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加载絮凝法除微蚀液中的铜离子 —— 第二次汇报

12
磁磁磁磁磁磁磁磁磁磁磁磁磁磁磁 —— 磁磁磁磁磁 汇汇汇 汇汇 汇汇汇汇2013-9-12

Upload: sasha-obrien

Post on 01-Jan-2016

6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磁加载絮凝法除微蚀液中的铜离子 —— 第二次汇报. 汇报人:罗曼 汇报时间: 2013-9-12. 1 、静态烧杯部分实验进展. 2 、小试装置设计出现的问题. 目录. 3 、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1 、静态烧杯部分实验进展 --- 做淀粉 -COD 对应曲线. 淀粉溶液的配制 :取 5 个 500ml 的烧杯各加入约 200ml 的超纯水,置于恒温 水浴中,加热至 90 度 ,随后 多次少量缓慢 加入事先称量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磁加载絮凝法除微蚀液中的铜离子          —— 第二次汇报

磁加载絮凝法除微蚀液中的铜离子 —— 第二次汇报

汇报人:罗曼汇报时间: 2013-9-12

Page 2: 磁加载絮凝法除微蚀液中的铜离子          —— 第二次汇报

目录

1 、静态烧杯部分实验进展

2 、小试装置设计出现的问题

3 、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Page 3: 磁加载絮凝法除微蚀液中的铜离子          —— 第二次汇报

淀粉溶液的配制:取 5 个 500ml 的烧杯各加入约 200ml 的超纯水,置于恒

温 水浴中,加热至 90 度,随后多次少量缓慢加

入事先称量 好

( 60mg 、 90mg 、 120mg 、 150mg 、 180mg )的淀粉, 同时用玻璃棒快速搅拌,直至淀粉溶液近似透

明、底部 没有淀粉颗粒沉淀时停止搅拌,取出冷却至室

温后移至 250ml 的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淀粉溶液配制完成。

Page 4: 磁加载絮凝法除微蚀液中的铜离子          —— 第二次汇报

测溶液

结束

测 COD 的方法: A 、标定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取 1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0.1000mol/L )稀释至100ml, 加入 30ml 浓硫酸,摇匀冷却至室温,加入 3 滴邻菲啰啉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

溶液标定,溶液由橙色—蓝绿色最后变为红棕色即为滴定终点,记录下用掉的硫酸亚铁铵的体积。

故 C 平均 ( 硫酸亚铁铵 )=0.1029mol/L

高锰酸钾的体积 V 10.00ml 10.00ml 10.00ml

滴定用掉的硫酸亚铁铵的体积 V

9.70ml 9.70ml 9.75ml

硫酸亚铁铵的浓度 C 0.1031mol/L 0.1031mol/L 0.1026mol/L

Page 5: 磁加载絮凝法除微蚀液中的铜离子          —— 第二次汇报

B 、测 COD :准确吸取 6 份 3.00ml 水样(其中一份空白样),置于 50ml 具密封塞的加热管中,加入 1ml 掩蔽剂,混匀。然后加入 3.0ml 消解液和 5ml 催化剂,旋紧密封塞混匀。然后将加热器接通电源,把加热管放入加热器中,待温度达到165℃ 时,打开计时开关,待加热器工作 22min 之后自动报时。取出加热管,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

淀粉量 /mg 用掉的硫酸亚铁铵的体积 V11/ml

用掉的硫酸亚铁铵的体积 V12/ml

用掉的硫酸亚铁铵的体积 V1/ml(平均 )

空白 6.00 6.00 6.00( V0)60 5.15 5.10 5.125

90 4.65 4.70 4.675

120 4.25 4.25 4.25

150 3.75 3.70 3.725

180 3.30 3.35 3.325

Page 6: 磁加载絮凝法除微蚀液中的铜离子          —— 第二次汇报

C 、结果计算:

淀粉量 /mg

理论 COD( mg/L )

实验 COD( mg/L )

60 284.4444

240.10

90 426.6667

363.58

120 568.8889

480.20

150 711.1111

624.26

180 853.3333

734.02

Page 7: 磁加载絮凝法除微蚀液中的铜离子          —— 第二次汇报

吸取 0,0.50,1.00,3.00,7.00 和 10.0mL 铵标准使用液分别于50mL 比色管中 , 加水至标线 , 加 1.0mL 酒石酸钾溶液 , 混匀。加1.5mL 纳氏试剂 , 混匀。放置 10min 后 , 在波长 420nm 处 , 用光程 20mm 比色皿 , 以水为参比 , 测定吸光度 .

由测得的吸光度 , 减去零浓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后 , 得到校正吸光度 ,绘制以氨氮含量 (mg) 对校正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

Page 8: 磁加载絮凝法除微蚀液中的铜离子          —— 第二次汇报

氨氮浓度( mg/ml) 0

0.00

5 0.01 0.03 0.05 0.07 0.1

吸光度 0

0.01

9

0.03

5

0.10

7

0.18

5

0.26

2 0.37

Page 9: 磁加载絮凝法除微蚀液中的铜离子          —— 第二次汇报
Page 10: 磁加载絮凝法除微蚀液中的铜离子          —— 第二次汇报

总流量: 413.7m3/h尺寸: 10.0m 15.0m﹡PAC 水力停留时间: 5min磁粉水力停留时间: 10min沉淀池水力停留时间: 15min

总流量: 166.7m3/h尺寸: 8.0m 16.0m﹡PAC 水力停留时间: 5.5min磁粉水力停留时间: 10min沉淀池水力停留时间:10min

总流量: 1000m3/d快混池 V=14.4m3快混池水力停留时间: 13.82minPAM 慢混池 V=14.4m3PAM 慢混池力停留时间: 13.82min

总流量: 3300m3/h反应池尺寸 :5.3m 7.7m﹡ ﹡6.5m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4.82min沉淀池尺寸: 13.8m 13.8m﹡

4.4m﹡沉淀池水力停留时间:15.23min

Page 11: 磁加载絮凝法除微蚀液中的铜离子          —— 第二次汇报

看常颖博士的博士论文(关于分形理论方面);按照实验方案配制原始微蚀液并测其中的 COD、氨氮和铜离子浓度;

做 PAC处理微蚀废液实验部分,其中包括 PAC投加量、静沉(搅拌)时间、 PH值对铜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 PAC去除铜离子的最佳实验条件;

做 PFS处理微蚀废液实验部分,其中包括 PFS投加量、静沉(搅拌)时间、 PH值对铜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 PFS去除铜离子的最佳实验条件;

把 PAC 、 PFS对铜离子去除效果进行比较,得出最优混凝剂;完成小试装置图的工作。

Page 12: 磁加载絮凝法除微蚀液中的铜离子          —— 第二次汇报

结束

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