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校門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5/06/22/b12-0622.pdf ·...

1
來自浙江蘭溪的倪祥新由於家庭貧 困,讀高中時就開始做兼職掙錢。「填 報高考志願時,我很彷徨,是外出打工 掙錢還是借錢上大學,幸好最終選擇來 義烏上大學。」倪祥新抱着創業賺錢的 想法選擇了義烏工商學院,進校後他也 順利地開起了網店。 然而創業並非想像的那麼容易。創業 之初,倪祥新賣過很多產品,只要周圍 的學長和同學哪些產品好賣,他也就跟 着賣這些產品。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實 踐,倪祥新發現這種跟風的做法根本行 不通,於是他跑到義烏小 商品城裡尋找產品,最終 發現了襪套、鞋套等系列 產品。 創業資金靠生活費 有了合適的產品卻又遇 到更大的難題—資金。 「我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資 金問題,因為我的創業資 金就是生活費。曾經有段 時間因為進貨,我連吃飯 的錢都沒有,但我不想向父母要錢,因 為家裡實在太窮。」倪祥新說,後來, 父母得知他在學校裡天天吃饅頭,就東 挪西借給他送來 2,000 元。「當時,我眼 淚奪眶而出,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創 業,讓家人生活得好一點。」 大二時已補貼家用 憑着一股闖勁,倪祥新的網店生意日 益紅火。大二時,他不僅能自己交學 費,還有多餘的錢補貼家用。大三時, 他轉戰阿里巴巴批發平台,生意又有了 新起色。目前,已 經走出校門近1年 的倪祥新,除了在 阿里巴巴電商平台 經營店舖外,還同 時經營一家雙皇 冠店舖和三家速賣 通店舖,並僱傭了 2 位合夥人,幾家網 店的年總銷售額超 300萬元,年利潤 達 30 多萬元。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是創辦於 1993 年的杭州大學義烏分校,佔地 1,000 餘畝,目前有中外學生約 9,600 人。該校下設經濟管理分院、外語外貿 分院、創業學院等 6 個分院 29 個專業, 學校緊密依托義烏市場優勢,打破常 規,開設了電子商務創業班、敦煌班、 ebay 班,為學生開展創業活動搭建實踐 平台。 近 2000 在校學生投身創業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 95%的在校生有 過勤工助學的經歷,年收入 2,800 餘萬 元人民幣(下同),1,800 餘名在校生投身 創業實踐活動,年收入 3,500 餘萬元, 帶動就業人數 1,000 多人,有的在校生 已成為百萬富翁。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 年保持在 98%以上,創業率連年 居全國高校前列。因在網商培訓與教學 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學院獲得「全球最 佳網商搖籃」稱號,並被省政府確定為 「創業型大學」試點院校。同時,該校 還聯手全國「網店第一村」義烏市青岩 劉村打造創業實驗室,開創高校與地方 人才聯合培養的新模式。 義烏工商學院 你知 倪祥新 倪祥新 B12 財經專題 責任編輯:黎永毅 版面設計:張景光 2015 年 6 月 22 日(星期一) 儘管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創客風起雲 湧,但自從 2009 年該學院率先在全國高校中開設電 子商務創業班開始,圍繞該「淘寶班」的爭議就一 直沒有停過。肯定的聲音說,它培養了學生的實際 生存能力,有的學生畢業後就成了百萬富翁,還能 為社會創造就業崗位;但同時,有質疑的聲音說, 感覺就是一個淘寶培訓班,它忽視了對學生文化素 養的培養。 曾有網友發帖稱,在校 3 年,不少學生上課在接 單,下課了跑市場找貨源,上課的時間少得可憐, 文化專業知識增加少之又少,沒有專業基礎,沒有 知識結構,感覺就是參加了一個淘寶培訓班。「面 對即將跨入社會,他們能做甚麼呢?」 恐助長學生拜金主義 同時,僅僅用薪水、創業業績來衡量成績,可能 給學生的價值觀造成暗示,恐怕會助長拜金主義。 還有網友表示,以前淘寶競爭沒那麼激烈,還可 以作為謀生的手段,「如今要想在淘寶上新開店, 活下去都很難很難」。現實已如該網友所言,隨 網店越開越多,大型電商不斷鯨吞小電商的生存 空間;傳統線下企業的不斷觸網,也在與小電商爭 奪客源;加上人員費用的增加,快遞費的漲價,網 絡推廣費用的不斷上漲……網店競爭越來越加劇。 學院撐教育因材施教 即便如此,有分析則認為,「淘寶班」學生的經 營優勢和創業經歷,是普通學生根本沒法對比的, 「失業大學生很多,但絕不會是你們」。 「我認為每個學生的特點都不一樣,興趣願望、 知識基礎、學習能力不一樣。教育要因材施教,但是現在做得 不夠。我們總是在想高職院校要變本科,本科要變清華北 大,實際上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使命,培養學生的目標是不一 樣的,評價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義烏工商學院常務副院長 賈少華說。 淘寶網購的 淘寶網購的 興起 興起令不少 令不少 企業需要擁有 企業需要擁有 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與內地高校相比,義烏工商學院無論是辦學層 次還是規模均不值一提,但其學生利用互聯網的 創業形式和成功率卻獨樹一幟,尤其在該校創業 學院,所有的學生一入學就開淘寶、速賣通等網 店,課堂上允許學生接訂單,網店業績可以代替 學分。 今年即將畢業的藍昌慧說,3 年前當他第一次踏 入校門時,就被校園裡散發的創業氣息所感染。「進 校後,我發現身邊所有人都在開網店或從事與此相 關的行業,而留給我的機會也很多,可以當學長的 夥計幫他打理店舖,也可以送快遞。總之,這裡就 有一種無形的氣氛推動你去創業。」 進校後跟學長送快遞 他進校後沒多久就跟學長一邊送快遞,一邊 學習開網店。在一個學期裡,他不僅基本掌握了 開網店的技能,而且送快遞也讓他賺了近5,000 元。大一第二學期,已經掌握一定技能的他便開 了一個速賣通網店。 學院鼓勵學生做生意 與藍昌慧相似,仍就讀或已畢業的該校學生楊 冬官、陳世希、石豪傑及有「創業花木蘭」之 稱的馬吉玲,他們都熱衷於互聯網創業,並喜歡 「大學生,小老闆」這個稱呼。馬吉玲說,她是從該校國 際貿易專業轉入創業學院的,這個學院最大的特色是鼓勵 學生做生意,不僅所有學科與創業相關,而且有創業導師 和創業成功的學 長。 據統計,7年 來,從該校創業學 院走出去的 800 多 位學生,50%以上 都是電商老闆。義 烏工商學院創業學 院院長朱華兵還透 露,以前學生們僅 僅衝向淘寶、天 貓、速賣通等電商 平台,現在學生們 開始嘗試活動策 劃、美工、網絡推 廣、攝影、模特等 領域,設立自己的 工作室。 藍昌慧 藍昌慧 凱旋,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 12E 創電商 3 班 學生,2012 年來自江西上饒的他抱着創業的念 頭,報考了義烏工商學院。入學第 3 天,他就開出淘 寶網店,先後賣過圍巾、帽子、口罩、打底褲等諸 多冬季服飾用品。「凡是別人賣得好的,我都嘗試 過,但經營情況一直不太理想。」 邱凱旋說,當時 以為只要是熱銷的東西就不愁賺不到錢,何況自己 賣的商品品種繁多,覺得總會有一款能成為搶手 貨,沒想到忙碌了大半年,收穫的卻是一個爛攤 子。 跟風賣搶手貨失敗告終 「積了一大堆尾貨,虧損 8,000 多元錢,不僅把一 個學期的生活費賠了進去,還欠下幾千元錢。」邱 凱旋透露,在剛開始創業的半年時間裡,他先後賣 過 30 多種產品,可是均以失敗告終。為了處理積壓 的尾貨,他開始轉戰夜市。由於同質化競爭激烈, 甩賣這些庫存尾貨 並不容易,每 天吃好晚飯就 直奔義烏夜市。 幸運的是,邱凱旋在擺夜攤時抓住了一個商機, 「有一次,幾個顧客問我在哪裡可以買到汽車掛 件,在夜市逛了一圈也沒找到。」說者無心,聽者 有意,他頓覺眼前一亮,「我為何不去賣汽車掛件 呢,汽車裝飾品不就是一個很好的市場嗎?」 「當時我就對那幾個顧客說,我有汽車裝飾品, 請他們明晚過來選購。」第二天,邱凱旋直奔國際 商貿城看汽車掛件。「我以60元的價格拿了20 個。」當天晚上,他拿汽車掛件去夜市,沒多久 就以 90 元的價格賣了 7 個。 網售汽車裝飾品獲成功 有此經歷之後,他便將淘寶店舖上原來的產品全 部下架,推出以汽車掛件為主打的系列產品。由於 產品精美、質量好,店舖短期內就吸引了大量的人 氣,生意很快紅火起來。 半年後,邱凱旋不僅積累了幾十萬元的資本,而 且還對汽車飾品行業有了深入了解。大二暑假,他 留在義烏開始着手入駐天貓商城的準備。開學後, 他註冊了公司,僱了 6 名員工,並組建了「閣下車 品」天貓商城旗艦店的團隊。目前,邱凱旋的天貓 商城網店每月銷售超 10 萬元,月利潤 3、4 萬元。 校方:網店創業適合大學生 事實上,在義烏工商學院與邱凱旋一樣借助互聯 網成功創業的學生比比皆是,據統計,去年義烏工 商學院創業學院畢業學生中創業率達 100%,創業的 學生中收入最高者年收入超 100 萬元。義烏工商學院 常務副院長賈少華表示,電子商務創業門檻低、風 險小,很適合在校大學生創業。「以我們學校的經 驗證明,每一個大學生都可以通過在互聯網上創業 解決就業問題。而且網店創業無門檻、零資本起 步,也是最適合大學生創業的途徑。」 有統計顯示,內地高校中約有80%的大學生 有創業意願,但受到資金、場地、市場、人脈 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僅為2.4%。不過,浙江義烏的 大學生卻在「互聯網+」背景下,成功打破了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 的「魔咒」。據義烏工商學院副院長賈少華透露,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8,000多名在校生中,有1,800餘名學生從事電子商務創業,這其中不僅有大批的學生 「騎自行車進校,開轎車畢業」,甚至還誕生了身價超 100 萬元(人民幣,下同)的網店 老闆。 ■香港文匯報記者 白林淼 義烏報道 互聯網+ 之學生創業篇 義烏工商學院每一處角落都散發創 義烏工商學院每一處角落都散發創 業的氣息 業的氣息本報記者白林淼 本報記者白林淼 義烏工商學院常務副院長賈少華 義烏工商學院常務副院長賈少華梅沁芳 梅沁芳 邱凱旋 邱凱旋 義烏工商學院在 義烏工商學院在中國網店第一村 中國網店第一村開設的創業實驗室 開設的創業實驗室本報記者 本報記者 白林淼攝 白林淼攝 農家子弟變網店老闆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Oct-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來自浙江蘭溪的倪祥新由於家庭貧困,讀高中時就開始做兼職掙錢。「填報高考志願時,我很彷徨,是外出打工掙錢還是借錢上大學,幸好最終選擇來義烏上大學。」倪祥新抱着創業賺錢的想法選擇了義烏工商學院,進校後他也順利地開起了網店。然而創業並非想像的那麼容易。創業

    之初,倪祥新賣過很多產品,只要周圍的學長和同學哪些產品好賣,他也就跟着賣這些產品。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倪祥新發現這種跟風的做法根本行不通,於是他跑到義烏小商品城裡尋找產品,最終發現了襪套、鞋套等系列產品。

    創業資金靠生活費有了合適的產品卻又遇

    到更大的難題——資金。「我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資金問題,因為我的創業資金就是生活費。曾經有段時間因為進貨,我連吃飯

    的錢都沒有,但我不想向父母要錢,因為家裡實在太窮。」倪祥新說,後來,父母得知他在學校裡天天吃饅頭,就東挪西借給他送來2,000元。「當時,我眼淚奪眶而出,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創業,讓家人生活得好一點。」

    大二時已補貼家用憑着一股闖勁,倪祥新的網店生意日

    益紅火。大二時,他不僅能自己交學費,還有多餘的錢補貼家用。大三時,他轉戰阿里巴巴批發平台,生意又有了

    新起色。目前,已經走出校門近1年的倪祥新,除了在阿里巴巴電商平台經營店舖外,還同時經營一家雙皇冠店舖和三家速賣通店舖,並僱傭了2位合夥人,幾家網店的年總銷售額超300 萬元,年利潤達30多萬元。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是創辦於1993 年的杭州大學義烏分校,佔地1,000餘畝,目前有中外學生約9,600人。該校下設經濟管理分院、外語外貿分院、創業學院等6個分院29個專業,學校緊密依托義烏市場優勢,打破常規,開設了電子商務創業班、敦煌班、ebay班,為學生開展創業活動搭建實踐平台。

    近2000在校學生投身創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95%的在校生有

    過勤工助學的經歷,年收入2,800餘萬元人民幣(下同),1,800餘名在校生投身創業實踐活動,年收入3,500餘萬元,帶動就業人數1,000多人,有的在校生已成為百萬富翁。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

    年保持在98%以上,創業率連年居全國高校前列。因在網商培訓與教學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學院獲得「全球最佳網商搖籃」稱號,並被省政府確定為「創業型大學」試點院校。同時,該校還聯手全國「網店第一村」義烏市青岩劉村打造創業實驗室,開創高校與地方人才聯合培養的新模式。

    義烏工商學院話 你知■■倪祥新倪祥新

    B12 財經專題 ■責任編輯:黎永毅 ■版面設計:張景光 2015年6月22日(星期一)

    儘管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創客風起雲湧,但自從2009年該學院率先在全國高校中開設電子商務創業班開始,圍繞該「淘寶班」的爭議就一直沒有停過。肯定的聲音說,它培養了學生的實際生存能力,有的學生畢業後就成了百萬富翁,還能為社會創造就業崗位;但同時,有質疑的聲音說,感覺就是一個淘寶培訓班,它忽視了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曾有網友發帖稱,在校3年,不少學生上課在接單,下課了跑市場找貨源,上課的時間少得可憐,文化專業知識增加少之又少,沒有專業基礎,沒有知識結構,感覺就是參加了一個淘寶培訓班。「面對即將跨入社會,他們能做甚麼呢?」

    恐助長學生拜金主義同時,僅僅用薪水、創業業績來衡量成績,可能

    給學生的價值觀造成暗示,恐怕會助長拜金主義。還有網友表示,以前淘寶競爭沒那麼激烈,還可

    以作為謀生的手段,「如今要想在淘寶上新開店,活下去都很難很難」。現實已如該網友所言,隨網店越開越多,大型電商不斷鯨吞小電商的生存空間;傳統線下企業的不斷觸網,也在與小電商爭奪客源;加上人員費用的增加,快遞費的漲價,網絡推廣費用的不斷上漲……網店競爭越來越加劇。

    學院撐教育因材施教即便如此,有分析則認為,「淘寶班」學生的經

    營優勢和創業經歷,是普通學生根本沒法對比的,「失業大學生很多,但絕不會是你們」。「我認為每個學生的特點都不一樣,興趣願望、

    知識基礎、學習能力不一樣。教育要因材施教,但是現在做得不夠。我們總是在想高職院校要變本科,本科要變清華北大,實際上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使命,培養學生的目標是不一樣的,評價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義烏工商學院常務副院長賈少華說。

    質疑聲

    質疑聲::重重﹁﹁淘寶淘寶﹂﹂輕文化

    輕文化

    ■■淘寶網購的淘寶網購的興起興起,,令不少令不少企業需要擁有企業需要擁有創新能力創新能力。。

    資料圖片資料圖片

    大學生熱衷當﹁小老闆﹂﹂

    與內地高校相比,義烏工商學院無論是辦學層次還是規模均不值一提,但其學生利用互聯網的創業形式和成功率卻獨樹一幟,尤其在該校創業學院,所有的學生一入學就開淘寶、速賣通等網店,課堂上允許學生接訂單,網店業績可以代替學分。今年即將畢業的藍昌慧說,3年前當他第一次踏

    入校門時,就被校園裡散發的創業氣息所感染。「進校後,我發現身邊所有人都在開網店或從事與此相關的行業,而留給我的機會也很多,可以當學長的夥計幫他打理店舖,也可以送快遞。總之,這裡就有一種無形的氣氛推動你去創業。」

    進校後跟學長送快遞他進校後沒多久就跟學長一邊送快遞,一邊

    學習開網店。在一個學期裡,他不僅基本掌握了開網店的技能,而且送快遞也讓他賺了近5,000元。大一第二學期,已經掌握一定技能的他便開了一個速賣通網店。

    學院鼓勵學生做生意與藍昌慧相似,仍就讀或已畢業的該校學生楊

    冬官、陳世希、石豪傑及有「創業花木蘭」之稱的馬吉玲,他們都熱衷於互聯網創業,並喜歡

    「大學生,小老闆」這個稱呼。馬吉玲說,她是從該校國際貿易專業轉入創業學院的,這個學院最大的特色是鼓勵學生做生意,不僅所有學科與創業相關,而且有創業導師和創業成功的學長。據統計, 7 年

    來,從該校創業學院走出去的800多位學生,50%以上都是電商老闆。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院長朱華兵還透露,以前學生們僅僅衝向淘寶、天貓、速賣通等電商平台,現在學生們開始嘗試活動策劃、美工、網絡推廣、攝影、模特等領域,設立自己的工作室。

    ■■藍昌慧藍昌慧

    身身百百價價萬萬

    學生創客

    未出校門

    未出校門

    邱凱旋,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12E創電商3班學生,2012年來自江西上饒的他抱着創業的念頭,報考了義烏工商學院。入學第3天,他就開出淘寶網店,先後賣過圍巾、帽子、口罩、打底褲等諸多冬季服飾用品。「凡是別人賣得好的,我都嘗試過,但經營情況一直不太理想。」邱凱旋說,當時以為只要是熱銷的東西就不愁賺不到錢,何況自己賣的商品品種繁多,覺得總會有一款能成為搶手貨,沒想到忙碌了大半年,收穫的卻是一個爛攤子。

    跟風賣搶手貨失敗告終「積了一大堆尾貨,虧損8,000多元錢,不僅把一

    個學期的生活費賠了進去,還欠下幾千元錢。」邱凱旋透露,在剛開始創業的半年時間裡,他先後賣過30多種產品,可是均以失敗告終。為了處理積壓的尾貨,他開始轉戰夜市。由於同質化競爭激烈,

    甩賣這些庫存尾貨並不容易,每天吃好晚飯就

    直奔義烏夜市。幸運的是,邱凱旋在擺夜攤時抓住了一個商機,

    「有一次,幾個顧客問我在哪裡可以買到汽車掛件,在夜市逛了一圈也沒找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他頓覺眼前一亮,「我為何不去賣汽車掛件呢,汽車裝飾品不就是一個很好的市場嗎?」「當時我就對那幾個顧客說,我有汽車裝飾品,

    請他們明晚過來選購。」第二天,邱凱旋直奔國際商貿城看汽車掛件。「我以60元的價格拿了20

    個。」當天晚上,他拿汽車掛件去夜市,沒多久就以90元的價格賣了7個。

    網售汽車裝飾品獲成功有此經歷之後,他便將淘寶店舖上原來的產品全

    部下架,推出以汽車掛件為主打的系列產品。由於產品精美、質量好,店舖短期內就吸引了大量的人氣,生意很快紅火起來。半年後,邱凱旋不僅積累了幾十萬元的資本,而

    且還對汽車飾品行業有了深入了解。大二暑假,他留在義烏開始着手入駐天貓商城的準備。開學後,他註冊了公司,僱了6名員工,並組建了「閣下車品」天貓商城旗艦店的團隊。目前,邱凱旋的天貓商城網店每月銷售超10萬元,月利潤3、4萬元。

    校方:網店創業適合大學生事實上,在義烏工商學院與邱凱旋一樣借助互聯

    網成功創業的學生比比皆是,據統計,去年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畢業學生中創業率達100%,創業的學生中收入最高者年收入超100萬元。義烏工商學院常務副院長賈少華表示,電子商務創業門檻低、風險小,很適合在校大學生創業。「以我們學校的經驗證明,每一個大學生都可以通過在互聯網上創業解決就業問題。而且網店創業無門檻、零資本起步,也是最適合大學生創業的途徑。」

    有統計顯示,內地高校中約有80%的大學生有創業意願,但受到資金、場地、市場、人脈

    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僅為2.4%。不過,浙江義烏的大學生卻在「互聯網+」背景下,成功打破了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

    的「魔咒」。據義烏工商學院副院長賈少華透露,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8,000多名在校生中,有1,800餘名學生從事電子商務創業,這其中不僅有大批的學生

    「騎自行車進校,開轎車畢業」,甚至還誕生了身價超1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網店老闆。 ■香港文匯報記者白林淼義烏報道

    互聯網+

    之學生創

    業篇

    ■■義烏工商學院每一處角落都散發創義烏工商學院每一處角落都散發創業的氣息業的氣息。。 本報記者白林淼本報記者白林淼 攝攝

    ■■義烏工商學院常務副院長賈少華義烏工商學院常務副院長賈少華。。梅沁芳梅沁芳 攝攝

    ■■邱凱旋邱凱旋

    ■■義烏工商學院在義烏工商學院在「「中國網店第一村中國網店第一村」」開設的創業實驗室開設的創業實驗室。。本報記者本報記者白林淼攝白林淼攝

    農家子弟變網店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