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文能力測驗 - sc-top.org.tw · 4...

110
華語文能力測驗 2012 年台灣地區年度考詴報告 報告單位: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Oct-2019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華語文能力測驗

    2012 年台灣地區年度考詴報告

    報告單位: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

  • i

    目錄

    第一部分 5 月正式考詴報告

    一、基礎級測驗 2012 年 5 月正式考詴報告........................................................... 1

    二、進階級測驗 2012 年 5 月正式考詴報告......................................................... 10

    三、高階級測驗 2012 年 5 月正式考詴報告......................................................... 20

    四、流利級測驗 2012 年 5 月正式考詴報告......................................................... 30

    五、參考文獻 ......................................................................................................... 40

    第二部分 11 月正式考詴報告

    一、基礎級測驗 2012 年 11 月正式考詴報告 ....................................................... 41

    二、進階級測驗 2012 年 11 月正式考詴報告 ....................................................... 59

    三、高階級測驗 2012 年 11 月正式考詴報告 ....................................................... 75

    四、流利級測驗 2012 年 11 月正式考詴報告 ....................................................... 90

  • 2

    第一部分 5 月正式考詴報告

  • 1

    基礎級測驗 2012 年 5 月正式考詴報告

    前言

    華語文能力測驗於 2012 年 5 月 5 日在台灣北區、中區以及南區舉辦本年度

    第一次正式考詴,基礎級測驗部分共有 246 人到考。以下進行各項分析,均根據

    考生報名時填寫之個人資料,及獲得之測驗成績,進行交叉分析,結果供研發人

    員作為參考。

    第一部份 考生背景分析

    一、地區與性別分佈

    基礎級測驗考生之地區與性別分佈如表 1-1-1 所示,其中,以亞洲地區考生

    居多,共有 121 人,佔所有應詴人數之 49.2%;亞洲地區人數最多的國家為日本

    和越南,分別有 50 人與 31 人應詴,佔到考人數比例為 20.3%及 12.6%。美洲地

    區有 73 名考生,百分比為 29.7%;其中以美國籍 18 名考生人數較多。歐洲地區

    和非洲大洋洲各有 29 人和 23 人到考,比例為 11.8%與 9.3%。

    性別分佈方面,非洲、大洋洲以女性考生佔多數;亞洲、美洲和歐洲則是男

    性考生人數略多於女性。合計基礎級測驗男性考生有 144 人,女性考生有 102

    人;男性考生人數略多於女性,男女比例分別為 58.5%和 41.5%。

    表 1-1-1 基礎級測驗考生地區與性別分佈表

    地區 男性 女性 合計

    人數 佔總人數百分比

    亞洲 70 51 121 49.2%

    美洲 46 27 73 29.7%

    歐洲 21 8 29 11.8%

    非洲、大洋洲 7 16 23 9.3%

    小計 144 102 246 —

    二、年齡分佈

    考生年齡欄位沒有人漏答,有效樣本為 246 人。考生年齡分佈如表 1-1-2 所

    示,以年齡介於 21 歲到 30 歲之間的考生居多,有 115 人,佔所有到考人數之

    46.7%;其次為 11 歲到 20 歲以及 31 歲到 40 歲的考生,分別有 63 人和 50 人,

    百分比為 25.6%與 20.3%。年紀最小的考生為 8 歲,最年長的考生年齡為 62 歲。

  • 2

    表 1-1-2 基礎級測驗考生年齡分佈表

    年齡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10 歲以下 2 0.8% 0.8%

    11-20 歲 63 25.6% 26.4%

    21-30 歲 115 46.7% 73.2%

    31-40 歲 50 20.3% 93.5%

    41 歲以上 16 6.5% 100.0%

    三、身份別

    此欄位沒有人漏答,有效人數為 246 人。表 1-1-3 為考生身份別分佈情形,

    大多數的考生為學生身份,共有 171 人,佔所有應詴人數之 69.5%;其次是回答

    專業人員的考生,有 11 人,百分比為 4.5%;教育/訓練人員、管理人員以及技術

    人員各有 10 人、9 人以及 8 人。另外,有 21 人回答「其他」,百分比為 8.5%,

    其餘各類身份的人數及比例請見表 1-1-3。

    表 1-1-3 基礎級測驗考生身份分佈表

    身份 人數 百分比

    學生 171 69.5%

    專業人員 11 4.5%

    教育/訓練人員 10 4.1%

    管理人員 9 3.7%

    技術人員 8 3.3%

    家庭主婦 5 2.0%

    行政人員 3 1.2%

    公務人員 2 0.8%

    行銷人員 2 0.8%

    服務業人員 2 0.8%

    外傭/外勞 1 0.4%

    傳教士 1 0.4%

    其他 21 8.5%

    四、使用中文交談的頻率

    考生使用中文與家人交談的頻率如表 1-1-4 所示,大部分考生回答「從不」

    使用中文和家人交談,共計 126 人,百分比為 51.2%;其次為回答「有時候」的

    考生,有 52 人,比例為 21.1%。表示「很少」使用和「經常」使用中文與家人

    交談的分別有 37 人以及 31 人,佔所有應考人數之 15.0%和 12.6%。

  • 3

    表 1-1-4 基礎級測驗考生使用中文交談情形

    用中文交談的頻率 人數 百分比

    經常 31 12.6%

    有時候 52 21.1%

    很少 37 15.0%

    從不 126 51.2%

    五、學習時數

    考生學習華語的時數方面,有 215 人漏答或填寫不完整而無法計算學時,佔

    所有到考人數之 87.4%,比例過高,有效樣本僅 31 人,故參考價值不高。由於

    部分考生曾於海外學習華語,考量在非目標語的學習環境下,語言學習效果無法

    完全與目標語環境相比,若直接將二地的學習時數相加,有錯估學習成效的可能。

    故在此先將海外學習時數折半,再與目標語環境(台灣或中國大陸)學習時數合計。

    學時分佈結果如表 1-1-5 所示,主要以學時在 121 到 240 小時,以及學時在 120

    小時以下的考生人數較多,同樣有 8 人,百分比皆為 25.8%;其次為學時在 721

    到 840 小時之間的考生,有 5 人,比例為 16.1%。學習時數未達建議 240 小時的

    考生人數為 16 人,佔有效樣本之 51.6%。

    表 1-1-5 基礎級測驗考生學習時數分佈表

    學習時數 人數 百分比

    1441 以上 1 3.2%

    1321-1440 0 0

    1201-1320 1 3.2%

    1081-1200 2 6.5%

    961-1080 0 0

    841-960 0 0

    721-840 5 16.1%

    601-720 0 0

    481-600 1 3.2%

    361-480 3 9.7%

    241-360 2 6.5%

    121-240 8 25.8%

    120 以下 8 25.8%

    六、使用教材

    此欄位有 195 名考生漏答,漏答比例高達 79.3%,有效樣本僅 51 人。大部分

  • 4

    考生使用「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系列教材,共有 43 人,佔有效樣本人數之 84.3%;

    其中又以「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一)」的人數較多,有 30 人,百分比為 58.8%。「遠

    東生活華語」系列教材有 1 人使用,比例為 2.0%。

    而「初級中文閱讀」、「中級中文閱讀」及「實用中文讀寫」系列教材皆僅有

    1 名考生選用。另外,有 4 人回答「其他」,百分比為 7.8%,其餘詳細的教材名

    稱和使用人數請見表 1-1-6。

    表 1-1-6 基礎級測驗考生使用教科書分佈表

    教科書名稱 人數 百分比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一) 30 58.8%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二) 4 7.8%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三) 6 11.8%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四) 3 5.9%

    遠東生活華語(一) 1 2.0%

    初級中文閱讀 1 2.0%

    中級中文閱讀 1 2.0%

    實用中文讀寫(一) 1 2.0%

    其他 4 7.8%

  • 5

    第二部份 考生測驗結果分析

    一、描述統計

    基礎級測驗正式考詴描述統計結果如表 1-1-7 所示,考生聽力理解測驗平均

    得分為 34.05 分,標準差為 5.256;閱讀理解測驗平均得分為 31.37 分,標準差為

    6.916。測驗總分方面,平均得分為 65.42 分,標準差為 11.009。詳細數據請見表

    1-1-7。

    表 1-1-7 基礎級測驗描述統計

    項目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數 標準差

    聽力理解測驗 14 40 34.05 5.256

    閱讀理解測驗 0 40 31.37 6.916

    基礎級測驗總分 28 80 65.42 11.009

    二、成績分佈

    由表 1-1-8可知,本次基礎級測驗正式考詴有 3名考生獲得滿分,比例為 1.2%;

    成績分佈以得分介於70到79分之間的考生人數較多,有109人,百分比為44.3%;

    其次為得分介於 60 到 69 分之間考生,有 69 人,比例為 28.0%。合計得分在 60

    分以上的考生有 181 人,百分比為 73.6%。其他詳細的成績分佈請見表 1-1-8。

    表 1-1-8 基礎級測驗總分分佈表

    分數分佈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80 3 1.2% 1.2%

    70-79 109 44.3% 45.5%

    60-69 69 28.0% 73.6%

    50-59 36 14.6% 88.2%

    40-49 23 9.3% 97.6%

    30-39 5 2.0% 99.6%

    20-29 1 0.4% 100.0%

    19 分以下 0 0 100.0%

    表 1-1-9 為基礎級測驗聽力理解與閱讀理解測驗成績分佈情形,由表 1-1-9

    可知,有 21 名考生在聽力理解測驗得到滿分,比例為 8.5%。成績分佈以得分 30

    到 39 分之間的考生居多,有 178 人,百分比高達 72.4%;其次為得分介於 20 到

    29 分之間的考生,有 44 人,佔到考人數的 17.9%。

    閱讀理解測驗部分,有 13 名考生表現優異,全部答對,得到滿分 40 分,比

    例為 5.3%。閱讀理解測驗方面,大部分考生得分介於 30 到 39 分之間,有 155

  • 6

    人,佔所有考生人數之 63.0%;其次為 20 到 29 分之間的考生,有 61 人,百分

    比為 24.8%。

    表 1-1-9 基礎級聽力理解與閱讀理解測驗成績分佈表

    分數範圍 聽力理解測驗 閱讀理解測驗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40 21 8.5% 8.5% 13 5.3% 5.3%

    30-39 178 72.4% 80.9% 155 63.0% 68.3%

    20-29 44 17.9% 98.8% 61 24.8% 93.1%

    10-19 3 1.2% 100.0% 16 6.5% 99.6%

    9 以下 0 0 100.0% 1 0.4% 100.0%

    三、獲得證書人數與比例

    由表 1-1-10 所示,參加基礎級測驗的 246 名考生之中,有 170 人通過基礎

    級測驗並獲得證書,佔所有應詴人數之 69.1%;測驗總分低於 62 分,未能獲得

    證書的人數為 76 人,比例為 30.9%。

    表 1-1-10 基礎級測驗獲得證書人數及比例

    測驗結果 人數 百分比

    通過 170 69.1%

    未通過 76 30.9%

    四、各地區考生成績比較

    表 1-1-11 為基礎級測驗各地區考生成績表現。由描述統計結果可知,亞洲

    和歐洲地區考生在測驗總分、聽力理解測驗與閱讀理解測驗得分均高於美洲和非

    洲、洋洲地區考生。

    進一步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看,不同洲別的考生在基礎級測驗總分、聽力

    理解以及閱讀理解上皆達到顯著差異水準。再以 Scheffé 法針對此三部分進行事

    後比較,結果顯示,在測驗總分與閱讀理解測驗得分上,亞洲考生平均得分顯著

    高於美洲與非洲、大洋洲考生;聽力理解測驗得分部分,事後比較顯示兩兩洲別

    之間沒有明顯差異。

  • 7

    表 1-1-11 基礎級測驗各地區考生成績描述統計

    *p

  • 8

    第三部分 測驗相關性分析

    一、效度分析

    華語文能力測驗(TOCFL)包含聽力和閱讀理解二大部分,雖然聽力與閱讀理

    解能力皆屬於語言能力中的接收能力(receptive skills),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程度的

    相關,但仍各有其獨特之處。Buck(1992)以多項特質多項方法(MTMM)進行聽力

    與閱讀理解能力的效度檢驗,並指出就某方面來說,聽力理解能力不同於閱讀理

    解能力。且 Bae 與 Bachman 在 1998 年以結構方程模式(SEM)進行的研究結果亦

    顯示聽讀二因子相關模式優於單因子模式,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這兩種接收能力

    在因素上是不同的(factorially separately),且兩者間有高相關存在。

    因此分析考生分測驗得分與測驗總分之間的相關,可以反映詴題符合測驗架

    構的情形。以聽讀測驗來說,測驗總分與聽力理解、閱讀理解分測驗得分的相關,

    應高於聽力理解測驗與閱讀理解測驗成績之間的相關,才能顯示測驗總分的確為

    一個高層次的華語文能力概念,及其涵蓋聽力理解與閱讀理解二大部分。而聽力

    與閱讀理解因均為華語文能力中的接收能力,具有某種程度的關連性,但又並非

    相同能力,故相關係數應達到顯著水準,但不能過於接近 1。

    從表 1-1-13 可知,本次基礎級測驗總分與分測驗得分的相關高於分測驗與

    分測驗之間的相關,測驗總分與聽力理解和閱讀理解的相關係數達到.873(p

    <.01)與.929(p<.01);分測驗之間的相關值亦達到顯著差異水準,有中度正相

    關存在(r=.629,p<.01)。分測驗相關結果也與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LTTC)

    所研發之全民英檢測驗(GEPT)的結果相仿(2006,2007),顯示本次基礎級測驗

    構念效度良好,各分測驗測得相關的華語文能力,但非相同的能力。

    表 1-1-13 基礎級測驗總分與分測驗成績相關

    測驗項目 測驗總分 聽力理解 閱讀理解

    測驗總分 -- .873** .929**

    聽力理解 -- .629**

    閱讀理解 -- **表 p<.01

    二、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測驗的一致性與穩定性,本測驗使用內部一致性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庫李 20 號公式(Kuder-Richardson)進行信度的分析。內部

    一致性信度可以顯示內容取樣及內容異質性的誤差,以反映內容取樣對於測驗分

    數的影響。

  • 9

    如下表 1-1-14 所示,本次基礎級測驗總分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922;聽力理

    解以及閱讀理解測驗的信度分別為.847 與.896。整體來看,本次基礎級測驗正式

    卷的信度良好。

    表 1-1-14 基礎級測驗庫李內部一致性信度

    測驗內容 信度

    聽力理解測驗 .847

    閱讀理解測驗 .896

    測驗總分 .922

  • 10

    進階級測驗 2012 年 5 月正式考詴報告

    前言

    華語文能力測驗於 2012 年 5 月 5 日在台灣北區、中區以及南區舉辦本年度

    第一次正式考詴,進階級測驗部分共有 734 人到考。以下進行各項分析,均根據

    考生報名時填寫之個人資料,及獲得之測驗成績,進行交叉分析,結果供研發人

    員作為參考。

    第一部份 考生背景分析

    一、地區與性別分佈

    進階級測驗考生之地區與性別分佈如表 1-2-1 所示。在 734 名考生中,有 2

    名考生漏答國籍,有效考生為 732 人。其中,以亞洲地區考生居多,共有 337

    人,佔有效人數之 46.0%;亞洲地區人數最多的國家為日本和越南,分別有 124

    人與 82人應詴,佔所有到考人數比例為 16.9%及 11.7%。美洲地區有 211名考生,

    百分比為 28.8%;其中以美國籍 37 名考生人數較多,其次為巴拿馬 28 名考生。

    歐洲地區和非洲、大洋洲各有 105 人和 79 人到考,比例為 14.3%與 10.8%。

    性別分佈方面,沒有考生漏答,有效樣本數為 734 人。男性考生人數較女性

    多,有 373 名男性考生,女性考生則有 361 名,百分比分別為 50.8%及 49.2%。

    表 1-2-1 進階級測驗考生地區與性別分佈表

    洲別 人數 百分比 性別 人數 百分比

    亞洲 337 46.0% 男性 373 50.8%

    美洲 211 28.8%

    歐洲 105 14.3% 女性 361 49.2%

    非洲大洋洲 79 10.8%

    小計 732 100.0% 小計 734 100.0%

    二、年齡分佈

    考生年齡欄位沒有人漏答,有效樣本為 734 人。考生年齡分佈如表 1-2-2 所

    示,以年齡介於 21 歲到 30 歲之間的考生居多,有 430 人,佔所有到考人數之

    58.6%;其次為 11 歲到 20 歲以及 31 歲到 40 歲的考生,分別有 187 人和 78 人,

    百分比為 25.5%與 10.6%。年紀最小的考生為 8 歲,最年長的考生年齡為 56 歲。

  • 11

    表 1-2-2 進階級測驗考生年齡分佈表

    年齡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10 歲以下 2 0.3% 0.3%

    11-20 歲 187 25.5% 25.7%

    21-30 歲 430 58.6% 84.3%

    31-40 歲 78 10.6% 95.0%

    41 歲以上 37 5.0% 100.0%

    三、身份別

    此題沒有人漏答,有效人數為 734 人。表 1-2-3 為考生身份別分佈情形,大

    多數的考生為學生身份,共有 599 人,佔所有應詴人數之 81.6%;其次是回答家

    庭主婦的考生,有 19 人,百分比為 2.6%;教育/訓練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專業

    人員分別有 16 人、16 人以及 15 人。另外,有 28 人回答「其他」,百分比為 3.8%,

    其餘各類身份的人數及比例請見表 1-2-3。

    表 1-2-3 進階級測驗考生身份分佈表

    身份 人數 百分比

    學生 599 81.6%

    家庭主婦 19 2.6%

    教育/訓練人員 16 2.2%

    管理人員 16 2.2%

    專業人員 15 2.0%

    技術人員 11 1.5%

    外勞/看護/幫傭 6 0.8%

    行銷人員 5 0.7%

    公務人員 4 0.5%

    傳教士 4 0.5%

    行政人員 3 0.4%

    服務業人員 3 0.4%

    翻譯人員 3 0.4%

    領隊或其他旅遊業從業人員 2 0.3%

    其他 28 3.8%

    四、使用中文交談的頻率

    考生使用中文與家人交談的頻率如表 1-2-4 所示,大部分考生回答「從不」

    使用中文和家人交談,共計 426 人,百分比為 58.0%;其次為回答「很少」的考

    生,有 127 人,比例為 17.3%。表示「有時候」使用和「經常」使用中文與家人

  • 12

    交談的分別有 108 人以及 73 人,佔所有應考人數之 14.7%和 9.9%。

    表 1-2-4 進階級測驗考生使用中文交談情形

    用中文交談的頻率 人數 百分比

    經常 73 9.9%

    有時候 108 14.7%

    很少 127 17.3%

    從不 426 58.0%

    五、學習時數

    考生學習華語的時數方面,有 586 人漏答或填寫不完整而無法計算學時,佔

    所有到考人數之 79.8%,比例過高,有效樣本僅 148 人,故本部分分析結果僅供

    參考用。由於部分考生曾於海外學習華語,考量在非目標語的學習環境下,語言

    學習效果無法完全與目標語環境相比,若直接將二地的學習時數相加,有錯估學

    習成效的可能。故在此先將海外學習時數折半,再與目標語環境(台灣或中國大

    陸)學習時數合計。學時分佈結果如表 1-2-5 所示,主要以學時在 240 小時以下,

    以及學時在 241 到 480 小時的考生人數較多,分別有 61 人和 33 人,百分比為

    41.2%和 22.3%;再其次為學時在 481 到 720 小時之間的考生,有 23 人,比例為

    15.5%。學習時數介於進階級測驗建議報考學時 360 至 480 小時間的考生有 20

    人,佔有效樣本人數之 13.5%;而學時未達建議 360 小時的考生人數為 74 人。

    表 1-2-5 進階級測驗考生學習時數分佈表

    學習時數 人數 百分比

    2401 以上 7 4.7%

    2161-2400 1 0.7%

    1921-2160 1 0.7%

    1681-1920 2 1.4%

    1441-1680 2 1.4%

    1201-1440 2 1.4%

    961-1200 5 3.4%

    721-960 11 7.4%

    481-720 23 15.5%

    241-480 33 22.3%

    240 以下 61 41.2%

  • 13

    六、使用教材

    此欄位有 518 名考生漏答,有效樣本為 216 人。大部分考生使用「新版實用

    視聽華語」系列教材,共有 160 人,佔有效樣本人數之 74.1%;其中又以「新版

    實用視聽華語(一)」的人數較多,有 61 人,百分比為 28.8%。其次為「新版實用

    視聽華語(二)」和「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三)」,分別有 43 人和 40 人,人數分別有

    43 人與 40 人,百分比各佔 19.9%和 18.5%。「遠東生活華語」系列教材也有 17

    人使用,其中,以「遠東生活華語(一)」的人數較多,有 7 人,比例為 3.2%。

    而「初級中文閱讀」和「中級中文閱讀」,「實用中文讀寫」及「讀報學華語」

    系列教材也有少數考生選用。非系列式教材部分,各有 1 名考生選用「今日台灣」

    與「迷你廣播劇」。另外,有 23 人回答「其他」,百分比為 10.6%,其餘詳細的

    教材名稱和使用人數請見表 1-2-6。

    表 1-2-6 進階級測驗考生使用教科書分佈表

    教科書名稱 人數 百分比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一) 61 28.2%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二) 43 19.9%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三) 40 18.5%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四) 12 5.6%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五) 4 1.9%

    遠東生活華語(一) 7 3.2%

    遠東生活華語(二)A 5 2.3%

    遠東生活華語(二)B 5 2.3%

    初級中文閱讀 6 2.8%

    中級中文閱讀 2 0.9%

    實用中文讀寫(一) 5 2.3%

    實用中文讀寫(二) 1 0.5%

    今日台灣 1 0.5%

    迷你廣播劇 1 0.5%

    其他 23 10.6%

  • 14

    第二部份 考生測驗結果分析

    一、描述統計

    進階級測驗正式考詴描述統計結果如表 1-2-7 所示,考生聽力理解測驗平均

    得分為 35.36 分,標準差為 9.233;閱讀理解測驗平均得分為 30.98 分,標準差為

    9.420。測驗總分方面,平均得分為 66.34 分,標準差為 17.448。詳細數據請見表

    1-2-7。

    表 1-2-7 進階級測驗描述統計

    項目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數 標準差

    聽力理解測驗 7 50 35.36 9.233

    閱讀理解測驗 0 49 30.98 9.420

    進階級測驗總分 15 98 66.34 17.448

    二、成績分佈

    表 1-2-8 至表 1-2-10 為進階級測驗總分、聽力理解以及閱讀理解測驗的成績

    分佈。由表 1-2-8 可知,本次進階級測驗正式考詴沒有考生獲得滿分;成績分佈

    以得分介於 70 到 79 分之間,以及 80 到 89 分之間的考生人數較多,分別有 177

    人與 136 人,百分比為 24.1%以及 18.5%;其次為得分介於 60 到 69 分之間考生,

    有132人,比例為18.0%。合計得分在60分以上的考生有496人,百分比為67.6%。

    其他詳細的成績分佈請見表 1-2-8。

    表 1-2-8 進階級測驗總分分佈表

    分數分佈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100 0 0 0

    90-99 51 6.9% 6.9%

    80-89 136 18.5% 25.5%

    70-79 177 24.1% 49.6%

    60-69 132 18.0% 67.6%

    50-59 99 13.5% 81.1%

    40-49 66 9.0% 90.1%

    30-39 56 7.6% 97.7%

    20-29 14 1.9% 99.6%

    19 分以下 3 0.4% 100.0%

    表 1-2-9 為進階級測驗聽力理解測驗成績分佈情形,由表 1-2-9 可知,有 1

    名考生在聽力理解測驗得到滿分,佔所有考生比例為 0.1%。成績分佈以得分 40

  • 15

    到 49 分之間的考生居多,有 308 人,百分比為 42.0%;其次為得分介於 30 到 39

    分之間的考生,有 240 人,佔到考人數的 32.7%;再者為得分介於 20 到 29 分之

    間的考生,有 128 人,比例為 17.4%。

    表 1-2-9 進階級聽力理解測驗成績分佈表

    分數分佈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50 1 0.1% 0.1%

    40-49 308 42.0% 42.1%

    30-39 240 32.7% 74.8%

    20-29 128 17.4% 92.2%

    10-19 55 7.5% 99.7%

    9 分以下 2 0.3% 100.0%

    閱讀理解測驗部分,沒有考生得到滿分 50 分。閱讀理解測驗成績分佈如表

    1-2-10 所示,大部分考生得分介於 30 到 39 分之間,有 264 人,佔所有考生人數

    之 36.0%;其次為 20 到 29 分之間的考生,有 220 人,百分比為 30.0%。

    表 1-2-10 進階級閱讀理解測驗成績分佈表

    分數分佈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50 0 0 0

    40-49 156 21.3% 21.3%

    30-39 264 36.0% 57.2%

    20-29 220 30.0% 87.2%

    10-19 88 12.0% 99.2%

    9 分以下 6 0.8% 100.0%

    三、獲得證書人數與比例

    由表 1-2-11 所示,參加進階級測驗的 734 名考生之中,有 421 人通過進階

    級測驗並獲得證書,佔所有應詴人數之 57.4%;測驗總分低於 66 分,或聽力/閱

    讀理解單項分數未符合最低門檻(聽力 25 分/閱讀 25 分),未能獲得證書的人數為

    313 人,比例為 42.6%。

    表 1-2-11 進階級測驗獲得證書人數及比例

    測驗結果 人數 百分比

    通過 421 57.4%

    未通過 313 42.6%

  • 16

    四、各地區考生成績比較

    表 1-2-12 為進階級測驗各地區考生成績表現。由描述統計結果可知,亞洲

    和歐洲地區考生在測驗總分、聽力理解測驗與閱讀理解測驗得分均高於美洲和非

    洲大洋洲地區。

    進一步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看,不同洲別的考生在進階級測驗總分、聽力

    理解以及閱讀理解上皆達到顯著差異水準。再以 Scheffé 法針對此三部分進行事

    後比較,結果顯示,無論在測驗總分、聽力理解或閱讀理解測驗方面,亞洲和歐

    洲地區考生平均得分均高於美洲和非洲大洋洲地區(p(2)>(4)

    (2)美洲 211 27.83

    (3)歐洲 105 32.95

    (4)非洲、大洋洲 79 23.29

  • 17

    表 1-2-13 進階級測驗各地區獲得證書人數及比例

    測驗結果 亞洲 美洲 歐洲 非洲、大洋洲 合計

    通過 241

    (71.5%)

    84

    (39.8%)

    72

    (68.6%)

    22

    (27.8%)

    419

    (57.2%)

    未通過 96

    (28.5%)

    127

    (60.2%)

    33

    (31.4%)

    57

    (72.2%)

    313

    (42.8%)

    χ2 = 87.632, p = .000

    五、不同學時考生獲得證書情形

    關於不同學時考生獲得進階級證書的人數和比例,由於有 586 名考生漏答或

    填寫不完整,故有效樣本為 148 人。分析結果如表 1-2-14 所示,學時未滿 360

    小時的考生,有 62.2%獲得進階級證書;學時介於 360 到 480 小時之間的考生,

    有 80.0%獲得證書;而學時超過 480 小時的考生中,則有 79.6%通過門檻獲得進

    階級測驗證書。顯示學時在 360 小時以上的考生,獲得證書比例較高。

    進一步以卡方檢定來看,三個學時分組的考生在通過與否的比例上未達顯著

    差異水準(χ2 = 5.541, p = .063),顯示學時與測驗通過與否的比例沒有關連。但

    應注意的是,本次測驗學時漏答人數將近 80%,故本分析僅供參考。

    表 1-2-14 進階級測驗考生學習時數與獲得證書人數交叉摘要表

    測驗結果 未滿 360 小時 360-480 小時 超過 480 小時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通過 46 62.2% 16 80.0% 43 79.6%

    未通過 28 37.8% 4 20.0% 11 20.4%

    χ2 = 5.541, p = .063

  • 18

    第三部分 測驗相關性分析

    一、效度分析

    華語文能力測驗(TOCFL)包含聽力和閱讀理解二大部分,雖然聽力與閱讀理

    解能力皆屬於語言能力中的接收能力(receptive skills),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程度的

    相關,但仍各有其獨特之處。Buck(1992)以多項特質多項方法(MTMM)進行聽力

    與閱讀理解能力的效度檢驗,並指出就某方面來說,聽力理解能力不同於閱讀理

    解能力。且 Bae 與 Bachman 在 1998 年以結構方程模式(SEM)進行的研究結果亦

    顯示聽讀二因子相關模式優於單因子模式,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這兩種接收能力

    在因素上是不同的(factorially separately),且兩者間有高相關存在。

    因此分析考生分測驗得分與測驗總分之間的相關,可以反映詴題符合測驗架

    構的情形。以聽讀測驗來說,測驗總分與聽力理解、閱讀理解分測驗得分的相關,

    應高於聽力理解測驗與閱讀理解測驗成績之間的相關,才能顯示測驗總分的確為

    一個高層次的華語文能力概念,及其涵蓋聽力理解與閱讀理解二大部分。而聽力

    與閱讀理解因均為華語文能力中的接收能力,具有某種程度的關連性,但又並非

    相同能力,故相關係數應達到顯著水準,但不能過於接近 1。

    從表 1-2-15 可知,本次進階級測驗總分與分測驗得分的相關高於分測驗與

    分測驗之間的相關,測驗總分與聽力理解和閱讀理解的相關係數達到.934(p<.01)

    與.937(p<.01);分測驗之間的相關值亦達到顯著差異水準,有中度正相關存在(r

    = .750,p<.01)。分測驗相關結果也與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LTTC)所研發

    之全民英檢測驗(GEPT)的結果相仿(2006,2007),顯示本次進階級測驗構念效度

    良好,各分測驗測得相關的華語文能力,但非相同的能力。

    表 1-2-15 進階級測驗總分與分測驗成績相關

    測驗項目 測驗總分 聽力理解 閱讀理解

    測驗總分 -- .934** .937**

    聽力理解 -- .750**

    閱讀理解 -- **表 p<.01

    二、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測驗的一致性與穩定性,本測驗使用內部一致性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庫李 20 號公式(Kuder-Richardson)進行信度的分析。內部

    一致性信度可以顯示內容取樣及內容異質性的誤差,以反映內容取樣對於測驗分

    數的影響。

  • 19

    如下表 1-2-16 所示,本次進階級測驗第 31 題與第 32 題,因詴題錄音檔與

    題目不同而送分,故在此部分將其作答反應去除。聽力理解測驗共 48 題,閱讀

    理解測驗共 50 題,全測驗共 98 題。總分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943;聽力理解以

    及閱讀理解測驗的信度分別為.907 與.897。整體來看,本次進階級測驗正式卷的

    信度良好。

    表 1-2-16 進階級測驗庫李內部一致性信度

    測驗內容 信度

    聽力理解測驗 .907

    閱讀理解測驗 .897

    測驗總分 .943

  • 20

    高階級測驗 2012 年 5 月正式考詴報告

    前言

    華語文能力測驗於 2012 年 5 月 5 日在台灣北區、中區以及南區舉辦本年度

    第一次正式考詴,高階級測驗部分共有 547 人到考。以下進行各項分析,均根據

    考生報名時填寫之個人資料,及獲得之測驗成績,進行交叉分析,結果供研發人

    員作為參考。

    第一部份 考生背景分析

    一、地區與性別分佈

    高階級測驗考生之地區與性別分佈如表 1-3-1 所示,其中,以亞洲地區考生

    居多,共有 417 人,佔所有應詴人數之 76.2%;亞洲地區人數最多的國家為日本

    和越南,分別有 165 人與 119 人應詴,佔到考人數比例各為 30.2%和 21.8%。美

    洲和歐洲地區分別有 61 人和 60 人,百分比分別為 11.2%和 11.0%;美洲地區以

    美國籍 41 名考生人數較多;歐洲地區則是德國籍和英國籍考生人數較多,分別

    有 12 人和 9 人。非洲及大洋洲地區合計僅有 9 名考生到考,比例為 1.6%。

    性別分佈方面,亞洲以女性考生佔多數;美洲、歐洲和非洲大洋洲則是男性

    考生人數較多。合計高階級測驗男性考生有 202 人,女性考生有 345 人;女性考

    生人數多於男性,男女比例分別為 36.9%和 63.1%。

    表 1-3-1 高階級測驗考生地區與性別分佈表

    地區 男性 女性 合計

    人數 佔總人數百分比

    亞洲 128 289 417 76.2%

    美洲 35 26 61 11.2%

    歐洲 31 29 60 11.0%

    非洲大洋洲 8 1 9 1.6%

    小計 202 345 547 —

    二、年齡分佈

    考生年齡欄位沒有人漏答,有效樣本為 547 人。考生年齡分佈如表 1-3-2 所

    示,以年齡介於 21 歲到 30 歲之間的考生居多,有 335 人,佔所有到考人數之

    61.2%;其次為 31 歲到 40 歲以及 11 歲到 20 歲的考生,分別有 107 人和 76 人,

    百分比為 19.6%與 13.9%。年紀最小的考生為 10 歲,最年長的考生年齡為 61 歲。

  • 21

    表 1-3-2 高階級測驗考生年齡分佈表

    年齡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10 歲以下 1 0.2% 0.2%

    11-20 歲 76 13.9% 14.1%

    21-30 歲 335 61.2% 75.3%

    31-40 歲 107 19.6% 94.9%

    41 歲以上 28 5.1% 100.0%

    三、身份別

    此題有 1 人漏答或填寫不完整,有效人數為 546 人。表 1-3-3 為考生身份別

    分佈情形,大多數的考生為學生身份,共有 407 人,佔所有應詴人數之 74.5%;

    其次是回答家庭主婦和管理人員的考生,分別有 27 人和 13 人,百分比為 4.9%

    以及 2.4%;看護/外傭/外勞、服務業人員、專業人員,以及教育/訓練人員各有

    12 人、12 人、11 人、11 人。另外,有 30 人回答「其他」,百分比為 5.5%,其

    餘各類身份的人數及比例請見表 1-3-3。

    表 1-3-3 高階級測驗考生身份分佈表

    身份 人數 百分比

    學生 407 74.5%

    家庭主婦 27 4.9%

    管理人員 13 2.4%

    看護/外傭/外勞 12 2.2%

    服務業人員 12 2.2%

    教育/訓練人員 11 2.0%

    專業人員 11 2.0%

    技術人員 8 1.5%

    旅遊業從業人員 7 1.3%

    傳教士 3 0.5%

    行銷人員 2 0.4%

    公務人員 1 0.2%

    行政人員 1 0.2%

    翻譯人員 1 0.2%

    其他 30 5.5%

    四、使用中文交談的頻率

    考生使用中文與家人交談的頻率如表 1-3-4 所示,大部分考生回答「從不」

    使用中文和家人交談,共計 287 人,百分比為 52.5%;其次為回答「有時候」的

  • 22

    考生,有 100 人,比例為 18.3%。表示「經常」使用和「很少」使用中文與家人

    交談的分別有 94 人以及 66 人,佔所有應考人數之 17.2%和 12.1%。

    表 1-3-4 高階級測驗考生使用中文交談情形

    用中文交談的頻率 人數 百分比

    經常 94 17.2%

    有時候 100 18.3%

    很少 66 12.1%

    從不 287 52.5%

    五、學習時數

    考生學習華語的時數方面,有 308 人漏答或填寫不完整而無法計算學時,佔

    所有到考人數之 56.3%,有效樣本為 239 人。由於部分考生曾於海外學習華語,

    考量在非目標語的學習環境下,語言學習效果無法完全與目標語環境相比,若直

    接將二地的學習時數相加,有錯估學習成效的可能。故在此先將海外學習時數折

    半,再與目標語環境(台灣或中國大陸)學習時數合計。學時分佈結果如表 1-3-5

    所示,主要以學時在 240 小時以下,以及學時在 241 到 480 小時之間的考生人數

    較多,分別有 51 人和 50 人,百分比為 21.3%和 20.9%;其次為學時在 481 到 720

    小時之間的考生,有 44 人,比例為 18.4%。學習時數介於高階級測驗建議報考

    學時 480 至 960 小時間的考生有 75 人,佔有效樣本人數之 31.4%;而學時未達

    建議 480 小時的考生共有 101 人,比例為 42.3%。

    表 1-3-5 高階級測驗考生學習時數分佈表

    學習時數 人數 百分比

    2401 以上 14 5.9%

    2161-2400 2 0.8%

    1921-2160 3 1.3%

    1681-1920 3 1.3%

    1441-1680 10 4.2%

    1201-1440 10 4.2%

    961-1200 21 8.8%

    721-960 31 13.0%

    481-720 44 18.4%

    241-480 50 20.9%

    240 以下 51 21.3%

  • 23

    六、使用教材

    此欄位有 243 名考生漏答,有效樣本為 304 人。大部分考生使用「新版實用

    視聽華語」系列教材,共有 205 人,佔有效樣本人數之 67.4%;其中又以「新版

    實用視聽華語(三)」和「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四)」的人數較多,分別有 87 人和 52

    人,百分比為 28.6%以及 17.1%。「遠東生活華語」系列教材也有 22 人使用,其

    中,以「遠東生活華語(三)」的人數較多,有 12 人,比例為 3.9%。

    而「初級中文閱讀」和「中級中文閱讀」系列教材也有一些考生選用。「今

    日台灣」、「迷你廣播劇」和「思想與社會」為較多人使用的非系列式教材,各有

    10 人、7 人以及 2 人填答。另外,有 42 人回答「其他」,百分比為 13.8%,其餘

    詳細的教材名稱和使用人數請見表 1-3-6。

    表 1-3-6 高階級測驗考生使用教科書分佈表

    教科書名稱 人數 百分比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一) 18 5.9%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二) 32 10.5%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三) 87 28.6%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四) 52 17.1%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五) 16 5.3%

    遠東生活華語(一) 6 2.0%

    遠東生活華語(二)A 3 1.0%

    遠東生活華語(二)B 1 0.3%

    遠東生活華語(三) 12 3.9%

    初級中文閱讀 7 2.3%

    中級中文閱讀 5 1.6%

    實用中文讀寫(一) 3 1.0%

    實用中文讀寫(二) 1 0.3%

    今日台灣 10 3.3%

    迷你廣播劇 7 2.3%

    思想與社會 2 0.7%

    其他 42 13.8%

  • 24

    第二部份 考生測驗結果分析

    一、描述統計

    高階級測驗正式考詴描述統計結果如表 1-3-7 所示,考生聽力理解測驗平均

    得分為 33.60 分,標準差為 8.524;閱讀理解測驗平均得分為 29.30 分,標準差為

    8.994。測驗總分方面,平均得分為 62.90 分,標準差為 15.471。詳細數據請見表

    1-3-7。

    表 1-3-7 高階級測驗描述統計

    項目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數 標準差

    聽力理解測驗 6 49 33.60 8.524

    閱讀理解測驗 0 50 29.30 8.994

    高階級測驗總分 6 97 62.90 15.471

    二、成績分佈

    表 1-3-8 至表 1-3-10 為高階級測驗總分、聽力理解以及閱讀理解測驗的成績

    分佈。由表 1-3-8 可知,本次高階級測驗正式考詴沒有考生獲得滿分;成績分佈

    以得分介於 60 到 69 分之間的考生人數較多,有 132 人,百分比為 24.1%;其次

    為得分介於 50 到 59 分之間,以及 70 到 79 分之間的考生,分別有 115 人和 113

    人,比例各為 21.0%、20.7%。合計得分在 60 分以上的考生有 322 人,百分比為

    58.9%。

    表 1-3-8 高階級測驗總分分佈表

    分數分佈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100 0 0 0

    90-99 23 4.2% 4.2%

    80-89 54 9.9% 14.1%

    70-79 113 20.7% 34.7%

    60-69 132 24.1% 58.9%

    50-59 115 21.0% 79.9%

    40-49 64 11.7% 91.6%

    30-39 38 6.9% 98.5%

    20-29 7 1.3% 99.8%

    19 分以下 1 0.2% 100.0%

    表 1-3-9 為高階級測驗聽力理解測驗成績分佈情形,由表 1-3-9 可知,沒有

    考生在聽力理解測驗得到滿分。成績分佈以得分 30 到 39 分之間的考生居多,有

    217 人,百分比為 39.7%;其次為得分介於 40 到 49 分之間的考生,有 156 人,

  • 25

    佔到考人數的 28.5%;再者為得分介於 20 到 29 分之間的考生,有 139 人,比例

    為 25.4%。

    表 1-3-9 高階級聽力理解測驗成績分佈表

    分數分佈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50 0 0 0

    40-49 156 28.5% 28.5%

    30-39 217 39.7% 68.2%

    20-29 139 25.4% 93.6%

    10-19 33 6.0% 99.6%

    9 分以下 2 0.4% 100.0%

    閱讀理解測驗部分,有 2 名考生表現優異,全部答對,得到滿分 50 分,比

    例為 0.4%。閱讀理解測驗成績分佈如表 1-3-10 所示,大部分考生得分介於 20

    到 29 分之間,有 196 人,佔所有考生人數之 35.8%;其次為 30 到 39 分之間的

    考生,有 180 人,百分比為 32.9%。

    表 1-3-10 高階級閱讀理解測驗成績分佈表

    分數分佈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50 2 0.4% 0.4%

    40-49 83 15.2% 15.5%

    30-39 180 32.9% 48.4%

    20-29 196 35.8% 84.3%

    10-19 83 15.2% 99.5%

    9 分以下 3 0.5% 100.0%

    三、獲得證書人數與比例

    由表 1-3-11 所示,參加高階級測驗的 547 名考生之中,有 271 人通過高階

    級測驗並獲得證書,佔所有應詴人數之 49.5%;測驗總分低於 64 分,或聽力/閱

    讀理解單項分數未符合最低門檻(聽力 25 分/閱讀 24 分),未能獲得證書的人數為

    276 人,比例為 50.5%

    表 1-3-11 高階級測驗獲得證書人數及比例

    測驗結果 人數 百分比

    通過 271 49.5%

    未通過 276 50.5%

  • 26

    四、各地區考生成績比較

    表 1-3-12 為高階級測驗各地區考生成績表現。由描述統計結果可知,亞洲

    地區考生在測驗總分和閱讀理解測驗得分略高於其他三個地區,聽力理解測驗則

    是非洲、大洋洲地區考生的平均得分較高。

    進一步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看,除了閱讀理解測驗之外,不同洲別的考生

    在高階級測驗總分及聽力理解上皆未達到顯著差異水準。以 Scheffé 法針對閱讀

    理解得分進行事後比較,結果顯示,在閱讀理解測驗中,不同地區考生的平均分

    數兩兩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表 1-3-12 高階級測驗各地區考生成績描述統計

    *p

  • 27

    表 1-3-13 高階級測驗各地區獲得證書人數及比例

    測驗結果 亞洲 美洲 歐洲 非洲、大洋洲 合計

    通過 207

    (49.6%)

    32

    (52.5%)

    27

    (45.0%)

    5

    (55.6%)

    271

    (49.5%)

    未通過 210

    (50.4%)

    29

    (47.5%)

    33

    (55.0%)

    4

    (44.4%)

    276

    (50.5%)

    χ2 = 0.835, p = .841

    五、不同學時考生獲得證書情形

    關於不同學時考生獲得高階級證書的人數和比例,由於有 308 名考生漏答或

    填寫不完整,故有效樣本為 239 人。分析結果如表 1-3-14 所示,學時未滿 480

    小時的考生,有 38.6%獲得高階級證書;學時介於 480 到 960 小時之間的考生,

    有 46.7%獲得證書;而學時超過 960 小時的考生中,則有 55.6%通過門檻獲得高

    階級測驗證書。顯示隨著學習時數的增加,考生獲得證書的百分比有略微增加的

    趨勢。

    但進一步以卡方檢定來看,三個學時分組的考生在通過與否上並沒有達顯著

    差異(χ2 = 4.539, p = .103),表示不同學時的考生在通過率上沒有明顯差異。

    表 1-3-14 高階級測驗考生學習時數與獲得證書人數交叉摘要表

    測驗結果 未滿 480 小時 480-960 小時 超過 960 小時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通過 39 38.6% 35 46.7% 35 55.6%

    未通過 62 61.4% 40 53.3% 28 44.4%

    χ2 = 4.539, p = .103

  • 28

    第三部分 測驗相關性分析

    一、效度分析

    華語文能力測驗(TOCFL)包含聽力和閱讀理解二大部分,雖然聽力與閱讀理

    解能力皆屬於語言能力中的接收能力(receptive skills),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程度的

    相關,但仍各有其獨特之處。Buck(1992)以多項特質多項方法(MTMM)進行聽力

    與閱讀理解能力的效度檢驗,並指出就某方面來說,聽力理解能力不同於閱讀理

    解能力。且 Bae 與 Bachman 在 1998 年以結構方程模式(SEM)進行的研究結果亦

    顯示聽讀二因子相關模式優於單因子模式,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這兩種接收能力

    在因素上是不同的(factorially separately),且兩者間有高相關存在。

    因此分析考生分測驗得分與測驗總分之間的相關,可以反映詴題符合測驗架

    構的情形。以聽讀測驗來說,測驗總分與聽力理解、閱讀理解分測驗得分的相關,

    應高於聽力理解測驗與閱讀理解測驗成績之間的相關,才能顯示測驗總分的確為

    一個高層次的華語文能力概念,及其涵蓋聽力理解與閱讀理解二大部分。而聽力

    與閱讀理解因均為華語文能力中的接收能力,具有某種程度的關連性,但又並非

    相同能力,故相關係數應達到顯著水準,但不能過於接近 1。

    從表 1-3-15 可知,本次高階級測驗總分與分測驗得分的相關高於分測驗與

    分測驗之間的相關,測驗總分與聽力理解和閱讀理解的相關係數達到 0.876(p

    <.01)與.890(p<.01);分測驗之間的相關值亦達到顯著差異水準,有中度正相

    關存在(r = .560,p<.01)。分測驗相關結果也與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

    (LTTC)所研發之全民英檢測驗(GEPT)的結果相仿(2006,2007),顯示本次高階

    級測驗構念效度良好,各分測驗測得相關的華語文能力,但非相同的能力。

    表 1-3-15 高階級測驗總分與分測驗成績相關

    測驗項目 測驗總分 聽力理解 閱讀理解

    測驗總分 -- .876** .890**

    聽力理解 -- .560**

    閱讀理解 -- **表 p<.01

    二、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測驗的一致性與穩定性,本測驗使用內部一致性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庫李 20 號公式(Kuder-Richardson)進行信度的分析。內部

    一致性信度可以顯示內容取樣及內容異質性的誤差,以反映內容取樣對於測驗分

    數的影響。

  • 29

    如下表 1-3-16 所示,本次高階級測驗總分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920;聽力理

    解以及閱讀理解測驗的信度分別為.875 與.881。整體來看,本次高階級測驗正式

    卷的信度良好。

    表 1-3-16 高階級測驗庫李內部一致性信度

    測驗內容 信度

    聽力理解測驗 .875

    閱讀理解測驗 .881

    測驗總分 .920

  • 30

    流利級測驗 2012 年 5 月正式考詴報告

    前言

    華語文能力測驗於 2012 年 5 月 5 日在台灣北區、中區以及南區舉辦本年度

    第一次正式考詴,流利級測驗部分共有 356 人到考。以下進行各項分析,均根據

    考生報名時填寫之個人資料,及獲得之測驗成績,進行交叉分析,結果供研發人

    員作為參考。

    第一部份 考生背景分析

    一、地區與性別分佈

    考生之地區與性別分佈如表 1-4-1 所示,流利級測驗以亞洲地區考生居多,

    共有 299 人,佔所有應詴人數之 84.0%;其中以日本、越南籍考生佔多數,分別

    有 129 人以及 76 人應詴。其次為美洲地區與歐洲地區,分別有 28 名與 25 名考

    生,比例各別為 7.9%和 7.0%;美洲地區以美國籍考生 24 人為主,歐洲地區則

    是德國和英國人數較多,各有7人和5人到考。人數最少的是非洲及大洋洲地區,

    僅有 4 名考生到考。

    性別分佈方面,亞洲地區以女性考生佔多數,有 192 人;美洲地區是男性略

    多於女性;歐洲與非洲、大洋洲男女人數差不多。合計流利級測驗男性考生有

    141 人,女性考生有 215 人;女性考生人數多於男性,男女比例分別為 39.6%和

    60.4%。

    表 1-4-1 流利級測驗考生地區與性別分佈表

    地區 男性 女性 合計

    人數 佔總人數百分比

    亞洲 107 192 299 84.0%

    美洲 18 10 28 7.9%

    歐洲 13 12 25 7.0%

    非洲、大洋洲 3 1 4 1.1%

    小計 141 215 356 —

    二、年齡分佈

    此欄位沒有人漏答,有效樣本為 356 人。考生年齡分佈如表 1-4-2 所示,以

    年齡介於 21 到 30 歲之間的考生居多,有 212 人,佔所有到考人數之 59.6%;其

    次為 31 到 40 歲的考生,有 79 人,百分比為 22.2%。年紀最小的考生為 10 歲,

  • 31

    最年長的考生年齡為 59 歲。

    表 1-4-2 流利級測驗考生年齡分佈表

    年齡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10 歲以下 1 0.3% 0.3%

    11-20 歲 34 9.6% 9.8%

    21-30 歲 212 59.6% 69.4%

    31-40 歲 79 22.2% 91.6%

    41 歲以上 30 8.4% 100.0%

    三、身份別

    表 1-4-3 為考生身份別分佈情形,共有 1 人漏答或填寫不完整,佔所有考生

    之 0.3%,有效人數為 355 人。大多數的考生為學生身份,共有 260 人,佔所有

    應詴人數之 73.2%;其次是回答家庭主婦、教育/訓練人員的考生,分別有 19 人

    和 17 人,百分比為 5.4%以及 4.8%;翻譯人員、管理人員與看護/外傭/外勞分別

    有 7 人、6 人、6 人,比例為 2.0%、1.7%、1.7%;專業人員與行銷人員各有 5

    人,比例皆為 1.4%。另外,有 14 人回答「其他」,比例為 3.9%,其餘各類身份

    之人數及比例請見表 1-4-3。

    表 1-4-3 流利級測驗考生身份分佈表

    身份 人數 百分比

    學生 260 73.2%

    家庭主婦 19 5.4%

    教育/訓練人員 17 4.8%

    翻譯人員 7 2.0%

    看護/外傭/外勞 6 1.7%

    管理人員 6 1.7%

    行銷人員 5 1.4%

    專業人員 5 1.4%

    技術人員 4 1.1%

    服務業人員 4 1.1%

    公務人員 3 0.8%

    行政人員 2 0.6%

    華語秘書 2 0.6%

    傳教士 1 0.3%

    其他 14 3.9%

  • 32

    四、使用中文交談的頻率

    考生使用中文與家人交談的頻率如表 1-4-4 所示,大部分考生回答「從不」

    使用中文和家人交談,共計 171 人,百分比為 48.0%;其次為回答「經常」的考

    生,有 75 人,比例為 21.1%。表示「有時候」使用和「很少」使用中文與家人

    交談的考生分別有 73 人以及 37 人,比例各別為 20.5%和 10.4%。

    表 1-4-4 流利級測驗考生使用中文交談情形

    用中文交談的頻率 人數 百分比

    經常 75 21.1%

    有時候 73 20.5%

    很少 37 10.4%

    從不 171 48.0%

    五、學習時數

    考生學習華語的時數方面,有 161 人漏答或填寫不完整而無法計算學時,佔

    所有到考人數之 45.2%,故有效樣本為 195人。由於部分考生曾於海外學習華語,

    考量在非目標語的學習環境下,語言學習效果無法完全與目標語環境相比,若直

    接將二地的學習時數相加,有錯估學習成效的可能。故在此先將海外學習時數折

    半,再與目標語環境(台灣或中國大陸)學習時數合計。學時分佈結果如表 1-4-5

    所示,以學時在 241 到 480 小時與 481 到 720 小時的考生較多,分別有 31 人與

    27 人,百分比為 15.9%及 13.8%;其次為學時 721 到 960 小時,以及 961 到 1200

    小時以上的考生,分別有 26 人、24 人,百分比分別為 13.3%、12.3%。學習時

    數符合流利級測驗建議報考學時在 960 小時(含)以上的考生有 97 人,佔有效樣

    本人數之 49.7%。

    表 1-4-5 流利級測驗考生學習時數分佈表

    學習時數 人數 百分比

    3361 以上 16 8.2%

    3121-3360 1 0.5%

    2881-3120 2 1.0%

    2641-2880 1 0.5%

    2401-2640 1 0.5%

    2161-2400 4 2.1%

    1921-2160 5 2.6%

    1681-1920 9 4.6%

    1441-1680 13 6.7%

    1201-1440 14 7.2%

    961-1200 24 12.3%

  • 33

    學習時數 人數 百分比

    721-960 26 13.3%

    481-720 27 13.8%

    241-480 31 15.9%

    240 以下 21 10.8%

    六、使用教材

    考生使用教材方面,有 117人漏答或填寫不完整,佔所有到考人數之 32.9%,

    故有效樣本為 239 人。流利級測驗考生使用的教材較為廣泛,回答「其他」選項

    的人較多,共有 60 人,百分比為 25.1%。有 113 人使用「新版實用視聽華語」

    系列教材,其中以使用「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五)」的人數最多,有 38 人,比例

    為 15.9%,「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四)」有 36 人,比例為 15.1%。此外,其他非系

    列教材,「迷你廣播劇」、「今日台灣」、「思想與社會」分別有 15 人、13 人、5

    人選答,比例分別為 6.3%、5.4%、及 2.1%。其餘詳細的教材名稱和使用人數見

    表 1-4-6。

    表 1-4-6 流利級測驗考生使用教科書分佈表

    教科書名稱 人數 百分比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一) 1 0.4%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二) 11 4.6%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三) 27 11.3%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四) 36 15.1%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五) 38 15.9%

    遠東生活華語(一) 3 1.3%

    遠東生活華語(二)A 3 1.3%

    遠東生活華語(二)B 3 1.3%

    遠東生活華語(三) 14 5.9%

    初級中文閱讀 2 0.8%

    中級中文閱讀 4 1.7%

    實用中文讀寫(二) 2 0.8%

    讀報學華語(一) 1 0.4%

    迷你廣播劇 15 6.3%

    今日台灣 13 5.4%

    思想與社會 5 2.1%

    兩岸差異面面觀 1 0.4%

    其他 60 25.1%

  • 34

    第二部份 考生測驗結果分析

    一、描述統計

    流利級測驗正式考詴描述統計結果如表 1-4-7 所示,考生聽力理解測驗平均

    得分為 33.74 分,標準差為 9.817;閱讀理解測驗平均得分為 33.05 分,標準差為

    9.497。測驗總分方面,平均得分為 66.79 分,標準差為 17.950。詳細數據請見表

    1-4-7。

    表 1-4-7 流利級測驗描述統計

    項目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數 標準差

    聽力理解測驗 7 50 33.74 9.817

    閱讀理解測驗 0 50 33.05 9.497

    測驗總分 22 100 66.79 17.950

    二、成績分佈

    表 1-4-8 至表 1-4-10 為流利級測驗總分、聽力理解以及閱讀理解測驗的成績

    分佈,由表 1-4-8 可知,成績分佈方面,大部分考生成績集中在 50 到 59 分、70

    到 79 分,以及 80 到 89 分三個範圍,分別有 69 人、67 人以及 60 人,百分比為

    19.4%、18.8%和 16.9%。

    表 1-4-8 流利級測驗總分分佈表

    分數分佈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100 2 0.6% 0.6%

    90-99 39 11.0% 11.5%

    80-89 60 16.9% 28.4%

    70-79 67 18.8% 47.2%

    60-69 54 15.2% 62.4%

    50-59 69 19.4% 81.7%

    40-49 44 12.4% 94.1%

    30-39 11 3.1% 97.2%

    29 分以下 10 2.8% 100.0%

    表 1-4-9 為流利級聽力理解測驗成績分佈情形,由表 1-4-9 可知,聽力理解

    測驗有 3 人得到滿分,佔到考人數之 0.8%;有 1 名考生的得分在 9 分以下,佔

    到考人數之 0.3%。聽力理解成績分佈則是以得分介於 40 到 49 分之間的考生居

    多,有 122 人,百分比為 34.3%;其次為 30 到 39 分之間,與 20 至 29 分之間的

  • 35

    考生,分別有 111 人與 88 人,佔到考人數的 31.2%與 24.7%。

    表 1-4-9 流利級聽力理解測驗成績分佈表

    分數分佈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50 3 0.8% 0.8%

    40-49 122 34.3% 35.1%

    30-39 111 31.2% 66.3%

    20-29 88 24.7% 91.0%

    10-19 31 8.7% 99.7%

    9 分以下 1 0.3% 100.0%

    閱讀理解測驗部分,有 5 名考生全部答對,得到滿分 50 分,比例為 1.4%。

    閱讀理解測驗成績分佈如表 1-4-10 所示,大部分考生得分介於 30 到 39 分之間,

    有 142 人,佔所有考生人數之 39.9%,再者為得分介於 20 到 29 分之間,有 91

    人,比例為 25.6%。

    表 1-4-10 流利級閱讀理解測驗成績分佈表

    分數分佈 人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50 5 1.4% 1.4%

    40-49 88 24.7% 26.1%

    30-39 142 39.9% 66.0%

    20-29 91 25.6% 91.6%

    10-19 29 8.1% 99.7%

    9 分以下 1 0.3% 100.0%

    三、獲得證書人數與比例

    由表 1-4-11 所示,參加流利級測驗的 356 名考生之中,成績符合測驗總分

    門檻 62 分,與聽力、閱讀最低分數 25 分及 23 分,獲得流利級證書的有 206 人,

    百分比為 57.9%;未能通過的考生比例為 42.1%。

    表 1-4-11 流利級測驗獲得證書人數及比例

    測驗結果 人數 百分比

    通過 206 57.9%

    未通過 150 42.1%

  • 36

    四、各地區考生成績比較

    表 1-4-12 為流利級測驗各地區考生成績表現。由於非洲大洋洲的考生只有 4

    名,人數過少暫不列入討論。描述統計結果可知,在流利級測驗總分和聽力與閱

    讀分測驗中,歐洲考生的平均分數皆高於美洲和亞洲的考生。

    更進一步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看,不同洲別的考生在流利級測驗總分以及

    閱讀理解上皆未達顯著差異(p>.05)。僅在聽力理解的得分上達到顯著,但由

    Scheffé 法事後比較顯示,各洲別在聽力理解的得分並無顯著的差異。顯示四個

    洲別考生的測驗表現沒有明顯不同。

    表 1-4-12 流利級測驗各地區考生成績描述統計

    *p

  • 37

    表 1-4-13 流利級測驗各地區獲得證書人數及比例

    測驗結果 亞洲 美洲 歐洲 非洲、大洋洲 合計

    通過 164

    (54.8%)

    20

    (71.4%)

    20

    (80.0%)

    2

    (50.0%)

    206

    (57.9%)

    未通過 135

    (45.2%)

    8

    (28.6%)

    5

    (20.0%)

    2

    (50.0%)

    150

    (42.1%)

    χ2 =8.353, p = .039

    五、不同學時考生獲得證書情形

    關於不同學時考生獲得流利級證書的人數和比例,由於有 161 名考生漏答或

    填寫不完整,故有效樣本為 195 人。分析結果如表 1-4-14 所示,學時未滿 960

    小時的考生,有 45.9%獲得流利級證書;學時介於 960 到 1920 小時之間的考生,

    則有 49.3%獲得證書;而學時超過 1920 小時的考生中,有 76.7%的考生獲得流

    利級測驗證書。超過 1920 小時的考生通過的比例,高於其他兩個學時的考生。

    進一步以卡方檢定來看,三個不同學時區間的考生在通過等級上達到顯著差

    異水準(χ2 = 8.962, p = .011),事後比較結果顯示,學時超過 1920 小時的考生,

    獲得證書比例明顯高於學時未滿 960 小時及學時介於 960-1920 小時之間的考

    生。

    表 1-4-14 流利級測驗考生學習時數與獲得證書人數交叉摘要表

    測驗結果 未滿 960 小時 960-1920 小時 超過 1920 小時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通過 45 45.9% 33 49.3% 23 76.7%

    未通過 53 54.1% 34 50.7% 7 23.3%

    χ2 = 8.962, p = .11

  • 38

    第三部分 測驗相關性分析

    一、效度分析

    華語文能力測驗(TOCFL)包含聽力和閱讀理解二大部分,雖然聽力與閱讀理

    解能力皆屬於語言能力中的接收能力(receptive skills),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程度的

    相關,但仍各有其獨特之處。Buck(1992)以多項特質多項方法(MTMM)進行聽力

    與閱讀理解能力的效度檢驗,並指出就某方面來說,聽力理解能力不同於閱讀理

    解能力。且 Bae 與 Bachman 在 1998 年以結構方程模式(SEM)進行的研究結果亦

    顯示聽讀二因子相關模式優於單因子模式,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這兩種接收能力

    在因素上是不同的(factorially separately),且兩者間有高相關存在。

    因此分析考生分測驗得分與測驗總分之間的相關,可以反映詴題符合測驗架

    構的情形。以聽讀測驗來說,測驗總分與聽力理解、閱讀理解分測驗得分的相關,

    應高於聽力理解測驗與閱讀理解測驗成績之間的相關,才能顯示測驗總分的確為

    一個高層次的華語文能力概念,及其涵蓋聽力理解與閱讀理解二大部分。而聽力

    與閱讀理解因均為華語文能力中的接收能力,具有某種程度的關連性,但又並非

    相同能力,故相關係數應達到顯著水準,但不能過於接近 1。

    從表 1-4-15 可知,本次流利級測驗總分與分測驗得分的相關高於分測驗與

    分測驗之間的相關,測驗總分與聽力理解和閱讀理解的相關係數達到.932(p<.01)

    與.927(p<.01);分測驗之間的相關值亦達到顯著差異水準,有中度正相關存在(r

    = .728,p<.01)。分測驗相關結果也與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LTTC)所研發

    之全民英檢測驗(GEPT)的結果相仿(2006,2007),顯示本次流利級測驗構念效度

    良好,各分測驗測得相關的華語文能力,但非相同的能力。

    表 1-4-15 流利級測驗總分與分測驗成績相關

    測驗項目 測驗總分 聽力理解 閱讀理解

    測驗總分 -- .932** .927**

    聽力理解 -- .728**

    閱讀理解 -- **表 p<.01

    二、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測驗的一致性與穩定性,本測驗使用內部一致性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庫李 20 號公式(Kuder-Richardson)進行信度的分析。內部

    一致性信度可以顯示內容取樣及內容異質性的誤差,以反映內容取樣對於測驗分

    數的影響。

  • 39

    如下表 1-4-16 所示,本次流利級測驗總分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945;聽力理

    解以及閱讀理解測驗的信度分別為.910 與.903。整體來看,本次流利級測驗正式

    卷的信度良好。

    表 1-4-16 流利級測驗庫李內部一致性信度

    測驗內容 信度

    聽力理解測驗 .910

    閱讀理解測驗 .903

    測驗總分 .945

  • 40

    參考文獻

    Buck, G. (1992).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construct validity and trait characteristics.

    Language Learning,42(3), 313-357.

    Bae, J. & Bachman, L. F. (1998). A latent variable approach to listening and reading:

    Testing factorial invariance across two groups of children in the Korean/English

    two-way immersion program. Language Testing, 15(3), 380-414.

    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民 96 年 11 月)。全民英語能力分級檢定測驗初級統

    計報告。民 97 年 12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lttc.ntu.edu.tw/academics/e_statistics.htm

    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民 97 年 6 月)。全民英語能力分級檢定測驗中高級

    統計報告。民 97 年 12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lttc.ntu.edu.tw/academics/i_statistics.htm

  • 1

    第二部分 11 月正式考詴報告

  • 41

    基礎級測驗 2012 年 11 月正式考詴報告

    前言

    華語文能力測驗於 2012 年 11 月 3 日在台灣北區、中區以及南區舉辦本年度

    第二次正式考詴,基礎級測驗部分共有 201 人到考。以下進行各項分析,均根據

    考生報名時填寫之個人資料,及獲得之測驗成績,進行交叉分析,結果供研發人

    員作為參考。

    第一部份 考生背景分析

    一、地區與性別分佈

    基礎級測驗考生之地區與性別分佈如表 2-1-1 所示,其中,以亞洲地區考生

    居多,共有 153 人,佔所有應詴人數之 76.1%;亞洲地區人數最多的國家為日本

    和越南,分別有 79 人與 36 人應詴,佔亞洲區到考人數比例為 51.6%及 23.5%。

    其次為美洲及歐洲地區考生,分別有 19 人及 20 人,百分比為 9.5%和 10.0%;

    其中美洲區考生以美國籍 10 名考生人數最多。人數最少的為非洲、大洋洲地區,

    有 9 人到考,比例為 4.5%。

    性別分佈方面,亞洲以女性考生人數多於男性;美洲、歐洲及非洲、大洋洲

    則是男性考生人數多於女性。合計基礎級測驗男性考生有 102 人,女性考生有

    99 人;男性考生人數略多於女性,男女比例分別為 50.7%和 49.3%。

    表 2-1-1 基礎級測驗考生地區與性別分佈表

    地區 男性 女性 合計

    人數 佔總人數百分比

    亞洲 64 89 153 76.1%

    美洲 16 3 19 9.5%

    歐洲 16 4 20 10.0%

    非洲、大洋洲 6 3 9 4.5%

    小計 102 99 201 —

    二、年齡分佈

    考生年齡欄位沒有人漏答,有效樣本為 201 人。考生年齡分佈如表 2-1-2 所

    示,以年齡介於21歲到30歲之間的考生居多,有88人,佔所有到考人數之43.8%;

    其次為 31 歲到 40 歲以及 11 歲到 20 歲的考生,分別有 48 人和 40 人,百分比為

    23.9%與 19.9%。年紀最小的考生為 11 歲,最年長的考生年齡為 64 歲。

  • 42

    表 2-1-2 基礎級測驗考生年齡分佈表

    年齡 人數 百分比

    10 歲以下 0 0

    11-20 歲 40 19.9%

    21-30 歲 88 43.8%

    31-40 歲 48 23.9%

    41 歲以上 25 12.4%

    三、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欄位沒有人漏答,有效人數為 201 人,表 2-1-3 為考生教育程度分

    佈情形。大多數考生的教育程度為大學,共有 110 人,佔所有應詴人數之 54.7%;

    其次是高中職教育程度的考生,共有 47 人,百分比為 23.4%;研究所及高中以

    下的考生則分別為 25 人及 19 人,百分比為 12.4%與 9.5%。

    表 2-1-3 基礎級測驗考生教育程度分佈表

    年齡 人數 百分比

    研究所 25 12.4% 大學 110 54.7% 高中職 47 23.4% 高中以下 19 9.5%

    四、身份別

    此欄位沒有人漏答,有效人數為 201 人。表 2-1-4 為考生身份別分佈情形,

    大多數的考生為學生身份,共有 125 人,佔所有應詴人數之 62.2%;其次是回答

    技術人員的考生,有 22 人,百分比為 10.9%;家庭主婦、教育/訓練人員及專業

    人員各有 10 人、9 人以及 8 人。另外,有 13 人回答「其他」,百分比為 6.5%,

    其餘各類身份的人數及比例請見表 2-1-4。

  • 43

    表 2-1-4 基礎級測驗考生身份分佈表

    身份 人數 百分比

    學生 125 62.2%

    技術人員 22 10.9%

    家庭主婦 10 5.0%

    教育/訓練人員 9 4.5%

    專業人員 8 4.0%

    管理人員 6 3.0%

    行銷人員 2 1.0%

    傳教士 1 0.5%

    研究人員 1 0.5%

    看護/外勞 1 0.5%

    服務業人員 1 0.5%

    作業員 1 0.5%

    行政人員 1 0.5%

    其他 13 6.5%

    五、使用中文交談的頻率

    考生使用中文與家人交談的頻率如表 2-1-5 所示,大部分考生回答「從不」

    使用中文和家人交談,共計 111 人,百分比為 55.2%;其次為回答「很少」的考

    生,有 40 人,比例為 19.9%。表示「有時候」使用和「經常」使用中文與家人

    交談的分別有 29 人以及 21 人,佔所有應考人數之 14.4%和 10.4%。

    表 2-1-5 基礎級測驗考生使用中文交談情形

    用中文交談的頻率 人數 百分比

    經常 21 10.4%

    有時候 29 14.4%

    很少 40 19.9%

    從不 111 55.2%

    六、學習時數

    考生學習華語的時數方面,有 182 人漏答或填寫不完整而無法計算學時,佔

    所有到考人數之 90.5%,比例過高,有效樣本僅 19 人,故參考價值不高。由於

    部分考生曾於海外學習華語,考量在非目標語的學習環境下,語言學習效果無法

    完全與目標語環境相比,若直接將二地的學習時數相加,有錯估學習成效的可能。

    故在此先將海外學習時數折半,再與目標語環境(台灣或中國大陸)學習時數合計。

    學時分佈結果如表 2-1-6 所示,主要以學時在 120 小時以下人數較多,有 5 人,

  • 44

    百分比為 26.3%;其次為學時在 241 到 360 小時以及 361 到 480 小時,各有 4 人

    及 3 人,百分比為 21.1%以及 15.8%,其餘學習時數之人數如表 2-1-6 所示。學

    習時數未達建議 240 小時的考生人數為 7 人,佔有效樣本之 36.8%。

    表 2-1-6 基礎級測驗考生學習時數分佈表

    學習時數 人數 百分比

    1441 以上 0 0

    1321-1440 0 0

    1201-1320 1 5.3%

    1081-1200 1 5.3%

    961-1080 0 0

    841-960 0 0

    721-840 1 5.3%

    601-720 2 10.5%

    481-600 0 0

    361-480 3 15.8%

    241-360 4 21.1%

    121-240 2 10.5%

    120 以下 5 26.3%

    七、使用教材

    此欄位有 178 名考生漏答,漏答比例高達 88.6%,有效樣本僅 23 人,故參考

    價值不高。大部分考生使用「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系列教材,共有 15 人,佔有

    效樣本人數之 65.2%,詳細的教材名稱和使用人數請見表 2-1-7。

  • 45

    表 2-1-7 基礎級測驗考生使用教科書分佈表

    教科書名稱 人數 百分比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二) 5 21.7%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四) 4 17.4%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三) 3 13.0%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一) 3 13.0%

    遠東生活華語(一) 1 4.3%

    遠東生活華語(二)A 1 4.3%

    遠東生活華語(二)B 1 4.3%

    初級中文閱讀 1 4.3%

    中級中文閱讀 1 4.3%

    讀報學華語(二) 1 4.3%

    今日台灣 1 4.3%

    國小練習題 1 4.3%

  • 46

    第二部份 考生測驗結果分析

    一、描述統計

    基礎級測驗正式考詴描述統計結果如表 2-1-8 所示,考生聽力理解測驗平均

    得分為 35.95 分,標準差為 4.04;閱讀理解測驗平均得分為 35.54 分,標準差為

    5.14。測驗總分方面,平均得分為 71.49分,標準差為 8.16。詳細數據請見表 2-1-8。

    表 2-1-8 基礎級測驗描述統計

    項目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數 標準差

    聽力理解測驗 16 40 35.95 4.04

    閱讀理解測驗 14 40 35.54 5.14

    基礎級測驗總分 31 80 71.49 8.16

    二、成績分佈

    由表 2-1-9 可知,本次基礎級測驗正式考詴有 11 名考生獲得滿分,比例為

    5.5%;成績分佈以得分介於 70 到 79 分之間的考生人數較多,有 130 人,百分比

    為 64.7%;其次為得分介於 60 到 69 分之間考生,有 41 人,比例為 20.4%;其

    他詳細的成績分佈請見表 2-1-9。

    表 2-1-9 基礎級測驗總分分佈表

    分數分佈 人數 百分比

    80 11 5.5%

    70-79 130 64.7%

    60-69 41 20.4%

    50-59 13 6.5%

    40-49 5 2.5%

    30-39 1 0.5%

    20-29 0 0

    表 2-1-10 為基礎級測驗聽力理解與閱讀理解測驗成績分佈情形,所有考生

    在兩種測驗的得分皆超過 10 分。在聽力理解測驗部分,有 27 名考生得到滿分,

    比例為 13.4%。其中得分 30到 39分之間的考生居多,有 161人,百分比高達 80.1%;

    其次為得分介於 20 到 29 分之間的考生,有 11 人,佔到考人數的 5.5%。

    閱讀理解測驗部分,有 35 名考生表現優異,全部答對,得到滿分 40 分,比

  • 47

    例為 17.4%。大部分考生得分介於 30 到 39 分之間,有 146 人,佔所有考生人數

    之 72.6%;其次為 20 到 29 分之間的考生,有 16 人,百分比為 8.0%。

    表 2-1-10 基礎級聽力理解與閱讀理解測驗成績分佈表

    分數範圍 聽力理解測驗 閱讀理解測驗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40 27 13.4% 35 17.4%

    30-39 161 80.1% 146 72.6%

    20-29 11 5.5% 16 8.0%

    10-19 2 1.0% 4 2.0%

    9 以下 0 0 0 0

    三、獲得證書人數與比例

    由表 2-1-11 所示,參加基礎級測驗的 201 名考生之中,有 179 人通過基礎

    級測驗並獲得證書,佔所有應詴人數之 89.1%;測驗總分低於 62 分,未能獲得

    證書的人數為 22 人,比例為 10.9%。

    其中各地區獲得基礎級測驗證書人數及百分比情形,亞洲地區考生合計有

    142 名考生通過門檻獲得證書,通過比例達到 92.8%;歐洲地區獲得證書人數為

    16 人,百分比為 80.0%;非洲及大洋洲地區有 7 人獲得證書,百分比為 77.8%;

    美洲地區獲得證書人數為 14 人,佔該地區人數之 73.7%,通過比例較其他地區

    低。

    在中文交談頻率與獲得基礎級測驗證書人數及百分比部分,考生回答「經常」

    使用中文與家人交談合計有 20 考生通過門檻獲得證書,通過比例高達 95.2%;

    其次為回答「從不」的考生有 100 人獲得證書,百分比為 90.1%;回答「有時候」

    以及「很少」的考生分別有 25 人及 34 人獲得證書,百分比為 86.2%及 85.0%。

    由於考生在學習時數欄位漏答情況嚴重,有效樣本僅 19 人,僅佔所有應考

    人數 9.5%,參考價值不高,因此,考生學習時數與獲得證書比例未進行分析。

  • 48

    表 2-1-11 基礎級測驗獲得證書人數及比例

    人數 通過人數 通過百分比

    地區

    亞洲 153 142 92.8%

    美洲 19 14 73.7%

    歐洲 20 16 80.0%

    非洲、大洋洲 9 7 77.8%

    用中文交談頻率

    經常 21 20 95.2%

    有時候 29 25 86.2%

    很少 40 34 85.0%

    從不 111 100 90.1%

    合計 201 179 89.1%

    四、各地區考生成績比較

    表 2-1-12 為各地區考生在基礎級測驗的成績表現比較。在測驗成績方面,

    由描述統計結果可知,亞洲區考生在測驗總分、聽力理解與閱讀理解測驗平均得

    分均高於美洲、歐洲及非洲、大洋洲地區考生。進一步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看,

    其中,不同地區考生在測驗總分及閱讀理解得分達顯著水準(分別為 p

  • 49

    五、使用中文交談頻率與測驗表現之關係

    表 2-1-13 為考生使用中文與家人交談的頻率高低與基礎級測驗得分之關係。

    由描述性統計可知,回答「經常」使用中文與家人交談的考生在測驗總分及聽力

    理解平均得分高於回答「有時候」、「很少」及「從不」的考生;回答「從不」與

    家人以中文交談的考生,在閱讀理解測驗平均得分高於回答「經常」、「有時候」

    與「很少」的考生。進一步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發現,使用中文交談頻率不同

    之考生在基礎級測驗總分、聽力理解與閱讀理解之得分均未達顯著差異水準。此

    一結果表示在本次基礎級測驗中,使用中文交談頻率不同的考生,在測驗表現上

    並沒有差異。

    表 2-1-13 基礎級測驗使用中文交談頻率不同考生之成績表現

    中文交談頻率 人數 平均分數 F 值

    基礎級

    測驗總分

    (1)經常 21 72.90 0.729

    (2)有時候 29 69.97

    (3)很少 40 70.78

    (4)從不 111 71.87

    聽力理解

    得分

    (1)經常 21 37.14 1.386

    (2)有時候 29 36.14

    (3)很少 40 35.00

    (4)從不 111 36.02

    閱讀理解

    得分

    (1)經常 21 35.76 1.257

    (2)有時候 29 33.83

    (3)很少 40 35.78

    (4)從不 111 35.86

  • 50

    第三部分 測驗相關性分析

    華語文能力測驗組卷方式是依據現代測驗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簡稱

    IRT)而來,IRT 之一重要假設為,單向度假設;亦即測驗中所有題目皆測量相同

    潛在特質(或能力),當考生回答詴題並非靠單一特質或能力時,則忽略此訊息並

    進行單向度 IRT 分析時,所獲得的詴題參數及考生能力估計值將是具有偏誤的。

    基礎級測驗包含聽力和閱讀理解兩大部分,雖然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皆屬於

    語言能力中的接收能力(receptive skills),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關,但仍各

    有其獨特之處,屬於兩種不同的潛在特質,若將聽力與閱讀理解的測驗詴題一起

    進行分析,則所獲得的詴題參數及考生能力估計值將是不精確的。因此,以下將

    測驗分成聽力與閱讀理解兩個分測驗,採用 Winsteps 軟體分別進行單向度 IRT

    分析,分析結果如下所示。

    一、聽力理解測驗

    (1). 信度

    聽力理解共包含 40 題選擇題,考生人數 201 人,分析結果如表 2-1-14 和圖

    2-1-1。測驗信度採用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庫李 20 號公式

    (Kuder-Richardson;KR-20)。內部一致性信度可以顯示內容取樣及內容異質性的

    誤差,以反映內容取樣對於測驗分數的影響。由輸出報表顯示,KR-20 信度係數

    為.81,表示本次聽力測驗正式卷的信度良好。

    (2). 詴題分析與效度

    由表 2-1-14,201 名考生平均得分為 36 分,能力估計值為 1.44,模式估計

    誤差為 0.85;40 題詴題的平均難度估計值為-2.56,估計誤差為 0.48。可發現,

    此聽力測驗詴題相對於考生來說比較簡單,因此,造成考生能力估計誤差大。此

    結果亦可由圖 2-1-1 發現,圖 2-1-1 將考生能力估計與詴題難度放在一起,考生

    置於圖的左方(每一“#”表示 3 位考生、“.”表示 1 位考生)、題目置於圖的右方,

    由上而下將考生能力由高到低、詴題難度由難到簡單排列,可發現考生能力範圍

    在-4 到 3 中間;而題目難度範圍在-6 到 1 中間。

  • 51

    表 2-1-14 基礎級聽力理解測驗考生能力與詴題參數估計

    描述統計 得分 估計值 估計誤差

    考生 平均 36.0 1.44 0.85

    標準誤 4.0 1.58 0.43

    最大值 40.0 4.01 1.85

    最小值 16.0 -3.36 0.40

    詴題 平均 - -2.56 0.48

    標準誤 - 1.92 0.31

    最大值 - 0.93 1.45

    最小值 - -5.90 0.18

    圖 2-1-1 基礎級聽力理解考生與題目難度圖

  • 52

    採用 MNSQ 介於 0.7 到 1.3 以及 ZSTD 介於-3 到 3 的標準做為評估詴題是否

    與單向度 IRT 模式適配;亦即 MNSQ 以及 ZSTD 超出範圍者,表示題目不符合

    單向度 IRT 模式。40 道詴題中,有 17 道題目不符合單向度 IRT 模式,其難度參

    數估計值如表 2-1-15,此結果並非題目違反單向度假設或詴題品質不好,因為本

    正式測驗的題目皆經由預詴測驗並獲得穩定難度參數估計值後所組成。造成多道

    詴題不適配模式的原因可能為,詴題難度在分析時,被設定為已知而進行考生能

    力估計及模式適配度考驗,然而,當考生因為粗心或其他原因使得作答未符合其

    能力時(例如,答錯較簡單題目),會造成詴題估計不符合模式,因為,模式的假

    定為,考生能力越高答對機率越高。表 2-1-15 中不適配詴題之訊息加權適配度

    均方差(Infit MNSQ) 皆大於 1.0 表示適配不好(underfit);即在此份測驗資料中含

    有其他變異或雜訊是模式未包含的。

    表 2-1-16 列出在 17 道不適配詴題之各選項考生選答人數、選答該選項的考

    生平均能力估計值、平均能力估計誤差及點二系列相關。由表 2-1-16 可發現,

    選答正確選項人數都是最多的,該選項平均能力估計值也是最高的,表示選答該

    選項的考生平均能力高於選答錯誤選項者,如模式所預期,能力越高的考生答對

    詴題的機率越高。所有詴題中正確選項的點二系列值都較高且皆為正值,表示具

    有幅合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即能力越高者答對詴題的機率越高;錯誤選項

    值較低且幾乎為負值,表示具有區辨效度(discriminate validity),即可有效區分能

    力高與低的考生。其中有 6 題的正確選項點二系列相關未達.2,是因為選答錯誤

    選項的考生平均能力皆高於詴題難度很多,造成相關低。如前所述,當考生作答

    未符合其能力時,則會發生詴題與模式不適配,例如,以詴題編號 D00069700

    為例,該題難度參數為-5.565,然而選答錯誤選項 A的兩名考生平均能力為 1.24,

    若以模式預期,該兩名考生答對此道詴題的機率高達 99%,可是該兩名考生卻答

    錯,造成詴題與模式極度不適配。

  • 53

    表 2-1-15 基礎級聽力測驗難度參數估計

    題目 難度 估計誤差

    訊息加權適配度(Infit)

    均方差

    (MNSQ)

    標準化殘差

    (ZSTD)

    D00069700 -5.565 1.232 9.90 3.7

    D00069900 -4.586 0.790 6.56 4.0

    D00070400 -4.428 0.738 9.90 6.2

    D00071200 -3.363 0.480 5.17 5.8

    D00061500 -2.139 0.315 4.61 8.9

    D00061100 -2.910 0.407 4.22 6.0

    D00065400 -2.614 0.367 4.25 6.8

    D00061000 -2.246 0.326 3.14 6.0

    D00060400 -2.807 0.393 3.50 5.3

    D00065801 -4.626 0.804 5.51 3.5

    D00065700 -2.945 0.412 3.39 4.8

    D00060800 -2.582 0.364 2.82 4.6

    D00059800 -1.782 0.283 3.22 7.5

    D00064700 -2.664 0.374 3.64 5.8

    D00070900 -3.836 0.577 3.25 3.2

    D00071700 -2.531 0.357 2.83 4.8

    D00059400 -2.319 0.333 2.24 3.9

  • 54

    表 2-1-16 基礎級聽力測驗選項描述性統計

    題目 選項 計分 人數 平均能力 平均能力

    估計誤差

    點二系列

    相關

    D00069700 B 0 6 0.09 0.91 -.16

    A 0 2 1.24 1.50 .01

    C 1 193 1.49 0.11 .13

    D00069900 A 0 5 -0.86 0.67 -.25

    B 0 6 1.42 0.27 .08

    C 1 190 1.50 0.11 .11

    D00070400 A 0 21 0.29 0.38 -.21

    C 0 2 1.53 1.21 .04

    B 1 178 1.58 0.11 .19

    D00071200 A 0 10 -0.06 0.48 -.19

    B 0 15 0.32 0.37 -.14

    C 1 176 1.62 0.11 .24

    D00061500 C 0 24 0.62 0.25 -.09

    B 0 29 0.78 0.24 -.06

    A 1 148 1.71 0.13 .11

    D00061100 A 0 10 0.16 0.32 -.11

    C 0 17 0.77 0.30 -.03

    B 1 174 1.58 0.12 .10

    D00065400 B 0 12 -0.08 0.55 -.25

    C 0 23 0.47 0.25 -.11

    A 1 164 1.69 0.12 .25

    MISSING 0 2 1.20 0.21 .03

    D00061000 B 0 15 0.08 0.32 -.18

    A 0 20 0.66 0.36 -.10

    C 1 166 1.66 0.12 .20

    D00060400 C 0 19 -0.03 0.29 -.24

    A 0 7 0.23 0.83 -.16

    B 1 174 1.65 0.11 .29

    MISSING 0 1 1.41 .03

    D00065801 C 0 7 -1.11 0.41 -.33

    A 0 1 1.00 .02

    B 1 192 1.54 0.11 .30

    MISSING 0 1 1.41 .04

    D00065700 B 0 5 -0.20 0.50 -.14

    C 0 14 0.96 0.26 .03

  • 55

    題目 選項 計分 人數 平均能力 平均能力

    估計誤差

    點二系列

    相關

    A 1 180 1.56 0.12 .05

    MISSING 0 2 -1.24 0.22 -.18

    D00060800 C 0 20 -0.16 0.36 -.32

    A 0 7 0.45 0.73 -.10

    B 1 174 1.67 0.11 .34

    D00059800 C 0 32 0.00 0.20 -.33

    B 0 23 0.51 0.34 -.18

    A 1 145 1.93 0.11 .40

    MISSING 0 1 -1.86 -.19

    D00064700 B 0 3 -1.26 0.51 -.23

    A 0 28 0.11 0.24 -.25

    C 1 170 1.71 0.11 .32

    D00070900 C 0 5 -0.80 0.83 -.26

    A 0 6 -0.47 0.32 -.18

    B 1 190 1.56 0.11 .31

    D00071700 C 0 23 -0.59 0.27 -.48

    B 0 7 0.01 0.46 -.13

    A 1 171 1.78 0.11 .49

    D00059400 B 0 1 -1.46 -.15

    C 0 27 -0.27 0.28 -.41

    A 1 173 1.73 0.11 .44

    二、閱讀理解

    (1). 信度

    閱讀理解共包含 40 題選擇題,考生人數 201 人,分析結果如表 2-1-17 和圖

    2-1-2。測驗信度採用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庫李 20 號公式

    (Kuder-Richardson;KR-20)。由輸出報表顯示,KR-20 信度係數為.88,表示本次

    閱讀測驗正式卷的信度良好。

    (2). 詴題分析與效度

    由表 2-1-17,201 名考生平均得分為 35.5 分,能力估計值為-0.05,模式估計

    誤差為 0.85;40 題詴題的平均難度估計值為-3.07,估計誤差為 0.28。可發現,

    此閱讀測驗詴題相對於考生來說稍簡單,因此,造成考生能力估計誤稍大。此結

    果亦可由圖 2-1-2 發現,考生置於圖的左方(每一“#”表示 3 位考生、“.”表示 1 位

    考生)、題目置於圖的右方,可發現考生能力範圍在-4 到 2 中間;而題目難度範

    圍在-6 到 0 中間。

  • 56

    表 2-1-17 基礎級閱讀理解測驗考生能力與詴題參數估計

    描述統計 得分 估計值 估計誤差

    考生 平均 35.5 -0.05 0.85

    標準誤 5.1 1.51 0.50

    最大值 40.0 2.27 1.84

    最小值 14.0 -3.80 0.34

    詴題 平均 - -3.07 0.28

    標準誤 - 0.91 0.08

    最大值 - -0.53 0.55

    最小值 - -5.08 0.18

    圖 2-1-2 基礎級閱讀理解考生與題目難度圖

    採用 MNSQ 介於 0.7 到 1.3 以及 ZSTD 介於-3 到 3 的標準做為評估詴題是否

    與單向度 IRT 模式配適。有 4 道題目不符合單向度 IRT 模式,如表 2-1-18 所示,

  • 57

    顯示此份測驗幾乎符合單向度 IRT 模式,亦即所有詴題皆測量相同潛在特質,具

    有建構效度。表 2-1-18 中不適配詴題之訊息加權適配度均方差(Infit MNSQ) 皆

    小於 1.0 表示適配太好(overfit);即模式在預期此份測驗資料上的結果太好,此結

    果可能造成描述整體之統計值膨脹,例如,信度指標。

    而 4 道不適配詴題之各選項考生選答人數、選答該選項考生平均能力估計值、

    平均能力估計誤差及點二系列相關列於表 2-1-19。由表 2-1-19 可發現,選答正確

    選項人數都是最多的,該選項平均能力估計值也是最高的,表示選答該選項的考

    生平均能力高於選答錯誤選項者,如模式所預期,能力越高的考生答對詴題的機

    率越高。4 道詴題中正確選項的點二系列值皆大於.2,甚至高達.51,表示具有幅

    合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即能力越高者答對詴題的機率越高;錯誤選項值較

    低且為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