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腊月红 平凡之美...

Post on 12-Sep-2020

2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玉米时代8 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牵牛花开在乡野,这寻常之花,平凡之物,却能给乡间送来一个祝福和微笑,村庄之趣和乡野之美,便藏在牵牛花开的日子里。

蜗牛这最不起眼的小动物,半天爬不了一小步,但它一点点往前挪,这不舍的追求与挪动,却藏着平凡的智慧与执着。

弯柳乃乡间俗物,躲在小河边默不作声,以自己的方式抽芽和生长,它不经意的晃动与轻扬,却铺开一片清秀和自然之美。

山旮旯里,村姑在四季里奔走,在山道上往复,简朴的时光里散发着纯朴。油菜花开的季节,山洼里一片金灿,身着花格子上衣的村姑,在花海里走来走去,不知不觉间,平凡的日子便走进美里了。

走进轿车穿行的城市,环卫工人不着西装革履,更不戴昂贵的玉镯,只是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最平凡的事。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像下了一场雨,大街小巷一片清新与整洁。

钟点工、邮递员、农民工,还有保姆和管道工,一个个或瘦小力健,或其貌不扬,平凡得常会被人忘掉。但他们分布于城市的各个空间,用一双双粗大有力的手,不舍昼夜地

点击城里人小小的心愿和梦想,给他们送来方便和安适,在平凡中却营造了和谐之美。

夜深了,繁星布满天空,平凡的纺织工人仍在马达的歌声里晃动身影。她们在旋转的纱锭上,分分秒秒地编织着前景和希望。当朝霞从东方升起,一匹匹锦缎迸发着青春的热情,送给了阳光。

我想走进美里,自然就躲不过平凡,在平凡的浅滩同样可挥洒人生,创造和美。我来到山脚,仰望高山,又看到山的静默。我走入稻浪,看到无边的金色,又看到滴滴汗水和农民辛勤的劳作。我走进城市,看到擎天高楼直入云霄,又看到建筑工人在工地上书写平凡。我闯进樱花盛开的季节,看到花海的盛大,又看到泥土的默无声息。四季更迭,万象共鸣,美是博大,也是平凡。

青春热烈,青春平凡,每一个不经意的回眸和浅笑,都是一枝花朵。青春激情,青春平实,每一个用心的举止,都可捧向明月。时光里,青草地捧出露珠的晶莹,清浅的小溪飞出溪花,农民的勤劳送来稻谷香,小蜗牛也把执着送给旅途。走进平凡,走进寻常,只要攥紧拳头,同样可以走进美的花园!

平凡之美■随笔■董国宾

一直把你的名字,安放在我名字前,那是我借着诗歌的翅膀,将一个精致的小城——伊通满族自治县城,送过千山万水,邮寄给四面八方。

记得初见在八月,你笔挺地站在蓝天下,零星的楼房,簇拥着一片片翠绿,人力三轮车的铃响,摇来小巷深处的花香。数得清火柴盒的窗子,飘出一支支淳朴、幸福的欢畅。

你怀抱夏日明亮的火焰,抚慰我初到小城的陌生、孤弱和矜持。

从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到不惑之年,我与小城一直并肩同往。

在给予我生存的一角,你用无私与宽容,陪伴我走过湛湛时光。我默默注视你,日新月异的变化,牵手于布满烟火的生息,看你愈久沉积的蕴章。小城真的很美,一年四套新衣,妆点着满城自然。春的清新,夏的妩媚,秋的艳丽,冬的素洁脱俗。穿在四季,招展在街巷。先祖遗落的文化,是小城居民引以为豪的畅答。高楼有序、四合院婷婷

袅袅,特色美食街边招摇,伊通河旖旎风光,七星山于城外挺拔的守护。在日月星辉之中,小城从内到外,无不彰显着文明和谐的古今畅想。时间的车轮,载着小城一路向前,而时光走过的痕迹,却赠予我发间几根白色的慌张,年庚与时序,是一种莫名的惆怅。是的,人在渐渐老去,而小城,依然活力疯涨。

剪一段时光,打开小城冬日的漫长,多年的情意正在飘舞的雪花中飞扬。

情意飞扬■散文诗■王秀娟

有风的日子,手指和头发是两个不同的意象,手指想拢住头发头发偏偏跑到了拢住的外面这些思想里的草,到底是思想从草开始的还是草从思想开始的,一只羊从草里走出来,包括吃到胃里和消化的部分牵羊的一根绳子已化成一条小道蝴蝶思念的花朵,一朵开在故乡的镜子里一朵开在外乡月亮掉进的水塘在书的田野走去,耳边刮过时代以前的风声我是高粱地点燃的一支高粱在秋天举着秋天的火把,秋天这样的词语就要在一场霜花里接近零度了有的人走在目的的半道上,有的人走到河的另一个岸边,寻找我丢失的脚印飘啊飘的,就像怎么也抓不到手里的芦花

飘啊飘的■诗歌■于耀江

你看起来不像酒的时候倒像雪地上行走的女人两朵腮红惊艳我只要再喝一杯就会说破你这个冬天的秘密其实,你一个回眸就温暖了世界,我醉与不醉你都是今晚最美丽的

就像此时晶莹剔透的高脚杯我举起还是放下碰与不碰都能感受到它玲珑悦耳的发声我只是不想惊醒自己暗自在一幅油画里被你陶醉玫瑰色的夜晚两只杯子如两只蝴蝶

可我觉得你越来越像一首诗闯进我的王国我读出了桃花百合和幽兰我承认你就是我的江湖如果用一千年的修行未免太久一个黄昏又显唐突那就只剩下我的酩酊大醉才匹配你今夜的妩媚

红 酒■诗歌■于国华

沉寂是一点一点堆积的来临的时候还是会让人茫然我长久地坐在一面湖水前风从远方吹来云朵飘荡,百合花有着精灵的翅膀此时的时光漂浮在水面充满放逐的旖旎和想象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却承受着赤裸的真实与淹没

我的身体里沉积的时光在一场大病里燃烧,把咳碎的时光吐出来湖水静静的,洗濯不为人知的绝望夕光落入湖面,星星静静地亮起来

一面湖水■诗歌■张牧宇

关心我的人用婆婆丁语气相劝别等了,雪下到南方了说死我也不信但现在进了腊月一直没听到冬天的歌声①(秀枝或许听到了通化是山区雪总是比平原多)

书法家邓旭悄悄告诉我他喜欢午夜写字一边写字一边听血管里流动的声音像音乐这使我沉思了好久

几天前商量一位画家可否让我在雪地走一走能帮这个忙我请你喝上一个通宵

雪花飘起来,是我要的节奏像草房顶上的腊月像血管里的音阶像秀枝像画家迷离的眼神,像雪人儿像古老的歌谣……注①:来源诗人秀枝“雪是冬天的歌声”之诗句。

这个腊月■诗歌■周兴安

小时候,我眼中的父亲是座巍峨的大山,只要有他在,我什么也不怕。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吃不下饭,还发烧,到医院一检查,说我得了伤寒,是一种很厉害的传染病,稍不注意,就会有生命危险。医生虽然是悄悄和父亲说的,可是被我听到了。那时候对于死的认识,就是奶奶去世后,有人告诉我,奶奶死了,从那以后,疼爱我的奶奶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一听到我也会死,我一下子联想到奶奶,我要死吗?我再也见不到爹和娘吗?再也不能见到小 伙 伴 吗 ? 我 哭 了 ,哭 得 很 伤

心。父亲紧紧抱住我,笑着说:“有爹在,你怕啥?”对呀,父亲在身边,什么病都能治好,他让我少吃多餐,让我按时吃药,让我安心静养,我都认真地按他说的做,我知道,父亲什么都懂。一个月后,我真的好了,还长胖了一些。我更崇拜父亲了,感觉他比大夫说的话还管用!

母亲瘫痪那年,父亲60岁,那时的父亲仍然满头黑发,仍然是年轻时那么英俊潇洒。父亲一人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不用我们姐弟操心。我眼里的父亲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事能难住他,他一直是我坚强的后盾。

母亲去世后,我发现父亲的背驼得厉害,人也一下子变得无精打采。我带他跟旅游团去散心,一路上陪他慢慢走,以前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变得步履蹒跚,我才发现,父亲老了。

今年给父亲换了满口的牙,显得年轻多了。父亲碰到熟人,总是念叨:“闺女非要给我镶牙,花了那么多钱!不过,还真好,能吃花生米了!”

有天晚上,我偶然进到父亲的房间,熟睡的父亲紧闭双眼,花白的头发稀稀疏疏,摘下牙的嘴瘪着,两腮深深地陷下去……我悄悄地走出来,倚在墙上,任眼泪

肆意流下……父亲在我家住了几个月,要

去弟弟家过春节。想起上次,父亲从弟弟家回我这里,我就不寒而栗。近八十岁的老人啊,不吃不喝,不愿意麻烦别人,八个小时,就那么一直在车上……我决定让父亲坐高铁去,可是需要在网上买票、进站、坐车等,我作了详细介绍。父亲显然一头雾水,最后还是说:“坐汽车吧,省事!”

我一阵内疚。世界变化太快,

父 亲 跟 不 上 了 ,我 决 定 送 父 亲去。一路上,父亲像个孩子般跟着我,不停说现在真好,什么都方便,就是他老了,什么都不懂了。看着身边车来人往,父亲说:“幸亏你在,我心里踏实,要不我老怕错过车!”我对父亲说:“爹,有我在,你怕啥?”

忽 然 ,我 觉 得 这 句 话 很 熟悉。这句话,不是小时候,父亲常对我说的吗?现在,在父亲眼中,我是他的靠山……

父亲 我来保护你单淑芹

腊月是时光结出的最后一枚果实,挂在季节的枝头,殷红,丰硕。

腊月红,红出一片新天地。漫步村巷,红灯笼已悄然挂上了檐前屋后,在风中红红火火地亮丽着。墙院上的喜鹊喳喳地叫着,似在欢庆,似在等待,欢庆人们一年的辛劳终于换来了最后的冬闲时节,一年的繁忙与期许终在这季节的最后时节放慢了脚步,充实而自在。

腊月红,红出一片喜庆。及至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了。这一日,人们除了做美食,赶集购物之外,在乡下农村,布置屋舍便成了主要的活动,尤其是在我童年的时候。这一天,母亲一早起来,吃过早饭,将硕大的炕桌往暖炕上一放,拿过五颜六色的纸张,便着手剪窗花。让我觉得新鲜与奇怪的是,那么多的窗花图案不知什么时候走进母亲的心间。母亲顺手拿过一页红纸,三五对折,而后左手执纸,右手

持剪,利利索索地剪起来,不用勾线,不用描摹,剪刀窸窸窣窣地在纸间游走着,十二生肖,喜鹊登枝,寒梅独放……不一而足的图案就活灵活现地在母亲的双手间尽显出来,品类繁多,形象栩栩如生。我和姐姐在一旁看得出神,及至母亲每剪好一件,便争抢着急急拿过来,小心翼翼地一层层剥开来,便是好几个图案,环环相扣,形象动人。

当然,最能尽兴的便是贴窗花了。我和姐姐分工明确,一人负责贴,一人负责指挥,不一会儿,那些活灵活现的图案就爬上了窗棂,顾盼生辉,那独立枝间的喜鹊似乎正在发出一声声喜庆的啼鸣,向着村廓四野将喜庆的消息播撒开来。这时,环顾庭院,已是弥散着节日的喜庆馨香了。

腊月红,红出一份团圆,一份热望。腊月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鞭炮声声,贴对联成了

大人孩子们最为得意的大事。从大门开始,到堂屋,到厨房,每一处门楣,火红的对联透射着喜庆与祝福,飘逸灵动的字迹,将一年的热望与期冀溶于其间,将一年的好运与奋争写进对仗工整的畅想里。孩子们围着对联在房前屋后跑开去,相互追逐着,呼喊着,在奔走之间仍不忘点燃一串脆响的鞭炮,快乐之于他们,就是一份久远的期待,就是梦想即将实现之前的惊喜与不羁,在无拘的嬉闹里,将快乐传递着,丰富着。及至初夜来临,村巷之间已是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迎接春天的队伍就浩荡在春天的路上。

腊月红,让腊月成为了远游他乡的游子心中恒久的念想。

腊月红,让翘首以待的亲人们,心花怒放,放下了挂牵,放下了期许。

在一份腊月红里,让我们并肩携手,走向酡红明媚的春天!

腊月红■散文■任随平

站在深冬的路口,回望 2018年,一宗一件的往事,历历皆在目,仿佛在昨天。

翻开写满的工作日志,梳理经历的 365 天,紧张有序,清晰依然,忙碌的身影,踩着时间的节点。

温故知新,迎来知心的殷殷期盼,在辞旧迎新的时候,很想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这一年,走进“新时代讲习所”,感受虚心求知的场面,讲政治、明底线,你追我赶;讲大局、知敬畏,站位高远。坚持“两学”积累沉淀,提升素质,作风建设尤为关键,“一做”重在做合格党员,增长才干,统计工作争优创先。

深入基层,走访一线,坚实的脚步,从来都不敢怠慢,采集真实有效的信息,兑现优质服务的诺言。

展开“四经普”的宏大画卷,书写着经济发展的壮丽诗篇。一幕幕令人难忘的场景,经常加班加点,热火朝天的工作到很晚。

沿着深化体制改革的路线,驾驶通向“最后一公里”的直通车,系好夯实基层基础的“安全带”,把好数据产品生产的“方向盘”。

面对“数山”深情呼唤,风雨兼程携手同行勤登攀,身处“数海”弄潮扬帆,瞄准航向沐浴风雨勇向前。

这一年,务实肯干,用准确全面

科学的数据,及时记录社会的持续发展,精准监测经济的风云变幻。

这一年,默默奉献,用行动投身扶贫攻坚,走进农户与百姓打成一片,体会民生的疾苦冷暖。

一片雪花,渲染了冬色,一季洁白,净化了心田,依偎在统计的怀抱,张开双臂迎接新的一年。

不想说再见,就让时光留住在今天,难忘那一张张温暖的笑脸,难忘那一幕幕温馨的从前。

心里还有许多话没说完,梦里还有许多情再续缘,一生中能有多少这样拼搏的场面,一辈子就有多少无法忘怀的纪念。

不想说再见■散文■王万军

从市图书馆二楼下来,快到大门口时,看见一个小男孩儿从正门往里走,眼看要进大门了,却停在大门上的一块茶镜前,像照镜子似的来回地看了看,然后

“哇哇”地大哭起来,哭声撕心裂肺的。

我好奇地上前问他:“你咋哭得这么痛呢?遇到什么事了 ?”他 只 是 大 声 哭 喊 :“ 妈妈……妈妈……”,并不跟我说话,他泪水弥满的眼眶使人心生恻隐。难道他是跟家人或小伙伴们走散了?于是,我柔声问到

“你是不是跟家人或是伙伴走散了?没事的,你跟阿姨说,我可以帮助你找找他们。”这次,小男孩儿抬起头打量着我,边哭边说:“我找不到姐姐了。”

要报警吗?还是先询问情况,我们不是教学生们好几种找家长的办法吗?他是否也懂得一些?“你先跟阿姨说说你是从哪里走到这儿来的?”我带他走到图书馆门前的路上,期待他给我指出他来的方位,没想到小男孩儿用清晰的声音说:“我不知道是从哪儿走过来的。”然后,又

“呜呜”地哭了起来。“怎么会从哪个方向走过来

的都不知道呢?”我焦虑起来,便俯身搂住小男孩儿的肩膀,再次耐心地询问:“孩子,别哭!也别害怕!你再想想你出来干啥来了?”他用稚气的声音说:“跟我姐姐来图书馆借书。”

哦!我心里一块儿石头落了地,然后告诉他:这就是图书馆门口,你可以在原地等待,你

姐姐也可能正在到处找你,说不定一会儿就找到这儿来了,到时候就能见到姐姐了。

警察是不用找了,我张望起旁边的门卫室,期待有保安或门卫出现,能先照看下小男孩儿。可那会儿一个人也没有。

小男孩儿皱起眉头,又想哭。看此情形,我拉起他的手说:“走,阿姨带你去里边找找。”可我马上又止步了。因为图书馆上下四五层呢,我该去哪里找?“你记住家长的电话号了吗?”我问孩子,孩子说出了一串数字。电话接通了,果然是孩子的妈妈。我暗自庆幸孩子记的号码准确无误,总算联系上他的家人了!原来他是从家里来到图书馆的,怪不得他指不出来走过来的方向。他今天跟姐姐,还有爸爸,在图书馆的少儿部借书。我立刻拉着他向一楼的少儿部走去。

一进少儿部大厅,就看到一位戴眼镜的男子和一位小姑娘正在四处张望,神色焦虑而紧张。一看到小男孩,男子立刻走过来,嗔怪地问:“你去哪儿了?怎么不吭声就往外跑!”我笑着说:“终于找到你们了,赶快给孩子的妈妈打个电话吧!要不她就要从家里赶过来......”

我在小男孩儿父亲的“谢”声中离开了少儿部。回家的路上我暗自开心,今天我偶然走进了“孩子走丢后怎么办?”的教育情景现实,还成功地帮助孩子找到家人,以后再做这方面的教育就更有实践经验了。

孩子,别哭■散文■张晓娟

△四平诗人▽

△四平诗人▽

小 小 说

本版编辑 赵艳红 韩丽丽 郭娜 本版校对 赵健杰电子邮箱:sprbzkb@163.com

幸福(剪纸) 杨森 作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