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havior into design

3

Upload: kyle-lei

Post on 08-Apr-2016

22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in issue 18 (201010-201011) of SHOPPER magazine

TRANSCRIPT

Page 1: Behavior into Design
Page 2: Behavior into Design

172 173172 173

GoodLiving SHOPPERDONGXI

在做设计的初期,我常常想在设计中注入“连结”的元素,让人与产品之间产生某

种关联,但往往碍于无法明确地表达想法,设计看起来就是不明所以然。随着设计

表达能力的增进和思维较为成熟,对于心目中所追求的“连结”便逐渐明了,原来

我所谓的“连结”就是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当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与产品

一来一往的互动中,感受到愉悦、兴奋和满足,人与物之间便产生了在特定情境下

的互动行为。

我在研究所时期探讨过预示性(Affordance)理论,作为界面设计(Interface

Design)的应用,思考接口或物体如何明确地传达讯息给用户,然后用户能准确地

操作执行;亦实际参与了情境故事法(Scenario)的课程,学习设计师如何从人的

角度思索与产品的互动方式,舍去累赘功能并加强核心价值。

我将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行为,分为“从远处看产品”、“从近处观细节”和“与情

感的接触”三个层面,有相应的设计作品做说明。

注入行为的设计Behavior into DesignText · Photo · 雷凯俞 Editor · 游正宇

01.

02.

周公鼎

易视性话机

双开罐

DESIGN

Page 3: Behavior into Design

172 173172 173

GoodLiving SHOPPERDONGXI

从远处看产品

通常我们只要在一个适当的距离便能清楚地观

看产品全貌,且能知道是甚么功能用途,透过

我们的感知如观看、聆听,或是肢体行为如拿取、

抓握等方式与之互动。

现代社会压力过大,大多数人有睡眠问题的困

扰,根据医学指出光照疗法可以解决大多数的

睡眠问题。“周公鼎”(图 01)便是以香炉的语

意融合光照疗法(Light Therapy)的睡眠产品,

可调节患者不正常的日夜节律、改善因光照不

足引发的忧郁情绪,使患者回归该有的正常性

日夜节律。自古以来,当人们处于困境,习于

将心灵寄托于神灵祭祀,以中国道教习俗而言

则是持香向神明祈求。因此透过香炉的产品语

意(Semantic),让使用者在远处观看周公鼎时,

能直觉地拿取代表“香”意象的灯柱,并插入

底座,接着凝视光源进行光照疗法。藉由类似

仪式性的操作行为,感受到“香炉 =仪式 =希望”

的意涵,使患者坚定改善失眠困扰的信心和毅力。

在使用者与周公鼎的互动过程中,“拿取”灯

柱与“凝视”光源的动作便是分别属于肢体与

感知的行为,属于互动行为的第一层面。此类

的设计通常呈现最单纯的语汇,使用者本能地

与其互动。

与情感的接触

通常设计包含以外观为导向,或是以功能为导

向的不同设计诉求。具有漂亮外观的物品尽管

能在第一时间引起消费者注意,然而一个产品

若具有巧思的功能或是能进一步延伸至人与人

的互动,亦能让使用者感动。

生活中有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物品往往不全然

方便,所以人们会想出一些对应的小方法。此

时设计师如果能够思索这类小方法用于改善设

计,设计便容易与使用者产生共鸣。以蕃茄酱

来说,有时候倒西红柿酱时很不巧地没剩多少

了,使用者无法立即将西红柿酱压挤出,便可

能将罐子倒过来让酱汁缓慢地流出,“双开罐”

(图 04)便是反思人们这样的日常行为,而设计

出上下均有开口的调味罐组。酱量多时,使用

者如同平常一样由上开启;量少时,便可打开

底部盖子挤出酱料。然而,调味酱与调味料的

物质属性不同,考虑到打开盖子的便利性,以

及如何明确地告知使用者两种盖子不同的打开

方式,以浮刻的线条为基本元素,传达调味酱

罐为推开的方式,而调味料则以转开的方式,

浮刻线条的纹路还加强了摩擦力(图 05)。此外,

两端盖子分别为大、小量的开口,使用者可藉

由瓶身的标签得知哪一端为大量或小量。消费

者从远处便知此调味罐能上下打开,至近距离

时,则了解到盖子的打开方式以及两端盖子控

制酱料大小量的不同。假如,有一对夫妻正在

餐桌用餐,妻子能根据个人调味料的添加喜好,

以及对于丈夫的了解,使用调味罐控制大小量

的功能于两人的调味习惯上(图 06),此时,调

味的行为就融入于两人亲密互动的情境中,产

品便延伸至互动行为的更深层面了。这样与使

用者的日常行为呼应,或是接触到内心情感的

设计已经跳脱了产品的实体面,往往能对使用

者产生不同的意义。

总言之,在与产品的互动过程中,你觉得产品彷佛产生了行为,那么你便感到了愉悦。

04.

从近处观细节

当进一步近距离观看产品时,看到的便是产品

的细节,也就是接口。此设计特征往往经由符

码或图像来传递讯息,如 MP3 播放音乐的控制

钮,消费者藉由其文化背景与经验累积判断讯

息所传达的意涵。如今大多数的消费性电子产

品充斥着大量的讯息,如果讯息过于繁杂则将

让使用者产生疑惑。因此可透过简化或是归纳

等手法,强调“少即是多”或是呈现井然有序

的情况,让使用者能渐进式地接收产品的讯息

并确实地执行操作。

固定电话的问世让人们的沟通行为,产生了革

命性的便利,在方便的同时,个人空间也被些

微地剥夺。往往当你想要休息片刻时,却被突

来的电话所干扰。因为固定电话无法像移动电

话般,能随时地控制铃声的有无。“易视性话机”

(图 02)便是欲缓和固定电话对日常生活的干

扰程度,其手持话筒允许使用者以向右旋转的

方式来切换,从有声模式切到静音模式。假如,

不需要静音状态时,亦可容易地察觉到手持话

筒为水平状态,而得知目前为静音状态并立即

将之解除。另外,电话的按钮经由简化并分别

配置于主机与话机,能很容易地执行拨号或是

查看来电等功能(图 03)。

像这样透过知觉所接受到的符号、图像或文字

讯息,经由消费者本身的认知解读后所执行的

操作行为,便是属于互动行为的另一层面,通

常称其为接口操作,其中牵涉着认知心理、图

像设计与接口设计等领域的知识。

DESIGN

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