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53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Jan-2020

1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1

Page 2: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教育新闻大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引发高校教授质疑“快乐体育”.............................................................................3人民日报:应试体育无法替代终身体育................................................................................................4不创业的学生在创业必修课上学什么...................................................................................................5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高校就业率何时不再“尴尬”............................................................................................................790 后实习生拒订盒饭折射出什么........................................................................................................8逾七成海外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9调查显示 45%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不对口......................................................................................10浙江毕业生招聘会冷清 90 后大学生淡定“急煞”家长.........................................................................10理想如何照进现实 各国妙招应对毕业生就业困局................................................................................12熊丙奇:被“编制”编排的大学生困境..............................................................................................13教育部要求:每 500 高校毕业生配 1 名专职人员................................................................................14报告显示中国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过度教育现象.................................................................................15新建本科也要重“学”....................................................................................................................15本科高校加快退出高职教育.............................................................................................................16本科高校退出高职教育有三大好处....................................................................................................17为 80 后青年教师把脉.....................................................................................................................18

焦点关注......................................................................................................................20

于丹在北大被轰事件调查:“心灵鸡汤”喝多也会反胃........................................................................20从于丹北大被哄说开:文化名人不是到处撒的胡椒面...........................................................................21

博客视线......................................................................................................................22

到底谁背叛了科研?.......................................................................................................................22自主招生不需要年年有“新政”.......................................................................................................23大学有必要设置恋爱专区吗?..........................................................................................................24林格:比说教更重要的....................................................................................................................25一个台湾人看上海交大——这个台湾人把问题看到骨髓里....................................................................26谌洪果:大学读书会被禁事件中的学术与政治....................................................................................27

特别关注......................................................................................................................33

谢泳、方堃等:西南联大如何抵制党化教育.......................................................................................332

Page 3: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莫言:虚伪的教育..........................................................................................................................37张永:我们的学校正培养大批“乌有之乡”信徒.................................................................................40

理论研讨......................................................................................................................43

注重研究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内在机理...........................................................................................43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的困境与原则.......................................................................................46大学里我们教什么..........................................................................................................................49我们为什么没有先进的大学制度理论.................................................................................................54大学的文化性格与中国大学的文化功能..............................................................................................61我国大学治理研究现状与问题..........................................................................................................62低碳时代下高校建设 低碳校园的路径探讨..........................................................................................66理想与权宜之间:大学章程中的大学理念...........................................................................................70

新书推介......................................................................................................................76

《大学之道丛书:大学的逻辑》(第 3版).............................................................................................76

3

Page 4: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大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引发高校教授质疑“快乐体育”中新社杭州 11月 17 日电 (记者 江耘) 最近内地媒体报道,中国多所大学取消了男子 5000米和女子 3000米长跑项目。17 日,业内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部分高校取消长跑项目是不负责任的。继华中科技大学被曝出取消了男子 5000米和女子 3000米长跑项目后,最近中国媒体陆续报道出,中国多所大学取消了这两个项目。而取消的原因十分一致:学生体质下降,甚至有学校担心学生参加长跑会猝死。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主任吴叶海向记者提供一组数据:2010 年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显示,与1985 年相比,大学生身体素质 25 年来一直在下降。肺活量下降了近 10%;大学男生 1000米、女生 8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 10.9%和 10.3%,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 2.72厘米和 1.29厘米;学生或者过重或者过瘦;近视率近 90%……

吴叶海透露,2006 年教育部联合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发出一项涉及中国亿万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其核心内容就是从 2007 年开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 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阳光体育、让体育快乐起来的概念一时间传遍中国所有校园。有部分学校采用了其他形式的趣味运动来取代长跑运动,即所谓的快乐体育。但是,6 年下来,大学生的体质似乎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水桶型”和“竹竿型”的学生在大学校园内随处可见,更有甚者,不少大学生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起来。快乐体育是否真的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健康起来?长跑项目在多所大学的运动会内消失引发了广泛讨论。对此吴叶海并不认同:“长跑是最能锻炼学生心肺功能的运动,如今学生的体质已经在下降了,本应加强在这一方面的训练,如今反而取消,我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吴叶海认为,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如果栋梁的体质很弱,就是体育教育的失败。吴叶海还引用了中国教育部一位官员的话:“快乐体育令学生体质如此下降,不能再快乐了!”据了解,这些年来,虽然浙江大学的学生体质也在普遍下降中,但是运动会上一直保留着 5000米和 3000米的项目。最近几年,浙大明确要求,体育课的三成项目用于提升学生心肺功能的训练;并增设了学生 12 分钟跑的考试项目。通过强制性的增强心肺功能的训练,吴叶海坚信,该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将突破 90%。

4

Page 5: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由于学生的体质持续下降,有关专家呼吁,将体育课程纳入高考。对此,吴叶海认为,如果学生运动体质上去了,倒也没必要,不过在现有的状况下,体育纳入高考未尝不可。

(摘自《中国新闻网》11月 18 日 作者/江耘)

人民日报:应试体育无法替代终身体育曾有教育界人士指出,青少年体质下降,深层原因植根于现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将体育引入考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考试是当下学校教育最重视的、也是唯一的评价体系和激励办法。动用“考试法宝”去遏制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势头,只能说明问题有多严重。更值得思考的是,体育考试能在多大程度上撬动现实;体育对于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又能否通过考试这座桥梁就架起通途,得以实现。如果体育考试撬动的,只是学校和家长对体育会否拖了考试分数“后腿”的担心,那么体育考试就会成为临时抱佛脚之举,难免沦为应试教育的又一变种。对体育在教育中的价值和地位认识不足和实践缺失,引入考试最多算是个警示,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至于体育对青少年成长的价值,NBA(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著名球星科比高中时代的教练格瑞格·道纳的认识超越了学生体质:“体育可以培养孩子的个性,还有一些优秀的品质,比如辛勤工作、敬业、守时、遵守诺言、管理时间,这会让他们在以后生活中很受用。”这些品质,能通过对考试的重视获得吗?《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也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其实,正是由于对体育中所蕴涵的教育功能的忽视,已导致两种极端现象出现——专业运动员从小脱离学校教育,退役之后面对社会四顾茫然,从搓澡到卖艺的例子屡见不鲜;普通学校体育教育的边缘化,则使得青少年体质不断下滑。无数戴着眼镜的孩子坐在电视前看着奥运冠军摘金夺银,回到现实中,想运动则要面对场地、时间、课业的重重阻碍,体育的社会价值如此断裂,更不是仅用考试就能弥合的。面对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严峻现实,有行动总比没行动好,考试是第一步,但的确只是一小步。

(摘自《人民日报》11月 21 日 作者/薛原)

不创业的学生在创业必修课上学什么今年 8月,教育部正式下发文件提出“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但开学一段时间后,除个别省份的高校积极响应外,多数高校尚未开展落实工作。成都商报的记者调查了当地 8 所高校,发现目前均未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必修课,某高校创业中心主任说:“高校职责都没有说要让学生必须去创业,毕竟最后走上创业这条讲究操作性和实战性道路的大学生很少。”安徽农业大学一名新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业不就是教人怎么做生意吗?难道因为大学生就业难就培养他们创业?创业的风险谁来承担呢?”可见,高校对落实开设创业必修课不是很积极的主要原因就是普遍存在一个疑问:当前真正创业的大学生不到全体学生的 1%,绝大多数不想创业的学生为什么要上创业必修课?

5

Page 6: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教育部的文件中已经明确了创业必修课的教学内容是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绝不能狭隘地认为创业课就是教人创业。那么,不创业的学生到底能在创业必修课上有什么收获呢?其实,创业和就业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可以说,创业也是就业形式的一种。教育部的文件要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暂时不想创业的学生,通过创业课堂学习,能全面理解市场经济的格局,从而拓展思路,通过创业案例,还能够看到创业对自己、对国家的真实意义。对创业者特征的分析,也能让学生反思、衡量自己是不是真的就不适合创业。创业必修课程中“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这部分内容的教育意义也不仅仅局限在独立创业范围,而是力图教会学生用创新的眼光看待一切,因为机会就意味着创新。活生生的创业奇迹就是创业者大胆创新、捕捉机会的结果。同样在就业中,也同样需要这种机会洞察力和创意思维,也需要多角度考察、搜索、评估事业机会,才能在岗位上成为能够建功立业的创新型人才。随后风险的评估,又让人学会理性思维,通过各种创业失败案例,认识到“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必要性,知道单单奇思异想的创意没有现实条件的支持也不能成功。风险意识的培养,让人全方位思考问题,锤炼成熟地把握机遇的能力,非常有利于在工作中避免年轻人普遍存在的主观臆想、好大喜功的错误。创业极其强调资源整合,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合理配置资源。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任何工作都需要建立“统一战线”,这对不创业的人同样适用。每一个人在工作中充当着其中某种要素角色,但有了这种创业者的大格局,就能打开埋头固守自己小角色的不自觉状态,转变成通盘审视全局、普遍联系看问题的自觉状态。比如,过去作为技术人员仅仅把自己看做一个领工资的员工,学了创业课,也许就能避免狭隘、短浅地仅从技术层面看问题,而能通盘理解自己技术与公司战略、与销售、与其他相关方的多重联系,有团队精神,让大家懂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协作与互补,组织中,组织外都能游刃有余。创业课中“创业计划”,对不创业的学生价值最大。很多企业招聘对参加创业计划书大赛获奖的毕业生伸出橄榄枝高薪吸引他们入职。在企业看来,能够通盘完成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就证明这样的学生具备了系统思维的能力,对经济活动的内在关系有了较为通透的理解,入职后对接上企业真实运行的经验,就有潜力培养成为企业未来的管理者,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事实上,很多参加创业机会大赛的同学反映,准备创业计划的整个过程,都大大超出了常规专业教学的局限性,小组之间相互配合、热烈研讨,自学了大量课外知识,全面历练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所以即便是历年来创业计划大赛的获奖者,虽然绝大多数并没有真正实施这些创业计划,这个活动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收获。共青团中央自 2005 年大力推广的大学生 KAB 创业教育体系,就明确不以指导学生创办公司为目的,而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旨。事实证明,在国内各高校推广几年来,参加过 KAB 创业教育的学生普遍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的优秀人才。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创业必修课不能望文生义地简单理解为鼓励创业。在多数情况下,恰恰是通过创业课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创业不是只要有热情就能干好的事,更不是只要创业就能当老板,就能发大财。提示大学生们要理性地全面地看待创业到底意味着什么,脚踏实地从就业开始,厚积薄发,避免盲目创业招致的失败。(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创业导师)

(摘自《中国青年报》11月 19 日)

6

Page 7: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本报讯(记者 张婷)教育部网站近日公布了《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定要求,不得安排非相关专业的学生到酒吧、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顶岗实习。规定对各类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顶岗实习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特别指出,学校不得安排中职学生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其他具有安全健康隐患的顶岗实习劳动,不得安排中职学生从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顶岗实习劳动;不得安排中职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顶岗实习;不得安排和接收 16周岁以下学生顶岗实习;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学生顶岗实习应当执行国家在劳动时间方面的相关规定。规定要求,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前,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应签订三方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学生应及时将协议内容告知家长。对于未满 18周岁的学生,还应提供监护人知情同意书。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 11月 15 日至 11月 29 日,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通过电子邮件、教育部门户网站网上留言和信函提出意见建议。

(摘自《中国教育报》11月 17 日)

高校就业率何时不再“尴尬”又到了大学生就业的季节。学校想方设法为毕业生联系用人单位,毕业生铆着劲儿找寻中意的就业单位,用人单位也到处奔波挑选优秀人才。于是乎,各种人才招聘会蜂拥而上,有政府组织的,有学校组织的,有媒体组织的。一段时间,学校忙于接待用人单位和组织毕业生,毕业生则忙于奔波于各个供需洽谈会之间,递材料、参加面试,忙得不亦乐乎。不同的主体追求的目的并不一样。政府追求就业率,以此考核学校;学校追求就业率,以此彰显学校实力;学生追求就业,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不同的利益主体追求目的不同并没有错。问题在于,就业率是否准确反映就业实情、就业质量。前些年,大家对此议论比较多的是“水分”,在政府部门监督下,就业“水分”已经越挤越少,成绩有目共睹。但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仍值得研究。按照时下对就业质量的理解,主要看专业是否对口、起薪是否较高、就业权益是否有保障,等等——就是就业者、用人单位、学校是否都满意。现实情况并不乐观。有些学生羽翼未丰就不知天高地厚过于挑三拣四,更有甚者不讲诚信随意“跳槽”,给用人单位造成工作被动。有些用人单位以强势地位为资本、以试用期为借口,不愿与毕业生签协议或者签署了带有霸王条款的协议,不愿支付应付的报酬,甚至依此策略持续使用“廉价”劳动力,致使毕业生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规范的就业协议文本,大多数用人单位也跟毕业生签订了规范的就业协议,但这种协议对双方的法律约束力并不强,致使相关主体随意违约经常发生。致使不少用人单位对使用应届毕业生心存疑虑,提出“工作经验”的苛刻要求,形成了毕业生就业的现实门槛。

7

Page 8: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复杂,目前对就业率统计口径的设定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据了解,大多数省份都确定了6月 30 日的初次就业率和年底的年终就业率,并从年初开始,逐月统计和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各校就业率,以期通过过程管理和结果控制来推动各校狠抓就业工作,并通过就业率来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确定学校招生规模。这就给高校套上了“紧箍”,随之高校就“逼”学生想方设法尽早与就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甚至规定,协议书的签订与毕业实习成绩、毕业证书发放直接挂钩。这又给毕业生造成现实的压力,于是一些毕业生走后门、托关系“找签”就业协议,或者违心地签完协议很快就跳槽。这种“被就业”现象造成了学校在学生、用人单位中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对就业内涵的界定也值得商榷。不少省份都明确,本科院校读研、出国深造的,高职院校专升本的,高校参军入伍的毕业生,就是已经有了“出口”但并不立马就业的毕业生,在进行统计时按已就业统计。这似乎人情味很浓,但带来的则是:政府所公布的就业率并不能反映毕业生就业的真实情况,更不能客观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社会统计的数据差距较大,使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疑惑不解。毕业生就业率造成了现实的“尴尬”。为消解这种“尴尬”,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现行的就业统计数据作为学校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委托第三方数据公司统计数据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参考,同时对学校报送的就业协议进行抽查,对弄虚作假者采取行政处理措施。从去年开始,高职教育界又采取了年度质量报告制度,主动向社会公开报告中国高职教育和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包括就业情况,得到了社会各界积极的反响。这至少说明,国家行政部门看到了问题、采取了措施、取得了成效。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不断创新。比如,是否可以借鉴国外的“跟踪制度”,把毕业生就业后3~5 年的职业发展情况纳入评价体系;是否可以专业化设计就业统计指标,分门别类地统计就业数据,如实向社会公布真实反映就业质量的数据分析报告;还可以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由独立的第三方公司进行专业统计分析,政府的责任就是对第三方进行资格认定,第三方依法开展统计活动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准确统计就业率、科学分析就业质量,这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职责,也是高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更是社会评价学校的重要标杆。我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高校就业率,努力让高校就业率的“尴尬”消除。(作者系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长、研究员)

(摘自《中国青年报》11月 19 日)

90 后实习生拒订盒饭折射出什么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讲述了一起实习生“拒订盒饭”事件:在一次电视台策划会上,导演对一位实习生说:“麻烦你开完会给大家订盒饭。”没想到实习生很认真地回答:“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订盒饭的事我不会做的。”是 90 后个体意识太强,还是职场规则太陈旧,抑或是大学对学生的职业化教育太过匮乏?实习生拒订盒饭折射出什么?本期话题就此进行探讨。【主打观点】大学生职业化不该由大学完成■熊丙奇

8

Page 9: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这名实习生拒订盒饭,其实是一个个体事件。但是,这起个体事件还是引发网络热议,显然是因其触动了大家的某处神经,有的本来就对 90 后群体有意见,认为他们个体意识太强,缺乏团队协作意识;有的则觉得职场太世俗,90 后在变,但职场陈规一成不变。其中有一个意见,似乎大家都比较赞同,就是现在的大学生职业化程度不高,不懂得职场规则,进而呼吁大学重视学生的职业化教育。这是一种貌似正确,但却既害大学教育,又害学生成长,还波及用人单位的观念。我赞成大学生应该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但并不认为大学生的职业化要全部在大学完成。通常来说,大学教育应包含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对于实行精英教育的大学,主要实行通识教育,而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技术本科、高等职业学校,则实行职业教育。近年来,我国所有大学在统一的就业率要求下,都特别关注学生的就业,学校的办学和学生的求学变得功利,具体表现在:通识教育课程被认为是无用课程,被压缩甚至砍掉;学生们关注的是工具性、技能性课程学习;相当多学生一进大学,就开始逃课实习;在不少大学,毕业这一年全部成为“就业年”。这样的大学教育,显然严重缩水,学生们的某些就业技能或许提高了,可是,他们却没有打好一个大学生应该打好的基础,一走上社会,用人单位就会对他们很是不满。可社会用人单位想过没有,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和大学生十分功利的?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人才需求方的用人单位的用人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用人单位能主动承担大学毕业生社会化、职业化的过程,而不是强调大学毕业生一出校园就特别“职业化”、“社会化”,情况有可能完全不同。笔者接触过多家世界 500强企业,他们对新进的大学毕业生都有“管理储备生”计划等帮助大学毕业生适应职业、适应社会的计划,具体而言,就是用两年时间,对新进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培训,让有经验的经理带教,帮助他们了解企业价值观,并熟悉企业相关岗位的要求。企业称这是自身的社会责任,但其实,他们是在为自己拥有长期的核心竞争力考虑。在我国,一个名校毕业生离开校园找工作,却去报一个技能培训班,会被嘲笑是“回炉”,认为是大学教育的失败可在国外,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名校本科生毕业之后,还有一段职业化过程,要么报考研究生,读一年或一年半课程(国外大学研究生,有相当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是我们这里的高学历,搞学术);要么就去上职业培训班,考一个职业证书。这样,大学按照其特色和传统进行教育,为学生打好基础,社会再在这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职业化,就相得益彰。正确认识大学教育的功能,让大学能坚持自己的特色办学,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如果把很多非教育的功能全部交给大学,把本该由社会用人单位完成的事也归学校,大学教育的变异是不可避免的,最终是大学教育、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多输。【我来补充】职场传统不妨与时俱进■张滢时代不同,年轻一代的观念与做法完全不同。90 后生长在自我的环境,个性飞扬,做出一些类似拒订盒饭的行为,并不那么难理解。但令人费解的是,新人进单位,用打水、打扫等工作来“锻炼”他们的职场“传统”却多年未变。用人单位应该给新人怎样的职业化教育?尤其是怎样进行职业能力以外的职业态度方面的教育?长久以来,我们都习惯于用自身接受过的职业态度教育施加在职场新人身上,例如,新人理应“打杂”,理应“少说话,多做事”,

9

Page 10: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而忽视了新人和整个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如今的 90 后,他们的家庭教育、成长环境、思维方式都与过去有着巨大的差别,他们固然有太过个性、过于自我的缺点,但不瞻前顾后、不左右逢源未必不是他们的优点。或许年轻人理应不计较,理应多学习,但为什么是年轻人做,而不是大家一起做,或者大家轮流做?这似乎是个小事情,但对新入职场的人而言,这关系到此后职业生涯的心态和行为,并影响之后的更多人。所以,用人单位的前辈们,不妨用宽容的心态,试着和 90 后一起改变。

(摘自《中国教育报》11月 21 日)

逾七成海外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    新华网北京11月18日电 来自留学服务中心的统计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81.84万人,有72.02%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记者18日在此间获悉,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8.62万人,与上年相比出国留学人数和留学回国人数分别增长19.32%和38.08%。据介绍,为了给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服务搭建双向选择的畅通平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将于11月24日在京举办首届“留学英才招聘会暨高端人才洽谈会”。本次招聘会将面向正在找工作的学成回国人员、已经回国工作准备寻求更好工作单位的留学人员以及即将回国的海外留学人员等。目前已报名参加招聘会的海外留学人员有1500人左右,其中逾八成具有海外硕士及博士学位。目前已登记注册参加招聘会及洽谈会的单位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在京中央企业;中国邮电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重点高校;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东华软件股份公司、北京东方冷翠国际技术有限公司等民营高科技企业。还有来自河北省、山西省、西安市、深圳市等近百家参展单位。共提供500多个岗位。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白章德说,2007年,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成立了首家国家级留学人才市场——中国留学人才市场,5年来通过学历学位认证、就业落户、档案存放等服务,在人才引进和留学回国人员就业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11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中有近11万留学人员享受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各项服务。中国农业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张海涛说,引进海外归国人员已成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2006年至今,学校引进的73位高层次人才中,从海外引进比例占85%,主要来自美英德日等国家;300名专任教师中,从海外招聘比例为三分之一。刚刚从美国归国的陈中博士表示,各项留学服务举措都体现了国家对高素质海归人才的重视和欢迎。我们也更加坚定回国工作的决心。据悉,首届留学英才招聘会暨高端人才洽谈会将于24日9时-16时在北京亮马河大厦会议中心三层紫金厅举办。招聘会相关通知已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的27个驻外使馆教育处(组)网站上进行发布,参展单位的招聘信息也将于会后在驻外使馆网站及中国留学英才网上进行宣传。

10

Page 11: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摘自《新华网》11月 18 日)

调查显示 45%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不对口近日,由北京市教委“大学生职业适应力拓展”项目出版的《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报告》发布,调查显示,57%的大学生毕业后变动工作两次以上。从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对口的情况看,对口的占 55%,不对口的占 45%。报告显示,入学专业满意度方面,24.75%对入学时的专业满意,17.53%不满意刚入学时的专业。

(摘自《中国青年报》11月 19 日)

浙江毕业生招聘会冷清 90 后大学生淡定“急煞”家长中新网杭州 11月 28 日电 (记者 汪恩民 实习生 罗雅迪)11月 28 日,2012 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浙江省(公益性)人才招聘大会在浙江省人才市场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用人单位摊位前,几乎没有求职者排队,并且记者随机采访的应聘者多为外地籍大学生。据介绍,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是为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的活动,对参会单位和高校毕业生一律提供免费服务。记者了解到,这次招聘会共有 100余家单位参加,推出了各类岗位 1600余个。但比起往年,今年的市场并不火爆,接待的 1500余人次应聘人员中,仅有 36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今天人太少了,大学生都到哪里去了?”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销售人员俞女士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不禁发问。她表示,这次招聘会对毕业生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从一早等到近中午,该公司才收到几份简历,其中外省学生占多数。浙江赞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聘人员裘兴中也向记者反映,没有多少人前来应聘,并且达成意向的也不一定会来,难招人的现象依然存在。记者看到,还未到中午,用人单位已陆续撤离。“差不多了,双休日可能会好一点,最多坐到一两点钟就走了。”浙江加捷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王小姐告诉记者,只有五六个人与该公司达成了初步意向。虽然这次招聘会的举办地在浙江,但记者采访的多数应聘者多为外地籍大学生。有些是因为恋爱的原因,有些是学校的原因,不过最大因素还是浙江对全国大学生的吸引力有增无减。湖北中医药大学医药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高玉晓告诉记者,家里人都十分支持她来杭州工作,从专业角度来看杭州无论是在管理体制还是发展前景方面都有较大优势。而从上海赶来杭州的徐哲也表示,他喜欢尝试在一线城市工作,已参加过两次招聘会。浙江省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孙学锋对于招聘会冷清、应聘者多为外省大学生的现象解释说,第一届 90 后应

11

Page 12: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届毕业生开始进入大众视线,应聘格局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外地学生来找工作目的性强,所以他们是积极的心态。”孙学锋表示,逐渐富裕的浙江人加上独生子女的双重作用下使许多浙江大学生坐等父母安排工作。“90 后大学生,尤其是浙江籍的 90 后大学生,有一部分宁可留在家里,也不愿意随便找份工作。有些学生甚至从未主动去找过工作。”孙学锋指出,如今各类招聘层出不穷,尤其是网投,这对传统市场招聘有一定的冲击。但是,传统市场的全面性以及面对面交流得到的锻炼是网投不能代替的。“在人才市场找工作对学生来说效率更高,更有针对性。”“这次招聘会是一个号召式的活动,主要目的是让社会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据孙学锋表示,今年不好的经济形势使就业有难度,招聘岗位比去年下降 10%—20%。而大学生却存在被动就业问题。“家长也着急,但学生自己不着急。这不是就业观的问题,是生活状态出现了偏差。”据悉,教育部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关于做好 2013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 699万人,比 2012 年增加 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摘自《中国新闻网》11月 29 日 作者/汪恩民)

理想如何照进现实 各国妙招应对毕业生就业困局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11月 17号,是国际大学生节,也叫“世界大学生节”。1946 年世界各国学生代表在布拉格召开一个全世界学生大会,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世界大学生节”。在这一天,各高校通常会举办一系列活动,比如:演出季、电影节、学术交流等等,但是今年这个节,有一些学生过得有点沉重。近日有条新闻说:江苏目前仍有 4万名 2012届毕业生未就业,而 201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马上启动,应届生比去年还多了 6千人。这么多毕业生等着找工作,鸭梨山大啊!不过眼下很多大公司、大企业都开始招聘了,下个周末,国家公务员考试也要开始了。不知道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同学们有什么打算?我们先来听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小陈的想法:小陈:对于我而言,因为我大学所选的专业就是我以后想要干的,想走的路,所以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会这么选择。但是对于有的人来讲,他们上大学就是为了弄到一纸文凭,子承父业。还有人去选择了考研,工作是挺难找的,况且有的面试单位还会对学校是否是 211 工程,是否是 985 工程要求得很严格,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也不一定非得是好学校才能有好学生。一说起大学生就业啊,真是“一脑门子官司”,有就业形势问题,有就业选择问题,还有就业心理问题……不知道在其他国家的毕业大学生是不是也有这么大的压力,也这么纠结?他们又在做着哪些就业准备呢?先来问问在英国读研究生的张闻,英国大学生有没有就业压力?张闻:现在英国的就业率处在近几十年以来的谷底,所以大部分公司不是裁员,就是维持现在的人员不变,对于刚刚毕业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来说,就业压力非常巨大。很多同学会选择临时做一些 Party time 工作来养活自己。另外,从学校角度上来说,现在英国的学校在不同程度上会推出一些相关就业的 workshop或相关课程,其中老

12

Page 13: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师会教你一些写简历的技巧,会根据你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你未来可能更适合走哪条职业发展道路。前两年在英国,政府还推行一项叫做“国家实习计划”,这个计划可以帮助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到企业里去实习 3个月,很多毕业生在实习完以后都能有机会获得全职工作。数据显示,英国这几年失业率有所下滑,不过张闻说,那是因为英国就业难,身边一些留学生已开始回国找工作了:张闻:我同学当中比较多的人是来自于欧盟的其他国家,比如德国、法国或者来自东欧,过去这些国家的同学选择留在英国的比例是非常高的,现在我发现起码我的班级当中几乎所有来自欧盟国家的当中都回到自己本国去就业,这也从另外一方面折射出现在在英国找工作非常困难。再来看看美国。记得奥巴马连任前最后一次就业率发布是 7.9%。不知道这个数字对美国大学毕业会有多大影响呢?《全球华语广播网》美国观察员庞哲介绍说,为了鼓励大学生就业,政府有不少激励措施:庞哲:美国学生就业问题在美国大学和研究生教育界当中一直都是非常受重视的项目,大学教委会一般都有专门的服务小组对学生在二年级到三年级时就进行辅导,而校园常常举办职业聚会,邀请一些有增聘员工计划的工商企业的人事部门来学校进行辅导,让学生熟悉应试、面试的过程程和怎样写简历,面试时的谈吐、仪表和表现等。很多学校也鼓励学生在校园参加工作,培养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规律经验,这些都会有利于学生毕业之后成为找工作时的录用价值。但是尽管如此近年来美国因为经济状况不好,找工作的难度还是非常大,很多学生就不得不再去继续读学位,等到经济环境稳定下来再找工作。同时由于劳工市场竞争也是日趋激烈,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因为担心工作根难找,有的就中途遇到就业机会时放弃完成学业,而提前参与一些对学位要求不高薪资低廉,但是相对稳定的工作。再回头说说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可能因为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也可能是大学生们眼光高、要面子的原因,特别希望第一份工作就能一步到位。《全球华语广播网》澳洲观察员刘珏就说,澳洲学生很实际,没那么高的要求:刘珏:在澳大利亚,我看到一个数据就说,到前年年末,澳大利亚青年的就业人数多出了 9万多人。在澳洲,当地很多雇主砍掉青年职员来节省他们成本。记者采访了一个即将毕业的澳洲当地大学生,他说我对自己的期望值并不高,刚开始能做一份简单的公司文秘之类的工作就已经很满意了,但是你要知道他是悉尼大学经济学的学士。在学校就业引导方面,我发现实践意识很强,他们会给学生灌输一种很好的思想,如果你想选择学术之路的话,你接下来要怎么走,你会考研究生、读博士,如果你想直接早点找工作的话,他们会把你专业跟社会实践课程所结合起来。今年中国的高校毕业生达到了创纪录的 680万人,占到全年新增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光听这个数字,就有点头大。不过,老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国家大学生节里,我们也祝福大学生朋友们未来能找到一份满意且适合自己的工作。

(摘自《中国广播网》11月 18 日)

熊丙奇:被“编制”编排的大学生困境清洁工岗位吸引大学生,背后的实质是,这些岗位有“事业编制”。所以,3000 大学生争相应聘的,其实不是清

13

Page 14: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洁工岗位,而是一个能解决户口、有社会保障、稳定的事业单位编制。有舆论认为大学生们没出息,难道一个编制就把自己的职业理想收买了?这种质疑忽视了一个现实:3000 大学生中,不知道有多少是有自己的职业理 想的,或者说有其他更为理想的职业选择的。我国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对于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来说,能找到一个工作就不错了。选择清洁工岗位的大学毕业生,无非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没有其他工作机会,觉得清洁工岗位虽然不理想,但好歹有份安稳的工作,如果他们有能考上公务员,或者应聘进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机会,恐怕不会把目光投向这不起眼的岗位的。二是与其他薪酬待遇不高、工作不太稳定的工作相比,清洁工岗位有一大优势,即有事业编制。这是目前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家长,比较在乎的。他们希望 自己的孩子,能找一份比较有保障的工作。前年就有一则新闻,说的是女儿拒当公务员,母亲跳楼自杀。对于有机关、事业编制的岗位来说,父母们往往看得比学生 重,即便学生不愿意去应聘,父母们会动员说服他们选择这些岗位。不妨设想,如果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改变,有更多就业岗位提供给大学生选择 ;不论何种就业岗位,没有所谓“编制”一说,都享有同等的社会福利,还会有多少学生选择清洁工岗位?还会有多少父母,以“编制”去劝诫学生?

其实,就业岗位存在“编制”一说,正是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首先,这造成就业岗位事实上的不平等,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社会附加 值,这就使我国的劳动岗位被分为三六九等,深刻影响社会的就业观。每年 700万的大学毕业生,仅仅盯着少数光鲜的、社会加值高的岗位,就业不难才怪。其次,岗位用以吸引人才的,不是本身的价值,而是附加价值。就像环卫部门的清洁工,如果没有所谓“事业编制”,照样有大学生应聘,这或可说明大 学生的就业观转变,同时他们的到来,可能为传统的环卫工作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可是,在这起招聘中,我们看不到清洁工岗位和环卫部门,有工作内涵的变 化,环卫部门只是在编制上,做足文章。这种招聘人才的思路,制造传统岗位吸引高学历人才的假象,并不利于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是人才和教育的双重浪费。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发展服务业——这是容纳大学毕业生最多的行业。虽然我国早在2002 年就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可 是服务业占 GDP 的份额,只有 40%多。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应该寻找发展服务业的积极对策,可是,出现在大家视野中的普遍做法,却是对一些传统岗位,附加 上户籍、编制等好处,这种权宜之计,让服务业的发展更为艰难——发展服务业,要求政府部门加大开放力度,推进平等竞争。高等教育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应该是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自由选择到社会各行各业,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各行各业的服务和发展水平,进一步为更 多大学生创造就业岗位。但眼下的情形则是,大学培养的学生,职业选择空间有限,选择职业,不是从职业本身角度,而是看重职业相关的户籍、编制、社会福利, 上岗之后,不能用自身所长实现职业发展,而是想着熬过一段时间,再到其他岗位。这就使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要形成高等教育和社会的良性循环,不能寄望学生和家长回归理性,不看重所谓“编制”而要有自身的职业规划——一定的就业观,必定是在一定的社会 环境中形成的,只要有“编制”在,有岗位之间的不平等社会福利保障在,就不可能让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抛开这些因素。与此同时,也严重阻碍多元就业渠道的形 成,限制学生的就

14

Page 15: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业选择,也让教育的发展之路越来越狭窄。因此,取消事业单位的所谓“编制”,剥离职业的社会附加职,才能让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平等竞争, 从根本上促进多元就业渠道的建设。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网》11月 21 日 作者/熊丙奇)

教育部要求:每 500 高校毕业生配 1 名专职人员根据教育部网站 24 日发布的关于做好 2013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今后高校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数量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不低于 1∶500。通知指出,2013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 699万人,比 2012 年增加 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要继续保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实现就业人数持续增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充分”。根据通知,各地各高校要在普遍开通就业信息网和使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基础上,积极推进毕业生信息和行业、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及时有效共享。力争网上和现场招聘活动的场次和需求信息数量高于往年。

(摘自《成都商报》11月 25 日)

报告显示中国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过度教育现象我国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过度教育现象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水平与他所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就出现了所谓的过度教育,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就出现了所谓的教育不足。在 17 日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 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中显示,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等原因,中国教育在整体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局部的过度教育。根据报告,在北京,以用人单位评判为标准估算出的过度教育发生率为 47.61%,以个人判断为标准估算出的过度教育发生率为 54.92%。过度教育是一种浪费,说明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同时,如果过度教育长期化,还会有很多负面的效应,特别是会增加劳动者对工作和收入的不满情绪,不利于人力资本潜能的发挥。因此,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减少教育过度现象,降低过度教育的程度,是需要加以正视的新课题。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劳动管理市场研究中心的测算,从行业层次看,过度教育发生率偏高的行业分别为金融保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业、国家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从地区看,东部和中部的过度教育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报告分析,部分职业、行业、地区发生较高的过度教育的诱因是多样的,从劳动力市场视角看,是因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非统一性,特别是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分割,使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程度加大,为追求更多的“分割性收益”,拥有较高实际教育年限的求职者向就业稳定、培训和晋升机会多、工作环境好、工资高的一级劳动力市场集聚,从而在劳动力市场中体现出高教育水平劳动力在部分职业、行业、所有制、区域“收敛”的态势,产业升级、技术变

15

Page 16: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迁及竞争增加了传统岗位上对高技术水平或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需求,加之当前就业弹性的不足,传统工作岗位被替代、高层次工作岗位的技术变迁引致了“挤兑现象”,从而使过度教育发生的概率增加,个人实际收益下降。报告强调,过度教育是众多国家经济发展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处在转型期的中国也不例外。产业升级、技术变迁、就业弹性不足等对过度教育的发生具有拉力作用,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过度教育的发生则构成了推力之势,推拉效应合力使我国当前的过度教育发生率处在高位阶段,尤其是在部分职业、行业、所有制和地区。但相对于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我国整体上还处在教育不足的阶段,社会对具有高技术水平和较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依旧有着旺盛的需求,因此,从长期看,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劳动力市场的完善,过度教育的发生率会逐渐减弱。

(摘自《人民网》11月 19 日 作者/赵婀娜)

新建本科也要重“学”■盛正发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更要关注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中包含着教育理念的创新。计划经济时代,教育是严格按上级要求来办学,办上级满意的教育,这是一种责任,经费由上级出,人才由上级用。精英教育时期学生学不学,政府都包用;在高等教育转型扩张时期,政府计划减少了,放开了,学校一下子没了方向,以为学校既不要向政府负责,也不要向学生负责,社会流行什么就办什么,学生学不学,学校照样扩大了规模;到了稳定发展时期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认识提高了,要求也提高了,学生、家长发现只有一张本科文凭并不是万能的,用人单位要看实实在在的能力,政府也开始意识到质量问题,学校既要对政府负责,又要对人民负责,近期政府按生均拔款,其实是把选择权逐步交给人民,如果没有学生来上学,学校的总体收入就减少,影响学校的生存发展,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可见,当前若是人民不满意,学生不愿来校学习,或学不好,新建本科院校的声誉乃至生存就要受到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学得好,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基本职能之一是人才培养,培养出服务于国家战略性高端产业和地方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对象是指向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学生会不会学,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以及科研上下功夫,非常必要,但传统上讲抓教学,我们往往首先把重心放在加强师资培养方面,以为只要教得好,就认为学生一定学得好,其中隐含着一种传统的教育理念——学生都是好教师教出来的,即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被动的受者当然,教得好,一般学得好,但如果在加强师资培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再加深一层,更多地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人才培养的效果就会更好。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学得好,是学校发展的支撑。新建本科院校的原有的学术型教师与学校应用型特征不相适应,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和实践能力。学生不但要在学校学,而且要在生产实践中学;不但要学会,而且要会学,以满足社会对终身教育和学习的要求,满足科技日新月异对人才能力提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学习和补充,积极运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情境体验、探究教学等方式,在“教中学”努力使教师成为教学舞台、实践舞台的优秀导演,学习好扎实的专业理论和熟练的岗位技能,以支撑学校的可持续

16

Page 17: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学得好,决定学校发展的方向。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许多是从专科领导就地升职而来,还有一部分是从行政机关空降,他们长期在专科学校或行政机关学习和工作,个别甚至没有上过正规的本科,要办好一个本科大学,更何况是要办好一所我国新时期的新型本科,确实有点难,这就需要领导以开放的思想,务实的作风,保持学习的愿望和热情,不断加强学习和探索。教育部已经举办了多期新建本科院校书记、校长培训班,各校要以此为契机,继续发挥学习型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各自学校的地方环境和历史传统,在学习中不断思考,摒弃惯性思维,在丰富多彩的高等教育环境中寻找各自的立足点,引领学校各安其位、不断发展。大学的发展,关乎人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面对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要始终重视“人”力,重视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的学习力,把大学的发展规律与各地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生命力。(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摘自《中国教育报》11月 26 日)

本科高校加快退出高职教育本报讯(记者陈强)为推动高职院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支持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本科高校加快退出高职教育。从 2014 年起,重点建设高校除特殊需求外不再安排高职教育招生计划。2013 年起,已有 4届本科毕业生的一般本科高校按照每年不低于 20%的比例调减高职招生计划,其他本科高校逐年压缩高职教育招生计划。本科高校除农林、医药卫生等特殊专业外,不再招收成人专科学生。同时,提高高职来自中职的生源比例。从 2013 年起,由高职院校组织“中期选拔”,从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完成二年级学业的学生中选拔部分学生进入高职学习;扩大中职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试就读高职院校试点范围,加强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医药卫生、农林牧渔等产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的培养。该《意见》的最大亮点在于对高职招生办法的改革。从 2013 年起,改变 5 年制高职由省统一划定录取线的办法,由高职院校根据不同地区生源情况,和区 /市教育局协商确定录取线,并自主确定生源计划和招生专业。支持高职院校与省内外中职学校联合举办 5 年制高职教育,自主确定生源计划和招生专业。允许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学生或社会人员,在省教育考试院统一指导和组织下,单独组织考试招收成人专科学生。支持高职院校在工业园区、开发区或大中型企业举办分校、教学点和培训中心。对于通过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高职院校,在招生时可开展注册入学试点。根据《意见》精神,福建将扩大“专升本”办学规模,争取到 2015 年高职“专升本”比例提高至 20%。允许获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的高职毕业生免试入读一般本科高校。此外,还将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和联合培养专业硕士试点。在工学、医学、农林和艺术类等领域,支持校际联合开展“3+2+2”(3 年制高职+2 年本科+2 年硕士)、“5+2+2”培养专业硕士试点(5 年制高职+2 年本科+2年硕士),联合开展“3+4”(3 年制高职+4 年本硕连读)、“5+4”(5 年制高职+4 年本硕连读)专科起点本硕连读试点。

17

Page 18: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福建将继续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改革试点和招工招生一体化改革试点。支持艺术、体育等高职院校扩大 5 年制高职教育办学规模。支持高职院校在制造、电子信息、土建、水利、医药卫生、农林牧渔、轻纺食品、旅游、工艺美术、师范教育等建设一批 5 年制办学示范专业群。争取到 2015 年,高职生源的 40%来自中职。支持高职院校与大中型企业面向具有高中学历毕业生或企业中级工及以上在职员工,开展招工招生一体化改革试点。《意见》要求各地加大对高职院校办学支持力度,提高生均拨款水平。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到 2015 年,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生均年预算内拨款水平原则上不低于 8000元;一般高职院校原则上生均拨款水平达到 6000元以上,有困难的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 30%。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给予民办高职院校一定补助。省市财政从每年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 30%中提取一定比例设立高职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高职院校开展示范性高职院校、师资培训、专业带头人、示范专业、教材、实训基地、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和用于贴息化债。

(摘自《中国青年报》11月 19 日)

本科高校退出高职教育有三大好处 “本科高校加快退出高职教育”,这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的《关于支持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要求。从 2014 年起,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除特殊需求外,将不再安排高职教育招生计划。2013 年起,已有 4届本科毕业生的一般本科高校,按照每年不低于 20%的比例调减高职招生计划,其他本科高校逐年压缩高职教育招生计划。本科高校除农林、医药卫生等特殊专业外,不再招收成人专科学生。(详见 11月 19 日《中国青年报》)福建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让本科高校退出高职教育有 3 大好处:一是有利于适度扩大本科教育的规模,满足越来越多的学生上本科的需求。以往本科高校的容量有限,随着高职的退出,本科教育的资源自然就多了。二是有利于引导学校按各自的办学定位分类发展,有序竞争,本科院校就集中精力办本科教育,高职院校就集中精力办职业教育。三是有利于高职院校拓展生存空间,缓解生源不足的问题。过去人们往往冲着本科院校的名声去就读该校的职业教育,使得纯粹的高职院校面临被挤压的境地。这位负责人指出,一些本科高校之所以存在 3 年制的高职高专教育,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高等教育资源比较紧缺的情况下,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尽量让高校多招生,允许开展多层次的教育;二是近 10 年来福建不少高校由专科升格为本科,这需要经历一个“专科专业逐渐减少、本科专业逐渐增多”的过程。如今,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具备了调整的条件,所以福建省才作出“本科高校加快退出高职教育”的决定。

(摘自《中国青年报》11月 26 日)

为 80 后青年教师把脉当前,80 后青年教师已成为中国高校的一支生力军。这个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不断发展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被称为“特别一代”的青年教师群体,有着怎样的特点?有着怎样的思想与生活状态?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准确把握其成长规律,才能为 80 后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18

Page 19: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80 后青年教师思想现状■80 后青年教师的主流状况 80 后青年教师大多学历层次高、综合素质强,在职业选择多样化背景下,能够选择高等教育作为自己的职业,说明其对教育事业有感情、有向往。同时,当前进入高校工作门槛很高,竞争激烈,青年教师能够在激烈的就职竞争中脱颖而出,说明其有能力、有水平。从实际来看,80 后青年教师思想主流积极向上,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工作热情高、创新意识强,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能够较快地进入工作角色,迅速成长为各自领域的骨干力量。■80 后青年教师的思想特点 80 后青年教师主体为高级知识分子,具有相对独立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强的自我塑造、自我教育能力。思想解放、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同时又有着广泛的接收信息渠道。当然,毋庸讳言,由于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加上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增大,80 后教师中也存在“重业务轻政治”、“重个人轻集体”、“重科研轻教学”等现象。■80 后青年教师的现实需要 80 后青年教师大多处于事业和人生的起步阶段,职称和职务相对较低,工资收入和资源掌握极其有限,课题申请、职称晋升和结婚、买房、子女升学、赡养老人等现实问题压力很大。特别是与大学毕业后从事某些高收入行业的同龄人相比,经济收入和生存状态的反差常常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社会认知。如何让 80 后青年教师健康成长■转变说教式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者与 80 后青年教师沟通,应紧密结合其思想特点,切实转变“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传统说教式、灌输式方法,可采用座谈研讨、辅导报告、视频观摩、网上学习、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理论教育的吸引力。要注意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对于大多数 80 后青年教师,应强化日常学习教育;对于学成归国的青年教师,应开展专项集中培训。■重实践锻炼 要把社会实践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效载体,积极创造条件支持 80 后青年教师广泛参加生产劳动、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校情,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身教”重于“言传” 80 后青年教师思想相对成熟,对他们而言,“言传”的影响远不及“身教”来得深刻。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重视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积极树立教师身边的典型,让广大 80 后青年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实事求是地树立和宣传榜样,务必做到“树得起,立得住”;应主动适应 80 后青年教师获取社会资讯方式的转变,积极运用现代手段塑造和传播榜样形象,强化典型示范成效。■充分利用新兴媒体 网络、手机、微博等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影响日益深刻。包括 80 后在内的高校青年教师是各种新兴媒体的主要追捧者与使用者。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自己必须主动加强对新兴媒体的研究、建设与管理,才能构建起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帮助解决切身难题 为切实改善 80 后教师成长发展的制度环境、提高他们职业发展的能力水平,营造良好氛围;为不断改善他们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医疗保障等,使其劳动价值得到合理体现鼓与呼;要密切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缓解压力;更要千方百计为他们解决住房和子女入托上学等实际困难,帮助解除后顾之忧。

19

Page 20: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总之,做好 80 后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为他们解决难题,才能为其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摘自《中国青年报》11月 21 日)

于丹在北大被轰事件调查:“心灵鸡汤”喝多也会反胃于丹在北大昆曲雅集上发言被轰下台,近日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即使国人在公共场合的素养常被诟病,但这事儿摆在今天中国大多数公共场合也算罕见。据微博爆料,在昆曲艺术盛宴这一典雅庄重的场合,当台下好多观众还沉浸在昆曲的优雅中,呼唤着让老艺术家返场和讲话的时候,于丹却地被主持人“隆重”邀请上台代表观众发表感言,引发了观众席中不少“下去吧”“你没资格代表我们”等话语甚至是粗口。不过,在之后的网络传播上,此事被渲染成全场喊“滚”,接连又演绎成对北大精神、北大学子的质疑。需要解释的是,北大百年讲堂一直是商演的固定场所,这场演出是皇家粮仓举办的商演且公开售票,谁都可以买票,所以场内观众不会只有北大学生,而是广泛的社会群体,其中一定不乏昆曲戏迷。

20

Page 21: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当一排堪称昆剧史上“镇国之宝”的老艺术家们即将离场,当观众内心充满了对昆曲的倾慕和神往之时,有现场观众后来描述成“台下只闻呼吸的安静”,此时无声胜有声,任何解说都画蛇添足,甚至成了一种不合时宜,结果就是让观众愤怒。于丹曾因为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庄子》而受到一些观众的追捧,同时也因为解读经典被批,“解毒于丹”之类的意见近来不绝于耳。对照一下,就不难明白她在北大昆曲雅集的遭遇,大众不会因为读不懂经典,就愿意简单地把神圣高雅的传统文化变成时尚的大众文化,在没有“心灵鸡汤”的年代,《论语》《庄子》照样流传了千年而不朽。一些文化人愿意承担用经典著作来启蒙大众的责任,勇气可嘉,但原本的经典不能被商业化、世俗化。这是个开放的社会,于丹有讲孔孟之道的自由,但“心灵鸡汤”式的解读不能被无限扩大、泛滥下去。对《论语》等经典的解读要怀有敬畏之心,如果生搬硬套地加入自己的人生感悟,随心所欲地把《论语》里浓缩的三五个字扩展成数百字见树木不见森林,缺少了文化内涵,让人疲惫地读完更感到茫然。中国传统写意山水画讲究三七开,画不能画满,至少要留三分白,给人留出遐想的空间。其实做事做人都是这样,俗话“话说三遍淡如水”,“心灵鸡汤”喝多了也是要反胃的。(记者赵文君) 

(摘自《新华网》11月 22 日 作者/赵文君)

从于丹北大被哄说开:文化名人不是到处撒的胡椒面最近,网上和报端关于于丹的负面新闻多了起来,使得她在央视百家讲坛上所积累的形象有所受损。几天前,在北大百年讲堂的一场昆曲名角的演出上,于丹的出场被哄而不尴不尬退下,一时占据了报端的一隅。由于事发在北大越发引人注目,由此北大连带着吃“瓜落儿”。一时间,众说纷纭,对于于丹,力挺者和拍砖者,兼而有之,以至拔出萝卜带出泥,涉及尊重与文明,甚至将蔡元培老先生的话“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抻了出来,主办方还说出了“网络暴力”……雨打芭蕉,都向着于丹抛洒而来;五色杂陈,都在尽情地自话自说。其实,这个时代,是大众最愿意拿名人开涮的时代。但是,不要以为大众朝云暮雨,是一会儿狂捧一会儿狠贬的变色龙。大众的选择,往往隐含着大众文化中既定的审美取向和道德标准,尽管这样的取向和标准有时候摇摆不定。这一次,大众选择了于丹,不能说大众对于于丹是出于羡慕嫉妒恨,也不能说活该于丹倒霉催的偏偏要出席这样的一场演出而惹出无端是非。醋打哪儿酸的,盐打哪儿咸的,总有一定的规律,脚上的泡都是走出来的。名人,尤其是文化名人走出书斋和象牙塔而粉墨登场走向大众文化的舞台,就一定如演员一样,总会有盛有衰地潮起潮落,不可能总有光鲜的“挑帘好”,而不能有被喝倒彩儿的时候。这样的规律,相信会给不仅于丹而是更多聪明的文化明星一个有益的提示。于丹为这个社会奉献了很多的“心灵鸡汤”,做出了她独有的贡献,并不能因为是“心灵鸡汤”就遭否定。鸡汤毕竟不是白开水,更不是毒药。只是鸡汤总有喝腻的时候。大众文化就是这样东边日头西边雨,在转瞬之间寻找着下一个追捧的新偶像,就像在转瞬之间找一个开涮的对象一样。被追捧和被开涮,都是走出传统课堂和书斋而步入新媒体前沿的文化名人必须付出的代价。因此,文化名人要明白,自己只是大众文化旋转机器的齿轮之一。他们所咬合的与其说是自己的专长文化,不如说是大众文化对这些文化的兴趣、利用和颠覆。大众文化成为了一种生产,便也就把文化名人置放在了一个生产的机

21

Page 22: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制里,可以以包装制造任何明星的方式,包装制造出文化英雄捧上云端,也可以将其作为商品在有效期外打折出售乃至颠覆于脚下。因此,此次在北大百年讲堂的遭遇,于丹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文化名人。文化名人需要有自知之明,自己即便再学有专长,哪怕是学富五车,也不可能包打天下,遇水搭桥,见山开路,处处逢凶化吉。文化名人不是万金油,可以随便搽;不是胡椒面,可以到处去撒。于丹此次马失前蹄,表面上看是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其实质是对自己估量失准,即使你精通昆曲,面对的毕竟不是你的专业所长,实在没有必要做这种可有可无的点缀。在新媒体时代,文化当然不必再皓首穷经,青卷黄灯,固守书斋,当然可以借助网络和电视,让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融合而彼此互惠,也可以成为文化产业链环中的一种而使买卖双方受益。但是,需要警惕和自律的是,无论金钱的诱惑还是友情驱使,或是商家灿若莲花的游说,有些地方,文化名人是要慎行的。并不是说那些地方一定是陷阱但有可能是被利用的泥塘。而我们有些文化名人容易将这泥塘误以为是席梦思软床。因为,我们的文化名人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正如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者鲍德里亚所说的那样:在这样的时代里,“所有事物都暴露在信息的残酷无情的光芒里。”他说的“光芒”尤为值得注意,我们常常被这样的光芒所误,甚至所刺伤,却极愿意飞蛾扑火一般投向它。(人民日报海外版 肖复兴)

(摘自《新华网》11月 26 日 作者/肖复兴)

到底谁背叛了科研?近日,中科院数学所一名导师在科学网上发博,“控诉”自己学生对科研的背叛。这名学生放弃在导师看来很有潜力的学术研究,转投到北京一所中学当教师,令他十分痛心。他在博文中校与科技机构经费分配极不合理.少数特权者占有大量资源,各种基金重叠分配.而身缠多金的‘学术带头人’却常常只是‘学术捎客’,弄了钱让下面的年轻人干活,自己挂名。国家应当更多关心那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小博士’们的疾苦,给他们创造安心工作的条件,他们才是科研的主力。再强调一次,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贫富悬殊一点不比社会上轻。” 这也是我国大学、科研机构无法培养出优秀人才,也无法出一流的创新成果的根本原因。我国早在 2007 年,就已经成为世界上发表科技论文最多的国家,但这些论文,有相当部分是为了应付评审职称、完成考核、对付课题验收的垃圾论文,几乎没有任何学术价值,甚至被一些院士也斥责为“垃圾”。要改变这种现象,不能再给学生谈学术理想的大道理,而应该切实推进制度改革,建立以学术管理、教育管理为本的现代学校制度和现代科研制度,坚持以学术标准评价学者贡献,以学术原则处理学术问题。如果不改革学术管理体系,大学和科研机构

22

Page 23: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是难以吸引有理想的优秀人才的,就是人才进入,也会快速被体制化。写道,一天,他突然跟我说,毕业后他想去银行,或者到中学当教师。他还告诉我,他已经考过会计师。我大吃一惊,但以为是年轻人一时头脑发热。几次争辩后,我甚至义正辞严地对他说:“你就死了这条心罢,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但学生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 “背叛科研”,导师这样的“定性”太情绪化了。每个人都有选择是从事科研,还是去做其他工作的自由,谈不上“背叛”,在国外大学,某个教授觉得当教授厌倦了,放弃做教授,去当卡车司机,或者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是很正常的。这名学生放弃被导师看好的科研,去做教师,也未尝不可,说不定多年之后,他会成为一名十分优秀的教师,而即便他干教育没干出什么名堂,只要是他自身的选择,也就无可厚非——没有人能安排别人的命运。而这名青年学者放弃科研,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则反映出这其中的严重不正常,这有两方面问题,一是我国大学大学教授们,还以道德视角来看待科研,而不是尊重年轻人的选择,并想办法改变科研环境来吸引年轻人;二是对于我国的科研环境,社会弥漫这失望情绪,这名科研苗子的放弃行动,再次触痛了大家的“脆弱神经”。在笔者看来,我国科研环境的恶化,某种程度就在于没有从青年人的学术成长角度来关心他们的发展,给他们平等的学术发展空间,,我国大学就曝出过因学生选择出国留学,而不选择呆在国内课题组而导致导师、学生反目成仇的新闻。这给人的感觉是,导师此前对学生的千般好,都是为了他来日为本人所在课题组做出贡献。而作为育人的机构,培养的人才,是应该为全社会所用的。 在大学里,目前青年教师处于学术的最底层,他们做最辛苦的研究,可是,却很难以第一申请者去申请课题,做出科研成果之后,也很难署名为第一作者,他们所需要做的是,在年轻时默默为导师、课题负责人做“嫁衣”,等待媳妇熬成婆,才能出人头地,同时在自己身上上演以前导师的故事。这种由导师出面张罗课题,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博士生,一心研究写论文,把课题组打造成制造“学术成果”的流水线。这种模式,是很令年轻教师和学生对学术失望的,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学术利益,而非对学术的执着追求,进而也就会放弃自己的学术理想,选择做其他事。也许在导师看来,这是他们自毁前程,可是,站在学生角度,说不定他们认为自己终于逃脱这种令人万分失望的学术环境,不再以学术为名干着利益交换的勾当是种解脱呢。 这是科研管理行政化、功利化的结果。由行政主导的科研资源配置体系,首先往往看重学者的头衔、身份,而不是一名学生的真实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所以,进入学术体系,每个人都想着怎样早日搞到学术头衔,而要获得学术头衔,就得按现在的学术体系,跟在到导师身后身体课题、学术公关;其次,处理学术问题,往往不是按照学术原则,通常按照利益原则,比如,某没有头衔的年轻教师,整个课题申请报告全是他撰写的,但他必须请来一个“学术大腕”作为第一申请者,才可能增加中标机会;某个科研成果,也是由年轻教师、学生完成的,导师根本没有多大贡献,但得把导师作为第一作者。这样的学术环境,已经让学术尊严完全丧失,何谈学术理想呢? 这名导师也对自己进行了了反思,在所有反思的内容中,我认同他的如下意见,“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与科研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目前高而是空谈科研理想和道德。不是这名青年背叛科研,而是科研背叛了学术尊严。或许这名导师确实爱才,觉得出一名科研苗子实在太难得,可都他是否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名学生做出放弃科研的选择?虽然这名导师在博客中称曾对学生说:“我既不要你跟我做,也不要你做与我有关的题目。但你天生就是做科研的材料,不能自暴自弃。”但不容否认的现实是,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教授,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打工仔”的。此前我国大学就曝出过因学生选择出国留学,而不选择呆在国内课题组而导致导师、学生反目成仇的新闻。这给人的感觉是,导师此前对学生的千般好,都是为了他来日为本人所在课题组做出贡献。而作为育人的机构,培养的人才,是应该为全社会所用的。

23

Page 24: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在大学里,目前青年教师处于学术的最底层,他们做最辛苦的研究,可是,却很难以第一申请者去申请课题,做出科研成果之后,也很难署名为第一作者,他们所需要做的是,在年轻时默默为导师、课题负责人做“嫁衣”,等待媳妇熬成婆,才能出人头地,同时在自己身上上演以前导师的故事。这种由导师出面张罗课题,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博士生,一心研究写论文,把课题组打造成制造“学术成果”的流水线。这种模式,是很令年轻教师和学生对学术失望的,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学术利益,而非对学术的执着追求,进而也就会放弃自己的学术理想,选择做其他事也许在导师看来,这是他们自毁前程,可是,站在学生角度,说不定他们认为自己终于逃脱这种令人万分失望的学术环境,不再以学术为名干着利益交换的勾当是种解脱呢。这是科研管理行政化、功利化的结果。由行政主导的科研资源配置体系,首先往往看重学者的头衔、身份,而不是一名学生的真实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所以,进入学术体系,每个人都想着怎样早日搞到学术头衔,而要获得学术头衔,就得按现在的学术体系,跟在到导师身后身体课题、学术公关;其次,处理学术问题,往往不是按照学术原则,通常按照利益原则,比如,某没有头衔的年轻教师,整个课题申请报告全是他撰写的,但他必须请来一个“学术大腕”作为第一申请者,才可能增加中标机会;某个科研成果,也是由年轻教师、学生完成的,导师根本没有多大贡献,但得把导师作为第一作者。这样的学术环境,已经让学术尊严完全丧失,何谈学术理想呢?这名导师也对自己进行了了反思,在所有反思的内容中,我认同他的如下意见,“,我国大学就曝出过因学生选择出国留学,而不选择呆在国内课题组而导致导师、学生反目成仇的新闻。这给人的感觉是,导师此前对学生的千般好,都是为了他来日为本人所在课题组做出贡献。而作为育人的机构,培养的人才,是应该为全社会所用的。 在大学里,目前青年教师处于学术的最底层,他们做最辛苦的研究,可是,却很难以第一申请者去申请课题,做出科研成果之后,也很难署名为第一作者,他们所需要做的是,在年轻时默默为导师、课题负责人做“嫁衣”,等待媳妇熬成婆,才能出人头地,同时在自己身上上演以前导师的故事。这种由导师出面张罗课题,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博士生,一心研究写论文,把课题组打造成制造“学术成果”的流水线。这种模式,是很令年轻教师和学生对学术失望的,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学术利益,而非对学术的执着追求,进而也就会放弃自己的学术理想,选择做其他事。也许在导师看来,这是他们自毁前程,可是,站在学生角度,说不定他们认为自己终于逃脱这种令人万分失望的学术环境,不再以学术为名干着利益交换的勾当是种解脱呢。 这是科研管理行政化、功利化的结果。由行政主导的科研资源配置体系,首先往往看重学者的头衔、身份,而不是一名学生的真实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所以,进入学术体系,每个人都想着怎样早日搞到学术头衔,而要获得学术头衔,就得按现在的学术体系,跟在到导师身后身体课题、学术公关;其次,处理学术问题,往往不是按照学术原则,通常按照利益原则,比如,某没有头衔的年轻教师,整个课题申请报告全是他撰写的,但他必须请来一个“学术大腕”作为第一申请者,才可能增加中标机会;某个科研成果,也是由年轻教师、学生完成的,导师根本没有多大贡献,但得把导师作为第一作者。这样的学术环境,已经让学术尊严完全丧失,何谈学术理想呢? 这名导师也对自己进行了了反思,在所有反思的内容中,我认同他的如下意见,“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与科研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目前高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与科研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但目前高校与科技机构经费分配极不合理. 少数特权者占有大量资源, 各种基金重叠分配. 而身缠多金的‘学术带头人’却常常只是,我国大学就曝出过因学生选择出国留学,而不选择呆在国内课题组而导致导师、学生反目成仇的新闻。这给人的感觉是,导师此前对学生的千般好,都是为了他来日为本人所在课题组做出贡献。而作为育人的机构,培养的人才,是应该为全社会所用的。 在大学里,目前青年教师处于学术的最底层,他们做最辛苦的研究,可是,却很难以第一申请者去申请课题,做出科研成果之后,也很难署名为第一作者,他们所需要做的是,在年轻时默默为导师、课题负责人做“嫁衣”,等待媳妇熬成婆,才能出人头地,同时在自己身上上演以前导师的故事。这种由导师出面张罗课题,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博士生,一心研究写论文,把课题组打造成制造“学

24

Page 25: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术成果”的流水线。这种模式,是很令年轻教师和学生对学术失望的,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学术利益,而非对学术的执着追求,进而也就会放弃自己的学术理想,选择做其他事。也许在导师看来,这是他们自毁前程,可是,站在学生角度,说不定他们认为自己终于逃脱这种令人万分失望的学术环境,不再以学术为名干着利益交换的勾当是种解脱呢。 这是科研管理行政化、功利化的结果。由行政主导的科研资源配置体系,首先往往看重学者的头衔、身份,而不是一名学生的真实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所以,进入学术体系,每个人都想着怎样早日搞到学术头衔,而要获得学术头衔,就得按现在的学术体系,跟在到导师身后身体课题、学术公关;其次,处理学术问题,往往不是按照学术原则,通常按照利益原则,比如,某没有头衔的年轻教师,整个课题申请报告全是他撰写的,但他必须请来一个“学术大腕”作为第一申请者,才可能增加中标机会;某个科研成果,也是由年轻教师、学生完成的,导师根本没有多大贡献,但得把导师作为第一作者。这样的学术环境,已经让学术尊严完全丧失,何谈学术理想呢? 这名导师也对自己进行了了反思,在所有反思的内容中,我认同他的如下意见,“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与科研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目前高‘学术捎客’ 近日,中科院数学所一名导师在科学网上发博,“控诉”自己学生对科研的背叛。这名学生放弃在导师看来很有潜力的学术研究,转投到北京一所中学当教师,令他十分痛心。他在博文中写道,一天,他突然跟我说,毕业后他想去银行,或者到中学当教师。他还告诉我,他已经考过会计师。我大吃一惊,但以为是年轻人一时头脑发热。几次争辩后,我甚至义正辞严地对他说:“你就死了这条心罢,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但学生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 “背叛科研”,导师这样的“定性”太情绪化了。每个人都有选择是从事科研,还是去做其他工作的自由,谈不上“背叛”,在国外大学,某个教授觉得当教授厌倦了,放弃做教授,去当卡车司机,或者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是很正常的。这名学生放弃被导师看好的科研,去做教师,也未尝不可,说不定多年之后,他会成为一名十分优秀的教师,而即便他干教育没干出什么名堂,只要是他自身的选择,也就无可厚非——没有人能安排别人的命运。 而这名青年学者放弃科研,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则反映出这其中的严重不正常,这有两方面问题,一是我国大学、大学教授们,还以道德视角来看待科研,而不是尊重年轻人的选择,并想办法改变科研环境来吸引年轻人;二是对于我国的科研环境,社会弥漫这失望情绪,这名科研苗子的放弃行动,再次触痛了大家的“脆弱神经”。 在笔者看来,我国科研环境的恶化,某种程度就在于没有从青年人的学术成长角度来关心他们的发展,给他们平等的学术发展空间,而是空谈科研理想和道德。不是这名青年背叛科研,而是科研背叛了学术尊严。或许这名导师确实爱才,觉得出一名科研苗子实在太难得,可都他是否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名学生做出放弃科研的选择? 虽然这名导师在博客中称曾对学生说:“我既不要你跟我做,也不要你做与我有关的题目。但你天生就是做科研的材料,不能自暴自弃。”但不容否认的现实是,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教授,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打工仔”的。此前, 弄了钱让下面的年轻人干活, 自己挂名。 国家应当更多关心那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校与科技机构经费分配极不合理.少数特权者占有大量资源,各种基金重叠分配.而身缠多金的‘学术带头人’却常常只是‘学术捎客’,弄了钱让下面的年轻人干活,自己挂名。国家应当更多关心那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小博士’们的疾苦,给他们创造安心工作的条件,他们才是科研的主力。再强调一次,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贫富悬殊一点不比社会上轻。” 这也是我国大学、科研机构无法培养出优秀人才,也无法出一流的创新成果的根本原因。我国早在 2007 年,就已经成为世界上发表科技论文最多的国家,但这些论文,有相当部分是为了应付评审职称、完成考核、对付课题验收的垃圾论文,几乎没有任何学术价值,甚至被一些院士也斥责为“垃圾”。要改变这种现象,不能再给学生谈学术理想的大道理,而应该切实推进制度改革,建立以学术管理、教育管理为本的现代学校制度和现代科研制度,坚持以学术标准评价学者贡献,以学术原则处理学术问题。如果不改革学术管理体系,大学和科研机构是难以吸引有理想的优秀人才的,就是人才进入,也会快速被体制化。‘小博士’们的疾苦, 给他们创造安心工作的条件, 他们才是科研的主力。 再强调一次, 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贫富悬

25

Page 26: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殊一点不比社会上轻。”近日,中科院数学所一名导师在科学网上发博,“控诉”自己学生对科研的背叛。这名学生放弃在导师看来很有潜力的学术研究,转投到北京一所中学当教师,令他十分痛心。他在博文中写道,一天,他突然跟我说,毕业后他想去银行,或者到中学当教师。他还告诉我,他已经考过会计师。我大吃一惊,但以为是年轻人一时头脑发热。几次争辩后,我甚至义正辞严地对他说:“你就死了这条心罢,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但学生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 “背叛科研”,导师这样的“定性”太情绪化了。每个人都有选择是从事科研,还是去做其他工作的自由,谈不上“背叛”,在国外大学,某个教授觉得当教授厌倦了,放弃做教授,去当卡车司机,或者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是很正常的。这名学生放弃被导师看好的科研,去做教师,也未尝不可,说不定多年之后,他会成为一名十分优秀的教师,而即便他干教育没干出什么名堂,只要是他自身的选择,也就无可厚非——没有人能安排别人的命运。 而这名青年学者放弃科研,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则反映出这其中的严重不正常,这有两方面问题,一是我国大学、大学教授们,还以道德视角来看待科研,而不是尊重年轻人的选择,并想办法改变科研环境来吸引年轻人;二是对于我国的科研环境,社会弥漫这失望情绪,这名科研苗子的放弃行动,再次触痛了大家的“脆弱神经”。 在笔者看来,我国科研环境的恶化,某种程度就在于没有从青年人的学术成长角度来关心他们的发展,给他们平等的学术发展空间,而是空谈科研理想和道德。不是这名青年背叛科研,而是科研背叛了学术尊严。或许这名导师确实爱才,觉得出一名科研苗子实在太难得,可都他是否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名学生做出放弃科研的选择? 虽然这名导师在博客中称曾对学生说:“我既不要你跟我做,也不要你做与我有关的题目。但你天生就是做科研的材料,不能自暴自弃。”但不容否认的现实是,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教授,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打工仔”的。此前这也是我国大学、科研机构无法培养出优秀人才,也无法出一流的创新成果的根本原因。我国早在 2007 年,就已经成为世界上发表科技论文最多的国家,但这些论文,有相当部分是为了应付评审职称、完成考核、对付课题验收的垃圾论文,几乎没有任何学术价值,甚至被一些院士也斥责为“垃圾”。要改变这种现象,不能再给学生谈学术理想的大道理,而应该切实推进制度改革,建立以学术管理、教育管理为本的现代学校制度和现代科研制度,坚持以学术标准评价学者贡献,以学术原则处理学术问题。如果不改革学术管理体系,大学和科研机构是难以吸引有理想的优秀人才的,就是人才进入,也会快速被体制化。

(摘自熊丙奇博客)

自主招生不需要年年有“新政”(自主招生季又要到来。最近媒体的消息令很多家长和学生十分焦虑——复旦大学的水平测试“千分考”要分为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清华大学的七校联考将调整考试科目和时间;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和清华的“领军计划”,要求被推荐者的学业成绩列学校前 1%。近年来,每年的自主招生都会出现“新政”。比如,2010 年,清华等推出五校联考;2011 年,出现“北约”、“华约”、“同盟”三大联考;2012 年,复旦、南开退出“北约”,与此同时,“华约”的考试科目进行调整。从积极角度理解,“新政”体现了学校的与时俱进,以及对自主招生模式的“探索”,可是,对于影响面甚广的教育考试政策,是不宜这般年年变化、年年调整的。在国外,一项教育决策一经推出,往往会维持很长时间,而且,为让公众适应新政策,会给出一段的适应期。这可

26

Page 27: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避免由于政策变化造成的公众焦虑和不公平问题。而为了让决策经得起实践考验,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会广泛听取意见,而且会提交议会讨论、审议。我国自主招生政策的变化,根源在于自主招生决策的随意性。2003 年,有 22 所学校获得自主招生试点资格,当年就开始自主招生,可是,为什么是这 22 所学校?这些学校的自主招生程序应该如何设计才能起到自主招生改革的效果?教育主管部门根本没有听取任何意见就拍板决策。这带来的问题是,自主招生改革一上路就走偏,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将自主招生和高考集中录取嫁接,参加学校自主招生测试,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还被要求参加高考、填报志愿,且把该校填报在 A志愿或者第一志愿,高考成绩达到该校的承诺优惠条件方可被录取。这样的程序设计使得自主招生变异为学校“抢生源”的手段,且没有打破原有的单一分数评价体系。所谓的自主招生,不过是给学生一定的高考录取优惠,并不是学生和学校间的双向选择。此后各高校各自为政的自主招生测试、北大推出的“校长实名推荐”、清华推出的“领军计划”都被质疑为学校抢生源,甚至三大联考的出现,也被认为是高校“集团圈地”抢生源。而自主招生的“新政探索”,某种程度说,是对一开始就“走偏”的政策的纠偏,但效果并不理想。如果从自主招生推出起,我国教育部门就广泛听取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从落实高校自主权、扩大学生选择权、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出发,设计自主招生政策,那么,我国的自主招生改革经过 10 年的实践,应该已经变得成熟,根本不用每年调整、变化,也不至于让公众对自主招生产生如此多的质疑。既落实学校自主权,又扩大学生选择权的自主招生模式其实很简单:一是将目前高考的功能由选拔转为评价,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由学校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学生自主申请,可同时申请若干所学校,获得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由学生再自主选择;二是在高考之外,再推出一个全国性联考,考生可自由报考,再以联考成绩去申请大学的自主招生,这也将给学生提供多次选择的机会。以上两个模式操作成熟,就可进一步对考试形式、内容进行改革,这样的改革就会逐渐深化、完善,而不是像现在,年年虽有变化,可学生的选择权并没有增加,考试负担没有减轻,反而加剧了考试的焦虑。

(摘自熊丙奇博客)

大学有必要设置恋爱专区吗?最近,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彭晓辉,在一次公开讲座中建议,大学校园公共恋爱场所可格成半封闭小单间,让学生情侣自带蜡烛、电脑、游戏来谈恋爱,既安全,又能方便学校监管。消息一出就引起了网友热议。而记者在西安多所高校调查后发现,对于这样的建议近七成学生持反对意见。彭教授的设计是比较理想的,也是为了学生“好”。假如恋爱是一门课,英语课后可有英语角,恋爱课之后有修炼恋爱的恋爱专区,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是,对于我国大学生来说,当下的问题,是让恋爱回归正常,大学应该以平常心对待学生的恋爱,由此重视学生的课堂性教育,以后课后的人生指导。我国大学对待学生恋爱的态度,一直很暧昧。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多数学校对恋爱是采取“禁止”的态度,那

27

Page 28: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时,学生谈恋爱要偷偷摸摸,在校园里的亲热行为,被视为不文明。有的高校就曾组织“文明执法队”,拍下学生的亲热行为,在曝光台里曝光。进入 90 年代后期,这一情况有所好转,到 2000 年,教育部取消高考的年龄和婚否限制之后,对在校大学生的恋爱,甚至结婚行为,高校的态度更为“开明”。但是,这种“开明”仅限于“不禁止”,但也“不鼓励、不提倡”,对于恋爱相关的性教育话题,很多大学十分扭捏。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恋爱中的大学生缺乏指导,出现诸多问题,包括失恋后走极端。彭教授的建议,显然是针对学校的这种情况,希望以此突破恋爱教育(以及性教育)不温不火的局面,可是,也许他没有想到,这一建议就连大学生也不支持,其原因在于,开设恋爱专区,不是让大学生恋爱变得正常,反而会让大家觉得更不正常。再就是,由于缺乏性教育,所以,大学生并不认为恋爱还需要学习、修炼。另外,对于大学的监管,学生就更不感冒了——难道学校还要在恋爱区域装摄像头,监督一举一动?在当前的大学开设恋爱专区,有如在校园的某个隐蔽角落设立售套机。近年来,为宣传防治艾滋病,也为保护未婚的大学生,一些大学在校园里设立了自动售套机,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但这些大学,设立了售套机之后,并没有进一步的教育教学活动,比如开设性教育必修课、选修课,似乎有售套机,就进行了性教育。照此逻辑推论,如果有学校接受彭教授建议,设立恋爱区,而没有其他教育跟上,这显然仅仅是形式上,起不到多大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恋爱观的效果。对待大学生恋爱,学校正常的态度应是以平常心对待,一方面,有必要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开设性教育课程,教给学生健康的性知识,形成健康的性道德观念。性教育课程的地位,和其他学科其实一样,其他学科是科学,性也是科学。另一方面,应该为学生配备人生指导教师。在国外寄宿制大学,本科生普遍实行导师制,由 1位导师指导 10位或者 20位学生不等,导师的作用,不是进行学术研究指导,而是每两周和学生一起交谈人生,这其中就包括对恋爱、人生追求的看法等等。我国现在虽然也有辅导员,可一来辅导员太年轻,自己人生经验缺乏,难以给学生引导,二来辅导员也很少进行人生指导,而被很多杂事纠缠。如果我国大学能以以上态度和行动对待大学生的恋爱,大学实在不必专门设立恋爱专区。至于有学生想交流恋爱心得,他们只会组织恋爱沙龙,这就属于学生自治的范畴了。

恋爱中的大学生缺乏指导,出现诸多问题,包括失恋后走极端。 彭教授的建议,显然是针对学校的这种情况,希望以此突破恋爱教育(以及性教育)不温不火的局面,可是,也许他没有想到,这一建议就连大学生也不支持,其原因在于,开设恋爱专区,不是让大学生恋爱变得正常,反而会让大家觉得更不正常。再就是,由于缺乏性教育,所以,大学生并不认为恋爱还需要学习、修炼。另外,对于大学的监管,学生就更不感冒了——难道学校还要在恋爱区域装摄像头,监督一举一动? 在当前的大学开设恋爱专区,有如在校园的某个隐蔽角落设立售套机。近年来,为宣传防治艾滋病,也为保护未婚的大学生,一些大学在校园里设立了自动售套机,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但这些大学,设立了售套机之后,并没有进一步的教育教学活动,比如开设性教育必修课、选修课,似乎有售套机,就进行了性教育。照此逻辑推论,如果有学校接受彭教授建议,设立恋爱区而没有其他教育跟上,这显然仅仅是形式上,起不到多大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恋爱观的效果。 对待大学生恋爱,学校正常的态度应是以平常心对待,一方面,有必要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开设性教育课程,教给学生健康的性知识,形成健康的性道德观念。性教育课程的地位,和其他学(摘

自熊丙奇博客)

28

Page 29: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林格:比说教更重要的 1、德育,养心性尔。今日在京津沪渝四直辖市德育研讨会谈“德育的实质与目的”。德育的实质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美好的学习生活,热爱学习,享受成长;二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建立良好的内心秩序,立德树人,养心养性;三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校里培养成至少一个终身受益的习惯,培根铸魂,固本奠基;四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具备足够的文化底蕴,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最为现实的也最为要紧的是如何养心养性?著名学者章诒和先生说,科学可以使人获得更好的生活,宗教安顿人的灵魂,而艺术则作用于人心和人性。科学、宗教、艺术是人类面对自然和社会三种不可替代、彼此独立的认知方式,如何在这三维中找到自己,就是我们教育上经常讲的“定位”。由此可见,青少年可以用艺术特别是与教育文化相关联的“大美育”来养心养性,包括学校和家庭物质文化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德育途径。2、值得向教师推荐的几本书。关于教师阅读,想到什么说什么。过去老一辈都是要读典籍的,比如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特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一本本都要通读的。再有就是,人的一辈子是要啃几本厚书的,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如黑格尔的《小逻辑》,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这几本书,水都很深,不可不读。有长者曾经和我说过,没有啃过其中的如何一本,都不要说自己是读书人。现代学人的四部经典,也是值得通读的。即钱锺书的《管锥编》、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陈从周的《说园》。《管锥编》是集大成者,在中外文化之间打通、搭桥,人类的精神活动有很多共通点,钱先生用自己的方式为其找到了结合点。《柳如是别传》是讲钱柳关系,涉及明末清初文人的政治态度、身世、风骨,是转变之世的人的选择。另外两种,都是现代学术之经典,值得精读。另外,如有条件,不妨净手之后阅读、把玩、收藏一些古籍善本,是可以让一个人渐渐增些书卷气的。古籍善本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重要载体,古籍易受潮、染水、虫蛀或者焚毁,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如今留存的孤品、珍品更是寥寥,所以那些传世久远的木刻本和线装书一直是藏家的最爱。 3、拥有一个有思想的书房。有人曾经告诫我,如今甚至未来 20 年,与拥有房子、汽车相比,更加含蓄而稳妥的是,拥有书房或者私人藏书楼,这样更会受人尊重。从现在起步,这并不困难。我因此建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在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而言,拥有一个有思想的书房,远比一切说教都重要,也更加能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受到最好的教育。

(摘自林格博客)29

Page 30: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一个台湾人看上海交大——这个台湾人把问题看到骨髓里一个人,可以看他的学识,他的气质,他的丰采,他的谈吐。看一个国家,可以看它的大学。我每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风景区可以不看,但大学和博物馆一定要看。台大的老校长傅斯年,掌理台大的时间其实不长,但这位胡适的得意门生,前北大校长,却给台大奠立了很好的基础,把北大的学术风气和自由学风带到了台大,把大学的庄严地位和神圣使命清楚地传达给一代又一代的台大人。傅老给台大师生留下一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名言:“贡献这所大学于宇宙之精神”。是啊,“宇宙之精神”,多么庄严神圣,多么亘古长新。美国东岸的耶鲁、哈佛、哥伦比亚,西岸的柏克莱、史丹佛我都去过,也待过;大陆的北大和上海交大、我也去过。如果要我说出大陆的大学和美国、台湾的大学,最根本的不同之处,我想就在于对于大学的地位、使命、格调的定位不同上面。大陆的大学,即使是名牌大学,培养的是螺丝钉;美国的名校和台大,培养的是人材。大陆的大学,即使是名牌大学,比较像职业学校或技术学院;美国的名校和台大,培养的是独立研究独立思考的领袖人材。大陆的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很像是在开店开公司;美国的名校和台大,则把自己看得很重,看作是学术殿堂。所以,台大可以出几个诺贝尔,大陆十多亿人,却无法“填补空白”。上海的同济大学,也是老牌菁英名校了,尤其是以建筑系闻名;然而,电视广告里,它下属的“同济大学装潢公司”,居然用同济的金字招牌,拉装潢生意。上海交大,也是百年名校,当年曾为国民政府培养出多少栋梁之材;现在的交大,不但有股票上市公司(当然,同济、北大、清华等大陆名校都有),走在它的校园里,简直就像逛一个市场。在广元西路的校门旁边,交大用临街校地盖了一座6层大楼,一楼二楼是电脑商场,里面分隔成许多狭小的店面,租给商家卖电脑或组装电脑。走道是那样的狭窄,商家再把桌子搬出来拉客,让人走都不好走。人人手上一根烟,那空气真叫一个污浊。三楼是交大昂立书店,纯粹以营利为目的,连中小学生到幼儿的参考书都卖。你能想象柏克莱、史丹佛的大学书店里面,卖非学术方面的书?四楼以上则是交大昂立学院,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英语电脑进修学院。进了校园,到处可以看到广告有交大的这个英语培训班,那个电脑培训班,原来交大不止一个昂立进修学院,还有好几类似的学店呢。学生宿舍的一楼,被出租给某个培训班当教室,大白天的也会听到,这个那个英语培训班里传出托福gre听力模拟测验的录音机声音。小卖部旁边,还有一间店面是卖仿制的青铜器。还有个地方,墙壁上用手很粗糙地写着:假肢,洽询请进。交大还有用学校名字作商标的“交大昂立一号”补品,呵呵,西方人真笨,怎么不搞个剑桥海狗丸、牛津隆胸素、哈佛脑钻石、耶鲁减肥茶。交大的系、所,分得真是细,大概中国人都喜欢自立山头,都喜欢拥有好听的头衔,所以交大有无限多的系主任、所长、院长。比方说,居然还有个“机器人研究所”。耶鲁大学整个工科,就是一个系:工程系。当知识变得如此支离破碎的时候,你还指望能培养出有全局眼光的栋梁之材?

30

Page 31: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当大学校园变得像个市场商场的时候,你还指望能熏陶出什么优雅之士?听上海的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的谈话,永远都只围绕着“个人”问题,出国啦,读学位啦,学英语啦,学电脑啦,工作啦……。在美国和台湾,大部分的社会变革和进步,都是由学校和民间的知识分子推动的;在上海,知识分子是这样的幸福,一切事情都只需要等着上海市政府做。知识分子读书,只不过是为了赚钱、结婚、传宗接代而已。这也不奇怪,丛林里的猩猩猴子也是这样呢。(作者不详)

(摘自颜昌海博客)

谌洪果:大学读书会被禁事件中的学术与政治自 11月 10 日起,我个人发起了大学校园内的读书沙龙活动,参与主体是我带的研究生和自愿参加的本科生。初定本学期一共只搞四期,连续四个周六进行,分别阅读穆勒的《论自由》、达尔的《论民主》、韦伯的《学术与政治》、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考虑到这种积极健康的学术思想交流活动,可以促进社会的爱读书、爱思考的精神风气,所以决定每期皆在网上公开时间地点及讨论过程,并欢迎西安其他高校的学生及有兴趣的人士旁听交流。适逢西北政法大学官方也在举办“读书文化节”,心想这真是相得益彰、和谐互促的大好事。第一期、第二期皆顺利举行,讨论的内容尽管由于时间所限和带有普及性质,还不够深入,但始终确保了基本的学术规范性。到第三期海报提前网上公布后,读书会横遭禁止。11月 22 日(周四)上午 10 点多,我向传达禁令的院领导坦承了读书会的初衷、原则、方式,并表示:理解校方的压力和做法,但我非常希望能告知到底是什么原因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读书会不能进行。虽然我坚持教师学生在大学里有着以各种形式读书的基本权利,但内心已决定妥协。没料到下午两点多我刚到办公室,便接到校方的另一个通知。原来在上午我真诚陈述完意见并天真等待回应的过程中,校方紧急召开了职能部门会议并作出如下决定:1、读书会绝不能搞,所有教室、会议室、资料室都不许使用;2、通知相关老师不能参与;3、要求所有学生不得参加读书活动。这三个决定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也触犯了我无法容忍的基本的学术自由独立的底线。西北政法大学,你这是怎么了?一所堂堂的大学,听命于不公正的指示倒还罢了,怎能如此变本加厉,完全无视大学的基本功能和使命?我认为,校方的这三个决定是无理、傲慢和蛮横的。其潜在的意思就是:我们不用听你的解释,也不必向你说明禁止的理由,只要是上面禁令的,就坚决不让举行。大学管理者的职责所在,似乎就是只唯上,不唯学。那你们平日口口声声的以学生教师为本、教学学术至上到哪里去了?是的,你们有压力,但有压力难道就是彻底顺从的理由?你们的责任伦理到底是作为学术守护者还是政治驯服者?我为自己所爱、所工作的这所大学的如此荒唐决定感到痛心,当晚,我焦虑并彻夜难眠。但我从头到尾都坚持着理性和尊重校方的做法。尽管此时已经对读书会的举行不抱任何希望,但我还是想平和地与校方多做些沟通。从当晚到第二天(周五),我以短信、电话、面谈等方式,与从学校到学院的五六位领导都进行了联系,尽管他们要么没接电话、要么含混几句,要么安慰说确实没办法,上面的任务,但他们对我的态度都是友善的。然而,他们都在回避着关键的问题:我做错了什么?如果没有我错的理由,那为什么要禁止一场单纯的教学学术性的读书活动?很多人说,这种事情禁了就说明人家认为你有问题,你还询问理由,不是迂腐吗?是的,我承认我很迂腐。但如果

31

Page 32: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我们想生活在一个有点基本尊严、不被粗暴对待的和谐社会,询问理由就非常重要。然而我必须尽量从理解校方、理解上面的命令者的角度出发,多方面做出有利于稳定的努力。正好院里有领导给我善意的建议:让我按照学校有关举办研讨会讲座的规定,以正规程序填写申请表,然后由校方尽量跟上面沟通,这样把读书活动完全纳入可控制的小范围内,让学校有交代,让上面也放心。我想这的确是化解问题的好办法(尽管我并不认为读书活动属于研讨会范畴,并且也认为学校研讨会讲座须经审查的规定完全是不合理的),于是便积极配合,抓紧写申请,并附带了说明:如果觉得读书沙龙的名称“公民自治合作”有问题,就去掉这个名称;如果认为读的书、讨论的方式有问题就进行调整。申请提交上去,下午得到的回应是申请主体不适格,不予批准。至此我已做了所有该做的努力,加之在这期间得知读书会准备发言的学生已被校方谈话和警告,校内所有可能读书的场所的管理者也都接到了严禁使用的命令,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再继续退让,那我就是愧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就是彻底放弃我基本的做人的原则。于是,半个小时后,我正式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条消息:“为捍卫学校内读书的原则,守护大学自由独立精神之底线,我决定本周六的读书沙龙活动继续在政法举行,时间不变,地点是我的办公室,行政楼 228房间。我抗议校方对学术教学活动的压制,尤其是抗议校方威胁学生不得参加读书活动的做法。但为保护学生,请各位自愿参与的同学作为成熟公民,千万想清楚再来。”星期六下午两点半,在经历了各种巨大压力、我的心里也饱受煎熬的情形下,在做好最坏的打算之后(比如被人搅局、读完后我被带走),第三期读书沙龙终于正式举行。我的办公室狭小简陋,被书堆满,挤站着最多也就容纳十人,没想到自发来了五十人左右,基本学生占一半,西安热爱思想文化的人士占一半。当然,来的人中也包括几个心不在焉的面孔。我都无比感谢和欢迎。鉴于人多,读书会只好临时放在了旁边的楼道进行。好在这是周末,没人上班。两个小时的读书会,大家和缓地交流读书心得,尽量控制掌声,保持楼道通畅,维护环境整洁,自觉做守法的好公民。读书会最后的总结中,我说了一些话,大意是:“我们今天终于站着把书给读了。我其实是一个很脆弱的人,也是一个很忧郁的人,但,我是人,我不能没有一点人的坚守。我又没有反党反政府,所以很困惑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我拙于表达各种感谢,只知道我亏欠了太多太多关爱我的人,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我亏欠校内提供各种帮助和默默支持声援的许多教师同事,我不愿让我的朋友们因为我个人的活动而担上莫名的风险。我尤其是亏欠了我的家人。因为这件事,我让夫人担心受怕,自己没有在周末陪伴儿子。直到今天下午,我才专门陪夫人孩子去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是我最幸福的事情。我也特别对不起我的学生,因为这件事,让他(她)们跟着受累、受无辜威胁,尤其是两位刚成为我的研究生的小女孩。本来是跟学生读书交流,促进她们学习上进的好事,却成为她们精神的负重。好在周二晚师门将有场吃饭聚会,我会好好拥抱你们(请狄马同志不要吃醋)。对于那些阻拦这次读书会的诸公们,我要说,你们力量强大,我在你们面前就是孤独的个体,简直不堪一击,但我发自内心对你们毫无抱怨,我真的理解你们的职责、顾虑和敏感,但既然这已经成为公共事件,我想我有必要借助这次读书会的主题“学术与政治”,来就我的读书活动中可能被你们认为是敏感的、被政治化的地方,一一做些申辩,希望你们能耐心倾听:——关于读书沙龙的名称问题。有人猜测:读书会就是因为名称不对才遭禁的。是的,我从不讳言读书沙龙的名称是“公民自治与合作计划”,许多人说你搞读书活动就是了,为什么非要起这个敏感的名字。敏感吗?难道为自己的学术活动叫上一个符合自己关怀和理念的名称都不行?况且,我在第一次读书沙龙上就已对这一名称有明确解释(可见网上视频)。这只是我有感于西安 9.15 事件中打砸抢等暴力行为对和谐社会的破坏,只是基于我对这个民族动辄付出流血代价的忧虑,而倡导的一个主题性的活动名称。其主要内容就是主持些读书会和请些人来讲座,通过这样的公民自我教育,来传播理性、宽容和爱的公民精神。所谓自治,无非是强调公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32

Page 33: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人格独立、心智健全等;所谓合作,无非是弘扬建立在个体基础之上的公共关怀、理性交流、团队合作精神等,难道这些不利于稳定和谐?这种没章程、没组织、就我一人单干的活动主题,与组织党派有什么关系?我知道,一定有许多人会直觉地认为公民、自治、合作等词有阴谋化政治化之嫌,尽管我对此在诸多场合都已有明确交代,你们非要不信,非要那样理解,我实在也没办法。无论我绞尽脑汁安什么样的名称,在有些人的眼光中都会变得异样,我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在一个名称是否敏感上浪费时间。我今后仍会继续使用这个名称作为我开展公民教育等学术性活动的主旨。即便我放弃某个理念,也绝不是因为这个理念是敏感的,而只是因为这一理念是不正确的。——关于读书会本身的问题:有人猜测:读书会本身就是遭禁的理由。许多人说,你课堂上教教书、搞搞自己研究就行了,没事搞什么劳神的读书会干嘛?要知道,当年什么什么革命党就是靠这发家的。说实话,我带着学生或帮助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已经有很多年的经验,还从来没把读书会的内涵往这方面想过。1990 年代中期,北大李猛、强世功、赵晓力、郑戈等组织的读书小组,对他们自身教益颇大,对我们这些后进的青年学生也影响深远,他们那批人业已成为今天中国法学的中坚力量。难怪赵晓力曾说读书会是“无形的学院”。在那之后直至今天,中国各个大学的各种各样的读书会早是多得不计其数,成为大学一道美丽的风景,这么多教师学生都在组织读书会,到底是为了追求知识本身,还是为了闹革命,玩政治?我百思不得其解。社会科学的著述以读书会的形式进行公共阅读和讨论,本来就是至为必要的,而且,今天的大学,早就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讲授,更重要的学习就是这些读书活动论坛沙龙、网络交流、社团锻炼等。连读书会都被政治化了,大学还有什么出路?——关于读书会的公开与秘密问题。有人猜测:读书会被禁就是因为你太公开。许多人说,反正都是读书嘛,私下或秘密进行就可以了,何必搞得那么大张旗鼓?我再次感到不解。怕搞阴谋所以不行,活动全程公开也不行,这叫人怎么办才好?我的回应很明确,首先,我又不是搞地下党,非要故作神秘干什么?其次,不对外公开的别的私密形式的读书会,我也参与过不少,比如我和学生以前更常见的读书方式是不超过十人,一学期只精读一本书。但那能说明什么?说明我搞另外的公开的、人数更多点的读书形式就是错误的?作为教学教育实践的尝试,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积极探索那种公开化的、带有普及性质的读书活动?比如我的这种读书会,就是试图在小范围精读之外,精心选择四本不到两百页的大师经典,分别涉及对自由、民主、学术、政治、革命等基本概念的正本清源的学术辨析可以一周讨论一本,正好非常适合所设定的公民教育的主题,怎么不行?我公开读书会的安排和内容,甚至欢迎相关部门的人来观摩,不正说明我没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问题恰恰在于,为什么就只能允许某种单一的读书形式存在?难道你们心目中认为政治正确的那种单一适当的读书会形式,不也是从无到有探索出来的结果?——关于跨校读书会的问题:有人推测:你的读书会之所以被禁,就是因为你不只在政法本校进行,还跑到西安外国语大学进行,这种跨校横向联合,当然会触犯当局的神经。我对这样的看法只能哭笑不得。第一期读书会本就是在政法举行,每次读书会的书目、主题发言人选、议程的确定,从头到尾都是我一人在安排,从来没有过和谁联合的问题。只不过因为第一次读书效果很好,温厚好学前来参与的西外王天定老师见这种尝试很有意义,值得让外院的学生有所感受,活跃一下那边的学术氛围,所以便建议第二期放在那边举行。过程就这么简单,连这也被视为有政治敏感性,你让我还能说什么?幸好我一开初规划读书活动时,就从未想过要到大学校园外阅读。虽然我追求有更多人的关注,想要把读书这种正能量辐射至社会,为社会和谐带来积极影响,但每次读书主角仍然是几位学生和一两名教师,其余基本就是参与旁听者,实质仍然是以此作为大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适当补充。要是我当初把读书放在校外,说不定早被安上了什么罪名。我不把读书活动安排在校外,就是因为我是在做教师的本分,这在我看来就是最正常不过的学习活动。我听闻有人甚至因此发挥联想说你这次在本校,下次到外院,再下次不就可能会到广场去阅读?我想说,这种无节制的主观推断,其实就是最典型的阴谋论思维。——关于读书会内容的问题:有人猜测:读书会被禁,是因为读的书有问题,你们要组织读十八大报告就好了。对此看法我倒马上能找到反例,多年前就有人因组织读 82宪法被禁止的例子,这又怎么解释?出于学术性的宗旨,我绝不可能组织学生读报告或政治文件的,甚至我一直给学生的建议都是办读书会最好别读当代国内的著作,要读

33

Page 34: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就读一流的经典,越古典越好,这是学术和眼光的训练过程,不要匆忙想着读书要解决哪个现实问题。许多人说,你看,你列的这几本书名有自由、民主、政治、革命等词,这还不敏感,吓死人啦。可是,这些书都是国内公开出版的学术经典呢,觉得这些词敏感?你试试把这些词统统去掉(包括去掉前述的公民、自治等词),看看我们的宪法将会七零八落、残缺不全到什么地步。况且,我每次都在强调,我们的讨论完全局限于学术概念、传统及源流的理清辨析。若敏感到这份上,这世上还有什么书可读?——关于参与人的数量的问题:有人猜测:一个读书会居然有四五十人,这就是被禁的理由。这些人数真的是不稳定因素吗?要知道参与读书的主体始终是学生,自愿前来的社会人士也都是抱着求知和思想交流的心情来的;我甚至在海报中皆要求参与者最好都通读我们要读的书目,以便讨论的主题更集中更具学术含量。你真要说敏感,三人以上就足以成立支部呢,是不是所有三人以上聚会都取消?重要的是看我们聚在一起是在干什么,大家通过读书,变得更理性、更成熟,更阳光,更充实,能说这些人会破坏社会稳定?的确,我内心也认为读书会四五十人规模还是多了些,但我的这一考虑完全是从学术讨论的充分有效角度出发的,同样根本无关于政治。何况我们读书的过程平等交流,思想争论,不骂人不打架,不抱团不发宣言,完全遵守校内读书场所的一切文明规定,难道还值得风声鹤唳地予以禁止?——关于读书策略的问题:有人猜测:你要能再有策略一点,读书会不就顺利进行下去吗?是的,以上概括了那么多的关于关于,这些“关于”归结到一点,即是我们习焉不察的一个苟且的思维,那就是你如果做什么事,要多讲策略关系技巧(原则呢?),只要能把事办成,怎么怎么灵活些都行。我想声明,我不是玩政治,也不是做交易,不过是在读书,不过是在坚守学术自由的底线,我何必讲什么策略?如果说我讲什么策略,那我的策略就是始终把人当目的而不是手段,我的策略就是面对莫名的压力,仍然尽可能秉持宽容、忍让、善意、尊重、理性、阳光、健康的心态进行沟通交流。我的策略就是我的目标和做人的姿态。我喜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简单化,而不是以策略为名不断揣摩公权的心思意念,而忘了该时时拷问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在做着无愧良知和使命的正确的事情?正是因为这样的策略思维、斗争思维和政治思维,使得太多人一方面对政治公共生活报以极度冷漠的态度,另一方面又整天都生活在政治化的疑神疑鬼当中。长此下去,我们的制度文明始终无法上一个台阶,我们的民族也就始终无法成为一个政治成熟的民族。请原谅我如此冗长的申辩。我已经无路可退。在中国的大学校园,为了一个读书活动的自由,居然要承受如此大的压力,我无言以对。我没有悲壮感,只是感觉凄凉。我知道我这次抗争的后果,只会使我在这所大学的处境更加艰难,我今后想要做任何事情,甚至正常的教学工作,都可能被更加重点照顾地选择性执法,会继续受到百般刁难。我知道后果,但我必须做,我自己承担,这是我的责任所在。我不听命于政治,但我听从于内心的呼召。为此,我还是要旗帜鲜明表明下述基本的立场,尽管我对学校或有关方面是否会有所理解,不抱任何期待:大学就是要以教学学术为本、以追求真理为本、以捍卫学术的独立和自由为本,以守护社会的精神和良心为本,这一点,天经地义;大学就是要以服务学生、服务教师为中心,学生忠于学习之本分,教师忠于师道之操守,这一点,天经地义;大学里,师生从事教学学术活动,有权要求使用空闲的教室、会议室、报告厅等活动场所,学校的管理者必须配合提供,这一点,天经地义;大学里的各种讲座、研讨会,除了官方占据资源畅通无阻举办的外,必须鼓励、允许学生社团、教师个人申请和组织各种类似的学术教学活动,这一点,天经地义;

34

Page 35: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为培养健全人格,为锻炼创造力、想象力、团队合作能力,所探索的各种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社会服务活动,校方除了给予必要的业务、安全等的培训、指导和监管外,不得压制,这一点,天经地义;大学教师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免于外在强权的干预,但教师自己必须受到学术伦理、价值中立、允许质疑等理性规则和基本良知的约束,这一点,天经地义;大学里没有政治的位置,公权不得进行政治奴化教育,教师不得进行政治煽动教育。但是,学术研究有必要及时回应政治现实中所发生的问题,予以提炼,并进行客观化、学术化、全面化、中立化的思考,这一点,天经地义。以上所表明的立场,其实皆是在被动维护某种消极的自由。这些立场,是基于大学教育基本性质而提出的,我不过予以归纳总结,其中没有任何独创性,也不需要任何独创性。我知道我对这些立场的重申,不会取得什么现实的效果,但我相信它们绝对不是口号,而是事关中国大学教育生死存亡的底线和原则。一句话,让学术回归学术,让政治回归政治。也是基于这一理由,我们本来 12月 1号预定阅读《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读书活动,将暂时中止。理由不在于我们没有地方读书,我们完全可以再次站着把它读完。但是,由于外在的干扰,从这次韦伯的读书效果来看,我的学生黄兴超、高鹏,以及我本人,尽管对韦伯这本书早已读过数遍,但现场发挥都不在状态,而另外两个学生的发言,也因心神不定而只能照着稿子念,甚至那个女生的发言也因定不下心充分准备,只能念些别人的韦伯研究成果。这完全违背了读书会的初衷,如果我在这种情况下再坚持下一期阅读,那就不是在为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为反抗而读书,那就是把读书作为工具,那就违背了以学术为业的精神。所以, 我们必须等到心态平和后,再继续阅读最后一本书《旧制度与大革命》,但肯定会阅读的,时间地点待定。围绕这次读书会被禁事件,我分别写了两篇文字,除了这篇长文字,还有一篇是我在周六上午焦躁等待着下午的过道读书会之前,在情绪最低落的时候,写给我的学生的公开信《关于读书会风波致我的学生》。我就权且把这两篇文字作为历史的见证和记录,尤其是作为阅读韦伯的《学术与政治》一书后的读后感,以向韦伯这位纯粹的学者、高贵的灵魂致敬!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教育者,我为今天的大学堕落而感到羞耻,这种耻辱感尤其针对我本人,我是其中的一个分子。今天没有谁有资格说自己是个称职的大学教师,一个都没有。我们就是堕落的一代,没有任何光荣可言,我们愧对祖先和子孙。

(摘自谌洪果博客)

35

Page 36: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谢泳、方堃等:西南联大如何抵制党化教育核心提示:教育部要求所有要求开讲三民主义的课程,那么在西南联大看来,同时也应该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课程,这才是真正的学术自由,而且这不应该是硬性规定的。凤凰卫视 11月 29 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之堡垒,这是绝大部署学者在总结西南联大的时候必用的两个称呼,学术自由好理解,外来民主堡垒又如何谈起呢?西南联大是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而成,而北大曾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清华则是“一二九运动”的指挥部,南开也一贯是天津地区抗日爱国的中流砥柱,如此传统,再加上联大本身也是诞生于抗日烽火之间,因此它一直以来就和抗日救亡和爱国民主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西南联大一贯所坚持的兼容并蓄的作风,校内同时拥有各种社团,无论是国民党的三青团,还是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这些都在联大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就是说,在联大的校园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阐述自己的思想,理念,以及对时局的看法,你可以聆听,也可以参与,自由选择。解说:西南联大的学生社团数量非常之多,有诗歌的、有话剧的、有歌咏的,也有关于体育的,联大学子们除了徜

36

Page 37: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徉在知识的海洋里,还可以在各种思想与观点间接受熏陶,增进友谊。张怀德:我们那里可以随便讲随便说,学校也不干涉,你要出壁报,你要组织社团,学校也不干涉你,很自由很民主。余斌:联大的社团活动一开始呢是,我们一般习惯叫进步学生,有的叫左派学生,先搞起来的,当时刚刚开始到联大的时候,联大的学生大概有两千人左右,两千人左右嘛,大概新生就要占一半左右,就是说从昆明招进来的新生大概占一半,另外一半从北京、天津过来的学生。那么这些学生,新生过来以后呢举目无亲,少量的四川、贵州、云南这一带的学生,更多的是内地学生流落到西南地区的,他这是无亲无故,人地两疏的,举目无亲,说来了以后好像有很多不便,当时进步学生就是利用这个机会组织一些没有政治色彩的社团,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解说:这些社团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联大一贯以来的自由民主的作风,它既请国民党中的高级将形张治中、陈诚来发表演讲,也请共产主义在中国最早的布道者之一陈独秀先生来发表言论,总而言之,在政党之外,西南联大的校方努力保持着自己客观与民主的位置。沈克琦:1940 年的时候,教育部发过三个训令,对于学校里面应该开什么课,讲什么内容,考试什么的都要管起来。谢泳:比如说有一个措施,比如说它要统一教材,要在全国专科以上的学校里面的学生要统一考试,也要课程的设计的一些科目也要统一。沈克琦:这个西南联大教授接到三个训令以后,教育部发了三个训令,连续发,三个训令以后呢就很不同意,开始教务会议,最后呢形成了一个文件,给常委会的一个呈文,请它转呈,请常委会转呈教育部。谢泳:大体吧,意思就是我们这三个学校本来常年办学就有自己非常好的这个习惯,不能说有多大的成绩,但也没有多少流弊,说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改弦更张呢,没有必要嘛,所以就是说对于教育部的一些指示,它也可以不执行那这就体现了高等教育这些教员或者整个大学的行政运作当中的某种力量,就是它对你政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干涉有这个自觉抵制的意识,这个是 1949 年以前中国大学里面普遍的一个风气。解说:有理有据,不卑不亢,这便是西南联大的教授治校所采取对待政党统治的态度,教育部要求所有要求开讲三民主义的课程,那么在西南联大看来,同时也应该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课程,这才是真正的学术自由,而且这不应该是硬性规定的,你可以有兴趣学,也可以有兴趣不学,悉听尊便。沈克琦:教育部在 1939 年命令各个学校设训导处,目的当然就是想按我们的想法,就希望进行党化教育,那么西南联大成立了训导处,请了一位训导长查良钊先生,查先生完全没有管这套,并没有按这套办去,查先生在学校管理搞得很好,他认为我学校是培养人的,他不赞成党化教育。谢泳:就是说政府的力量,或者说政党的力量不能说对高等院校没有影响,但是那个影响实际上在真实的校园生活里面发生的作用并不强烈,就是你政府的这个有些指令那学校也可以挡回去,或者你政府的很多对校园的干涉,在教员当中,他是自觉这个观念和行为上是抵制的,西南联大大学也有很多这个例子,你比如这个 1939 年的时候,当时的教育部长是陈立夫来做,陈立夫那个时候有一个命令,就是说做这个院长以上的人都得是国民党党员,都得参加国民党,那有的教授就很不愿意,比如说有名的那个法商学院的院长陈序经,自己就公开讲,他说你要让我入这个国民党,那我就不做这个院长,这个也体现把的一种独立精神,因为他觉得教育本身它有独立性,为什么一个做院长的人非得去参加你国民党啊,他有这样的自觉的意识。

37

Page 38: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解说:西南联大八年历史中,没有因政治原因开除过一个师生员工,有人加入三青团,也有人加入中共地下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有的教授是民主斗士,比如我们熟知的闻一多先生,自然也有加入国民党的冯友兰先生,在西南联大,各种思想都是可以存在的,也可以宣传,然而政治与学术、信仰与职业却并没有因此而形成针锋相对的局面,这便是西南联大早期所获得的民主堡垒称号的由来。陈晓楠:绝大部分的流亡学生对时局的关注和讨论,爱国热情的高涨,都一股脑的宣泄在了西南联大的民主墙上,各式各样的演讲都在联大校园里展开,学生们还可以自由的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观点,而且展开讨论,不过更为重要的观点来自于现实,眼前发生了什么,这才是让学生们做出最后判断的根本所在,所以当时国民政府在一系列现实问题上的腐败,最终导致了联大学子们投入到了爱国民主运动的浪潮之中。解说:几位后来加入了共产党的联大学子们,如此解释了自己的思想转变过程。李凌:当时这个云南省农民吃不到海盐的,没有碘,就是岩盐,就从盐的矿里头挖出来的盐,这盐有点咸味,但是没有碘,他就只好吃那个盐,没有碘有得大脖子病,农民很穷,他吃不上,就蘸点辣椒就饭吃,辣椒吃多了眼睛红眼病,所以这些人得了大脖子病,我现在还记得大脖子,还有眼睛红的流眼泪,我们去访问这个,刚好是这样子,那么我那个时候才 15岁,1940 年 15岁。就听到,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难受。李曦沐:我的思想也有变化的,我开始的时候是想,青年的理想啊,日本占领北京以后,我就往南方跑,第一站到青岛,印象非常好,青岛非常漂亮的地方,山清水秀,干净得很啊,我当时,后来我的想法呢,我想将来当大学教授,后来就放弃了,我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吧,一生应该献给革命,这是在联大的这一段经历,那是和联大的爱国民族运动啊,参加这些政治斗争都有直接关系。李凌:从此以后,我心里就对于这个基层的人民痛苦就比较关心了,人类都是这样了,首先是人道主义、同情心,孟子说过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从那以后奠定这个思想基础。解说:李凌老人至今还记得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个曾经热心学术,甚至轻易不下楼的书斋学者如何一步一步转变成为民主斗士的,可以说现实的惨状是直接的催化剂。李凌:有一次他就是起来的时候,看见大家围住一个井,井旁边一个士兵的尸首,大家就难受,哭,我刚才给你讲那个,闻一多问问,什么事情,他因为那个连的部队开拔了,他得了重病,没有医药,没人管他,他就跳井自杀了自杀第二天捞上来,捞上来以后,大家也没办法,痛哭,闻一多就回来给我们讲课,他这时候讲唐诗,他就给我们讲这个故事,一边讲一边就快哭了,他就说为什么一千多年前杜甫写的三吏三别的故事到现在还重演,这是为什么?解说:1941 年 1月 6 日所爆发的皖南事变,导致抗日时期的国共两党一致对外的局面遭到了破坏,联大校园内的民主活动在如此惨烈的时局下,也只好一度沉寂了下来。周锦蓀:可皖南事变,我是很崇拜新四军的,新四军遭受这么大的损失,蒋介石能够对自己的抗日队伍下这样的毒手,蒋介石对我的,在南开中学,我还喊过蒋介石万岁的,因为当时蒋介石来视察南开,结果完全变过来了,我说这个人不是抗日的,他就是反共的,所以这样子,我的思想就完全倒向共产党这一边。李凌:当时中共中央不是提出地下党十六字方针,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十六个字吧,隐蔽下来,等待时机。周恩来还提出一个什么,勤学勤业勤交友,就是说你共产党员,进步同学啊不能是空头政治家,一定要学好本业之功课,勤学。勤业,你干什么业务做好业务。勤交友,不要光理着你们几个,周围几个人,还要广泛交朋友。

38

Page 39: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解说:直到 1941 年年底,倒孔运动的爆发才算是掀起了联大爱国运动的新一轮高潮。封海清:当时就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国民政府派了一个飞机到香港,去接一些他们认为的一些精英,比如说陈济棠,比如说我们的国学大师陈寅恪,但是呢,孔祥熙的女儿那么把这个飞机给霸占了,那么她自己把她的保姆、马桶、狗都拉回来了,但是我们这些精英们没有拉回来,这个事情被媒体报道以后,就引起的人民极大的愤慨,所以在西南联大,首先在学生里边那么就掀起了一个倒孔运动,发表讨孔宣言。陈晓楠:李曦沐与沈克琦两位老人,作为当时的联大学子,都亲历了当年的倒孔运动。李曦沐:吴晗先生上中国通史课,他就很愤慨,南宋的奸相,就是奸臣宰相贾似道喜欢玩蟋蟀,人称蟋蟀相公,现在我们是行政院副院长运洋狗,用飞机运洋狗,飞狗院长,同学们就非常激愤,完了有人一发起游行,要各个宿舍为单位选代表,我也算代表之一吧,讨论,决定游行。沈克琦:有人有说游行去反对孔祥熙,我也在屋子里呢,好,呼就出来了,出来跟着就走了,越走人越多,还不是需要你参加,走到街上,两个口号,拥护龙主席,打倒孔祥熙,这是有其策略的,我拥护龙主席,云南人一看,云南的士兵啊,拥护龙主席,那有什么可说的啊,所以没有干预,没有任何干预。周锦蓀:云南大学、中华大学也来一部分同学,人越聚越多,那时候昆明是龙云统治,龙云和国民党中央当局有矛盾,他对学生运动是采取宽容的态度,完了就游行回来了,胜利回来了,一点问题没出,这个运动在大后方引起了大的反响,四川的,那时候武汉大学在四川,浙江大学在贵州,当时比较有名的几个大学有所响应。解说:后来孔祥熙本人有一次来云南大学作报告,西南联大的学生也前往旁听,孔祥熙上台的时候,大家集体转身离场,这个类似于现代快闪运动的场景,给了校方及孔祥熙本人极大的难堪,却也极其鲜明地表达了学生们对此事的态度,封海清:他们之所以做这个,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认为这个是叫做这个,说国之衰败,皆由官斜,就是这些官员的腐败所导致的,那么所以它要维护这样一种社会的一种正义,要维护在那样一种民族危机的时候,要维护这个国家,那么首先你作为这个政府的官员,你首先应该是从那种道德上的一种楷模,而不是反而是说利用你的公权去谋你的私利,所以为了这样一个事情那么掀起了一个倒孔运动,学生发表宣言罢课,一直到游行,那么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那么这大概是西南联大第一次大规模开始过问政治,或者说开始关注政治的这样的一个事件。陈晓楠:倒孔运动的爆发预示着皖南事变之后,爱国民主运动在西南联大,乃至昆明的重新复苏,也昭示着随后一系列民主运动的到来,1944 年,国民政府要求把五四青年节改为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也就是黄花岗起义烈士的纪念日,这引发了联大师生的愤慨,而随后爆发的一二一运动,更是出自反对内战,维护和平的愿望,这一次运动最终流血,导致三名学生一名教师牺牲,数十名师生受伤,闻一多、李公朴的遇刺则更是成了西南联大在昆明民主运动最后的绝响。解说:严格来说,国民政府对五四青年节的修改是导致西南联大新一轮民主运动的导火索。吴宝璋:那西南联大的这些教授们分析,特别你像闻一多他们分析,他说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从思想解放的层面那是深刻得多啊,远远不可同日而语,辛亥革命当然你赶走了一个皇帝,推翻了帝制,但是五四,包括思想的传播和这个新文华运动一起极大的唤醒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解说:闻一多先生也是从此时开始,从一名书斋中的诗人逐渐走向了民主舞台的中央,并最终遭到杀害。

39

Page 40: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吴宝璋:闻一多以他的诗人的那个气质每一次演讲极赋感染力,那种效果极好,他的那个演讲,做狮子吼啊,所以当时在整个昆明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反动派是恨之入骨啊,所以把他列入黑名单,必除之而后快。李曦沐:我离开昆明的时候呢,我去看他,我是跟联大北上的同学最后一批一起走的,1946 年 7月 11号,最后一批走的,我就看着闻先生,我说闻先生你怎么还不走啊,他说我有一条呢,你们都走了,昆明很空虚,反动派势力嚣张,我们在这儿的话呢可以给昆明的青年壮一壮胆,他考虑自己有威望吧,说话还能起点作用吧,对国民党残酷的凶恶他估计不足,另外呢我路费还不够,我家人口多,路费还不够,所以马上不能走。解说:一方面是出于对时局的考虑,另一方面也受困于经济条件的窘困,闻一多先生最终就这样倒在了反对民主的枪口下,而另外四位牺牲的一二一烈士,则同样是出自对和平的呼唤以及对内战的反对。王景山:当时联大的师生大部分对国民党政府本身,它们的独裁、贪腐、专制,本身就是一种很反感,那么现在据说它要打内战,正好刚是抗战结束,老百姓不愿意再有战争,所以在 1945 年 11月 25号晚上,西南联大草坪上举行了一次反内战的一个演讲会,这个会呢被国民党,首先就是制止不许开这个会,后来开了,后来呢周围就放枪放炮,枪炮的声音就在这个上头,想用这个来威胁这个演讲会不要继续开下去,结果讲课的人照讲,听讲的学生照听,第二天国民党的报纸呢就说,西郊匪警说是西郊闹土匪了,所以打枪了,国民党中央日报,中央社的,所以后来到联大就说,中央社是造谣社,中央日报是造谣报,然后呢就罢课了。解说:方堃老人作为当年的联大学子,至今还清晰的记得一二一运动中的一些细节。方堃:就是一二一当中中午,我还在吃饭,吃饭是在西边,离大门比较远,说反动军警包围了我们,要冲进来,我就放下饭碗,我就到大门口去了,大门口去的时候,已经两边对峙那里了。李曦沐:学生要公开出殡,开始政府不同意的,后来学生坚持,一定要公开出殡,那么他们就提了要求呢,不能喊口号,不能帖标语。方堃:不准我们喊口号,那么我们就唱歌,一唱歌三万人唱,流着眼泪唱,那全昆明,所有的店都关门了,大家都出来了,流着眼泪听。黎章民:凶手你逃不了,凶手你逃不了,就是飞上天,就是钻下地,你也跑不了,凶手你逃不了,在一二一学生运动里头死了四个同学,写这个歌,这个歌从词曲结合,表示当时的情景,而且很逼真的。视频片段:天在哭,地在嚎,风场着摧心的悲歌,英勇的烈士啊,你们被谁陷害了,你们被谁残杀了,那是,中国的法西斯,那是中国的法西斯,那是,中国的法西斯。陈晓楠:严格的说,西南联大的爱国民主运动以及自由包容的作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云南省主席龙云,他在地方和中央之间控制和反控制之间,始终是在走一条微妙的对抗道路的,这也是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够八年以来,一贯保持自己自由民主作风的一个幕后的原因,而闻一多和李公朴先生的牺牲,也正是和龙云的被调离和软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二战结束,日军投降,国共内战的爆发,联大学子们长期以来所坚持的民主自由的道路出现了分岔口,是投奔延安还是去往重庆呢,这成为了绝大多数爱国青年们的必须选择,当时共产党提倡爱国,国民党也提倡爱国,然而爱国的根本到底是什么呢?是爱一个口号还是爱实实在在的人民,是选择专制、独裁、腐败,还是选择自由、民主、

40

Page 41: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清廉,毫无疑问,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在这一点上做得无法令人满意,一波又一波的民主热潮也在当时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之下做出了历史的选择。

(摘自凤凰卫视)

莫言:虚伪的教育 不久前,由北京的几家报刊牵头,发起了一场对现行语文教育的声讨。说“声讨”似乎激烈了点,那就改成“讨论”吧。这场讨论,激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可以说是义愤填膺的文章纷纷见诸报端,而且,据说这些文章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 我是一个没有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的人。“文化大革命”时,因为家庭出身中农,也由于我敢于跟那些当了红卫兵头子的老师对抗,所以,小学还没毕业就被赶出了校门。后来到了部队,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后,才考进一所部队艺术院校学习。我没有进过一天中学课堂,对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基本上不了解。我有一个正在读中学的女儿,她经常来问我一些语文方面的问题。她可能以为当了作家的父亲解答几个中学语文方面的问题不成问题,但面对着她的问题,我从来没给过她一个肯定的回答。我总是含含糊糊地谈谈我的看法,然后要她去问老师并且一定要以老师的说法为准。我的不自信是因为我没按部就班地念中学,骨子里深藏着自卑。但读了那些受过完整教育、甚至正在教语文的人写的文章,才知道他们的境遇与我差不多,心里多多少少地得了一点安慰。 认真地读了那些讨论文章,又粗粗地翻看了女儿的语文课本,我感到,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从教材的选定到教学的目的,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自满自足的体系,要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的。有的文章,对我们几十年基本不变的教材提出批评,其实,教材仅仅是教育目的的产物,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就有什么样的教材。“文化大革命”前,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文化大革命”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换了一些提法,但骨子里还是老一套。而教育目的,不是几个编审教材的书生能够决定的。我看到了那个编教材的人吞吞吐吐地发言,知道他们有难言之隐。正因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带有如此强烈的政治色彩所以也就只能编出这样的教材。就是这样的教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还给彻底地否定了,因为它还不够“红”还不够“无产阶级”,那就只学《毛主席语录 》。我在小学学习五年,有两年就是把一本大开本的《 毛主席语录 》当了语文教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又把“文化大革命”前的教材当成了好东西,几乎全盘恢复。其实,“文化大革命”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建国以来共产党所犯错误长期积累后的必然爆发。共产党“文革”前所犯的错误,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革”后,共产党在不断地纠正“文革”前的错误,但我们的语文教材却没有跟着变化。于是也就出现了被许多人猛烈抨击的现象:在不提阶级斗争多少年后,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还有那么多“革命”文章。文学界早就对统治了中国散文界几十年的那种类型化散文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这些虚假成性的文章早就没人要读,但我们的教材还把它们当成光辉的范文,硬逼着老师升虚火,强抒“无产阶级”之情,硬逼着 90 年代的学生,去摹仿他们那种假大空的文体。也许,这些文章的作者,在写这些文章时,抒发的确是他们当时的真实感情,但这些人现在活着的也不写这样的文章了,他们批评起共产党的错误来,比我们这些所谓的“有问题”的作家还要刻薄,他们自己也未必承认,那些被

41

Page 42: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选进了教材,教育了几代中国人的文章,就是他们最好的文章。他们未必不对当年自己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创作进行反思。他们现在的创作也是充满了“人情味”、充满了“不健康的情调”的呀!这些最“革命”的作家早已变成了美丽的蝴蝶满世界飞翔着传播爱心,但我们还在强逼着孩子们学习他们那些咬牙切齿的文章。 长期以来,在我们国家里,“人道主义”“人性”,都被打上了“资产阶级”或是“小资产阶级”的标签,进一步发展就是谈情色变,经常被引用的就是鲁迅那句话,“贾府的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其实鲁迅也不是焦大,他也不敢肯定地说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共产党进城以后,多少“焦大”改造了家庭,娶了成千上万的“林妹妹”做老婆。但人们不敢面对现实,尤其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鲁迅 先生通过阿Q揭示了部分“国民性”, 鲁迅 先生还用他那些匕首般的杂文,揭示了中国人的虚伪。这是更为普遍的“国民性”。因为虚伪,我们口是心非;因为虚伪,我们亦人亦鬼;因为虚伪,我们明明爱美人,却把美人说成是洪水猛兽。更为可怕的是,长期的虚伪,形成了习惯,使我们把虚伪当成了诚实。我们明明满口谎言,却并不因为说谎而产生一点羞赧之心。这就来了,明明我的儿女公费留学后全都不回来了,我还是理直气壮地批评那些不回来的留学生;明明我的儿女在国外过着好日子,我却义正辞严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明明我们知道教材里许多文章是假话空话,连文章的作者自己也不相信,但我们还是逼着孩子们当成真理来学习。明明我们每个人都有那种“病态”的“资产阶级”感情,但我们却硬要消灭学生头脑中的这种感情。我们教材中的有些文章作者明明是表达了自己的“资产阶级”感情,我们却硬要给人家进行“无产阶级”的解释。 问题还是回到我们的教育目的上来吧,我们的语文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并不是要学生能够用独具特色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允许摹仿着教材上的光辉样板抒发“无产阶级”感情);我们要培养的是思想“健康”的接班人,并不需要感情细腻的“小资产阶级”;我们恨不得让后代都像一个模子里做出来的乖孩子,决不希望培养出在思想上敢于标新立异的“异类”。国家鼓励人们在自然科学领域标新立异、发明创造,但似乎并不鼓励人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标新立异,更不希望你发明创造。尽管国家有宗教政策,允许人们不相信马克思主义而相信基督教、伊斯兰教或是佛教,但在我们的学校里则决不允许有任何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存在。由此决定了我们的教材必然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由此决定了我们要通过语文教育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于是,语文就变成了政治的工具;于是,我们的孩子们的作文,也就必然地成为鹦鹉学舌,千篇一律,抒发着同样的“感情”,编造着同样的故事。我读过我女儿的从小学到高中的应试作文,几乎看不出什么变化。倒是她遵照她的中学老师的嘱咐写的那些对她的考试毫无用处的随笔和日记,才多少显示出了一些文学的才华与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真实感情。可见孩子们也知道写给党和国家看的文章,必须说假话,抒假情,否则你就别想上大学。如果我们的这种教育方法真能把我们的后代培养成除了相信马克思主义之外什么都不相信的“红色接班人”,那就这样搞下去吧!但事实恰恰相反,孩子们在上学期间就看出了教育的虚伪,就被训练出了不说“人话”的本领,更不必说离开学校进入复杂的社会之后。 仔细一想,我们的孩子用两种笔调写文章的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是继承了传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那些学子们用一种笔调写应试的八股文,用另一种笔调填词赋诗写小说。做八股文是正业,关系到个人前程;填词赋诗写小说是副业,是野狐禅。《儒林外史 》中鲁编修 家的 小姐,发现自己的新婚夫婿只会写诗根本不会写八股文,气得当场昏厥,可见不会写八股文连漂亮的小姐也不爱。那时的文人,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的,大概有两种情况:一是屡试不第,绝了科举的

42

Page 43: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望,于是就通过文学的方式来抒发心中的愤懑,譬如蒲松龄。二是科场得意后,但官场上不得意,被贬到天涯海角但饭还能吃饱,闲来无事,就写诗填词,发泄感情,打发岁月,如苏轼等人。当然流芳百世的是他们的诗词小说,而不是让他们金榜题了名的八股文章。当然,考中了举人进士的人成千上万,但大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了名字,蒲松龄的名字却永垂不朽。我们的孩子,一旦考上大学之后,大概再也不会用那种笔调写那种应试文章,就像用一块砖头敲门,门敲开了,砖头肯定要扔掉。90 年代的语文教育,实在不应该为了帮学生雕琢一块砖头费这样大的力气。 这就让人想起了高考。即便有朝一日高考与中考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语文教材也编订得让人满意,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就必然地提高了文学素养、并由此进而提高了人的素质了呢?我想也未必。这未必的原因就是虽然我们有了好的教材、有了好的考试方法,但我们未必有那么多好的、起码是合格的语文 老师。好的老师,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好的老师哪里来?当然主要是通过师范学校的培养。城市的情况我不甚了解,仅就我所接触的农村而言,其实真正优秀的学生是不报师范的。即便是师范毕业的优秀学生,也并不一定去当老师。必须承认在我们的社会中,最上等的职业还是当官,当官的工资尽管不比教师高,但人们都知道,大多数当官的并不靠工资吃饭。他们合法地享受着最好的东西,他们即便不贪污不受贿也可以活得比老百姓好得多。无论什么人下了岗,当官的也不会下岗。常常听说某地拖欠教师的工资,可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地方拖欠了书记或是县长的工资。一个中学教师被任命为哪怕是穷乡的乡长,都要摆酒宴庆贺;但如果让一个乡长去当中学教师,他很可能要上吊。当然,真正优秀的人也未必当得上官。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就很难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有了好的教材,没有好的老师,恐怕也无济于事。所以,我想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实际上牵扯到方方面面。什么时候当官的都想当教师了别说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这点问题,再大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我认为,语文水平的提高,大量阅读非常重要。在目前教育经费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让学校拿出大量的钱来购买图书很不现实,我们为什么不能像“文革”前那样,把语文教材分成《汉语》和《文学》两本教材呢?我幼时失学在家,反复阅读家兄用过的《文学》课本,感到受益很大。我最初的文学兴趣和文学素养,就是那几本《文学》课本培养起来的。另外,我觉得,我们没必要让中学生掌握那么多语法和逻辑之类的知识,这些知识完全可以放到大学中文系里学。我感到,一个人如果不能在青少年时期获得一种对语言的感觉,只怕一辈子都很难写出漂亮的文章。至于语法逻辑之类,八十岁也可以学得会,而且很可能因为有了多年的使用语言的实践,学起来会事半功倍。让孩子们像拌黄瓜菜一样去学那些枯燥的逻辑、语法,毫无疑问是一桩苦差事,我们完全可以把语文课教学搞得妙趣盎然。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也用不到自己的母语的语法,一个基本上不懂语法的人,完全可以正确地使用母语说话和写作。既然我们提倡学以致用,何必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学那些对大多数人无用的东西呢?如果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能进行这样的改革,我们的大学中文系就多了一条存在的理由。大学中文系培养的就是精通汉语语法和逻辑的专门家,他们研究汉语的发展与历史,他们毕业后可以教中国人学汉语,也可以教外国人学汉语。那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一篇文章,小学生在学,中学生也学,大学生也在学。我想,如果把语文比喻成一台钢琴,那么,的确需要一些人学设计、学修理,而绝大多数的人,只要学会演奏就行了。肖邦未必能修理钢琴,沈从文未必能写出一本语法方面的书,而写了很多语法书的吕叔湘,好像也没能写出一部很好的小说。

(摘自今日邮件)

43

Page 44: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张永:我们的学校正培养大批“乌有之乡”信徒一、“乌有之乡”的群众基础——数量巨大的大学理科生!?大概去年这个时候,我曾写文章感叹偏激思想网站“乌有之乡”的点击率远远高于理性网站,而偏激的骂人教授即使在知识界和官方媒体的批评之下,历次网络民调的支持率都高达 70%左右。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偏激思想在中国有广大深厚的群众基础,文革极左思想很有可能卷土重来,让人深感忧虑。2012 年以来,由于极其偶然的原因,极左思潮的上层代表人物薄希来下台了。很多人松了一口气,认为危机已经过去。我却觉得未可乐观,上层代表人物虽然下台,但偏激思想广大深厚的群众基础仍在,暗潮仍在涌动,随时可能发作,极左群众在钓鱼岛示威中的抢眼表现就是明证。偏激思想的群众基础是哪些人呢?点击阅读“乌有之乡”文章的到底哪些人呢?网络投票支持骂人教授的到底是哪些人呢?这让我非常困惑,百思不得其解。最近我的观察有了进展,我觉得这些人的主体可能是大学理科生,我说的不止是在校生,也包括年龄较大的老毕业生。前些天我和几位中国最好大学的理科博士、硕士生在网上有过一些交流,他们几位都是有理想、有热情、很单纯的年轻人。但是在交流中,我发现他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和“乌有之乡”非常相似。他们不承认价值观的多元,而是认为有唯一正确的最高价值观,就是“正义”。在“正义”面前,什么自由、民主、人权都不值一提。如果不符合他们的“正义”,就是坏人、敌人,对坏人、敌人当然不用客气,最后讨论就发展成骂街,连行为方式都和“乌有之乡”一模一样。前两天我的一位朋友在电话里告诉我,他哥虽然在美国,也很关心中国政局,是极左思想的坚决支持者。我知道他哥是中国最好大学的理科毕业生,后来到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美国,已经娶妻生子。这个例子说明,年幼时形成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是相当牢固的,即使人到中年,即使到了美国,也难以改变。于是我怀疑“乌有之乡”的群众基础是数量巨大的理科生群体。二、小学、中学、大学的人文、政治教育应面向未来,深刻改革这些理科生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正是在我们小学、中学、大学各级学校中形成的。小学、中学的人文、政治教育现状我并不很了解,但从我比较熟悉的大一本科生来看,他们在中学学的东西和我们二、三十年前学的东西似乎并没有很大的差别。阶级斗争仍然是历史的主线,阶级仇恨、民族仇恨仍被大力宣扬,世界非黑即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价值观不是多元的,有唯一的真理,而且是不需理性思维来证明的、是不可怀疑的。于是这样“乌有之乡”式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就在反复学习中控制了孩子们的头脑。进入大学后,文科生的人文政治思想一般会有较大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拥抱现代文明已经是知识界主流思想界已经出版了大量包含现代文明的书籍,文科生只要有一定阅读量,就可以打开视野,摆脱单一线性思维。但多数理科生本来就对人文社科不感兴趣,再加上课业比文科生要繁重得多,很少会阅读包含现代文明的文科新著于是他们在课堂上学的那些东西,就成为他们主要的思想基础。非常让人遗憾的是,虽然知识界的思想发展很快,但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学内容却远远落后,包含了很多的极左思想,这就造成我们的学校正在培养大批“乌有之乡”信徒。

44

Page 45: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这些理科生一方面有先进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却被三十年前陈旧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所束缚。他们是上网高手,在网上非常活跃,有些人成天挂在网上。这使他们成为网上偏激思想的主要群体,各个军事、强国论坛的主力也是他们,他们单纯的热情成了偏激网站的人气保证。他们是很容易受到蛊惑的,一旦数量巨大的他们被偏激思想俘虏将成为未来中国社会和政治发展的巨大隐患。邓小平对教育的题词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从小在学校里经常看到这个题词,现在看来,这个题词太精辟了。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常常强调要适度超前,就是“面向未来”的意思,中国发展很快,路修宽一点,刚开始显得车少,过几年就很拥挤了。教育更要“面向未来”,更要超前。在学校里读书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十年、二十年后才走上社会、发挥作用的,应该超前十年、二十年才对。现在的情况是,人文政治教育不但没有超前,甚至比社会发展还落后了三十年。这样巨大的反差一定会有后果的,今天我们看到的严重后果就是:极端思想拥有巨大的群众基础,成为政治动乱的温床。我们的人文政治教育应该致力于把孩子培养成理性、文明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该教育他们理性、批判性地看问题,而不是偏执地相信唯一真理;应该教育他们尊重世界的多元,尊重每个人的自由,不要把自己的信念强加给别人;应该教育他们懂得文明的议事规则,决不能动辄骂街;应该教育他们以博爱之心看待世界,不应煽动仇恨,无论是阶级仇恨还是民族仇恨。不能再等待了,再不改革对不起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孩子们信任我们这些成年人,我们是否能在孩子们面前问心无愧呢?最后说句老话:救救孩子吧,特别是那些理科孩子。(摘自西祠胡同)

45

Page 46: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注重研究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内在机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并写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时代命题。其中,关注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内在机理,是研究在高等学校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回应的基本理论问题。我们选取影响过程这个视角,抓住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进程这条线索,紧扣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的接触、影响的初步产生以及影响的深化这三个基本影响环节,对影响机理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一、选择性传导机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以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的“相遇”为逻辑起点的。一般而言,二者的相遇是“两次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两次选择”之一是社会思潮从化大众向化小众转化时对大学生的选择。社会思潮总是力图最广泛地影响社会大众,但实际上它又很难影响全体社会大众,往往着重影响它希望影响的那部分社会成员。不同的社会思潮希望影响的社会成员固然是有差异的,但他们几乎都会从众多的社会群体中选择大学生作为重点影响对象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大学生的政治地位和政治价值,更因为大学生是诸多具有重要影响价值的群体中最易受影响的,即大学生具有显著的易受影响的主体特征。一方面,大学生具有思想心理上的不成熟性。大学生因其边缘性的社会地位、过渡性的年龄阶段等,往往具有以自己的价值评价和情感体验为中心的自我性,常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一切的批判性,人生观、世界观都不很明确的盲目性,以及易受环境影响、易被他人左右的随机性。另一方面,大学生具有思想心理上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落差所导致的心理不稳定性,多元价值取向与自身价值观不明确所造成的价值不稳定性,以及自身矛盾与社会矛盾交织所导致的情绪不稳定性等。大学生思想心理的不成熟与不稳定使得他们对社会时弊有更多的不满情绪。正如列宁所说,政治上的不满情绪,除了通过大学生以外,非常难于在其它方面

46

Page 47: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表现出来。这样的不满使得大学生对社会思潮有着更强的亲近感、更高的敏感性,从而更容易受具有叛逆本性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两次选择”之二是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主动选择。大学生不总是被动地等待社会思潮来影响他,他们也会主动地接触社会思潮,这主要是由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发展需要所决定的。一是社会化需要。大学生处在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阶段,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迫切需要丰富对自己的人生、所生活的社会及世界的理解,希望了解多种社会模式、社会理想、价值观念、思想观点,这些恰是社会思潮所能提供的。二是求新需要。大学生偏好新事物、新观点,对于一些标新立异的学说有着十分强烈的兴趣,甚至有强烈的越是禁果越要偷尝一下的心理倾向,从而会主动了解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异的社会思潮。三是学习需要。有很多大学生了解社会思潮是因为课程学习的要求。四是交往需要。大学生网上网下的沟通交流,往往都会涉及到一些社会思潮的内容,这也是促进大学生主动了解社会思潮的重要原因。二、单向性冲击机理社会思潮与大学生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但当大学生与社会思潮接触时,尤其是接触和影响的初期,这种双向互动并非平均地、等量地进行。总体而言,更多地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我们简称之为单向性冲击。这种单向性冲击是由思想文化的“势位差”所决定的。思想文化的“势位差”指不同的思想文化因其自身所内蕴的知识、价值、规律和表现美等品质的含量不同,以及知识的层次和概念的位阶的不同,所具有的势能和位能不同,从而形成的“势位”的差异。思想文化之间存在势能差别,使得思想文化具有流动性特征,高势位的思想文化总是流向低势位思想文化,影响和改变低势位的思想文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不能人为阻挡的趋势。我们知道,社会思潮是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的综合表现形式,其内核是某种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是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存在,是对社会存在的理论反映,往往包含着对整个社会现象或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比较深刻和系统的理性认识,是经过了系统的、深入的论证和阐释的,是以比较自觉的、稳定的和系统的理论观点和视角来观察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很多都是经历了多个思想巨人的创造发展和众多社会大众的推动促进的。即便这种理论体系的科学性高低不同,但往往都是逻辑自洽的,都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大学生尽管是高知群体,但他们的思想文化还处于发展阶段,思想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思想文化的广度和深度都是比较有限的。由此,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水平与社会思潮的思想文化水平相比,存在客观的、较大的文化差距,即负的思想文化“势位差”。在大学生与社会思潮接触时,尤其是接触的初期,更多的是社会思潮所包含的思想观点向大学生头脑中的思想观点流动,影响、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而不是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流向社会思潮,改造或创造社会思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凡是与社会思潮有所接触的大学生,其思想心理都会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受到社会思潮的影 n向。这种影响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大学生也会基于自己的思想文化水平,对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起到重要作用。对于一些理论修养深厚、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文化水平很高的大学生而言,是能抵御社会思潮的影响的。三、反权威性顺从机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发生不仅存在于思想文化之间、表征着物物关系,更存在于主体之间、表征着人人关系。也就是说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并非是抽象地发生的,相反,从来都是具体的。这种影响总是来自于持某种观点的思想主体。

47

Page 48: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大学生与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更深层次地体现为大学生作为思想主体与社会思潮的思想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主体与主体的关系。社会思潮的思想主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这个思潮所依赖的理论的原创者或典型代表者,比如存在主义的代表萨特;二是这个思潮的旗手,对于大学生而言,更多时候是他们的老师或其他知名学者。当我们思考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的关系时,往往会忽略这些思潮的代表者、旗手与大学生的关系。而这个关系恰恰是决定大学生与社会思潮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考察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机理,也要重视从主体互动的视角来分析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诚然,当代大学生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他们拒斥形而上学,反主流、反中心,号称怀疑一切,乐于恶搞和调侃解构和消解权威。但实际上,他们并非反对一切权威,他们反对的是传统权威。正如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权威的消解从而激生了新权威主义思潮一样,大学生在反权威的过程中也为自己树立了“反权威的权威”。而社会思潮的主体往往就是大学生所热捧的“反权威的权威”。可想而知,大学生是很容易受这些“反权威的权威”的影响的。更何况,这些思潮的代表和旗手往往都宣称自己是正义和真理的信仰者,又恰如其分地迎合着大学生的批判性。因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存在着大学生对“反权威的权威”的顺从机理。四、解释性接受机理社会思潮的对大学生思想的高势位冲击、大学生对社会思潮主体的反权威性顺从,都使得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这些影响产生过程中,大学生相对而言是处于被动地位的。但随着影响的深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逐步增强。这种增强首先体现为大学生通过观念比较而形成的对社会思潮的解释性接受。这里所说的观念比较是指大学生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社会思潮的信念、态度、意见等做比较。影响这一比较过程的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社会思潮的思想信息与大学生原有的社会经验、社会态度、思维定势、心理状况的协调与不协调的比例关系等状况;二是社会思潮的思想信息与大学生自身利益的关联程度。当社会思潮的思想内容与大学生的思想比较一致或更有利于其自身利益时,大学生更容易进一步受社会思潮的影响,接受社会思潮的全部或某些观点。当我们深入分析这一社会比较过程时会发现,大学生之所以接受某一社会思潮而不接受其他思潮或者大学生接受一个社会思潮的某些观点而不接受其他观点,主要取决于社会比较后的“解释性”效果。也就是说大学生将社会思潮内化为一种解释自身或社会的工具。实际上,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理论形式,是不能直接满足接受者现实的需要或者利益追求的。它所能满足接受者需要的只能是一种精神性需要,能给予接受者的利益也只能是一种象征性利益,象征性利益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转化成物质利益。这种精神性需要就是为自己的各种行为寻求正当性说明的需要。因此,我们说,是否能解释自我以及解释的程度是决定对社会思潮及其具体观点的接受程度的关键因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社会影响大学生时呈现出“六经注我”的现象,即社会思潮能影响大学生,并非因其自身的科学性,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思潮或某些思潮的具体观点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令其信服的解释。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区分出三种有重要价值的社会思潮解释性接受类型:一是困惑解释,即在思想层面,社会思潮能对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给出新颖的、符合其心态的、有一定说服力的解释或解决的方案,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部分学生的思想困惑;二是行为解释,即在行为层面,能为部分大学生的非主流行为提供比较充分的理论层面的依据,使其边缘性行为获得更大的合法性;三是现实解释,即在实践层面,能对社会现实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尤其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有理有据的批判,甚至有一些观点经历了实践的检验,似乎具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这三种解释实际上是难以完全清晰区分开的,他们是相互交织的。其中,现实解释力是三种解释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最终决定社会思潮影响程度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由此,与其说大学生受了社会思潮的影响,不如说大学生拿社会思潮来为自己辩护。正是因此,大学生往往按照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对社会思潮进行衡量和取舍,甚至常常是囫囵吞枣、随意选用。在大学生那里,社会思潮内化成了对原有信念(哪怕是偏执的信念)的支柱。所以,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他们自我表

48

Page 49: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达的过程,是“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相结合的解释性接受的过程。五、综合性建构机理从宏观和外部视角来看,社会思潮的使命是冲击和取代主流意识形态;而从微观和内部视角来看,社会思潮的使命是内化为主体的价值观。社会思潮归根到底是要实现其背后所渗透的价值观的扩张。但社会思潮向大学生价值观层面的渗透和影响会引来巨大的阻力,产生剧烈的价值冲突。价值冲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性价值冲突。从意识形态角度而言,大学生既处于敌我争夺的前沿阵地,又是处于强大的保护伞之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其抵御社会思潮冲击的强大保护伞。总体而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传递的价值信息与社会思潮的价值信息之间的差异会引发学生头脑中的价值冲突。二是多源性价值冲突社会思潮种类繁多。但有一个基本的规律就是,社会思潮的对立性运动和存在,即有社会思潮“ A”,那么,一般都会有一个社会思潮“-A”,比如自由主义思潮与保守主义思潮。即便不是观点相反的社会思潮,在不同思潮间也存在很多差异。大学生往往是受多种社会思潮共同影响的。这些社会思潮间的差异也会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冲突。三是新旧性价值冲突。虽然大学生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阶段,还不够成熟。但大学生在多年的主流教育氛围中,总是会内化一定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这些价值观与社会思潮的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又构成了一种强烈的价值冲突。这些价值冲突的存在激发了解除冲突的需要。大学生往往会通过综合性建构的方式来化解冲突。所谓综合性建构,指大学生会把同一社会思潮的思想碎片、不同社会思潮的价值信息、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信息放在一起,进行重新整合,建构成一些具有其个性特征的价值观念。一般而言,有四种建构方式:一致性建构,即那些与大学生原有价值观念一致的价值信息,无论是来自社会思潮,还是来自主流意识形态,都会优先进入其价值观念系统;顺从性建构,对于一些与其原有价值观念相冲突的思想文化势能很高、现实解释力很强、个体适用性很大的价值信息,会取代原有的与其相冲突的价值信息;糅合性建构,即对一些大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来自社会思潮或主流意识形态的相互冲突的多种价值信息,他们往往会根据自身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改造,糅合成一些新的价值观念,纳入价值观念系统;实践性建构,即对于一些新进入价值系统的价值观而言,并非一定能牢固地居人原有价值系统,而是要经过实践的验证,才能进一步固化成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念或被从价值观念系统中剔除。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七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 辞海 [N].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3] 杨德广.西方思潮与当代中国大学生 [N].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4] 徐瑾.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价值观影响方式的特征分析 [J]. 思想理论教育,2010(17).

[5] 陶倩,鲍建竹,陈海青.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思考 [J]. 思想教育研究,2011(1).(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2 年第 20期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 李亚员)

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的困境与原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门强调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明确指出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

49

Page 50: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能力要求、岗位职责、管理模式、培养发展等仍处于探索阶段,使得目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问题凸显,尤其是缺乏职业技能的标准,亟待解决。缺乏严格的职业准入机制,辅导员岗位职责内容不明。严格执行职业准入制度、做好辅导员选聘配备工作是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建立的基础,更是提高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的前提。然而,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进程中,一方面由于部分高校缺乏严格的职业准入机制,缺乏对辅导员学科专业背景、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的全面考虑,出现了辅导员职业能力不能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工作态度与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等“非职业化”现象。可以预见,如果工作队伍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无法把有较强职业能力和稳定职业心态的优秀人员选聘进来,根本就谈不上对队伍职业技能标准的有效探索。另一方面,尽管中央文件中对辅导员实行“双重身份管理、双线晋升、双重领导”有专门规定,目前高校也普遍认同辅导员作为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仍然是处于行政人员与专任教师之间的边缘人,事实上往往仍将辅导员当作行政人员来看待。与职业身份的模糊不清现状相对应的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也往往无限扩大,除了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外,许多非本职工作都压到了他们肩上。从人事管理体制上看,由于大多数辅导员归院系管理,辅导员还相应地承担了众多教学秩序管理和行政工作事务。多重管理、多重考核的人事管理局面,导致辅导员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不明确,没有得到应有的职业尊重,也难以形成职业认同。缺乏完善的职业管理规范,辅导员队伍建设人员不稳。辅导员职业化是对辅导员岗位属性的一种确认,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是通过政策保障、职业准入、管理培训、职业规划等措施达到建立辅导员职业形象、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提高职业技能,固化从业标准的目的。在这些重要措施中,辅导员职业管理规范的制定对于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尤其显得重要。目前,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都没有出台完善的辅导员职业管理规范,导致辅导员这一职业缺乏科学的内容规范、严格的职业界定,业已成为许多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一大难题和影响学生教育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大多数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在岗工作三四年已经是资格比较“资深”的,多数辅导员工作不到两三年就转岗。而为了使学生工作维持正常,大部分学校每年选留新辅导员不断充实队伍。由于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这种“非职业化”现象,在岗辅导员基于自身的发展和前途的考虑,无法潜心本职工作;由于缺乏刚性的管理要求和工作限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发展”概念对于在岗辅导员几乎没有任何约束性和吸引力。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临时职业”的观念在高校教师、学生甚至部分领导干部当中还普遍存在的,成为推进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建设和实施的最大障碍。缺乏合理的职业培训体系,辅导员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当前,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到各高校都认识到了职业培训对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逐步开展了各级各类培训教育活动,但由于缺乏科学化、系统性的职业培训体系,没有符合职业要求的专业学科作为理论支撑,辅导员后续发展动力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结构上的薄弱和实践能力锻造等方面。严格来讲,辅导员工作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学生管理、心理健康咨询就业指导等多方面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要求辅导员应具备以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为主,沟通技巧、协调能力等基础技能为辅的系统的知识能力。然而现实工作中,一些从未从事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应届毕业生,留校后最多只经过几天的“上岗培训”就加入了辅导员队伍,应该说其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与工作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更谈不上从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角度来严格执行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的实施。因此,对辅导员进行科学的职业培训,将岗前培训、日常培训相结合,建立科学、系统的培训体系,使之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从而全面地总结和执行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不断提升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后续力量。缺乏科学的职业评价机制,辅导员全面发展提升不够。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就是倡导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的提升和专业水平的升华,强调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全面发展,促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心理辅

50

Page 51: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导和日常事务管理等某一方面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成为专家。然而传统的高校辅导员评价,只以其工作业绩和职业绝对标准作为评价内容,在方法上以高校辅导员自评和他评为主,忽略了高校辅导员发展能力的需求,缺乏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的相对标准和个性标准的认可,不利于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发展。当前,作为一种更关注个体进步和全面发展潜能的评价理念,高校辅导员发展性评价理论成为辅导员工作评价的重要方式。高校辅导员发展性评价的推广和实施,通过制定符合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个性标准,及时为辅导员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绩效提供结果反馈,促进全面认识辅导员工作现状,改进和完善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应立足辅导员长远发展、专业化成长,在构建过程中遵循三项原则:1.主导性与多元化的统一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所作的规定既包含了对辅导员的政治品格、思想修养的一无主导标准,也明确了工作内容的多样化和工作对象的易变性。高校辅导员发展性评价正是基于主导性与多元化的统一,通过制定符合社会期待的主导性标准和适应辅导员个性发展的多元化标准,促使辅导员通过自我完善,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目的。当前制定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促进辅导员全面发展与辅导员发展性评价的原则是一致的,必须适应社会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期许和辅导员自身发展的职业方向,体现主导性与多元化统一。作为党在高校的政治工作者,作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路人,在制定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时必须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仰、鲜明的政治立场,必须坚持一元主导;由于社会文化影响的多变性、辅导员工作对象的复杂性、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等因素带来的辅导员工作任务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必须考虑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在制定职业技能标准时,除了统一性的职业要求以外,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还应体现包容个性、鼓励创新的多元化内容。即除了考虑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外,还必须考虑辅导员的个性心理素质;除了考虑辅导员工作基本能力标准之外,还必须考虑辅导员的发展能力标准。2.发展性与形成性的统一高校辅导员发展性评价的最大特点在于评价目的的发展性。不仅注重辅导员的现实表现,更加重视他们的未来发展促进辅导员自身的“成长”,具体体现在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个体标准的相统一。作为辅导员从业的职业技能标准,既应该包括从业的绝对标准(基础性标准),还应该包括反映职业发展期许的相对标准(发展性标准),即能符合职业发展需要的创新潜力和职业技能标准。这两种标准相结合,既可以为没有达到标准的人指明努力的方向,也可以为现任辅导员反思自我提供信息,从而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另外,在此基础上还要相应考虑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的个性标准。在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时,应充分考虑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心理、知识、能力、个性等方面素质和能力的绝对标准制定,促进高校辅导员更充分、主动、全面地参与业务知识和能力学习;同时,在绝对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相对标准、个性标准。如,在“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性标准中,设立进一步的发展性标准,即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条件;在设立“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的标准中,对于在处理危机、协调矛盾等方面有特长和丰富经验的人员,增加个性化标准。3.多维性与主体性的统一高校辅导员发展性评价包括高校辅导员自评、互评、学生评价、管理者评价、学校领导小组评价。在发展性评价过

51

Page 52: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程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成为了评价主体,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维性;对辅导员评价主体地位给予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辅导员评价的主体性。多维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职业技能标准是确定高校辅导员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的衡量尺度,也是进行价值判断的逻辑前提和实施依据,在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可结合不同类别层级的高校辅导员进行探索,这种多维、多元、立体的职业技能标准,既能关注高校辅导员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又能促进全体高校辅导员的全面素质提升,保证高校辅导员个体的发展。目前,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辅导员工作内容的不同,有学者将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划分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技能标准、管理学生事务的技能标准、学习研究和创新的技能保准;也有参照《教师能力标准》体系,将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划分为基础能力、专项能力和支持能力三方面。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不管是哪种划分方式,都体现了构建标准的多维性,需要加大研究和探索力度的是在兼顾标准的多维性的同时需要充分尊重辅导员的主体性,关注辅导员个体发展的全面性。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2 年第 20期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 吴俊文 邵莉莉)

大学里我们教什么摘要:大学应当教给学生什么,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却涉及了对不同知识层次和类型的看法,涉及了对知识价值和大学价值的认知,回答起来并非易事。对于究竟应当教些什么,不能只是停留在对具体学科的理解上的。尽管诸多教育家曾有过深入的、一般性的思考,看法却不尽相同。或许只有通过对不同知识的类别、不同命题类型的意义进行分析,对不同大学的不同使命进行不同的解读,方能涉及到问题的本质,才能理解大学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研究,把学习本身视为学习对象,把研究培养也视为学习的对象,从而也都是教学的对象。关键词:教学,大学,研究训练“我们教什么”对于大学来说是一个问题吗?一般认为,大学就是教文学、史学、哲学,就是教微积分、相对论、量子论的。然而,所教的内容仅限于此吗?实际上,人们对于究竟应当教些什么,不只是停留在对于具体学科的理解上的。许多的教育家有过一般性的思考,更深入的思考。并且,在这些更基本的问题上,教育家们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笔者一方面综述这些看法,同时也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一、不同的观点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发表于 1859 年,纽曼的《大学的理想》发表于 1853 年。几乎是同一时期发表的论著,又同为英国人的斯宾塞和纽曼,在应当着重教什么的看法上,却是十分的不同。斯宾塞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1](P91),具体来说,就是数学、力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1](P66-68)。他强调的是实用,为了谋生,为了完成作为父母的职责,为了过社会生活,甚至为了娱乐和艺术最实用的、最有价值的都是科学。与斯宾塞不同,纽曼把知识分为自由知识和实用知识,纽曼所看重的是自由知识,而不是实用知识,“一种要达到

52

Page 53: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普遍的观念,另一种则致力于特殊的和外在的东西”[2](P32)。相应地,他认为“知识本身即为目的,这种知识应被称为自由知识”[2](P31)。实际上,在纽曼所提到的一些知识里,也有“有关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 [3](P3),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就是“自由学术”[31(P5),即自由知识。由此,我们也就看到,纽曼的思想是继承了古希腊传统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只要我们是人,我们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不由自主地信奉亚里士多德”[2](p30)。斯宾塞的观点则很难与悠久的传统直接相联系,因为较为系统的科学是出现在牛顿以来的近代。尽管科学教育也进入了学校,并成为长期存在的教学内容,尽管科学教育也不都是与自由教育无关的,科学中也有众多关于因和故的学问,但毕竟自由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在自由知识中不都是与实用无关的知识。因而,对于以纽曼和斯宾塞为代表的不同观点,也需要做具体分析。基本的差别与截然的区分还是有所不同的。知识大体上分为三类:人文知识、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分别是关于人本身的知识,关于物质世界的知识(有时即简称科学),关于社会的特性、结构、组织、运行机制的知识。这三类知识之下又分别包含许多学科,有些还是彼此交叉的。但大体上是这三大类。实际上,在每一大类中都有自由知识以及相对而言的实用知识。并且,还不一定只限于这种分为自由知识与实用知识的两分法,还可以有更细致的一些分析。二、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知识要从具体的内容讲起。比如说,关于修建某建筑物的工程,就需要有设计的知识以绘制图纸,确定建筑物不同部位使用何种不同的材料,钢筋还是水泥,还是木材,何种标号的水泥,何种型号的钢筋,等等。这是关于工程技术的知识。与此有关的至少还有材料力学知识、机械力学、工程力学,甚至还要有一些地质力学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是直接的技术知识、工程知识,是靠近理论同时又靠近应用的知识,因而也可以叫做应用理论知识。进一步看,就还会有一般的力学知识。这就有经典力学、理论力学。力通常与一定的场相联系,而关于场又有许多理论,更一般的是统一场论。这样一些知识可称为基础理论知识。这样,就有了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工程技术(也叫工艺开发)知识这样三个层次的知识。数学也可相应地分为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和工程数学三类(这其中还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物理学、化学也与此类似。不只是数理知识有这样一些层次,人文知识、社会知识也有各自的相应的不同层次。例如,关于社会学,有社会形态学、社会组织学、社会文化学,从更上层看,有一般的社会学原理,有社会哲学,往下层看,则还有社会工作学,社会活动的方法学等。社会学也是分不同层次的。一个对于大学更实际的问题是,大学最看重哪一层次的知识?这与对于大学的理解直接相关。

53

Page 54: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弗莱克斯纳说,“大学是不关心真理的效果和用处的”[4](P31),大学为真理而真理,并且,“除了大学,在哪里能够产生理论”[4](P10)?在他看来,显然,大学是更看重理论的。赫钦斯说得更直接,“我坚信大学所要解决的是思辨的问题。那种信息的收集,不论历史的还是当代的,都不应在大学中占有一席之地,除非那些数据资料说明或证实一些原则,或有助于这些原则的发展” [5]。曾任芝加哥大学校长长达 22 年的赫钦斯对于大学的使命就是这样理解的,在这里,被看重的是思辨、思想、理论或原理,原则。看来,知识是分层次的,而大学更关心处于上层的理论或思想。大学,即使是面对工程技术问题的时候,也会力求形成有关工程的理论或原则一类的知识,让理论自觉或思想自觉也贯穿于这种被认为更实际的人类生活。在上层的理论之中还有一个更上层的东西,这就是形而上,亦即哲学。“所有其他学术,较之哲学确为更实用,但任何学术均不比哲学为更佳” [3](P6)。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观点一直被大学奉为圣明,乃至于大学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这种品格贯穿于大学近千年的历史之中。凡大学都有这样的品格吗?这里,存在对于大学的不同理解的问题。如果象赫钦斯那样来理解大学,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肯定的。职业技术学院和社区学院也具有形而上的品格吗?这些院校的教育是属于高等教育的,但不属于大学教育。大学是高等学校,但高等学校并不一定都是大学。我们说到知识的不同层次的看重上的区别,主要是针对不同的高等学校而言的。三、不同的类型关于同一个问题上的知识形态或类型也是有所不同的。例如,下面的三个句子或命题:1.知识是有不同层次的,2.知识应当是分不同层次的:3.知识有不同的层次吗?第一个命题是实然性的,第二个命题是应然性的,第三个命题是或然性的。分别称它们为实然性命题、应然性命题和或然性命题。有学者作过实际的调查,对于大学生而言,大约三分之二的人更喜欢或然性命题,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喜欢实然性命题。喜欢应然性命题的只有个别的例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或然性而几乎没有人喜欢应然性命题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们总是喜欢独立思考、自由地思考,而思考的空间越大,思想的自由度也越大。哪种类型的命题留给人们的思维空间最大?很显然是或然性命题。它是没有定论的,是留有余地的,因而是可以自行探讨的,可以独立思考的。

54

Page 55: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应然性命题正好相反,它不仅有定论,而且不留有余地,不由分说:它具有指令或指示的性质,这是对做学问的人来说最觉乏味的命题。当然,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在这样的句子或命题面前也会质疑的:难道真的就应当这样吗?不过,这就使命题已经转移到了或然性命题,对“应然”提出了疑问。从知识的实际发展过程来看,常常是从问题开始的。也就是说,实际上最先碰到的常常就是或然性命题。“是这样的吗?”这是一个或然性命题。若回答“正是这样的”,这又正是一个实然性命题了。如果是这样的,那么应当怎样做呢?若回答,“应当这样做”,这就是一个应然性命题了。所以,应然性命题是接着实然性命题来的应然性命题是实然性命题的应用。应然性命题是对实然性命题的应用,实然性命题是对或然性命题的回答。由此看来,在一般的情形下,思维发展的顺序便是,先或然性命题,后实然性命题,再后才是应然性命题。有人说,关键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实,更为重要和更为宝贵的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分析问题的前提,没有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哪来可分析的问题?分析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弄清楚问题的性质、特点及其要害之所在,才便于确立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通常,表达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语句是或然性的,表达分析问题的语句是实然性的,而表达解决问题的语句是应然性的。所以,由提出或然性命题到实然性命题再到应然性命题,也就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发展过程。三种不同类型的命题恰当地表现了不同的知识形态。四、不同的研究训练接下来,要讨论大学主要教些什么,研究什么,这样;我们又回到了最初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在大学里我们不只是教学生学习许多具体的学科知识,不只是引导他们学习,还要教他们学习思维,学习质疑,学习批判,亦即,还要教他们学习学习。如何更有效地学习,这本身也是需要学习的。很多情况下,学习是从提问、发问、疑问开始的。学问学问,就是要学着去问。学问,作为一个名词,它与知识、见识是同义词:“学问”也可以作为一个句子,“学”字是谓语,“问”字是宾语,“学问”的意思也就是学习提问、询问、质问。学习一词,与研究的意思很靠近:学问一词,与研究的意思就更靠近了。英语里,study既可作学习理解,也可作研究来理解。优秀的教学是探究式的教学,优秀的学习也是探究式的学习、研究式的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尤其是大学更应如此。大学不仅传承知识,而且扩增知识,大学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发现真理。学习本身成为学习的对象,研究本身也就自然成了学习的对象。学习是需要贯穿训练的,研究更是需要进行训练的。引导学生学习不容易,引导学生研究更不容易。到了本科就应有一些研究训练了。到了研究生阶段,研究成了更正式的训练项目了。可以这样来理解,对于本科生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训练,对于硕士生是进行正式的研究训练,对于博士生是进行较高级、较专门的研究训练。至

55

Page 56: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于博士后,那更是与导师合作进行研究了。高等学校是有不同层次的,大学也有不同层次。有研究型大学,有培养博士资格的大学,有只能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也有只培养本科生的大学。对于这些不同的大学,学生的研究训练当然也不相同。相应地,是大学能教什么的问题。师资及其他相关的条件不同,能教的东西也就不同。能对学生进行研究训练的教师,不仅自身应有过系统的研究,并且还需要对研究训练本身有许多的感悟。例如,教师本身就首先应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与此同时,当然也要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此前提,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增强他们的研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培养博士生,这对于教师的要求当然是更高的。但是,培养本科生也有其特别的困难,引导他们进行初步的训练并非易事。对于博士生,是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训练基础的,对于本科生,则常常是一种崭新的尝试。入门的训练和进门后的训练各有其特点、各有其困难。许多著名的大学不会因为本科生只是进行初步的研究训练而忽视本科生教育。原因就在于这个起点很重要,影响很深远。如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 CIT),都重视本科教育。CIT 的规模很小,是典型的袖珍型大学,在 2000 人的总规模中,本科生也占到将近一半(约 900 人)。它“坚持‘小而优’的原则”[6]。五、不同的课程对于教什么的问题,毕竟还是要落脚到学科,落实到课程上去的。事实上,对于课程的地位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把课程视为“教学内容”,“课程是教学内容的进程和总和”[7],也有这样的定义:学校课程即“学生通过学校教育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8]。当然,这后一种定义也可以说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广义理解。对于课程的定义其实远不止这两种,定义的多样化至少表明了课程是被关注的基本对象。“教什么”的问题是引起对课程的众多不同理解的根基性问题。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教多少”的问题,这又与提供多少门课程的问题相联系。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是通过核心课程进行的,而核心课程常常是由文理学院来承担,“文理学院的教师共开发出 120-140门新的核心课程”[9]。显然,对于单个学生来说几乎不可能修读完 120门以上的课。之所以如此众多的课程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这提醒了我们,“教什么”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的问题则是“学什么”。“学什么”则涉及到课程的权力问题,因而“教什么”并不是完全由教师决定的。然而,学生也决定不了一切,因为不是所有高深的学问所有学生都能够掌握的。在美国,“比如说,所有高中毕业生都能上社区学院,高中期间学业成绩位于前 50 名的毕业生能上州立大学,高中期间学业成绩位于前 12.5%的毕业生才能上研究型大学”。在“我们教什么”中的“我们”,也并不单指教师。学生需要回答的是“我们学什么”,这是教师在考虑教什么的时候必须一起考虑的。总之,不同的大学,对于“我们教什么”的问题的回答是有差别的。层次的不同、类型的不同,培养目标的不同,需要对“我们教什么”的问题寻求不同的答案,需要既作历史的考察,也作现实的考察[10]。

56

Page 57: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参考文献: [1] [英]斯宾塞.斯宾塞论著选 [M]. 胡毅,王承绪泽.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 [英]纽曼.大学的理想 [M]. 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 [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M]. 吴涛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 [美]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 [M]. 徐辉,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 [美 J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 [M]. 汪利兵泽.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3.

[6]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K].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65.

[7] 王策三.教学论稿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5.

[8] 靳玉乐.现代课程论 [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65.

[9] 曲铭峰,龚放.哈佛大学与当代高等教育 [J]. 高等教育研究,2011(10):1-19.

[10] 徐超富.大学科学研究的教育性 [J]. 当代教育论坛,2012(03):100-102. (摘自《大学教育科学》2012 年第 05期 作者/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讲师 彭道林)

我们为什么没有先进的大学制度理论摘要:我国大学缺乏先进制度理论的原因,一是大学制度与政治制度同质、同构,因而在政治体制改革迟滞的情况下,大学制度理论研究必然存在禁区或盲区,使研究者不敢触及一些影响大学制度改革的深层次问题,阻碍了大学制度理论的进步。二是我国社会从整体上没有完成从“权本位”向“人本位”的思想转化,因而社会的广泛性思想基础还是趋权和趋利,使建立在趋权、趋利基础上的诠释性、权宜性,“研究成果”大行其道,阻碍了先进的大学制度理论的产生。三是在现实制度和文化背景下,“真的”研究成果难以发表和传播,使真知灼见缺乏产生的文化氛围,影响了先进的大学制度理论的产生。关键词:大学制度理论,人本位,教授治校,大学自治我国大学广被社会诟病、遭遇信任危机,可以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北大教授钱理群关于“北大、清华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若掌权会比现在的贪官污吏对社会危害更大”的论断,更是将批评的对象指向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所有高校,表明大学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在造成大学问题的众多原因中,缺乏先进、科学、合理的大学理念及大学制度理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笔者对于大学缺乏先进理论的疑问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三十年了,我们的教育研究机构和队伍已经非常庞大了,却为什么没有研究出先进的、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大学及大学制度教育理论呢?尤其是在我们的教育理论界,为什么至今没有出现一种能够与“陶行知教育思想”、“蔡元培教育思想”、“梁漱溟教育思想”相提并论的教育思想呢?而对于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笔者以为有以下一些内容。

57

Page 58: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一我国的现代大学,由于不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而是由国外移植来的,因而没有自己的传统和根基。而大学的移植性质,决定了其必须花一定的时间来形成自己的、与大学本性相通的制度及传统。如果这个时期过于短暂,或者自主性的制度不是很牢固,那大学就容易在社会潮流中颠簸摇摆,被社会潮流改变本性,在时代的风浪中随波逐流成为社会某种要素的工具,失去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而我国目前的大学性质,是在 60 多年前的“建国后”确立的,当时社会中有权利决定大学性质的人们,不仅承认大学是一个教育和学术机构,更是视大学为一个社会及政治机构,而且认为大学作为社会及政治机构的比重,应该大于作为教育和学术机构的比重。亦即政治应该是大学的核心意识,政治思想应该决定大学中教育和学术活动的方向。这种思想的理论依据是,教育与社会其他行业一样,都是革命者们的“战利品”(其时“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表述是:“接管”、“接收”),是理应由革命者驱使、并为革命者的利益和需要服务的,因而政治有权力决定大学中教育和学术活动的目的和方向。在这种观念及相应形势的影响下,大学被整合进社会的政治组织系统,成为社会政治组织的一部分,大学制度也自然成为与政治制度同质同构的统一、集中制度,大学中的各种活动也随之被纳入各种政治活动之中,与政治同起伏、共进退。而大学制度的这种特征,则决定了大学的制度改革,不能是简单化的大学内部、或者是教育领域内部的改革,而是国家层次上的、社会全面性的改革,特别是要包含政治领域中的改革。与此同时,教育理论研究中关于大学制度改革的讨论,也不能是单纯的教育问题或大学制度问题的讨论,而应该是教育问题、大学制度问题、社会政治问题的综合性讨论。另外,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对政治的畏惧、戒备、隔膜心理,因而容易使教育理论研究者们在大学教育思想及制度的研究中,投鼠忌器,避难就易,对教育思想的表达语焉不详,含糊暧昧,使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研究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意义。同时,还由于受长期的政治运动的影响,以及现实教育领域中“政治正确”意识的“熏陶”,特别是教育、文化领域中经常出现的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批判运动的警示,使研究人员心中形成了不少的禁区或禁忌,人们自觉地回避与政治有牵连的所谓“敏感问题”,以及形而上层次上的思想、制度性问题,而只在形而下层次上的教学或对策方面下功夫,致使我国的大学及大学制度理论,一直没有出现实质性的突破依然在应该是“工具”、如何做“工具”的圈子中打转。所以,通观我国教育理论界,几乎没有象蔡元培先生“我绝不再做这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1](P237)那样剀切、直接的教育思想表达,也少有象梅眙琦先生“大学当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而大师之谓也”那样独到、透彻、坚定的表达;更少有象潘光旦先生“我一向主张学生不宜加入任何党籍,我现在还是这样主张,因为加入党籍的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造成一些能忠而不能恕的胶执分子,其于国家的不能有所裨益,与能恕不能忠的极端流放分子,初无二致”[1](P66)这样大胆、尖锐、直面教育核心矛盾的表达,致使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中普遍缺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氛围,其精神面貌与教育体制一样,都处于极其保守的状态,被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而体制对现有大学理论的“有选择应用”(一般情况下或许并没有错)以及对理论研究者的“有选择褒奖”(支持和鼓励诠释、演绎教育政策者,其效果是疏远和排斥批评和反思教育政策者),则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诠释,抑制了创新。周此,我国的大学制度理论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国家政治观念的进步,以及教育和文化环境的改变。若没有国家层次上的政治观念及教育观念的进步,没有国家在政治方面的宽容和支持,没有国家在法律层次上对宪法所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的切实保护,大学制度理论的实质性进步,科学的、先进的、合理的大学理论的产生无疑是困难的。而我国在国家层次上的大学思想其所以没有进步的重要原因,显然是因为在社会思想领域中,没有完成由“权本位”向“人本位”的思想转化,致使社会的思想和制度结构,仍然是“以权力为中心”、“以官阶为本位”的集权化形态,社会活动的中心问题还是如何有效地“巩固政权”及“领导地位”,导致“有权便有一切”的观念,深植于国人的意识之中。这种现象对于一般社会成员的影响是,他们虽然没有机会参与到“巩固政权”的宏大事业中去但以在社会权力序列中的位置(官阶)来确定人们的身份、地位、价值,或以此来判断人们是否“成功”、“有本领”、“有出息”的价值观念,则在社会上非常通行。畏惧权力、向往权力,追逐权力,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国民的

58

Page 59: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集体无意识。而如今每年惨烈而悲壮的“国考”,虽然有人们对公务员位置上聚集的优越的物质条件向往的因素,然而更多的原因还是国民对权力崇拜的潜意识使然。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大学无疑也会形成“以权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与“权本位”、“官本位”在精神上息息相通的“科举制”的灵魂,也会自然地被大学及各方面教育所继承和发扬,并且成为教育实质性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权本位”意识和文化在大学制度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大学中六十年不变的政治化、行政化体制,以及大学领导者们的“官员”角色、身份和意识,当然还有大学师生中普遍性的崇官、趋官风气。而正是这种大学内外的“思想共识”,才使大学的思想和精神长期处于急功近利、投机庸俗的萎靡状态,大学中不断出现违背社会常识的“丑闻”,形成了对“教授治校、大学自治”制度的隔阂和拒绝,衍生出了各种抵制、遮蔽先进的大学制度理论的权宜性大学制度理论。二综观历史,可见我国社会其所以—直没有完成由“权本位”向“人本位”的思想转型,是因为在从传统的帝制思想向现代民主思想转型的过程中,遭遇了种种曲折和坎坷,影响了大学中的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独立力量的形成和成熟并进而迟滞了大学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这其中直接影响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事件有:袁世凯称帝事件,张勋复辟事件北洋政府内斗——府院相争事件等。而将社会发展方向引入歧途的更重大事件,是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国家后推行的“以党治国”方针,该方针秉持的“一党专制”模式,中断了此前虽有缺点、但在本质上仍然为“共和体制”[2](P415)(有总统、议会、内阁)的制度模式,使国家进入了专制的逻辑路径,也为以后新政权“条件反射”性的继承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文化条件。其时影响我国社会思想转型的外部条件是,在社会思想转变的关键时刻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全面侵略战争,使民族危机超过了国内的政治危机,也使“救亡代替了启蒙”,导致全社会应该进行的文化和思想革命被中断了。而后来的以武力方式完成的国家政权交替,则“条件反射”性地沿用了国民党的治国逻辑,只是在理论的表述上,改用“阶级斗争”的名称,依然将“保政权”的目标置于压倒一切的位置。这样,在社会的思想方面,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为了保政权,就必须要打击一切阶级敌人。而要打击敌人,就需要将人分为不同派别或等级,划分出我们、朋友、敌人等不同群体,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所有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公民”社会方向,使建立在自由、平等、公平、理性基础上的“人本位”社会无法建立,使“辛亥革命”努力奋斗的“宪政”目标被抛弃,使国家在思想方面仍然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3]。在新的“人本位”思想代替旧的“权本位”思想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流动于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当然只能是—直停留于社会之中的,带有浓厚等级制意识的“官本位”思想了。而建立在这种思想基础上的公立大学制度,自然无法脱离“官本位”的逻辑造成在大学制度问题上的法治意识、自治意识天然性缺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目前的大学制度建设,在思想层面上,还需要进行一次“走向共和”的革命,在形而上的层次上解决大学的性质、目的、方向等问题。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先进、文明、合理的社会思想基础,是社会领域中法治思想和人本位思想的被肯定和普及,以及“以人为本”价值观念和制度宗旨的被弘扬和广泛传播,而不应该是“以权为本”或“以官为本”意识的泛滥和膨胀。大学教育的方向不能是“升官发财”或“知识改变命运”(虽然知识曾经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但不能将“知识改变命运”当成教育的目的,使教育目的功利化),大学教育的功能不能是为学生提供做官的资格或资本,不能是帮助其成为“人上人”,而是引导和激励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普通人”,使其成为有教养、有道德、有责任心的“现代中国人”。只有社会上下在这方面形成共识,教育才有可能真正进步。否则,即使有了合理的大学制度,大学的活动也会在实践中走样,堕落成功利性的教育机构。而要达到这样的思想境界,社会则要接续辛亥革命后的思想启蒙,进行“人本位”和“法治”观念的教育和普及,实现与世界文明的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等普世价值观的精神融合,使我国社会思想的文明、进步,奠基在坚实的文化和思想基础之上。而我国社会在思想转型过程中的曲折和反复,无疑阻碍了大学制度理论的进步。当然,历史虽然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进步制造了一些障碍,但也为其提供了一些机会和条件。事实上,纵观我国近百年来的教育史,在建立“人本位”教育的问题上,我们不仅有过清晰的理论,而且有过成绩显著的实践。因为

59

Page 60: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在 20世纪的前半期,我国的教育先辈们就曾经提出了许多非常深刻的“人本位”教育思想。比如:陶行知的“真人”教育思想(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蔡元培的“健全人格”教育思想(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等[2](P462)。在教育实践方面,不仅有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浙江大学等公立大学的卓绝努力,而且有梁漱溟的“乡村文化建设活动”,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活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活动”,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活动”等民间教育家们的“创造”和坚持[2](P457)。他们的教育理论及实践,都是脱离了“官本位”、“权本位”性质的“人本位”教育,是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只是遗憾的是,他们的合乎我国国情的教育实践,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断了。而在建国后的社会和平发展时期,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等教育家们的曾经被我们肯定和赞赏的教育理论,不但没有被发扬光大,反而被我们有意识地“遗忘”或拒绝了。但是,我国教育的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人本位”教育在我国并非是“天方夜谭”,而是我国教育曾经有过的实实在在的历史,是我国教育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真诚地继承和发扬。所以,民国时期一些教育家们的“教育救国论”主张,以及他们所亲自进行的“通过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来实现教育救国的伟大实践,是被历史证明为正确的教育方向,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历史经验。而我们需要认真反思的是,建国后为什么没有继承和发扬这些珍贵的教育思想和经验,反而对其施以漠视甚至批判的态度?特别是应该反思其时为什么会产生盲目的政治自负心态,以及建国后教育领域中所出现的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的原因。亦即一方面,我国其时在教育领域中的许多做法,都与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等教育家们在解放前的做法极其相似(比如:农村妇女的扫盲运动,城市工人的速成学习运动,农村与城市中的文化夜校、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以及“文革”中的“学工、学农、学军”、“七二一工人大学”等活动),似乎他们就是新中国教育思想的源泉。另一方面,却在教育的思想领域中,将他们的教育思想作为“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帝国主义买办文化”进行批判,大肆宣传知识和文化中包含了“原罪”(知识越多越反动),并对知识分子进行亲近工农兵、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思想改造运动”,将教育驱入了背离中国传统文化、远离西方现代文化、进行“不断革命”(政治化、工农化、工具化)的轨道。而以后的对此方针的不断强化,更使教育既完全脱离了传统的“修己、治人”(修、齐、治、平)目的,又脱离了西方的“人是目的”、“使人成人”目的,变成了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工具。在大学领域中,则进行了相应的政治化思想置换。一方面,为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领导,将大学中的所有组织政治化或行政化(设立了党组织及强调行政管理的绝对权威——权本位),并以政治进步与否为标准,对教师们进行名誉、地位、身份、权利的重新排队,和形成了党员优越于非党员、积极分子优越于中间分子和落后分子的人文形态使大学中的是非标准、价值取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于以往的“以学问为基础”的排列标准被颠覆,而代之者为家庭出身及与“革命”的关系(老红军、老八路、南下干部、土改干部等),并以开会、学习、政治表态写思想汇报等活动作为大学教师们的日常工作内容,致使许多“大知识分子”感到思想不适应,精神上产生了恐惧感,其学术生涯基本上都中断了。另一方面,通过教育的“国有化”及“院系调整”等活动,使原来形成大学多样化形态的私立大学、教会大学被“国有”或取缔,大学成了清一色的公立大学,教育部(高教部)拥有了对所有大学完全,绝对的指挥权或指导权,大学开始在教育部的绝对领导下“统一”活动,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招生统一考试、统一毕业、统一分配等,使“统一”成为其时及以后大学活动的基本特征。毋庸置疑,高度统一的大学是可以完全地配合国家的所有政治运动和经济活动了,也是可以完全、彻底地贯彻国家的所有方针政策了。但是,作为社会公器的大学的特色及特殊功能,也在这种“统一”中自然地被磨灭了,“千校一面”既是其特点,也是其必然的命运。而随着大学思想的僵化及理论的贫乏,以及这种现象的长期延续,大学的基于自由、独立的活力和创造力没有了,先进的大学及大学制度理论也自然无从产生了。三我国解放后的教育之所以没有依照时间的顺序而自然地前进,并将普世性的“使人成人的教育宗旨作为自己活动的

60

Page 61: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目的,而是又回到以“读书做官”为精神底色的应试教育上来的原因,是因为一方面,解放后的“以俄为师”教育所依据的政治原因,使其在思想上缺乏应有的文化及理论基础,造成苏联教育思想在我国的“水土不服”,其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随着后来的中苏关系恶化,这种教育制度自然就难以持续,并且很快地被改变和放弃。这样的自我否定及不断反复,不仅使教育的方向摇摆不定、目的模糊,而且使教师思想混乱、无所适从,为传统的“读书做官”、应试教育思想的泛滥,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以俄为师”教育的价值趋向,本来就是一种以政治功利主义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作为一种教育方针,虽然有其产生的特殊历史原因,但其教育性缺陷却是明显的:一是与这种思想相联系的苏联教育水平,在世界上是处于落后地位的,其为我国教育模仿的高等教育模式,更是一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方式,其基本的价值趋向是权宜性的、简单化的,比我国此前移植的德国模式、美国模式都要落后。向其学习,只能使自己更落后,更愚昧,更肤浅。二是由于苏联的教育模式本身就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及人性特点,加之对其生搬硬套的学习方式及运动式移植,更使其在实践上难以与我国的传统教育方式融合,也必然会在我国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被空洞化。那么,用什么来填补这种“空洞化”所造成的空白呢?在当时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一方面,民国时期的教育先哲们所创造和秉持的适合我国教育发展的思想,在解放后的批杜威(陶行知、胡适)、批武训传、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反右等政治运动中已经被彻底否定了。而源于西方的世界性的先进教育思想和制度,又在“闭关锁国”的意识下被拒绝了。这样,我国解放后的教育,在思想上既割断了与自己国家教育传统的联系,又割断了与世界教育思想的联系,所剩下的就只有领袖自己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了。由此,我国的教育可以说是完全地被政治化了,基本上失去了自己理性、温和、优雅、高洁的本性,变得偏执、粗暴、浅薄随意。另一方面,由于解放后没有继续对传统的封建思想进行批判,因而封建思想并没有真正地退出社会思想领域还在继续发挥作用。其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是继续以“读书做官”、“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思想迷惑公众,使教育中无法产生出新的、具有现代性的教育思想。所以,代替苏联教育思想的,不可能是建立在自由、平等、科学、民主基础上的“人本位”教育思想,而只能是由战争年代流传下来的、具有极端革命倾向的、与封建思想具有亲缘关系的阶级斗争教育思想。而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的教育模式也自然地滑向了“根据地大学”的方向,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教合一模式。然而,这样的选择虽然具有政治方面的合理性,但在遵循教育规律方面,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为阶级斗争的教育思想,一是与国家和平建设时期的社会各阶层和解、和谐的需要并不相符,因而造成了教育领域中人际关系的紧张。这其中的一种表现为:一些人为在政治运动中自保,不惜以否定自己过去成就、揭发同事和朋友的方式“争取进步”,以至于出现了令人震惊的文人、朋友之间的“卧底”现象 [4]。而他们的突破知识分子人格底线的“出卖、告密”行为,加剧了教育界中“人人自危”及互不信任的风气,从根本上恶化了教育的环境和传统。二则与教育的熏陶、说理特征明显抵触。因为阶级斗争理论中的最基础性概念——“阶级”,不是依据科学的理论得出的,而是简单化地以财产数量划分出来的。其“富人(资产阶级):坏人、穷人(无产阶级)=好人”的标准缺乏令人信服的根据和理由,是一种典型的主观臆想或荒唐思维,其对人性差异的否定,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以这种理论主导的教育,其逻辑必然被扭曲,功能必然被异化,自然地蜕变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三是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大部分人员的社会身份有很大的矛盾(其时大部分人员的家庭成分较高),使教育队伍中的大部分人因其家庭背景而成为革命的对象,并进而丧失了实际的教育能力。所以,这种对“以俄为师”教育空白的填补,不但没有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反而使教育的效果更糟糕,与世界教育的差距更大。显而易见,其时秉持的阶级斗争教育思想是不合时宜的,其随着“文革”的结束而被抛弃也是自然而然的。然而“文革”后,由于教育思想的创造能力还没有恢复,人们思想上的“被专政”阴影还没有消失,因而难以有新的教育思想来引领教育进步。而出现于教育思想方面的这种空白,便自然地被遗留在社会上的封建思想占领,使教育又滑入了以“升官发财”为底色的应试教育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改革开放后,应试教育现象快速膨胀并疯狂泛滥的原因。这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解放后的前十七年中,毛泽东曾经对其时的带有封建性质的教育方向大加批判,

61

Page 62: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并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革命”[1](P159),来冲击那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他本人受眼界和学力的限制,并没有形成与世界先进教育思想同步的教育观念。因而他所秉持的教育观念,并非是包含了先进教育思想的素质教育观念,而是比应试教育思想更落后、更粗糙的“反智主义”教育观念。这种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否认教育的理性价值,否认专业知识价值的实用主义教育观念。其口号是:“知识越多越反动”,“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使用的方法是粗暴对待知识分子的、以否定知识和理性价值为思想基础的、以破坏教育正常秩序和方法的、带有暴力威吓意味的政治运动方式,其结果是不但没有创造出一个更体现人类文明的先进教育模式,反而产生了一个比他所反对的应试教育更糟糕的虚无主义教育模式。在他的教育革命实践中,出现了“反右”、“教育革命”、“文革”等破坏教育正常秩序的运动,造成了严重的教育和文化后果。而“文革”中学生批斗老师、学生打死校长、红卫兵到处造反、全国所有学校停止办学等现象,则可以说都是这种教育思想结下的恶果。对此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按照社会常规,在教育误入歧途的时候,与教育具有天然联系的教师和学生们,是应该出面来维护教育的本质和宗旨的,对社会正义和文化传承负有道义责任的知识分子们,是应该出面来维护教育的品质和公理的。但是,为什么在教育误入歧途的时候,在我们的具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中,却为什么没有人出面来维护教育的本性和品质、从而使这种现象能够长期延续呢?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被政治化了。由于教育被赋予了政治的性质,因而政治的许多特征就自然地被带入到教育中来,使教育变成了—种类似政治的活动,也产生了许多类似于政治的弊端。一方面,政治在搏弈时往往会采用恐怖手段,以此来威慑政敌或反对派。然而,若将这种手段应用于教育,就会使教育失去其固有的理性和温和特征,造成教育领域中的万马齐喑。人们会因为害怕打击而噤若寒蝉,不坚持社会公理和文化良知,不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致使教育中的是非标准颠倒,失去其应然的价值和意义。而对此可资证明的是,我们今天许多曾经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被誉为教育家,那么这些教育家有过什么教育思想呢?他们的教育思想在当时发挥过作用吗?他们在教育遭遇曲折的时候,是否曾经仗义执言,抵制过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维护过教育的尊严和本性呢?查阅教育史,好象在 1957 年之后,就再没有了这方面的记录。对于教育人的尊严和地位而言都极其重要的“教育误入歧途”的行为,从现有的文献上看,除了梁漱溟等少数的几人曾为之抗争之外,人们基本上都保持了沉默,甚至有不少人还曾经积极为之呼应过,也有曾经积极地参与过那些行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可见是因为解放后的多次政治运动,将一些有胆识、有见识、敢为教育仗义执言的有识之士都“打倒”了,因而教育界中再也没有了 1957 年“反右”之前那种直言不讳的声音。人们都习惯了不当“出头鸟”,都习惯了明哲保身。这种现象的自然性结局是,在教育界,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少了,忠于学问的精神稀缺了,真正的教育家没有了,人们更多的是选择随声附和或歌功颂德。而这样的选择对教育进步有意义吗?另一方面,政治在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自然就会形成独断的制度和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命办事的传统和风气。而教育在独断的情况下,就会抛弃自己以理服人的规则和传统,遵从“以权服人”、“以(暴)力服人”的规则和逻辑。所以,在现实的教育中,人们普遍地不是服从科学和理性,亦即谁有学问(“教授治校”的理由和原因)、谁说的对就听谁的,而是谁官大、谁有权就听谁的,形成官就是真理的“不讲理、只讲权”的行为规则。对于“大官”(领导和领袖人物)们的教育思想,人们习惯于服从、歌颂和诠释(没有意义也要诠释出意义来),当然不会、也不敢批评和质疑,形成了在教育思想方面的“权力垄断真理”的现象,使教育完全异化成了政治的精神奴仆。然而,教育领域中的这种“为尊者讳”现象,使真正的教育理论研究没有了意义,也使真正的教育家无法产生。而由于没有教育理论工作者之间的自由、平等讨论,没有教育理论界中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既使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无法产生,又使现实教育中的问题无法纠正,从而使教育失去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能力,致使教育领域中的问题越积越多,越来越严重,以至于积重难返。四

62

Page 63: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众所周知,“文革”后的改革开放,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然而,由于在改革开放时期以及以后的岁月中,拨乱反正只是停留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并没有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展开并深入,因而社会并没有完全从思想禁锢的状态中走出来,依然存在着一些禁区和禁忌。这种现象表现在教育上,就是教育仅仅恢复了一个常识:亦即重视教育(主要为秩序和形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在教育的思想观念方面,并没有接受新的思想(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教育思想,基本上被边缘化),只是简单化的回到“十七年前”。尤其是在教育本质的认识方面,并没有放弃传统的“工具论”意识,还依然视教育为意识形态的工具,致使教育思想至今没有出现本质性进步。这期间人们曾经有过努力,而且有的努力还非常令人鼓舞,比如:1985 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在这个文件指导下的、以“党政分开”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试验,曾经给教育的实质性进步带来了曙光。而其时的地方政府创办高等学校热潮,也为高教多样化生态的形成提供了机会(地方高校若不被“正规化”,允许和激励其成为与传统公办高校自由、平等竞争的实体,就可能促成高教多样化生态的形成)。然而遗憾的是,这样的生动活泼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很快地被“突然的政治事件”以及“习惯性的统一化思维”(地方高校的活力是被“正规化、统一化”的浪潮抑制的)抑制了,甚至可以说是被窒息了。以后的高教领域,不但没有再出现令人身心喜悦、充满希望的局面,反而是一步一步地越来越庸俗、功利、腐化堕落了,以至于有学生写出了“母校,我看不起你”的激愤之言。所以,在“后三十年”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大学虽然在办学规模和教学条件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大学的“硬件”不但可以与世界著名大学媲美,有的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大学的水平,但是在教育的思想和品质方面,却还停留在“十七年前”的水平上,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不仅与世界著名大学依然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与我国早期的优秀大学也有很大的差距。大学之所以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没有出现本质性进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学被置于政治序列的社会结构没有改变,大学作为政治工具的定位和定性没有改变,大学的进步还依然需要以政治的进步为前提。而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以及由此造成的许多理论禁区和思想盲区,则直接地阻碍了大学思想和理论的进步。这样,一方面,由于存在着理论禁区,因而一些阻碍大学进步的问题人们还不敢讨论。有时即使讨论了,但其中一些能够促进大学制度进步的理论和观点,却由于被认为“激进”或“出格”而不能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致使一些能够促进大学制度革新的真知灼见,既不能在学术界及时传播,又无法引领大学体制的改革。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学者们之间自由、平等、充分的讨论,从而没有形成建立在学术自由、学术独立基础上的学术研究规则,致使关于大学制度理论的学术研究没有基本的理论底线,真理论、假理论混杂在一起,形成教育理论研究品质不高的社会印象。而笔者其所以进行这样的分析,是因为一些刊物上发表的“教育研究成果”,缺乏“言人之所未言、发人之所未发”的创造性品质,要么是没有理论价值的、浅显的对体制、政策、领导讲话的诠释性文字,其意义形同学习体会:要么是谨慎地自说白话,臆想性、权宜性地发展对策,与教育的现实问题风马牛不相及,致使一些教育期刊的内容,只有“翻一翻”的价值。而在对一些曾经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教育事件、教育思想的评价上,有时完全是南辕北辙,给人—头雾水的感觉。比如:许多论著在对曾经直接影响我国高教发展方向的“院系调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高校扩招”、“高教大跃进”等事件引用上,所持的立场往往是截然相反的,亦即有的是用肯定的态度,将其作为成就来谈论的,有的则是用否定的态度、将其作为教训来引用的。用完全不同的评价做依据,其结论的荒唐是可想而知的,而这样的教育理论研究,能给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思想和理论呢?毋庸置疑,先进的大学制度理论是应该在教育领域中产生的,而且应该是教育界、教育理论界的共识。只是要形成这样的共识,国家应该为教育理论研究提供相对广阔的平台。然而,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我国没有召开过一次纯粹由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教育理论工作者参加的、类似于“全国科学大会”、“全国作家大会”那样的“全国教育大会”,让教育各方面的代表聚集一起,面对面地商讨教育大事,并汇聚社会各方面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在充分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对教育问题的社会共识。因为教育工作者们的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才是教育进步的直接力量。而我国目前延续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方式,其体现的精神意蕴还是视教育为社会的工具,尚没有体现出教育是一种有自身独立的活动目的(使人成人——育人)和独特的活动规律的本体性活动,其独立性是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的。而这样的会议,可以说是教师、学生、教育学者缺席的“上情下达”会议。在这样的会议上即

63

Page 64: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使诞生了大学制度理论,也不是出自于大学内部的理论,而是大学外部的理论,其与大学实际可能是有隔阂的。所以,改变国家层次上对大学的本质认识,承认大学是专门的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承认大学自治是管理大学的最合理方式,承认大学师生是大学应然的主人,让真正的教育家按照教育规律来办大学,应该是社会上下的共识,也是国家创办大学、管理大学的基本原则。对先进的大学制度理论难以产生原因的分析是困难的,因为这些原因不仅在现实的制度和观念之中,而且在历史的深处甚至在我们曾经引以为荣的成就和辉煌中:不仅有教育制度、文化制度、政治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而且有思想文化、观念、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不仅隐含着“天不变道亦不变”、“为尊者讳”等社会思想原因,而且有历史逻辑性、“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社会思维的“路径依赖”等哲学、文化理由,不仅使我们清晰了大学的来路,而且让我们对未来深怀忧虑。然而,我们没有选择,不能逃避,只能直面现实,直面问题,因为没有诚实的反省,就不会找到问题的症结,也不会有切实的对策,大学的真正进步就不会有希望。惟愿我们的反思能推动大学的真正进步,使大学象大学,让社会有一方思想的净土,文化的净土、人格的净土,有一个文明和高尚的“苗圃”。参考文献: [1] 杨东平.大学精神 [M]. 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2]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 杨东平.艰难的日出 [M]. 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1.

[4] 章诒和.谁把聂绀弩送进了监狱 [N]. 南方周末,2009-03-19(20). (摘自《大学教育科学》2012 年第 05期 作者/江苏大学教育学研究所 王长乐)

大学的文化性格与中国大学的文化功能自中世纪肇始,大学经历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机构,集中体现了人类的精神追求。大学之树常青的奥秘之一,在于大学之文化性格。大学的文化性格是大学组织在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渐沉淀而固化形成的内在品质,具体表现为文化气质和文化功能。大学一方面以其内在的知识属性深刻地诠释和研究客观世界及主观世界,另一方面又因其外在的社会属性而成为文化选择、保存和传承的重要社会器官。大学文化性格的解读鉴于大学的深厚传统和中心地位,对其文化性格的解读应当从不同角度进行。首先,作为知识生产中心和学术研究场所的大学需要从历时性角度来分析其内在性格;其次,大学还是国家教育组织和社会核心机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共时性的视角下思考其外在身份。从大学的历时性发展来看,其内在的文化性格具有普遍性。首先,这源自于一个历史事实:大学脱胎于中世纪欧洲的修会学校,是教会传播宗教思想、培养人才的机构。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古典文明的衰落和北方蛮族的破坏而长期文化黑暗、社会动乱,为了拯救欧洲文明,同时也加强自身的精神统治,基督教创建了当时唯一的教育机构修会学校,旨在通过传授知识和研究经典完成基督教义的广泛传播。由于基督教的世界精神和神学研究超越世俗的文化特性,中世纪大学初步奠定了求知无国界、研究无藩篱的文化性格。其次,大学文化性格的特征还取决于其从事的工

64

Page 65: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作科学研究与知识生产。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认为,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都要包含三个相互之间密不可分的方面:学问传授、科学与学术研究,以及创造性的文化生活。由于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知识生产的规范性,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通过全面的观察、合乎方法论的思考以及作为客观性训练的自我批评来表达求知热情、展现科学精神的传统,并形成了稳定的认知范式和价值取向。这种文化性格不会因政权的更替和生产的发展而消失或改变,在宗教神学退出世俗生活,封建体制崩溃,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之时,大学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独特的内在气质。从大学的共时性存在来看,其文化性格则具有特殊性。大学不仅是实现人类基本求知意志的学术组织,也是被赋予了社会责任的国家机构。自中世纪以来,大学先后经过了“象牙塔”、“研究所”、“服务站”三个具有典型特色的发展阶段,至今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核心组织,扮演着重要的公共角色。鉴于国家间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政治体制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各国大学所扮演的公共角色不尽相同,其文化性格也自然有所差异。大学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器官,是知识发展与科学创新的策源地,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程度提高的动力之源,因此其文化具有民族自觉性和社会引导性。正如英国哲人霍尔丹勋爵所说,“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大学的文化性格与民族性格不可分离,如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知识价值观塑造了法国大学的风骨;深邃的德国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康德哲学催生了德国大学的自治观念;悠久的博雅教育传统和经验主义哲学观则赋予了英国大学的学术尊严。由此可见,大学的文化性格还取决于大学之人的文化传统。中国大学的文化功能大学的文化性格是大学基业常青的源泉,是大学生存样态延续的文化基因。功能与性格是一体两面,性格是本质属性,功能是这种属性下的外在社会表现,对功能的解释从反面证明了大学内在的文化属性。首先,依照内在的普遍性视角,大学是拥有自由思想、自治理念的学术园地,具有文化自主、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的能力。这就决定了中国大学要树立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维护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大学是知识分子自由探究的知识殿堂,要坚守思考的独立和学术的自治。正因为如此,中国大学必须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学术理念的创生,并作为科学知识与文化知识的生产者与改革者,以自身的交往能力为依靠对知识进行协调与联系,对文化进行评价与传播。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学术传统,学术传统是学术制度建设的基础,反过来学术制度的建设则有利于对学术传统的呵护。因此,中国大学在传承学术传统、培育学术理念的同时,也不可忽略制度的设计与建构。其次,基于大学文化性格的特殊性以及社会身份的赋予性,中国大学应当立足特定文化传统与文化形态,在所处的文化体系与时空坐标中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发挥功能和承担责任,不能罔顾精神和历史的差异,在歧义纵深的世界文化体系中奉某个暂时流行的舶来品为圭臬,而是要时刻保持历史的清醒与文化的独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其建立和成长都有赖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推动和支持,因此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场域中履行职责。具体而言,现阶段的中国大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建设方面作出表率作用和突出贡献,并通过科学知识与文化知识的生产,保障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邓磊 杨甜)

(摘自《光明日报》11月 27 日 作者/邓磊 杨甜)

65

Page 66: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我国大学治理研究现状与问题摘要:大学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在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建立一种制度与组织结构,用以对多元化的利益主体进行权责划分和关系协调,进而提高大学的办学效益,实现办学目标。本文从不同分析视角对我国大学治理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分析,揭示出了当前我国大学治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词:大学治理,现状,问题一、大学治理的内涵与外延大学治理是一个开放的研究体系,在本质上是对于大学存在多种利益关系的组织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在这一点上,我国学者与西方学者取得了共识,但在对大学治理内涵的理解上,与西方学者大多从利益关系与权力配置的角度将大学治理解读为一种结构和过程不同,我国学者普遍将大学治理定位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上,目标指向大学的工具性价值、大学的各利益相关者和大学的办学效率。赵成认为,“大学治理就是为实现大学目标而设计的一套制度安排,它给出大学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框架,对大学的目标、原则、决策方式、权力的分配定下规则,主要内容是设计效率实现的机制,通过大学各利益相关方的追求活动而实现整体的大学效率” [1]。李福华认为,“大学治理是在大学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情况下,协调大学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2]。对于大学治理的外延,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大学治理包括大学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外部治理囊括了大学与政府、市场的关系,内部治理则是大学内部党委、行政、学术等机构之间,以及大学与学院之间等诸多关系的协调与运作[3][4][5][6][7]也有学者在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之外提出“第三方治理”的概念,认为“大学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要求将大学治理建立在协调、谈判、民主、效率、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而不是政府强制的基础上,大学治理结构要形成政府、社会、大学各自独立、相互制衡、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的关系框架”[8]。二、制度与权力的分析视角制度与权力的视角往往是相互渗透的。我国大学的建立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学术自由的传统与文化根基相对并不牢固,同时由于管理体制自身的特色,我国大学治理涉及到的学术、行政、政治等权力之争显得错综复杂,尤以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争最为激烈。王英杰在《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冲突解析》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的起源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案例分析提出大学校长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即能够对当前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的基本性质、特点和走向有清醒的认识,同时能够促进学术人员和行政人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他进一步提出大学校长要把对和谐文化的追求化为大学的组织和制度追求,这无疑是大学校长治理研究的又一个新的视角 [9]。张勇、花亚纯在《大学学术权力弱势地位形成的外部因素分析》中,分析了导致大学学术权力弱势地位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他们从立法、市场影响、文化三个角度提出了保证学术权力地位的对策建议,强调了文化建设对于大学治理的重要作用[10]。王德春在《试论高校权力结构失衡与协调问题》一文中,批评了我国高校缺乏自由公平的外部竞争环境和独立、自主、自由的内部学术氛围,特别是高校内部存在着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的现象,致使高校缺乏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学治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大学决策权力的分配问题,高校应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树立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创新大学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形成内外协调、科学有效的高校治理结构[11]。谷贤林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管理——国家、市场和学术权力的平衡与制约》一书以及《美国研究型大学教授权力分析及启示》一文中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内外部治理,特别是教授参与大学治理的合理性、组织形式、权

66

Page 67: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力类型、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必须遵循学术组织运行的内在规律,让教师拥有更大的权力,实行教授治校[12] [13]。关于大学内部治理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解决高校内部权力的分配问题,而要使学术、行政、政治等权力分工明确、和谐共存、相得益彰,共同推动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则需要从制度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周由明、徐波在《从现代大学治理的视野看建立校长问责制的必要性》中分析了现代大学治理视域下的构建校长问责制的动因以及确定校长问责制的积极意义,认为校长问责制是一种有效的大学治理方式,具有改进、控制的功能,可以推进现代大学治理的进程[14]。赵成、陈通在《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中通过对国内领域和国外领域大学治理的动态分析,得出大学治理结构具有动态属性,变迁模式可分为诱导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大学治理结构是一个演进过程等结论[15]。程勉中在《现代大学治理与管理制度创新》中着重分析了法制规则、学术自由、政治文明对大学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的关系与作用,提出了通过法制规则与法治制度创新、学术自由与学术制度创新、政治文明与民主制度创新三个方面来实现大学管理制度创新的看法[16]。三、组织的分析视角有些学者倾向于从组织机构及其机制安排等视角对我国大学治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盛正发在《复合共治——中国现代大学治理的新向度》中从组织的视角提出了“复合共治”的概念,即建立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不同的治理方式相互合作和补充,共同协调治理大学的一种互动机制。同时提出一系列针对我国现代大学实行复合共治的选择路径。例如确立具有本土特色的大学治理理念;健全基本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合理分配大学治理权力;试行中国特色大学董事会制;增加参与主体,实现权力平衡等观点[17]。王莉在《两大共同体的融合与冲突对大学治理理念的影响》一文中分析了行政共同体和学术共同体不同的治理理念与价值取向,着重解析了行政共同体学术化和学术共同体行政化的影响[18]。康宁在《人力资本产权在大学组织治理框架中的核心地位》一文中对大学治理有关人力资本理论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研究,主张从大学组织治理框架中人力资本产权的制度创新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配置[19]。郭卉、唐巍华对美国大学评议会的组织制度与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大学治理变革的诸多重要启示[20]。相对于其他的分析视角,从组织角度对我国大学治理问题进行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不是十分丰富。其中,对于国外大学的研究占了较比重,但对于我国大学组织的特殊性与治理策略进行的研究无论在质还是在量上都是不足的。四、经费资源的分析视角经费资源既是大学治理研究的对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析角度。肖静在《大学治理模式考察的视角转换:从资产的“同质性”到资产的“专用性”》一文中认为我国已有的关于大学治理模式的理解存在偏差,已有研究成果暗含了一定的前提,即各种教育资源在不同的产权主体之间是零交易费用的自由转让,同时也没有考虑到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取成本和闲置教育资源的退出成本。这种认识偏差的后果使这些研究所得出的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往往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实现。同时,她从资产专用性的视角出发,从深化大学体制改革,完善教师选聘、考核、培训机制,推进大学后勤服务实体与学校的规范性剥离三个方面对现代大学治理模式进行了构建[21]。吴慧平在《加州大学的治理变革及启示》一文中对加州大学治理改革的背景、原因以及改革举措,特别是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寻对我国大学治理研究的重要启示。她认为,大学必须增强吸纳市场资源的能力才能获得更多的自治力,反映到我国高校上就要在保障公共经费的前提下,加强与校外团体的联系,争取到更多的市场资源。高校应引入市场机制从而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减少政府干预,使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特性得以实现。这些观点对我国高校缓解资金不足与自治能力有限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突破口[22]。五、利益相关者的分析视角

67

Page 68: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大学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是多个利益相关者共同角逐与施加影响的场所,大学的决策必须权衡和兼顾各方利益,这是大学治理研究的基本前提。因此,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渐引入我国,许多学者更倾向于从利益相关者的分析视角对大学治理问题进行研究。龚怡祖在《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一文中提出由于大学提供的教学科研服务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和公共效用不可分割性等特点,大学在很多情况下没有特定的受益人和唯一的利益主体[23]。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贡献给大学各自的资源,同时享有参与大学发展、控制组织剩余等相关权利。因此,大学治理结构要建立在能够吸纳各种利益相关者所提供的宝贵资源的制度基础上,这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潘海生、张宇在《利益相关者与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构建》一文中提出,在外部治理结构中,应转变政府对大学的控制,加强大学与社会的沟通,使得政府对大学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的同时受到社会力量的监督与制约,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意愿,并最终形成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大学的局面[24]。在内部治理结构中,应该坚持学术自治和价值中立的原则,正确处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民主与效率之间的平衡问题。六、其他分析视角还有一些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大学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于杨、张贵新在《美国大学治理变革及其发展趋势》一文中,对美国大学的“共治”模式及其积极意义给予了系统的阐释[25]。甘永涛在《大学治理结构的三种国际模式》中,通过比较研究,提出当前大学治理结构的三种国际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以内部人监督为主的关系型治理结构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以国家监督为主的行政型治理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以中介机构(通常代表政府意旨)监督为主的复合型治理结构模式[26]。在另一篇论文中,甘永涛对鲍尔和阿斯克林的权威——目的两分法理论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得出了四种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即代表政府集权化模式与文化价值目的相结合的洪堡模式,崇尚学术自由与实质自治,政府被视为“安全守护者”;代表自由主义与文化价值目的相结合的纽曼式自由主义模式,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中采用分权化手段,不卷入大学学术事务;代表政府控制手段与社会实用目的相结合的贝纳式社会主义模式,大学学术事务中实质自治受很大限制;市场模式,学生成为大学的顾客,学术研究通过社会捐赠与合作项目资助进行,政府是“掌舵者”[27]。焦笑南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大学治理及对我们的启示》中对三个国家大学治理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将目前我国留学生的流向与治理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启示意义的结论圈[28]。李福华在其《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组织架构》一书及其《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国际视野中的多学科观点》等文章中,从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视角出发,系统地分析了大学治理的多学科理论基础圈[29][30]。七、问题及思考综上所述,我国学者的既有研究涉及到了当前大学治理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权力协调(对外的办学自主权,中介组织的权力,以及内部的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政治权力、学生权力等的平衡)、资源配置、制度建设、组织架构等。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给我国大学治理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多维度的现实参照系,为促进我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与制度建议。但是目前我国大学治理的研究普遍存在两个亟需关注的问题:一是研究过于泛化,形成了无数的点,没有成面,更没有成体。“松散的组织方式”是大学存在的主要形态,然而现代大学都在某种结构安排之下实行着现实的治理制度,离开了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大学就是一盘散沙,这是大学管理中的两难问题。大学治理涉及到大学的办学理念、组织架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研究价值。因此,对于大学治理的基本规律与基本问题的研究是对大学本身逻辑构成与演进规律的最有说服力的剖析。大学治理研究涉及到太多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使研究本身的体系性大打折扣。二是研究深度不够。随着我国大学内部规模与结构的逐渐扩充,原有的管理理念、机构设置以及制度运行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要求,迫切需要从新的视角来研究解决现代大学面临的内部治理问题,加之我国高校走的是后发外生型的发展路径,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需要后天的学习与摸索。形式上借鉴国外高校治理结构而没有结合本土的社会文化特点与政治制度环境去探寻大学治理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68

Page 69: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摘自《现代教育科学》2012 年第 05期 作者/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何晓芳 岳鹏飞)

低碳时代下高校建设 低碳校园的路径探讨摘要:目前低碳经济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低碳理念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在低碳时代的浪潮下,作为社会经济生活重要一环的高校,面对着推进节能减排、建设低碳校园的任务。为此,高校应通过采取低碳设计和建设、加强低碳管理、开发低碳技术、开展低碳教育、宣传低碳理念等措施,推进低碳校园工程的建设,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关键词:低碳校园,节能减排,高校,低碳理念一、低碳校园提出的背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消耗量也在急剧增长,由此带来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持续升高

69

Page 70: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并且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里,全球气温已经平均升高了 0.74℃,海平面上升 10厘米左右,并呈现加速上升趋势。最近几十年,极端气候现象如洪涝、干旱、暴风等更是频频发生,给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近几年我国西南地区连连遭遇严重旱灾,今年的旱灾更是已经持续半年多之久,这更向人们昭示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已经刻不容缓,必须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走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早在 1997 年,国际社会在东京就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在 2009 和 2011 年,又先后召开了哥本哈根大会和德班会议,探讨全球协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率先宣布中国单位 GDP二氧化碳排放到 2020 年要比 2005 年减少 40%到 45%的庄严承诺。为了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里,政府明确提出了“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策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要注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然而要实现我国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仅仅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它更需要从国家、社会到单位个人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参与,需要建立一个全民参与的低碳社会。高校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部分,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承担科技研究的场所和基地,又是社会上耗能耗水的重要单位之一。低碳校园的建设理应成为推进节能减排,构建两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 年教育部在同济大学召开了“可持续发展校园研讨会”并发表《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宣言》,2010 年 6月由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发起的全国高校节能联盟成立,在联盟内号召开展“十百千万工程”。目前,我国高校的低碳校园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并初步推广实施,建设低碳校园已战为一些高校发展中考虑的一个重要方向。二、低碳校园的内涵在低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情况下,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社会等新名词逐渐流行开来。低碳校园则是低碳社会、低碳生活对于高校这一主体的具体延伸。所谓低碳,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产生较少(或更低)的温室气体。对于低碳校园的定义,国内外尚无权威机构具体界定。笔者认为低碳校园是指学校一方面通过低碳建设和低碳管理加强低碳技术的开发,减少建设和运营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更多的参与到节能环保中,另一方面加大低碳理念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师生参与到低碳生活中,践行低碳理念,真正融入到低碳社会中去,建设一个节能、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校园。在低碳校园的建设中,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具体的建设和管理实践,能让师生更好地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开发又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去,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又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加大低碳理念教育使师生接受低碳理念,有利于师生在生活中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注重个人行为,同时会积极配合学校的低碳环保活动,为低碳建设和管理提供有利条件。三、我国高校低碳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校园存在设计缺陷及高碳建设的现象在我国的校园设计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未能较多地融入节能减排和低碳设计的理念,例如部分学校教学区距教师家属院和学生生活区较远,步行或骑自行车不方便,于是老师和部分学生多乘车上班上课。同时许多学校也未能留出足够的土地用于校园绿化,造成校园生态环境不佳。在建设时,由于节能材料和设备的短期成本较高 (如LED节能灯种保温材料),使得对其采购和使用较少,同时建设中还存在着浪费现象。

70

Page 71: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2、节能管理体制存在漏洞,学校高碳运营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校园规模日益扩大,校园能源用户不断增加,但不少学校在管理方面上仍沿用旧的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和操作性强的措施,不少节能工作流于形式,导致节能效果不佳。同时由于管理粗放、节能责任人不明确、节能技术推广应用缺乏力度等诸多原因,存在较多的节能漏洞,导致浪费现象仍很严重。3、低碳理念教育不足,学生对其认知度和参与度较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尚未开办与节能低碳相关的课程,并且对低碳理念宣传的次数少、频率低,没有形成持续的影响力,学生的低碳意识依然淡薄。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多不注意生活细节,水电浪费较为严重,存在着“公地悲剧”的现象,塑料袋、纸张和一次性餐具消耗量更是巨大。整体而言,大学生对于低碳理念的认知度和低碳生活的参与度较低。4、节能技术开发和利用程度低,未充分发挥高校优势高校本身有着节能技术开发的优势,然而由于对其重视不足和资金匮乏等原因,使得高校在节能技术的开发上仍然滞后。近些年来,一些高校相继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所和实验室,然而数量仍然不足,且实际应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成果仍然偏少。高校在低碳校园的建设中,对于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5、政府支持和引导力度不够,监管机制缺失在低碳校园的建设中,教育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先后印发了一些指导意见,如《关于建设节能型校园的通知》,但是整体上缺乏长期、明确和具有广泛指导性及应用性的法规和政策,政府相关部门的缺位现象比较严重。在高校低碳校园的建设中监管机制的建设也存在很大漏洞,低碳校园建设的成果评估指标和体系不完善,政府监督力度不足且缺少第三方的社会独立机构对其监督约束。如果高校自我约束律不强,则很容易出现低碳校园建设的口号大于实际成果的现象。四、国内外高校低碳校园的经典案例介绍1、哈佛大学低碳校园建设行动简介哈佛大学作为世界名校,在节能减排中也走在世界前列。早在 1999 年,哈佛大学就成立了 Harvard Green Campus Initiative机构来主管绿色校园建设,2008 年又在其基础上成立了哈佛可持续发展办公室(Harvard Office for Sustainability),并承诺到 2016 年,哈佛能源消耗量将比 2006 年降低 30%。在 2011 年,哈佛能源消耗量已经比 2006 年下降了 10.4%。在低碳校园建设的资金支持中,成立了高达 1200万美元的绿色校园贷款基金,该基金不仅减轻了哈佛大学环境影响,而且节省了哈佛每年近 400万美元的开支,平均年投资回报率高达 27%。在能源的使用上,哈佛 17.5%的电力通过可再生能源获取,同时不断开发太阳能、地热、生物柴油等能源,增加清洁能源的比率。在建筑上,哈佛一向注意建筑物施工和使用中的节能环保,2012 年 2月,经过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长达一年的审核后,一栋 2006 年建成的建筑物通过了 LEED测试,并荣获 LDDE GOLD-CI级(白金级),这在常春藤大学中尚属首次,在全美也仅仅是第五栋荣获此级别的建筑。在教育宣传上,哈佛多次举办绿色校园的讲座,同时开展多样的节能竞赛,在法学院的宿舍节能竞赛中,电力消耗下降 3.1%,节约 738千瓦时电,相当于减少 0.5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2、清华大学低碳校园建设措施介绍

71

Page 72: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早在 1998 年清华就率先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目标。清华成立了由副校长带队的绿色大学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绿色大学办公室、环境保护办公室和节能减排办公室,并制定了专门的节能减排管理办法。具体实施了以下几项措施:第一,积极利用学生社团,宣传和实践并重。清华拥有学生绿色协会、学生新能源发展协会、学生生态协会等社团,他们不仅宣传节能环保,而且利用假期开展实践活动,如北京建筑节能支队和“循环经济零距离”支队,增进同学对节能减排的现实认识。第二,注重校园绿化,增加碳汇。清华在校园规划之初就重视校内生态建设,目前绿化覆盖率达 60%,并科学地对乔灌草三种植物进行搭配,增加固碳能力好的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第三,增加清洁能源的利用比率,加大水回收利用。校园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并于 2009 年打出第一口地热井,仅此一口井便可使清华每年减少 5000 多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第四,加强管理,注重细节。对于寒假留校生,统一集中供暖,减少了能源浪费。日常照明中,通过合理规划工作时间,更多地采用自然光。清华人以行动践行节能减排理念,使其与教学、工作和生活相融合,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绿色低碳生态校园。五、建设低碳校园的具体路径选择1、注重低碳设计,实施低碳建设低碳校园的设计,是当代校园的发展重要趋势,也是当前设计师、学校规划管理机构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当从提高设施利用率和加强节能减排力度上出发,在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的同时,降低碳排放量如优化学校各功能区的布局,为师生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和学习创造条件。同时对学校土地进行合理的使用规划,保障留出一定比例的土地用于学校绿化,合理搭配乔、灌和草等植物,增加校园内部的碳汇。在建设中,提高对节能环保材料和设施的利用比率,如 LED节能灯的使用,推广应用绿色、智能照明系统,实施中央空调、锅炉、水泵、电梯等较大功率用电设备安装变频控制器等节电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节约,减少浪费。2、建立低碳管理制度,推进节能减排良好而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建设好低碳校园的有力保障。在低碳校园的建设中,可将节能减排的思想融入到学校的管理制度中,对学校的照明用电进行合理配置,尽量减少自习室“长明灯”的现象,对寝室用电划定最高限额,根据用电量进行梯级收费,以价格引导用电消耗量。在学校的办公和教学中,纸张消耗量巨大,且浪费严重,学校可开展无纸化办公和无纸化教学,尽量使用网路通讯工具(如电子邮件)代替纸质传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探索无纸化考试。学校还应当设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对单位和个人用电进行年终综合评定,对于节电节水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树立节能减排先进模范代表,对于消耗量大和浪费严重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警告和惩戒,促使其改善行为。在校园内部和各高校之间也应加强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分享低碳经验,推广优秀的节能减排措施。3、宣传低碳理念,提倡低碳生活建设低碳校园成败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在于低碳理念是否深入人心,因此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低碳理念的培养。在教学方面,高校既可将低碳教育融入到不同学科的授课中,也可在每学期安排出一定的课时,专门讲授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面的知识,注重课堂讨论和课后实践,加深学生对于低碳理念的认知。在校园方面,鼓励以节能低碳为主题的社团发展,开展多样的节能减排的社团文化活动,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植树节活动、节水日活动、“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在宣传上,利用校内广播、校报、网络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普及低碳知识,形成校内低碳节能的氛围。在学生日常生活方面,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提倡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采取健康出行方式和注意电器不用时切断电源等细小的节能行为。力争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养成低碳环保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做到低碳生

72

Page 73: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活的要求。4、开发低碳技术,研发节能产品低碳技术在低碳校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高校在技术研发上具有天然的优势。高校可利用自身的教育和科研资源整合校内优秀的专业人才,成立相关的实验室和研究所,争取国家基金项目的资金支持,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技术,探索节能环保的新模式,以技术进步为节能减排铺路。在节能技术的应用上,一方面可将节水节电技术与学校的建设和改造工程相结合,使高校成为节能环保技术的先行者,另一方面可建立校企合作,将学校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到企业产品的研发和改良中,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这不仅能够使学校科研投入有良好的收益,更能通过节能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使高校的节能建设间接影响社会,促进低碳社会的形成。5、加强政府政策指引,引入监督机制在低碳校园的建设中,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等政府机构的支持。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相关部门应与时俱进,根据低碳社会的发展趋势,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指导,使低碳校园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高校也应成立相应的主管部门,确定节能减排责任制,同时引入政府或独立的第三方监管者,对于高校低碳建设进行监督和相应的成果测评,完善监督体系,使低碳校园的建设有更多的外在压力,促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参考文献】[1]孙丽霞:谈高校低碳校园建设的内涵及其路径[J].商业经济,2011(11).

[2]彭淼、史云峰、董园:低碳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10(9). (摘自《当代经济》2012 年第 6期下 作者/郑州大学商学院 樊东坡)

理想与权宜之间:大学章程中的大学理念摘要: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大学治理的重要基础,大学理念则是大学教育中的灵魂。尽管大学理念以各种形式体现在大学章程之中,但在体现大学理念的理想和反映制度性构架的权宜之间却始终存在着紧张关系。在大学章程的制定中,必须在完善制度构建的同时重视理念的贯彻和落实。关键词:大学章程,大学理念,制度建设,理想“大学是在一个制度架构之内完成它的任务的……大学只能作为一个制度化的实体才能存在。在这样一种制度里面,大学的理念变得具体而实在。大学在多大程度上将理念转化成了具体实在的制度,这决定了它的品质。倘若将它的理念剥离出来,大学就一文不值了。然而,‘制度’本身又决定了不能不对理念有所割舍。理念永远不能十全十美地实现,因为这一点,在大学的理念和大学作为一个制度化、法团化的实体的缺憾之间,就存在着一个旷日持久的紧张状态。”[1]

这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大学之理念》一书中对于大学制度与大学理念的关系的说法。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类活动组织形式,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种组织形式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曾经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仍将持续。这样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独特之处,不仅仅体现在它的理念中,也体现在它的制

73

Page 74: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度架构之中。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如果大学缺少了理念,就会成为无本之木;离开了制度性保障,理念也无从落实。能够反映大学理念的精神生活是以制度性安排为纽带的,是有章可循的。理念与制度共同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品质。但另一方面,理念的应然性与制度性安排的可操作性及权宜性之间总是存在差距,理念与制度之间无法做到完全的协调一致,必然处于紧张的状态,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对立的状态。事实上,雅斯贝尔斯所忧心的这一问题,自大学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存在。能够集中体现大学制度性架构的正是大学章程。我国的《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组织机构和章程等基本条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各类高校应当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则将大学章程的制定作为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最为重要的工作。显然,大学章程既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也是大学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的总纲,大学章程的制定与完善在大学的治理中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作为大学灵魂所在的“大学理念”才不仅仅要体现于其中,而且要贯彻于其中。一、大学理念及其演变有关大学理念的问题,可谓言人人殊,见仁见智。但是,凡谈及大学教育,又不可不论及其理念。有关大学理念的各种界定,大都是围绕着大学本身“是什么”以及大学“该如何”来展开的。比如:“大学是一个由学者和学生组成的教育性团体”,“大学是保存、传授和创造知识的场所”,“大学是维护作为人类价值和尊严的精神和文化的中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是实施本科以及本科以上学历和学位教育的综合性、多学科的全日制教育机构”,“大学以追求真理为第一要务”,“大学体现的是自由、科学、民主和创新精神”,“大学的使命是传承和发扬人类普遍价值,服务社会”,“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各个领域的各类人才”,等等。这些关于大学理念的界定尽管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但又都指向了大学之所以作为大学的根本,指向了大学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的其他产物一样,大学作为人类社会的制度性产物,离开了历史性其本质也就无从谈起。英国学者哈罗德·珀金曾说,如果不理解在过去的不同时代和不同地方所存在的不同的大学,就不能真正理解大学。大学是一个历史性的产物,美国教育家弗莱克斯纳甚至将大学定义为“时代的一种表征”。大学如此,大学理念亦如此。它们本身是时代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历史情境的变化,随着时代精神风尚的变化而演变发展的。当然,在这种演变发展中也存在着某种共性的或不变的因素,即人类为追求生存价值、实现生存意义的不懈努力。现代大学发轫于西方,其大学理念是伴随着现代性的曲折展开而演变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于中世纪后期的欧洲,比如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我们知道,法律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是中世纪欧洲留给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大学的诞生也与此密切相关。最初的大学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自发组成的行会组织,探索和传播各类学问是其志业所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通过对巴黎大学的历史考察和研究,认为 universitas 这个词“取自法律用语,意思不过是一个具有某种一体性的团体,其实就是一种法团。” [2]概要地说,这一时期基本的大学理念是“学术”和“自治”。在强调学术研究活动的同时,也强调学术共同体内部的自治。随着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大学在社会中的角色与以往不同,其理念也发生了变化。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家、红衣主教约翰 ·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明确地把大学界定为“一个探索和传授普遍学问的场所”[3]。这种普遍性的学问被称作“全面知识”,而探索和传授这种全面知识的形式则是“自由教育 /博雅教育”。大学的核心职能在于教学,并通过这种教学为社会培养良好成员,或者说是具有发达智力、良好修养和高雅情趣的“绅士”。德国的大学模式在现代大学制度发展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洪堡式大学理念就是这种办学模式的反映。在

74

Page 75: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洪堡看来,大学首先是一个由学者构成的社团,包括教师和学生,并且是具有研究性质的高等学术机构,受国家的保护但又完全享有独立自由的地位。概括地说,这种洪堡式大学理念就是强调研究与教学并重,强调独立与自由的精神。以这种理念所培养的人被洪堡称作“完人”,即有修养、有专长、摆脱了片面性发展的自由的人。德国大学模式连同洪堡的大学办学理念,成为西方其他国家兴办大学所争相效法的对象,对中国现代大学的创建和办学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对中国现代大学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蔡元培、梅贻琦等教育家的大学办学理念之中。“威斯康星理念”是美国 20世纪初期大学理念的代表,也体现了美国现代教育中的实用主义精神。这一理念的核心是实际功用与社会服务,即教学、科研和服务的一体。但另一方面,这种过于强调大学的社会性服务和应用性功效的理念,也使得大学的学术基础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削弱。此后,弗莱克斯纳撰写了《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一书,对此提出了质疑。在弗莱克斯纳看来,大学有着崇高的目标,首先应该是高深学问的中心,而不是迎合社会流行的风向标。他认为,尽管大学确实需要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科研和教学也确实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职能,但是从根本上看,大学从事的是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而不是具体地、过多地参与到社会实际事务中去。[4]

“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克拉克·科尔所提出的。在《大学的功用》中,科尔把这种新型的现代大学描述为“一种‘多元的’机构——在若干种意义上的多元:它有若干个目标,不是一个;它有若干个权力中心,不是一个;它为若干种顾客服务,不是一种。它不崇拜一个上帝;它不是单一的、统一的社群,它没有明显固定的道路;它标志着许多真、善、美的想象以及许多通向这些想象的道路;它标志着权力的冲突,标志着为多种市场服务和关心大众。应当称它为多元大学;或者联合大学…… [5]在科尔看来,这样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的界限其实是模糊的,它的职能和目标都是多元性的、延展性的。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特别是美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甚至可以说,它并非理性的选择,而是某种强制性的选择。自大学诞生之日起,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大学本身的演变,大学理念也在经历不断的变化。从学术自治到博雅教育,从研究和教学并重到服务社会,再到多元发展,这些变化既融入了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也反映了时代更新的气象。二、大学章程中的大学理念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大学的理念需要制度性架构的保障,而在现代大学体系中,大学章程正是这种制度性架构的集中体现。大学理念在大学治理中的落实和贯彻离不开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而大学章程正是这种制度性建设的基础。因此,大学章程本身就应该体现出大学理念的实质。下面仅列举一些国外大学的大学章程以作参照。大学章程是为保证学校正常运行,就其办学宗旨、主要职能和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做出基本规范性要求的文本。各个学校的大学章程不尽相同,反映其学校理念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从章程的文本来看,有些大学的学校理念是集中反映在章程的“序言”、“前言”或“总则”部分的。比如索邦巴黎第一大学的章程,其序言部分如下:多学科的、尤以社会专业学见长的巴黎第一大学(先贤祠索邦大学)是具有科学、文化和职业性质的公立机构,依据教育法典第 L711-1条及其后条款的规定设立。本大学的使命是世俗的,不受任何政治、经济、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本大学致力于确保知识的客观性,并尊重观点的多样性。本大学尊重大学自由,保证研究者、其他学校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实现精神自由、政治自由和工会自由,并制裁学校

75

Page 76: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内部任何损害上述自由的行为。[6]190

我们知道,索邦巴黎第一大学的前身正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建立于 13世纪的“索邦神学院”。边上是众多法国历史上的伟人(伏尔泰、卢梭、左拉、居里夫人等)的安眠之地:先贤祠。“自由”显然是这所学校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也充分反映了这个国家和这座城市在其现代历史传统中的某种核心要素,体现了这所学校的精神诉求。再比如柏林洪堡大学于 2005 年制定的大学章程,在其简短的序言中表达了自其创办以来始终坚持的学术自由、学术自治、教学科研并重以及与国家社会利益相统一的传统。序言: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和国家对大学的期望值在增加,然而大学的设施、设备不断老化陈旧,大学的教学工作被置于经济考虑之下。在此情形下,柏林洪堡大学为了确保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统一、授学者和求学者的权利统一以及学术自治,修改了本章程。科学有赖于学术自由,学术自由必须学术自治。[7]

另一些大学的章程中所体现的学校理念,是通过对于本学校历史传统的强调来体现的,比如牛津大学章程。这份章程的“前言”,回顾了牛津大学的创建、其学院的建立以及历史发展过程,回顾了大学法人地位的获得,也回顾了学校章程本身的历史发展,比如 17世纪的《劳狄安法典》、19世纪的大学皇家调查专员制度、《1923 年法令》法兰克斯委员会、1988 年教育改革法令以及诺斯委员会。对于牛津大学以及大学章程本身的历史的追溯,充分表达了这所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著名学府所追求的增进和传播知识、合法自治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既反映了英国《大宪章》传统的成果,也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这些基本理念在“总则”部分所专列的条目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述。章程 I:总则:……3,大学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教学、研究增进知识,并以各种方式传播知识。4,大学有权进行一切能促进其目标的必要和有利的合法活动。[8]

也有些大学的章程不设序言或总则,学校理念是集中反映在章程的某些部分中的。比如斯坦福大学行政管理指南,在其第一章“学校组织机构”的第一部分“大学行为准则”中专门列出了“简介”、“宗旨”等部分,表达了学校的基本理念:简介——作为斯坦福大学社区成员、所有教师、职员、学生、董事会成员、大学官员及附属人员有责任维护此机构及本社区的最高道德标准。学校重视正直、诚实和公平原则,并努力将这些价值观纳入其教学、研究和经营实践中。宗旨——本此精神,本准则是一项我们致力于维护道德、专业和法律标准的共同声明,并作为短期及长期决定和行动的基础。我们必须清楚并遵守知道我们工作的相关政策、规范、法律和条例。作为个体我们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作为大学社区成员,我们都有责任维护这些行为标准并遵守所有相关法律和政策。[9]1-2

不难发现,在斯坦福大学的学校理念中,所奉行的各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都是围绕最基本的“诚信”理念展开的,而这种诚信关系到大学的基本品质。为此,指南中专门列出了“诚信和品质标准”的部分:诚信和品质标准:斯坦福大学认识到它必须赢得并维持一个诚信声誉,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遵守法律、规章及其合同义务。不适当行为的出现会对大学造成不良影响。斯坦福大学必须努力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其品质和诚信的最高标准……在这些情况下,公平、诚实和尊重他人权利的原则将始终指导我们的行为……权宜之计决不能损害诚信原则[9]2

还有些大学的学校理念是明确地以文字形式贯穿大学章程的全部文本的。比如东京大学宪章。这份宪章由前言、学76

Page 77: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术、组织、管理、宪章的意义和宪章的修订构成,全文体现了东京大学立足全球化的新时代、追求人类普遍真理、追求高水准教育以及不断自我完善的理念。前言:进入 21世纪,跨国界的全球性交往迅速发展,人类迎来了崭新的时代。为此,日本也需要向世界展示自我,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东京大学立志通过教学和研究,探究超越国籍、民族和语言等所有界限的人类普遍真理,为世界和平和人类福祉、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安全环境的创造、各地域间的均衡的可持续发展、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以及对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和创新做出不朽的贡献……为实现上述使命,东京大学制定《东京大学宪章》,由此阐明大学未来发展遵循的理念和发展目标。学术:东京大学基于学术自由,将探究真理、创造知识、保持和发展世界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作为大学的叙述发展目标……组织:东京大学深刻认识到,大学自治是日本国民赋予的、使大学原理任何利益冲突、开展自由的知识创造、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权力……管理:东京大学通过有计划地、合理地运用日本国民赋予它的资源,维持和发展世界最高水平的教育和研究……[6]311-315

大学章程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了大学理念,表达了学校的精神理想。章程是“文字上的大学”,反映的是大学的制度性要求;而理念则是“看不见的大学”,体现的是大学的精神追求。尽管我们可以发现将制度规范和理念诉求结合得非常好的大学章程,但从根本上讲,制度性要求本质上总是某种倾向“权宜”多于倾向“理想”,它们必然是作为实际操作需要的基础而被制定的,还是随着世易时移而发生变动的;而理念则不完全如此,尽管大学理念也会因具体的时代情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理念本身所体现的追求理想精神是不变的。在此意义上,所谓“大学章程中的理念”似乎是一个矛盾体。其实无论是制度或是理念,只要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就不可能真正的落到实处。要想让“看不见的大学”和“文字上的大学”成为现实中的、可以感知到的大学,除了坚持理想和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之外,还必须在尊重历史文化传统、遵守国家教育法规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教学、科研以及学校文化建设等活动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共同体,培养出能掌握专业知识、富有道德修养、承担社会责任、具有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精神的人。此外,就大学章程中的大学理念而言,理念还应该成为章程日后进行自我检验和自我修正的基础。制度的权威性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受到理念的制约。大学章程的制定既要考虑到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的制度性要求,也必须考虑到教育事业本身作为人类的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桥梁所必须应该承担的东西。参考文献:[1] 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 [M]. 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08-109.

[2] 爱弥儿·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 [M]. 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5-126.

[3] 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 [M]. 高师宁,等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

[4] 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 [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7

Page 78: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5] 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 [M]. 刘新芝,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12.

[6] 张国有.大学章程(第二卷) [G].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 湛中乐.大学章程精选 [G].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653.

[8] 张国有.大学章程(第四卷) [G].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4

[9] 张国有.大学章程(第三卷) [G].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B10004) (摘自《复旦教育论坛》2012 年第 05期 作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育哲学研究中心 林晖)

78

Page 79: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30401102922906803.docx · Web view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6

《大学之道丛书:大学的逻辑》(第 3版)

作者:张维迎 定价:38.00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年 9月

简介:“大学的逻辑”可以表述为:大学的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为此,大学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张维迎,1959 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 年获西北大学经济系学士学位;1984 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直接参与了对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研究;1990 年 9月入

牛津大学读书;1992 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 年获博士学位;1994 年 8月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 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