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烛光朗照大地 - crcn.com.cncrcn.com.cn/images/2017-09/09/4/201709094_pdf.pdf · 彭...

1
广告部电话:( 010 52689201 传真:( 010 52689200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 0250 号( 1- 1 经济日报印刷厂印刷 星期二、四、六出版 单价:每份 1 季价: 39 全年定价:156 邮发代号: 1—57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 40 邮政编码: 100855 电子报网址: www.crcn.com.cn 新闻部电话:( 010 52689207 政文部电话:( 010 52689202 记者评论部:( 010 52689208 美术摄影部电话:( 010 52689215 办公室电话:( 010 52689219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编:童 美编:李天一 责校:李默涵 2017 9 9 星期六 4 4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每当想起在 成长道路上为我“传道授业解惑”的那 些老师,内心温暖的同时是对他们的尊 敬和思念,多少个黎明,牵着朝霞做伴; 多少个黄昏,踏着晚霞归还。 记忆中的校园,学校操场的四周种 满了高大魁梧的法国梧桐,郁郁葱葱, 枝繁叶茂。在这里,老师像春风一样温 暖着每个稚嫩的孩童,如细雨般滋润着 我们的心田。记得参加奥林匹克数学 竞赛的时候,老师经常在放学后为我们 补习功课,再三嘱咐不管是学习还是做 事都要细心。五年的小学生涯在懵懵 懂懂与天真愉悦中度过,但是,三尺讲 台上为我们灌溉的点点滴滴让我终身 受益。 初中时,我开始有点小叛逆。课堂 上,做小动作、传纸条,和同桌说悄悄 话,对于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开始 敷衍了事。最先发现问题的是数学老 师。当时,李老师已到了退休年龄,我 们是他教的最后一届学生。课间休息 时,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 地教导我,做人要谦卑,不骄不躁。还 有教英语课的李老师,至今我仍记得 她讲课时的专注神情。那时教室里连 吊扇都没有,酷热的夏天,我们坐在课 桌前,早已汗流浃背,而她汗水湿透了 衣服却全然不顾,手执粉笔在黑板上 “沙沙沙”地写着,滴滴汗水中,把知识 传递。 高中的课程比较紧张,所以老师对 学生的管理也比较严格,甚至可以说是 苛刻。在私下里我们对老师的“严管” 埋怨不断,甚至会给老师起各种各样的 绰号。如今,回忆那段时光,一摞一摞 书堆后除了疲于学习的我们,还有辛苦 育人的老师。因材施教,善启心灵。 紧张的高中生涯在高考结束的铃声 中终结。随之而来的是轻松、自由的大 学生活。在大学,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未来即将 要从事的行业,学习如何规划自己的职 业生涯,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懂得 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课本以外 的知识,使我们褪去青涩,在步入工作岗 位后快速成长、成熟起来。毕业后,与老 师也有过几次联系,每每需要帮助时,他 们总是及时给予援手,在专业方面耐心 讲解,并提供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说 是雪中送炭一点都不为过。 三尺讲台,一黑板,粉笔无数。是 老师用慷慨无私的奉献教授了我们 知识,并让我们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是老师用“润物细无声”的教诲让我 们内心敞亮,看到了视线之外更广阔 的世界。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 日月长。老师,您是值得我一生铭记 与感恩的人。在这个属于您的节日, 因为人在他乡我不能亲手送一束花, 道一声感谢,但是我在心里默默许下 诺言,回去看看老师,就在今年,就在 十一假期。 作者单位:中铁十五局城建公司 一支支粉笔 书写峥嵘岁月与诗书年华 一张张笑靥 是你曾经求知的模样 你说风吹不灭蜡烛 更吹不走密密蚕丝 和煦的笑容 让知识悄悄生了根 你说明净的教室 还有那一张张纯真的脸 是你内心最柔软的天地 映在玻璃窗上 摇曳着的 是你永恒不变的炽热理想 夜的风儿吹 从白天到黑夜 你站在花丛里 当花骨朵开了又开 你依旧是你 亲爱的老师 我愿摘取那早春最鲜嫩的绿叶 夹在你的教案里 伴你走过每一个 热血燃烧的清晨与夕阳 亲爱的老师 我愿在深夜弹奏最动听的歌曲 送入你恬静的梦乡 伴你走过每一个 春秋和冬夏 作者单位:中铁十九局矿业公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我的筑路 生涯里,遇到的第一位老师是费好峰, 同事们都亲切地叫他“费叔”。 与师傅分别一年有余,近日同事提 及公司的老铁道兵们就要退休了,心里 倏地想起他。我们相识在云桂铁路,当 得知学文科专业的我首先会跟随测量队 学习实践时,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孩子,不管学的什么专业,了解工 地是必要的,别担心,叔带你。”费叔略 带河南口音的话让我倍感亲切。“费叔 测过的桥,可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哩!”第 一次听同事说这样的话还是有几分讶 异,然而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师傅仅 在云南地区的测量生涯就有11年,高 速路、隧道、桥梁、涵洞等,他走过的路 无数,他放过的点无数,而失误却一直 都是零。放点、复核、验算、记录……这 些一连串熟悉而又平凡的动作,师傅整 整干了30多年。 印象中,每一个微风拂面的清晨、 朝霞漫天的傍晚,我在对讲机的这头摆 弄仪器,师傅在那头漫山遍野打转点、 跑后视,经常能在镜头里瞅见这位老兵 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坚毅与笃定,与周围 的天广地阔竟是如此协调。对讲机里 还不时听着他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地对 我反复叮嘱着,每一句都随山谷旷远的 风飘向那七彩之巅。 那个傍晚,二工区因为设计变更要 临时征拆一条便道,变更图纸不能及时 到位。为了赢得征拆先机,师傅凭借扎 实的计算功底,根据现有图纸和便道草 图,一支笔、一张纸、一台计算机,加班 加点地算出了所有征拆点坐标。我在 一旁怔怔地看着,不懂,却毫无困意,当 场被费叔的敬业精神与高超技艺深深 折服。 工作之余,师傅总喜欢背着手,行 走在工地上,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而我则更像他的一个小跟班,爬过驻 地后面的小山头,走过刚刚抽芽的玉 米地,听他讲着自己的筑路故事,自 己的心也在此刻被他带入了那些惊 心动魄的回忆中,在带着清澈凉意的 晚风里,感受着筑路人的一暇惬意, 细细体味着自己的筑路时光。平淡 的生活里,也会因为我们在路边发现 一株铁皮石斛而兴奋不已。 与师傅分别是在玉磨项目,当时 自己急急促促把行李扔到了皮卡车 上,都没来得及对他说一声“再见”。 如今,这位老兵就要退休了,他一共 参建了13个项目,而我是他的第21个 徒弟。 9月,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玉磨项 目依旧是逼近四十几摄氏度的高温天 气,稍一动身就已汗流洽衣,而眼前这位 穿戴齐整、透着素朴与干练的老兵一如 往日地工作着,仿佛燥热的天气对他没 有任何影响。 师傅,愿我这筑路小溪的清乐,永远 在您深邃的山谷中回响。 作者单位:中铁十七局四公司 马俊丽 王海姣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师傅就要退休了 阳光普照,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 红。记得刚从事新闻工作时,有两位恩 师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铭记终身。 1979 年 初 ,我 写 了 篇《太 平 洋 不 太 平》的文章在新兵连墙报上发表,受到 连指导员表扬,从此与新闻结下了缘, 并幸运地遇到了两位老铁道兵恩师。 下连队后,《铁道兵》报天天伴我左 右。此报大多是三五百字施工训练方 面的表扬稿。借着新兵连指导员的鼓 励,我在训练、施工之余也开始起笔,由 此遇上了第一位恩师 —团部宣传股 新闻干事孔建安。 部队年年挑选有特长的新兵给予 重点培养,我被推举为报道员重点培养 对象,孔干事成为我“一对一”的老师。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孔干事带 我下连队采访。那时下连队采访吃住 都在被采访的班里,作息时间也同他们 一样。孔干事带着我一起参加他们的 大小劳动:提着铁桶打水洗脸,搞卫生、 大扫除,给班里烧“地火龙”,与他们同 甘共苦。 我问孔干事为什么不住在条件好 的营部或连部,孔干事道:“一是方便采 访;二是能够真情实感地体验,更能写 出‘有血有肉’的新闻稿。”对此,我铭记 至今。 孔干事还要求报道组每到一个连 队采访,必须出成果,不许交“空白” 卷。“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他常挂在嘴 边的一句话。所以,每次采访,认真做 好采访笔记是我一直坚持的习惯。记 得在16连采访时,巧遇连队分花生米。 细心的连长交待:“报道组享受班里战 士同等待遇。”我们也有份。孔干事不 干了,悄悄把我叫到门外,严肃地说: “小倪,咱俩是来采访的,不是连队的 兵,不享受本连战士的待遇,所以一个 花生米都不能拿。” 在稿件写作上,孔干事更是悉心指 导,从素材整理,到消息、通讯的成稿, 像指导小学生那样认真、细心。如果稿 子有较大问题,他就亲自动笔修改。在 后来的写作过程中,无论到哪里采访我 都认真对待,主动要求与项目部员工同 吃同住。孔干事严谨的作风、严肃的态 度、严格的要求、严厉的规矩,让我敬 畏、敬重和敬佩,使我终身受益。 我的第二位恩师是原中铁十九局记 者站站长杨秀权。2011年,我从基层岗位 转行到党委宣传部任专职新闻干事,由业 余转为专职,压力很大。杨站长得知后, 专门打电话为我鼓劲,给我减压,夸我持 之以恒地坚持业余写稿精神可嘉,新闻基 础扎实,会做出好成绩,并说有困难找 他。杨站长话短意深,让我心里暖暖的。 杨站长还专门沟通协调,亲自带我 到多个工地实地采访。在采访间隙,杨 站长总以各种方式讲授采访、写稿经 验。如:采访前要先备好功课,打好采 访腹稿,用心挖掘新闻,善于用独特视 角发现新闻等等,还推心置腹地传授投 稿经验。 杨站长不仅“言传”,更注重“身 教”。为拍摄一幅好作品,他带我钻山 林、穿荆棘、爬山岩,常常衣裤被山岩磨 损、被荆棘刮破;在高速公路通车前,为 了拍摄出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图片,他 爬上高速公路导行牌的横架上,教我拍 高品质图片。人品出文品,文品显人 品。杨站长的言传身教,特别是他的敬 业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令我受用终身。 恩师教导,励我奋进。在我专职从 事新闻报道期间,公司连续10年在集团 公司获得综合评比第一名,军功章有一 半属恩师。在每次总结座谈经验时,两 位老铁道兵恩师的言传身教,人品、文 品历历在目。师恩,永难忘。 作者单位:中铁十九局三公司 铭记恩师 倪作霖 和阳暖风掠京门,落红九月忆故音。 银丝鹤发号仁圣,儒雅声声抚瑶琴。 桃李三千遍华夏,神州万里照宏恩。 犹记当年行不悔,余香袅袅刻年轮。 师恩难忘 人生路漫漫,若想在这条大道上且走且学且进步,终归需要 引路人。 你可曾想起那个藏在灵魂深处的她呢?她也许貌不惊 人、平淡无奇,但在你懵懂彷徨时,她无声无息地来到你身 边,抚平了你心头所惑,拨得云雾见青天,谁说她不能被称 之为恩师呢? 再见她时,已是我毕业多年后的一个秋日。偶遇,泪光泛 起,紧紧相拥。姚老师是我的小学老师,我亲爱的“妈妈”,她曾 用一言一行为年幼的我诠释着“爱”的真谛。 儿时,一个小山村的教室里,黑暗、潮湿,却挤满了渴望知识 的孩子们。当其他老师怀揣梦想奔赴大城市的时候,师范大学刚 毕业的姚老师却坚定地留了下来。 环境艰苦,但并不能影响她对我们的爱。她把家里的白纸 拿来,糊满了整个墙壁,让昏暗的教室变得宽敞明亮;她用鞋盒、 布条、铁丝、橡皮做成教学道具,让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每年, 她都要走遍周边村落,走进每个学生家里,和家长促膝长谈。她 常和学生们一起做游戏,咯咯的笑声感染着每个人。孩子们只 管紧紧抓着她的衣角,闭上眼在操场上疯跑,就像在妈妈怀里一 样,踏实、温暖。 姚老师于我,更有一份“点拨”之恩。 小时候,放学后母亲常让我去路边炉灰堆里捡拾未烧尽的 小煤块。我常为此事苦恼,感觉非常丢脸,更别说有一次还被姚 老师碰了个正着。 正当我惶惶不可终日时,却在年终收获了班上唯一的“甲 上”评价。姚老师向大家讲述了与我在路边的“偶遇”,她的评语 今清晰地烙印在我的心底:“劳动最光荣!李堃同 学年纪虽 小,但她却能主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这种品质最可贵!”老师 的良苦用心对我影响至深,让我明白了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坚 守,什么是爱得深沉。 走进职场,我遇到了另一位恩师 —王东阳。从他身上 我悟到一种品格、学到一种精神,那就是责任和大境界。 王师傅是项目上的一名电工,工作兢兢业业。每逢工地大 干时,他总是不顾轰隆隆的机器轰鸣声、 窸窸窣窣的蚊虫叮咬, 主动搬着铺盖住到工地,就怕发生突发情况耽误事。他说这样 才能睡得踏实。 “在什么岗位就要担什么责任。”即使是兼任食堂管理员一 职,师傅也没有半点含糊,除了保障好大家的一日三餐外,他还 开辟出一块地,种满时令蔬菜、水果,并养了些家禽,源源不断地 将新鲜食材供应到食堂。 师傅是脱俗的人,他踏实低调,不贪恋名利。有一年,他被大 家推举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可他的头却摇得像拨浪鼓,双手直 摆,坚决要求让给别人。看着他憋红的脸,我不禁暗暗地为他树 起了大拇指。 我的人生是幸运的,遇到了“爱的启蒙老师”姚老师,还有 谦逊执着的王师傅。他们身上充满的“正能量”,抵挡住了我 身边的负能量,他们以高尚的情操把我引向事业和道德的高 地。致敬,我的恩师们! 作者单位:中铁十七局三公司 最喜九月,烛光朗照大地时刻 世间所有温情都在倾斜 我常手捧九月 那些夜晚满天星斗 万缕情思飞扬 我会一一默数明亮星辰 仿佛默数人生的一段段历程 那些陪伴我走过风雨路的恩师啊 或远或近地闪现在人海天际 最喜夜晚,曾经看到窗前烛光 在黑夜中与星空对话 那是宏阔与宏阔的交融 那是深邃与深邃的贯通 有多少颗烛光就有多少心海 在以眷恋和关爱的目光 漫过生命中渴望的灵魂 回眸过往 那些烛光通过窗口朗照过的大地 给予我温暖和感动 能够延续,或者定格为黑夜中的光源 九月 九月天底下的师道尊严 天底下的师道尊严 从一张白纸起身 从一张白纸起身 以烛光的背影激励人们追求理想 以烛光的背影激励人们追求理想 用知识浇灌人生 用知识浇灌人生 这个世界越来越绿意盎然 这个世界越来越绿意盎然 最喜九月 最喜九月烛光朗照大地 烛光朗照大地 我看到无数颗星辰与它交流倾诉 我看到无数颗星辰与它交流倾诉 勾勒出个个 勾勒出个个山寨篝火的光环 山寨篝火的光环 作者单位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局 中铁二十局 人生处处 作者单位:中铁十六局地铁公司 九月,烛光朗照大地 陈益发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Sep-2019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九月,烛光朗照大地 - crcn.com.cncrcn.com.cn/images/2017-09/09/4/201709094_pdf.pdf · 彭 瑶 广告部电话 :(010)52689201 传真 :(010)52689200 广告经营许可证

□ 彭 瑶

广 告 部 电 话 :(010)52689201 传 真 :(010)52689200 广 告 经 营 许 可 证 :京 海 工 商 广 字 0250 号(1- 1) 经 济 日 报 印 刷 厂 印 刷 星 期 二 、四 、六 出 版 单 价 :每 份 1 元 季 价 : 39 元 全 年 定 价 :156 元邮发代号:1—57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 40号 邮政编码:100855 电子报网址:www.crcn.com.cn 新闻部电话:(010)52689207 政文部电话:(010)52689202 记者评论部:(010)52689208 美术摄影部电话:(010)52689215 办公室电话:(010)52689219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编:童 花 美编:李天一 责校:李默涵2017年 9月 9日 星期六

44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每当想起在成长道路上为我“传道授业解惑”的那些老师,内心温暖的同时是对他们的尊敬和思念,多少个黎明,牵着朝霞做伴;多少个黄昏,踏着晚霞归还。

记忆中的校园,学校操场的四周种满了高大魁梧的法国梧桐,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在这里,老师像春风一样温暖着每个稚嫩的孩童,如细雨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记得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时候,老师经常在放学后为我们补习功课,再三嘱咐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要细心。五年的小学生涯在懵懵懂懂与天真愉悦中度过,但是,三尺讲台上为我们灌溉的点点滴滴让我终身受益。

初中时,我开始有点小叛逆。课堂上 ,做 小 动 作 、传 纸 条 ,和 同 桌 说 悄 悄话 ,对 于 老 师 布 置 的 家 庭 作 业 也 开 始敷衍了事。最先发现问题的是数学老师。当时,李老师已到了退休年龄,我们是他教的最后一届学生。课间休息时,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教导我,做人要谦卑,不骄不躁。还有 教 英 语 课 的 李 老 师 ,至 今 我 仍 记 得她讲课时的专注神情。那时教室里连吊扇都没有,酷热的夏天,我们坐在课桌前,早已汗流浃背,而她汗水湿透了衣 服 却 全 然 不 顾 ,手 执 粉 笔 在 黑 板 上

“沙沙沙”地写着,滴滴汗水中,把知识传递。

高中的课程比较紧张,所以老师对

学生的管理也比较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刻。在私下里我们对老师的“严管”埋怨不断,甚至会给老师起各种各样的绰号。如今,回忆那段时光,一摞一摞书堆后除了疲于学习的我们,还有辛苦育人的老师。因材施教,善启心灵。

紧张的高中生涯在高考结束的铃声中终结。随之而来的是轻松、自由的大学生活。在大学,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未来即将要从事的行业,学习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课本以外的知识,使我们褪去青涩,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快速成长、成熟起来。毕业后,与老师也有过几次联系,每每需要帮助时,他

们总是及时给予援手,在专业方面耐心讲解,并提供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说是雪中送炭一点都不为过。

三尺讲台,一黑板,粉笔无数。是老 师 用 慷 慨 无 私 的 奉 献 教 授 了 我 们知 识 ,并 让 我 们 感 受 到 知 识 的 力 量 ;是 老 师 用“ 润 物 细 无 声 ”的 教 诲 让 我们 内 心 敞 亮 ,看 到 了 视 线 之 外 更 广 阔的 世 界 。 山 高 水 长 有 时 尽 ,唯 我 师 恩日 月 长 。 老 师 ,您 是 值 得 我 一 生 铭 记与 感 恩 的 人 。 在 这 个 属 于 您 的 节 日 ,因 为 人 在 他 乡 我 不 能 亲 手 送 一 束 花 ,道 一 声 感 谢 ,但 是 我 在 心 里 默 默 许 下诺 言 ,回 去 看 看 老 师 ,就 在 今 年 ,就 在十 一 假 期 。

作者单位:中铁十五局城建公司

一支支粉笔书写峥嵘岁月与诗书年华一张张笑靥是你曾经求知的模样你说风吹不灭蜡烛更吹不走密密蚕丝和煦的笑容让知识悄悄生了根

你说明净的教室还有那一张张纯真的脸是你内心最柔软的天地映在玻璃窗上摇曳着的是你永恒不变的炽热理想

夜的风儿吹

从白天到黑夜你站在花丛里当花骨朵开了又开你依旧是你

亲爱的老师我愿摘取那早春最鲜嫩的绿叶夹在你的教案里

伴你走过每一个热血燃烧的清晨与夕阳亲爱的老师我愿在深夜弹奏最动听的歌曲送入你恬静的梦乡伴你走过每一个春秋和冬夏作者单位:中铁十九局矿业公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我的筑路生涯里,遇到的第一位老师是费好峰,同事们都亲切地叫他“费叔”。

与师傅分别一年有余,近日同事提及公司的老铁道兵们就要退休了,心里倏地想起他。我们相识在云桂铁路,当得知学文科专业的我首先会跟随测量队学习实践时,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孩子,不管学的什么专业,了解工地是必要的,别担心,叔带你。”费叔略带河南口音的话让我倍感亲切。“费叔测过的桥,可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哩!”第一次听同事说这样的话还是有几分讶异,然而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师傅仅在云南地区的测量生涯就有 11 年,高速路、隧道、桥梁、涵洞等,他走过的路

无数,他放过的点无数,而失误却一直都是零。放点、复核、验算、记录……这些一连串熟悉而又平凡的动作,师傅整整干了 30 多年。

印象中,每一个微风拂面的清晨、朝霞漫天的傍晚,我在对讲机的这头摆弄仪器,师傅在那头漫山遍野打转点、跑后视,经常能在镜头里瞅见这位老兵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坚毅与笃定,与周围的天广地阔竟是如此协调。对讲机里还不时听着他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地对我反复叮嘱着,每一句都随山谷旷远的风飘向那七彩之巅。

那个傍晚,二工区因为设计变更要临时征拆一条便道,变更图纸不能及时到位。为了赢得征拆先机,师傅凭借扎

实的计算功底,根据现有图纸和便道草图,一支笔、一张纸、一台计算机,加班加点地算出了所有征拆点坐标。我在一旁怔怔地看着,不懂,却毫无困意,当场被费叔的敬业精神与高超技艺深深折服。

工作之余,师傅总喜欢背着手,行走 在 工 地 上 ,不 放 过 任 何 一 个 角 落 。而 我 则 更 像 他 的 一 个 小 跟 班 ,爬 过 驻地 后 面 的 小 山 头 ,走 过 刚 刚 抽 芽 的 玉米 地 ,听 他 讲 着 自 己 的 筑 路 故 事 ,自己 的 心 也 在 此 刻 被 他 带 入 了 那 些 惊心 动 魄 的 回 忆 中 ,在 带 着 清 澈 凉 意 的晚 风 里 ,感 受 着 筑 路 人 的 一 暇 惬 意 ,细 细 体 味 着 自 己 的 筑 路 时 光 。 平 淡的 生 活 里 ,也 会 因 为 我 们 在 路 边 发 现

一株铁皮石斛而兴奋不已。与 师 傅 分 别 是 在 玉 磨 项 目 ,当 时

自 己 急 急 促 促 把 行 李 扔 到 了 皮 卡 车上 ,都 没 来 得 及 对 他 说 一 声“ 再 见 ”。如 今 ,这 位 老 兵 就 要 退 休 了 ,他 一 共参建了 13 个项目,而我是他的第 21 个徒弟。

9 月,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玉磨项目依旧是逼近四十几摄氏度的高温天气,稍一动身就已汗流洽衣,而眼前这位穿戴齐整、透着素朴与干练的老兵一如往日地工作着,仿佛燥热的天气对他没有任何影响。

师傅,愿我这筑路小溪的清乐,永远在您深邃的山谷中回响。

作者单位:中铁十七局四公司

□ 马俊丽

□ 王海姣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师傅就要退休了

教师颂

□冯宏超

阳光普照,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记得刚从事新闻工作时,有两位恩师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铭记终身。

1979 年初,我写了篇《太平洋不太平》的文章在新兵连墙报上发表,受到连指导员表扬,从此与新闻结下了缘,并幸运地遇到了两位老铁道兵恩师。

下连队后,《铁道兵》报天天伴我左右。此报大多是三五百字施工训练方面的表扬稿。借着新兵连指导员的鼓励,我在训练、施工之余也开始起笔,由此遇上了第一位恩师——团部宣传股新闻干事孔建安。

部队年年挑选有特长的新兵给予重点培养,我被推举为报道员重点培养对象,孔干事成为我“一对一”的老师。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孔干事带我下连队采访。那时下连队采访吃住都在被采访的班里,作息时间也同他们一样。孔干事带着我一起参加他们的

大小劳动:提着铁桶打水洗脸,搞卫生、大扫除,给班里烧“地火龙”,与他们同甘共苦。

我问孔干事为什么不住在条件好的营部或连部,孔干事道:“一是方便采访;二是能够真情实感地体验,更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新闻稿。”对此,我铭记至今。

孔干事还要求报道组每到一个连队 采 访 ,必 须 出 成 果 ,不 许 交“ 空 白 ”卷。“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所以,每次采访,认真做好采访笔记是我一直坚持的习惯。记得在 16 连采访时,巧遇连队分花生米。细心的连长交待:“报道组享受班里战士同等待遇。”我们也有份。孔干事不干 了 ,悄 悄 把 我 叫 到 门 外 ,严 肃 地 说 :

“ 小 倪 ,咱 俩 是 来 采 访 的 ,不 是 连 队 的兵,不享受本连战士的待遇,所以一个花生米都不能拿。”

在稿件写作上,孔干事更是悉心指导,从素材整理,到消息、通讯的成稿,像指导小学生那样认真、细心。如果稿子有较大问题,他就亲自动笔修改。在后来的写作过程中,无论到哪里采访我都认真对待,主动要求与项目部员工同吃同住。孔干事严谨的作风、严肃的态度 、严 格 的 要 求 、严 厉 的 规 矩 ,让 我 敬畏、敬重和敬佩,使我终身受益。

我的第二位恩师是原中铁十九局记者站站长杨秀权。2011年,我从基层岗位转行到党委宣传部任专职新闻干事,由业余转为专职,压力很大。杨站长得知后,专门打电话为我鼓劲,给我减压,夸我持之以恒地坚持业余写稿精神可嘉,新闻基础扎实,会做出好成绩,并说有困难找他。杨站长话短意深,让我心里暖暖的。

杨站长还专门沟通协调,亲自带我到多个工地实地采访。在采访间隙,杨站 长 总 以 各 种 方 式 讲 授 采 访 、写 稿 经

验。如:采访前要先备好功课,打好采访腹稿,用心挖掘新闻,善于用独特视角发现新闻等等,还推心置腹地传授投稿经验。

杨 站 长 不 仅“ 言 传 ”,更 注 重“ 身教”。为拍摄一幅好作品,他带我钻山林、穿荆棘、爬山岩,常常衣裤被山岩磨损、被荆棘刮破;在高速公路通车前,为了拍摄出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图片,他爬上高速公路导行牌的横架上,教我拍高 品 质 图 片 。 人 品 出 文 品 ,文 品 显 人品。杨站长的言传身教,特别是他的敬业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令我受用终身。

恩师教导,励我奋进。在我专职从事新闻报道期间,公司连续 10 年在集团公司获得综合评比第一名,军功章有一半属恩师。在每次总结座谈经验时,两位老铁道兵恩师的言传身教,人品、文品历历在目。师恩,永难忘。

作者单位:中铁十九局三公司

铭 记 恩 师□ 倪作霖

和阳暖风掠京门,落红九月忆故音。银丝鹤发号仁圣,儒雅声声抚瑶琴。桃李三千遍华夏,神州万里照宏恩。犹记当年行不悔,余香袅袅刻年轮。

师 恩 难 忘

人生路漫漫,若想在这条大道上且走且学且进步,终归需要引路人。

你 可 曾 想 起 那 个 藏 在 灵 魂 深 处 的 她 呢 ? 她 也 许 貌 不 惊人 、平 淡 无 奇 ,但 在 你 懵 懂 彷 徨 时 ,她 无 声 无 息 地 来 到 你 身边 ,抚 平 了 你 心 头 所 惑 ,拨 得 云 雾 见 青 天 ,谁 说 她 不 能 被 称之为恩师呢?

再见她时,已是我毕业多年后的一个秋日。偶遇,泪光泛起,紧紧相拥。姚老师是我的小学老师,我亲爱的“妈妈”,她曾用一言一行为年幼的我诠释着“爱”的真谛。

儿时,一个小山村的教室里,黑暗、潮湿,却挤满了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当其他老师怀揣梦想奔赴大城市的时候,师范大学刚毕业的姚老师却坚定地留了下来。

环境艰苦,但并不能影响她对我们的爱。她把家里的白纸拿来,糊满了整个墙壁,让昏暗的教室变得宽敞明亮;她用鞋盒、布条、铁丝、橡皮做成教学道具,让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每年,她都要走遍周边村落,走进每个学生家里,和家长促膝长谈。她常和学生们一起做游戏,咯咯的笑声感染着每个人。孩子们只管紧紧抓着她的衣角,闭上眼在操场上疯跑,就像在妈妈怀里一样,踏实、温暖。

姚老师于我,更有一份“点拨”之恩。小时候,放学后母亲常让我去路边炉灰堆里捡拾未烧尽的

小煤块。我常为此事苦恼,感觉非常丢脸,更别说有一次还被姚老师碰了个正着。

正当我惶惶不可终日时,却在年终收获了班上唯一的“甲上”评价。姚老师向大家讲述了与我在路边的“偶遇”,她的评语至今清晰地烙印在我的心底:“劳动最光荣!李堃同学年纪虽小,但她却能主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这种品质最可贵!”老师的良苦用心对我影响至深,让我明白了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坚守,什么是爱得深沉。

走进职场,我遇到了另一位恩师——王东阳。从他身上我悟到一种品格、学到一种精神,那就是责任和大境界。

王师傅是项目上的一名电工,工作兢兢业业。每逢工地大干时,他总是不顾轰隆隆的机器轰鸣声、窸窸窣窣的蚊虫叮咬,主动搬着铺盖住到工地,就怕发生突发情况耽误事。他说这样才能睡得踏实。

“在什么岗位就要担什么责任。”即使是兼任食堂管理员一职,师傅也没有半点含糊,除了保障好大家的一日三餐外,他还开辟出一块地,种满时令蔬菜、水果,并养了些家禽,源源不断地将新鲜食材供应到食堂。

师傅是脱俗的人,他踏实低调,不贪恋名利。有一年,他被大家推举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可他的头却摇得像拨浪鼓,双手直摆,坚决要求让给别人。看着他憋红的脸,我不禁暗暗地为他树起了大拇指。

我的人生是幸运的,遇到了“爱的启蒙老师”姚老师,还有谦逊执着的王师傅。他们身上充满的“正能量”,抵挡住了我身边的负能量,他们以高尚的情操把我引向事业和道德的高地。致敬,我的恩师们!

作者单位:中铁十七局三公司

最喜九月,烛光朗照大地时刻世间所有温情都在倾斜我常手捧九月那些夜晚满天星斗万缕情思飞扬我会一一默数明亮星辰仿佛默数人生的一段段历程那些陪伴我走过风雨路的恩师啊或远或近地闪现在人海天际最喜夜晚,曾经看到窗前烛光

在黑夜中与星空对话那是宏阔与宏阔的交融那是深邃与深邃的贯通有多少颗烛光就有多少心海在以眷恋和关爱的目光漫过生命中渴望的灵魂回眸过往那些烛光通过窗口朗照过的大地给予我温暖和感动能够延续,或者定格为黑夜中的光源

九月九月,,天底下的师道尊严天底下的师道尊严从一张白纸起身从一张白纸起身以烛光的背影激励人们追求理想以烛光的背影激励人们追求理想用知识浇灌人生用知识浇灌人生这个世界越来越绿意盎然这个世界越来越绿意盎然最喜九月最喜九月,,烛光朗照大地烛光朗照大地我看到无数颗星辰与它交流倾诉我看到无数颗星辰与它交流倾诉勾勒出个个勾勒出个个,,山寨篝火的光环山寨篝火的光环

作者单位作者单位::中铁二十局中铁二十局

人 生 处 处有 恩 师

□ 李 堃

作者单位:中铁十六局地铁公司

九月,烛光朗照大地□ 陈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