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 3 . 0°) 144 e 4 2014 z 6 3 . 0°) 1 144 e 4 美濃 大樹 ......2014 z 1 6 3 . 0 ) 144 e 4...

3
20141月《僑協雜誌》 14420141月《僑協雜誌》 14476 77 一看,像似專屬的僑協車廂,不熱鬧也 難。高鐵以近三百公里時速飛奔疾馳, 九十分鐘後,大家在左營高鐵站留下此 行的第一張團體大合照。隨後分乘兩輛 遊覽車,展開兩日文化之旅。 美濃是客家小鎮,數十年前在旗山 當兵時,拜兩地毗鄰之賜,也曾多次到 訪。數十年後重履故地,變的是,大片 的菸草田已由白玉蘿蔔田取代,不變的 是,客家文化保存歷久不衰。客家文物 中,最具代表性的非紙傘莫屬,所以我 們的首站就選在原鄉緣紙傘文化村。 紙傘早已脫離昔日只是遮陽擋雨的 工具,現已成為藝術文化的具像,不管 是字畫,還是國畫,都躍然於紙傘上, 遠觀近看,就是中國古典美學的再現, 也難怪我們一進入這個紙傘的大觀園, 大家對著掛在牆上及天花板上的紙傘猛 按快門,當然也就「故意」無視於店家 「請勿拍照」的善意提醒了。 驚喜的壽星禮物 午餐則是集客家菜之大成,諸如美 濃板條、燉豬腳、冬瓜封、客家小炒、 芋頭油飯等等俱上桌,食指大動,味蕾 全開。 就在用餐的同時,秘書處很貼心為 十二月的壽星準備小禮物,請理事長陳 三井致送給張魯英、邱易文、吳腊生、 何若珠、吳雪雪、陳惠俊、詹夏蓮、王 中導及張國裕等九位壽星,九就是久, 希望大家長長久久。這項安排,令人驚 喜,所謂情真發自於細微,具見僑協大 家庭的溫暖。 土地公 清河堂 東門樓 在當地文化導遊與志工帶領下, 拜訪了美濃最具傳奇的土地公廟、張氏 77 就在歲末年終的十二月初,華僑 協會總會舉辦「高雄、台南文化之旅」 二日遊。在美濃客家小鎮,聆聽土地公 庇蔭德澤的奇聞傳說;在大樹佛光山禮 敬大道,瞻仰黃金佛陀的慈眉善目;在 台南億載金城,踏上沈葆禎練兵場及砲 陣地;在安平古堡,走過三百多年前鄭 成功降伏紅毛人的熱蘭遮城;在四草濕 地,乘膠筏滑過台灣的亞馬遜河;在七 股潟湖,抓住落日夕陽餘暉。兩天的相 聚出遊,我們這群64位伙伴們,一邊感 嘆於歡樂時光過得如此快急,一邊也為 即將結束的一年留下美好的完結篇。 美濃客家小鎮 102 12 5 日清晨,台北火車站 東一門,會員老友現身,原本就是熙來 攘往的車站,更顯得熱鬧。拎著秘書處 準備的點心盒,步進高鐵車廂,坐定 美濃 大樹 安平 紙傘 佛陀 古城 僑協高雄台南文化之旅隨記 ▓古 吉 ▲佛陀紀念館八寶塔禮敬大道。 76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Sep-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4 6 3 . 0°) 144 E 4 2014 z 6 3 . 0°) 1 144 E 4 美濃 大樹 ......2014 z 1 6 3 . 0 ) 144 E 4 2014 z 6 3 . 0 ) 144 E 4 76 77 一看,像似專屬的僑協車廂,不熱鬧也

2014年1月《僑協雜誌》144期 2014年1月《僑協雜誌》144期

76 77

一看,像似專屬的僑協車廂,不熱鬧也

難。高鐵以近三百公里時速飛奔疾馳,

九十分鐘後,大家在左營高鐵站留下此

行的第一張團體大合照。隨後分乘兩輛

遊覽車,展開兩日文化之旅。

美濃是客家小鎮,數十年前在旗山

當兵時,拜兩地毗鄰之賜,也曾多次到

訪。數十年後重履故地,變的是,大片

的菸草田已由白玉蘿蔔田取代,不變的

是,客家文化保存歷久不衰。客家文物

中,最具代表性的非紙傘莫屬,所以我

們的首站就選在原鄉緣紙傘文化村。

紙傘早已脫離昔日只是遮陽擋雨的

工具,現已成為藝術文化的具像,不管

是字畫,還是國畫,都躍然於紙傘上,

遠觀近看,就是中國古典美學的再現,

也難怪我們一進入這個紙傘的大觀園,

大家對著掛在牆上及天花板上的紙傘猛

按快門,當然也就「故意」無視於店家

「請勿拍照」的善意提醒了。

驚喜的壽星禮物

午餐則是集客家菜之大成,諸如美

濃板條、燉豬腳、冬瓜封、客家小炒、

芋頭油飯等等俱上桌,食指大動,味蕾

全開。

就在用餐的同時,秘書處很貼心為

十二月的壽星準備小禮物,請理事長陳

三井致送給張魯英、邱易文、吳腊生、

何若珠、吳雪雪、陳惠俊、詹夏蓮、王

中導及張國裕等九位壽星,九就是久,

希望大家長長久久。這項安排,令人驚

喜,所謂情真發自於細微,具見僑協大

家庭的溫暖。

土地公 清河堂 東門樓 在當地文化導遊與志工帶領下,

拜訪了美濃最具傳奇的土地公廟、張氏

77

就在歲末年終的十二月初,華僑

協會總會舉辦「高雄、台南文化之旅」

二日遊。在美濃客家小鎮,聆聽土地公

庇蔭德澤的奇聞傳說;在大樹佛光山禮

敬大道,瞻仰黃金佛陀的慈眉善目;在

台南億載金城,踏上沈葆禎練兵場及砲

陣地;在安平古堡,走過三百多年前鄭

成功降伏紅毛人的熱蘭遮城;在四草濕

地,乘膠筏滑過台灣的亞馬遜河;在七

股潟湖,抓住落日夕陽餘暉。兩天的相

聚出遊,我們這群64位伙伴們,一邊感

嘆於歡樂時光過得如此快急,一邊也為

即將結束的一年留下美好的完結篇。

美濃客家小鎮

102年12月5日清晨,台北火車站

東一門,會員老友現身,原本就是熙來

攘往的車站,更顯得熱鬧。拎著秘書處

準備的點心盒,步進高鐵車廂,坐定

美濃 大樹 安平紙傘 佛陀 古城

僑協高雄台南文化之旅隨記▓古 吉

▲佛陀紀念館八寶塔禮敬大道。

76

Page 2: 2014 6 3 . 0°) 144 E 4 2014 z 6 3 . 0°) 1 144 E 4 美濃 大樹 ......2014 z 1 6 3 . 0 ) 144 E 4 2014 z 6 3 . 0 ) 144 E 4 76 77 一看,像似專屬的僑協車廂,不熱鬧也

2014年1月《僑協雜誌》144期 2014年1月《僑協雜誌》144期

78 79

二百年以至五百年後開啟的地宮,一百

年後開啟的地宮已倒數計時,還有97年

25天7時37分30秒。屆時,我們這群訪客

將隨佛陀法眼,在西方極樂世界見證這

歷史性的一刻。

離開前,我們特別觀賞了「佛陀的

一生」4D動畫,終幕時,撿下飄落的菩

提葉,祈福佛心與大家同在。

卡拉OK比賽 賓果遊戲

晚餐那可熱鬧了,秘書處安排了

卡拉OK比賽,每車推三名參賽者,陳

哲燦、陳美淑、梁兆坤、郭蘋香、張標

材、屠名蘭、顧惠明等七位高手獻唱,

其中張標材還有他的另一半李莉芳伴

舞,顯現要贏的旺盛企圖心,但既然都

是高手也就難分軒輊,陳理事長當眾宣

佈人人有獎。其後的賓果遊戲也是高潮

迭起,連玩兩輪後,才由劉宜、何邦立

勝出。

投宿旅館就在愛河邊,卸下行李,

或漫步,或搭遊艇,國境之南微風拂

煦,去俗忘憂。

億載金城 安平古堡

隔日清晨,拜別高雄,前往台南古

都。

億載金城,留下清代光緒年間巡

撫沈葆禎練兵以保台灣的遺蹟;安平古

堡,見證了鄭成功接受荷蘭人求和息戰

的降書,收復中華民族失地。他們兩位

都是中華民族的大英雄,史冊流芳。在

這兩處,我們來個大合照,分享城堡的

歷史榮耀。

午餐,以曾經躍上總統府國宴舞

台的台南小吃為主宴,舉凡棺材板、蝦

捲、炒鱔魚意麵、酥炸花枝、台南粉腸

皆是盤中飧,大快朵頤,惟獨對鮮紅透

▲台南安平古堡。

清河堂及東門樓。最早到台灣開墾的是

閩南人,帶來了媽祖、關公、觀世音等

神祇,客家人晚到,帶來了土地公,保

佑土地豐收。美濃有一戶人家的住家

前就是土地公廟,當時要遷建時,曾

「跋杯」問土地公,連擲三次都是「聖

杯」,所以就按照土地公的旨意留了下

來,從此在土地公的庇佑下,帶給這戶

人家的,不僅是「六畜興旺」,而且是

人丁及財富兩旺。

古樸無華的東門樓,楹聯曰:「門

前帶水環青美 樓外屏山積翠濃」,形容

美濃的好山好水。漆落斑駁、水漬青苔

的痕跡像是刻劃歲月的印記,屹立二百

多年來,幾遭摧毀又再重建,這不就是

客家傳統「硬頸精神」的表徵嗎。

東門樓畔的清河堂,是美濃當地

最完整姓氏祠堂,清河是張氏家族的堂

號,牌位上書「張氏歷代始太高曾祖考

妣之神位」,顯示第六到第四十代名

諱,牌位正下方有土地公神庇護,導遊

說這是標準的客家祠堂,而閩南人祠堂

的土地公都是置於廣場處而非於牌位下

方,這是閩南人與客家人在祠堂擺設最

大不同之處。

祠堂廣場曝曬的白玉蘿蔔,香氣陣

陣,隱隱撲來,土地的芳香或許就是這

個味,帶有「人不親土親」的家鄉味。

佛陀紀念館

離開美濃不到四十分鐘車程,來到

神遊已久的佛陀紀念館。八寶塔、四聖

寺、禮敬大道、菩提廣場、壁畫迴廊,

襯托出黃金佛陀至高無上的聖德懿行,

普渡眾生而為萬世師。解說志工帶領我

們參觀弘一大師的高足豐子愷所繪的護

生圖,圖詩並陳,展現近代佛教寓教於

藝術的最高境界。

仿西安法門寺的地宮,一窺佛陀

佛牙再生舍利。在這裡,佛光山開山住

持也仿古代地宮之行,分闢有一百年、

▲台南億載金城。

78

Page 3: 2014 6 3 . 0°) 144 E 4 2014 z 6 3 . 0°) 1 144 E 4 美濃 大樹 ......2014 z 1 6 3 . 0 ) 144 E 4 2014 z 6 3 . 0 ) 144 E 4 76 77 一看,像似專屬的僑協車廂,不熱鬧也

2014年1月《僑協雜誌》144期

80

明的粉腸頗有疑慮,以為是未蒸熟的生

香腸而敬謝不敏,害得女老闆高調大聲

說:「那是已經蒸熟的台南粉腸,不是

香腸,請放心吃。」雖然老闆保證再

三,還是乏人問津。

乘膠筏遊四草溼地

午後,陽光熾熱,乘膠筏遊四草溼

地,清風徐來,暑氣頓消。四草溼地與

嘉南大圳毗連,位在出海口。海水與淡

水交界之處,衍生出的典型植物就是水

筆仔,這裡的環境類似台北關渡,水岸

兩旁盡是紅樹林,膠筏遊於紅樹林間,

狀似夾道歡迎,當地人稱是台灣版的亞

馬遜河。既是溼地,生物繁衍,引來鷺

鳥過冬駐留,黑面琵鷺現身,讓台灣保

育美譽揚聲國際。

操控膠筏的舵手曾經是排球國手,

接手家族養蚵事業,在蚵棚架上取一串

牡蠣,露一手剝蚵殼的功夫,這還是牛

刀小試,撒網捕魚可就要真功夫了。

就在膠筏返航之際,導遊指向前

方說,那就是鄭成功大戰紅毛人的古戰

場。此時,我們乘於膠筏之上,倒有點

類似當年水兵搶灘情境。

離開四草溼地,前往七股黑面琵鷺

生態保育館,原本要觀賞落日夕陽,無

奈時間的腳步總是快一些,日已落海,

只有幾道陽光從雲縫竄出。

龍門客棧惜別

離別前的晚餐,在一家名為「龍

門客棧」的鄉間餐廳,方圓五百公尺內

就此一住家,暗夜中特顯孤寂。然而餐

廳裡卻極熱鬧,陳理事長率秘書處同仁

逐桌敬酒,大家有些依依不捨,有人說

這次旅遊太棒了,也有人說下次還要參

加,也有人說以前一日遊活動應全改為

二日甚至三日旅遊。

高鐵抵達台北正好是晚上十時,

十不就是十全十美嗎?這就是此行的註

腳。(作者為本會會員)

▲乘膠筏遊四草溼地,滑過台灣的亞馬遜河,觀賞紅樹林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