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敬之 那只飞走的麻雀 -...

1
8 JIANKANG RENWEN 责任编辑 / 王宇润 版式 / 张妙婷 韩伟 电话 /(010)83025781 E-mail:[email protected] 2019 年 7 月 11 日 星期四 健康人文 社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南路甲2号 邮 编: 100082 电 话:总 编 室: (010)62242418 媒 体 策 划 中 心 / 发 行 部: (010)83025753 广 告 经 营 许 可 证:京 海 工 商 广 字 第 0380 号 定价:每份 1.3 元 全 年 定 价: 300 元 工人日报社印刷厂印刷 医言堂 腾跃 QC 小组: 智能化打造“无人之境” 那只飞走的麻雀 梁祥耀 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腾跃 QC 小组 成立于2010年,共有成员6人,曾多次参与全国 医药行业 QC 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均获得一等 奖。腾跃 QC 小组历年发表的均为攻关型课题, 如“提高小容量注射剂 1 号车间压差合格率”“降 低空调系统运行成本”等。而这次,小组成员迎 来了一个新的挑战,发表课题为创新型课题—— 建立一套冻干车间智能环境监控系统。 近年来,中国医药行业正在进行降低资源消 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革新, 推动医药工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前进。冻干车间 HVAC 系统无风量、压差自动调节功能,压差控 制依靠人员手动操作,耗费人力进行调节,智能化 水平低。建立一套车间智能环境监控系统,有助 于减少用工、提高车间的环境监控水平。为确保 无菌生产环境,此次腾跃小组将以行业控制标准 为目标,将压差控制波动范围降至2.5Pa。 目标既定,腾跃小组成员放弃晚上和周末休 息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咨询专业人士,调研相关 项目,开始熟悉智能环境监控系统组成,根据车 间空调系统的现状,筛选出适合冻干车间的监控 系统。 结合车间目前各系统的运行状况,小组成员 们提出了综合智能化水平、施工工期、投资成本等 因素分析各自的优缺点,最终决定在原有硬件的 基础上,重新配置软件。 紧接着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你选温湿度传感 器,我选压差传感器,他选门磁传感器。对于控制 阀门的安装,小组成员爬夹层、测数据,通过连续 几天的奋战,精确计算出需要安装的控制阀门位 置、尺寸以及数量,并确定最终的系统方案。 项目推进过程中,工期紧、任务重,小组成员 跟进项目的现场安装、调试,经常加班到晚上 12 点,在工期内完成安装调试,顺利保证后续验证工 作的开展。 通过半年的努力,最终一套适合冻干车间的 智能监控系统投入使用,成功将冻干车间压差波 动控制在 2.5Pa 以内,既提高冻干车间洁净车间 压差稳定性,又符合冻干车间的实际情况,减少人 员的操作,实现了车间洁净区压差、温湿度的监 控。空气、水分、温度……在智能监控系统的指挥 下被完美“收编”,成为助力车间智能制造、确保 无菌生产的新力量。 樱桃好吃树难栽 崔敬之 宋代词人蒋捷的名作《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词中“樱桃”变红、成熟的优美意象,曾给我留 下深刻的印象。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 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 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年少时的我并 不在意其愁苦的主题,而是特别欣赏其中樱桃意 象的可爱。就着优美的诗句,再吃起樱桃来,也觉 得更加美味可口了。 樱桃的成熟期很早,在一年中最早结果和成 熟,所以有“新春第一果”的美誉和“百果第一枝” 的雅称。由于连嘴俏的黄莺(黄鹂 )都非常喜欢 啄食这种果实,所以被称为“莺桃”。后来,根据 形声字的字形组合规律,“莺桃”又渐渐地演变成 了“樱桃”。 樱桃是蔷薇科落叶乔木,它的地域适应性较 强,在我国的南方和北方都有栽种。我国栽种的 樱桃有4个品种,分别是中国樱桃、欧洲甜樱桃、 欧洲酸樱桃、毛樱桃。常见的大樱桃为欧洲甜樱 桃,小樱桃为中国樱桃。樱桃的果实属浆果类,形 状为圆形,小巧玲珑,状如珍珠,特别精巧可爱。 樱桃成熟后,颜色鲜红,溢朱流丹,色泽光洁,晶莹 剔透,仿佛一颗颗红色的玛瑙,看一眼,就让人馋 涎欲滴。 樱桃味道甘甜,而又稍微带着点淡淡的酸味, 让人长吃不厌,回味无穷。樱桃既是季节性的时 令鲜食佳果,又可以制成罐头长期食用,还可以制 成樱桃酒饮用。由于它色形俱佳,还经常作为其 他食品和饮料的点缀,使之相得益彰。 樱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所含的维生素比较 全面,不仅维生素A的含量很高,是苹果、橘子的 4~5 倍,而且含有较多的维生素 B 族和维生素 C。 樱桃中含有钙、磷、钾、镁等许多矿物质,特别是铁 元素,每100克樱桃中铁含量高达59毫克,是益 气补血的最佳果品。 樱桃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由于樱桃中的 铁含量居于各种水果的首位,铁元素又是合成血 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因而对预防和辅助治疗贫血 效果显著。樱桃性属温热,有益中补气、强身健体 的功效,并能祛风除湿。樱桃还有杀菌、解毒的功 效。对于爱美的女士来说,樱桃能滋润皮肤、养颜 美容,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美容果”。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樱桃 树非常娇嫩,很难经受风霜雨雪,对自然界中恶劣 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怕冷,怕热,怕旱,怕涝,还 容易受病虫害的侵袭,成活率不高,等到结果成熟 更加不易。由于其味道甘甜的特点,又容易招来 许多鸟类的啄食。因此,要想吃到美味的樱桃,确 实需要付出许多的汗水、心血和精力。 林金石 父亲依然固执地经营着他那家中药铺。 父亲经营他的中药铺已有四十多年了。 四十多年前,由于物资匮乏,生活水平落后,在我 们偏僻的村子里,没有一家诊所。村里的人们凡 有个感冒发烧、头疼脑热的,都得步行十多里路到 镇上的卫生所看病,麻烦不说,还常常延误治疗。 记得有一年冬天,邻居张叔的儿子在半夜 里突然发起了高烧,那时天还下着冷雨。张叔和 张婶连夜背着儿子往镇卫生所赶。然而,由于烧 得太厉害了,加上路途遥远,待到了医院,虽 挽救了生命,但他们的儿子却因错过最佳治 疗时间,智力一直维持在五六岁阶段。 那时,父亲学的是中医,毕 业后被分配在县里一所中医院 当医师。当他知道这件事后,痛心 不已。经过几天心理斗争后,他决 定辞去县医院的工作,毅然回到村 里开起了中药铺。村里的邻居们听 说父亲要在村里开药铺后,都纷纷 赞成并前来帮忙。 自从在村里开了药铺后,父亲就更 忙了。为了能及时知悉有人前来看病, 他干脆搬到了客厅睡,同时还做好了24小 时随时待命的准备。 有一回晚上,我们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 的 敲 门 声 惊 醒 了。 一 看 时 间,已 经 是 凌 晨 三 点多了,父亲二话不说,急匆匆翻身起床,穿 上白大褂,戴上口罩,拿起听诊器便开始问 诊了。还有好几次,我们正在就餐时,突然 听到屋外有人喊:“林医生……”这时,父亲匆忙 丢下刚扒了几口的饭,披挂整齐地出去了…… 总之,一年四 季,父 亲 总 是 没 有 生 活 规 律 地 忙 碌着。 村里有了父亲,有了中药铺,人们就像抓到 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只要他们身体稍微感到有 一点不适,就会马上来找父亲。对那些简单头疼、 牙疼之类小病的患者,父亲连药费都不收。而对 于那些病情较严重或较急的患者,父亲便会叫上 我和母亲为他打下手。母亲曾抱怨过父亲这么 做太吃亏。父亲听后,很是生气: “身为医生,就 应负起救死扶伤的责任,为百姓造福,更何况我 们都是左邻右舍,大家情同手足,又何必计较? 所谓医者仁心,就应该这么做!”母亲听了,满脸 通红,从此再也没抱怨过父亲,甚至还很积极地 配合父亲。 由于父亲憨厚老实,又乐于助人,给患者看 病基本都能药到病除,大家对父亲都非常信任, 还夸父亲是“再世华佗”。 时光荏苒,转眼过去了几十年,人们的生 活水平已大大提高了,村里也陆续出现了几 家现代化诊所,设备非常先进,人们看病已不是 什么难题了。父亲的老式中药铺渐渐变得“门庭 冷落”,这使得他脸上布满了落寞。每当看到父 亲落寞的神情时,我便会劝道: “爸,别开了……” 还没等我说完,父亲便摇头道: “这怎么行呢?我 既然是一名医生,就应把自己贡献在医学上, 为大家驱除病痛,怎能就此袖手旁观,做个 ‘闲人’呢?” 至今,父亲的中药铺依然在村子里静静守 候着。 范志伟 夏季的黎明早早来了,带着让人不能直视的 光芒。 清晨六点,一只麻雀停在了抢救室巨大的落 地窗前。它用敏锐而灵动的眼神观看着抢救室 内的忙忙碌碌。 一缕阳光从没有紧闭的门缝中透了进来,带 着盛夏赋予它的热度。 抢救室内是一个世界,抢救室外是另一个世界。 1 凌晨两点,我刚盯着一位重症患者做完检 查,突然听见一阵女人焦急的哭喊呼救声。 “医 生,快给我们看看!” 我下意识扭过头去,只见一位年轻女性正推 着一位老年男性站在抢救室的门口。女子红着 脸带着哭腔呼救着,焦急慌张到跳脚。坐在轮椅 上的患者已经没有了意识,头斜扭在一边,口角 有着明显的分泌物。 凭直觉来判断,眼前的男性患者已经病情 危重,甚至有着性命之忧。我跑过去,在判断 了患者存在呼吸和心跳之后,我稍稍有些放心 了。但就在我准备同女子一起将患者从轮椅 上抬上病床之时,患者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 突发肢体抽搐。 “怎么办,怎么办,医生你快救救他!”眼前 正在抽搐的患者让女子更加慌张了。 来不及戴上手套,我一边用手扶着患者的头 部以免出现呕吐物窒息,一边给搭班护士下达着 医嘱。用药之后,患者渐渐停止了抽搐。 2 待患者病情稍稳定之后,我才有时间去向家 属了解具体的情况。 躺在我面前的老张,是一位 62 岁的男性。 而慌张跳脚落泪的正是老张的女儿,30岁左右。 从她的口中,我得知了关于老张的具体信 息。老张患有高血压病 20 多年,平日里大量抽 烟饮酒,虽然服用降压药,但是从未有效控制过。 “血压高的时候,我们也劝过他,但他不听劝,还 要同我们吵。我妈不给他钱买烟买酒,他就到处 向别人借……” 直到三年前,常年累积的病变终于爆发,老 张发生了急性脑梗死,虽然没有要了命,却给老 张带来了严重的肢体残疾。从此之后,老张仅能 依靠拐杖行动。 27个小时之前,老张在家中不慎摔倒。 “当时为什么没有来医院?” 同刚到医院之时相比,老张的女儿已经恢复 了些理智,她告诉我: “刚摔倒的时候我不在家, 回家后我看他除了不想说话之外并没有什么,就 想着再观察一段时间。” “那为什么现在又送到医院来了?”老张的 病情必然不会像女儿说的那般轻描淡写。 “我妈夜里起床才发现,他不能动弹了,就像 三年前中风一样!”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会有人无缘无故患病,更 加不会有人莫名其妙突然陷入绝境。只不过是 因为我们没有发现那些早已经存在的病变,没有 重视那些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罢了。 “现在也有可能是中风,等病情稳定之后要 做一些检查。下次遇见这种情况应该早点来医 院!”做完必要的沟通之后,我终究还是没有忍 住心中对老张被耽误 27 个小时的不满。 3 检查后,我的推测被验证了,导致老张意识 不清伴肢体抽搐的根本原因正是又一次的中风。 只不过三年前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而这一次则 是出血性脑卒中。出血量不仅很大,而且已经形 成脑疝,可能会要了老张的命。 面对电脑显示屏上的 CT 片子,老张的女儿 再次慌乱起来。她左手捂着自己的嘴巴,右手紧 握着我的座椅靠背,除了抽泣声,并没有任何话。 停顿了几秒钟后,我率先打破了沉重的气 氛: “我马上请专科医生会诊,看看下一步是开刀 手术还是保守治疗。你现在打电话通知家里人。 这么大的事情,应该商量一下!” “很严重吗?” 看着眼前这位女儿,虽然觉得自己的话有些 残忍,但却不得不如实告诉她: “不仅很严重,而 且要命,随时会要命!” “可我妈还在家带孩子,来不了,怎么办?” 原来她的孩子刚满一周岁,丈夫还在外地出差, 所以才会在凌晨独自将老张送进医院。 “那你的兄弟姐妹呢?” “我哥哥也在外地,赶回来最少两个小时!” “那你能做主吗?” 躺在病床上已经昏迷的老张正在同死神进 行着殊死搏斗,抢救室内的医务人员正在为挽救 老张而不懈努力着。 面对抉择,老张的女儿却犹豫了,不能做 主。电话的另一头,正在赶往医院的儿子要求道: “暂时不要手术,不要住院,等我到了之后再做 决定!” 在告知了病情和风险之后,我不得不再三明 确: “患者病情随时会变化,死亡可能性非常大, 你要为自己耽误的时间负责任!” 4 凌晨三点四十分,就连抢救室内因为心力衰 竭而不能平卧的病人都已经睡下。 老张的儿子,赶到了抢救室。“不是说没 事嘛,怎么这个样子了?”他第一句话便是质 问妹妹。 “开始是没有问题,夜里才发现的。”妹妹红 着眼睛抹着眼泪辩解着。 很显然,他对妹妹的答案不满意: “下午不是 说有头痛的吗?为什么下午没有来医院看?” 直到此刻,我才知道原来事情的真相并不是 如老张女儿说的那样,最起码,她向我隐瞒了患 者跌倒后曾有明显头痛的事实。可惜的是,如今 这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办公室里,老张的儿子签下了字: “放弃积极 有创抢救,拒绝住院,拒绝心肺复苏,自动离院, 后果自负!” 这几个字虽然常常出现在我的日常工作之 中,但每一次面对它们的时候我都会觉得无比沉 重。因为在这几个常用字的背后不仅代表着一 条生命的流逝,也表示着一个完整家庭的破裂和 一段辛酸往事的开始。 在人来人往的抢救室之中,我站在办公桌 的一边看着老张的儿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 它们,听着他急促的呼吸声和纸张上发出的写 字声。 深昏迷之中的老张已经不再可能有任何意 识了,他自然也不会知道天明后自己就会被带离 医院。心电监护上变化的数字不停发出着警报, 趴在床边的女儿不停抽泣,签字后的儿子不停打 着电话开始为老张准备后事。 看着眼前这位没有和我说过一个字却又曾 让我心急如焚的病人,突然一股悲凉袭上心头: “是不是每个人都注定有着这么一天?” 我坐在角落里,背对着落地窗外比黑色还要 黑的黑夜,面朝着比千斤还要沉重的人们。 时光总是要流走的,就像生命终将是要 逝去。 “医生,你看我爸流泪了,是不是还有 救?”哭红了眼睛,哭干了眼泪的女儿在为老 张梳头时突然发现了老张眼角的泪水,慌忙向 我呼喊。 我知道瞳孔已经散大到边,心跳呼吸正在消 失的老张哪里还有什么希望,但除了摇摇头之 外,我却又不忍心对她说出更加残酷的话来。 我知道,在老张们眼角没有落下的泪珠里, 一定饱含着一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我知道,老张们这最后的一滴泪水,不仅不 会干涸,而且还会流进我们内心最深处。 5 清晨六点三十五分,忙碌了一整夜的儿子用 沙哑的声音向我道别,我将病历本交给他,将所 有检查治疗记录交给他,将老张也交给了他。 看着被家属们抬走的老张,看着站在人群 外围的儿子偷偷用手拭了拭眼泪,看着打开抢 救室大门时蜂拥而至的阳光,看着被人声惊吓 而振翅离开的麻雀,看着抢救室门外那熟悉而 又陌生的世界,我知道新的一天到来后,又将会 有无数个老张同我发生着素昧平生却生死攸关 的关系。 那只麻雀飞走了,有没有带走我的病人?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Aug-2019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8 JIANKANG  RENWEN责任编辑 / 王宇润  版式 / 张妙婷  韩伟电话 /(010)83025781  E-mail:[email protected] 2019 年 7 月 11 日  星期四健康人文

社 址:北 京 市 海 淀 区 文 慧 园 南 路 甲 2 号    邮 编:100082    电 话:总 编 室:(010)62242418      媒 体 策 划 中 心 / 发 行 部:(010)83025753    广 告 经 营 许 可 证:京 海 工 商 广 字 第 0380 号    定 价:每 份 1.3 元    全 年 定 价:300 元    工 人 日 报 社 印 刷 厂 印 刷

医言堂

腾跃 QC 小组:智能化打造“无人之境”

那只飞走的麻雀

□ 梁祥耀

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腾跃 QC 小组

成立于 2010 年,共有成员 6 人,曾多次参与全国

医药行业 QC 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均获得一等

奖。腾跃 QC 小组历年发表的均为攻关型课题,

如“提高小容量注射剂 1 号车间压差合格率”“降

低空调系统运行成本”等。而这次,小组成员迎

来了一个新的挑战,发表课题为创新型课题——

建立一套冻干车间智能环境监控系统。

近年来,中国医药行业正在进行降低资源消

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革新,

推动医药工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前进。冻干车间

HVAC 系统无风量、压差自动调节功能,压差控

制依靠人员手动操作,耗费人力进行调节,智能化

水平低。建立一套车间智能环境监控系统,有助

于减少用工、提高车间的环境监控水平。为确保

无菌生产环境,此次腾跃小组将以行业控制标准

为目标,将压差控制波动范围降至 2.5Pa。

目标既定,腾跃小组成员放弃晚上和周末休

息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咨询专业人士,调研相关

项目,开始熟悉智能环境监控系统组成,根据车

间空调系统的现状,筛选出适合冻干车间的监控

系统。

结合车间目前各系统的运行状况,小组成员

们提出了综合智能化水平、施工工期、投资成本等

因素分析各自的优缺点,最终决定在原有硬件的

基础上,重新配置软件。

紧接着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你选温湿度传感

器,我选压差传感器,他选门磁传感器。对于控制

阀门的安装,小组成员爬夹层、测数据,通过连续

几天的奋战,精确计算出需要安装的控制阀门位

置、尺寸以及数量,并确定最终的系统方案。

项目推进过程中,工期紧、任务重,小组成员

跟进项目的现场安装、调试,经常加班到晚上 12

点,在工期内完成安装调试,顺利保证后续验证工

作的开展。

通过半年的努力,最终一套适合冻干车间的

智能监控系统投入使用,成功将冻干车间压差波

动控制在 2.5Pa 以内,既提高冻干车间洁净车间

压差稳定性,又符合冻干车间的实际情况,减少人

员的操作,实现了车间洁净区压差、温湿度的监

控。空气、水分、温度……在智能监控系统的指挥

下被完美“收编”,成为助力车间智能制造、确保

无菌生产的新力量。

樱桃好吃树难栽

□ 崔敬之

宋代词人蒋捷的名作《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词中“樱桃”变红、成熟的优美意象,曾给我留

下深刻的印象。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

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

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年少时的我并

不在意其愁苦的主题,而是特别欣赏其中樱桃意

象的可爱。就着优美的诗句,再吃起樱桃来,也觉

得更加美味可口了。

樱桃的成熟期很早,在一年中最早结果和成

熟,所以有“新春第一果”的美誉和“百果第一枝”

的雅称。由于连嘴俏的黄莺(黄鹂)都非常喜欢

啄食这种果实,所以被称为“莺桃”。后来,根据

形声字的字形组合规律,“莺桃”又渐渐地演变成

了“樱桃”。

樱桃是蔷薇科落叶乔木,它的地域适应性较

强,在我国的南方和北方都有栽种。我国栽种的

樱桃有 4 个品种,分别是中国樱桃、欧洲甜樱桃、

欧洲酸樱桃、毛樱桃。常见的大樱桃为欧洲甜樱

桃,小樱桃为中国樱桃。樱桃的果实属浆果类,形

状为圆形,小巧玲珑,状如珍珠,特别精巧可爱。

樱桃成熟后,颜色鲜红,溢朱流丹,色泽光洁,晶莹

剔透,仿佛一颗颗红色的玛瑙,看一眼,就让人馋

涎欲滴。

樱桃味道甘甜,而又稍微带着点淡淡的酸味,

让人长吃不厌,回味无穷。樱桃既是季节性的时

令鲜食佳果,又可以制成罐头长期食用,还可以制

成樱桃酒饮用。由于它色形俱佳,还经常作为其

他食品和饮料的点缀,使之相得益彰。

樱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所含的维生素比较

全面,不仅维生素 A 的含量很高,是苹果、橘子的

4~5 倍,而且含有较多的维生素 B 族和维生素 C。

樱桃中含有钙、磷、钾、镁等许多矿物质,特别是铁

元素,每 100 克樱桃中铁含量高达 59 毫克,是益

气补血的最佳果品。

樱桃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由于樱桃中的

铁含量居于各种水果的首位,铁元素又是合成血

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因而对预防和辅助治疗贫血

效果显著。樱桃性属温热,有益中补气、强身健体

的功效,并能祛风除湿。樱桃还有杀菌、解毒的功

效。对于爱美的女士来说,樱桃能滋润皮肤、养颜

美容,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美容果”。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樱桃

树非常娇嫩,很难经受风霜雨雪,对自然界中恶劣

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怕冷,怕热,怕旱,怕涝,还

容易受病虫害的侵袭,成活率不高,等到结果成熟

更加不易。由于其味道甘甜的特点,又容易招来

许多鸟类的啄食。因此,要想吃到美味的樱桃,确

实需要付出许多的汗水、心血和精力。

父亲的

□ 林金石

父亲依然固执地经营着他那家中药铺。

父 亲 经 营 他 的 中 药 铺 已 有 四 十 多 年 了。

四十多年前,由于物资匮乏,生活水平落后,在我

们偏僻的村子里,没有一家诊所。村里的人们凡

有个感冒发烧、头疼脑热的,都得步行十多里路到

镇上的卫生所看病,麻烦不说,还常常延误治疗。

记得有一年冬天,邻居张叔的儿子在半夜

里突然发起了高烧,那时天还下着冷雨。张叔和

张婶连夜背着儿子往镇卫生所赶。然而,由于烧

得太厉害了,加上路途遥远,待到了医院,虽

挽救了生命,但他们的儿子却因错过最佳治

疗时间,智力一直维持在五六岁阶段。

那时,父亲学的是中医,毕

业后被分配在县里一所中医院

当医师。当他知道这件事后,痛心

不已。经过几天心理斗争后,他决

定辞去县医院的工作,毅然回到村

里开起了中药铺。村里的邻居们听

说父亲要在村里开药铺后,都纷纷

赞成并前来帮忙。

自从在村里开了药铺后,父亲就更

忙了。为了能及时知悉有人前来看病,

他干脆搬到了客厅睡,同时还做好了 24 小

时随时待命的准备。

有 一 回 晚 上,我 们 在 睡 梦 中 被 一 阵 急 促

的敲门声惊醒了。一看时间,已经是凌晨三

点多了,父亲二话不说,急匆匆翻身起床,穿

上白大褂,戴上口罩,拿起听诊器便开始问

诊了。还有好几次,我们正在就餐时,突然

听到屋外有人喊:“林医生……”这时,父亲匆忙

丢下刚扒了几口的饭,披挂整齐地出去了……

总之,一年四季,父亲总是没有生活规律地忙

碌着。

村里有了父亲,有了中药铺,人们就像抓到

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只要他们身体稍微感到有

一点不适,就会马上来找父亲。对那些简单头疼、

牙疼之类小病的患者,父亲连药费都不收。而对

于那些病情较严重或较急的患者,父亲便会叫上

我和母亲为他打下手。母亲曾抱怨过父亲这么

做太吃亏。父亲听后,很是生气:“身为医生,就

应负起救死扶伤的责任,为百姓造福,更何况我

们都是左邻右舍,大家情同手足,又何必计较?

所谓医者仁心,就应该这么做!”母亲听了,满脸

通红,从此再也没抱怨过父亲,甚至还很积极地

配合父亲。

由于父亲憨厚老实,又乐于助人,给患者看

病基本都能药到病除,大家对父亲都非常信任,

还夸父亲是“再世华佗”。

时光荏苒,转眼过去了几十年,人们的生

活 水 平已大大提高了,村里也陆续出现了几

家现代化诊所,设备非常先进,人们看病已不是

什么难题了。父亲的老式中药铺渐渐变得“门庭

冷落”,这使得他脸上布满了落寞。每当看到父

亲落寞的神情时,我便会劝道:“爸,别开了……”

还没等我说完,父亲便摇头道:“这怎么行呢?我

既然是一名医生,就应把自己贡献在医学上,

为 大 家 驱 除 病 痛,怎 能 就 此 袖 手 旁 观,做 个

‘闲人’呢?”

至今,父亲的中药铺依然在村子里静静守

候着。

中药铺

□ 范志伟

夏季的黎明早早来了,带着让人不能直视的

光芒。

清晨六点,一只麻雀停在了抢救室巨大的落

地窗前。它用敏锐而灵动的眼神观看着抢救室

内的忙忙碌碌。

一缕阳光从没有紧闭的门缝中透了进来,带

着盛夏赋予它的热度。

抢救室内是一个世界,抢救室外是另一个世界。

1

凌晨两点,我刚盯着一位重症患者做完检

查,突然听见一阵女人焦急的哭喊呼救声。 “医

生,快给我们看看!”

我下意识扭过头去,只见一位年轻女性正推

着一位老年男性站在抢救室的门口。女子红着

脸带着哭腔呼救着,焦急慌张到跳脚。坐在轮椅

上的患者已经没有了意识,头斜扭在一边,口角

有着明显的分泌物。

凭直觉来判断,眼前的男性患者已经病情

危重,甚至有着性命之忧。我跑过去,在判断

了患者存在呼吸和心跳之后,我稍稍有些放心

了。但就在我准备同女子一起将患者从轮椅

上抬上病床之时,患者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

突发肢体抽搐。

“怎么办,怎么办,医生你快救救他!”眼前

正在抽搐的患者让女子更加慌张了。

来不及戴上手套,我一边用手扶着患者的头

部以免出现呕吐物窒息,一边给搭班护士下达着

医嘱。用药之后,患者渐渐停止了抽搐。

2

待患者病情稍稳定之后,我才有时间去向家

属了解具体的情况。

躺在我面前的老张,是一位 62 岁的男性。

而慌张跳脚落泪的正是老张的女儿,30 岁左右。

从她的口中,我得知了关于老张的具体信

息。老张患有高血压病 20 多年,平日里大量抽

烟饮酒,虽然服用降压药,但是从未有效控制过。

“血压高的时候,我们也劝过他,但他不听劝,还

要同我们吵。我妈不给他钱买烟买酒,他就到处

向别人借……”

直到三年前,常年累积的病变终于爆发,老

张发生了急性脑梗死,虽然没有要了命,却给老

张带来了严重的肢体残疾。从此之后,老张仅能

依靠拐杖行动。

27 个小时之前,老张在家中不慎摔倒。

“当时为什么没有来医院?”

同刚到医院之时相比,老张的女儿已经恢复

了些理智,她告诉我:“刚摔倒的时候我不在家,

回家后我看他除了不想说话之外并没有什么,就

想着再观察一段时间。”

“那为什么现在又送到医院来了?”老张的

病情必然不会像女儿说的那般轻描淡写。

“我妈夜里起床才发现,他不能动弹了,就像

三年前中风一样!”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会有人无缘无故患病,更

加不会有人莫名其妙突然陷入绝境。只不过是

因为我们没有发现那些早已经存在的病变,没有

重视那些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罢了。

“现在也有可能是中风,等病情稳定之后要

做一些检查。下次遇见这种情况应该早点来医

院!”做完必要的沟通之后,我终究还是没有忍

住心中对老张被耽误 27 个小时的不满。

3

检查后,我的推测被验证了,导致老张意识

不清伴肢体抽搐的根本原因正是又一次的中风。

只不过三年前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而这一次则

是出血性脑卒中。出血量不仅很大,而且已经形

成脑疝,可能会要了老张的命。

面对电脑显示屏上的 CT 片子,老张的女儿

再次慌乱起来。她左手捂着自己的嘴巴,右手紧

握着我的座椅靠背,除了抽泣声,并没有任何话。

停顿了几秒钟后,我率先打破了沉重的气

氛:“我马上请专科医生会诊,看看下一步是开刀

手术还是保守治疗。你现在打电话通知家里人。

这么大的事情,应该商量一下!”

“很严重吗?”

看着眼前这位女儿,虽然觉得自己的话有些

残忍,但却不得不如实告诉她:“不仅很严重,而

且要命,随时会要命!”

“可我妈还在家带孩子,来不了,怎么办?”

原来她的孩子刚满一周岁,丈夫还在外地出差,

所以才会在凌晨独自将老张送进医院。

“那你的兄弟姐妹呢?”

“我哥哥也在外地,赶回来最少两个小时!”

“那你能做主吗?”

躺在病床上已经昏迷的老张正在同死神进

行着殊死搏斗,抢救室内的医务人员正在为挽救

老张而不懈努力着。

面对抉择,老张的女儿却犹豫了,不能做

主。电话的另一头,正在赶往医院的儿子要求道:

“暂时不要手术,不要住院,等我到了之后再做

决定!”

在告知了病情和风险之后,我不得不再三明

确:“患者病情随时会变化,死亡可能性非常大,

你要为自己耽误的时间负责任!”

4

凌晨三点四十分,就连抢救室内因为心力衰

竭而不能平卧的病人都已经睡下。

老张的儿子,赶到了抢救室。“不是说没

事嘛,怎么这个样子了?”他第一句话便是质

问妹妹。

“开始是没有问题,夜里才发现的。”妹妹红

着眼睛抹着眼泪辩解着。

很显然,他对妹妹的答案不满意:“下午不是

说有头痛的吗?为什么下午没有来医院看?”

直到此刻,我才知道原来事情的真相并不是

如老张女儿说的那样,最起码,她向我隐瞒了患

者跌倒后曾有明显头痛的事实。可惜的是,如今

这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办公室里,老张的儿子签下了字:“放弃积极

有创抢救,拒绝住院,拒绝心肺复苏,自动离院,

后果自负!”

这几个字虽然常常出现在我的日常工作之

中,但每一次面对它们的时候我都会觉得无比沉

重。因为在这几个常用字的背后不仅代表着一

条生命的流逝,也表示着一个完整家庭的破裂和

一段辛酸往事的开始。

在人来人往的抢救室之中,我站在办公桌

的一边看着老张的儿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

它们,听着他急促的呼吸声和纸张上发出的写

字声。

深昏迷之中的老张已经不再可能有任何意

识了,他自然也不会知道天明后自己就会被带离

医院。心电监护上变化的数字不停发出着警报,

趴在床边的女儿不停抽泣,签字后的儿子不停打

着电话开始为老张准备后事。

看着眼前这位没有和我说过一个字却又曾

让我心急如焚的病人,突然一股悲凉袭上心头:

“是不是每个人都注定有着这么一天?”

我坐在角落里,背对着落地窗外比黑色还要

黑的黑夜,面朝着比千斤还要沉重的人们。

时 光 总 是 要 流 走 的,就 像 生 命 终 将 是 要

逝去。

“医 生,你 看 我 爸 流 泪 了,是 不 是 还 有

救?”哭红了眼睛,哭干了眼泪的女儿在为老

张梳头时突然发现了老张眼角的泪水,慌忙向

我呼喊。

我知道瞳孔已经散大到边,心跳呼吸正在消

失的老张哪里还有什么希望,但除了摇摇头之

外,我却又不忍心对她说出更加残酷的话来。

我知道,在老张们眼角没有落下的泪珠里,

一定饱含着一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我知道,老张们这最后的一滴泪水,不仅不

会干涸,而且还会流进我们内心最深处。

5

清晨六点三十五分,忙碌了一整夜的儿子用

沙哑的声音向我道别,我将病历本交给他,将所

有检查治疗记录交给他,将老张也交给了他。

看着被家属们抬走的老张,看着站在人群

外围的儿子偷偷用手拭了拭眼泪,看着打开抢

救室大门时蜂拥而至的阳光,看着被人声惊吓

而振翅离开的麻雀,看着抢救室门外那熟悉而

又陌生的世界,我知道新的一天到来后,又将会

有无数个老张同我发生着素昧平生却生死攸关

的关系。

那只麻雀飞走了,有没有带走我的病人?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