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编辑蔡报望 美术编辑陆轶 2017年6月2日星期五 a15 60华诞...

1
A15 文体 2017 年 6 月 2 日 星期五 见习编辑 蔡报望 美术编辑 陆轶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本报讯 作为动画“中国学派”的 摇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昨天迎来 了 60 华诞。在昨天举行的建厂 60 周 年新片战略发布会上,上海美影厂发 布了 2017 年至 2021 年新片及创作 五年计划,其中大耳朵图图和阿凡提 将在今年登上大银幕,许多传统经典 动画形象也将陆续“再生”。 《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作 为《大耳朵图图》系列动画片的首部 大电影,不仅延续了原作风趣诙谐的 动画风格,还用了全新的故事设定, 讲述了图图一家经历的“美食风波”, 发布会上公布了该片的首款预告片 花,并宣布定档于7月28日在全国院 线上映。 另一个经典IP 阿凡提也将时隔 38 年再创新作。作为一部全新 3D 版 动画片,新版《阿凡提》将以全新的技 术、全新的故事塑造全新的阿凡提形 象,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现 场,“阿凡提”配音童自荣老师与“巴 依老爷”配音李杨老师即兴互动,演 绎了阿凡提与巴依老爷的一段配音 对话,精彩的表演引得在场观众笑声 不断。该片目前正在紧张的制作收 尾阶段,预计将于国庆档隆重上映。 围绕经典形象开发,上海美影厂 还将出品影院动画片《雪孩子之伴我 一生》、《孙悟空之火焰山》,新制作的 《神奇少年桑桑三部曲》、《五重奏》、 《巨人花园》、《孔子之道》、《小熊包 子》等,有望覆盖全年龄段动画观众, 构建起更全面的动画娱乐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水墨动画传承之 作,艺术大片《斑羚飞渡》继承前辈艺 术家的创新精神,将当代国画的水墨 动物形象搬上大银幕。“美影新生代 不是简单复制前辈的工作,而是不断 创新,相信未来一定会迎来动画‘中 国学派’的复兴。”青年水墨动画导演 施屹说。 60年来,美影厂塑造了许许多多 的经典动画形象,正如发布会现场播 放的纪实短片《见证者》中讲述的那 样, “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是美影 厂的创作宗旨,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美影厂也表达了不忘初心、锐意创新 的决心,让观众非常期待未来几年美 影厂继往开来、扬帆再航的成果。 60 华诞上海美影厂从 起步 张逸麟 我们这一 代人与自己的 孩子似乎有着 文化上的代 沟。4 岁多的女 儿们对迪士尼 公主的名字和 特点如数家珍, 对冰雪奇缘的艾莎女王和安娜公 主异常痴迷。 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黑猫警 长的动画片,尤其是偷红土的那一 集,看着黑猫警长追捕河马、野猪, 孩子们乐翻了天。这让我感到很 得意, “爸爸小时候也看这个。” 但反过来一想,两代人着迷于 同一部动画片,真的只有得意吗? 至少我的童年很快乐,在我出生 前,美猴王和哪吒的动画形象已经 深入人心,1980 年诞生了阿凡达, 1984 年有黑猫警长,1987 年的邋 遢大王, 1988 年的葫芦兄弟……他 们伴随了我整个童年。 昨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 60周年华诞上,这些经典的形象 再次一一浮现,让人感觉回到了童 年,但更让人震撼的是那部8分钟 的纪录片,让人感受到童年的幸福 回忆是如此的来之不易。 《大闹天宫》的美术组组长严 定宪回忆说,当时美影厂每个人的 桌子上都有一面镜子,老一辈的艺 术家们就对着镜子或笑或怒,说着 对白,然后捕捉表情细节再画下 来;《哪吒闹海》的导演常光希为了 表达好哪吒自刎的那段戏,在家 里、在厂里拿着一把尺自己“抹”了 很多次脖子;著名编剧凌纾回忆 说,那个时候厂里条件差,猫啊、老 鼠啊、怪虫什么的都很多,“这反而 给了我创作的灵感”,于是那部《邋 遢大王奇遇记》诞生了…… 这些经典的动画片和动画形 象,灵感就是源于美影厂老艺术家 们对生活的提炼,再加上不断创新 的精神,才为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孩 子留下了美妙的童年记忆。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动画在 90年代后进入了一个漫长的瓶颈 期,直到现在都难以重现当年的辉 煌。如今中国动画不缺技术,也渐 渐不再缺乏资金和环境的支持,那 么究竟缺的是什么?我想是故事, 是那种源于生活的创意。 如今人们的生活更舒适便捷, 但也更程式化,数据化。在许多方 面,对于高新科技的借鉴和运用成 为大势所趋。但曾在美影厂工作 过的艺术家韩美林说,中国现在不 是动画大国,而是动画加工大国, “我们现在的动画模仿日本、模仿 美国、模仿韩国,可真正的艺术是 强调个性、强调独立性、强调名族 性的。我不认为艺术应该国际化、 全球化,如果是这样的话,艺术就 没有了生命力。” 这么多年来,美影厂创造了如 此多的经典形象,就是源于一直以 来的创作宗旨: “不模仿别人、不重 复自己”,让人感到欢欣鼓舞的是, 昨天美影厂的60华诞,许多新的影 片计划被纷纷公布,像阿凡提、葫芦 兄弟、天书奇谭、美猴王的经典形象 将会在大银幕上陆续“重生”。许多 来到现场的老艺术家们都表示愿意 为美影厂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而年轻的电影人们也表示会继承前 辈的精神,继续开拓创新。 这不仅是一场生日派对,更像 是一场中国动画走向复兴的誓师 大会。 昨天是儿童节,每年的儿童节 礼物都让我很纠结,究竟是买冰雪 奇缘的裙子还是小黄人的玩偶? 这次我打算给女儿们来点“虚”的, 我会告诉她们,今年儿童节礼物是 一个好消息:一大波中国风的动画 片正在赶往影院的路上。 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美猴王、 阿凡提也会成为她们这一代孩子 的偶像吗?我想会的。 儿童节的礼物 青年报记者 张瑞麒 摄 经典动画形象大耳朵图图和阿凡提将再度重现。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Aug-2020

4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见习编辑蔡报望 美术编辑陆轶 2017年6月2日星期五 A15 60华诞 …app.why.com.cn/epaper/webpc/qnb/images/2017-06/02/... · 昨天美影厂的60华诞,许多新的影

A15文体2017年6月2日星期五见习编辑蔡报望 美术编辑陆轶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本报讯 作为动画“中国学派”的摇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昨天迎来了60华诞。在昨天举行的建厂60周年新片战略发布会上,上海美影厂发布了2017年至2021年新片及创作五年计划,其中大耳朵图图和阿凡提将在今年登上大银幕,许多传统经典动画形象也将陆续“再生”。

《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作为《大耳朵图图》系列动画片的首部大电影,不仅延续了原作风趣诙谐的动画风格,还用了全新的故事设定,讲述了图图一家经历的“美食风波”,发布会上公布了该片的首款预告片花,并宣布定档于7月28日在全国院线上映。

另一个经典IP阿凡提也将时隔38年再创新作。作为一部全新3D版动画片,新版《阿凡提》将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故事塑造全新的阿凡提形象,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现场,“阿凡提”配音童自荣老师与“巴依老爷”配音李杨老师即兴互动,演绎了阿凡提与巴依老爷的一段配音

对话,精彩的表演引得在场观众笑声不断。该片目前正在紧张的制作收尾阶段,预计将于国庆档隆重上映。

围绕经典形象开发,上海美影厂还将出品影院动画片《雪孩子之伴我一生》、《孙悟空之火焰山》,新制作的《神奇少年桑桑三部曲》、《五重奏》、《巨人花园》、《孔子之道》、《小熊包子》等,有望覆盖全年龄段动画观众,构建起更全面的动画娱乐产业链。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水墨动画传承之作,艺术大片《斑羚飞渡》继承前辈艺术家的创新精神,将当代国画的水墨动物形象搬上大银幕。“美影新生代不是简单复制前辈的工作,而是不断创新,相信未来一定会迎来动画‘中国学派’的复兴。”青年水墨动画导演施屹说。

60年来,美影厂塑造了许许多多的经典动画形象,正如发布会现场播放的纪实短片《见证者》中讲述的那样,“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是美影厂的创作宗旨,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美影厂也表达了不忘初心、锐意创新的决心,让观众非常期待未来几年美影厂继往开来、扬帆再航的成果。

60华诞,上海美影厂从“心”起步

□张逸麟我 们 这 一

代人与自己的

孩子似乎有着

文 化 上 的 代

沟。4岁多的女

儿们对迪士尼

公主的名字和

特点如数家珍,

对冰雪奇缘的艾莎女王和安娜公

主异常痴迷。

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黑猫警

长的动画片,尤其是偷红土的那一

集,看着黑猫警长追捕河马、野猪,

孩子们乐翻了天。这让我感到很

得意,“爸爸小时候也看这个。”

但反过来一想,两代人着迷于

同一部动画片,真的只有得意吗?

至少我的童年很快乐,在我出生

前,美猴王和哪吒的动画形象已经

深入人心,1980年诞生了阿凡达,

1984 年有黑猫警长,1987 年的邋

遢大王,1988年的葫芦兄弟……他

们伴随了我整个童年。

昨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

60 周年华诞上,这些经典的形象

再次一一浮现,让人感觉回到了童

年,但更让人震撼的是那部8分钟

的纪录片,让人感受到童年的幸福

回忆是如此的来之不易。

《大闹天宫》的美术组组长严

定宪回忆说,当时美影厂每个人的

桌子上都有一面镜子,老一辈的艺

术家们就对着镜子或笑或怒,说着

对白,然后捕捉表情细节再画下

来;《哪吒闹海》的导演常光希为了

表达好哪吒自刎的那段戏,在家

里、在厂里拿着一把尺自己“抹”了

很多次脖子;著名编剧凌纾回忆

说,那个时候厂里条件差,猫啊、老

鼠啊、怪虫什么的都很多,“这反而

给了我创作的灵感”,于是那部《邋

遢大王奇遇记》诞生了……

这些经典的动画片和动画形

象,灵感就是源于美影厂老艺术家

们对生活的提炼,再加上不断创新

的精神,才为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孩

子留下了美妙的童年记忆。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动画在

90年代后进入了一个漫长的瓶颈

期,直到现在都难以重现当年的辉

煌。如今中国动画不缺技术,也渐

渐不再缺乏资金和环境的支持,那

么究竟缺的是什么?我想是故事,

是那种源于生活的创意。

如今人们的生活更舒适便捷,

但也更程式化,数据化。在许多方

面,对于高新科技的借鉴和运用成

为大势所趋。但曾在美影厂工作

过的艺术家韩美林说,中国现在不

是动画大国,而是动画加工大国,

“我们现在的动画模仿日本、模仿

美国、模仿韩国,可真正的艺术是

强调个性、强调独立性、强调名族

性的。我不认为艺术应该国际化、

全球化,如果是这样的话,艺术就

没有了生命力。”

这么多年来,美影厂创造了如

此多的经典形象,就是源于一直以

来的创作宗旨:“不模仿别人、不重

复自己”,让人感到欢欣鼓舞的是,

昨天美影厂的60华诞,许多新的影

片计划被纷纷公布,像阿凡提、葫芦

兄弟、天书奇谭、美猴王的经典形象

将会在大银幕上陆续“重生”。许多

来到现场的老艺术家们都表示愿意

为美影厂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而年轻的电影人们也表示会继承前

辈的精神,继续开拓创新。

这不仅是一场生日派对,更像

是一场中国动画走向复兴的誓师

大会。

昨天是儿童节,每年的儿童节

礼物都让我很纠结,究竟是买冰雪

奇缘的裙子还是小黄人的玩偶?

这次我打算给女儿们来点“虚”的,

我会告诉她们,今年儿童节礼物是

一个好消息:一大波中国风的动画

片正在赶往影院的路上。

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美猴王、

阿凡提也会成为她们这一代孩子

的偶像吗?我想会的。

儿童节的礼物

青年报记者 张瑞麒 摄经典动画形象大耳朵图图和阿凡提将再度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