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33
德勤科技、传媒、电信行业卓越中心 · 白皮书系列报告 · 2014 年 · 第 1 期 德勤中国 2014 科技、传媒、电信行业 十大趋势预测

Upload: haphuc

Post on 11-Jan-2017

27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4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德勤科技、传媒、电信行业卓越中心 · 白皮书系列报告 · 2014 年 · 第 1 期

德勤中国 2014

科技、传媒、电信行业

十大趋势预测

Page 2: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013 年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 2

德勤科技、传媒、电信行业卓越中心

Deloitte Technology, Media, Telecom

Center of Excellence

德勤中国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卓越中心(TCOE)是中国第一家

由国际知名的会计和咨询机构在中国成立的针对科技、传媒及电信

(TMT)行业的卓越中心,是德勤在全球范围内继北美和欧洲之后

成立的第三个区域性的专门针对TMT行业的卓越中心。

TCOE 的愿景和宗旨是:汇集德勤在 TMT 行业多年的服务经验,

从全球视角出发,立足中国本地市场,组建以强大的全球行业专家、

全球行业研究顾问、中国本土专业研究团队为一体的智囊和研究团

队,为中国 TMT 行业的服务提供商、上下游企业、行业主管和监

管部门提供具有前瞻性的领先的思维和理念。

Page 3: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目录

序言

一、全球电子消费品:遭遇增长瓶颈 1

二、智能手机:年长用户群发展潜力凸显 3

三、4G 时代:推广初期优势并不明显 6

四、虚拟运营商:群雄争霸 8

五、可穿戴设备:备受追捧 10

六、耐用电子设备:渐趋普及 12

七、娱乐行业:步入内容为王时代 14

八、新媒体:征战蔓延至视频 17

九、在线教育:高速增长 19

十、电子诊断:成长空间巨大 22

德勤大中华联系方式

Page 4: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Page 5: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序言

德勤 TMT 行业趋势预测的目的是甄选关键的行业变革点,并预测这些变革在接下来的

12~18 个月内对 TMT 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德勤的观点建立在与数百位行业经理、分析师

与评论家的交谈以及与数万名消费者的访谈之上。

德勤预测,在 2014 年,五种客厅电子产品(电视、电脑、游戏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的总销售额将达到 7500 亿美元。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位居五种产品中之首,它在大多数年龄

段的人群中都已达到饱和,仅在 55 岁以上的人群中有一定的渗透空间。可穿戴设备也将在

2014 年受到热捧,智能眼镜、智能手表以及智能腕带的销量将达 1000 万件,带来 30 亿美

元的收入。此外,由于摩尔定律和规模经济的影响,加之智能设备差异化竞争的需求,

2014 年坚固耐用适合外场工作环境使用的电子设备将渐趋普及,价格也将不断下降。

网络运营方面,4G 在推广初期优势并不十分明显,高价流量将会阻碍 4G 的推广,Wi-Fi

和 4G 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2014 年,中国虚拟运营商市场亦将呈现白热化的竞争,虚拟

运营商要想在竞争中胜出,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和差异化的营销战略。

媒体方面,全球新闻出版行业中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的趋势已经明朗,新媒体的征战将蔓

延至视频领域。2014 年娱乐行业步入内容为王的时代:电影、电视和网络视频将展开全面

的内容比拼,激烈的内容争夺战有可能刺激体育行业的发展。手游平台的作用不断彰显,

更多的互联网巨头将加入平台之争。网络公开课的增长潜力巨大,但要想取得和传统高等

教育相同的影响力,仍需政府、雇主以及教育机构三个不同群体的合力推动。电子诊断市

场迅速普及,2014 年,全球预计会有 1 亿次电子诊断,与医生亲自出诊相比节约超过 50

亿美元。

我们提出的预测每年都有变化,但是有一个主题经久不衰:TMT 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在不断

加深。在阅读这篇序言的短短几分钟内,已经有数以亿计的短信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人们

活动的各种行为将被记录在数据之中,未来,技术会将这些数据的潜在能力挖掘至极致。

科技在电子诊断,在线教育等领域呈现出来的发展潜力使我们对未来生活可能的改变一窥

端倪。相信这份预测报告能为您和您的同事们在 2014 年制定战略时,提供一些帮助。

德勤中国

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主管合伙人

Page 6: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Page 7: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1

一、全球电子消费品:

遭遇增长瓶颈

德勤预测,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电视和视频游戏机的总销售额会

在 2014 年增长 500 亿美元,突破 7500 亿美元,达到 2010 年总销售额的两倍。

这五种设备的全球总销售额自 2003 年以来呈现显著的增长,在 10 年内的平均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 6~12%。相比之下,全球半导体行业在 2000 到 2012 年的

增长率仅为 3.1%1。德勤预测,全球电子消费品的增长已经接近瓶颈:销售收入

还会继续增长,但增长率将会低于前 10 年,上述五种电子消费产品的总销量从

2014 年起将会面临饱和。

电脑行业

2006 年到 2012 年,电脑行业的年销售额在 2100 亿至 2400 亿美元范围内波动。

然而,2013 年,该行业的销售额下降了 10%,回落到 2000 亿美元以下。大量

分析指出,2014 年电脑行业销售额将会进一步下降 4 个百分点 2, 全球范围内,

只有很少一部分研究报告预测该行业会重回增长。电脑行业持续下降的单位平

均售价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五年内,电脑销售量的增速每年将低于 5%;同时,

销售收入的增速减少更快。

电视行业

电视产品的市场规模从 2011 年达到 1500 亿美元的高峰以后,也同样开始萎缩:

3D 技术、整合连接技术、以及语音手势控制技术未能诱使消费者更加频繁的以

更高价格更新他们的电视设备。电视的单位平均售价从 2007 年起,就已经开始

缓慢下降。然而,这种下降趋势可能因为接下来的 5 年里,超高清 4K 电视步入

市场而放缓。但即便有这样的有利因素存在,电视行业 2018 年的市场规模预期

也只会比 2014 年的 1050 亿美元上升不到 100 亿美元。

视频游戏机行业

新视频游戏终端产品在 2013 年下半年被推向市场,虽然这些设备早期公布的总

销量要高于之前几代游戏机的早期销量,但是主机市场每年仅仅 100 亿美元的

市场规模却难以撼动 7500 亿美元的总电子消费品市场。

智能手机行业

智能手机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额应当会持续增长,然而增长率可能会逐渐降低。

全球范围内来看,功能手机现在仅占手机销售的一小部分,这也就意味着由功

能机向智能机转换而引起的销量激增已成过去时。智能手机的更新周期正不断

拉长:虽然现在依然有一群人狂热地排队去抢先购买最新发布的智能手机,但

1资料来源:

http://www.semiconductors.org/industry_statistics/historical_billing_reports/

2资料来源:

http://www.idc.com/getdoc.jsp?containerId=prUS24466513

Page 8: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014 年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趋势预测 2

是主流的消费群体对他们在 2008 年以及 2009 年购买且正在使用的智能手机基

本满意。即使相对于老手机来说,新手机在功能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但消费者

似乎并不感兴趣。2007 年到 2013 年之间,掌上设备的更新周期延长了至少

25%,从 19 个月延长到 24 个月 3。

平板电脑行业

2014 年,平板电脑的销售数量将会达到 2.85 亿,带来超过 1000 亿美元的销售

额。持续增长的更小的平板设备(8.9 英寸或更小)市场份额使得平板市场总体

的单位平均售价不断降低。2013 年,平板电脑的单位平均售价下降了 10%,如

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那么平板电脑的销售收入到 2018 年可能仅仅只能维持在

1000 亿美元左右不变。

德勤认为,虽然每一种产品的销售收入都可能高于或者低于预期,然而这五种

产品的总体销量却会比较稳定。在近 10 年的高达两位数的增长后,2014 年这

五种产品的总体销量将会达到一个每年 8000 亿美元的瓶颈。

此外,德勤认为,未来几年 3D 打印机很可能成为带来显著增长的制造技术:它

可以使每个家庭都变成一个工厂。尽管最为乐观的分析报告也不认为 3D 打印机

的销售收入在 2017 年能超过 57 亿美元 4,但 3D 打印机依然会是一个有相当潜

力的新产品。

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视频游戏机销量(1999-2018)5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个人电脑 智能手机 游戏机 电视 平板电脑

3资料来源: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the‑smartphone‑upgrade‑cycle‑gets‑longer‑2013‑9

4资料来源:

http://techcrunch.com/2013/10/03/gartner‑estimates‑home‑3d‑printer‑shipments‑will‑grow‑49‑this‑year/ 5资料来源:

《德勤 2013》

Page 9: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3

78% 76%

68%

56%

44% 37%

0%

20%

40%

60%

80%

18-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

二、智能手机:年长用

户群发展潜力凸显

德勤预测,未来五年,智能手机销售额将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对

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将会对智能手机的单位平均售价产生影响:2013 年末,智能

手机单位平均售价的下降导致了总体手机的单位平均售价下降了 4 个百分点。

虽然 2014 年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额预期将会增长 12%,达到 3750 亿美元,然而

从 2014 年至 2018 年这 4 年的时间内,智能手机市场可能只会增长 15%,仅仅

达到 4300 亿美元。

智能手机普及率方面,2014 年,发达国家 55 岁以上人群将是智能手机普及率

增长最快的人群。2014 年年底,这一人群中智能手机普及率将会上升到

45~50%,虽然比 18~54 岁人群的约 70%的普及率要低,但与 2013 年相比,

实现了 25%的增长 6。未来几年,这一差距将会逐渐缩小。德勤认为,老一辈

人接受 PC 机和使用互联网的过程相对较慢 7,然而,一旦 55 岁以上的年长人

群克服了他们最初的信心不足后,便会成为互联网忠诚用户。德勤全球移动终

端消费者行为调查显示,年长人群将智能机当做功能机使用的比率非常高,因

而显示了巨大的商机。未来,通过视频通话、移动医疗等应用在年长人群中的

推广,可能会将这一人群培育成为智能手机的拥趸,这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是一

个重大机会。

发达国家智能手机普及率(2013 年 5~6 月)8

6资料来源:

www.deloitte.com/globalmobile2013 http://techcrunch.com/2013/10/03/gartner‑estimates‑home‑3d‑printer‑shipments‑will‑grow‑49‑this‑year/ 7资料来源:

http://www.pewinternet.org/~/media/Files/ Reports/2012/PIP_Older_adults_and_internet_use.pdf 8资料来源:

德勤全球移动消费者调查,发达国家,2013

年 5 月-6 月

71%(18-54 平均值)

37%(55+平均值)

Page 10: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014 年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趋势预测 4

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的主要增长动力

德勤的研究发现,在 11 个发达国家中,55 岁以上人群中,至少有 20%的智能

手机用户从未下载过应用程序 9。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缺乏指引,200 万庞大数量

的应用程序对这些年长用户来说着实有些迷惑 10。2014 年,德勤预计,55 岁以

上的智能手机拥有者中仍会有四分之一的人不会下载应用程序。对于终端设备制

造商和电信运营商而言,手机预置的应用程序非常重要,是培养年长用户群使用

习惯的关键。

智能手机用户中从未下载过应用程序的用户占比(发达国家)11

预置应用程序捕捉年长用户

德勤中国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终端的普及率为 98.3%,其中智能手机的普

及率高达 82%12。被调查的 2000 名受众中,仅有 35 名消费者表示没有任何移

动终端(这里的移动终端包括手机、PAD、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游戏机、数码

相机、MP3 或者 MP4 播放器、便携式 DVD 播放器及智能手表,下文同),移

动终端在中国基本达到全民普及。

中国消费者手机更换频率极高,有接近 73%的用户在最近的一年半之内更换了

手机,而当前手机使用寿命超过 2 年半的用户仅占 12%(2013 年 6 月数据)。

中国用户对于新技术的追逐非常狂热:有 18%的用户表示一旦有包含最新技术

的移动终端问世,就会考虑购买;有 31%的用户表示,当确定某技术为最优技

术后,就会考虑购买含有该技术的手机。总计有接近一半的消费者会为新技术

买单,而有 72%的人都希望能够领先于大多数人群,提前购买到含有新科技的

产品。

近年来,中国年长人口逐步增多,外出务工的青壮年人口数逐步增加。这导致

了留守在家的年长人群与外出务工子女们异地沟通的需求逐步加大,加上已经

到来的 4G 时代,德勤预测,在 2014 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使用智能手

机,主要使用的功能集中在微信通信及视频通话方面。

在应用程序下载方面,据德勤中国调查数据显示,有 34%的消费者平均每月应

用程序下载数量超过 5 个,绝大部分消费者来自 18~25 岁人群。德勤认为,年

9资料来源:

www.deloitte.com/globalmobile2013 10

资料来源:

http://www.theverge.com/2013/10/22/4866302/apple‑announces‑1‑million‑apps‑in‑the‑app‑store

11

资料来源:

德勤全球移动消费者调查,发达国家,2013

年 5 月-6 月

12资料来源:

《2013 年德勤中国移动终端消费者行为调

查》

8% 7%

11%

16%

22%

29%

0%

5%

10%

15%

20%

25%

30%

18-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

Page 11: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5

长人群如何发现并了解应用程序的存在是提高应用程序下载率和使用率的关键。

德勤建议,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能需要考虑增加这样一个功能:让用户用最简

单的方式授权他人远程安装应用程序。

Page 12: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014 年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趋势预测 6

三、4G 时代:推广初期

优势并不明显 Wi-Fi 和 4G 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德勤 2013 年移动终端消费者行为调查显示,中国电信运营商在推广 4G 时,除

了要考虑彼此的市场战略外,他们面临的共同竞争对手是 Wi-Fi。当 Wi-Fi 热点

的覆盖面足够广、信号稳定时,更多的用户还是会将 Wi-Fi 作为智能手机、PAD

及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上网首选途径,以节省话费及套餐内流量。

此外,4G 的主要目标用户是智能手机持有者。按照目前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PAD 和笔记本电脑使用 4G 上网的比率预计仅有 20%左右。电信运营商在推广

4G 的时候,应当更多关注智能手机用户对于网络的需求,并按照他们的使用习

惯来设计套餐计划。

最后,当 Wi-Fi 在城市内的热点足够多时,4G 套餐是否能够实现较高的溢价将

成为问题。

中国消费者多为 4G 技术追随者

德勤的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中,有 87%的用户都表示,当市场有 4G 套餐推

出时,很可能会选择 4G 套餐(42%表示非常可能,45%表示比较可能)。86%

的消费者表示,会考虑在其他运营商提供 4G 的时候更换当前运营商。此外,消

费者在考虑购买新的手机时,85%的用户也会考虑新设备是否具有 4G 功能。

选择 4G 服务的可能性 更换 4G 运营商的可能性 更换 4G 功能手机的可能性

在中国,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设备制造商,4G 都是抢占未来三年市场的关键

发力点。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 4G 的推出能够吸引接近 90%消费者的加入,

还很有可能帮助率先推出 4G 服务的电信运营商抢占其他电信运营商的已有客户。

而对于设备制造商而言,具有 4G 功能的手机将会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最大亮点,

同时也是新的消费增长点。

非常可

能 42%

比较可

能 45%

不太可

能 5%

完全不

可能 1% 不知道

7%

非常可

能 35%

比较可

能 51%

不太可

能 11%

完全不

可能

2%

不知道

2%

非常可

能 39%

比较可

能 46%

不太可

能 8%

完全不

可能

4%

不知道

3%

Page 13: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7

高价流量将阻碍 4G 推广

4G 功能方面,消费者最期待 4G 的视频功能。如果网速比当前网速快 3~5 倍时,

消费者最有可能尝试的功能是:1.观看视频(74%);2.阅读新闻(69%);3.

视频通话(62%)。4G 在推广之初,最吸引消费者的无疑是视频相关的业务。

而考虑到视频相关业务的数据流量消耗量很大,一般用户不能长时间地使用,

电信运营商推出特定时段的半价服务,将会大大激励技术引领者对 4G 业务的应

用与采纳。同时,技术引领者对于视频业务的采纳将会很快引领市场走势,让

更多的消费者开始涉足视频业务,真正体现出 4G 的优势。

然而,4G 视频服务的优势在初期难以体现。根据德勤 2013 中国移动终端消费

者行为调查显示,58%的手机用户选择的套餐每月数据流量小于 500M,这一流

量仅够观看半小时左右的高清视频。虽然大多数消费者选择 4G 时,希望能够流

畅地观看高清视频,但是由于套餐流量的限制,真正使用 4G 观看视频的用户还

是少数。

消费者在选择流量套餐时,有 38%的用户表示,希望能够选择固定流量套餐并

为超出的流量支付额外费用;另有 38%的用户表示,希望能够支付一定的费用

而获得某些上网服务(如:QQ、微信等)的无限制流量;仅有 12%的用户表示

希望能够支付额外费用获得不限流量套餐。德勤建议,电信运营商在推出 4G 服

务时,可以考虑和互联网公司结盟,设置某些服务的无限制流量套餐,同时注

重 4G 网络推广的实时反应速度。

Page 14: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014 年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趋势预测 8

四、虚拟运营商:群雄

争霸 民营资本进驻中国电信市场

德勤预测,2014 年,虚拟运营商(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MVNO)

将加速中国电信市场的多元化。新进驻的民营资本会依托自身的独特资源,开

发出各种产品组合,实现产品及市场策略的多样化,多种小众细分市场的需求

将会在未来被更贴切地满足。

MVNO 的发展以电信市场以及电信业务的逐步开放为背景。随着电信行业的不

断成熟,细分市场的需求越来越明显,而全球各国电信行业几乎都由少数几家

电信运营商垄断经营,很难照顾到各个细分市场的需求。这给虚拟运营商带来

了生存空间。MVNO 自身并不建设实体通信网络,而是从基础移动网络运营商

那里租用网络,来经营语音、短信、数据等通信业务。从虚拟运营商的发展规

模来看,西欧和北美的 MVNO 发展比较成熟,占据整体市场份额的 7~10%,而

全球其他市场的规模较小,整体用户市场份额仅占 3%。

2013 年 5 月 17 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

告》,允许民企经营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成为移动虚拟运营商;2013 年 11 月

15 日,工信部联合发改委发布通知称,转售企业在经营本地、长途、漫游通话、

短信、彩信和数据等转售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格,并对转售企业取消网内

网外差别定价限制,保证了虚拟运营商的灵活性;2014 年 2 月 8 日,工信部下

发虚拟运营商牌照批文细则,明文规定虚拟运营商不得投资无线网等基础电信

设施。这些政策逐步规范了中国 MVNO 这一全新的市场。

2013 年,全国电信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 13954 亿元,同比增长 7.5%,实现电

信业务收入 11689.1 亿元,同比增长 8.7%13。以全球市场虚拟运营商 3%的平

均市场占率来计算,未来中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市场规模超过 350 亿元。

MVNO 面临的挑战

MVNO 市场将呈现白热化竞争。首先,和基础移动网络运营商相比,MVNO 的

固定成本投资较少,进入门槛低。从国际 MVNO 经验来看,从零售业、娱乐业、

制造业到电信业等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 MVNO 参与者进入,对市场的争夺会

非常激烈。其次,拥有电信资源的基础移动运营商是 MVNO 天然的竞争者。基

础移动运营商本身有着丰富的移动服务运营经验,成熟的技术实力,并且掌握

了大量的用户基础,成为 MVNO 参与者们发展的最大的一道坎。

MVNO 的成功首先需要实现差异化竞争。MVNO 市场是伴随着电信市场的成熟

化,细分化而诞生,面对基础移动运营商强大的竞争力,MVNO 厂商需要利用

基础运营商的盲点寻找基础运营商无法或是没有推出的业务模式。

13资料来源:

http://www.china-consulting.cn/data/20140125/d10799.html

Page 15: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9

其次,MVNO 的发展的又一难题是如何吸引初期用户。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加

入 MVNO 的服务面临着换号与转网的问题。在进入市场初期,如果 MVNO 未

能给潜在用户足够的理由放弃现有的运营商,将很难吸引到足够的用户来分摊

运营成本,从而被市场淘汰。

MVNO 可行的业务模式

2014 年中国的 MVNO 市场上可能出现三种典型的业务模式:

第一种是面向大众市场,以价格为核心,追求用户体验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实

践者通常拥有大众品牌或者渠道方面的优势。它们将利用已有的广泛的用户基

础,推出通信+自有业务的捆绑套餐来凸显价格优势。从国际 MVNO 市场来看,

维珍,家乐福、沃尔玛、Tesco 等零售商都是成功的先例,这些公司自身拥有

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或是良好的零售渠道,在拓展 MVNO 的新客户时,能将营销

成本降到最低。

第二种模式关注细分市场及小众市场,以特定内容、特定产品为突破口,着力

满足目标客户的核心诉求。这种模式通常为在内容方面拥有优势的厂商所使用,

通过通信+已有业务的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业务,也以已有业务吸引原用

户加入其通信网络。国际 MVNO 市场典型案例是 Universal Music Mobile

France,该公司是 Universal 集团在法国建立的 MVNO,它将 Universal 丰富的

音乐资源以免费下载的套餐合约方式提供,将内容资源与 MVNO 提供的服务有

效捆绑,通过内容服务凝聚已有用户,扩大 MVNO 的市场份额。

第三种模式是聚焦细分市场及小众市场,以产品价格实现差异化的模式。这种

模式较为灵活,提供这种业务的厂商的规模也可能比较小,但是它们能敏锐地

抓住特定人群的需求,开发出配套但价格较低的业务模式。国际案例可以参见

Lebara Mobile 公司,该公司由三位在英国的斯里兰卡移民创建。它在欧洲多个

国家租用沃达丰的网络,为经常需要拨打国际电话的移民、外派工作人员、留

学生等少数用户群体提供服务。它以低廉的国际通话费用为主要卖点。由于目

标群体明确,促销手段明确,Lebara 在少数群体中的用户忠诚度很高。

Page 16: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014 年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趋势预测 10

五、可穿戴设备:备受

追捧

德勤预测,2014 年将是可穿戴设备销售额迅速增长的一年:智能眼镜、健康手

环以及智能手表都会有不错的销量。在这些可穿戴的电子设备中,智能眼镜会

带来最多的销售收入,单位平均售价约为 500 美元 14,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的

销量会低于智能眼镜,价格大约是 140 美元及 200 美元 15。

智能眼镜:昂贵的新玩具

智能眼镜使用起来有诸多不便,价格也较昂贵,但仍将有大量人群购买。智能

眼镜的缺陷来自于几个方面:首先,它们的对比度较低,长时间的使用会使人

感到眼睛疲劳;其次,智能眼镜的可视区域通常很小,一次只能阅读少于 10 个

字母 16,这意味着智能眼镜处理信息可能比较低效;最后,由于物理空间的限

制,智能眼镜无法配备高容量的电池,它的续航能力也成为一大问题 17。这些

缺陷使得智能眼镜的用户体验较为糟糕。

2014 年智能眼镜的售价应当在 400 到 600 美元之间,这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笔

不小的支出。但是,糟糕的用户体验和高昂的价格可能不会阻止人们购买这一

新鲜产品。毕竟,人们已经无数次地从科幻大片中看到并向往这样“酷”的产品,

技术的狂热追随者会因为能够拥有它而欣喜若狂。从全球经验来看,迄今为止

数百万的消费者已经花钱购买了第一款智能眼镜,这个热潮在 2014 年蔓延到中

国也并不奇怪。

功能方面,智能眼镜将会为我们的很多传统应用带来全新的用法。智能眼镜让

用户在不使用手指触摸的条件下就使用基于屏幕的应用,这需要培养新的使用

习惯。照相是其中的一个典范,智能眼镜解放消费者的双手,通过简单的一个

眨眼就进行一次拍照。运动和健康领域的应用也能很好地融入智能眼镜中,佩

戴者能通过智能眼镜实时监控他们的各种体征,甚至能在运动时分析自己的表

现 18。最后,智能眼镜也改变了提供个性化推荐的方式,这些个性化推荐能基

于用户位置,根据智能眼镜视野内的产品或是条形码进行相关推荐。

智能腕带:专业化移动医疗设备的前驱

智能腕带在 2014 年会有不错的市场需求,但却不大可能变为市场的主流。智能

健康腕带是一种戴在手腕上的计算设备,它能测量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指标,例

如走过的步数、睡眠的时长,来帮助人们量化自己的行为 19。目前,购买健康

腕带的人群大多是希望通过量化的数据来促使自己进行更多的锻炼。然而,仅

仅多佩戴一个智能腕带恐怕难以让他们改变长期疏于锻炼的习惯,人们会在最

初的一轮购买热情结束后迅速放弃这样的设备 20。

15资料来源:

http://www.juniperresearch.com/viewpressrelease.php?pr=347

http://www.forbes.com/sites/michaelwolf/2013/09/27/smartwatch-market-forecast-to-reach-15-million-in-2014/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the-smartwatch-market-grows-to-9-billion-2013-8;

http://www.computerwoche.de/a/google-glass-bereitet-den-weg,1237959

14资料来源:

http://gigaom.com/2013/08/08/why-google-glass-costs-1500-now-and-will-likely-be-around-299-later/

17资料来源:

http://www.engadget.com/2013/06/12/google-glass-teardown-battery-capacity/

16资料来源:

http://www.oculusvr.com/

18资料来源:

http://gigaom.com/2013/06/27/recon-jet-is-the-499-google-glass-alternative-for-athletes-and-exercisers/

19资料来源:

http://glass-apps.org/google-glass-application-list

20资料来源:

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technology/gadgets-and-gear/pricey-fitness-gadgets-are-the-new-lapsed-gym-memberships/article15116572/

Page 17: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11

智能腕带可能会渐渐演化为更为专业型的健康设备,受到某些特定人群的青睐。

第一类需求来自于专业运动爱好者们,他们更愿意购买高端的测量设备,更为

精准地测量、记录、分析各种运动数据。在这类需求的推动下,智能腕带将会

升级记录功能、增强各种后续分析及数据处理功能。

第二类需求来自于特定疾病患者的需求。智能腕带很可能增添各种专业传感器,

对人体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例如,糖尿病人能够通过智能腕带实时监控并记录

他们的血糖水平,为控制血糖水平或者是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提供帮助。

老龄化、移动互联的普及、远程医疗的高速发展等外界条件都给可穿戴设备的

长期发展带来了良好的信号。智能腕带作为传感器、电子终端、和通信设备的

综合体,会对病人、外科医生和保险公司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根据联合国的数

据,2000 年,全球每 10 个人中有 1 个超过 60 岁;到 2050 年时,每 5 个人中

就有一个人超过 60 岁。需要监控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压、晚发型糖尿病、心脏病,

主要患者是老人。这意味着,用于慢性病家庭健康管理的移动设备需求将持续

增长,并最终形成一块巨大的市场 21。

智能手表:前景未卜

与智能眼镜和智能腕带相比,智能手表的发展前途未卜 22。首先,发展智能手

表所依托的技术尚待成熟。智能手表通常只有一块小屏幕,需要语音识别技术

辅助输入。然而,当前语音技术的发展速度低于预期,识别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这使得智能手表的用户体验非常糟糕。

其次,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同质性较强。不同于智能眼镜,智能手表上的应用

与智能手机相似度极高 23。这意味着智能手表很容易被智能手机取代。如今的

智能手机已经发展到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它拥有了广泛的用户基础、优秀的

用户体验、以及成熟的发展模式,消费者已经习惯了随身携带智能手机。抛开

不怎么可靠的语音识别技术不谈,大屏的高端智能手机的用户体验明显好于智

能手表。在拥有了智能手机之后,购买一个智能手表所能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

微乎其微 24。

21资料来源:

http://labs.chinamobile.com/news/93806_p2

22资料来源:

http://allthingsd.com/20131106/with-190000-smartwatches-sold-pebble-boosts-iphone-support/ http://press.ihs.com/press-release/design-supply-chain-media/ihs-news-flash-fast-facts-a

nd-analysis-todays-smartwatch-ann.

23资料来源:

http://news.chinabyte.com/194/12737194.shtml

24资料来源:

http://www.technologyreview.com/review/520236/so-far-smart-watches-are-pretty-dumb/

Page 18: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014 年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趋势预测 12

六、耐用电子设备:渐

趋普及

德勤预测,2014 年,坚固耐用、适合各种恶劣现场工作环境使用的电子终端设

备的售价将降至 250 美元以内。这些设备可以协助人们完成各种户外工作,例

如:车辆租赁、高速公路监察、包裹配送等。2014 年,这些耐用电子设备的年

销售量将增加近 1000 万台,使用存量将达到 3000 万台,增幅近 50%,市场整

体的规模将得到有效提升 25。

2014 年,除了当前已经在使用的耐用电子设备外,还将额外产生 1000 万部的

市场需求,这种适合现场工作人员在外场使用的耐用电子设备的售价在 30~100

美元之间,成本大约维持在 250 美元(配置以 1.5 GHz 处理器,8GB 的内存,

4.5 英寸钢化屏,Wi –Fi,蓝牙计算)以内 26。

耐用电子设备价格不断下降

耐用电子设备的价格近年来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使用方式的改变。之前的

产品需要有高强度防摔、防尘、防潮等特性,以适合粗放使用的现场环境。而

现在只需要购买有耐磨屏幕的智能手机、PAD 等终端设备,再加上一个特别设

计的外壳就可以了 27。

2014 年,由于价格不断下降,全球将会有更多的现场工作人员使用耐用电子设

备完成数以千万计的、与数据连接相关的工作。数据录入、工作分配、查看地

图和在线绘图等功能,可以大大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廉的购买价

格,特别是与按次付费使用的现场软件的组合,可以根本改变现场工作人员的

工作方式。

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一直在办公室内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

在过去的十年中,这些设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很难做到完好无损。因此,现

场工作人员一直在寻找高强度的坚固设备,无论是对讲机还是用于数据输入的

PDA 等,来提高他们的户外工作效率。这些设备通常成本高昂,特别是用于数

据传输的 PDA,设备硬件单位成本可能超过 1000 美元,另外还需要支付额外

的软件使用成本(每年约几百美元)。

耐用电子设备开始普及

德勤认为,耐用电子设备的普及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摩尔定律和规模经济将会在一段时间内提高设备的质量并且降低设备的

价格 28。2014 年消费品市场上将会有大约 15 亿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相比

之下,适合现场使用的耐用电子设备在 2012 年的销售量仅为 2000 万台,增长

空间巨大。

25资料来源:

http://money.cnn.com/2013/05/22/technology/mobile/caterpillar‑phone/ 26资料来源:

http://www.otterbox.com/iPhone‑5‑Armor‑Series‑Case/apl10‑iphone‑5,default,pd.html?dwvar_color=V5

27资料来源:

http://www.corninggorillaglass.com/Gorilla‑Glass 28资料来源:

http://www.canalys.com/chart/ index.html#display‑84

Page 19: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13

其次,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功能模式需求并寻求差异化的竞争,耐用电子设备

变得越来越强大。如今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寿命不仅延长到了成千上万

个小时,而且大多时间能够被方便地存放在口袋和包里随身携带 29。这拓展了

耐用电子设备的使用范围。

最后,除了依赖对电子设备的物理保护,企业也开始关注现场员工使用习惯上

的改变,并且努力做到鼓励员工小心使用设备。这些设备通常能够做到公私兼

用,将一些私人需求(例如即时通信、简单的高质量的拍照功能等)融入这些

现场终端设备后,员工会更加小心地使用,因而降低了企业成本。

29资料来源:

http://www.telegraph.co.uk/technology/mobile‑phones/9365085/Smartphones‑hardly‑used‑for‑calls.html

Page 20: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014 年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趋势预测 14

七、娱乐行业:步入内

容为王时代 电影、电视及网络视频将展开全面的内容比拼

德勤预测, 2014 年影视媒体行业围绕内容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独播权的价

格会不断攀升,这样的内容竞争还可能会进一步蔓延至体育行业,为体育行业

的发展带来新的力量。对于网络视频巨头来说,拥有独一无二的内容是实现差

异化竞争、吸引消费者的主要方式。

各大巨头为了赢得多屏竞争的胜利,纷纷斥资获取丰富的独有视频内容。爱奇

艺投入 2 亿元购买时下热播的《爸爸去哪儿》等五档综艺节目;腾讯则购买了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的网络独播权,出价高达 2.5 亿元 。

各大互联网公司也纷纷斥巨资扶持自制视频内容。此种运营模式已经获得初步

的成功。搜狐自制网络剧《屌丝男士》两季获得了超过 4 亿播放量,覆盖网民

人数超过 6000 万。而到第二季时,按照每千次展示广告费用计算的广告规模已

经达到电视剧级别 30。2014 年这种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进一步推高内容的质量

和价格。

各大互联网公司对视频内容的争夺

网络视频商 视频内容获取计划 投入金额

爱奇艺

《爸爸去哪儿》、《康熙来了》、

《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

《百变大咖秀》等五档综艺节目

2 亿

腾讯 《中国达人秀》和《中国好声音》

的独家网络播放版权 2.5 亿

优土 自制节目 3 亿

56 自制节目 整体内容成本的 50%

视频内容的竞争甚至吸引了房地产商的加入。以万达为首的地产商以文化路线

切入,构建娱乐地产,未来有可能会成为好莱坞影视外包制作基地。万达在收

购美国 AMC 后,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经营商。近期,万达在青岛

投资建立东方影都,建立休闲娱乐一体化产业基地,引爆电影内容。预计东方

影都落成后,“每年将会有 30 部左右的外国电影,100 部左右的国产电影在此拍

摄制作”31。

30资料来源:

http://net.chinabyte.com/101/12660101.shtml

31资料来源: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9/22/c_117456954.htm

Page 21: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15

内容争夺可能刺激体育行业发展

体育内容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较为滞后,有待开放。而网络视频厂商对内容的争

夺则为体育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全球范围内,体育是视频内容的重要来源。全球高端体育转播权价值在 2013

年已经达到 212 亿美元,在 2009 到 2013 年之间,平均每年以百分之五的速度

增长,这将超出 2014 年的全球付费电视收入的增长预期 32,也会超出 2014 年

整体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 33。从播出时间来看,高端体育节目在全球体育节目

中只占到很小一部分,却吸引到了绝大多数观众,构成了体育节目的黄金收入

内容。

中国体育行业发展严重滞后,整个行业的产值仅占 GDP 的 0.6%,且 80%的收

入来自于体育用品和服装鞋帽的制造与销售。相较而言,美国体育行业的产值

占 GDP 的 3%,是汽车行业的两倍。在美国体育行业中,体育产品产值占比不

到 20%。美国体育产业以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为支柱,主要收入来自于电视转播

权和门票,其中电视转播权就占职业体育收入的 50%。

中国体育赛事转播在渠道推广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难以获得足够的转播费收

入。CCTV5 拥有 80%左右的体育节目收视率、90%国内赛事和 80%国外赛事

的转播权 34。CCTV5 一家独大的地位限制了赛事主办方传播渠道的选择。

视频提供商在内容方面的竞争可能会改变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滞后现状。目前,

体育赛事转播权的竞争较弱,体育转播费用不高,对视频提供商来说进入门槛

较低。此外,视频提供商纷纷瞄准智能电视这一全新领域,大屏电视又是观看

体育节目最佳的选择,因此,购买体育转播权能够为视频提供商发展智能电视

带来独特的内容竞争力。这些因素可能会促使视频提供商成为下一个体育赛事

转播权的大买家,从而增加体育赛事播放渠道的选择余地,使得整个市场变得

更加开放、并释放出更多的利益。

手游进入内容和平台混合竞争阶段

德勤预测,2014 年手游行业将从内容竞争拓展到内容与平台的混合竞争阶段。

2013 年,移动游戏市场玩家人数和市场规模已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移动玩家数

量增长了 248.5%,达到 3.1 亿,营收增长了 246.9%,达到 112.4 亿,占到了

整个游戏市场的 13.5%,比 12 年上升了 8.1%35 。随着廉价高性能的智能手机

的进一步普及,这一势头将会在 2014 年继续保持,移动游戏市场的竞争也会愈

发激烈,促使游戏厂商寻找新的竞争优势。

单款游戏不但要与众多同质游戏竞争,更大的潜在竞争者来自于超级平台中的

类似游戏。2013 下半年,腾讯微信推出四款手游。凭借 6 亿受众的庞大基数,

腾讯手游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就登上了月度覆盖人数排行榜榜首,成为 2013

年手机游戏的最大赢家。平台的重要性将在 2014 年愈发凸出,更多的游戏会选

择依附有巨大受众的游戏平台拓展市场。游戏的竞争已经从单独的内容竞争演

变为平台的竞争。

35资料来源:

http://c.mofang.com/guonei/122-50826-1.html

32资料来源:

http://www.rapidtvnews.com/index.php/20

13082029310/global‑pay‑tv‑market‑to‑

see‑double‑ digit‑revenue‑growth.html; https://www.abiresearch.com/press/worldw

ide‑pay‑tv‑service‑revenue‑to‑reach‑usd‑

245‑

34资料来源:

http://cnsoccer.titan24.com/2013-05-31/302695.html

33资料来源:

http://www.imf.org/external/ pubs/ft/weo/2013/02/weodata/weorept.aspx?pr.x=78&pr.y=6&sy=2011&ey=2018&scsm=1&ssd=1&sort=country&ds=.&br=1&c=001%2C110%2C163%2C119% 2C123%2C998%2C200%2C904%2C901%2C505%2C511%2C205%2C440%2C406%2C603&s=NGDPD&grp=1&a=1

Page 22: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014 年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趋势预测 16

Android 平台移动游戏 2013 年 9 月份月度覆盖人数及月度有效使用时间 36

游戏名称 月度覆盖人数

(万人)

天天爱消除 5501

节奏大师 3851

天天连萌 3608

天天酷跑 2873

植物大战僵尸 2 2514

神庙逃亡 1832

保卫萝卜 1427

水果忍者 1209

消灭星星 981

JJ 斗地主 589

游戏名称 月度有效使用时

间(万分钟)

天天爱消除 638665

节奏大师 390326

植物大战僵尸 2 388922

天天酷跑 325300

JJ 斗地主 168635

天天连萌 166501

消灭星星 165806

保卫萝卜 155773

我叫 MT 124827

波克斗地主 81419

(注:绿色字体为微信游戏)

手游平台的作用不断彰显后,更多的互联网巨头也将加入平台的征战中来,阿

里巴巴明确 2014 年将打造手游平台,并以价格竞争为切入点。已有的手游下载

平台、有丰富经验以及用户基础的传统端游、页游厂商、甚至虚拟及实体电信

运营商都有可能加入到游戏平台的争夺当中。

36资料来源:

http://game.iresearch.cn/mmog/20131106/217985.shtml

Page 23: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17

八、新媒体:征战蔓延

至视频

新媒体全面战胜传统媒体

全球新闻出版行业中,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的趋势已经明朗。欧洲地区,报业

早在 2007~2011 年已经呈现出行业崩溃式衰退。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

传统报业大国也无一幸免,美国有三百多家报社关闭。而一些报纸“新闻网络化”

的努力并没有遏制住财务状况的恶化。2013 年夏天,《华盛顿邮报》被亚马逊

创始人贝佐斯收购,更为全球新闻出版行业的衰退做出深刻的诠释 37。

由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中国传统报业的受众流失也已成定局。报业广告

总额在 2012 年第一次出现了下滑拐点,从而带来中国报业 30 年以来第一次广

告收入与发行收入的双降。近年来智能移动设备的快速渗透,进一步加剧了报

纸受众的流失 38。2013 年上半年,中国报纸零售总额环比下降 8.87%,达到历

年最高下降比例,部分种类的报纸零售量跌幅继续呈现加大的趋势 39。中国传

统报业主营市场正在急剧萎缩,报业的“寒冬”已经到来。

2007-2012 年中国报纸行业收入(广告+发行)单位:亿元40

215 228 247 268 302 293

322 343 371

439 487 450

0

300

600

90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报纸广告经营收入 报纸发行收入

37资料来源:

《德勤-中国报业的危机与涅磐时刻》

+10% -6%

38资料来源:

《德勤-中国报业的危机与涅磐时刻》

39资料来源:

http://vdisk.weibo.com/s/aHjUieQjuysVk/1379988840

40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

报》:2013中国传媒蓝皮书

Page 24: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014 年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趋势预测 18

2007-2012 年中国 GDP/传媒产业/报业总收入增速41

新媒体征战蔓延至视频领域

德勤预测,2014 年,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将会蔓延至视

频领域。视频领域新媒体的竞争涉及硬件设备、内容及流通渠道的全面征战。

2014 年,能轻易将互联网内容转至电视屏幕的智能电视 42 将成为新媒体征战的

焦点。传统的电视制造商、互联网公司相继推出各具特色的智能电视,并且与

自主提供的视频内容打包销售。2013 年 1~6 月,中国智能电视累计零售量达

1128 万台,同比增长 132.24%,市场渗透率高达 46%43。智能电视对传统电视

业的影响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是战略层面的。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宽带的

普及,智能电视成为新媒体进入电视行业的切入点,今后将形成一个包括终端、

内容提供商以及平台提供商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

其次,内容共享、多屏合一将是新媒体在视频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2013 年开

始,中国著名互联网公司、电信设备制造商、终端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服务

商等纷纷出手开始抢占客厅的最后一块屏幕——电视屏幕。2014 年,各方竞争

主体将会运用各自的技术优势或者资源优势,用最为简洁的方式将互联网内容

内容直接切换到电视屏幕之上。衍生产品及服务将会成为竞争的关键。例如:

如何在视频播放之后的后续服务中提高用户体验、锁定潜在用户、挖掘更多价

值等,这些后续服务将会成为新媒体的竞争焦点。

德勤预测,在 2014 年终端设备制造商将会在内容渠道方面做出更多的创新,例

如多屏终端的视频共享等。而电信运营商则将从开发云平台、为用户提供更优

质的增值服务角度进行业务拓展。

11.4% 9.6% 9.2%

10.4% 9.3%

7.8%

13.6% 14.0%

20.3%

17.6%

15.2% 13.4%

3.2%

6.3% 8.1%

14.5%

11.6%

-5.8%

-10.0%

-5.0%

0.0%

5.0%

10.0%

15.0%

20.0%

25.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GDP年增长率 传媒产业年增长率 报业收入年增长率

43资料来源:

互联网实验室《2013中国智能电视产业发展

研究报告》

41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

报》:2013中国传媒蓝皮书

42本文智能电视定义为:通过对传统电视硬

件升级、或用机顶盒、USB 或 HDMI 接口连

接的外设,使得传统电视拥有全开式平台,

可持续对功能进行扩充和升级的新电视产

品。智能电视可以轻易将互联网上的内容转

至电视屏幕 。

Page 25: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19

九、在线教育:高速增

长 网络公开课增长潜力巨大

德勤预测,2014 年,全球在网络公开课(MooCs)中注册的学生会比 2012 年

多 100%,达到 1000 万的用户量。盈利或非盈利的高等教育市场将是整个教育

市场中最大的一块,年销售额将高达 4000 亿美元。公司技能培训的市场逐渐扩

大,年销售额将达到 1300 亿美元。2014 年到 2015 年,企业的员工培训以及继

续教育所带来的用户可能会是网络公开课增长最快的一个群体。

相较于传统的线下教育,网络公开课的优势在于:第一、受众广,潜在用户可

达数百万;第二、课程开放且收费便宜,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或花很少的钱参加

这些课程,比起传统大学昂贵的学费,这显然更有吸引力。

传统课程与网络公开课的一个巨大的不同就是完成率,相关调查指出,93%的

网络公开课学生都没能完成他们参与的课程 44。而绝大多数在大学或者公司参

加课程的学生都想要或者必须要完成这些课程,并且会不断努力直至通过为止

45。即便在那些辍学率高达 50%的大学,学生的课程完成率依然是网络公开课

平均完成率的 7 倍。

为何网络公开课的完成率如此低?这不是因为课程很无趣,也不是因为网络公

开课的学科知识教的不够好。德勤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网络公开课的教学方法

还处于相对不成熟的阶段:传统的学校课程已经经过了数百年的教学实践和改

进,而网络公开课从诞生到现在只有仅仅 5 年。

全球教育市场来看,每年大约有 1~1.25 亿的学生参加传统的高等教育或是公司

的职业培训,他们每人每年大约要上 8~10 节课,每年总共参加约 10 亿次左右

的课程 46。然而,网络课程在其中所占比率却非常有限。

虽然网络公开课的增长潜力巨大,但是德勤认为通过网络公开课完成的课程数

只会占到 2014 年所有高等教育课程完成数的约 0.2%。这意味着,短期内网络

公开课对于 15000 亿市场规模的全球高等教育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 47。网络公

开课如果想要取得和传统高等教育相同的影响力,它就必须获得三种不同群体

的认可:政府、雇主以及教育机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取得学位。很多包括网站设计以及水管制造

在内的企业积极地采用网络公开课作为他们内部培训的一部分 48。实际上,一

项调查指出,70%的公司都有兴趣将网络公开课作为它们内部培训的一部分,

31%的企业已经有了相应的计划 49。

45资料来源:

http://www.thestar.com/news/canada/2009/09/20/1_in_6_firstyear_university_students_wont_make_the_grade.html) http://www.thestar.com/news/canada/2009/09/20/1_in_6_firstyear_university_students_wont_make_the_grade.html)

48资料来源:

http://blog.coursera.org/post/53374336556/yahoo-sponsors-employees-to-earn-verified-certificates http://online.wsj.com/article/PR-CO-20131030-912463.html; https://www.edx.org/blog/global-steel-manufacturer-tenaris-adopts

47资料来源:

http://gsvadvisors.com/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2/04/GSV-EDU-Factbook-Apr-13-2012.pdf

46资料来源:

http://www.motherjones.com/politics/2013/06/student-loan-debt-charts

49资料来源:

http://www.forbes.com/sites/joshbersin/2013/11/30/the-mooc-marketplace-takes-off/

44资料来源:

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news/mooc‑completion‑rates‑below‑7/2003710.article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jonathan‑haber/mooc‑attrition‑rates‑runn_b_4325299.html

Page 26: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014 年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趋势预测 20

德勤认为,未来几年,下列因素将帮助网络公开课获得突破性进展:1、网络教

育低廉的价格;2、各行业技能半衰期的不断缩短;3、政府缺少资金但又需要

资助再教育;4、基于网络和视频的教学模式与网络公开课的契合程度不断提高;

5、互联网、宽带、电子设备、大数据等技术的高速发展。

短期内,网络公开课并不会对传统教育带来多少威胁。它甚至在长期内也难以

构成一个威胁。然而,网络公开课平台的提供者却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它们不仅通过向在其平台上开设公开课的教育机构收费,同时也向学生提供相

关培训证明的服务。

中国在线教育对传统教育冲击较弱

2014 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将不断扩张。国内在线教育市场中已有的竞争主体,

可大致分以下几类:

国内在线教育提供者分类 50

背景分类 公司举例

互联网巨头 网易云课堂、网易公开课、淘宝同学、

YY 教育、 百度教育

传统教育行业拓展在线教育业务 新东方在线、学而思网校、环球雅思网

校、 尚德教育 、学大教育、华图网校

成立较久的在线教育机构 沪江网、 正保远程、ATA、 黄冈中学网

校、 弘成教育、VIPABC

新创的在线教育公司 91 外教网、多贝网 、传课网、 粉笔网

以上类别中,以互联网背景起家的在线教育,大多为教育类视频、PPT 、或者

远程直播的分享网站,它的盈利模式和视频分享网站本质上没有区别,即通过

免费或较低的价格来分享一些内容产品,然后攒流量,直到成为平台,推出自

己的收费产品。

对于以线下教育发展到线上的公司来讲,其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也几乎都是参

照线下模式,把课程搬到网上开展。此类公司在线下产品内容和课后相关服务

等方面有着多年经验的积累,同时已经拥有稳定的用户群,因而更易采取向终

端客户收费的方式来盈利。

和全球在线教育发展相比,中国在线教育未来有以下不同的发展趋势:

首先,在线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在中国会远小于全球市场。包括美国在内的

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给予网络课程相应的学位认证。但中国传统的学历教育

50表格整理自:

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TA3NDM1MzUwMQ%3D%3D&appmsgid=10001515&itemidx=1&sign=8b7990b708261dd8f2fa78f857441eac&scene=2&uin=MjY2OTkwNjQ4MQ%3D%3D

Page 27: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1

很难为网络教育打开通道,政府、雇主和传统教育机构对网络教育的认同度在

短时间内难以提升。

其次,教育与娱乐相结合的在线教育将有望在未来三年实现最快增长。手机应

用程序与网站在线内容相互补充,将会在各自细分领域中形成忠诚的付费用户。

例如,在儿童教育领域较为出色的贝瓦网及宝宝树围绕着固定年龄段的儿童,

开发出系列的衍生游戏教育产品,成为近年来中国 TMT 行业中成长最快的企业

之一。

最后,考试培训类教育市场的刚性需求将在未来形成固定的在线教育市场。中

国各类专业考试有巨大的市场:例如,公务员考试、英语考试、各类从业资格

考试每年的参与人数都极为庞大。以公务员考试为例,2011 年到 2013 年,公

务员考试参考人数分别为 90.2 万、96 万、111.7 万,参考人数节节攀升 51。针

对此类考试的考前培训内容固定,受众数量巨大且遍布全国各地,相关学科的

名师资源极为有限,在线教育能够完美地解决有限的师资资源与地域分散的庞

大需求之间的矛盾,未来将形成中国特有的在线教育利润支柱。

51资料来源:

http://www.edu24ol.com/web_news/html/2012-11/201211281032466592.html

Page 28: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014 年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趋势预测 22

十、电子诊断:成长空

间巨大 全球电子诊断市场迅速发展

德勤预测 2014 年电子诊断将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2014 年,全球预计会有

1 亿次电子诊断,与医生亲自出诊相比节约超过 50 亿美元 52。与 2012 年相比,

这一数字增长了 400%。北美的电子诊断的数量居全球之首,在美国和加拿大,

医生大约每年进行 6 亿次诊断,其中大约一半都可以利用电子诊断解决,到

2014 年,实际电子诊断次数将达到约 7500 万次,占到潜在电子诊断市场的

25%53。

典型的电子诊断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利用即时视频来实现。绝大多数的实用

性更强的电子诊断是通过病人填写表格、问卷、上传照片来实现的。这些表格,

问卷和上传的照片通常是由医生预设好的,根据诊断某类病症所需信息整理而

成。

2010 年,美国有 12 亿次病人来到医院寻求诊断,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年去医院

3.3 次。至少有一半的病人的需求是初级医疗服务。因为延长处方、感冒、胃痛、

喉咙痛、耳痛、皮肤长疹等最简单的症状而去看医生的病人大约占到了 1.1 亿次,

所有的这些症状都可以通过电子诊断的方式检查或是解决 54。

德勤预计,发达国家电子诊断市场的市场潜力估计在 500 到 600 亿美元之间,

计算如下:在 2010 年,每个英国居民平均访问医生 6.3 次 55。假设欧洲人的习

惯与美国人相似,那么其中大约一半的访问都是为了初级医疗服务,因而可假

设发达国家每人为初级医疗服务去医院的频率约为每年 3~4 次。这一类人群的

数量大约在 10 亿左右,这意味着发达国家居民每年为初级医疗服务去医院的次

数约为 35 亿次。每次医生的诊断费用从西班牙的 11 美元、到德国的 40 美元、

再到美国的 89 美元不等 56。采用发达国家的平均值 50 美元作为估计值,那么

总共的花费大约为 1750 亿美元。考虑到并不是所有的诊断都通过电子方式进行,

但只要有 30~40%的比率,发达国家电子诊断的市场规模就可以达到 500-600

亿美元。

2014 年的商业环境为电子诊断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全球的健康行业都在

通过预防、早期诊断、以及整合信息技术的方式来减少医疗成本 57。外界环境

的因素进一步促进了电子诊断的发展,例如:外科医生的缺乏,全球医疗保险

覆盖人口不断增长 58。一方面,电子诊断减少出行时间和成本,因其方便、快

捷而吸引着消费者;另一方面,电子诊断的便利性可能会促使消费者更多地利

用这一途径进行远程医疗咨询,这将抵消部分因电子诊断带来的医生时间和医

院成本的节约 59。

53资料来源:

http://www.cdc.gov/nchs/fastats/docvisit.htm

52附注说明:

在一次电子诊断比普通诊断节约50美元以上

的假设下,文中所述能够成立,例如美国和

加拿大。然而一些其他国家采用电子诊断的

节约额可能少于这个数。考虑到在2014年北

美是这个市场的大头,5亿美元是一个比较

合理的估计。

55资料来源:

http://www.oecd-ilibrary.org/sites/9789264183896-en/03/02/g3-02-01.html?contentType=&itemId=/content/chapter/9789264183896-29-en&containerItemId=/content/serial/23056088&accessItemIds=/content/book/9789264183896-en&mimeType=text/htm

54资料来源:

http://www.cdc.gov/nchs/fastats/docvisit.htm

59资料来源:

http://www.healthcare-informatics.com/article/making-evisit-work?page=2

58资料来源:

http://www.who.int/bulletin/volumes/86/7/07-046474/en/

57资料来源:

http://my.gartner.com/portal/server.pt?open=512&objID=253&mode=2&PageID=2283783&resId=2552815&ref=QuickSearch&sthkw=hype+cycle+telemedicine#h-N73037

56资料来源:

http://www.advisory.com/Daily- Briefing/2012/03/06/costs-of-care

Page 29: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3

中国电子诊断市场处于前期孵化阶段

在中国市场中,电子诊断虽然有巨大的市场,但 2014 年依然是用户习惯培养和

市场前期孵化的阶段。

中国电子诊断领域的领军企业已经开始培育用户的使用习惯,然而,成熟的能

够盈利的商务模式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培育。春雨医生,5U 医生等行业先驱尝

试了不同方式的盈利可能。5U 医生通过收费的单次诊断、会员制年卡等方式获

得利润,并与医生分成;而春雨医生则采用免费及收费会员并存的方式培养忠

诚用户。春雨医生日均提问量为 2.5 万个(2014 年 1 月数据),春雨医生每年

都要给医生补贴数百万元以维持医生解答问题的积极性。

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决定了中国电子诊断发展和全球电子诊断发展的不同:

第一、中国多年医疗体系是以药养医,诊断本身的收费极其低廉,消费者已经

习惯支付区区几元的挂号费来就医问诊。因此,电子诊断在中国难以体现价格

优势,很难吸引用户。行业先驱试水企业如果对电子诊断定价过高,将流失大

量的潜在用户。大多企业在初期还是选取免费方式,但后期如何盈利将成为生

存难题。

第二、由于医疗体系在中国相对封闭,首先参与到电子诊断模式中的医生都是

以个人名义参与,和国外的电子诊断体系相比,中国的电子诊断缺乏统一的、

有体系的、针对各种疾病信息设计的专业问卷表格。

目前,中国电子诊断用户采取自由提问的方式,医生根据用户描述的并不全面

的信息给出初步回复。这样的体系弊端非常明显:医生将做大量的重复工作、

在辨识疾病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只能针对简单的病症给出初级的建议。对于复

杂疾病的诊断,由于缺乏全面的信息及化验辅助,医生很难给出诊断结果。

2014 电子诊断在中国可能盈利的方向:

第一、通过手环等设备记录心跳、脉搏等各种身体状况特征,标记运动路线并

通过与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同步分享到朋友圈等简单的可穿戴设备将会大行其道。

第二、更加专业化、细分化、功能明确的移动电子诊断设备将在各个细分领域

开拓出市场。例如,一些企业开始专攻孕期市场,出租胎儿胎心监控的设备,

并且提供全天候的远程诊断服务。今后,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孕期专项服务

等需要长期监测的医疗需求将会成为电子诊断及各种可穿戴设备首先爆发的市

场。

第三、由于中国市场医疗体系的特殊性,电子诊断先驱企业可以考虑和医院合

作,进行挂号分诊等医疗电子化服务,拿到进入电子医疗巨大市场的入场券。

Page 30: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014 年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趋势预测 24

作者

周锦昌 William Chou

德勤中国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TMT) 主管合伙人

Deloitte China TMT, Industry Leader

德勤中国创投规划 主管合伙人

Deloitte China VC Program Leader

中国投资协会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 of IAC Vice Chairman

邮箱:[email protected]

周锦昌先生是德勤中国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的主管合伙人,同时也是教育行业以及德勤中国 VC

联盟的主管合伙人,周先生同时担任 AAMA 亚杰商会摇篮计划的第 7 期导师。

周先生拥有超过 25 年的会计、审计和咨询经验,他领导跨部门的团队关注行业变化的需求;负责

本事务所的经营策略、行业的调研,并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同时他还参与德勤全球的业务,现

为德勤全球 TMT 执行委员会成员;同时周先生也是德勤中国董事会成员。

侯珀 Po Hou

德勤管理咨询中国区合伙人

Partner, Deloitte Consulting China

邮箱:[email protected]

侯珀先生是德勤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负责电信、传媒和科技行业咨询服务。从事管理咨询的 16

年间,侯先生服务于电信运营商、传媒制作、广告公司、通讯设备制造商、软件公司和互联网服务

公司,服务内容涉及增长战略、兼并和收购、运营管控、组织架构设计。加入德勤之前,侯先生曾

就职于麦肯锡公司和 Oliver Wyman 公司。

孟昭莉 Zhaoli Meng

德勤中国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 (TMT) 卓越中心负责人

Deloitte China TMT Center of Excellence

邮箱:[email protected]

孟昭莉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现任德勤中国科技、传媒及电信卓越中心负责人。孟博士在互

联网经济、电子产业、新能源产业、以及企业管理等领域有十多年的研究经验。她近年来几十篇主

要研究成果发表在 China Daily、Interfax、哈佛商业评论、北大商业评论、中欧商业评论等报刊中。

她所著《管理经济学》一书被多所知名大学选为 MBA 教材,她同时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

大学等多所院校教授 MBA 课程。加入德勤之前,孟昭莉博士曾任职于埃森卓越绩效研究院大中华

区研究主管、三星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

Page 31: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5

Duncan Stewart

德勤加拿大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 (TMT) 研究中心总监

Director of Deloitte Canada Research

Deloitte Canada

联系电话:+1 416 864 3536

邮箱:[email protected]

Duncan Stewart先生是DSAM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他也是Tera资本投资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Paul Lee

德勤全球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 (TMT) 研究中心负责人

Director, Head of Global TMT Research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Limite

联系电话:+44 20 7303 0197

邮箱:[email protected]

Paul Lee先生在加入德勤前曾任职于Gartner咨询公司,也曾就职于世界电信产业中立咨询机构Ovum公司。

Page 32: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2014 年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趋势预测 26

德勤中国联系方式

北京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北京分所

中国北京市东长安街 1 号

东方广场东方经贸城德勤大楼 8 层

邮政编码:100738

电话:+86 10 8520 7788

传真:+86 10 8518 1218

哈尔滨

德勤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哈尔滨分公司

中国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 368 号

开发区管理大 1618 室

邮政编码:150090

电话:+86 451 8586 0060

传真:+86 451 8586 0056

深圳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

合伙)

深圳分所

中国深圳市深南东路 5001 号

华润大厦 13 楼

邮政编码:518010

电话:+86 755 8246 3255

传真:+86 755 8246 3186

成都

德勤咨询(成都)有限公司

中国成都市人民南路二段 1 号

仁恒置地广场写字楼 34 层 3406 单元

邮政编码:610016

电话:+86 28 6210 2383

传真:+86 28 6210 2385

香港

德勤 • 关黄陈方会计师行

香港金钟道 88 号

太古广场一座 35 楼

电话:+852 2852 1600

传真:+852 2541 1911

苏州

德勤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苏州分公司

中国苏州市工业园区苏惠路 88 号

环球财富广场 1 幢 23 楼

邮政编码:215021

电话:+86 512 6289 1238

传真:+86 512 6762 3338 / 3318

重庆

德勤咨询(重庆)有限公司

中国重庆市渝中区

解放碑民权路 28 号

英利国际金融中心 33 层 8 单元

邮政编码:400010

电话:+86 23 6310 6206

传真:+86 23 6310 6170

济南

德勤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济南办事处

中国济南市泺源大街 150 号

济南中信广场 A 座十层 1018 单元

邮政编码:250011

电话:+86 531 8518 1058

传真:+86 531 8518 1068

天津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

合伙)

天津分所

中国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 189 号

津汇广场写字楼 30 层

邮政编码:300051

电话:+86 22 2320 6688

传真:+86 22 2320 6699

大连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大连分所

中国大连市中山路 147 号

森茂大厦 1503 室

邮政编码:116011

电话:+86 411 8371 2888

传真:+86 411 8360 3297

澳门

德勤 • 关黄陈方会计师行

澳门殷皇子大马路 43-53A 号

澳门广场 19 楼 H-N 座

电话:+853 2871 2998

传真:+853 2871 3033

武汉

德勤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武汉办事处

中国武汉市建设大道 568 号

新世界国贸大 38 层 02 号

邮政编码: 430022

电话:+86 27 8526 6618

传真:+86 27 8526 7032

广州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广州分所

中国广州市天河路 208 号

粤海天河城大厦 26 楼

邮政编码:510620

电话:+86 20 8396 9228

传真:+86 20 3888 0119 / 0121

南京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

伙)

南京分所

中国南京市汉中路 89 号

金鹰国际商城 11 层

邮政编码:210029

电话:+86 25 5790 8880

传真:+86 25 8691 8776

厦门

德勤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厦门办事处

中国厦门市思明区鹭江道 8 号

国际银行大厦 26 楼 E 单元

邮政编码:361001

电话:+86 592 2107 298

传真:+86 592 2107 259

杭州

德勤商务咨询(杭州)有限公司

中国杭州市教工路 18 号

欧美中心企业国际 A 区 605 室

邮政编码:310013

电话:+86 571 2811 1900

传真:+86 571 2811 1904

上海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

伙)

中国上海市延安东路 222 号

外滩中心 30 楼

邮政编码:200002

电话:+86 21 6141 8888

传真:+86 21 6335 0003

Page 33: Deloitte proposal template

关于德勤全球

Deloitte (“德勤”)泛指德勤有限公司(一家根据英国法律组成的私人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称“德勤有限公司”),

以及其一家或多家成员所。每一个成员所均为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实体。请参阅 www.deloitte.com/cn/about

中有关德勤有限公司及其成员所法律结构的详细描述。

德勤为各行各业的上市及非上市客户提供审计、税务、企业管理咨询及财务咨询服务。德勤成员所网络遍及全球逾

150 个国家,凭借其世界一流和高质量专业服务,为客户提供应对最复杂业务挑战所需的深入见解。德勤拥有约

200,000 名专业人士致力于追求卓越,树立典范。

关于德勤大中华

作为其中一所具领导地位的专业服务事务所,我们在大中华设有 22 个办事处分布于北京、香港、上海、台北、成

都、重庆、大连、广州、杭州、哈尔滨、新竹、济南、高雄、澳门、南京、深圳、苏州、台中、台南、天津、武汉和

厦门。我们拥有近 13,500名员工,按照当地适用法规以协作方式服务客户。

关于德勤中国

德勤品牌随着在 1917 年设立上海办事处而首次进入中国。目前德勤中国的事务所网络,在德勤全球网络的支持下,

为中国的本地、跨国及高增长企业客户提供全面的审计、税务、企业管理咨询及财务咨询服务。在中国,我们拥有丰

富的经验,一直为中国的会计准则、税务制度与本地专业会计师的发展贡献所长。

本文件中所含数据乃一般性信息,故此,并不构成任何德勤有限公司、其成员所或相关机构(统称为 "德勤网络")提

供任何专业建议或服务。在做出任何可能影响自身财务或业务的决策或采取任何相关行动前,请咨询合资格的专业顾

问。任何德勤网络内的机构不对任何方因使用本文件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