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真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 chengdu.cn ·...

1
(本选题部分内容综合自大河报信息时报广州日报“规定是与人性的弱点作斗争,每个人身 上都有惰性, 每个人生活在不同背景的家庭 中,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就要遵守这里的规 定。国际部和国内部没有区别。”针对很多家长 关于“国际部很自由”的观点,上海市宋庆龄 学校的袁老师表达了她的看法。 从学习习惯到待人接物,刚进国际部的孩 子一样会感觉到“规则”二字。经过“操练”, 学生们才会见人主动说“嗨”,对人随时说“谢 谢”,自己的物品自己管理。袁老师表示,中小 学的教育并不是要培养伟大的文学家、 数学 家,而是按照规律办事,让孩子爱上学习,做好 规矩,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今后走进 社会成为拥有良好素质的成年人。 宋庆龄学校有一条雷打不动的校规:只要 不下雨,每隔两节课,所有年级的所有学生必 须到操场上去运动锻炼20- 30分钟。 如果有人 不出教室,老师会一个一个去询问原因,如果 没有特殊情况,还是会把他们“赶”到户外去 活动。袁老师说:“学龄期的孩子正在长身体, 需要经常晒晒太阳锻炼体格。” 和上操场运动的“死规定”相比,宋庆龄 学校有一条关于小便的“活规定”。虽然老师 一直提醒学生下课第一件事是去洗手间,但是 从一至五年级,万一上课想上洗手间,老师还 是会给学生放行。袁老师讲述原因:“这个年龄 的孩子有部分人括约肌还没有完全,要孩子的生理成长规律。” 外,关于文具用品,袁老师告诉记者,他 们学校经有一学生,笔袋光橡皮就有五 六块都是各种花图形,这会影响孩子上 课的注意力。所,学校规定,学生只所有必 要而简朴的文。同样,有学生因为没有条理, 经常东西导致一个学期业本换四, 这在宋庆龄学校是不允许的。 往往学生在家里乱扔东西,没有养成 良好的习惯,而在学校,学生要学习理和管 理自己的文,管理自己的生活。 “国际部”同样有严格规定 最近,一篇《小学 家长自述: 开学一月摧 6年教育观》 被媒体 和家长大量的转发,引 起了诸多家长的 “共 鸣”,乃至更大的焦虑。 对此, 我谈一下自己的 一点看法。 公立学校管得严管得死, 那国际学校是否 就可以放开手脚让孩子随性而为了呢? 1一个月能摧垮 6 年的教育观 要问问 这种教育观真形成了吗或者说到底形成了 什么样的教育观呢以我的经认识,一个到了一点挫折 就如此怀疑自己,如此抱怨环境不作 为的人,怎么可能拥有她自己所说的教育观任何成和守都需要一特有 的品质、能力思维方式,她自己都不具备教了孩子 6 教的教了什么? 仅仅靠 说教,而不是行动吗? 如果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教育理念可 此容易被摧毁那根本就不是什么新教育 观的表,只不过是她给自己的弱、迷茫,给 自己缺乏勇气智慧和不作为的一个口罢了。 2我个人对这种新教育观的理解是:让 孩子个孩子一样过他的年。 让他在年时感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确信无论 什么父母都会和自己一起面同时给 孩子分的体尝试、经挫折失败 会,让孩子从小就去亲近大自然,到阳温暖受风雨的洗,而不是去 室里的小天天起跑线纠结有如,才可能让孩子在年体快乐,从而建立安全感、自我价值感,并形 成一条与来的精神通道,让孩子在上学,至成年后,即使处低谷养过的心灵然有一种免崩溃力量;即使挫折做一些妥协年时被植入人性深处光辉然还有下的力量改变现实实现创造未来。 教育观,不是逃避现实,给孩子隔一个好的真空环境,而是从现实开始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摆脱现实奴役做个自由的,有尊严的人。 而文中所提到的这 家长,所表出的对学校到的各种情况 极度的不,对自己的怀疑、自和对环境抱怨不作为,所反映出的其实只是自己内 弱、迷茫缺乏应现实环境能力智慧3体制学校和老师的问题一直都在是因为谁的孩子上了小学才出现的不是现 实残酷是我们做家长自己没做好行动和思想 上的准备不要因为自己看错了世界就说是 世界欺骗了我们原文中的家长提到,孩子上的是一所校,而校相对于普通学校,各种规定、制度一定多, 行的力度也一定更强势,这 是在选择学校家长就去了一定会 到的,括这所学校的办学理针、特 和自己的教育理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家长忽视一个对自己的选择 都没有勇气的人,什么新教育观而这时的抱怨没一点好,只会让 孩子适应习惯把责任环境和他 人。 做的是孩子在学校到不解或挫折 时,做孩子好的倾听,和孩子一 寻找解决的办法。同时检讨前阶段己的教育有些方面需要进, 何改进, 今后如与学校、老师,如孩子传递更信心勇气力量,如何改变己有能力改变的。 4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显而易见 但为 此而把学校教育说得一无是处就客观吗学校 的所有要求都不合理吗我们期待老师面对一 个班级几十个学生能像父母那样一对一地关 照顾自己孩子现实吗要求老师来适应家 长的教育理念那四十位学生八十位家长个人都有自己的理念该让老师适应谁的呢我始终,学校的很多规则是有的,特别是对一年级的生,进一个环境,规则内孩子的社会化本身就 大的课,这时父母要做是如传递勇气力量,让孩子快适应新环境,而 不是传递焦虑、自抱怨,让孩子更加5如果选择不了体制可以选择学校果选择不了学校可以选择对学校老师的态 一味的抱怨同时又去做帮凶是对孩子最 大的伤害如果不想让孩子被学校教育毁掉那就积极的行动联合家长去找老师沟通学校建议找教委反映找媒体曝光包括给孩 子换学校有人问,这样做吗? 用吗? 做,必一定有们期待的果, 但相比于果,让 孩子看到们有样的价值观和人生最重要的,做就是一,做的过就是 对孩子教育的过6如果真的别无选择学校老师也换不 各种规章制度和老师的要求依然如故我们就坦然接受现实转变心态把这些经历 视为一种磨砺一种挫折教育尽最大的努力 提高自己的修为给孩子传递正向影响让自 己和孩子在磨砺中变得更强人生中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用不同的视角 阐释解读,让到不同的作。至于是让 这件事自己,还是成就自己,往往取决 于事情身,而取决们对事情的枯井里,如果只道抱怨而不现实,自己想办法,那扔下来的垃圾就会把 埋葬,但如果变心和看问视角,把下来的垃圾当垫脚石不就正 是成就们的阶梯吗? 20121027日 星期六 02 责编 李学莉 美编 刘静 W EEKEN D 家有儿女 让父母放心 从这里开始 20121027星期六 03 责编 李学莉 美编 刘静 W EEKEN D 家有儿女 让父母放心 从这里开始 改变,从直面现实开始 1010 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北京市某名校一年级学生家长林爻的文章,文中林爻就学校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疑 惑,引起巨大反响,表示“深有同感”的很多,对此提出不同意见的也大有人在。 对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作为家长到底应该抱有什么样的态度? 学校教育真的到了千夫所指一无是处的地步了吗? 老师的种种规定都是在扼杀小朋友的天性吗? 为此,我们做了这个版面,希望尽可能地从各方面给予阐述。 不是要给家长一个答案,但至少可以让大家静心思考。 我们惟一想要的是:希望大家都能尽可能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无论是 家长,还是老师或者学校,或许这样,很多事情就不会那么难以理解了。 一进校门的下马威 没想到仅准备学具一项就给了我们一个下 马威开学第一次家长会结束后老师给了一份 极为详尽的PPT对买什么样的本文具袋文件袋舞蹈鞋等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对每一 本书每一个本包什么样的皮包多厚的皮名字 写在哪里用什么方式写也都规定得一清二楚那天回来女儿着急地怪我:“为什么不给 我买一双白色的舞蹈鞋?” 因为女儿一直在学舞蹈家里有好几双规 范的芭蕾舞舞蹈用鞋怎么会不合格女儿说老师交代了一定要买白色的前面 是宽宽的松紧带而不是细鞋带的……我转身一 看她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我立刻起身带着女儿 到老师推荐的商店去买了合乎要求的舞蹈鞋“三分教七分等”的教育观 一开学就碰了壁 因为明白学龄前的孩子应该以游戏为主所以一直坚持没让孩子上能学更多知识的学前 孩子的小手主要用来使用剪刀等各种工具她手中的笔也更多是用来画画的很少写字上学了写字成了必须的一课知道孩子缺少 这方面的训练所以孩子写字的时候我会格外用 我认真观察她她每写一个字的时候都很努 一笔一画地很用力虽然每一个笔道还歪歪 斜斜因为用力很猛所以页面看起来不干净看着 她这么认真我知道她一定能顺利度过这一关但是没过两天就收到老师发来的信息:“子的书写很不好家长监督孩子把每个字写好。” “只有服从没有商量”的家长生活 从开学起老师就与家长间创沟通 看到老师长长的信息看里面详尽的 各种要求首先想到的是老师很辛苦父母两个 人管一个孩子都经常得力不从心更何况 一个老师要管理全40我在收到 信息会回老师信息已经收到并由衷示感谢没想到两天之后老师给所有家长发了一 信息到老师的要回的不 必回要回的会特殊说明然一再读每天必到 老师的信虽然多以家长好谢谢合作通篇看下来本都是各 命令比如,“明天必须带……”“天有孩子本 子上没有家长请注意我知道了这是一个没有老师们已经习惯了没有的方式热爱集体的“小红旗” 是家长买的东西换来的 还有一个困惑我用了6让孩子明白礼物 不是做事所以我尽不把礼物为让孩子做事的交换条天女儿已经回了两块橡用几张印图案的小纸片换了一块棒棒糖为了让孩子自己在班级墙爱集体红旗”, 我们给班里 买了绿植物餐巾纸去了美化墙壁墙贴与本该生自己参与的班徽设计…… 些年社舆论不是一直在讨论如何培养 孩子的创造性吗去小学听听课就能发 下课会有人喊都去水上所了听令 而出上课都把小手交叉放在课答问题 都把手得一样开书包所有孩子的书皮都 一样所有的笔都是 2H 都要一 书皮上的名字都要一种式样写在…… 删节开学一月摧垮家长坚持6年的教育观 / / / 谭敏 小学年级学生家长 作为家长,解林爻焦虑,但她 的想法未免过于观。 作为一名具现代教育理的家 长,相林爻一定同,对孩子的培养是 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 孩子的健康成长来就不是学 校教育“ 独木”的。有分学校教会孩子怎么适应体, 样与他人相,学会遵守基本的规则 怕内 不真据集体的要自己的行为,多的是强调共性。这孩子学会适应环境健康成长的基础。但 便是在同样的环境方式下, 每个孩 子的表现也不相同的。 而学生个性 往往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需要家长地呵护,因为只 有家长,才是自己孩子的。 上,学校教育虽然在问但教学方式在不中。 比如, 级都有家会和 QQ ,家长们可以充分和老师在的孩子就不像我年,师为权威老师说都会觉害怕,他们哪怕对老师的批评以真实想法同老师争。这一点, 了与社会日渐有关外,学校教育的鼓励,如果一味地强调个性和造力,一学校教育人的为把孩子们给学校,家长就 可以掌柜”了。在学校和家长 陪伴下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女士 学生家长 浏览网友们的,有 对学校教育的“ 仇恨”正在网络 蔓延然,这仇恨”情与长 们对国内“ 应试教育”的判氛围分不导致一提到教育和学 校,动不动就上到对“中国教育” 挞伐最终出“把孩子到国外” 这样简单可以说, 国教育都在家庭教 育和学校教育的冲突在于教师和 家长教育理的不同。在外, 56 教室的奇迹》的作者美国教 师雷夫·艾斯奎斯说:“ 然,都很 家长的。 但在的教室,就必须按照的原则来做。 一个子,家长都金钱奖励制度教给学生怎么能自己的责任感。 但有一年,有一个家长 ,他说金钱要,他不 希望他的孩子金钱可以这个孩子就没有金钱奖励制度。 孩子来问什么必须要听你 的。 从来不会和家长们争,因为这件 事情会浪费精力。” 无论上一边倒对学校教育 批判各种简单逻辑只会公众对学校教育愈加地 ”,增加家长们对学校教育的“ 焦虑”, 影响到孩子对这冲突困难的情至做出。这“对学校 教育和家庭教育间的矛盾,相,只会 公众对学校教育和教师们的不。与批判相比,需要的是不同、有建设性的见。 其实适应能力是一的素质和教育目标, 这个世界没有对理想的教育环境, 这不是对孩子而 是对家长的李女士 小学年级学生家长 仅就回不回短信这事来看我就觉 得这位家长平时一定是活在自以为是的 有格调但很自私的精神世界里我家孩 子也在上小学从一年级开始老师都会 以飞信的方式与家长们进行交流一般 我们都不会回复难道是我们不懂起码 的礼貌当然不是你想如果大家都回全班 40 个同学计岂不是在短短的 5 钟内就有 80 个家长回复而且内容全是 收到谢谢老师”,这么枯燥的情节这么 密集的轰炸就算是神也会崩溃吧更何 况老师并非神而你是否收到短信你就算不回复 老师也能从第二天孩子的表现明白的比如老师在短信里吩咐学校有接待任务 让孩子第二天穿校服第二天你的孩子 果然穿着整洁干净的校服到校了难道 老师还不明白你是收到短信了让家长 帮孩子准备一个学具结果第二天孩子 两手空空就去了就算你非常有涵养地 回了 收到 谢谢老师 ”, 老师就会高兴 教育需家校相互配合所以如果能多 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多事一下就 释然了说实话我感觉这位家长完全没做好 当一名小学生家长的准备夸大对学校教育的仇恨没什么好处 / / / 作为家长,林爻遇到 的事情你是否也曾遇 到? 她的焦虑你是否也 曾有过? 作为亲历其间 的一分子, 你对林爻的 焦虑又有怎样的看法? / / / “‘中国制造’失去创造性” @幽草国教育确如此悲 美国教育强调孩子的兴趣而我们管你愿都得学有一 学不好就会对你全盘否们就是线领导要求年级老师 用一样的 教案 ppt 布置同 样的 一样的课一样的练没有 的课能出有创造性的学生吗@ddss8518不用太恐惧小学年级莫言不是贝尔文学奖吗@女巫温妮大部分孩子来说标示国制造教育都会丧失掉东西怀 疑和造精神尤其一方 面有天是学校重视的学好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家长的发现和支 成长道路将崎岖无比“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缤纷水色诱惑没有这么 也不用这么我不得我们小 时候的 精神生 存环境 比现 在好到哪里 我们不是都还在精神正常 @左左是好人虽然教育体制有很 弊端素质没有规不成方句话小时候学 守秩序做人遵循 国人传 教育 方式也没有什么不 我们都是这样长@贺涛这个家长矫情丝毫 得学制服和用具对孩子 的个力有什么影响老师一对几个家长给几个孩子上课告诉 不用回老师有要求直而不 委婉家长用不着那么脆弱吧多为想想有那么/ / / 铅笔必须买 2H 的, 名字必须写在书皮右下 角,老师的短信不必条条 回复……老师的要求真 的毫无道理吗? 你得先入格 然后再出格 对于家长的多, 老师们子的苦水“家长对的是自己一个孩子,对的是一个个孩子, 没有规矩不成, 没有齐划一的要 ,老师没法展工作。”劳模上海区第小学一年级李莉为, 老师规定的大多数要求并出来为家长的, 这是老师 多年, 说到还是为了 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适应小学生活,是一、有管理法则,与人便,与己便。“孩子然生活在体中, 就需要有一团队和一定的游戏规则, 在守规则的个性, 级就要了。 老师举例说, 为使用 2H 铅笔, 因为多年下来发现2H 浓淡刚刚好, 便,作来很清爽2B 铅笔写来的字,小容易擦干净容易变外,要求名,这是一个规的格就好比考卷在规定一样。 外,这样做便学生,万一把丢弄混了, 翻遍犄角旮旯主人。“ 然, 在角写字的下,也可以自主,随便里都 可以。” 外在回复短的问上, 在老师与家长达成在了 给家长的 情提醒中, 到后没有要回复的不 回复, 不要总回复 ‘ 谢谢老师, !’浪费,这样做没有。”老师说,有家长可能认回复短是对 尊重,但老师这样做希望家长“ ”,家长每天可能老师的信通,有些重要内需要立即 回复的老师会做说,有只是,一一回复浪费是一负担。“一达成, 家长不必在这 个问上多了。 ” 不过, 在上海卢湾第一中小学一 年级教师周浩文看来, 家长对些整一有看法, 完全可以通解决 作出。“ 们校长和老师会自己 的育体会提与家长分他们 老师这样规定的的是什么,这样一来, 可能会好一。” 老师诉记者孩子刚学, 在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方 都比弱,需要老师规你得 格, 然后出格。“ 希望家长,不在自己,而是的、看待问。” / / / / / / / 儿童教育学者儿童心理研究儿名博最近中国家长抱怨六年个性教育 于一个学校教育的文微博,很多人都为,国学校的管教很宽松,学 生个性以充那么国学校是如 管教学生的管教会不会影响学生的个性?我自己的体说说这事国的学校其实还是很强调组织纪律性 的,很多学校的条里很的一条是“遵守 规矩”。每学年一学,学校就会给每个学生本《 学生责任册》,里对学生在 学校的责任做了的规定,对家长 有规定。 比如在穿衣上,国的学校一 没有校,但不是可以便穿衣服比如女儿所在的小学就规定,穿短裤 必须长于手自然下必须 于两个手头等每个学期之前,老师都会一个文和教室, 让学生家长提购买,对 的品标准、数都有规定。 一两样,只要不影响正常学习,老师不 硬逼着买。有需要给老师的文件夹等老师一要定的在学校里,每上课之前会有宣誓和一分 静默时间,从这个时开始,学生就要保持 秩序,进学习上课时,学生 手,如果在课上有规行为, 老师到一先呆着去, 女儿有一把子放在角落里,是罚坐食堂吃饭排队午饭要自己把桌收拾干净休息时去操场,有老师在一照看,要是打、做危险动作、爬滑出场在学校里吵架,会到教 导处专门论; 如果打别人, 相打,家长会到学校,严重的还会 课。 学校强调组织纪律性,着扼杀国学校对学生个性尊重中国学校。在课上,老师常都学生和提问小孩子刚进幼儿园,老师经 常会让小T ELLA N D SH O W , 就是东西同学的示一下,说说 这件东西的来由。我记女儿小时上学上随便个小果子, 就到学校TELL A N D SH O W 去了。45年级后, 老师经常会 布置,比如幅画,表达安全社区 的理念;就一个主己见,比如天我小学6年级的女儿就有一个家庭作,里是:乌托邦社会没有嫉妒争,意吗?长对世界,有解决这样的小作,随年级多。 国的级没有长、部,学生轮流 ,分些责任,但到了56年级,学生可以 类似学校学生会的国的老师常是鼓励为主,很批评学生学习不好。这国学校的增加之势,但级里基本没有搞排东西,老师不宣布学生的成。学生如果 在学上表,老师会家长者安 排额,但不会学生个学生的不中,家长抱怨老师的都是命令的。我其实想说的是,不能光抱怨校。中国家长、括在国的人家长都自问一下:了关自己的孩子,自己对学校 的事与了多然,中国学校反思:学校事没有家长的与,实现校与家长的良性新一代父母一说起中国的学校教育就一肚 子苦水,言必称“人家国外……”。那家长们视为 模范的美国,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美国学校如何管教学生? 浪名博USA女儿正在美国上小学 老师真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什么很多父母会对孩子在学校到的一些挫折焦虑上不在于法,而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问学校、都不是教育的的,而只是手途径不是一的, 成就孩子有不同的,自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教育,那又什么们有怀眼界去看孩子年、二年后的的会 天遇到的这磕磕绊绊?我们自然会和孩子一,走得更加和从7 高度决定视野,气度左右格局。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老师真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 chengdu.cn · 极度的不适,对自己的怀疑、自责和对环境的 抱怨,又不作为,所反映出的其实只是自己内 心的脆弱、迷茫和缺乏应对现实环境的能力和

(

本选题部分内容综合自大河报、信息时报、广州日报)

“规定是与人性的弱点作斗争,每个人身

上都有惰性, 每个人生活在不同背景的家庭

中,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就要遵守这里的规

定。国际部和国内部没有区别。”针对很多家长

关于“国际部很自由”的观点,上海市宋庆龄

学校的袁老师表达了她的看法。

从学习习惯到待人接物,刚进国际部的孩

子一样会感觉到“规则”二字。经过“操练”,

学生们才会见人主动说“嗨”,对人随时说“谢

谢”,自己的物品自己管理。袁老师表示,中小

学的教育并不是要培养伟大的文学家、 数学

家,而是按照规律办事,让孩子爱上学习,做好

规矩,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今后走进

社会成为拥有良好素质的成年人。

宋庆龄学校有一条雷打不动的校规:只要

不下雨,每隔两节课,所有年级的所有学生必

须到操场上去运动锻炼20- 30分钟。 如果有人

不出教室,老师会一个一个去询问原因,如果

没有特殊情况,还是会把他们“赶”到户外去

活动。 袁老师说:“学龄期的孩子正在长身体,

需要经常晒晒太阳锻炼体格。”

和上操场运动的“死规定”相比,宋庆龄

学校有一条关于小便的“活规定”。虽然老师

一直提醒学生下课第一件事是去洗手间,但是

从一至五年级,万一上课想上洗手间,老师还

是会给学生放行。袁老师讲述原因:“这个年龄

的孩子有部分人括约肌还没有发育完全,要尊

重孩子的生理成长规律。”

此外,关于文具用品,袁老师告诉记者,他

们学校曾经有一名学生,笔袋里光橡皮就有五

六块,全都是各种花样图形,这会影响孩子上

课的注意力。所以,学校规定,学生只带所有必

要而简朴的文具。同样,有学生因为没有条理,

经常乱放东西,导致一个学期光一本作业本就

要换四五次, 这在宋庆龄学校也是不允许的。

往往这些学生在家里也是乱扔东西,没有养成

良好的习惯,而在学校,学生要学习整理和管

理自己的文具,管理自己的生活。

“国际部”同样有严格规定

� � � � 最近,一篇《小学

家长自述: 开学一月摧

垮6年教育观》 被媒体

和家长大量的转发,引

起了诸多家长的 “共

鸣”,乃至更大的焦虑。

对此, 我谈一下自己的

一点看法。

公立学校管得严管得死, 那国际学校是否

就可以放开手脚让孩子随性而为了呢?

1

、一个月能摧垮

6

年的教育观,要问问

这种教育观真形成了吗? 或者说,到底形成了

什么样的教育观呢?

以我的经验和认识,一个遇到了一点挫折

就如此怀疑自己,如此抱怨环境,又如此不作

为的人,怎么可能拥有她自己所说的教育观?

任何一种观念的形成和坚守都需要一些特有

的品质、能力和思维方式,她自己都不具备,能

教了孩子 6年? 如何教的? 教了什么? 仅仅靠

说教,而不是行动吗?

如果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教育理念可

以如此容易被摧毁,那根本就不是什么新教育

观的代表,只不过是她给自己的懦弱、迷茫,给

自己缺乏自信、勇气、智慧和不作为的一个借

口罢了。

2

、 我个人对这种新教育观的理解是

:让

孩子像个孩子一样度过他的童年。 让他在童

年时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确信无论

发生什么,父母都会和自己一起面对;同时给

孩子充分的体验、尝试、经历,包括挫折和失败

的机会,让孩子从小就去亲近大自然,既感受

到阳光的温暖,也接受风雨的洗礼,而不是去

做温室里的小草,天天为赢在起跑线上纠结。

唯有如此,才可能让孩子在童年体验过发自肺

腑的快乐,从而建立安全感、自我价值感,并形

成一条与未来的精神通道,让孩子在上学,乃

至成年后,即使身处低谷,被爱滋养过的心灵,

依然有一种免于崩溃的力量;即使挫折不断,

做一些妥协,童年时被植入人性深处的光辉,

依然还有剩下的力量去改变现实,实现自我,

创造未来。

新教育观,不是逃避现实,给孩子隔绝出

一个美好的真空环境,而是从面对现实开始,

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摆脱现实的奴役,

做个自由的,有尊严的人。 而文中所提到的这

位家长,所表现出的对新学校遇到的各种情况

极度的不适,对自己的怀疑、自责和对环境的

抱怨,又不作为,所反映出的其实只是自己内

心的脆弱、迷茫和缺乏应对现实环境的能力和

智慧。

3

、体制、学校和老师的问题一直都在,不

是因为谁的孩子上了小学才出现的。 不是现

实残酷,是我们做家长自己没做好行动和思想

上的准备。 不要因为自己看错了世界,就说是

世界欺骗了我们。

原文中的家长也提到,孩子上的是一所名

校,而名校相对于普通学校,各种规定、制度、

要求一定更多, 执行的力度也一定更强势,这

是在选择学校前家长就应该去了解,也一定会

了解到的,包括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特

色和自己的教育理念、 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难

道都被这位家长忽视了?一个连对自己的选择

都没有勇气负责的人,谈什么新教育观呢?

而这时的抱怨和指责没一点好处,只会让

孩子更不适应, 更习惯把责任推给环境和他

人。 该做的是当孩子在学校遇到不解或挫折

时,做孩子最好的倾听者和开解者,和孩子一

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检讨学前阶段自

己的教育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该如何改进,

今后如何与学校、老师更有效的沟通,如何给

孩子传递更多信心、勇气和力量,如何改变自

己有能力改变的。

4

、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显而易见,但为

此而把学校教育说得一无是处就客观吗?学校

的所有要求都不合理吗?我们期待老师面对一

个班级几十个学生能像父母那样一对一地关

注、照顾自己孩子,现实吗?要求老师来适应家

长的教育理念,那四十位学生,八十位家长,每

个人都有自己的理念,该让老师适应谁的呢?

我始终觉得,学校的很多规则是有其积极

意义的,特别是对一年级的新生,进入一个新

的环境,规则内化和发展孩子的社会化本身就

是最大的课题,这时候父母要做是如何传递信

心、勇气和力量,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而

不是传递焦虑、自责和抱怨,让孩子更加无助。

5

、如果选择不了体制,可以选择学校;如

果选择不了学校,可以选择对学校、老师的态

度。一味的抱怨,同时又去做帮凶,是对孩子最

大的伤害。 如果不想让孩子被学校教育毁掉,

那就积极的行动, 联合家长去找老师沟通,找

学校建议,找教委反映,找媒体曝光,包括给孩

子换学校。

有人问我,这样做可行吗? 有用吗? 做,未

必一定有我们期待的结果, 但相比于结果,让

孩子看到我们有怎样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才

是最重要的,做就是一种态度,做的过程就是

对孩子教育的过程。

6

、如果真的别无选择,学校、老师也换不

了, 各种规章制度和老师的要求依然如故,那

我们就坦然接受现实,转变心态,把这些经历

视为一种磨砺,一种挫折教育,尽最大的努力

提高自己的修为,给孩子传递正向影响,让自

己和孩子在磨砺中变得更强大。

人生中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用不同的视角

去阐释、解读,让它起到不同的作用。至于是让

这件事毁灭自己,还是成就自己,往往不取决

于事情本身,而取决于我们对事情的态度。 当

我们掉到枯井里,如果只知道抱怨而不勇敢面

对现实,自己想办法,那扔下来的垃圾就会把

我们埋葬,但如果我们能转变心态和看问题的

视角,把扔下来的垃圾当作垫脚石,那不就正

是成就我们的阶梯吗?

2012年10月27日星期六

02

责编 李学莉 美编 刘静

W EEK EN D

家有儿女

让 父 母 放 心 从 这 里 开 始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03

责编 李学莉 美编 刘静

W EEK EN D

家有儿女

让 父 母 放 心 从 这 里 开 始

改变,从直面现实开始

10月 10 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北京市某名校一年级学生家长林爻的文章,文中林爻就学校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疑

惑,引起巨大反响,表示“深有同感”的很多,对此提出不同意见的也大有人在。

对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作为家长到底应该抱有什么样的态度? 学校教育真的到了千夫所指一无是处的地步了吗?

老师的种种规定都是在扼杀小朋友的天性吗?

为此,我们做了这个版面,希望尽可能地从各方面给予阐述。 不是要给家长一个答案,但至少可以让大家静心思考。

我们惟一想要的是:希望大家都能尽可能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无论是

家长,还是老师或者学校,或许这样,很多事情就不会那么难以理解了。

一进校门的下马威

没想到仅准备学具一项,就给了我们一个下

马威。开学第一次家长会结束后,老师给了一份

极为详尽的

PPT

,对买什么样的本、笔、文具袋、

文件袋、舞蹈鞋等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对每一

本书、每一个本包什么样的皮,包多厚的皮,名字

写在哪里,用什么方式写也都规定得一清二楚。

那天回来, 女儿着急地怪我:“为什么不给

我买一双白色的舞蹈鞋?”

因为女儿一直在学舞蹈, 家里有好几双规

范的芭蕾舞舞蹈用鞋。怎么会不合格?

女儿说,老师交代了一定要买白色的,前面

是宽宽的松紧带而不是细鞋带的……我转身一

看她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我立刻起身带着女儿

到老师推荐的商店去买了合乎要求的舞蹈鞋。

“三分教七分等”的教育观

一开学就碰了壁

因为明白学龄前的孩子应该以游戏为主,

所以,一直坚持没让孩子上能学更多知识的学前

班,孩子的小手主要用来使用剪刀等各种工具,

她手中的笔也更多是用来画画的,很少写字。

上学了,写字成了必须的一课。知道孩子缺少

这方面的训练,所以,孩子写字的时候我会格外用

心, 我认真观察她, 她每写一个字的时候都很努

力,一笔一画地、很用力。虽然每一个笔道还歪歪

斜斜,因为用力很猛所以页面看起来不干净。看着

她这么认真,我知道她一定能顺利度过这一关。

但是,没过两天就收到老师发来的信息:“孩

子的书写很不好,家长监督孩子把每个字写好。”

“只有服从没有商量”的家长生活

从开学起, 老师就与家长间创建了短信沟通

的渠道。看到老师长长的信息,再看里面详尽的

各种要求,首先想到的是老师很辛苦,父母两个

人管一个孩子都经常会觉得力不从心, 更何况

一个老师要管理全班

40

个同学。于是,我在收到

信息后会回复老师信息已经收到, 并由衷地表

示感谢。

没想到,两天之后,老师给所有家长发了一

条信息:接到老师的短信通知,不需要回复的不

必回复,需要回复的会特殊说明。

接到短信突然一愣, 缓过神来再读每天必到

的短信,发现老师的短信虽然多以“家长好”开头,

以“谢谢合作”结尾,但是通篇看下来基本都是各

种命令, 比如,“明天必须带……”“今天有孩子本

子上没有家长签字,请注意”等。

我知道了这是一个只有 “下

达”没有“上传”的渠道,老师们似

乎已经习惯了没有“商讨”只有“服从”的方式。

热爱集体的“小红旗”

是家长买的东西换来的

还有一个困惑, 我用了

6

年让孩子明白礼物

不是做事的动因,所以,我尽量不把获得礼物作

为让孩子做事的交换条件。

但是,这些天女儿已经用“小贴画”成功地换

回了两块橡皮,又用几张印着图案的小纸片换回

了一块棒棒糖。为了让孩子自己在班级墙上“热

爱集体”一栏中插上更多“小红旗”,我们给班里

买了绿色植物、餐巾纸,送去了美化墙壁的墙贴、

参与本该由学生自己参与的班徽设计……

这些年社会舆论不是一直在讨论如何培养

孩子的创造性吗? 可是你去小学听听课就能发

现:下课会有人喊,都去喝水上厕所了,大家听令

而出;上课都把小手交叉放在课桌上;回答问题

都把手举得一样高;打开书包所有孩子的书皮都

一模一样;所有的铅笔都是

2H

的,连笔尖都要一

样粗细;连书皮上的名字都要一种式样写在同一

方位…… (有删节)

开学一月摧垮家长坚持6年的教育观

原 / 文 / 节 / 选

谭敏 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

作为家长,我理解林爻的焦虑,但她

的想法未免过于悲观。

作为一名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家

长,相信林爻一定认同,对孩子的培养是

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合

力为之, 孩子的健康成长向来就不是学

校教育“独木能支”的。三者互有分工,

学校教会孩子怎么适应集体, 怎样与其

他人相处,学会遵守基本的规则(

哪怕内

心并不真正认同

),根据集体的要求调整

自己的行为,更多的是强调共性。这也是

孩子学会适应环境、健康成长的基础。但

即便是在同样的环境和方式下, 每个孩

子的表现也是各不相同的。 而学生个性

发展, 往往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与弥

补,需要家长更多地呵护与引导,因为只

有家长,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

事实上,学校教育虽然也存在问题,

但教学方式与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中。

比如, 现在许多班级都有家委会和

Q Q 群,家长们可以充分和老师沟通。

现在的孩子早就不像我们当年,视老

师为绝对权威,跟老师说话都会觉得

害怕,他们哪怕面对老师的批评,也会

大胆以真实想法同老师争论。这一点,

除了与社会日渐开明有关外,也离不

开学校教育的鼓励。

所以,如果一味地只强调个性和创

造力, 一味觉得学校教育毁人的话,除

非是你认为把孩子们交给学校,家长就

可以当“甩手掌柜”了。在学校和家长

的共同陪伴下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

女士 学生家长

浏览了网友们的评论,我觉得,有

一种对学校教育的“仇恨”正在网络

上蔓延。 当然,这种“仇恨”情结与长

久以来我们对国内“应试教育”的批

判氛围分不开,导致一提到教育和学

校,动不动就上升到对“中国式教育”

的挞伐,最终得出“把孩子送到国外”

这样简单的论调。

可以说, 各国教育都存在家庭教

育和学校教育的冲突,根本在于教师和

家长教育理念的不同。在美国也不例外,

《第 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的作者美国教

师雷夫·艾斯奎斯曾说:“当然,我每次都很

听家长的话。 但在我的教室,就必须按照我

的原则来做。 举一个例子,家长都非常热爱

我的金钱奖励制度, 它教给学生怎么能对

自己的钱有责任感。 但有一年,有一个家长

找到我大吼大叫,他说金钱并不重要,他不

希望他的孩子将来担心金钱。 我说可以啊,

这个孩子就没有参与金钱奖励制度的游

戏。 孩子来问我为什么,我说我必须要听你

妈的。 我从来不会和家长们争执,因为这件

事情会浪费我的精力。 ”

无论如何, 网上一边倒对学校教育

的批判,以及各种简单式的推论与逻辑,

只会助长公众对学校教育愈加地 “仇

恨”,增加家长们对学校教育的“焦虑”,

影响到孩子对这种冲突、困难的认知,产

生负面、消极的情绪,甚至做出无谓的反

抗。 这种“对立”并不能消弭、融合学校

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矛盾,相反,只会

造成公众对学校教育和教师们的不信

任。 与单纯批判相比,更需要的是不同角

度、有建设性的意见。

其实, 适应能力本身也是一项重要

的素质和教育目标, 这个世界并没有绝

对理想的教育环境, 这不仅是对孩子而

言,也是对家长的考验。

李女士 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

仅就回不回短信这事来看, 我就觉

得这位家长平时一定是活在自以为是的

有格调但很自私的精神世界里。 我家孩

子也在上小学,从一年级开始,老师都会

以飞信的方式与家长们进行交流, 一般

我们都不会回复, 难道是我们不懂起码

的礼貌?当然不是。你想如果大家都回,以

全班

40

个同学计, 岂不是在短短的

5

钟内,就有

80

个家长回复,而且内容全是

“收到,谢谢老师”,这么枯燥的情节,这么

密集的轰炸,就算是神,也会崩溃吧,更何

况老师并非神。

而你是否收到短信, 你就算不回复

老师也能从第二天孩子的表现明白的。

比如老师在短信里吩咐学校有接待任务

让孩子第二天穿校服, 第二天你的孩子

果然穿着整洁干净的校服到校了, 难道

老师还不明白你是收到短信了? 让家长

帮孩子准备一个学具, 结果第二天孩子

两手空空就去了, 就算你非常有涵养地

回了 “收到 ,谢谢老师 ”,老师就会高兴

吗? 教育需家校相互配合,所以如果能多

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很多事一下就

释然了。

说实话,我感觉这位家长完全没做好

当一名小学生家长的准备。

夸大对学校教育的仇恨没什么好处

家 / 长 / 意 / 见

� � � 作为家长,林爻遇到

的事情你是否也曾遇

到? 她的焦虑你是否也

曾有过? 作为亲历其间

的一分子, 你对林爻的

焦虑又有怎样的看法?

网 / 上 / 观 / 点

正方

“‘中国制造’失去创造性”

@

幽草修竹:中国教育的确如此悲

哀!美国教育强调孩子的兴趣、创造力,

而我们呢?不管你愿不愿都得学,有一

门学不好就会对你全盘否定! 放心,我

们就是流水线!领导要求同一年级老师

用一样的教案 、学案 、

ppt

、布置同样的

作业、讲一样的课、做一样的练习,没有

个性的课堂能出有创造性的学生吗?

@ddss8518

:不用太恐惧,小学五

年级学历的莫言不是照样可以拿得诺

贝尔文学奖吗?

@

女巫温妮:对大部分孩子来说,

经过标示着“中国制造”的教育,都会或

多或少丧失掉一些个性的东西,失去怀

疑和创造精神。尤其对于那些在某一方

面有天赋,但是学校重视的学科成绩不

好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家长的发现和支

持,成长道路将会崎岖无比!

反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缤纷水果色诱惑: 其实没有这么

恐怖,也不用这么悲观。我不觉得我们小

时候的精神生存环境比现在好到哪里

去, 我们大多数人不是都还在精神正常

地活着吗?

@

左左是好人: 虽然教育体制有很

多弊端,教师素质也参差不齐,但我仍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小时候学

规矩,守秩序,长大学做人,懂包容。遵循

中国人传统的教育方式也没有什么不

好,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

贺涛:这个家长实在矫情。 我丝毫

不觉得学校统一制服和学习用具对孩子

的个性及创造力有什么影响。 老师一人

对几十个家长,给几十个孩子上课,告诉

你不用回短信, 老师有些要求直接而不

委婉,家长用不着那么脆弱吧,多为他人

想想有那么难吗?

老 / 师 / 心 / 声

铅笔必须买2H的,

名字必须写在书皮右下

角,老师的短信不必条条

回复……老师的要求真

的毫无道理吗?

你得先入格

然后再出格

对于家长的多方质疑, 老师们也是

一肚子的苦水。

“家长面对的是自己一个孩子,可老

师面对的却是一个班级三四十个孩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整齐划一的要

求,老师根本没法开展工作。”全国劳模、

上海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一年级李莉老

师认为, 老师规定的绝大多数要求并不

是凭空想象出来为难家长的, 这是老师

多年带班经验的总结, 说到底还是为了

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更快地

适应小学生活,是一种高效、有序的班级

管理法则,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孩子既

然生活在集体中, 就需要有一种团队观

念和一定的游戏规则, 在守规则的前提

下再去发展个性, 否则整个班级就要乱

套了。

李老师举例说, 为何要求统一使用

2H 铅笔, 因为多年实践下来发现,2H 铅

笔的硬度和浓淡程度刚刚好, 擦起来也

方便,作业本看起来很清爽。2B铅笔写出

来的字又浓又粗,小朋友不容易擦干净,

作业本容易变很脏。另外,要求名字写在

包书皮的右下角,这是一个规范的格式,

就好比考卷的姓名写在规定位置一样。

另外,这样做方便学生查找,万一把书弄

丢弄混了, 也不用翻遍书的犄角旮旯找

主人。“当然, 在右下角写好名字的前提

下,你也可以自主发挥,随便写在哪里都

可以。”

另外在回复短信的问题上, 在开学

前,李老师也与家长达成共识,并写在了

发给家长的《学前准备的友情提醒》中,

“飞信的通知收到后没有要求回复的不

要回复, 不要总回复 ‘谢谢老师, 知道

了!’浪费信息费,这样做没有意义。”李

老师说,有些家长可能认为回复短信是对

人起码的尊重,但老师这样做也是希望为

家长“减负”,家长每天可能会收到各科

老师的短信通知,有些重要内容需要立即

回复的老师会做说明, 有些只是告知短

信,一一回复不仅浪费手机费,也是一种

负担。“一旦达成共识, 家长也不必在这

个问题上多虑了。 ”

不过, 在上海卢湾第一中心小学一

年级教师周浩文看来, 家长对某些整齐

划一有看法, 完全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

或作出调整。“我们校长和老师会将自己

的育儿体会提前与家长分享, 告诉他们

老师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一来,

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周老师告诉记者,

孩子刚入学, 在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方

面都比较弱,需要老师规范的指导,你得

先入格, 然后再出格。“我们希望家长能

理解,不能只站在自己角度,而是用长远

的、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

儿 / 童 / 教 / 育 / 专 / 家 / 意 / 见

作者:王人平(儿童教育学者、儿童心理研究者、育儿名博)

最近一位中国家长抱怨六年个性化教育

毁于一个月学校教育的文章在微博上引起热

议,很多人都认为,美国学校的管教很宽松,学

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那么到底美国学校是如

何管教学生的?管教会不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

展?我就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这事儿。

美国的学校其实还是很强调组织纪律性

的,很多学校的条例里很明确的一条是“遵守

规矩”。每学年一开学,学校就会给每个学生发

一本《学生权利与责任手册》,里面对学生在

学校的权利和责任做了明确的规定,并对家长

的权利与义务也有规定。

再比如在穿衣打扮上,美国的公立学校一

般没有校服, 但并不是你可以随便乱穿衣服。

比如我女儿所在的小学就规定,夏天穿的短裤

必须长于双手自然下垂的位置,背心肩带必须

宽于两个手指头等。

每个学期开学之前,老师都会发一个文具

和教室用品清单, 让学生家长提前去购买,对

文具的品牌、型号、标准、数量都有明确规定。

当然缺一两样,只要不影响正常学习,老师不

会硬逼着买。 有些需要交给老师的文件夹等,

老师也会统一要求把名字写在固定的地方。

在学校里,每天上课之前会有宣誓和一分

钟静默时间,从这个时候开始,学生就要保持

有秩序的安静,进入学习状态;上课时,学生

想发言要先举手,如果在课堂上有违规行为,

会被老师叫到一边先呆着去, 我女儿班上专

门有一把凳子放在角落里,是罚坐用的;中午

去食堂吃饭要排队去; 吃完午饭要自己把饭

桌收拾干净;休息时去操场玩,有老师在一边

照看,谁要是打闹、做危险动作、倒爬滑梯等,

会被暂时罚出场;在学校里吵架,会被送到教

导处,跟专门的辅导员讨论;如果打别人,或

者互相打架,家长会被叫到学校,严重的还会

被暂时停课。

学校强调组织纪律性,并不意味着扼杀个

性发展,美国学校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和鼓

励值得中国学校借鉴。在课堂上,老师通常都鼓

励学生发言和提问;小孩子刚进幼儿园,老师经

常会让小朋友T ELL�A N D �SH O W , 就是拿一

件东西,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展示一下,并说说

这件东西的来由。我记得我女儿小时候上学路

上随便从地上捡个小果子, 就拿到学校T ELL�

A N D �SH O W 去了。4、5年级以后, 老师经常会

布置课余小项目,比如画一幅画,表达安全社区

的理念;就一个主题各抒己见,比如前几天我上

小学6年级的女儿就有一个家庭作业,里面问题

是:乌托邦社会没有嫉妒与竞争,你同意吗?人

口不断增长对世界是否问题,有何解决方案?类

似这样的小作业,随着年级升高会越来越多。

美国的班级没有班长、班干部,学生轮流

值班,分担一些责任,但到了5、6年级,学生可以

参与类似像学校学生会的竞选。

美国的老师通常是以鼓励为主,很少当面

批评学生学习不好。这些年美国学校的考试有

增加之势,但班级里基本没有搞排行榜之类的

东西,老师不公开宣布学生的成绩。学生如果

在学业上表现不佳,老师会跟家长谈,或者安

排额外辅导,但不会当着全班学生具体评点某

个学生的不足。

那篇文章中,家长抱怨老师的通知都是单

向命令式的。我其实想说的是,不能光抱怨学

校。中国家长、包括在美国的华人家长都扪心

自问一下:除了关心自己的孩子,自己对学校

的事务到底参与了多少?当然,中国学校也要

反思:学校事务没有家长的参与,能否实现学

校与家长的良性互动?

新一代父母一说起中国的学校教育就一肚

子苦水,言必称“人家国外……”。那家长们视为

模范的美国,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美国学校如何管教学生?

作者:新浪名博

USA

客 女儿正在美国上小学

老师真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为什么今天很多父母会对孩子在学校遇到的一些挫折如此焦虑,

根本上不在于缺少方法,而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问题。当我们能明

白学校、考试都不是教育的目的,而只是手段和途径,且不是唯一的,

成就孩子有不同的路,自我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教育,那又有什么不能

去抗争?当我们有胸怀把眼界去看孩子十年、二十年后的发展,真的会

在意今天遇到的这些磕磕绊绊?我们自然会和孩子一起,走得更加自

信、勇敢和从容。

7

高度决定视野,气度左右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