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gaozhidanzhao.comimg.gaozhidanzhao.com/.../20191119141146.docx · web...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四川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一、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农林牧渔类

(2019年版)

一、考试性质

本职业技能考试是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毕业生参加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的选拔性全省统一考试。

二、考试依据

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教职成厅函【2014】11号)2014年公布;《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001年10月发布;《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001年8月发布。

2.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际,选择了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内容,并参考初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标准,以测试考生专业操作技能和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态度、学习潜力。

3.参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农林牧渔类”赛项规程。

三、考试方法

农林牧渔类技能考试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应知)考试和技能操作(应会)考试两个组成部分;考试总分为350分,其中专业知识(应知)考试部分为200分,技能操作(应会)部分为150分。

专业知识(应知)考试采用计算机上机考试(简称“机考”)形式,内容为农林牧渔类专业共性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试卷由计算机考试系统从试卷库随机抽取;技能操作(应会)考试采取现场考核方式进行,每个考生需考三个项目,其中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为必考项目,考试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种植类、养殖类项目由主考院校考前各抽取一项,考试时间均控制在20分钟内。

四、考试范围和要求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应知)

(一)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

各科分值占比分别为:植物生产与环境占比30%,畜禽营养与饲料占比30%,农业经营与管理占比40%。

(二)试卷结构与分值比例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畜禽营养与饲料】

1.畜禽营养基础

(1)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

①理解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

②理解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

③了解组成动、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

(2)畜禽对饲料的消化

①掌握消化、吸收、消化力与饲料的消化性的概念。

②了解动物的消化方式。

③了解影响畜禽消化力和饲料可消化性的因素。

(3)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

①理解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

②掌握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合理利用。

③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蛋白质缺乏对畜禽的危害。

④了解各种畜禽所需的必需氨基酸种类。

⑤理解单胃动物蛋白质消化的特点。

(4)糖类的营养作用

①理解糖类的组成。

②掌握糖类的营养作用。

③了解畜禽对糖类消化代谢的特点。

④理解粗纤维的营养作用。

(5)脂肪的营养作用

①了解脂肪的组成。

②理解脂肪的营养作用。

③掌握饲料中脂肪的性质与畜体脂肪品质、畜产品品质的关系。

(6)矿物质的营养作用

①掌握常量元素钙、磷、钠、氯对畜禽的营养作用以及不足与过量对畜禽的危害。

②了解常量元素镁、硫、钾对畜禽的营养作用。

③理解微量元素铁、铜、钴、錳、锌、硒、碘对畜禽的营养作用以及不足与过量对畜禽的危害。

(7)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①了解维生素在养殖业中的作用、意义。

②了解VA、VD、VE、VB1、VB2、VC的主要特点、性质、共同点。

③掌握VA、VD、VE、VB1、VB2、VC的营养作用。

④掌握应激对畜禽维生素需要量的影响。

(8)水的营养作用

①掌握水对畜禽的营养作用以及缺水的后果。

②了解畜禽体内水的来源、排出及其对需要量的影响因素。

③掌握畜禽生产中的合理供水。

(9)能量与畜禽营养

①掌握饲料中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过程及各种能量换算。

②了解日粮中能量水平在畜禽生产中的意义。

(10)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的相互关系

①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了解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的关系。

③了解粗纤维与其他有机物之间的关系。

④了解主要有机物与矿物质、维生素之间的关系。

⑤了解矿物质元素之间的关系。

⑥了解维生素之间的关系。

⑦了解氨基酸之间的关系。

2.饲料及其加工利用

(1)饲料的概念与分类。

①掌握国际饲料分类方法。

②理解饲料的概念。

③了解中国饲料分类方法。

(2)粗饲料

①掌握粗饲料的种类,营养特性。

②掌握粗饲料物理和化学加工方法。

③掌握秸秆饲料氨化和碱化处理技术。

(3)青绿饲料

①掌握常用青绿饲料的种类,营养特性。

②理解青绿饲料的饲用特点。

(4)青贮饲料

①了解青贮饲料的概念、意义。

②理解青贮饲料的制作原理。

③掌握一般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5)能量饲料

①理解能量饲料的概念、分类。

②掌握谷实类、糠麸类饲料的营养特性。

③了解液体能量、块根、块茎、瓜果类饲料的营养特性。

(6)蛋白质饲料

①理解蛋白质饲料的概念及分类。

②掌握常用动、植物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性。

③掌握非蛋白氮饲料的利用。

(7)矿物质饲料

理解常用矿物质饲料的补充形式。

(8)饲料添加剂

①掌握饲料添加剂的概念与分类。

②了解营养性饲料添加剂、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与特点。

3.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

(1)畜禽的营养需要

①理解畜禽营养需要的概念。

②理解维持需要的概念与意义。

③掌握生产需要的概念。

④了解不同生产需要的特点。

(2)畜禽的饲养标准

①理解畜禽饲养标准的概念与作用。

②了解畜禽饲养标准的内容与表达方式。

③了解使用畜禽饲养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3)配合饲料的配制技术

①掌握配合饲料的概念与分类。

②了解全价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原则。

③了解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流程。

④了解浓缩饲料的配制。

⑤了解预混料的配制。

【植物生产与环境】

1.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

(1)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①理解植物生长发育有关概念。

②了解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和相关性。

③了解植物的极性、再生、休眠和衰老等现象。

④掌握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花分芽化等生理作用。

⑤了解植物生产的特点和作用。

(2)植物生产的两个要素

①掌握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概念,掌握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及其重要作用。

②掌握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概念,掌握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重要作用。

2.植物的生长发育

(1)植物的细胞

①了解植物细胞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及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

②熟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常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③掌握植物细胞的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繁殖方式。

(2)植物的组织

①掌握植物组织概念、类型。

②了解分生组织的特征,理解其类型。

③熟悉成熟组织的特点及作用。

④了解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等基本知识。

(3)植物的营养器官

①掌握植物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基本形状和类型;理解常见营养器官的变态。

②熟悉双子叶、单子叶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基本结构及区别。

(4)植物的生殖器官

①了解花的组成,认识双子叶、单子叶植物花的区别,掌握花序的类型,了解花的发育、开花、传粉和受精。

②熟悉果实的类型,了解果实的发育,区别真果和假果的结构异同。

③了解种子的发育,熟悉种子结构和类型,了解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5)植物的生长物质

①熟悉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了解其他主要生长物质的生理作用。

②掌握植物激素的应用。

3.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

(1)土壤的基本组成

①熟悉土壤、土壤肥力及土壤质地。

②了解土壤有机质的组成与特点。

③了解土壤生物的组成及作用。

④熟悉土壤水分的类型、表示方法及调节。

⑤了解土壤空气特点、熟悉土壤通气性及调节。

(2)土壤的基本性质

①了解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在植物生产中的作用。

②了解土壤化学性质及其在植物生产中的作用。

③掌握土壤性质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④熟悉我国土壤的特性。

(3)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

①了解植物根部营养的原理,熟悉植物根外营养的特点。

②了解化肥、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及其科学施用。

③了解配方施肥的概念。

4.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

(1)植物生产的水分环境

①熟悉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及变化规律。

②了解水汽凝结条件和水汽凝结物。

③了解降水形成的原因,熟悉降水的表示方法和种类。

④了解土壤水分蒸发的三个阶段。

(2)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

①了解水分与植物生长的关系、细胞吸水原理、根系吸水过程。

②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指标及影响因素,熟悉蒸腾作用的调节。

③了解植物需水的规律,熟悉合理灌溉的指标。

④熟悉植物水分调控的有关措施。

5.植物生产与光能利用

(1)植物的新陈代谢

①了解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

②了解呼吸作用的主要过程,认识呼吸作用的意义。

③熟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2)植物生产的光照条件

①了解日地关系及四季、昼夜的形成。

②熟悉太阳辐射、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植物生产的光环境调控

①熟悉植物光合性能及光能利用率有关知识。

②了解植物对光的适应性。

6.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

(1)植物生产的温度条件

①了解土壤热性质。

②熟悉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的变化规律。

③熟悉植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农业界限温度、积温等温度指标。

(2)植物生产的温度调控

①理解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②理解空气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③了解植物的感温性和植物的温周期现象。

7.植物生产与农业气象

(1)植物生产的气象条件

①了解影响植物生产的气象要素:气压和风。

②了解极端温度灾害、干旱、雨灾、风灾的特点与危害。

(2)气候与农业小气候

①了解天气系统和气候的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气候特点。

②熟悉二十四节气,了解农业小气候特点及效应。

【农业经营与管理】

1.农业概述

(1)掌握农业的含义,了解农业的发展阶段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理解农业生产的本质和特点。

(3)了解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概况。

2.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作考试内容)

(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

(2)理解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了解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措施。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作考试内容)

(1)掌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

(2)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台的背景。

(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与现实意义。

(4)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5)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容、原则。

4.现代农业经营方式

(1)掌握现阶段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掌握现代农业经营的概念。

(2)掌握农业规模经营的概念,理解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好处与条件。

(3)理解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概念,了解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类型、意义。

(4)理解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了解农业产业化的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5)了解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含义、特点与内容,了解社会化生产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掌握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职能,了解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体系建设。

(6)了解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5.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1)掌握立体农业的含义、特点,了解立体农业的类型、模式。

(2)掌握生态农业的含义、基本原理,了解典型的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3)掌握设施农业的含义,理解设施农业的种类、发展趋势。

(4)掌握观光农业的含义、形式,了解观光农业园的组成,理解发展观光农业应该注意的问题。

(5)掌握都市农业的含义、特点,理解都市农业的功能、形式。

(6)了解农业科技园区的含义、类型,了解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方式。

6.农业宏观管理

(1)掌握农业宏观管理的含义、内容、主要目标,理解农业宏观管理的必要性,了解农业宏观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能。

(2)掌握农业宏观管理的手段。

(3)了解我国农业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及其相应职责。

7.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1)理解农业生产资源的含义特点,掌握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原则,了解农业生产资源的种类。

(2)了解农业土地资源的含义、特点,掌握其利用与配置原则。

(3)了解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含义、特点,掌握其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途径。

(4)了解农业资金管理的概念、特点、分类,了解农业资金筹集的主要渠道,理解农业资金管理的任务,掌握提高农业资金使用效益的方法。

(5)了解农业科技资源的含义、作用,理解科技资源的利用、管理。

8.农业经济合同

(1)掌握合同的概念及特点,理解农业经济合同的概念,掌握农业经济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2)掌握订立农业经济合同应遵循的原则、程序、生效条件和时间。

(3)掌握农业经济合同的签订程序。

(4)理解农业经济合同的担保形式。

(5)掌握农业经济合同的违约责任。

(6)理解农业经济合同的变更、转让、终止。

9.农产品质量管理

(1)掌握农产品质量的概念和特性。

(2)掌握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内容,了解农产品质量管理的特点和意义。

(3)了解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宏观和微观方法。

(4)掌握农产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含义,了解我国有关农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10.农业经营效益管理

(1)了解农业经营效益、农业经济效益的含义。

(2)理解农业经济效益与成本的关系,掌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3)了解农业经济核算的含义,掌握成本核算和盈利核算的方法和用途。

(4)了解农业经济评价的含义,理解各评价指标,掌握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的原则。

(5)掌握评价农业经济效益的步骤和方法。

11.农产品市场分析

(1)掌握市场、农产品市场、市场细分的概念,理解市场的特征、农产品市场的特征。

(2)理解农产品需求的含义、供给的含义,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3)了解市场调查的含义、内容、方法。

(4)了解市场预测的含义、方法。

12.农产品开发

(1)掌握产品的含义,理解产品开发的方法。

(2)理解产品价格构成及影响因素,掌握产品定价的方法及策略。

13.农产品营销

(1)掌握产品的销售渠道的含义、类型。

(2)了解产品销售组织的概念与类型。

(3)了解电子商务的含义,了解建立网络商店的要素。

(4)掌握产品促销的概念,掌握产品促销的策略、方法。

14.2018年中央1号文件及2019年中央1号文件

(1)了解2018年中央1号文件。

(2)掌握2019年中央1号文件。

(四)参考教材

考试内容以本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为准,原则上不指定考试教材版本,参考教材为:

1.《植物生产与环境》 主编:宋志伟 2013年4月第三版(种植专业)

2.《畜禽营养与饲料》 主编:邱从亮 2006年5月第二版(养殖专业、畜牧兽医)

3.《农业经营与管理》(增加《2018年中央1号文件》及《2019年中央1号文件》),主编:刘强 乔永信 2007年7月第二版(种植、养殖、畜牧兽医专业)

第二部分 技能操作(应会)

技能操作(应会)考试采取现场实际操作考核方式进行,每个考生需考三个项目,其中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为必考项目,考试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种植类、养殖类选考项目由主考院校考前各抽取一项,考试时间均控制在20分钟内;考核内容参照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制定。

附件:

专业知识(应知)考试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计100分)

1.钙、磷因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 ),所以属于常量元素。

A.1.0% B.0.1% C.0.01% D.0.001%

2.玉米-豆粕型日粮中,鸡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

A.蛋氨酸 B.赖氨酸 C.谷氨酸 D.精氨酸

............

二.多项选择题(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能直接单独饲喂畜禽的配合饲料包括( )

A.浓缩饲料 B.全价饲料 C.添加剂预混料 D.精料补充料

2.下列( )属于雏禽的必需氨基酸

A.谷氨酸 B.蛋氨酸 C.赖氨酸 D.胱氨酸

............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A”,错误的在括号内打“B”,每小题2分,共计52分)

1.( )饲料中总能比消化能更具有生物学意义。

2.( )青绿饲料中水分含量高,因而干物质含量低。

............

四川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土木水利类

(2019年版)

一、考试性质

本职业技能考试是中等职业学校土木水利类专业毕业生参加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的选拔性全省统一考试。

二、考试依据

1.《中等职业学校土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木水利类》(教职成厅函〔2014〕11号)。

2.国家职业标准:工程测量员(职业编码:6-01-02-04,劳社厅发【2006】23号)。

三、考试方法

土木水利类职业技能考试由专业知识(应知)考试和技能操作(应会)考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350 分,其中专业知识(应知)部分为200分,技能操作(应会)部分为150分。

专业知识(应知)考试,实行上机考试形式,内容为土木水利类专业共性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80分钟。技能操作(应会)考试采取实际操作考试方式,设置 “全站仪坐标测量”考试项目,考试时间共计25分钟。

四、考试范围和要求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应知)

(一)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

1.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约占30%。

2.土木工程力学,约占30%。

3.土木工程材料,约占25%。

4.土木工程测量,约占15%。

(二)试卷结构及分值比例

1.单项选择题,30题,每小题3分,共计90分,45%。

2.判断题,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占25%。

3.多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占20%。

4.综合题,20分,占10%。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

1.制图基本知识

(1)掌握基本绘图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基本制图标准;

(3)掌握投影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4)熟练掌握点、直线、平面的空间位置分析及三面投影图的画法;

(5)熟练掌握平面体投影图的作法;了解简单曲面体投影图的画法;

(6)理解剖面图、断面图的有关概念及表示方法,熟练掌握其画法。

2.工程施工图

(1)了解施工图的绘制方法,理解施工图分类和编排顺序,掌握正确的识图步骤和方法;

(2)熟练掌握施工图的有关规定(如定位轴线、标高、详图索引符号等);

(3)理解并熟练掌握建筑平面图的形成、图示内容和表达方法,平面图的识读方法;

(4)理解并掌握建筑立面图的形成、图示内容和表达方法,立面图的识读方法;

(5)理解并掌握建筑剖面图的形成、图示内容和表达方法,剖面图的识读方法;

(6)理解并掌握建筑详图的形成、图示内容和表达方法,详图的识读方法;

(7)理解结构施工图的内容和用途,掌握常用构件代号及图例的含义;

(8)了解基础图、结构平面图、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的内容及识读方法。

【土木工程力学】

1.力和受力图

(1)理解力的有关概念及其三要素,掌握静力学公理;

(2)掌握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有关概念,了解自由体、非自由体、主动力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约束及约束反力的画法并能灵活运用;

(3)掌握画受力图的步骤;掌握单个物体及物体系统受力图的画法,能准确判别二力杆。

2.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1)理解平面汇交力系的有关概念;掌握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合力投影定理;

(2)掌握求平面汇交力系合力的解析法、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3)理解力矩、力偶的概念,掌握合力矩定理及力偶的性质,掌握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及平衡条件,理解荷载按作用范围不同的分类,了解均布面荷载转化为均布线荷载及均布线荷载转化为集中荷载的计算;

(4)理解力的平移定理,掌握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熟练掌握各种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计算。

3.轴向拉伸和压缩

(1)了解工程中常见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

(2)理解轴向拉伸(压缩)、内力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用截面法求轴力,掌握轴力图的画法;

(3)理解应力的有关概念,掌握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及正应力计算公式,理解工作应力、极限应力和许用应力的有关概念,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及其解决的三类问题;

(4)理解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有关概念,掌握纵向变形及胡克定律(两种形式),掌握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4.直梁变形

(1)理解弯曲变形的有关概念,了解简单梁的常见形式;

(2)掌握剪力和弯矩的有关概念、正负符号规定,熟练掌握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的内力及计算内力的规律;

(3)理解梁的内力图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在集中力作用下、集中力偶作用下、均布荷载作用下梁的内力图规律,并运用规律画内力图;

(4)理解梁的正应力及分布规律,熟练掌握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及强度条件,了解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

(5)了解挠度的概念及最大挠度所在的位置、影响因素。

【土木工程材料】

1.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1)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概念;

(2)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3)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在行业中的地位、技术标准及发展概况。

2.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1)熟练掌握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掌握密实度与孔隙率、填充率与空隙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理解材料的吸水性和吸湿性概念;

(4)理解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概念。

3.气硬性胶凝材料

(1)掌握胶凝材料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建筑石膏生产制备方法、凝结硬化机理及其用途;

(3)掌握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及特性;

(4)掌握生石灰的生产、消化、石灰的品种及特性;

(5)了解生石灰的硬化过程、技术指标及其用途;

(6)了解水玻璃的硬化机理。

4.水泥

(1)掌握通用水泥的分类、定义及其代号;

(2)掌握通用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

(3)熟练掌握水泥的质量要求及如何合理选用水泥;

(4)了解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及矿物组成、凝结与硬化机理;

(5)熟悉水泥石的腐蚀机理,掌握其防治方法。

5.混凝土

(1)熟练掌握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其主要的技术要求;

(2)熟练掌握普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

(3)熟练掌握普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定义、强度等级、测定及计算方法、强度的影响因素;

(4)熟练掌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及计算;

(5)理解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6)理解普通混凝土的外加剂种类及其作用效果等;

(7) 了解混凝土的品种。

6.砂浆

(1)熟悉建筑砂浆的定义及分类;

(2)熟练掌握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技术性质及测定方法;

(3)掌握普通抹面砂浆的特点和用途;

(4)掌握砌筑砂浆配合比计算;

(5)了解其它品种的砂浆。

7.砌墙砖和砌块

(1)熟悉烧结普通砖的概念、技术要求与应用;

(2)理解新型墙体材料的种类、概念及应用意义;

(3)掌握空心砖、多孔砖的技术规定和应用。

8.建筑钢材

(1)熟练掌握建筑钢材的分类;

(2)了解钢材的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3)理解钢材的冷加工与热处理的作用;

(4)熟练掌握建筑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

(5)掌握常用建筑钢材的标准与选用。

9.防水材料

(1)掌握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技术标准及应用;

(2)掌握沥青防水卷材、改性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品种及应用;

(3)理解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的性能与区别;

(4)理解煤沥青、改性沥青概念及用途;

(5)了解新型油毡的名称、性能及防水涂料、密封材料的基本概念。

【土木工程测量】

1.概论

(1)理解施工测量的任务、内容和作用;

(2)理解水准面、水平面、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等概念,了解我国绝对高程基准面的确定;

(3)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与程序,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

(4)掌握测量数据取舍原则。

2.水准测量

(1)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熟练掌握高差法和视线高法测高差;

(2)熟练掌握水准仪的构造及其各部件的作用,掌握水准尺的种类与读数方法,了解尺垫的作用;

(3)熟练掌握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4)了解水准点的作用,理解水准路线的三种形式;

(5)熟练掌握两种测站检核方法(两次仪高法和双面尺法);

(6)掌握闭合水准测量路线的施测方法、记录和内业计算;

(7)了解水准测量误差产生的因素。

3.角度测量

(1)掌握水平角的含义及测量原理;

(2)掌握经纬仪的使用步骤和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方法;

(3)掌握竖直角的含义,了解竖直角的观测方法;

(4)了解角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了解角度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4.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

(1)了解钢尺与皮尺的种类,了解丈量的辅助工具,掌握直线定线的方法;

(2)掌握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的一般方法及精度计算,了解倾斜地面水平距离丈量的一般方法;

(3)掌握坐标方位角及象限角的定义;

(4)掌握正、反坐标方位角的关系;

(5)掌握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方法。

5.地形图及其使用

(1)了解地形图的含义及其作用;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了解比例尺的形式、分类和精度,掌握比例尺精度的应用;

(3)了解图廓、图名、图号和接图表的含义;

(4)掌握常见地形符号,掌握等高线、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等概念,了解典型地貌的等高线表示方法,掌握等高线的特性;

(5)熟练识读、应用地形图。

6.建筑场地测设的基本工作

(1)掌握已知水平角、已知水平距离测设方法,熟练掌握高程测设方法;

(2)掌握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原理和方法,了解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

7.建筑施工测量

(1)了解民用建筑施工测设前的准备工作;

(2)了解建筑物位于原有建筑物平行和垂直位置上的测设方法;

(3)熟练掌握基础施工中标高控制、楼层轴线和楼层标高测设方法;

(4)了解龙门桩或龙门板的作用与设置。

8.全站仪测量

(1)了解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掌握点位平面坐标的表达方式;

(2)熟练掌握全站仪的构造及其各部件作用,掌握全站仪测量所需各种配件的使用;

(3)熟练掌握全站仪的操作方法;

(4)熟练掌握全站仪测量角度、距离和三维坐标的方法。

(5)理解掌握全站仪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

(四)参考教材

考试内容以本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为准,原则上不指定考试教材版本,参考教材为:

1.《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科目参照《建筑制图与识图(第三版)》,主编:陆叔华,2019年1月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土木工程材料》科目参照《建筑材料与检测》,主编:毕万利,2014年9月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土木工程力学》科目参照:《土木工程力学基础》,主编:王仁佃、李怡,2010年7月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筑力学》,主编:范继昭,2008年6月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土木工程测量》科目参照《建筑测量》,主编:业衍璞,2004年12月第2版;《建筑工程测量》,主编:许宝良,2015年8月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部分 技能操作(应会)

技能操作(应会)选择测量工为考试工种,设置 “全站仪坐标测量”考试项目,分值总分为150分。

考试项目 全站仪坐标测量

现场标定三点M、N和P,其中,第一个点M为测站点,已知平面坐标,第二个点N为后视点,给出测站点M与后视点P连线的坐标方位角,利用全站仪测定第三点P(待测点)的平面坐标。

1.考核目标

(1)综合考查考生的专业技能素养,包括仪器操作和记录的规范性,兼顾时间效率;

(2)综合考查考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2.技能考核要求

(1)熟悉全站仪平面坐标测量操作流程;

(2)能规范操作全站仪;

(3)能熟练进行测站设置;

(4)能正确测出并记录待测点平面坐标。

3.考试设备及工具

(1)考生所在学校自备测角精度不低于2〃级(含)的全站仪、脚架;考生自带签字笔、铅笔、小刀。

(2)考场提供记录板、记录表格,以及后视点、待测点的脚架、带基座和觇牌的棱镜组(棱镜常数给定),以及备用的全站仪。

4.考试时间与组织

(1)考试时间:总共25分钟,其中 进场检录、准备5分钟,退场5分钟。正式考试时间15分钟,超过15分钟即终止考试。

(2)考试组织:采用现场实际操作形式,考生独立完成所有考核内容。考场地面设置测量对中标志。

5.评分项目及总体要求

本项目满分150分。

(1)仪器操作及观测过程(70分):主要考核仪器操作及观测过程中的规范性。

(2)记录与成果精度(60分):主要考核记录的工整、规范性,以及成果精度。

(3)考核时间(20分):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完成时间快慢分段按梯度计成绩。

(4)因超时终止考试的考生,按实际完成内容计成绩。

(5)考生申请放弃考试的,在试卷上写明并签字,全站仪坐标测量项目记0分。

(1)本建筑物的总长为 m,总宽为 m;

A、10440 B、10.440 C、7840 D、7.840

(2)办公室的开间为 mm,进深为 mm;

A、4600 B、4200 C、3400 D、2920

(3)值班室的标高是 m,

A、±0.000 B、-0.030 C、-0.630 D、3.000

(4)室内外高差是 m。

A、1.2 B、0.030 C、0.630 D、1.5

(5)图中有 种类型的门,有 种类型的窗,

A、1 B、2 C、3 D、4

(6)M1的宽度为 mm,C4的宽度为 mm。

A、900 B、2100 C、2920 D、1990

四川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财经商贸类

(2019年版)

一、考试性质

本职业技能考试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毕业生参加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的选拔性全省统一考试。

二、考试依据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财经商贸类》(教职成厅函〔2014〕11号、教职成厅函〔2014〕48号)。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98号)。

3.大纲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法规以考试上一年度12月31日(含)已实施的最新法律法规为准。

三、考试方法

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技能考试由专业知识(应知)和技能操作(应会)考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350分,其中专业知识(应知)部分为200分,技能操作(应会)部分为150分。

技能操作(应会)考试部分采取实际操作考试方式,考试时间为60分钟。专业知识(应知)考试部分采用上机考试形式,内容为财经商贸类专业共性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由计算机考试系统按规定从题库随机抽取、组合。

四、考试范围和要求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应知)

(一)考试科目及分值比例

1.《基础会计》约占40%;

2.《市场营销》约占30%;

3.《经济法律法规》约占30%。

(二)试卷结构与分值比例

1.单项选择题,占30%,共60题,每题1分,共计60分;

2.多项选择题,占15%,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3.判断题,占10%,共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4.综合题,占45%,共两大题,包括案例分析题和业务题,共计90分。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基础会计】

1.概述

(1)掌握会计的概念;

(2)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

(3)掌握会计的特点;

(4)掌握会计的对象;

(5)了解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6)掌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7)了解会计法律规范体系。

2.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

(1)熟练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构成内容和会计等式;

(2)掌握不同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

(3)掌握会计等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经济业务类型对企业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的影响;

(4)了解会计核算方法。

3.账户与复式记账

(1)熟练掌握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分类;

(2)熟练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

(3)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特点,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4)熟练掌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5)掌握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与联系。

4.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1)熟练掌握投入资本和借入资金业务的核算;

(2)熟练掌握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3)熟练掌握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4)熟练掌握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5)熟练掌握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

(6)掌握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

(7)掌握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5.财产清查

(1)掌握财产清查的概念及种类;

(2)掌握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3)掌握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实物资产的主要清查方法;

(4)熟练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5)了解实物资产清查的方法;

(6)掌握现金长款、现金短款的账务处理;

(7)了解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8)熟练掌握财产物资实物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6.财务会计报告

(1)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种类及编制要求;

(2)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定义、编制理论基础、结构与编制方法;

(3)熟练掌握利润表的定义、编制理论基础、结构与编制方法;

(4)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报送和审批;

(5)了解会计档案的管理。

【市场营销】

1.概述

(1)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的概念、特点;

(2)了解营销观念的含义;

(3)熟练掌握营销观念的演变;

(4)熟练掌握现代营销观念。

2.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1)了解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及特点;

(2)掌握影响企业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

(3)熟练掌握影响企业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

3.市场分析

(1)了解消费者市场的概念、分类、特点;

(2)掌握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3)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及其购买决策过程。

4.市场营销调研与市场营销预测

(1)了解市场营销调研的概念与分类;

(2)掌握市场营销调研的内容;

(3)了解市场营销调研的方式。

5.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

(1)熟练掌握市场细分的概念、市场细分的标准及有效市场细分的条件;

(2)了解市场细分的程序;

(3)熟练掌握目标市场的概念和企业进入目标市场的条件,掌握企业占领目标市场的方式;

(4)熟练掌握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含无差异营销、差异营销、集中性营销,掌握选择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应考虑的因素;

(5)熟练掌握市场定位的概念;

(6)熟练掌握市场定位的方式、步骤、策略。

6.产品策略

(1)熟练掌握产品整体概念及层次;

(2)熟练掌握产品组合策略;

(3)熟练掌握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4)熟练掌握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及其营销策略;

(5)熟练掌握新产品开发与推广策略;

(6)熟练掌握品牌与商标策略。

7.价格策略

(1)掌握商品价格的构成,了解影响企业产品定价的因素及定价程序;

(2)熟练掌握定价方法,含成本导向定价、需求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

(3)熟练掌握定价策略。

8.分销渠道策略

(1)了解分销渠道的概念、特点、职能,掌握分销渠道的类型;

(2)了解中间商的类型;

(3)掌握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了解分销渠道的选择。

9.促销策略

(1)掌握促销的概念、方式、作用;

(2)熟练掌握影响促销组合的因素,掌握促销的目标,了解促销预算;

(3)掌握广告宣传的基本要求,掌握广告媒体及其选择;

(4)掌握营业推广的含义及方式,掌握公共关系的概念、种类、原则、特点及形式。

【经济法律法规】

1.经济法概述

(1)掌握法、法律规范的概念;

(2)了解法的分类;

(3)了解法的渊源;

(4)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5)掌握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及种类;

(6)掌握经济法律关系内容中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

(7)掌握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特征、种类;

(8)掌握经济法律事实的概念、种类;

(9)了解经济法律责任的含义、特征以及经济法律责任的形式;

(10)掌握经济仲裁的概念、仲裁协议及仲裁程序,掌握诉讼程序与诉讼制度,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及案件管辖。

2.公司法律制度

(1)掌握公司法的概念、特征,了解公司的分类;

(2)熟练掌握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特征、设立条件及特殊公司形式,掌握其组织机构;

(3)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特征、设立条件及特殊公司形式,掌握其组织机构;

(4)了解公司财务和会计的相关规定;

(5)了解公司股票、债券的概念与发行规定,掌握股票转让的条件;

(6)了解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3.中小企业法律制度

(1)了解中小企业的概念;

(2)掌握合伙企业的概念、特征;

(3)掌握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合伙企业财产的概念及其管理与使用的规定;

(4)熟练掌握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与竞业禁止;

(5)掌握入伙与退伙,了解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6)掌握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责任承担方式;

(7)掌握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8)掌握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及一人有限公司的区别;

(9)了解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

4.合同法律制度

(1)掌握合同的概念、合同的法律特征、合同法的概念、合同的种类;

(2)熟练掌握合同的订立,包括合同当事人的资格、合同订立原则、合同订立程序、合同的形式及内容等;

(3)熟练掌握合同的成立及效力的判定(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及法律后果;

(4)熟练掌握合同履行的概念、原则、规则;

(5)掌握合同的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

(6)掌握合同变更、转让、解除、终止;

(7)熟练掌握违反合同的法律责任,包括承担违约责任的原则、条件、主要形式、免责事由等。

5.市场运行管理法律制度

(1)了解不正当竞争的概念、特征和表现形式,了解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和制裁办法;

(2)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了解国家、社会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及争议的解决;

(3)掌握侵犯消费者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4)掌握产品质量法的调整范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生产者和销售者在产品质量方面的义务和责任。

6.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1)掌握税收及其特征,了解税收法律关系;

(2)掌握税法的基本结构;

(3)熟练掌握税收的分类和我国当前主要税种及其构成要素;

(4)掌握税务管理与税款的征收;

(5)熟练掌握税收违法行为的类型、税收法律责任的形式,了解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7.其他相关法律制度

(1)了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主要内容,了解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了解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2)掌握票据的概念、特征,掌握票据当事人的含义,掌握票据行为方式,了解票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3)掌握专利权的主体、客体与内容,了解专利权的取得与保护;

(4)掌握商标权的内容,掌握商标权的取得与保护。

(四)参考教材

考试内容以本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为准,原则上不指定考试教材版本。参考教材为:

《基础会计》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张玉森、陈伟清主编。

《经济法律法规》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陈炳勋主编。

《市场营销知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冯金祥主编。

第二部分 技能操作(应会)

(一)考试项目及分值比例

1.考试项目

技能考试主要考核基础会计技能-手工账部分、基础会计技能-电算化部分、市场营销技能。

2.分值比例

基础会计技能,120分,占80%。其中:手工账部分70分,占47%;电算化部分50分,占33%。

市场营销技能,30分,占20%。

3.试卷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占50%、中等难度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20%。

(二)考试范围及要求

【基础会计技能-手工账部分】

1.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1)能够正确识别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筹资、供应、生产、销售、利润形成等活动)中常见的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并能正确描述原始凭证所承载的经济业务内容;

(2)能够正确填制现金支票、转账支票以及企业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涉及的主要原始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产成品入库单、产成品出库单、销售发票、发料凭证汇总表等;

(3)能够正确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正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

(4)能够根据原始凭证熟练编制通用记账凭证并能进行审核;

(5)能够根据原始凭证熟练编制专用记账凭证并能进行审核。

2.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1)能够正确启用账簿;

(2)能够依据不同的经济业务和管理要求,合理、科学地选择不同形式的账簿和不同格式的账页;

(3)能够正确登记总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三栏式明细账、原材料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等;

(4)能够正确地对各类会计账户进行月结、年结;

(5)能够正确地编制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

(6)能够正确运用划线更正法、红字冲销法及补充登记法进行错账更正。

3.账务处理程序的应用

(1)能够正确地运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2)能够正确地编制科目汇总表;

(3)能够正确地运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4.会计报表的编制

(1)能够按照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依据相关资料正确地填列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期初数;

(2)能够正确地依据账簿资料填列企业资产负债表期末数部分项目,如短期借款、实收资本等直接填列项目以及货币资金、存货等需要依据有关账户余额资料加总填列项目;

(3)能够正确地依据相关资料填列企业利润表上期数;

(4)能够正确地依据账簿资料分析填列企业利润表本期数。

【基础会计技能-电算化部分】

1.能够在电算化软件的总账系统中根据给定的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

2.能够在电算化软件的总账系统中审核记账凭证;

3.能够在电算化软件的总账系统中进行记账、对账和结账。

【市场营销技能】

1.能够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企业所处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

2.能够对市场进行有效细分,确定目标市场,为产品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

3.能够运用恰当的调查方法完成调查任务,并进行定性和定量预测;

4.能够正确判断企业的产品组合策略,识别产品生命周期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5.能够依据企业目标和要求,为产品制定恰当的定价策略;

6.能够依据企业和产品实际,设计分销渠道模式;

7.能够顺利完成客户预约和客户拜访;

8.能够正确判断消费者的动机和类型;

9.能够正确运用销售话术、处理客户异议,顺利达成销售目标。

附件1:

财经商贸类对口招生职业技能考试

技能操作(应会)部分题型示例

(本试卷共三部分:基础会计技能-手工账、基础会计技能-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技能,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50分,以机考方式实施。)

第一部分:基础会计技能-手工账(共计70分)

一、凭证、账簿的综合会计处理

完成成都达达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账务处理。

资料一:企业基本资料

成都达达食品有限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6%。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苏坡北路16号

电话:028-87317574

开户行及账号:中国工商银行苏坡支行4442589351022013654

社会信用代码:9151010378816054D

法定代表人:姜晓涵

会计主管兼稽核:杨丰萍

会计兼制单:曹玉

出纳:朱鹏睿

资料二:往来单位信息

1.成都惠旗连锁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大业路78号

电话:028-86113977

开户行及账号:中国工商银行芷泉支行4442528591778654000

社会信用代码:91510101473M85682

2.成都精益面粉厂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武兴路355号

电话:028-85544927

开户行及账号:中国工商银行盐市口支行4442571339177678452

社会信用代码:91510105759243216

资料三:成都达达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7月发生所有经济业务如下

业务1:7月8日,向成都精益面粉厂支付前欠货款22,780元。

通费按30元/天补助,通讯费按10元/天补助,另发生出租车费200元。张武林出差前已预借差旅费5,000元。

要求:

1.填制原始凭证

根据业务6提供的资料,填制“差旅费报销单”,并盖章。(打X处不需填写。)

2.编制记账凭证

请将7月份发生的业务1-6进行账务处理,填制专用记账凭证,按收、付、转三类进行编号。除增值税外,其余科目均不要求填写明细。(打X处不需填写。)

3.登记账簿

(1)填写“库存现金日记账”账簿启用表,本账簿共200页,启用日期2018年7月1日。(打X处不需填写。)

(2)已知“库存现金”账户期初余额为22,726.80元,请根据上述业务1-6所编制的相关凭证,登记本月现金日记账发生额并进行月结。

二、编制财务报表

资料:某企业2018年7月所有损益类账户结转“本年利润”前的余额如下:(单位:元)

要求:请根据该表完成利润表。

......

第二部分:基础会计技能-会计电算化(共计50分)

一、企业背景资料

1.成都华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强科技)是一家从事电脑生产的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6%。该企业有两名财务人员,权限如下表所示。

2.销售部为企业的专设销售机构。

二、答题要求

1.已经预制账套,考生不需要新建账套。

2.考生只能交卷一次,交卷以后不能再答题。

3.根据本月发生业务,由徐芳填制记账凭证。

4.由赵伟对所有凭证进行审核。

5.由徐芳对所有凭证进行记账。

6.由赵伟进行对账结账。

7.凭证日期,附件张数,会计科目对应的相关辅助核算等均作为评分项。

三、业务处理

华强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7月发生经济业务如下:

1.7日,向四川永新公司购入鼠标一批,对方已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款未付,货已入库。

2.10日,销售部李强报销差旅费。

3.15日,销售给四川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电脑一批,已经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货款已收。

......

第三部分:市场营销技能(共三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技能一:

天星电器公司计划研发一款新产品,公司采用德尔菲法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最终确定生产一款破壁豆浆机,生产该豆浆机的总固定成本为100万,单位变动成本为400元,企业计划销售量可望达到10,000台。公司为了收集产品改进意见,派出公司调研人员亲自深入市场,装扮成消费者,四处探听卖场销售人员和消费者对豆浆机的看法。

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盈亏平衡定价法,请计算五星公司豆浆机的保本价格是( )。

A.400 B.500 C.600 D.700

2.天星公司调研人员装扮成消费者,探听卖场销售人员和消费者对豆浆机的看法,该种调研方法是( )。

A.试验法 B.观察法 C.访问面谈法 D.文案调查法

3.公司采用的德尔菲法,有关其说法,下列正确的有( )。

A.德尔菲法是以开放的方式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调查

B.发挥了专家的集体智慧

C.运用人员较少,费用较低

D.运用人员较多,费用较高

专业知识(应知)部分考试题型示例

(共四大题,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以机考方式实施)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做出选择。共60题,每题1分,共计60分)

1.某工业制造企业的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费用定义的是( )。

A.企业支付的广告费

B.企业支付的银行手续费

C.企业缴纳的行政罚款

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业务招待费

2.社会营销观念强调企业在满足市场需求和获取利润的同时,还必须注意的是( )。

A.企业利益 B.社会利益

C.广告宣传 D.价值传递

3.下列关于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法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B.法是统治阶级个人意志的体现

C.法是社会中每一个成员意志的体现

D.法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前就存在

……

二、多选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做出选择。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企业在库存现金盘点完成后应当编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并根据该表调整账面记录

B.企业在清查银行存款时应当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根据该表调整账面记录

C.会计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名称,两者核算内容一致,性质相同

D.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2.根据商品本身的特点和消费者购买的频率分类,消费品可划分为( )。

A.便利品 B.选购品 C.原材料 D.耐用消费品

3.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的有( )。

A.股东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财务部门

……

三、判断题(请对下列各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财务报表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 ( )

2.产品专业化是企业向各个顾客群同时供应一种产品。 ( )

3.针对经济纠纷的诉讼,法院一般都采用独任审判制度。 ( )

……

四、综合题(共2大题,共计90分)

第一大题:案例分析题(五个案例共18题,每题3分,共计54分。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案例一:

甲建筑公司与乙、丙两水泥厂有经常的业务往来关系。2018年8月1日,甲建筑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向乙、丙两水泥厂各发一函,均称:“我公司现急需水泥1000吨,价格300元/吨,货到后付款。”乙水泥厂收到函后当天即传真回复:“函已收到,明日发货。”丙水泥厂收到函后也于当天回复:“同意发货,但价格调整为350元/吨。”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甲建筑公司向乙、丙两水泥厂发出函件的性质为( )。

A.要约邀请 B.要约

C.承诺 D.要约撤回

2.关于乙水泥厂的回函,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乙水泥厂的回函性质为要约

B.乙水泥厂的回函性质为承诺

C.甲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成立

D.甲乙之间的买卖合同不成立

3.下说法正确的有( )。

A.丙水泥厂的回函性质为承诺

B.丙水泥厂的回函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C.甲丙之间的买卖合同不成立

D.若丙发货,甲拒收该批货物,则甲无需向丙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二:

D公司是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准备进入月饼市场。经过市场调研后推出“冰皮月饼”,该月饼在口味和外形上颠覆了传统月饼。为更好地开展营销活动,D公司制定并实施了如下推广方案:

第一,在产品方面,“冰皮月饼”以清爽口味为其定位,以精美包装衬托其独特的形象。第二,在价格方面,D公司对其“冰皮月饼”采取了远高于传统月饼的定价方式,力求匹配其高质量、高档次的形象。第三,在渠道方面,D公司“冰皮月饼”只在该公司的专卖店中销售,不经过任何中间商。同时,D公司也不忘集团消费是另一块巨大的市场,专门成立了大客户部,服务于集团购买。第四,在促销方面,配合高价策略,D公司“冰皮月饼”采取了高促销策略。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案例内容,D公司的“冰皮月饼”所处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是( )。

A.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2.根据案例内容,D公司“冰皮月饼”的包装对商品所起的作用有( )。

A.保护商品 B.便于运输、携带

C.美化商品 D.提高商品价值

3.根据案例分析,D公司制定并实施的营销策略,在此产品生命周期阶段采用的市场营销策略有( )。

A.缓慢渗透策略 B.密集性渗透策略

C.选择性渗透策略 D.快速掠取策略

......

第二大题:业务题(共12题,每题3分,共计36分。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一)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和销售A产品,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在销售时逐笔结转销售成本。该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2018年10月份甲公司发生相关经济业务和事项如下:

业务(1)10月1日,甲公司向银行借入一笔期限为6个月的短期借款,总计120,000元,年利率为8%。甲公司与银行约定,该笔借款的利息按月预提,到期一次还本付息。10月31日,甲公司计提该笔借款当月利息。

业务(2)10月2日,甲公司销售A产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税价款为1,000,000元,增值税额160,000元。产品已经发出,款项尚未收到,该批产品的实际成本为400,000元。

业务(3)10月10日,甲公司销售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2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税价款为180,000元,增值税为28,800元,原材料已经发出,全部款项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

业务(4)10月18日,甲公司开出转账支票,向红十字会捐款40,000元。

业务(5)10月3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10月发生的广告费用6,000元,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展览费30,000元,用现金购买总经理办公室打印纸1,000元。

业务(6)10月31日,公司清查银行存款,发现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不一致,并且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余额,双方均无记账错误。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完成第1~6小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做出选择。

1.根据业务(1),甲公司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

A.借:短期借款 120,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0

B.借:银行存款 120,000

贷:短期借款 120,000

C.借:财务费用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D.借:财务费用 800

贷:应付利息 800

2.根据业务(2),甲公司应计入应收账款的金额为( )元。

A.160,000 B.400,000

C.1,000,000 D.1,160,000

3.下列各项中,甲公司在编制业务(3)的会计分录时会涉及到的会计科目有( )。

A.其他业务收入 B.主营业务收入

C.其他业务成本 D.主营业务成本

四川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信息技术一类

(2019年版)

一、考试性质

本职业技能考试是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一类专业毕业生参加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的选拔性全省统一考试。

二、考试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相关专业教学标准;计算机操作员(职业编码:3-01-02-05)等。

三、考试方法

职业技能考试由计算机基础(应知)考试和技能操作(应会)考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350分,其中计算机基础部分200分,技能操作部分150分。计算机基础包含基础知识和常用技能,技能操作包括中英文录入、操作系统使用、计算机网络应用、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

采用上机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环境:中文Windows 7;中文Office 2010;中文Dreamweaver CS 6.0.

四、考试范围和要求

第一部分 计算机基础(应知)

(一)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

1.计算机文化基础,约占30%

2.数据库基础,约占20%

3.操作系统基础,约占15%

4.计算机网络基础,约占20%

5.文字处理基础,约占3%

6.电子表格基础,约占10%

7.演示文稿基础,约占2%

(二)试卷结构及分值比例

1.单项选择题,3分/个,约占51%

2.多项选择题,4分/个,约占16%

3.判断题,2分/个,约占33%

第二部分 技能操作(应会)

技能操作模块及分值

1.中英文录入,10分。

2.操作系统使用,30分。

3.计算机网络应用,25分。

4.文字处理,30分。

5.电子表格处理,35分。

6.演示文稿制作,20分。

第三部分 考试范围及要求

1.计算机文化基础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2)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

(3)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4)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和分类;

(5)理解常用进制的表示方法,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整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6)理解数据的存储单位及字符的编码方法;

(7)理解微型计算机的CPU、主板、存储器、常用外围设备的功能,了解其性能指标;

(8)理解常用外部设备接口的作用;

(9)了解BIOS在计算机系统硬件配置和管理中的作用;

(10)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基本特征、种类及防治;

(1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12)了解平板电脑和触摸屏技术;了解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13)了解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了解知识产权保护。

2.数据库基础

(1)了解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数据库系统等概念;

(2)理解实体间的关系;

(3)了解数据库的基本类型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特点;

(4)理解数据表、字段、记录、关键字等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5)理解选择、连接、投影三种关系运算;

(6)掌握创建、打开、关闭数据库的方法;

(7)了解Access数据库的对象;

(8)理解Access常用数据类型;

(9)理解表达式及其构成;

(10)掌握创建数据表、修改和维护表结构的方法;

(11)掌握数据表记录的操作方法;

(12)掌握字段基本属性的设置方法;

(13)掌握数据表的格式设置方法;

(14)掌握数据表的排序、筛选方法;

(15)理解主键、索引的概念,掌握其设置方法;

(16)掌握创建表间关系的方法;

(17)理解查询的功能和类型;

(18)掌握创建与修改查询的方法;

(19)理解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掌握Select语句的使用方法;

(20)掌握Create、Insert、Update、Delete语句的使用方法;

(21)了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征。

3.操作系统基础

(1)能描述操作系统的功能,能列举主流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2)理解剪贴板、回收站、磁盘分区、格式化、磁盘清理和碎片整理的概念、作用及特点;

(3)理解dir、cd、copy、move、del、format等常用cmd命令功能;

(4)理解切换用户、注销、锁定、重新启动、睡眠和休眠等作用与区别;

(5)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与作用;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规则;了解常见文件类型扩展名;能运用文件夹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操作管理;

(6)能辨识桌面、图标、任务栏、窗口、对话框、快捷方式;

(7)掌握Windows7操作系统的安装、启动和退出方法;

(8)掌握屏幕分辨率、外观和个化性设置方法;

(9)掌握计算机、Windows资源管理器、窗口、菜单、工具栏、任务栏的基本操作方法;

(10)掌握输入法的添加、删除、选择和切换方法;能熟练运用一种中文输入法进行文本和常用符号输入;

(11)掌握快捷方式的创建方法;

(12)掌握记事本、写字板、画图、计算器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13)掌握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方法;

(14)掌握系统备份和还原方法;

(15)掌握添加打印机等常用控制面板项的设置方法;

(16)掌握获取帮助信息的方法。

4.计算机网络基础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分类及应用;

(2)理解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及分类;

(3)理解OSI参考模型、TCP/IP模型及其主要协议;

(4)理解局域网概念、组成和结构;

(5)掌握局域网传输介质、连接设备的使用方法,局域网的组建、配置与管理方法;

(6)了解虚拟局域网(VLAN)原理,掌握常用网络测试命令(ping、ipconfig、tracert、netstat)的使用方法;

(7)了解Internet概念、发展及接入方式;

(8)掌握IP地址的概念、分类、组成、表示方法、子网掩码及其配置方法,了解IPv6基本概念;

(9)掌握DNS、WWW、URL、E-mail、FTP、Telnet等网络服务、应用及其配置使用方法;

(10)掌握常用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电子邮箱的配置与使用方法;

(11)了解加密与认证、防火墙等常用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2)掌握防治当前新出现的计算机病毒的常用方法;

(13)掌握常用软件防火墙、网络防病毒软件的安装、配置及使用方法;

(14)了解网页与网站的概念;

(15)理解HTML基本结构、常用标记、超链接;

(16)掌握列表、超链接、表格、CSS、表单等常见应用的使用方法。

5.文字处理基础

(1)了解Word的窗口界面和视图;

(2)掌握创建、保存、打开、关闭文档的方法;

(3)掌握录入和编辑文本,查找和替换文字,插入特殊符号的方法;

(4)了解文本编辑的常用快捷键;

(5)掌握字符格式、段落格式、格式刷、样式的使用方法;

(6)掌握项目符号、编号列表、多级列表的使用方法;

(7)掌握创建和编辑表格、设置表格格式、使用表格样式的方法;

(8)掌握字符、段落、表格的边框和底纹的设置方法;

(9)掌握页面格式、页眉和页脚的设置方法;

(10)掌握分页符、分节符、分栏符的使用方法;

(11)掌握页码、目录、脚注、尾注、题注的插入方法;

(12)了解文字环绕方式,掌握使用文字环绕方式的方法;

(13)掌握插入画布、图片、形状、SmartArt图形、图表、文本框、艺术字、公式的方法及其格式设置方法;

(14)掌握文档批注、修订功能的使用方法;

(15)掌握邮件合并的使用方法;

(16)掌握预览和打印文档的方法;

(17)掌握文档保护方法。

6.电子表格基础

(1)了解Excel的窗口界面及视图;

(2)理解工作薄、工作表及单元格等电子表格基本概念;

(3)掌握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工作薄的方法;

(4)掌握创建、删除、重命名、复制、移动工作表的方法;

(5)理解Excel数据类型;

(6)掌握录入、填充、编辑数据的方法;

(7)掌握操作行、列、单元格的方法;

(8)掌握设置单元格格式、套用表格格式的方法;

(9)掌握冻结窗格的方法;

(10)掌握设置条件格式的方法;

(11)理解单元格引用的概念及分类,掌握单元格引用的方法;

(12)掌握公式的使用方法

(13)理解常用函数功能,会使用函数、运算表达式进行数据运算;

(14)掌握排序、筛选、合并计算、分类汇总数据的方法;

(15)了解创建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的方法

(16)了解图表构成及图表类型;

(17)掌握创建图表,设置图表格式的方法;

(18)掌握插入分页符、设置打印标题、页面参数,预览和打印工作表的方法。

7.演示文稿基础

(1)了解PowerPoint的窗口界面及视图;

(2)掌握创建、打开、保存和关闭演示文稿的方法;

(3)掌握在幻灯片中添加文字、插入图片、艺术字、形状、剪贴画、自选图形、图表、音频、视频并进行相关设置的方法;

(4)理解幻灯片版式、幻灯片配色方案、幻灯片前景色、背景色、备注页、母版等概念及应用;

(5)掌握在幻灯片中设置超链接、动作按钮、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方式和放映方式的方法;

(6)了解幻灯片的打包和输出方法。

第四部分 难易比例

60%容易题,30%较难题,10%难题

第五部分 参考教材说明

考试内容以考纲规定的范围为准,原则上不指定考试教材版本,参考教材为:

1.《计算机文化基础(第3版)》(Windows 7+Office 2010),主编:龙天才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0月第3版。

2.《数据库应用基础——Access 2010(第3版)》,主编:张巍,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3版。

3.《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3版)》,主编:夏时木,钱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9月第3版。

附件:

计算机基础和操作技能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1.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 )。

A.二进制位 B.字节 C.字 D.双字

2.在计算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 )。

A.ASCII码 B.BCD码 C.汉字编码 D.补码

……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给分)

1.在Windows 7中可以完成窗口切换的方法是( )。

A.Alt+Tab键 B.Win+Tab键

C.单击要切换窗口的任何可见部位 D.单击任务栏上要切换的应用程序按钮

2.Access支持的查询类型有( )。

A.操作查询 B.交叉表查询 C.SQL查询

D.参数查询 E.选择查询

……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

1.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每一个关系都是一个二维表。( )

2.修改表中字段名将影响表中的数据。( )

……

四、操作题

(一)中英文录入(10分)

参照样文正确录入中文、英文、标点符号等。

(二)操作系统使用(30分)

1.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1)在D盘根目录下,建立名为“2019_信息技术一类_样题”的文件夹。

(2)将文件C:\2019\sample\sample.txt移动到D:\ 2019_信息技术一类_样题\文件夹下,并将文件名重命名为sample1.docx。

……

(三)计算机网络应用(25分)

1.已完成家庭光纤宽带物理线缆连接,在电脑上完成如下配置:

(1)连接到Internet

(2)宽带PPPoE

(3)用户名:18080886066,密码:abc123

(4)连接名称设置为:张三宽带

……

(四)电子表格处理(35分)

1. 打开如上图所示的Excel文件(工资表.xlsx),将工作表“Sheet1”重命名为“工资”。

2. 按要求在“工资”表中完成下列操作

(1) 插入标题行,输入标题“2018年12月员工工资表”,并设置如下格式:字体:黑体,字号:18,合并后居中、字体颜色:浅蓝。

(2) 在工作最下面2行的第1列中分别输入“平均”、“总计”,分别和后面2个单元格合并后居中。

(3) 调整各列的列宽为10,表头文字为加粗、水平和垂直居中,底纹:橙色淡色80%。表头单元格文本控制为:自动换行。

(4) “员工编号”一列水平居中,“员工编号”、“姓名”、“部门”三列底纹:水绿色淡色60%。

(5) 表格边框线:粗外框线、细内框线,“平均”一行上框线:双线。

3. 给每位员工的奖金加50元,计算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计算各项平均值和总计,结果分别存放在相应的单元格中。

4. 将“工资”表复制到Sheet2至Sheet4的3个工作表中。

(1) 在Sheet2表中按部门的升序和实发工资的降序对数据进行排序。

(2) 在Sheet3表中筛选出生产部门实发工资高于1500元的记录。

(3) 使用Sheet4工作表中的数据,以“部门”为分类字段,将“应发工资”、“实发工资”进行“求和”分类汇总。

(4) 使用“工资表”工作表作为数据源,在新工作表中创建数据透视表, 按“部门”进行筛选,“部门”和“姓名”为行标签,对“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求和的数据透视表

5. 在工资表中,对比易飞、赵亮、张萍的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创建“簇状圆柱图”。

……

四川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信息技术二类

(2019年版)

一、考试性质

本职业技能考试是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二类专业毕业生参加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的选拔性全省统一考试。

二、考试依据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信息技术类》,(教职成厅函〔2014〕11号);

2.《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

3.《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

4.《中等职业学校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三、考试方法

信息技术二类职业技能考试由专业知识(应知)和技能操作(应会)考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350分,其中专业知识(应知)部分为200分,技能操作(应会)部分为150分;

专业知识(应知)考试采用上机考试形式,内容为信息技术二类专业共性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试卷由计算机考试系统按规定的比例从题库随机抽取、组合。技能操作(应会)考试采取实际操作考试方式,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四、考试范围和要求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应知)

(一)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

1.电工基础 约占30%(约60分)

2.电子技术基础 约占40%(约80分)

3.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约占30%(约60分)

(二)试卷结构与分值比例

1.单项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2.判断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3.填空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4.分析计算题(共3个小题,共40分)

5.综合题(1小题,共20分)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电子技术基础】

1.半导体的主要特性

(1)了解半导体的概念、特性;

(2)了解P型、N型半导体;

(3)掌握PN结的特性。

2.晶体二极管

(1)重点掌握二极管的符号、分类,能灵活运用;

(2)理解二极管的型号命名、主要参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3)重点掌握二极管的测量;

(4)掌握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原理。

3.整流电路

(1)重点掌握单相半波、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及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波形及分析计算方法。

4.滤波电路

(1)掌握电容滤波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电感、复式滤波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5.晶体三极管

(1)掌握三极管的结构、分类、命名、符号、特点;

(2)理解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3)掌握三极管的各工作状态的条件、判断;

(4)重点掌握三极管的管脚识别。

6.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

(1)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2)掌握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掌握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及特点。

7.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1)理解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掌握估算分析法Q点,Av、ri、ro的估算;

(3)了解图解分析法;

(4)掌握波形失真与消除。

8.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

(1)了解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原因;

(2)掌握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原理;

(3)理解集-基偏置放大电路的原理。

9.多级放大器

(1)理解四种耦合方式及特点;

(2)理解阻容耦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10.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及分类

(1)理解功放的基本要求;

(2)了解功放的分类。

11.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OCL

(1)理解OCL功放电路的基本电路、工作原理;

(2)掌握OCL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12.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OTL

(1)理解OTL功放电路的基本电路、工作原理;

(2)掌握OTL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掌握OTL功放电路典型电路分析。

13.集成运放的基本单元电路

(1)了解集成运放的组成框图,了解电流源的基本原理;

(2)了解集成运放的种类与主要参数。

14.集成运放的应用

(1)掌握集成运放的三种输入形式(反相放大、同相放大、差分放大);

(2)重点掌握信号运算电路(加法器、减法器、反相器、电压跟随器)。

15.正弦波振荡器基本知识

(1)理解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

(2)了解自激振荡的过程与条件。

16.RC振荡器

(1)理解RC串并联选频网络;

(2)理解RC桥式振荡器。

17.LC振荡器

(1)理解变压器耦合LC振荡器的种类与频率计算;

(2)掌握三点式LC振荡器的种类。

18.石英晶体振荡器

了解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特点及种类。

19.稳压管并联型稳压电路

理解电路组成和稳压原理。

20.集成稳压源

掌握78、79系列三端固定稳压器的功能与典型应用电路。

21.示波器的使用

(1)了解通用示波器的主要用途、组成;

(2)重点掌握X增益、Y增益、通道切换、触发等旋钮的操作方法;

(3)掌握探头的正确使用方法;

(4)重点掌握交流电压峰峰值、信号周期频率的测量方法。

22.数字电路概述

(1)了解数字电路的特点;

(2)理解脉冲与数字信号。

23.RC电路的应用

(1)理解RC微分电路;

(2)理解RC积分电路。

24.数制与码制

(1)掌握数制;

(2)理解码制。

25.逻辑门电路基础

(1)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

(2)掌握复合逻辑门电路。

26.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及逻辑函数的化简

(1)掌握逻辑代数运算定律;

(2)掌握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3)掌握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27.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

(1)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基本特点;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8.编码器

(1)理解二进制编码器;

(2)了解二-十进制编码器。

29.译码器

(1)了解通用译码器;

(2)掌握译码显示器。

30.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

(1)了解时序逻辑电路基本特点;

(2)掌握时序逻辑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31.RS触发器

(1)理解基本RS触发器;

(2)理解同步RS触发器。

32.JK触发器

(1)理解JK触发器;

(2)掌握JK触发器及其应用。

33.触发器的几种常用触发方式

理解同步式触发、上升沿触发、下降沿触发、主从触发。

34.D触发器

(1)理解逻辑电路及符号;

(2)掌握逻辑功能分析方法;

(3)掌握集成D触发器及其应用。

35.计数器

掌握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

36.单稳态触发器

(1)理解门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2)理解集成单稳态触发器及其应用。

37.施密特触发器

(1)理解门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2)了解集成施密特触发器。

38.数模转换

(1)理解数模转换原理;

(2)了解DAC的主要参数指标。

39.模数转换

(1)理解模数转换原理;

(2)了解集成ADC。

【电工基础】

1.安全用电常识

(1)掌握触电种类和形式;

(2)重点掌握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和制度措施;

(3)了解触电的急救方法。

2.电路基础

(1)理解电路组成及三种状态;

(2)掌握常用元器件图形符号。

3.电阻

(1)理解电阻的概念、理解常用电阻器的种类、标称系列和标示法;

(2)重点掌握电阻器的串联、并联;

(3)重点掌握用万用表测电阻值方法,通过标示识读电阻器。

4.电流

(1)理解电流的基础知识;

(2)重点掌握用电流表或万用表测直流电流。

5.电压

(1)理解电压的基本概念;

(2)重点掌握用电压表或万用表测直流电压。

6.电动势和欧姆定律

(1)重点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全电路欧姆定律;

(2)理解断路和短路、理解电池的联结。

7.电位

(1)理解电位的含义,了解零电位点;

(2)重点掌握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方法;

(3)掌握电阻混联电路。

8.电能和电功率

(1)了解电能;

(2)理解电功率概念;

(3)掌握电源向负载输出最大功率;

(4)理解焦耳定律。

9.基尔霍夫定律

(1)掌握支路、节点、回路的概念;

(2)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10.支路电流法

重点掌握支路电流法分析具有3条支路的直流电路。

11.戴维宁定理

(1)了解二端网络与有源二端网络;

(2)理解戴维宁定理,分析两个网孔的直流电路。

12.电源变换

理解两种实际电源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

13.电容器

(1)掌握电容器的常见标示;

(2)掌握电容器串、并联计算;

(3)掌握电解电容器的选用;

(4)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时电流电压的变化;

(5)了解电场能的计算。

14.电流的磁效应

(1)了解磁极、磁场及磁感应线的概念;

(2)掌握电流产生的磁场及安培定则。

15.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磁场强度概念和定义式。

16.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1)重点掌握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的计算与电磁力方向判定(左手定则);

(2)了解电流表、扬声器、电磁继电器及直流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17.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了解磁化曲线及磁滞回线。

18.磁路的基本概念

(1)了解磁路、磁动势、磁阻概念;

(2)理解磁路的欧姆定律、全电流定律。

19.电磁感应

(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2)重点掌握用楞次定律、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重点掌握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计算。

20.互感现象

(1)了解互感现象、互感电动势;

(2)理解同名端的概念、同名端的标识;

(3)了解同名端的判定方法。

21.涡流和磁屏蔽

了解涡流现象及应用、磁屏蔽。

22.正弦交流电

(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2)掌握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相位和相位差概念;

(3)掌握交流电的表示法(解析式、波形图、相量图)。

23.电阻、电感、电容的串联电路

掌握电流与电压相位关系、大小关系(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串联电路的性质。

24.串联谐振电路

掌握串联谐振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

25.交流电路的功率

(1)了解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概念;

(2)理解功率因数,RLC串联电路功率因数的计算;

(3)了解提高功率因数意义和方法。

26.三相正弦交流电

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

27.三相负载的连接

(1)掌握三相对称负载星形联接时各相电流和电压的计算;

(2)掌握三相对称负载三角形联接时各相电流和线电流的计算;

(3)重点掌握三相对称负载总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计算。

28.变压器

(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与种类;

(2)了解变压器的功率与效率、常用变压器;

(3)掌握变压器交流电压、电流、阻抗变换原理。

29.单相异步电动机

了解单相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30.三相异步电动机

(1)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方法;

(3)掌握选用、安装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所需的常用低压电器;

(4)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连续运行和正反转控制电路安装及常见故障判断。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1.了解单片机的发展与分类;

2.掌握51系列单片机引脚及功能、内部存储器;

3.掌握单片机时序(时钟、机器、指令周期关系);

4.理解单片机技术基本概念(数据单位、存储容量和地址,常用数制与码制);

5.了解单片机并行I/O口特点及使用;

6.了解51系列单片机内部结构;

7.掌握指针(程序计数器PC、堆栈指针SP、数据指针计数器DPTR);

8.掌握状态寄存器(程序状态字PSW);

9.理解单片机4组R0-R7通用寄存器选择;

10.了解计算、存储(累加器A、乘除法专用寄存器B);

11.掌握51单片机工作方式;

12.重点掌握数据传送指令(内部数据存储器读取指令);

13.掌握程序调用及返回指令(ACALL、LCALL、RET、RETI);

14.掌握无条件转移指令(AJMP、LJMP、SJMP、JMP);

15.理解伪指令(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