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读书 - news.sciencenet.cn

1
6 2016 年 7 月 15 日 星期五 Tel(010)62580723 E-mailzhoumoban@stimes.cn 读书 作为中国第一部完整叙述脊椎动物在中国 5 亿多年的 演化史,《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获得吴大猷科学普及著 作奖的金签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从出版之日起,该书不仅多次获得不同类别奖项,还得到 众多科学家的赞赏。这本书是如何出炉的?记者采访了本书作 者之一、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研究员及该书的策划编辑杨 虚杰。 科研 + 科普意识 因获得了科学普及著作奖,记者首先想了解的是作者对 科普书创作的想法。王原认为,科普创作要以科研为基础。 古生物学是基于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最近二三十年,中国 古生物学发展比较快,这与国家的投入增加、野外发掘经费和 研究课题经费的明显提高有关。同时因国际交流越来越多,也 促进了中国古生物学的研究。 尽管三位作者均为古生物学家,王原是做两栖类、爬 行类研究,加拿大科学家舒柯文是做爬行类、鸟类研究,另 一位作者澳大利亚科学家楚步澜做古鱼类研究。这是他们 的优势,但总有一些学科有短板。因此,写这样一本书一点 儿也不容易。 “15 个最具代表性的、发现于中国的动物群, 9 次重大演 化事件。”王原说这是本书的主线和基本架构。 按照时间顺序,从寒武纪早期到更新世晚期,对每一个重 要地质时期内发现于中国的动物群作了详细的介绍,以期让 读者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了解过去5亿年来,脊椎动物家族 在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演化故事。而 9 个影响脊椎动物演化 历程的重大事件,把“从鱼到人”的演化脉络清晰地展现出来, 从全球角度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 对他们来说,理出这样的思路还比较容易,最难的是每个 动物群包括很多种动物,古脊椎动物学分科很细,各个阶段的 成果都有很多论文,首先要收集起来了解清楚,当时是怎么样 的演化特征、演化环境,涉及到不同门类时就需要查阅大量文 献,有时还要请教相关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工作量非常 大。”王原说, “这一点儿都不比写学术论文轻松。” 这本书在同类书中还是首创,就是第一次较为综合而全 面地展现中国脊椎动物发展和演化历史,并将中国古生物研 究成果集中展示给国内外读者。 换句话说,可能某位学者会针对某一个动物群作比较全 面的介绍,有学术论文发表,也有科普著作,但如此全面覆盖, 还未见尝试。 “出版后我们也挺兴奋的,感觉是完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 工作。”王原告诉记者。这样的完整展现,比单科的科普文章更 有综合性,也更具科普的力度。 科普创作另一个要素是,要有科普意识。像所有的科研人 员一样,三位作者的研究工作也很繁重,但他们还是花了很多 时间、精力来写这本书。这和他们的经历有些关系。 王原 2004 年开始任中国古动物馆馆长,他的体会是,要 让公众了解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古生物学成果,仅仅写科研论 文是不够的, “比如说我搞两栖类研究,写的学术论文普通读 者看不懂也不想看,我要把它转变成科普,写一篇‘恐龙时代 的古蛙’,估计很多人愿意看”。王原笑称,双跨的身份让他对 科普更为关注。 舒柯文是《古脊椎动物学报》的英文编辑,有深厚的文字 功底,也很喜欢教学(现在国科大兼职授课),这本书是他对古 生物科普书的首次主要尝试。 而Brian不仅做科研,同时他还是位自学成才的画家,曾 为学术论文、科普文章、博物馆展览、图书、电视纪录片等绘制 古代生命的科学复原图。 “我认为,科普一是要基于科研,二是要服务于公众,科学 家服务于公众是一种社会责任。”王原说,在国内,做科普最大 的问题是不算作科研成果,中青年学者有很大的压力,只能投 入更多的精力发表研究论文以获得学术成就。这就需要有科 普的意识。不过,现在国内科普环境有所改善,像这本书就申 请到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与出版专项资金 8 万元的资助。 编辑全程参与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是书本身的“华丽转身”。 王原说,开始时他们只是想写一本关于中国古动物馆重 要展陈化石的导览书,以图为主,文字量不大。 而在与杨虚杰交流后,后者认为应该通过珍贵且精美的 化石来讲述一个更为完整的演化故事。 王原听取了这个建议,认为这应该更有意义,也会吸引更 广泛的读者。但从一本博物馆导览手册到一部介绍脊椎动物 “从鱼到人”演化史的大部头图书,其中的工作量增加是显而 易见的。三位作者的创作前后用了近两年的时间,从总体思路 到写作风格,从内容框架到具体 15 个动物群和9 个演化事件 的选取,以及文字撰写深度、搜集哪些资料,最后又需要配以 哪些图片等等,一一确定。最后由舒柯文负责撰写第一版英文 稿,王原和Brian进行修改并提供补充资料,英文定稿后再译 为中文。王原除了负责书的总体策划和沟通协调,同时也是书 的中文译者。 在此期间出版社编辑全程参与了意见,并多次与作者开 会讨论。“这本书充分体现了编辑的参与作用。”杨虚杰说。 《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此前也曾多次获奖,其中包 括《新京报》评选的最美图书。王原和杨虚杰都表示,书的设计 的确花了很多心思。 这本书是中英文对照本,也被称为“双胞胎”书。但和过去 看到的中英文对照书有所不同,两本书中间以布封相连,摊开 后是4页,左边两页中文,右边两页是英文的,内容完全一一 对应。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设计师林海波费了不少心思,最后通 过调整图片、字体和字距来实现。这样,不仅中英文页码能完 全对上,而且两边的图也不完全相同,反倒增加了信息量。 作为中国“最美的书”,除了设计,这本书的图片自然功 不可没。书中的图片主要分两部分。一类是化石照片,他们 将 200 多块珍贵化石搬出展示柜,用高清的相机重新拍摄, 化石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另一类是生物结构示意图、灭绝 动物的复原图,约请的绘制者既是画家又有专业知识,其中 包括 Brian 绘制的多个全彩复原的生物群场景,保证了复 原的科学性。 这本书从2012年开始筹划,到 2015 年出版,历经两年 多时间,不可谓不用心。“所有的细节都不凑合,这是我们的 原则。”杨虚杰表示,为了给读者更多的信息量,英文页面上 的图会注明在中文哪个页面上,两者互见。另外书的附录还 有中国主要的脊椎动物(含人类)化石产地及中国含古生物 展陈的博物馆名录,提供更丰富的资料。 曾有很多人问杨虚杰为什么要做成中英文对照本, 她表示,一方面这和书的作者有关,另一方面,他们希望 让华语地区的读者能看到中国精美的化石及其背后的科 学故事。 也无怪乎有科学家评价说: “它是视觉信息和高质量文 字的完美结合,包含了精美而信息丰富的照片、绘图和其他 形式的插图,超过了最苛刻的读者关于卓越的标准。” 5 亿年的演化故事 本报记者 温新红 7月 10日,第八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在台北揭晓(相关报道见 7月 11 日本报 4版)。由本报组织评选 推荐的大陆地区作品《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获创作类金签奖,另有《“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等7 本获创作类及翻译类佳作奖。本期读书版特推出专题,请作者、译者及编辑谈谈获奖作品及背后的故事。 金签奖 创作类 《鸟类不简单》 黄一著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青少年组特别奖获奖作品名单 翻译类 创作类佳作奖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菠萝著,清华大 学出版社 ◎李治中(作者) 现在是网络信息非常混乱的时代,患者和家 属是极难鉴别信息是否靠谱的。如果遇到的是癌 症这样的重症,相信错误信息的代价,不仅是破 财,还会耽误宝贵的治疗时间,很多人因此失去 了生命,人财两空。前段时间魏则西的悲剧就是 典型的例子。 写《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这本书,就是为 了带给大家公正、透明、前沿、科学的癌症信息。 让大家知道,在一线科学家眼里,癌症是什么?有 哪些新的治疗理念和手段?哪些谣言是不应该相 信的?这些问题,对科学家来说都是常识,但对大 众来说通常很陌生,但其实一点就破。 这本书出版以来,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肯 定,包括吴大猷科普奖评审委员会。我非常感激, 对我也是鞭策。对我来说,写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是不时收到读者鼓励的来信,告诉我这本书伴随 他们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候。这让我觉得知识和时 间没有浪费,科学和努力受到尊重。 ◎胡洪涛(编辑) 作为编辑,对书稿的敏感度还是很高的,第 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书稿时,真是眼前一亮的感 觉,让人欲罢不能,我花了一下午把全书一次读 完。一本普及癌症科学的书竟然可以写得如此俏 皮、诙谐、接地气。读罢,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癌症 病患及家属,你都会重新审视“癌症”这个词,科 学地认识疾病,客观地辨别流言、面对真相,不再 恐惧。我觉得一本科普书在普及科学知识同时, 又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快感,才是一本好 书。《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做到了。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江晓原著,上海交 通大学出版社 ◎江晓原(作者) 科幻作品徘徊于文学殿堂大门之外,乞求能 够进去叨陪末座,据说有一个世纪了。不料还没 等文学殿堂的门卫心软下来,一些科幻文学的创 作者却已经开始哀叹“科幻文学的没落无可避 免”了。对科幻文学造成如此打击的罪魁祸首,据 说正是科幻电影—— 严格地说当然还包括科幻 剧集和动漫。 我以前对科幻缺乏兴趣和了解,最初和广大 中国公众一样,认为科幻只是科普的一种低幼形 式。这一切的改变发端于2003年“非典”期间,那 时我迷上了电影,随后因接受影评专栏的约稿, 我选定了科幻电影作为自己评论的对象。在和刘 慈欣、王晋康、韩松等国内最著名的科幻作家的 交往中,以及《科幻世界》杂志组织的一些活动 中,我对科幻作品的兴趣也从影视延伸到了小 说,不过我关心的不是文学。 有些人认为国内“科幻界”长期处在“小众低 端,抱团取暖”的窘境中,科幻圈中的人当然也渴望 改变这种状态。而我建议的路径,是强调科幻作品 的思想性,这部《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就是我在这 一路径上身体力行的结果—— 我只致力于发掘科 幻电影本身及其背后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价值,对于 一般的电影技巧或影视八卦则全不在意。这样的影 评,或略近于古人所谓“牝牡骊黄”之外。 ◎许苏葵(编辑) 这本书讲的是科幻电影,实际上是一部科幻 电影的思想史。既是普通读者观赏科幻影片的看片 指南,更是科幻电影从业者的拍片指南。该书的获 奖实至名归。可以说,至少几年以内,很难再出现同 类著作,因为一方面江晓原教授花费十年时间观 看了千余部科幻电影,这种信息量短期内很少有 人能够达到;另一方面江晓原教授特殊的科学背 景和专业素养,也是潜在作者很难超越的。 《〈三体〉中的物理学》,李淼著,四川科学技 术出版社 ◎李淼 《三体》是中国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科幻小 说,去年获得雨果之后,影响更是从科幻迷的小 圈子扩大到整个社会。当初,写《〈三体〉中的物理 学》完全是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 微博上的一 些《三体》迷问我:人类从三维空间进入到四维空 间会遭遇到什么命运?那天兴致一来,就回去写 了几千字,贴到微博上,反响不小。过了几天,又 写了一篇关于二向箔的文章,这样一来二去,越 写越多。《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找到我,问我能 不能干脆写一本书,我糊里糊涂就答应了。接下 来,发生了很多事,最大的一件是我从北京搬到 了广州,书稿也搁下了。 《〈三体〉中的物理学》过去几个月获得不少 奖项,这次又获得吴大猷佳作奖,对我来说有点 出乎意料。这本书酝酿了很长时间,实际写作时 间并不长,因此有很多不很满意的地方。这本书 的主要部分的写作是在我搬到广州之后完成的, 当时正在筹建新学院,同时又要在学校上课,很 多想法只好用不那么通俗的方式写出来。如果让 我现在重写,肯定是一本完全不一样的书,也许 不会覆盖这么多问题,但每个问题会被尽量地简 化,辅以故事,会让更多的人感兴趣。现在,我就 是用这个思路写作另一本书的,而且几乎完成 了。同时,我和博雅小学堂合作,定期为小学生写 一段科普,目前反响还不错,孩子和家长们都很 喜欢。无论如何,感谢姚海军以及《科幻世界》的 编辑,让这本不尽如人意的书得以面世;感谢吴 大猷奖的评委们对这本书的肯定。 《“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屠呦呦、 罗泽渊、李国桥等口述,黎润红访问整理,湖南教 育出版社 ◎黎润红(作者) 2008 年底,我有幸师从张大庆与饶毅两位 教授,开始医学史专业的学习,最初想要梳理青 蒿素的历史只为做研究生论文。恰逢樊洪业先生 受湖南教育出版社委托,编撰“20世纪中国科学 口述史”丛书,张大庆教授建议将青蒿素历史研 究纳入其中,于是就有了《“523”任务与青蒿素研 发访谈录》一书的策划。之后六年间,我采访了 50余位“523”任务的亲历者,获取了大量的一手 资料,包括档案、会议记录、往来信件以及日记等 原始资料,用口述访谈与相关档案相互映衬,力 求在历史的宏观视角下尽可能完整地还原当年 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的研发情形。由于篇幅所 限,本书只采用了 29 位受访者的口述资料。 此次图书获奖,希望有更多的读者了解这段 历史,了解青蒿素背后诸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朱微(编辑) 40多年前,我国开始了一项代号为“523”的科 研任务,全国大协作,共同研究新型抗疟药物。在这 项伟大的事业中,青蒿素是最为重要的成果,它最 终发展成为造福全球数亿疟疾患者的良药,也成 就了我国首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本书通过屠呦呦等29位“523”任务与青蒿素 研发工作亲历者的讲述,结合相关文献档案,真实 还原了青蒿素从发现到研发出一系列衍生抗疟药 物,再到走出国门的全部历史。书中呈现了许多鲜 为人知的史料,对读者了解青蒿素研发的真相,提 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本书在再 现青蒿素研发历程的同时,也记录下老一辈科学家 们在艰难岁月中拼搏奋斗的故事,体现了他们“默 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精神,具 有弘扬科学精神的积极意义。 翻译类佳作奖 《DK 宇宙大百科》,马丁·里斯等主编,余恒 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余恒(译者) 《DK 宇宙大百科》是我翻译的第一本书。当 我接下这个任务的时候,并不知道有些什么样的 困难在等着我。本来计划半年交稿,结果一做就 是两年。从专业名词的定名、数据的查证、原版的 勘误,到文字的润色、天文新发现的补充……就 这样度过了许多夜晚和周末。好在有朋友的支 持、编辑的理解和师长的勉励。走过之后,回头去 看,才发现已经走了这么远。当我第一次捧到沉 甸甸的图书时,闻着油墨的香气,摩挲着荧光的 封面,顿时觉得所有努力都值得了。 吴大猷先生的“理论物理丛书”是我学生时代 的参考读物,所以今天能够获得以先生冠名的奖项 我感到十分光荣。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有更好的作品 呈现给公众,为中文科普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魔镜—— 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布鲁诺· 恩斯特著,田松、王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田松(译者) 《魔镜》获吴大猷奖,让我觉得有点儿意外。 不是因为《魔镜》不够好,而是因为吴大猷奖是一 个科普奖,《魔镜》却是一本艺术著作。当然,《魔 镜》获奖,也有十足的理由,正如郑愁予的著名诗 句“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埃舍尔是一位特殊的画家,我曾在译者后记 中写过,此人独立于波诡云谲流派纷呈的 20 世 纪艺术史之外,以至于直到今天,艺术史还不知 道如何评价这个人。在大量的艺术史著作中,埃 舍尔常常只占极少的篇幅,有时甚至无影无踪这是一位严重被低估的艺术家和艺术思想家。在 《魔镜》的作者布鲁诺·恩斯特看来,埃舍尔的每 一幅作品都是一次艺术思想上的探险。埃舍尔的 名言是“绘画便是欺骗”,因为画布是二维的平 面,而画家要表现的则是三维的现实世界。所以必须欺骗观众的视角,才能让观众看到其中逼真 的三维形象。如果说,其他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现实,埃舍尔要表现的则是理性。在这一点上,埃 舍尔很像是一位科学家。 最早的埃舍尔欣赏者恰恰是科学家。数学家 彭罗斯偶遇了他的画展,从此成为他的崇拜者, 并把他介绍到科学家之中。他的作品被大量的物 理学家、数学家所引用,作为插图。杨振宁的《基 本粒子简史》就用埃舍尔的平面镶嵌作品《骑士 作为封面,以表现对称性。 反过来,埃舍尔也表现出了对数学的浓厚兴 趣,他不断地从数学书的插图中获得灵感,制作大 量的如《莫比乌斯带》等表现数学概念的作品,并且 独立地发现并在作品中表现出了所有可能的平面 对称性。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埃舍尔有极高的数学 修养。而其实,这位天才的数学只有高中水平。他的 作品,完全是出自他本人对图形的深入研究。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科学和艺 术之间,存在着更深层的关联。在这个意义上, 《魔镜》获得吴大猷奖,也是实至名归。 《视觉之旅: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彩色典藏 版)》,西奥多·格雷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陈晟(译者) 很高兴这本书能获奖。实际上,我和其他译者 在它的姊妹篇《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诞生 时,就开始高度关注作者的系列图书。我们相信这 个系列的图书在普及化学知识方面会有非常抢眼 的表现。作为一名化学专业的博士、高校教师、果壳 网(一个科普网站)作者,我深知科普,尤其是化学 知识科普的不易: “我们恨化学”这样的广告词,都 可以在媒体上堂而皇之地播出,可见民众对化学的 误会之深。而一本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又观点正确 的科普书籍,对于消除误会、拉近距离,是能够起到 神奇的作用的。我认为,这本书和其姊妹篇一样,正 是满足这种要求的图书。因此,我们以近乎朝圣的 心态,和编辑一起完成了它,算是为中国的科普事 业作出了一点微小的贡献。 ◎韦毅(编辑) 格雷是一位获得过“搞笑诺贝尔奖”的科普 作家,一个爱做疯狂实验的元素爱好者。他将无 限的创意与对化学的挚爱结合起来,给我们带来 了这本摄影作品一般让人震撼的作品,把分子世 界的美丽定格在我们眼前,将生活中的科学讲述 得那样生动。几位具有化学专业背景的译者和审 校者既保证了这本书的翻译的专业性,他们发自 内心对图书的喜爱也让原著的味道得以原汁原 味展现。艺术与科学碰撞闪耀着火花,做这本书 的过程是非常享受的。 《动物眼中的世界》 纪尧姆·杜帕著梅苃芢译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获奖作品名单 《华莱士—— 一个科学与人文的先行者 丁宗苏、吕光洋等著台湾博物馆 创作类 《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 舒柯文、王原、楚步澜著科学普及出版社 金签奖 佳作奖 《相对论百年故事》 卜宏毅、江祖永等著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绿领建筑师教你设计好房子》 绿领建筑师培训工作坊 专业讲师群著 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 菠萝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 江晓原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三体〉中的物理学》 李淼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 屠呦呦、罗泽渊等口述 黎润红访问整理 湖南教育出版社 翻译类 《人类大历史:从野兽到扮演上帝》 哈拉瑞著 林俊宏译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金签奖 《10 种物质改变世界》 米奥多尼克著 赖盈满译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银签奖 佳作奖 《想象的力量:心智、语言、情感,解开“人”的秘密》 松泽哲郎著 梁世英译 经济新潮社 《第六次大灭绝:不自然的历史》 伊莉萨白·寇伯特著 黄静雅译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羽的奇迹》 索尔·汉森著 吴建龙译 左岸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从达尔文到爱因斯坦:科学理论的美丽错误与演进》 马里欧·利瓦伊欧著 洪世民译 商周出版 《DK 宇宙大百科》 马丁·里斯主编余恒、张博、王靓、王燕平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魔镜—— 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 布鲁诺·恩斯特著 田松、王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视觉之旅·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彩色典藏版) 西奥多·格雷著 陈晟、孙慧敏、何菁伟、麻钧涵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获奖作品创作谈 《星际效应:电影幕后的科学事实、推测与想象》 基普·索恩著 蔡承志译 漫游者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May-2022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6 读书 - news.sciencenet.cn

6 2016 年 7 月 15 日 星期五 Tel押(010)62580723 E-mail押zhoumoban@stimes.cn 读书

作为中国第一部完整叙述脊椎动物在中国 5 亿多年的演化史,《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获得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的金签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从出版之日起,该书不仅多次获得不同类别奖项,还得到众多科学家的赞赏。这本书是如何出炉的?记者采访了本书作者之一、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研究员及该书的策划编辑杨虚杰。

科研+科普意识

因获得了科学普及著作奖,记者首先想了解的是作者对科普书创作的想法。王原认为,科普创作要以科研为基础。

古生物学是基于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最近二三十年,中国古生物学发展比较快,这与国家的投入增加、野外发掘经费和研究课题经费的明显提高有关。同时因国际交流越来越多,也促进了中国古生物学的研究。

尽管三位作者均为古生物学家,王原是做两栖类、爬行类研究,加拿大科学家舒柯文是做爬行类、鸟类研究,另一位作者澳大利亚科学家楚步澜做古鱼类研究。这是他们的优势,但总有一些学科有短板。因此,写这样一本书一点儿也不容易。

“15 个最具代表性的、发现于中国的动物群,9 次重大演化事件。”王原说这是本书的主线和基本架构。

按照时间顺序,从寒武纪早期到更新世晚期,对每一个重要地质时期内发现于中国的动物群作了详细的介绍,以期让读者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了解过去 5 亿年来,脊椎动物家族在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演化故事。而 9 个影响脊椎动物演化历程的重大事件,把“从鱼到人”的演化脉络清晰地展现出来,从全球角度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

对他们来说,理出这样的思路还比较容易,最难的是每个动物群包括很多种动物,古脊椎动物学分科很细,各个阶段的成果都有很多论文,首先要收集起来了解清楚,当时是怎么样的演化特征、演化环境,涉及到不同门类时就需要查阅大量文

献,有时还要请教相关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工作量非常大。”王原说,“这一点儿都不比写学术论文轻松。”

这本书在同类书中还是首创,就是第一次较为综合而全面地展现中国脊椎动物发展和演化历史,并将中国古生物研究成果集中展示给国内外读者。

换句话说,可能某位学者会针对某一个动物群作比较全面的介绍,有学术论文发表,也有科普著作,但如此全面覆盖,还未见尝试。

“出版后我们也挺兴奋的,感觉是完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王原告诉记者。这样的完整展现,比单科的科普文章更有综合性,也更具科普的力度。

科普创作另一个要素是,要有科普意识。像所有的科研人员一样,三位作者的研究工作也很繁重,但他们还是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来写这本书。这和他们的经历有些关系。

王原 2004 年开始任中国古动物馆馆长,他的体会是,要让公众了解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古生物学成果,仅仅写科研论文是不够的,“比如说我搞两栖类研究,写的学术论文普通读者看不懂也不想看,我要把它转变成科普,写一篇‘恐龙时代的古蛙’,估计很多人愿意看”。王原笑称,双跨的身份让他对科普更为关注。

舒柯文是《古脊椎动物学报》的英文编辑,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也很喜欢教学(现在国科大兼职授课),这本书是他对古生物科普书的首次主要尝试。

而 Brian 不仅做科研,同时他还是位自学成才的画家,曾为学术论文、科普文章、博物馆展览、图书、电视纪录片等绘制古代生命的科学复原图。

“我认为,科普一是要基于科研,二是要服务于公众,科学家服务于公众是一种社会责任。”王原说,在国内,做科普最大的问题是不算作科研成果,中青年学者有很大的压力,只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发表研究论文以获得学术成就。这就需要有科普的意识。不过,现在国内科普环境有所改善,像这本书就申请到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与出版专项资金 8 万元的资助。

编辑全程参与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是书本身的“华丽转身”。王原说,开始时他们只是想写一本关于中国古动物馆重

要展陈化石的导览书,以图为主,文字量不大。而在与杨虚杰交流后,后者认为应该通过珍贵且精美的

化石来讲述一个更为完整的演化故事。王原听取了这个建议,认为这应该更有意义,也会吸引更

广泛的读者。但从一本博物馆导览手册到一部介绍脊椎动物“从鱼到人”演化史的大部头图书,其中的工作量增加是显而易见的。三位作者的创作前后用了近两年的时间,从总体思路到写作风格,从内容框架到具体 15 个动物群和 9 个演化事件的选取,以及文字撰写深度、搜集哪些资料,最后又需要配以哪些图片等等,一一确定。最后由舒柯文负责撰写第一版英文稿,王原和 Brian 进行修改并提供补充资料,英文定稿后再译为中文。王原除了负责书的总体策划和沟通协调,同时也是书的中文译者。

在此期间出版社编辑全程参与了意见,并多次与作者开会讨论。“这本书充分体现了编辑的参与作用。”杨虚杰说。

《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此前也曾多次获奖,其中包括《新京报》评选的最美图书。王原和杨虚杰都表示,书的设计的确花了很多心思。

这本书是中英文对照本,也被称为“双胞胎”书。但和过去看到的中英文对照书有所不同,两本书中间以布封相连,摊开后是 4 页,左边两页中文,右边两页是英文的,内容完全一一对应。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设计师林海波费了不少心思,最后通过调整图片、字体和字距来实现。这样,不仅中英文页码能完全对上,而且两边的图也不完全相同,反倒增加了信息量。

作为中国“最美的书”,除了设计,这本书的图片自然功不可没。书中的图片主要分两部分。一类是化石照片,他们将 200 多块珍贵化石搬出展示柜,用高清的相机重新拍摄,化石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另一类是生物结构示意图、灭绝动物的复原图,约请的绘制者既是画家又有专业知识,其中包括 Brian 绘制的多个全彩复原的生物群场景,保证了复原的科学性。

这本书从 2012 年开始筹划,到 2015 年出版,历经两年多时间,不可谓不用心。“所有的细节都不凑合,这是我们的原则。”杨虚杰表示,为了给读者更多的信息量,英文页面上的图会注明在中文哪个页面上,两者互见。另外书的附录还有中国主要的脊椎动物(含人类)化石产地及中国含古生物展陈的博物馆名录,提供更丰富的资料。

曾有很多人问杨虚杰为什么要做成中英文对照本,她表示,一方面这和书的作者有关,另一方面,他们希望让华语地区的读者能看到中国精美的化石及其背后的科学故事。

也无怪乎有科学家评价说:“它是视觉信息和高质量文字的完美结合,包含了精美而信息丰富的照片、绘图和其他形式的插图,超过了最苛刻的读者关于卓越的标准。”

第八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专题

5 亿年的演化故事姻本报记者 温新红

7月 10日,第八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在台北揭晓(相关报道见 7月 11日本报 4版)。由本报组织评选推荐的大陆地区作品《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获创作类金签奖,另有《“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等 7本获创作类及翻译类佳作奖。本期读书版特推出专题,请作者、译者及编辑谈谈获奖作品及背后的故事。

编者按

金签奖隗

隗创作类

《鸟类不简单》 黄一峯著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青少年组特别奖获奖作品名单

隗翻译类

创作类佳作奖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菠萝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治中(作者)现在是网络信息非常混乱的时代,患者和家

属是极难鉴别信息是否靠谱的。如果遇到的是癌症这样的重症,相信错误信息的代价,不仅是破财,还会耽误宝贵的治疗时间,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人财两空。前段时间魏则西的悲剧就是典型的例子。

写《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这本书,就是为了带给大家公正、透明、前沿、科学的癌症信息。让大家知道,在一线科学家眼里,癌症是什么?有哪些新的治疗理念和手段?哪些谣言是不应该相信的?这些问题,对科学家来说都是常识,但对大众来说通常很陌生,但其实一点就破。

这本书出版以来,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肯定,包括吴大猷科普奖评审委员会。我非常感激,对我也是鞭策。对我来说,写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不时收到读者鼓励的来信,告诉我这本书伴随他们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候。这让我觉得知识和时间没有浪费,科学和努力受到尊重。

◎胡洪涛(编辑)作为编辑,对书稿的敏感度还是很高的,第

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书稿时,真是眼前一亮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我花了一下午把全书一次读完。一本普及癌症科学的书竟然可以写得如此俏皮、诙谐、接地气。读罢,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癌症病患及家属,你都会重新审视“癌症”这个词,科学地认识疾病,客观地辨别流言、面对真相,不再恐惧。我觉得一本科普书在普及科学知识同时,又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快感,才是一本好书。《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做到了。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江晓原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江晓原(作者)科幻作品徘徊于文学殿堂大门之外,乞求能

够进去叨陪末座,据说有一个世纪了。不料还没等文学殿堂的门卫心软下来,一些科幻文学的创作者却已经开始哀叹“科幻文学的没落无可避免”了。对科幻文学造成如此打击的罪魁祸首,据

说正是科幻电影———严格地说当然还包括科幻剧集和动漫。

我以前对科幻缺乏兴趣和了解,最初和广大中国公众一样,认为科幻只是科普的一种低幼形式。这一切的改变发端于 2003 年“非典”期间,那时我迷上了电影,随后因接受影评专栏的约稿,我选定了科幻电影作为自己评论的对象。在和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等国内最著名的科幻作家的交往中,以及《科幻世界》杂志组织的一些活动中,我对科幻作品的兴趣也从影视延伸到了小说,不过我关心的不是文学。

有些人认为国内“科幻界”长期处在“小众低端,抱团取暖”的窘境中,科幻圈中的人当然也渴望改变这种状态。而我建议的路径,是强调科幻作品的思想性,这部《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就是我在这一路径上身体力行的结果———我只致力于发掘科幻电影本身及其背后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价值,对于一般的电影技巧或影视八卦则全不在意。这样的影评,或略近于古人所谓“牝牡骊黄”之外。

◎许苏葵(编辑)这本书讲的是科幻电影,实际上是一部科幻

电影的思想史。既是普通读者观赏科幻影片的看片指南,更是科幻电影从业者的拍片指南。该书的获奖实至名归。可以说,至少几年以内,很难再出现同类著作,因为一方面江晓原教授花费十年时间观看了千余部科幻电影,这种信息量短期内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另一方面江晓原教授特殊的科学背景和专业素养,也是潜在作者很难超越的。

《〈三体〉中的物理学》,李淼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淼《三体》是中国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科幻小

说,去年获得雨果之后,影响更是从科幻迷的小圈子扩大到整个社会。当初,写《〈三体〉中的物理学》完全是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微博上的一些《三体》迷问我:人类从三维空间进入到四维空间会遭遇到什么命运?那天兴致一来,就回去写了几千字,贴到微博上,反响不小。过了几天,又写了一篇关于二向箔的文章,这样一来二去,越写越多。《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找到我,问我能不能干脆写一本书,我糊里糊涂就答应了。接下来,发生了很多事,最大的一件是我从北京搬到

了广州,书稿也搁下了。《〈三体〉中的物理学》过去几个月获得不少

奖项,这次又获得吴大猷佳作奖,对我来说有点出乎意料。这本书酝酿了很长时间,实际写作时间并不长,因此有很多不很满意的地方。这本书的主要部分的写作是在我搬到广州之后完成的,当时正在筹建新学院,同时又要在学校上课,很多想法只好用不那么通俗的方式写出来。如果让我现在重写,肯定是一本完全不一样的书,也许不会覆盖这么多问题,但每个问题会被尽量地简化,辅以故事,会让更多的人感兴趣。现在,我就是用这个思路写作另一本书的,而且几乎完成了。同时,我和博雅小学堂合作,定期为小学生写一段科普,目前反响还不错,孩子和家长们都很喜欢。无论如何,感谢姚海军以及《科幻世界》的编辑,让这本不尽如人意的书得以面世;感谢吴大猷奖的评委们对这本书的肯定。

《“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屠呦呦、罗泽渊、李国桥等口述,黎润红访问整理,湖南教育出版社

◎黎润红(作者)2008 年底,我有幸师从张大庆与饶毅两位

教授,开始医学史专业的学习,最初想要梳理青蒿素的历史只为做研究生论文。恰逢樊洪业先生受湖南教育出版社委托,编撰“20 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张大庆教授建议将青蒿素历史研究纳入其中,于是就有了《“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一书的策划。之后六年间,我采访了50 余位“523”任务的亲历者,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包括档案、会议记录、往来信件以及日记等原始资料,用口述访谈与相关档案相互映衬,力求在历史的宏观视角下尽可能完整地还原当年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的研发情形。由于篇幅所限,本书只采用了 29 位受访者的口述资料。

此次图书获奖,希望有更多的读者了解这段历史,了解青蒿素背后诸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朱微(编辑)40 多年前,我国开始了一项代号为“523”的科

研任务,全国大协作,共同研究新型抗疟药物。在这项伟大的事业中,青蒿素是最为重要的成果,它最终发展成为造福全球数亿疟疾患者的良药,也成就了我国首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本书通过屠呦呦等 29 位“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工作亲历者的讲述,结合相关文献档案,真实还原了青蒿素从发现到研发出一系列衍生抗疟药物,再到走出国门的全部历史。书中呈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对读者了解青蒿素研发的真相,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本书在再现青蒿素研发历程的同时,也记录下老一辈科学家们在艰难岁月中拼搏奋斗的故事,体现了他们“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精神,具有弘扬科学精神的积极意义。

翻译类佳作奖

《DK 宇宙大百科》,马丁·里斯等主编,余恒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余恒(译者)《DK 宇宙大百科》是我翻译的第一本书。当

我接下这个任务的时候,并不知道有些什么样的困难在等着我。本来计划半年交稿,结果一做就是两年。从专业名词的定名、数据的查证、原版的勘误,到文字的润色、天文新发现的补充……就这样度过了许多夜晚和周末。好在有朋友的支持、编辑的理解和师长的勉励。走过之后,回头去看,才发现已经走了这么远。当我第一次捧到沉甸甸的图书时,闻着油墨的香气,摩挲着荧光的封面,顿时觉得所有努力都值得了。

吴大猷先生的“理论物理丛书”是我学生时代的参考读物,所以今天能够获得以先生冠名的奖项我感到十分光荣。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有更好的作品呈现给公众,为中文科普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布鲁诺·恩斯特著,田松、王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田松(译者)《魔镜》获吴大猷奖,让我觉得有点儿意外。

不是因为《魔镜》不够好,而是因为吴大猷奖是一个科普奖,《魔镜》却是一本艺术著作。当然,《魔镜》获奖,也有十足的理由,正如郑愁予的著名诗句“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埃舍尔是一位特殊的画家,我曾在译者后记中写过,此人独立于波诡云谲流派纷呈的 20 世纪艺术史之外,以至于直到今天,艺术史还不知道如何评价这个人。在大量的艺术史著作中,埃

舍尔常常只占极少的篇幅,有时甚至无影无踪。这是一位严重被低估的艺术家和艺术思想家。在

《魔镜》的作者布鲁诺·恩斯特看来,埃舍尔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次艺术思想上的探险。埃舍尔的名言是“绘画便是欺骗”,因为画布是二维的平面,而画家要表现的则是三维的现实世界。所以,必须欺骗观众的视角,才能让观众看到其中逼真的三维形象。如果说,其他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现实,埃舍尔要表现的则是理性。在这一点上,埃舍尔很像是一位科学家。

最早的埃舍尔欣赏者恰恰是科学家。数学家彭罗斯偶遇了他的画展,从此成为他的崇拜者,并把他介绍到科学家之中。他的作品被大量的物理学家、数学家所引用,作为插图。杨振宁的《基本粒子简史》就用埃舍尔的平面镶嵌作品《骑士》作为封面,以表现对称性。

反过来,埃舍尔也表现出了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不断地从数学书的插图中获得灵感,制作大量的如《莫比乌斯带》等表现数学概念的作品,并且独立地发现并在作品中表现出了所有可能的平面对称性。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埃舍尔有极高的数学修养。而其实,这位天才的数学只有高中水平。他的作品,完全是出自他本人对图形的深入研究。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科学和艺术之间,存在着更深层的关联。在这个意义上,

《魔镜》获得吴大猷奖,也是实至名归。

《视觉之旅: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彩色典藏版)》,西奥多·格雷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陈晟(译者)很高兴这本书能获奖。实际上,我和其他译者

在它的姊妹篇《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诞生时,就开始高度关注作者的系列图书。我们相信这个系列的图书在普及化学知识方面会有非常抢眼的表现。作为一名化学专业的博士、高校教师、果壳网(一个科普网站)作者,我深知科普,尤其是化学知识科普的不易:“我们恨化学”这样的广告词,都可以在媒体上堂而皇之地播出,可见民众对化学的误会之深。而一本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又观点正确的科普书籍,对于消除误会、拉近距离,是能够起到神奇的作用的。我认为,这本书和其姊妹篇一样,正是满足这种要求的图书。因此,我们以近乎朝圣的心态,和编辑一起完成了它,算是为中国的科普事业作出了一点微小的贡献。

◎韦毅(编辑)格雷是一位获得过“搞笑诺贝尔奖”的科普

作家,一个爱做疯狂实验的元素爱好者。他将无限的创意与对化学的挚爱结合起来,给我们带来了这本摄影作品一般让人震撼的作品,把分子世界的美丽定格在我们眼前,将生活中的科学讲述得那样生动。几位具有化学专业背景的译者和审校者既保证了这本书的翻译的专业性,他们发自内心对图书的喜爱也让原著的味道得以原汁原味展现。艺术与科学碰撞闪耀着火花,做这本书的过程是非常享受的。

《动物眼中的世界》纪尧姆·杜帕著 梅苃芢译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获奖作品名单

《华莱士——— 一个科学与人文的先行者》丁宗苏、吕光洋等著 台湾博物馆

隗创作类

《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 舒柯文、王原、楚步澜著 科学普及出版社

金签奖

佳作奖

《相对论百年故事》 卜宏毅、江祖永等著 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绿领建筑师教你设计好房子》绿领建筑师培训工作坊专业讲师群著 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 菠萝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 江晓原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三体〉中的物理学》 李淼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屠呦呦、罗泽渊等口述 黎润红访问整理 湖南教育出版社

隗翻译类

《人类大历史:从野兽到扮演上帝》哈拉瑞著 林俊宏译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金签奖

《10 种物质改变世界》米奥多尼克著 赖盈满译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银签奖

佳作奖

《想象的力量:心智、语言、情感,解开“人”的秘密》松泽哲郎著 梁世英译经济新潮社

《第六次大灭绝:不自然的历史》伊莉萨白·寇伯特著 黄静雅译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羽的奇迹》 索尔·汉森著 吴建龙译 左岸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从达尔文到爱因斯坦:科学理论的美丽错误与演进》马里欧·利瓦伊欧著 洪世民译 商周出版

《DK 宇宙大百科》马丁·里斯主编 余恒、张博、王靓、王燕平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布鲁诺·恩斯特著 田松、王蓓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视觉之旅·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彩色典藏版)西奥多·格雷著 陈晟、孙慧敏、何菁伟、麻钧涵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获奖作品创作谈

《星际效应:电影幕后的科学事实、推测与想象》基普·索恩著 蔡承志译 漫游者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