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1 次會議紀錄 -...

24
社心 1 世新大學 社會心理學系 101 學年度共同課程教學小組第 1 次會議紀錄 時間:101 5 25 14:30 地點:舍我樓 R905 會議室 紀錄:李家祺 助理 席:詹昭能老師 出席人員:詹昭能老師、徐富珍老師、江巧如老師。 壹、討論事項: 研擬「心理學」、與「社會學心理學:心理學取向」等二門必修共同 課程教學綱要。 內容: 1. 徐富珍老師、江巧如老師:101 學年度「心理學」課程共同課綱 部份無須調整,因 100 學年度已針對參考書目部份修訂過,目前 並無更新版本,故比照 100 學年度修訂版沿用。 2. 詹昭能老師、徐富珍老師:101 學年度「社會心理學:心理學取 向」課程共同課綱部份無須調整,比照 100 學年度修訂版沿用。 貳、散會(14 50 )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Jan-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社心 1

    世新大學 社會心理學系 101 學年度共同課程教學小組第 1 次會議紀錄

    時間:101 年 5 月 25 日 14:30 地點:舍我樓 R905 會議室 紀錄:李家祺 助理

    主 席:詹昭能老師

    出席人員:詹昭能老師、徐富珍老師、江巧如老師。

    壹、討論事項:

    研擬「心理學」、與「社會學心理學:心理學取向」等二門必修共同

    課程教學綱要。

    內容:

    1. 徐富珍老師、江巧如老師:101 學年度「心理學」課程共同課綱

    部份無須調整,因 100 學年度已針對參考書目部份修訂過,目前

    並無更新版本,故比照 100 學年度修訂版沿用。

    2. 詹昭能老師、徐富珍老師:101 學年度「社會心理學:心理學取

    向」課程共同課綱部份無須調整,比照 100 學年度修訂版沿用。

    貳、散會(14 時 50 分)

  • 社心 2

  • 社心 3

    101 學年度共同課程教學小組第 1 次會議照片(1)

    說明:「心理學」共同大綱討論(江巧如老師、徐富珍老師)

  • 社心 4

    101 學年度共同課程教學小組第 1 次會議照片(2)

    說明:「社會心理學:心理學取向」共同大綱討論 (徐富珍老師、詹昭能老師)

  • 社心 5

    世新大學 101 學年度共同課程教學綱要表

    中文:心理學 課程名稱

    英文:Psychology

    開課單位 社會心理學系

    開課年級 社心一年級

    學分數 3 / 3授課

    時數 6

    實習

    時數0 開課別 學年課 □學期課

    課程目標

    本教學綱領作為本校開設「心理學」課程之授課基準,以

    了解心理學的發展歷史、研究目的、方法及重要研究領域為主

    要目標,並希望學生應用心理學的知識解釋日常生活現象及問

    題。

    本綱領以一學年課程設計為主,共包含十四個基本主題,

    七個選擇主題(請見教學主題一欄),每學期設計十六週課程,

    其餘時數由教學者斟酌分配。期能兼顧教學重點,同時保留教

    師授課自主性。若為一學期的課程,請授課老師依據系所特性

    與上課時數,自行參酌講授上述之各項基本與選擇主題。

    綱要內容

    範 疇

    基本主題:

    (1)What is Psychology

    (2)Research Methods

    (3)Biological Bases of Behavior

    (4)Sensat ion and Perception

    (5)Consciousness

    (6)Learning

    (7)Memory

    (8)Language and Thought

    (9)Intel l igence

    (10)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社心 6

    (11) Motivat ion and Emotion

    (12)Social Psychology

    (13)Abnormal Behavior

    (14)Therapy

    選擇主題:

    (1)Gender; (2)Environment; (3)Culture;

    (4)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5)Health psychology;

    (6)Law; (7)Management。

    教 科 書

    參考書目

    建議教師採用至少一本教科書,可依據教師專長自行選擇,並應注意

    適當培養學生英文閱讀能力。以下所列書目僅供參考(有加註學分數

    者,授課老師可依據授課學分數選擇書目)

    *教科書部份: 危芷芬等譯(2010):心理學導論(中文第一版)(譯自 Atkinson &

    Hilgard's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15th)台北:雙葉。(適用 3學分)

    陳皎眉主編/陳皎眉、林宜旻、徐富珍、孫旻暐、張滿玲合著(2009).《心理學》,臺北:雙葉書廊。(2-3 學分皆可)

    黎士鳴 譯 (2008):心理學概論。雙葉書廊。.(譯自 John W. Santrock, 2005. Psychology:Essentials, 2nd edition. McGraw-Hill. (2-3 學分皆可)

    洪光遠譯(2005):普通心理學(上)(下) (譯自 Atkinson & Hilgard’s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14th ed.)。台北:桂冠。

    陳億貞譯(2003):普通心理學(譯自 R. J. Sternberg’s Pathways to Psychology, 2nd ed.)。台北:雙葉。(2-3 學分皆可)

    張春興(2003):心理學原理。台北:東華。

    Gerrig, R. J., & Zimbardo, P. G. (2010). Psychology and Life. (19th ed.). New York: Allyn & Bacon, Pearson. (適用 3 學分)

    King, L. A. (2008). The Science of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3 學分)

    Kosslynn, S. M., & Rosenberg, R. S. (2006). Psychology in Context. (3rd

    ed.). New York: Allyn & Bacon, Pearson. 雙葉代理(適用 3 學分)

    Sternberg, R. J. (2004). Psychology (4th ed.). New York: Thomson Wadsworth.

  • 社心 7

    Smith,E.E.,Nolen-Hoeksema, S.,Fredrickson,B.L.,& Loftus, G.R.(2003).Atkinson & Hilgard’s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14th ed.).New York: Thomson Wadsworth.

    Zimbardo,P.G.,&Gerrig,R.J.(1999).Psychology and Life.(5th ed.). New York:Addison Wesley Longman.

    Plotnik,R.(1996).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4th ed.).Pacific Grove.CA:Brooks/Cole.

    *建議課外書: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重修版)。台北:東華書局(適用 3 學分)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2008):心理學。台北:學富文化(2-3 學分皆可)

    Brian Thorne/陳逸群譯(2007):《羅傑斯:人本心理學派代言人》。臺北:生命潛能。(2-3 學分皆可)

    鄭雅方譯(2006):打開史金納的箱子:二十世紀偉大的心理學時驗(譯自 L. Slater’s Opening Skinner’s box: Great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台北:張老師文化。

    洪蘭(2004):講理就好 II,打開科學書。台北:遠流。

    洪蘭(2004):講理就好 III,知書達理。台北:遠流。

    洪蘭(2001):講理就好。台北:遠流。

    Sternberg, Robert J/薛絢(1999),《活用你的思考風格》,天下遠見。(2-3 學分皆可)

    徐嘉宏、洪裕宏、梁庚辰、張復、張震東、嚴震東等著(1998):心與腦。台北:心理。

    霍華德‧嘉納著/莊安祺譯(1998),《七種 IQ》時報文化。(2-3 學分皆可)

    Tony Merry/鄭玄藏(1997):《人本心理學入門:真誠關懷》。台北:心理出版社。(2-3 學分皆可)

    Atkinson & Hilgard (2009).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15th edition) 雙葉代理(3 學分)

  • 社心 8

    世新大學 101 學年度共同課程教學綱要表

    中文:社會心理學:心理學取向 課程名稱

    英文:Social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Approach

    開課單位 社會心理學系

    開課年級 社心二年級

    學 分 數 3 / 0授課

    時數 3

    實習

    時數0 開課別 □學年課 學期課

    課程目標

    本課程旨在探討人與人間、團體與團體間、個人與團體間的認

    知、情感與行為,關照社會心理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兼顧基本

    研究與應用研究,融合理論與實務,希望學生在課程結束後達成下

    列目標: 一、學會心理學研究人際行為或社會互動的方法與步驟。 二、獲得社會心理學的重要領域知識與理論。 三、熟悉應用社會心理學知識的策略與技巧。 四、善用社會心理學透視社會事件或社會問題。 五、懂得運用社會心理學改善個人生活品質。

    綱要內容

    範 疇

    1. 課程簡介 2. 導論:理論與方法 3. 社會認知:我們如何看待社會世界 4. 社會自我:我們如何認識自己 5. 個人知覺:我們如何理解他人 6. 偏見:成因與對策 7. 態度:我們如何評價社會世界 8. 從眾:行為如何被改變 9. 團體歷程:決策與互動 10. 人際吸引:彼此欣賞與悦納 11. 親密關係:親情友情與愛情 12. 助人行為:利他與志願服務 13. 攻擊行為:暴力待人 14. 社會心理學的應用:健康、環境與政治

  • 社心 9

    教 科 書

    參考書目

    * 主要參考書目: 王慶福等譯(Sharon S. Brehm, Saul Kassin & Steven Fein Akert 著)

    (2006):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 梁家瑜譯 (Robert A. Baron, Donn Byrne, Nyla R. Branscombe

    著)(2009):社會心理學。台北:心理。 陸洛、吳珮瑀、林國慶、高旭繁與翁崇修譯(John D. DeLamater 與

    Daniel J. Myers 著)(2007):社會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葉肅科(2007):社會心理學。台北:洪葉。

    * 其他參考書目: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6):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 曾華源、劉曉春譯(Robert A. Baron & Donn Byrne 著)(2000):

    社會心理學。台北:洪葉。 丁興祥、李美枝、與陳皎眉編著(1989)。社會心理學。台北市:空

    大。 王震五、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與陳學志(1989)。心理學(第

    14、15 章)。台北市:學富。 李美枝(1995)。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市:大洋。 洪蘭(2001)。講理就好。台北市:遠流。 徐光國(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滿玲譯(S.E. Taylor, L.A. Peplau, & D.O. Sears 原著)(1999)。社

    會心理學。台北市:雙葉。 楊中芳等譯(K.E. Stanovich 原著)(2005)。這才是心理學。台北市:

    遠流。 Franzoi, S. L.(2009).Social psychology(5thed.). New York,

    NY:McGraw-Hill. Hogg, Michael A. (2002). Social Psychology. London: Sage. Kassin, S. Fein, S.,& Markus,H.R.(2008).Social psychology(7th

    ed).Boston, NY: Houghton Mifflin.Taylor, S.E., Pelau, L.A. & Sears, D.O. (2003). Social Psychology(11th Ed.)N J

    Prentice-Hall.

  • 社心 10

    世新大學 社會心理學系 101 學年度共同課程教學小組第 2 次會議紀錄

    時間:101 年 5 月 25 日 14:30 地點:舍我樓 R905 會議室 紀錄:李家祺 助理

    主 席:孔祥明老師

    出席人員:孔祥明老師、黃聖哲老師、范綱華老師。

    壹、討論事項:

    研擬「社會學」、「社會研究方法」、等二門必修共同課程教學綱

    要。

    內容:

    1. 孔祥明老師、范綱華老師:「社會研究方法」課程共同課綱部

    份無須調整,目前並無更新版本,故比照 100 學年度修訂版

    沿用。

    2. 孔祥明老師、黃聖哲老師:「社會學」課程共同課綱部份無須

    調整,目前亦無更新版本,故比照 100 學年度修訂版沿用。

    貳、散會(14 時 50 分)

  • 社心 11

  • 社心 12

    101 學年度共同課程教學小組第 2 次會議照片(1)

    說明:社會學共同大綱討論(黃聖哲老師、孔祥明老師)

  • 社心 13

    101 學年度共同課程教學小組第 2 次會議照片(2)

    說明:社會研究方法共同大綱討論(孔祥明老師、范綱華老師)

  • 社心 14

    世新大學 101 學年度共同課程教學綱要表

    中文:社會學 課程名稱

    英文:Sociology

    開課單位 社會心理學系

    開課年級 一年級

    學 分 數 3 / 3 授課

    時數 6

    實習

    時數0 開課別 學年課 □學期課

    課程目標

    本教學綱領作為本校開設「社會學」課程之授課基準,以

    並(1)誘發學生觀察社會的興趣、(2)教導學生基本社會學概

    念為兩大目標,最後則希望學生將所學概念應用於解釋生活世

    界。

    本綱領以一學年課程為期,時數由教師斟酌分配,期能兼

    顧教學重點,同時保留教師授課自主性。若為一學期課程,可

    從自選教主題(標註*)中斟酌增減、或合併至其他相關主題。

    授課教師可在本綱領範圍中,依個人學術認知或專長自行調配

    教學順序及教學份量,唯建議加重微觀互動層面或社會心理學

    面向之討論,並請多利用本土社會現象為解釋範例以引導學生

    認識生活世界。

  • 社心 15

    綱要內容

    範 疇

    第一學期課程基準

    課程次序 進 度 內 容

    一 What’s Sociology 二 Doing Sociological Research * 三 Culture 四 Interaction and Socialization 五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 六 Deviance and Social Control 七 Stratification / Class 八 Gender * 九 Race & Ethnicity * 十 Family * 十一 Education * 十二 Power & Politics * 十三 Economy * 十四 Work、Leisure & Consumption * 十五 Media & Information Society *

    備註:

    若為一學期課程,上列標示粗體字者為必教主題,授課老師可依照授課班級之學生背景

    與授課老師專長,自標註「*」的選教主題中斟酌增減或與其他相關主題合併

    第二學期課程基準

    課程次序 進 度 內 容

    一 Gender * 二 Race & Ethnicity * 三 Age * 四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System * 五 Love and Intimacy * 六 Family * 七 Education * 八 Power and Politics * 九 Economy * 十 Religion * 十一 Health and Medicine* 十二 Media & Information Society * 十三 Social Change and Post-modernization*

  • 社心 16

    十四 Population * 十五 Communities and Urbanization* 十六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 十七 Work、Leisure & Consumption *

    備註:

    1.若為一學年課程,授課主題為上列二學期之內容,標示粗體字者為必教主題,授課老

    師可依照授課班級之學生背景與授課老師專長,自標註「*」的選教主題中斟酌增減

    或與其他相關主題合併。

    2.為凸顯本校社會心理學系為全國唯一之科系,本規劃小組委員共同決議,建議各系社

    會學教師加重微觀互動層面或社會心理學面向的討論。另外,並建請多利用本土社會

    現象為例子,作為上課討論說明之用。

    教 科 書

    參考書目

    建議教師採用至少一本教科學,可依據所學自行選擇,並應注意適當培

    養學生英文閱讀能力。以下所列建議書目僅供參考。

    建議教科書:

    王振寰、瞿海源編,200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三版,台北:巨流。片桐新自等編著,蘇碩斌、鄭陸霖合譯,2008,《基礎社會學》,臺北:

    群學出版社。 Andersen, Margaret, and Howard Taylor. 2000. Sociology : Understanding

    A Diverse Society. Belmont, CA :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Tony Bilton 等著,2007,黃信洋、鄭祖邦、謝昇佑編訂,《基礎社會學

    Introductory Sociology》,學富文化。 Giddens, Anthony 著,1999,《社會學(上、下)》(第二版),台北:唐

    山。 Giddens, Anthony 著,2005,《社會學》(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社。 Schaefer, Richard 著,2005,《社會學》(第九版),高雄:巨流。

    建議入門導讀書:

    Bauman, Zygmunt 著,2002,《社會學動動腦》,台北:群學。 Berger, Peter 著,1982,《社會學導引:人文取向的透視》,黃樹仁、

    劉雅靈譯,臺北:巨流。 Johnson, Allan 著,2001,《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

    承諾》,台北: 群學 Mills, C. Wright 著,1996,《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 Osborne, Richard. Ed. 2005. Introducing Sociology. 3rd Ed. New York: TotemBooks.(漫畫形式)

  • 社心 17

    世新大學 101 學年度共同課程教學綱要表

    中文:社會研究方法 課程名稱

    英文:Social Research Methods

    開課單位 社會心理學系

    開課年級 二年級

    學 分 數 2 / 2授課

    時數 4

    實習

    時數2 開課別 學年課 □學期課

    課程目標

    本課程目的在於向同學介紹社會科學家們在對社會現象進行研

    究時所必須經歷的過程。全學年的課程將著重於實證量化的研

    究步驟及資料收集之說明,但也會將質性研究方式介紹給同學

    認識。教授社會學及心理學常用的量化研究方法,並以問卷調

    查法為主,期許同學:1、具備量化方法論知識,至少能看懂、

    評析他人的研究;2、實作調查流程,至少能獨立操作基本程序;

    3、謹記量化研究限制,且能批判反省。

  • 社心 18

    綱要內容

    範 疇

    *第一學期課程基準

    課程次序 進 度 內 容

    一 社會科學及研究方法論 二 研究方法之重要性 三 質性 VS.量化研究 四 蒐集文獻、如何有效利用圖書館 五 理論與實證研究之關係 六 研究的建構:目的?類別?分析單位? 七 假設 八 樣本與抽樣 九 變項間的相互關係 十 變項的測量 十一 信度與效度

    *第二學期課程基準

    課程次序 進 度 內 容

    一 問卷設計

    二 訪問調查法

    三 郵寄調查法

    四 電話調查法

    五 現成統計資料分析法

    六 歷史比較分析法

    七 內容分析法

    八 田野調查

    九 資料的量化與分析

    十 社會研究的倫理

    十一 評估研究

    備註:

    授課老師可依照授課班級之學生背景與授課老師專長,斟酌增減或與其

    他相關主題合併。

  • 社心 19

    教 科 書

    參考書目

    建議教師採用至少一本教科學,可依據所學自行選擇,並應注意適當培

    養學生英文閱讀能力。以下所列建議書目僅供參考。

    *建議教科書:

    李美華等譯,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冊,時英出版社。

    Earl. Babbie,201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第 12 版)》,陳文俊譯,台北:雙葉。

    *建議參考書目: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 全見版),台北:小畢空間出版社。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瞿海源編,2007,《調查研究方法》,台北:三民。(台灣多名社會學者合著,專精問卷調查法,可作為問卷執行過程之手邊指南)

    蔡勇美、廖培珊、林南著,2007,《社會學研究方法》,台北:唐山。

  • 社心 20

    世新大學 社會心理學系 101 學年度共同課程教學小組第 3 次會議紀錄

    時間:101 年 5 月 31 日 15:10 地點:舍我樓 S601 辦公室 紀錄:李家祺 助理

    主 席:張思嘉老師

    出席人員:張思嘉老師、陳建安老師。

    壹、討論事項:

    研擬「發展心理學」共同課程教學綱要。

    內容:

    張思嘉老師、陳建安老師:101 學年度「發展心理學」課程共

    同課綱部份無須調整,因 100 學年度已針對參考書目部份修訂

    過,目前並無更新版本,故比照 100 學年度修訂版沿用。

    貳、散會(15 時 30 分)

  • 社心 21

  • 社心 22

    101 學年度共同課程教學小組第 3 次會議照片

    說明:發展心理學共同大綱討論(張思嘉老師、陳建安老師)

  • 社心 23

    世新大學 101 學年度共同課程教學綱要表

    中文:發展心理學 課程名稱

    英文: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開課單位 社會心理學系

    開課年級 二年級

    學分數 3 / 0 授課 時數

    3 實習

    時數0 開課別 □學年課 學期課

    課程目標

    1. 了解現代發展心理學的科學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 2. 認識發展心理學理論及他們解決個人在各個不同發展時期

    的重要任務,包括生理的、認知的、情緒的及社會的任務

    等。 3. 瞭解人生不同的經驗在形塑個體之重要性。 4. 鼓勵學生與他人合作以提升對課程資料之認識。

    綱要內容

    與 範 疇

    基本主題: 1.發展心理學簡介 2.人類發展的理論與研究方法 3.產前發展 4.嬰幼兒期身體動作的發展:頭腦、身體以及動作技能 5.嬰幼兒期認知、語言、社會、情緒發展的基礎 6.兒童期認知發展 7.兒童期社會與情緒發展 8.青少年期的生理發展 9.青少年期的認知發展 10.青少年期情緒發展與自我與社會建立 11.成年早期與中年期生理與認知 12.成年早期與中年期之人格與關係形成 13.成年早期與中年期工作與休閒 14.老年期身體與認知 15.老年期社會發展、死亡與別離

  • 社心 24

    教科書 及

    參考書目

    建議至少使用一本教科書,依據教師專長自行選擇,並適當培養

    學生英文閱讀能力,以下所列書目僅供參考。 *教科書部分 林美珍、黃世琤、柯華葳(2007):人類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吳敏而、柯華

    威、陳淑美等著(2009):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Kail, R. V., & Cavanaugh, J. C. (2007). Human development: A life-span view (4th ed.). Thomson Wadsworth, CA: Belmont. Shaffer, D. R. & Kipp, K. (2007).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 adolescence (8 th ed.). Wadsworth, CA: Belmont. Harris, M., & Butterworth, G. (2002).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 student handbook. Psychology Press, East Sussex.

    *建議課外讀物

    1. 洪蘭譯(J. Mehler & E.Dupoux 著)(1996)。天生嬰才。台北: 遠流出

    版社。

    2. 黃又青譯(A. Karmiloff-Smith & K. Karmiloff 著)(2000)。聽,寶寶

    在說話—0~3 歲孩子的心智發展。台北: 信誼基金會出版。

    3. 李崇建(2006)。給長耳兔的 36 封信:成長進行式。台北:寶瓶文化。

    4. 長安靜美譯(山田真美著)(2006)。印度生死筆記。台北:先覺。

    5. 郭為藩(2003)。成人學習—心理學的探討。台北:心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