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气的擅扬 - rb.bjrb.cnrb.bjrb.cn/resfile/2016-11-11/07/07.pdf ·...

1
电影 电影 2016 11 11 星期五 7 责任编辑/版式 陈燕南 文艺周末部电话:8301327 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投稿 提供新闻线索) 推荐理由: 本书收录了菲奥多尔 · 陀思妥耶夫斯基两部早期代 表作 《白夜》 和 《穷人》。《白夜》 是一部温婉浪漫的爱 情小说,一百多年来深受青年读者喜爱。 《穷人》描 写了俄国十九世纪中期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 况,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成名作。 书名: 《白夜》 作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社 推荐理由: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的著名作家茨 威格创作的,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 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 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 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 爱的深沉与奉献。 书名: 《一个陌生女人的 来信》 作者: (奥) 茨威格 译者: 高中甫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编辑 编辑 古人云:“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让书 香魅力人生,让读书幸福世界。读书,能把多彩 的梦悄悄地装进我们的心中;读书,总能给我们 带来美丽、收获和希望。沏一杯醇香沁人的好 茶,读一本最适合自己心情的好书,怡情养性, 疏神通思。它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浅狭的 港湾驶向无垠的海洋…… 本期主持:陈燕南 推荐理由: 《麦琪的礼物》是一本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精选集。 欧亨利与莫泊桑、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他的作品语言诙谐、情节曲折、风格独树一帜,以幽默 的笔触真实地勾勒出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为我们呈现了 大变动时期五彩斑斓的美国社会现实。普通人的喜怒哀 乐、生活况味在作者的笔下纤毫毕现、栩栩如生,生动 反映了当时社会相当一部分人悲惨窘困的命运。 书名: 《麦琪的礼物》 作者: [美]欧 · 亨利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 推荐理由: 《田园交响曲》特意选收纪德创作生涯早、中、晚 期的三部小型杰作:《帕吕德》《田园交响曲》 和 《忒修 斯》,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尝一脔而知一 鼎之味,切实地体验这位最复杂多变的大师文学、美学 与哲学的独特魅力。 书名: 《田园交响曲》 作者: 安德烈 · 纪德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年国庆前夕,王明灯先生 书法展在毕节人民公园举行,参观 者众多,大多诗友还有感而发,临 场写诗,如诗友汪寿先就写了七律 一首: 一室精书尽醉眸,龙飞凤舞美难收。 横观颜柳法宗在,竖见苏黄气韵流。 诗意全凭潇洒点,卷风更望霸王钩。 悠悠岁月砚池过,香润人生几度秋。 我自然更有感触,真是“满堂 书卷露毫端,满腹诗文蕴墨间。”作 品的书卷气不得不使我又提起笔来 多说几句。 现在我们很多搞书法的人,一 味讲究视觉冲击力,为了在展厅里 引人注目,不惜在纸张上让颜色抢 眼,用笔、用墨竭力夸张,注重包 装。而王明灯先生则不然,他重视 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品中充满浓郁 的书卷气。 从事书法艺术,其中一个重要 的方面就是书法文化的传承。这是 书法家都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书法 家放弃这一社会责任,也就意味着 被社会所抛弃,其从事书法艺术的 意义也只是停留在孤芳自赏的层面 上。文化传承意味着要秉持书法的 书卷气这一传统,不能一味追求什 么纯艺术、纯形式,不能不顾大众 的书法审美需求。 所谓书卷气,是书家深厚的文 化积淀作用于笔墨上所体现出的才 情、性灵,是书家流露出的文雅气 息。这种气息有不可言传的奥妙, 是学养,是长期积累和性情造化的 集中体现。它来自书家深厚的学养 积淀、长期艺术实践的提炼升华。 因此,书者的学养愈深厚,其书法 作品书卷气就愈浓。书者要想使自 己的作品充满书卷气,必须在学养 上特别是在文字学、文艺学上下工 夫。同时,书法的书卷气与书法传 统技法和传统审美思想分不开。 由此可知,一个不读书不看 报,不懂文字不写诗文的人,其书 法不可能内含书卷气,最多只算是 个写字匠,无论你在用笔、用墨上 下多少工夫,都难脱匠气。当今一 些书家不能作文,更不识诗词者, 一般创作均抄写唐诗宋词、录些名 言警句,就是创作。我们这个时代 绝不能成为抄诗抄文的时代,“天下 书法一大抄”就不行。 王明灯先生是个典型的文化 人,平常手不释卷,口常吟诗,善 于思考,勤于写作。他反对书法一 味照抄唐诗宋词,主张与时俱进, 写时代的,写自己的诗作,即使书 写古人作品,也要在充分理解其内 容的基础上才动笔。因而其书法作 品,或大气磅礴,如滚滚波涛;或 清幽雅致,如涓涓细流。吃透了内 容之后,才带着感情落笔,因此 喜、怒、哀、乐尽发笔端。正如颜 真卿的《祭侄稿》中的哀痛愤激, 不同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优雅 怡情;岳飞《满江红》的壮怀激 烈,不同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的清幽雅静。 你且看展厅中的榜书 “穷追” 两个字条幅的书写。“穷”字的含蓄 深妙,接连不断的末笔转折,有 “二十四道拐”的气势,最后往左下 一撇又略带钩,如狂风扫地,不见 墨迹,但闻声响。“追”字的潇洒飘 逸,彻底打破横轻竖重的俗套,特 别末笔的向上收锋,力透纸背,如 豹尾挺立,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意 境。“穷追”二字的两个钩画被汪寿 先称之为霸王钩,很形象。两字的 笔法及构成的章法之所以涵蕴深 奥,是作者将“穷追”的深刻领悟 付诸毫端。 有一幅横披被一个“龙”字就 占了全幅,作者深刻领会“龙”的 形象、气势、含蕴。饱蘸墨汁,一 笔成功,且一气呵成。采取象形、 拟人、夸张的笔法,使龙头上昂, 龙身翻滚,龙尾长拖,或屈或伸, 如龙腾云中,使不少观众驻足细 品。诗友蒋超英有感而临场为此 “龙”字配诗一首: 青龙昂首笑苍穹,我自独行翰墨中。 海阔天高何险阻,腾飞卷尾起狂风。 诗中看似赞龙,实是赞人。书 家书龙时是豪情万端,书卷气早就 浸润在纸上、毫端。这就是不知不 觉而诱人驻足的书卷气使然。 至于字数较多,篇幅较大的作 品,书卷气就更浓。最壮观的是他 的《小品集锦》长卷,以十六个小 幅相接构成,字体不同,风格各 异,或平稳铺叙,或回旋飘逸,或 奔腾翻滚,或浅斟低吟,各领风 骚,到最后以“精彩”二字收束全 篇,真是“精彩”。有很多更精彩的 作 品 , 如 六 幅 《陋 室 铭》, 六 种 书 体,以章草开头,继而真、行、 楷、隶,全挂在一壁,使得蓬荜生 辉,真是“有仙则名,有龙则灵”。 全篇首尾相顾而气贯力足,一气呵 成,“如狮捉象”,全身用力,其作 品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 枯,润而不肥,皆依托着书写内容 的情感去发挥,其书卷气十分浓 郁,墨香、书香浑然蕴涵其间。仿 佛鸿儒在其间谈笑,素琴在其间弹 奏。这即是书卷气。他书写古人作 品,是在充分领会了内容的基础上 才动笔,带着作品内容的感情去泼 墨挥毫,书卷气自然隐含其间。王 明灯先生的书法大多书写自己的作 品,其丰富的情感自然会跃然纸 上,这就是书卷气。 明灯先生在创作中很好地处理 了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他认为 一味模仿古人或今人当然不可取。 但丢掉传统技法和书学思想,搞所 谓的创新也不可取。必须是传统基 础上的创新。有位书法理论家说 过:“作为书法家应深知书法乃是根 植于传统文化沃土上的一朵奇葩, 没有传统文化的不断滋养,其花朵 不可能绚烂芬芳。书家应多读书, 了解并掌握与书法有关的知识,不 应满足于做一个冠以书法家头衔的 写字匠。” 此外,他书法作品中的篆籀气 也很明显,在用笔上,有“二王” 的传统灵动,中锋行笔,转折曲而 不凸,又有韧性,较长的横画有黄 山谷的一波三折;有王铎的凝重险 奇,其牵连、粘连恰到好处。特别 是反捺的首尾提而中断按,走之底 的末端扬而神彩飞,细画如银针而 有弹性,粗画似枯藤而老道坚劲, 最富有特色。他虽少写篆书,但笔 画却多篆籀气,一幅长长的横幅, 是以甲骨文写毛主席的《沁园春﹒ 长沙》,后附有行书释文,相得益 彰。贵州省书协原主席戴明贤曾经 评论过明灯十几年前的篆书,戴老 说:“虽非作者擅长之书体,却偶得 雅拙天真之趣,与傅山的草篆略有 几分相近,精通篆书者反倒不易写 出这种味道来。”我看这幅作品,偏 旁部首多有变化,虚实浓淡皆杂其 间,枯笔似湘江细浪,字字如百舸 争流,显现出一副指点江山的英雄 气派。所呈现出的书卷气,都与他 读书甚多,涉猎甚广,文化积淀深 厚密不可分。 近几年来,明灯先生不但读了 很多诗词,还撰写了不少诗词。不 但读了很多书,还写了很多文章, 出了几本书。这就是他书法中书卷 气浓郁的基础和彰显。 参观了王明灯先生的个人书 展,也有感而成诗一首: 墨香韵味伴书香,大气磅礴若九江。 使转得宜浓淡显,按提有度重轻藏。 捺如豹尾千钧力,横似云河万里疆。 传统植根蕴涵妙,龙飞凤舞见华章。 书卷气的擅扬 —— —观王明灯先生书法展 □ 高君儒 《大话西游3》是香港鬼才导演刘 镇伟《大话西游》系列中的第三部, 也是收关之作。依然延续了其一以贯 之的无厘头风格,在温情浪漫中,通 过完整而流畅的故事设计,让人在惊 喜连连中,悠然开启了一段赏心悦目 的视觉之旅。 故事发端于牛魔王娶亲之前,通 过月光宝盒,紫霞仙子提前看到了至 尊宝戴上紧箍咒,大闹婚礼现场的种 种惨剧,为了不让至尊宝孤苦一生, 她做出了让自己,也让对方难以置信 的选择。而姐姐青霞和六耳猕猴之间 的秘密,也逐渐大白于天下……如果 说前面两部多以至尊宝的视角展开, 而在这一部剧里,更多的落脚点则落 在了紫霞仙子身上,紫霞仙子拿着月 光宝盒如何不让两人的悲剧重演是第 三部里的主线。在这部剧情中,人物 关系的格局也铺得更大,无论是玉帝 与六耳猕猴的交易,还是牛魔王以及 其妹妹等角色的加入,这一切都与前 两部息息相关,同时又做了延伸与更 加 详 尽 的 叙 述 。 对 于 《大 话 西 游 3》 来讲,它起到的是一个更加深化的作 用,观众有些没有解开的谜团在这里 得到了答案。此外,它还另成一章, 既承续了前两部作品的精华,又以天 马行空般的想象,大大丰富了我们的 视野。 通常而言,对于一部系列剧来 讲,经典的延续与重构是否能被广大 观众普遍认可,进而被他们心悦诚服 地接受,无疑是这部作品能否成功的 关键。在《大话西游3》里,无论是 台词的串联,还是剧情的抖包袱,都 衔接得十分自然而又天衣无缝。相较 于前两部作品,人物关系虽然错综复 杂,但因为有了层层铺陈,自然少了 许多繁杂和零乱。而随着剧情的推 进,在前两部曾经出现的诸多场景, 又时光倒流般地浮现在我们眼前,这 种温故而知新式的效应,让人油生 “似是故人来”的亲切之感。那经典的 画面,那熟悉的对白,那谜一般猜不 透的故事结局,特别是随着音乐声 起,慢慢铺陈的精美剧情,更是勾起 人们对前两部作品的怀念和追昔,不 知不觉中,唤醒了大众对《大话西 游》系列作品的美好回忆…… 说到 《大话西游 3》,不得不提到 它的前身《大话西游》。让时光倒流, 值得一提的是,20年前,《大话西游 3》 的 开 山 之 作 《大 话 西 游》 横 空 出 世。出人意料的是,上映之初在港台 反映平平。岂料登陆内地后,却一炮 而红,即便之后的 《大话西游 2》,也 挟其余威,俨然在大陆市场开启了一 个“大话传奇”时代。20年后,在如 今的《大话西游3》里,虽然少了周 星驰、朱茵,只剩下了莫文蔚,担纲 的演职人员几乎全悉换成了大陆演 员。但韩庚和唐嫣在剧中依然不乏本 色出演,他们没有亦步亦趋地重蹈周 朱二人已然成形的“港式”风格,而 是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对剧中的主人 翁进行了全新的演绎。虽然少了一些 捧腹大笑似的搞怪,少了一些洒脱不 羁似的撒欢,但在中规中矩中倒也表 现得青涩、单纯、可爱。 《大话西游 3》 为 《大话西游》 系 列画上了一个句话。客观而言,虽谈 不上圆满,也没能延续之前两部的辉 煌,但不可否认,影片却以另辟蹊径 的果敢和勇气,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回 味绵绵的视觉盛宴。从这点来说,《大 话西游3》没有落败,它依然在大众 的热切期许中取得了成功。 儿女是 父母心中的“庄稼” □ 王世虎 东方的鱼肚白刚露出地平线的时候,父亲就 已经在去往庄稼地的路上了。 美美地喝上一大瓢水,把锄头往肩上一扛, 毛巾往腰间一搭,父亲便意气风发地出发了。崎 岖的山路上,父亲迈着轻盈的步伐,嘴里哼着欢 快的小曲儿,仿佛去奔赴一场盛大的宴会似的。 每每惹得母亲担心不已,总会在他出门前叮嘱 道:你小心点,慢些走!父亲若无其事地把手一 扬:这路我早熟透了,哪儿高哪儿低一清二楚, 闭着眼睛都能走个来回,怕啥! 父亲对庄稼地是有着深厚感情的。作为一个 地道的农民,父亲一辈子都和庄稼地打着交道, 面朝黄土背朝天。父亲说,这庄稼地就是我们的 衣食父母哩,你得好好善待她,你把她服侍好 了,她才会心甘情愿地结出果实来!父亲说这话 的时候眉毛一挑一挑的,就像在讲授一个深刻的 人生哲理。 父亲每天都是村子里第一个去庄稼地的。父 亲说,庄稼人嘛,赶早不赶晚! 有时,父亲出发的时候,天空还“星光闪 烁”着。父亲便兴奋地说,你看老天爷都在眷顾 咱农民呢,点亮这么多“星星之火”来照亮咱前 进的道路。父亲立刻精神抖擞的抬头挺胸,像威 严的将军阅兵一样“检阅”着路旁的庄稼,哪儿 片的长势好,郁郁葱葱的,哪儿片出问题了,需 要治理。 走进庄稼地的时候,父亲便会放慢步伐、变 得小心翼翼了,生怕不小心踩了路旁的庄稼。如 果看到倒下的小苗,他就缓缓蹲下身,轻轻把它 扶起来,用小木棍支好。在父亲眼里,这是在拯 救一个生命,一个蓬勃生长的生命! 到了庄稼地,把毛巾往脖子上一搭,在掌心 吐一口唾沫,双手一搓,父亲便抡起锄头开始干 活了。绚丽的朝霞下,银白色的锄头不断地在空 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与父亲刚毅的身影相 映生辉。 等到太阳公公露出笑脸的时候,父亲的身前 已经掘出一大片地了。这时,整个庄稼地里点缀 满了干活的乡亲们。父亲这才舍得歇息一会儿, 用毛巾把脸上的汗水一抹,从口袋中掏出自碾的 烟叶,用纸一卷,悠闲地抽了起来。广阔的庄稼 地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锄地声。父亲陶醉地 说:啧啧,多么动听的音乐啊! 把地锄好后,就该播种了。播种的活不累, 父亲便会叫上母亲。但干不到半个时辰,父亲就 会支使母亲休息一会儿,而他自己,是从不歇息 的。看着瘦弱的父亲佝偻着身躯劳作的样子,母 亲的心中便会泛起幸福的痛来。趁父亲直起身子 喘气的机会,母亲忙上前递上水杯,帮他擦拭额 头的汗水。春天,就这样温情地苏醒了! 待种子发芽后,父亲往庄稼地里跑得更勤 了。父亲说,这嫩芽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得悉心 呵护呢。天气冷了,父亲就给它们罩上一层塑料 膜“取暖”;天气躁了,父亲就给它们浇灌清甜 的泉水“润喉”。青苗就这样茁壮成长了,父亲 却看得更紧了,有没有虫子来侵犯?有没有病情 在蔓延?父亲就像一位农业专家一样,仔细观察 着它们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救死扶伤”。 门前的杨树叶子开始飘落的时候,庄稼地里 也是一片丰收的喜悦了。那时,整个村子的人都 忙碌起来了,金灿灿的玉米挂起来,红彤彤的高 粱抖起来,大家笑着,乐着,浩浩荡荡地奔波于 庄稼地和家之间。而我那一向豁达的父亲,也会 忍不住吼上一嗓子:“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 野上……”父亲那粗犷的声音,犹如战斗前的冲 锋号,振奋人心。有好事者便起哄:“好!再来 一首!” 年复一年,四季轮回,父亲就这样把自己的 一生都奉献在了他深切眷恋的土地上,我们也在 父亲的悉心呵护下长大成人了! 大学毕业后,我如愿留在了城市里工作,接 着买房、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 也曾无数次想把年迈的父亲接到城里来住,但都 被他拒绝了。父亲说,我离不开庄稼,离不开泥 土的味道,更离不开与乡亲们一起在庄稼地里耕 作的快乐啊!我心疼父亲的身体,说你不来也 行,但别在下地干活了,我每个月按时给你寄生 活费。父亲忙满口答应。 但每次回老家,我总能看见父亲在庄稼地里 忙碌的身影。我寄给他的钱,他分文没动。父亲 笑着说,我身子骨还硬朗,能养活自己呢,你寄 回来的钱我都帮你存着,等你们急需时用。见我 有些生气,父亲顿了顿,满脸惆怅的感慨道: “儿啊,现在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这 庄稼地大片大片的荒废着,长满了杂草,我看着 心疼啊!从古至今,这庄稼地就是咱中国人的乡 愁之根和生存之本,一个人,无论飞得再远,混 得再好,也不能没有根、忘了本啊!再说这人 哪,也不能老闲着,迟早会闲出病来的!”听完 父亲的话,我还能说什么呢? 其实,对于全天下的父母而已,我们每一个 离家在外的儿女又何尝不是他们心中的一块“庄 稼”呢!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在悉心 地养育、呵护、照顾我们,替我们遮风挡雨,驱 寒送暖,但无论他们付出了再多血汗和艰辛,却 曾从不奢求儿女的回报。 庄稼地啊庄稼地,你就是父亲的一切啊!在 你身上,不仅承载着父亲勤劳、朴实、乐观、坚 强、以最从容的态度来面对最强大的困难等优良 品质,更传承着中国劳动人民不怕困难、不畏艰 辛、不忘初心、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气节和 精神。那么,在以后的岁月里,就请你也和我一 样共同为父亲祈福吧,继续和他一如既往地相亲 相爱吧! 温情浪漫的视觉盛宴 —评影片《大话西游3》 □ 刘昌宇 王明灯书法作品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Dec-2019

3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书卷气的擅扬 - rb.bjrb.cnrb.bjrb.cn/resfile/2016-11-11/07/07.pdf · 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 爱的深沉与奉献。 书名:

看看电影电影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品 鉴 7责任编辑/版式 陈燕南 文艺周末部电话:8301327 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投稿 提供新闻线索)

推荐理由:

本书收录了菲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两部早期代

表作《白夜》和《穷人》。《白夜》是一部温婉浪漫的爱

情小说,一百多年来深受青年读者喜爱。 《穷人》描

写了俄国十九世纪中期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

况,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成名作。

书名:《白夜》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推荐理由: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的著名作家茨

威格创作的,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

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

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

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

爱的深沉与奉献。

书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作者:(奥)茨威格译者:高中甫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荐荐 书书编辑编辑

古人云:“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让书

香魅力人生,让读书幸福世界。读书,能把多彩

的梦悄悄地装进我们的心中;读书,总能给我们

带来美丽、收获和希望。沏一杯醇香沁人的好

茶,读一本最适合自己心情的好书,怡情养性,

疏神通思。它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浅狭的

港湾驶向无垠的海洋……

本期主持:陈燕南

推荐理由:

《麦琪的礼物》是一本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精选集。

欧亨利与莫泊桑、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他的作品语言诙谐、情节曲折、风格独树一帜,以幽默

的笔触真实地勾勒出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为我们呈现了

大变动时期五彩斑斓的美国社会现实。普通人的喜怒哀

乐、生活况味在作者的笔下纤毫毕现、栩栩如生,生动

反映了当时社会相当一部分人悲惨窘困的命运。

书名:《麦琪的礼物》作者:[美]欧·亨利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

推荐理由:

《田园交响曲》特意选收纪德创作生涯早、中、晚

期的三部小型杰作:《帕吕德》《田园交响曲》和《忒修

斯》,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尝一脔而知一

鼎之味,切实地体验这位最复杂多变的大师文学、美学

与哲学的独特魅力。

书名:《田园交响曲》作者:安德烈·纪德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年国庆前夕,王明灯先生

书法展在毕节人民公园举行,参观

者众多,大多诗友还有感而发,临

场写诗,如诗友汪寿先就写了七律

一首:

一室精书尽醉眸,龙飞凤舞美难收。

横观颜柳法宗在,竖见苏黄气韵流。

诗意全凭潇洒点,卷风更望霸王钩。

悠悠岁月砚池过,香润人生几度秋。

我自然更有感触,真是“满堂

书卷露毫端,满腹诗文蕴墨间。” 作

品的书卷气不得不使我又提起笔来

多说几句。

现在我们很多搞书法的人,一

味讲究视觉冲击力,为了在展厅里

引人注目,不惜在纸张上让颜色抢

眼,用笔、用墨竭力夸张,注重包

装。而王明灯先生则不然,他重视

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品中充满浓郁

的书卷气。

从事书法艺术,其中一个重要

的方面就是书法文化的传承。这是

书法家都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书法

家放弃这一社会责任,也就意味着

被社会所抛弃,其从事书法艺术的

意义也只是停留在孤芳自赏的层面

上。文化传承意味着要秉持书法的

书卷气这一传统,不能一味追求什

么纯艺术、纯形式,不能不顾大众

的书法审美需求。

所谓书卷气,是书家深厚的文

化积淀作用于笔墨上所体现出的才

情、性灵,是书家流露出的文雅气

息。这种气息有不可言传的奥妙,

是学养,是长期积累和性情造化的

集中体现。它来自书家深厚的学养

积淀、长期艺术实践的提炼升华。

因此,书者的学养愈深厚,其书法

作品书卷气就愈浓。书者要想使自

己的作品充满书卷气,必须在学养

上特别是在文字学、文艺学上下工

夫。同时,书法的书卷气与书法传

统技法和传统审美思想分不开。

由此可知,一个不读书不看

报,不懂文字不写诗文的人,其书

法不可能内含书卷气,最多只算是

个写字匠,无论你在用笔、用墨上

下多少工夫,都难脱匠气。当今一

些书家不能作文,更不识诗词者,

一般创作均抄写唐诗宋词、录些名

言警句,就是创作。我们这个时代

绝不能成为抄诗抄文的时代,“天下

书法一大抄”就不行。

王明灯先生是个典型的文化

人,平常手不释卷,口常吟诗,善

于思考,勤于写作。他反对书法一

味照抄唐诗宋词,主张与时俱进,

写时代的,写自己的诗作,即使书

写古人作品,也要在充分理解其内

容的基础上才动笔。因而其书法作

品,或大气磅礴,如滚滚波涛;或

清幽雅致,如涓涓细流。吃透了内

容之后,才带着感情落笔,因此

喜、怒、哀、乐尽发笔端。正如颜

真卿的 《祭侄稿》 中的哀痛愤激,

不同于王羲之 《兰亭集序》 的优雅

怡情;岳飞 《满江红》 的壮怀激

烈,不同于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的清幽雅静。

你且看展厅中的榜书 “穷追”

两个字条幅的书写。“穷”字的含蓄

深妙,接连不断的末笔转折,有

“二十四道拐”的气势,最后往左下

一撇又略带钩,如狂风扫地,不见

墨迹,但闻声响。“追”字的潇洒飘

逸,彻底打破横轻竖重的俗套,特

别末笔的向上收锋,力透纸背,如

豹尾挺立,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意

境。“穷追”二字的两个钩画被汪寿

先称之为霸王钩,很形象。两字的

笔法及构成的章法之所以涵蕴深

奥,是作者将“穷追”的深刻领悟

付诸毫端。

有一幅横披被一个“龙”字就

占了全幅,作者深刻领会“龙”的

形象、气势、含蕴。饱蘸墨汁,一

笔成功,且一气呵成。采取象形、

拟人、夸张的笔法,使龙头上昂,

龙身翻滚,龙尾长拖,或屈或伸,

如龙腾云中,使不少观众驻足细

品。诗友蒋超英有感而临场为此

“龙”字配诗一首:

青龙昂首笑苍穹,我自独行翰墨中。

海阔天高何险阻,腾飞卷尾起狂风。

诗中看似赞龙,实是赞人。书

家书龙时是豪情万端,书卷气早就

浸润在纸上、毫端。这就是不知不

觉而诱人驻足的书卷气使然。

至于字数较多,篇幅较大的作

品,书卷气就更浓。最壮观的是他

的 《小品集锦》 长卷,以十六个小

幅相接构成,字体不同,风格各

异,或平稳铺叙,或回旋飘逸,或

奔腾翻滚,或浅斟低吟,各领风

骚,到最后以“精彩”二字收束全

篇,真是“精彩”。有很多更精彩的

作品,如六幅 《陋室铭》,六种书

体 , 以 章 草 开 头 , 继 而 真 、 行 、

楷、隶,全挂在一壁,使得蓬荜生

辉,真是“有仙则名,有龙则灵”。

全篇首尾相顾而气贯力足,一气呵

成,“如狮捉象”,全身用力,其作

品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

枯,润而不肥,皆依托着书写内容

的情感去发挥,其书卷气十分浓

郁,墨香、书香浑然蕴涵其间。仿

佛鸿儒在其间谈笑,素琴在其间弹

奏。这即是书卷气。他书写古人作

品,是在充分领会了内容的基础上

才动笔,带着作品内容的感情去泼

墨挥毫,书卷气自然隐含其间。王

明灯先生的书法大多书写自己的作

品,其丰富的情感自然会跃然纸

上,这就是书卷气。

明灯先生在创作中很好地处理

了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他认为

一味模仿古人或今人当然不可取。

但丢掉传统技法和书学思想,搞所

谓的创新也不可取。必须是传统基

础上的创新。有位书法理论家说

过:“作为书法家应深知书法乃是根

植于传统文化沃土上的一朵奇葩,

没有传统文化的不断滋养,其花朵

不可能绚烂芬芳。书家应多读书,

了解并掌握与书法有关的知识,不

应满足于做一个冠以书法家头衔的

写字匠。”

此外,他书法作品中的篆籀气

也很明显,在用笔上,有“二王”

的传统灵动,中锋行笔,转折曲而

不凸,又有韧性,较长的横画有黄

山谷的一波三折;有王铎的凝重险

奇,其牵连、粘连恰到好处。特别

是反捺的首尾提而中断按,走之底

的末端扬而神彩飞,细画如银针而

有弹性,粗画似枯藤而老道坚劲,

最富有特色。他虽少写篆书,但笔

画却多篆籀气,一幅长长的横幅,

是以甲骨文写毛主席的 《沁园春﹒

长沙》,后附有行书释文,相得益

彰。贵州省书协原主席戴明贤曾经

评论过明灯十几年前的篆书,戴老

说:“虽非作者擅长之书体,却偶得

雅拙天真之趣,与傅山的草篆略有

几分相近,精通篆书者反倒不易写

出这种味道来。” 我看这幅作品,偏

旁部首多有变化,虚实浓淡皆杂其

间,枯笔似湘江细浪,字字如百舸

争流,显现出一副指点江山的英雄

气派。所呈现出的书卷气,都与他

读书甚多,涉猎甚广,文化积淀深

厚密不可分。

近几年来,明灯先生不但读了

很多诗词,还撰写了不少诗词。不

但读了很多书,还写了很多文章,

出了几本书。这就是他书法中书卷

气浓郁的基础和彰显。

参观了王明灯先生的个人书

展,也有感而成诗一首:

墨香韵味伴书香,大气磅礴若九江。

使转得宜浓淡显,按提有度重轻藏。

捺如豹尾千钧力,横似云河万里疆。

传统植根蕴涵妙,龙飞凤舞见华章。

书卷气的擅扬———观王明灯先生书法展

□ 高君儒

《大话西游3》是香港鬼才导演刘

镇伟 《大话西游》 系列中的第三部,

也是收关之作。依然延续了其一以贯

之的无厘头风格,在温情浪漫中,通

过完整而流畅的故事设计,让人在惊

喜连连中,悠然开启了一段赏心悦目

的视觉之旅。

故事发端于牛魔王娶亲之前,通

过月光宝盒,紫霞仙子提前看到了至

尊宝戴上紧箍咒,大闹婚礼现场的种

种惨剧,为了不让至尊宝孤苦一生,

她做出了让自己,也让对方难以置信

的选择。而姐姐青霞和六耳猕猴之间

的秘密,也逐渐大白于天下……如果

说前面两部多以至尊宝的视角展开,

而在这一部剧里,更多的落脚点则落

在了紫霞仙子身上,紫霞仙子拿着月

光宝盒如何不让两人的悲剧重演是第

三部里的主线。在这部剧情中,人物

关系的格局也铺得更大,无论是玉帝

与六耳猕猴的交易,还是牛魔王以及

其妹妹等角色的加入,这一切都与前

两部息息相关,同时又做了延伸与更

加详尽的叙述。对于 《大话西游 3》

来讲,它起到的是一个更加深化的作

用,观众有些没有解开的谜团在这里

得到了答案。此外,它还另成一章,

既承续了前两部作品的精华,又以天

马行空般的想象,大大丰富了我们的

视野。

通常而言,对于一部系列剧来

讲,经典的延续与重构是否能被广大

观众普遍认可,进而被他们心悦诚服

地接受,无疑是这部作品能否成功的

关键。在 《大话西游 3》 里,无论是

台词的串联,还是剧情的抖包袱,都

衔接得十分自然而又天衣无缝。相较

于前两部作品,人物关系虽然错综复

杂,但因为有了层层铺陈,自然少了

许多繁杂和零乱。而随着剧情的推

进,在前两部曾经出现的诸多场景,

又时光倒流般地浮现在我们眼前,这

种温故而知新式的效应,让人油生

“似是故人来”的亲切之感。那经典的

画面,那熟悉的对白,那谜一般猜不

透的故事结局,特别是随着音乐声

起,慢慢铺陈的精美剧情,更是勾起

人们对前两部作品的怀念和追昔,不

知不觉中,唤醒了大众对 《大话西

游》系列作品的美好回忆……

说到《大话西游3》,不得不提到

它的前身《大话西游》。让时光倒流,

值得一提的是,20 年前,《大话西游

3》 的开山之作 《大话西游》 横空出

世。出人意料的是,上映之初在港台

反映平平。岂料登陆内地后,却一炮

而红,即便之后的《大话西游2》,也

挟其余威,俨然在大陆市场开启了一

个“大话传奇”时代。20年后,在如

今的 《大话西游 3》 里,虽然少了周

星驰、朱茵,只剩下了莫文蔚,担纲

的演职人员几乎全悉换成了大陆演

员。但韩庚和唐嫣在剧中依然不乏本

色出演,他们没有亦步亦趋地重蹈周

朱二人已然成形的“港式”风格,而

是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对剧中的主人

翁进行了全新的演绎。虽然少了一些

捧腹大笑似的搞怪,少了一些洒脱不

羁似的撒欢,但在中规中矩中倒也表

现得青涩、单纯、可爱。

《大话西游3》为《大话西游》系

列画上了一个句话。客观而言,虽谈

不上圆满,也没能延续之前两部的辉

煌,但不可否认,影片却以另辟蹊径

的果敢和勇气,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回

味绵绵的视觉盛宴。从这点来说,《大

话西游 3》 没有落败,它依然在大众

的热切期许中取得了成功。

儿女是父母心中的“庄稼”

□ 王世虎

东方的鱼肚白刚露出地平线的时候,父亲就

已经在去往庄稼地的路上了。

美美地喝上一大瓢水,把锄头往肩上一扛,

毛巾往腰间一搭,父亲便意气风发地出发了。崎

岖的山路上,父亲迈着轻盈的步伐,嘴里哼着欢

快的小曲儿,仿佛去奔赴一场盛大的宴会似的。

每每惹得母亲担心不已,总会在他出门前叮嘱

道:你小心点,慢些走!父亲若无其事地把手一

扬:这路我早熟透了,哪儿高哪儿低一清二楚,

闭着眼睛都能走个来回,怕啥!

父亲对庄稼地是有着深厚感情的。作为一个

地道的农民,父亲一辈子都和庄稼地打着交道,

面朝黄土背朝天。父亲说,这庄稼地就是我们的

衣食父母哩,你得好好善待她,你把她服侍好

了,她才会心甘情愿地结出果实来!父亲说这话

的时候眉毛一挑一挑的,就像在讲授一个深刻的

人生哲理。

父亲每天都是村子里第一个去庄稼地的。父

亲说,庄稼人嘛,赶早不赶晚!

有时,父亲出发的时候,天空还“星光闪

烁”着。父亲便兴奋地说,你看老天爷都在眷顾

咱农民呢,点亮这么多“星星之火”来照亮咱前

进的道路。父亲立刻精神抖擞的抬头挺胸,像威

严的将军阅兵一样“检阅”着路旁的庄稼,哪儿

片的长势好,郁郁葱葱的,哪儿片出问题了,需

要治理。

走进庄稼地的时候,父亲便会放慢步伐、变

得小心翼翼了,生怕不小心踩了路旁的庄稼。如

果看到倒下的小苗,他就缓缓蹲下身,轻轻把它

扶起来,用小木棍支好。在父亲眼里,这是在拯

救一个生命,一个蓬勃生长的生命!

到了庄稼地,把毛巾往脖子上一搭,在掌心

吐一口唾沫,双手一搓,父亲便抡起锄头开始干

活了。绚丽的朝霞下,银白色的锄头不断地在空

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与父亲刚毅的身影相

映生辉。

等到太阳公公露出笑脸的时候,父亲的身前

已经掘出一大片地了。这时,整个庄稼地里点缀

满了干活的乡亲们。父亲这才舍得歇息一会儿,

用毛巾把脸上的汗水一抹,从口袋中掏出自碾的

烟叶,用纸一卷,悠闲地抽了起来。广阔的庄稼

地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锄地声。父亲陶醉地

说:啧啧,多么动听的音乐啊!

把地锄好后,就该播种了。播种的活不累,

父亲便会叫上母亲。但干不到半个时辰,父亲就

会支使母亲休息一会儿,而他自己,是从不歇息

的。看着瘦弱的父亲佝偻着身躯劳作的样子,母

亲的心中便会泛起幸福的痛来。趁父亲直起身子

喘气的机会,母亲忙上前递上水杯,帮他擦拭额

头的汗水。春天,就这样温情地苏醒了!

待种子发芽后,父亲往庄稼地里跑得更勤

了。父亲说,这嫩芽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得悉心

呵护呢。天气冷了,父亲就给它们罩上一层塑料

膜“取暖”;天气躁了,父亲就给它们浇灌清甜

的泉水“润喉”。青苗就这样茁壮成长了,父亲

却看得更紧了,有没有虫子来侵犯?有没有病情

在蔓延?父亲就像一位农业专家一样,仔细观察

着它们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救死扶伤”。

门前的杨树叶子开始飘落的时候,庄稼地里

也是一片丰收的喜悦了。那时,整个村子的人都

忙碌起来了,金灿灿的玉米挂起来,红彤彤的高

粱抖起来,大家笑着,乐着,浩浩荡荡地奔波于

庄稼地和家之间。而我那一向豁达的父亲,也会

忍不住吼上一嗓子:“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

野上……”父亲那粗犷的声音,犹如战斗前的冲

锋号,振奋人心。有好事者便起哄:“好!再来

一首!”

年复一年,四季轮回,父亲就这样把自己的

一生都奉献在了他深切眷恋的土地上,我们也在

父亲的悉心呵护下长大成人了!

大学毕业后,我如愿留在了城市里工作,接

着买房、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

也曾无数次想把年迈的父亲接到城里来住,但都

被他拒绝了。父亲说,我离不开庄稼,离不开泥

土的味道,更离不开与乡亲们一起在庄稼地里耕

作的快乐啊!我心疼父亲的身体,说你不来也

行,但别在下地干活了,我每个月按时给你寄生

活费。父亲忙满口答应。

但每次回老家,我总能看见父亲在庄稼地里

忙碌的身影。我寄给他的钱,他分文没动。父亲

笑着说,我身子骨还硬朗,能养活自己呢,你寄

回来的钱我都帮你存着,等你们急需时用。见我

有些生气,父亲顿了顿,满脸惆怅的感慨道:

“儿啊,现在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这

庄稼地大片大片的荒废着,长满了杂草,我看着

心疼啊!从古至今,这庄稼地就是咱中国人的乡

愁之根和生存之本,一个人,无论飞得再远,混

得再好,也不能没有根、忘了本啊!再说这人

哪,也不能老闲着,迟早会闲出病来的!”听完

父亲的话,我还能说什么呢?

其实,对于全天下的父母而已,我们每一个

离家在外的儿女又何尝不是他们心中的一块“庄

稼”呢!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在悉心

地养育、呵护、照顾我们,替我们遮风挡雨,驱

寒送暖,但无论他们付出了再多血汗和艰辛,却

曾从不奢求儿女的回报。

庄稼地啊庄稼地,你就是父亲的一切啊!在

你身上,不仅承载着父亲勤劳、朴实、乐观、坚

强、以最从容的态度来面对最强大的困难等优良

品质,更传承着中国劳动人民不怕困难、不畏艰

辛、不忘初心、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气节和

精神。那么,在以后的岁月里,就请你也和我一

样共同为父亲祈福吧,继续和他一如既往地相亲

相爱吧!

温情浪漫的视觉盛宴——评影片《大话西游3》

□ 刘昌宇

王明灯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