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中的 一 慈悲 - tri · 鬱的狀況也可能轉成重度,甚至會產生自殺念頭。...

4
5320057/8隻蝴蝶拍動翅膀,所產生的效應,竟在 地球另一端,形成了一場颶風。從人生 的角度來看,現今所面臨的種種景況,不管是 好?還是壞?都是過往的選擇,再經由「蝴蝶 效應」演而變來。有智慧、有判斷力的人,往 往能夠深思熟慮再選擇人生方向;而缺乏思考 力的人,或始終聽命於旁人意見的人,總是跟 著多數人的意見走。每個人生選擇,都會衍生 出各自的「蝴蝶效應」。所以,人生路上的每 個抉擇時刻,如果都是想清楚才決定的,就該 勇於面對其結果,而不是責備當初給予建議的 人,或是將整個牌面掀掉,提早結束還沒有完 結的人生。 導致命運翻轉的《蝴蝶效應》 透過鏡頭的無限可能,電影《蝴蝶效應》 顯現了:不同選擇,不同的人生樣貌。四個孩 子,不斷穿梭時空往返,讓人看到「大起大落」 的迥然變貌。一樣的外表,可以是姿態優雅的 豪門主人,也可以是凶殘鬥狠的地痞流氓;一 樣的笑容,可以是華爾街上自信迎人的雅痞, 也可以是身染毒癮在街頭尋找恩客的妓女;一 樣的壯碩,可以是歡笑的大學新鮮人,也可以 是精神病院中無法搬動的沉重病患。 主角伊凡一次次的回到過去,希望可以扭 轉未來,卻發現不管怎麼選擇,都必須犧牲一 位好朋友走向墮落或毀滅,自己也必須承受傷 殘、腦疾或喪失記憶的後果。歷經一回回的人 生快轉,最後伊凡選擇不認識這群朋友,如此 一來,大夥就不必共同經歷那場扭轉人生的 「爆炸事件」,也可避免接續「一步錯,步步錯」 的無盡痛苦。電影中看似「完美」的結局,卻 仍然帶著引人深深嘆息的缺憾,那就是伊凡深 深摯愛的凱莉,與他從此形同陌路。對一輩子 只愛凱莉的伊凡來說,這是多麼痛的抉擇! 電影中,每個人都像是伊凡手中的棋子, 被他選擇而導致命運翻轉,進而有著完全不同 的人生。彷彿,伊凡成了命運的主宰者,可以 任意扭轉他人的未來,卻還是沒有能力帶給他 人幸福,也無法給自己幸福。劇中,伊凡寫日 記的手始終不停顫抖,彷彿像是蝴蝶起飛前的 翅膀拍動,也隱喻了蝴蝶效應的理論。電影模 擬蝴蝶效應理論運用在人生中的些許可能,讓 人看得驚心動魄,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過往種 種,都是造成現今處境的「因」。所以,要造就 好的「果」,就必須審慎選擇「因」。 「心理的」感冒,憂鬱症 這陣子,報章出現許多關於憂鬱症自殺的 消息。就有許多人在問,為什麼現在的憂鬱症 這麼多?? 持平的說,罹患憂鬱症的人始終佔有一定 的比例,只是近些年因為宣導漸深入人心,所 以才會突然覺得出現這麼多與憂鬱症相關的新 聞,還有自殺事件。但是,要透過疾病學理與 人溝通,其實是冗長且難懂的。 每一回流感病毒盛行,卻只有少數人感 冒,而其他沒有感冒的人,則是因為體內的免 疫系統保護得宜,才能倖免於一場疾病。所 以,只要平時強健自體的免疫功能,就不會頻 繁生病。憂鬱症也是如此。每個人身上,都有 或多或少的憂鬱基因,卻不是每個人都會罹患 憂鬱症。 感冒有兩種,一種是「不小心受風寒」、 從人生的角度來看,現今所面臨的 種種景況,不管是好?還是壞?都 是過往的選擇,再經由「蝴蝶效應」 而演進得來。 86 源自初心 87 亂世中的 慈悲 歷經了一段段人生的「蝴蝶效應」, 慢慢學會不再盲目追求「同」, 而樂於追求「異」。 甚至,還會認為:異於常人, 是一句多麼美好的恭維! 邱麗文 圖片提供蘇絢慧

Upload: others

Post on 28-Sep-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亂世中的 一 慈悲 - tri · 鬱的狀況也可能轉成重度,甚至會產生自殺念頭。 這類憂鬱症的病人在決定自殺前,會發出求救的訊號, 最常見的有:「間接或直接表達輕生的意願」、「交待人生

第53期2005年7/8月

一隻蝴蝶拍動翅膀,所產生的效應,竟在

地球另一端,形成了一場颶風。從人生

的角度來看,現今所面臨的種種景況,不管是

好?還是壞?都是過往的選擇,再經由「蝴蝶

效應」演而變來。有智慧、有判斷力的人,往

往能夠深思熟慮再選擇人生方向;而缺乏思考

力的人,或始終聽命於旁人意見的人,總是跟

著多數人的意見走。每個人生選擇,都會衍生

出各自的「蝴蝶效應」。所以,人生路上的每

個抉擇時刻,如果都是想清楚才決定的,就該

勇於面對其結果,而不是責備當初給予建議的

人,或是將整個牌面掀掉,提早結束還沒有完

結的人生。

導致命運翻轉的《蝴蝶效應》

透過鏡頭的無限可能,電影《蝴蝶效應》

顯現了:不同選擇,不同的人生樣貌。四個孩

子,不斷穿梭時空往返,讓人看到「大起大落」

的迥然變貌。一樣的外表,可以是姿態優雅的

豪門主人,也可以是凶殘鬥狠的地痞流氓;一

樣的笑容,可以是華爾街上自信迎人的雅痞,

也可以是身染毒癮在街頭尋找恩客的妓女;一

樣的壯碩,可以是歡笑的大學新鮮人,也可以

是精神病院中無法搬動的沉重病患。

主角伊凡一次次的回到過去,希望可以扭

轉未來,卻發現不管怎麼選擇,都必須犧牲一

位好朋友走向墮落或毀滅,自己也必須承受傷

殘、腦疾或喪失記憶的後果。歷經一回回的人

生快轉,最後伊凡選擇不認識這群朋友,如此

一來,大夥就不必共同經歷那場扭轉人生的

「爆炸事件」,也可避免接續「一步錯,步步錯」

的無盡痛苦。電影中看似「完美」的結局,卻

仍然帶著引人深深嘆息的缺憾,那就是伊凡深

深摯愛的凱莉,與他從此形同陌路。對一輩子

只愛凱莉的伊凡來說,這是多麼痛的抉擇!

電影中,每個人都像是伊凡手中的棋子,

被他選擇而導致命運翻轉,進而有著完全不同

的人生。彷彿,伊凡成了命運的主宰者,可以

任意扭轉他人的未來,卻還是沒有能力帶給他

人幸福,也無法給自己幸福。劇中,伊凡寫日

記的手始終不停顫抖,彷彿像是蝴蝶起飛前的

翅膀拍動,也隱喻了蝴蝶效應的理論。電影模

擬蝴蝶效應理論運用在人生中的些許可能,讓

人看得驚心動魄,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過往種

種,都是造成現今處境的「因」。所以,要造就

好的「果」,就必須審慎選擇「因」。

「心理的」感冒,憂鬱症

這陣子,報章出現許多關於憂鬱症自殺的

消息。就有許多人在問,為什麼現在的憂鬱症

這麼多??

持平的說,罹患憂鬱症的人始終佔有一定

的比例,只是近些年因為宣導漸深入人心,所

以才會突然覺得出現這麼多與憂鬱症相關的新

聞,還有自殺事件。但是,要透過疾病學理與

人溝通,其實是冗長且難懂的。

每一回流感病毒盛行,卻只有少數人感

冒,而其他沒有感冒的人,則是因為體內的免

疫系統保護得宜,才能倖免於一場疾病。所

以,只要平時強健自體的免疫功能,就不會頻

繁生病。憂鬱症也是如此。每個人身上,都有

或多或少的憂鬱基因,卻不是每個人都會罹患

憂鬱症。

感冒有兩種,一種是「不小心受風寒」、

從人生的角度來看,現今所面臨的

種種景況,不管是好?還是壞?都

是過往的選擇,再經由「蝴蝶效應」

而演進得來。

86 源自初心 87

亂世中的

慈悲

歷經了一段段人生的「蝴蝶效應」,

慢慢學會不再盲目追求「同」,

而樂於追求「異」。

甚至,還會認為:異於常人,

是一句多麼美好的恭維!

文/邱麗文 圖片提供/蘇絢慧

Page 2: 亂世中的 一 慈悲 - tri · 鬱的狀況也可能轉成重度,甚至會產生自殺念頭。 這類憂鬱症的病人在決定自殺前,會發出求救的訊號, 最常見的有:「間接或直接表達輕生的意願」、「交待人生

88

一種是「病毒入侵」。前者只要多喝水、多休息,多半能夠

靠自體的免疫力修復而痊癒;後者,如果沒有對症下藥、及

時治療,因而致命的例子也不少。憂鬱症就如同「心理的」

感冒,也有兩種,一種是「情緒低落導致的輕度憂鬱症」、

一種是「情緒荷爾蒙失調的重度憂鬱症」。

「情緒低落導致的輕度憂鬱症」通常是因為失戀、失

業、失親等突然的生活劇變,讓當事人吃不下、睡不好,心

情萬分沮喪、痛苦,而導致憂鬱。這類的患者,只要設法讓

他們吃得下、睡得好,並且在身旁當個傾聽者,不斷給予鼓

勵、支持與陪伴,經過一段時間休養,自然能夠遠離憂鬱,

重新找回快樂生活的動力。如果內心的「結」無法解開,就

必須求助專業心理醫師,持續透過藥物與心理諮商來診治,

慢慢化解憂鬱的處境。千萬不要因為「鬱卒」而自行服用安

眠藥或藉由酗酒來穩定情緒,以免導致藥癮、酒癮發生,憂

鬱的狀況也可能轉成重度,甚至會產生自殺念頭。

這類憂鬱症的病人在決定自殺前,會發出求救的訊號,

最常見的有:「間接或直接表達輕生的意願」、「交待人生

重要訊息給親友」、「迴光返照式的情緒改變」、「突然莫名

其妙不舒服,並到處求診」⋯⋯。像是前陣子媒體大肆報導

的「倪敏然憂鬱症自殺」,就曾出現明顯的求救訊號,如果

當時親友們能夠對憂鬱症多一些的認識,就能察覺這些「暗

示性」的徵兆,多抽一些時間在病人旁邊鼓勵與關心,悲劇

發生的機率也會大大降低。

不要矯枉過正到人人聞「憂鬱」色變

「情緒荷爾蒙失調的重度憂鬱症」也可分成兩種,一種

是先天、一種是後天。

先天帶有憂鬱症遺傳基因的人,因為情緒荷爾蒙的防禦

系統原本就失調,所以碰到青春期、產前產後期、更年期等

荷爾蒙變化劇烈的階段,很容易因為某些情緒的事件而導致

憂鬱症發作。由於先天的情緒免疫功能不全,一旦發病就必

須長期服用抗憂鬱藥物,維持生活的正常穩定。如果不按時

性格上的易感,看到灰濛濛的氣候情緒就會

受到影響,這樣的憂鬱,是感受性的,只要

不伴隨身體的病症,是不需要任何治療的。

第53期2005年7/8月

89

Page 3: 亂世中的 一 慈悲 - tri · 鬱的狀況也可能轉成重度,甚至會產生自殺念頭。 這類憂鬱症的病人在決定自殺前,會發出求救的訊號, 最常見的有:「間接或直接表達輕生的意願」、「交待人生

第53期2005年7/8月

91

化,才能真正感受到許多正在受煎熬的心靈,

並且給予有意義的協助。

所謂朋友,最好的境界當然是「志同道

合」。在交通不便的古代,經常有「有朋自遠方

來,不亦悅乎」的心情;而人生中,一幕幕林

中茶敘,把酒言歡的情境,都是引人頻頻回顧

的喜悅畫面。時至今日,人與人間的距離近

了,對朋友的定義也不再侷限志同道合,甚

至,只要互換名片,或是見過一面,更有甚者

是在虛擬網路上交會過,都算朋友。我們有不

少話不投機卻又必須經常相處的朋友或同事,

彼此為了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而虛耗太多

寶貴時光。

與朋友相處,經常天南地北無所不聊,但

是碰到了喜歡一味給人建議的人,我會清楚的

回應:我只需要鼓勵,不需要建議。畢竟,每

個選擇,都是一場蝴蝶效應的開端,實在不願

意將這個啟動生命波浪的權利,交由他人之

手。而自己,卻要獨自迎接往後形成的人生風

浪。

年輕時,一直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始終

迷惘著,也不斷思索:該如何為人生定下目

標?那時,又很害怕別人感覺:自己與別人不

同。於是,一直勉強自己接受大眾所認同的價

值觀,就算始終不適應也盡量壓抑著,因為許

多的道理我還不懂,包括自己可以與別人不

同。如今,歷經了一段段人生的「蝴蝶效應」,

慢慢學會不再盲目追求「同」,而樂於追求

「異」。多年的自我體察,漸漸理解了自己的性

格、態度與人生觀,就不在乎與誰相同了,反

而開心自己找到繼續的道路,就算只是一個人

默默前行,也能享受這種孤獨,而不感覺寂

90

雖然憂鬱症發生的原因變化多端,就像感

冒病毒般地千變萬化,只要我們用對待感冒的

心態來面對憂鬱症,就會發現其中的差異只在

身體與心理的差別。要避免身體感冒,可以透

過強健身體的抵抗力或定期施打感冒疫苗來預

防;而要避免憂鬱症,也可以透過強健心理的

抗壓能力或定期接受心理諮商來預防。前者的

認知,早已獲得普遍的共識;而後者的觀念宣

導,仍需要社會大眾投入心理強健的行列,才

可能達到普遍的成果。

如果只是性格上的易感,看到灰濛濛的氣

候情緒就會受到影響,這樣的憂鬱,是感受性

的,只要不伴隨身體的病症,是不需要任何治

療的。因為,只要天氣由灰暗轉變成陽光普

照,心情也會隨之翻轉,而陽光普照的日子,

總是會來到。透過後天的努力,也可以強化先

天的體質,對身體如此,對憂鬱症,也可以如

此。據了解,運動、音樂與親近大自然,是最

天然的抗憂鬱處方。不需要矯枉過正到人人聞

「憂鬱」色變,只要理解、只要懂得預防之

道,憂鬱症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真正可怕的

是,因為無知所引發的蝴蝶效應。

每個選擇,都是一場蝴蝶效應

的開端

每個人的性格、態度與人生觀,都是演變

而來的,要理解一個人,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互

動,不能單從外表或某個片斷,就對人進行主

觀批判,特別是臨床診斷的門診醫生,例如:

「長得這麼美,沒有資格沒自信」、「家裡這麼

有錢,沒有權利不快樂」⋯⋯。只有發揮高度

同理心,慢慢察覺並理解每個人的心路歷程變

服藥,往往是「無預警自殺」的高危險群。

至於後天的重度憂鬱症,多半都是輕度憂鬱症處理不當

而演變的,發病過程其實與身體後天出現的慢性病相似。面

對成長環境偏差、長期生活不如意、持續無法排解壓力等,

導致情緒荷爾蒙不斷出現失調狀況,甚至嚴重影響睡眠、食

慾、注意力⋯⋯等。如果病人願意配合醫師的治療,服藥一

段時間將情緒荷爾蒙調回正常,所有連帶的症狀都會恢復。

人生只有起點與終點,與

其盲目立志又無心實踐,

不如積極排除不想要的人

生,自然找到自己的適合

道路。

Page 4: 亂世中的 一 慈悲 - tri · 鬱的狀況也可能轉成重度,甚至會產生自殺念頭。 這類憂鬱症的病人在決定自殺前,會發出求救的訊號, 最常見的有:「間接或直接表達輕生的意願」、「交待人生

第53期2005年7/8月

93

寞。甚至,還會認為:異於常人,是一句多麼美好的恭維!

尊重不同的本位思考

看待事情用「本位」來思考,可以鮮明表達自己的立

場,沒有必要人云亦云,讓整個輿論變成一片混沌。支持或

92

人生不像電影可以NG重來,

也不可能任意回到過去改變

未來,所以,歷經蝴蝶效應

的演變,人必須無條件接受

決定後的結果。

人生沒有「如果?」不必「後悔!」只要

勇往直前、審慎選擇目標。面對人生中的每場

「選擇」時刻,也不必將選擇權交給旁人(父

母、老師、上司、友人⋯⋯)。這些「旁人」,

或許可以提供你意見,你也可以採納或是參

考,不過,最後決定的人還是自己。一但決定

了,不管影響的意見來自何處,都不存在了,

因為決定的片刻,就是你的意見。後來所有的

好與不好,都必須承受與尋求解決問題的方

法。有些人,好的時刻,意氣風發,不好的時

刻,就頻頻怪罪當初提供意見的人。而面對旁

邊的人,除非非常理解對方,還是盡量不要給

予行動上的建議,因為每個建議的源頭,多半

都是主觀的經驗與論定,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亂世中的慈悲,是留給準備好

的人

如果某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可以自由選

擇回到過去的「某個片刻」,再接續未來,你

會想要回去嗎?

我想,很多人都會想回去,特別是現在過

得不快樂的人。但是,重新再來一次,就能保

證不會歷史重演嗎?在觀念、個性都不變的前

提下,再走一次的結果也將大同小異!人生不

像電影可以NG重來,也不可能任意回到過去改

變未來,所以,歷經蝴蝶效應的演變,人必須

無條件接受決定後的結果。但是,就算身處亂

世,面臨幾乎毫無選擇的處境,只要能夠堅定

自有的信念,審慎踏出每一步,亂世中的慈

悲,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反對,認同或不同流,我們都可以找到屬於自

己的定位。積極的人,還會因此投入「社會運

動」,好將理念推廣出去,而多數的人,則是

樂於與群眾議論,各自抒發,甚而夾雜私人恩

怨。社會需要更多對自己要求嚴格的人,才會

日益進步;反之,如果大多數的人都在評論旁

人是非,而且是不求甚解的妄加論定,社會的

負面氣息自然也會更重。不管各人表述的內容

多麼不同,只要願意尊重「人」不同的本位思

考,社會就不至於陷入一場場非理性抗爭。

人生只有起點與終點,與其盲目立志又無

心實踐,不如積極排除不想要的人生,找到自

己的適合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