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35
廿世紀美國社會學理論/ 2015 春季/布魯默/孫中興/第 1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廿世紀美國社會學理論》 第十二講 布魯默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孫中興教授 教室:校總區社會學系館112教室 時間:2015428() 下午220~520※因版權緣故,此開放式課程講義經過頁碼重新編碼及內容刪減, 與上課影片所講述的頁碼和內容不盡相同,懇請了解。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 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 3.0 版授權釋出】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Mar-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1 頁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

《廿世紀美國社會學理論》

第十二講 布魯默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孫中興教授

教室:校總區社會學系館112教室

時間:2015年4月28(二)

下午2點20分~5點20分

※因版權緣故,此開放式課程講義經過頁碼重新編碼及內容刪減,

與上課影片所講述的頁碼和內容不盡相同,懇請了解。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 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 3.0版授權釋出】

Page 2: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2 頁

布魯默

(Herbert Blumer, 3/7/1900-4/13/1987)

生平與著作

時 代 生 平 與 著 作

1900年 3月7日出生於美國聖路易 (St. Louis)。

1918~1922年

(18~22歲)

就讀韋伯斯特葛洛夫高中和米蘇里大學。高中曾輟學幫忙父親的木

工工作。大學時在油田打工。

1928年(28歲) 芝加哥大學博士。博士論文為《社會心理學的方法》(The Method of

Social Psychology)。就學期間參加職業橄欖球隊 Chicago

Cardinals。

1930~5年

(30~5歲)

美國社會學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財務長。

Page 3: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3 頁

1933年(33歲) 出版《電影與行為》(Movies and Conduct)。

和豪塞(Philip M. Hauser)合作出版《電影、非行與犯罪》(Movies,

Deliquency, and Crime)。

1939年(39歲) 出版《社會科學研究的批判:I.湯瑪斯和齊南涅茨基的<歐美的

波蘭農民>評鑑》(Critiques of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I.

An Appraisal of Thomas and Znaniecki's The Polish Peasant in

Europe and America)。

1941~52年

(41~52歲)

擔任《美國社會學刊》(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主編。

1952年(52歲) 獲選擔任美國社會學會會長。

1954年(54歲) 發表〈社會理論哪裡出了毛病?〉(What is Wrong with Social Theory)

1956年(56歲) 獲選為美國社會學會會長。就職演說辭為〈社會學分析與『變項』〉

(Sociological Analysis and the "Variable")。

1962年(62歲) 發表〈社會當成符象互動〉(Society as Symbolic Interaction)。

1969年(69歲) 將過去文章結集出版為《符象互動論:觀點和方法》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其中收有〈符象互動論

的方法學立場〉 (The Methodological Position of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1952~67年

(52~67歲)

在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第一任

系主任。

1987年(87歲) 4 月13日逝世。

1990年 David R. Maines和Thomas J. Morrione 編輯他的舊作,出版為《工

業化當成社會變遷的機構:一個批判分析》(Industrialization as an

Agent of Social Change)。

參考文獻

Karl-Heinz Hillmann. 1994. Wörterbuch der Soziologie. 4th Edition. Stuttgart: Alfred

Kröner. P. 108.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rbert_Blumer

Page 4: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4 頁

布魯默思想脈絡

前輩

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

湯瑪斯 (William I. Thomas, 1863~1947)

派克 (Robert Park, 1864~1944)

布魯默的主要概念

社會理論的嚴重毛病 (1954年)

1. 和經驗世界嚴重脫節

2. 在指導研究上有很明顯的缺陷

3. 很少從大量不斷成長的經驗研究的「事實」中獲益

4. 社會理論所使用的概念太含混

不定概念 (sensitizing concept) 和確定概念 (definitive concept)

「『確定概念』指的正是一組透過一些特質或固定標準的嚴格界定的對象的共

同處…不定概念則沒有這種特質或是固定標準的明確性 (specification),因此

它不能使使用者直接轉移到事例及其相關的內容。相反的,它給使用者在研

究經驗事例時一般性的參考概念和指引。確定概念提供甚麼是該注意的規定,

而不定概念只是指出應該延著哪個方向去尋找。我們的概念中-像文化、制

度、社會結構、民德、和人格-都不是確定概念,而是不定概念。它們沒有

精確的參考,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認同某種特殊事例及其內容的標準。相反的,

它們是以一般性的相關概念為基礎。」(Blumer, 1969: 147-148)

社會學分析和變項(1956年)

社會學分析 (sociological analysis) 和變項分析 (variable analysis)

Page 5: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5 頁

當代變項分析的缺點

1. 選擇變項漫無標準

2. 缺乏代表抽象範疇的一般概念 (generic concept)

3. 用這些不連貫的 (disparate) 變項來操作,只能產生不連貫的變項,無法

產生一般 (generic) 變項。

變項分析的限制

1. 無法用在人群中的詮釋 (interpretation) 和界定 (definition) 過程

2. 用片斷因素 (truncated factor) 來分析人群生活。

變項分析並非一無是處,其適用於社會生活中沒有經過詮釋過程的部份。

〈社會當成符象互動〉(Society as Symbolic Interaction) (1962),收入羅斯 (Arnold

Ross)主編‧《人類行為與社會過程》(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Processes),

亦收入其所著《符象互動論:觀點和方法》(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第 78-89 頁‧

做的比說的多

「把人類社會看成是符象互動的這種看法,做的人比說的人多。」(Blumer, 1969:

78)

前輩名單

社會學界

顧里 (Charles Horton Cooley)

湯馬斯 (W. I. Thomas)

派克 (Robert E. Park)〔原文誤做 Parks〕

布濟時 (E. W. Burgess)

日南尼茨基 (Florian Znaniecki)

Page 6: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6 頁

法利斯 (Ellsworth Faris)

威廉斯 (James Mickel Williams)

非社會學界

詹姆斯 (William James)

杜威 (John Dewey)

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

布魯默認為「米德是所有人當中奠定此探究方式基本前提的人,不過他並

沒有發展出它的方法學的意涵以供社會學的研究。」(Blumer, 1969: 78)

布魯默竟然在此將米德列在非社會學前輩之列,和我們今天的做法是不同

的。不過,我們依當代社會學理論的慣例,在米德之後接著講布魯默,卻

毫無疑問是「一脈相承」的。

本文的目的

「下面所說的只是代表我個人的看法。我的目標是要呈現這個觀點的基本前提,

並且發展出方法學的結果,以利研究人類群體生活。」(Blumer, 1969: 78)

「符象互動」的意義

「『符象互動』一詞指的是人們之間所發生的特殊而且獨特的互動特色。其特

殊性在於人類詮釋或『界定』彼此的行動,而不僅僅是對彼此的行動做出反

應而已。他們的反應不只是直接針對別人行動,而是基於他們賦予該行動的

意義。因此,人類互動是透過符象的使用,透過詮釋,或確認彼此行動的意

義等等的中介。這個中介,以人類行為來說,等於是在刺激和反應之間插入

詮釋的過程。」(Blumer, 1969: 78-79)

「刺激」和「反應」是心理學,特別是行為主義學派 (behaviorism) 的常

用詞語,布魯默在這個基礎之上多加了「詮釋過程」,可以算是繼承米德

的「社會行為主義」(social behaviorism) 的傳統。

Page 7: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7 頁

米德的自我觀

「米德分析中的主要特色是人類具有自我…在宣稱人類具有自我,米德心中想

的主要是人類可能是自己行動的對象 (the human being can be the object of his

own actions)。」(Blumer, 1969: 79)

自我指示 (self-indication)

「自我指示指的是浮動的溝通過程,人們在其中注意到事情、加以評斷、賦予

意義、並決定依此意義而行動。」(Blumer, 1969: 81)

米德分析符象互動的三個前提

「人類社會是由具有自我的個人所組成的 (亦即能向他們自己做出指示);人

類行動是一個建構的過程,而不是一種發洩,是個人透過注意和詮釋它所行

動的情境所產生的;群體或集體行動包括了透過個人詮釋彼此的行動之後的

調整的個別行動。」(Blumer, 1969: 82)

這三個前提在 1969年的〈符象互動論的方法學立場〉一文中再度提到,

內容略有不同,敬請比較。

符象互動論的組織觀

「第一、從符象互動論的觀點來看,人類社會的組織是社會行動發生在其內部

的架構,而不是該行動的決定因素。第二、這種組織和其內的變遷是行動單

位活動的產物,而不是不考慮行動單位的『力量』。」(Blumer, 1969: 87)

〈符象互動論的方法學立場〉(The Methodological Position of Symbolic

Interactionism),收入其所著《符象互動論:觀點和方法》(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1969)‧第 1-60 頁‧

Page 8: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8 頁

「符象互動論」一詞的來源〔1937年〕

「『符象互動論』這個有點怪異的新詞是我因一時方便在《人與社會》(Man and

Society) (Emerson P. Schmidt 編‧紐約:普連提斯-霍爾,1937)一書中所創用

的。不知怎麼搞的,這個名詞就流行起來,而且現在已經被普遍使用。」(Blumer,

1969: 1, *)

我特別打把 symbolic 一詞譯成「符象」是想融合一般中譯的「符號」和「象

徵」雙重意義於一個新詞,希望也能流行而且被普遍採用。蠻不錯的創「譯」,

不是嗎? 〔我仿佛聽到鼓掌聲!謝謝!〕

符象互動論的重要人物

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

杜威 (John Dewey)

湯馬斯 (W. I. Thomas)

派克 (Robert E. Park)

詹姆斯 (William James)

顧里 (Charles Horton Cooley)

日南尼茨基 (Florian Znaniecki)

鮑德溫 (James Mark Baldwin)

瑞德菲 (Robert Redfield)

沃斯 (Louis Wirth) (Blumer, 1969: 1)

在前輩的基礎之上建構自己的思想殿堂

「雖然這些學者的思想之間有明顯的差異,但是他們看待和研究社會團體生活

的方法卻極為類似。符象互動論的概念就是建構在這些極為類似之處。他們

一直沒有清楚地表明符象互動論的立場,特別是缺乏這種研究方式的方法學

立場的仔細推敲的論證。本文就是要發展出這樣的一個論證。」(Blumer, 1969:

1)

「我主要仰賴米德的思想,在眾人之中,它是符象互動論的研究方式的奠基者,

但是我也被迫提出自己的看法,以變處理米德或其他人思想中隱而不顯的關

Page 9: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9 頁

鍵物,還有處理一些他們沒有關心過的關鍵議題。」(Blumer, 1969: 1-2)

符象互動論的性質

三個前題 (premise)

「第一個前題:人類因為物對他們的意義而對物有所行動 (human beings act

toward things on the basis of the meanings that the things have for them)。」

(Blumer, 1969: 2)

這裏所謂的物,布魯默包括「自然界的物體,例如:樹或椅子;其他人,

例如:母親或店員;人類的範疇,例如:朋友或敵人;制度,如學校或政

府;指導性的理想,諸如個人獨立或誠實;其他人的活動,如他們的命令

或請求;以及一個人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情境。」(Blumer, 1969: 2)

這個前題強調的是物的意義。

但是「物的意義」又是甚麼呢?這個看似簡單、有點白痴的問題,您若是

對照其他社會學家所談論社會行動,如韋伯或帕深思的單位行動,就知道

布魯默所說的「意義」在這些前輩的想法中都沒出現。布魯默在下文中

(Blumer, 1969: 3)也提到心理學和社會學在這方面都有忽略。不過,他並沒

有對意義加以定義或說明,似乎當成是「不辯自明」的。

涂爾幹在《社會學方法的規則》中也提出「把社會事實當成物」,結果也

沒把「物」是什麼解釋清楚。

「第二個前題:物的意義是從一個人和他的同伴的社會互動中衍生而來的 (the

meaning of such things is derived from, or arises out of, the social interaction that

one has with one’s fellows)。」(Blumer, 1969: 2)

這個前題強調的是社會互動。

布魯默在下文中有提到這個命題說的是意義的來源。他也提出傳統對此問

題有兩種看法:一種是哲學上「實在論」(realism) 的看法,認為意義是存

在物固有的;另一種是使用物的人對物的心理添加物 (psychical accretion)。

布魯默認為符象互動論對意義的看法和這兩種都不同,也就是對社會互動

Page 10: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1 0 頁

的強調。(Blumer, 1969: 3-4)

「第三個前題:這些意義是一個人在面對所碰到的物時所使用的詮釋過成中被

處理和被修正的 (these meanings are handled in, and modified through, an

interpretative process used by the person in dealing with the things he encounters)。」

(Blumer, 1969: 2)

這個前題強調的是詮釋過程。

詮釋過程的兩個步驟

「〔詮釋過程〕有兩個清楚的步驟。第一、行動者指示 (indicate) 自己他所行

動的物;他必須向自己指出哪些物是有意義的。這種指示的完成是個內化的

社會過程,行動者是和自己互動…第二、透過這個和自己溝通的過程,詮釋

變成了處理意義的問題。行動者會因為自己所處的狀況和他行動的方向而將

意義加以選取、查證、懸宕、重組和轉變。」(Blumer, 1969: 5)

「根本意象」(root image)

「符象互動論是以一些基本想法為基礎,我喜歡稱其為『根本意象』。這些根

本意象指的和描述的是下列東西的性質:人群或社會、社會互動、對象、人

類作為一個行動者、人類行動,以及行動路線的相互關聯。這些根本意象總

合起來就代表了符象互動論對人類社會和行為的看法。」(Blumer, 1969: 6)

這個概念除了布魯默自己使用之外,在社會學界中並沒有支持者。不過,

話說回來,他自己也不常用。這些概念並不是符象互動論的專利,只是布

魯默在下文中將這些概念從符象互動論的角度重新整理一下。

人類社會或人群生活的性質

「符象互動論的一條最重要的原則是:任何以經驗為導向的人類社會的架構都

必須尊重一個徹頭徹尾不變的事實,也就是人類社會是有參與行動的人

Page 11: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1 1 頁

(people engaging in action) 所組成的。」(Blumer, 1969: 7)

社會互動的性質:非符象互動和符象互動

「社會互動是一個形塑人類行為的過程,而不是純然的人類行為的表達或發洩

的工具或背景 (a means or a setting for the expression or release of human

conduct)。」(Blumer, 1969: 8)

布魯默馬上提到米德在社會互動方面的貢獻。他認為米德指出了人類社會

中社會互動的兩種形式或層次:一是「姿態的對話」(the conversation of

gestures)、一是「意義符號的使用」(the use of significant symbols)。布魯默

把前者稱為「非符象的互動」(non-symbolic interaction),後者為「符象互

動」(symbolic interaction)。他還進一步區分:「當一個人對他人的行動未

經詮釋就加以反應,這就是非符象互動;符象互動包括行動的詮釋。」

(Blumer, 1969: 8)

在這個定義之下,只有少數行為,如身體的反射動作,才不算符象互動。

布魯默在下文中也提到了米德的「意義的三重性質」(triadic nature of

meaning):「它〔孫註:姿態〕代表了姿態所指向的人要做甚麼;它代表了

做出這種姿態的人打算要做些甚麼;而且它代表了兩人連結之後的聯合行

動。舉例來說,搶匪命令受害人把手舉起來,是(a)指示受害人要做甚麼;

(b)指示搶匪打算做甚麼,也就是強奪受害人財物;以及(c)指示聯合行動構

成了搶劫。」(Blumer, 1969: 9) 好像是專門為最近臺灣治安所舉的例

子,真是有「先見之明」。

布魯默最後也不忘加上米德書中不斷出現的「採取(扮演)彼此的角色」(take

each other’s role)當成是社會互動的重要性質。(Blumer, 1969: 9)

對象 (object) 的性質

「對象是任何可以被指示的,可以被指出被提到的東西 (an object is anything

that can be indicated, anything that is pointed to or referred to)-一片雲、一本書、

一項法案、一位銀行家,一種宗教教義,一個鬼等等。」(Blumer, 1969: 10)

Page 12: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1 2 頁

天呀!「一個鬼」這種例子也舉得出來,真是嚇不死人。古今中外社會學

界把「鬼」當成對象研究過?真是「見鬼」了。

布魯默下面將對象分成三類:(1)自然對象 (physical object),如:椅子、樹

或自行車;(2)社會對象 (social object),如:學生、教士、總統、母親、或

朋友;(3)抽象對象 (abstract object),如:道德原則、哲學學說、或正義、

剝削或熱情等想法。(Blumer, 1969: 10-11)

「簡單來說,從符象互動論的觀點來看,人類團體生活是一個過程,其中對象

被創造、肯定、改變和拋在一旁。人們的生活和行動必然會隨著對象世界的

改變而改變。」(Blumer, 1969: 12)

人類被當成行動有機體

「〔米德認為〕人們所扮演的角色從據各別的個人 (「玩耍階段」),經過個別

的有組織團體 (「遊戲階段」),到抽象社區 (「概化他人」)。」(Blumer, 1969:

13)

布魯默在此對米德的闡釋比起米德自己說的兩階段多出了最後一個階段。

米德原來認為「遊戲階段」孩童學到的是「概化他人」的有組織態度,請

參考講義中米德的部份。布魯默則將兩個分開來討論,成為三個階段。假

如米德認為有三個階段,似乎應該也順著「玩耍」和「遊戲」的前例,再

命一個特別階段的名稱。

人類行動的性質

「我們必須深入行動者的界定過程才能瞭解他的行動。」(Blumer, 1969: 16)

行動的互相連結 (interlinkage)

「連結的行動 (joint action),雖然是由不同的行動因素所組成,卻是不同於其

中的任何一個行動,而且也和它們純然的總合 (aggregation) 不同。」(Blumer,

Page 13: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1 3 頁

1969: 17)

這也可以算是「方法學上的集體主義」。〔還記得這是甚麼意思嗎?〕

「連結的行動不僅是代表了參與者活動的所謂水平聯繫 (horizontal linkage),

而且也是過往活動的垂直聯繫 (vertical linkage)。」(Blumer, 1969: 20)

經驗科學 (empirical science) 的方法學原則

可驗證的知識 (verifiable knowledge)

「我在這裡不是將符象互動論當成哲學學說來處理,而是當成經驗社會科學的

一種觀點-當成一種要找出人類團體生活和人類行動的可驗證的知識的探究

方法。因此,它的方法學原則必須符合經驗科學的基本要求。」(Blumer, 1969:

21)

經驗世界的抗拒特性

經驗科學假定有個經驗世界 (empirical world) 存在 (Blumer, 1969: 22)

傳統實在論中兩個必須要避免的觀點:

經驗世界具有固定或不變的頑強特性

經驗世界要從高級自然科學的觀點來看待 (Blumer, 1969: 23)

「在我看來,經驗科學的恰當圖象應該是集體追求答案,以便瞭解一個我們所

要研究的既定經驗世界的抗拒性 (resistant character)。」(Blumer, 1969: 23)

方法學 (methodology) 及其三種意涵

「方法學指的是,或是包括,研究經驗世界的抗拒特性 (obdurate character) 的

Page 14: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1 4 頁

整個過程的潛在的或指導的原則。這個方法學的概念隱含著三項重點:(1)方

法學包含了整個科學的追求而不只是該項追求的某個選取的部份或面向;(2)

科學追求的每個部份或是整體科學行動本身都必須符合所要研究的經驗世界

的抗拒性;因此,研究方法必須受制於該世界而且應該受到該世界的檢驗;

以及(3)所要研究的經驗世界,而不是某些科學探究的模型,提供了這項檢驗

的最終的和決定性的答案。」(Blumer, 1969: 23-24)

科學研究的最重要部份

「(a)所要研究的經驗世界的先前圖象或架構的擁有和使用 (The Possession

and Use of a Prior Picture or Scheme of the Empirical World under Study)。」

(Blumer, 1969: 24)

「(b)提出有關經驗世界的疑問,並將疑問轉變為問題 (The Asking of Questions

of the Empirical World and the Conversion of the Questions into Problems)。」

(Blumer, 1969: 25)

「(c)決定要研究的資料並且決定要用甚麼方法獲得資料 (Determination of the

Data to be Sought and the Means to be Employed in Getting the Data)。」(Blumer,

1969: 25)

「(d)資料之間關係的決定 (Determination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Data)。」

(Blumer, 1969:25 )

「(e)結果的詮釋 (Interpretations of the Findings)。」(Blumer, 1969: 25)

「(f)概念的使用 (The Use of Concepts)。」(Blumer, 1969: 26)

如果您研究法沒好好唸,可以借著布魯默這裏提出的整理「補」一下。

批判四種流行的方法:回歸到經驗的社會世界

1. 謹守科學草案 (scientific protocol);

2. 參與研究成果的複製;

3. 依賴假設檢定 (the testing of hypotheses);

Page 15: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1 5 頁

4. 使用所謂的操作程序 (operational procedures) (Blumer, 1969: 28-32)

「這四種傳統的方法並不能提供真正的經驗社會科學所需要的經驗有效性

(empirical validation)。它們並不能保證前提、問題、資料、關係、概念和詮釋

在經驗上是有效的。簡單來說,唯一獲得這種保證的方法是要直接走到經驗

的社會世界-透過對它詳細的檢驗,來瞭解我們對於經驗社會世界的前題或

根本意象,我們的疑問和對它所提出的問題、從它所取得的資料,用來觀察

和分析它的概念,以及我們對它的詮釋是真正來自於經驗社會世界。」(Blumer,

1969: 32)

「我們需要做的是回歸到經驗的社會世界。」(Blumer, 1969: 34)

學者面對經驗的社會世界時的幾個簡單而重要的觀察

「第一、從定義上來看,研究的學者對於他要研究的社會生活圈 (sphere of

social life) 並沒有第一手的認識。」(Blumer, 1969: 35)

這真是個常見的問題。我個人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

之者」,加上這裏的「不知」,可以構成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四個不同境界。

我主張,研究者對於所要研究的問題如果能達到平時就已「樂之」的境界,

這樣就比較可能做出深入,而且是對自己有意義的「高境界」研究。一個對

自己沒有特別意義,和自己生命關懷無關的的研究,縱然可以賺得科學、理

性、客觀之名,也只是個「低境界」研究。布魯默在下文中 (Blumer, 1969: 37)

其實也有這種意思。

「第二、研究學者對於所研究的對象雖然沒有第一手認識,但是卻無意地會對

於他所要研究的生活領域會形成某種圖象 (picture)。」(Blumer, 1969: 36)

詮釋學派的人特別重視這種「偏見」(prejudice),有志者可以參看

Hans-Georg Gadamer的《真理與方法》(Wahrheit und Methode)中第二部份

的第二章。此書有中譯本,值得好學深思的同學觀賞玩味。

心理學的「刻版印象」(stereotype) 說的是同一回事。布魯默在下文中也提

到。不過,他也特別指出,除了這個來源之外,另外是研究者專業領域中

Page 16: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1 6 頁

的理論所事先創造的意象 (pre-established images)。

想想前幾年紀慧文的《十二個上班小姐的生涯故事》(臺北:唐山,1998)

所引起的風波,多少也和此處所說有關。

所以,我還是認為,「樂之者」的境界比其他更低的境界更能避免這種問

題對研究所帶來的可能危害。

「我所喜歡的譬喻是揭開面紗,發現真相。科學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揭開覆蓋在

我們要研究的群體生活的面紗。用預先的意象取代第一手知識是不能揭開面

紗的。必須要親近研究地區和仔細挖掘深入才能揭開面紗。」(Blumer, 1969: 39)

「『自然主義式的』調查」(“naturalistic” investigation):探索 (exploration) 和

檢視 (inspection)

「探索研究的指導原則是;使用倫理上所許可的程序,以儘可能獲取社會生活

領域中發生事情的比較清楚的圖象 (use any ethically allowable procedure that

offers a likely possibility of getting a clearer picture of what is going on in the area

of social life)。因此,它可能包括了直接觀察、面談、傾聽別人的會談、獲取

生命史的說詞、利用信件或日記、參考公家記錄、安排團體討論,以及將有

價值的資訊列入考慮 (making counts of an item if this appears worthwhile)。在

進行這些程序的時候並沒有一定要遵守的草案 (protocol);程序應該看情況、

適時性和豐富性而定 (the procedure should be adapted to its circumstances and

guided by judgment of its propriety and fruitfulness)。」(Blumer, 1969: 41)

「特別重要的是在探索研究中,研究者要不斷警惕,檢驗和修正自己對於研究

對象的意象、信念和概念。」(Blumer, 1969: 41)

以達爾文為例 (Blumer, 1969: 41-42)

「我所謂的『檢視』是指密集的、有焦點的檢驗用來分析的因素的經驗內容

(empirical content of whatever analytical elements are used for purposes of

analysis),以及同樣的方式檢驗因素之間關係的經驗性質 (empirical nature of

Page 17: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1 7 頁

the relations between such elements)。」(Blumer, 1969: 43)

「檢視當成一個程序,是要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探討一個

既定的分析因素,問出不同的問題,而且從這些問題的立場來反觀這些仔細

的檢查。檢視的原型就是觀察一個奇怪的物體;我們可以把它拿起來,仔細

的看,轉過來再慢慢地瞧,從這個角度看,從另一個角度瞧,想想它可能是

甚麼,在從這個問題的角度來看這個東西,試看看有沒有用,用盡辦法來檢

測它。這種仔細流動的檢查 (close shifting scrutiny) 就是檢視的真諦。」(Blumer,

1969: 44)

「探索和檢視,分別代表了描述和分析,是直接檢驗經驗社會世界的必要程序。

它們構成了有時候被稱為『自然主義式的』調查-對一個經驗世界在其自然

而然進行中的狀況下的研究,而不是對於這種現象的一種模擬,或是這種現

象的一種抽離 (例如:實驗室實驗的例子),或是以先入為主的觀念來代替經

驗世界。自然主義式的研究的長處在於對經驗世界的尊重和保持親近。」

(Blumer, 1969: 46)

「自然主義式的探討包含了探索和檢視的雙重程序,是對人類群體生活的科學

研究所不可或缺的。它『科學』一詞的最佳代表。」(Blumer, 1969: 47)

方法學上的取向

重申立場

「對於符象互動論來說,經驗的社會世界的性質要經過直接的、仔細的,以及

深入的檢驗該世界才會被發現、被挖掘出來。」(Blumer, 1969: 48)

反駁對符象互動論不科學的論點

「〔有些人批評符象互動論不科學〕例如:他們會問符象互動論會如何『操作

化』(operationalize)『自我』,或者會如何發明一個量表來測量姿態的詮釋,或

Page 18: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1 8 頁

者設計一個控制的實驗來研究發展新的自我概念的過程,或者運用統計程序

來分析新的社會對象的形成,或者將『概化他人』融入隨機分析、系統分析,

或是操作研究的程序架構之中。這種要求是無理取鬧 (non-sensical) (雖然有些

符象互動論者嚴肅對待這些指控,並且想辦法要達到這些標準)。這種要求顯

示出對科學研究和符象互動論的雙重誤解。符象互動論的概念和命題是為了

直接檢驗經驗的社會世界。它們的價值和效度要在該項檢驗中決定,而不是

看它們是否符合一個不相干方法學的怪異判準。」(Blumer, 1969: 49)

符象互動論的四個中心概念

「(1)人,不管是個人還是集體,都準備好要在構成他們世界的對象所具有的

意義的基礎之上行動;(2)人們的結社必然是在一個相互指示 (indication) 和詮

釋彼此的指示的過程中成形的;(3)社會舉動 (social act),不管是個人的或集

體的,是透過行動者注意、詮釋和評估所面對的情境的過程中建構而成的;(4)

構成組織、制度、分工和互賴網絡的行動形成一個錯綜複雜的聯結,是浮動

的,並不是靜止的狀態。」(Blumer, 1969: 50)

其實這四點和本文一開始指出的「三個前題」略有重複,卻又更加清楚,

可以算是符象互動論的精粹。

突破不熟悉的三條出路〔針對上述引文中的第一點〕

「想要確認組成一個人或集體的世界的對象,對於一個對該世界不熟悉的學者

來說不是一容易的事。第一、它需要能將自己放在個人或集體的位置上…第

二、要確認這些重要的對象,一個人必須有一堆相關的觀察…第三、研究學

者和普通人一樣,是自己先入為主觀意象的奴隸,因此很容易假定別人也和

研究學者自己一樣看待既定的對象。」(Blumer, 1969: 51-52)

社會互動的方法學意涵〔針對上述引文中的第二點〕

「第一、它提出了當今研究和分析人類群體生活的主要探討方式所面臨的最嚴

重的問題-把社會互動只當成是個媒介,透過這個媒介決定性因素才會產生

行為它是產生行為…這些探究方式嚴重地忽略了一個事實:社會互動本身是

一個形塑的過程-互動中的人不僅僅是在表達決定他們行動方向的因素,而

Page 19: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1 9 頁

是透過和他們互動的人的行動觀點來調整、查證、改變和轉換他們的行動方

向…

第二個重要的方法學上意涵是並沒有保證可以將社會互動過程壓縮成任

何特別的形式…從社會互動是一個『讚美期待』(complimentary expectation) 的

發展過程的這種奇怪的看法可以略知一二-這是帕深思所提出的後來廣為流

傳的觀念,而且是他把人類社會當成和諧配置的社會系統的基礎。」(Blumer,

1969: 52-53)

「不管怎麼說,社會互動的形式要留待經驗研究去發現,而不是可以預先設定

好的。」(Blumer, 1969: 54)

社會互動由行動者所建構〔針對上述引文中的第三點〕

「符象互動論的立場是行動者的社會行動是由他所建構的 (constructed by

him); 它不是只是他的組織中一些起始因素 (initiating factor) 相互影響所造

成的活動的發洩而已。」(Blumer, 1969: 55)

大規模組織的解釋〔針對上述引文中的第四點〕

「從符象互動論的觀點來看,大規模組織要從行動的參與者在組織的不同位置

上處理不同情境時所遭遇到的詮釋過程來加以解釋。」(Blumer, 1969: 58)

這裏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卻有「方法學上個體主義」的影子。

宏觀結構也要化約到微觀結構的解釋;也就是說,離不開互動中的人來解

釋經驗的社會世界。

結論:簡短有力

「尊重經驗世界的性質,並且組織一種方法學的立場來反應出這種尊敬

(Respect the nature of the empirical world and organize a methodological stance to

reflect that respect)。」(Blumer, 1969: 60)

Page 20: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2 0 頁

注意事項

1. 布魯默對社會學理論的主要貢獻在於發揚符象互動論,特別是米德,的基本

觀念上。其理論是以人際互動層次為主,對於組織等較為宏觀的討論甚少。

2. 布魯默批評了當時的方法學,但是在提出對策時只列了綱領式的概念,並未

以實例加以演練。

3. 布魯默並未否定他所謂「變項分析」的功用,和他所謂的「社會學分析」各

有各的領域。

參考文獻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ge 21: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2 1 頁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

標示 作者/來源

2-3 布魯默照片、生平與著作

之表格

由孫中興教授整理為表格翻譯為中文自

1. Karl-Heinz Hillmann. 1994. Wörterbuch

der Soziologie. 4th Edition. Stuttgart:

Alfred Kröner. P. 108.

2.http://en.wikipedia.org/wiki/Herbert_Blum

er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4

「『確定概念』指的正是

一組透過一些特質或固

定標準的嚴格界定的對

象的共同處……

它們沒有精確的參考,也

沒有一個明確的認同某

種特殊事例及其內容的

標準。相反的,它們是以

一般性的相關概念為基

礎。」(Blumer, 1969:

147-148)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147-148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5

當代變項分析的缺點

1. 選擇變項漫無標準

2. 缺乏代表抽象範疇

的一般概念 (generic

concept)

……

變項分析並非一無是

處,其適用於社會生活中

沒有經過詮釋過程的部

份。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Arnold Ross.1962.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78-89‧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5

「把人類社會看成是符

象互動的這種看法,做的

人比說的人多。」(Blumer,

1969: 78)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78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Page 22: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2 2 頁

6

布魯默認為「米德是所有

人當中奠定此探究方式

基本前提的人,不過他並

沒有發展出它的方法學

的意涵以供社會學的研

究。」(Blumer, 1969: 78)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78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6

「下面所說的只是代表

我個人的看法。我的目標

是要呈現這個觀點的基

本前提,並且發展出方法

學的結果,以利研究人類

群體生活。」(Blumer,

1969: 78)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78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6

「『符象互動』一詞指的

是人們之間所發生的特

殊而且獨特的互動特

色……

這個中介,以人類行為來

說,等於是在刺激和反應

之間插入詮釋的過程。」(Blumer, 1969: 78-79)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78-79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7

「米德分析中的主要特

色是人類具有自我…在

宣稱人類具有自我,米德

心中想的主要是人類可

能是自己行動的對象

(the human being can be

the object of his own

actions)。」(Blumer, 1969:

79)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79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7

「自我指示指的是浮動

的溝通過程,人們在其中

注意到事情、加以評斷、

賦予意義、並決定依此意

義而行動。」(Blumer,

1969: 81)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81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Page 23: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2 3 頁

7

「人類社會是由具有自

我的個人所組成的 (亦即

能向他們自己做出指

示);人類行動是一個建構

的過程,而不是一種發

洩,是個人透過注意和詮

釋它所行動的情境所產

生的;群體或集體行動包

括了透過個人詮釋彼此

的行動之後的調整的個

別行動。」(Blumer, 1969:

82)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82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7

「第一、從符象互動論的

觀點來看,人類社會的組

織是社會行動發生在其

內部的架構,而不是該行

動的決定因素。第二、這

種組織和其內的變遷是

行動單位活動的產物,而

不是不考慮行動單位的

『力量』。」(Blumer, 1969:

87)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87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8

「『符象互動論』這個有

點怪異的新詞是我因一

時方便在《人與社會》

(Man and Society)

(Emerson P. Schmidt編‧

紐約:普連提斯-霍爾,

1937)一書中所創用的。不

知怎麼搞的,這個名詞就

流行起來,而且現在已經

被普遍使用。」(Blumer,

1969: 1, *)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1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Page 24: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2 4 頁

8

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

杜威 (John Dewey)

湯馬斯 (W. I. Thomas)

派克 (Robert E. Park)

詹姆斯 (William James)

顧里 (Charles Horton

Cooley)

日南尼茨基 (Florian

Znaniecki)

鮑德溫 (James Mark

Baldwin)

瑞德菲 (Robert Redfield)

沃斯 (Louis Wirth)

(Blumer, 1969: 1)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1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8

「雖然這些學者的思想

之間有明顯的差異,但是

他們看待和研究社會團

體生活的方法卻極為類

似。符象互動論的概念就

是建構在這些極為類似

之處。他們一直沒有清楚

地表明符象互動論的立

場,特別是缺乏這種研究

方式的方法學立場的仔

細推敲的論證。本文就是

要發展出這樣的一個論

證。」(Blumer, 1969: 1)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1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8-9

「我主要仰賴米德的思

想,在眾人之中,它是符

象互動論的研究方式的

奠基者,但是我也被迫提

出自己的看法,以變處理

米德或其他人思想中隱

而不顯的關鍵物,還有處

理一些他們沒有關心過

的關鍵議題。」(Blumer,

1969: 1-2)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1-2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9

「第一個前題:人類因為

物對他們的意義而對物

有所行動 (human beings

act toward things on the

basis of the meanings that

the things have for

them)。」(Blumer, 1969: 2)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Page 25: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2 5 頁

9

「自然界的物體,例如:

樹或椅子;其他人,例

如:母親或店員;人類的

範疇,例如:朋友或敵

人;制度,如學校或政

府;指導性的理想,諸如

個人獨立或誠實;其他人

的活動,如他們的命令或

請求;以及一個人日常生

活中所碰到的情境。」(Blumer, 1969: 2)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9

布魯默在下文中

(Blumer, 1969: 3)也提到

心理學和社會學在這方

面都有忽略。不過,他並

沒有對意義加以定義或

說明,似乎當成是「不辯

自明」的。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3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9

「第二個前題:物的意義

是從一個人和他的同伴

的社會互動中衍生而來

的 (the meaning of such

things is derived from, or

arises out of, the social

interaction that one has

with one’s fellows)。」

(Blumer, 1969: 2)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9-10

布魯默在下文中有提到

這個命題說的是意義的

來源。他也提出傳統對此

問題有兩種看法:一種是

哲學上「實在論」(realism)

的看法,認為意義是存在

物固有的;另一種是使用

物的人對物的心理添加

物 (psychical accretion)。

布魯默認為符象互動論

對意義的看法和這兩種

都不同,也就是對社會互

動的強調。(Blumer, 1969:

3-4)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3-4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Page 26: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2 6 頁

10

「第三個前題:這些意義

是一個人在面對所碰到

的物時所使用的詮釋過

成中被處理和被修正的

(these meanings are

handled in, and modified

through, an interpretative

process used by the person

in dealing with the things

he encounters)。」(Blumer,

1969: 2)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0

「〔詮釋過程〕有兩個清

楚的步驟。第一、行動者

指示 (indicate) 自己他所

行動的物;他必須向自己

指出哪些物是有意義

的。這種指示的完成是個

內化的社會過程,行動者

是和自己互動…第二、透

過這個和自己溝通的過

程,詮釋變成了處理意義

的問題。行動者會因為自

己所處的狀況和他行動

的方向而將意義加以選

取、查證、懸宕、重組和

轉變。」(Blumer, 1969: 5)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5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0

「符象互動論是以一些

基本想法為基礎,我喜歡

稱其為『根本意象』。這

些根本意象指的和描述

的是下列東西的性質:人

群或社會、社會互動、對

象、人類作為一個行動

者、人類行動,以及行動

路線的相互關聯。這些根

本意象總合起來就代表

了符象互動論對人類社

會和行為的看法。」(Blumer, 1969: 6)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6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Page 27: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2 7 頁

10-11

「符象互動論的一條最

重要的原則是:任何以經

驗為導向的人類社會的

架構都必須尊重一個徹

頭徹尾不變的事實,也就

是人類社會是有參與行

動的人 (people engaging

in action) 所組成的。」(Blumer, 1969: 7)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7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1

「社會互動是一個形塑

人類行為的過程,而不是

純然的人類行為的表達

或發洩的工具或背景 (a

means or a setting for the

expression or release of

human conduct)。」

(Blumer, 1969: 8)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8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1

布魯默馬上提到米德在

社會互動方面的貢獻。他

認為米德指出了人類社

會中社會互動的兩種形

式或層次……

他還進一步區分:「當一

個人對他人的行動未經

詮釋就加以反應,這就是

非符象互動;符象互動包

括行動的詮釋。」(Blumer,

1969: 8)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8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1

布魯默在下文中也提到

了米德的「意義的三重性

質」(triadic nature of

meaning) ……

以及(c)指示聯合行動構

成了搶劫。」(Blumer,

1969: 9)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9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1

布魯默最後也不忘加上

米德書中不斷出現的「採

取(扮演)彼此的角色」

(take each other’s role)當

成是社會互動的重要性

質。(Blumer, 1969: 9)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9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Page 28: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2 8 頁

11

「對象是任何可以被指

示的,可以被指出被提到

的東西 (an object is

anything that can be

indicated, anything that is

pointed to or referred to)-

一片雲、一本書、一項法

案、一位銀行家,一種宗

教教義,一個鬼等等。」(Blumer, 1969: 10)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10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2

布魯默下面將對象分成

三類:(1)自然對象

(physical object),如:椅

子、樹或自行車;(2)社會

對象 (social object),如:

學生、教士、總統、母親、

或朋友;(3)抽象對象

(abstract object),如:道

德原則、哲學學說、或正

義、剝削或熱情等想法。(Blumer, 1969: 10-11)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10-11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2

「簡單來說,從符象互動

論的觀點來看,人類團體

生活是一個過程,其中對

象被創造、肯定、改變和

拋在一旁。人們的生活和

行動必然會隨著對象世

界的改變而改變。」

(Blumer, 1969: 12)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12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2

「〔米德認為〕人們所扮

演的角色從據各別的個

人 (「玩耍階段」),經過

個別的有組織團體 (「遊

戲階段」),到抽象社區

(「概化他人」)。」(Blumer,

1969: 13)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13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2

「我們必須深入行動者

的界定過程才能瞭解他

的行動。」(Blumer, 1969:

16)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16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Page 29: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2 9 頁

12-13

「連結的行動 (joint

action),雖然是由不同的

行動因素所組成,卻是不

同於其中的任何一個行

動,而且也和它們純然的

總合 (aggregation) 不

同。」(Blumer, 1969: 17)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17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3

「連結的行動不僅是代

表了參與者活動的所謂

水平聯繫 (horizontal

linkage),而且也是過往活

動的垂直聯繫 (vertical

linkage)。」(Blumer, 1969:

20)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0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3

「我在這裡不是將符象

互動論當成哲學學說來

處理,而是當成經驗社會

科學的一種觀點-當成

一種要找出人類團體生

活和人類行動的可驗證

的知識的探究方法。因

此,它的方法學原則必須

符合經驗科學的基本要

求。」(Blumer, 1969: 21)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1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3 經驗科學假定有個經驗

世界 (empirical world)

存在 (Blumer, 1969: 22)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2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3

傳統實在論中兩個必須

要避免的觀點:

經驗世界具有固定或不

變的頑強特性

經驗世界要從高級自然

科學的觀點來看待 (Blumer, 1969: 23)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3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3

「在我看來,經驗科學的

恰當圖象應該是集體追

求答案,以便瞭解一個我

們所要研究的既定經驗

世界的抗拒性 (resistant

character)。」(Blumer,

1969: 23)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3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Page 30: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3 0 頁

13-14

「方法學指的是,或是包

括,研究經驗世界的抗拒

特性 (obdurate character)

的整個過程的潛在的或

指導的原則……

以及(3)所要研究的經驗

世界,而不是某些科學探

究的模型,提供了這項檢

驗的最終的和決定性的

答案。」(Blumer, 1969:

23-24)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3-24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4

「(a)所要研究的經驗世

界的先前圖象或架構的

擁有和使用 (The

Possession and Use of a

Prior Picture or Scheme of

the Empirical World under

Study)。」(Blumer, 1969:

24)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4-26

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14

「(b)提出有關經驗世界

的疑問,並將疑問轉變為

問題 (The Asking of

Questions of the Empirical

World and the Conversion

of the Questions into

Problems)。」(Blumer,

1969: 25)

14

「(c)決定要研究的資料

並且決定要用甚麼方法

獲得資料 (Determination

of the Data to be Sought

and the Means to be

Employed in Getting the

Data)。」(Blumer, 1969: 25)

14

「(d)資料之間關係的決

定 (Determination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Data)。」(Blumer, 1969:25 )

14

「(e)結果的詮釋

(Interpretations of the

Findings)。」(Blumer, 1969:

25)

14 「(f)概念的使用 (The

Use of Concepts)。」(Blumer, 1969: 26)

Page 31: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3 1 頁

14-15

批判四種流行的方法:回

歸到經驗的社會世界

1. 謹守科學草案

(scientific

protocol);

2. 參與研究成果的複

製;

3. 依賴假設檢定 (the

testing of

hypotheses);

使用所謂的操作程序

(operational procedures)

(Blumer, 1969: 28-32)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8-32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5

「這四種傳統的方法並

不能提供真正的經驗社

會科學所需要的經驗有

效性 (empirical

validation) ……

用來觀察和分析它的概

念,以及我們對它的詮釋

是真正來自於經驗社會

世界。」(Blumer, 1969: 32)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32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5 「我們需要做的是回歸

到經驗的社會世界。」(Blumer, 1969: 34)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34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5

「第一、從定義上來看,

研究的學者對於他要研

究的社會生活圈 (sphere

of social life) 並沒有第一

手的認識。」(Blumer,

1969: 35)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35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5

「第二、研究學者對於所

研究的對象雖然沒有第

一手認識,但是卻無意地

會對於他所要研究的生

活領域會形成某種圖象

(picture)。」(Blumer, 1969:

36)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36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Page 32: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3 2 頁

16

「我所喜歡的譬喻是揭

開面紗,發現真相。科學

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揭開

覆蓋在我們要研究的群

體生活的面紗。用預先的

意象取代第一手知識是

不能揭開面紗的。必須要

親近研究地區和仔細挖

掘深入才能揭開面紗。」(Blumer, 1969: 39)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39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6

「『自然主義式的』調查」(“naturalistic”

investigation):探索

(exploration) 和檢視

(inspection)

……

程序應該看情況、適時性

和豐富性而定 (the

procedure should be

adapted to its

circumstances and guided

by judgment of its

propriety and

fruitfulness)。」(Blumer,

1969: 41)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41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6

「特別重要的是在探索

研究中,研究者要不斷警

惕,檢驗和修正自己對於

研究對象的意象、信念和

概念。」(Blumer, 1969: 41)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41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6-17

「我所謂的『檢視』是指

密集的、有焦點的檢驗用

來分析的因素的經驗內

容 (empirical content of

whatever analytical

elements are used for

purposes of analysis),以

及同樣的方式檢驗因素

之間關係的經驗性質

(empirical nature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such

elements)。」(Blumer,

1969: 43)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43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Page 33: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3 3 頁

17

「檢視當成一個程序,是

要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從

各種不同的角度來探討

一個既定的分析因素,問

出不同的問題……

這種仔細流動的檢查

(close shifting scrutiny)

就是檢視的真諦。」(Blumer, 1969: 44)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44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7

「探索和檢視,分別代表

了描述和分析,是直接檢

驗經驗社會世界的必要

程序。它們構成了有時候

被稱為『自然主義式的』

調查-對一個經驗世界

在其自然而然進行中的

狀況下的研究,而不是對

於這種現象的一種模

擬,或是這種現象的一種

抽離 (例如:實驗室實驗

的例子),或是以先入為主

的觀念來代替經驗世

界。自然主義式的研究的

長處在於對經驗世界的

尊重和保持親近。」

(Blumer, 1969: 46)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46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7

「自然主義式的探討包

含了探索和檢視的雙重

程序,是對人類群體生活

的科學研究所不可或缺

的。它『科學』一詞的最

佳代表。」(Blumer, 1969:

47)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47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7

「對於符象互動論來

說,經驗的社會世界的性

質要經過直接的、仔細

的,以及深入的檢驗該世

界才會被發現、被挖掘出

來。」(Blumer, 1969: 48)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48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Page 34: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3 4 頁

18

「〔有些人批評符象互動

論不科學〕例如:他們會

問符象互動論會如何『操

作化』(operationalize)『自

我』……

它們的價值和效度要在

該項檢驗中決定,而不是

看它們是否符合一個不

相干方法學的怪異判

準。」(Blumer, 1969: 49)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49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8

「(1)人,不管是個人還是

集體,都準備好要在構成

他們世界的對象所具有

的意義的基礎之上行

動……

(4)構成組織、制度、分

工和互賴網絡的行動形

成一個錯綜複雜的聯

結,是浮動的,並不是靜

止的狀態。」(Blumer,

1969: 50)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50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8

「想要確認組成一個人

或集體的世界的對象,對

於一個對該世界不熟悉

的學者來說不是一容易

的事……

第三、研究學者和普通人

一樣,是自己先入為主觀

意象的奴隸,因此很容易

假定別人也和研究學者

自己一樣看待既定的對

象。」(Blumer, 1969:

51-52)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51-52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8-19

「第一、它提出了當今研

究和分析人類群體生活

的主要探討方式所面臨

的最嚴重的問題-把社

會互動只當成是個媒

介……而且是他把人類

社會當成和諧配置的社

會系統的基礎。」(Blumer,

1969: 52-53)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52-53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Page 35: 2 0 1 5 堡立幧攮大學 開放式怂程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2L01.pdf廿世紀美堡社會學复論/2 0 1 5 唰厃/布魯默/孫中興/夵 1 嘖

廿 世 紀 美 國 社 會 學 理 論 / 2 0 1 5 春 季 / 布 魯 默 / 孫 中 興 / 第 3 5 頁

19

「不管怎麼說,社會互動

的形式要留待經驗研究

去發現,而不是可以預先

設定好的。」(Blumer,

1969: 54)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54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9

「符象互動論的立場是

行動者的社會行動是由

他所建構的 (constructed

by him); 它不是只是他

的組織中一些起始因素

(initiating factor) 相互影

響所造成的活動的發洩

而已。」(Blumer, 1969: 55)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55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9

「從符象互動論的觀點

來看,大規模組織要從行

動的參與者在組織的不

同位置上處理不同情境

時所遭遇到的詮釋過程

來加以解釋。」(Blumer,

1969: 58)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58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9

「尊重經驗世界的性

質,並且組織一種方法學

的立場來反應出這種尊

敬 (Respect the nature of

the empirical world and

organize a methodological

stance to reflect that

respect)。」(Blumer, 1969:

60)

由孫中興教授翻譯為中文自

Herbert Blumer.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60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