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茲卡病毒感染症 防治政策與應變作為 - cdc民眾衛教宣導...

23
台灣茲卡病毒感染症 防治政策與應變作為 陳主慈.周玉民.楊靖慧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May-2020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台灣茲卡病毒感染症防治政策與應變作為

    陳主慈.周玉民.楊靖慧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1

  • 茲卡病毒感染症國際疫情現況

    2

    佛羅里達州•布勞沃德郡

    (Broward)•邁阿密郡

    (Miami-Dade)•皮尼拉斯郡(Pinellas)•棕櫚灘郡(Palm Beach)

  • 3

    www.who.int/emergencies/zika-virus/en/

  • 台灣茲卡疫情現況

    確定病例數 (截至105/10/15)

    境外移入 本土

    12 0

    105/2/2 公布為第五類傳染病

    採檢人數 (截至105/10/15)

    入境採檢 院所採檢

    3028 4782

    4

    病例數

    1/10泰國

    5/19泰國

    6/01印尼

    發病月

    7/26台灣

    8/048/12台灣

    1,2,11

    3

    54

    6

    9/01新加坡

    9/069/23台灣

    (發病日)(國 籍)

    本國籍 7泰 國 3印 尼 1新加坡 1

    感染地分布

    醫療院所通報國際港埠發燒篩檢

    8,97

    10/09泰國

    10/0410/05台灣

    10,12

  • 國內流行風險與健康衝擊評估

    5

    社區流行:中 境外移入:高1.全球逾70國曾出現本土疫情,目前63國疫情持續

    2.鄰近東南亞多國出現本土疫情,近期疫情升高

    3.我國已12例境外移入病例

    1.無症狀/症狀不明顯個案不易監測2. 1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7例由醫療院所通報

    3. 2003-2016.01檢驗4.7萬件檢體無社區檢出

    4.國內部分地區有埃及斑蚊分布

    孕婦及新生兒 一般民眾

    康衝

    擊高 低具潛在疾病 中

  • 重要蚊媒傳染病防治策略

    平時防治措施

    1.衛教溝通

    2.社區動員

    3.孳生源清除

    4.加強病例監測

    散發疫情防治措施

    1.持續加強病例監測

    2.疫情調查

    3.孳生源清除與查核

    4.持續衛教溝通

    5.強化社區動員

    群聚疫情防治措施

    1.調控醫療量能

    2.進行區塊防治

    3.擴大查核與孳清

    6

  • 多元監測管道.提升偵測效能

    • 強化邊境檢疫:國際港埠入境旅客體溫量測,體溫異常旅客:檢疫

    人員評估通報+採血送驗。

    • 傳染病個案通報系統:醫師如發現疑似病例,應於24小時內通報。

    • 民眾自覺性通報: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1922。

    7

    1922

  • 邊境檢疫措施

    • 加強國際港埠入境旅客發燒

    篩檢,針對出現疑似症狀個

    案通報,並採血送至疾管署

    檢驗茲卡病毒感染症。

    • 來自流行地區之航空器加強

    掃蚊監測,且要求航空業者

    落實防蚊措施。

    • 協請交通部等主政部會轉知

    所轄單位與業者,應主動通

    報並配合各項檢疫措施。

    8

  • 開放健保網域免帳號通報法定傳染病

    9

    免帳號申請 健保網域醫事人員卡登入 新增/查詢通報及送驗單

    4/21開放使用

    • 簡化通報作業流程

    • 提高醫師網路通報意願

    • 減輕衛生局處理紙本負擔

  • 接獲通報疑似病例之作為• 地方衛生局(所)24小時內完成個案之疫情調查

    • 調查發病至最長潛伏期(12~14天)之活動地點

    • 調查病例病毒血症期之活動地點

    • 地方衛生局(所)進行擴大疫情調查:調查密切接觸者,有症狀者採檢送驗

    • 病例活動地點半徑50公尺地區之民眾健康監視,有症狀者採檢送驗

    • 訪查病例住家附近醫院診所,近期有無疑似症狀之個案就醫

    • 病例住家及活動地點附近民眾衛教宣導

    • 做好防蚊保護措施

    • 自主健康監測,如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

    • 配合政府防疫措施,主動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

    • 動員里長發動社區動員,澈底清除孳生源

    • 病媒蚊孳生源查核,落實公權力

    • 經地方政府評估有必要時,實施成蟲化學防治(輔助性措施)

    10

  • 補助地方辦理「登革熱防治計畫」

    • 疾管署於105年初核定「105年高風險縣市登革熱防治計畫」,

    6縣市總經費約2,300萬元,協助地方政府及早啟動

    • 防治計畫重點:

    • 強化衛教宣導,提升全民防治知能

    • 加速推廣社區溝通及動員

    • 落實病媒蚊孳生源查核與清除

    • 推廣登革熱防治相關教育訓練,包括辦理醫師、學生、社區民眾等人

    員之教育訓練及衛教宣導

    • 疾管署區管中心持續派員督導防治計畫辦理情形,參加各縣

    市或鄉鎮市區召開之防治工作會議,及時提供具體專業建議

    11

  • 民眾衛教宣導• 舉行記者會及發布新聞稿公布最新疫情訊息

    • 透過電視及廣播公益頻道播放登革熱宣導短片

    • 印製海報提供地方及醫療院所張貼

    • 臉書、論壇、BBS留言板、line多元管道加強宣導

    • 24小時免付費之1922防疫專線供民眾及各界諮詢

    12

    自茲卡流行地區返國,應採取1+6原則• 暫緩捐血1 個月• 無論有無症狀,男女皆應安全性行為至少6個月

  • 提升中央部會防治認知

    • 105/4-5月於臺北、臺中、臺南、高雄辦理4場

    「105年中央部會重要蚊媒傳染病講習」,以提升

    中央各部會暨所屬機關人員對於重要蚊媒傳染病防

    治之認知,促請相關機關以身作則,做好環境管理

    及孳生源清除,避免造成地方防疫困擾。

    13

  • 辦理防疫及醫事人員教育訓練• 防疫人員「登革熱/屈公病/茲卡病毒感染症防治實務訓練」

    • 105/4/13–15於疾病管制署南區管制中心(臺南市)辦理

    • 共有80名防疫人員參加

    • 醫事人員「探討登革熱及茲卡病毒感染症」教育訓練

    • 105年4月30日與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共同辦理

    • 臺大醫院主講堂之外,並於各縣市設置即時連線會場

    • 提升臨床醫師對茲卡病毒感染症之診斷治療能力

    • 婦產科醫師茲卡病毒感染症教育訓練

    • 105/3/5-6婦產科醫學會年會排入茲卡病毒感染症課程

    • 105/7-8月,分區辦理4場婦產科醫師茲卡病毒感染症教育訓練

    14

  • 成立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

    • 105/4/22 於臺南、高雄兩地揭牌運作• 目的:中央及地方充分配合,由中央將研究的資源提供給地方進行第一線的防疫;再由地方政府將防疫需求反映給中央的研究單位,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讓防疫的措施更有效果

    • 疾管署已於105/5/4召開會議,研提公衛醫療面及環境面防治需求事項,請防治中心協助研議

    • 已於105/7/6 召開第一次指導委員會議,由何次長主持

    15

  • 行政院重要蚊媒傳染病防治聯繫會議

    • 105/3/9 函報行政院,3/16奉行政院同意並指派本部部長及行

    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共同擔任主席

    • 常態性每月召開

    • 每個月第3個星期二下午2時於疾病管制署召開

    • 參與單位

    • 中央部會:衛福部、環保署、國防部、內政部、教育部、

    交通部、財政部、經濟部、外交部、科技部

    • 地方政府: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

    • 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中心

    • 已召開6次會議:4/18、5/17、6/21、7/19、8/23、9/20

    【第7次會議預定10/18召開】16

  • 訂定茲卡病毒感染症應變計畫• 加強病例及病媒監測• 提升實驗室診斷效能• 指定9家檢驗機構擴大量能

    • 深化社區參與• 加強風險溝通• 促進社區健康行為

    • 有效控制病媒蚊• 做好個人自我保護

    • 訂定臨床診療指引• 提升臨床照護品質• 高危險族群(孕婦)照護

    • 臨床與公衛相關研究• 快速診斷技術研發

    • 中央跨部會合作• 中央與地方合作• 國際合作

    快速應變

    17

  • 申請第二預備金加強應變

    2,318萬4,000元

    18

  • 茲卡病毒感染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由疾管署署長擔任指揮官(105/2/2啟動,運作中)三級開設

    • WHO宣布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後

    由衛福部部長/環保署署長擔任指揮官二級開設

    • 若發現國內有本土確定個案或陽性病媒蚊

    由行政院副院長擔任指揮官一級開設

    • 若國內出現本土孕婦感染個案

    • 指揮中心截至105/9/5已召開49次會議

    • 疾管署自105/8/4起並成立應變小組,每週一召開會議

    19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組織指揮官(三級開設):衛福部疾管署署長

    聯絡官及發言人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

    科技部 外交部 衛生福利部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防部

    行政後勤組預防及應變組疫情監測組

    20

  • 臺南市 高雄市

    桃園市新北市臺北市

    臺中市

    地方政府4月前完成茲卡應變演練

    21

  • 國際合作與交流• 105/3/14獲美國CDC分讓茲卡病毒、血清及抗體陽性對照,以建立茲

    卡特異性的血清學檢驗,使我國茲卡病毒之實驗室診斷更為完整精確。

    • 105年3月20日派遣2名防疫醫師前往宏都拉斯及巴西,拜會兩國衛生

    單位與醫院,對當地僑胞進行茲卡病毒感染症衛教宣導並捐贈防蚊液。

    • 105年4月13日至15日與美國在「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下,辦理「茲

    卡病毒檢驗診斷國際研習營」,邀請美國、日本講師與來自茲卡高風

    險之亞太及東南亞國家學員參訓,提升區域性防疫量能。

    22

  • 簡報完畢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