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開卷-2012年2月25日episte.math.ntu.edu.tw/pdf/openbook_20120225.pdf ·...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1225日/星期六 開卷 21 貓耳朵 責任主編/李金蓮 編輯/周月英 書活動 人物 ⊙林欣誼 (本報記者) 謂感到奇怪。「我也花很多時間做別的 事,比如遛狗啦、交女朋友、看電影啦 ,我沒有很宅。」不能否認的是,他多 年來過著沒有周休的生活,每天都會認 真在書桌前坐上幾個鐘頭。 和許多從文學獎起家的新一代寫作者 不同,何瑞沒投稿過文學獎,與文壇 關係陌生。他大學時才接觸小說,最早 因熱愛旅行而在網路寫遊記,後來覺得 旅行所見有限,遊記也寫到瓶頸,便寫 了一部上班族科幻小說《任意門俱樂部 》(小知堂),幸運獲得出版,之後又 寫出長篇小說《買張面具吧》(自費出 版)、短篇小說集《線索》(九歌)。 目前何瑞正著手下一部長篇,將描 繪城市中的移民狀態。可以肯定的是, 這個常常牽著狗到寶藏巖的咖啡館寫作 的年輕人,也將會把他生活了十多年的 台北生活氣味,寫進他的故事中。 年創業成功人士、自助旅行達人 、知名網站「背包客棧」創辦人 ,這些都是介紹何瑞時會列出的基本 資歷。除此之外,他還是個寫小說的人 ,至今已出版 4 部作品,剛推出新改版 的長篇小說《跳吧》(一人)。 改寫,代表一段成長經驗 《跳吧》從 2006 年動筆寫了整整 3 2009 年自費出版。這次應出版社之邀 重新出版,他痛下決心大幅刪改,從原 本的 22 萬字腰斬到 12 萬字,故事節奏輕 快許多。何瑞認為,經過 6 年,他更 知道寫作是怎麼回事了。其中刪除最多 的是文青式的控訴和已經不合時宜的觀 察,因此他說,這部小說也代表了歷經 多年,「一段實實在在的成長經驗。」 36 歲的何瑞像個鄰家男孩,厚重的 黑框眼鏡下,有一對笑起來彎彎的眼睛 ,恰如他在網路上的筆名「小眼睛先生 」。採訪當天,他一派輕鬆地穿著運動 外套、休閒長褲,剛從家裡散步出來, 若再牽上他心愛的狗,這就是他閒常遛 狗的樣子了。 後設結局,意在思考虛無感 《跳吧》的主角是個和作者背景相似的 年輕人,一樣住在台大附近的汀州路,每 天花很多時間寫作。小說描繪他在幾周 之內的經歷,在瑣碎而真實的日常中,卻 岔出去發生了一件又一件不尋常的事。 一開始,年輕人被介紹去採訪一名經 歷過抗日和國共戰爭的老人。老人的口 述自成小說中另個篇章,道盡他荒謬的 一生。接著,他又受託到上海找一名老 友,臨時起意的旅程,每天都有意外。 一個個人物來去,回憶、夢和現實交錯 ,最後把他喚回台灣的,是同住的外婆 突然過世的消息。 看似沒有邏輯的生活如走馬燈,組成 了好看的故事情節,最後結局卻又破解 這一切虛構。何瑞坦言這個收尾毀譽 參半,但他意不在後設,而是對如何看 待歷史、如何面對生活這些大問題的思 考。「歷史記憶可能很快被當局刷刷地 洗掉了,但事情還是真的發生在這些人 身上,這些人不就感到很困惑嗎?就像 小說主角把人生花在根本沒有的事情上 ,我想塑造一種腳踏不到地的虛無感。」 最後主角縱身一跳,跳離創造出來的 小說,則是作者給的一種出路:「我們 終究還是活在真實生活。」 專職寫作,自謙練習型作者 眼前的何瑞,常為了一個問題,側 著頭陷入很長的思考,帶著抱歉般的笑 容慢慢回答,和他筆下緊湊的節奏很不 一樣。儘管小說命題很大,卻也沒讓故 事變得呆板沉重。他自認不會雕琢文字 ,因此小說語言平實,對話有臨場感, 他心目中最好的小說就是能把人深深帶 入其中,「好好說一個故事。」 瑞為台中豐原人,原本讀理科, 台大工商管理系畢業後,和同學創辦了 網路公司, 2004 年從公司離職後便專注 寫作,後來因創辦的「背包客棧」經營 有成,經濟也不成問題。 他坦言,以寫作為重心,一開始很焦 慮,現在心情則自在多了。他自謙是「 練習型作者」,寫錯了才知怎麼改,「 現在我了解自己的才華到哪裡,剩下的 就是繼續打磨。只要我對生活還有熱情 、對周遭人有關懷,應該還能寫出點什 麼吧。」 不過,何瑞對「專職寫作」這個稱 兩儀文舍首度來台 台法文壇精采交流 國 文 化 部 最 具 人 文 精 神 的「兩 儀文舍」,首度來台。邀請台灣 作家舞鶴,與比利時法語作家弗朗索 瓦‧埃馬紐埃爾,暢談各自的文學歷 程、觀點與理解。活動由法國知名漢 學家安妮‧居里安與台灣作家王文興 主持。 弗朗索瓦‧埃馬紐埃爾 vs. 舞鶴 主題:歌 時間: 2012/2/29 (三) 3:30~18:30 地點:台大藝文中心雅頌坊(台北市 羅斯福路 4 1 號,捷運公館站 2 號出口) 主辦:法國人文科學之家基金會兩儀 文舍、國立台灣文學館、法國 在台協會 合辦:台大藝文中心,麥田出版社 洽詢:麥田出版 02-2500-7696#2780 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從背包客一跳跳到了小說 「看 什麼看?沒看過女作家耍酷嗎 ?還是沒看過拉子結婚?總之 老娘最近出書,做什麼都很拉風啦!」 喵~以上是貓的設計對白,設計給誰呢 ?等著看 3 月號的《聯合文學》雜誌吧 。這期封面上的陳雪,一身黑衣眼神超 殺,簡直是闇黑界冷豔女王,讓貓又愛 又怕。咪啊,雪女王不要再瞪我了,貓 不敢說妳壞話了啦。 才剛說不,又忍不住爆料。據貓打探 ,拍照那天雪女王其實一直笑場,她一 噗嗤,《聯合文學》總編輯王聰威就噹 她:「不要笑,要有氣勢!」醞釀好久 才拍成。那套很有架勢的黑衣,還是她 跟哥兒們顏忠賢借來的,貴桑桑的川久 保玲名牌衣呢。 貓捻貓鬚一想,作家拍有型有款的沙 龍照,好像越來越流行了。去年《聯合 文學》把型男紀大偉拱上封面,結果他 的臉太帥,害雜誌賣到缺貨。前幾年《 野葡萄》文學雜誌也打過作家封面的噱 頭,把不少年輕作家送進攝影棚拍過一 輪。有一陣子女性雜誌也愛找美女作家 比如成英姝、郝譽翔採訪,怎麼拍都美 ,貓都快流口水了。 咪噢,貓忍不住講古了,記不記得 90 年代的希代出版社也主打過一系列「美 女作家」?一整排氣質美女遠遠走來, 個個長髮飄逸的溫柔形象,活脫瓊瑤小 說女主角。 不過,文學性濃厚的《印刻》雜誌就 不來這套,堅守文青路線,封面作家不 是在菸霧飄渺的咖啡館,就是像朱天心 搖著罐頭去餵貓,沒在特別打扮的。 說來,也不是每個作家都能任人擺佈 啦,貓就活生生見過攝影師要求某位作 家擺出個酷帥姿勢,沒想到超有個性的 作家客氣但犀利回了一句:「對不起,辦 不到。」還好,還好,這次的封面女郎陳 雪對拍攝結果很滿意:「雖然這跟平時 的我不像,但我很喜歡。」攝影師不用剉 啦,但回家還是要多看書喔,啾咪~。 作家也是有型有款喵! 「背包客棧」創立者 瑞,近年專職寫作 小說。 (陳振堂攝) 《跳吧》 何献瑞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Aug-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中國時報‧開卷-2012年2月25日episte.math.ntu.edu.tw/pdf/openbook_20120225.pdf · 的是文青式的控訴和已經不合時宜的觀 察,因此他說,這部小說也代表了歷經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1年2月25日/星期六 開卷21

周寫貓耳朵

責任主編/李金蓮 編輯/周月英

書活動

書 人物 ⊙林欣誼(本報記者)謂感到奇怪。「我也花很多時間做別的

事,比如遛狗啦、交女朋友、看電影啦

,我沒有很宅。」不能否認的是,他多

年來過著沒有周休的生活,每天都會認

真在書桌前坐上幾個鐘頭。

 和許多從文學獎起家的新一代寫作者

不同,何献瑞沒投稿過文學獎,與文壇

關係陌生。他大學時才接觸小說,最早

因熱愛旅行而在網路寫遊記,後來覺得

旅行所見有限,遊記也寫到瓶頸,便寫

了一部上班族科幻小說《任意門俱樂部

》(小知堂),幸運獲得出版,之後又

寫出長篇小說《買張面具吧》(自費出

版)、短篇小說集《線索》(九歌)。

 目前何献瑞正著手下一部長篇,將描

繪城市中的移民狀態。可以肯定的是,

這個常常牽著狗到寶藏巖的咖啡館寫作

的年輕人,也將會把他生活了十多年的

台北生活氣味,寫進他的故事中。

青年創業成功人士、自助旅行達人

、知名網站「背包客棧」創辦人

,這些都是介紹何献瑞時會列出的基本

資歷。除此之外,他還是個寫小說的人

,至今已出版4部作品,剛推出新改版

的長篇小說《跳吧》(一人)。

改寫,代表一段成長經驗

 《跳吧》從2006年動筆寫了整整3年,2009年自費出版。這次應出版社之邀

重新出版,他痛下決心大幅刪改,從原

本的22萬字腰斬到12萬字,故事節奏輕

快許多。何献瑞認為,經過6年,他更

知道寫作是怎麼回事了。其中刪除最多

的是文青式的控訴和已經不合時宜的觀

察,因此他說,這部小說也代表了歷經

多年,「一段實實在在的成長經驗。」

 36歲的何献瑞像個鄰家男孩,厚重的

黑框眼鏡下,有一對笑起來彎彎的眼睛

,恰如他在網路上的筆名「小眼睛先生

」。採訪當天,他一派輕鬆地穿著運動

外套、休閒長褲,剛從家裡散步出來,

若再牽上他心愛的狗,這就是他閒常遛

狗的樣子了。

後設結局,意在思考虛無感

 《跳吧》的主角是個和作者背景相似的

年輕人,一樣住在台大附近的汀州路,每

天花很多時間寫作。小說描繪他在幾周

之內的經歷,在瑣碎而真實的日常中,卻

岔出去發生了一件又一件不尋常的事。

 一開始,年輕人被介紹去採訪一名經

歷過抗日和國共戰爭的老人。老人的口

述自成小說中另個篇章,道盡他荒謬的

一生。接著,他又受託到上海找一名老

友,臨時起意的旅程,每天都有意外。

一個個人物來去,回憶、夢和現實交錯

,最後把他喚回台灣的,是同住的外婆

突然過世的消息。

 看似沒有邏輯的生活如走馬燈,組成

了好看的故事情節,最後結局卻又破解

這一切虛構。何献瑞坦言這個收尾毀譽

參半,但他意不在後設,而是對如何看

待歷史、如何面對生活這些大問題的思

考。「歷史記憶可能很快被當局刷刷地

洗掉了,但事情還是真的發生在這些人

身上,這些人不就感到很困惑嗎?就像

小說主角把人生花在根本沒有的事情上

,我想塑造一種腳踏不到地的虛無感。」

 最後主角縱身一跳,跳離創造出來的

小說,則是作者給的一種出路:「我們

終究還是活在真實生活。」

專職寫作,自謙練習型作者

 眼前的何献瑞,常為了一個問題,側

著頭陷入很長的思考,帶著抱歉般的笑

容慢慢回答,和他筆下緊湊的節奏很不

一樣。儘管小說命題很大,卻也沒讓故

事變得呆板沉重。他自認不會雕琢文字

,因此小說語言平實,對話有臨場感,

他心目中最好的小說就是能把人深深帶

入其中,「好好說一個故事。」

 何献瑞為台中豐原人,原本讀理科,

台大工商管理系畢業後,和同學創辦了

網路公司,2004年從公司離職後便專注

寫作,後來因創辦的「背包客棧」經營

有成,經濟也不成問題。

 他坦言,以寫作為重心,一開始很焦

慮,現在心情則自在多了。他自謙是「

練習型作者」,寫錯了才知怎麼改,「

現在我了解自己的才華到哪裡,剩下的

就是繼續打磨。只要我對生活還有熱情

、對周遭人有關懷,應該還能寫出點什

麼吧。」

 不過,何献瑞對「專職寫作」這個稱

兩儀文舍首度來台 台法文壇精采交流

法國文化部最具人文精神的「兩

儀文舍」,首度來台。邀請台灣

作家舞鶴,與比利時法語作家弗朗索

瓦‧埃馬紐埃爾,暢談各自的文學歷

程、觀點與理解。活動由法國知名漢

學家安妮‧居里安與台灣作家王文興

主持。

● 弗朗索瓦‧埃馬紐埃爾vs.舞鶴

主題:歌

時間:2012/2/29(三)3:30~18:30地點:台大藝文中心雅頌坊(台北市

羅斯福路4段1號,捷運公館站

2號出口)

主辦:法國人文科學之家基金會兩儀

文舍、國立台灣文學館、法國

在台協會

合辦:台大藝文中心,麥田出版社

洽詢:麥田出版02-2500-7696#2780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從背包客一跳跳到了小說

「看 什麼看?沒看過女作家耍酷嗎

?還是沒看過拉子結婚?總之

老娘最近出書,做什麼都很拉風啦!」

喵~以上是貓的設計對白,設計給誰呢

?等著看3月號的《聯合文學》雜誌吧

。這期封面上的陳雪,一身黑衣眼神超

殺,簡直是闇黑界冷豔女王,讓貓又愛

又怕。咪啊,雪女王不要再瞪我了,貓

不敢說妳壞話了啦。

 才剛說不,又忍不住爆料。據貓打探

,拍照那天雪女王其實一直笑場,她一

噗嗤,《聯合文學》總編輯王聰威就噹

她:「不要笑,要有氣勢!」醞釀好久

才拍成。那套很有架勢的黑衣,還是她

跟哥兒們顏忠賢借來的,貴桑桑的川久

保玲名牌衣呢。

 貓捻貓鬚一想,作家拍有型有款的沙

龍照,好像越來越流行了。去年《聯合

文學》把型男紀大偉拱上封面,結果他

的臉太帥,害雜誌賣到缺貨。前幾年《

野葡萄》文學雜誌也打過作家封面的噱

頭,把不少年輕作家送進攝影棚拍過一

輪。有一陣子女性雜誌也愛找美女作家

比如成英姝、郝譽翔採訪,怎麼拍都美

,貓都快流口水了。

 咪噢,貓忍不住講古了,記不記得90年代的希代出版社也主打過一系列「美

女作家」?一整排氣質美女遠遠走來,

個個長髮飄逸的溫柔形象,活脫瓊瑤小

說女主角。

 不過,文學性濃厚的《印刻》雜誌就

不來這套,堅守文青路線,封面作家不

是在菸霧飄渺的咖啡館,就是像朱天心

搖著罐頭去餵貓,沒在特別打扮的。

 說來,也不是每個作家都能任人擺佈

啦,貓就活生生見過攝影師要求某位作

家擺出個酷帥姿勢,沒想到超有個性的

作家客氣但犀利回了一句:「對不起,辦

不到。」還好,還好,這次的封面女郎陳

雪對拍攝結果很滿意:「雖然這跟平時

的我不像,但我很喜歡。」攝影師不用剉

啦,但回家還是要多看書喔,啾咪~。

作家也是有型有款喵!

▲ 「背包客棧」創立者

何 瑞,近年專職寫作

小說。 (陳振堂攝)

《跳吧》何献瑞

Page 2: 中國時報‧開卷-2012年2月25日episte.math.ntu.edu.tw/pdf/openbook_20120225.pdf · 的是文青式的控訴和已經不合時宜的觀 察,因此他說,這部小說也代表了歷經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1年2月25日/星期六22開卷

責任主編/李金蓮 編輯/周月英

不懂病,怎懂愛?

許多年前,台北市文化局曾委託我

執行一項文化地景的調查研究計

畫,其中有個隱晦的任務:希望能以一

句響亮的「XX之都」,指認出台北獨

一無二的文化性格。初始我極為排斥,

暗忖一旦為城市貼了個空飄而降的標籤

,即令哪天真能被朗朗上口地記牢,反

而排擠了一般市民對城市複雜面向的多

元詮釋與想像,而誰又天真地相信這類

口號真可召喚市民的認同或觀光遊客的

立即印象?

 但就如《城市的精神》兩位作者所言

,「有些城市確實表達和優先選擇了不

同的社會和政治價值觀」,他們稱之為

城市的「精神」或「氣質」,由地景地

貌、歷史過程到日常生活樣態,氣質鮮

明的城市似乎愈具有某種可辨識的個性

。尤其在全球化的年代,城市精神的強

調,或可反制面對城市越趨均質化所引

生的悲觀。

 然而,所謂巴黎作為浪漫之都或耶路

撒冷之為宗教之城,究竟是膚淺的刻板

印象,或城市無可取代的文化底蘊?書

中爭論的城市精神,其實是一種「市民

精神」(civicism,在此架構下,台北

就應該不會是「牛肉麵之都」之類的想

像),但這市民精神並非與生俱來,而

是在城市演繹的過程,歷經種種政治、

經濟、社會、文化條件的考驗與鬥爭,

集體形塑的城市感知經驗或自豪。

 兩位作者因而為每一座挑選出的城市

進行歷史爬梳,特別的是,他們的敘事

方式揚棄大歷史的線性及主觀立場,從

而以跳躍的敘事交織,穿插許多個人與

家庭在城市中成長及生活的經歷、不同

階級城市居民的訪談,乃至與城市精神

相關的軼聞瑣事。信手拈來,竟頗類似

蒙田隨筆,結合哲學、個人省思、文化

觀察、歷史知識的散文風采。他們的城

市研究方法,更結合了班雅明式兼具冷

靜與熱情的漫遊閒逛,在不斷的漫步、

城市閱讀及故事敘述中,彷彿劃開了一

道道肌理分明的城市剖面,再由歷史考

察與當代社會考現並行的軌跡,再現那

既明顯又曖昧、既表面又深刻、言行間

即呼之欲出的城市精神。

 兩位作者毫不避諱自身深受儒家思想

及「社群主義」影響的價值觀。而他們

橫跨地理疆界的治學經驗,又足以機靈

地處理許多潛藏的文化成見,不至於掉

入以單向度西方民主觀點評論差異化城

市脈絡的陷阱,同時得以辯證地批判不

同都市中假城市精神之名壟斷政治與經

濟權力的獨裁治理。

 從多元宗教的耶路撒冷到語言共榮的

蒙特婁;從不惜壓抑民主以追求賢能政

治的新加坡到物質化的務實香港;從政

治威權中心的北京到在開放中求寬容救

贖的柏林;從學術深厚卻不均等的牛津

到「非殺菌消毒」式浪漫的巴黎到實踐

移民抱負的紐約,作者的城市精神光譜

絕非要拼湊出一種理想城市的原型;尤

有甚之,其中沒有任一座城市倖免於差

異下的衝突與矛盾,反倒暴露出城市精

神弔詭的存在真相與意義落差。也因此

,城市精神不是為城市魅力擦脂抹粉的

修辭噱頭,卻反映了市民在城市身世的

歷史條件下超越個人的集體掙扎、進化

、或退化。

 本書譯者雖饒富經驗與學識,但譯文

仍有不少編輯與調整修正的空間。這本

「太厚又太薄」的好書,一方面極具比

較性城市研究的價值,另方面很能刺激

讀者對所居城市的文化想像。當年我最

終還是嘗試為台北拉出了某種城市精神

向度,但毋須透露我的詮釋,讀完書,

倒該是集體腦力激盪的時候了。

■迷宮中的戀人陳雪著

印刻出版公司

499元小說

⊙紀大偉(政大台文所助理教授)

■城市的精神The Spirit of CitiesWhy the Identity of a City Matters in a Global Age

貝淡寧(Daniel A. Bell)艾維納‧德夏里特

(Avner de-Shalit)著

吳萬偉譯

財信出版公司

420元建築

書 評⊙康旻杰(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尋找一座城市的

同志文學大致上處理三種抗爭:一,

跟家庭抗爭(因為家庭不能接受

同性戀);二,跟自己的內心世界抗爭

(因為難以接受自己的欲望與身份);三

,跟國家機器(如醫院、民事法庭等等

)抗爭(因為大環境排擠同性戀)。這三

者是大多數同志文學的主要關懷,不過

陳雪小說《迷宮中的戀人》一方面凌越

了這三者,另一方面也解構了這三者。

 是凌越,是因為《迷》書堪為曾經滄

海的女同志燼餘錄,上述抗爭早已熬過

。邱妙津作品戮力解析30歲之前的青春

,而《迷》書琢磨30歲之後到40歲這一

段的初老:前後者之間存有巨大的「時

間差」(指年齡差距)。

 也是解構,因為以上三種抗爭都預設

了一個具有鬥志的「我」,但「我」在

《迷》書中消解了:主人翁百病叢生,

身陷哲學性的自我懷疑與否定。小說敘

事常採用聽起來質疑意味強烈的第二人

稱「你」,而非慣用的第一人稱「我」

或第三人稱「她」,這是險招,但恰好

造成「我」被一再拷問的效果。

 這部重量級同志小說,同時也是「醫

病文學」文本。小說一開頭展示主人翁

身陷迷宮(醫院,跟愛情和人心一樣都

是迷宮)求醫的過程,是個險招:讀者

要跟著主人翁一起不斷看病,才能進入

愛情小說,看病成為看書的「門檻」。

但這道門檻設得好:不懂病,怎懂愛。

獨特氣質

■愛,始於冬季西蒙.范.布伊著,劉文韻譯,

本事文化,300元,小說

 5則關於愛情的

短篇故事。不同城

市裡的主角們,各

自在日常生活中尋

覓夢想和愛,當下

的無奈和傷害,都

能溯源至深刻烙印

的童年記憶。作者

擅長描寫城市裡孤

獨的人們彼此間的疏離與連結。小說技

巧純熟,文字富含詩意。故事不乏溫暖

浪漫結局,但始終帶著一絲淡淡憂傷。

■武士家族尹萍著,天下文化,280元,散文

 新聞人尹萍旅居

異鄉十餘載,回首

省視自家三代歷經

三地的生命史。軍

官出身的父母抱守

忠誠信念,在戰爭

中困苦流離,驚濤

駭浪度一生。在他

鄉成長的兒女身上

,她體會到上一代曾教與的勇氣與正直

、堅定與毅力。片段記述的家族生活軌

跡,也是一段文化和記憶承傳轉化的追

溯。

■iPhone苦悶台灣曾航著,人類智庫出版,360元,財經

 從事IT產業報導

,長期採訪蘋果公

司產業鏈的作者,

走訪十多個城市,

從軟硬體設計、零

組件製造、組裝、

銷售到走私、山

寨與翻新,剖析

iPhone龐大複雜的

全球供應鏈及消費鏈運作流程。除了窺

探頂尖產品的精神與價值,也點出背後

代工業者的血淚故事。

新 書 布告 ⊙陳彥明/輯

▲藝術家在柏林圍牆的殘垣繪上中東及非洲領袖畫像。過去阻絕東西德的冷硬圍牆,如今成為

藝術創作者展現各式意象的場所。 (路透社資料照片)

Page 3: 中國時報‧開卷-2012年2月25日episte.math.ntu.edu.tw/pdf/openbook_20120225.pdf · 的是文青式的控訴和已經不合時宜的觀 察,因此他說,這部小說也代表了歷經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1年2月25日/星期六 開卷23

責任主編/李金蓮 編輯/周月英

●本版出現 者皆為網址,歡迎上

網點閱延伸資訊。

(圖片取自官網)

和其他的藝術形式比起來,文學大

概是最封建的:它至今都還存在

著「純文學」與「類型文學」這樣的不平

等標籤,暗中左右著讀者和作者的價值

觀。但在其他創作領域,你卻根本看不

到純音樂或純繪畫這樣的說法。或許是

因為文字所承載的內容,除了感覺之外,

還有思想,並不像其他的藝術那樣直接

訴諸感官,所以大家也樂得在所謂的深

度上大作文章,以顯示自己見識非凡。

 事實上,類型文學向來就是書市大宗

,如果再加上生活實用、宗教性靈等書

籍,幾乎就要占去出版業的八成。自力

出版崛起,更讓不少之前過不了出版社

這關的作者能夠一展身手,寫得不亦樂

乎。當然,這並不表示書市總值的增加

,畢竟讀者的消費力和閱讀力都只是常

數,不會突然激增。不過越來越多的作

者加入競寫,低價促銷,卻也讓出版業

呈現另一番大爆炸的態勢。

Pulp Fiction!

 不少人的圖書配置,現在都變成書架

上擺著經典名作,閱讀器裡則塞滿了各

式各樣的類型文學。這樣的景像,不

免讓人回想起百年之前通俗雜誌(pulp magazines)的輝煌時代。這些印刷粗

糙、每期大概128頁的雜誌,在書報攤

上足足風光了半個世紀之久,直到50年代電視全面興起之後,整體雜誌工業朝

著精美印刷轉型,才漸漸沒落下來。

 這塊充斥著冒險、偵探、科幻、恐怖

、羅曼史的沃土,不但造就了費滋傑羅

、錢德勒、艾西莫夫、克拉克、布萊伯利

這些名家,也把泰山、蒙面俠蘇洛、蠻王

柯南、Captain Future(後來成為日本卡

通《太空突擊隊》裡的鐵船長)這些角

色帶進世人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盛行

不墜的超能英雄漫畫和好萊塢的票房保

證,基本上還是那個時代的遺產,間接

受到鼓舞的作家和導演更是不計其數。

青少年奇幻

 千禧年後的類型文學,表現最亮眼的

莫過於青少年的奇幻世界。在《哈利波

特》和《暮光之城》的帶頭之下,世人

突然發覺自己也樂在其中,童貞未失,

樂得再過一次青春期。即將上映的《飢

餓遊戲》,電影宣傳得鋪天蓋地,威力

似乎才剛要爆發而己。阿曼達‧哈晶自

力出版一舉成名,好萊塢也搶下了她的

異類小說「踹兒」(Trylle)三部曲。

文字和影像的互相拉抬,已經成為這個

時代的造夢機制了。

 這些鬼類多到令人厭煩,卻照樣能夠

四海通吃,可見的確撥到了某條麻筋。

如果反烏托邦最能道盡青少年的慘綠心

境,那麼吸血鬼顯然最能釋放無路可出

的荷爾蒙。這些設定看似灑狗血,骨子

裡其實是高度風格化的健康教育。

 希格森(Charlie Higson)頗被看好

的「敵人」(Enemy)系列,讓倫敦

16歲以上的大人都被殭屍病毒感染,

逼得幼兒只能自力救濟,看來也難逃

映畫化的命運。《血紅之路》(Blood Red Road)是另一部吸睛品,這本楊(

Moira Young)的處女作年初才上市,已

經造成不小轟動,把一位倔強的女子丟

進飛沙走石的荒涼世界,一步步發掘內

在的柔情與平衡,已經很有原型意味了。

給我愛情,其餘再談

 或許是因為現實中的Mr. Right後來大

都變成Mr. Wrong,所以羅曼史一向不

乏讀者,在歐美大致都有兩成以上的市

佔率,根本不受金融風暴影響。仔細看

看上述的幾本青少年叢書,其實都算得

上是變種的愛情故事,這也讓史蒂芬妮

‧梅爾成為近年來最有新意也最成功的

羅曼史天后。

 科幻小說也處於類似的持平狀態。大

概是科技發展得令人應接不暇,過去十

年的科幻也越來越走向平行世界,不再

那麼太空歌劇或未來派。蓋曼的《美國

眾神》(繆思)或柴納‧米耶維筆下的

世界就是極好的樣本。擅寫中短篇的華

裔科幻作家姜峰楠(Ted Chiang),至

今雖然只結集一本《你一生的故事》(

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不過

寓言化的風格獨樹一幟,讓人想到全盛

時期的波赫士。

 最後不能不稍稍提一下北歐小說家掀

起的犯罪旋風。事實上從福爾摩斯上工

以來,偵探小說向來就是王道,粉絲們

信仰堅強。史迪格‧拉森「千禧三部曲

」的空前佳績,與其說是從天而降,或

許更應該從加速前進的角度來解讀。

 經過這一番混種實驗,類型小說早已

成為一種哲學工具了。

●羅伯特‧喬丹的《時光之輪》系

列將於明年1月8日出版最後一集《

光之記憶》(A Memory of Light),正式劃下句點。該系列在喬丹於

2007年過世之後,由布蘭登‧山德

森續筆寫出第12、13集,最後一集

同樣由他執筆。消息傳出之後,山

德森的網站立刻被灌爆,他也在臉

書上坦然交代和喬丹遺孀及出版社

的小角力:「這次我們敲定1月8日。這有多可能呢?老實講,我不知

道。」最後一集預計36萬字,「這

比他們想要的多出20%,也就是說

編輯和成書的每一步都會比他們盤

算的多出20%。」

●哈潑‧柯林斯、麥格羅‧希爾

、牛津大學出版社等17家出版公

司聯手採取法律行動,要求關閉

library.nu和ifile.it這兩個分享網站

,位於愛爾蘭的運作單位已收到法

院禁止令。出版公司指控library.nu非法取得40萬本盜版電子書,網站

廣告營收高達千萬美金。美國出版

協會的CEO湯姆‧艾倫也發表聲明

:「每關閉一個流氓網站,就表示

還有上百個網站有待解決。」

●連連看/經典可以搖到什麼地步

呢?看一下這幾位美眉的「晃」示

範( goo.gl/ZzG31)。外語強到

沒對手怎麼辦?Michael Erard最近

出版了一本《巴別不再》(Babel No More),廣蒐會講N國語言的

奇葩,還拍了這段視訊( goo.gl/FrNdG),看你能辨識幾種語言。

臉書靠邊站!波蘭網友做了一系

列的「書臉」( goo.gl/KVOY9),其中還有來路不明的村上封面

和章子怡。Pinterest越玩越大,不

但有書櫃型錄( goo.gl/DLLWg),還有《巴黎評論》封面回顧(

goo.gl/ZNvt8)。又有人在虐貓

了,這次被抓來圖說印刷字體(

goo.gl/ZZDB1)。西語系的「虛擬

書展」3月6號到11號線上舉行(

goo.gl/rFfTC),預計將吸引75000人共襄盛舉。

類型文學向來是書市大宗,

這塊充斥著冒險、偵探、科幻、恐怖和羅曼史的沃土,

曾造就出許多名家,

與影像的互相拉抬,更成為這個時代的造夢機制。

⊙郭光宇世界 書 房

大爆炸

國際 書 市極短訊

類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