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的故事,是纸和笔的无声狂欢app.why.com.cn/epaper/webpc/shzk/images/2016-12/06/...有一个个等待你发现和阅读的生命片段。...

1
“公园”里的故事,是纸和笔的无声狂 【文/蔡娴 /受访者提供】 五 原 路地 处“巨富长”一 带,虽 然 马路 短小,从 头 走 到 底用不了十分钟,但却是上海少有的不通公交的马路。一头 连着常熟路,一头连着武康路,是名副其实的闹中取静之 地。街边除了小情调的店铺林立之外,很多有意思的人和事 都安静地藏身于此,各得其所。五原路96弄3号就是其中 一个,一扇浅蓝色的铁门并不起眼,但旁边挂着的“故事公 园”四个大字的牌子却让人好奇心倍增。 故事公园里的红与蓝 虽然叫做“公园”,这里的空间并不大,70平米的室内空 间外加一个10来平米的小院落。平日也并不对外开放,需要 通过预约机制才能前来拜访。所谓的“故事公园”其实是李 梓新创办的“中国三明治”的线下衍生。 作为一个创新人群故事传播平台,“中国三明治”记录 的是这样一群人的故事:三十岁上下,感受到来自事业、发 展、生活、家庭等多层次压力,同时又试图保留自身理想,也 就是“三明治一代”(The Sandwich Generation)。在李梓 新看来,“三明治一代”是第一代思考并寻找属于自己的生 活方式的中国人。 作为“中国三明治”的线下空间,故事公园里发生的一 切几乎都和故事有关。三年来,李梓新和热爱写作的人们一 起在这里创造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他们不仅采访了上千个有代表性的中国创新人物故 事,记录了当代中国青年浪潮中的不同切面;还培训孵化了 数千名普通写作者,教他们如何把生活力转化为写作力,许 多人因此获得发表和出版机会,甚至转而以写作为生。 之所以把这样一个工作室安在了五原路,李梓新说,不 是故意,却也有渊源。他初到上海时就在附近工作,每天骑 车沿 着 常 熟 路 往 宝 庆 路、衡山路 一 路 回 家 。长 乐 路、安 福 路、五原路这些和常熟路交叉的支路,熟悉却未曾深入探究 过。十多年过去了,李梓新依然喜爱也习惯在这一带驻足。 LIFEWEEKLY 08 当初,妻子徐小创把李梓新带到五原路的这座地面一 层两间的老房子时,李梓新看着梁上悠悠转着的老电扇,和 着院子来的凉风,再加上满屋的旧家具,让他嗅到一点旧日 私塾的味道,他觉得这里如果能用作妻子的儿童图书馆会很 有灵气。于是他们很快就拍板租下了。尽管,当时在市中心租 借一个带院子的老房子不容易;尽管,他们之前从未在租房 子上花过这么多预算。或许,只是有缘。 所以,其实故事公园又不光光是“故事公园”。一间红 色的房间是李梓新的“故事公园”,另一间蓝色的房间则是 徐小创的“故事星球”,是用来推广儿童阅读与写作的工作 室。红与蓝的撞色,诠释着热情与冷静不同,但他们又同因 “故事”,格外和谐。 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三 年 里,很 多 在 生 活 中毫 无 交 集 的 人,都 因 为 对 故 事的热爱聚集到这里。为了让故事公园从故事和创意的 孵 化 地,进 化 成 一 座 故 事 试 验 场 和 写 作 图 书馆,承 载 更 多写 作、阅 读 和 故 事 的 可 能,李 梓 新 和 团 队 做 过 很 多 的 尝 试 和 试 验。在 这个“公 园”里,你 可以 实 现 一 个故 事 的 所 有生 产 流 程:听 故 事、讲 故 事、策 划 故 事、采 访 故 事、 发生故事 …… 在这里,有故事沙龙分享会可以听故事,又有专业的报 道者听你讲故事,报道者团队将在这里策划故事、采访故 事,有专业“大拿”写作者培训如何讲故事,每一天这里还会 发生有趣的创新故事 …… 甚至,还有人在这里分享自己的小 创意、小心得,办展览,演戏剧。 他们还发起了Humans of China,记录中国创新青年 们对各个生活、社会议题的态度;还把线下写作工坊带到了 杭州、大理、厦门、金门、台北等很多城市;发起了中国第一 个普通人非虚构写作计划“破茧计划”,出版了作品集《破茧 001》,《破茧002》也正在筹备中。 “我们将孵化培养一批中国的报道者,让非新闻人也 能生产出可以正式发表的文字,让写作成为这个喧嚣世界里 的一种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也将鼓励和支持三明治 创业者,追 梦 者,鼓 励 他 们 在 追 寻 个人 梦 想 的 同 时 帮助 社 会。”李 梓 新 曾 经 也 是 一 个 媒 体 人,这 种 使 命 感 是日积 月 累 的,因 为 他 发 现 好 故 事 通 常 都 来自于 普 通 人,但很 多人 对于怎么讲好自己的故事不是特别清楚,也不知道哪些 内容对于别人来说是感兴趣的,这需要人去帮助他们做 培 训 和引导,“在 国内,写作 的 孵 化 和 培 养 非 常少,写作 不 是一件主流的事,但所幸群众基础还不错。怎样在媒体多 元 化 的 今 天,通 过一 些 有 趣 的 形式 结 合,让 大 家 觉 得 写作 是 一 件 有 意 思 的 事。而 不 是 当人们 谈 论 起 爱 好 时,只会 觉 得摄影、插花、油画等是好玩的,但你如果回答是写作,就 会被人看作是古板和无聊,我们想帮助所有喜爱写作的人打 破这样的观念。” 1. 4.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Jul-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公园”里的故事,是纸和笔的无声狂欢app.why.com.cn/epaper/webpc/shzk/images/2016-12/06/...有一个个等待你发现和阅读的生命片段。 写故事: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微信端的“咕咕故事机”平台,写下

“公园”里的故事,是纸和笔的无声狂欢【文/蔡娴 图/受访者提供】

五原路地处“巨富长”一带,虽然马路短小,从头走到

底用不了十分钟,但却是上海少有的不通公交的马路。一头

连着常熟路,一头连着武康路,是名副其实的闹中取静之

地。街边除了小情调的店铺林立之外,很多有意思的人和事

都安静地藏身于此,各得其所。五原路96弄3号就是其中

一个,一扇浅蓝色的铁门并不起眼,但旁边挂着的“故事公

园”四个大字的牌子却让人好奇心倍增。

故事公园里的红与蓝

虽然叫做“公园”,这里的空间并不大,70平米的室内空

间外加一个10来平米的小院落。平日也并不对外开放,需要

通过预约机制才能前来拜访。所谓的“故事公园”其实是李

梓新创办的“中国三明治”的线下衍生。

作为一个创新人群故事传播平台,“中国三明治”记录

的是这样一群人的故事:三十岁上下,感受到来自事业、发

展、生活、家庭等多层次压力,同时又试图保留自身理想,也

就是“三明治一代”(The Sandwich Generation)。在李梓

新看来,“三明治一代”是第一代思考并寻找属于自己的生

活方式的中国人。

作为“中国三明治”的线下空间,故事公园里发生的一

切几乎都和故事有关。三年来,李梓新和热爱写作的人们一

起在这里创造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他们不仅采访了上千个有代表性的中国创新人物故

事,记录了当代中国青年浪潮中的不同切面;还培训孵化了

数千名普通写作者,教他们如何把生活力转化为写作力,许

多人因此获得发表和出版机会,甚至转而以写作为生。

之所以把这样一个工作室安在了五原路,李梓新说,不

是故意,却也有渊源。他初到上海时就在附近工作,每天骑

车沿着常熟路往宝庆路、衡山路一路回家。长乐路、安福

路、五原路这些和常熟路交叉的支路,熟悉却未曾深入探究

过。十多年过去了,李梓新依然喜爱也习惯在这一带驻足。

三年里,很多在生活中毫无交集的人,都因为

对故事的热爱聚集到这里。故事公园从故事和创

意的孵化地,进化成一座故事试验场和写作图书

馆,承载更多写作、阅读和故事的可能。

LIFEW

EEK

LY

秘境

08

LIFEW

EEK

LY

秘境

09

当初,妻子徐小创把李梓新带到五原路的这座地面一

层两间的老房子时,李梓新看着梁上悠悠转着的老电扇,和

着院子来的凉风,再加上满屋的旧家具,让他嗅到一点旧日

私塾的味道,他觉得这里如果能用作妻子的儿童图书馆会很

有灵气。于是他们很快就拍板租下了。尽管,当时在市中心租

借一个带院子的老房子不容易;尽管,他们之前从未在租房

子上花过这么多预算。或许,只是有缘。

所以,其实故事公园又不光光是“故事公园”。一间红

色的房间是李梓新的“故事公园”,另一间蓝色的房间则是

徐小创的“故事星球”,是用来推广儿童阅读与写作的工作

室。红与蓝的撞色,诠释着热情与冷静不同,但他们又同因

“故事”,格外和谐。

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故事公园里的故事试验场在故事公园的故事发酵秘密基地,不仅可以“看”故事,还能通

过各种好玩的形式,参与到故事生产的过程中来。看故事:故事公园是一个故事装置艺术空间,相框中、黑板上、

书架深处……无论是扫描二维码,还是打开一个小小的纸卷,都藏有一个个等待你发现和阅读的生命片段。

写故事: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微信端的“咕咕故事机”平台,写下你想诉说的任何故事,点击“打印”就可以向“咕咕故事机”发送一段故事,你的故事将被贴在故事公园的黑板上。

讲故事:不定期开放不同主题的“故事Talk”,邀请故事讲述者按不同的主题讲述故事,你可以申请做故事讲述者,也可以做故事聆听者。

演故事:故事公园不定期变身“一人一故事”剧场,让故事以舞蹈、声音、话剧等形式被呈现和演绎。还有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有趣设计师的文创产品,在这里将有很多与故事联结的可能性。

链接 LINK

三年里,很多在 生 活中毫无 交 集的人,都因为对 故

事的热爱聚集到这里。为了让故事公园从故事和创意的

孵化 地,进 化成一座故事试 验 场和写作图书馆,承 载更

多写作、阅读 和故事的可能,李梓 新 和团队做 过很多的

尝试和试 验。在这个“公园”里,你可以实现一个故事的

所有生 产流 程:听故事、讲故事、策 划故事、采访 故事、

发生故事……

在这里,有故事沙龙分享会可以听故事,又有专业的报

道者听你讲故事,报道者团队将在这里策划故事、采访故

事,有专业“大拿”写作者培训如何讲故事,每一天这里还会

发生有趣的创新故事……甚至,还有人在这里分享自己的小

创意、小心得,办展览,演戏剧。

他们还发起了Humans of China,记录中国创新青年

们对各个生活、社会议题的态度;还把线下写作工坊带到了

杭州、大理、厦门、金门、台北等很多城市;发起了中国第一

个普通人非虚构写作计划“破茧计划”,出版了作品集《破茧

001》,《破茧002》也正在筹备中。

“我们将孵化培养一批中国的报道者,让非新闻人也

能生产出可以正式发表的文字,让写作成为这个喧嚣世界里

的一种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也将鼓励和支持三明治

创业者,追梦者,鼓励他们在追寻个人梦想的同时帮助社

会。”李梓新曾经也是一个媒体人,这种使命感是日积月

累的,因为他发现好故事通常都来自于普通人,但很多人

对于怎么讲好自己的故事 不是特别清楚,也 不知道哪些

内容对于别人来说是感兴趣的,这需要人去帮助他们做

培训和引导,“在国内,写作的孵化和培养非常少,写作不

是一件主流的事,但所幸群众基础还不错。怎样在媒体多

元化的今天,通过一些有趣的形式结合,让大家觉得写作

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而不是当人们谈论起爱好时,只会觉

得摄影、插花、油画等是好玩的,但你如果回答是写作,就

会被人看作是古板和无聊,我们想帮助所有喜爱写作的人打

破这样的观念。”

“写作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事。”这些年,李梓新接触过各行各业的写作爱好者,帮助

过上千人,他认为写作绝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不过,对于人

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的现状,李梓新却并不欣赏,“自媒

体总体太商业,目的性太强,这并不是我们所倡导的,我们

更提倡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大家都能通过写作有所

收获。”因此,参加故事公园的写作培训,不仅仅是学习文

字,李梓新更希望让他们了解到的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的

不同,是创造性的,不墨守成规的,又多元性特别强的。

“三明治”的无限可能

让李梓新欣慰的是,他们的确影响了一些人,但同时他

又觉得有些孤独,因为比起在这个时代移动互联网对人们意

识形态的爆炸式影响,显得微不足道。

不过“真理的道路向来孤独”,所幸探索不止。《中国

三明治》创办至今,已经有五年多的时间,这个平台已经不

过分在意年龄,它正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体和行动实

体,“一方面我们既会持续追踪70末80初三明治一代在接下

来五到十年的发展轨迹,也会吸纳并观察新的85后人群。他

们带来的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已经在重塑社会的价

值观,把更放松、更娱乐、更多元的方式带给这个时代。而更

重要的,我是在观察这个社会的运行肌理,甚至在探索当下

人群的一种新型组织方式。”

2017年,他们又将有新的课题——挖掘全国各地的在

地文化。他们第一期的杂志书“我们和我们的城市”预计明

年三四月份就会出版发行。杂志书还通过众包模式让“三明

治”写“三明治”。每一个写作者都可以是受访者,每一个受

访者也都可以是写作者,这种内部的循环协作,使“中国三明

治”的内容非常接地气。李梓新鼓励学员们加入创作,他希

望自己的小小平台略尽绵薄之力,让一些普通的写作爱好者

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1.墙面上挂着“中国三明治”五年来的成长足迹

2.每一个认真记录的故事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3.书架上的书

4.书架和阅读空间

5.三明治写作活动在北京单向街

1.

2.

3.

4. 5. 4.

李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