33). Lancet, 1998, 352: 837-853.

[12] Holman RR, Paul SK,Bethel MA,et al. 10-year follow-up of

intensive glucose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N Engl J Med, 2008, 359:

1577-1589.

(收稿日期:2013-12-09)

(编辑:汪碧蓉 )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2 岁,主因“间断发热 1 个月,胸闷、气短 3 天 ”

入院。患者曾 1 个月前出现发热,体温 39℃ ~40℃,伴寒

战、咽痛,应用布洛芬及口服抗生素后症状仍反复出现。20

天前出现左下肢肌肉胀痛。3 天前出现乏力、胸闷,平卧时

咳大量白痰,伴腹胀、纳差。既往有乙肝病毒携带 14 年及头

孢霉素过敏史。查体:T 36.9℃,P94 次 / 分,R20 次 / 分,血

压 122/63 mmHg(1 mmHg=0.133 kPa)。慢性贫血面容;双肺

呼吸音粗;心浊音界扩大,二尖瓣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舒

张期 3~4 级叹气样杂音,周围血管征阳性;脾肋缘下约 3cm,

移动性浊音阳性。辅助检查:胸部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

示:胸腔积液、肺淤血;腹部超声示:腹水,弥漫性肝损伤;

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性改变;心脏彩色超声示:主动脉瓣赘生

物,主动脉瓣、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图 1)。实验室检查:血

培养示:疑似布鲁氏菌。追问病史,患者有牲畜接触史。区疾

病控制中心进行确诊实验,诊断布鲁氏菌感染。其它检查示:

血红蛋白 89 g/L;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白蛋白 23.7 g/L,肌

酐 256 μmol/L;C 反应蛋白定量 64 mg/L;抗链球菌“O”定量、类

风湿因子定量,抗核抗体等均为阴性。确定诊断:亚急性感染

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

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肾功能不全,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

调整心功能等术前准备, 22 天后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

尖瓣替换 + 主动脉瓣替换 + 赘生物清除术”,术中见二尖瓣叶

上大量米粒状黄白色赘生物,主动脉瓣无冠瓣被黄白色菜花状

赘生物完全侵蚀,右冠瓣由瓣环上撕裂并有多个穿孔,左冠瓣

上亦有大量赘生物附着。赘生物培养为阴性,病理如图 2。术

后 23 天好转出院。术后应用青霉素 + 利福平 + 多西环素治疗

共 6 周。出院后 1 个月及 2 个月随访机械瓣功能良好,监测凝

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未达标,调整华法林用量。

作者单位: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 河南省人民医院 心外监护室作者简介:刘富荣 主治医师 硕士 主要从事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 Email:[email protected] 通讯作者:刘富荣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14(2014)07-0524-01

布鲁氏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刘富荣,宋先荣,丁付燕 ,王晓航

病例报告

图 2 主动脉瓣病理显示瓣膜组织水肿,粘液样变性,小灶性坏死,   伴出血及少许淋巴浸润。HE 染色 ×100

图 1 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赘生物

2 讨论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在

接触患病动物或被污染的动物产品后即可发病。世界上每年

布鲁氏菌病发病人数超过 50 万。本例患者有牛羊接触史,有

布鲁氏菌病常见临床表现,血培养示布鲁氏菌感染,确诊试

验阳性,可诊断布鲁氏菌病;间断发热一月余,有心脏杂音,

彩色超声见主动脉瓣赘生物,术中见心瓣膜上大量赘生物,

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明确。术后赘生物培养为阴性,一方面

因为术后赘生物标本离体后超过 2 h 才送检,微生物在体外

可能死亡;另一方面,术前抗感染治疗,可能赘生物内原有

微生物已被杀灭。总结本病例的治疗经验:医生应重视反复

发热患者既往史及个人史,应用抗生素前务必送微生物培养。

鉴于布鲁氏菌病的发病并非罕见,在遇到不明原因发热的患

者应想到罹患此病的可能性;手术中取到赘生物后应立即送

微生物培养;术后应加强监测凝血功能。

( 收稿日期:2013-11-28)

(编辑:梅平)

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