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地方戏能量辐射得更广...

1
副刊 副刊 2018 9 17 日 星期一 24 24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 电子信箱: rmrb people.cn 邮政编码: 100733 电话查号台: 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10 6536890165368903 广告部电话:(010 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 零售每份 1.80 广告许可证:京工商广字第 003 昨日本报(北京)开印: 3 20 印完: 5 40 无论从剧本立意的开掘、形象的塑造、情 节的设计,还是从舞台表现、细节雕琢等方面 看,北京人艺的《玩家》(图为剧照)都堪称近年 来原创话剧中一部值得关注的诚意之作。这 种诚意既体现在“十年磨一剑”的创作过程和 艺术态度上,也体现在导演对于“京味儿话剧” 执著不懈的创新发展上。 《玩 家》通 过 上 世 纪 80 年代、 90 年代、新世 纪以来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展现了古玩收藏界 两代玩家们的命运变化。剧中人物都是街坊 邻里,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他们或多或少地 卷进了与收藏有关的圈子中。而身在这个圈 子里的人,五方汇杂、尔虞我诈、机关算尽,他 们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唯有两个字—“真”与 “假”;他们的游戏规则也很复杂,勾心斗角是 常态,有些唯利是图,常常令人迷失自我、不能 自拔。玩家里也有在收藏中找到乐趣、参悟修 行的,但大多数人是带着“一夜暴富”的投机心 态。于是乎,有人走火入魔,有人六亲不认,甚 至有人因为承受不了巨大刺激而变得疯癫。 他们表面上看是在“玩”物,却无一不被物所 “玩”,他们行为的偏执、极端,犹如醒世恒言 般,叩问着每一个欲望的崇拜者。 靳伯安是全剧的核心人物,他是老一代玩 家的代表,在古玩鉴赏方面经验丰富,在古玩 交易方面也不乏智谋,但剧作着力表现的却是 他身上体现出来的玩家的最高境界 —“心 性”。这种“心性”不仅体现在鉴赏技巧、鉴赏 心态上,还体现在他对世态人情的清晰判断和 收藏真谛的领悟上。 他教导徒弟齐放:不是所有古物都有价 值,真正的玩家不能只辨真假,还要有艺术眼 光;而收藏应“由我得知,由我遣之,拿得起,放 得下,不要过度执迷其中”。他告诫急功近利 的王小民,玩古董是为了“陶冶性情,要平心静 气,不能有贪心”。靳家的传家之宝 —元青 花瓶子失而复得,他没有欢喜,几十年来围绕 这个瓶子所产生的争斗,让他深深感叹“宝贝 也是祸根”。剧终,靳伯安砸掉了 3 个瓶子,也 砸掉了自己心中的魔障。他对元青花的情感 不可谓不深,然而在“器”与“道”的冲突面前, 他坚守住了古玩行业人的操守与良知,这才是 真正大玩家的境界。 《玩家》从编剧刘一达写出第一稿到 2016 年首演,整整“磨”了十年;推出后又不断锤炼、 精益求精,到今年 8 月开启的第四轮演出,比首 演时更加简洁精炼,时长缩减了近一个小时。 任鸣拿出“盘”古物的劲头,誓要把这部剧“盘” 出光泽,“盘”成精品。 这是任鸣执导的第十部京味儿话剧,尽管 他对提出“新京味儿话剧”的概念比较谨慎,但 是该剧却让我们看到他在拓展“京味儿”上的 新尝试。毕竟,时代语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审 美风尚、观众的接受期待也变得更加丰富多 元。以《茶馆》为代表的“京味儿”需要艺术上 的“新生”,任鸣在《玩家》中进行的正是带有 “新生”意义的冒险。 从舞台空间看,过去我们一提到京味儿话 剧,首先想到的是那方正宽敞的四合院、灰色 古旧的院墙、温馨融洽的邻里关系,在一种近 乎封闭的、写实化的舞台景观中,凸显出浓郁 的北京地域色彩。而《玩家》的舞台被“打开” 了,没有了院墙的阻隔、屋顶的限制,以往熟知 的地域文化景观,被悬挂在舞台后方的微缩景 片、雅致的家居装饰以及一段古老院墙、几幅 颇有年代特色的标语所取代。这些从生活中 提炼出来的符号,遵循“景随人移”“以人代景” 的原则,充盈着写意般的自由飘逸。这是任鸣 对“京味儿”进行全新的艺术提炼的结果,它所 体现出来的简洁与气质,不仅契合剧中老一代 玩家的审美趣味,也非常符合北京传统中包 容、雍和的文化特色。 从叙事视角看,同样是展现北京城与人 的关系,但《玩家》切入到了更加复杂的视域 中加以观照。剧中不仅有代表各阶层地位和 文化身份的老北京人,还加入了以河南小木 匠魏有亮为代表的新北京人,以及以收藏商 林少雄等为代表的他者形象。任鸣将北京传 统文化、老北京人的性格气质融入到全球化 的时代发展格局中,通过不同价值观念之间 的磨合、冲突,展现当下北京多元文化交织的 特色。 从审美诉求看,《玩家》以“元青花”作为贯 穿始终的主要物件,但它的创作重点没有停留 在揭露收藏行业的秘密、猎奇玩家的传奇人生 上,也没有停留在年代感的营造和老物件的符 号展示上,而是把人的生活、情感记忆融入到 对人性、人情的真诚书写中,突出了人与人之 间浓郁而绵长的人情味,召唤了现代社会中正 在逝去的情感“乡愁”。 拓展“京味儿话剧”的维度 《灰 姑 娘》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从男版《天鹅湖》到哥特风《睡美人》再到 这部以二战为背景的《灰姑娘》,马修 · 伯恩的 作品从没让我失望,不愧为英国国宝级的艺 术家。尤其喜欢灰姑娘在客厅里与衣架共舞 那一段,编舞的想象力令人叫绝。 国王的宴会厅变成了被轰炸得千疮百孔 的伦敦街头的咖啡馆,灰姑娘的恋人也从王子 变成了空军飞行员;导演特意挑选了外貌平平 的演员来当主角,更贴合“灰姑娘”的含义,喻示 了她只是芸芸众生里的普通一员。马修 · 伯恩 以颠覆经典著称,但在我看来,他的改编不仅 丰富了经典的维度,甚至可以说创造出了新的 经典。 (余 弦) 《罗 刹 国》 国家话剧院先锋剧场): 非常先锋的戏剧。改编自《聊 斋志异》里的故事,用的却是现代形 体剧的表演方式,皮影、傩戏和现代 舞、电子音乐混搭,竟丝毫没有不协 调之感,像一盘风味独特的大餐。 罗刹国以丑为美,越丑越有权 势,为了活下去,流落到这里的人不 得不戴上丑陋的面具装“鬼”,放弃 “人”的身份的同时灵魂也渐渐堕落 ……结尾剧情反转,罗刹鬼王尚且 善心未泯,愿意救人,想要害死主角 的反而是他的同类。其中的黑色幽 默,发人深思。 (雷 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客厅里,姜嘉锵边弹着 钢琴,边辅导一位青年人演 唱诗经中的《关雎》。“你要体 会一个古代的青年男子追求 面前这个窈窕淑女时的那种 爱慕、渴望得到的心情,可以 借鉴京戏里小生的形象和感 觉。”说着,姜嘉锵噌地站起 身,拿了把扇子,在客厅里走 起了京戏小生的台步……完 全看不出这“小生”竟是个 83 岁的“老生”。 这位“80 后”老艺术家 唱了一辈子歌,从未放弃对 中国声乐艺术的追求。上个 月,他应邀担任中国声乐艺 术节专家委员会名誉主席, 在受聘仪式上他即席讲话, 仍然念念不忘“中国的民族 声乐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路, 唱出中国人自己的美!” 上世纪 70 年代初,一首 欢快动听、民族风浓郁的《挑 担茶叶上北京》唱响大江南 北,也让亿万听众记住了姜 嘉锵的名字,在《人民音乐》杂志社发起的权威评选中, 他入选了“新中国十大男高音歌唱家”。 姜嘉锵出生在浙江温州瑞安。他天生对音乐敏 感,家乡的山歌、小调、渔歌、鼓曲甚至商贩的吆喝声, 在他听来都那么悦耳,并且过“耳”成诵。这些也是他 最初的音乐营养。成为专业歌唱演员后,除了演唱大 量脍炙人口的民歌外,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演唱情有 独钟,潜心钻研 50 余年,被誉为“中国古典诗词演唱第 一人”。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姜嘉锵始终认为,中 国歌唱家要唱中国自己的歌,然而 60 年代以来,凡专 业歌唱家举办独唱音乐会都是西洋歌曲唱了“主角”, 中国本土的歌曲寥寥无几,他深受“刺激”。从此,他开 始钻研中国古典诗词,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从诗经到魏晋 古诗,从唐诗宋词到清代道情曲,佳作无数。很多作品 在当时都是可以吟唱甚至演唱的,只是后来曲调渐渐 失传,诗词渐渐与音乐分离,才独立而为文学。今人演 唱古典诗词,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没有现成的歌谱。 姜嘉锵就请教专家,从流传下来的古琴谱中像“淘宝” 一样地挖掘,把“指法谱”翻译、整理、加工成适合现在 演唱的简谱—行话叫“打谱”,后来又专门请作曲家 根据古琴曲的风格为古典诗词谱曲。他还向“一代词 宗”夏承焘先生等大家取经,随岳父金淙鼐拜访其表 兄、国学大师启功先生,聆听启功讲解古典诗歌音韵知 识。功夫不负有心人。50 多年来,姜嘉锵为观众演唱 了《关雎》《枫桥夜泊》《凤求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水调歌头》等 200 多首古诗词艺术歌曲,走出了一 条少有人涉足的独特道路。 姜嘉锵说,我们不但要唱自己的歌,而且要唱出中 国人独有的美。50 年代初的“土洋之争”,他就主张中 国应创立自己的声乐学派,继承和发展自己的声乐艺 术,让中国声乐艺术走向世界。他说,歌唱是一门语言 艺术。欧洲语言的特点是“多音节、讲重音”,中国语言 是“单音节、讲声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律动 性。歌唱艺术的流动美是靠对比(如高低、强弱、曲直、 明暗、起伏等)产生的,汉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音 调美及十三辙音韵美,与歌唱中起、承、转、合的流动相 结合,生发了中国声乐艺术独特的韵律美。 姜嘉锵说,“古诗词不仅语言美,它的音律韵味、声 调平仄都有声乐的内涵,要把这些灵魂深处最美的东 西唱出来才能感动人。诗歌里的形象、声乐的色彩变 化和各种表演方法,我把这些当成毕生的课题来研究, 它们对我的演唱产生了广泛影响。”为了唱出“中国味 道”,他还向京戏、河北梆子、山东吕剧、北京琴书、京韵 大鼓、河南坠子等姊妹艺术学习,并在浙江婺剧团实习 一年,出演了婺剧《朝阳沟》的男一号栓保。正是由于 这些广泛而扎实的学习,使得他厚积而薄发。“对每一 个字都要给它以生命,这样唱出来就绝对不一样。我 唱歌有特点,第一是咬字很清楚,第二让人感觉到很有 韵味,这个韵味就是文化的表现”。 1979 年著名小提 琴家梅纽因首次访华,姜嘉锵为他演唱了琴歌《渔歌 调》和《伯牙吊子期》,梅纽因听完不禁竖起大拇指:“真 有中国味道!” 1988 年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访华,与中 国歌唱家交流,听了姜嘉锵唱的中国民歌,竟怀疑他在 德国学习过“德国学派”的发声方法。可见艺术都是相 通的。 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姜嘉锵的舞台演唱在减 少,但教学活动在增加,除了在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 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 国家大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开办讲座外,还带了几 位“不发文凭的研究生”。学生们感觉收获特别大,不 仅学习了发声、演唱方法,更增加了古典文学修养,对 演唱其他歌曲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反哺。 姜嘉锵说,自己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唱 歌,现在年龄大了,但唱了一辈子的经验不能白白浪 费,年轻人愿意学,便倾囊相授。“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 能潜心钻研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将中国歌曲唱出个性, 唱出韵味,唱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美。” 刚刚过去的 8 月,“出彩河南—庆祝改革 开放 40 周年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隆 重登场。 24 台剧目,来自全国不同省市的 23 个院团,以现实题材为主,辅以部分传统戏以 及新编历史剧,在首都刮起一股豫剧旋风。 许多观众特意从外地赶来看演出,没抢到 票的人们给剧院打电话询问是否能买到刻印 的光碟。演出场场爆满,有的场次气氛热烈如 沸腾的海洋;演出结束后观众还不肯离开,喊 着演员的名字叫“来一个、来一个”,持续半小 时……久违的场面,反映出人们对豫剧有多么 热爱。 这已经是豫剧展演月的第三次进京。口 碑越来越好,影响持续发酵,观众群体不断扩 大……展演月的巨大成功和豫剧生机勃勃的 发展势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人 称之为戏曲界的“河南现象”。 演出落幕后,专家们立刻对这一话题展开 热烈讨论 —豫剧为什么能够出彩?这对其 他剧种有什么启示?豫剧本身还存在哪些问 题?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发挥对戏曲 传承发展的引领作用?新时代的传统戏曲,怎 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抒写伟大时代、引领社会风 尚的新任务?…… 作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拥有广泛 的群众基础,这固然得益于剧种自身的感染力 和生命力,也离不开豫剧人的不懈付出。河南 有几代豫剧人积累下的辉煌:“五个一工程”奖 的九连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八连冠和文 华奖的五连冠,可以说一直站在文化的“高 位”,发挥着示范作用。而要保持高位运转,难 度是非常大的。用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的 话来说,这如同“滚石上山”,越往高处就需要 使出越多力气,才能不掉下来,更别说想要更 进一步。 于是,李树建选择了抱团发展的战略,河 南豫剧院就是那只领头雁。 河南豫剧院成立于 1956 年,一度被解散, 等到恢复时,又被分为一团二团三团,直到 2013 年才重新恢复建制,成立了豫剧院。5 来,河南豫剧院做了大量的工作。豫剧院刚成 立,院长李树建和书记汪荃珍就带队到新疆, 去培养当地的豫剧团,一个礼拜跑了 7000 里。把剧院的主演、名角派到各地的豫剧团当 辅导更是常事,有一个获得过梅花奖的演员甚 至已经在西安的豫剧团“长驻”了三年。这些 指导都是无偿提供的,连机票都是自己买。一 些民营剧团也被拉了进来,好几个团是进城务 工人员组成的,团长成了李树建的徒弟。2015 年,全国豫剧院团长研讨会召开, 100 多个院团 来到河南,如百鸟归林,河南豫剧院仔细了解 每个团有什么困难,一一帮他们解决…… 正是因为这些举动,各地的豫剧团彼此建 立起了紧密的联系,抱成了团, 2016 年的第一 次进京展演月才能够实现。又由于各院团的 水平在合作交流中迅速提高,展演月才能大获 成功。由此,全国豫剧实现了协同发展。聚如 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而李树建还有更大的“野心”。一院独放 不是春,一省独放也不是春,甚至一剧独放都 不是春。作为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还应该发 挥出对中国戏曲的引领作用,将自己的能量辐 射得更广。于是,推动豫剧发展获得的经 验,马上被李树建用在了稀有剧种的推广传 播上。河南作为戏曲大省,拥有全国最多的 稀 有 剧 种 ,除 知 名 度 较 高 的豫剧、曲剧、越调 外,清丰柳子戏、永城柳琴戏、内乡宛梆、安阳 淮调、沁阳怀梆、范县四平调等等,这些承载着 一地文化记忆的剧种,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状 态。2017 年,李树建先后在郑州和北京组织了 一场“河南稀有剧种传统经典剧目展演”,受益 于抱团的形式和举措,稀有剧种的关注度大大 提升。 豫剧展演月“三进京”,带给我们的不仅 是艺术的盛宴,更重要的是对当前戏曲发展 的有益启示。在影视艺术、网络传播大行其 道的当下,戏曲如何发挥其固有的特色、展示 其悠远的魅力、焕发其新的生机?豫剧展演 月的成功告诉人们,弘扬优秀文化、抒写伟大 时代,戏曲肩负着使命与责任,必须处理好以 下关系: 一是固本培元和求新求变的关系。戏曲 界常常能够见到这样的现象:小剧种向地方大 戏学习,地方大戏向京剧、越剧学习,京剧、越 剧向话剧学习,比如豫剧水袖的颜色从纯白变 成有过渡色,就是从越剧中学来的。有的创新 因素的引入是成功的,有的却走偏了,丢掉了 自身特点。那么,豫剧能从其他剧种学习哪些 东西?有没有能力去影响其他的剧种? 豫剧自身的体量就很大,全国有 163 个职 业团分布在 12 个省份,还有 2000 多个民营剧 团。 12 个省份的创作,在不同的文化区域里, 必然呈现不同的文化风貌。一个剧种由乡土 的剧种变成大剧种,因为流传的地域广了,就 会接受所在地域的改造,进而形成地域性的流 派,甚至演变出新的剧种来。分久必合,合久 必分,这是戏曲的规律,也是艺术的规律,正是 这个规律成就了戏曲艺术的丰富多元。那么, 我们是否应该鼓励这种看似背离“正统”的差 异化?这些都需要仔细思考。 二是“名角效应”与重用新人的关系。展 演月很重视对青年的提携,汪荃珍等艺术家甘 当绿叶,为青年演员“站台”。但总的来说,在 “提亮”青年演员和创作者方面还可以加大力 度。目前活跃的知名剧作家里,姚星辰已年届 70,陈涌泉也超过 50 岁,而 50 岁以下能够走向 全国的编剧,几乎数不出来。作曲家年龄也普 遍偏大。 三是弘扬传统与适应时代的关系。从展 演的经典剧目可以看出,过去豫剧风格是多样 化的,如《老子 · 儿子 · 弦子》《倒霉大叔的婚事》 等喜剧作品,在民间非常受欢迎、流传很广,主 题深刻,人物塑造也十分形象。而近几年的新 作风格相对单一,注重历史评价、审美评 价、哲学评价的较少;往往局限于 简单的忠奸之辨和伦理判 断,在一定程度上减 损了艺术多元化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豫 剧现代戏创作所形成的新传统、所取得的新经 验、积累下来的新手法,都是特别现代的,不仅 值得当下的豫剧创作重新去学习,对其他戏曲 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激活传统,激活剧种,核心是激活人。如 何把现代戏做得更精致更深刻,如何让传统戏 与时俱进,值得深思。传承与发展的对立统 一,更是戏曲艺术的永恒话题。 本次展演月集中展示了中国豫剧出人出 戏的盛景,是豫剧演出、传播、研究、发展相结 合的新探索,体现了新时代中国戏曲繁荣发展 的最新前沿动态。它是中国戏曲振兴的河南 现象,通过首都向全国辐射正能量的又一个生 动案例。但是,豫剧还应该把自己的艺术理想 放得更加高远,在这么多优秀作品、展演月品 牌之后,豫剧应该成为一个文化概念,将民族 传统文化和中原地区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塑造 和提升。 制图: 将地方戏能量辐射得更广 —豫剧展演月“三进京”的启示 周飞亚 右图: 《苏 武 牧 羊》 左下图: 《五 世 请 缨》 右下图: 《倒霉大叔 的 婚 事》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Feb-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将地方戏能量辐射得更广 唱出中国人自己的美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8-09/17/24/rmrb2018091724.pdf · 唱了一辈子歌,从未放弃对 中国声乐艺术的追求。上个

副刊副刊 2018年 9月 17日 星期一2424

本 社 社 址 :北 京 市 朝 阳 门 外 金 台 西 路 2 号 电 子 信 箱 :rmrb@ people.cn 邮 政 编 码 :100733 电 话 查 号 台 :65368114 印 刷 质 量 监 督 电 话 :(010)65368901、65368903 广 告 部 电 话 :(010)65368792 定 价 每 月 24.00 元 零 售 每 份 1.80 元 广 告 许 可 证 :京 工 商 广 字 第 003 号 昨 日 本 报(北 京)开 印 :3 时 20 分 印 完 :5 时 40 分

无论从剧本立意的开掘、形象的塑造、情

节的设计,还是从舞台表现、细节雕琢等方面

看,北京人艺的《玩家》(图为剧照)都堪称近年

来原创话剧中一部值得关注的诚意之作。这

种诚意既体现在“十年磨一剑”的创作过程和

艺术态度上,也体现在导演对于“京味儿话剧”

执著不懈的创新发展上。

《玩家》通过上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新世

纪以来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展现了古玩收藏界

两代玩家们的命运变化。剧中人物都是街坊

邻里,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他们或多或少地

卷进了与收藏有关的圈子中。而身在这个圈

子里的人,五方汇杂、尔虞我诈、机关算尽,他

们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唯有两个字——“真”与

“假”;他们的游戏规则也很复杂,勾心斗角是

常态,有些唯利是图,常常令人迷失自我、不能

自拔。玩家里也有在收藏中找到乐趣、参悟修

行的,但大多数人是带着“一夜暴富”的投机心

态。于是乎,有人走火入魔,有人六亲不认,甚

至有人因为承受不了巨大刺激而变得疯癫。

他们表面上看是在“玩”物,却无一不被物所

“玩”,他们行为的偏执、极端,犹如醒世恒言

般,叩问着每一个欲望的崇拜者。

靳伯安是全剧的核心人物,他是老一代玩

家的代表,在古玩鉴赏方面经验丰富,在古玩

交易方面也不乏智谋,但剧作着力表现的却是

他身上体现出来的玩家的最高境界——“心

性”。这种“心性”不仅体现在鉴赏技巧、鉴赏

心态上,还体现在他对世态人情的清晰判断和

收藏真谛的领悟上。

他教导徒弟齐放:不是所有古物都有价

值,真正的玩家不能只辨真假,还要有艺术眼

光;而收藏应“由我得知,由我遣之,拿得起,放

得下,不要过度执迷其中”。他告诫急功近利

的王小民,玩古董是为了“陶冶性情,要平心静

气,不能有贪心”。靳家的传家之宝——元青

花瓶子失而复得,他没有欢喜,几十年来围绕

这个瓶子所产生的争斗,让他深深感叹“宝贝

也是祸根”。剧终,靳伯安砸掉了 3 个瓶子,也

砸掉了自己心中的魔障。他对元青花的情感

不可谓不深,然而在“器”与“道”的冲突面前,

他坚守住了古玩行业人的操守与良知,这才是

真正大玩家的境界。

《玩家》从编剧刘一达写出第一稿到 2016年首演,整整“磨”了十年;推出后又不断锤炼、

精益求精,到今年 8 月开启的第四轮演出,比首

演时更加简洁精炼,时长缩减了近一个小时。

任鸣拿出“盘”古物的劲头,誓要把这部剧“盘”

出光泽,“盘”成精品。

这是任鸣执导的第十部京味儿话剧,尽管

他对提出“新京味儿话剧”的概念比较谨慎,但

是该剧却让我们看到他在拓展“京味儿”上的

新尝试。毕竟,时代语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审

美风尚、观众的接受期待也变得更加丰富多

元。以《茶馆》为代表的“京味儿”需要艺术上

的“新生”,任鸣在《玩家》中进行的正是带有

“新生”意义的冒险。

从舞台空间看,过去我们一提到京味儿话

剧,首先想到的是那方正宽敞的四合院、灰色

古旧的院墙、温馨融洽的邻里关系,在一种近

乎封闭的、写实化的舞台景观中,凸显出浓郁

的北京地域色彩。而《玩家》的舞台被“打开”

了,没有了院墙的阻隔、屋顶的限制,以往熟知

的地域文化景观,被悬挂在舞台后方的微缩景

片、雅致的家居装饰以及一段古老院墙、几幅

颇有年代特色的标语所取代。这些从生活中

提炼出来的符号,遵循“景随人移”“以人代景”

的原则,充盈着写意般的自由飘逸。这是任鸣

对“京味儿”进行全新的艺术提炼的结果,它所

体现出来的简洁与气质,不仅契合剧中老一代

玩家的审美趣味,也非常符合北京传统中包

容、雍和的文化特色。

从叙事视角看,同样是展现北京城与人

的关系,但《玩家》切入到了更加复杂的视域

中加以观照。剧中不仅有代表各阶层地位和

文化身份的老北京人,还加入了以河南小木

匠魏有亮为代表的新北京人,以及以收藏商

林少雄等为代表的他者形象。任鸣将北京传

统文化、老北京人的性格气质融入到全球化

的时代发展格局中,通过不同价值观念之间

的磨合、冲突,展现当下北京多元文化交织的

特色。

从审美诉求看,《玩家》以“元青花”作为贯

穿始终的主要物件,但它的创作重点没有停留

在揭露收藏行业的秘密、猎奇玩家的传奇人生

上,也没有停留在年代感的营造和老物件的符

号展示上,而是把人的生活、情感记忆融入到

对人性、人情的真诚书写中,突出了人与人之

间浓郁而绵长的人情味,召唤了现代社会中正

在逝去的情感“乡愁”。

拓展“京味儿话剧”的维度徐 健

《灰姑娘》(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从男版《天鹅湖》到哥特风《睡美人》再到

这部以二战为背景的《灰姑娘》,马修·伯恩的

作品从没让我失望,不愧为英国国宝级的艺

术家。尤其喜欢灰姑娘在客厅里与衣架共舞

那一段,编舞的想象力令人叫绝。

国王的宴会厅变成了被轰炸得千疮百孔

的伦敦街头的咖啡馆,灰姑娘的恋人也从王子

变成了空军飞行员;导演特意挑选了外貌平平

的演员来当主角,更贴合“灰姑娘”的含义,喻示

了她只是芸芸众生里的普通一员。马修·伯恩

以颠覆经典著称,但在我看来,他的改编不仅

丰富了经典的维度,甚至可以说创造出了新的

经典。 (余 弦)

《罗刹国》(国家话剧院先锋剧场):

非常先锋的戏剧。改编自《聊

斋志异》里的故事,用的却是现代形

体剧的表演方式,皮影、傩戏和现代

舞、电子音乐混搭,竟丝毫没有不协

调之感,像一盘风味独特的大餐。

罗刹国以丑为美,越丑越有权

势,为了活下去,流落到这里的人不

得不戴上丑陋的面具装“鬼”,放弃

“人”的身份的同时灵魂也渐渐堕落

……结尾剧情反转,罗刹鬼王尚且

善心未泯,愿意救人,想要害死主角

的反而是他的同类。其中的黑色幽

默,发人深思。 (雷 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客厅里,姜嘉锵边弹着

钢琴,边辅导一位青年人演

唱诗经中的《关雎》。“你要体

会一个古代的青年男子追求

面前这个窈窕淑女时的那种

爱慕、渴望得到的心情,可以

借鉴京戏里小生的形象和感

觉。”说着,姜嘉锵噌地站起

身,拿了把扇子,在客厅里走

起了京戏小生的台步……完

全 看 不 出 这“ 小 生 ”竟 是 个

83 岁的“老生”。

这 位“80 后 ”老 艺 术 家

唱了一辈子歌,从未放弃对

中国声乐艺术的追求。上个

月,他应邀担任中国声乐艺

术节专家委员会名誉主席,

在受聘仪式上他即席讲话,

仍然念念不忘“中国的民族

声乐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路,

唱出中国人自己的美!”

上世纪 70 年代初,一首

欢快动听、民族风浓郁的《挑

担茶叶上北京》唱响大江南

北,也让亿万听众记住了姜

嘉锵的名字,在《人民音乐》杂志社发起的权威评选中,

他入选了“新中国十大男高音歌唱家”。

姜嘉锵出生在浙江温州瑞安。他天生对音乐敏

感,家乡的山歌、小调、渔歌、鼓曲甚至商贩的吆喝声,

在他听来都那么悦耳,并且过“耳”成诵。这些也是他

最初的音乐营养。成为专业歌唱演员后,除了演唱大

量脍炙人口的民歌外,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演唱情有

独钟,潜心钻研 50 余年,被誉为“中国古典诗词演唱第

一人”。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姜嘉锵始终认为,中

国歌唱家要唱中国自己的歌,然而 60 年代以来,凡专

业歌唱家举办独唱音乐会都是西洋歌曲唱了“主角”,

中国本土的歌曲寥寥无几,他深受“刺激”。从此,他开

始钻研中国古典诗词,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从诗经到魏晋

古诗,从唐诗宋词到清代道情曲,佳作无数。很多作品

在当时都是可以吟唱甚至演唱的,只是后来曲调渐渐

失传,诗词渐渐与音乐分离,才独立而为文学。今人演

唱古典诗词,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没有现成的歌谱。

姜嘉锵就请教专家,从流传下来的古琴谱中像“淘宝”

一样地挖掘,把“指法谱”翻译、整理、加工成适合现在

演唱的简谱——行话叫“打谱”,后来又专门请作曲家

根据古琴曲的风格为古典诗词谱曲。他还向“一代词

宗”夏承焘先生等大家取经,随岳父金淙鼐拜访其表

兄、国学大师启功先生,聆听启功讲解古典诗歌音韵知

识。功夫不负有心人。50 多年来,姜嘉锵为观众演唱

了《关雎》《枫桥夜泊》《凤求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水调歌头》等 200 多首古诗词艺术歌曲,走出了一

条少有人涉足的独特道路。

姜嘉锵说,我们不但要唱自己的歌,而且要唱出中

国人独有的美。50 年代初的“土洋之争”,他就主张中

国应创立自己的声乐学派,继承和发展自己的声乐艺

术,让中国声乐艺术走向世界。他说,歌唱是一门语言

艺术。欧洲语言的特点是“多音节、讲重音”,中国语言

是“单音节、讲声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律动

性。歌唱艺术的流动美是靠对比(如高低、强弱、曲直、

明暗、起伏等)产生的,汉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音

调美及十三辙音韵美,与歌唱中起、承、转、合的流动相

结合,生发了中国声乐艺术独特的韵律美。

姜嘉锵说,“古诗词不仅语言美,它的音律韵味、声

调平仄都有声乐的内涵,要把这些灵魂深处最美的东

西唱出来才能感动人。诗歌里的形象、声乐的色彩变

化和各种表演方法,我把这些当成毕生的课题来研究,

它们对我的演唱产生了广泛影响。”为了唱出“中国味

道”,他还向京戏、河北梆子、山东吕剧、北京琴书、京韵

大鼓、河南坠子等姊妹艺术学习,并在浙江婺剧团实习

一年,出演了婺剧《朝阳沟》的男一号栓保。正是由于

这些广泛而扎实的学习,使得他厚积而薄发。“对每一

个字都要给它以生命,这样唱出来就绝对不一样。我

唱歌有特点,第一是咬字很清楚,第二让人感觉到很有

韵味,这个韵味就是文化的表现”。1979 年著名小提

琴家梅纽因首次访华,姜嘉锵为他演唱了琴歌《渔歌

调》和《伯牙吊子期》,梅纽因听完不禁竖起大拇指:“真

有中国味道!”1988 年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访华,与中

国歌唱家交流,听了姜嘉锵唱的中国民歌,竟怀疑他在

德国学习过“德国学派”的发声方法。可见艺术都是相

通的。

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姜嘉锵的舞台演唱在减

少,但教学活动在增加,除了在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

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

国家大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开办讲座外,还带了几

位“不发文凭的研究生”。学生们感觉收获特别大,不

仅学习了发声、演唱方法,更增加了古典文学修养,对

演唱其他歌曲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反哺。

姜嘉锵说,自己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唱

歌,现在年龄大了,但唱了一辈子的经验不能白白浪

费,年轻人愿意学,便倾囊相授。“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

能潜心钻研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将中国歌曲唱出个性,

唱出韵味,唱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美。”

姜嘉锵——唱

出中国人自己的美

刚刚过去的 8 月,“出彩河南——庆祝改革

开放 40 周年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隆

重登场。 24 台剧目,来自全国不同省市的 23个院团,以现实题材为主,辅以部分传统戏以

及新编历史剧,在首都刮起一股豫剧旋风。

许多观众特意从外地赶来看演出,没抢到

票的人们给剧院打电话询问是否能买到刻印

的光碟。演出场场爆满,有的场次气氛热烈如

沸腾的海洋;演出结束后观众还不肯离开,喊

着演员的名字叫“来一个、来一个”,持续半小

时……久违的场面,反映出人们对豫剧有多么

热爱。

这已经是豫剧展演月的第三次进京。口

碑越来越好,影响持续发酵,观众群体不断扩

大……展演月的巨大成功和豫剧生机勃勃的

发展势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人

称之为戏曲界的“河南现象”。

演出落幕后,专家们立刻对这一话题展开

热烈讨论——豫剧为什么能够出彩?这对其

他剧种有什么启示?豫剧本身还存在哪些问

题?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发挥对戏曲

传承发展的引领作用?新时代的传统戏曲,怎

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抒写伟大时代、引领社会风

尚的新任务?……

作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拥有广泛

的群众基础,这固然得益于剧种自身的感染力

和生命力,也离不开豫剧人的不懈付出。河南

有几代豫剧人积累下的辉煌:“五个一工程”奖

的九连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八连冠和文

华 奖 的 五 连 冠 ,可 以 说 一 直 站 在 文 化 的“ 高

位”,发挥着示范作用。而要保持高位运转,难

度是非常大的。用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的

话来说,这如同“滚石上山”,越往高处就需要

使出越多力气,才能不掉下来,更别说想要更

进一步。

于是,李树建选择了抱团发展的战略,河

南豫剧院就是那只领头雁。

河南豫剧院成立于 1956 年,一度被解散,

等 到 恢 复 时 ,又 被 分 为 一 团 二 团 三 团 ,直 到

2013 年才重新恢复建制,成立了豫剧院。5 年

来,河南豫剧院做了大量的工作。豫剧院刚成

立,院长李树建和书记汪荃珍就带队到新疆,

去培养当地的豫剧团,一个礼拜跑了 7000 公

里。把剧院的主演、名角派到各地的豫剧团当

辅导更是常事,有一个获得过梅花奖的演员甚

至已经在西安的豫剧团“长驻”了三年。这些

指导都是无偿提供的,连机票都是自己买。一

些民营剧团也被拉了进来,好几个团是进城务

工人员组成的,团长成了李树建的徒弟。2015年,全国豫剧院团长研讨会召开,100 多个院团

来到河南,如百鸟归林,河南豫剧院仔细了解

每个团有什么困难,一一帮他们解决……

正是因为这些举动,各地的豫剧团彼此建

立起了紧密的联系,抱成了团,2016 年的第一

次进京展演月才能够实现。又由于各院团的

水平在合作交流中迅速提高,展演月才能大获

成功。由此,全国豫剧实现了协同发展。聚如

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而李树建还有更大的“野心”。一院独放

不是春,一省独放也不是春,甚至一剧独放都

不是春。作为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还应该发

挥出对中国戏曲的引领作用,将自己的能量辐

射 得 更 广 。 于 是 ,推 动 豫 剧 发 展 获 得 的 经

验,马上被李树建用在了稀有剧种的推广传

播上。河南作为戏曲大省,拥有全国最多的

稀 有 剧 种 ,除 知 名 度 较 高 的豫剧、曲剧、越调

外,清丰柳子戏、永城柳琴戏、内乡宛梆、安阳

淮调、沁阳怀梆、范县四平调等等,这些承载着

一地文化记忆的剧种,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状

态。2017 年,李树建先后在郑州和北京组织了

一场“河南稀有剧种传统经典剧目展演”,受益

于抱团的形式和举措,稀有剧种的关注度大大

提升。

豫剧展演月“三进京”,带给我们的不仅

是艺术的盛宴,更重要的是对当前戏曲发展

的有益启示。在影视艺术、网络传播大行其

道的当下,戏曲如何发挥其固有的特色、展示

其悠远的魅力、焕发其新的生机?豫剧展演

月的成功告诉人们,弘扬优秀文化、抒写伟大

时代,戏曲肩负着使命与责任,必须处理好以

下关系:

一是固本培元和求新求变的关系。戏曲

界常常能够见到这样的现象:小剧种向地方大

戏学习,地方大戏向京剧、越剧学习,京剧、越

剧向话剧学习,比如豫剧水袖的颜色从纯白变

成有过渡色,就是从越剧中学来的。有的创新

因素的引入是成功的,有的却走偏了,丢掉了

自身特点。那么,豫剧能从其他剧种学习哪些

东西?有没有能力去影响其他的剧种?

豫剧自身的体量就很大,全国有 163 个职

业团分布在 12 个省份,还有 2000 多个民营剧

团。12 个省份的创作,在不同的文化区域里,

必然呈现不同的文化风貌。一个剧种由乡土

的剧种变成大剧种,因为流传的地域广了,就

会接受所在地域的改造,进而形成地域性的流

派,甚至演变出新的剧种来。分久必合,合久

必分,这是戏曲的规律,也是艺术的规律,正是

这个规律成就了戏曲艺术的丰富多元。那么,

我们是否应该鼓励这种看似背离“正统”的差

异化?这些都需要仔细思考。

二是“名角效应”与重用新人的关系。展

演月很重视对青年的提携,汪荃珍等艺术家甘

当绿叶,为青年演员“站台”。但总的来说,在

“提亮”青年演员和创作者方面还可以加大力

度。目前活跃的知名剧作家里,姚星辰已年届

70,陈涌泉也超过 50 岁,而 50 岁以下能够走向

全国的编剧,几乎数不出来。作曲家年龄也普

遍偏大。

三是弘扬传统与适应时代的关系。从展

演的经典剧目可以看出,过去豫剧风格是多样

化的,如《老子·儿子·弦子》《倒霉大叔的婚事》

等喜剧作品,在民间非常受欢迎、流传很广,主

题深刻,人物塑造也十分形象。而近几年的新

作风格相对单一,注重历史评价、审美评

价、哲学评价的较少;往往局限于

简单的忠奸之辨和伦理判

断,在一定程度上减

损了艺术多元化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豫

剧现代戏创作所形成的新传统、所取得的新经

验、积累下来的新手法,都是特别现代的,不仅

值得当下的豫剧创作重新去学习,对其他戏曲

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激活传统,激活剧种,核心是激活人。如

何把现代戏做得更精致更深刻,如何让传统戏

与时俱进,值得深思。传承与发展的对立统

一,更是戏曲艺术的永恒话题。

本次展演月集中展示了中国豫剧出人出

戏的盛景,是豫剧演出、传播、研究、发展相结

合的新探索,体现了新时代中国戏曲繁荣发展

的最新前沿动态。它是中国戏曲振兴的河南

现象,通过首都向全国辐射正能量的又一个生

动案例。但是,豫剧还应该把自己的艺术理想

放得更加高远,在这么多优秀作品、展演月品

牌之后,豫剧应该成为一个文化概念,将民族

传统文化和中原地区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塑造

和提升。

制图:郭 祥

将地方戏能量辐射得更广——豫剧展演月“三进京”的启示

周飞亚

右图:《苏武牧羊》

左下图:《五世请缨》

右下图:《倒霉大叔

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