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爱的“接力”...

1
3 8 责任编辑:任晶晶 电话:(010)65866733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书香中国 关于陈子典和他的文集,我会慢慢道来。 实事求是地说,他早已不年轻了,是“挤”进 80 岁高龄的老人了。平心静气来 说,他确实还很年轻,好像还是一个快乐的孩子。 年岁很重要,但有一点更重要,他无疑是祖国最忠诚最优秀的儿女之一。 他并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也不是万众瞩目的明星,他只是一位普通的 教授和作家,他以自己一辈子的忠诚和奉献,受到社会的敬重和爱戴。上文提到他 “挤”进 80 岁高龄,何以说“挤”不说“跨”?说跨不是更豪迈?读者有所不知,当年他 患急性脑网膜下框出血,命悬一线,差点儿就走了。 “挤”进去活下来,好不容易。眼 下的文集,正是他用忠诚铸就的奉献。 展现在读者眼前的《陈子典文集》三大卷,厚重且实用,捧在手上分明感到沉 甸甸的思想艺术和精神文明的力量。 文集上卷“写作研究与实践”,内容斑斓驳杂不拘一格。有学术论文,有知识小 品、写作杂谈、评论杂感,有赏析推介、前序后跋,有通讯、建议,还有妙趣横生的文 章病院,其妙在复合不单一,营养搭配多元化。此卷有较强可读性,特别对写作与 创作爱好者来说,不失为入门指导的理论典籍。 文集中卷“儿童文学研究与欣赏”,有研究、评论、欣赏、教学,可谓“四位一 体”,难能可贵。作家站在全局高点,从全球视角出发对儿童文学酣畅淋漓地说文 论道,纵横捭阖,激扬文字。本卷不但对学生来说开卷有益,对诸如教师、作家、编 辑、文艺评论家这些专业人士来说,也是一本喜出望外的教科书。这卷特色有三: 一是方位全面,既有评论欣赏,又有教学研究;二是填缺补漏,对台湾儿童文学的 论述和比较,在过去许多教科书中是很少见到的,而这卷专设一辑,从诸多方面丝 丝入扣来研究;三是岭南特色、广东视角和粤派批评。书的特色往往是书的亮点, 越是中国的也越是世界的。儿童文学研究也同此理。本卷中既有对广东当代儿童 小说、故事、寓言和报告文学专门分析研究、详细探讨,又对广东儿童文学“标杆” 式人物、领军人物和典范人物作详尽的评论。 文集下卷“童心童诗与童谣”,是他长期以来为儿童创作的小作品。从篇幅字数来看,作品虽小, 但容量不少。童趣盎然,童真活现,可谓大千世界包罗万象。2003 年春,在广州艺博院举办《陈子典 儿童诗歌书画艺术展》,我主持了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研讨会,并作了《儿歌—儿童的精神乳汁》讲 话,我极力推崇他的“爱业敬业、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精神”,还有“勇于探索精神”。我认为没有一种 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很难在某一领域有所作为有所建树。 那么,他的童诗童谣特点又是什么呢? 其一,岭南理念、岭南元素、岭南环境、岭南风味、岭南民俗等洋溢在他的作品中。读他这类童诗 童谣,仿佛走进浓郁得化不开的五岭珠水之中,耳闻目睹的都是粤式人物粤色风光。早几年我组织 大音音像出版社出版他的童谣,还请出少儿朗诵专家周小琪辅导了广州少儿图书馆语言组学员,用 了整整一个暑假录制了他编著的《广府童谣》430首,我还撰文介绍,让小朋友在演绎过程中细细体 会和领略岭南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学习地方语言的生动地标。 其二,文学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可以说在他的童诗童谣中充分体现出 来。表现在有童心不故意显摆,有童真就自然流露。这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品格。成年人写童诗童谣, 持这种态度尤为重要。因为成人与孩子年龄相差甚远,体会不出他们的特有情趣,写起来往往会故 作萌态,矫揉造作,这样反而会败坏小朋友的胃口。 他的写作手法并不单调,总是换着手法来写,适应儿童心理特征,这是他的高明之处。像摇篮 曲、顺口溜、谜语歌、滑稽歌、绕口令、问答歌、数数歌等不一而足,把儿童阅读兴趣引得浓浓的。就像 有本事的大厨师,烹调手段与烹调艺术总会不断翻新,不会默守陈规。 从写作内容来看,也是丰富多样的,就写动物来说,就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大至老 虎、狮子,小至蚂蚁、萤火虫,让小读者目不暇接拍手叫好。 陈子典这般本领并非从天上掉下来的。他有空就到小学、幼儿园观察体验生活,退休以后还是 这样。因此他非常熟悉儿童、熟悉儿童生活。这也就等于占据创作的制高点了。 一个挤进 80 岁高龄的大教授老作家,一辈子钟情于“小儿科”的创作与研究,为它奉出忠诚与爱心。 更难得的是他的人品和作风,他淡泊名利埋头苦干,从不媚俗更不趋炎附势。对此,我是心怀敬意的。 (《陈子典文集》 ,陈子典著,中国文化院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 第一阅读 创作谈 完成一部小说的感觉就如同好朋友的聚 会终要散场。当我写完最后一个字,内心除 了如释重负外,更多的是伤感。我还记得当 我写下第一行字,我来到他们中间—书中 可爱的朋友们—紧紧围绕着我。我和他们 一起经历了一段美妙的旅程。当然,共处的 过程中也有折磨、纠结和不信任,甚至也曾想 要放弃。可是我知道,我信任书中的每个人 物,反过来,他们也会信任我。正是这种书写 者与人物之间的信任感,推动我走到了结尾。 然后便是不可避免的分别。毕竟,世界 上不存在永不完结的小说。当信任感建立 后,或许每个作家都想将之无限延长,为的是 避免分别的时刻,甚至不惜延长为一生。正 如普鲁斯特、穆齐尔和曹雪芹,他们将生命完 全融入精神的创作中,一生只为完成那一部 承载生命体验与自我期待的巨著—这或许 是每个作家都曾有过的理想。 作为一名书写者,我知道这本书仅仅是 个开始。我在书写中寻找自己的声音,寻找 值得信赖的事物。这个过程并不封闭,相反, 它将走向开阔,与外部世界形成有趣的呼应与融合。在如今的时 代,各种艺术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融合”,文学当然也不会例外。 影像、绘画、音乐、哲学、文学、科技……说到底,所有的艺术到 最后都殊途同归。他们可能是音乐家、画家或者作家和电影导演, 但当艺术水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内涵是 相同的—这也是我想要努力达到的状态。一幅画,一首歌曲, 一部电影,一篇小说,他们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内部的核是一 致的。当村上春树在爵士乐中寻找到写作的韵律;当大卫·林奇 站在弗朗西斯·培根的画作前;当鲍勃·迪伦第一次读到迪兰·托 马斯的诗篇……这一切场景都汇聚成了一种光亮,超越了时间、 国家、地域与语言,变成了整个当代艺术书写的一部分。生活在 如今的时代,我们的创作究竟与前人有何不同?我想,或许可以 从中寻找到某些答案。 诚然,时代的进步挤压着艺术空间—曾经模糊不清的东 西逐渐可以被科学和心理学解释,艺术的表达似乎不再重要。 但我仍然相信“启示”的存在。正如在最终确定书名的前一天, 我读到了废名的诗《十二月十九夜》: 深夜一枝灯, /若高山流水, / 有身外之海。/星之空是鸟林, /是花,是鱼, /是天上的梦, /海是夜 的镜子。/思想是一个美人。/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灯, /是炉火, / 炉火是墙上的树影, /是冬夜的声音。 我被其中“身外之海”的意象打动了。这本小说的发生地就是 一个沿海小镇。身外之海,包含了“人”与“海”的对照,但同时冥冥 之中又有什么东西将二者连结为一体。我对这个意象非常着迷, 并且坚定地认为这首诗的出现是某种“启示” —否则为何在我为 书名困扰的几个月里它都没有出现,却偏偏出现在决定书名的前 一天呢? 这样的“启示”充斥在生活中。我们当然可以将之解释为偶 然现象,但我更愿意把它们理解为一种神秘,而“神秘”正是艺术 的源泉。我无法想象一个毫无神秘感可言的世界,会有艺术的 栖身之地。 周大新长篇小说《天黑得很慢》是写 意老龄生活的一部作品,它以文学的方式 来探讨防老与养老这个人人都会面临的 问题,在题材上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小 说的情节很曲折,折射出的人间真情却充 沛感人。它主要讲述了高龄丧偶的退休法 官萧伯伯与学历不高、为爱情来北京做护 工的农村姑娘钟笑漾之间由雇佣关系上 升为亲情关系的伦理故事,告诉人们,生 活中有很多不如愿的事情,爱却能应对一 切难关。 小说吸引人的一个方面是对老龄心 理的准确把握。比如萧伯伯这个形象,他 少年习武、身怀绝技,走上法官岗位后,勇 于和社会上的不法行为作斗争,是业内标 杆式的人物。可他依然会老去,他能斗得 过恶人,却斗不过衰老。当然,他由衰到老 还经历了一系列生理与心理的变化过程, 这个过程被作家刻画得清晰到位。73岁的 萧伯伯给人最大的印象是很不服老,而且 排斥老。不满女儿为他请护工、精心染发 驻颜、像年轻人一样喝酒,甚至,因女儿和 女婿翻脸,女儿女婿搬离他的住处后,他 想找老伴重新组建家庭,证明自己的能 力,顺道向女婿发发威。他也很敏感,年轻 人对他的尊老行为,他怒目相对,视为不 敬与挑衅,有点倔强蛮横,不过,这可以理 解,忌讳老、拒绝老,是因为他不愿接受老 龄的事实,这是老年人普遍具有的心理。 与姬姨婚恋失败的原因出自他的身 体,生理功能的衰退是老龄的正常现象, 这成了萧伯伯接受老的一个思想开端。体 质的下降丝毫未损害他的意识,认识到老 后,他首要做的是与老这个事实展开拉锯 战,故此,他没有选择颐养天年,而是树立 起了雄心壮志,试图完成300万字三卷本 法学著作的书写,这是萧伯伯的“野心”之 举。他知道死亡总会来临,学术著作却是 他生命在人文领域的无限延续,由此,他 与老抗衡的核心要义也就由长久地活着 转到活出意义这个层面来,强调自己的有 用。可是,生活总暗藏着“风浪”,突发的疾 病中断了他的创作理想,使他由认识老变 到极力地对抗老。身体状况的持续恶化引 发了他对老的异常重视和警惕,急切的防 老之心蒙蔽了他的基本判断力,只要是延 年益寿的法子,他都不惜重金求购,被社 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欺骗也就不足为 奇了。骗术迟早都要被揭穿的,萧伯伯的 醒悟时刻也是他对长寿期待失望的时刻, 不过,由笑漾发起的长寿村之行让他明 白,持有一颗平常心的重要性。淡然地面 对生活,才能从容地看待生死。 萧伯伯接受老并承认老,是在女儿遭 罹情感叛变抑郁去世、笑漾经历情感波折 以后的事情了。他由反感拄拐到安心于轮 椅上的生活,让读者看到一个人老去的无 奈和晚景的悲凉。中年丧妻、晚年丧女,人 生最大的不幸全都降临到萧伯伯头上,然 而,人间有悲愁,更有爱,笑漾代替了女儿 馨馨后,萧伯伯的养老问题有了着落。这 个选择实属被动,然而,衰迈的萧伯伯得 到了精心照料与亲情关爱。 小说感人的一个方面是营造了爱遇 上爱的亲情氛围,弘扬了人间有爱这个主 题。比如钟笑漾这个人,她在作家笔下是 以爱的使者形象出现的。她因爱而来。只 身一人来北京闯荡的勇气来自爱情,在萧 伯伯家能安心地长久做护工,是为接济读 研究生的男朋友,这使她在馨馨不断“加 码”的护理要求面前妥协与让步。馨馨随 同丈夫去美国后,萧伯伯托付给了她一 人,她额外承担了本该由馨馨履行的赡养 义务,这挤占了她的大部分时间,对于正 处对象的年轻人,能做到这点实属难得。 馨馨陷入情感纠葛三年未回国,她也就三 年未回家,尽心伺候萧伯伯。当然,馨馨的 爱是她坚守护工岗位的重要保证。馨馨将 无力照顾父亲的愧疚转化为对她的物质 弥补和情感抚慰,不停地给加薪、视她为 亲妹妹,这无意间把她往女儿的角色位置 上推进了一步,雇佣关系由此笼罩上了一 层情感色彩,体现了爱的传递与“接力”。 馨馨去世,萧伯伯的养老难题摆在笑 漾面前。一边是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且 陪护合同即要到期的服务对象,一边要面 对临近的婚期和未来生活规划,她思想上 的动摇是情理中的事。馨馨留给她的遗愿 是一道选择题,接受与否全由她来决定, 接受的条件是对父亲隐瞒自己去世的消 息、20 年不能涨薪、服侍父亲到终老。这个 条件大多护工不愿接受,包括笑漾。 是爱最终留下了笑漾。突如其来的变 故让她措手不及,爱情美梦破灭了,希望 随之破灭。更令她不安的是未婚先孕的事 情,她不知何去何从,想与负心汉同归于 尽。是萧伯伯拯救了她。首先制止了她的 报复行为,救了三条命,阻止了一次激情 犯罪,其次,萧伯伯收留待产的笑漾,产后 像父亲般照顾她,为这对母子一改素日的 暴躁脾气,爱使她身心康复,她铭记恩情, 再其次,儿子的户口问题,是萧伯伯委曲 求全、不畏人言的与她办了假结婚而得到 解决的,脑出血是外人对他“婚姻”不了解 后的嘲讽导致,也成了压垮他身体机能的 “最后一根稻草”,至此,各种老年顽疾开 始无情地向他袭来,她自认有愧于他,要 回报他,最后,意外得知女儿去世的打击 与疾病的折磨,让萧伯伯失去了活下去的 勇气,决定自杀前,为笑漾母子的幸福,他 起草了离婚协议,并写遗嘱将房产留给她 们,爱彻底感化了她,从此,她和儿子真正 以家庭成员的身份,全身心融入到这个家 庭中来。 爱遇上爱可以演绎人间最美的幸福。 因为爱,笑漾告别过去,走上了新的人生 旅途。因为爱,她断然阻止了萧伯伯的轻 生计划。因为爱,她动用了馨馨离婚分割 所得的、专为用来支付自己护工的这笔费 用,不惜任何代价,治疗萧伯伯的诸种疾 患。因为爱,萧伯伯得了老年痴呆后,她 “宁可信其有”地牢牢抱住一丝道听来的 希望,一人去吕梁山青阳峰道观为他求医 问药。爱的给予者往往也是爱的享有者。 萧伯伯输给了衰老,却赢得了爱。笑漾错 失了宝贵的婚姻机会,却得到了良心的安 然、生活的安稳。人间有爱,逆境才不再可 怕。 小说让人深思的一个方面是对养老 问题的本质探讨。人都会老去,青春的列 车最终会停靠在衰老的站台,所以,养老 问题值得思考。个体生命真正的成熟或许 从认真思考人会老死开始,可以说,关心 养老就是关爱我们共同的未来。其实,长 寿渴望与生命有限的矛盾,也是人类的千 古遗憾。这部小说以公园的老年健康讲座 形式构建故事,为当今文学的叙事提供了 一种新的方式与可能,当然,也带来了全 新的阅读体验。这种叙事结构暗含了作家 对长寿在科技角度的诗意展望,人类寿限 的遗憾在这里被科技所实现,它代表了人 类对生命刻度的无限遐想与向往。 然而,生命的遗憾并不是生命的悲哀, 生命有限,它才显得更为珍惜和充满意义。 所以,养老问题最后还是要落在现实角度 去观照的。作家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萧 伯伯这个失去妻女的老人与护工的亲情 伦理故事,提供了养老的一个成功案例。 这个案例虽不具有普遍性、代表性,但它 揭示了养老问题的关键,爱的给予。 作家极力寻找着养老的最佳方式, 无外乎社会的和家庭的,家庭养老问题 依旧属于社会养老的范畴,它以家庭伦 理洞见社会价值,是社会文明化进程中 的应有之义。老有所养是情感问题、伦理 问题,也是道德判断,是人性的表征。每 个人都在襁褓中沐浴爱,在人生成长的 不同阶段获取爱,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 付出爱,最后,在风烛残年的老境中呼唤 并索取爱。生命的任何阶段都离不开爱 的滋养,生命的来路与归途是一场爱的 轮回,爱与爱的“接力”。 老年人的生命也是别样的风景,生 命的晚景更需要尊严与爱意。作家用爱 的眼光与视线探讨老年问题,并鼓励多 种养老方式。养老院养老的模式有进一 步完善的空间,它也是社会化养老的大 势所趋。人心的善意可以被激发、被塑造 乃至被培养,这包括老年人及子女,也包 括养老的服务者,双方都需要本着爱的愿 望,彼此给予心灵的“照亮”。以此观之,爱 是智慧,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石,爱是 万法之源。 (《天黑的很慢》,周大新著,人民文学 出版社 2018 年 1 月出版) 爱与爱的 爱与爱的 接力 接力姚鄂梅是那种慢工出细活的 作家,她必须对要写的题材烂熟于 心才会将之行诸文本,因此作品的 量很少,但只要一出手,质都有保 证。比起当下许多以廉价现实为题 材,书写人世沉浮、风云遭际,甚而 夸张浮肿、自爱自怜的漫天铺展的 “作品”来,她可谓是“时代的绘心 者” —普通寻常的人物在波澜不 惊的故事中,剥茧抽丝地展露出他 们内心的纠结、疼痛与希冀,且在 这种情绪的挣扎中照亮时代的灵 魂和精神,让看上去粗粝的故事和 人物泅染着思想的底色。其最新长 篇《贴地飞行》一书,姚鄂梅几乎以 集大成的方式将她多年的探索熔 于一炉,“复式文本构型”下呈现着 “底层青年的奋斗故事”和“乡下人 进城的精神现状”。 俗世的成功学: 励志、奋斗与心灵鸡汤 姚鄂梅在《贴地飞行》的行文 中,具体地给出了乡下人进城的理 由,即俗世的成功学所追求的目 标:物质性自我的实现。杨粒的母 亲从未到过城市,进城后儿子给她 买了一块巧克力,“母亲才咬了一 口,就立住了,闭着眼睛,好久才睁 开:这是啥糖!说它苦吧,又不是真 苦,甜呢,也不至于甜得齁倒,难怪 人人都往城里跑,啥好东西都在城 里。”在这里,与其说姚鄂梅是在用 一块巧克力来映照出笔下乡下人 的贫穷与容易满足,不如说她是在 借助一块巧克力来隐喻城市生活 对乡下人意味着什么,甚至可以 说,这块巧克力只是一个喻体,进 城的甘苦才是姚鄂梅所想要表达 的本质性意涵。 为了摆脱乡下的家庭对自己 无所顾忌的压榨,袁圆不失时机地 给杨粒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重 生” —一次精心安排的“自杀”。 她备好了自杀以便获得新生所需 要的一切,然后宣布:“我一定得搞 个仪式,以帮助我彻底忘掉他 们……从现在开始,我就是我,一 个崭新的人,没有来路,没有故事, 没有亲人,没有一切。”从身份上祛 除乡村的自卑及其所赋予的意义, 杨粒和袁圆的故事就获得了“消除 身份”后普通意义上的青年人的 “奋斗故事”的面相,因此姚鄂梅所 精心装扮的“乡下人的进城故事” 也一转而为“底层人的奋斗故事”, 她以杨粒和袁圆作为这些“底层人” 的“青年代表”,彻底斩断他们与乡 村的关系,让他们不断进行着能从 头到脚变成一个城市人的努力。 但可悲的是,“乡下人的进城 故事”以失败告终,“底层人的奋斗 故事”同样以失败告终,只是那过 程更显卑微与低贱,也更充满了时 代的张力与血腥。“心比天高,命比 纸薄”的悲戚对于袁圆而言意味着 绝望。在一个充满了残酷竞争、人 际关系、后台或者干爹的时代,彻 底斩断“乡土之根”的袁圆无异于 一根漂泊的浮萍,聪明才智只是可 怜的装饰品,她惟独可以利用的只 剩下她的身体。透过这具身体,姚 鄂梅揭露出了这个时代不为人知 的阴冷与残忍。 姚鄂梅仍旧用她看似漫不经 心的笔墨,旁敲侧击,把一个“出轨 和第三者”的暧昧故事,悄然经营 成了一个时代的小传,关于梦想, 关于奋斗,也关于失败者的歌和成 功者的耻。她让人再一次看到了19 世纪巴尔扎克、司汤达等人笔下所 描摹的那些人物的幽灵。甚至可以 说,杨粒是司汤达笔下的于连在中 国的现时代所找到的灵魂上的兄 弟。这不禁让人慨叹唏嘘,历史曾经 的一幕,何其相似地在小说中得到 了揭露。 灵与肉:时代的精神相状 隐微术的写作方式强调“微言 大义”的发明与阐述,但姚鄂梅显 然不想把小说当做“隐微术”的实 验品,如果更加准确地描述《贴地 飞行》的笔法,或许“王顾左右而言 他”更加符合。一个“乡下人的进城 故事”,被姚鄂梅悄然地置入“底层 人的奋斗故事”之中,而不管是乡下 人的故事还是底层人的故事,姚鄂 梅所关心的从来都不仅仅是进城和 奋斗,而是要给这个时代描绘下一 幅“巨大的肖像”,成为真正的“时代 的绘心者”。 如果要给《贴地飞行》总结出 一条“时代的表情”的话,那么第一 个便是:疲惫。人们总是疲于奔命 地忙碌着,但对于他们而言,事情 几乎没有“成功的喜悦”,这成功自 然不是“庸俗的成功学”所昭示的 金钱、住房、高质量的生活,而是内 在精神性的满足。不管是杨粒对自 尊的千呼万唤,还是马园长精心装 扮自己的“酷”,以至于表面和内心 始终处于分裂的状态,甚至是宣布 新生的袁圆……他们都时刻在忙 碌着,开会、磋商、运动锻炼,吃饭、 喝酒、建立人脉关系,泡妞、性爱、 偷情出轨,以至于欺骗隐瞒,又操 心谎言被揭穿。每个人都精神萎 顿、意志涣散,却要强打精神、抖擞 自我,以至于“从头到脚都显露出 不健康的疲惫”,时不时地感到“一 阵深深的疲乏”。灵与肉的分离,不 再是张贤亮笔下《灵与肉》的激烈 冲突,而是灵魂脱离了肉体,处于 沉寂的状态,只见肉体在俗世中的 忙碌身影,而看不到灵神归位的欢 欣愉悦。 这是一个缺乏爱的时代。人们 的肉体占据着生活,这肉体不是性 爱的狂欢,而是在生活的重压下, 纠缠着经济、社会等生存层面的要 素,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的麻木的 爱。临时凑成的夫妻充满了欺骗和 隐瞒,追逐真爱的结果却只能以 “出轨”和同样欺骗的方式来实现。 当杨粒跑到春州的时候,他听到了 同样的抱怨:“结婚三年以上,而且 有孩子的人,是最可怜的人,他们 就像是人质,脖子上套着根看不见 的绳子,被控制在看似自由的家 里。”责任大于爱情,家庭重于爱 情,一个个完美的生命匍匐于生活 的重压之下。杨粒才发现他需要的 是真爱,这真爱他的妻子给不了, 仿佛只有逃离了他的妻子,才能获 得真爱。于是, “围城”的困境重又出 现,进去的人和出来的人,各自怀抱 着鬼胎,心事重重地计较着得失。 重新回到姚鄂梅的写作追求 上来,我们不禁要追问,在当下现 实主义的写作模式重新占据主流 位置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如何 秉承着“现实主义的传统”来写下 时代的精品?《贴地飞行》的现实 主义写作方式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不但要描摹“时代之貌”,更要把 捉“时代之心”:让作者对时代的 把握自然而然地从讲述的故事中 流露出来,不是说教,也不是对表 面现实和私人经验的耽溺。现实 主义不仅仅提供一幅时代的肖像 画,还要画龙点睛地赋予时代以 心灵,使之活灵活现。探测时代幽 微的脉搏和心跳,这脉象便是症 候,这症候就是故事,这故事隐现 着时代之心的跳动与病变的讯 息 。在这一点上,《贴地飞行》获得 了它的高度和深度。 (《贴地飞行》,姚鄂梅著,北京 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8 年 1 月出版) 俗世的成功学及时代的精神相状 俗世的成功学及时代的精神相状 《贴地飞行》与一种现实主义的写作方式 谢尚发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Dec-2019

2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38责任编辑:任晶晶 电话:(010)6586673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书香中国

关于陈子典和他的文集,我会慢慢道来。

实事求是地说,他早已不年轻了,是“挤”进80岁高龄的老人了。平心静气来

说,他确实还很年轻,好像还是一个快乐的孩子。

年岁很重要,但有一点更重要,他无疑是祖国最忠诚最优秀的儿女之一。

他并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也不是万众瞩目的明星,他只是一位普通的

教授和作家,他以自己一辈子的忠诚和奉献,受到社会的敬重和爱戴。上文提到他

“挤”进80岁高龄,何以说“挤”不说“跨”?说跨不是更豪迈?读者有所不知,当年他

患急性脑网膜下框出血,命悬一线,差点儿就走了。“挤”进去活下来,好不容易。眼

下的文集,正是他用忠诚铸就的奉献。

展现在读者眼前的《陈子典文集》三大卷,厚重且实用,捧在手上分明感到沉

甸甸的思想艺术和精神文明的力量。

文集上卷“写作研究与实践”,内容斑斓驳杂不拘一格。有学术论文,有知识小

品、写作杂谈、评论杂感,有赏析推介、前序后跋,有通讯、建议,还有妙趣横生的文

章病院,其妙在复合不单一,营养搭配多元化。此卷有较强可读性,特别对写作与

创作爱好者来说,不失为入门指导的理论典籍。

文集中卷“儿童文学研究与欣赏”,有研究、评论、欣赏、教学,可谓“四位一

体”,难能可贵。作家站在全局高点,从全球视角出发对儿童文学酣畅淋漓地说文

论道,纵横捭阖,激扬文字。本卷不但对学生来说开卷有益,对诸如教师、作家、编

辑、文艺评论家这些专业人士来说,也是一本喜出望外的教科书。这卷特色有三:

一是方位全面,既有评论欣赏,又有教学研究;二是填缺补漏,对台湾儿童文学的

论述和比较,在过去许多教科书中是很少见到的,而这卷专设一辑,从诸多方面丝

丝入扣来研究;三是岭南特色、广东视角和粤派批评。书的特色往往是书的亮点,

越是中国的也越是世界的。儿童文学研究也同此理。本卷中既有对广东当代儿童

小说、故事、寓言和报告文学专门分析研究、详细探讨,又对广东儿童文学“标杆”

式人物、领军人物和典范人物作详尽的评论。

文集下卷“童心童诗与童谣”,是他长期以来为儿童创作的小作品。从篇幅字数来看,作品虽小,

但容量不少。童趣盎然,童真活现,可谓大千世界包罗万象。2003年春,在广州艺博院举办《陈子典

儿童诗歌书画艺术展》,我主持了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研讨会,并作了《儿歌——儿童的精神乳汁》讲

话,我极力推崇他的“爱业敬业、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精神”,还有“勇于探索精神”。我认为没有一种

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很难在某一领域有所作为有所建树。

那么,他的童诗童谣特点又是什么呢?

其一,岭南理念、岭南元素、岭南环境、岭南风味、岭南民俗等洋溢在他的作品中。读他这类童诗

童谣,仿佛走进浓郁得化不开的五岭珠水之中,耳闻目睹的都是粤式人物粤色风光。早几年我组织

大音音像出版社出版他的童谣,还请出少儿朗诵专家周小琪辅导了广州少儿图书馆语言组学员,用

了整整一个暑假录制了他编著的《广府童谣》430首,我还撰文介绍,让小朋友在演绎过程中细细体

会和领略岭南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学习地方语言的生动地标。

其二,文学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可以说在他的童诗童谣中充分体现出

来。表现在有童心不故意显摆,有童真就自然流露。这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品格。成年人写童诗童谣,

持这种态度尤为重要。因为成人与孩子年龄相差甚远,体会不出他们的特有情趣,写起来往往会故

作萌态,矫揉造作,这样反而会败坏小朋友的胃口。

他的写作手法并不单调,总是换着手法来写,适应儿童心理特征,这是他的高明之处。像摇篮

曲、顺口溜、谜语歌、滑稽歌、绕口令、问答歌、数数歌等不一而足,把儿童阅读兴趣引得浓浓的。就像

有本事的大厨师,烹调手段与烹调艺术总会不断翻新,不会默守陈规。

从写作内容来看,也是丰富多样的,就写动物来说,就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大至老

虎、狮子,小至蚂蚁、萤火虫,让小读者目不暇接拍手叫好。

陈子典这般本领并非从天上掉下来的。他有空就到小学、幼儿园观察体验生活,退休以后还是

这样。因此他非常熟悉儿童、熟悉儿童生活。这也就等于占据创作的制高点了。

一个挤进80岁高龄的大教授老作家,一辈子钟情于“小儿科”的创作与研究,为它奉出忠诚与爱心。

更难得的是他的人品和作风,他淡泊名利埋头苦干,从不媚俗更不趋炎附势。对此,我是心怀敬意的。

(《陈子典文集》,陈子典著,中国文化院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

■第一阅读 ■创作谈

■品 鉴

完成一部小说的感觉就如同好朋友的聚

会终要散场。当我写完最后一个字,内心除

了如释重负外,更多的是伤感。我还记得当

我写下第一行字,我来到他们中间——书中

可爱的朋友们——紧紧围绕着我。我和他们

一起经历了一段美妙的旅程。当然,共处的

过程中也有折磨、纠结和不信任,甚至也曾想

要放弃。可是我知道,我信任书中的每个人

物,反过来,他们也会信任我。正是这种书写

者与人物之间的信任感,推动我走到了结尾。

然后便是不可避免的分别。毕竟,世界

上不存在永不完结的小说。当信任感建立

后,或许每个作家都想将之无限延长,为的是

避免分别的时刻,甚至不惜延长为一生。正

如普鲁斯特、穆齐尔和曹雪芹,他们将生命完

全融入精神的创作中,一生只为完成那一部

承载生命体验与自我期待的巨著——这或许

是每个作家都曾有过的理想。

作为一名书写者,我知道这本书仅仅是

个开始。我在书写中寻找自己的声音,寻找

值得信赖的事物。这个过程并不封闭,相反,

它将走向开阔,与外部世界形成有趣的呼应与融合。在如今的时

代,各种艺术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融合”,文学当然也不会例外。

影像、绘画、音乐、哲学、文学、科技……说到底,所有的艺术到

最后都殊途同归。他们可能是音乐家、画家或者作家和电影导演,

但当艺术水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内涵是

相同的——这也是我想要努力达到的状态。一幅画,一首歌曲,

一部电影,一篇小说,他们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内部的核是一

致的。当村上春树在爵士乐中寻找到写作的韵律;当大卫·林奇

站在弗朗西斯·培根的画作前;当鲍勃·迪伦第一次读到迪兰·托

马斯的诗篇……这一切场景都汇聚成了一种光亮,超越了时间、

国家、地域与语言,变成了整个当代艺术书写的一部分。生活在

如今的时代,我们的创作究竟与前人有何不同?我想,或许可以

从中寻找到某些答案。

诚然,时代的进步挤压着艺术空间——曾经模糊不清的东

西逐渐可以被科学和心理学解释,艺术的表达似乎不再重要。

但我仍然相信“启示”的存在。正如在最终确定书名的前一天,

我读到了废名的诗《十二月十九夜》:深夜一枝灯,/若高山流水,/有身外之海。/星之空是鸟林,/是花,是鱼,/是天上的梦,/海是夜的镜子。/思想是一个美人。/是家,/是日,/是月,/是灯,/是炉火,/炉火是墙上的树影,/是冬夜的声音。

我被其中“身外之海”的意象打动了。这本小说的发生地就是

一个沿海小镇。身外之海,包含了“人”与“海”的对照,但同时冥冥

之中又有什么东西将二者连结为一体。我对这个意象非常着迷,

并且坚定地认为这首诗的出现是某种“启示”——否则为何在我为

书名困扰的几个月里它都没有出现,却偏偏出现在决定书名的前

一天呢?

这样的“启示”充斥在生活中。我们当然可以将之解释为偶

然现象,但我更愿意把它们理解为一种神秘,而“神秘”正是艺术

的源泉。我无法想象一个毫无神秘感可言的世界,会有艺术的

栖身之地。

写在散场的时刻

□李

周大新长篇小说《天黑得很慢》是写

意老龄生活的一部作品,它以文学的方式

来探讨防老与养老这个人人都会面临的

问题,在题材上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小

说的情节很曲折,折射出的人间真情却充

沛感人。它主要讲述了高龄丧偶的退休法

官萧伯伯与学历不高、为爱情来北京做护

工的农村姑娘钟笑漾之间由雇佣关系上

升为亲情关系的伦理故事,告诉人们,生

活中有很多不如愿的事情,爱却能应对一

切难关。

小说吸引人的一个方面是对老龄心

理的准确把握。比如萧伯伯这个形象,他

少年习武、身怀绝技,走上法官岗位后,勇

于和社会上的不法行为作斗争,是业内标

杆式的人物。可他依然会老去,他能斗得

过恶人,却斗不过衰老。当然,他由衰到老

还经历了一系列生理与心理的变化过程,

这个过程被作家刻画得清晰到位。73岁的

萧伯伯给人最大的印象是很不服老,而且

排斥老。不满女儿为他请护工、精心染发

驻颜、像年轻人一样喝酒,甚至,因女儿和

女婿翻脸,女儿女婿搬离他的住处后,他

想找老伴重新组建家庭,证明自己的能

力,顺道向女婿发发威。他也很敏感,年轻

人对他的尊老行为,他怒目相对,视为不

敬与挑衅,有点倔强蛮横,不过,这可以理

解,忌讳老、拒绝老,是因为他不愿接受老

龄的事实,这是老年人普遍具有的心理。

与姬姨婚恋失败的原因出自他的身

体,生理功能的衰退是老龄的正常现象,

这成了萧伯伯接受老的一个思想开端。体

质的下降丝毫未损害他的意识,认识到老

后,他首要做的是与老这个事实展开拉锯

战,故此,他没有选择颐养天年,而是树立

起了雄心壮志,试图完成300万字三卷本

法学著作的书写,这是萧伯伯的“野心”之

举。他知道死亡总会来临,学术著作却是

他生命在人文领域的无限延续,由此,他

与老抗衡的核心要义也就由长久地活着

转到活出意义这个层面来,强调自己的有

用。可是,生活总暗藏着“风浪”,突发的疾

病中断了他的创作理想,使他由认识老变

到极力地对抗老。身体状况的持续恶化引

发了他对老的异常重视和警惕,急切的防

老之心蒙蔽了他的基本判断力,只要是延

年益寿的法子,他都不惜重金求购,被社

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欺骗也就不足为

奇了。骗术迟早都要被揭穿的,萧伯伯的

醒悟时刻也是他对长寿期待失望的时刻,

不过,由笑漾发起的长寿村之行让他明

白,持有一颗平常心的重要性。淡然地面

对生活,才能从容地看待生死。

萧伯伯接受老并承认老,是在女儿遭

罹情感叛变抑郁去世、笑漾经历情感波折

以后的事情了。他由反感拄拐到安心于轮

椅上的生活,让读者看到一个人老去的无

奈和晚景的悲凉。中年丧妻、晚年丧女,人

生最大的不幸全都降临到萧伯伯头上,然

而,人间有悲愁,更有爱,笑漾代替了女儿

馨馨后,萧伯伯的养老问题有了着落。这

个选择实属被动,然而,衰迈的萧伯伯得

到了精心照料与亲情关爱。

小说感人的一个方面是营造了爱遇

上爱的亲情氛围,弘扬了人间有爱这个主

题。比如钟笑漾这个人,她在作家笔下是

以爱的使者形象出现的。她因爱而来。只

身一人来北京闯荡的勇气来自爱情,在萧

伯伯家能安心地长久做护工,是为接济读

研究生的男朋友,这使她在馨馨不断“加

码”的护理要求面前妥协与让步。馨馨随

同丈夫去美国后,萧伯伯托付给了她一

人,她额外承担了本该由馨馨履行的赡养

义务,这挤占了她的大部分时间,对于正

处对象的年轻人,能做到这点实属难得。

馨馨陷入情感纠葛三年未回国,她也就三

年未回家,尽心伺候萧伯伯。当然,馨馨的

爱是她坚守护工岗位的重要保证。馨馨将

无力照顾父亲的愧疚转化为对她的物质

弥补和情感抚慰,不停地给加薪、视她为

亲妹妹,这无意间把她往女儿的角色位置

上推进了一步,雇佣关系由此笼罩上了一

层情感色彩,体现了爱的传递与“接力”。

馨馨去世,萧伯伯的养老难题摆在笑

漾面前。一边是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且

陪护合同即要到期的服务对象,一边要面

对临近的婚期和未来生活规划,她思想上

的动摇是情理中的事。馨馨留给她的遗愿

是一道选择题,接受与否全由她来决定,

接受的条件是对父亲隐瞒自己去世的消

息、20年不能涨薪、服侍父亲到终老。这个

条件大多护工不愿接受,包括笑漾。

是爱最终留下了笑漾。突如其来的变

故让她措手不及,爱情美梦破灭了,希望

随之破灭。更令她不安的是未婚先孕的事

情,她不知何去何从,想与负心汉同归于

尽。是萧伯伯拯救了她。首先制止了她的

报复行为,救了三条命,阻止了一次激情

犯罪,其次,萧伯伯收留待产的笑漾,产后

像父亲般照顾她,为这对母子一改素日的

暴躁脾气,爱使她身心康复,她铭记恩情,

再其次,儿子的户口问题,是萧伯伯委曲

求全、不畏人言的与她办了假结婚而得到

解决的,脑出血是外人对他“婚姻”不了解

后的嘲讽导致,也成了压垮他身体机能的

“最后一根稻草”,至此,各种老年顽疾开

始无情地向他袭来,她自认有愧于他,要

回报他,最后,意外得知女儿去世的打击

与疾病的折磨,让萧伯伯失去了活下去的

勇气,决定自杀前,为笑漾母子的幸福,他

起草了离婚协议,并写遗嘱将房产留给她

们,爱彻底感化了她,从此,她和儿子真正

以家庭成员的身份,全身心融入到这个家

庭中来。

爱遇上爱可以演绎人间最美的幸福。

因为爱,笑漾告别过去,走上了新的人生

旅途。因为爱,她断然阻止了萧伯伯的轻

生计划。因为爱,她动用了馨馨离婚分割

所得的、专为用来支付自己护工的这笔费

用,不惜任何代价,治疗萧伯伯的诸种疾

患。因为爱,萧伯伯得了老年痴呆后,她

“宁可信其有”地牢牢抱住一丝道听来的

希望,一人去吕梁山青阳峰道观为他求医

问药。爱的给予者往往也是爱的享有者。

萧伯伯输给了衰老,却赢得了爱。笑漾错

失了宝贵的婚姻机会,却得到了良心的安

然、生活的安稳。人间有爱,逆境才不再可

怕。

小说让人深思的一个方面是对养老

问题的本质探讨。人都会老去,青春的列

车最终会停靠在衰老的站台,所以,养老

问题值得思考。个体生命真正的成熟或许

从认真思考人会老死开始,可以说,关心

养老就是关爱我们共同的未来。其实,长

寿渴望与生命有限的矛盾,也是人类的千

古遗憾。这部小说以公园的老年健康讲座

形式构建故事,为当今文学的叙事提供了

一种新的方式与可能,当然,也带来了全

新的阅读体验。这种叙事结构暗含了作家

对长寿在科技角度的诗意展望,人类寿限

的遗憾在这里被科技所实现,它代表了人

类对生命刻度的无限遐想与向往。

然而,生命的遗憾并不是生命的悲哀,

生命有限,它才显得更为珍惜和充满意义。

所以,养老问题最后还是要落在现实角度

去观照的。作家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萧

伯伯这个失去妻女的老人与护工的亲情

伦理故事,提供了养老的一个成功案例。

这个案例虽不具有普遍性、代表性,但它

揭示了养老问题的关键,爱的给予。

作家极力寻找着养老的最佳方式,

无外乎社会的和家庭的,家庭养老问题

依旧属于社会养老的范畴,它以家庭伦

理洞见社会价值,是社会文明化进程中

的应有之义。老有所养是情感问题、伦理

问题,也是道德判断,是人性的表征。每

个人都在襁褓中沐浴爱,在人生成长的

不同阶段获取爱,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

付出爱,最后,在风烛残年的老境中呼唤

并索取爱。生命的任何阶段都离不开爱

的滋养,生命的来路与归途是一场爱的

轮回,爱与爱的“接力”。

老年人的生命也是别样的风景,生

命的晚景更需要尊严与爱意。作家用爱

的眼光与视线探讨老年问题,并鼓励多

种养老方式。养老院养老的模式有进一

步完善的空间,它也是社会化养老的大

势所趋。人心的善意可以被激发、被塑造

乃至被培养,这包括老年人及子女,也包

括养老的服务者,双方都需要本着爱的愿

望,彼此给予心灵的“照亮”。以此观之,爱

是智慧,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石,爱是

万法之源。

(《天黑的很慢》,周大新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爱与爱的爱与爱的““接力接力””□文 剑

姚鄂梅是那种慢工出细活的

作家,她必须对要写的题材烂熟于

心才会将之行诸文本,因此作品的

量很少,但只要一出手,质都有保

证。比起当下许多以廉价现实为题

材,书写人世沉浮、风云遭际,甚而

夸张浮肿、自爱自怜的漫天铺展的

“作品”来,她可谓是“时代的绘心

者”——普通寻常的人物在波澜不

惊的故事中,剥茧抽丝地展露出他

们内心的纠结、疼痛与希冀,且在

这种情绪的挣扎中照亮时代的灵

魂和精神,让看上去粗粝的故事和

人物泅染着思想的底色。其最新长

篇《贴地飞行》一书,姚鄂梅几乎以

集大成的方式将她多年的探索熔

于一炉,“复式文本构型”下呈现着

“底层青年的奋斗故事”和“乡下人

进城的精神现状”。

俗世的成功学:励志、奋斗与心灵鸡汤姚鄂梅在《贴地飞行》的行文

中,具体地给出了乡下人进城的理

由,即俗世的成功学所追求的目

标:物质性自我的实现。杨粒的母

亲从未到过城市,进城后儿子给她

买了一块巧克力,“母亲才咬了一

口,就立住了,闭着眼睛,好久才睁

开:这是啥糖!说它苦吧,又不是真

苦,甜呢,也不至于甜得齁倒,难怪

人人都往城里跑,啥好东西都在城

里。”在这里,与其说姚鄂梅是在用

一块巧克力来映照出笔下乡下人

的贫穷与容易满足,不如说她是在

借助一块巧克力来隐喻城市生活

对乡下人意味着什么,甚至可以

说,这块巧克力只是一个喻体,进

城的甘苦才是姚鄂梅所想要表达

的本质性意涵。

为了摆脱乡下的家庭对自己

无所顾忌的压榨,袁圆不失时机地

给杨粒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重

生”——一次精心安排的“自杀”。

她备好了自杀以便获得新生所需

要的一切,然后宣布:“我一定得搞

个仪式,以帮助我彻底忘掉他

们……从现在开始,我就是我,一

个崭新的人,没有来路,没有故事,

没有亲人,没有一切。”从身份上祛

除乡村的自卑及其所赋予的意义,

杨粒和袁圆的故事就获得了“消除

身份”后普通意义上的青年人的

“奋斗故事”的面相,因此姚鄂梅所

精心装扮的“乡下人的进城故事”

也一转而为“底层人的奋斗故事”,

她以杨粒和袁圆作为这些“底层人”

的“青年代表”,彻底斩断他们与乡

村的关系,让他们不断进行着能从

头到脚变成一个城市人的努力。

但可悲的是,“乡下人的进城

故事”以失败告终,“底层人的奋斗

故事”同样以失败告终,只是那过

程更显卑微与低贱,也更充满了时

代的张力与血腥。“心比天高,命比

纸薄”的悲戚对于袁圆而言意味着

绝望。在一个充满了残酷竞争、人

际关系、后台或者干爹的时代,彻

底斩断“乡土之根”的袁圆无异于

一根漂泊的浮萍,聪明才智只是可

怜的装饰品,她惟独可以利用的只

剩下她的身体。透过这具身体,姚

鄂梅揭露出了这个时代不为人知

的阴冷与残忍。

姚鄂梅仍旧用她看似漫不经

心的笔墨,旁敲侧击,把一个“出轨

和第三者”的暧昧故事,悄然经营

成了一个时代的小传,关于梦想,

关于奋斗,也关于失败者的歌和成

功者的耻。她让人再一次看到了19

世纪巴尔扎克、司汤达等人笔下所

描摹的那些人物的幽灵。甚至可以

说,杨粒是司汤达笔下的于连在中

国的现时代所找到的灵魂上的兄

弟。这不禁让人慨叹唏嘘,历史曾经

的一幕,何其相似地在小说中得到

了揭露。

灵与肉:时代的精神相状

隐微术的写作方式强调“微言

大义”的发明与阐述,但姚鄂梅显

然不想把小说当做“隐微术”的实

验品,如果更加准确地描述《贴地

飞行》的笔法,或许“王顾左右而言

他”更加符合。一个“乡下人的进城

故事”,被姚鄂梅悄然地置入“底层

人的奋斗故事”之中,而不管是乡下

人的故事还是底层人的故事,姚鄂

梅所关心的从来都不仅仅是进城和

奋斗,而是要给这个时代描绘下一

幅“巨大的肖像”,成为真正的“时代

的绘心者”。

如果要给《贴地飞行》总结出

一条“时代的表情”的话,那么第一

个便是:疲惫。人们总是疲于奔命

地忙碌着,但对于他们而言,事情

几乎没有“成功的喜悦”,这成功自

然不是“庸俗的成功学”所昭示的

金钱、住房、高质量的生活,而是内

在精神性的满足。不管是杨粒对自

尊的千呼万唤,还是马园长精心装

扮自己的“酷”,以至于表面和内心

始终处于分裂的状态,甚至是宣布

新生的袁圆……他们都时刻在忙

碌着,开会、磋商、运动锻炼,吃饭、

喝酒、建立人脉关系,泡妞、性爱、

偷情出轨,以至于欺骗隐瞒,又操

心谎言被揭穿。每个人都精神萎

顿、意志涣散,却要强打精神、抖擞

自我,以至于“从头到脚都显露出

不健康的疲惫”,时不时地感到“一

阵深深的疲乏”。灵与肉的分离,不

再是张贤亮笔下《灵与肉》的激烈

冲突,而是灵魂脱离了肉体,处于

沉寂的状态,只见肉体在俗世中的

忙碌身影,而看不到灵神归位的欢

欣愉悦。

这是一个缺乏爱的时代。人们

的肉体占据着生活,这肉体不是性

爱的狂欢,而是在生活的重压下,

纠缠着经济、社会等生存层面的要

素,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的麻木的

爱。临时凑成的夫妻充满了欺骗和

隐瞒,追逐真爱的结果却只能以

“出轨”和同样欺骗的方式来实现。

当杨粒跑到春州的时候,他听到了

同样的抱怨:“结婚三年以上,而且

有孩子的人,是最可怜的人,他们

就像是人质,脖子上套着根看不见

的绳子,被控制在看似自由的家

里。”责任大于爱情,家庭重于爱

情,一个个完美的生命匍匐于生活

的重压之下。杨粒才发现他需要的

是真爱,这真爱他的妻子给不了,

仿佛只有逃离了他的妻子,才能获

得真爱。于是,“围城”的困境重又出

现,进去的人和出来的人,各自怀抱

着鬼胎,心事重重地计较着得失。

重新回到姚鄂梅的写作追求

上来,我们不禁要追问,在当下现

实主义的写作模式重新占据主流

位置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如何

秉承着“现实主义的传统”来写下

时代的精品?《贴地飞行》的现实

主义写作方式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不但要描摹“时代之貌”,更要把

捉“时代之心”:让作者对时代的

把握自然而然地从讲述的故事中

流露出来,不是说教,也不是对表

面现实和私人经验的耽溺。现实

主义不仅仅提供一幅时代的肖像

画,还要画龙点睛地赋予时代以

心灵,使之活灵活现。探测时代幽

微的脉搏和心跳,这脉象便是症

候,这症候就是故事,这故事隐现

着时代之心的跳动与病变的讯

息。在这一点上,《贴地飞行》获得

了它的高度和深度。

(《贴地飞行》,姚鄂梅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俗世的成功学及时代的精神相状俗世的成功学及时代的精神相状——《贴地飞行》与一种现实主义的写作方式 □谢尚发用

忠诚铸就的奉献

用忠诚铸就的奉献

□王俊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