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蓄能 -...

1
2020 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将于近期在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举行。作为已经延续 10 多年的 重要机制,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推动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中共中央、国务 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 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 极的重大战略举措。 今年以来,相关地区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扎实推进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区域内各项务实合作成果频出,以 浙江湖州为代表的一批城市在区域一体化中积极为发 展蓄能,加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浙江湖州 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蓄能 本报记者 钱一彬 今年以来,湖州重磅推出招商引才“湖九 条”“人才新政 4.0 版”“湖八条”等一系列人才 政策,攻坚重大产业项目和高端人才引进,构 建起长三角地区新的人才高地。 4 2 日,湖州发布《重大项目攻坚及招 商引才新政》,决定投入超千亿元资金,全力 打造低成本创业之城。“湖九条”一经发布,磁 场效应显现。短短 40 天,湖州市签约亿元以 上项目 87 个,总投资超 1088.5 亿元。 为配套“湖九条”加快落地,吴兴区发布 总量达 400 亿元的“吴九条”政策,从建立绿 色产业基金、安排绿色专项贴息资金、奖励 招商引才等多个方面,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加快重大项目落地达产,集聚高 质量发展新动能。随之而来的是一批优质 项目加速落地, 4 月以来已有 3 个百亿级项 目落户吴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湖州统 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2 月初, 吴兴区在全市首推“白名单”制度,在坚决落 实量化细化闭环管控举措前提下,为符合条 件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做好准备。 10 多天 后,一架载有 165 名云南籍工人的专机飞抵 上海虹桥机场,随后工人们分乘 7 辆大巴回 到了所属企业。这是吴兴区在启动复工复 产后为辖区企业组织的一架“复工专机”,全 部费用由政府买单,而从决策包机到接回工 人只用了 48 小时。 优化环境 扶持创新 农村生活污水运维成果连续四年被评 为浙江全省优秀,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建筑与 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湖州践行“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创新行 之有效的绿色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宽“两山” 转化通道。 今年初,长颈鹿互动庄园在吴兴区妙西 镇的西塞山旅游度假区开业,目前日均接待 游客达 2000 人次。近几年,妙西通过夯实生 态家底、守护生态底线,昔日“人走、石走、树 走”的乡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2015 年, 省级旅游度假区在此成功创建。借助生态 优势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布局,妙西镇短短几 年就在长三角做大“朋友圈”。截至目前,西 塞山旅游度假区有重大文旅项目 17 个,总投 资达 266.8 亿元。 村里新修道路要为古道让路,这就发生 在吴兴区八里店镇。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 绿色发展,当地在景区规划建设时寸土必 “珍”,计划投资近千万元,结合生态人文环境 打造乔木山古道景区。对“两山”理念的生动 践行,令八里店迎来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 新机遇。今年,第四届世界乡村旅游大会将 在此召开,世界乡村旅游大会永久会址也落 户于此。应运而生的世界乡村旅游小镇将在 3 年内完成 30 亿元的投资建设,为长三角地 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新样本。 以生态优势布局长三角,湖州不仅打造 风景,还重塑生产线。在中国童装之都 —吴兴区织里镇,这里销售的童装占据 了全国市场近半壁江山。近年来,织里镇 谋求绿色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 过生产外发形式,加快长三角地区合作,同 时集中精力主攻研发和设计,童装年销售 额超 550 亿元。 生态筑基 绿色发展 去年初,湖州在上海虹桥商务中心设立 “湖州全球招商引才中心”,专门派驻 318 名招 商人员。截至目前,该中心已签约引资项目 526 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431 个、 5 亿元以上 项目 162 个,签约科研机构 29 家。 产业融合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强劲动 力之一。湖州市把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 破题之笔落在重大项目攻坚和招商引才上, 当地聚焦特色招商“靶向标”,通过在上海、江 苏等地驻点招商,深度接轨长三角,主动承接 科技、人文、金融等优质资源,全力招引高端 装备、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地理信息、健康医 药等产业和项目。 大到一座京东货仓,小到一瓶“老干 妈”,位于湖州南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 浙江精星物流设备有限公司都有办法把它 们“托”起来。这是一家从事立体库制造的 沪资企业,在园区投产仅两个多月,就与国 内众多知名品牌和企业合作,每月组件产量 已达 1500 吨。依托湖州当地产业优势,来自 上海的精星物流设备集聚起发展动能。 目前,高新区物流装备产业园已落户的沪 资项目达 10 多个,计划总投资超百亿元。“在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我们通过产业承 接,吸引上海优质的物流装备项目,在园区形 成一条全产业链。”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这几天,由浙江金华投资商投资 1.5 亿 元的臻研化妆品项目在吴兴区埭溪镇“中 国美妆小镇”启动建设,而这距离该项目 “云”签约落户还不到 2 个月时间。该项目 计划与法国原料商合作,在长三角地区打 造亚太研发中心,生产天然甲油胶及手部 护理产品。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优势, “美妆小镇”正加速推进建设。目前,该小 镇共有化妆品及配套项目 103 个,计划总投 资达 250 亿元。 产业融合 靶向招商 在浙江省湖州市的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 区,一座座洞穴小屋背倚青山、面朝竹海, 富有自然情趣……日前,野界国际度假营地 项目正在加速建设,目前主体建筑已完工,整 修装饰、绿化种植、道路提升等工程正在进 行。据项目负责人彭金亮介绍,这一项目将 集聚长三角地区的各类优势资源,丰富度假 区文旅产业业态。 今年以来,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坚持 绿色发展,积极推动“长三角之心 · 同城化融 入”建设。“2015 年我们将这里成功打造成省 级旅游度假区。这些年来,我们围绕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不断把独特生态资源变成产业 资源、旅游资源,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 势。”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有关负责 人介绍。 截至目前,该度假区已有海亮国际康养 小镇、慧心谷绿奢度假村等重大文旅项目 17 个,总投资 266.8 亿元,其中省级重大产业项 2 个,省级服务业重大项目 6 个。相关文旅 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目前已投入运营项目 5 个。据了解,在这 17 个重点项目中, 90%的投 资方来自长三角地区。 今年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西 塞山度假区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扎实推进相 关文旅项目建设。长颈鹿互动庄园年初试营 业,青山绿水间的动物世界吸引各地游客前 来观光游玩,复园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 5 余人次;依山而建的廿舍度假村自恢复营业 以来,累计接待过夜游客 1000 余人次,周末 入住率达 80%以上…… “目前,我们各类旅游从业人员已近 3000 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我们进一 步拓宽了‘两山’转化通道,为本地乡村振兴 注入了活力。”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有关负责人说。 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 夯实生态家底 做足绿色文章 本报记者 前不久,浙江省吴兴区织里镇一家童装企 业为转型升级,通过杭州一家中介从宁波引进 了一套新设备,中介与设备制造商以设备入股 形式与企业达成合作。由于生产计划调整,新 设备一直没有投入使用,导致外地两家企业在 分红上出现问题,产生了“跨市”纠纷。 接到网格员摸排的这一问题后,织里社 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在第一时间对接相 关部门,并组织涉事三方开起了“圆桌会议”, 经过几轮磋商,三方达成了“限期设备调试, 逾期租赁设备”的共赢之策。“这件事如果由 我们自己协调,不但要多地跑,效果还不一定 好,企业经营也会耽误。”该童装企业负责人 说,“矛调中心给了我们一个找说法的地方, 真管用!” 去年底,织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 心开始运作,这是织里镇基于多年治理经验, 整合公安、司法、综合行政执法等多部门资源 形成的基层治理新平台,探索一体化发展“跨 区域”纠纷解决机制。 织里镇社会治理办副主任姚明海介绍, 该平台由矛盾调处中心、仲裁庭、南太湖社会 治理研究院等五部分组成,下设 4 个工作室 6 个调委会等。中心自运作以来共调解各 类矛盾纠纷超过 700 件,化解率超过 99%“我们围绕打造‘社会治理先行地、美 好生活试验区’的目标,结合‘最多跑一地’ 改革,探索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 处化解综合机制。”织里镇党委副书记沈国 强说,织里现有人口 45 万,其中 35 万为外 来新居民;各类经济注册体 4.2 万余家,纠 纷时有发生。该中心打造了多部门入驻、 社会组织参与等多方联动的治理新体系, 形成了网格化排摸、集中调处化解、一跟到 底销号的闭环机制,让新老织里人矛盾调 解只进“一扇门”。 探索一体化发展“跨区域”纠纷解决机制 矛盾调解只进“一扇门” 本报记者 庄俊亭 签约 46 个项目,计划总投 资额 471.82 亿元……5 22 日, 在上海举行的长三角 · 吴兴产 业推介会上,浙江省湖州市吴 兴区从长三角出发向全国发出 招商引才“英雄帖”,得到各方 积极响应。 沉甸甸的招商引才成果 背后,是吴兴加快融入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的务实和高效。 吴兴地处“长三角之心”,在长 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实 施的大背景下,吴兴区不断 培育发展动能,在长三角地区 奋力崛起。 不断提升区位 生态优势 吴兴地处浙江北部,是湖 州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 中,吴兴通过重塑交通网络,守 护绿水青山,涵养文化底蕴,不 断增强“长三角之心”的“天然 属性”。 吴兴是沪苏浙皖的重要 交汇点,连接长三角南北两翼 和东中部地区。近年来,吴兴 区力促交通体系四通八达。 随着沪苏湖高铁、湖杭高铁的 全面启动,与建成的杭宁高铁 加速形成“干”字形高铁网络, 将进一步缩短与长三角其他 城市的时空距离,加快形成 “半小时经济圈”。近期,位于 吴兴东部新城的沪苏湖高铁 (湖 州 站 至 湖 州 东 站 段)项 目 即将实质性启动施工,随着项 目的推进,未来的吴兴, 20 钟可达杭州, 30 分钟可达上 海, 45 分钟可达南京。 近年来,在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吴兴积 极谋求绿色发展。为保护水环境,吴兴区东林镇历时 3 年,转型升级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粮仓”。为 更好保护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太湖溇港,昔日星罗棋布 的“大染坊”被整治入园,还请来央企帮助治污,系统提 升区域生态环境。如今的吴兴,已成为太湖流域和长 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构建一体化发展大平台 近年来,吴兴谋定而动,从产业融合和平台打造等多 个方面与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以沪湖绿色智造大廊道建设为契机,吴兴高起点谋 划产业平台,加快主导产业集聚,构建了“一城、二翼、三 区、四镇、五大创新创业平台”等多层次产业发展平台。 东部新城已成为湖州城市副中心,中央商务区区块和高 铁新城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旅游以及“接沪融 杭”等重要功能,南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吴兴经济开 发区和西塞山旅游度假区让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项目精 准落地,丝绸小镇、美妆小镇、原乡小镇和吴兴世界乡村 旅游小镇从多领域与长三角城市无缝接驳。 随着平台的精准布局,吴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所释 放的“磁场”更为强劲。近年来,该区从长三角地区引入 了众多优化项目,重点发展智能装备、数字经济、健康时 尚、休闲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影响力从长三角辐射全国乃 至全球。仅在去年,吴兴区就签约沪苏项目 46 个,计划 总投资 299.46 亿元。 着力优化发展“软环境”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好的营商环境不可或缺。 在吴兴区,一项项政务服务改革的深化推进正为发展不 断锻造“软实力”。 近年来,吴兴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大力减事 项、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间,“跑一次”覆盖率达 100% 项目审批方面,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实现“最多 80 天” 全覆盖。企业开办方面,实现企业常态化开办 4 小时办 结、不动产抵押登记 2 个工作日办结、线上纳税 100% 覆盖。 2019 7 月,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绩效评估研究中心 发布的《浙江省营商环境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吴兴区营商 环境总得分位列浙江省前列。 今年,在湖州总量达 1000 亿元的招商引才政策基础 上,吴兴制定出台了总量 400 亿元的“吴九条”,全力集聚 高质量赶超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放大“投资吴兴、无所不 兴”的营商环境。 如今,创业成本低和生活品质高,是吴兴在长三角地 区的两张名片。当地基层治理有声有色,群众安全感和 幸福指数居全省前列,被誉为浙江治理的生动缩影。 浙江湖州小西街街景 浙江湖州小西街街景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浙江湖州老虎潭水库景区俯瞰 浙江湖州老虎潭水库景区俯瞰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张丹峰 张丹峰 13 13 专题 专题 2020 6 4 日 星期四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蓄能 - People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20-06/04/13/rmrb2020060413.pdf级旅游度假区。这些年来,我们围绕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不断把独特生态资源变成产业

2020 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将于近期在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举行。作为已经延续 10 多年的

重要机制,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推动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中共中央、国务

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

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

极的重大战略举措。

今年以来,相关地区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扎实推进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区域内各项务实合作成果频出,以

浙江湖州为代表的一批城市在区域一体化中积极为发

展蓄能,加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浙江湖州

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蓄能本报记者 钱一彬

今年以来,湖州重磅推出招商引才“湖九

条”“人才新政 4.0 版”“湖八条”等一系列人才

政策,攻坚重大产业项目和高端人才引进,构

建起长三角地区新的人才高地。

4 月 2 日,湖州发布《重大项目攻坚及招

商引才新政》,决定投入超千亿元资金,全力

打造低成本创业之城。“湖九条”一经发布,磁

场效应显现。短短 40 天,湖州市签约亿元以

上项目 87 个,总投资超 1088.5 亿元。

为配套“湖九条”加快落地,吴兴区发布

总量达 400 亿元的“吴九条”政策,从建立绿

色产业基金、安排绿色专项贴息资金、奖励

招商引才等多个方面,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加快重大项目落地达产,集聚高

质量发展新动能。随之而来的是一批优质

项目加速落地,4 月以来已有 3 个百亿级项

目落户吴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湖州统

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2 月初,

吴兴区在全市首推“白名单”制度,在坚决落

实量化细化闭环管控举措前提下,为符合条

件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做好准备。 10 多天

后,一架载有 165 名云南籍工人的专机飞抵

上海虹桥机场,随后工人们分乘 7 辆大巴回

到了所属企业。这是吴兴区在启动复工复

产后为辖区企业组织的一架“复工专机”,全

部费用由政府买单,而从决策包机到接回工

人只用了 48 小时。

优化环境 扶持创新

农 村 生 活 污 水 运 维 成 果 连 续 四 年 被 评

为浙江全省优秀,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建筑与

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湖州践行“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创新行

之有效的绿色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宽“两山”

转化通道。

今年初,长颈鹿互动庄园在吴兴区妙西

镇的西塞山旅游度假区开业,目前日均接待

游客达 2000 人次。近几年,妙西通过夯实生

态家底、守护生态底线,昔日“人走、石走、树

走”的乡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2015 年,

省级旅游度假区在此成功创建。借助生态

优势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布局,妙西镇短短几

年就在长三角做大“朋友圈”。截至目前,西

塞山旅游度假区有重大文旅项目 17 个,总投

资达 266.8 亿元。

村里新修道路要为古道让路,这就发生

在吴兴区八里店镇。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

绿 色 发 展 ,当 地 在 景 区 规 划 建 设 时 寸 土 必

“珍”,计划投资近千万元,结合生态人文环境

打造乔木山古道景区。对“两山”理念的生动

践行,令八里店迎来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

新机遇。今年,第四届世界乡村旅游大会将

在此召开,世界乡村旅游大会永久会址也落

户于此。应运而生的世界乡村旅游小镇将在

3 年内完成 30 亿元的投资建设,为长三角地

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新样本。

以生态优势布局长三角,湖州不仅打造

风 景 ,还 重 塑 生 产 线 。 在 中 国 童 装 之 都

—— 吴 兴 区 织 里 镇 ,这 里 销 售 的 童 装 占 据

了 全 国 市 场 近 半 壁 江 山 。 近 年 来 ,织 里 镇

谋求绿色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

过生产外发形式,加快长三角地区合作,同

时 集 中 精 力 主 攻 研 发 和 设 计 ,童 装 年 销 售

额超 550 亿元。

生态筑基 绿色发展

去年初,湖州在上海虹桥商务中心设立

“湖州全球招商引才中心”,专门派驻 318 名招

商人员。截至目前,该中心已签约引资项目

526 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431 个、5 亿元以上

项目 162 个,签约科研机构 29 家。

产业融合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强劲动

力之一。湖州市把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

破题之笔落在重大项目攻坚和招商引才上,

当地聚焦特色招商“靶向标”,通过在上海、江

苏等地驻点招商,深度接轨长三角,主动承接

科技、人文、金融等优质资源,全力招引高端

装备、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地理信息、健康医

药等产业和项目。

大 到 一 座 京 东 货 仓 ,小 到 一 瓶“ 老 干

妈”,位于湖州南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

浙江精星物流设备有限公司都有办法把它

们“托”起来。这是一家从事立体库制造的

沪资企业,在园区投产仅两个多月,就与国

内众多知名品牌和企业合作,每月组件产量

已达 1500 吨。依托湖州当地产业优势,来自

上海的精星物流设备集聚起发展动能。

目前,高新区物流装备产业园已落户的沪

资项目达 10 多个,计划总投资超百亿元。“在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我们通过产业承

接,吸引上海优质的物流装备项目,在园区形

成一条全产业链。”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这 几 天 ,由 浙 江 金 华 投 资 商 投 资 1.5 亿

元 的 臻 研 化 妆 品 项 目 在 吴 兴 区 埭 溪 镇“ 中

国 美 妆 小 镇 ”启 动 建 设 ,而 这 距 离 该 项 目

“ 云 ”签 约 落 户 还 不 到 2 个 月 时 间 。 该 项 目

计 划 与 法 国 原 料 商 合 作 ,在 长 三 角 地 区 打

造 亚 太 研 发 中 心 ,生 产 天 然 甲 油 胶 及 手 部

护 理 产 品 。 借 助 长 三 角 一 体 化 发 展 优 势 ,

“ 美 妆 小 镇 ”正 加 速 推 进 建 设 。 目 前 ,该 小

镇共有化妆品及配套项目 103 个,计划总投

资达 250 亿元。

产业融合 靶向招商

在浙江省湖州市的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

区 ,一 座 座 洞 穴 小 屋 背 倚 青 山 、面 朝 竹 海 ,

富有自然情趣……日前,野界国际度假营地

项目正在加速建设,目前主体建筑已完工,整

修装饰、绿化种植、道路提升等工程正在进

行。据项目负责人彭金亮介绍,这一项目将

集聚长三角地区的各类优势资源,丰富度假

区文旅产业业态。

今年以来,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坚持

绿色发展,积极推动“长三角之心·同城化融

入”建设。“2015 年我们将这里成功打造成省

级旅游度假区。这些年来,我们围绕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不断把独特生态资源变成产业

资源、旅游资源,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

势。”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有关负责

人介绍。

截至目前,该度假区已有海亮国际康养

小镇、慧心谷绿奢度假村等重大文旅项目 17

个,总投资 266.8 亿元,其中省级重大产业项

目 2 个,省级服务业重大项目 6 个。相关文旅

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目前已投入运营项目 5个。据了解,在这 17 个重点项目中,90%的投

资方来自长三角地区。

今年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西

塞山度假区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扎实推进相

关文旅项目建设。长颈鹿互动庄园年初试营

业,青山绿水间的动物世界吸引各地游客前

来观光游玩,复园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 5 万

余人次;依山而建的廿舍度假村自恢复营业

以来,累计接待过夜游客 1000 余人次,周末

入住率达 80%以上……

“ 目 前 ,我 们 各 类 旅 游 从 业 人 员 已 近

3000 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我们进一

步拓宽了‘两山’转化通道,为本地乡村振兴

注入了活力。”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有关负责人说。

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

夯实生态家底 做足绿色文章本报记者 许 晴

前不久,浙江省吴兴区织里镇一家童装企

业为转型升级,通过杭州一家中介从宁波引进

了一套新设备,中介与设备制造商以设备入股

形式与企业达成合作。由于生产计划调整,新

设备一直没有投入使用,导致外地两家企业在

分红上出现问题,产生了“跨市”纠纷。

接到网格员摸排的这一问题后,织里社

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在第一时间对接相

关部门,并组织涉事三方开起了“圆桌会议”,

经过几轮磋商,三方达成了“限期设备调试,

逾期租赁设备”的共赢之策。“这件事如果由

我们自己协调,不但要多地跑,效果还不一定

好,企业经营也会耽误。”该童装企业负责人

说,“矛调中心给了我们一个找说法的地方,

真管用!”

去年底,织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

心开始运作,这是织里镇基于多年治理经验,

整合公安、司法、综合行政执法等多部门资源

形成的基层治理新平台,探索一体化发展“跨

区域”纠纷解决机制。

织里镇社会治理办副主任姚明海介绍,

该平台由矛盾调处中心、仲裁庭、南太湖社会

治理研究院等五部分组成,下设 4 个工作室

和 6 个调委会等。中心自运作以来共调解各

类矛盾纠纷超过 700 件,化解率超过 99%。

“ 我 们 围 绕 打 造‘ 社 会 治 理 先 行 地 、美

好生活试验区’的目标,结合‘最多跑一地’

改 革 ,探 索 完 善 社 会 矛 盾 纠 纷 多 元 预 防 调

处化解综合机制。”织里镇党委副书记沈国

强 说 ,织 里 现 有 人 口 45 万 ,其 中 35 万 为 外

来 新 居 民 ;各 类 经 济 注 册 体 4.2 万 余 家 ,纠

纷 时 有 发 生 。 该 中 心 打 造 了 多 部 门 入 驻 、

社 会 组 织 参 与 等 多 方 联 动 的 治 理 新 体 系 ,

形成了网格化排摸、集中调处化解、一跟到

底 销 号 的 闭 环 机 制 ,让 新 老 织 里 人 矛 盾 调

解只进“一扇门”。

探索一体化发展“跨区域”纠纷解决机制

矛盾调解只进“一扇门”本报记者 庄俊亭

签约 46 个项目,计划总投

资额 471.82 亿元……5 月 22 日,

在上海举行的长三角·吴兴产

业推介会上,浙江省湖州市吴

兴区从长三角出发向全国发出

招商引才“英雄帖”,得到各方

积极响应。

沉 甸 甸 的 招 商 引 才 成 果

背后,是吴兴加快融入长三角

一 体 化 发 展 的 务 实 和 高 效 。

吴兴地处“长三角之心”,在长

三 角 一 体 化 发 展 战 略 深 入 实

施 的 大 背 景 下 ,吴 兴 区 不 断

培育发展动能,在长三角地区

奋力崛起。

不断提升区位

生态优势

吴兴地处浙江北部,是湖

州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

中,吴兴通过重塑交通网络,守

护绿水青山,涵养文化底蕴,不

断增强“长三角之心”的“天然

属性”。

吴 兴 是 沪 苏 浙 皖 的 重 要

交汇点,连接长三角南北两翼

和东中部地区。近年来,吴兴

区 力 促 交 通 体 系 四 通 八 达 。

随着沪苏湖高铁、湖杭高铁的

全面启动,与建成的杭宁高铁

加速形成“干”字形高铁网络,

将 进 一 步 缩 短 与 长 三 角 其 他

城 市 的 时 空 距 离 ,加 快 形 成

“半小时经济圈”。近期,位于

吴 兴 东 部 新 城 的 沪 苏 湖 高 铁

(湖 州 站 至 湖 州 东 站 段)项 目

即将实质性启动施工,随着项

目的推进,未来的吴兴,20 分

钟 可 达 杭 州 ,30 分 钟 可 达 上

海,45 分钟可达南京。

近年来,在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吴兴积

极谋求绿色发展。为保护水环境,吴兴区东林镇历时 3年,转型升级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粮仓”。为

更好保护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太湖溇港,昔日星罗棋布

的“大染坊”被整治入园,还请来央企帮助治污,系统提

升区域生态环境。如今的吴兴,已成为太湖流域和长

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构建一体化发展大平台

近年来,吴兴谋定而动,从产业融合和平台打造等多

个方面与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以沪湖绿色智造大廊道建设为契机,吴兴高起点谋

划产业平台,加快主导产业集聚,构建了“一城、二翼、三

区、四镇、五大创新创业平台”等多层次产业发展平台。

东部新城已成为湖州城市副中心,中央商务区区块和高

铁新城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旅游以及“接沪融

杭”等重要功能,南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吴兴经济开

发区和西塞山旅游度假区让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项目精

准落地,丝绸小镇、美妆小镇、原乡小镇和吴兴世界乡村

旅游小镇从多领域与长三角城市无缝接驳。

随着平台的精准布局,吴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所释

放的“磁场”更为强劲。近年来,该区从长三角地区引入

了众多优化项目,重点发展智能装备、数字经济、健康时

尚、休闲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影响力从长三角辐射全国乃

至全球。仅在去年,吴兴区就签约沪苏项目 46 个,计划

总投资 299.46 亿元。

着力优化发展“软环境”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好的营商环境不可或缺。

在吴兴区,一项项政务服务改革的深化推进正为发展不

断锻造“软实力”。

近年来,吴兴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大力减事

项、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间,“跑一次”覆盖率达 100%。

项目审批方面,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实现“最多 80 天”

全覆盖。企业开办方面,实现企业常态化开办 4 小时办

结、不动产抵押登记 2 个工作日办结、线上纳税 100%全

覆盖。

2019 年 7 月,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绩效评估研究中心

发布的《浙江省营商环境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吴兴区营商

环境总得分位列浙江省前列。

今年,在湖州总量达 1000 亿元的招商引才政策基础

上,吴兴制定出台了总量 400 亿元的“吴九条”,全力集聚

高质量赶超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放大“投资吴兴、无所不

兴”的营商环境。

如今,创业成本低和生活品质高,是吴兴在长三角地

区的两张名片。当地基层治理有声有色,群众安全感和

幸福指数居全省前列,被誉为浙江治理的生动缩影。

湖州吴兴

与长三角发展同频共振

郑嵇平

浙江湖州小西街街景浙江湖州小西街街景。。 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浙江湖州老虎潭水库景区俯瞰浙江湖州老虎潭水库景区俯瞰。。 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版式设计版式设计::张丹峰张丹峰

1313 专题专题2020年 6月 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