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五月天 - epaper.cqwb.com.cn · 尘,为心寻一隅归宿,却总挣脱不了在雨...

1
夜雨 A07 2018年5月1日 星期二 主编 胡万俊 责编 钟斌 美编 陆晓霞 责校 罗文宇 陆晓霞 公共邮箱 [email protected] / 夜雨邮箱 [email protected] / 编辑电话 023-63907328 让生活 下来 乡村故事 重庆市渝中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五月天是金黄的。金黄的麦浪翻滚, 金黄的胡豆荚豌豆荚饱胀欲裂,油菜荚淌 着金黄肥美的油香,这是新一轮的农忙时 节,处处都是幸福的丰收画卷。 五月天是忙碌的。男人们脸上挂着欢 喜淌着汗,一条棉布汗帕子拴在腰间,戴着 金黄崭新的草帽,光着金黄壮实的膀子,穿 梭在田埂地头收割着。女人们料理完家 务,安顿好老的小的还有圈里的牲畜,也戴 着金黄的草帽到地里晒坝帮衬农活。男人 们一开腔一个玩笑,逗弄着寻开心。女人 们也不是省油的灯,嘴巴厉害着开口就砸 弄回来。高声的说话欢笑声,镰刀割小麦 的吱吱声,粮盖砸打晒得发烫开裂的菜籽 豆荚的啪啦声,鸭群鹅群的嘎嘎声,在五月 金黄阳光的照耀下,谱写出一曲生机勃勃 的乡村农忙交响乐。 五月天是甜蜜的。桑泡儿成熟了,是 小孩子的最爱。大人越忙,小孩子越快活。 那些倚在田埂尽头、坟场角落里的桑 树生命力极强,没人除草施肥撒药,该长叶 子长叶子,该结果子还结果子。因为是自 由生长,就没有一棵桑树是规规矩矩笔挺 笔挺地长大,总是屈曲着枝干。年岁蛮高, 躯干歪扭得越厉害,上面凹凹凸凸,全是些 古怪的洞啊孔的,就像隔壁满脸雀斑的曾 祖祖拄着拐杖,站在屋角观望土地的姿态, 但是一点儿不难看。儿时的我不止一次看 着那样的姿态遐想着:如果哪天走村串户 的照相大伯经过,我正巧站在这棵树旁边, 大伯朝着我端起相机的话,我会立刻歪着 脑袋咧开嘴巴笑起来…… 小孩子的零食都是地上长出来的,野 泡儿、山萝卜、思茅草根、嫩胡豆、挂在藤上 的青豌豆、黄葛泡儿……地位最高的就是 桑泡儿。一个个桑泡儿掩藏在翠绿的桑叶 间,生一点的鲜红,熟一些的枣红,再熟一 些的就是乌紫的颜色了。无数的小果子聚 集成一个大果子,红的发酸,枣红的酸中带 甜。乌紫的不用牙咬,放在嘴里只轻轻一 抿就是满口蜜浆。 学校正放农忙节,但是六七岁的年龄 放回家去确实帮不了什么忙。但是我们有 的是事情做。光着脚丫子,这根田埂,那块 地头地奔跑着找桑泡儿就是我们的正事。 树高了,摘不到,没有关系,我们都是天生 的爬树好手,坐在树杈上,专挑乌紫的,看 起来干干净净的色相最好的摘,一边摘,一 边往嘴巴里送。熟得太透的淌着汁液的桑 泡儿被毛毛虫、蝗虫或者蚂蚁爬过,吃到嘴 里的甜不是那么纯粹,会有一股奇怪的味 道。不要紧,我们用指甲弹走它们,用带着 桑泡儿的口气吹走它们,要的是与虫子争 抢食物的乐趣。大人打树下经过,会禁不 住嗔骂道:“咦,小心嘴巴吃歪了!”要不打 趣我们: “快看哪,屁股都被挂开花了。” 骂归骂,没有人真正禁止我们做这些 事情。偶尔还会有人歇下担子,擦着汗说: “我也尝尝,桑泡儿吃了明目。”赶紧讨好卖 乖地摘了一大把递到伸着的手掌头,那份 分享的甜不亚于满口桑泡儿的蜜。 吃饱了吃够了还不罢休,还摘了往衣 兜里送。想着摘回家去给爷爷吃,给奶奶 吃,给爸爸吃,给妈妈吃。哪里知道,桑泡 儿在汗涔涔的衣兜里渗着水,和着泥,回到 家翻出来时,早已是滚满泥沙的一团酱 了。那粉色的衬衣,就永远留下了桑泡儿 浸染过的乌黑了。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说“童孙未 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我想,在这 美好的乡村夏日生活场景图中,他是漏掉 了我们傍桑树摘桑泡儿的情趣了吧? (作者系江津区四牌坊小学教师) 初读戴望舒的《雨 巷》,正 处 青 春 年 少,不知不觉,就被“丁香一样的忧愁”所 纠结。如今青春远去,却也时不时追忆曾 经的“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 芳”。戴望舒的诗句仿佛有一种魔力,让 人的心绪不自觉地随那“悠长、悠长”如低 回曼旋的音乐婉转,走进“结着愁怨”的青 春的雨巷。 青春,本是阳光的宠儿,却也是愁怨的 伴侣。不是每一段青春都有如戴望舒一 样的愁缘,却似乎定然有跟他一样的愁 绪。青春是个很敏感的字眼,往往触一物 而 牵 出 万 缕 情 丝 ,喜 怒 哀 乐 ,酸甜苦辣。 常常想理清这些愁丝,却又觉得“剪不断, 理还乱”。 谁说花谢花飞,物华流逝,韶华不再, 便难再牵动青春的心绪?谁说时光穿梭, 世故已谙,激情消减,便难以悸动少年的心 扉?一声鸟啼,一首弦歌,一句贴己的话 儿,都会令人多愁善感起来。愁,就这样 地,与青春结着不解之缘。 戴望舒的“雨巷”是特地为青春创设的 意境,只是,很多人日夜守望在戴望舒的雨 巷口,始终没有等来“丁香一样的,撑着油 纸伞的姑娘”。 是不是,每一段青春,都必须走过那样 一条雨巷?是不是,每一段青春,都要在这雨 巷里邂逅丁香般的姑娘?是不是,每一段青 春,都要浸染莫名的愁怨与彻骨的哀伤? 真想向戴望舒撒撒怨气,世间 有那么多可以入诗的意象,却为 何偏要虚设那么一条雨巷?为 何要把一道充满寂寥、充斥失意 的雨巷留在凄美的诗行?曾经, 企图绕过青春,绕过那带着“太 息”的愁怨直直而前。可谁知,绕 来绕去,即使绕到青丝已颓,红颜不 再,却还是回到了那道寂寥的雨巷。 穿过林立的高楼大厦,面对急速的车 水马龙,看尽一切繁华与喧嚣。想拍尽风 尘,为心寻一隅归宿,却总挣脱不了在雨 巷口“哀怨又彷徨”。这里,确乎没有高速 路与立交桥,确乎没有手机与互联网。 静,静,静,却偏偏静得让人如戴望舒般地 寂寥。 现代高科技似乎制作不出雨巷中那样 的油纸伞了,现代的青春少年,是怎么也等 不来那个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 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的姑娘了。充斥满 眼的欢歌劲舞,是滚滚车轮与匆匆脚步,是 与时间竞跑的忙碌与紧张。于是,结着愁 怨的青春在戴望舒的雨巷里膨胀,膨胀成 一种难言的滋味,吐 不出,吞不下,就这样 衔在嘴里,沉进心 底,在雨巷的水墨 画卷上氤氲…… 戴望舒的诗贴 在时间的卷轴上,注 定永远寂寥。不妨试着 转个身,也许会发现,雨停 了,天霁霞飞,阳光正从青春 的头顶泼洒而下,浸透了一片辽阔的原 野。只要心还在跳动,灵魂就有新的期 望。绕过雨巷,即便邂逅不了丁香般的姑 娘,或者能偶遇一道别样的风景。 其实,雨巷只是心灵在行走时绊了一 下,便打下了一个诗意的结。青春,如果正 遭遇上了这样的结,方显多彩。彷徨也好, 惆怅也罢,终归是在戴望舒笔下的诗句里 入木三分。即便心绪被诗意的魔力所束, 一定记得适时梳理,让心绪如雨绪,诗意尽 显之后便化作烟云弥散。然后,让青春绕 过雨巷,重新出发,心向辽阔的原野……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金黄的五月天 刘云霞 酉阳火车站,拾级而上的蓝色棚子下 挂着无数精致的小红灯笼。四月早晨的阳 光暖暖地洒在进站口,零散的旅客慢慢悠 然地进入检票处的护栏。两个朝气时尚的 男孩坐在高高的台阶上,耳朵上塞着耳麦, 行李箱随意放倒在地上。我走上台阶的时 候,没有感到以往的紧迫和压抑。停留了 足足一分钟的时间,我用手机拍摄周围的 景象。摄入镜头的是整齐排列在停车场的 静候游客的大巴车,寥寥无几的行人,空旷 洁净的马路。 一个蓝色的标示牌悬挂得很高,牌子 上写着三排字:龙潭古镇(赵世炎烈士故 居)、桃花源、龚滩古镇。一个蓝色箭头的 指示告诉进入县城的人们,这里不是一个 平凡的中转站,这里深藏着陶渊明笔下的 世外桃源。 绿皮火车缓缓驶入站台,有多久没有 坐过这样的火车了。我知道我寻到了真正 的桃花源,把它眷养在心中带回故乡,把一 抹深爱停留在这个不喧哗不纷争,流淌着 淳朴静怡的土家族村落。 “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你的心 中,一个在重庆酉阳。”当看到这句写在太 古洞上最美的宣传标语时,我的心怦然所 动!我们千里迢迢追寻世外桃源,寻找陶 渊明笔下的桃花山水,秦人躬耕。其实真 正的桃花源在我们的心中,不在天涯海角、 异乡尘土。在心中自己围篱的桃花源里, 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回归,涤荡尘埃,融入 自然山水,天地幽情。 “啊,到了。”一个声音打破了我是思 绪。一对年轻的夫妻抱着孩子气喘吁吁而 来。他们不是候车室的那对夫妻吗,怎么 才到呢?年轻的男人说他们买的是硬座车 票,考虑只有五个小时就到重庆了。但是 硬座车厢的人太多了,无处落脚,就补了卧 铺票穿过十几个车厢赶了过来。 孩子胖乎乎的用柔嫩的手笑着指我。 妈妈说孩子喜欢一个人时就会用手指着 她。我高兴地抱过了孩子。对于两个年轻 的夫妻我很是好奇,他们看上去实在太年 轻,稚嫩的面孔,青涩的容貌。询问后才知 他们就是酉阳的,都只上过初中,现在孩子 已经一岁了。我问了他们一个非常世俗的 问题:“你们做什么工作过日子?”这个问题 的产生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业深造和创业拼 搏的历练,就直接进入了婚姻安定的状 态。他说我们在乡里开了一个小店,趁现 在天不热就出来到重庆玩几天,小店暂时 关门了。口气清新淡雅如春天山里和煦的 清风,携着青草野花的香气,嗅不到一丝山 外人的困惑和愁苦。 他说: “我们那里有一座石山可美了,到 了冬天下雪了就像一层层摞起来的水晶。” 他用手比划着,眼神里熠熠放光,流露出对 石山的喜爱和赞美!我说你们那里到处都 是美景吧?他笑了,问我去桃花源了吗?我 说去过了。他说美不美,觉得好看吗?我笑 着说:“你们这里到处都是桃花源呢!”他又 开心地笑了。这一次的笑是自豪和满足。 我想生活在这里的人一定是最幸福的 世外桃源的主人。我多想也能生活居住在 这里,闻一缕桃源的芳香。在游览完太古 洞和桃花源时,我在县城里多住了一天,傍 晚在酉阳河畔散步。当我听到河畔土家族 人欢快的乐曲响起时,翩翩的舞步逸动时, 我也融入其中渗入到了夜色里的桃花源。 (作者系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 市作协理事) 兄弟从远方归来 寻我 我和他面对面静坐 无言 桌上菜几盘 有盐 我和他平淡 无言 但滋味十足 如同两株树 或两个山冈 他人看到的是距离 我俩感到的是呼吸 呼吸世上的鲜花和喧闹 我只知道 兄弟若有事 我必灌溉 或我干枯 兄弟必寻来 相识有经年 相对几无言 相对站立或行走坐卧于星球 谁知道树下的根系脉络 始终联络的妙处 兄弟从远方归来 寻我 我和他面对面静坐 无言如树 无言如静静的山冈 时光原野漫长 那缓缓奔腾的河流 和慢吞吞的偶尔目光交汇 都是血脉 (作者单位:重庆嘉汇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絮语飞花 即便心绪被诗意的魔力所束,一定记得适时梳理,让心绪如雨绪,诗意尽显 之后便化作烟云弥散。然后,让青春绕过雨巷,重新出发,心向辽阔的原野…… 绕过青春的“雨巷” 李锡琴 走四方 我想生活在这里的人一定是最幸福的世外桃源的主 人。我多想也能生活居住在这里,闻一缕桃源的芳香。 寻梦桃花源 张玫 兄弟无言 冉颖 五月天是甜蜜的。桑泡儿成熟了,是小孩子的最爱。 大人越忙,小孩子越快活。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19

1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金黄的五月天 - epaper.cqwb.com.cn · 尘,为心寻一隅归宿,却总挣脱不了在雨 巷口“哀怨又彷徨”。这里,确乎没有高速 路与立交桥,确乎没有手机与互联网。

夜雨A07 2018年5月1日 星期二主编 胡万俊 责编 钟斌 美编 陆晓霞 责校 罗文宇 陆晓霞

公共邮箱 [email protected] / 夜雨邮箱 [email protected] / 编辑电话 023-63907328

让生活 下来慢

乡村故事

重庆市渝中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五月天是金黄的。金黄的麦浪翻滚,金黄的胡豆荚豌豆荚饱胀欲裂,油菜荚淌着金黄肥美的油香,这是新一轮的农忙时节,处处都是幸福的丰收画卷。

五月天是忙碌的。男人们脸上挂着欢喜淌着汗,一条棉布汗帕子拴在腰间,戴着金黄崭新的草帽,光着金黄壮实的膀子,穿梭在田埂地头收割着。女人们料理完家务,安顿好老的小的还有圈里的牲畜,也戴着金黄的草帽到地里晒坝帮衬农活。男人们一开腔一个玩笑,逗弄着寻开心。女人们也不是省油的灯,嘴巴厉害着开口就砸弄回来。高声的说话欢笑声,镰刀割小麦的吱吱声,粮盖砸打晒得发烫开裂的菜籽豆荚的啪啦声,鸭群鹅群的嘎嘎声,在五月金黄阳光的照耀下,谱写出一曲生机勃勃的乡村农忙交响乐。

五月天是甜蜜的。桑泡儿成熟了,是小孩子的最爱。大人越忙,小孩子越快活。

那些倚在田埂尽头、坟场角落里的桑树生命力极强,没人除草施肥撒药,该长叶

子长叶子,该结果子还结果子。因为是自由生长,就没有一棵桑树是规规矩矩笔挺笔挺地长大,总是屈曲着枝干。年岁蛮高,躯干歪扭得越厉害,上面凹凹凸凸,全是些古怪的洞啊孔的,就像隔壁满脸雀斑的曾祖祖拄着拐杖,站在屋角观望土地的姿态,但是一点儿不难看。儿时的我不止一次看着那样的姿态遐想着:如果哪天走村串户的照相大伯经过,我正巧站在这棵树旁边,大伯朝着我端起相机的话,我会立刻歪着脑袋咧开嘴巴笑起来……

小孩子的零食都是地上长出来的,野泡儿、山萝卜、思茅草根、嫩胡豆、挂在藤上的青豌豆、黄葛泡儿……地位最高的就是桑泡儿。一个个桑泡儿掩藏在翠绿的桑叶

间,生一点的鲜红,熟一些的枣红,再熟一些的就是乌紫的颜色了。无数的小果子聚集成一个大果子,红的发酸,枣红的酸中带甜。乌紫的不用牙咬,放在嘴里只轻轻一抿就是满口蜜浆。

学校正放农忙节,但是六七岁的年龄放回家去确实帮不了什么忙。但是我们有的是事情做。光着脚丫子,这根田埂,那块地头地奔跑着找桑泡儿就是我们的正事。树高了,摘不到,没有关系,我们都是天生的爬树好手,坐在树杈上,专挑乌紫的,看起来干干净净的色相最好的摘,一边摘,一边往嘴巴里送。熟得太透的淌着汁液的桑泡儿被毛毛虫、蝗虫或者蚂蚁爬过,吃到嘴里的甜不是那么纯粹,会有一股奇怪的味

道。不要紧,我们用指甲弹走它们,用带着桑泡儿的口气吹走它们,要的是与虫子争抢食物的乐趣。大人打树下经过,会禁不住嗔骂道:“咦,小心嘴巴吃歪了!”要不打趣我们:“快看哪,屁股都被挂开花了。”

骂归骂,没有人真正禁止我们做这些事情。偶尔还会有人歇下担子,擦着汗说:

“我也尝尝,桑泡儿吃了明目。”赶紧讨好卖乖地摘了一大把递到伸着的手掌头,那份分享的甜不亚于满口桑泡儿的蜜。

吃饱了吃够了还不罢休,还摘了往衣兜里送。想着摘回家去给爷爷吃,给奶奶吃,给爸爸吃,给妈妈吃。哪里知道,桑泡儿在汗涔涔的衣兜里渗着水,和着泥,回到家翻出来时,早已是滚满泥沙的一团酱了。那粉色的衬衣,就永远留下了桑泡儿浸染过的乌黑了。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说“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我想,在这美好的乡村夏日生活场景图中,他是漏掉了我们傍桑树摘桑泡儿的情趣了吧?

(作者系江津区四牌坊小学教师)

初读戴望舒的《雨巷》,正处青春年少,不知不觉,就被“丁香一样的忧愁”所纠结。如今青春远去,却也时不时追忆曾经的“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戴望舒的诗句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人的心绪不自觉地随那“悠长、悠长”如低回曼旋的音乐婉转,走进“结着愁怨”的青春的雨巷。

青春,本是阳光的宠儿,却也是愁怨的伴侣。不是每一段青春都有如戴望舒一样的愁缘,却似乎定然有跟他一样的愁绪。青春是个很敏感的字眼,往往触一物而牵出万缕情丝,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常常想理清这些愁丝,却又觉得“剪不断,理还乱”。

谁说花谢花飞,物华流逝,韶华不再,便难再牵动青春的心绪?谁说时光穿梭,世故已谙,激情消减,便难以悸动少年的心扉?一声鸟啼,一首弦歌,一句贴己的话儿,都会令人多愁善感起来。愁,就这样地,与青春结着不解之缘。

戴望舒的“雨巷”是特地为青春创设的意境,只是,很多人日夜守望在戴望舒的雨巷口,始终没有等来“丁香一样的,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是不是,每一段青春,都必须走过那样一条雨巷?是不是,每一段青春,都要在这雨巷里邂逅丁香般的姑娘?是不是,每一段青春,都要浸染莫名的愁怨与彻骨的哀伤?

真想向戴望舒撒撒怨气,世间有那么多可以入诗的意象,却为何偏要虚设那么一条雨巷?为何要把一道充满寂寥、充斥失意的雨巷留在凄美的诗行?曾经,企图绕过青春,绕过那带着“太息”的愁怨直直而前。可谁知,绕来绕去,即使绕到青丝已颓,红颜不再,却还是回到了那道寂寥的雨巷。

穿过林立的高楼大厦,面对急速的车水马龙,看尽一切繁华与喧嚣。想拍尽风尘,为心寻一隅归宿,却总挣脱不了在雨巷口“哀怨又彷徨”。这里,确乎没有高速路与立交桥,确乎没有手机与互联网。静,静,静,却偏偏静得让人如戴望舒般地寂寥。

现代高科技似乎制作不出雨巷中那样的油纸伞了,现代的青春少年,是怎么也等不来那个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的姑娘了。充斥满眼的欢歌劲舞,是滚滚车轮与匆匆脚步,是与时间竞跑的忙碌与紧张。于是,结着愁怨的青春在戴望舒的雨巷里膨胀,膨胀成

一种难言的滋味,吐不出,吞不下,就这样衔在嘴里,沉进心底,在雨巷的水墨画卷上氤氲……

戴望舒的诗贴在时间的卷轴上,注

定永远寂寥。不妨试着转个身,也许会发现,雨停了,天霁霞飞,阳光正从青春的头顶泼洒而下,浸透了一片辽阔的原野。只要心还在跳动,灵魂就有新的期望。绕过雨巷,即便邂逅不了丁香般的姑娘,或者能偶遇一道别样的风景。

其实,雨巷只是心灵在行走时绊了一下,便打下了一个诗意的结。青春,如果正遭遇上了这样的结,方显多彩。彷徨也好,惆怅也罢,终归是在戴望舒笔下的诗句里入木三分。即便心绪被诗意的魔力所束,一定记得适时梳理,让心绪如雨绪,诗意尽显之后便化作烟云弥散。然后,让青春绕过雨巷,重新出发,心向辽阔的原野……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金黄的五月天刘云霞

酉阳火车站,拾级而上的蓝色棚子下挂着无数精致的小红灯笼。四月早晨的阳光暖暖地洒在进站口,零散的旅客慢慢悠然地进入检票处的护栏。两个朝气时尚的男孩坐在高高的台阶上,耳朵上塞着耳麦,行李箱随意放倒在地上。我走上台阶的时候,没有感到以往的紧迫和压抑。停留了足足一分钟的时间,我用手机拍摄周围的景象。摄入镜头的是整齐排列在停车场的静候游客的大巴车,寥寥无几的行人,空旷洁净的马路。

一个蓝色的标示牌悬挂得很高,牌子上写着三排字:龙潭古镇(赵世炎烈士故居)、桃花源、龚滩古镇。一个蓝色箭头的指示告诉进入县城的人们,这里不是一个平凡的中转站,这里深藏着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绿皮火车缓缓驶入站台,有多久没有坐过这样的火车了。我知道我寻到了真正的桃花源,把它眷养在心中带回故乡,把一抹深爱停留在这个不喧哗不纷争,流淌着淳朴静怡的土家族村落。

“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你的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当看到这句写在太古洞上最美的宣传标语时,我的心怦然所动!我们千里迢迢追寻世外桃源,寻找陶

渊明笔下的桃花山水,秦人躬耕。其实真正的桃花源在我们的心中,不在天涯海角、异乡尘土。在心中自己围篱的桃花源里,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回归,涤荡尘埃,融入自然山水,天地幽情。

“啊,到了。”一个声音打破了我是思绪。一对年轻的夫妻抱着孩子气喘吁吁而来。他们不是候车室的那对夫妻吗,怎么才到呢?年轻的男人说他们买的是硬座车票,考虑只有五个小时就到重庆了。但是硬座车厢的人太多了,无处落脚,就补了卧铺票穿过十几个车厢赶了过来。

孩子胖乎乎的用柔嫩的手笑着指我。妈妈说孩子喜欢一个人时就会用手指着她。我高兴地抱过了孩子。对于两个年轻的夫妻我很是好奇,他们看上去实在太年轻,稚嫩的面孔,青涩的容貌。询问后才知他们就是酉阳的,都只上过初中,现在孩子已经一岁了。我问了他们一个非常世俗的问题:“你们做什么工作过日子?”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业深造和创业拼搏的历练,就直接进入了婚姻安定的状

态。他说我们在乡里开了一个小店,趁现在天不热就出来到重庆玩几天,小店暂时关门了。口气清新淡雅如春天山里和煦的清风,携着青草野花的香气,嗅不到一丝山外人的困惑和愁苦。

他说:“我们那里有一座石山可美了,到了冬天下雪了就像一层层摞起来的水晶。”他用手比划着,眼神里熠熠放光,流露出对石山的喜爱和赞美!我说你们那里到处都是美景吧?他笑了,问我去桃花源了吗?我说去过了。他说美不美,觉得好看吗?我笑着说:“你们这里到处都是桃花源呢!”他又开心地笑了。这一次的笑是自豪和满足。

我想生活在这里的人一定是最幸福的世外桃源的主人。我多想也能生活居住在这里,闻一缕桃源的芳香。在游览完太古洞和桃花源时,我在县城里多住了一天,傍晚在酉阳河畔散步。当我听到河畔土家族人欢快的乐曲响起时,翩翩的舞步逸动时,我也融入其中渗入到了夜色里的桃花源。

(作者系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市作协理事)

兄弟从远方归来寻我我和他面对面静坐无言桌上菜几盘 有盐我和他平淡 无言但滋味十足如同两株树或两个山冈他人看到的是距离我俩感到的是呼吸呼吸世上的鲜花和喧闹

我只知道兄弟若有事 我必灌溉或我干枯 兄弟必寻来相识有经年 相对几无言相对站立或行走坐卧于星球谁知道树下的根系脉络始终联络的妙处

兄弟从远方归来寻我我和他面对面静坐无言如树无言如静静的山冈时光原野漫长那缓缓奔腾的河流和慢吞吞的偶尔目光交汇都是血脉

(作者单位:重庆嘉汇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絮语飞花 即便心绪被诗意的魔力所束,一定记得适时梳理,让心绪如雨绪,诗意尽显之后便化作烟云弥散。然后,让青春绕过雨巷,重新出发,心向辽阔的原野……

绕过青春的“雨巷” 李锡琴

走四方 我想生活在这里的人一定是最幸福的世外桃源的主人。我多想也能生活居住在这里,闻一缕桃源的芳香。

寻梦桃花源 张玫

兄弟无言冉颖

五月天是甜蜜的。桑泡儿成熟了,是小孩子的最爱。大人越忙,小孩子越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