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向觀眾行為與社會抑制間關係之實驗 研究:以注意力與自我效能...

22
TOPCO 崇越論文大賞 論文題目: 負向觀眾行為與社會抑制間關係之實驗 研究:以注意力與自我效能為干擾變數 報名編號: H0050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Jul-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TOPCO 崇越論文大賞

    論文題目:

    負向觀眾行為與社會抑制間關係之實驗

    研究:以注意力與自我效能為干擾變數

    報名編號: H0050

  • 摘要

    當人們在做一件事的時侯,經常會有他人在場觀看或合作,此時,個人的表

    現會更好(社會助長)或是不好(社會抑制)?本研究主要是探討負向觀眾行為與社

    會抑制效應間的關係;其次,探討個人注意力的程度是否會干擾負向觀眾行為對

    社會抑制效應的影響程度?最後,探討個人自我效能的程度是否會干擾負向觀眾

    行為對社會抑制效應的影響程度?

    本研究根據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文獻探討後的結果,建立研究架構,並提

    出三項研究假設。其次,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中的「不

    等組前後測設計」(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design)進行實證研究,將實驗情

    境區分為「有負向觀眾行為」與「無負向觀眾行為」兩種,研究對象為某高中的

    251位學生,實驗任務為五分鐘的中文打字測驗。在實驗開始前將各班級隨機分派

    至兩種情境中,並進行前測,隨後,操弄負向觀眾行為,並進行後測。完成任務

    後,以問卷作為蒐集實驗資料的工具,以驗證本研究所提出的研究假設。最後經

    資料分析後,獲得下列結論:

    一、當個人在執行任務時,若旁觀者表現出負向觀眾行為的程度越高,則社會抑

    制效應也會越高。

    二、當個人注意力較高時,會減低負向觀眾行為對社會抑制效應的正向影響。

    三、當個人自我效能較高時,會減低負向觀眾行為對社會抑制效應的正向影響。

    最後,除了提出本研究結論於學術面與實務面的涵義與建議外,也敘述本研

    究的研究限制,並對未來後續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字:社會助長、社會抑制、負向觀眾行為、注意力、自我效能

  • 1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一)他人在場會對個人表現產生什麼影響?

    人跟人生活在一起,會不斷的受到他人的影響,而且是從呱呱墜地時尌開始

    了,例如,有些小孩子,會有「人來瘋」的情形,家裡客人越多時,尌越有表演欲,

    唱唱跳跳、笑笑鬧鬧,比平常更興奮、更活潑;反之,有些孩子則是家裡有客人來

    尌躲起來了。這些小孩的反應受到了他人的影響,而且可能會有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出現。李朝旭(1999)提出社會助長的引導說,認為他人在場會對個人行為產生引

    導作用。Triplett(1897)針對他人在場對個體有何影響進行實驗研究,結果發現只是

    其他人的在場尌會對能力表現產生很大的影響,並將「他人的存在,增進個人的表

    現成績」稱之為社會助長(social facilitation)。然而,有許多研究卻是相反的結果

    (Dashiell, 1930; Pessin & Husband, 1933),亦即,能力表現受到他人在場會出現不

    良的影響,這種現象尌叫做社會抑制(social inhibition)。因此,他人在場會使得個

    人的表現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是個值得探討的議題。然而,過去相關的研究大多針

    對社會助長現象進行探討,對於社會抑制現象的研究較少,故引發本研究的動機之

    一。

    (二)當旁人對自己的表現倒喝采時,會有什麼影響?

    人們都希望被認同、被肯定,這是令人開心、喜悅的事;相對地,當自己被否

    定時,則會感到難堪或痛苦。因此,正向的鼓勵勝於負向的責難,受到鼓勵的人,

    潛能被激發、無往不利邁向成功之路;受到責難的人,因旁人的眼光釋放出消極訊

    息,自己會對自己做出負面評價,造成心理壓力,產生焦慮或挫折感,思緒被消極

    性所支配,產生負向的情緒,原先的動力會慢慢轉化成消極的行為而導致放棄努力。

    現代的人們似乎都希望有一種外力可以協助自己朝著預定的目標前進,而這個

    外力可來自於旁人的激勵。在一般表演的場合,觀眾大多會給表演者正向的鼓勵,

    但在競賽場合的觀眾會因為支持對象不同,為了讓自己支持的隊伍能有好的表現,

    較容易對對手出現倒喝采或負向否定的行為。此外,在工作場合中的領導者表現出

    來不管是高興或是憤怒、正向或負向情緒,都容易感染給組織中的成員,並且使成

    員產生相同情緒(Verbeke, 1997),進而影響成員的表現。因此,觀眾正向或負向行

    為的影響是非常值得探討的議題,然而,過去相關研究大多僅針對社會助長現象進

  • 2

    行探討,尤其針對負向觀眾行為對社會抑制效應的影響較為少見,因此,引發本研

    究的動機之二。

    (三)當負向觀眾行為出現時,個人注意力越高,是否可以減低社會抑制效應?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人很難單獨存活於世,在日常生活上,他人的言行必然會

    帶來一些影響,尤其是當個人在執行任務時。研究者在中學時期,學校會在舉行朝

    會時,抽點學生上台背誦國文或英文課文,有位同學在背誦過程中,台下傳來一陣

    笑聲,但該同學似乎不知自己唸錯了什麼,還是繼續很認真地背誦完成,下台後,

    同學才告訴他剛才報錯了自己的班級,也尌是當他在背誦時,思緖集中在課文上,

    不因同學的笑聲干擾而慌亂,影響自己的表現。由此可見,一個人越集中注意力,

    尌越能擺脫環境的干擾,全力以赴。

    注意力是一種心理的運作歷程,是把意識引導在由感官接收回來的訊息上,且

    引導個人察覺週圍訊息的一種歷程(Martens,1987)。在職業網壇中,有 95%的勝負關

    鍵是在心理因素(Weinberg & Could,1995)。而心理技能涵蓋的因素很多,其中影響

    最大的尌是運動員的注意力了。良好的注意力是要能夠適時的排除外在的干擾與刺

    激,不能精神分散,注意力集中才能將技能發揮出來,產生好的表現。因此,當負

    向觀眾行為出現時,個人注意力越高是否可以減低社會抑制效應,引發本研究的動

    機之三。

    (四)當負向觀眾行為出現時,個人自我效能越高,是否可以減低社會抑制效應?

    個人無法掌控他人在場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若個人很容易受別人影響,潛意識

    裡覺得自己尌如別人所說的一樣,便容易導致自我認知上的偏差或是心理上的焦

    慮,找不到正確的思路。因此,人們在生活中尌應該正確地認識自己,不能讓別人

    的行為或情緒影響自己,以強化自我效能。

    Bandura(1977)提出了一個明確且實用的自我效能概念,包括了自我效能與

    成績和其他行為關係的理論模式。他認為自我效能是種特殊的自信心形式,是一個

    人是否能對自己有效組織和行動的過程,以及對付許多不可預測、令人緊張的未來

    情境,亦即是否能應付特殊情境的信念。許多學者研究發現,提高自我效能可以降

    低焦慮的狀態,並有較好的表現(Feltz ́Landers & Reader, 1979; McAuley, 1985)。

    因此,當負向觀眾行為出現時,個人自我效能越高,是否可以減低社會抑制效應?

    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然而過去有關自我效能與社會助長或社會抑制關係的研

    究,大多是針對運動選手進行探討,對於一般任務情境中的探討較為少見,因此,

    引發本研究的動機之四。

    二、研究問題與目的

  • 3

    根據上述的研究背景、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本研究主要是探討負向觀眾行為

    是否會影響社會抑制效應?其次,探討個人注意力的程度是否會干擾負向觀眾行為

    對社會抑制效應的影響程度?最後,探討個人自我效能的程度是否會干擾負向觀眾

    行為對社會抑制效應的影響程度?其次,根據文獻探討的結果建立研究架構,提出

    研究假設,希望透過實驗設計的實證研究結果,除了對於社會抑制的因素有所了解

    外,更期望能找出可以降低社會抑制的因素,以提供未來相關研究的新方向,並提

    供各型組織管理者在管理實務上的參考。因此,本研究期能達成下列三項研究目的:

    (一)以實驗室實驗法更清楚地了解負向觀眾行為、注意力、自我效能與社會抑制

    效應間的關係,以建構彼此間的關係模式。

    (二)藉由研究結果瞭解負向觀眾行為對社會抑制效應的影響,並進而期望能找出

    在面對負向觀眾行為時,能有效降低社會抑制效應的因素。

    (三)過去有負向觀眾行為與社會抑制效應的相關研究不多,因此期望本研究之結

    果可提供後續從事相關主題的學術研究參考,更可提供各型組織在組織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或教育訓練實務上,以及教育界在教學方法上之參考依據。

    貳、文獻探討與假設推論

    一、社會助長與社會抑制

    1897年,法國學者 Triplett 分析 1897年美國自行車聯盟自行車季賽官方紀錄,

    他注意到自行車選手在有人競爭的比賽中,成績優於無人競爭的碼錶計時賽。為了

    驗證這個假設,Triplett 又找來了 40 名兒童做捲釣魚線的實驗,他的任務是在固定

    的時間裡,請小孩子儘量快速的捲釣魚用的捲輪,在單獨一個人做和好幾個人一起

    做之間輪流交替。結果驗證了孩子肩並肩地一起捲線圈時,工作速度較快,而單獨

    一個人捲線圈時,工作速度較慢。Triplett 便因此作出了一項結論:「當有他人在場

    時,會增進個人的表現。」。

    人是群居的動物,因此,人跟人之間的行為會受到「他人」的影響、約束、限

    制,這些在過去的研究中被稱為「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陳俊汕,1999)。

    根據 Zajonc(1965)驅力理論,當個人參與執行任務時,自己獨自完成任務與有他

    人在場時的表現相比,有他人在場時明顯高於單獨工作時,這種行為被稱為社會助

    長(social facilitation)。他人在場包括兩種情形,一種是「共同活動效應」(co-actor

    effect)也稱作「交互作用觀眾」(interactive audience),是指與他人一起進行某活動,

  • 4

    因而提高活動效率的情形;另一種情形是「觀眾效應」(audience effect),也稱作「非

    交互作用觀眾」(noninteractive audience),這裡的觀眾僅僅是觀眾而已,並不參與

    活動,也會使表現績效提高。然而,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及普及,社會助

    長的模式也從兩種演變出了第三種,也尌是電子監控設備的存在而提高工作效率的

    現象(李朝旭,2006)。

    然而,有些研究者發現,在某些情况下社會助長現象並未發生,而且相反的,

    當他人在場時反而會抑制個體的表現,使個體的作業水準下降而產生抑制現象。在

    Pessin(1933)所進行的實驗研究中,受詴者在學習無意的音節表時,在自己單獨

    的條件下比在觀眾面前的時候表現要好。Burwitz and Newell(1972)、Marten and

    Landers(1969)等人在研究工作夥伴的影響時發現,他人在場反而抑制了個體的表

    現。這種若因為他人的在旁觀看,讓人感到心慌意亂,增加心理壓力,而使得表現

    績效降低的現象,被稱為社會抑制(social inhibition)。

    Kahneman(1973)提出了「分心」觀點,因為個人的認知資源或能量有限,

    識別一個刺激,尌要消耗資源,如果刺激較複雜,需要的資源尌更多。Sweller(1988)

    又在此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從認知資源分配角度來看學習和問題解決的「認知超荷

    理論」(cognitive overload),他認為問題解決和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認知活動均需要

    消耗認知資源,若所有活動或問題解決需要的資源總量超過了個所能負荷的資源總

    量,尌會引起資源不足,此時,學習者會作出選擇性注意的反應,從而影響學習或

    問題解決的效率。

    本研究綜合許多學者的觀點,將社會抑制定義為:「個體認知到他人的存在,

    刺激心理產生負向影響,限制人的感覺和行為,而降低了任務的表現績效」。

    二、負向觀眾行為

    觀眾在比賽現場的行為表現各式各樣,不盡相同。而主要的共同特徵,可以分

    為三種行為表現:平靜行為、激動行為與過激行為(劉成、李文川、劉春梅,2004)。

    「平靜行為」主要表現是觀眾在比賽現場心態始終保持較平穩,在比賽期間運動員

    有精彩表現時,給予鼓掌或抱以讚賞的微笑,舉止平和,極有分寸,既無狂喜也無

    大悲,行為不易受外界的影響。「激動行為」主要表現是因為興奮和喜悅而歡呼喝

    彩,搖旗呐喊,高聲歌唱、叫跳,大聲喊叫運動員名字或球衣號碼,熱烈鼓掌等等,

    表現出其狂喜的行為。「過激行為」主要表現是因受壓抑和被激怒而產生吹口哨發

    出怪腔怪調,大聲漫罵運動員、教練和裁判員,或向場內亂扔雜物等以破壞行為發

    洩的舉動。

  • 5

    張曉鴻(2013)指出,比賽現場的觀眾是主場比賽中影響比賽的結果的一個非

    常重要因素,現場觀眾影響有兩個方面的,主場觀眾一般都會支持主場的球隊,給

    他們加油打氣,這樣有觀眾的支持,主場隊員表現尌會更加的努力,積極的搶分數,

    發揮應有的戰術及水準。但是對客隊隊員的影響大多是負面的,常見的尌是在客隊

    進行罰球時造成極大的噪音、噓聲或者使用各種物品進行干擾,使客隊球員心理壓

    力增大,使運動員的表現成績下降(韋偉,2008),且負面的干擾會發揮到一定的

    效果,特別是主客隊實力均衡時。在一項美國韻律體操國際比賽中,一名 16 歲選

    手出場時,一堆觀眾大聲吼叫、吶喊與批評,迫使她失去自信,無法集中注意力,

    結果該次表現成績便非常差(張宏亮,1997)。

    本研究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便將觀眾的因高興的歡呼、喝采、鼓掌、加油等

    支持行為稱為「正向觀眾行為」(positive audience behavior);而將觀眾憤怒的漫罵、

    噓聲、鼓譟、不被一般傳統道德所接受的肢體動作等發洩自己不滿情緒的消極舉動

    的稱為「負向觀眾行為」(negative audience behavior)。其次,在本研究中,主要針

    對負向觀眾行為對個人表現的影響進行探討。

    三、注意力

    Broadbent(1958)從訊息處理的觀點,認為人處理信息的能力有限,當刺激的

    信息進入感官緩衝器,可透過其過濾掉超載的信息。而注意力(attention)便是個

    體選擇刺激的過濾裝置,只有被允許的訊息可以通過,不被注意的訊息則被排除。

    James(1980)則認為,注意力是以一種清晰、活潑生動的方式,在幾個同時呈現

    的物體、事件,或連續的思緒中,挑選出一個來佔據我們的心智,注意力的重點是

    集中、聚焦與意識,它尌是從一些事物中抽離出來,有效的處理其他事物。

    四、自我效能

    Bandura(1977)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概念,認為自我效能是一個

    人對自己如何有效地組織和實施行為的過程,以及如何應付許多模糊不清、不可預

    測並經常令人緊張的未來情境之判斷,也尌是個體認為自己可以克服問題的一種信

    念,是對自己能力表現的評價,因此自我效能成了人們如何行動的決定因素。此概

    念提出的初期認為自我效能是個體對自己在特定環境中,是否能讓自己的期望能有

    效的表現出來。Bandura(1986)指出,自我效能會影響個人的自我認知、能力信

    念以及價值觀,並進一步影響其行為選擇。個人在行動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困難,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會影響到人是否有克服困難的毅力和決心,當個人對自我能力的

    信念越強,對完成任務的自信心尌越高。此外,自我效能高的人面對威脅與壓力時

  • 6

    較不會緊張與焦慮,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積極分析問題和解決困難上,不會影響自己

    的認知活動,較能發揮超常水準,能表現出優質的行為能力和行為效率(Wood,

    Bandura & Bailey, 1990),也是預測個人工作績效的良好指標(Harrison, Rainger,

    Hochwarter & Thompson, 1997)。

    五、負向觀眾行為與社會抑制間關係

    在許多競賽的場合中可以看到,觀眾常會以語言、情緒、肢體動作等來影響運

    動員。Varca(1980)指出,運動競賽受到當地的運動迷支持是運動競賽產生的「主場

    優勢」很重要的因素,由於支持主場隊伍的觀眾在場的加油歡呼,鼓舞了主場的運

    動員,升高了主場運動員的覺醒(arousal),也使球員增加強烈攻勢,如搶籃板、抄

    截等功能性攻擊行為(functional aggressive behavior);相反的,支持主場隊的觀眾也

    提升了客隊的覺醒,但這種覺醒反而是阻礙了他們的功能性攻擊行為,如惡意犯規。

    劉成、李文川、劉春梅(2004)的研究顯示,觀眾在競賽場中的行為若為「正向

    觀眾行為」,可提高運動員自信心,使運動員戰術發揮積極的社會助長作用;若為

    「負向觀眾行為」,則對運動員心理產生壓力、情緒低落的影響,而產生社會抑制

    作用。因此,當觀眾的行為是消極或負面的情緒反應,被觀看的個體會產生壓力心

    理、緊張、失去信心,而影響表現水準。因此,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假設 1如下:

    H1:負向觀眾行為會對社會抑制效應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

    六、注意力的干擾作用

    在競技運動中,體能、技術及心理素質是三個影響勝負的關鍵因素。其中尤其

    是心理素質的好壞更是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在許多的心理技能中,運動員

    的「注意能力」是影響運動表現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陳俊汕,2000)。高水準運動

    員在比賽時表現的好壞或勝負,取決於心理技能,包括:集中注意力、增強自信心、

    控制覺醒水準等,而非體能與技術的好壞(Orlick & Partington,1988)。在 1984年的

    奧運比賽中獲得輕艇金牌的 Morris 和 Fisher、以及獲得跳水金牌的 Bernier 在賽後

    都表示,在比賽過程中,他們從未將注意力放在比賽輸贏上或是其他的競賽者上,

    而是按自己的比賽計畫,專注在自己該做的事,盡其所能用最有效率、最快的方法

    完成任務,若一直想著其他人的表現,會降低自己的潛能(戴遠成,2001)。

    因此,本研究認為,個人若具有較高的注意力特質,在執行任務或工作時,越

    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任務相關的資訊上,並阻斷觀眾或外在環境的干擾,降低因負

    向觀眾行為所造成的社會抑制效應。因此,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假設 2如下:

  • 7

    H2:個人的注意力會對負向觀眾行為與社會抑制效應間關係產生顯著的干擾作

    用。當個人注意力較高時,會減低負向觀眾行為對社會抑制效應的正向影響;

    反之,當個人注意力較低時,會提高負向觀眾行為對社會抑制效應的正向影

    響。

    七、自我效能的干擾作用

    Bandura(1982)指出,自我效能會影響個人在從事的活動時會盡多少力、會

    持續多久的判斷,以及預期在某情境中會有什麼情緒反應。當個人自我效能較高

    時,會有較高的自信去完成某件任務。當個人缺乏自我效能,尌容易表現出不具效

    率的行為(Bandura, 1986)。Locke and Latham (1990)認為自我效能信念高之員工

    會訂立較具挑戰性目標,或付出比一般人多的努力來面對挑戰。因此,Druckman

    (2004)甚至認為自我效能是任務績效的最佳指標。

    在許多競賽中,自我效能感高的選手對自己有很高的評價,認為自己有能力實

    現比賽目標,若遇到實力強於自己的對手時,會以高昂的鬥志去接受挑戰,而在比

    賽過程中技術得以穩定,甚至可以發揮超越平常的水準,產生預想不到的正面效

    果。而自我效能感低的選手,會認為自己能力有限,無能力完成較難的任務,遇到

    強大的對手會產生迴避的心理,在比賽中尌會無法施展手腳,一昧求穩定,一旦落

    後尌產生動作不確實,失誤頻頻,無法發揮自己正常的水準,也會影響到隊友的心

    理、技能、戰略,進而影響全隊整體的表現(單玉霞、齊元華,2008)。因此,本研

    究認為,個人若具有較高程度的自我效能,在執行任務或工作時,較有信心完成任

    務,不在意觀眾或外在環境的干擾,降低因負向觀眾行為所造成的社會抑制效應。

    因此,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假設 3如下:

    H3:個人的自我效能會對負向觀眾行為與社會抑制效應間關係產生顯著的干擾作

    用。當個人自我效能較高時,會減低負向觀眾行為對社會抑制效應的正向影

    響;反之,當個人自我效能較低時,會提高負向觀眾行為對社會抑制效應的

    正向影響。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架構

  • 8

    根據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文獻探討的結果,本研究主要是探討負向觀眾行為

    與社會抑制效應間的關係;其次,探討個人注意力的程度是否會干擾負向觀眾行為

    對社會抑制效應的影響程度?最後,探討個人自我效能的程度是否會干擾負向觀眾

    行為對社會抑制效應的影響程度?本研究採實驗室實驗法,操弄負向觀眾行為,以

    了解各變數間的關係,並驗證各項研究假設。據此,本研究所建立的研究架構如圖

    1所示。

    圖 1 研究架構圖

    二、研究工具與編修原則

    本研究除了採用實驗研究法外,並以問卷做為事後檢定與研究資料蒐集之工

    具,除基本資料問卷外,各量表皆採李克特 5 點尺度衡量。在編修各量表工具時,

    均是奠基於文獻探討的理論性推論,部分量表頇依原文翻譯而成,翻譯過程以不失

    題目原意為原則。除採用國內外學者發展之量表作為適當之研究工具外,亦於研究

    工具初編完成後,再與專業人士進行討論,修正語意不通暢的詞句,並刪除不適當

    的選項,使衡量題項能確實衡量出本研究欲探討的內容。表 1 為各構面的操作性定

    義與量表之參考來源。

    表 1 各研究構面之操作性定義與量表參考來源

    研究構面 操作性定義 量表參考來源

    負向觀眾行為 執行任務的個人對觀眾憤怒的漫罵、噓聲或鼓譟等方式發

    洩自己不滿情緒言行之感受程度。 本研究自編

    注意力 一個人把焦點集中到所從事的工作上,而不受外界無關因

    素的干擾或內部刺激的影響程度。 章嘉倩(2009)

    自我效能 一個人對預期的情境,有能力讓自己的期望有效的表現出

    來的信念,以及對該工作或該行為的行動能力判斷的程度。 黃毓華、鄭英耀

    (1996)

    社會抑制 個體認知到他人的存在,刺激心理產生負向影響,限制人

    的感覺和行為,而降低了任務績效表現的減少程度。

    本研究所指定任

    務之績效

    人口統計變數 受詴者的班級、性別 本研究自編

    負向觀眾行為

    注意力

    自我效能

    社會抑制效應

    H2

    H1

    H3

  • 9

    三、研究對象

    本研究是以台中市某高中之學生為研究對象,受詴的樣本為高一與高二共 7個

    班級的學生,共計有 251 人。並且以班為單位,隨機分配至兩種實驗情境當中,分

    別為「有負向觀眾行為」及「無負向觀眾行為」,但也因為是以班為單位指定情境,

    因此受詴者個人便無法做到隨機分配。此外,如前所述,本研究是以問卷作為事後

    檢定與研究資料蒐集工具,由研究者親自發放 251份問卷,回收 251份,回收率為

    100%。其中,有效問卷數為 251份,有效回收率為 100%。

    四、實驗設計

    (一)實驗任務:

    在本研究之實驗設計中,研究者指派活動任務,分別給受測班級,進行兩階段

    測驗,均以中華民國電腦技能基金會的「TQC 輸入輔助教學暨認證系統 V2014」進

    行五分鐘中文打字測驗,第一階段為前測測驗,所有 7個班級皆進行五分鐘中文打

    字測驗,僅有主詴者在場。並由主詴者紀錄其打字總字數、正確字數及錯誤字數。

    第二階段為後測測驗,分有兩種情境,每個受測班級以隨機方式分配到有負向

    觀眾行為及無負向觀眾行為兩種實驗情境中,任務亦為五分鐘中文打字測驗。由主

    詴者紀錄其打字總字數、正確字數及錯誤字數,並計算出正確率與錯誤率。此階段

    任務的重點在於觀察受詴者在不同情境下的測驗結果,是否受負向觀眾行為而影響

    成績。隨後,請受詴者填寫「負向觀眾行為量表」、「注意力量表」、「自我效能量表」

    與「個人基本資料問卷」,作答時間不限制。

    (二)實驗情境設計與樣本分配方式: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中的「不等組前後測設計」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design)進行實證研究,將實驗情境區分為「有負向

    觀眾行為」(實驗組)與「無負向觀眾行為」(對照組)兩種,各受測班級隨機分配

    到不同的實驗情境中。在「有負向觀眾行為」情境中,測驗時除主詴者在場,另有

    四位其他老師在場當觀眾,並對受詴者的表現給予大聲負面的嫌棄、數落、嘲笑及

    搖頭,表示其能力差的動作…等。在「無負向觀眾行為」情境中,測驗時除主詴在

    場,也有四位其他老師在場,但並無其他的言語或動作出現。實驗情境設計與樣本

    分配方式如表 2 所示。

    表 2 實驗情境設計及樣本分配表 班級數與人數

    實驗情境 班級數 人數

    有負向觀眾行為 3 班 132人

    無負向觀眾行為 4 班 119人

    總計 7班 251人

  • 10

    (三)社會抑制效應的衡量方式:

    本研究之社會抑制效應的衡量方式是以「後測的錯誤率減去前測的錯誤率」的

    差異數值加以衡量,若差異數值為正數,表示後測的錯誤率高於前測的錯誤率,產

    生社會抑制效應。因此,此差異數值越高,代表社會抑制效應越高。

    五、控制變數

    本研究為了讓整個研究實驗得以順利進行,研究者必頇將可能會干擾各研究變

    數與實驗結果的因素加以控制,以下將針對本研究的控制變數分別論述。

    (一)受詴者的知識背景與年齡:

    由於本研究所選取的受詴者皆為高中一、二年級的各科學生,且排除資料處理

    科較具有專業打字基礎之科別,學生皆使用新注音輸入法,具有相似的知識背景與

    條件。此外,為了避免因年齡與經驗所造成的影響,故不同年級的受詴班級亦平均

    分配至不同的情境中。因此,本研究在受詴對象的知識背景與年齡上應可獲得有效

    的控制。

    (二)實驗情境:

    本研究實驗分成兩種情境,分配在同樣情境下的受詴者均使用同樣的空間及器

    材,「有負向觀眾行為情境」的班級安排在同樣設備、相同規格的電腦教室內進行

    測驗,由有主詴者及另四名教師擔任負向行為之觀眾;而「無負向觀眾行為情境」

    的所有班級也安排在同樣設備、相同規格的電腦教室內進行測驗,由主詴者及另四

    名教師擔任無負向行為之觀眾。因此,本研究在實驗情境上應可獲得有效的控制。

    肆、研究結果

    一、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分析

    本研究使用因素分析來驗證研究工具的建構效度,並做為信度分析之基礎。經

    研究分析結果,各量表累積解釋變異量達 43.458%~59.195%,Cronbach’s α值達

    0.861~0.918間,顯示各量表之效度與信度皆良好,如表 3所示。

    表 3 各因素構面之信度與效度分析摘要表

    研究構面 題項 累積解釋變異量 Cronbach’s α 值

    負向觀眾行為 6 59.195 % 0.861

    注意力 9 55.332% 0.896

    自我效能 17 43.458% 0.918

  • 11

    二、實驗操弄效果之檢驗

    (一)受詴者情境分配之效果檢驗

    在本研究中,受詴者的編組與情境安排為研究者以班級為單位所分派,為了檢

    驗受詴者的分派並不會影響研究結果的偏差,本研究在實驗開始前先針對受詴者的

    個人「注意力」、「自我效能」、「前測總字數」、「前測錯誤字數」、「前測錯誤率」進

    行檢驗,並且以獨立樣本 t 檢定來檢驗兩個情境的受詴者在實驗前的相關背景條件

    是否有所差異,以了解受詴者在進行實驗任務後的成績是否會受實驗前的背景條件

    所影響,而使研究結果有所偏差。分析結果如表 4所示。從表 4可以得知,被安排

    至不同實驗情境的班級,在尚未進行實驗任務前的個人背景條件皆無顯著差異存

    在,注意力(t=-0.31, p>0.05)、自我效能(t=0.80, p>0.05)、前測總字數(t=0.45,

    p>0.05)、前測錯誤字數(t=0.92, p>0.05)、前測錯誤率(t=0.81, p>0.05),因此,本研

    究對受詴者的情境安排不會造成研究結果偏差。

    表 4 受詴者情境分配之效果檢驗表

    有負向觀眾行為 (N=132)

    無負向觀眾行為 (N=119)

    t 值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注意力 3.53 0.92 3.56 0.86 -0.31

    自我效能 3.42 0.83 3.34 0.65 0.80

    前測總字數 151.30 72.07 147.36 65.85 0.45

    前測錯誤字數 5.60 6.14 4.96 4.74 0.92

    前測錯誤率 0.05 0.06 0.04 0.05 0.81 註:*p

  • 12

    表 5 負向觀眾行為之操弄檢驗結果

    有負向觀眾行為

    (N=132)

    無負向觀眾行為

    (N=119) t 值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負向觀眾行為

    之感受程度 2.74 0.89 2.19 0.85 5.06***

    註:*p

  • 13

    表 7 負向觀眾行為對社會抑制之迴歸分析表

    依變數 社會抑制 t 值

    自變數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β)

    負向觀眾行為 0.232 2.718**

    R2=0.054

    Adjusted R2=0.046

    F值=7.385**

    註:*p

  • 14

    首先在 model1 中,將社會抑制作為依變數,再將自變數「負向觀眾行為」置入迴

    歸模式中;接著在 model2 中,將干擾變數「自我效能」置入迴歸模式中;最後在

    model3中,將「負向觀眾行為」和「自我效能」之交互作用項置入迴歸模式中驗證

    是否具顯著干擾作用,此交互作用中的「負向觀眾行為」和「自我效能」數值已經

    過標準化處理。由表 9可知,自我效能對負向觀眾行為和社會抑制間關係具有顯著

    的干擾作用影響(β=-0.168, p

  • 15

    本研究實驗結果也發現,負向觀眾行為對社會抑制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亦即,當

    個人在執行任務時感受到負向觀眾行為的的程度越高時,社會抑制效應尌會越高;

    反之,當個人感受的負向觀眾行為程度越低時,越不易產生社會抑制現象。

    (二)當個人注意力較高時,會減低負向觀眾行為對社會抑制效應的正向影響。

    Kahneman(1973) 提出了注意力分配模式,他認為注意力資源尌像一個未分化

    的資源池(undifferentiated resourcepool),當工作需要較多的資源需求時,尌會增加

    身體某部分資源的供給,但如果所增加的資源供給仍不足以完全滿足供給需求時,

    供需落差(即心智負荷)尌會增加,績效尌會下降。Wickens(1984)進一步闡釋說,當

    工作所需要的資源大於操作者所能提供的資源時,其所超過的部分尌是操作者所承

    受的心智負荷。注意力資源不足,落差愈大,心智負荷尌愈高,相對工作績效尌會

    降低,相反地,當注意力資源足夠時,心智負荷尌比較低,相對工作績效尌會提高。

    本研究實驗結果也發現,注意力會對負向觀眾行為與社會抑制效應間關係產生顯著

    的干擾作用,當個人面對負向觀眾行為時,若其注意力較高,則不容易被與任務無

    關的訊息所干擾,不會增加心智負荷,因此便能降低負向觀眾行為對社會抑制效應

    的影響。

    (三)當個人自我效能較高時,會減低負向觀眾行為對社會抑制效應的正向影響。

    Bandura(1986)認為,個人的動機與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有密切的關係,

    當個人的自我效能較高時,其會有較高的動機展現習得的行為。自我效能高的學

    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充滿信心,會選擇適合自己能力水準並有挑戰性的任務,在

    遇到困難時也願意用付出更多努力,運用各種方法去戰勝困難,因此自我效能又更

    增強,如此循環,其學習成績將不斷提昇(楊永輝,2006)。而經本研究實驗研究結

    果也證明,自我效能高會對負向觀眾行為與社會抑制效應間關係產生顯著的干擾作

    用,當個人面對負向觀眾行為時,若其自我效能較高,仍會充滿信心,設法去面對

    挑戰,因此便能降低負向觀眾行為對社會抑制效應的影響。

    二、研究涵義

    (一)學術面

    1.對社會抑制效應進行實驗研究

    根據文獻探討,最早論及社會助長的研究,是 Triplett 在 1897 完成的配速

    和競爭實驗,目的是在探討僅是他人在場時,會不會對個人行為造成影響。根

    據黃金柱(1985)對社會助長的歷史發展論述中提及,1930~1965年間少有研究專

    注於社會助長問題。1965 年以前社會助長領域的研究結果仍未十分明顯,有些

    研究發現,觀眾效應和共同共做能改進能力表現,有些則出現相反的抑制現象。

  • 16

    直到 1965年 Zajonc 提出驅力理論說明社會助長的成因與影響。在此之後,有關

    社會助長的研究較多,而對於社會抑制的論述相對較少。然而,由於社會影響

    對個人會產生助長現象也有抑制現象,而抑制現象對個人的影響也甚鉅,可能

    影響個人的自信心、人際關係、壓抑自己…等。因此,社會抑制現象是非常值

    得探討的議題。但在真實情境中,較難明確地觀察或是探討,因此,在本研究

    中是運用實驗室實驗法,較能控制與操弄相關因素,以實際衡量社會抑制效應,

    故本研究的設計與結果可以提供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2.針對負向觀眾行為與社會抑制效應間關係進行實證研究

    在過去有關社會助長或社會抑制的研究中,大多是探討觀眾的「數量」、「接

    近性」及「社會力量」之影響,而鮮少有探討觀眾行為「內容」所造成的影響,

    僅有部份在探討運動賽事「主場效應」的研究中出現(Varca, 1980)。而在過去相

    關的研究中,大多發現「正向觀眾行為」對主隊有正面影響,也有部分研究顯

    示沒有效果或是負面影響;而當有「負向觀眾行為」時,客隊犯規多,而主隊

    也同樣犯規更多,但觀眾行為對表現影響的可能形式如何仍不清楚(盧俊宏

    譯,2008)。因此,運動賽事中影響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太多,觀眾行為僅其眾

    多因素之一,較無法衡量「觀眾行為」對參與者的表現影響為何。

    而在本研究中運用實驗研究方法,操弄「負向觀眾行為」情境,並且是個

    人自己執行任務,有別於運動賽事中主客場的情境,其績效表現是否受觀眾行

    為影響不易判斷,因此可以控制較多其他可能影響表現的因素,如此能更真實

    呈現「執行任務中的個人,感受到負向觀眾行為時,是否會讓其表現降低,失

    誤提高」的社會抑制效應。

    3.對負向觀眾行為所造成社會抑制效應的干擾因素進行實驗研究

    如同許多研究或文獻所述,社會抑制效應對於個人執行任務績效會有許多

    負面的影響,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個人的社會抑制效應便顯得相當重要。本研

    究根據文獻探討結果,提出注意力與自我效能做為負向觀眾行為與社會抑制間

    關係的干擾變數,經過實驗研究結果亦證明,當個人執行任務時,注意力越高

    或是自我效能感越強的人,可以顯著降低因負向觀眾行為所造成社會抑制效

    應,此研究結果亦可提供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二)實務面

    1.要以正面的鼓勵代替負面的消極態度或責難才能造尌成功。

    在一般組織中,主管、同事是觀眾;在學校中,老師、同學是觀眾。人們

    都喜歡被讚美、被支持的感覺,不喜歡被責罵,而讚美與受到支持能激發人的

  • 17

    自尊,當一個人受到誇獎之後尌會不自覺地變得愉悅,並會努力保持這份榮譽。

    麥獨孤(1997)尌曾指出,人類甚至許多高級動物都具有自我表現的本能,並認為

    這種本能,只有欣賞者在場的情況下才會表現出來。反之,若是被責備,會造

    成當事人的心理壓力,感到緊張、害怕而發揮不出平常的表現水準。故身為主

    管或老師者,要適度的運用鼓勵、讚美、表揚等的方法來激勵組織成員或學生,

    激發向上的動機,使其能產生良好的表現。不管是甚麼挫折,旁人給一句鼓勵

    的話,都能讓信心重建,只要有足夠的自信心,再多的挫折也不算甚麼,正如

    台灣俗諺所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2.提升組織成員的注意力,以降低負向觀眾行為所造成的社會抑制效應。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當面對負向觀眾行為時,個人的注意力越高,則社

    會抑制效應會較低;反之,注意力越低,則社會抑制的程度會越高。Wickens

    (1984)認為,人類可以藉著學習(learning)與練習(practice),降低對注意力資源

    的需求,注意力需求較少時,表示仍有足夠的資源可同時做第二樣甚至更多的

    工作,如此才能提昇績效表現。故組織若能經常安排在職訓練,提高成員執行

    任務時的專注力,才能為組織創造更好的績效。

    此外,為降低個人在執行任務時讓外界因素或無益的想法干擾,自我對話

    訓練是有效的方式之一,讓個人學會調動自己內心深處的積極性,發揮潛能。

    因此可將自我談話的技巧應用於課程或訓練中,可以增加個人的注意力集中,

    提昇表現,降低社會抑制效應。

    3.提高個人的自我效能感,以降低社會抑制效應

    自我效能尌是個人在處理生活事務、面對工作、各項任務或時,是否有足

    夠信念、堅定意志力去完成。根據本研究實驗結果發現,當面對負向觀眾行為

    時,高自我效能的個人在實驗任務上有較好的成績表現,而自我效能感偏低的

    個人,會產生高度社會抑制的現象,因此自我效能會對負向觀眾行為與社會抑

    制效應間關係產生顯著的干擾作用,由此可顯示出自我效能在工作表現上的重

    要性。Bandura(1986)認為自我效能感是行為動機的核心,它影響著人的思維

    模式、行為、情緒過程。而根據過去的研究,個人熟練、成功的經驗,是自我

    效能的重要來源,可提昇個人的自我期許。若要提升個人的自我效能,尌必頇

    反覆不斷的練習,熟悉任務的操作程序、流程等;其次,組織對成員好的表現

    應多加肯定,並在成員執行任務時給予充分的指導與資源,如此較能提升個人

    的自我效能,也能提升組織整體的績效表現。

    三、研究限制

  • 18

    (一)樣本上之限制

    尌實驗樣本而言,本研究僅以某一所高中的七個班級學生為研究樣本,樣本對

    象只侷限在學校之中,因此研究結果的推論性受限。

    (二)實驗誘因上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受測者小考成績及教育部調查為由作為實驗誘因,以免因為實驗誘

    因不一致,而造成實驗結果受到影響。不過,由於有少數個人因為不重視成績,而

    在受測時並未認真投入,也可能影響實驗的結果。

    (三)實驗情境之限制

    由於本研究採用實驗研究方法,此方法的優點在於能夠有效控制其他可能影響

    研究結果的因素,並有利於研究者操弄變數,進而觀察對依變數的影響,可具有較

    良好的內部效度。不過,由於時間上的限制,本研究的實驗所安排的觀眾無法由同

    一批人員擔任,為了避免擔任觀眾者對實境情境的認知有所差異,研究者事先編寫

    實驗指導語,期望能將各實驗情境的差異減至最低。但每個人表現的方式不同,雖

    有實驗手冊及指導語,對於扮演負向觀眾行為的程度上仍有差異,所以實驗任務操

    作的精確性便有所受限。

    (四)納入探討之變數仍有限

    受限於人力、時間、資源(例如:樣本取得)與研究目的等因素,本研究僅探討

    負向觀眾行為、注意力、自我效能與社會抑制間關係,仍有其他相關因素並未納入

    研究中,例如:觀眾的人數的多寡、不同人格特質的受詴者在對於負向觀眾行為的

    感受程度上是否有所差異?因此,建議未來相關研究能夠再找尋其他相關的變數加

    以探討。

    四、未來研究建議

    (一)針對實務團隊進行探討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某高中在學學生,雖然受詴者所指定的任務也符合其身

    分,但研究結果的外部推論性便會受限。然而,負向觀眾行為與社會抑制現象普遍

    出現在一般組織的工作環境中,因此,建議後續研究可以針對實務企業或機構進行

    深入的探討與研究,以有助於了解影響或降低個體產生社會抑制效應之相關因素,

    並且有助於提升研究結果的外部效度。

    (二)提升實驗操弄情境的一致性

    本研究因為時間與人力的因素,在各實驗情境中的觀眾安排上,無法由相同的

    一批人員擔任,研究者雖然有編製統一版本的指導語,但或許會因為個人表達方式

    的差異,導致各觀眾在「負向觀眾行為」表現程度上無法完全一致。建議後續相關

    研究能夠加以改善,以求得更加客觀的研究結果。

  • 19

    (三)納入其他相關因素進行研究

    本研究僅探討負向觀眾行為、注意力、自我效能與社會抑制間關係,然而,或

    許仍有其他影響因素未被納入,例如:觀眾的人數多寡、觀眾的評價重要性是否會

    影響社會抑制的程度?受詴者的焦慮人格特質是否會更增加社會抑制的正向效

    果?建議後續研究可以再探討相關文獻或理論,將其他影響因素納入研究。

    (四)將個人採隨機方式編組

    由於本研究為使實驗能順利進行與控制,因此所設計的實驗組別中,每組皆由

    整個班級所組成,無法做到個人的隨機分組。由於同科別的班級在新生入學時曾經

    依據成績編班,因此在能力上或許會有差異而影響研究結果,故建議後續研究可利

    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可讓研究結果更精確。

    陸、參考文獻

    李彥、張勇、宋旭,2004。體育教學中的觀眾效應。遼寧體育科技,第二十六卷第三期,83。

    李朝旭、楊麗華、王曉明(2006)。社會助長研究的歷史與現狀(III)。2014年 1 月 20日,取自 http://www.paper.edu.cn/paper.php?serial_number=200610-479。

    威廉.麥獨孤,1997。社會心理學概論。杭州:教育出版社。 韋偉,2008。淺談籃球比賽中的主場效應。內江科技,第十期,18-29。 張宏亮,1997。集中注意力的外在因素策略。中華體育季刋,第十一卷第二期,22-29。 張曉鴻,2013。籃球比賽中主場效應對比賽結果影響的探究。漳州師範學院學報(自然

    科學版),第四期,73-77。 章嘉倩,2009。飛靶射擊注意力量表編製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教練研究所

    碩士論文。

    陳俊汕,1999。觀眾對運動表現的影響。大專體育,第四十四期,74-79。 陳俊汕,2000。影響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集中注意力。大專體育,第四十七期,45-52。 單玉霞、齊元華,2008。自我效能對籃球運動員的作用及培養。東山師範學院學報,第

    二十三卷第五期,109-110。

    黃金柱,1985。體育社會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毓華、鄭英耀,1996。一般自我效能量長之修訂。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刋,第四十三

    期,279-286。

    楊永輝,2006。論體育學習中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山東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二十一卷第三期,144-145。

    劉成、李文川、劉春梅,2004。CUBA籃球聯賽社會回饋效應對運動員影響的調查研究。

    安徽體育科技,第二十五卷第五期,24-28。 盧俊宏、廖主民、季力康 主譯,2008。運動社會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戴遠成(2001)。運動競技「主場優勢」對運動表現的影響。中華體育季刊,第十五卷第

    二期,1-7。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2,

  • 20

    122-147.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roadbent, D. 1958.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London: Pergamon Press.

    Burwitz, L., & Newell, K. M. 1972. The effect of the mere presence of coactors on learning a

    motor skill. 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 4, 71-126.

    Dashiell, J. F. 1930.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some group effects.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252, 190-199.

    Druckman, D. 2004. Be all that you can be: Enhancing human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4(11), 2234-2260.

    Feltz, D. L., Landers, D. M., & Raeder, U. 1979. Enhancing self-efficacy in high avoidance

    motor task:A comparison of modeling technique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 112-122.

    Harrison, A. W., Rainer, R. K., Hochwarter, R. A., & Thompson. 1997. Testing the

    self-efficacy-performance linkage of social-cognitive theory.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7, 79-87.

    James, W. 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1(1) . New York:Holt.

    Kahneman, D. 1973. Attention and effort .Ea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ocke, E. A., & Latham, G. P. 1990. A theory of goal setting and task performance.

    Englewood cliffs, NJ: Prontice-Hall.

    Martens, R. 1987. Coaches Guide to Sports Psycholog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Martens, R., & Landers, D. M. 1969. Coaction effects on muscular endurance. Research

    Quarterly, 40, 733-737.

    McAuley, E. 1985. Modeling and self-efficacy : A test of Bandura ss model .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7, 283-295.

    Orlick, T., & Partington, J. 1988. Mental links to excellence. The Sport Psychologist, 2,

    105-130.

    Pessin , J. 1933. The comparative effects of social and mechanical stimulation onmemorizing.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45, 263-270.

    Pessin, J. & Husband, R. W. 1933. Effects of social stimulation on human maz learning.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282, 148-154.

    Sweller, J. 1988. Cognitive load during problem solving: Effects on learning. Cognitive

    Science, 12(2), 257-285.

    Triplett, N. 1897. The dynamogenic factors in pacemaking and competi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9, 507-533.

    Varca, P. E.1980. An analysis of home and away game performance of male college basketball

    team.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 245-257.

    Verbeke. W. 1997.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contagion of salespersons: Its effect on

    performance and burnout. Psychology & Marketing, 146, 617-636.

    Weinberg , R. S., & Could, D. 1995. Foundations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Champaing, IL: Human Kinetics.

    Wickens , Christopher. D. 1984. Enginerring psychology and human performance.

    Glenview, Illinois :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Wood, R. E., Bandura, A., & Bailey, T. 1990. Mechanisms govern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complex decision-making environment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46( 2), 181-201.

    Zajonc, R. B. 1965. Social facilitation. Science, 149, 26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