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度优质教学奖申报表 -...

12
附件 4浙江大学 2015 年度优质教学奖申报表 申报人姓名 出生年月 1981.6 副教授 岗位类别 教学科研并重岗 联系电话 13868099061 Email 地址 [email protected] 所在单位 人文学院中文系 浙江大学优质教学奖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处制 2015 3

Upload: others

Post on 31-Aug-2019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5 年度优质教学奖申报表 - ugrs.zju.edu.cnugrs.zju.edu.cn/chinese/yzjxj/attachments/pxcl/2015-10/99999-1446168953-11217.pdf · 出生年月 1981.6 职 称 副 ... 社会调查

附件 4:

浙江大学

2015 年度优质教学奖申报表

申报人姓名 陈 洁

出生年月 1981.6

职 称 副教授

岗位类别 教学科研并重岗

联系电话 13868099061

Email 地址 [email protected]

所在单位 人文学院中文系

浙江大学优质教学奖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处制

2015 年 3 月

Page 2: 2015 年度优质教学奖申报表 - ugrs.zju.edu.cnugrs.zju.edu.cn/chinese/yzjxj/attachments/pxcl/2015-10/99999-1446168953-11217.pdf · 出生年月 1981.6 职 称 副 ... 社会调查

一、近二学年授课情况

学年 学期 序

号 课程名称

课程

类别

授课对象(本

科生/研究生) 学分

授课

学时

学生

人数 评价等级

2013-

2014

学年

秋冬

学期

编辑学概论 专业必修 本科生 2 32 47 良好

出版学概论 专业必修 本科生 2 32 106 合格

社会调查 专业必修 本科生 1.5 24 77

文学与出版跨学科研究

专业课 研究生 2 32 3 优秀

春夏

学期

2014-

2015

学年

秋冬

学期

编辑学概论 专业必修 本科生 2 32 68 优秀

出版学概论 专业必修 本科生 2 32 67 合格

报刊编辑学 专业必修 本科生 2 32 30 良好

社会实践 专业必修 本科生 1.5 24 77

春夏

学期

文学与出版跨学科研究

专业课 研究生 2 32 1 优秀

合 计

近两学年共授课 352 学时,其中本科课程 288 学时,研究生课程 64 学时。

(备注:博士生课程《数字出版与当代文化》因时间安排冲突延后,未列入。)

注:授课评价等级需提供现代教务管理系统查证材料。

Page 3: 2015 年度优质教学奖申报表 - ugrs.zju.edu.cnugrs.zju.edu.cn/chinese/yzjxj/attachments/pxcl/2015-10/99999-1446168953-11217.pdf · 出生年月 1981.6 职 称 副 ... 社会调查

二、近三年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近三年主

持或主要

参加教学

建设改革

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主持人

(参与排名) 立项时间 立项部门

产学研一体化视角下

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核心课

程教学改革研究

陈洁(1) 2013.6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方法

改革研究项目

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数字

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陈洁(1) 2010.5-2012.6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移动阅读时代我国数字

出版商业模式构建及发展

对策研究(第五部分涉及

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

陈洁(1) 2011.6-2015.12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近三年发

表教学改

革研究论

文和编写、

出版教材

(发表的论文列出论文全名、全部作者、刊物名称、刊(卷)号,出版的教材列出教材名

称、出版社、出版年月及本人承担的角色)

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论文:

1.陈洁、陈佳:《产学研一体化视角下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索》,一级

期刊《中国出版》2014.1;

2.陈洁:《产学研视角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党报论

坛》,2013.9;

3.陈洁、陈佳:《媒介融合时代如何构建数字出版学》,权威刊物《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2012.5;

4.陈洁:《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一级刊物《中国出版》2011.11;

5.陈洁:《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的冷思考》,《出版广角》,收入《中国编辑研究》2010.4;

6.陈洁:《数字出版人才培育的多维探思》,一级期刊《中国出版》2009.3。

教材:

陈洁著:《数字化时代的出版学》被列入 21 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北京大学出

版社 2014年版。

教材相关评论:1.吴申伦、高桂芳:《站在传统与十字化路口的中国出版业》,《中华读书报》第

19版;2.袁秀佳:《数字化时代的版权何去何从》,《法制日报》2015年 8月 26日第 11版;3.王楠、

高桂芳:《为出版学打开数字化之门》,《出版广角》2015年 10月。

Page 4: 2015 年度优质教学奖申报表 - ugrs.zju.edu.cnugrs.zju.edu.cn/chinese/yzjxj/attachments/pxcl/2015-10/99999-1446168953-11217.pdf · 出生年月 1981.6 职 称 副 ... 社会调查

近三年获奖情况

(列出奖项全称、获奖时间、授奖单位、本人在奖项中的排名)

1.陈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数字出版赢利模式研究报告》2012.1,省人民政府,

1/1;

2.陈洁:《数字化时代自助出版现状探究》获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最佳论文奖,北京大

学等,2013.8,1/2。

其他获奖供参考:

2012.6 浙江大学优秀青年岗位能手;2014.1 求是青年学者;2011.6 浙江省之江青

年社科学者;2011.6 获浙江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其他教学成果

注:申报人在申报表中所列教学成果(成效)均应提供佐证材料。其中承担教学建设与

改革项目需提供立项文件,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需提供发表刊物的封面和目录,出版的教材

需提供教材的封面、版权页。

三、申报人教学工作优秀度自我评价

(申报人在个人教学优秀、团队合作优秀和持续改进优秀度三方面作自我评价,1500 字左右,

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一、个人教学优秀度

1.注重教学的应时性与丰富性。与其他传统人文学科不同,编辑出版学具有

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因此本人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理念,注重学生

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方面,本人自 2008 年在浙江大学做师资博后期间便开始承担

编辑出版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于出版专业师资紧缺,使得有限的课堂基

础课需要加入更多未开设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于是《编辑学概论》、《出版学概论》

等课程除了原有的内容之外,增设拓展了《版权与版权贸易》、《国际出版产业格局》、

《出版管理》、《出版营销》及《图书策划》等更为专业的内容,犹如专业地图延展

至各前沿领域,将课程和课后学习研讨紧密结合。除传授基本知识外,积极探索丰

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讨论、学生展示、小组合作等比例,通过教改课题的探

索,积极邀请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博库书城等多位业界优秀精英

点评学生作业,反响良好,课堂气氛活跃。课外教学方面,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

参加讲座和论坛、参加书展等多种形式,来增强对出版行业的理性认识,培养自己

的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以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通过课内课外相互联系的教学

Page 5: 2015 年度优质教学奖申报表 - ugrs.zju.edu.cnugrs.zju.edu.cn/chinese/yzjxj/attachments/pxcl/2015-10/99999-1446168953-11217.pdf · 出生年月 1981.6 职 称 副 ... 社会调查

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积极引导低年级的本科生的科研探索能力与学术修

养,鼓励其承担学生创新项目与课程成果探索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相呼应。

因材施教,积极挖掘学生个体的闪光点和兴趣点,使诸多学生脱颖而出,在国内核

心期刊上独立发表学术文章,在全国性的各类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硕博士生则能

在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上主讲论文并获相应奖项。例如代表成果有 1.陈亦欣、徐婷

婷、邹雪平、陈嫩等:2012.6 设计作品“书乡”获全国网络编辑大赛最佳设计奖;

2.陈佳:论文《论畅销书的文化理性》获得未来编辑杯全国论文竞赛一等奖,

2011.6;3.王楠:《网络文学平台的理性搭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年 2月

27日第 5版;4.刘琦、陈洁:《数字出版视角下文学阅读的裂变和变迁》,《出版广

角》2013 年 11月。)

2.通过课程搭建富有特色的教学品牌。由于课堂时间和空间相对受限,为满

足日益庞大的专业知识传授之需,本人将大量时间用于主持人文学院出版产学研青

年学术创新工作坊,与所前后主持的出版之门、出版梦工场等系列学生学术品牌相

结合。主要通过教学沙龙、经典研读编译、实例运作与策划、论文与深访调研等四

个维度的探索实践,使科研与“产”与“学”紧密结合并互相助益,尝试以出版研

究与实践为平台,达到教学乡长之功效。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出版学教学理念,结

合主题的学术活动至今已举办 30场,先后邀请了北大出版社、浙江出版联合集团、

中国传媒大学、英国斯特灵大学出版中心等业内人士与高校教师,以讲座、沙龙、

论坛的形式,为学生带来出版盛宴的同时,增进对出版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此同

时,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观摩专业视频,体验排版策划,参加中国数字阅读大会、

各类书展等,通过专业实践增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另外,本人非常注重与学生的

互动,建立专业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群、专业网络群等,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

学生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听取并吸纳学生的反馈,改进教学。

3.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基于出版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编

辑出版专业的建设也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谋新谋变。对此,本人一直从教学中汲取

经验,结合当前的行业特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2013 年 6 月,受浙

江大学本科生院邀请,作为教学方法改革项目主持教师代表在 “《强化过程、深化

互动的教学方法改革—浙江大学优秀案例》首发式上发言,2014 年 6 月所主持教

改项目中期考核优秀。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思考,《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数字出版人才

Page 6: 2015 年度优质教学奖申报表 - ugrs.zju.edu.cnugrs.zju.edu.cn/chinese/yzjxj/attachments/pxcl/2015-10/99999-1446168953-11217.pdf · 出生年月 1981.6 职 称 副 ... 社会调查

培养模式探析》、《数字出版人才培育的多位探思》、《产学研一体化视角下编辑出版

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索》等论文均是对当前新语境下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培养

模式的总结与思考,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与束缚,真正形成一种符合学科定位、

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多篇论文发表于一级刊物《中国出版》,《媒介融合时代

如何构建数字出版学》并为国家权威期刊《新华文摘》摘编转载。基于多年教学基

础的专著《数字化时代的出版学》被收入 21 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教改成

果受到了业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国内外最早一批开设出版专业的院校北京印刷学

院、英国斯特灵大学出版研究中心于 2009、2010 年专门组织前来交流教学经验。

2014 年浙江省通志出版卷编纂组主动要求加入专业资料,2015 年的全国出版教育

论坛上,应主办方之邀作出版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介绍。

二、团队合作优秀度

本校编辑出版学相关课程设置,一直注重依托于中文系丰富的学科资源与深厚

的学术底蕴,博采众长,兼容并包。本专业的学生,须同时主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

部分核心课程。因此,本人在教学上一直坚持既要重视中文系其他学科对本学科的

交融与反哺,同时也要突出本专业的学科特点与鲜明的研究方向,不断加强与系所

其他教师的教学合作,积极探索交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与此同时,本人积极参与

促进青年教师学术交流和本系文化建设,作为系青年教师科研团队“文学阐释与跨

文化研究中心”召集人之一,本人致力于将出版研究与文学研究项结合,为专业教

学与研究助力,探索申请专业硕士点的可行方案。同时,还参与系刊、信息中心的

创立等工作,为使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能有所施展空间。

此外,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

大学、剑桥大学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保持紧密的联系,通过互相的访问交流和参

加年度专业改革等会议借鉴学习各校优质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与学界资深前辈

和优秀青年教师共同探讨编辑出版专业的建设。

三、持续改进优秀度

担任编辑出版学骨干教师七年多以来,本人已经在该领域教学与科研上积累了

一定的经验,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兴趣的学生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方案,

鼓励并引导他们建立起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在本专业的潜力和创造力。同时,继

续加强与国内外各大高校的联系,搭建各类合作与共享的教学、科研平台。自 08

Page 7: 2015 年度优质教学奖申报表 - ugrs.zju.edu.cnugrs.zju.edu.cn/chinese/yzjxj/attachments/pxcl/2015-10/99999-1446168953-11217.pdf · 出生年月 1981.6 职 称 副 ... 社会调查

年至今担任编辑出版学专任教师(07 级-14 级合计 104 人),负责学科培养方案调

整及本专业各项事务,申请使本专业加入中国编辑学会,促成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

院建立人才培养中心,2012、2013 年度访问剑桥大学,和英国相关出版专业院校

建立联系。前后指导以出版为主题的毕业论文合计 22 人,指导省级新苗计划、学

校 SRTP 等项目 11项。指导硕士生 3名,博士生 1名,担任 08级、11级汉语言文

学、编辑出版学专业班主任、丹青学园 0909 班班主任,11级新生之友等工作,所

在团队发表教学相关成果 15篇。

如今,“互联网+”引领时代浪潮,新媒体蓬勃发展,不断催生新的变革,编辑

出版学作为直接参与其中的一门学科,正是大有可为之时。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

将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做好教学品牌的建设,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更加注重

学科前沿理论在教学上的渗透,更加关注学生对新事物的关注与把握,继续扩大实

践与实习的环节,既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又为编辑出版学学科的整

体发展与继续推进打下有力的基础。

四、申报人的承诺

本人对本表以上所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申报人(签名):陈洁

2015 年 10 月 26 日

(以上由申报人填写)

(以下由基层教学组织、院系评审组等填写)

Page 8: 2015 年度优质教学奖申报表 - ugrs.zju.edu.cnugrs.zju.edu.cn/chinese/yzjxj/attachments/pxcl/2015-10/99999-1446168953-11217.pdf · 出生年月 1981.6 职 称 副 ... 社会调查

五、学院(系)对申报人的教学优秀度考查

(一)基层组织对申报人的教学优秀度评价

陈洁老师是数字出版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在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招收编

辑出版与当代文化方向的博士生。由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师资缺乏,多年来她始终把主要精力用

于教学一线和学生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多门专业必修课。尤其是作为编辑出版学专业

的学术骨干教师,除了完成自身承担的国家课题等科研之外,花大量时间在本科专业各项事务

中,从教学培养计划到实践教师的邀请安排,从学生实习到专业建设交流。在课堂教学方面,

陈洁老师能够根据课程的特点,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积极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创新运

用多种教学手段,旨在真正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科在全国高校中的竞争力。浙江大学中文系

郑重推荐其为优质教学奖候选人。

陈洁老师通过课堂的讲授交流,善于发掘不同类别学生具有的特色闪光点。结合本科课堂

教学成果,指导学生省级大学生科研立项和浙江大学 SRTP 项目 11 项,指导学生发表项目成

果论文及其他评论文章共 15 篇。其中本科生陈佳在第七届全国未来编辑杯大赛中获一等奖、

本科生陈亦欣等在第二届全国网络编辑技能竞赛中获最佳设计奖。另外,她具有很强的教学方

法探索能力,承担浙江大学教学方法改革项目、省级教育规划等 2 项教改项目,在其国家科研

课题中另延伸出对教学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教改成果突出,7 种关于媒介融合时代如何建构

数字出版学、产学研视角下编辑出版核心课程改革模式等主题探讨的成果在国内权威期刊、一

级期刊、专业期刊和一级出版社出版,受到国内外同行关注主动前来交流学习或受邀讲授经验。

陈老师自 08 年至今担任出版专业指导教师(07 级-14 级合计 104 人),负责本专业各项事

务,申请使本专业加入中国编辑学会,促成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合作,2012-2013 年访问

剑桥大学,和英国相关出版专业院校建立联系,发展势头转好。她还担任 08 级、11 级汉语言

文学、编辑出版学专业班主任(合 177 人)、丹青学园 0909 班班主任,11 级新生之友等工作。

这些非教学又非科研考核范畴的工作,花费了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凭着对教育的执着和

对出版专业的兴趣,她一直在寻找教学科研相通的结合点,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探寻教书育人之

道。(2012.6 获浙江大学优秀青年岗位能手、浙江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2014.1,2011.6 获求

是青年学者、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2013.10 汉语言 1102 班获优秀班级。)

陈洁老师始终将学生、将教育放在第一位,辛勤付出,孜孜不倦,同时,具有很强的教学

科研能力和创造力,是名副其实的青年骨干教师。

基层组织名称*: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负责人(签名): 胡可先 2015 年 10 月 28 日

注:基层组织一般应为基层教学组织。尚未建立基层教学组织者,学院内可

由系,院级系可由课程组或研究所代行基层教学组织此项职责。

Page 9: 2015 年度优质教学奖申报表 - ugrs.zju.edu.cnugrs.zju.edu.cn/chinese/yzjxj/attachments/pxcl/2015-10/99999-1446168953-11217.pdf · 出生年月 1981.6 职 称 副 ... 社会调查

(二)学院(系)组织随堂听课情况和访谈、收集学生意见等情况

督导和人文学院中文系副系主任及曾三次随堂听课,陈洁老师开设的课程因其内容丰富、

教学灵活,课堂气氛总体活泼愉快,大家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很高,陈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多,

学生反响热烈,乃至听课的督导在听课时主动向陈老师提问请教出版业问题。陈老师的课吸引

到众多专业的学生,从编辑出版学、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到历史学、国际贸易、社会学、

法学、经济学等,覆盖面非常广。2014 年起为更好践行教学方法改革,便于实践互动,作为

极少数的专业课不得不限制外学院选课人数 60 或 80 人次,即便如此,2015 年仍是补选至最

大容量 102。陈老师运用视频、飞腾软件操作等多种方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让原

本略显枯燥的书本内容立体化、丰富化,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值得一提的是,课前和

课后的时间里,她积极为学生答疑解惑、联系实践。以下学生随访记录:1. 13 级本科生翁则

川(3130101400):陈老师的课,最大的感受是她将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前沿结合得特别好。

陈老师非常明白当下大学生需要什么,不仅仅是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对前沿热点的敏感、

关注与参与,并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做出对于行业现状、未来的深度思考。为此,陈老师常常围

绕课本知识,拓展以丰富的现实事例,推荐具有启发性的课外书籍和在业界前沿案例。陈老师

的这种教学理念贯彻于课堂内外,课余,老师还会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参与一些有价值的专业

活动,通过真切的实地参观考察获得对于出版业立体化的感受。在陈老师的教导下,我懂得了

如何更全面更深入地学好一门课程,尝试真正地将研究世界最终应用于理解世界以及改善世

界。这种融通学术与一线,而非蜗居象牙塔的理念,浸润在陈老师的每一节课堂里,凝结在陈

老师的每一句教诲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2. 12 级本科生金

秀坊(3120103315):陈老师是我的专业老师,是我接触编辑出版的启蒙者,是第一个让我感

受到大学上课充实的老师。陈老师总是会将自身的经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在一起,深刻洞悉我

们的痛点,让我们对这课堂欲罢不能。她将什么都不懂的我们引入出版行业的世界,去感受瞬

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改变,看到数字出版领域无穷的潜力,我也因此更加坚定了对

于投入数字出版的信心。陈老师不仅在课堂内关心着我们,在课堂外也时时鼓励我们接受新知

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跟着陈老师逛书展,对着一个个展台,陈老师向我们讲解背后的意义,

也积极鼓励我们上前去跟展商交流想法。这改变了我以往逛书展只知自己看看就好的想法,受

益颇多。陈老师是我大学四年中最亲近也是最尊敬的老师。3.11 级本科生施懿真(3110102017):

陈老师讲课时专业知识条理清晰,将实践体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以

各种方式调动我们地思考。课余,陈老师像我们地朋友,组织我们参与各种相关活动,言传身

教,或接地气,或高大上。应该说,陈老师是带领我真正走入编辑出版这个世界的导师。4.13

级本科生刑紫竹(3130100741):一双灿若星辰、笑意盎然的眼睛,是我对陈老师的第一印象,

笑容亲和、平易近人的她,非常注重和同学的互动交流。下课的时候,陈老师总是被踊跃提问

的同学包围在中间,而她也饶有兴致地和我们探讨出版前沿问题。在这学期课上,陈老师还特

地邀请出版业界颇有名望的老师来点评我们的小组展示,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陈老师不仅对出

版理论方面有独到精深的研究,对出版一线的实践情况同样了如指掌,还经常与我们分享关于

书展、讲座、论坛方面的众多最新信息,引导我们更多关注身边的出版动态,让大家受益匪浅。

5.12 级本科生叶蕴莹(3120103342):和其他中文系老师在教室里指点江山的授课方式不同,

陈老师的课带给我诸多新奇的惊喜感,她的教学绝不仅限于那一小块方寸之地。鉴于编辑出版

Page 10: 2015 年度优质教学奖申报表 - ugrs.zju.edu.cnugrs.zju.edu.cn/chinese/yzjxj/attachments/pxcl/2015-10/99999-1446168953-11217.pdf · 出生年月 1981.6 职 称 副 ... 社会调查

是一个实务性颇强的专业,而本校的理论课程又比较稀缺,为了填补这个遗憾,她会在课程之

外请经验丰富的编辑或出版业界人士来点评,鼓励我们多去书店、古籍库逛逛,她会带领同学

去参观文博会、上海童书展。也许别的课只会让我们写一篇小论文,但陈老师会要求我们去翻

译外文,策划图书,总之努力把编辑出版专业从理论铺到实际中。另外,陈老师对待学生都像

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专业相关的消息都会及时发布,并积极鼓励大家参加比赛,介绍实习单位

给对出版行业有兴趣的同学。她常工作到凌晨,当年上课时不停咳嗽,工作辛苦可见一斑。6.08

级本科生尤帆:陈洁老师是我在浙大遇到的最亲切、最随和的老师,非常平易近人,特别爱笑,

是学生们的大姐姐。我在陈老师的课上收获很大,她不单单教给我们课程内容,更多的时间,

她传授我们方法,鼓励我们结合自身的兴趣,去挖掘对于学科的兴趣,从而较为深入地去研究

某一现象,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陈老师的课堂作业也很有趣,让我们撰写图书策划案,制作

介绍杂志运营,还会组织我们去参加一些出版会议,参加学生科研探讨。她对学生十分用心,

为保持课程延续性,从未因为生病请过一次假,是不可多得的好老师。7.07 级本科生姜振宇,

我已毕业多年,至今仍为陈老师的敬业所感动。每次在专业群或报道中看到老师和学弟学妹们

平时的教学交流,不禁感慨老师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会给学生传播笑对人生的正能量。8.13

级研究生王楠(21404053):陈老师的研究生课程开拓了我在文学与出版跨学科领域的视野,

以专题探讨的形式,感受到文学研究的另一种切入点与可能性,将文学与出版有机结合,获益

匪浅。这学期我在她本科生课程中担任助教,陈老师的课人气很高、座无虚席,课堂的气氛非

常好,同学们主动性很高,在安排课堂讨论时都积极主动参与。陈老师特别有耐心,不厌其烦

地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不管多晚都会及时回复同学们的邮件,来为大家答疑解惑。9.13 级本

科生徐凯琪(3130104879):作为一个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在对自己的专业还处于迷茫时期

的时候,是陈老师把我们领进了门。这学期上了陈老师的出版学概论,通过老师生动亲切的讲

解,细致全面的课堂内容,让我对本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更加喜欢本专业了。陈老师

在课堂上与同学积极互动,启发同学们深入思考,不仅仅要明白“这是什么”的问题,更鼓励

同学们自行研究“这是为什么”这一问题。接受知识的过程,在陈老师的课堂上变的有趣并且

自助。传道授业解惑,正是对陈老师的评价了,在课下,也是我们的精神导师与很好的朋友,

在面对我们提出的许多疑惑的时候,陈老师总是耐心的解答,并且给出许多建议,帮助我们把

事情做的更好,使我们有了强大的动力与支持。10. 13 级本科生其美措姆(3130104890):在

还未到这校区的时候就已经见过陈洁老师了,当时并未了解她,却感觉是一位很好相处、很开

朗的一位老师。到真正上课的时候真正见识到了陈洁老师的好。上课时她一丝不苟、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把自己所知道的无私地与大家分享。课后也是如此,答疑认真,能对同学们提出的

问题给出详尽的答案,态度和蔼,十分有耐心。老师幽默风趣,上课气氛活跃,老师和学生的

互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在上了陈洁老师这学期教授的这门课后,我对自己所修的专

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我更加喜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她不仅教会了我们专业上的知识,

还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我们不少人生哲理。她会像父母教导自己孩子那样真诚地教导我们,还

会拿来很多书在课上与我们分享,很真诚地希望我们懂得更多。她的行为深得学生好评。11.13

级本科生娜琴(3130104880):很幸运能成为陈洁老师的学生。陈洁老师的出版学课程仿佛为

我开启了一扇门,开始真正了解和认识这门学科,而通过不断的深入,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更

加感兴趣。其次,陈洁老师的课很有吸引力。在课堂上,陈洁老师除了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

同时还会穿插许多有趣的分享和当下的热点出版问题,能让我们始终保持着专注的状态。再者,

Page 11: 2015 年度优质教学奖申报表 - ugrs.zju.edu.cnugrs.zju.edu.cn/chinese/yzjxj/attachments/pxcl/2015-10/99999-1446168953-11217.pdf · 出生年月 1981.6 职 称 副 ... 社会调查

陈洁老师是一位能带给人好心情的老师,每次上课都可以看见她阳光的笑脸,让我们的心情也

会变得更好。12.13 级本科生裴玉丕(3130104436):上陈老师的课,了解的是专业和前沿的知

识,但心情并不沉重,反而十分轻松。习惯于将知识和数字出版当前的形式、面临的困境和新

机融于一个个案例,课堂上的陈老师像个侦探把案例一步步分析开来,那些曾经让我们看不清

的数字出版谜团,就这样清晰地呈现在眼前;那些我们曾经仰望的出版风云人物,在陈老师诙

谐地讲述下进入我们的课堂,让我们明白这些前辈们是可以走近,可以学习的。陈老师的课堂

是流动的,她会将自己所了解的“数字出版”明白地告诉我们,同时也会让我们展示出目前为

止了解到的“数字出版”并加以指正。在她的课堂上,不仅仅是传道,还有建议与引导,鼓励

与支持,亦师亦友。13. 13 级本科生马琳(3130101377):陈洁老师的出版学概论,是我们编

辑出版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出版类课程。在学生们的好奇与期待中,陈洁老师用她独特的课

程模式和高度的学术热情引领我们走进出版业的广阔世界。课堂配套教材是陈老师凝聚以往历

年课程教学实践经验所著述,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现在的出版业情况。在陈洁老师的课堂中,

我们能以“准出版人”的身份探究问题,参与活动,了解行业前沿,既收获了理论知识,又锻

炼了实践能力,可以说这是一门充实的课程,也是一次“出版人”的历练。14. 13 级本科生何

旖华(3130101335):这学期终于选上陈老师的一门课,感觉课程整体氛围很是愉快。不只是

单纯的一讲一听式的传统授课模式,还加上了更多的沟通交流互动的环节。陈老师讲课十分认

真投入,内容纲举目分,条理性很强,而且特别善于举例,让同学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起来十

分轻松,而且印象深刻,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老师也是比较容易亲近的人,非常爱笑,没有

那种板着脸的严肃感,更多的时候是像我们一样的同龄人之间平等的交流的感觉。在课堂之外,

陈老师也会经常请一些优秀的学长学姐、大神前辈来与我们互相交流,分享他们的经验与想法,

在这种互动中听到了很多的书本上所不能了解的讯息,也对于本专业的各种情况有了更深入的

认识。15.11 级本科生、15 级博士生吴申伦(3110102090):陈老师是位非常平易近人的老师,

在本科阶段曾选过陈老师的专业课,她与学生之间像朋友一样,课间会主动与学生交流并耐心

解答所疑问,为此通常成为下课最后一个走的人。在专业的课程内容之外,陈老师会向我们介

绍紧扣书本知识的个人现实经历,往往是自己与出版人的逸事,或关于出版的小故事。陈老师

也经常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出版实践,自己愿意“牵线搭桥”。所以在陈老师的课上,能够收

获书本之外的丰富知识。由于时间安排冲突,陈老师这学期的博士生课程再次延后,非常期待

能和陈老师在课堂上再度交流探讨。16.08 级本科生陈佳(3080101920):我在浙大度过了六年

时光,2008 年陈老师即是我本科生导师、班主任,得益于老师的因材施教,使内向的我在浙

大找到学术灵感和自信。老师上课非常富有激情,给人特别亲切的感觉。她不是单纯地向我们

教授教材或者课件上的内容,而是以此为基础,教导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来深入学习编辑出

版领域的内容。由于课上时间有限,陈老师会让我们在课下去阅读图书、报纸和期刊,去了解

出版行业的前沿动态,去学习学术论文的基本写作方法,而后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和交流,从而

达到拓展视野、互相提升的效果。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她会邀请很多业界的专家和一

线出版人士来点评作业,使用我们有机会与自己的偶像面对面交流。为了拓展专业实践,陈老

师无怨无悔做了很多不计工作量的事。知心的陈老师,总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制定针

对每届每个教学班个性化的教学和考核。

Page 12: 2015 年度优质教学奖申报表 - ugrs.zju.edu.cnugrs.zju.edu.cn/chinese/yzjxj/attachments/pxcl/2015-10/99999-1446168953-11217.pdf · 出生年月 1981.6 职 称 副 ... 社会调查

六、学院(系)评审组评审情况

(一)申报人基本条件:

□符合 □不符合

(二)对申报人三方面教学优秀度评价:

1.个人教学优秀 □特别优秀 □比较优秀

□一般 □不优秀

2.团队合作优秀 □特别优秀 □比较优秀

□一般 □不优秀

3.持续改进优秀 □特别优秀 □比较优秀

□一般 □不优秀

【等级评定参考标准】

特别优秀:

提供了非常详实、恰当的材料,满足了评选依据要求;

通过各种努力,显著改善了教学现状,提高了教学质量;

给学生学习带来了重要影响和杰出贡献;

充分展现了团队合作精神。

比较优秀:

提供了比较详实、恰当的材料,满足了主要评选依据要求;

通过各种努力,有效改善了教学现状,提高了教学质量;

为促进学生学习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效展现了团队合作精神。

一般:

提供具体且相关的信息,但缺乏足够的广度和/或深度;

通过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现状;

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尝试提升学习体验;

有一定的团队合作。

不优秀:

没有体现候选人教学工作优秀情况。

(三)对申报人教学优秀度描述性评审意见:

(四)评审组评审结果:

□ 不获奖 □ 获二等奖 □ 获二等奖,同时推荐评选一等奖

评审组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