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48
I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 間:102 年 10 17 (星期四)中午 12 0 點:中商大樓二樓 7203 會議室 席:柯院長沛程 紀錄:趙珍宜 出席人員:詳如簽到表。 列席人員: 壹、報告事項 一、恭賀企管系李國瑋老師以『智慧滾輪』榮獲「2013 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 展」之發明競賽創新產品[金牌]二、恭賀企管系龔慧珠老師獲「102 學年度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教師赴公民營機 構研習服務」之[深耕服務]研習。 三、恭賀財金系謝富順老師獲得 102 學年度教育部彈性薪資補助。 四、恭賀國貿系吳佩勳、會資系林裕章、保金系林淑惠、財稅系張允文、財金系 周昭宇及應統系柯沛程、簡郁紘等七位教師獲得國科會彈性薪資補助。 五、電腦教室空堂時間(除週六上午)開放自由上機,一次一間教室為主,人數過多 時將機動再開放教室。 六、請各系鼓勵教師透過產學以技術升等,並請對研究和產學有經驗的老師,利 用教師成長社群不分科系來帶動其他同仁,讓整個商學院師生動起來。(技術 升等相關資料請參閱商學院網頁->教師以技術升等報告及範例 http://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683/181814592.pdf) 七、職涯及諮商輔導中心對新生作 Ucan 職業興趣診斷分析,請各系討論課程是否 修正及提供改善方案。 八、請各系督促學生學習履歷資料之建立及更新。 九、請各系更新、加強英文網頁內容。 十、各系所可嘗試研擬大學部學生直升碩士班要點。 十一、新生學習履歷宣導配合院長給新生的勉勵,五專部分已於 9 18 日利用中 商大樓國際會議完成。大學部分三場,第一場於 10 9 日完成,反應熱烈。 十二、職涯及諮商輔導中心諮商輔導組的輔導項目很多,其中提供班級團體輔導 (申請表格如附件一,p.1,可至下載 http://csc.nutc.edu.tw/files/11-1034-1242.php),請多加利用。 十三、本院榮獲 102 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名單如下: 國貿系 2 保金系 6 應統系 3 會資系 1 財稅系 2 休閒系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Aug-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I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

時 間102 年 10 月 17 日(星期四)中午 12 時 0 分

地 點中商大樓二樓 7203 會議室

主 席柯院長沛程 紀錄趙珍宜

出席人員詳如簽到表

列席人員

壹報告事項

一恭賀企管系李國瑋老師以『智慧滾輪』榮獲「2013 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

展」之發明競賽創新產品[金牌]

二恭賀企管系龔慧珠老師獲「102 學年度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教師赴公民營機

構研習服務」之[深耕服務]研習

三恭賀財金系謝富順老師獲得 102 學年度教育部彈性薪資補助

四恭賀國貿系吳佩勳會資系林裕章保金系林淑惠財稅系張允文財金系

周昭宇及應統系柯沛程簡郁紘等七位教師獲得國科會彈性薪資補助

五電腦教室空堂時間(除週六上午)開放自由上機一次一間教室為主人數過多

時將機動再開放教室

六請各系鼓勵教師透過產學以技術升等並請對研究和產學有經驗的老師利

用教師成長社群不分科系來帶動其他同仁讓整個商學院師生動起來(技術

升等相關資料請參閱商學院網頁-gt教師以技術升等報告及範例

http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683181814592pdf)

七職涯及諮商輔導中心對新生作 Ucan 職業興趣診斷分析請各系討論課程是否

修正及提供改善方案

八請各系督促學生學習履歷資料之建立及更新

九請各系更新加強英文網頁內容

十各系所可嘗試研擬大學部學生直升碩士班要點

十一新生學習履歷宣導配合院長給新生的勉勵五專部分已於 9 月 18 日利用中

商大樓國際會議完成大學部分三場第一場於 10 月 9 日完成反應熱烈

十二職涯及諮商輔導中心諮商輔導組的輔導項目很多其中提供班級團體輔導

(申請表格如附件一p1可至下載

httpcscnutcedutwfiles11-1034-1242php)請多加利用

十三本院榮獲 102 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名單如下

系 科 人 數 系 科 人 數 系 科 人 數

國貿系 2 保金系 6 應統系 3

會資系 1 財稅系 2 休閒系 1

II

企管系 3 財金系 4

十四系能力指標每年要持續檢討修正需送系課程委員會討論後再送院課

程委員會審議及校課程委員會核備

十五12 月 12 日13 日本校接受評鑑請各位同仁加油準備

十六教育部技職司李司長公開說明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總經費為 202

億 8950 萬元其重點內容分為 3 個面向 9 個策略

制度調整政策統整系科調整實務選才

課程活化課程彈性設備更新實務增能

就業促進就業接軌創新創業證能合一

十七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內涵如件二p2(資料來源教育部技職司

httpwwwedutwFileUpload1088-21183Documents(附件)第二期技職教育再

造計畫重點說明(技職司)doc)

十八上述策略二「系科調整」策略五「設備更新」及策略六「實務增能」之整

合說明已於本校 102826 辦理教育部第二期技職再造-再造技優實務增能

說明會如擬瞭解相關內容可於行政院-gt政策與計畫-gt核定計晝下載相

關資料

httpwwweygovtwUploadRelFile27702399ceba3428-e2c6-4507-b505-7ade

307963e9pdf

十九生員越來越少(如附件三p8)請各系主任注意聘用人員及招生宣導

二十學院至 10 月 7 日止業務費支用明細如下表

總 額 支 用 可用額度 行 政 學術

760000 572030 187970 536 217

誤餐費-院主管會議 2080

誤餐費-院務會議 7680

誤餐費-院教評會議 9600

誤餐費-院課會議

(含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課程) 7680

誤餐費-(其它會議活動) 5880

中技院辦用品雜支 30812

中技設備(公告欄海報架) 22400

中商設備維修 24849

中商院辦用品雜支 81217

教師升等外審相關費用 49238

差旅費 6350

專題演講研究講座 27312

各項會議校外委員出席費 18360

專題競賽 78521

III

招生宣傳用品 26000

協辦 QTNA2013 國際研討會費用 58866

支援保金系專業教室整理費用 79785

支援企管系搬遷費用 35400

二十一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商學院立型人材講座」時程如下表

時間 主講者 演講主題 地點

925(三)

1530~1700

黃利安

台中市身心障礙藝術

發展協會理事長

「活出自我」藝術講座-創

藝創益迎向美麗人生砌

畫企劃分享生涯規劃

中商大樓國際

會議廳

1016(三)

1520~1700

李顯虎

立享財務管理顧問股

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職涯規劃與財務管理 中商大樓國際

會議廳

1120(三)

1520~1700

見護法師

中台佛教學院院長

中台佛研所所長

新心人類 中商大樓國際

會議廳

124(三)

1520~1700

丁國璽

水舞事業機構 特助 休閒產業五感創作思維

中商大樓國際

會議廳

貳討論事項

提案一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修訂「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乙案提請 審

說 明1經 102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次院教評會議修訂通過

2修訂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第二點第五款及第三點二款第二

目修正條文對照表如下

修 正 條 文 原 條 文 說 明

(五)

1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

等日前5年內至少

須主持一項本校核

可五萬元之產學計

畫案(含國科會專題

計劃)或產學計畫

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

授者至少須主持一

項本校核可之產學

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

者至少須主持二項

(五)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

等日前5年內至少

須主持一項本校核

可五萬元之產學計

畫案(含國科會專題

計劃)或產學計畫

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

授者至少須主持一

項本校核可之產學

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

者至少須主持二項

第二條第一項第五

款第四目「以學歷

升等者悉依本校規

定之」文字刪除

另增列於第六款

IV

本校核可之產學計

畫案或累積金額達

25萬

(3)申請升等教授

者至少須主持三項

本校核可之產學計

畫案或累積金額達

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

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

一人申請升等若以

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

算之前面兩項祗能

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

等時須符合本校教

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

法與相關規定

本校核可之產學計

畫案或累積金額達

25萬

(3)申請升等教授

者至少須主持三項

本校核可之產學計

畫案或累積金額達

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

請一項產學計畫案

只限一人申請升等

若以累積金額申請

多人主持之計畫以平

均計算之前面兩項

祗能擇一以學歷升

等者悉依本校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

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

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

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

內外發明 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

管理之個案研

究經整理分析具

整體性及獨特見

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

務改善專案具有

特殊貢獻之研發

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

濟部教育部國

科會等政府機關

或全國性與國際

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1新增條文

2為鼓勵教師以技

術報告升等增

列有關技術報告

之規定

3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乙份(附件

四P9)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V

提案二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建請榮獲 101 學年度「績優導師」同仁於期中考分享經營班級的經驗提

請 討論

說 明1整合輔導為評鑑指標之一擬於 11月 6日(星期三)舉辦

2101 學年度績優導師-國貿系李桂枝李金玲會資系黃惠君劉若蘭

王春熙保金系林淑惠廖采如郭玫秀邱詠晴企管系周素娥應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 12 名

3受限於時間因素擬請各系推派一名代表分享經營班級經驗

決 議原則上得獎的每一個系推派一員每人分享 20 分鐘的班級經營經驗各系

代表名單請於 10 月 23 日前回報院辦以俾通知代表教師準備資料

提案三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乙案提

請 審議

說 明1 配合「102-103 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辦理

2本院分配到 3 個名額獎金暫定 1 萬 5 仟元

3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附件

五p13)乙份供參考

決 議先行試辦照案通過

附帶決議得獎者需於期末考週分享教學經驗

提案四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修訂「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

點」乙案提請 審議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2修訂該系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第三點第四點新增第九點修

正條文對照表如下 修 正 規 定 現 行 規 定 說 明

三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

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

每任三年得續任乙

三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

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

每任三年得連選連任

乙次

酌作文字修

四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

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

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

開系務會議採全系專

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

三人呈報院長後由

四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

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

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

開系務會議採全系專

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

三人再簽請校長擇聘

酌作文字修

VI

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之

九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

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

人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出席出席代表二分

之一(含)以上同意後

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

請校長核聘之

新增第九點

十系(科)主任任期未滿

之去職須經系(科)

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

署並經系(科)務會

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

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

之二以上議決始得報

請校長核定之

九系(科)主任任期未滿

之去職須經系(科)

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

署並經系(科)務會

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

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

之二以上議決始得報

請校長核定之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

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

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

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

員會議決之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

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

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

備後實施修訂時亦

十一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

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

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

備後實施修訂時亦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4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

要點」(附件六p16)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五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發展會議及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

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七p17)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七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後通過

提案六 提案單位保險金融管理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VII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

八p19)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七 提案單位財政稅務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

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附件九p20)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七 提案單位財務金融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十p21)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十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

同」後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應用統計系

案 由修改「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修訂該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的第二點及第五點修正對

照表如下 修 正 規 定 現 行 規 定 說 明

VIII

二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

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

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

業教室使用優先權第

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

位 為 商學 院其 他 各

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

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

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

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

者需於計劃提出前

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

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

申請為原則以利相關

程序進行

二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

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

與排定使用優先權校

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

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

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

用者需於計劃提出

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

辦法(另訂之)使用

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

出申請為原則以利相

關程序進行

新增文字酌

作修正

五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

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

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

與 電 話費 計算 之 方

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

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

用者負擔若專案委

託參閱相關辦法

五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

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

電訪支出電話費計算

之方式按實際使用電

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

者負擔若專案委託

參閱相關辦法

新增文字酌

作修正

3檢附「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附件十一p22)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九點為「本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

時亦同」後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應用統計系

案 由訂定「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附件十二p23)乙份供參

決 議修改第十二點為「本管理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

訂時亦同」後通過

提案十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IX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十

三p24)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十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

同」後通過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103學年新增進修部四技一班提請 核備

說 明經該系 101 學年第二學期第 7 次系務會議通過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104學年度擬申請新設「會計資訊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3 次臨時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一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財務金融系

案 由104學年擬申請新設「財務金融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二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案系(科)申請順序提請 討

說 明1教育部將於 103 學年度辦理「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

推動策略規劃以三年為期內容與學生校外實習教師深耕產業界業

師協同教學相關

2依研發處簽核意見辦理(1)每院以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規劃書

一系以十五頁為限預計各系費用 100萬元(2)以能申請最大金額系(科)

為優先並以每年三分之一輪流提申請

3檢附教育部函文(附件十四p25)及「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

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附件十五p28)各乙份供參考

決 議第一年申請系(科)為-保金系應統系及會資系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為建構虛擬實習公司請各系先建立系「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

X

習的項目」及「建構什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提請 討論

說 明第一階段以虛擬金控為主第二階段擴展至應統系國貿系及財稅系領域

範圍第三階段納入休閒系及會資系領域

決 議請各系先行草擬「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習的項目」及「建構什

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

參臨時動議

肆主席結論或主席指示事項

伍散會 1320

1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職涯及諮商輔導中心諮商輔導組

班級團體輔導申請表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申請

班級

導師

簽名

導師班代副班代

姓名

希望輔

導主題

聯絡手機

參考

主題

1人際關係與溝通 2性別議題(親密關係)

3生涯規劃 4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

5生命教育 6心理測驗(性向類生涯類等)

預約

時間

一 月 日(星期 )第 節

二 月 日(星期 )第 節

三 月 日(星期 )第 節

備註

一班級團體輔導申請時間請排在空堂時間或導師時間

二申請次數每班每學期以一次為原則

三全班同學過半數時才接受申請

四敬請班導師在場參與

諮商輔導組的團諮室備有視聽播放設備

諮商輔導組提供導師與學生團體晤談場所

請來電 04-22195248林淑敏心理師(三民校區) 預約

04-22196833黃子琳心理師(民生校區)預約

2

附件二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內涵

壹推動緣由

落實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平衡國內人力供需及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的期待

貳計畫目標

一無論高職專科技術校院畢業生都具有立即就業的能力

二充分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優質技術人力

三改變社會對技職教育的觀點

參政策內容

一計畫期程102 年 1 月 1 日至 106 年 12 月 31 日

二適用對象高職及技專校院

三執行策略計推動 9 項策略詳如下表

四經費需求

名稱 策略 2

系科調整 策略 3

實務選才 策略 4

課程彈性 策略 5

設備更新 策略 6

實務增能 策略 7

就業接軌 策略 8

創新創業 策略 9

證能合一

合計

(單位億元)

總經費 203 083 925 80015 5412 332 202 325 202895

肆預期效益

打造實用技職達到人才培育協助區域產業技術研發及經濟發展之效益

推動措施 作法 策略 1 政策統整

1結合教考訓用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建立跨部會產業界及技職學校合作機制及平臺 2完備技職教育相關法規落實技職教育政策整體化

策略 2 系科調整

定期盤點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設置情形並協同相關部會依產業發展需求核定學校系科 設置調整及學生數總量以均衡產業人才供需

策略 3 實務選才

增加四技二專入學考試採非選擇題型之技術實作考試比率

策略 4 課程彈性

1依產業需求為導向建置技職課程及教材銜接產業需求之彈性機制 2強化技專校院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與人文素養 3系科自我定位與業界共構產業導向課程(含核心專業能力實習課程及職業倫理) 4強化技專校院暨高職學生基礎英文能力 5建立亞洲校園聯盟推動跨國學位學程促進人才國際流動

策略 5 設備更新

1分級分年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 2整合區域教學中心設備 2鼓勵產業捐贈學校教學設備

策略 6 實務增能

1教師面 (1)聘任業師協同教學(2)鼓勵教師至公民營機構研習(3)鼓勵技專教師以技術報告升等

2學生面落實學生實習(包含校內外及海外之企業或研發單位實習)

策略 7 就業接軌

1擴大辦理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高職就業導向專班技專產業學院) 2學生就業率納入高職技專校院評鑑及私校獎補助之指標 3全面落實技職教育宣導 4建置國中高職技專校院學生職涯探索歷程檔案及培訓職涯規劃種子教師 5結合勞委會職訓局辦理區域校園徵才活動協助畢業生職場就業

策略 8 創新創業

1補助 6 所科技大學成立創新創業平臺深化創新創業及得獎作品商品化之人才培育 2建立產企業公協會交流平台促成高職及技專校院產學媒合及人才培育機制

策略 9 證能合一

1研提高職及技專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提供學校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 2獎助技專校院依職能基準與產業界共同規劃課程

3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重點說明

一研擬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彰顯技職教育特色

為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之期待及鞏固「技職教育之基礎建設」特制定本法

以彰顯技職教育特色本法草案共有「總則」「技職教育之實施」「技職教育

之師資」「技職教育之規劃與管理」及「附則」等五章計 38 條條文立法重點

如下

(一)明定技職教育分為「職業試探」「職業準備」「職業繼續進修」3 階段

並向下扎根以導正國人重學術輕技職之觀念

(二)強化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教與學配套措施並鼓勵產業參與人才培育

包括課程規劃引進業師強化師資培育及專業發展提供實習及就業

機會設備捐贈等

(三)技職教育制度鬆綁事宜例如學校與特定產業合作辦學課程彈性化

校辦企業鼓勵學生先就業再升學機制提供職業繼續教育之學分累積

及工作經驗認可機制等

草案將於 9 月底至 10 月初辦理 4 場公聽會廣徵意見後再邀集專家學者及

相關部會研商期能於 12 月底前函送行政院審議

二產業學院

技專校院辦理「產業學院」是一個以就業實務為導向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

計畫所開設各種學分學程或是學位學程都是以合作企業具體的技術人力需

求為起點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規劃實作課程及現場實務實習以學程的方式幫

助學生完成就業實務訓練使其結業後能為合作企業所用這樣的契合式人才

培育專班學程將有助於學業與就業無縫接軌幫助企業找到其所需人才

整體而言「產業學院」計畫並非鼓勵學校建置一實體組織而是在引導學

校建立與產業共同培育人才之機制就合作企業具體之技術人力需求量身打

造開設專業實作學程

「產業學院」計畫實施要點業已發布其 102 年係試辦擬先補助約 40 個

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進行推廣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

大約 300~400 個專班學程預估每年培育至少 6000 名產企業所需具就業力之

技術人力

4

三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

為增進學生實務技能及就業能力並協助學生未來生(職)涯發展自 103

年度起實施「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鼓勵學校與產業機構訓練機構或大專

校院等共同規劃以實務技能學習為課程核心之就業導向課程專班並得採學

生赴職場體驗產業機構實習至訓練機構接受訓練及遴聘業界專家進行協同

教學等方式實施

期透過此種實務課程模式及強化學生生(職)涯輔導規劃引導學生適

性發展及提高高職畢業學生就業意願及就業比率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大約 100 個班次預估每年約培育 4000 名學生

四技職師生實務增能

技職校院未具實務經驗專任教師比率偏高高職學生以升學為導向技專

校院傾向學術研究學生疏於專業技術與正確工作態度之養成致無法與產業

密切結合產生學用落差情形

為快速回應臺灣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從「教師面」及「學生面」推動強化

技職校院師生實務能力相關措施

(一)教師面在教師方面辦理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以強化教師實務經

驗提升教學品質並藉由教師與企業交流發掘產學合作潛在機會協

助開發學生就業市場提高就業機會遴聘業師協同教學促進業界專

家與專任教師教學相長理論及實務結合提升技職教育價值

(二)學生面在學生方面分為校內外實習

1校內實習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並強化學生校內實作課程

比率

2校外實習高職學生部分分為校外實習與職場體驗安排高職或高中

附設職業類科學生(實用技能學程)至業界實習和職場體驗及辦理高職

學生技藝能精進及觀摩學習以促動職業學校重視技能教學技專校

院部分安排學生(含研究生)至校外及海外實習強化實務技能

職場倫理等軟實力並為業界儲備人才及增強學生國際移動能力

5

五技職校院「再造技優」

為強化技職體系學生都能具備「畢業即就業」之能力自 103 年起更新學校

教學設備以引導高職進行特色課程規劃技專校院進行系科及課程調整加

深與再造學生實作技能103 年度高職編列新臺幣 10 億元技專校院編列 104

億元高職及技專校院辦理重點如下

(一)高職學校

1符應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充實教學設備培育學生實作能力

2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特色發展

(二)技專校院

1由系科調整實作課程增加與實習設備之更新培養學生都能具備「畢

業即就業」之能力札實務實致用之基底

2鼓勵學校建置設備共享模式提供高職學生參與實作及國中(小)學生生

涯發展探索機會促動技職教育新體系

3配合業師教學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透過產業捐贈教學設備建立產學合

作平台拉近教學與產業設備落差

六跨部會合作調查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投保情形

為追蹤大專生畢業後就業情形目前大專校院皆已成立就業輔導單位然

大專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究竟為何雖有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之失業率勞

動力參與率以為參考依據然尚無法完整反映教育現場畢業生投入職場狀況

有鑑於此教育部擬自 102 年度起跨部會與國防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勞工保險局合作將畢業生資料與勞保局國防部等軍公勞

農保等類投保資料進行勾稽比對將此投保情形作為畢業生就業情形之估算依

據計算公式如下

)-(

)()()()(

升學人數上一學年度畢業生人數

人數農保勞保公保軍保上一學年度 NEWR

教育部表示透過此一機制不僅可瞭解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也可請學校協

助未投保之畢業生進行追蹤輔導相信對於協助大專畢業生就業應有幫助

6

七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為滿足業界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力教育部結合

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公協會及學校資源建立交流機制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

研能量與產業實務有效聯結擴大推動技術研發產學媒合及強化人才培育等

機制

本平臺目前已與機器公會工具機公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等 33 個公協會建

立交流機制媒合成效如下產學合作計 126 件產學合作金額 32743590 元

技術移轉 10 件技術移轉金額 1940180 元實習學生 67 人見習(參訪)271

人次研習會 42 場次研習會參與人數 1731 人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 57 人

教育部未來除將擴大與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公協會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

動方案合作之公協會進行合作外亦規劃「高職與業界合作機構資料庫」先就

目前高中職已參與建教合作計畫之機構(約 2500 家) 彙整建置資料庫平台提供

學校辦理職場體驗校外實習及建教合作等實務實習之優良事業機構資料庫查

詢保障學生權益希透過相關機制之建立吸引業界投入人才培育工作共

同研發技術開設產業學院及提供學生校外實習機會以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

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及增加學校實務教學資源及學生就業機會

八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

近年來技職校院師生參加國際發明展及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教育部規劃深

化培育獲獎師生鼓勵校園創業精神及創新成果商品化以擴散校園研發成果

並提升師生創新創業及學生就業力辦理下列相關事項

(一)研發創新創業課程及教材

(二)培訓創新創業師資

(三)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協助師生撰寫商業計畫

書申請政府相關創業計畫及媒合團隊成立新創公司或與廠商產學合作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試辦創業型大學計

畫包含開設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出版創新與創業教材及推動創新創業育成 5

部曲等並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締結「創新創業大學

聯盟」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開放 3 校學生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2: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II

企管系 3 財金系 4

十四系能力指標每年要持續檢討修正需送系課程委員會討論後再送院課

程委員會審議及校課程委員會核備

十五12 月 12 日13 日本校接受評鑑請各位同仁加油準備

十六教育部技職司李司長公開說明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總經費為 202

億 8950 萬元其重點內容分為 3 個面向 9 個策略

制度調整政策統整系科調整實務選才

課程活化課程彈性設備更新實務增能

就業促進就業接軌創新創業證能合一

十七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內涵如件二p2(資料來源教育部技職司

httpwwwedutwFileUpload1088-21183Documents(附件)第二期技職教育再

造計畫重點說明(技職司)doc)

十八上述策略二「系科調整」策略五「設備更新」及策略六「實務增能」之整

合說明已於本校 102826 辦理教育部第二期技職再造-再造技優實務增能

說明會如擬瞭解相關內容可於行政院-gt政策與計畫-gt核定計晝下載相

關資料

httpwwweygovtwUploadRelFile27702399ceba3428-e2c6-4507-b505-7ade

307963e9pdf

十九生員越來越少(如附件三p8)請各系主任注意聘用人員及招生宣導

二十學院至 10 月 7 日止業務費支用明細如下表

總 額 支 用 可用額度 行 政 學術

760000 572030 187970 536 217

誤餐費-院主管會議 2080

誤餐費-院務會議 7680

誤餐費-院教評會議 9600

誤餐費-院課會議

(含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課程) 7680

誤餐費-(其它會議活動) 5880

中技院辦用品雜支 30812

中技設備(公告欄海報架) 22400

中商設備維修 24849

中商院辦用品雜支 81217

教師升等外審相關費用 49238

差旅費 6350

專題演講研究講座 27312

各項會議校外委員出席費 18360

專題競賽 78521

III

招生宣傳用品 26000

協辦 QTNA2013 國際研討會費用 58866

支援保金系專業教室整理費用 79785

支援企管系搬遷費用 35400

二十一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商學院立型人材講座」時程如下表

時間 主講者 演講主題 地點

925(三)

1530~1700

黃利安

台中市身心障礙藝術

發展協會理事長

「活出自我」藝術講座-創

藝創益迎向美麗人生砌

畫企劃分享生涯規劃

中商大樓國際

會議廳

1016(三)

1520~1700

李顯虎

立享財務管理顧問股

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職涯規劃與財務管理 中商大樓國際

會議廳

1120(三)

1520~1700

見護法師

中台佛教學院院長

中台佛研所所長

新心人類 中商大樓國際

會議廳

124(三)

1520~1700

丁國璽

水舞事業機構 特助 休閒產業五感創作思維

中商大樓國際

會議廳

貳討論事項

提案一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修訂「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乙案提請 審

說 明1經 102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次院教評會議修訂通過

2修訂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第二點第五款及第三點二款第二

目修正條文對照表如下

修 正 條 文 原 條 文 說 明

(五)

1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

等日前5年內至少

須主持一項本校核

可五萬元之產學計

畫案(含國科會專題

計劃)或產學計畫

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

授者至少須主持一

項本校核可之產學

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

者至少須主持二項

(五)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

等日前5年內至少

須主持一項本校核

可五萬元之產學計

畫案(含國科會專題

計劃)或產學計畫

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

授者至少須主持一

項本校核可之產學

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

者至少須主持二項

第二條第一項第五

款第四目「以學歷

升等者悉依本校規

定之」文字刪除

另增列於第六款

IV

本校核可之產學計

畫案或累積金額達

25萬

(3)申請升等教授

者至少須主持三項

本校核可之產學計

畫案或累積金額達

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

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

一人申請升等若以

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

算之前面兩項祗能

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

等時須符合本校教

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

法與相關規定

本校核可之產學計

畫案或累積金額達

25萬

(3)申請升等教授

者至少須主持三項

本校核可之產學計

畫案或累積金額達

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

請一項產學計畫案

只限一人申請升等

若以累積金額申請

多人主持之計畫以平

均計算之前面兩項

祗能擇一以學歷升

等者悉依本校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

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

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

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

內外發明 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

管理之個案研

究經整理分析具

整體性及獨特見

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

務改善專案具有

特殊貢獻之研發

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

濟部教育部國

科會等政府機關

或全國性與國際

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1新增條文

2為鼓勵教師以技

術報告升等增

列有關技術報告

之規定

3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乙份(附件

四P9)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V

提案二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建請榮獲 101 學年度「績優導師」同仁於期中考分享經營班級的經驗提

請 討論

說 明1整合輔導為評鑑指標之一擬於 11月 6日(星期三)舉辦

2101 學年度績優導師-國貿系李桂枝李金玲會資系黃惠君劉若蘭

王春熙保金系林淑惠廖采如郭玫秀邱詠晴企管系周素娥應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 12 名

3受限於時間因素擬請各系推派一名代表分享經營班級經驗

決 議原則上得獎的每一個系推派一員每人分享 20 分鐘的班級經營經驗各系

代表名單請於 10 月 23 日前回報院辦以俾通知代表教師準備資料

提案三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乙案提

請 審議

說 明1 配合「102-103 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辦理

2本院分配到 3 個名額獎金暫定 1 萬 5 仟元

3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附件

五p13)乙份供參考

決 議先行試辦照案通過

附帶決議得獎者需於期末考週分享教學經驗

提案四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修訂「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

點」乙案提請 審議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2修訂該系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第三點第四點新增第九點修

正條文對照表如下 修 正 規 定 現 行 規 定 說 明

三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

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

每任三年得續任乙

三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

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

每任三年得連選連任

乙次

酌作文字修

四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

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

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

開系務會議採全系專

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

三人呈報院長後由

四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

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

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

開系務會議採全系專

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

三人再簽請校長擇聘

酌作文字修

VI

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之

九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

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

人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出席出席代表二分

之一(含)以上同意後

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

請校長核聘之

新增第九點

十系(科)主任任期未滿

之去職須經系(科)

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

署並經系(科)務會

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

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

之二以上議決始得報

請校長核定之

九系(科)主任任期未滿

之去職須經系(科)

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

署並經系(科)務會

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

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

之二以上議決始得報

請校長核定之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

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

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

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

員會議決之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

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

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

備後實施修訂時亦

十一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

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

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

備後實施修訂時亦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4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

要點」(附件六p16)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五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發展會議及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

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七p17)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七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後通過

提案六 提案單位保險金融管理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VII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

八p19)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七 提案單位財政稅務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

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附件九p20)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七 提案單位財務金融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十p21)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十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

同」後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應用統計系

案 由修改「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修訂該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的第二點及第五點修正對

照表如下 修 正 規 定 現 行 規 定 說 明

VIII

二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

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

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

業教室使用優先權第

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

位 為 商學 院其 他 各

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

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

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

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

者需於計劃提出前

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

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

申請為原則以利相關

程序進行

二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

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

與排定使用優先權校

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

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

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

用者需於計劃提出

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

辦法(另訂之)使用

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

出申請為原則以利相

關程序進行

新增文字酌

作修正

五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

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

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

與 電 話費 計算 之 方

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

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

用者負擔若專案委

託參閱相關辦法

五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

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

電訪支出電話費計算

之方式按實際使用電

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

者負擔若專案委託

參閱相關辦法

新增文字酌

作修正

3檢附「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附件十一p22)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九點為「本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

時亦同」後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應用統計系

案 由訂定「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附件十二p23)乙份供參

決 議修改第十二點為「本管理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

訂時亦同」後通過

提案十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IX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十

三p24)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十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

同」後通過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103學年新增進修部四技一班提請 核備

說 明經該系 101 學年第二學期第 7 次系務會議通過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104學年度擬申請新設「會計資訊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3 次臨時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一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財務金融系

案 由104學年擬申請新設「財務金融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二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案系(科)申請順序提請 討

說 明1教育部將於 103 學年度辦理「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

推動策略規劃以三年為期內容與學生校外實習教師深耕產業界業

師協同教學相關

2依研發處簽核意見辦理(1)每院以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規劃書

一系以十五頁為限預計各系費用 100萬元(2)以能申請最大金額系(科)

為優先並以每年三分之一輪流提申請

3檢附教育部函文(附件十四p25)及「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

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附件十五p28)各乙份供參考

決 議第一年申請系(科)為-保金系應統系及會資系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為建構虛擬實習公司請各系先建立系「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

X

習的項目」及「建構什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提請 討論

說 明第一階段以虛擬金控為主第二階段擴展至應統系國貿系及財稅系領域

範圍第三階段納入休閒系及會資系領域

決 議請各系先行草擬「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習的項目」及「建構什

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

參臨時動議

肆主席結論或主席指示事項

伍散會 1320

1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職涯及諮商輔導中心諮商輔導組

班級團體輔導申請表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申請

班級

導師

簽名

導師班代副班代

姓名

希望輔

導主題

聯絡手機

參考

主題

1人際關係與溝通 2性別議題(親密關係)

3生涯規劃 4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

5生命教育 6心理測驗(性向類生涯類等)

預約

時間

一 月 日(星期 )第 節

二 月 日(星期 )第 節

三 月 日(星期 )第 節

備註

一班級團體輔導申請時間請排在空堂時間或導師時間

二申請次數每班每學期以一次為原則

三全班同學過半數時才接受申請

四敬請班導師在場參與

諮商輔導組的團諮室備有視聽播放設備

諮商輔導組提供導師與學生團體晤談場所

請來電 04-22195248林淑敏心理師(三民校區) 預約

04-22196833黃子琳心理師(民生校區)預約

2

附件二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內涵

壹推動緣由

落實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平衡國內人力供需及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的期待

貳計畫目標

一無論高職專科技術校院畢業生都具有立即就業的能力

二充分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優質技術人力

三改變社會對技職教育的觀點

參政策內容

一計畫期程102 年 1 月 1 日至 106 年 12 月 31 日

二適用對象高職及技專校院

三執行策略計推動 9 項策略詳如下表

四經費需求

名稱 策略 2

系科調整 策略 3

實務選才 策略 4

課程彈性 策略 5

設備更新 策略 6

實務增能 策略 7

就業接軌 策略 8

創新創業 策略 9

證能合一

合計

(單位億元)

總經費 203 083 925 80015 5412 332 202 325 202895

肆預期效益

打造實用技職達到人才培育協助區域產業技術研發及經濟發展之效益

推動措施 作法 策略 1 政策統整

1結合教考訓用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建立跨部會產業界及技職學校合作機制及平臺 2完備技職教育相關法規落實技職教育政策整體化

策略 2 系科調整

定期盤點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設置情形並協同相關部會依產業發展需求核定學校系科 設置調整及學生數總量以均衡產業人才供需

策略 3 實務選才

增加四技二專入學考試採非選擇題型之技術實作考試比率

策略 4 課程彈性

1依產業需求為導向建置技職課程及教材銜接產業需求之彈性機制 2強化技專校院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與人文素養 3系科自我定位與業界共構產業導向課程(含核心專業能力實習課程及職業倫理) 4強化技專校院暨高職學生基礎英文能力 5建立亞洲校園聯盟推動跨國學位學程促進人才國際流動

策略 5 設備更新

1分級分年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 2整合區域教學中心設備 2鼓勵產業捐贈學校教學設備

策略 6 實務增能

1教師面 (1)聘任業師協同教學(2)鼓勵教師至公民營機構研習(3)鼓勵技專教師以技術報告升等

2學生面落實學生實習(包含校內外及海外之企業或研發單位實習)

策略 7 就業接軌

1擴大辦理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高職就業導向專班技專產業學院) 2學生就業率納入高職技專校院評鑑及私校獎補助之指標 3全面落實技職教育宣導 4建置國中高職技專校院學生職涯探索歷程檔案及培訓職涯規劃種子教師 5結合勞委會職訓局辦理區域校園徵才活動協助畢業生職場就業

策略 8 創新創業

1補助 6 所科技大學成立創新創業平臺深化創新創業及得獎作品商品化之人才培育 2建立產企業公協會交流平台促成高職及技專校院產學媒合及人才培育機制

策略 9 證能合一

1研提高職及技專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提供學校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 2獎助技專校院依職能基準與產業界共同規劃課程

3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重點說明

一研擬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彰顯技職教育特色

為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之期待及鞏固「技職教育之基礎建設」特制定本法

以彰顯技職教育特色本法草案共有「總則」「技職教育之實施」「技職教育

之師資」「技職教育之規劃與管理」及「附則」等五章計 38 條條文立法重點

如下

(一)明定技職教育分為「職業試探」「職業準備」「職業繼續進修」3 階段

並向下扎根以導正國人重學術輕技職之觀念

(二)強化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教與學配套措施並鼓勵產業參與人才培育

包括課程規劃引進業師強化師資培育及專業發展提供實習及就業

機會設備捐贈等

(三)技職教育制度鬆綁事宜例如學校與特定產業合作辦學課程彈性化

校辦企業鼓勵學生先就業再升學機制提供職業繼續教育之學分累積

及工作經驗認可機制等

草案將於 9 月底至 10 月初辦理 4 場公聽會廣徵意見後再邀集專家學者及

相關部會研商期能於 12 月底前函送行政院審議

二產業學院

技專校院辦理「產業學院」是一個以就業實務為導向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

計畫所開設各種學分學程或是學位學程都是以合作企業具體的技術人力需

求為起點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規劃實作課程及現場實務實習以學程的方式幫

助學生完成就業實務訓練使其結業後能為合作企業所用這樣的契合式人才

培育專班學程將有助於學業與就業無縫接軌幫助企業找到其所需人才

整體而言「產業學院」計畫並非鼓勵學校建置一實體組織而是在引導學

校建立與產業共同培育人才之機制就合作企業具體之技術人力需求量身打

造開設專業實作學程

「產業學院」計畫實施要點業已發布其 102 年係試辦擬先補助約 40 個

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進行推廣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

大約 300~400 個專班學程預估每年培育至少 6000 名產企業所需具就業力之

技術人力

4

三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

為增進學生實務技能及就業能力並協助學生未來生(職)涯發展自 103

年度起實施「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鼓勵學校與產業機構訓練機構或大專

校院等共同規劃以實務技能學習為課程核心之就業導向課程專班並得採學

生赴職場體驗產業機構實習至訓練機構接受訓練及遴聘業界專家進行協同

教學等方式實施

期透過此種實務課程模式及強化學生生(職)涯輔導規劃引導學生適

性發展及提高高職畢業學生就業意願及就業比率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大約 100 個班次預估每年約培育 4000 名學生

四技職師生實務增能

技職校院未具實務經驗專任教師比率偏高高職學生以升學為導向技專

校院傾向學術研究學生疏於專業技術與正確工作態度之養成致無法與產業

密切結合產生學用落差情形

為快速回應臺灣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從「教師面」及「學生面」推動強化

技職校院師生實務能力相關措施

(一)教師面在教師方面辦理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以強化教師實務經

驗提升教學品質並藉由教師與企業交流發掘產學合作潛在機會協

助開發學生就業市場提高就業機會遴聘業師協同教學促進業界專

家與專任教師教學相長理論及實務結合提升技職教育價值

(二)學生面在學生方面分為校內外實習

1校內實習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並強化學生校內實作課程

比率

2校外實習高職學生部分分為校外實習與職場體驗安排高職或高中

附設職業類科學生(實用技能學程)至業界實習和職場體驗及辦理高職

學生技藝能精進及觀摩學習以促動職業學校重視技能教學技專校

院部分安排學生(含研究生)至校外及海外實習強化實務技能

職場倫理等軟實力並為業界儲備人才及增強學生國際移動能力

5

五技職校院「再造技優」

為強化技職體系學生都能具備「畢業即就業」之能力自 103 年起更新學校

教學設備以引導高職進行特色課程規劃技專校院進行系科及課程調整加

深與再造學生實作技能103 年度高職編列新臺幣 10 億元技專校院編列 104

億元高職及技專校院辦理重點如下

(一)高職學校

1符應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充實教學設備培育學生實作能力

2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特色發展

(二)技專校院

1由系科調整實作課程增加與實習設備之更新培養學生都能具備「畢

業即就業」之能力札實務實致用之基底

2鼓勵學校建置設備共享模式提供高職學生參與實作及國中(小)學生生

涯發展探索機會促動技職教育新體系

3配合業師教學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透過產業捐贈教學設備建立產學合

作平台拉近教學與產業設備落差

六跨部會合作調查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投保情形

為追蹤大專生畢業後就業情形目前大專校院皆已成立就業輔導單位然

大專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究竟為何雖有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之失業率勞

動力參與率以為參考依據然尚無法完整反映教育現場畢業生投入職場狀況

有鑑於此教育部擬自 102 年度起跨部會與國防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勞工保險局合作將畢業生資料與勞保局國防部等軍公勞

農保等類投保資料進行勾稽比對將此投保情形作為畢業生就業情形之估算依

據計算公式如下

)-(

)()()()(

升學人數上一學年度畢業生人數

人數農保勞保公保軍保上一學年度 NEWR

教育部表示透過此一機制不僅可瞭解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也可請學校協

助未投保之畢業生進行追蹤輔導相信對於協助大專畢業生就業應有幫助

6

七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為滿足業界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力教育部結合

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公協會及學校資源建立交流機制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

研能量與產業實務有效聯結擴大推動技術研發產學媒合及強化人才培育等

機制

本平臺目前已與機器公會工具機公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等 33 個公協會建

立交流機制媒合成效如下產學合作計 126 件產學合作金額 32743590 元

技術移轉 10 件技術移轉金額 1940180 元實習學生 67 人見習(參訪)271

人次研習會 42 場次研習會參與人數 1731 人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 57 人

教育部未來除將擴大與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公協會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

動方案合作之公協會進行合作外亦規劃「高職與業界合作機構資料庫」先就

目前高中職已參與建教合作計畫之機構(約 2500 家) 彙整建置資料庫平台提供

學校辦理職場體驗校外實習及建教合作等實務實習之優良事業機構資料庫查

詢保障學生權益希透過相關機制之建立吸引業界投入人才培育工作共

同研發技術開設產業學院及提供學生校外實習機會以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

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及增加學校實務教學資源及學生就業機會

八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

近年來技職校院師生參加國際發明展及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教育部規劃深

化培育獲獎師生鼓勵校園創業精神及創新成果商品化以擴散校園研發成果

並提升師生創新創業及學生就業力辦理下列相關事項

(一)研發創新創業課程及教材

(二)培訓創新創業師資

(三)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協助師生撰寫商業計畫

書申請政府相關創業計畫及媒合團隊成立新創公司或與廠商產學合作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試辦創業型大學計

畫包含開設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出版創新與創業教材及推動創新創業育成 5

部曲等並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締結「創新創業大學

聯盟」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開放 3 校學生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3: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III

招生宣傳用品 26000

協辦 QTNA2013 國際研討會費用 58866

支援保金系專業教室整理費用 79785

支援企管系搬遷費用 35400

二十一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商學院立型人材講座」時程如下表

時間 主講者 演講主題 地點

925(三)

1530~1700

黃利安

台中市身心障礙藝術

發展協會理事長

「活出自我」藝術講座-創

藝創益迎向美麗人生砌

畫企劃分享生涯規劃

中商大樓國際

會議廳

1016(三)

1520~1700

李顯虎

立享財務管理顧問股

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職涯規劃與財務管理 中商大樓國際

會議廳

1120(三)

1520~1700

見護法師

中台佛教學院院長

中台佛研所所長

新心人類 中商大樓國際

會議廳

124(三)

1520~1700

丁國璽

水舞事業機構 特助 休閒產業五感創作思維

中商大樓國際

會議廳

貳討論事項

提案一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修訂「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乙案提請 審

說 明1經 102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次院教評會議修訂通過

2修訂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第二點第五款及第三點二款第二

目修正條文對照表如下

修 正 條 文 原 條 文 說 明

(五)

1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

等日前5年內至少

須主持一項本校核

可五萬元之產學計

畫案(含國科會專題

計劃)或產學計畫

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

授者至少須主持一

項本校核可之產學

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

者至少須主持二項

(五)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

等日前5年內至少

須主持一項本校核

可五萬元之產學計

畫案(含國科會專題

計劃)或產學計畫

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

授者至少須主持一

項本校核可之產學

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

者至少須主持二項

第二條第一項第五

款第四目「以學歷

升等者悉依本校規

定之」文字刪除

另增列於第六款

IV

本校核可之產學計

畫案或累積金額達

25萬

(3)申請升等教授

者至少須主持三項

本校核可之產學計

畫案或累積金額達

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

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

一人申請升等若以

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

算之前面兩項祗能

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

等時須符合本校教

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

法與相關規定

本校核可之產學計

畫案或累積金額達

25萬

(3)申請升等教授

者至少須主持三項

本校核可之產學計

畫案或累積金額達

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

請一項產學計畫案

只限一人申請升等

若以累積金額申請

多人主持之計畫以平

均計算之前面兩項

祗能擇一以學歷升

等者悉依本校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

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

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

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

內外發明 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

管理之個案研

究經整理分析具

整體性及獨特見

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

務改善專案具有

特殊貢獻之研發

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

濟部教育部國

科會等政府機關

或全國性與國際

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1新增條文

2為鼓勵教師以技

術報告升等增

列有關技術報告

之規定

3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乙份(附件

四P9)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V

提案二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建請榮獲 101 學年度「績優導師」同仁於期中考分享經營班級的經驗提

請 討論

說 明1整合輔導為評鑑指標之一擬於 11月 6日(星期三)舉辦

2101 學年度績優導師-國貿系李桂枝李金玲會資系黃惠君劉若蘭

王春熙保金系林淑惠廖采如郭玫秀邱詠晴企管系周素娥應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 12 名

3受限於時間因素擬請各系推派一名代表分享經營班級經驗

決 議原則上得獎的每一個系推派一員每人分享 20 分鐘的班級經營經驗各系

代表名單請於 10 月 23 日前回報院辦以俾通知代表教師準備資料

提案三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乙案提

請 審議

說 明1 配合「102-103 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辦理

2本院分配到 3 個名額獎金暫定 1 萬 5 仟元

3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附件

五p13)乙份供參考

決 議先行試辦照案通過

附帶決議得獎者需於期末考週分享教學經驗

提案四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修訂「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

點」乙案提請 審議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2修訂該系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第三點第四點新增第九點修

正條文對照表如下 修 正 規 定 現 行 規 定 說 明

三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

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

每任三年得續任乙

三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

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

每任三年得連選連任

乙次

酌作文字修

四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

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

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

開系務會議採全系專

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

三人呈報院長後由

四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

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

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

開系務會議採全系專

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

三人再簽請校長擇聘

酌作文字修

VI

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之

九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

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

人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出席出席代表二分

之一(含)以上同意後

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

請校長核聘之

新增第九點

十系(科)主任任期未滿

之去職須經系(科)

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

署並經系(科)務會

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

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

之二以上議決始得報

請校長核定之

九系(科)主任任期未滿

之去職須經系(科)

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

署並經系(科)務會

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

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

之二以上議決始得報

請校長核定之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

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

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

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

員會議決之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

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

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

備後實施修訂時亦

十一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

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

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

備後實施修訂時亦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4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

要點」(附件六p16)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五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發展會議及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

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七p17)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七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後通過

提案六 提案單位保險金融管理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VII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

八p19)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七 提案單位財政稅務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

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附件九p20)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七 提案單位財務金融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十p21)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十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

同」後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應用統計系

案 由修改「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修訂該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的第二點及第五點修正對

照表如下 修 正 規 定 現 行 規 定 說 明

VIII

二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

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

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

業教室使用優先權第

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

位 為 商學 院其 他 各

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

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

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

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

者需於計劃提出前

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

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

申請為原則以利相關

程序進行

二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

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

與排定使用優先權校

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

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

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

用者需於計劃提出

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

辦法(另訂之)使用

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

出申請為原則以利相

關程序進行

新增文字酌

作修正

五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

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

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

與 電 話費 計算 之 方

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

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

用者負擔若專案委

託參閱相關辦法

五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

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

電訪支出電話費計算

之方式按實際使用電

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

者負擔若專案委託

參閱相關辦法

新增文字酌

作修正

3檢附「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附件十一p22)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九點為「本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

時亦同」後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應用統計系

案 由訂定「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附件十二p23)乙份供參

決 議修改第十二點為「本管理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

訂時亦同」後通過

提案十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IX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十

三p24)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十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

同」後通過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103學年新增進修部四技一班提請 核備

說 明經該系 101 學年第二學期第 7 次系務會議通過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104學年度擬申請新設「會計資訊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3 次臨時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一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財務金融系

案 由104學年擬申請新設「財務金融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二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案系(科)申請順序提請 討

說 明1教育部將於 103 學年度辦理「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

推動策略規劃以三年為期內容與學生校外實習教師深耕產業界業

師協同教學相關

2依研發處簽核意見辦理(1)每院以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規劃書

一系以十五頁為限預計各系費用 100萬元(2)以能申請最大金額系(科)

為優先並以每年三分之一輪流提申請

3檢附教育部函文(附件十四p25)及「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

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附件十五p28)各乙份供參考

決 議第一年申請系(科)為-保金系應統系及會資系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為建構虛擬實習公司請各系先建立系「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

X

習的項目」及「建構什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提請 討論

說 明第一階段以虛擬金控為主第二階段擴展至應統系國貿系及財稅系領域

範圍第三階段納入休閒系及會資系領域

決 議請各系先行草擬「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習的項目」及「建構什

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

參臨時動議

肆主席結論或主席指示事項

伍散會 1320

1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職涯及諮商輔導中心諮商輔導組

班級團體輔導申請表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申請

班級

導師

簽名

導師班代副班代

姓名

希望輔

導主題

聯絡手機

參考

主題

1人際關係與溝通 2性別議題(親密關係)

3生涯規劃 4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

5生命教育 6心理測驗(性向類生涯類等)

預約

時間

一 月 日(星期 )第 節

二 月 日(星期 )第 節

三 月 日(星期 )第 節

備註

一班級團體輔導申請時間請排在空堂時間或導師時間

二申請次數每班每學期以一次為原則

三全班同學過半數時才接受申請

四敬請班導師在場參與

諮商輔導組的團諮室備有視聽播放設備

諮商輔導組提供導師與學生團體晤談場所

請來電 04-22195248林淑敏心理師(三民校區) 預約

04-22196833黃子琳心理師(民生校區)預約

2

附件二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內涵

壹推動緣由

落實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平衡國內人力供需及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的期待

貳計畫目標

一無論高職專科技術校院畢業生都具有立即就業的能力

二充分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優質技術人力

三改變社會對技職教育的觀點

參政策內容

一計畫期程102 年 1 月 1 日至 106 年 12 月 31 日

二適用對象高職及技專校院

三執行策略計推動 9 項策略詳如下表

四經費需求

名稱 策略 2

系科調整 策略 3

實務選才 策略 4

課程彈性 策略 5

設備更新 策略 6

實務增能 策略 7

就業接軌 策略 8

創新創業 策略 9

證能合一

合計

(單位億元)

總經費 203 083 925 80015 5412 332 202 325 202895

肆預期效益

打造實用技職達到人才培育協助區域產業技術研發及經濟發展之效益

推動措施 作法 策略 1 政策統整

1結合教考訓用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建立跨部會產業界及技職學校合作機制及平臺 2完備技職教育相關法規落實技職教育政策整體化

策略 2 系科調整

定期盤點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設置情形並協同相關部會依產業發展需求核定學校系科 設置調整及學生數總量以均衡產業人才供需

策略 3 實務選才

增加四技二專入學考試採非選擇題型之技術實作考試比率

策略 4 課程彈性

1依產業需求為導向建置技職課程及教材銜接產業需求之彈性機制 2強化技專校院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與人文素養 3系科自我定位與業界共構產業導向課程(含核心專業能力實習課程及職業倫理) 4強化技專校院暨高職學生基礎英文能力 5建立亞洲校園聯盟推動跨國學位學程促進人才國際流動

策略 5 設備更新

1分級分年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 2整合區域教學中心設備 2鼓勵產業捐贈學校教學設備

策略 6 實務增能

1教師面 (1)聘任業師協同教學(2)鼓勵教師至公民營機構研習(3)鼓勵技專教師以技術報告升等

2學生面落實學生實習(包含校內外及海外之企業或研發單位實習)

策略 7 就業接軌

1擴大辦理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高職就業導向專班技專產業學院) 2學生就業率納入高職技專校院評鑑及私校獎補助之指標 3全面落實技職教育宣導 4建置國中高職技專校院學生職涯探索歷程檔案及培訓職涯規劃種子教師 5結合勞委會職訓局辦理區域校園徵才活動協助畢業生職場就業

策略 8 創新創業

1補助 6 所科技大學成立創新創業平臺深化創新創業及得獎作品商品化之人才培育 2建立產企業公協會交流平台促成高職及技專校院產學媒合及人才培育機制

策略 9 證能合一

1研提高職及技專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提供學校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 2獎助技專校院依職能基準與產業界共同規劃課程

3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重點說明

一研擬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彰顯技職教育特色

為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之期待及鞏固「技職教育之基礎建設」特制定本法

以彰顯技職教育特色本法草案共有「總則」「技職教育之實施」「技職教育

之師資」「技職教育之規劃與管理」及「附則」等五章計 38 條條文立法重點

如下

(一)明定技職教育分為「職業試探」「職業準備」「職業繼續進修」3 階段

並向下扎根以導正國人重學術輕技職之觀念

(二)強化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教與學配套措施並鼓勵產業參與人才培育

包括課程規劃引進業師強化師資培育及專業發展提供實習及就業

機會設備捐贈等

(三)技職教育制度鬆綁事宜例如學校與特定產業合作辦學課程彈性化

校辦企業鼓勵學生先就業再升學機制提供職業繼續教育之學分累積

及工作經驗認可機制等

草案將於 9 月底至 10 月初辦理 4 場公聽會廣徵意見後再邀集專家學者及

相關部會研商期能於 12 月底前函送行政院審議

二產業學院

技專校院辦理「產業學院」是一個以就業實務為導向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

計畫所開設各種學分學程或是學位學程都是以合作企業具體的技術人力需

求為起點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規劃實作課程及現場實務實習以學程的方式幫

助學生完成就業實務訓練使其結業後能為合作企業所用這樣的契合式人才

培育專班學程將有助於學業與就業無縫接軌幫助企業找到其所需人才

整體而言「產業學院」計畫並非鼓勵學校建置一實體組織而是在引導學

校建立與產業共同培育人才之機制就合作企業具體之技術人力需求量身打

造開設專業實作學程

「產業學院」計畫實施要點業已發布其 102 年係試辦擬先補助約 40 個

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進行推廣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

大約 300~400 個專班學程預估每年培育至少 6000 名產企業所需具就業力之

技術人力

4

三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

為增進學生實務技能及就業能力並協助學生未來生(職)涯發展自 103

年度起實施「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鼓勵學校與產業機構訓練機構或大專

校院等共同規劃以實務技能學習為課程核心之就業導向課程專班並得採學

生赴職場體驗產業機構實習至訓練機構接受訓練及遴聘業界專家進行協同

教學等方式實施

期透過此種實務課程模式及強化學生生(職)涯輔導規劃引導學生適

性發展及提高高職畢業學生就業意願及就業比率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大約 100 個班次預估每年約培育 4000 名學生

四技職師生實務增能

技職校院未具實務經驗專任教師比率偏高高職學生以升學為導向技專

校院傾向學術研究學生疏於專業技術與正確工作態度之養成致無法與產業

密切結合產生學用落差情形

為快速回應臺灣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從「教師面」及「學生面」推動強化

技職校院師生實務能力相關措施

(一)教師面在教師方面辦理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以強化教師實務經

驗提升教學品質並藉由教師與企業交流發掘產學合作潛在機會協

助開發學生就業市場提高就業機會遴聘業師協同教學促進業界專

家與專任教師教學相長理論及實務結合提升技職教育價值

(二)學生面在學生方面分為校內外實習

1校內實習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並強化學生校內實作課程

比率

2校外實習高職學生部分分為校外實習與職場體驗安排高職或高中

附設職業類科學生(實用技能學程)至業界實習和職場體驗及辦理高職

學生技藝能精進及觀摩學習以促動職業學校重視技能教學技專校

院部分安排學生(含研究生)至校外及海外實習強化實務技能

職場倫理等軟實力並為業界儲備人才及增強學生國際移動能力

5

五技職校院「再造技優」

為強化技職體系學生都能具備「畢業即就業」之能力自 103 年起更新學校

教學設備以引導高職進行特色課程規劃技專校院進行系科及課程調整加

深與再造學生實作技能103 年度高職編列新臺幣 10 億元技專校院編列 104

億元高職及技專校院辦理重點如下

(一)高職學校

1符應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充實教學設備培育學生實作能力

2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特色發展

(二)技專校院

1由系科調整實作課程增加與實習設備之更新培養學生都能具備「畢

業即就業」之能力札實務實致用之基底

2鼓勵學校建置設備共享模式提供高職學生參與實作及國中(小)學生生

涯發展探索機會促動技職教育新體系

3配合業師教學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透過產業捐贈教學設備建立產學合

作平台拉近教學與產業設備落差

六跨部會合作調查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投保情形

為追蹤大專生畢業後就業情形目前大專校院皆已成立就業輔導單位然

大專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究竟為何雖有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之失業率勞

動力參與率以為參考依據然尚無法完整反映教育現場畢業生投入職場狀況

有鑑於此教育部擬自 102 年度起跨部會與國防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勞工保險局合作將畢業生資料與勞保局國防部等軍公勞

農保等類投保資料進行勾稽比對將此投保情形作為畢業生就業情形之估算依

據計算公式如下

)-(

)()()()(

升學人數上一學年度畢業生人數

人數農保勞保公保軍保上一學年度 NEWR

教育部表示透過此一機制不僅可瞭解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也可請學校協

助未投保之畢業生進行追蹤輔導相信對於協助大專畢業生就業應有幫助

6

七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為滿足業界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力教育部結合

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公協會及學校資源建立交流機制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

研能量與產業實務有效聯結擴大推動技術研發產學媒合及強化人才培育等

機制

本平臺目前已與機器公會工具機公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等 33 個公協會建

立交流機制媒合成效如下產學合作計 126 件產學合作金額 32743590 元

技術移轉 10 件技術移轉金額 1940180 元實習學生 67 人見習(參訪)271

人次研習會 42 場次研習會參與人數 1731 人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 57 人

教育部未來除將擴大與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公協會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

動方案合作之公協會進行合作外亦規劃「高職與業界合作機構資料庫」先就

目前高中職已參與建教合作計畫之機構(約 2500 家) 彙整建置資料庫平台提供

學校辦理職場體驗校外實習及建教合作等實務實習之優良事業機構資料庫查

詢保障學生權益希透過相關機制之建立吸引業界投入人才培育工作共

同研發技術開設產業學院及提供學生校外實習機會以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

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及增加學校實務教學資源及學生就業機會

八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

近年來技職校院師生參加國際發明展及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教育部規劃深

化培育獲獎師生鼓勵校園創業精神及創新成果商品化以擴散校園研發成果

並提升師生創新創業及學生就業力辦理下列相關事項

(一)研發創新創業課程及教材

(二)培訓創新創業師資

(三)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協助師生撰寫商業計畫

書申請政府相關創業計畫及媒合團隊成立新創公司或與廠商產學合作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試辦創業型大學計

畫包含開設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出版創新與創業教材及推動創新創業育成 5

部曲等並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締結「創新創業大學

聯盟」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開放 3 校學生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4: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IV

本校核可之產學計

畫案或累積金額達

25萬

(3)申請升等教授

者至少須主持三項

本校核可之產學計

畫案或累積金額達

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

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

一人申請升等若以

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

算之前面兩項祗能

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

等時須符合本校教

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

法與相關規定

本校核可之產學計

畫案或累積金額達

25萬

(3)申請升等教授

者至少須主持三項

本校核可之產學計

畫案或累積金額達

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

請一項產學計畫案

只限一人申請升等

若以累積金額申請

多人主持之計畫以平

均計算之前面兩項

祗能擇一以學歷升

等者悉依本校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

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

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

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

內外發明 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

管理之個案研

究經整理分析具

整體性及獨特見

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

務改善專案具有

特殊貢獻之研發

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

濟部教育部國

科會等政府機關

或全國性與國際

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1新增條文

2為鼓勵教師以技

術報告升等增

列有關技術報告

之規定

3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乙份(附件

四P9)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V

提案二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建請榮獲 101 學年度「績優導師」同仁於期中考分享經營班級的經驗提

請 討論

說 明1整合輔導為評鑑指標之一擬於 11月 6日(星期三)舉辦

2101 學年度績優導師-國貿系李桂枝李金玲會資系黃惠君劉若蘭

王春熙保金系林淑惠廖采如郭玫秀邱詠晴企管系周素娥應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 12 名

3受限於時間因素擬請各系推派一名代表分享經營班級經驗

決 議原則上得獎的每一個系推派一員每人分享 20 分鐘的班級經營經驗各系

代表名單請於 10 月 23 日前回報院辦以俾通知代表教師準備資料

提案三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乙案提

請 審議

說 明1 配合「102-103 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辦理

2本院分配到 3 個名額獎金暫定 1 萬 5 仟元

3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附件

五p13)乙份供參考

決 議先行試辦照案通過

附帶決議得獎者需於期末考週分享教學經驗

提案四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修訂「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

點」乙案提請 審議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2修訂該系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第三點第四點新增第九點修

正條文對照表如下 修 正 規 定 現 行 規 定 說 明

三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

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

每任三年得續任乙

三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

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

每任三年得連選連任

乙次

酌作文字修

四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

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

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

開系務會議採全系專

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

三人呈報院長後由

四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

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

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

開系務會議採全系專

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

三人再簽請校長擇聘

酌作文字修

VI

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之

九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

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

人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出席出席代表二分

之一(含)以上同意後

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

請校長核聘之

新增第九點

十系(科)主任任期未滿

之去職須經系(科)

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

署並經系(科)務會

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

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

之二以上議決始得報

請校長核定之

九系(科)主任任期未滿

之去職須經系(科)

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

署並經系(科)務會

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

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

之二以上議決始得報

請校長核定之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

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

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

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

員會議決之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

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

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

備後實施修訂時亦

十一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

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

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

備後實施修訂時亦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4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

要點」(附件六p16)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五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發展會議及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

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七p17)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七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後通過

提案六 提案單位保險金融管理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VII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

八p19)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七 提案單位財政稅務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

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附件九p20)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七 提案單位財務金融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十p21)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十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

同」後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應用統計系

案 由修改「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修訂該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的第二點及第五點修正對

照表如下 修 正 規 定 現 行 規 定 說 明

VIII

二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

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

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

業教室使用優先權第

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

位 為 商學 院其 他 各

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

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

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

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

者需於計劃提出前

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

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

申請為原則以利相關

程序進行

二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

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

與排定使用優先權校

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

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

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

用者需於計劃提出

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

辦法(另訂之)使用

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

出申請為原則以利相

關程序進行

新增文字酌

作修正

五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

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

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

與 電 話費 計算 之 方

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

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

用者負擔若專案委

託參閱相關辦法

五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

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

電訪支出電話費計算

之方式按實際使用電

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

者負擔若專案委託

參閱相關辦法

新增文字酌

作修正

3檢附「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附件十一p22)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九點為「本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

時亦同」後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應用統計系

案 由訂定「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附件十二p23)乙份供參

決 議修改第十二點為「本管理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

訂時亦同」後通過

提案十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IX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十

三p24)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十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

同」後通過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103學年新增進修部四技一班提請 核備

說 明經該系 101 學年第二學期第 7 次系務會議通過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104學年度擬申請新設「會計資訊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3 次臨時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一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財務金融系

案 由104學年擬申請新設「財務金融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二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案系(科)申請順序提請 討

說 明1教育部將於 103 學年度辦理「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

推動策略規劃以三年為期內容與學生校外實習教師深耕產業界業

師協同教學相關

2依研發處簽核意見辦理(1)每院以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規劃書

一系以十五頁為限預計各系費用 100萬元(2)以能申請最大金額系(科)

為優先並以每年三分之一輪流提申請

3檢附教育部函文(附件十四p25)及「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

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附件十五p28)各乙份供參考

決 議第一年申請系(科)為-保金系應統系及會資系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為建構虛擬實習公司請各系先建立系「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

X

習的項目」及「建構什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提請 討論

說 明第一階段以虛擬金控為主第二階段擴展至應統系國貿系及財稅系領域

範圍第三階段納入休閒系及會資系領域

決 議請各系先行草擬「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習的項目」及「建構什

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

參臨時動議

肆主席結論或主席指示事項

伍散會 1320

1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職涯及諮商輔導中心諮商輔導組

班級團體輔導申請表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申請

班級

導師

簽名

導師班代副班代

姓名

希望輔

導主題

聯絡手機

參考

主題

1人際關係與溝通 2性別議題(親密關係)

3生涯規劃 4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

5生命教育 6心理測驗(性向類生涯類等)

預約

時間

一 月 日(星期 )第 節

二 月 日(星期 )第 節

三 月 日(星期 )第 節

備註

一班級團體輔導申請時間請排在空堂時間或導師時間

二申請次數每班每學期以一次為原則

三全班同學過半數時才接受申請

四敬請班導師在場參與

諮商輔導組的團諮室備有視聽播放設備

諮商輔導組提供導師與學生團體晤談場所

請來電 04-22195248林淑敏心理師(三民校區) 預約

04-22196833黃子琳心理師(民生校區)預約

2

附件二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內涵

壹推動緣由

落實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平衡國內人力供需及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的期待

貳計畫目標

一無論高職專科技術校院畢業生都具有立即就業的能力

二充分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優質技術人力

三改變社會對技職教育的觀點

參政策內容

一計畫期程102 年 1 月 1 日至 106 年 12 月 31 日

二適用對象高職及技專校院

三執行策略計推動 9 項策略詳如下表

四經費需求

名稱 策略 2

系科調整 策略 3

實務選才 策略 4

課程彈性 策略 5

設備更新 策略 6

實務增能 策略 7

就業接軌 策略 8

創新創業 策略 9

證能合一

合計

(單位億元)

總經費 203 083 925 80015 5412 332 202 325 202895

肆預期效益

打造實用技職達到人才培育協助區域產業技術研發及經濟發展之效益

推動措施 作法 策略 1 政策統整

1結合教考訓用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建立跨部會產業界及技職學校合作機制及平臺 2完備技職教育相關法規落實技職教育政策整體化

策略 2 系科調整

定期盤點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設置情形並協同相關部會依產業發展需求核定學校系科 設置調整及學生數總量以均衡產業人才供需

策略 3 實務選才

增加四技二專入學考試採非選擇題型之技術實作考試比率

策略 4 課程彈性

1依產業需求為導向建置技職課程及教材銜接產業需求之彈性機制 2強化技專校院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與人文素養 3系科自我定位與業界共構產業導向課程(含核心專業能力實習課程及職業倫理) 4強化技專校院暨高職學生基礎英文能力 5建立亞洲校園聯盟推動跨國學位學程促進人才國際流動

策略 5 設備更新

1分級分年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 2整合區域教學中心設備 2鼓勵產業捐贈學校教學設備

策略 6 實務增能

1教師面 (1)聘任業師協同教學(2)鼓勵教師至公民營機構研習(3)鼓勵技專教師以技術報告升等

2學生面落實學生實習(包含校內外及海外之企業或研發單位實習)

策略 7 就業接軌

1擴大辦理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高職就業導向專班技專產業學院) 2學生就業率納入高職技專校院評鑑及私校獎補助之指標 3全面落實技職教育宣導 4建置國中高職技專校院學生職涯探索歷程檔案及培訓職涯規劃種子教師 5結合勞委會職訓局辦理區域校園徵才活動協助畢業生職場就業

策略 8 創新創業

1補助 6 所科技大學成立創新創業平臺深化創新創業及得獎作品商品化之人才培育 2建立產企業公協會交流平台促成高職及技專校院產學媒合及人才培育機制

策略 9 證能合一

1研提高職及技專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提供學校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 2獎助技專校院依職能基準與產業界共同規劃課程

3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重點說明

一研擬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彰顯技職教育特色

為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之期待及鞏固「技職教育之基礎建設」特制定本法

以彰顯技職教育特色本法草案共有「總則」「技職教育之實施」「技職教育

之師資」「技職教育之規劃與管理」及「附則」等五章計 38 條條文立法重點

如下

(一)明定技職教育分為「職業試探」「職業準備」「職業繼續進修」3 階段

並向下扎根以導正國人重學術輕技職之觀念

(二)強化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教與學配套措施並鼓勵產業參與人才培育

包括課程規劃引進業師強化師資培育及專業發展提供實習及就業

機會設備捐贈等

(三)技職教育制度鬆綁事宜例如學校與特定產業合作辦學課程彈性化

校辦企業鼓勵學生先就業再升學機制提供職業繼續教育之學分累積

及工作經驗認可機制等

草案將於 9 月底至 10 月初辦理 4 場公聽會廣徵意見後再邀集專家學者及

相關部會研商期能於 12 月底前函送行政院審議

二產業學院

技專校院辦理「產業學院」是一個以就業實務為導向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

計畫所開設各種學分學程或是學位學程都是以合作企業具體的技術人力需

求為起點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規劃實作課程及現場實務實習以學程的方式幫

助學生完成就業實務訓練使其結業後能為合作企業所用這樣的契合式人才

培育專班學程將有助於學業與就業無縫接軌幫助企業找到其所需人才

整體而言「產業學院」計畫並非鼓勵學校建置一實體組織而是在引導學

校建立與產業共同培育人才之機制就合作企業具體之技術人力需求量身打

造開設專業實作學程

「產業學院」計畫實施要點業已發布其 102 年係試辦擬先補助約 40 個

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進行推廣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

大約 300~400 個專班學程預估每年培育至少 6000 名產企業所需具就業力之

技術人力

4

三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

為增進學生實務技能及就業能力並協助學生未來生(職)涯發展自 103

年度起實施「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鼓勵學校與產業機構訓練機構或大專

校院等共同規劃以實務技能學習為課程核心之就業導向課程專班並得採學

生赴職場體驗產業機構實習至訓練機構接受訓練及遴聘業界專家進行協同

教學等方式實施

期透過此種實務課程模式及強化學生生(職)涯輔導規劃引導學生適

性發展及提高高職畢業學生就業意願及就業比率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大約 100 個班次預估每年約培育 4000 名學生

四技職師生實務增能

技職校院未具實務經驗專任教師比率偏高高職學生以升學為導向技專

校院傾向學術研究學生疏於專業技術與正確工作態度之養成致無法與產業

密切結合產生學用落差情形

為快速回應臺灣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從「教師面」及「學生面」推動強化

技職校院師生實務能力相關措施

(一)教師面在教師方面辦理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以強化教師實務經

驗提升教學品質並藉由教師與企業交流發掘產學合作潛在機會協

助開發學生就業市場提高就業機會遴聘業師協同教學促進業界專

家與專任教師教學相長理論及實務結合提升技職教育價值

(二)學生面在學生方面分為校內外實習

1校內實習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並強化學生校內實作課程

比率

2校外實習高職學生部分分為校外實習與職場體驗安排高職或高中

附設職業類科學生(實用技能學程)至業界實習和職場體驗及辦理高職

學生技藝能精進及觀摩學習以促動職業學校重視技能教學技專校

院部分安排學生(含研究生)至校外及海外實習強化實務技能

職場倫理等軟實力並為業界儲備人才及增強學生國際移動能力

5

五技職校院「再造技優」

為強化技職體系學生都能具備「畢業即就業」之能力自 103 年起更新學校

教學設備以引導高職進行特色課程規劃技專校院進行系科及課程調整加

深與再造學生實作技能103 年度高職編列新臺幣 10 億元技專校院編列 104

億元高職及技專校院辦理重點如下

(一)高職學校

1符應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充實教學設備培育學生實作能力

2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特色發展

(二)技專校院

1由系科調整實作課程增加與實習設備之更新培養學生都能具備「畢

業即就業」之能力札實務實致用之基底

2鼓勵學校建置設備共享模式提供高職學生參與實作及國中(小)學生生

涯發展探索機會促動技職教育新體系

3配合業師教學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透過產業捐贈教學設備建立產學合

作平台拉近教學與產業設備落差

六跨部會合作調查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投保情形

為追蹤大專生畢業後就業情形目前大專校院皆已成立就業輔導單位然

大專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究竟為何雖有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之失業率勞

動力參與率以為參考依據然尚無法完整反映教育現場畢業生投入職場狀況

有鑑於此教育部擬自 102 年度起跨部會與國防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勞工保險局合作將畢業生資料與勞保局國防部等軍公勞

農保等類投保資料進行勾稽比對將此投保情形作為畢業生就業情形之估算依

據計算公式如下

)-(

)()()()(

升學人數上一學年度畢業生人數

人數農保勞保公保軍保上一學年度 NEWR

教育部表示透過此一機制不僅可瞭解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也可請學校協

助未投保之畢業生進行追蹤輔導相信對於協助大專畢業生就業應有幫助

6

七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為滿足業界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力教育部結合

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公協會及學校資源建立交流機制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

研能量與產業實務有效聯結擴大推動技術研發產學媒合及強化人才培育等

機制

本平臺目前已與機器公會工具機公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等 33 個公協會建

立交流機制媒合成效如下產學合作計 126 件產學合作金額 32743590 元

技術移轉 10 件技術移轉金額 1940180 元實習學生 67 人見習(參訪)271

人次研習會 42 場次研習會參與人數 1731 人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 57 人

教育部未來除將擴大與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公協會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

動方案合作之公協會進行合作外亦規劃「高職與業界合作機構資料庫」先就

目前高中職已參與建教合作計畫之機構(約 2500 家) 彙整建置資料庫平台提供

學校辦理職場體驗校外實習及建教合作等實務實習之優良事業機構資料庫查

詢保障學生權益希透過相關機制之建立吸引業界投入人才培育工作共

同研發技術開設產業學院及提供學生校外實習機會以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

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及增加學校實務教學資源及學生就業機會

八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

近年來技職校院師生參加國際發明展及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教育部規劃深

化培育獲獎師生鼓勵校園創業精神及創新成果商品化以擴散校園研發成果

並提升師生創新創業及學生就業力辦理下列相關事項

(一)研發創新創業課程及教材

(二)培訓創新創業師資

(三)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協助師生撰寫商業計畫

書申請政府相關創業計畫及媒合團隊成立新創公司或與廠商產學合作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試辦創業型大學計

畫包含開設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出版創新與創業教材及推動創新創業育成 5

部曲等並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締結「創新創業大學

聯盟」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開放 3 校學生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5: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V

提案二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建請榮獲 101 學年度「績優導師」同仁於期中考分享經營班級的經驗提

請 討論

說 明1整合輔導為評鑑指標之一擬於 11月 6日(星期三)舉辦

2101 學年度績優導師-國貿系李桂枝李金玲會資系黃惠君劉若蘭

王春熙保金系林淑惠廖采如郭玫秀邱詠晴企管系周素娥應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 12 名

3受限於時間因素擬請各系推派一名代表分享經營班級經驗

決 議原則上得獎的每一個系推派一員每人分享 20 分鐘的班級經營經驗各系

代表名單請於 10 月 23 日前回報院辦以俾通知代表教師準備資料

提案三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乙案提

請 審議

說 明1 配合「102-103 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辦理

2本院分配到 3 個名額獎金暫定 1 萬 5 仟元

3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附件

五p13)乙份供參考

決 議先行試辦照案通過

附帶決議得獎者需於期末考週分享教學經驗

提案四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修訂「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

點」乙案提請 審議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2修訂該系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第三點第四點新增第九點修

正條文對照表如下 修 正 規 定 現 行 規 定 說 明

三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

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

每任三年得續任乙

三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

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

每任三年得連選連任

乙次

酌作文字修

四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

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

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

開系務會議採全系專

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

三人呈報院長後由

四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

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

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

開系務會議採全系專

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

三人再簽請校長擇聘

酌作文字修

VI

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之

九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

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

人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出席出席代表二分

之一(含)以上同意後

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

請校長核聘之

新增第九點

十系(科)主任任期未滿

之去職須經系(科)

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

署並經系(科)務會

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

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

之二以上議決始得報

請校長核定之

九系(科)主任任期未滿

之去職須經系(科)

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

署並經系(科)務會

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

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

之二以上議決始得報

請校長核定之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

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

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

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

員會議決之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

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

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

備後實施修訂時亦

十一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

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

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

備後實施修訂時亦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4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

要點」(附件六p16)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五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發展會議及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

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七p17)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七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後通過

提案六 提案單位保險金融管理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VII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

八p19)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七 提案單位財政稅務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

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附件九p20)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七 提案單位財務金融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十p21)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十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

同」後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應用統計系

案 由修改「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修訂該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的第二點及第五點修正對

照表如下 修 正 規 定 現 行 規 定 說 明

VIII

二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

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

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

業教室使用優先權第

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

位 為 商學 院其 他 各

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

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

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

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

者需於計劃提出前

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

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

申請為原則以利相關

程序進行

二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

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

與排定使用優先權校

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

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

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

用者需於計劃提出

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

辦法(另訂之)使用

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

出申請為原則以利相

關程序進行

新增文字酌

作修正

五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

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

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

與 電 話費 計算 之 方

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

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

用者負擔若專案委

託參閱相關辦法

五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

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

電訪支出電話費計算

之方式按實際使用電

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

者負擔若專案委託

參閱相關辦法

新增文字酌

作修正

3檢附「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附件十一p22)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九點為「本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

時亦同」後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應用統計系

案 由訂定「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附件十二p23)乙份供參

決 議修改第十二點為「本管理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

訂時亦同」後通過

提案十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IX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十

三p24)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十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

同」後通過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103學年新增進修部四技一班提請 核備

說 明經該系 101 學年第二學期第 7 次系務會議通過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104學年度擬申請新設「會計資訊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3 次臨時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一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財務金融系

案 由104學年擬申請新設「財務金融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二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案系(科)申請順序提請 討

說 明1教育部將於 103 學年度辦理「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

推動策略規劃以三年為期內容與學生校外實習教師深耕產業界業

師協同教學相關

2依研發處簽核意見辦理(1)每院以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規劃書

一系以十五頁為限預計各系費用 100萬元(2)以能申請最大金額系(科)

為優先並以每年三分之一輪流提申請

3檢附教育部函文(附件十四p25)及「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

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附件十五p28)各乙份供參考

決 議第一年申請系(科)為-保金系應統系及會資系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為建構虛擬實習公司請各系先建立系「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

X

習的項目」及「建構什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提請 討論

說 明第一階段以虛擬金控為主第二階段擴展至應統系國貿系及財稅系領域

範圍第三階段納入休閒系及會資系領域

決 議請各系先行草擬「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習的項目」及「建構什

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

參臨時動議

肆主席結論或主席指示事項

伍散會 1320

1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職涯及諮商輔導中心諮商輔導組

班級團體輔導申請表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申請

班級

導師

簽名

導師班代副班代

姓名

希望輔

導主題

聯絡手機

參考

主題

1人際關係與溝通 2性別議題(親密關係)

3生涯規劃 4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

5生命教育 6心理測驗(性向類生涯類等)

預約

時間

一 月 日(星期 )第 節

二 月 日(星期 )第 節

三 月 日(星期 )第 節

備註

一班級團體輔導申請時間請排在空堂時間或導師時間

二申請次數每班每學期以一次為原則

三全班同學過半數時才接受申請

四敬請班導師在場參與

諮商輔導組的團諮室備有視聽播放設備

諮商輔導組提供導師與學生團體晤談場所

請來電 04-22195248林淑敏心理師(三民校區) 預約

04-22196833黃子琳心理師(民生校區)預約

2

附件二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內涵

壹推動緣由

落實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平衡國內人力供需及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的期待

貳計畫目標

一無論高職專科技術校院畢業生都具有立即就業的能力

二充分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優質技術人力

三改變社會對技職教育的觀點

參政策內容

一計畫期程102 年 1 月 1 日至 106 年 12 月 31 日

二適用對象高職及技專校院

三執行策略計推動 9 項策略詳如下表

四經費需求

名稱 策略 2

系科調整 策略 3

實務選才 策略 4

課程彈性 策略 5

設備更新 策略 6

實務增能 策略 7

就業接軌 策略 8

創新創業 策略 9

證能合一

合計

(單位億元)

總經費 203 083 925 80015 5412 332 202 325 202895

肆預期效益

打造實用技職達到人才培育協助區域產業技術研發及經濟發展之效益

推動措施 作法 策略 1 政策統整

1結合教考訓用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建立跨部會產業界及技職學校合作機制及平臺 2完備技職教育相關法規落實技職教育政策整體化

策略 2 系科調整

定期盤點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設置情形並協同相關部會依產業發展需求核定學校系科 設置調整及學生數總量以均衡產業人才供需

策略 3 實務選才

增加四技二專入學考試採非選擇題型之技術實作考試比率

策略 4 課程彈性

1依產業需求為導向建置技職課程及教材銜接產業需求之彈性機制 2強化技專校院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與人文素養 3系科自我定位與業界共構產業導向課程(含核心專業能力實習課程及職業倫理) 4強化技專校院暨高職學生基礎英文能力 5建立亞洲校園聯盟推動跨國學位學程促進人才國際流動

策略 5 設備更新

1分級分年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 2整合區域教學中心設備 2鼓勵產業捐贈學校教學設備

策略 6 實務增能

1教師面 (1)聘任業師協同教學(2)鼓勵教師至公民營機構研習(3)鼓勵技專教師以技術報告升等

2學生面落實學生實習(包含校內外及海外之企業或研發單位實習)

策略 7 就業接軌

1擴大辦理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高職就業導向專班技專產業學院) 2學生就業率納入高職技專校院評鑑及私校獎補助之指標 3全面落實技職教育宣導 4建置國中高職技專校院學生職涯探索歷程檔案及培訓職涯規劃種子教師 5結合勞委會職訓局辦理區域校園徵才活動協助畢業生職場就業

策略 8 創新創業

1補助 6 所科技大學成立創新創業平臺深化創新創業及得獎作品商品化之人才培育 2建立產企業公協會交流平台促成高職及技專校院產學媒合及人才培育機制

策略 9 證能合一

1研提高職及技專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提供學校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 2獎助技專校院依職能基準與產業界共同規劃課程

3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重點說明

一研擬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彰顯技職教育特色

為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之期待及鞏固「技職教育之基礎建設」特制定本法

以彰顯技職教育特色本法草案共有「總則」「技職教育之實施」「技職教育

之師資」「技職教育之規劃與管理」及「附則」等五章計 38 條條文立法重點

如下

(一)明定技職教育分為「職業試探」「職業準備」「職業繼續進修」3 階段

並向下扎根以導正國人重學術輕技職之觀念

(二)強化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教與學配套措施並鼓勵產業參與人才培育

包括課程規劃引進業師強化師資培育及專業發展提供實習及就業

機會設備捐贈等

(三)技職教育制度鬆綁事宜例如學校與特定產業合作辦學課程彈性化

校辦企業鼓勵學生先就業再升學機制提供職業繼續教育之學分累積

及工作經驗認可機制等

草案將於 9 月底至 10 月初辦理 4 場公聽會廣徵意見後再邀集專家學者及

相關部會研商期能於 12 月底前函送行政院審議

二產業學院

技專校院辦理「產業學院」是一個以就業實務為導向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

計畫所開設各種學分學程或是學位學程都是以合作企業具體的技術人力需

求為起點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規劃實作課程及現場實務實習以學程的方式幫

助學生完成就業實務訓練使其結業後能為合作企業所用這樣的契合式人才

培育專班學程將有助於學業與就業無縫接軌幫助企業找到其所需人才

整體而言「產業學院」計畫並非鼓勵學校建置一實體組織而是在引導學

校建立與產業共同培育人才之機制就合作企業具體之技術人力需求量身打

造開設專業實作學程

「產業學院」計畫實施要點業已發布其 102 年係試辦擬先補助約 40 個

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進行推廣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

大約 300~400 個專班學程預估每年培育至少 6000 名產企業所需具就業力之

技術人力

4

三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

為增進學生實務技能及就業能力並協助學生未來生(職)涯發展自 103

年度起實施「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鼓勵學校與產業機構訓練機構或大專

校院等共同規劃以實務技能學習為課程核心之就業導向課程專班並得採學

生赴職場體驗產業機構實習至訓練機構接受訓練及遴聘業界專家進行協同

教學等方式實施

期透過此種實務課程模式及強化學生生(職)涯輔導規劃引導學生適

性發展及提高高職畢業學生就業意願及就業比率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大約 100 個班次預估每年約培育 4000 名學生

四技職師生實務增能

技職校院未具實務經驗專任教師比率偏高高職學生以升學為導向技專

校院傾向學術研究學生疏於專業技術與正確工作態度之養成致無法與產業

密切結合產生學用落差情形

為快速回應臺灣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從「教師面」及「學生面」推動強化

技職校院師生實務能力相關措施

(一)教師面在教師方面辦理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以強化教師實務經

驗提升教學品質並藉由教師與企業交流發掘產學合作潛在機會協

助開發學生就業市場提高就業機會遴聘業師協同教學促進業界專

家與專任教師教學相長理論及實務結合提升技職教育價值

(二)學生面在學生方面分為校內外實習

1校內實習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並強化學生校內實作課程

比率

2校外實習高職學生部分分為校外實習與職場體驗安排高職或高中

附設職業類科學生(實用技能學程)至業界實習和職場體驗及辦理高職

學生技藝能精進及觀摩學習以促動職業學校重視技能教學技專校

院部分安排學生(含研究生)至校外及海外實習強化實務技能

職場倫理等軟實力並為業界儲備人才及增強學生國際移動能力

5

五技職校院「再造技優」

為強化技職體系學生都能具備「畢業即就業」之能力自 103 年起更新學校

教學設備以引導高職進行特色課程規劃技專校院進行系科及課程調整加

深與再造學生實作技能103 年度高職編列新臺幣 10 億元技專校院編列 104

億元高職及技專校院辦理重點如下

(一)高職學校

1符應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充實教學設備培育學生實作能力

2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特色發展

(二)技專校院

1由系科調整實作課程增加與實習設備之更新培養學生都能具備「畢

業即就業」之能力札實務實致用之基底

2鼓勵學校建置設備共享模式提供高職學生參與實作及國中(小)學生生

涯發展探索機會促動技職教育新體系

3配合業師教學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透過產業捐贈教學設備建立產學合

作平台拉近教學與產業設備落差

六跨部會合作調查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投保情形

為追蹤大專生畢業後就業情形目前大專校院皆已成立就業輔導單位然

大專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究竟為何雖有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之失業率勞

動力參與率以為參考依據然尚無法完整反映教育現場畢業生投入職場狀況

有鑑於此教育部擬自 102 年度起跨部會與國防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勞工保險局合作將畢業生資料與勞保局國防部等軍公勞

農保等類投保資料進行勾稽比對將此投保情形作為畢業生就業情形之估算依

據計算公式如下

)-(

)()()()(

升學人數上一學年度畢業生人數

人數農保勞保公保軍保上一學年度 NEWR

教育部表示透過此一機制不僅可瞭解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也可請學校協

助未投保之畢業生進行追蹤輔導相信對於協助大專畢業生就業應有幫助

6

七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為滿足業界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力教育部結合

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公協會及學校資源建立交流機制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

研能量與產業實務有效聯結擴大推動技術研發產學媒合及強化人才培育等

機制

本平臺目前已與機器公會工具機公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等 33 個公協會建

立交流機制媒合成效如下產學合作計 126 件產學合作金額 32743590 元

技術移轉 10 件技術移轉金額 1940180 元實習學生 67 人見習(參訪)271

人次研習會 42 場次研習會參與人數 1731 人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 57 人

教育部未來除將擴大與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公協會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

動方案合作之公協會進行合作外亦規劃「高職與業界合作機構資料庫」先就

目前高中職已參與建教合作計畫之機構(約 2500 家) 彙整建置資料庫平台提供

學校辦理職場體驗校外實習及建教合作等實務實習之優良事業機構資料庫查

詢保障學生權益希透過相關機制之建立吸引業界投入人才培育工作共

同研發技術開設產業學院及提供學生校外實習機會以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

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及增加學校實務教學資源及學生就業機會

八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

近年來技職校院師生參加國際發明展及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教育部規劃深

化培育獲獎師生鼓勵校園創業精神及創新成果商品化以擴散校園研發成果

並提升師生創新創業及學生就業力辦理下列相關事項

(一)研發創新創業課程及教材

(二)培訓創新創業師資

(三)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協助師生撰寫商業計畫

書申請政府相關創業計畫及媒合團隊成立新創公司或與廠商產學合作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試辦創業型大學計

畫包含開設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出版創新與創業教材及推動創新創業育成 5

部曲等並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締結「創新創業大學

聯盟」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開放 3 校學生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6: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VI

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之

九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

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

人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出席出席代表二分

之一(含)以上同意後

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

請校長核聘之

新增第九點

十系(科)主任任期未滿

之去職須經系(科)

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

署並經系(科)務會

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

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

之二以上議決始得報

請校長核定之

九系(科)主任任期未滿

之去職須經系(科)

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

署並經系(科)務會

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

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

之二以上議決始得報

請校長核定之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

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

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

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

員會議決之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

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

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

備後實施修訂時亦

十一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

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

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

備後實施修訂時亦

增加第九點

其下順延調

4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

要點」(附件六p16)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五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發展會議及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

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七p17)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七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後通過

提案六 提案單位保險金融管理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VII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

八p19)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七 提案單位財政稅務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

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附件九p20)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七 提案單位財務金融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十p21)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十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

同」後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應用統計系

案 由修改「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修訂該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的第二點及第五點修正對

照表如下 修 正 規 定 現 行 規 定 說 明

VIII

二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

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

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

業教室使用優先權第

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

位 為 商學 院其 他 各

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

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

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

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

者需於計劃提出前

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

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

申請為原則以利相關

程序進行

二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

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

與排定使用優先權校

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

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

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

用者需於計劃提出

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

辦法(另訂之)使用

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

出申請為原則以利相

關程序進行

新增文字酌

作修正

五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

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

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

與 電 話費 計算 之 方

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

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

用者負擔若專案委

託參閱相關辦法

五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

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

電訪支出電話費計算

之方式按實際使用電

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

者負擔若專案委託

參閱相關辦法

新增文字酌

作修正

3檢附「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附件十一p22)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九點為「本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

時亦同」後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應用統計系

案 由訂定「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附件十二p23)乙份供參

決 議修改第十二點為「本管理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

訂時亦同」後通過

提案十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IX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十

三p24)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十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

同」後通過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103學年新增進修部四技一班提請 核備

說 明經該系 101 學年第二學期第 7 次系務會議通過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104學年度擬申請新設「會計資訊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3 次臨時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一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財務金融系

案 由104學年擬申請新設「財務金融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二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案系(科)申請順序提請 討

說 明1教育部將於 103 學年度辦理「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

推動策略規劃以三年為期內容與學生校外實習教師深耕產業界業

師協同教學相關

2依研發處簽核意見辦理(1)每院以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規劃書

一系以十五頁為限預計各系費用 100萬元(2)以能申請最大金額系(科)

為優先並以每年三分之一輪流提申請

3檢附教育部函文(附件十四p25)及「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

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附件十五p28)各乙份供參考

決 議第一年申請系(科)為-保金系應統系及會資系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為建構虛擬實習公司請各系先建立系「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

X

習的項目」及「建構什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提請 討論

說 明第一階段以虛擬金控為主第二階段擴展至應統系國貿系及財稅系領域

範圍第三階段納入休閒系及會資系領域

決 議請各系先行草擬「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習的項目」及「建構什

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

參臨時動議

肆主席結論或主席指示事項

伍散會 1320

1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職涯及諮商輔導中心諮商輔導組

班級團體輔導申請表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申請

班級

導師

簽名

導師班代副班代

姓名

希望輔

導主題

聯絡手機

參考

主題

1人際關係與溝通 2性別議題(親密關係)

3生涯規劃 4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

5生命教育 6心理測驗(性向類生涯類等)

預約

時間

一 月 日(星期 )第 節

二 月 日(星期 )第 節

三 月 日(星期 )第 節

備註

一班級團體輔導申請時間請排在空堂時間或導師時間

二申請次數每班每學期以一次為原則

三全班同學過半數時才接受申請

四敬請班導師在場參與

諮商輔導組的團諮室備有視聽播放設備

諮商輔導組提供導師與學生團體晤談場所

請來電 04-22195248林淑敏心理師(三民校區) 預約

04-22196833黃子琳心理師(民生校區)預約

2

附件二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內涵

壹推動緣由

落實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平衡國內人力供需及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的期待

貳計畫目標

一無論高職專科技術校院畢業生都具有立即就業的能力

二充分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優質技術人力

三改變社會對技職教育的觀點

參政策內容

一計畫期程102 年 1 月 1 日至 106 年 12 月 31 日

二適用對象高職及技專校院

三執行策略計推動 9 項策略詳如下表

四經費需求

名稱 策略 2

系科調整 策略 3

實務選才 策略 4

課程彈性 策略 5

設備更新 策略 6

實務增能 策略 7

就業接軌 策略 8

創新創業 策略 9

證能合一

合計

(單位億元)

總經費 203 083 925 80015 5412 332 202 325 202895

肆預期效益

打造實用技職達到人才培育協助區域產業技術研發及經濟發展之效益

推動措施 作法 策略 1 政策統整

1結合教考訓用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建立跨部會產業界及技職學校合作機制及平臺 2完備技職教育相關法規落實技職教育政策整體化

策略 2 系科調整

定期盤點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設置情形並協同相關部會依產業發展需求核定學校系科 設置調整及學生數總量以均衡產業人才供需

策略 3 實務選才

增加四技二專入學考試採非選擇題型之技術實作考試比率

策略 4 課程彈性

1依產業需求為導向建置技職課程及教材銜接產業需求之彈性機制 2強化技專校院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與人文素養 3系科自我定位與業界共構產業導向課程(含核心專業能力實習課程及職業倫理) 4強化技專校院暨高職學生基礎英文能力 5建立亞洲校園聯盟推動跨國學位學程促進人才國際流動

策略 5 設備更新

1分級分年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 2整合區域教學中心設備 2鼓勵產業捐贈學校教學設備

策略 6 實務增能

1教師面 (1)聘任業師協同教學(2)鼓勵教師至公民營機構研習(3)鼓勵技專教師以技術報告升等

2學生面落實學生實習(包含校內外及海外之企業或研發單位實習)

策略 7 就業接軌

1擴大辦理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高職就業導向專班技專產業學院) 2學生就業率納入高職技專校院評鑑及私校獎補助之指標 3全面落實技職教育宣導 4建置國中高職技專校院學生職涯探索歷程檔案及培訓職涯規劃種子教師 5結合勞委會職訓局辦理區域校園徵才活動協助畢業生職場就業

策略 8 創新創業

1補助 6 所科技大學成立創新創業平臺深化創新創業及得獎作品商品化之人才培育 2建立產企業公協會交流平台促成高職及技專校院產學媒合及人才培育機制

策略 9 證能合一

1研提高職及技專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提供學校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 2獎助技專校院依職能基準與產業界共同規劃課程

3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重點說明

一研擬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彰顯技職教育特色

為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之期待及鞏固「技職教育之基礎建設」特制定本法

以彰顯技職教育特色本法草案共有「總則」「技職教育之實施」「技職教育

之師資」「技職教育之規劃與管理」及「附則」等五章計 38 條條文立法重點

如下

(一)明定技職教育分為「職業試探」「職業準備」「職業繼續進修」3 階段

並向下扎根以導正國人重學術輕技職之觀念

(二)強化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教與學配套措施並鼓勵產業參與人才培育

包括課程規劃引進業師強化師資培育及專業發展提供實習及就業

機會設備捐贈等

(三)技職教育制度鬆綁事宜例如學校與特定產業合作辦學課程彈性化

校辦企業鼓勵學生先就業再升學機制提供職業繼續教育之學分累積

及工作經驗認可機制等

草案將於 9 月底至 10 月初辦理 4 場公聽會廣徵意見後再邀集專家學者及

相關部會研商期能於 12 月底前函送行政院審議

二產業學院

技專校院辦理「產業學院」是一個以就業實務為導向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

計畫所開設各種學分學程或是學位學程都是以合作企業具體的技術人力需

求為起點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規劃實作課程及現場實務實習以學程的方式幫

助學生完成就業實務訓練使其結業後能為合作企業所用這樣的契合式人才

培育專班學程將有助於學業與就業無縫接軌幫助企業找到其所需人才

整體而言「產業學院」計畫並非鼓勵學校建置一實體組織而是在引導學

校建立與產業共同培育人才之機制就合作企業具體之技術人力需求量身打

造開設專業實作學程

「產業學院」計畫實施要點業已發布其 102 年係試辦擬先補助約 40 個

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進行推廣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

大約 300~400 個專班學程預估每年培育至少 6000 名產企業所需具就業力之

技術人力

4

三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

為增進學生實務技能及就業能力並協助學生未來生(職)涯發展自 103

年度起實施「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鼓勵學校與產業機構訓練機構或大專

校院等共同規劃以實務技能學習為課程核心之就業導向課程專班並得採學

生赴職場體驗產業機構實習至訓練機構接受訓練及遴聘業界專家進行協同

教學等方式實施

期透過此種實務課程模式及強化學生生(職)涯輔導規劃引導學生適

性發展及提高高職畢業學生就業意願及就業比率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大約 100 個班次預估每年約培育 4000 名學生

四技職師生實務增能

技職校院未具實務經驗專任教師比率偏高高職學生以升學為導向技專

校院傾向學術研究學生疏於專業技術與正確工作態度之養成致無法與產業

密切結合產生學用落差情形

為快速回應臺灣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從「教師面」及「學生面」推動強化

技職校院師生實務能力相關措施

(一)教師面在教師方面辦理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以強化教師實務經

驗提升教學品質並藉由教師與企業交流發掘產學合作潛在機會協

助開發學生就業市場提高就業機會遴聘業師協同教學促進業界專

家與專任教師教學相長理論及實務結合提升技職教育價值

(二)學生面在學生方面分為校內外實習

1校內實習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並強化學生校內實作課程

比率

2校外實習高職學生部分分為校外實習與職場體驗安排高職或高中

附設職業類科學生(實用技能學程)至業界實習和職場體驗及辦理高職

學生技藝能精進及觀摩學習以促動職業學校重視技能教學技專校

院部分安排學生(含研究生)至校外及海外實習強化實務技能

職場倫理等軟實力並為業界儲備人才及增強學生國際移動能力

5

五技職校院「再造技優」

為強化技職體系學生都能具備「畢業即就業」之能力自 103 年起更新學校

教學設備以引導高職進行特色課程規劃技專校院進行系科及課程調整加

深與再造學生實作技能103 年度高職編列新臺幣 10 億元技專校院編列 104

億元高職及技專校院辦理重點如下

(一)高職學校

1符應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充實教學設備培育學生實作能力

2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特色發展

(二)技專校院

1由系科調整實作課程增加與實習設備之更新培養學生都能具備「畢

業即就業」之能力札實務實致用之基底

2鼓勵學校建置設備共享模式提供高職學生參與實作及國中(小)學生生

涯發展探索機會促動技職教育新體系

3配合業師教學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透過產業捐贈教學設備建立產學合

作平台拉近教學與產業設備落差

六跨部會合作調查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投保情形

為追蹤大專生畢業後就業情形目前大專校院皆已成立就業輔導單位然

大專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究竟為何雖有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之失業率勞

動力參與率以為參考依據然尚無法完整反映教育現場畢業生投入職場狀況

有鑑於此教育部擬自 102 年度起跨部會與國防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勞工保險局合作將畢業生資料與勞保局國防部等軍公勞

農保等類投保資料進行勾稽比對將此投保情形作為畢業生就業情形之估算依

據計算公式如下

)-(

)()()()(

升學人數上一學年度畢業生人數

人數農保勞保公保軍保上一學年度 NEWR

教育部表示透過此一機制不僅可瞭解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也可請學校協

助未投保之畢業生進行追蹤輔導相信對於協助大專畢業生就業應有幫助

6

七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為滿足業界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力教育部結合

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公協會及學校資源建立交流機制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

研能量與產業實務有效聯結擴大推動技術研發產學媒合及強化人才培育等

機制

本平臺目前已與機器公會工具機公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等 33 個公協會建

立交流機制媒合成效如下產學合作計 126 件產學合作金額 32743590 元

技術移轉 10 件技術移轉金額 1940180 元實習學生 67 人見習(參訪)271

人次研習會 42 場次研習會參與人數 1731 人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 57 人

教育部未來除將擴大與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公協會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

動方案合作之公協會進行合作外亦規劃「高職與業界合作機構資料庫」先就

目前高中職已參與建教合作計畫之機構(約 2500 家) 彙整建置資料庫平台提供

學校辦理職場體驗校外實習及建教合作等實務實習之優良事業機構資料庫查

詢保障學生權益希透過相關機制之建立吸引業界投入人才培育工作共

同研發技術開設產業學院及提供學生校外實習機會以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

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及增加學校實務教學資源及學生就業機會

八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

近年來技職校院師生參加國際發明展及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教育部規劃深

化培育獲獎師生鼓勵校園創業精神及創新成果商品化以擴散校園研發成果

並提升師生創新創業及學生就業力辦理下列相關事項

(一)研發創新創業課程及教材

(二)培訓創新創業師資

(三)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協助師生撰寫商業計畫

書申請政府相關創業計畫及媒合團隊成立新創公司或與廠商產學合作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試辦創業型大學計

畫包含開設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出版創新與創業教材及推動創新創業育成 5

部曲等並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締結「創新創業大學

聯盟」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開放 3 校學生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7: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VII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

八p19)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七 提案單位財政稅務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

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附件九p20)乙份供參考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七 提案單位財務金融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十p21)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十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

同」後通過

提案八 提案單位應用統計系

案 由修改「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修訂該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的第二點及第五點修正對

照表如下 修 正 規 定 現 行 規 定 說 明

VIII

二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

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

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

業教室使用優先權第

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

位 為 商學 院其 他 各

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

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

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

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

者需於計劃提出前

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

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

申請為原則以利相關

程序進行

二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

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

與排定使用優先權校

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

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

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

用者需於計劃提出

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

辦法(另訂之)使用

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

出申請為原則以利相

關程序進行

新增文字酌

作修正

五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

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

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

與 電 話費 計算 之 方

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

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

用者負擔若專案委

託參閱相關辦法

五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

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

電訪支出電話費計算

之方式按實際使用電

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

者負擔若專案委託

參閱相關辦法

新增文字酌

作修正

3檢附「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附件十一p22)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九點為「本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

時亦同」後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應用統計系

案 由訂定「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附件十二p23)乙份供參

決 議修改第十二點為「本管理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

訂時亦同」後通過

提案十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IX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十

三p24)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十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

同」後通過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103學年新增進修部四技一班提請 核備

說 明經該系 101 學年第二學期第 7 次系務會議通過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104學年度擬申請新設「會計資訊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3 次臨時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一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財務金融系

案 由104學年擬申請新設「財務金融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二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案系(科)申請順序提請 討

說 明1教育部將於 103 學年度辦理「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

推動策略規劃以三年為期內容與學生校外實習教師深耕產業界業

師協同教學相關

2依研發處簽核意見辦理(1)每院以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規劃書

一系以十五頁為限預計各系費用 100萬元(2)以能申請最大金額系(科)

為優先並以每年三分之一輪流提申請

3檢附教育部函文(附件十四p25)及「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

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附件十五p28)各乙份供參考

決 議第一年申請系(科)為-保金系應統系及會資系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為建構虛擬實習公司請各系先建立系「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

X

習的項目」及「建構什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提請 討論

說 明第一階段以虛擬金控為主第二階段擴展至應統系國貿系及財稅系領域

範圍第三階段納入休閒系及會資系領域

決 議請各系先行草擬「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習的項目」及「建構什

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

參臨時動議

肆主席結論或主席指示事項

伍散會 1320

1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職涯及諮商輔導中心諮商輔導組

班級團體輔導申請表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申請

班級

導師

簽名

導師班代副班代

姓名

希望輔

導主題

聯絡手機

參考

主題

1人際關係與溝通 2性別議題(親密關係)

3生涯規劃 4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

5生命教育 6心理測驗(性向類生涯類等)

預約

時間

一 月 日(星期 )第 節

二 月 日(星期 )第 節

三 月 日(星期 )第 節

備註

一班級團體輔導申請時間請排在空堂時間或導師時間

二申請次數每班每學期以一次為原則

三全班同學過半數時才接受申請

四敬請班導師在場參與

諮商輔導組的團諮室備有視聽播放設備

諮商輔導組提供導師與學生團體晤談場所

請來電 04-22195248林淑敏心理師(三民校區) 預約

04-22196833黃子琳心理師(民生校區)預約

2

附件二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內涵

壹推動緣由

落實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平衡國內人力供需及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的期待

貳計畫目標

一無論高職專科技術校院畢業生都具有立即就業的能力

二充分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優質技術人力

三改變社會對技職教育的觀點

參政策內容

一計畫期程102 年 1 月 1 日至 106 年 12 月 31 日

二適用對象高職及技專校院

三執行策略計推動 9 項策略詳如下表

四經費需求

名稱 策略 2

系科調整 策略 3

實務選才 策略 4

課程彈性 策略 5

設備更新 策略 6

實務增能 策略 7

就業接軌 策略 8

創新創業 策略 9

證能合一

合計

(單位億元)

總經費 203 083 925 80015 5412 332 202 325 202895

肆預期效益

打造實用技職達到人才培育協助區域產業技術研發及經濟發展之效益

推動措施 作法 策略 1 政策統整

1結合教考訓用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建立跨部會產業界及技職學校合作機制及平臺 2完備技職教育相關法規落實技職教育政策整體化

策略 2 系科調整

定期盤點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設置情形並協同相關部會依產業發展需求核定學校系科 設置調整及學生數總量以均衡產業人才供需

策略 3 實務選才

增加四技二專入學考試採非選擇題型之技術實作考試比率

策略 4 課程彈性

1依產業需求為導向建置技職課程及教材銜接產業需求之彈性機制 2強化技專校院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與人文素養 3系科自我定位與業界共構產業導向課程(含核心專業能力實習課程及職業倫理) 4強化技專校院暨高職學生基礎英文能力 5建立亞洲校園聯盟推動跨國學位學程促進人才國際流動

策略 5 設備更新

1分級分年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 2整合區域教學中心設備 2鼓勵產業捐贈學校教學設備

策略 6 實務增能

1教師面 (1)聘任業師協同教學(2)鼓勵教師至公民營機構研習(3)鼓勵技專教師以技術報告升等

2學生面落實學生實習(包含校內外及海外之企業或研發單位實習)

策略 7 就業接軌

1擴大辦理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高職就業導向專班技專產業學院) 2學生就業率納入高職技專校院評鑑及私校獎補助之指標 3全面落實技職教育宣導 4建置國中高職技專校院學生職涯探索歷程檔案及培訓職涯規劃種子教師 5結合勞委會職訓局辦理區域校園徵才活動協助畢業生職場就業

策略 8 創新創業

1補助 6 所科技大學成立創新創業平臺深化創新創業及得獎作品商品化之人才培育 2建立產企業公協會交流平台促成高職及技專校院產學媒合及人才培育機制

策略 9 證能合一

1研提高職及技專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提供學校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 2獎助技專校院依職能基準與產業界共同規劃課程

3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重點說明

一研擬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彰顯技職教育特色

為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之期待及鞏固「技職教育之基礎建設」特制定本法

以彰顯技職教育特色本法草案共有「總則」「技職教育之實施」「技職教育

之師資」「技職教育之規劃與管理」及「附則」等五章計 38 條條文立法重點

如下

(一)明定技職教育分為「職業試探」「職業準備」「職業繼續進修」3 階段

並向下扎根以導正國人重學術輕技職之觀念

(二)強化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教與學配套措施並鼓勵產業參與人才培育

包括課程規劃引進業師強化師資培育及專業發展提供實習及就業

機會設備捐贈等

(三)技職教育制度鬆綁事宜例如學校與特定產業合作辦學課程彈性化

校辦企業鼓勵學生先就業再升學機制提供職業繼續教育之學分累積

及工作經驗認可機制等

草案將於 9 月底至 10 月初辦理 4 場公聽會廣徵意見後再邀集專家學者及

相關部會研商期能於 12 月底前函送行政院審議

二產業學院

技專校院辦理「產業學院」是一個以就業實務為導向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

計畫所開設各種學分學程或是學位學程都是以合作企業具體的技術人力需

求為起點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規劃實作課程及現場實務實習以學程的方式幫

助學生完成就業實務訓練使其結業後能為合作企業所用這樣的契合式人才

培育專班學程將有助於學業與就業無縫接軌幫助企業找到其所需人才

整體而言「產業學院」計畫並非鼓勵學校建置一實體組織而是在引導學

校建立與產業共同培育人才之機制就合作企業具體之技術人力需求量身打

造開設專業實作學程

「產業學院」計畫實施要點業已發布其 102 年係試辦擬先補助約 40 個

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進行推廣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

大約 300~400 個專班學程預估每年培育至少 6000 名產企業所需具就業力之

技術人力

4

三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

為增進學生實務技能及就業能力並協助學生未來生(職)涯發展自 103

年度起實施「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鼓勵學校與產業機構訓練機構或大專

校院等共同規劃以實務技能學習為課程核心之就業導向課程專班並得採學

生赴職場體驗產業機構實習至訓練機構接受訓練及遴聘業界專家進行協同

教學等方式實施

期透過此種實務課程模式及強化學生生(職)涯輔導規劃引導學生適

性發展及提高高職畢業學生就業意願及就業比率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大約 100 個班次預估每年約培育 4000 名學生

四技職師生實務增能

技職校院未具實務經驗專任教師比率偏高高職學生以升學為導向技專

校院傾向學術研究學生疏於專業技術與正確工作態度之養成致無法與產業

密切結合產生學用落差情形

為快速回應臺灣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從「教師面」及「學生面」推動強化

技職校院師生實務能力相關措施

(一)教師面在教師方面辦理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以強化教師實務經

驗提升教學品質並藉由教師與企業交流發掘產學合作潛在機會協

助開發學生就業市場提高就業機會遴聘業師協同教學促進業界專

家與專任教師教學相長理論及實務結合提升技職教育價值

(二)學生面在學生方面分為校內外實習

1校內實習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並強化學生校內實作課程

比率

2校外實習高職學生部分分為校外實習與職場體驗安排高職或高中

附設職業類科學生(實用技能學程)至業界實習和職場體驗及辦理高職

學生技藝能精進及觀摩學習以促動職業學校重視技能教學技專校

院部分安排學生(含研究生)至校外及海外實習強化實務技能

職場倫理等軟實力並為業界儲備人才及增強學生國際移動能力

5

五技職校院「再造技優」

為強化技職體系學生都能具備「畢業即就業」之能力自 103 年起更新學校

教學設備以引導高職進行特色課程規劃技專校院進行系科及課程調整加

深與再造學生實作技能103 年度高職編列新臺幣 10 億元技專校院編列 104

億元高職及技專校院辦理重點如下

(一)高職學校

1符應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充實教學設備培育學生實作能力

2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特色發展

(二)技專校院

1由系科調整實作課程增加與實習設備之更新培養學生都能具備「畢

業即就業」之能力札實務實致用之基底

2鼓勵學校建置設備共享模式提供高職學生參與實作及國中(小)學生生

涯發展探索機會促動技職教育新體系

3配合業師教學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透過產業捐贈教學設備建立產學合

作平台拉近教學與產業設備落差

六跨部會合作調查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投保情形

為追蹤大專生畢業後就業情形目前大專校院皆已成立就業輔導單位然

大專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究竟為何雖有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之失業率勞

動力參與率以為參考依據然尚無法完整反映教育現場畢業生投入職場狀況

有鑑於此教育部擬自 102 年度起跨部會與國防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勞工保險局合作將畢業生資料與勞保局國防部等軍公勞

農保等類投保資料進行勾稽比對將此投保情形作為畢業生就業情形之估算依

據計算公式如下

)-(

)()()()(

升學人數上一學年度畢業生人數

人數農保勞保公保軍保上一學年度 NEWR

教育部表示透過此一機制不僅可瞭解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也可請學校協

助未投保之畢業生進行追蹤輔導相信對於協助大專畢業生就業應有幫助

6

七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為滿足業界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力教育部結合

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公協會及學校資源建立交流機制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

研能量與產業實務有效聯結擴大推動技術研發產學媒合及強化人才培育等

機制

本平臺目前已與機器公會工具機公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等 33 個公協會建

立交流機制媒合成效如下產學合作計 126 件產學合作金額 32743590 元

技術移轉 10 件技術移轉金額 1940180 元實習學生 67 人見習(參訪)271

人次研習會 42 場次研習會參與人數 1731 人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 57 人

教育部未來除將擴大與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公協會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

動方案合作之公協會進行合作外亦規劃「高職與業界合作機構資料庫」先就

目前高中職已參與建教合作計畫之機構(約 2500 家) 彙整建置資料庫平台提供

學校辦理職場體驗校外實習及建教合作等實務實習之優良事業機構資料庫查

詢保障學生權益希透過相關機制之建立吸引業界投入人才培育工作共

同研發技術開設產業學院及提供學生校外實習機會以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

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及增加學校實務教學資源及學生就業機會

八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

近年來技職校院師生參加國際發明展及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教育部規劃深

化培育獲獎師生鼓勵校園創業精神及創新成果商品化以擴散校園研發成果

並提升師生創新創業及學生就業力辦理下列相關事項

(一)研發創新創業課程及教材

(二)培訓創新創業師資

(三)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協助師生撰寫商業計畫

書申請政府相關創業計畫及媒合團隊成立新創公司或與廠商產學合作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試辦創業型大學計

畫包含開設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出版創新與創業教材及推動創新創業育成 5

部曲等並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締結「創新創業大學

聯盟」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開放 3 校學生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8: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VIII

二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

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

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

業教室使用優先權第

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

位 為 商學 院其 他 各

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

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

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

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

者需於計劃提出前

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

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

申請為原則以利相關

程序進行

二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

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

與排定使用優先權校

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

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

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

用者需於計劃提出

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

辦法(另訂之)使用

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

出申請為原則以利相

關程序進行

新增文字酌

作修正

五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

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

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

與 電 話費 計算 之 方

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

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

用者負擔若專案委

託參閱相關辦法

五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

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

電訪支出電話費計算

之方式按實際使用電

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

者負擔若專案委託

參閱相關辦法

新增文字酌

作修正

3檢附「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管理要點」(附件十一p22)

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九點為「本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

時亦同」後通過

提案九 提案單位應用統計系

案 由訂定「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備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附件十二p23)乙份供參

決 議修改第十二點為「本管理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

訂時亦同」後通過

提案十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乙案提請 核

IX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十

三p24)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十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

同」後通過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103學年新增進修部四技一班提請 核備

說 明經該系 101 學年第二學期第 7 次系務會議通過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104學年度擬申請新設「會計資訊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3 次臨時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一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財務金融系

案 由104學年擬申請新設「財務金融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二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案系(科)申請順序提請 討

說 明1教育部將於 103 學年度辦理「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

推動策略規劃以三年為期內容與學生校外實習教師深耕產業界業

師協同教學相關

2依研發處簽核意見辦理(1)每院以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規劃書

一系以十五頁為限預計各系費用 100萬元(2)以能申請最大金額系(科)

為優先並以每年三分之一輪流提申請

3檢附教育部函文(附件十四p25)及「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

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附件十五p28)各乙份供參考

決 議第一年申請系(科)為-保金系應統系及會資系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為建構虛擬實習公司請各系先建立系「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

X

習的項目」及「建構什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提請 討論

說 明第一階段以虛擬金控為主第二階段擴展至應統系國貿系及財稅系領域

範圍第三階段納入休閒系及會資系領域

決 議請各系先行草擬「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習的項目」及「建構什

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

參臨時動議

肆主席結論或主席指示事項

伍散會 1320

1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職涯及諮商輔導中心諮商輔導組

班級團體輔導申請表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申請

班級

導師

簽名

導師班代副班代

姓名

希望輔

導主題

聯絡手機

參考

主題

1人際關係與溝通 2性別議題(親密關係)

3生涯規劃 4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

5生命教育 6心理測驗(性向類生涯類等)

預約

時間

一 月 日(星期 )第 節

二 月 日(星期 )第 節

三 月 日(星期 )第 節

備註

一班級團體輔導申請時間請排在空堂時間或導師時間

二申請次數每班每學期以一次為原則

三全班同學過半數時才接受申請

四敬請班導師在場參與

諮商輔導組的團諮室備有視聽播放設備

諮商輔導組提供導師與學生團體晤談場所

請來電 04-22195248林淑敏心理師(三民校區) 預約

04-22196833黃子琳心理師(民生校區)預約

2

附件二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內涵

壹推動緣由

落實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平衡國內人力供需及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的期待

貳計畫目標

一無論高職專科技術校院畢業生都具有立即就業的能力

二充分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優質技術人力

三改變社會對技職教育的觀點

參政策內容

一計畫期程102 年 1 月 1 日至 106 年 12 月 31 日

二適用對象高職及技專校院

三執行策略計推動 9 項策略詳如下表

四經費需求

名稱 策略 2

系科調整 策略 3

實務選才 策略 4

課程彈性 策略 5

設備更新 策略 6

實務增能 策略 7

就業接軌 策略 8

創新創業 策略 9

證能合一

合計

(單位億元)

總經費 203 083 925 80015 5412 332 202 325 202895

肆預期效益

打造實用技職達到人才培育協助區域產業技術研發及經濟發展之效益

推動措施 作法 策略 1 政策統整

1結合教考訓用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建立跨部會產業界及技職學校合作機制及平臺 2完備技職教育相關法規落實技職教育政策整體化

策略 2 系科調整

定期盤點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設置情形並協同相關部會依產業發展需求核定學校系科 設置調整及學生數總量以均衡產業人才供需

策略 3 實務選才

增加四技二專入學考試採非選擇題型之技術實作考試比率

策略 4 課程彈性

1依產業需求為導向建置技職課程及教材銜接產業需求之彈性機制 2強化技專校院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與人文素養 3系科自我定位與業界共構產業導向課程(含核心專業能力實習課程及職業倫理) 4強化技專校院暨高職學生基礎英文能力 5建立亞洲校園聯盟推動跨國學位學程促進人才國際流動

策略 5 設備更新

1分級分年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 2整合區域教學中心設備 2鼓勵產業捐贈學校教學設備

策略 6 實務增能

1教師面 (1)聘任業師協同教學(2)鼓勵教師至公民營機構研習(3)鼓勵技專教師以技術報告升等

2學生面落實學生實習(包含校內外及海外之企業或研發單位實習)

策略 7 就業接軌

1擴大辦理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高職就業導向專班技專產業學院) 2學生就業率納入高職技專校院評鑑及私校獎補助之指標 3全面落實技職教育宣導 4建置國中高職技專校院學生職涯探索歷程檔案及培訓職涯規劃種子教師 5結合勞委會職訓局辦理區域校園徵才活動協助畢業生職場就業

策略 8 創新創業

1補助 6 所科技大學成立創新創業平臺深化創新創業及得獎作品商品化之人才培育 2建立產企業公協會交流平台促成高職及技專校院產學媒合及人才培育機制

策略 9 證能合一

1研提高職及技專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提供學校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 2獎助技專校院依職能基準與產業界共同規劃課程

3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重點說明

一研擬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彰顯技職教育特色

為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之期待及鞏固「技職教育之基礎建設」特制定本法

以彰顯技職教育特色本法草案共有「總則」「技職教育之實施」「技職教育

之師資」「技職教育之規劃與管理」及「附則」等五章計 38 條條文立法重點

如下

(一)明定技職教育分為「職業試探」「職業準備」「職業繼續進修」3 階段

並向下扎根以導正國人重學術輕技職之觀念

(二)強化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教與學配套措施並鼓勵產業參與人才培育

包括課程規劃引進業師強化師資培育及專業發展提供實習及就業

機會設備捐贈等

(三)技職教育制度鬆綁事宜例如學校與特定產業合作辦學課程彈性化

校辦企業鼓勵學生先就業再升學機制提供職業繼續教育之學分累積

及工作經驗認可機制等

草案將於 9 月底至 10 月初辦理 4 場公聽會廣徵意見後再邀集專家學者及

相關部會研商期能於 12 月底前函送行政院審議

二產業學院

技專校院辦理「產業學院」是一個以就業實務為導向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

計畫所開設各種學分學程或是學位學程都是以合作企業具體的技術人力需

求為起點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規劃實作課程及現場實務實習以學程的方式幫

助學生完成就業實務訓練使其結業後能為合作企業所用這樣的契合式人才

培育專班學程將有助於學業與就業無縫接軌幫助企業找到其所需人才

整體而言「產業學院」計畫並非鼓勵學校建置一實體組織而是在引導學

校建立與產業共同培育人才之機制就合作企業具體之技術人力需求量身打

造開設專業實作學程

「產業學院」計畫實施要點業已發布其 102 年係試辦擬先補助約 40 個

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進行推廣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

大約 300~400 個專班學程預估每年培育至少 6000 名產企業所需具就業力之

技術人力

4

三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

為增進學生實務技能及就業能力並協助學生未來生(職)涯發展自 103

年度起實施「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鼓勵學校與產業機構訓練機構或大專

校院等共同規劃以實務技能學習為課程核心之就業導向課程專班並得採學

生赴職場體驗產業機構實習至訓練機構接受訓練及遴聘業界專家進行協同

教學等方式實施

期透過此種實務課程模式及強化學生生(職)涯輔導規劃引導學生適

性發展及提高高職畢業學生就業意願及就業比率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大約 100 個班次預估每年約培育 4000 名學生

四技職師生實務增能

技職校院未具實務經驗專任教師比率偏高高職學生以升學為導向技專

校院傾向學術研究學生疏於專業技術與正確工作態度之養成致無法與產業

密切結合產生學用落差情形

為快速回應臺灣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從「教師面」及「學生面」推動強化

技職校院師生實務能力相關措施

(一)教師面在教師方面辦理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以強化教師實務經

驗提升教學品質並藉由教師與企業交流發掘產學合作潛在機會協

助開發學生就業市場提高就業機會遴聘業師協同教學促進業界專

家與專任教師教學相長理論及實務結合提升技職教育價值

(二)學生面在學生方面分為校內外實習

1校內實習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並強化學生校內實作課程

比率

2校外實習高職學生部分分為校外實習與職場體驗安排高職或高中

附設職業類科學生(實用技能學程)至業界實習和職場體驗及辦理高職

學生技藝能精進及觀摩學習以促動職業學校重視技能教學技專校

院部分安排學生(含研究生)至校外及海外實習強化實務技能

職場倫理等軟實力並為業界儲備人才及增強學生國際移動能力

5

五技職校院「再造技優」

為強化技職體系學生都能具備「畢業即就業」之能力自 103 年起更新學校

教學設備以引導高職進行特色課程規劃技專校院進行系科及課程調整加

深與再造學生實作技能103 年度高職編列新臺幣 10 億元技專校院編列 104

億元高職及技專校院辦理重點如下

(一)高職學校

1符應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充實教學設備培育學生實作能力

2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特色發展

(二)技專校院

1由系科調整實作課程增加與實習設備之更新培養學生都能具備「畢

業即就業」之能力札實務實致用之基底

2鼓勵學校建置設備共享模式提供高職學生參與實作及國中(小)學生生

涯發展探索機會促動技職教育新體系

3配合業師教學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透過產業捐贈教學設備建立產學合

作平台拉近教學與產業設備落差

六跨部會合作調查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投保情形

為追蹤大專生畢業後就業情形目前大專校院皆已成立就業輔導單位然

大專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究竟為何雖有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之失業率勞

動力參與率以為參考依據然尚無法完整反映教育現場畢業生投入職場狀況

有鑑於此教育部擬自 102 年度起跨部會與國防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勞工保險局合作將畢業生資料與勞保局國防部等軍公勞

農保等類投保資料進行勾稽比對將此投保情形作為畢業生就業情形之估算依

據計算公式如下

)-(

)()()()(

升學人數上一學年度畢業生人數

人數農保勞保公保軍保上一學年度 NEWR

教育部表示透過此一機制不僅可瞭解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也可請學校協

助未投保之畢業生進行追蹤輔導相信對於協助大專畢業生就業應有幫助

6

七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為滿足業界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力教育部結合

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公協會及學校資源建立交流機制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

研能量與產業實務有效聯結擴大推動技術研發產學媒合及強化人才培育等

機制

本平臺目前已與機器公會工具機公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等 33 個公協會建

立交流機制媒合成效如下產學合作計 126 件產學合作金額 32743590 元

技術移轉 10 件技術移轉金額 1940180 元實習學生 67 人見習(參訪)271

人次研習會 42 場次研習會參與人數 1731 人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 57 人

教育部未來除將擴大與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公協會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

動方案合作之公協會進行合作外亦規劃「高職與業界合作機構資料庫」先就

目前高中職已參與建教合作計畫之機構(約 2500 家) 彙整建置資料庫平台提供

學校辦理職場體驗校外實習及建教合作等實務實習之優良事業機構資料庫查

詢保障學生權益希透過相關機制之建立吸引業界投入人才培育工作共

同研發技術開設產業學院及提供學生校外實習機會以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

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及增加學校實務教學資源及學生就業機會

八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

近年來技職校院師生參加國際發明展及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教育部規劃深

化培育獲獎師生鼓勵校園創業精神及創新成果商品化以擴散校園研發成果

並提升師生創新創業及學生就業力辦理下列相關事項

(一)研發創新創業課程及教材

(二)培訓創新創業師資

(三)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協助師生撰寫商業計畫

書申請政府相關創業計畫及媒合團隊成立新創公司或與廠商產學合作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試辦創業型大學計

畫包含開設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出版創新與創業教材及推動創新創業育成 5

部曲等並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締結「創新創業大學

聯盟」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開放 3 校學生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9: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IX

說 明1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通過

2檢附「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附件十

三p24)乙份供參考

決 議修改第十點為「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

同」後通過

提案十一 提案單位休閒事業經營系

案 由103學年新增進修部四技一班提請 核備

說 明經該系 101 學年第二學期第 7 次系務會議通過

決 議照案通過

提案十二 提案單位會計資訊系

案 由104學年度擬申請新設「會計資訊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3 次臨時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一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三 提案單位財務金融系

案 由104學年擬申請新設「財務金融系碩士在職專班」乙案提請 討論

說 明經該系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討論通過

決 議申請順序-第二順位照案通過

提案十四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案系(科)申請順序提請 討

說 明1教育部將於 103 學年度辦理「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

推動策略規劃以三年為期內容與學生校外實習教師深耕產業界業

師協同教學相關

2依研發處簽核意見辦理(1)每院以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規劃書

一系以十五頁為限預計各系費用 100萬元(2)以能申請最大金額系(科)

為優先並以每年三分之一輪流提申請

3檢附教育部函文(附件十四p25)及「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

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附件十五p28)各乙份供參考

決 議第一年申請系(科)為-保金系應統系及會資系

提案十五 提案單位商學院

案 由為建構虛擬實習公司請各系先建立系「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

X

習的項目」及「建構什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提請 討論

說 明第一階段以虛擬金控為主第二階段擴展至應統系國貿系及財稅系領域

範圍第三階段納入休閒系及會資系領域

決 議請各系先行草擬「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習的項目」及「建構什

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

參臨時動議

肆主席結論或主席指示事項

伍散會 1320

1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職涯及諮商輔導中心諮商輔導組

班級團體輔導申請表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申請

班級

導師

簽名

導師班代副班代

姓名

希望輔

導主題

聯絡手機

參考

主題

1人際關係與溝通 2性別議題(親密關係)

3生涯規劃 4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

5生命教育 6心理測驗(性向類生涯類等)

預約

時間

一 月 日(星期 )第 節

二 月 日(星期 )第 節

三 月 日(星期 )第 節

備註

一班級團體輔導申請時間請排在空堂時間或導師時間

二申請次數每班每學期以一次為原則

三全班同學過半數時才接受申請

四敬請班導師在場參與

諮商輔導組的團諮室備有視聽播放設備

諮商輔導組提供導師與學生團體晤談場所

請來電 04-22195248林淑敏心理師(三民校區) 預約

04-22196833黃子琳心理師(民生校區)預約

2

附件二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內涵

壹推動緣由

落實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平衡國內人力供需及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的期待

貳計畫目標

一無論高職專科技術校院畢業生都具有立即就業的能力

二充分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優質技術人力

三改變社會對技職教育的觀點

參政策內容

一計畫期程102 年 1 月 1 日至 106 年 12 月 31 日

二適用對象高職及技專校院

三執行策略計推動 9 項策略詳如下表

四經費需求

名稱 策略 2

系科調整 策略 3

實務選才 策略 4

課程彈性 策略 5

設備更新 策略 6

實務增能 策略 7

就業接軌 策略 8

創新創業 策略 9

證能合一

合計

(單位億元)

總經費 203 083 925 80015 5412 332 202 325 202895

肆預期效益

打造實用技職達到人才培育協助區域產業技術研發及經濟發展之效益

推動措施 作法 策略 1 政策統整

1結合教考訓用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建立跨部會產業界及技職學校合作機制及平臺 2完備技職教育相關法規落實技職教育政策整體化

策略 2 系科調整

定期盤點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設置情形並協同相關部會依產業發展需求核定學校系科 設置調整及學生數總量以均衡產業人才供需

策略 3 實務選才

增加四技二專入學考試採非選擇題型之技術實作考試比率

策略 4 課程彈性

1依產業需求為導向建置技職課程及教材銜接產業需求之彈性機制 2強化技專校院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與人文素養 3系科自我定位與業界共構產業導向課程(含核心專業能力實習課程及職業倫理) 4強化技專校院暨高職學生基礎英文能力 5建立亞洲校園聯盟推動跨國學位學程促進人才國際流動

策略 5 設備更新

1分級分年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 2整合區域教學中心設備 2鼓勵產業捐贈學校教學設備

策略 6 實務增能

1教師面 (1)聘任業師協同教學(2)鼓勵教師至公民營機構研習(3)鼓勵技專教師以技術報告升等

2學生面落實學生實習(包含校內外及海外之企業或研發單位實習)

策略 7 就業接軌

1擴大辦理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高職就業導向專班技專產業學院) 2學生就業率納入高職技專校院評鑑及私校獎補助之指標 3全面落實技職教育宣導 4建置國中高職技專校院學生職涯探索歷程檔案及培訓職涯規劃種子教師 5結合勞委會職訓局辦理區域校園徵才活動協助畢業生職場就業

策略 8 創新創業

1補助 6 所科技大學成立創新創業平臺深化創新創業及得獎作品商品化之人才培育 2建立產企業公協會交流平台促成高職及技專校院產學媒合及人才培育機制

策略 9 證能合一

1研提高職及技專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提供學校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 2獎助技專校院依職能基準與產業界共同規劃課程

3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重點說明

一研擬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彰顯技職教育特色

為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之期待及鞏固「技職教育之基礎建設」特制定本法

以彰顯技職教育特色本法草案共有「總則」「技職教育之實施」「技職教育

之師資」「技職教育之規劃與管理」及「附則」等五章計 38 條條文立法重點

如下

(一)明定技職教育分為「職業試探」「職業準備」「職業繼續進修」3 階段

並向下扎根以導正國人重學術輕技職之觀念

(二)強化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教與學配套措施並鼓勵產業參與人才培育

包括課程規劃引進業師強化師資培育及專業發展提供實習及就業

機會設備捐贈等

(三)技職教育制度鬆綁事宜例如學校與特定產業合作辦學課程彈性化

校辦企業鼓勵學生先就業再升學機制提供職業繼續教育之學分累積

及工作經驗認可機制等

草案將於 9 月底至 10 月初辦理 4 場公聽會廣徵意見後再邀集專家學者及

相關部會研商期能於 12 月底前函送行政院審議

二產業學院

技專校院辦理「產業學院」是一個以就業實務為導向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

計畫所開設各種學分學程或是學位學程都是以合作企業具體的技術人力需

求為起點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規劃實作課程及現場實務實習以學程的方式幫

助學生完成就業實務訓練使其結業後能為合作企業所用這樣的契合式人才

培育專班學程將有助於學業與就業無縫接軌幫助企業找到其所需人才

整體而言「產業學院」計畫並非鼓勵學校建置一實體組織而是在引導學

校建立與產業共同培育人才之機制就合作企業具體之技術人力需求量身打

造開設專業實作學程

「產業學院」計畫實施要點業已發布其 102 年係試辦擬先補助約 40 個

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進行推廣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

大約 300~400 個專班學程預估每年培育至少 6000 名產企業所需具就業力之

技術人力

4

三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

為增進學生實務技能及就業能力並協助學生未來生(職)涯發展自 103

年度起實施「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鼓勵學校與產業機構訓練機構或大專

校院等共同規劃以實務技能學習為課程核心之就業導向課程專班並得採學

生赴職場體驗產業機構實習至訓練機構接受訓練及遴聘業界專家進行協同

教學等方式實施

期透過此種實務課程模式及強化學生生(職)涯輔導規劃引導學生適

性發展及提高高職畢業學生就業意願及就業比率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大約 100 個班次預估每年約培育 4000 名學生

四技職師生實務增能

技職校院未具實務經驗專任教師比率偏高高職學生以升學為導向技專

校院傾向學術研究學生疏於專業技術與正確工作態度之養成致無法與產業

密切結合產生學用落差情形

為快速回應臺灣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從「教師面」及「學生面」推動強化

技職校院師生實務能力相關措施

(一)教師面在教師方面辦理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以強化教師實務經

驗提升教學品質並藉由教師與企業交流發掘產學合作潛在機會協

助開發學生就業市場提高就業機會遴聘業師協同教學促進業界專

家與專任教師教學相長理論及實務結合提升技職教育價值

(二)學生面在學生方面分為校內外實習

1校內實習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並強化學生校內實作課程

比率

2校外實習高職學生部分分為校外實習與職場體驗安排高職或高中

附設職業類科學生(實用技能學程)至業界實習和職場體驗及辦理高職

學生技藝能精進及觀摩學習以促動職業學校重視技能教學技專校

院部分安排學生(含研究生)至校外及海外實習強化實務技能

職場倫理等軟實力並為業界儲備人才及增強學生國際移動能力

5

五技職校院「再造技優」

為強化技職體系學生都能具備「畢業即就業」之能力自 103 年起更新學校

教學設備以引導高職進行特色課程規劃技專校院進行系科及課程調整加

深與再造學生實作技能103 年度高職編列新臺幣 10 億元技專校院編列 104

億元高職及技專校院辦理重點如下

(一)高職學校

1符應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充實教學設備培育學生實作能力

2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特色發展

(二)技專校院

1由系科調整實作課程增加與實習設備之更新培養學生都能具備「畢

業即就業」之能力札實務實致用之基底

2鼓勵學校建置設備共享模式提供高職學生參與實作及國中(小)學生生

涯發展探索機會促動技職教育新體系

3配合業師教學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透過產業捐贈教學設備建立產學合

作平台拉近教學與產業設備落差

六跨部會合作調查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投保情形

為追蹤大專生畢業後就業情形目前大專校院皆已成立就業輔導單位然

大專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究竟為何雖有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之失業率勞

動力參與率以為參考依據然尚無法完整反映教育現場畢業生投入職場狀況

有鑑於此教育部擬自 102 年度起跨部會與國防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勞工保險局合作將畢業生資料與勞保局國防部等軍公勞

農保等類投保資料進行勾稽比對將此投保情形作為畢業生就業情形之估算依

據計算公式如下

)-(

)()()()(

升學人數上一學年度畢業生人數

人數農保勞保公保軍保上一學年度 NEWR

教育部表示透過此一機制不僅可瞭解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也可請學校協

助未投保之畢業生進行追蹤輔導相信對於協助大專畢業生就業應有幫助

6

七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為滿足業界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力教育部結合

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公協會及學校資源建立交流機制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

研能量與產業實務有效聯結擴大推動技術研發產學媒合及強化人才培育等

機制

本平臺目前已與機器公會工具機公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等 33 個公協會建

立交流機制媒合成效如下產學合作計 126 件產學合作金額 32743590 元

技術移轉 10 件技術移轉金額 1940180 元實習學生 67 人見習(參訪)271

人次研習會 42 場次研習會參與人數 1731 人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 57 人

教育部未來除將擴大與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公協會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

動方案合作之公協會進行合作外亦規劃「高職與業界合作機構資料庫」先就

目前高中職已參與建教合作計畫之機構(約 2500 家) 彙整建置資料庫平台提供

學校辦理職場體驗校外實習及建教合作等實務實習之優良事業機構資料庫查

詢保障學生權益希透過相關機制之建立吸引業界投入人才培育工作共

同研發技術開設產業學院及提供學生校外實習機會以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

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及增加學校實務教學資源及學生就業機會

八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

近年來技職校院師生參加國際發明展及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教育部規劃深

化培育獲獎師生鼓勵校園創業精神及創新成果商品化以擴散校園研發成果

並提升師生創新創業及學生就業力辦理下列相關事項

(一)研發創新創業課程及教材

(二)培訓創新創業師資

(三)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協助師生撰寫商業計畫

書申請政府相關創業計畫及媒合團隊成立新創公司或與廠商產學合作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試辦創業型大學計

畫包含開設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出版創新與創業教材及推動創新創業育成 5

部曲等並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締結「創新創業大學

聯盟」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開放 3 校學生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10: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X

習的項目」及「建構什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提請 討論

說 明第一階段以虛擬金控為主第二階段擴展至應統系國貿系及財稅系領域

範圍第三階段納入休閒系及會資系領域

決 議請各系先行草擬「核心能力」對應的「行業所須實習的項目」及「建構什

麼來讓學生如何實習」

參臨時動議

肆主席結論或主席指示事項

伍散會 1320

1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職涯及諮商輔導中心諮商輔導組

班級團體輔導申請表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申請

班級

導師

簽名

導師班代副班代

姓名

希望輔

導主題

聯絡手機

參考

主題

1人際關係與溝通 2性別議題(親密關係)

3生涯規劃 4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

5生命教育 6心理測驗(性向類生涯類等)

預約

時間

一 月 日(星期 )第 節

二 月 日(星期 )第 節

三 月 日(星期 )第 節

備註

一班級團體輔導申請時間請排在空堂時間或導師時間

二申請次數每班每學期以一次為原則

三全班同學過半數時才接受申請

四敬請班導師在場參與

諮商輔導組的團諮室備有視聽播放設備

諮商輔導組提供導師與學生團體晤談場所

請來電 04-22195248林淑敏心理師(三民校區) 預約

04-22196833黃子琳心理師(民生校區)預約

2

附件二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內涵

壹推動緣由

落實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平衡國內人力供需及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的期待

貳計畫目標

一無論高職專科技術校院畢業生都具有立即就業的能力

二充分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優質技術人力

三改變社會對技職教育的觀點

參政策內容

一計畫期程102 年 1 月 1 日至 106 年 12 月 31 日

二適用對象高職及技專校院

三執行策略計推動 9 項策略詳如下表

四經費需求

名稱 策略 2

系科調整 策略 3

實務選才 策略 4

課程彈性 策略 5

設備更新 策略 6

實務增能 策略 7

就業接軌 策略 8

創新創業 策略 9

證能合一

合計

(單位億元)

總經費 203 083 925 80015 5412 332 202 325 202895

肆預期效益

打造實用技職達到人才培育協助區域產業技術研發及經濟發展之效益

推動措施 作法 策略 1 政策統整

1結合教考訓用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建立跨部會產業界及技職學校合作機制及平臺 2完備技職教育相關法規落實技職教育政策整體化

策略 2 系科調整

定期盤點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設置情形並協同相關部會依產業發展需求核定學校系科 設置調整及學生數總量以均衡產業人才供需

策略 3 實務選才

增加四技二專入學考試採非選擇題型之技術實作考試比率

策略 4 課程彈性

1依產業需求為導向建置技職課程及教材銜接產業需求之彈性機制 2強化技專校院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與人文素養 3系科自我定位與業界共構產業導向課程(含核心專業能力實習課程及職業倫理) 4強化技專校院暨高職學生基礎英文能力 5建立亞洲校園聯盟推動跨國學位學程促進人才國際流動

策略 5 設備更新

1分級分年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 2整合區域教學中心設備 2鼓勵產業捐贈學校教學設備

策略 6 實務增能

1教師面 (1)聘任業師協同教學(2)鼓勵教師至公民營機構研習(3)鼓勵技專教師以技術報告升等

2學生面落實學生實習(包含校內外及海外之企業或研發單位實習)

策略 7 就業接軌

1擴大辦理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高職就業導向專班技專產業學院) 2學生就業率納入高職技專校院評鑑及私校獎補助之指標 3全面落實技職教育宣導 4建置國中高職技專校院學生職涯探索歷程檔案及培訓職涯規劃種子教師 5結合勞委會職訓局辦理區域校園徵才活動協助畢業生職場就業

策略 8 創新創業

1補助 6 所科技大學成立創新創業平臺深化創新創業及得獎作品商品化之人才培育 2建立產企業公協會交流平台促成高職及技專校院產學媒合及人才培育機制

策略 9 證能合一

1研提高職及技專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提供學校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 2獎助技專校院依職能基準與產業界共同規劃課程

3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重點說明

一研擬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彰顯技職教育特色

為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之期待及鞏固「技職教育之基礎建設」特制定本法

以彰顯技職教育特色本法草案共有「總則」「技職教育之實施」「技職教育

之師資」「技職教育之規劃與管理」及「附則」等五章計 38 條條文立法重點

如下

(一)明定技職教育分為「職業試探」「職業準備」「職業繼續進修」3 階段

並向下扎根以導正國人重學術輕技職之觀念

(二)強化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教與學配套措施並鼓勵產業參與人才培育

包括課程規劃引進業師強化師資培育及專業發展提供實習及就業

機會設備捐贈等

(三)技職教育制度鬆綁事宜例如學校與特定產業合作辦學課程彈性化

校辦企業鼓勵學生先就業再升學機制提供職業繼續教育之學分累積

及工作經驗認可機制等

草案將於 9 月底至 10 月初辦理 4 場公聽會廣徵意見後再邀集專家學者及

相關部會研商期能於 12 月底前函送行政院審議

二產業學院

技專校院辦理「產業學院」是一個以就業實務為導向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

計畫所開設各種學分學程或是學位學程都是以合作企業具體的技術人力需

求為起點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規劃實作課程及現場實務實習以學程的方式幫

助學生完成就業實務訓練使其結業後能為合作企業所用這樣的契合式人才

培育專班學程將有助於學業與就業無縫接軌幫助企業找到其所需人才

整體而言「產業學院」計畫並非鼓勵學校建置一實體組織而是在引導學

校建立與產業共同培育人才之機制就合作企業具體之技術人力需求量身打

造開設專業實作學程

「產業學院」計畫實施要點業已發布其 102 年係試辦擬先補助約 40 個

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進行推廣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

大約 300~400 個專班學程預估每年培育至少 6000 名產企業所需具就業力之

技術人力

4

三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

為增進學生實務技能及就業能力並協助學生未來生(職)涯發展自 103

年度起實施「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鼓勵學校與產業機構訓練機構或大專

校院等共同規劃以實務技能學習為課程核心之就業導向課程專班並得採學

生赴職場體驗產業機構實習至訓練機構接受訓練及遴聘業界專家進行協同

教學等方式實施

期透過此種實務課程模式及強化學生生(職)涯輔導規劃引導學生適

性發展及提高高職畢業學生就業意願及就業比率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大約 100 個班次預估每年約培育 4000 名學生

四技職師生實務增能

技職校院未具實務經驗專任教師比率偏高高職學生以升學為導向技專

校院傾向學術研究學生疏於專業技術與正確工作態度之養成致無法與產業

密切結合產生學用落差情形

為快速回應臺灣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從「教師面」及「學生面」推動強化

技職校院師生實務能力相關措施

(一)教師面在教師方面辦理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以強化教師實務經

驗提升教學品質並藉由教師與企業交流發掘產學合作潛在機會協

助開發學生就業市場提高就業機會遴聘業師協同教學促進業界專

家與專任教師教學相長理論及實務結合提升技職教育價值

(二)學生面在學生方面分為校內外實習

1校內實習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並強化學生校內實作課程

比率

2校外實習高職學生部分分為校外實習與職場體驗安排高職或高中

附設職業類科學生(實用技能學程)至業界實習和職場體驗及辦理高職

學生技藝能精進及觀摩學習以促動職業學校重視技能教學技專校

院部分安排學生(含研究生)至校外及海外實習強化實務技能

職場倫理等軟實力並為業界儲備人才及增強學生國際移動能力

5

五技職校院「再造技優」

為強化技職體系學生都能具備「畢業即就業」之能力自 103 年起更新學校

教學設備以引導高職進行特色課程規劃技專校院進行系科及課程調整加

深與再造學生實作技能103 年度高職編列新臺幣 10 億元技專校院編列 104

億元高職及技專校院辦理重點如下

(一)高職學校

1符應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充實教學設備培育學生實作能力

2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特色發展

(二)技專校院

1由系科調整實作課程增加與實習設備之更新培養學生都能具備「畢

業即就業」之能力札實務實致用之基底

2鼓勵學校建置設備共享模式提供高職學生參與實作及國中(小)學生生

涯發展探索機會促動技職教育新體系

3配合業師教學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透過產業捐贈教學設備建立產學合

作平台拉近教學與產業設備落差

六跨部會合作調查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投保情形

為追蹤大專生畢業後就業情形目前大專校院皆已成立就業輔導單位然

大專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究竟為何雖有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之失業率勞

動力參與率以為參考依據然尚無法完整反映教育現場畢業生投入職場狀況

有鑑於此教育部擬自 102 年度起跨部會與國防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勞工保險局合作將畢業生資料與勞保局國防部等軍公勞

農保等類投保資料進行勾稽比對將此投保情形作為畢業生就業情形之估算依

據計算公式如下

)-(

)()()()(

升學人數上一學年度畢業生人數

人數農保勞保公保軍保上一學年度 NEWR

教育部表示透過此一機制不僅可瞭解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也可請學校協

助未投保之畢業生進行追蹤輔導相信對於協助大專畢業生就業應有幫助

6

七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為滿足業界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力教育部結合

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公協會及學校資源建立交流機制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

研能量與產業實務有效聯結擴大推動技術研發產學媒合及強化人才培育等

機制

本平臺目前已與機器公會工具機公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等 33 個公協會建

立交流機制媒合成效如下產學合作計 126 件產學合作金額 32743590 元

技術移轉 10 件技術移轉金額 1940180 元實習學生 67 人見習(參訪)271

人次研習會 42 場次研習會參與人數 1731 人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 57 人

教育部未來除將擴大與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公協會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

動方案合作之公協會進行合作外亦規劃「高職與業界合作機構資料庫」先就

目前高中職已參與建教合作計畫之機構(約 2500 家) 彙整建置資料庫平台提供

學校辦理職場體驗校外實習及建教合作等實務實習之優良事業機構資料庫查

詢保障學生權益希透過相關機制之建立吸引業界投入人才培育工作共

同研發技術開設產業學院及提供學生校外實習機會以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

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及增加學校實務教學資源及學生就業機會

八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

近年來技職校院師生參加國際發明展及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教育部規劃深

化培育獲獎師生鼓勵校園創業精神及創新成果商品化以擴散校園研發成果

並提升師生創新創業及學生就業力辦理下列相關事項

(一)研發創新創業課程及教材

(二)培訓創新創業師資

(三)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協助師生撰寫商業計畫

書申請政府相關創業計畫及媒合團隊成立新創公司或與廠商產學合作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試辦創業型大學計

畫包含開設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出版創新與創業教材及推動創新創業育成 5

部曲等並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締結「創新創業大學

聯盟」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開放 3 校學生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11: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1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職涯及諮商輔導中心諮商輔導組

班級團體輔導申請表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申請

班級

導師

簽名

導師班代副班代

姓名

希望輔

導主題

聯絡手機

參考

主題

1人際關係與溝通 2性別議題(親密關係)

3生涯規劃 4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

5生命教育 6心理測驗(性向類生涯類等)

預約

時間

一 月 日(星期 )第 節

二 月 日(星期 )第 節

三 月 日(星期 )第 節

備註

一班級團體輔導申請時間請排在空堂時間或導師時間

二申請次數每班每學期以一次為原則

三全班同學過半數時才接受申請

四敬請班導師在場參與

諮商輔導組的團諮室備有視聽播放設備

諮商輔導組提供導師與學生團體晤談場所

請來電 04-22195248林淑敏心理師(三民校區) 預約

04-22196833黃子琳心理師(民生校區)預約

2

附件二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內涵

壹推動緣由

落實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平衡國內人力供需及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的期待

貳計畫目標

一無論高職專科技術校院畢業生都具有立即就業的能力

二充分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優質技術人力

三改變社會對技職教育的觀點

參政策內容

一計畫期程102 年 1 月 1 日至 106 年 12 月 31 日

二適用對象高職及技專校院

三執行策略計推動 9 項策略詳如下表

四經費需求

名稱 策略 2

系科調整 策略 3

實務選才 策略 4

課程彈性 策略 5

設備更新 策略 6

實務增能 策略 7

就業接軌 策略 8

創新創業 策略 9

證能合一

合計

(單位億元)

總經費 203 083 925 80015 5412 332 202 325 202895

肆預期效益

打造實用技職達到人才培育協助區域產業技術研發及經濟發展之效益

推動措施 作法 策略 1 政策統整

1結合教考訓用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建立跨部會產業界及技職學校合作機制及平臺 2完備技職教育相關法規落實技職教育政策整體化

策略 2 系科調整

定期盤點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設置情形並協同相關部會依產業發展需求核定學校系科 設置調整及學生數總量以均衡產業人才供需

策略 3 實務選才

增加四技二專入學考試採非選擇題型之技術實作考試比率

策略 4 課程彈性

1依產業需求為導向建置技職課程及教材銜接產業需求之彈性機制 2強化技專校院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與人文素養 3系科自我定位與業界共構產業導向課程(含核心專業能力實習課程及職業倫理) 4強化技專校院暨高職學生基礎英文能力 5建立亞洲校園聯盟推動跨國學位學程促進人才國際流動

策略 5 設備更新

1分級分年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 2整合區域教學中心設備 2鼓勵產業捐贈學校教學設備

策略 6 實務增能

1教師面 (1)聘任業師協同教學(2)鼓勵教師至公民營機構研習(3)鼓勵技專教師以技術報告升等

2學生面落實學生實習(包含校內外及海外之企業或研發單位實習)

策略 7 就業接軌

1擴大辦理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高職就業導向專班技專產業學院) 2學生就業率納入高職技專校院評鑑及私校獎補助之指標 3全面落實技職教育宣導 4建置國中高職技專校院學生職涯探索歷程檔案及培訓職涯規劃種子教師 5結合勞委會職訓局辦理區域校園徵才活動協助畢業生職場就業

策略 8 創新創業

1補助 6 所科技大學成立創新創業平臺深化創新創業及得獎作品商品化之人才培育 2建立產企業公協會交流平台促成高職及技專校院產學媒合及人才培育機制

策略 9 證能合一

1研提高職及技專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提供學校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 2獎助技專校院依職能基準與產業界共同規劃課程

3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重點說明

一研擬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彰顯技職教育特色

為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之期待及鞏固「技職教育之基礎建設」特制定本法

以彰顯技職教育特色本法草案共有「總則」「技職教育之實施」「技職教育

之師資」「技職教育之規劃與管理」及「附則」等五章計 38 條條文立法重點

如下

(一)明定技職教育分為「職業試探」「職業準備」「職業繼續進修」3 階段

並向下扎根以導正國人重學術輕技職之觀念

(二)強化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教與學配套措施並鼓勵產業參與人才培育

包括課程規劃引進業師強化師資培育及專業發展提供實習及就業

機會設備捐贈等

(三)技職教育制度鬆綁事宜例如學校與特定產業合作辦學課程彈性化

校辦企業鼓勵學生先就業再升學機制提供職業繼續教育之學分累積

及工作經驗認可機制等

草案將於 9 月底至 10 月初辦理 4 場公聽會廣徵意見後再邀集專家學者及

相關部會研商期能於 12 月底前函送行政院審議

二產業學院

技專校院辦理「產業學院」是一個以就業實務為導向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

計畫所開設各種學分學程或是學位學程都是以合作企業具體的技術人力需

求為起點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規劃實作課程及現場實務實習以學程的方式幫

助學生完成就業實務訓練使其結業後能為合作企業所用這樣的契合式人才

培育專班學程將有助於學業與就業無縫接軌幫助企業找到其所需人才

整體而言「產業學院」計畫並非鼓勵學校建置一實體組織而是在引導學

校建立與產業共同培育人才之機制就合作企業具體之技術人力需求量身打

造開設專業實作學程

「產業學院」計畫實施要點業已發布其 102 年係試辦擬先補助約 40 個

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進行推廣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

大約 300~400 個專班學程預估每年培育至少 6000 名產企業所需具就業力之

技術人力

4

三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

為增進學生實務技能及就業能力並協助學生未來生(職)涯發展自 103

年度起實施「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鼓勵學校與產業機構訓練機構或大專

校院等共同規劃以實務技能學習為課程核心之就業導向課程專班並得採學

生赴職場體驗產業機構實習至訓練機構接受訓練及遴聘業界專家進行協同

教學等方式實施

期透過此種實務課程模式及強化學生生(職)涯輔導規劃引導學生適

性發展及提高高職畢業學生就業意願及就業比率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大約 100 個班次預估每年約培育 4000 名學生

四技職師生實務增能

技職校院未具實務經驗專任教師比率偏高高職學生以升學為導向技專

校院傾向學術研究學生疏於專業技術與正確工作態度之養成致無法與產業

密切結合產生學用落差情形

為快速回應臺灣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從「教師面」及「學生面」推動強化

技職校院師生實務能力相關措施

(一)教師面在教師方面辦理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以強化教師實務經

驗提升教學品質並藉由教師與企業交流發掘產學合作潛在機會協

助開發學生就業市場提高就業機會遴聘業師協同教學促進業界專

家與專任教師教學相長理論及實務結合提升技職教育價值

(二)學生面在學生方面分為校內外實習

1校內實習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並強化學生校內實作課程

比率

2校外實習高職學生部分分為校外實習與職場體驗安排高職或高中

附設職業類科學生(實用技能學程)至業界實習和職場體驗及辦理高職

學生技藝能精進及觀摩學習以促動職業學校重視技能教學技專校

院部分安排學生(含研究生)至校外及海外實習強化實務技能

職場倫理等軟實力並為業界儲備人才及增強學生國際移動能力

5

五技職校院「再造技優」

為強化技職體系學生都能具備「畢業即就業」之能力自 103 年起更新學校

教學設備以引導高職進行特色課程規劃技專校院進行系科及課程調整加

深與再造學生實作技能103 年度高職編列新臺幣 10 億元技專校院編列 104

億元高職及技專校院辦理重點如下

(一)高職學校

1符應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充實教學設備培育學生實作能力

2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特色發展

(二)技專校院

1由系科調整實作課程增加與實習設備之更新培養學生都能具備「畢

業即就業」之能力札實務實致用之基底

2鼓勵學校建置設備共享模式提供高職學生參與實作及國中(小)學生生

涯發展探索機會促動技職教育新體系

3配合業師教學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透過產業捐贈教學設備建立產學合

作平台拉近教學與產業設備落差

六跨部會合作調查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投保情形

為追蹤大專生畢業後就業情形目前大專校院皆已成立就業輔導單位然

大專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究竟為何雖有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之失業率勞

動力參與率以為參考依據然尚無法完整反映教育現場畢業生投入職場狀況

有鑑於此教育部擬自 102 年度起跨部會與國防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勞工保險局合作將畢業生資料與勞保局國防部等軍公勞

農保等類投保資料進行勾稽比對將此投保情形作為畢業生就業情形之估算依

據計算公式如下

)-(

)()()()(

升學人數上一學年度畢業生人數

人數農保勞保公保軍保上一學年度 NEWR

教育部表示透過此一機制不僅可瞭解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也可請學校協

助未投保之畢業生進行追蹤輔導相信對於協助大專畢業生就業應有幫助

6

七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為滿足業界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力教育部結合

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公協會及學校資源建立交流機制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

研能量與產業實務有效聯結擴大推動技術研發產學媒合及強化人才培育等

機制

本平臺目前已與機器公會工具機公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等 33 個公協會建

立交流機制媒合成效如下產學合作計 126 件產學合作金額 32743590 元

技術移轉 10 件技術移轉金額 1940180 元實習學生 67 人見習(參訪)271

人次研習會 42 場次研習會參與人數 1731 人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 57 人

教育部未來除將擴大與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公協會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

動方案合作之公協會進行合作外亦規劃「高職與業界合作機構資料庫」先就

目前高中職已參與建教合作計畫之機構(約 2500 家) 彙整建置資料庫平台提供

學校辦理職場體驗校外實習及建教合作等實務實習之優良事業機構資料庫查

詢保障學生權益希透過相關機制之建立吸引業界投入人才培育工作共

同研發技術開設產業學院及提供學生校外實習機會以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

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及增加學校實務教學資源及學生就業機會

八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

近年來技職校院師生參加國際發明展及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教育部規劃深

化培育獲獎師生鼓勵校園創業精神及創新成果商品化以擴散校園研發成果

並提升師生創新創業及學生就業力辦理下列相關事項

(一)研發創新創業課程及教材

(二)培訓創新創業師資

(三)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協助師生撰寫商業計畫

書申請政府相關創業計畫及媒合團隊成立新創公司或與廠商產學合作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試辦創業型大學計

畫包含開設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出版創新與創業教材及推動創新創業育成 5

部曲等並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締結「創新創業大學

聯盟」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開放 3 校學生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12: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2

附件二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內涵

壹推動緣由

落實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平衡國內人力供需及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的期待

貳計畫目標

一無論高職專科技術校院畢業生都具有立即就業的能力

二充分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優質技術人力

三改變社會對技職教育的觀點

參政策內容

一計畫期程102 年 1 月 1 日至 106 年 12 月 31 日

二適用對象高職及技專校院

三執行策略計推動 9 項策略詳如下表

四經費需求

名稱 策略 2

系科調整 策略 3

實務選才 策略 4

課程彈性 策略 5

設備更新 策略 6

實務增能 策略 7

就業接軌 策略 8

創新創業 策略 9

證能合一

合計

(單位億元)

總經費 203 083 925 80015 5412 332 202 325 202895

肆預期效益

打造實用技職達到人才培育協助區域產業技術研發及經濟發展之效益

推動措施 作法 策略 1 政策統整

1結合教考訓用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建立跨部會產業界及技職學校合作機制及平臺 2完備技職教育相關法規落實技職教育政策整體化

策略 2 系科調整

定期盤點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設置情形並協同相關部會依產業發展需求核定學校系科 設置調整及學生數總量以均衡產業人才供需

策略 3 實務選才

增加四技二專入學考試採非選擇題型之技術實作考試比率

策略 4 課程彈性

1依產業需求為導向建置技職課程及教材銜接產業需求之彈性機制 2強化技專校院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與人文素養 3系科自我定位與業界共構產業導向課程(含核心專業能力實習課程及職業倫理) 4強化技專校院暨高職學生基礎英文能力 5建立亞洲校園聯盟推動跨國學位學程促進人才國際流動

策略 5 設備更新

1分級分年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 2整合區域教學中心設備 2鼓勵產業捐贈學校教學設備

策略 6 實務增能

1教師面 (1)聘任業師協同教學(2)鼓勵教師至公民營機構研習(3)鼓勵技專教師以技術報告升等

2學生面落實學生實習(包含校內外及海外之企業或研發單位實習)

策略 7 就業接軌

1擴大辦理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高職就業導向專班技專產業學院) 2學生就業率納入高職技專校院評鑑及私校獎補助之指標 3全面落實技職教育宣導 4建置國中高職技專校院學生職涯探索歷程檔案及培訓職涯規劃種子教師 5結合勞委會職訓局辦理區域校園徵才活動協助畢業生職場就業

策略 8 創新創業

1補助 6 所科技大學成立創新創業平臺深化創新創業及得獎作品商品化之人才培育 2建立產企業公協會交流平台促成高職及技專校院產學媒合及人才培育機制

策略 9 證能合一

1研提高職及技專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提供學校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 2獎助技專校院依職能基準與產業界共同規劃課程

3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重點說明

一研擬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彰顯技職教育特色

為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之期待及鞏固「技職教育之基礎建設」特制定本法

以彰顯技職教育特色本法草案共有「總則」「技職教育之實施」「技職教育

之師資」「技職教育之規劃與管理」及「附則」等五章計 38 條條文立法重點

如下

(一)明定技職教育分為「職業試探」「職業準備」「職業繼續進修」3 階段

並向下扎根以導正國人重學術輕技職之觀念

(二)強化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教與學配套措施並鼓勵產業參與人才培育

包括課程規劃引進業師強化師資培育及專業發展提供實習及就業

機會設備捐贈等

(三)技職教育制度鬆綁事宜例如學校與特定產業合作辦學課程彈性化

校辦企業鼓勵學生先就業再升學機制提供職業繼續教育之學分累積

及工作經驗認可機制等

草案將於 9 月底至 10 月初辦理 4 場公聽會廣徵意見後再邀集專家學者及

相關部會研商期能於 12 月底前函送行政院審議

二產業學院

技專校院辦理「產業學院」是一個以就業實務為導向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

計畫所開設各種學分學程或是學位學程都是以合作企業具體的技術人力需

求為起點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規劃實作課程及現場實務實習以學程的方式幫

助學生完成就業實務訓練使其結業後能為合作企業所用這樣的契合式人才

培育專班學程將有助於學業與就業無縫接軌幫助企業找到其所需人才

整體而言「產業學院」計畫並非鼓勵學校建置一實體組織而是在引導學

校建立與產業共同培育人才之機制就合作企業具體之技術人力需求量身打

造開設專業實作學程

「產業學院」計畫實施要點業已發布其 102 年係試辦擬先補助約 40 個

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進行推廣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

大約 300~400 個專班學程預估每年培育至少 6000 名產企業所需具就業力之

技術人力

4

三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

為增進學生實務技能及就業能力並協助學生未來生(職)涯發展自 103

年度起實施「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鼓勵學校與產業機構訓練機構或大專

校院等共同規劃以實務技能學習為課程核心之就業導向課程專班並得採學

生赴職場體驗產業機構實習至訓練機構接受訓練及遴聘業界專家進行協同

教學等方式實施

期透過此種實務課程模式及強化學生生(職)涯輔導規劃引導學生適

性發展及提高高職畢業學生就業意願及就業比率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大約 100 個班次預估每年約培育 4000 名學生

四技職師生實務增能

技職校院未具實務經驗專任教師比率偏高高職學生以升學為導向技專

校院傾向學術研究學生疏於專業技術與正確工作態度之養成致無法與產業

密切結合產生學用落差情形

為快速回應臺灣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從「教師面」及「學生面」推動強化

技職校院師生實務能力相關措施

(一)教師面在教師方面辦理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以強化教師實務經

驗提升教學品質並藉由教師與企業交流發掘產學合作潛在機會協

助開發學生就業市場提高就業機會遴聘業師協同教學促進業界專

家與專任教師教學相長理論及實務結合提升技職教育價值

(二)學生面在學生方面分為校內外實習

1校內實習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並強化學生校內實作課程

比率

2校外實習高職學生部分分為校外實習與職場體驗安排高職或高中

附設職業類科學生(實用技能學程)至業界實習和職場體驗及辦理高職

學生技藝能精進及觀摩學習以促動職業學校重視技能教學技專校

院部分安排學生(含研究生)至校外及海外實習強化實務技能

職場倫理等軟實力並為業界儲備人才及增強學生國際移動能力

5

五技職校院「再造技優」

為強化技職體系學生都能具備「畢業即就業」之能力自 103 年起更新學校

教學設備以引導高職進行特色課程規劃技專校院進行系科及課程調整加

深與再造學生實作技能103 年度高職編列新臺幣 10 億元技專校院編列 104

億元高職及技專校院辦理重點如下

(一)高職學校

1符應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充實教學設備培育學生實作能力

2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特色發展

(二)技專校院

1由系科調整實作課程增加與實習設備之更新培養學生都能具備「畢

業即就業」之能力札實務實致用之基底

2鼓勵學校建置設備共享模式提供高職學生參與實作及國中(小)學生生

涯發展探索機會促動技職教育新體系

3配合業師教學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透過產業捐贈教學設備建立產學合

作平台拉近教學與產業設備落差

六跨部會合作調查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投保情形

為追蹤大專生畢業後就業情形目前大專校院皆已成立就業輔導單位然

大專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究竟為何雖有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之失業率勞

動力參與率以為參考依據然尚無法完整反映教育現場畢業生投入職場狀況

有鑑於此教育部擬自 102 年度起跨部會與國防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勞工保險局合作將畢業生資料與勞保局國防部等軍公勞

農保等類投保資料進行勾稽比對將此投保情形作為畢業生就業情形之估算依

據計算公式如下

)-(

)()()()(

升學人數上一學年度畢業生人數

人數農保勞保公保軍保上一學年度 NEWR

教育部表示透過此一機制不僅可瞭解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也可請學校協

助未投保之畢業生進行追蹤輔導相信對於協助大專畢業生就業應有幫助

6

七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為滿足業界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力教育部結合

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公協會及學校資源建立交流機制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

研能量與產業實務有效聯結擴大推動技術研發產學媒合及強化人才培育等

機制

本平臺目前已與機器公會工具機公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等 33 個公協會建

立交流機制媒合成效如下產學合作計 126 件產學合作金額 32743590 元

技術移轉 10 件技術移轉金額 1940180 元實習學生 67 人見習(參訪)271

人次研習會 42 場次研習會參與人數 1731 人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 57 人

教育部未來除將擴大與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公協會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

動方案合作之公協會進行合作外亦規劃「高職與業界合作機構資料庫」先就

目前高中職已參與建教合作計畫之機構(約 2500 家) 彙整建置資料庫平台提供

學校辦理職場體驗校外實習及建教合作等實務實習之優良事業機構資料庫查

詢保障學生權益希透過相關機制之建立吸引業界投入人才培育工作共

同研發技術開設產業學院及提供學生校外實習機會以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

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及增加學校實務教學資源及學生就業機會

八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

近年來技職校院師生參加國際發明展及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教育部規劃深

化培育獲獎師生鼓勵校園創業精神及創新成果商品化以擴散校園研發成果

並提升師生創新創業及學生就業力辦理下列相關事項

(一)研發創新創業課程及教材

(二)培訓創新創業師資

(三)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協助師生撰寫商業計畫

書申請政府相關創業計畫及媒合團隊成立新創公司或與廠商產學合作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試辦創業型大學計

畫包含開設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出版創新與創業教材及推動創新創業育成 5

部曲等並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締結「創新創業大學

聯盟」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開放 3 校學生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13: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3

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重點說明

一研擬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彰顯技職教育特色

為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之期待及鞏固「技職教育之基礎建設」特制定本法

以彰顯技職教育特色本法草案共有「總則」「技職教育之實施」「技職教育

之師資」「技職教育之規劃與管理」及「附則」等五章計 38 條條文立法重點

如下

(一)明定技職教育分為「職業試探」「職業準備」「職業繼續進修」3 階段

並向下扎根以導正國人重學術輕技職之觀念

(二)強化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教與學配套措施並鼓勵產業參與人才培育

包括課程規劃引進業師強化師資培育及專業發展提供實習及就業

機會設備捐贈等

(三)技職教育制度鬆綁事宜例如學校與特定產業合作辦學課程彈性化

校辦企業鼓勵學生先就業再升學機制提供職業繼續教育之學分累積

及工作經驗認可機制等

草案將於 9 月底至 10 月初辦理 4 場公聽會廣徵意見後再邀集專家學者及

相關部會研商期能於 12 月底前函送行政院審議

二產業學院

技專校院辦理「產業學院」是一個以就業實務為導向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

計畫所開設各種學分學程或是學位學程都是以合作企業具體的技術人力需

求為起點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規劃實作課程及現場實務實習以學程的方式幫

助學生完成就業實務訓練使其結業後能為合作企業所用這樣的契合式人才

培育專班學程將有助於學業與就業無縫接軌幫助企業找到其所需人才

整體而言「產業學院」計畫並非鼓勵學校建置一實體組織而是在引導學

校建立與產業共同培育人才之機制就合作企業具體之技術人力需求量身打

造開設專業實作學程

「產業學院」計畫實施要點業已發布其 102 年係試辦擬先補助約 40 個

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進行推廣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

大約 300~400 個專班學程預估每年培育至少 6000 名產企業所需具就業力之

技術人力

4

三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

為增進學生實務技能及就業能力並協助學生未來生(職)涯發展自 103

年度起實施「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鼓勵學校與產業機構訓練機構或大專

校院等共同規劃以實務技能學習為課程核心之就業導向課程專班並得採學

生赴職場體驗產業機構實習至訓練機構接受訓練及遴聘業界專家進行協同

教學等方式實施

期透過此種實務課程模式及強化學生生(職)涯輔導規劃引導學生適

性發展及提高高職畢業學生就業意願及就業比率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大約 100 個班次預估每年約培育 4000 名學生

四技職師生實務增能

技職校院未具實務經驗專任教師比率偏高高職學生以升學為導向技專

校院傾向學術研究學生疏於專業技術與正確工作態度之養成致無法與產業

密切結合產生學用落差情形

為快速回應臺灣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從「教師面」及「學生面」推動強化

技職校院師生實務能力相關措施

(一)教師面在教師方面辦理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以強化教師實務經

驗提升教學品質並藉由教師與企業交流發掘產學合作潛在機會協

助開發學生就業市場提高就業機會遴聘業師協同教學促進業界專

家與專任教師教學相長理論及實務結合提升技職教育價值

(二)學生面在學生方面分為校內外實習

1校內實習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並強化學生校內實作課程

比率

2校外實習高職學生部分分為校外實習與職場體驗安排高職或高中

附設職業類科學生(實用技能學程)至業界實習和職場體驗及辦理高職

學生技藝能精進及觀摩學習以促動職業學校重視技能教學技專校

院部分安排學生(含研究生)至校外及海外實習強化實務技能

職場倫理等軟實力並為業界儲備人才及增強學生國際移動能力

5

五技職校院「再造技優」

為強化技職體系學生都能具備「畢業即就業」之能力自 103 年起更新學校

教學設備以引導高職進行特色課程規劃技專校院進行系科及課程調整加

深與再造學生實作技能103 年度高職編列新臺幣 10 億元技專校院編列 104

億元高職及技專校院辦理重點如下

(一)高職學校

1符應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充實教學設備培育學生實作能力

2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特色發展

(二)技專校院

1由系科調整實作課程增加與實習設備之更新培養學生都能具備「畢

業即就業」之能力札實務實致用之基底

2鼓勵學校建置設備共享模式提供高職學生參與實作及國中(小)學生生

涯發展探索機會促動技職教育新體系

3配合業師教學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透過產業捐贈教學設備建立產學合

作平台拉近教學與產業設備落差

六跨部會合作調查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投保情形

為追蹤大專生畢業後就業情形目前大專校院皆已成立就業輔導單位然

大專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究竟為何雖有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之失業率勞

動力參與率以為參考依據然尚無法完整反映教育現場畢業生投入職場狀況

有鑑於此教育部擬自 102 年度起跨部會與國防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勞工保險局合作將畢業生資料與勞保局國防部等軍公勞

農保等類投保資料進行勾稽比對將此投保情形作為畢業生就業情形之估算依

據計算公式如下

)-(

)()()()(

升學人數上一學年度畢業生人數

人數農保勞保公保軍保上一學年度 NEWR

教育部表示透過此一機制不僅可瞭解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也可請學校協

助未投保之畢業生進行追蹤輔導相信對於協助大專畢業生就業應有幫助

6

七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為滿足業界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力教育部結合

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公協會及學校資源建立交流機制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

研能量與產業實務有效聯結擴大推動技術研發產學媒合及強化人才培育等

機制

本平臺目前已與機器公會工具機公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等 33 個公協會建

立交流機制媒合成效如下產學合作計 126 件產學合作金額 32743590 元

技術移轉 10 件技術移轉金額 1940180 元實習學生 67 人見習(參訪)271

人次研習會 42 場次研習會參與人數 1731 人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 57 人

教育部未來除將擴大與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公協會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

動方案合作之公協會進行合作外亦規劃「高職與業界合作機構資料庫」先就

目前高中職已參與建教合作計畫之機構(約 2500 家) 彙整建置資料庫平台提供

學校辦理職場體驗校外實習及建教合作等實務實習之優良事業機構資料庫查

詢保障學生權益希透過相關機制之建立吸引業界投入人才培育工作共

同研發技術開設產業學院及提供學生校外實習機會以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

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及增加學校實務教學資源及學生就業機會

八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

近年來技職校院師生參加國際發明展及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教育部規劃深

化培育獲獎師生鼓勵校園創業精神及創新成果商品化以擴散校園研發成果

並提升師生創新創業及學生就業力辦理下列相關事項

(一)研發創新創業課程及教材

(二)培訓創新創業師資

(三)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協助師生撰寫商業計畫

書申請政府相關創業計畫及媒合團隊成立新創公司或與廠商產學合作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試辦創業型大學計

畫包含開設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出版創新與創業教材及推動創新創業育成 5

部曲等並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締結「創新創業大學

聯盟」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開放 3 校學生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14: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4

三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

為增進學生實務技能及就業能力並協助學生未來生(職)涯發展自 103

年度起實施「高職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鼓勵學校與產業機構訓練機構或大專

校院等共同規劃以實務技能學習為課程核心之就業導向課程專班並得採學

生赴職場體驗產業機構實習至訓練機構接受訓練及遴聘業界專家進行協同

教學等方式實施

期透過此種實務課程模式及強化學生生(職)涯輔導規劃引導學生適

性發展及提高高職畢業學生就業意願及就業比率103 年配合「技職再造」2

期計畫將遴選補助大約 100 個班次預估每年約培育 4000 名學生

四技職師生實務增能

技職校院未具實務經驗專任教師比率偏高高職學生以升學為導向技專

校院傾向學術研究學生疏於專業技術與正確工作態度之養成致無法與產業

密切結合產生學用落差情形

為快速回應臺灣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從「教師面」及「學生面」推動強化

技職校院師生實務能力相關措施

(一)教師面在教師方面辦理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以強化教師實務經

驗提升教學品質並藉由教師與企業交流發掘產學合作潛在機會協

助開發學生就業市場提高就業機會遴聘業師協同教學促進業界專

家與專任教師教學相長理論及實務結合提升技職教育價值

(二)學生面在學生方面分為校內外實習

1校內實習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教學設備並強化學生校內實作課程

比率

2校外實習高職學生部分分為校外實習與職場體驗安排高職或高中

附設職業類科學生(實用技能學程)至業界實習和職場體驗及辦理高職

學生技藝能精進及觀摩學習以促動職業學校重視技能教學技專校

院部分安排學生(含研究生)至校外及海外實習強化實務技能

職場倫理等軟實力並為業界儲備人才及增強學生國際移動能力

5

五技職校院「再造技優」

為強化技職體系學生都能具備「畢業即就業」之能力自 103 年起更新學校

教學設備以引導高職進行特色課程規劃技專校院進行系科及課程調整加

深與再造學生實作技能103 年度高職編列新臺幣 10 億元技專校院編列 104

億元高職及技專校院辦理重點如下

(一)高職學校

1符應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充實教學設備培育學生實作能力

2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特色發展

(二)技專校院

1由系科調整實作課程增加與實習設備之更新培養學生都能具備「畢

業即就業」之能力札實務實致用之基底

2鼓勵學校建置設備共享模式提供高職學生參與實作及國中(小)學生生

涯發展探索機會促動技職教育新體系

3配合業師教學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透過產業捐贈教學設備建立產學合

作平台拉近教學與產業設備落差

六跨部會合作調查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投保情形

為追蹤大專生畢業後就業情形目前大專校院皆已成立就業輔導單位然

大專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究竟為何雖有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之失業率勞

動力參與率以為參考依據然尚無法完整反映教育現場畢業生投入職場狀況

有鑑於此教育部擬自 102 年度起跨部會與國防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勞工保險局合作將畢業生資料與勞保局國防部等軍公勞

農保等類投保資料進行勾稽比對將此投保情形作為畢業生就業情形之估算依

據計算公式如下

)-(

)()()()(

升學人數上一學年度畢業生人數

人數農保勞保公保軍保上一學年度 NEWR

教育部表示透過此一機制不僅可瞭解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也可請學校協

助未投保之畢業生進行追蹤輔導相信對於協助大專畢業生就業應有幫助

6

七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為滿足業界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力教育部結合

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公協會及學校資源建立交流機制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

研能量與產業實務有效聯結擴大推動技術研發產學媒合及強化人才培育等

機制

本平臺目前已與機器公會工具機公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等 33 個公協會建

立交流機制媒合成效如下產學合作計 126 件產學合作金額 32743590 元

技術移轉 10 件技術移轉金額 1940180 元實習學生 67 人見習(參訪)271

人次研習會 42 場次研習會參與人數 1731 人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 57 人

教育部未來除將擴大與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公協會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

動方案合作之公協會進行合作外亦規劃「高職與業界合作機構資料庫」先就

目前高中職已參與建教合作計畫之機構(約 2500 家) 彙整建置資料庫平台提供

學校辦理職場體驗校外實習及建教合作等實務實習之優良事業機構資料庫查

詢保障學生權益希透過相關機制之建立吸引業界投入人才培育工作共

同研發技術開設產業學院及提供學生校外實習機會以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

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及增加學校實務教學資源及學生就業機會

八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

近年來技職校院師生參加國際發明展及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教育部規劃深

化培育獲獎師生鼓勵校園創業精神及創新成果商品化以擴散校園研發成果

並提升師生創新創業及學生就業力辦理下列相關事項

(一)研發創新創業課程及教材

(二)培訓創新創業師資

(三)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協助師生撰寫商業計畫

書申請政府相關創業計畫及媒合團隊成立新創公司或與廠商產學合作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試辦創業型大學計

畫包含開設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出版創新與創業教材及推動創新創業育成 5

部曲等並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締結「創新創業大學

聯盟」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開放 3 校學生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15: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5

五技職校院「再造技優」

為強化技職體系學生都能具備「畢業即就業」之能力自 103 年起更新學校

教學設備以引導高職進行特色課程規劃技專校院進行系科及課程調整加

深與再造學生實作技能103 年度高職編列新臺幣 10 億元技專校院編列 104

億元高職及技專校院辦理重點如下

(一)高職學校

1符應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充實教學設備培育學生實作能力

2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特色發展

(二)技專校院

1由系科調整實作課程增加與實習設備之更新培養學生都能具備「畢

業即就業」之能力札實務實致用之基底

2鼓勵學校建置設備共享模式提供高職學生參與實作及國中(小)學生生

涯發展探索機會促動技職教育新體系

3配合業師教學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透過產業捐贈教學設備建立產學合

作平台拉近教學與產業設備落差

六跨部會合作調查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投保情形

為追蹤大專生畢業後就業情形目前大專校院皆已成立就業輔導單位然

大專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究竟為何雖有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之失業率勞

動力參與率以為參考依據然尚無法完整反映教育現場畢業生投入職場狀況

有鑑於此教育部擬自 102 年度起跨部會與國防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勞工保險局合作將畢業生資料與勞保局國防部等軍公勞

農保等類投保資料進行勾稽比對將此投保情形作為畢業生就業情形之估算依

據計算公式如下

)-(

)()()()(

升學人數上一學年度畢業生人數

人數農保勞保公保軍保上一學年度 NEWR

教育部表示透過此一機制不僅可瞭解畢業生投入職場情形也可請學校協

助未投保之畢業生進行追蹤輔導相信對於協助大專畢業生就業應有幫助

6

七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為滿足業界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力教育部結合

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公協會及學校資源建立交流機制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

研能量與產業實務有效聯結擴大推動技術研發產學媒合及強化人才培育等

機制

本平臺目前已與機器公會工具機公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等 33 個公協會建

立交流機制媒合成效如下產學合作計 126 件產學合作金額 32743590 元

技術移轉 10 件技術移轉金額 1940180 元實習學生 67 人見習(參訪)271

人次研習會 42 場次研習會參與人數 1731 人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 57 人

教育部未來除將擴大與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公協會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

動方案合作之公協會進行合作外亦規劃「高職與業界合作機構資料庫」先就

目前高中職已參與建教合作計畫之機構(約 2500 家) 彙整建置資料庫平台提供

學校辦理職場體驗校外實習及建教合作等實務實習之優良事業機構資料庫查

詢保障學生權益希透過相關機制之建立吸引業界投入人才培育工作共

同研發技術開設產業學院及提供學生校外實習機會以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

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及增加學校實務教學資源及學生就業機會

八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

近年來技職校院師生參加國際發明展及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教育部規劃深

化培育獲獎師生鼓勵校園創業精神及創新成果商品化以擴散校園研發成果

並提升師生創新創業及學生就業力辦理下列相關事項

(一)研發創新創業課程及教材

(二)培訓創新創業師資

(三)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協助師生撰寫商業計畫

書申請政府相關創業計畫及媒合團隊成立新創公司或與廠商產學合作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試辦創業型大學計

畫包含開設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出版創新與創業教材及推動創新創業育成 5

部曲等並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締結「創新創業大學

聯盟」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開放 3 校學生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16: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6

七建置技職校院與產業公協會交流平臺

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為滿足業界人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力教育部結合

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公協會及學校資源建立交流機制及平臺以促進學校教

研能量與產業實務有效聯結擴大推動技術研發產學媒合及強化人才培育等

機制

本平臺目前已與機器公會工具機公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等 33 個公協會建

立交流機制媒合成效如下產學合作計 126 件產學合作金額 32743590 元

技術移轉 10 件技術移轉金額 1940180 元實習學生 67 人見習(參訪)271

人次研習會 42 場次研習會參與人數 1731 人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 57 人

教育部未來除將擴大與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公協會及結合工業基礎技術推

動方案合作之公協會進行合作外亦規劃「高職與業界合作機構資料庫」先就

目前高中職已參與建教合作計畫之機構(約 2500 家) 彙整建置資料庫平台提供

學校辦理職場體驗校外實習及建教合作等實務實習之優良事業機構資料庫查

詢保障學生權益希透過相關機制之建立吸引業界投入人才培育工作共

同研發技術開設產業學院及提供學生校外實習機會以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

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及增加學校實務教學資源及學生就業機會

八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

近年來技職校院師生參加國際發明展及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教育部規劃深

化培育獲獎師生鼓勵校園創業精神及創新成果商品化以擴散校園研發成果

並提升師生創新創業及學生就業力辦理下列相關事項

(一)研發創新創業課程及教材

(二)培訓創新創業師資

(三)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協助師生撰寫商業計畫

書申請政府相關創業計畫及媒合團隊成立新創公司或與廠商產學合作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試辦創業型大學計

畫包含開設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出版創新與創業教材及推動創新創業育成 5

部曲等並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締結「創新創業大學

聯盟」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開放 3 校學生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17: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7

暑假期間跨校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等

九研提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

考量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

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爰此實有必要盤點產業界認同

之專業證照俾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依其系科定位與特色擬定所需專業證照

並配合調整課程及鼓勵學生取得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本次盤點之專業證照包括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

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以及各產企業公會所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

照目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提供技術士技能檢定具法規效用職類計 59 項另

經濟部亦於 102 年 8 月協助函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

會轉請所轄各產業公會協助提供推薦現已接獲 13 個產業公會回復提供上述

3 類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約 170 項刻正持續彙整未來仍繼續彙整更新

教育部預定於 9 月底彙齊各政府機關及產業公會提供之專業證照交叉盤

點後研提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清單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作為課程規劃之參

考並鼓勵學生取得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18: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8

附件三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19: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9

附件四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要點

101年01月0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6日 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經101年1月17日 100學年度第4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3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10次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1年6月15日100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1年6月19日100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4月3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102年5月10日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2年6月18日101學年度第8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通過

102年9月11日102學年度第1次商學院院教評會議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依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

辦法訂定之

二本院各級教師之升等應於到校(或回校)服務滿一年後始得提出申請且須分別符合下

列規定

(一)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助理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經博士論文或其他專門著作(作

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合格者

2曾任專任講師三年以上或具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有關之研

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

或技術報告)者

(二)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副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

報告)者

3現職講師係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修正公布施行

前已取得助教或講師證書且繼續任教而未中斷並具有前條資格之一者但

以博士學位申請者應將其論文及其他研究著作辦理實質審查

(三)本院教師有下列資格之一得申請升等教授之審查

1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有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

或職務八年以上並有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者

2曾任專任副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重要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

術報告)者

(四)前稱各級教師升等年資之計算以歷年所實際接受之聘書配合教育部所頒現職證

書所載起資年月計算至擬升等生效日為止

(五)各級教師以著作升等時除了須符合下列規定外並應達到各該系所申請升等門檻

1 應有送審人個人之原創性且非以整理增刪組合或編排他人著作而成之編著或其

他非學術性著作

2 應自行擇定於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代表著作一篇及送審

前七年內參考著作至少三篇擇定後之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皆須與任教科目性質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20: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10

相關代表著作且需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含

具正式審查程序並得公開及利用之電子期刊)

3 代表著作如以二種以上著作送審者自行擇定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其屬系列之

相關研究者得合併為代表著作惟應檢附書面說明代表著作並應非為曾以其

為代表著作送審者

4 送審人須於申請升等日前5年內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五萬元之產學計畫案

(含國科會專題計劃)或產學計畫累積一定金額

(1)申請升等助理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一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

(2)申請升等副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二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25

(3)申請升等教授者至少須主持三項本校核可之產學計畫案或累積金額達50萬

若以計畫案件申請一項產學計畫案只限一人申請升等若以累積金額申請多人

主持之計畫以平均計算之前面兩項祗能擇一

(六)各級教師以學位升等時須符合本校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與相關規定

三教師升等之技術報告係指研發成果且須具備下列四項之一或相當等級之具體成果

(一) 研發成果取得國內外發明專利

(二)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三)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四) 研發成果曾獲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機關或全國性與國際性發明展競賽獎

項者

四本院教師升等審查每學年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分初審複審決審三級初審由

各系(所科)教評會辦理複審由本院教評會辦理複審通過後始得送學校教評會決

其審查程序及作業時程規定如下

(一)系(所科)審

1依各系(所科)訂定其教師升等及審查準則要點辦理

2各系(所科)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各該系(所科)教評會初審於每年三

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初審通過者送院教評會複審

(二)院審

1本院接到各系(所科)之審查結果有關資料與意見後召開院教評會進行審

查決定是否繼續送審

2本院辦理學位論文專門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外審時應簽請校

長聘請校外具備該項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三人(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送

審者送四人其中以技術報告送審者審查委員應包含具有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

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審查外審學者專家以具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授副教

授及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等資格為原則並不得低階高審審查人選由

院教評會推薦十二人為參考名單校長亦得增列審查人二至三人選定人選至少

需有一人為院教評會推薦參考名單之一校長選定人選後密送本院辦理外審

審查通過標準為七十分以專門著作(含學位論文)審查者以二人評定七十分

以上為及格以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審查者以三人評定七十分以上為及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21: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11

格本院並將外審成績結果送回院教評會複審複審通過者將審查通過者之所

有資料著作(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及院教評會審查之結果與意見簽會

教務處及人事室核轉校長同意後提交校教評會進行最後決審但申請升等教師之

研究指導教授著作之合著人或共同研究人曾在同一系(所)學校服務及有

親屬關係者或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有關規定者應迴避審查

3代表著作係數人合著者僅得由其中一人送審送審時送審人以外他人須放棄

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送審人應以書面具體說明其參與部分並由

合著人簽章證明之

4本院複審之外審委員不得與各系(所科)初審委員重覆

五本院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升等申請

(一)奉准留職停薪期間或帶職帶薪期間或在國內外進修研究出國講學被借調無

法於申請升等學年度開學前返校授課者

(二)教師任職本校未滿一年者

(三)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及合著人證明故意登載不實或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

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或證件偽造變造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引

註不當一稿二投一稿多投論文掛名hellip等情事)經查證屬實並受一年至十年不

得送審之處分者但於升等通過後始被發現上開情事者由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

查明懲處

(四)經本院本校或教育部要求補件逾一個月未能提出者或經本學期教評會通過送審

案遲至本學年結束仍未送件者

(五)涉嫌著作作品展演相關資料及技術報告之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情事尚在審議

中者

(六)相關申訴案件未決或未撤回者

(七)在參加升等之學年度內延長病假達一學期者

(八)送審經校或系(所科)送請學者專家評分未通過者教師除申請不同等級升等外

同一教師申請同一等級升等同一學期以一次為限送審經教育部審查未通過升等

教師資格者同一學期不得再提出申請

(九)品德或其他方面有重大瑕疵引起非議者而未符合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應

予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規定

(十)前升等案件尚未經教育部審定者

(十一)依本校教師評鑑辦法規定不得提出升等者

六本院申請升等審查教師如不服教評會審議結果依規定提出申覆

(一)申覆之管轄

1不服系(所科)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院教評會提出申覆

2不服院教評會之審議結果者向校教評會提出申覆

(二)申覆案專案小組組成

院教評會召集人(院長)收到書面申覆後邀請院教評會委員中之五位(該系(所

科)教評會委員除外)組成專案小組處理該申覆案並互推一人為召集人

(三)申覆之審議

專案小組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之出席始得開議並應給予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22: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12

申覆教師充分說明其理由之機會必要時得請系(所科)教評會召集人到場說明

專案小組對申覆理由必須詳加論證且須至少有三位委員同意作成申覆有理由之建

議否則作成申覆無理由之建議並將審議紀錄連同申覆人有關資料送請院教評會

依升等程序審議院教評會認為申覆成立時應送由系(所科)教評會再審議

系(所科)教評會得將申請人之著作再送外審

七本院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評審作業時為維護其公正性評審過程及審查人應予保密

並嚴禁送審人或經由他人有請託關說利誘威脅或其他干擾審查人或審查程序等情

事如有上開行為情節嚴重者各級教評會應將相關事證送校教評會組成專案小組查明

後提校教評會審議經審議屬實者應即停止其資格審查程序通知送審人並自通知

日起二年內不受理其教師資格審定之申請

八有關院教評會審查評分依據以一百分計算論文或專門著作外審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

為百分之七十學校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其中教學佔百分之

七十服務佔百分之三十)二項成績合計以七十分以上為優良單項評估分數低於六

十分時視同總評不通過教學服務評審項目標準與程序詳見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

核辦法

九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悉依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教師升等及資格審查辦法及其他相關辦法

辦理

十本要點經院教評會與院務會議通過送校教評會核備簽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23: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13

附件五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要點(草案)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特訂定「獎勵教學績

優教師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獎勵對象符合下列資格者得申請之

(一)本校任滿二年以上之專任教師

(二)前二學年度之教師教學評量成績皆在本院前百分之二十五以內者

(三)前二學年度皆未違反本校「專任教師聘約」者

三教學績優教師的評量方式主要檢視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由申請者

依本身教學特色自行擇定其中一類為重點績效給予分數權重60其他二類則分別占

分數權重15餘分數權重10決定於申請者提出非屬上述三類的其他教學績效補充說

明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說明如下

(一)教材類教材(具)的創新多元教學或國際化教學等

(二)競賽類擔任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重要性競賽(含論文或專題發表)獲得

獎項

(三)計畫類擔任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指導老師或獲得校外有審查制度的教學獎補

助計畫者等

四教學績優教師的獎勵每年辦理乙次評量期間為前一學年度申請者填具「獎勵教學

績優教師自述表」(附件一)「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附件二)並提供相關

證明資料經系教評初審推薦後再由院教評複審決議獲獎教師

五本要點的經費來源暫由「102-103年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計畫」支應待該計

畫結束後再行討論本獎勵要點之經費來源

六本要點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陳請 校長核定後發布實施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24: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14

(附件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自述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教學理念

二教學績效摘要

申請人簽章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25: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15

(附件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學院獎勵教學績優教師推薦表

姓名 職稱

單位 到校年資 年 月

重點績效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一績效簡要說明

評量類別 說明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二評量程序

評量類別 分數權重 初審系教評給分 複審院教評給分

教材類

競賽類

計畫類

其他 10

總分 100

註教材類競賽類計畫類等三大類績效依申請者擇定重點績效分數權重占60其餘二類分別占分數

權重15其他占分數權重10上述四類別給分各皆以100分為滿分再加計權重後總分以100分為滿分

系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系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系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院教評會

審議情形

經本院 年 月 日 學年度第 次院教評會審議結果如下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26: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16

附件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系主任遴選續聘及解聘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4月18日10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6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商學院院務會議修正通過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1日101學年度第1學期第3次校行政會議通過

102年 6月 20日 101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6月 26日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四次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發展會議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 本要點參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會計資訊系(含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之主管即系主任

三 系主任應具副教授或以上資格系主任之任期每任三年得續任乙次

四 凡本系具副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均有被遴選為系主任之資格並召開系務會議

採全系專任教師以普選方式推舉三人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擇聘之

五 現任系主任任期屆滿前一個月應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如現任系主任中途

離職或因故出缺亦應於確定職缺後二個月內完成新系主任之遴選程序

六 本系系主任之遴選由該學年度之系教評委員組成遴選委員會現任系主任為

召集人若因故無法勝任時則改由遴選委員會推選一人擔任召集人負責統

籌遴選業務相關作業人員對於遴選資料開票數據投票原件負有保密及

保管之責遴選委員會於新任系主任就任後自動解散

七 系主任之普選至少須於選舉日七天前以書面通知全系專任教師親自參加

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投票

八 普選作業程序

1遴選委員會審查徵詢符合候選資格之名單並於投票前一週公佈之

2系主任候選人得於投票前對全系系務會議成員說明其系務發展計畫及服

務理念

3投票時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教師出席始得進行普選每位教師以無

記名投票方式圈選至多三位(超過時視同廢票)

4投票結果至少有一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

請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5前項投票結果若無人票數達出席人數之一半時則按票數取前五名(若第

五名有同票情形則全取)進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最多之前三名簽請

校長擇聘之(若第三名有同票情形則全額簽報)

九 本系系主任續任時應經本系系務會議應出席人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

出席代表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後呈報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聘之

十 系(科)主任任期未滿之去職須經系(科)教師二分之一以上連署並經系

(科)務會議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人員三分之二以上議決呈報

院長後由院長報請校長核定之

十一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依相關法規或由遴選委員會議決之

十二本要點經系務會議審議通過經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報校行政會議核備後實施

修訂時亦同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27: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17

附件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年 9月 5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系務發展會議修訂通過

102年 9月 11日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一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會計資訊系〈以下簡稱本系〉位管理及維護專業教

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會計資訊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會計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及課程輔導等

之用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不開放)

〈一〉專業教室一般開放時間如下

周一至周五0810~1200

1325~1705

〈二〉專業教室每日結束與開放時間得依需要予以適當調整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依課程需求排定使用專業教室之班級及時段若遇課外專題課程需要時 師生均可預

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課外時間本系專業教室使用優先權順位如下

1 本系專任教師

2 本系科學生

3 商學院其他系科

4 本校其他院系科

〈三〉排定上課時段的班級使用專業教室前請由班代或借用負責人攜帶學生證先至系辦協

助開門

〈四〉課外時間使用本系專業教室者須於三天前至系辦預約並填寫專業教室借用申請表

使用當天請由租借人攜帶學生證至系辦協助開門

〈五〉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使用通則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

生需要使用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不得私下轉借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設備遇有故障時請填寫專業教室設備故障紀錄表協助系辦儘速處理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教室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要物品入內

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不得任意搬動設備或擅自連接網路或印表機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偷竊或擅自更

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務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軟體安裝至電

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遙控器等如有損壞或遺失一律照價賠償

〈六〉不得在教室內大聲喧嘩嬉戲不得以電腦椅為滑行工具於教室內任意滑行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28: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18

〈七〉不得使用或列印與課程無關之遊戲性軟體或資料

〈八〉凡電腦硬碟內儲存之個人資料檔案應於使用後自行備份並刪除系辦不負保管之責任

〈九〉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關「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29: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19

附件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10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2 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保險金融管理系(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業教室確保專業教室

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其餘時段

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

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 本系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 欲使用專業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辦

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 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門

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請務

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30: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20

附件九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1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

一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系)為管理及維護專

業教室(中商大樓7704室)確保專業教室之正常使用特訂定此專業教

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適用於本系之專業教室

三本專業教室之所有設備主要係提供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之用期

餘時段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完成借用程序後即可使用

四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本專業教室使用時間依既定課表實施其他時段使用須經事先申請)

五專業教室借用規則

(一)本系碩士班學生之專業課程需要時師生均可預約使用專業教室

(二)欲使用專題教室之學生請攜學生證至系辦填寫借用申請表教師至系

辦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領取鑰匙使用完畢後請借用人親自歸還

(三)使用完畢需清場並清點所有設備確實執行借用申請表上所列事項鎖

門後至系辦完成歸還手續如借用學生離開時仍有其他學生需要使用

請務必至系辦重新辦理借用手續違者停權一個月

六專業教室使用通則

(一)專業內嚴禁吸菸及嚼檳榔並禁上攜帶食品飲料白開水及其他非必

要物品入內以確保設備安全與室內整潔違者停權一個月

(二)未經本系許可嚴禁搬動拆卸本專業教室的電腦印表機及其他硬體

設備違者經認定後照價賠償並依校規處分

(三)專業教室內之各項機器設備及軟體皆為本校公有財產嚴禁蓄意破壞

偷竊或擅自更改現有系統如有違反規定一經查獲依本校破壞公物

及竊盜之規定辦理

(四)專業教室使用之軟體皆為合法版本嚴禁非法複製亦不得將其他非法

軟體安裝至電腦中使用違者停權一個月

(五)所有設備器材鑰匙等如有損壞務必即時向系辦反映遺失一律照價

賠償

(六)離開專業教室(使用完畢)時請將垃圾帶走並養護擦拭桌面並關「e

化講桌燈窗戶冷氣門鎖」

七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31: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21

附件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08 月 29 日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0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以

下簡稱本管理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H612財務金融資訊系統專業教室H613投資理財暨金融行

銷專業教室及器材和設備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優先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本校商學院其他

所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因教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唯須於各

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需於預定使用日之前

14天洽財務金融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且本系保有優先使用與取消借用之

權力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立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1 禁止喧擾丟棄垃圾

2 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3 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4 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5 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2 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1 使用單位應於教室使用結束後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

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2 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32: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22

附件十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管理要點 100年 5月 11日系務會議通過

100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系務會議更改校名通過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電話訪問與市場調查實驗室(以下簡稱本實驗室)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

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

請借用本實驗室管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用優

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他院系

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 天提出申請專案委託計劃擬借用者需於

計劃提出前參考本實驗室收費辦法(另訂之)使用前 10 天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

為原則以利相關程序進行

三 借用期限每次最多以七天為原則每日操作使用時間同學校統一規定若有特殊狀

況得視需要簽會處理

四 借用內容若僅為本實驗室電話使用人員責任配置原則為使用單位指揮人員負責

若需使用本實驗室電腦輔助系統(WIN CAMI 系統)時基於系統的複雜性必須運用

熟悉本軟體的合格訪員與監控室人員需與應用統計系負責教師商討本中心的相關

人員推薦配置與訓練配合事宜才能正式出借全套系統

五 校內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使用費用基本為網路與電訪支出網路與電話費計算之

方式按實際使用網路與電話情形計費並由借用者負擔若專案委託參閱相關辦

六 設備及場地需依指定方法妥善使用若有損毀或遺失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款額

視實際情況由本實驗室會同有關單位議定

七 本實驗室禁止內部飲食本實驗室使用期間需保持場地的整潔與衛生每一工作日

離去前需將環境清潔乾淨電燈及其他電器關機門窗鐵門亦請依規定方式關閉

未依規定辦理而發生任何事故概由借用人或借用單位負責

八 使用期間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事項本實驗室有權隨時中止借用

九 本借用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33: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23

附件十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統計系統計諮詢中心管理要點 1020909 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系務會議通過

一 統計諮詢中心為商學院特色中心架構之一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或單位因教

學研究或業務所需得依本要點之規定提出申請借用本統計諮詢中心管

理借用維護與更新依專業權責考量由應用統計系負責使用本系統計諮

詢中心場地應先依規定辦妥申請使用手續以不影響本系教學及各種活動為原

二 考慮資源共享與使用效率應用統計系得協調與排定使用優先權專業教室使

用優先權第一順位為本系第二順位為商學院其他各系第三順位為學校其

他院系科校內教學借用者需於預定使用前 10天提出申請統計諮詢中心

亦可提供外界使用如專案委託計劃產學合作案擬借用者需於活動前 1 個

月行文本校並於活動前 3日完成場地外借繳費手續以利相關程序進行本

系可提供借用之場地設備收費標準借用流程與申請表單等詳如附件

三 使用本系場地應愛護公物不得任意釘掛粘貼牆壁等如有損壞公物應依

原樣賠償

四 禁止於教室內吸煙及攜帶食物飲料入場使用人員應確實遵守

五 本系場地管理人員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處理校外借用場地事務者以請領加班

費為原則不再給予補休費用之核計與給付方式依本校加班費相關規定辦理

六 本系場地設備收費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相關減免規定依據本校國立臺中科

技大學場地設備收支管理要點為準

七 本中心使用者經管理單位許可不得擅接改變電源線路或擅用電器設備以

免發生危險

八 若申請使用單位須於會場加以佈置時於會後應自行清理並確實恢復原狀

九 若本中心使用者遇空襲震災火災等意外事故使用單位應負責指導人員疏

散並採取安全避難措施

十 場地使用費及保證金務必於活動前三天至本校總務處繳清索取收據依場地

外借使用申請表完成借用手續(除天災情形可視場地借用情形作延期預留場次

外其餘不作延期預留)

十一校外單位申請使用場地需本校停車位時請依本校校園車輛收費要點辦理

十二本管理借用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34: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24

附件十三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業教室管理要點

102 年 9 月 10 日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訂定

一為有效管理本系各專業教室特訂定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專

業教室管理要點(以下簡稱本管理要點)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之處得隨時

補充公佈之

二本要點所稱之專業教室為本系之H401多媒體解說專業教室H402休閒及遊

憩資訊專業教室H417遊憩資源規劃專業教室H501客房實習專業教室

H502餐飲服務技能專業教室及其所有器材與設備和相關耗材

三本系之專業教室以提供本系專業課程使用為優先基於教室空間資源分享

本校商學院其他系科之專業課程使用安排次之若學校其它單位若因教

學課程需要亦可借用須於各學期開學前連繫本系以便安排教室使用控管

四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 點至下午5 點配合進修部排課時段得延長

開放至晚上10 點

五申請程序各教室之使用除例行之上課時段外其餘時段之借用請於事

前洽系辦公室填寫專業教室使用登記表

六使用中如有任何設備發生異常或損毀應即向本系辦公室報備

七專業教室禁止事項如下

(一)禁止喧擾丟棄垃圾及攜帶寵物進入

(二)不得任意搬動或拆裝本教室之設備

(三)非經本單位同意教室內所有器材不得外借

(四)嚴禁故意損毀或偷竊教室相關設備裝潢器材

(五)嚴禁攜入或於專業教室使用任何飲食(除特殊教學需要)

八專業教室使用之維護安全及清潔規定事項如下

(一)使用後應將教室清掃乾淨並帶走所有垃圾

(二)使用後應關閉空調電扇及視聽設備電源並將所有門窗上鎖

九專業教室使用後歸還之規定事項如下

(一)本系學生借用單位於教室使用結束應立即清理復原教室與器材設備

並通知本系負責該專業教室之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清點與歸還鑰匙

(二)如有任何設備與器具毀損或遺失概由使用單位負責賠償

十本要點經系務會議通過並經院務會議核備後施行之修訂時亦同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35: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25

附件十四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36: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26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37: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27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38: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28

附件十五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實施要點(草案)

中華民國 XX 年 XX 月 XX 日臺教技(三)字第 XXXX 號令訂定

一目的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逹成下列目的特訂定本要點

(一) 推動技專校院落實各系(科)自我定位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二) 促進產學共構系(科)一般與專業核心能力調整課程與業界協同教

學培育學生職能導向之能力

(三) 深化各系(科)實務教學資源並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四) 強化學生業界實習增進其就業能力

二推動策略學校規劃以三年為期每年最多以各校三分之一系(科)為限提出

申請

三實施期程

(一)本方案期程自一三年六月一日起至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二)分年實施期程每年六月一日起至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四實施策略及流程如附件一

五申請對象全國公私立技專校院大學部及專科部(五年制二年制)之日

間部以系(科)為申請單位由學校統一彙整並檢核符合上項實施策略及流程

規範後報部申請

六規劃審查原則

(一) 審查指標依據附件一所列「實施策略及流程」作為審查基準學校

系(科)所提之規劃內容皆須符合審查指標並應檢附相關會議紀錄

或佐證文件

(二) 補助經費依據附件二所列「規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審核惟已

獲得補助之學校系科隔年依實施策略程序提出申請將僅補助實施

策略程序中第四至七項之各項補助項目非上述程序所需費用由學

校相關費用支應

七作業時程及申請作業

(一) 作業時程

1 每年ㄧ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學校規劃申請說明會及相關宣導

2 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各校研提年度規劃書

3 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審查各校規劃書不符規定者另行排時間到

教育部簡報說明後再次審查

4 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核定並公告審查結果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39: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29

(二) 規劃書格式

1 學校應建立管考機制依規劃確實執行以達成目標

2 規劃書內容須符合附件一「實施策略及流程」(一系以十五頁為

限)

3 規劃書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規劃書格式如附件)

a 學校推動本案三年之系(科)規劃配置表

b 學校推動本案行政管理及內控機制

c 申請系所辦理本案各程序之內容

4 各校申請成立模擬實習公司應另擬申請規劃書

八經費核撥及結報

(一) 本案補助經費分兩期撥付

1 第一期經費學校依據審查意見修正規劃書後撥付第一期經費

2 第二期經費第一期經費執行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得請撥第

二期經費

(二) 本案為部分補助依規定學校應提出相對之自籌款並不得低於本部

核定補助額度之百分之三十自籌款得用於人事相關費用

(三) 本案經費專款專用並於年度規劃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備齊成

果報告書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本部辦理結案(核實報支)

(四) 學校系(科)所提申請規劃應於規劃經費需求表中詳列實施策略八個

程序項目所需經費明細學校系(科)執行上若未能按程序逐項完成該

流程經費支用則應依程序逐項將所編列補助款繳回教育部

(五) 有關「程序四業師協同教學」及「程序七學生校外深度實習」之

補助經費應由計畫提出系(科)優先支用若此兩程序有剩餘款項

各校可自行統籌分配給其他系(科)支用於符合上該程序之用途若仍

未能執行完畢須按前項說明將剩餘款項繳回

(六) 本案之執行除依上述規定外餘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

要點規定辦理

九成效考核

(一) 本部得組成審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本案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實地

訪視或作業抽查

(二)學校應於本案執行期程結束後二個月內提報整體成果報告

(三)學校本案之辦理成效將納入本部相關獎補助經費核配依據

1 國立學校納入校務基金績效型經費核配之依據

2 私立學校納入私校獎補助評核指標項目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40: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30

(四) 本部得視各校辦理情形委請學校規劃辦理本案成果觀摩會等分享

執行成果並進行經驗交流

(五) 各校應於每季定期填報本案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

十附則

(一) 各校遴聘之業界專家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及其施行細

則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以及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

擔任教學等相關規定但應另訂定業界專家遴聘辦法與聘任契約以

規範業界專家之資格審查聘任及其協助教學等工作內容(含授課時

數及聘約期效)聘任期間採一學期一聘為審查業界專家之資格

應聘者應填具「履歷表」(附件四)

(二) 業師每門課程協同教學時數以全學期(十八週)授課總時數之三分之

一為原則同一門課程不限由一位業界專家協同授課每位業師於聘

期期間以協同教授兩門課程為限

(三) 學校薦送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應與該機構進一歩簽訂產學合作相關案

件深耕服務半年每案至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深耕服務一年每案至少

新臺幣四十萬元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義務任教

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

資教師執行深耕服務期間其薪資部分由服務學校支應教育部僅

補助兼任教師代課鐘點費

(四) 各系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適性定位及所培育人才位階以及系(科)

定位規劃的參考依據等須檢附相關會議紀錄或佐證文件

(五) 系(科)遴選之業界合作夥伴須檢附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MOU)

影本同時前述所對應之業界合作夥伴應檢附選擇夥伴的準則及

評估表

(六) 鼓勵各校開設校內校外實習課程本要點補助各校辦理短期(連續

320 小時)學期(45 個月以上)學年(9 個月以上)及海外四種類型的

校外實習相關費用各校所規劃之海外實習課程實習地點應為大陸

地區以外之境外地區或於國際海域航行之大型商船且以臺商所設

海外先進或具發展潛力之企業和機構(包括分公司)為優先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41: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31

十一作業流程

辦理本案說明會 (當年 1 月底前)

規劃書 審查結果

系(科)研提 年度規劃書

年度執行期程結束 (次年 5 月 31 日)

核定規劃書 (當年 5 月底前)

撥付第 2 期款項 (執行率達 70)

修正規劃書及 核撥第 1 期款項 (當年 6 月底前)

規劃執行

審查規劃書 (當年 4 月底前)

通過

另訂時間 到教育部簡報審查

未通過

學校先內部初審後 再由學校推薦並研提年度規劃書

(當年 2 月底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42: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32

附件一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之實施策略及流程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前置作業-與產企

業公會交流

以「群」為起點之產學合作機制透過產

業公協會整合區域中小企業之人力需求

由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媒合地域及專業能量

相應之技專校院進行技術研發與人才培

一 系(科)定位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

3 提供產業結構人力需求

4 合乎現今社會求職求才現況

5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中長程發展目標

6 目前其他學校設置該科系情形與招生

情形之比較分析

1 自我定位所需培育市場區

隔之人才屬性及位階特

質請參考中華民國職業標

準分類

2 參考基準需考量學校師資

專長特性及學生素質水

準以達適性教育之目標

3 申請時應將前 2項之作業過

程與紀錄需檢附提供審查

參考

二 與產業合作夥

伴策略聯盟

1 優先從區域產業找到相對應之業界合作夥

伴選擇夥伴的準則(指標)

a 專業關鍵技能與系科定位之人才培

育相符

b 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定位相符

c 業師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d 可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e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2 可藉由從教師廣度研習規劃辦理學校與

業界相互簡介讓彼此互相瞭解所需尋

求適性的業界合作夥伴並簽訂合作備忘

錄(MOU)

3 學校與已確定的合作夥伴共同研商學生

專業核心能力瞭解產業所需職能

4 參考工業局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之

職能基準

教師廣度研習應完成

1 產業合作夥伴應優先從學

校鄰近到區域漸次擴大範

圍以便利互動合作與學生

實習

2 教師廣度研習之目的在提

供學校選擇適性業界夥伴

3 學校應與業界相互瞭解並

向業界說明該系(科)學生

的定位師資專長背景學

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業界也

向學校簡介且應依表內 5

項夥伴指標的契合程度進

行遴選以做為相互媒合的

依據

4 遴選完之產業合作夥伴應

與學校簽定策略聯盟契約

5 學校應與策略聯盟夥伴共

同研商學生職能導向之核

心專業能力並製作成目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43: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33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三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課程規劃程序(以實務課程為例)

(1) 該系科畢業生可從事之工作

(2) 代表性工作職稱

(3)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知能)

(4) 科目

(5) 課程學分數

(6) 專業科目及專業理論課程綱要表

(7) 實習實驗課程綱要表

1 所共構職能導向的課程推

動方式可包含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如

TAC)跨領域學習課程模

組化就業學程之設計hellip

2 要提供課程與核心能力的

對應關聯表(課程結束後

學生所學習到的能力都應

包含在內)

3 學校採取的是國內外專責

機構進行的課程認證請敘

明認證的課程及獲得認證

的有效期限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所共構之課程應先對應校內現有師資之

專長安排課程

2 學校教師無法教授之課程以訂有合作企

業之業師優先支援專業實務性課程

3 若有教師與合作業界之業師皆無法教授

的課程再尋求其他非業界合作夥伴之專

長業師協助並做為校方日後聘任師資之

依據

4 建立業師人力資料庫學校優先尋求區域

內業師協同教學

5 協同教學後評估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

材共同製作教具之可能性

6 補助經費如無法滿足系科所需之業師人力

時學校應編列相對自籌款配合執行

1 課程與教師專長要能相互

對應業師之聘請以訂定

MOU 之業師為優先

2 業師協同教學應規劃讓業

師 所 擁 有 的 隱 性 實 務

技能之經驗轉化成顯性的

教材或教科書並依需要製

作相關教具(含 e 化)以做

為永續分享之效益

3 申請補助經費無法滿足

時學校應編列自籌款配合

情形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學校教師與協同業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

具製作並予 e 化

2 學校專業教師至業界夥伴進行深度研習

學習業界之關鍵實務技能

3 深入瞭解業界夥伴儀器設備資源特性作

為日後增購教學研究儀器設備及與業界夥

伴設備共享之依據

1 協同教學後業師的實務技

能與經驗經由深度研習規

劃雙師可共編成實務性教

材或製做相關教具(e 化)

並應列出可共編之教材

2 學校經由深度研習規劃專

案讓學校教師與業師共同

研習業界的關鍵實務技

能以配合其教學與實習課

3 教學使用之儀器設備要力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44: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34

序 實施策略 具體做法 說明

求學用之相關性並發揮產

學資源共享之效益

4 產學相關儀器設備與課程

教學實習之相互關聯性分

六 教師深耕服務

1 教師之智財權或專長應優先協助合作之

業界夥伴升級轉型之可能

2 教師尋求與業界產學研發及人才需求之可

能並提供業界協助及服務

3 鼓勵教師於深耕服務後得以技術報告作

為將來升等之參考

4 參與深耕服務之教師應符合每學期返校

義務任教滿一學分且授課達十八小時

者依其帶職帶薪服務時間採計升等年資

1 學校申請深耕服務應分析

學校教師已有之智財權或

專長可優先協助 MOU 之

業界技術升級轉型

2 學校教師應優先發展成為

MOU 業界夥伴之研發平

臺以行動研究法之概念協

助業界

七 學生校外深度

實習

1 以已簽訂合作業界夥伴實習為優先選擇

或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習

2 完備學生實習前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3 協同教學之業師應優先聘為現場實習之

指導老師

4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需與業界夥伴研訂實習

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效之評

核指標(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5 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

權利

6 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

(輔導)

1 學生實習應以合作業界為

優先選擇

2 協同教學之業師(要與程序

四對應)應為學生實習現

場之輔導老師

3 學校需訂定實習課程大

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學校需檢附

審查

4 要與業界簽訂實習契約內

容需包括學生實習相關權

利與義務

5 學校要訂定教師到業界定

期或不定期輔導學生的次

數與時間

八 學生就業輔導

針對學生職場就業力及創業等輔導機制建立

1 依系科人才培育定位及目標協助學生提

升職場競爭力等各項機制建立及執行措施

2 協助有意願創業之學生瞭解創業理念與

實務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45: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35

附件二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計劃經費編列原則基準表

(以 1 系(科)為例)

序 實施策略 預估規劃工作項目 可申請補助項目

一 系(科)的適性定位 召開校外專家及業界代表諮詢會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與適性產業合作夥

策略聯盟

1 辦理業界實地參訪活動並確認是否

可為業界合作夥伴

2 辦理廣度研習產業鏈結說明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3 辦理 MOU 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三 把核心專業能力轉

化為課程

召開系(科)與合作業界代表共構課程規

劃(諮詢)會議

校外代表出席費

校外代表交通費

膳食費

四 業師協同教學

1 優先遴聘合作業界業師協同授課 業師授課鐘點費

業師交通費

共編實務教材製

作費

2 雙師未來共編實務性教材共同製作

教具

五 教師深度研習

1 系(科)教師至合作業界進行深度研

習認知其關鍵核心技能提升實務

知能

交通費

膳食費

業師鐘點費

共編教材教具製

作費

2 學校教師與產業師資共編實務教材

或教具並予以 e 化

六 教師深耕服務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為期一(半)年之

產學合作研發

代課老師授課鐘

點費

七 學生校外深度實習

1辦理實習職前講座 1-1 講座鐘點費

1-2 講師交通費

2-1 業師輔導費

3-1 訪視鐘點費

3-2 訪視差旅費

4-1 保險費實習

2業師輔導

3老師至實習單位訪視輔導

4學生校外實習

八 學生就業輔導 提升學生就業力及創業理念等輔導課程 授課鐘點費

他 其他業務費 辦理實施策略一至八之其他經費

印刷費

工讀費

有關雜支費用編列請學校系(科)斟酌計畫實際辦理狀況自行編列於計畫自籌款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46: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36

附件三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師生實務增能規劃檢核表 規劃年度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系(科)定位

召開系(科)務會議確認自我定位及人才培育特質及目標

學生入學的入學成績分析

學校師資專長背景表件

與其他學校同系(科)競合分析

學生畢業後就業取向及發展性分析

與合作業界策

略聯盟

透過辦理廣度研習活動尋找適性合作產業機構

產業夥伴專業之關鍵技能與所定位培育人才之目的相符性

產業夥伴軟硬體資源與系(科)導向定位相符性

合作公司安排業師協同教學之預期效益

具體提供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並完成工作適性評估

學生畢業後提供就業機會或納入合作夥伴人才資料庫

業界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備忘錄(MOU)

把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為課程

召開以建構職能導向為主的系(科)課程規劃(諮詢)委員會

納入已訂定合作業界代表(夥伴)共同規劃課程

與業界夥伴共構職能導向的實習目標及計劃

以產業職能為導向訂定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課程與核心專業能力有所對應

業師協同教學

配合實務(習)課程所需實施「雙師制」

教師依課程屬性及需求優先邀請訂有合作業界之業師支援授

廣納具有實務技術的業界人才

規劃雙師共編實務性教材及教具

教師深度研習

辦理教師深度研習活動

辦理宗旨須符合系所領域專業性及人才培育之標的

產業所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與教師研習主題或研究專長切合

產業機構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及技術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雙師將所共編實務教材及教具進行數位化

開發及評估學生前往校外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教師深耕服務

進行長期深耕服務研習

產業擁有的關鍵實務技能符合教師深耕主題或個人研究專長

產業機構擁有新技術及設備足以適合教師進行實務研究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47: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37

實施策略 檢核指標

機制建立情況

已進

已規

未納

研習教師於深耕服務後規劃以技術報告的方式提出升等

教師深耕服務產學合作反饋

教師研究專長及智財權協助合作業界夥伴進行產業升級轉

教師尋求產學研發合作及人才需求可能並提供業界諮詢服務

開發及評估學生實習機會的可能性

邀請研習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協助授課

學生校外

深度實習

實習前

訂定「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及「校外實習委員會」組織章程

定期召開校外實習委員會納入合作業界家長及學生代表

與業界夥伴共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成效 KPI (課程指標與程序三對應)

優先以簽訂合作業界夥伴簽訂實習合約 (需符合基本工資投保勞健保等基本勞工權益)

辦理實習職前講座(勞工權益公安議題)

訂定完善的實習轉換機制(轉介學生到同品質品級之業界實

習)

實習中

優先邀請協同教學之業師擔任實習生現場實習輔導老師

學校老師與業師依學生所學專業共同訂定實習工作規劃

輔導教師定期(不定期)至實習機構進行訪視

實習後

學生依實習工作規劃及成效指標撰寫實習報告

辦理實習成果發表會或座談會

學生就業輔導 依據人才培育目標及未來就業取向所規劃辦理的相關就業輔導課

說明

各系(科)依據各項「檢核指標」就目前機制建立的狀況進行勾選其各項情況的定義如下

已進行系(科)尚未申請本計畫前即已完成此項機制的建立目前仍持續運作

已規劃系(科)已規劃將在本次計畫期程中進行該項檢核指標之機制建立

未納入系(科)於提出計畫申請時仍未規劃納入該項檢核指標機制申請之建立

系(科)主任簽章 學院(群)主管簽章 計畫統籌單位主管簽章 機關首長簽章

需檢附表件提供審查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
Page 48: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102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商學院院務會議紀錄commerce.nutc.edu.tw/ezfiles/17/1017/img/213/CM102-1-1.pdf · 統系簡郁紘;休閒系洪淑宜等共12名。

38

附件四 科技大學業界專家應聘履歷表及協同教學課程資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業 界 專 家

姓 名 應聘學院 系 所

性 別 男 女 身 分 證 字 號

聯 絡 電 話

最 高 學 歷 系 所 科 別

E - m a i l

服務單位是否為學校簽定 MOU之業界夥伴

是 否 是否願意將個人資料提供於「教育部專家人才資料庫」供其他學校參考

願意 不願意

現 職 資 歷

部 門 名 稱 部 門 人 數 現 職 職 稱 總 年 資 工 作 要 項 可 傳 授 之 實 務 經 驗

1

2

1

2

1

2

1

2

現 職 公 司 屬 性

公 司 名 稱 地 點 主 要 營 業 項 目 主 要 合 作 廠 商 主 要 服 務 客 戶

1

2

1

2

1

2

聘 任 情 形 新聘 續聘(曾受聘於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通 訊 地 址

戶 籍 地 址 同上

應 聘 者 簽 章 本表各項資料填寫無誤本人自負法律責任

開 課學 期

開 課 班 級 課 程 名 稱

學分數 每週 時數

授 課 週 次 協同教學總 時 數

本 課 程 原 專 任 敎 師 課 號

第 週

課程綱要

(採條列式陳述)

業界專家協同授課部分

預期教學成效

(採條列式陳述)

協同教學活動

(可複選) 照相 錄影 e化教材 雙師共編教材 業師提供教材

授課方式

(可複選)

實務經驗分享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輔導證照考試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系 所 主 管 學 院 院 長 承 辦 人 員 業 務 主 管 單 位 主 管

每門課之協同授課比率以全學期(18週)應授課總時數之13為上限依此核算rdquo協同教學總時數rdquo

  • 商學院102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pdf
  • 2013102210400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