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本原理

61
色色色色色色

Upload: rudolf

Post on 04-Jan-2016

18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色彩基本原理. 色彩基本上分為兩大類: 有彩色 色相 (Hue)─ 各種顏色的名稱與色彩的強弱明暗無關。 明度 (VALUE)─ 就是就是指色彩的明暗度 。 彩度 (CHROMA)─ 就是指顏色的飽和強弱的程度。 無彩色 白、灰、黑為無彩色。但是可以細分其明暗度。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色彩. 光線不為物體吸收,而反射出來的 顏色,就是我們眼睛所看到的色彩。 像是左圖,藍色不為吸收,因此呈現出來的就是藍色。 黑色是當所有顏色全部被吸收進去,無反射。白色則相反。. 色相 ( Hue)─.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色彩基本原理

色彩基本原理

Page 2: 色彩基本原理

• 色彩基本上分為兩大類:有彩色 色相 (Hue)─ 各種顏色的名稱

與色彩的強弱明暗無關。 明度 (VALUE)─就是就是指色彩的

明暗度 。 彩度 (CHROMA)─就是指顏色的飽

和強弱的程度。

無彩色 白、灰、黑為無彩色。但是可以

細分其明暗度。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光線不為物體吸收,而反射出來的顏色,就是我們眼睛所看到的色彩。像是左圖,藍色不為吸收,因此呈現出來的就是藍色。黑色是當所有顏色全部被吸收進去,無反射。白色則相反。

色彩

Page 3: 色彩基本原理

• 色相指的是顏色的相貌,其主要功能在於給予不同色彩名稱,以便區別。我們所熟知的紅,黃、綠等顏色。基本上,色相的定義必須有統一性,如此才不會造成混淆。然而,當今色彩已經發展出數千種,顏色的稱呼,除了傳統的顏色之外,新色彩的稱呼更是「因地制宜」。我們看到一隻黑色的小狗,叫牠小黑狗,深褐色的衣服我們就稱之為咖啡色的衣服,或是其他許多自己創造的名稱。然而為了方便使用,紛紛出現各種不同的表色法─曼色爾表色法(Munsell Color System)、奧斯華德表色法(Ostwald System)、日本P.C.C.S表色法(實用配色體系)等。

色相名稱練習 -1

Page 4: 色彩基本原理

色相名稱1 植物:玫瑰色、菖蒲、楓葉色、綠 豆、咖啡色等。

2 動物:老鼠色、孔雀綠、珊瑚色、象牙白、肉色。

3 礦物:琥珀色。

4 自然景象:天藍色、昏黃、月光色。

5 社會現象:普魯士藍、洋紅、印度紅、土耳其青、古典色。

6 流行現象:牛仔褲色、巧克力。

請問還有哪些色彩的名稱是依據以上原則?

請就以上提示逐一列出範例

Page 5: 色彩基本原理

色相 植物 動物 礦物 自然景象 社會現象

紅 玫瑰紅玫瑰蝦楓葉紅石榴石

紅珊瑚海星紅

紅寶石 夕陽紅 Valentino 經典紅

Page 6: 色彩基本原理

色相 植物 動物 礦物 自然景象 社會現象

藍 藍蝴蝶 (植物左圖 )藍星花

孔雀藍 (右圖 )藍龍蝦

瑪瑙藍藍寶石鈷藍

天空藍海洋藍

藍黨 (國民黨 )

Page 7: 色彩基本原理

色相 植物 動物 礦物 自然景象 社會現象

白 白木槿 (左圖 )米白

象牙白 珍珠白石膏白

雲白 (右圖 ) 天使白護士白

Page 8: 色彩基本原理
Page 9: 色彩基本原理

• 就是就是指色彩的明暗度,也就是指等於光線的折射度。

• 當顏色白色成份較多時則明度高,黑色成份時即明度變低。

• 在無彩色中,明度最高與最低分別為白色與黑色。

• 在有彩色中,黃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明度 (value)

Page 10: 色彩基本原理

找圖片

Page 11: 色彩基本原理

• 彩度及色相的鮮豔度。• 色彩的純度或飽和程度。彩度越高,顏色越純。因此三原色為高彩度。

• 當加入白色或黑色時,則色彩純度改變,即彩度變低。

• 同樣的顏色也會有濃淡之別,所以同樣是紅色一樣會有深紅或淺紅之分,這是由於色彩的強弱才會有這樣的感覺。

• 顏色中彩度最高的就是〔純色〕。紅色的飽和程度最高,也就是彩度最高。而色彩中彩度最低的則是無彩色。

如紅色加黑色 (暗色 ):明度變低,彩度變低

如紅色加白色 (明色 ):明度變高,彩度變低

混合的值數越高,其彩度越低

彩度 (Chroma)

Page 12: 色彩基本原理

紅玫瑰 粉紅玫瑰

Page 13: 色彩基本原理

高彩度,高明度之運用:• 顏色越飽和,其彩度越高,若

其中加入白色則可以提高明度。然而,高彩度,高明度雖然亮眼,但是使用上必須非常小心。

• 請問什麼情況之下避免使用高彩度,高明度?

亮麗的色彩容易使視覺感到疲憊!

當你希望讓觀賞者持續地觀看時

展示廳

網頁

大量文字敘述

請同學找出高彩度與高明度的環境,並說明是否得宜。

彩度 (Chroma)

Page 14: 色彩基本原理

高明高彩

Page 15: 色彩基本原理

高明度、高彩度(給人亮麗、興奮的感覺)

喜慶節日到處可見高明度、高彩度的紅色,其使人感受到興奮及喜氣洋洋的感覺。

兒童的玩具及卡通節目等多使用亮麗的高明度、高彩度顏色,以吸引兒童的注意。

Page 16: 色彩基本原理
Page 17: 色彩基本原理

高明度、高彩度(給人亮麗、興奮的感覺)

Page 18: 色彩基本原理

低明低彩

Page 19: 色彩基本原理

低明度、低彩度(給人穩重、保守、拘謹、傳統、優越、洗鍊 )

樸素、淳樸:樸實的學生模樣

卡其色、深藍、深綠色的制服

沉熟、穩重成年人形象深紫、深褐色、深紅色

Page 20: 色彩基本原理

低明度、低彩度(給人穩重、保守、拘謹、傳統、優越、洗鍊 )

Page 21: 色彩基本原理

高明低彩

Page 22: 色彩基本原理

高明度、低彩度(給人柔和的感覺)

• 睡衣多使用高明度、低彩度的顏色,可使人感覺柔和、身心放鬆。

• 嬰兒房與嬰兒用具多為高明度、低彩度,以營造溫馨的環境。

Page 23: 色彩基本原理

高明度、低彩度(給人柔和的感覺)

Page 24: 色彩基本原理

低明高彩

Page 25: 色彩基本原理

低明度、高彩度 (奢華氣派、性感、美味的、民俗風的、狂野的 )

Page 26: 色彩基本原理

低明度、高彩度 (奢華氣派、性感、美味的、民俗風的、狂野的 )

Page 27: 色彩基本原理

• 橙紅 (Orange red) 、綠 (Green) 、藍紫 (Violet blue) 。 一般稱為紅、綠、藍 。

• 色光混合又稱「正混合」,混合後明度提高

• 色光三原色若以等量的比例相加時,可獲得白色光。

• 基本上這三種光線可以經由混色產生各種顏色就如同電視上的色彩即是用此三色混色而產生的色感。

R+G Y 黃色G+B C- 藍綠色B+R M 紅紫色

三原色光

Page 28: 色彩基本原理

1.色料三原色:紅、黃、藍2.混合後明度降低 ,又稱「負混合」 3.色料三原色混合後變成混濁或黑色,但

不為純黑色。 4.紅加黃等於橙,紅加藍等於紫,藍加黃

等於綠5.紅、黃、藍稱之為原色 (第一次色 )6.橙、紫、綠稱之為間色 (第二次色 )7.由這兩個顏色再繼續混下去的顏色稱作

混色 (第三次色 )。

洋紅 (MAGENTA)藍綠 (CYAN)黃 (YELLOW)

色料三原色

Page 29: 色彩基本原理

• 將不同的色彩點狀緊密地放置在一起,由於色彩彼此間相互影響色感,因此當遠距離觀看時,在視網模 無法分辨的如此精細,因此就會「看似」成另一種顏色。常見的並置混合如:電視之映像、繪畫之點描法、織物之設計、彩色印刷之網點 等。

• 彩色電視的映像管:紅、綠、藍在螢光幕上以線條形式作規則的排列,以構成畫面。

• 彩色印刷:將色彩分為:洋紅、黃、青、黑四個分色版,每個分色版再經由過網點的處理,形成密佈小點的網版 ,套印四色後,使得到具有四色的小點,由這些小點的並置混合,便可看到如同原稿的色彩。

繪畫點描法: 新印象派的秀拉 Georges Seurat) 1859-1891 ,曾經追隨莫內習畫,並且以印象派的精神發展出「點描畫」整個畫面皆由小小的色點所組成,展現出令人驚訝的色彩過度效果。西奈克亦為點描畫的重要代表 (Paul Signac) 1863-1935其作品較秀拉自由奔放。

並置混合

Page 30: 色彩基本原理

• 當然,點描的運用不是從新印象派才開始的,早在五、六世紀的時候,鑲嵌畫已經非常成熟地運用在教堂的裝飾中。

• 鑲嵌畫為中世紀重要的藝術表現方式,運用各種礦石與珠寶所鑲嵌而成的教堂內部顯得十分金碧輝煌,為拜占庭教堂增添了幾許富麗的色彩。

聖維太利 (S.Vitale) 526-547

Page 31: 色彩基本原理

• 所謂的色立體是由色彩三屬性,利用立體的方式來表示色彩的全體組織.色立體中由於明度與彩度的關係而發展出來的面,稱為色相面.色立體是有助於認識色彩的作用.常見的色立體外貌。

• 色立體基本上有以下幾種特色:• 中心軸為明度顯示器,亦即越上層明度越高,越下層明度越低。最外圍為色相,連結周圍與中心的水平線上,有彩度階段。色彩越靠外側,彩度越高。色彩越上層,明度越高。

• 色相、明度、彩度是色彩的基本三個屬性。色立體有助於我們對於整個色彩的了解。

• 有關色彩的系統很多,較著名的有曼色爾 (Munsell 10色相 )) ,奧斯華德(Ostwlad24色相 )與日本色研 24色相 )等。

由美國畫家曼色爾建立。由美國畫家曼色爾建立。19291929 年由曼色爾色彩公司出版標準色票。年由曼色爾色彩公司出版標準色票。 19431943 年經由修正年經由修正「修正曼色爾色表體系」即為我們現在一般所使用的色票標準「修正曼色爾色表體系」即為我們現在一般所使用的色票標準版。版。

色立體 Color solid

Page 32: 色彩基本原理

• 曼色爾體系的色相,共分成 10色相,再細分為 100。

• 先用紅 (R) ,黃 (Y) ,綠 (G) ,青(B) ,紫 (P) 。然後在他們之間再插入中間色:橙 (YR) 、綠黃 (GY) 、藍綠 (BG) 、紫藍 (PB) 、紅紫 (RP) 。如此就成了十個顏色。每個色相再分為十種。此十個顏色所組成之環狀我們稱之為色相環 (Color Circle) 。以數值記之則為 1R,2R 或 1Y,2Y等。

• 各個色相的代表位於數值 5,因此在色票上若看見 5R,5YR,5Y,5PB等一共10色則表示為其基本色相。

曼色爾體系

Page 33: 色彩基本原理

色相 (HUE)

Page 34: 色彩基本原理

曼色爾體系Munsell Hue Circle

Hue Symbol

Red R

Yellow-Red YR

Yellow Y

Green-Yellow GY

Green G

Blue-Green C

Blue BG

Purple-Blue PB

Purple P

Red-Purple RP

曼色爾色體系為當今許多國家設定為統一的表色方法─美國、日本、台灣。

Page 35: 色彩基本原理

• 曼色爾體系的明度 (VALUE)階層中,共將明度分為 11階級,理想中的純黑用 0 ( 光線完全吸收 ) 、理想中的純白 (完全反光 )用 10表示;明度 1比明度 2的顏色暗,明度 9 比明度 8靠近白的顏色。數值記號為 10/,9/,8/。

曼色爾體系 明度 (value)

Page 36: 色彩基本原理

1-3 低明度4,5,6 中明度7,8,9 高明度

短調 最亮和最暗的部分差 3階段

長調 最亮和最暗的部分差 5階段以上

9

8

7

6

5

4

3

2

1

若是我們加入的黑白灰色不同亦產生不同的顏色效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其色調沒有改變。若以黃色為例,則目前我們所看到的皆為黃色系。

Page 37: 色彩基本原理

• 無彩色的彩度為 0,依次增加至純色為止。• 紅色的彩度,可分為 15級 (/15) ,像其他

彩度原本不高的綠可分 8級 (/8) ,高彩度的黃色甚至可以分到 20。

• 在純色中依次加入由黑白色所混合而成的灰色系列 (明灰色、暗灰色 )。

• 純灰色所形成的中間彩度其顏色非常柔和。由於不刺激眼睛,視覺上有舒適的感覺,因此廣受喜愛。經常看到的粉彩瓷,日系的產品也多有粉彩的感覺。

• 一般來說彩度分為低彩度、中彩度、高彩度。彩度對比基本上不似明暗對比來得明顯。

• 越接近明度軸彩度越低。

中彩度

曼色爾體系 -彩度 (數字 )

Page 38: 色彩基本原理
Page 39: 色彩基本原理

曼色爾 (Munsell)色相

10色相 (主要色相 5種 )紅、黃、綠、藍、紫。中間再插入黃紅、黃綠、藍綠、藍紫、紅紫等五種色彩。合計 10色相。

明度

黑 0白 10灰 1-9 為九個階級一共 11階級

彩度

彩度以無彩色軸為彩度零,也是各色相共同的最低彩度。當色彩距離無彩色軸越遠時,彩度越高。

Munsell Solid

色彩代號:H V/C色相 明度 /彩度

Page 40: 色彩基本原理

PCCS ( Practical Color-ordinate System ) • 日本的工業的規格 JIS 是採用 Munsell 表色系最為基礎。

而日本的教育部於 1951年根據日本色彩研究所發行的標準色票「色彩之標準」,制定教學體系與色票,完成之早期色彩體系就叫做「日本色研表色系」。而後於 1965 年,日本色彩研究所發表的「實用色彩配色體系」 (簡稱為 P.C.C.S.) ,擷取奧斯華德與修正曼賽爾表色系的優點,是為「日本色研配色體系」 (P.C.C.S.) 。

Page 41: 色彩基本原理

色相• P.C.C.S 表色系的色相發展,主

要色光三原色(橙紅( Orange red )、綠( Green)、青紫( Violet blue))與色料三原色(紫紅( Magenta red )、黃( Hanza yellow)、綠青( Cyanine blue))等六色為基礎,再細分成 24色相。在其 24色的色相環上互為補色關係,故又稱:補色相環。

Page 42: 色彩基本原理

明度• P.C.C.S 的明度階段分為 9階,白在最上端,黑在最下端,中間配置等感覺差的灰色 7 階,整個明度階段依序以 1.5(黑)、 2.5、 3.5、 4.5、 5.5、 6.5、 7.5、 8.5、9.5 (白)等數值表示。

Page 43: 色彩基本原理

彩度

• 彩度階段與明度一樣,分為9階,從無彩色到有彩色分別以 1S(最低)、 2S、 3S 、4S 、 5S 、 6S 、 7S 、 8S 、9S(最高)。

Page 44: 色彩基本原理

• P.C.C.S 的表色法是以「色相─明度─彩度」( H-V-C)的順序,配列三種數值來表示,如 33:: Yr-4.Yr-4.5-6s5-6s ,

• 3: Yr 是指色相環上的第 3號色相「帶黃的紅」,4.5表示稍低明度, 7S 表示第 7 階彩度。在表示無色彩時,只需要在明度值前面加上「 N」,例如N-4.5。

Page 45: 色彩基本原理

意義:像是色彩的表情,色彩會隨著加入的黑、白、灰色調的不同,會產生多種不同色彩調子.跟我們人的臉部表情一樣會隨著不一樣的動作而產生多種不同表情。

2. 色調的種類:• 純色加白色的調子有明亮色調、淺色調、淡色調…等

• 純色加黑色的調子有深色調、暗色調…等

• 純色加灰色的調子有濁色調、中間色、帶灰色調…等

• 無彩色的變化則是有灰色調、淺灰色調、深灰色調…等

色調 (Tone)

Page 46: 色彩基本原理

  色調名稱 意象 (至少十個形容詞 )

1 純色調 (活潑的色調 ) 熱鬧的、強烈的、革命的

2 明亮的色調 時尚的、美味的、清新的

3 淺色調 溫順的、甜美的

4 淡色調 年輕的、純潔的

5 濁色調 苦澀的、恍惚的

6 帶淺灰的色調 有氣質的、靜謐的、純樸的

7 深色調 品味的、古樸的、嚴肅的

8 暗色調 沉重的、悲觀的

作業:套用三種不同色調圖像,並分述說 明 (300字 ) 其色調意象為何

Page 47: 色彩基本原理

1

2

34

567

8

Page 48: 色彩基本原理

色彩意象指標( Color Image Scale)

•色彩心理學的研究與應用 。•小林重順教授畢業於廣島科技大學後,進入早稻田研究所開始色彩心理學的研究工作, 1966 年創辦日本色彩與設計研究所 (Nippon Color &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NCD) 為色彩意象指標( Color Image Scale)的原創者。

Page 49: 色彩基本原理

色彩意象指標( Color Image Scale

Page 50: 色彩基本原理

色彩意象指標( Color Image Scale)

http://www.ncd-ri.co.jp/english/main_0104.html

Page 51: 色彩基本原理

鄰接補色運用補色關係的兩個相鄰色,即 3色相配,稱鄰接補色,這種補色關係更容易出視調和效果。

這樣的搭配看起來很舒服的!約翰斯、伊登 (Johannes Itten , 1888~1967) 以紅黃藍作基礎色相,產生出六對補色。由於簡易易懂,為了解色相與補色之色相環。

伊登十二色相環

Page 52: 色彩基本原理

補色 Complementary colors─色相環中相對的顏色稱為補色

色相環上處於正相對的兩色(180度 )相配,稱相對補色,能有保持一種平衡效果。

紅色─綠色

橙色─藍色 黃色─紫色

Page 53: 色彩基本原理

• 色彩的對比與調和並無統一且絕對的法則,因為其中牽涉因素太廣,像是明度、彩度、色相本身的 (大面積或小面積 )問題。

• 同樣兩種顏色,如互為補色,若面積很大則相互搶眼,然若面積很小,且明度、彩度降低,則可能出現相互調和的現象。

色彩的對比

Page 54: 色彩基本原理

補色相鄰• 補色相鄰時,由於對比作用強烈,各自都增加了補色光,色彩的鮮明度也同時增加。

如果希望我們在人群中顯得十分顯眼,則可以試試看純度高如此的穿著。如果補色運用的面積不大,其實可以增加其活潑的視覺效果。但是若全身上下就是兩種補色相鄰,那麼可能就不是很理想了。當然,皮膚偏黃的東方人,如果不希望自己看起來更黃,那麼就避免穿著過於飽和的紫色 (純度高 ),當然,純度較低的紫色較無差別。

Page 55: 色彩基本原理

• 表現派、野獸派喜用色彩對立

﹝Franz Marc 1880-1916﹞

遊艇上的午餐

• 印象派

Page 56: 色彩基本原理

馬蒂斯 (1869-1954 )French Painter/Sculptor , Henri Matisse)

Page 57: 色彩基本原理

高更《不列塔尼的風景》

梵谷《夜間咖啡屋》

Page 58: 色彩基本原理

“補色平衡理論” 在商店招牌的設計或網頁設計 和DM 的廣告設計上,也常利用此種互補色對比的效果。像是 7-11 的商店招牌,即是利用此原理吸引來往行人的注意力。另外,聖誕節樹上纏繞的燈泡,也是使用此原理,使紅色及綠色的燈泡交替閃爍,吸引眼睛的注意。

不過,經常使用的補色還是多以紅─綠組合最受歡迎。藍─橙;紫─黃則比較少見。

Page 59: 色彩基本原理
Page 60: 色彩基本原理

補色平衡理論

例如:• 補色平衡原理:如手術進行中的醫師長時間注視著血管,眼睛呈現疲乏的現象,週遭事物出現了綠色的視覺殘像,造成困擾。因此,在手術房中的衣服改以綠色以防止綠點的出現。

• 因此利用視覺殘像的特性,可以減輕工作時視覺的負擔與壓力。

例如:• 補色平衡原理:如手術進行中的醫師長時間注視著血管,眼睛呈現疲乏的現象,週遭事物出現了綠色的視覺殘像,造成困擾。因此,在手術房中的衣服改以綠色以防止綠點的出現。

• 因此利用視覺殘像的特性,可以減輕工作時視覺的負擔與壓力。

•約翰斯、伊登 (Johannes Itten) 提出的“補色平衡理論”。如果色彩構成過分暖昧而缺少生氣時,那麼互補色的選擇是十分有效的配色方法,無論是舞臺環境色彩對人物的烘托和氣氛的渲染,還是商品廣告及陳列等等,巧妙地運用互補色構成,是提高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在景觀設計規劃上,可利用互補色對比的作用產生視覺上的效果。像是外觀為紅色的建築,可在建築周圍種植綠色植物,不僅可緩和視覺上的殘像作亦可增進彼此色彩的鮮明。

Page 61: 色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