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痛苦共處

8
與痛苦共處

Upload: doshadmin

Post on 02-Jul-2015

290 views

Category:

Education


5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與痛苦共處

與痛苦共處

Page 2: 與痛苦共處

把當下的感受或經驗完全都當成好像是自己選擇的,這樣地過活就是真正的自由與痛苦的止息。在心中與當下結盟,就是痛苦的止息。

受苦真的是必要的嗎?是,也不是。

如果你未曾經歷你所經歷的痛苦,那麼你將不具備身為一個人的深度,不會懂得謙虛,不懂得慈悲,你也不會現在聽著這些話了。痛苦將小我的硬殼敲破,這時它的目的也就達到了。痛苦是必要的,直到你明白了它並非必要為止。

Page 3: 與痛苦共處

「不快樂」需要一個由心智所打造的「我」的故事,一個概念上的身分;「不快樂」還

需要時間──過去與未來。當你將時間從「不快樂」當中抽離了,還剩下什麼?那就是此刻的「實際狀況」。

它也許是一種沉重、不安、壓迫、生氣或極端憎惡的感覺,卻不是不快樂,也不是個人的問題。人類的痛苦皆非個人的,那隻是一種於你體內某處感受到的強烈壓力或能量,你只要注意它,不讓那感覺轉化為念頭想法,不快樂的「我」就無法恢復動力。

Page 4: 與痛苦共處

留心觀察,如果你讓感覺就是感覺,會發生什麼事?

那麼多的痛苦與不快樂,都是因為你將每個進到大腦裡的想法都當真了。事情的狀況不會讓你不快樂,它們頂多引起一些生理上的不舒服,但不會讓你不快樂,是你的想法造成你的不快樂,是那些你對狀況的看法,你說給自己聽的故事,讓你不快樂。

「是我此刻的想法,讓我不快樂」,有了這點醒悟,你就擺脫了自己不自覺中對那些想法的認同。

Page 5: 與痛苦共處

當你痛苦時,當你感到不快樂時,請全然臨於當下。所有不快樂或苦惱,都難以在當下活存。當你內心認定某件事是討厭的或不好的時候,痛苦便產生了。你厭惡某種處境,這厭惡被個人化,並帶來慣性的「我」。我們總是習慣去認定事情的好壞,但這習慣是可以破除的。一開始,你可以利用一些小事,練習「不去貼標籤」。如你錯過班機、滑落或打破杯子,或是在泥濘中滑倒、摔跤,你可以試著克制自己不給這些事貼上

Page 6: 與痛苦共處

「討厭」或「糟糕」的標籤嗎?你可以立即接納那一刻的「本來如此」嗎?

認定某件事是不好的,將讓你陷入情緒緊繃的狀態。一旦順其自然、不再為事情貼上好或壞的標籤,你將發現一股極為強大的力量突然湧現。情緒緊繃讓你自絕於那力量之外,那生命本身的力量之外。

惱怒、不耐煩、生氣、對某人或某事有意見、憤慨、抱怨等小痛苦,或者也不那麼小,它們看起來如此「正常」,以致一般都

Page 7: 與痛苦共處

不被認為是痛苦,甚至對小我來說,還覺得是滿意的。

你可以學著在那些痛苦發生時認出它,並且在心裡明白:此時此刻,我正在為自己製造痛苦。假如你習於為自己製造痛苦,你很可能也會為他人製造痛苦。若想中止這些無覺識的心智模式,很簡單,只要讓它們變得是有覺知的,在它們發生時覺察到它們就行了。你不可能在覺察到痛苦時,同時為自己製造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