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淡质素”才有味儿...

1
2018年4月17日 本版编辑/侯艳宁 美术编辑/刘晔 22 名家 艺文志 浮世绘 家乡友人来看我,带有《聊城图片 百年》《图说聊城大运河》等老照片图 册,逗得我老夫聊发少年狂,大呼小叫, 一惊一乍,频频想起《信马由缰》。盖 《聊城图片百年》与《信马由缰》犹如民 歌《挂枝儿》:“泥人儿,好一似咱两个。 捻一个你,塑一个我,看两下里如何。 将他来揉和了重新做,重捻一个你,重 塑一个我,我身上有你也,你身上也有 我。” 再是偶然发现的家乡的民间年画、 门神,吴桥木偶戏照片,“似曾相识燕归 来”,少年往事浮上心头:一边吃着年 糕、包子,一边与那门神我瞅他,他瞅 我。那土得掉渣的逗人笑出眼泪的木 偶戏,迷得我满身是汗地随着那耍木偶 的挑担,他到哪里我跟到哪里。这些民 间玩艺儿不仅伴随了我的整个童年,也 是我毕生从事的写文作画的源头活 水。适值《信马由缰》再版,将这照片搜 集增补进来,有如园林“借景”,为小书 生色,像袁枚之记小仓山:“非山之所有 者,皆山之所有也。”(韩羽,画家、作家, 现居石家庄) 钟叔河先生编选的《知堂谈吃》新近由中华 书局出版了增订本,买来一册,竟是厚达近五 百页。读钟先生的序言,知道之前还曾出版 过两个选本,一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出 版,一为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出版,以上 两个版本皆收知堂谈吃的诗文一百篇,而此 次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增订本则收文一百八十 一篇,几乎增加了将近一倍的文章。在网上 的旧书店又购得了钟先生编选的另外两个版 本,这样对比着来读,也是别有一番情趣。在 我看来,增订本此次增收的最重要的一篇文 章,则要算是《日本的衣食住》,最初收在周氏 的文集《苦竹杂记》之中。在此文中,周作人 借日本的衣食住,谈到了他对生活的一种态 度。钟先生在编选文章的注释中有这样一段 话:“本文论述不限于食物,而是一篇关于日 本文化和中日文化比较的重要文章,为保持 文意的完整,乃予全文照登。”我非常同意钟 先生的这种编选的态度,因为周氏在这篇文 章中谈到的衣食住的态度,乃是同一个态 度。诸如他谈到日本的食物,乃是日人少食 兽类之肉,而是多采蔬菜和鱼类,“中国学生 初到日本,吃到日本饭菜那么清淡,枯槁,没 有油水,一定大惊大恨,特别是在下宿或分租 房间的地方。这是大可原谅的,但是我自己 却不以为苦,还觉得这有别一种风趣。” 周作人作文有一个特点,就是同一个主 题,他会反复做文章,往往后来所作文章的论 断,有时会有所延伸,但有些论断又会取自前 面写过的材料,有时甚至是大段的引用自己 所写的文章观点,初读会感觉周氏有偷懒的 嫌疑,但读多了,反而又有一种特别的阅读体 验。诸如这篇作于1935年6月的《日本的衣 食住》,周氏在 1936 年 8 月又作了一篇《怀东 京》,后收入在文集《瓜豆集》之中。周作人谈 他怀念东京的内容,也无非是日本人的衣食 住,但似乎比前者更有意味,读来印象也更为 深刻。还是以谈东京的饮食为例,他说日本 有作家曾批评东京的食物有“脆薄,贫弱,寒 乞相,毫无腴润丰盛的气象”,但周氏却认为 这种对于饮食的批评虽也有道理,但还是“觉 得这些食物之有意思也就是这地方,换句话 可以说是清淡质素,他没有富家厨房的多油 多团粉,其用盐与清汤处却于吾乡寻常民家 相近,在我个人是很以为好的”。 他还在多篇文章中谈及自己的这种类似 的态度。诸如在《喝茶》一文中,周氏这样写 道:“日本用茶淘饭,名曰‘茶渍’,以腌菜及 ‘泽庵’ (即福建的黄土萝卜,日本泽庵法师始 传此法,盖从中国传去) 等为佐,很有清淡而 甘香的风味。”随后又评价说:“中国人未尝不 这样吃,惟其原因,非由穷困即为节省,殆少 有故意往清茶淡饭中寻其固有之味者,此为 所以为可惜也。”在周作人看来,这种“清茶淡 饭”的饮食习惯,乃也曾是中国人的古风,可 惜今已不存,却在日本处保留了下来,故而令 他颇为怀想。关于吃酒喝茶,周氏都是以“清 淡”为好,如茶乃是以为“绿茶为正宗”,“喝茶 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 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 的尘梦。”《喝茶》一文作于1924年12月,属 于周氏早期的文章,1950年7月周氏还做过 一篇《瓠子汤》,开篇即这样写道:“夏天吃饭 有一碗瓠子汤,倒是很肃静而也鲜美可口 的。”而这瓠子,也不过是一种乡间常见的蔬 菜罢了,嫩时可吃,“老了锯开取壳做瓢用”。 由此可见,周氏这一对于饮食的趣味和态度, 一生都未曾改变过的。 但是令我感到有些奇怪的是,在《知堂谈 吃》的初版本封面上,却是一双竹制的筷子和 古意盎然的盘子,这倒也没什么,只是这盘子 上面却是三个全身透红的辣椒,这显然与周 作人所谈及的这种“清淡质素”的饮食趣味大 所迥异的,因此这设计实在便是有些莫名其 妙了。尽管周作人也曾谈过辣椒,在《吃青 椒》中他这样说道:“五味之中只有辣并非必 要,可是我所最喜欢的却正是辣。”而实际上, 他所喜欢的也不过是一种淡淡的辣味罢了, 诸如在文章结尾所写的:“辣酱、辣子鸡、青椒 炒肉丝,固然也好,我却喜欢以青椒为主体 的,乡下用肉片、豆腐干片炒整个小青椒是其 一,又一种是在南京学堂时常吃的腌红青椒 入麻油,以长方的侉饼蘸吃,实是珍味,至今 不曾忘记,但北京似没有那么厚实的红辣茄, 想起来真是可惜也。”初版本《知堂谈吃》封面 上所采用的辣椒,实在可以说是一种极刺激 的辣椒,在我的老家陕西关中,乃是把这种辣 椒称为“线线辣子”,以示其特别的。这种辣 味,想来也只有湖南和川陕之地的人才适合 享受,而出身绍兴的周氏则是很难赞同的。 我这样啰唆地来引证周氏的这种对于“清淡 质素”的态度,一方面是对于周氏的这种对于 食物“固有之味”的认同,另一方面则是按照 现在的饮食态度,周氏的这种态度,也是十分 健康的。想来周氏最终能够得享高寿,与他 的这种饮食习惯也是有关的。 由此再来看《知堂谈吃》,周作人对于食 物的选取,也是以“清淡质素”为内容的,而周 氏对饮食的另一个态度,则还在乎一种趣味, 即不以果腹为中心的享用。如在《<茶之书> 序》中,他谈到自己的故乡有一种茶店,乃是 为普通乡民所设,“多树木,店头不设坫而用 板桌长凳,但其朴素亦不相上下,茶具则一盖 碗,不必带托,中泡清茶,吃之历时颇长,曰做 茶店,为平民悦乐之一。”接着他又谈士大夫 的吃茶,乃是“在家泡茶而吃之,虽独乐之趣 有殊,而非以疗渴,又与外国入蔗糖牛乳如吃 点心然者异,殆亦意在赏其甘苦味外之味 欤。”周氏认为,喝茶的趣味不在于解渴,而是 慢慢品味的过程。再如对于吃食,他所看重 的是饭前的“点心”。在《北京的茶食》中,周 氏便一再感慨北京没有好的点心,甚至对于 “二十世纪的中国货色,有点不大喜欢”,乃是 “粗恶的模仿品”,但卖得却比外国货贵。对 于这种趣味,周作人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我 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需还有一点无 用的游戏和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 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 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 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 愈好。”对于这个观点我们今天多会是赞赏 的,这也是常被引用的,但实际上周氏的着重 点却是在最后一句:“可怜现在的中国生活, 却是极端得干燥粗鄙。” 《知堂谈吃》的初版本虽然文章收录不 全,封面设计也不尽人意,但有一点值得保 留,乃便是文章的编排。初版本对周氏谈吃 的文章,在目录中以“集内旧文”“饭后随笔” “未刊稿与集外文”和“诗”四个部分组成。钟 先生在新版的序言中也谈及,周氏1949年前 的谈吃文章写得并不太多,但诸如《结缘豆》 《谈食鲞》诸篇,“谈吃而意实不在吃”,于食物 和食事之外,尽有使读者不得不深长思之内 容,远远不是“谈吃”所能范围的,而后期的谈 吃文章虽然多,特别是在“饭后随笔”的专栏 之中,却多是就吃谈吃,多系“为稻粱谋”。既 然如此,我以为在新版的目录中,省略掉这个 文章编排的区分,还是十分遗憾的事情,因为 周氏谈吃的文章,前后的态度均有一致之处, 但其中的意蕴可是相差实在太多了。诸如前 期有关吃的文章之中,《苋菜梗》《谈油炸鬼》 《记盐豆》《炒栗子》等篇章,可谓十足的好文 章,也是有着许多令人深思的内容的。新版 的《知堂谈吃》以时间为序来编排,其实若以 周氏对于食物的态度来编排,也有如下方式 可作为参考,诸如关于谈茶的文章,便有十余 篇;谈酒的文章,就有二十余篇;谈点心的文 章,则有三十余篇;谈蔬菜的文章,也有三十 多篇;另外,关于鱼鸡等肉食文章,也有多篇; 还有一些和食物有关的杂谈,不妨也列为一 辑,诸如《日本的衣食住》和《一岁货声》之 类。 (朱航满,作家,现居北京) 三弟的两个孪生女儿就要大学毕 业了,我四处给他们寻找就业的门路, 今天终于有了着落,心情大好。 她们的成长过程,正验证了人是环 境的产物,也就是说,人的生物性存在, 终究要让位于人的社会性存在。 由于孪生,小学、中学到大学,她们 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次,整个路径 是一样的。但是,她们有不同的外形和 不同的性情,差异是大的。 差异的造成,就在于她们是在不同 的生活环境下长大,即,她们的幼儿期 是在两个不同的家庭里度过。 她们出生之后,由于三弟夫妇均在 服务行业就职,无法自由支配的工作性 质,使他们不得不把两个孩子分开,由 两边的父母照料。老大给了姥姥,老二 给了奶奶。 姥姥是工人、姥爷是派出所的所 长,他们既是住楼房的居民,又有稳定 的收入,家境甚好。而奶奶是家居平房 的农民,又中年守寡,无生活来源,仅靠 儿女赡养。 差异就从兹开始。 在姥姥家的老大被视若掌上明珠, 娇生惯养不仅起居优越,冬暖夏 凉,而且饮食丰赡,香辣有常,再者,兜 里总有零花钱,种种念头总能被满足。 由于姥姥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 么都不需要孩子动手。只是后来姥爷 突然中风,抢救及时保住性命,但失语, 并坐了轮椅,才不得不让孩子帮助做一 些小事,比如水开了,关一下燃气灶的 阀门,比如姥爷大小便失禁,通知一下 姥姥。 在奶奶家的老二,由于条件相对艰 苦,就只能过寻常的乡下生活没有 暖气空调,冷热就靠自己适应;没有精 食美馔,只能安于粗茶淡饭;而且,因奶 奶有腿疾,行走不便,添煤生火、打扫庭 院、浣衣做饭、替换窗帘……种种家务 都需她帮忙。看到奶奶体恤儿女,每日 精打细算,即便是有个小小的念头,她 也不好意思张口。她过惯了穷日子,没 有钱的概念。 这样一来,本来一对你我莫辨的女 孩,变得很好分辨老大虚荣、懒惰、浮躁,慕时尚,好 表现,还有一点小小的自私,对别人的 痛痒她漠不关心。她很注重穿着和自 我形象,对饮食也十分挑剔,身材苗条, 语锋尖利。 老二则朴实、勤快、沉静,随遇而 安,隐忍,还懂得关心人,上学之后,每 到双休日她都要陪奶奶,照顾她的饮食 起居。吃穿她都不讲究,也不跟风,也 不忌口,就是肥胖,语调温柔。 到了现在,两个人站在一起,一个 亭亭玉立、眼神扑朔,一个丰满结实、低 眉顺目。外人每每见到,都会发出惊异 之声:这是双胞胎吗? 由于有了区别,两个人现在也不愿 意同进同出,虽然学的是同一个专业, 也不愿意到同一个单位一起就业。她 们分别对我表达了这一意愿,给我的运 作,增加了难度。 虽然就我的本性来说,我更喜欢老 二,但生长的环境不是她们自己选择 的,老大也颇为无辜,我便同样待她们, 都爱。 (凸凹,作家,现居北京) 吴桥木偶 吴桥木偶 选自 选自 乡土艺术 乡土艺术 “清淡质素”才有味儿 朱航满/文 不一样的双胞胎 凹/文 《信马由缰》再版跋语 羽/文

Upload: others

Post on 28-Dec-2019

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2018年4月17日本版编辑/侯艳宁 美术编辑/刘晔

22名家

艺文志

浮世绘

家乡友人来看我,带有《聊城图片百年》《图说聊城大运河》等老照片图册,逗得我老夫聊发少年狂,大呼小叫,一惊一乍,频频想起《信马由缰》。盖《聊城图片百年》与《信马由缰》犹如民歌《挂枝儿》:“泥人儿,好一似咱两个。捻一个你,塑一个我,看两下里如何。将他来揉和了重新做,重捻一个你,重塑一个我,我身上有你也,你身上也有我。”

再是偶然发现的家乡的民间年画、门神,吴桥木偶戏照片,“似曾相识燕归

来”,少年往事浮上心头:一边吃着年糕、包子,一边与那门神我瞅他,他瞅我。那土得掉渣的逗人笑出眼泪的木偶戏,迷得我满身是汗地随着那耍木偶的挑担,他到哪里我跟到哪里。这些民间玩艺儿不仅伴随了我的整个童年,也是我毕生从事的写文作画的源头活水。适值《信马由缰》再版,将这照片搜集增补进来,有如园林“借景”,为小书生色,像袁枚之记小仓山:“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韩羽,画家、作家,现居石家庄)

钟叔河先生编选的《知堂谈吃》新近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增订本,买来一册,竟是厚达近五百页。读钟先生的序言,知道之前还曾出版过两个选本,一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出版,一为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出版,以上两个版本皆收知堂谈吃的诗文一百篇,而此次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增订本则收文一百八十一篇,几乎增加了将近一倍的文章。在网上的旧书店又购得了钟先生编选的另外两个版本,这样对比着来读,也是别有一番情趣。在我看来,增订本此次增收的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则要算是《日本的衣食住》,最初收在周氏的文集《苦竹杂记》之中。在此文中,周作人借日本的衣食住,谈到了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钟先生在编选文章的注释中有这样一段话:“本文论述不限于食物,而是一篇关于日本文化和中日文化比较的重要文章,为保持文意的完整,乃予全文照登。”我非常同意钟先生的这种编选的态度,因为周氏在这篇文章中谈到的衣食住的态度,乃是同一个态度。诸如他谈到日本的食物,乃是日人少食兽类之肉,而是多采蔬菜和鱼类,“中国学生初到日本,吃到日本饭菜那么清淡,枯槁,没有油水,一定大惊大恨,特别是在下宿或分租房间的地方。这是大可原谅的,但是我自己却不以为苦,还觉得这有别一种风趣。”

周作人作文有一个特点,就是同一个主题,他会反复做文章,往往后来所作文章的论断,有时会有所延伸,但有些论断又会取自前面写过的材料,有时甚至是大段的引用自己所写的文章观点,初读会感觉周氏有偷懒的嫌疑,但读多了,反而又有一种特别的阅读体验。诸如这篇作于1935年6月的《日本的衣食住》,周氏在1936年8月又作了一篇《怀东京》,后收入在文集《瓜豆集》之中。周作人谈他怀念东京的内容,也无非是日本人的衣食住,但似乎比前者更有意味,读来印象也更为深刻。还是以谈东京的饮食为例,他说日本有作家曾批评东京的食物有“脆薄,贫弱,寒乞相,毫无腴润丰盛的气象”,但周氏却认为这种对于饮食的批评虽也有道理,但还是“觉得这些食物之有意思也就是这地方,换句话可以说是清淡质素,他没有富家厨房的多油多团粉,其用盐与清汤处却于吾乡寻常民家相近,在我个人是很以为好的”。

他还在多篇文章中谈及自己的这种类似的态度。诸如在《喝茶》一文中,周氏这样写道:“日本用茶淘饭,名曰‘茶渍’,以腌菜及‘泽庵’(即福建的黄土萝卜,日本泽庵法师始传此法,盖从中国传去)等为佐,很有清淡而甘香的风味。”随后又评价说:“中国人未尝不这样吃,惟其原因,非由穷困即为节省,殆少有故意往清茶淡饭中寻其固有之味者,此为所以为可惜也。”在周作人看来,这种“清茶淡饭”的饮食习惯,乃也曾是中国人的古风,可惜今已不存,却在日本处保留了下来,故而令他颇为怀想。关于吃酒喝茶,周氏都是以“清淡”为好,如茶乃是以为“绿茶为正宗”,“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一文作于1924年12月,属于周氏早期的文章,1950年7月周氏还做过一篇《瓠子汤》,开篇即这样写道:“夏天吃饭有一碗瓠子汤,倒是很肃静而也鲜美可口的。”而这瓠子,也不过是一种乡间常见的蔬菜罢了,嫩时可吃,“老了锯开取壳做瓢用”。由此可见,周氏这一对于饮食的趣味和态度,一生都未曾改变过的。

但是令我感到有些奇怪的是,在《知堂谈吃》的初版本封面上,却是一双竹制的筷子和古意盎然的盘子,这倒也没什么,只是这盘子上面却是三个全身透红的辣椒,这显然与周作人所谈及的这种“清淡质素”的饮食趣味大所迥异的,因此这设计实在便是有些莫名其妙了。尽管周作人也曾谈过辣椒,在《吃青椒》中他这样说道:“五味之中只有辣并非必

要,可是我所最喜欢的却正是辣。”而实际上,他所喜欢的也不过是一种淡淡的辣味罢了,诸如在文章结尾所写的:“辣酱、辣子鸡、青椒炒肉丝,固然也好,我却喜欢以青椒为主体的,乡下用肉片、豆腐干片炒整个小青椒是其一,又一种是在南京学堂时常吃的腌红青椒入麻油,以长方的侉饼蘸吃,实是珍味,至今不曾忘记,但北京似没有那么厚实的红辣茄,想起来真是可惜也。”初版本《知堂谈吃》封面上所采用的辣椒,实在可以说是一种极刺激的辣椒,在我的老家陕西关中,乃是把这种辣椒称为“线线辣子”,以示其特别的。这种辣味,想来也只有湖南和川陕之地的人才适合享受,而出身绍兴的周氏则是很难赞同的。我这样啰唆地来引证周氏的这种对于“清淡质素”的态度,一方面是对于周氏的这种对于食物“固有之味”的认同,另一方面则是按照现在的饮食态度,周氏的这种态度,也是十分健康的。想来周氏最终能够得享高寿,与他的这种饮食习惯也是有关的。

由此再来看《知堂谈吃》,周作人对于食物的选取,也是以“清淡质素”为内容的,而周氏对饮食的另一个态度,则还在乎一种趣味,即不以果腹为中心的享用。如在《<茶之书>序》中,他谈到自己的故乡有一种茶店,乃是为普通乡民所设,“多树木,店头不设坫而用板桌长凳,但其朴素亦不相上下,茶具则一盖碗,不必带托,中泡清茶,吃之历时颇长,曰做茶店,为平民悦乐之一。”接着他又谈士大夫的吃茶,乃是“在家泡茶而吃之,虽独乐之趣有殊,而非以疗渴,又与外国入蔗糖牛乳如吃点心然者异,殆亦意在赏其甘苦味外之味欤。”周氏认为,喝茶的趣味不在于解渴,而是慢慢品味的过程。再如对于吃食,他所看重的是饭前的“点心”。在《北京的茶食》中,周氏便一再感慨北京没有好的点心,甚至对于

“二十世纪的中国货色,有点不大喜欢”,乃是“粗恶的模仿品”,但卖得却比外国货贵。对于这种趣味,周作人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需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和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对于这个观点我们今天多会是赞赏的,这也是常被引用的,但实际上周氏的着重点却是在最后一句:“可怜现在的中国生活,却是极端得干燥粗鄙。”

《知堂谈吃》的初版本虽然文章收录不全,封面设计也不尽人意,但有一点值得保留,乃便是文章的编排。初版本对周氏谈吃的文章,在目录中以“集内旧文”“饭后随笔”

“未刊稿与集外文”和“诗”四个部分组成。钟先生在新版的序言中也谈及,周氏1949年前的谈吃文章写得并不太多,但诸如《结缘豆》《谈食鲞》诸篇,“谈吃而意实不在吃”,于食物和食事之外,尽有使读者不得不深长思之内容,远远不是“谈吃”所能范围的,而后期的谈吃文章虽然多,特别是在“饭后随笔”的专栏之中,却多是就吃谈吃,多系“为稻粱谋”。既然如此,我以为在新版的目录中,省略掉这个文章编排的区分,还是十分遗憾的事情,因为周氏谈吃的文章,前后的态度均有一致之处,但其中的意蕴可是相差实在太多了。诸如前期有关吃的文章之中,《苋菜梗》《谈油炸鬼》《记盐豆》《炒栗子》等篇章,可谓十足的好文章,也是有着许多令人深思的内容的。新版的《知堂谈吃》以时间为序来编排,其实若以周氏对于食物的态度来编排,也有如下方式可作为参考,诸如关于谈茶的文章,便有十余篇;谈酒的文章,就有二十余篇;谈点心的文章,则有三十余篇;谈蔬菜的文章,也有三十多篇;另外,关于鱼鸡等肉食文章,也有多篇;还有一些和食物有关的杂谈,不妨也列为一辑,诸如《日本的衣食住》和《一岁货声》之类。(朱航满,作家,现居北京)

三弟的两个孪生女儿就要大学毕业了,我四处给他们寻找就业的门路,今天终于有了着落,心情大好。

她们的成长过程,正验证了人是环境的产物,也就是说,人的生物性存在,终究要让位于人的社会性存在。

由于孪生,小学、中学到大学,她们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次,整个路径是一样的。但是,她们有不同的外形和不同的性情,差异是大的。

差异的造成,就在于她们是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长大,即,她们的幼儿期是在两个不同的家庭里度过。

她们出生之后,由于三弟夫妇均在服务行业就职,无法自由支配的工作性质,使他们不得不把两个孩子分开,由两边的父母照料。老大给了姥姥,老二给了奶奶。

姥姥是工人、姥爷是派出所的所长,他们既是住楼房的居民,又有稳定的收入,家境甚好。而奶奶是家居平房的农民,又中年守寡,无生活来源,仅靠儿女赡养。

差异就从兹开始。在姥姥家的老大被视若掌上明珠,

娇生惯养——不仅起居优越,冬暖夏凉,而且饮食丰赡,香辣有常,再者,兜里总有零花钱,种种念头总能被满足。由于姥姥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需要孩子动手。只是后来姥爷突然中风,抢救及时保住性命,但失语,并坐了轮椅,才不得不让孩子帮助做一些小事,比如水开了,关一下燃气灶的阀门,比如姥爷大小便失禁,通知一下姥姥。

在奶奶家的老二,由于条件相对艰苦,就只能过寻常的乡下生活——没有暖气空调,冷热就靠自己适应;没有精食美馔,只能安于粗茶淡饭;而且,因奶奶有腿疾,行走不便,添煤生火、打扫庭院、浣衣做饭、替换窗帘……种种家务都需她帮忙。看到奶奶体恤儿女,每日精打细算,即便是有个小小的念头,她也不好意思张口。她过惯了穷日子,没有钱的概念。

这样一来,本来一对你我莫辨的女孩,变得很好分辨——

老大虚荣、懒惰、浮躁,慕时尚,好表现,还有一点小小的自私,对别人的痛痒她漠不关心。她很注重穿着和自我形象,对饮食也十分挑剔,身材苗条,语锋尖利。

老二则朴实、勤快、沉静,随遇而安,隐忍,还懂得关心人,上学之后,每到双休日她都要陪奶奶,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吃穿她都不讲究,也不跟风,也不忌口,就是肥胖,语调温柔。

到了现在,两个人站在一起,一个亭亭玉立、眼神扑朔,一个丰满结实、低眉顺目。外人每每见到,都会发出惊异之声:这是双胞胎吗?

由于有了区别,两个人现在也不愿意同进同出,虽然学的是同一个专业,也不愿意到同一个单位一起就业。她们分别对我表达了这一意愿,给我的运作,增加了难度。

虽然就我的本性来说,我更喜欢老二,但生长的环境不是她们自己选择的,老大也颇为无辜,我便同样待她们,都爱。(凸凹,作家,现居北京)

吴桥木偶吴桥木偶 选自选自《《乡土艺术乡土艺术》》

“清淡质素”才有味儿 朱航满/文

不一样的双胞胎 凸 凹/文

《信马由缰》再版跋语 韩 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