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96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20179

Upload: hatuong

Post on 30-Mar-2019

30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2017年9月

Page 2: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2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前言與目錄

Page 3: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3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前言

本文簡要介紹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以下簡稱IASB)制定的保險合約會計的新準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保險合約》,以下簡稱IFRS 17)。

本文中以[ ]標明IFRS 17的段落編號,便於查找原文。例如:[B101]表明是IFRS 17的第B101段。

特別提示:本文中的觀點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安永的立場。

IFRS 17涉及很多複雜的規定,限於篇幅,本文未能全部涵蓋,而且本文的介紹在不同的情況下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本文僅供討論,不應直接作為實務具體問題的指導。必要時,敬請諮詢專業人員。

Page 4: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4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目錄

► IFRS 17執行時間表(結合IFRS 9)► 基本概念

► 負債計量的一般方法

► 分紅合約之特別規定

► 保費分攤法

► 再保險

► 其他重要事項

► 過渡安排及與IFRS 9的互動

► 列報與揭露

► IFRS 17的主要影響和保險公司實施的挑戰

Page 5: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5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IFRS 17執行時間表(結合IFRS 9)

Page 6: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6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此前選擇暫緩執行IFRS 9的保險公司必須開始執行

IFRS 9

IFRS 17生效日(“首次執行日”)

可能是按IFRS 17編制的比較報表的年度起始日

(“過渡日”)

► IASB於2017年5月18日頒佈了IFRS 17《保險合約》,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可以提前執行[C1]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9)可能的時間表

同時按IFRS 9和IFRS 17編制的第

一份年報

2022

IFRS 9 生效 (除非滿足條件的保險公司選擇暫緩執

行IFRS 9) *

註 *: 某些保險公司或集團,例如擁有較大非保險業務(如銀行業務)的保險公司或集團,無法選擇暫緩執行IFRS 9無法選擇暫緩執行IFRS 9的保险公司,可以选择使用覆蓋(overlay)法

5月18日頒佈IFRS 17

過渡日

IFRS 17執行時間表(結合IFRS 9)

Page 7: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7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基本概念

Page 8: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8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定義和範圍

►適用於[3]:► 公司簽發的保險合約與再保險合約

► 公司持有的再保險合約

► 公司簽發的具有裁量參與分紅特性的投資合約(前提是發行人也簽發保險合約)

► IFRS 17適用於合約,而非適用於公司

►財務保證合約不適用於IFRS 17的規定,除非其以前將其作為保險合約處理(基本同現行IFRS 4的規定)[7(e)]

範圍

定義 ►保險合約定義:一方(簽發人) 同意在特定的某項不確定的未來事項(保險事故) 對合約另一方(保單持有人)產生不利影響時給予其賠償從而承擔源於保單持有人的重大保險風險的合約

►合約轉移重大保險風險,需要滿足[B18-B19]:► 當發生具有商業實質的(保險事故)情景時,企業須支

付額外的款項

► 當發生一個具有商業實質的情景時,企業在現值基礎上發生損失

特別注意

►與現行IFRS4相比無重大變化

►現行實務中的一些金融工具會進入IFRS 17的範圍

►重大保險風險測試的重要性降低了

Page 9: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9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確認

保險保障期間開始日

保單持有者第一次付款到期日(如無合約到期日,第一次付款收到日)

該合約群組(group)成為虧損合約時

保險合約群組應在以下時點之中 早的時點確認[25]:

在合約群組確認前支付的、可直接歸屬於合約組合(portfolio)的、與合約的取得有關的保險取得現金流(“insuranceacquisition cash flows”,簡稱“IACF”,目前實務中常見的有“保單獲取成本”),須在該現金流發生時確認為資產或負債,並在有關保險合約群組確認時終止確認(考慮在初始確認的合約服務邊際計算中)[27]

特別注意

►保險合約的確認並不意味著收入的確認

► 保單獲取成本的列報方式不同於以往

► 須區分(下文有具體介紹)概念:保險合約組合(portfolio),保險合約群組(group)

Page 10: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10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合約組合(portfolio)與合約群組(group)

► 合約組合(portfolio):風險相似且在一起管理的保險合約, “subject to similar risks and managed together”[14, Appendix A]

► 合約群組(group):[16]在初始確認時,須將每個合約組合(portfolio),按如下方式分組(同一組內的合約的簽發日之間的差距不能超過一年[22]):► 首先,將虧損合約歸為一組;

► 然後,將剩餘合約至少要分成如下兩組:- 無顯著可能性(significant possibility)將來會成為虧損合約的合約- 其他合約

► 注意[21]:可以分更多的群組,例如,若公司內部報告可以提供相關資訊,可將虧損合約群組按虧損的程度分更多的群組、把非虧損合約群組按盈利水準的不同或未來成為虧損合約的可能性的不同來分更多的群組

► 註[20]:若僅因法規限制企業根據保單持有人的特徵定價或設定保險利益水準的實際能力,導致一些合約按上述規定被分到不同群組,可將這些合約分到同一組

特別注意

► 合約組合(portfolio)確定會影響到:

► 在組合層面行使OCI選擇權

► 是合約組(group)的定義的前提

► 保險取得現金流需要滿足可直接歸屬於某保險合約組合的條件

► 合約群組(group)的確定會對合約計量(尤其是利潤的釋放)產生重大影響

► 合約組合(portfolio)和合約組(group)概念對BBA、VFA和PAA都適用。但[18]在PAA法下,可以在沒有明顯反面證據的情況下預設沒有虧損合約

Page 11: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11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合約的邊界

以下現金流屬於保險合約現金流的邊界內:[34]► 保險公司可以要求保單持有人支付保費;或

► 保險公司有實質的義務向保單持有人提供服務

上述實質的義務滿足下列條件時終止:

► 保險公司有實際能力重新評估特定的保單持有人的風險,即重新定價或設定保險利益的水準,以全面反映這些風險;或

► 同時滿足下列兩個條件:

► 保險公司有實際能力重新評估或該等保單所在的保險合約組合的風險,即重新定價或設定保險利益的水準以全面反映這個組合的風險;且

► 為提供至上述重新評估風險的日期止的保障的保費的定價未考慮此日期之後風險

特別注意

► 不同於IFRS 17很多其他規定(例如:重大保險風險測試通過後、合約分組、分離等等),邊界的確定需要持續評估,即在每個報告日更新[B64]

► 邊界的確定會影響到哪些未來現金流是當前的合約的履約現金流,哪些未來現金流不是(可能屬於未來的合約)

Page 12: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12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保險成分(適用IFRS 17)

非明顯不同的投資成分(適用IFRS 17但不計入損益)投資成分是指保險合約要求企業即使未發生保險事故也須償還

給保單持有人的金額

明顯不同(distinct)的投資成分

(適用IFRS 9)

不密切相關的嵌入式衍生金融工具(適用IFRS 9)

明顯不同的服務部分(適用IFRS 15)

分離Separate

排除Disaggregate

分離與排除

“明顯不同”(distinct)的投資成分[B31]指:

► 投資成分與保險部分不“高度相關”;且

► 在同一市場(或監管環境下)中,存在(或可以)被單獨發行/出售的條款相同的合約。

► 高度相關[B32]是指:

► 企業無法單獨(在不考慮其他部分的情況下)計量某部分

► 保單持有人無法從某部分單獨(不依賴其他部分)獲益。例如,保險合約的一組成部分取消/到期時會導致另一組成部分取消/到期,那麼這兩部分高度相關

“明顯不同”的提供商品與服務的履約業務:

► 判斷“明顯不同”(distinct)的標準[B34]:► 保單持有人可以從該商品或服務中受益(包括因得

到此商品或服務而獲益;或因同時利用此商品或服務與其自身擁有的其他資源而獲益);且

► [B35]不同時滿足:商品與服務對應的現金流和風險與保險部分的現金流和風險高度相關;且將此商品與服務和保險部分融合在一起的工作是一項由保險公司提供的明顯(significant)的服務

特別注意

排除非明顯不同的投資部分(即不計入損益)是重大改變

Page 13: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13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年份

非明顯不同的投資成分

合約服務邊際

風險調整

預期理賠和費用(包括計入履約現金流的保險取得

現金流)

1 2 3 4 5 6 7 8 9 …

“利息”

保費(躉繳 或 期繳保費的現值)

分期確認的保險合約收入(假設理賠、費用發生和合約服務邊際

釋放均是直線的)

註:本圖僅詮釋保費與收入的大致關係,圖中元素的形狀、比例等均無特殊含義

排除的影響——保險合約收入

Page 14: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14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負債計量的一般方法

Page 15: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15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風險調整RA

貨幣時間價值

預期未來現金流

合約服務邊際CSM

保險公司預計在履行合約時可賺取(但尚未實現)的利潤

在承受現金流的(金額及時間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非金融風險時要求得到的補償

反映現金流貨幣時間價值的調整

按照 新資訊估計的保險公司在履行合約時預期可收取的及預期需支付的金額

履約現金流

Fulfil-mentcashflows

保險合約負債

要素法(building block approach, BBA)總覽

特別注意

► 計量時,對未來現金流以及折現率的估計須基於現時的、所有可獲得的資訊,並盡可能與可觀察的市場訊息保持一致

► 未來現金流的預期是無偏、概率加權的估計(即期望金額)

► 風險調整RA須是顯性的[B90],RA調整非金融風險

► CSM不是現金流,也不能小於0(再保分出人有例外)

Page 16: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16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要素法——預期未來現金流

風險調整RA

貨幣時間價值

預期未來現金流

合約服務邊際CSM

保障期間

保費

保單獲取費用

其他成本和費用理賠

現金

流出

現金

流入

合約邊界內的現金流

理賠

保費

時間

特別注意► 包括具裁量參與分紅特性可能產生的現金流[B65]► 包括(未分離的)選擇權及保證利益所可能產生的現金流[B65(d)]► 包括[B65(l)]:可直接歸屬於(directly attributable)履行保險合約所含義務

的固定的或變動的費用(fixed and variable overhead)。例如會計處理成本,人力成本,IT及相關支援成本,房屋折舊,租金、維修和水電費。須用系統、合理的分攤方法將這些分攤到保險合約組,且所使用的分攤方法需對特徵相似的成本作法保持一致。

► 不應包括不可直接歸屬於保單組合(portfolio)的成本費用(例如一些產品開發成本、培訓費)[B66(d)]

Page 17: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17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要素法——預期未來現金流之保險取得現金流

► 保險取得現金流(IACF):由銷售(selling)、核保(underwriting)、啟動(starting)保險合約組的成本引起的,可直接歸屬(directlyattributable)至保單組合(portfolio)的現金流。[Appendix A]

► 損益確認:發生時不確認損益;在保障期間內攤銷計入保險合約收入和保險服務費用[B125]

► 估計變更的處理:與對應的保費處理相同[B96(a)]

特別注意

由於“直接歸屬”涉及到很多判斷,但IFRS 17對何種成本是保險取得現金流的規定很少,只好在其“結論基礎”(非正文部分)中尋找一些線索,可能可以幫助理解:

► 是否是外部的?“結論基礎”暗示:不同的保單獲取活動組織方式(例如是通過內部銷售部門的還是外包給外部代理)不一定被視為經濟實質的差異 [BC182(a)]

► 是否是增量的?“結論基礎”暗示:包括組合層面(不應只是在個別保單層面)上的增量成本[BC182(b)]

風險調整RA

貨幣時間價值

預期未來現金流

合約服務邊際CSM

Page 18: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18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特別注意

要素法——風險調整(RA)

► 風險調整(RA)是反映“企業在履行保險合約時,對承受非金融風險導致的現金流金額及其時間的不確定性所要求得到的補償”[Appendix A]

► 不限定RA的方法,但所用之方法需要符合其原則和要求的特徵[B91]

► 無論使用何種計算方法,都需要揭露RA的信賴水準[119]

► RA的計算應反映,企業在確定因承擔風險而需獲補償金額時考慮的風險分散(diversification)程度[B88, BC214]

► RA的變化可選擇[81]► 區分承保損益、保險

財務收益或費用(註:後文將介紹部分“保險財務收益或費用”可在“組合”層面選擇計入OCI) ;或

► 不區分,全部列示為承保損益

風險調整RA

貨幣時間價值

預期未來現金流

合約服務邊際CSM

Page 19: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19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要素法——合約服務邊際(CSM)(1)

► 初始確認和計量:確認合約服務邊際(CSM)以消除首日利得。CSM不可為負,虧損合約應立即確認損失

► 後續計量—計息:採用鎖定的(流動性調整後的無風險利率[B72(b)])初始利率(若合約群組中合約不是同時簽發的,可按組中合約的加權平均初始利率[B73])

► 後續計量—CSM調整(“吸收”):在合約群組層面,CSM應根據對與未來服務相關的未來履約現金流現值(包括風險調整)的當前估計和之前估計之間的差異作出調整(以“CSM不為負”為限)[44(c), B96]註:計算此CSM調整時,未來現金流用鎖定的(反映現金流特徵的)初始利率折現[B72(c)]

► 後續計量—釋放/攤銷:當期的攤銷,將當期末(攤銷前)的CSM餘額,按當期保障單位占當期與未來保障單位的總和的比例,計算攤銷額,計入保險合約收入[44(e), B119]

► “分紅”合約:原則基本相同,但有些特別處理(詳見後文)

風險調整RA

貨幣時間價值

預期未來現金流

合約服務邊際CSM

特別注意

► 初始確認後,CSM計量都只在合約群組(group)層面進行

► 即使是用於CSM,用途不同的折現率也不同

► 後文介紹的浮動收費法(VFA)的CSM計量不同於BBA法,後文有簡例比較BBA和VFA

Page 20: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20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要素法——合約服務邊際(CSM)(2)

►與未來服務相關的會計估計變更(將由CSM“吸收”):

a) 下列經驗調整:當期收取的與未來服務有關的保費,以及與之有關的現金流(例如保險取得現金流(IACF)、基於保費的交易稅等) [B96(a)]

b) 未來現金流變更(金融假設變化導致的現金流變化除外),按鎖定的反映現金流特徵的初始利率折現[B96(b)]

c) 當期預期支付的投資成分與實際支付的投資成分的差異,按鎖定的反映現金流特徵的初始利率折現 [B96(c)]

d) 與未來服務有關風險調整(RA)的變化 [B96(d)]►CSM的釋放(攤銷)的保障單位是按合約群組(group)計算的,用於衡量合約群組內合約項下保險責任,須考慮合約群組內各提供的保險利益的金額和預期保障期間[B119]

►“虧損合約”的處理:CSM不能為負(分出人的再保合約有例外)。“虧損”金額在負債計量時描述為保險合約負債—未到期保險責任(虧損部分)。虧損部分之後的變化包括:計息、現金流逐步發生時逐步“迴轉”、吸收變化(吸收有利變化到0為止,更多的有利變化就會形成CSM)[47-52]

風險調整RA

貨幣時間價值

預期未來現金流

合約服務邊際CSM

特別注意

► 投資成分和其他成分估計變更的吸收規則不同

► 虧損部分類似但不同於“負”的CSM,虧損部分不會如CSM那樣攤銷、虧損部分增減也不計入保險合約收入

Page 21: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21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保單條款:

- 2年期養老險,每年初交保費500元(共1,000元),出險時賠2,500元- 滿期給付=1,003,到期日前解約,可得解約金100元► 假設的情況:

- 於第一年初,有100人,每人買一張保單

- 於第一年初支付保險取得現金流(簡稱IACF)共1,000元- 於第一年初預期:第一年2人出險,第2年2人出險(假設出險只會發生在

每年年底),假設風險調整(RA)=0,也無其他履約現金流

- 於第一年初預期:第一年有25人解約,第2年0人解約(假設解約只發生在每年年底)(所以有100-2-2-25=71人滿期)

- 第一年初折現率=0%

要素法—CSM、保險合約收入簡例(折現率=0)(1)

Page 22: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22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計算初始確認時(第一年年初)的CSM:

► 因為,預期所有履約現金流淨額現值= (保費(100+73)*500-IACF1,000 –理賠(2+2)*2,500-解約25*100-滿期71*1,003) = 1,787

► 所以,CSM = 1,787(貸方餘額)

在要素法下:保險合約負債計算為:

► 預期未來履約現金流現值 = 理賠(2+2)*2,500+解約25*100+滿期71*1,003-未來保費73*500 = 47,213

► 加:CSM = 1,787► 合計(保險合約負債)= 49,000

註:如果上述保費尚未收到,保險合約負債會有何變化?

要素法—CSM、保險合約收入簡例(折現率=0)(2)

Page 23: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23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在第一年末假設的情況:

- 第一年(假設均發生在年底),實際1人出險(不是預期的2人),有29人解約(不是預期的25人)。注意:有效保單剩70張了。

- 第一年末預期:第二年會再有1人出險,無人解約(即會有69人滿期)

- 假設風險調整(RA)=0,假設無其他履約現金流

- 第一年末折現率仍然=0%- 第一年內,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也是=0%

要素法—CSM、保險合約收入簡例(折現率=0)(3)

Page 24: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24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計算(第一年末)的CSM:期初數=1,787(貸方餘額)

► 加/(減):調整(即吸收)未來理賠估計的有利/(不利)變化 2,706 (見註1)註1:被CSM吸收的現金流變更影響(正數表示有利變化)包括:

► 未來現金流估計變化=-3×500保費+2,500×1+1,003×2= 3,006► 投資部分當期變更=理賠投資成分差(100×1) - 解約差100×4= -300註2:不被CSM吸收的經驗調整(正數表示有利變化):第一年內風險理賠經驗調整=(2,500-100)×1= 2,400,此數不被CSM吸收,直接計入損益

► 這樣,調整(吸收)後CSM餘額=4,493► 還需計算CSM的攤銷,見下頁

要素法—CSM、保險合約收入簡例(折現率=0)(4)

Page 25: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25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計算(第一年末)的CSM[44](續):

► 接上頁,調整(吸收)後CSM餘額=4,493► 減:釋放(攤銷)= 2,643元(見註1)

註1:攤銷須基於“保障單位”(coverage unit) [B119]總保障單位=100單*1年+70單*1年=170(單×年)所以,第一年攤銷CSM= 4,493元/170(單×年)×100單×1年=2,643注意,保障單位衡量合約群組內合約項下的保險責任,須考慮合約群組內各提供的保險利益的金額和預期保障期間。如果每張保單的保險責任/保險利益不同,保單數量就不一定是 合適的保障單位指標,需要考慮使用更合適的保障單位指標

► 期末數=1,850(貸方餘額)

所以,第一年末保險合約負債

=預期理賠1*2,500+解約0+滿期69*1,003-保費500*70+CSM1,850=38,557

要素法—CSM、保險合約收入簡例(折現率=0)(5)

Page 26: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26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第一年末,編制的第1年度損益表和“預期第2年”的損益表:

第1年(實際) 第2年(預期)

保險合約收入 8,031 (註1) 3,759 (註2)賠款及費用(含IACF分攤) (2,988) (1,909)承保利潤 5,043 1,850投資收益 - -保險財務損益 - -淨利潤(稅前) 5,043 1,850註1: 收入=預期風險理賠(2,500-100)×2+RA釋放0+CSM攤銷2,643+IACF分攤588。註:IACF

分攤同CSM攤銷法,1,000元/ 170(單×年) ×100單×1年=588註2: 因是預期,所以無估計變更調整,則=風險賠款(2,500-1,003)+RA釋放0+CSM攤

1,850+IACF攤412。註:IACF分攤與CSM攤銷額均是各自第一年末待攤的餘額。

注意:保險合約收入合計=保費減投資成分(但注意此例中尚未考慮貨幣時間價值) [B120]即: 8,031 + 3,759 = 11,790 = (100+70)*500-(1*100+1*1,003+29*100+69*1,003)

要素法—CSM、保險合約收入簡例(折現率=0)(6)

Page 27: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27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要素法—虧損合約簡例(1)

► 第一年初,有1000人,每人買一張定期壽險保單,保單條款:

- 4年期,躉交保費1元,出險時理賠30元,出險後保單終止

- 不得解約

► 第1年初預期的情況:

- 每一年均有10人出險(假設出險只發生在每年年底)

- 假設無其他履約現金流,RA=0,折現率=0%

Page 28: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28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初始確認時(第1年初):

計算保險合約負債(未到期保險)之“虧損部分”(loss component, “LC”):► 因為,預期所有履約現金流淨額現值= (1,000*1-30*10*4) = -200► 計算得到負數(現金淨流出),即CSM=0,而LC= 200。計算保險合約負債(未到期保險):

► 預期未來履約現金流現值 = 30*10*4=1,200► 加:CSM=0► 合計(保險合約負債)=1,200

► 而預計虧損(200)計入損益[47-49],分錄如下:

借:虧損合約有關的利潤表科目 200借:銀行存款 1,000

貸:保險合約負債—未到期保險(虧損部分) 200貸:保險合約負債—未到期保險(除虧損部分以外部分) 1,000

要素法—虧損合約簡例(2)

Page 29: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29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第1年內的情況:

- 第1年(假設均發生在年底),實際有10人出險(與預期的10人一致),注意:有效保單只剩990張了。

- 第1年內,投資收益也是=0

► 第一年末的預期:

- 與第一年初預期保持不變,即以後每年有10人出險

- 假設無其他履約現金流,RA=0,折現率=0%

要素法—虧損合約簡例(3)

Page 30: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30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計算(第一年末)的LC:

► 年初數= 200(貸方餘額)

► 減:會計估計變更= 0(無會計估計變化)

► 減:分攤履約現金流金額其他變動= 50元(見註1)[50(a), 51]註1:履約現金流第1年初=1,200,第1年末=900,變化=300(即支付賠款額)

將此履約現金流的變化(300),按分攤前未到期保險負債中LC占比分攤到LC=300×200/1200=50。

► 年末數=150(貸方餘額)

► 第一年末與未到期保險準備金有關的分錄如下(支付賠款的分錄略):

借:保險合約負債—未到期保險(虧損部分) 50借:保險合約負債—未到期保險(除虧損部分以外部分) 250

貸:保險合約收入 250貸:虧損合約有關的利潤表科目 50

註:這樣,第一年末保險合約負債(未到期保險)=900(其中虧損部分餘額=150)

要素法—虧損合約簡例(4)

Page 31: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31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第2年內的情況:

- 第2年(假設均發生在年底),實際有9人出險(與預期的10人不同),注意:有效保單只剩981張了。

- 第1年內,投資收益也是=0

► 第2年末的預期:

- 變更預期為,第3年有9人出險、第4年9人出險

- 假設無其他履約現金流,RA=0,折現率=0%

要素法—虧損合約簡例(5)

Page 32: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32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計算(第2年末)的LC:LC第2年年初數= 150(貸方餘額)

► 減:分攤履約現金流(除與未來服務相關的估計變更外)的變動=50元註1:[50(a)]除與未來服務相關的估計變更外的變化(即支付賠款額+有利經驗調整)=9×30+1×30=300,將此履約現金流的變化(300),按期初未到期保險負債中LC占比分攤到LC=300*150/900=50

► 減:與未來服務相關的估計變更= 60(全部由LC吸收)註2: [44(c)(ii)、50(b)]與未來服務相關的估計變更(正為有利變化)= 2×30

► LC第2年年末數= 40(貸方餘額)

► 第一年末與保險合約負債—未到期保險有關的分錄如下(支付賠款的分錄略):

借:保險合約負債—未到期保險(虧損部分)(50+60) 110借:保險合約負債—未到期保險(虧損部分以外部分)(900-540-110) 250

貸:保險合約收入 250貸:虧損合約有關的利潤表科目 110

註:這樣,第2年末保險合約負債(未到期保險)=540(其中虧損部分餘額=40)

要素法—虧損合約簡例(6)

Page 33: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33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要素法—虧損合約簡例(7)

利潤表,貸/(借) 實際 第2年末預期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保險合約收入 250 250 250 250理賠費用支出 (300) (270) (270) (270)虧損合約損益 (150) 110 20 20

承保利潤 (200) 90 - -投資收益 - - - -

保險財務損益(IFIE計入損益部分) - - - -

淨利潤 (200) 90 - -

► 注意關係:保險合約收入合計=保費合計(但注意此例中無時間價值、投資成分)

Page 34: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34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要素法——貨幣時間價值—負債計量的折現率

計量所用的折現率是基於(具有保險合約負債特徵的)金融工具現時(當前的、且每個報告期末均更新)可觀察的市場價格。保險合約負債特徵包括期間、貨幣和流動性的特徵,但不包括信用風險[36]► 反映現金流的貨幣時間價值

► 僅反映保險合約負債的特徵(不包括可觀察到的對市場利率有影響但與保險合約負債無關的因素)

計量所用的折現率須適當地反映現金流風險特徵

► 若負債的現金流會隨標的項目報酬變動,折現率則要反映該等變動的程度[B74(b)]或使用風險中立方法等[B75-B77]

風險調整RA

貨幣時間價值

預期未來現金流

合約服務邊際CSM

特別注意

► 不限定確定折現率的方法,“自上而下”法(top-down)和“自下而上”法(bottom-up)均可[B80, B81-B83],見下頁

► 不同用途的折現率是不同的。此處介紹的是用於BBA法下的負債計量的;後文會介紹用於損益列報、合約服務邊際計息、合約服務邊際吸收等的折現率

Page 35: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35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要素法——貨幣時間價值—折現率的確定方法

“自上而下法”與“自下而上法”

如有必要對期限差異進行調整

對於與保險合約不相關的風險進行調整,如信用風險,但不要求對流動性風險差

異進行調整

參照資產組合(a reference portfolioof assets)的當前市場報酬率

如有必要對保險合約的其他特徵進行調整

流動性溢價:根據保險合約的流動性進行調整

具有相似特徵(如期間、幣種等)的無風險利率曲線

風險調整RA

貨幣時間價值

預期未來現金流

合約服務邊際CSM

Page 36: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36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要素法——貨幣時間價值—損益列報的折現率

► 對於每個保單組合(portfolio)(並考慮企業持有的相關資產和該等資產的會計處理)可選擇:[88-89](a) 金融假設的變化(包括折現率的變化)對履約現金流的影響,扣除按適當方法( 包括:鎖定的利率(LIR)[B131]、實際收益率法(EYA)[B132(a)(i)]、預期結算利率法(PCRA)[B132(a)(ii)] 、當期帳面收益法(CBY)[B134],詳見後文介紹)確定計入損益以外的部分計入其他綜合收益(此選擇簡稱為“OCI選擇權”);或

(b) 金融假設的變化對履約現金流的影響,全部計入損益

風險調整RA

貨幣時間價值

預期未來現金流

合約服務邊際CSM

特別注意

► 雖然損益列報不再允許使用“影子會計”法。但“當期帳面收益法”(在直接分紅合約且企業持有標的項目時適用)能起到相類似效果

► OCI選擇權能減緩損益(因折現率變動帶來的)的波動性

Page 37: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37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要素法——保險合約負債變動總覽圖示

未來現金流

貨幣時間價值

風險調整(RA)

合約服務邊際(CSM)

未來服務相關的估計變更

過去現在服務的估計變更

CSM吸收

(初始利率)

金融假設變化引起的

未來現金流變更部分

非金融假設變化引起的變更部分

金融假設變化引起的

未來現金流變更部分

|

|

/財

會計政策選擇

|

損益或OCI

CSM釋放/攤銷

CSM計息(初始利率)

非金融假設變化引起的變更部分

計息(適當的利率)

變更

RA可以選擇計息

註:限於篇幅,本圖未表達出現“虧損”合約時的處理

Page 38: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38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保單條款:

- 2年期養老險,躉交保費1,000元,出險時理賠2,500元- 滿期給付=1,003,到期日前解約,可得解約金600元► 假設的情況:

- 於第一年初,有100人,每人買一張保單

- 於第一年初預期:第一年2人出險,第2年2人出險(假設出險只會發生在每年年底),假設風險調整(RA)=0,也無其他履約現金流

- 於第一年初預期:第一年有25人解約,第2年0人解約(假設解約只發生在每年年底)(所以有100-2-2-25=71人滿期)

- 於第一年初支付保險取得現金流(簡稱IACF)共1,000元- 第一年初折現率=5%

要素法—折現率不為0的簡例(1)

Page 39: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39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計算初始確認時(第一年年初)的CSM:

► 因為,預期所有履約現金流淨額現值= 保費100,000 - IACF1,000 – [理賠2*2,500+解約25*600]/1.05 – [理賠2*2,500+滿期71*1,003]/1.05^2 = 10,825

► 所以,CSM= 10,825(貸方餘額)

在要素法下:保險合約負債計算為:

► 預期未來履約現金流現值 = [理賠2*2,500+解約25*600]/1.05+[理賠2*2,500+滿期71*1,003]/1.05^2 = 88,175

► 加:CSM=10,825► 合計(保險合約負債)=99,000

要素法—折現率不為0的簡例(2)

Page 40: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40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在第一年末假設的情況:

- 第一年(假設均發生在年底),實際1人出險(不是預期的2人),有20人解約(不是預期的25人)。注意:有效保單剩79張了。

- 第一年末預期:第二年會再有1人出險,無人解約(即會有78人滿期)

- 假設風險調整(RA)=0,假設無其他履約現金流

- 第一年末折現率=3%- 第一年內,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6%

要素法—折現率不為0的簡例(3)

Page 41: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41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計算(第一年末)的CSM[44]:► 期初數= 10,825(貸方餘額)

► 加:CSM(按初始利率)計息 =10,825×5%=541► 加/減:調整(即吸收)未來理賠估計的有利/(不利)變化 -706註1:被CSM吸收的現金流變更影響(正數表示有利變化)包括:

► 未來現金流的估計變化=(2,500×1-1,003×7)/1.05= -4,306► 投資部分當期變更=理賠投資成分差(600×1) +解約差600×5= 3,600

註2:不被CSM吸收的經驗調整(正數表示有利變化):第一年內風險理賠經驗調整=(2,500-600)×1= 1,900,此數不被CSM吸收,直接計入損益

► 這樣,調整(吸收)後CSM餘額=10,660,還需計算CSM的攤銷,見下頁

要素法—折現率不為0的簡例(4)

Page 42: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42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計算(第一年末)的CSM[44](續):

► 接上頁,調整(吸收)後CSM餘額=10,660► 減:釋放(攤銷)= 5,955元(見註1)

註1:攤銷須基於“保障單位”(coverage unit)[B119]總保障單位=100單*1年+79單*1年=179(單×年)所以,第一年攤銷CSM= 10,660元/ 179(單×年) ×100單×1年=5,955注意,保障單位度量合約群組內合約項下的保險責任,須考慮合約群組內各提供的保險利益的金額和預期保障期間。如果每張保單的保險責任/保險利益不同,保單數量就不一定是 合適的保障單位指標,需要考慮使用更合適的保障單位指標

此處假設未採用類似“等額本息法”攤銷[IE17(e)]

► 期末數=4,705(貸方餘額)

要素法—折現率不為0的簡例(5)

Page 43: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43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計算(第一年末)的保險合約負債(未來現金流按現時利率折現)

=(預期理賠1*2,500+預期解約0+預期滿期78*1,003)/1.03 +CSM4,705 =83,087 【A】其中,投資成分=(理賠非保障部分1*1,003+滿期78*1,003)/1.03=76,929

► 計算(第一年)折現率變化引起的保險合約負債的變化:

IFIE計算基礎的保險合約負債(適用於LIR法,未來現金流按初始利率折現)=(預期理賠1*2,500+解約0+滿期78*1,003)/1.05 + CSM4,705 = 81,594【B】

所以,折現率變化引起的保險合約負債的變化=【A】-【B】= 1,493

► 計算(第一年)保險財務損益(IFIE計入損益部分),即計息

=保險合約負債99,000*5%(初始利率)=4,950

要素法—折現率不為0的簡例(6)

Page 44: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44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第一年末,編制的第1年度損益表和“預期第2年”的損益表:

第1年(實際) 第2年(預期)

保險合約收入 10,342(註1) 6,924(註2)賠款及費用 (2,487) (1,984)承保利潤 7,855 4,940投資收益 5,940 3,618 假設收益率=4%保險財務損益(IFIE計入損益部分) (4,950) (4,080) =【B】*5%淨利潤(假設無所得稅) 8,845 4,478折現率變化對保險合約負債的影響 (1,493) 1,493綜合收益合計 7,352 5,971註1: =預期的風險理賠(2,500-600)×2+RA釋放0+CSM攤銷5,955+IACF攤銷587。註:IACF分攤同CSM攤銷法,

1,000元*(1+5%)/ 179(單×年) ×100單×1年=587。第1年末IACF餘額= 1000*(1+5%)-攤銷587= 463註2: =預期風險賠款(2,500-1,003)+RA釋放0+CSM攤銷4,940+IACF攤銷487;CSM第2年的變動是:年初4,705+計

息4,705*5%-攤銷4,940=年末餘額0; IACF第2年的變動是:年初463+計息463*5%-攤銷487=年末餘額0注意關係:保險合約收入總現值=保費(扣除投資成分)現值[B120]即: 10,342/1.05+6,924/1.05^2= 100,000-(1*600+20*600)/1.05-(1*1,003+78*1,003)/1.05^2

要素法—折現率不為0的簡例(7)

Page 45: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45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分紅合約之特別規定

Page 46: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46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分紅”合約—分類

直接分紅合約需要同時滿足下列條件:[B101]► (a) 合約載明保單持有人享有清晰可辨地標的項目池之

份額(participates in a share of a clearly identified poolof underlying items)

► (b) 企業預期會將標的項目報酬中相當大的份額(substantial share)支付給保單持有人

► (c) 支付給保單持有人的現金流變化中相當大的部分(substantial portion)預期將隨標的項目之公允價值的變動而變動

[B101, B107]直接分紅合約的目的主要是企業提供投資相關服務,以獲得基於標的項目之浮動報酬

註1: [Appendix A]標的項目包括某一組合資產、企業的淨資產或企業的淨資產的指定的部分

註2: 確定是否滿足(b)和(c)需要基於概率加權平均的現值,而不應基於 好或 壞的情景來作判斷[B107-B108]

“間接”分紅合約:“直接分紅合約” 以外的分紅合約

特別注意

► “分紅”合約(Contractswith participationfeatures):(IFRS 17適用範圍內的)含有“分紅特性”的合約。分紅險、萬能險、投資連結險都有可能是這類合約

► 直接分紅合約的條件(a)的重點在於:合約載明、清晰可辨

► 直接分紅合約的後兩個條件中重點是“相當大(substantial)”如何理解

► 直接分紅合約的條件(c)還需要考慮如何估算

Page 47: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47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不同合約的方法比較(非分紅和不同分紅合約)

合約類型

合約分類 非分紅間接分紅 直接分紅

I類 II類 不持有標的項目 持有標的項目

計量方法 要素法(BBA),滿足條件(見後文)下可用PAA 浮動收費法(VFA)

金融假設變更(包括選擇權與保證利益的時間價值)

變更的影響是IFIE,見下(計入OCI或損益)

註:分紅的“裁量(discretion)”選擇變化的影響(須被CSM吸收)不同於金融假設變更。[B98-B100]企業需於合約初始確認時合理確定如何區分兩者。若未事先確定方法,則企業非“裁量”的部分由在計量時隱含的給保單持有人的報酬假

設來確定

註: [B104]VFA下應付保單持有人的負債 =標的項目公允價值(U) – 企業所占U的份額(E)+不隨標的項目報酬變動的履約現金淨流出(F)。視E為企業提供投資管理服務的收費。

所以,金融假設的變化導致的:- E的變化: 由CSM吸收(CSM為負時進損益) ,除非使用“避險”進損益

- U的變化: 是IFIE,見下(入OCI/損益)

CSM計息之利率 用鎖定初始(流動性調整後無風險)利率(LIR) 相當於使用當前利率

CSM吸收之利率 使用鎖定初始(反映現金流特徵的)利率 相當於使用當前利率

保險財務收益或費用(IFIE)

若用OCI選擇權,按LIR法確定部分金額計入OCI;否則入損益

若用OCI選擇權,按EYA或PCRA法確定部分金額計入OCI;否則入損益

當期帳面收益率法(CBY)

註:► 間接分紅I類為支付給保單持有人的現金流基本不受金融假設變化影響的間接分紅合約► 間接分紅II類為其他間接分紅合約

Page 48: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48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保險財務收益或費用 (insurance finance income or expense,“IFIE”)是指:保險合約負債的貨幣時間價值由於時間的流逝而產生的變化(保險合約負債的計息),以及金融假設(例如標的項目報酬導致的)保險合約負債的變化,計入損益、OCI的部分。IFIE一般是借方金額。

使用OCI選擇權時,確定計入損益的IFIE的方法:

► 目標是系統地將預計IFIE的總額分攤到合約期間內各期損益,該等系統的分攤[B130]:► 是基於合約本身的特徵,不考慮不影響合約現金流的因素(例如若投資報酬不影

響合約現金流,則分攤時不基於該等報酬);

► 合約群組期間內計入OCI的金額合計淨額為零

使用OCI選擇權時,確定計入各期損益的IFIE的四種方法(適用不同合約):

1. 使用鎖定初始(流動性調整後無風險)利率(LIR)[B131]2. 實際收益率(effective yield)法(EYA)[B132(a)(ii)]:將(更新後的)預期的IFIE總餘額

按單一利率(類似於剩餘期間內的預計到期收益率)分攤至合約剩餘期間內各期

3. 預期結算利率(projected crediting rate)法(PCRA)[B132(a)(ii)]:若合約約定使用結算利率來確定支付給保單持有人的現金流,則基於預期結算利率

4. 當期帳面收益率(current period book yield)法(CBY) [B134]:損益表列示中的保險財務損益(IFIE計入損益部分)等於相關標的項目在損益表確認的投資收益

保險財務收益或費用的列報的不同方法

Page 49: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49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直接分紅合約—負債變動(VFA法)概覽

未來現金流

貨幣時間價值

風險調整

合約服務邊際(CSM)CSM吸收

(現時假設)

未來服務相關的變動、未用“避險”的金融風險引起的變動

非金融風險引起的與標的項目不相關的經驗調整

|

|

/

會計政策選擇

|

損益或OCI

CSM釋放/攤銷

按當期帳面收益率法/其他方法計算的部分

負債中等於標的項目公允值的部分

視為浮動收費的部分 其他部分

註:限於篇幅,本圖未表達出現“虧損”合約時的處理

選用“避險"的金融風險引起的變動

Page 50: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50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分紅合約—各計量及列報方法比較簡例(1)

簡單比較分紅合約下列不同的計量和列報(確定保險財務收益或費用,IFIE)方法:

► 計量——浮動收費法(VFA) 、要素法(BBA)

► 列報(若選擇使用金融假設變化影響計入OCI)——當期帳面收益率(CBY)法、初始利率法(LIR)、實際收益率法(EYA)、預期結算利率法(PCRA)

在選擇用金融假設變化影響計入OCI的會計政策時,有如下幾種可能的計量和列報方法組合是:

► 若用VFA計量,將視情況,可能用CBY、EYA或PCRA列報

► 若用BBA計量,將視情況,可能用LIR、EYA或PCRA列報

註: CBY不能用於BBA計量的合約,適用VFA的合約不會同時適用LIR。

特別注意:在選擇用金融假設變化影響計入OCI的會計政策後,一組分紅合約只能根據情況適用(不是“選擇使用”)一種方法。但為了表達幾種方法的異同,假設可以用不同方法來計量/列報同一組分紅合約。

下面表達其中幾種不同方法的組合((註:由於篇幅有限,未表達PCRA,有關PCRA的簡例,可參閲[IE165-IE172]))。

Page 51: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51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分紅合約—各計量及列報方法比較簡例(2)

第1年初,保險公司簽發1000張3年期(不能提前解約)保單,保單條款:

► 每單躉交保費1元(共1000元),0.8元(共800元)計入帳戶價值

► 保險公司用1000元購入連結標的項目(單獨管理的資產),約定其收益和虧損的80%歸保戶(計入帳戶價值)。

► 出險當年年末,保戶得到年初帳戶價值×1.25的賠款(約定用標的項目之外的資金支付)。無論是否出險,帳戶價值始終保留,直到滿期才付清。

► 第1年初預期:第1年會出險26次,第2年24次,第3年30次,年資產收益率=0%► 第1年實際出險23次(每次賠0.8×1.25=1元),資產收益率實際=10%;第1年

末預期第2年出險20次、第3年出險30次、資產收益率=0%► 第2年實際出險20次(即如第1年末所預期);第2年資產收益率實際=0%;第2

年末預期第3年出險30次、資產收益率=0%► 假設折現率均=0%,假設不考慮風險調整

首日,未來現金流現值= 800+26+24+30=880 ,CSM=1000-880=120後面釋例:保險合約負債變動表與綜合收益表

Page 52: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52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分紅合約—各計量及列報方法比較簡例(3)

[註1]第2年初,IFIE計算基準=835,實際收益率y為方程的解:(835*(1+y)-22)*(1+y)-913=0, y=5.89%[註2]第2年初,IFIE計算基準=850,實際收益率y為方程的解:(850*(1+y)-22)*(1+y)-913=0, y=4.94%

履約現金流+CSM,借/(貸) VFA和CBY VFA和EYA BBA和EYA 備註

第1年初餘額 (880)+(120) (880)+(120) (880)+(120) 均是(1000)估計變更—保險(經驗) 3+0 3+0 3+0 收入(26),支出23估計變更—保險(未來) - - 4+(4) =24-20*1,CSM吸收估計變更—金融假設 - - (85)+0 OCI,其中5=(20+30)*(1-1.1)標的項目公允值變動影響 (100)+0 (100)+0 - 隨標的項目入損益/OCI浮動收費變化,包括估計變更—保險(未來)

19+(19) 19+(19) - 19=100*20%+保險未來變更[(24+30)-50*1.1]

理賠支付 23+0 23+0 23+0CSM釋放 0+46 0+46 0+41 計入收入(先吸收再攤)第1年末餘額 (935)+(93) (935)+(93) (935)+(83) 1100*80%+50*1.1=935保險財務損益(入損益之IFIE) - 註1 (49)+0 註2 (42)+0 IFIE計算基準*實際收益率OCI轉回 - 49+0 42+0 OCI理賠支付 22+0 22+0 22+0 =20*1.1CSM釋放 0+46 0+46 0+41 計入收入第2年末餘額 (913)+(47) (913)+(47) (913)+(42) 1100*80%+30*1.1=913

Page 53: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53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分紅合約—各計量及列報方法比較簡例(4)

[註1]第3年初,IFIE的計算基準=835+49-22=862,第3年的入損益之IFIE=862*5.89%=51[註2]第3年初,IFIE的計算基準=850+42-22=870,第3年的入損益之IFIE=870*4.94%=43特別注意:在第3年末,在各方法下,OCI的累計餘額=0。

履約現金流+CSM,借/(貸) VFA和CBY VFA和EYA BBA和EYA 備註

第3年初餘額 (913)+(47) (913)+(47) (913)+(42)保險財務損益(入損益之IFIE) - 註1 (51)+0 註2 (43)+0 IFIE計算基準*實際收益率

OCI轉回 - 51+0 43+0 OCI理賠和滿期支付 913+0 913+0 913+0 =1100*80%+30*1.1CSM釋放 0+47 0+47 0+42 計入收入第3年末餘額 - - -

Page 54: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54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分紅合約—各計量及列報方法比較簡例(5)

從前面幾頁可以看出:

► 計量方法,是用來確定保險合約負債的餘額,但不管保險合約負債的變動計入哪個科目。 CSM吸收與否是個計量問題,因為關係到負債餘額

► 列報方法,是用來確定保險合約負債餘額的變動計入損益還是計入OCI

考慮“IFIE的計算基準”和LIR/EYA/PCRA:

► 可一定程度上類比債券的“攤銷成本”和實際利率(EIR)以助理解

► 非分紅合約:現金流不隨金融假設改變而改變,LIR法下,利率鎖定(類比固息債的實際利率EIR)

► 分紅合約:現金流隨金融假設改變而改變,EYA法(或PCRA法)下,利率要更新(類比浮息債的實際利率EIR)

► 當然,因為導致現金流變化的因素多而複雜且各因素互相影響,所以分紅合約EYA、PCRA遠比債券的EIR複雜。

Page 55: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55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分紅合約—各計量及列報方法比較簡例(6)

綜合收益表,貸/(借) VFA和CBY VFA和EYA BBA和EYA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保險合約收入 72 68 80 72 68 80 67 63 75

理賠費用支出 (23) (22) (33) (23) (22) (33) (23) (22) (33)

承保利潤 49 46 47 49 46 47 44 41 42

投資收益(假設資產是FVTPL) 100 - - 100 - - 100 - -保險財務損益(IFIE入損益之部分) (100) - - - (49) (51) - (42) (43)淨利潤 49 46 47 149 (3) (4) 144 (1) (1)其他綜合收益(OCI) - - - (100) 49 51 (85) 42 43綜合收益合計 49 46 47 49 46 47 59 41 42

► EYA法下,投資收益和IFIE可能錯配

► 在CBY法和EYA法下,若標的項目是公允價值計量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資產,會如何呢?

Page 56: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56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直接分紅特殊處理—避險會計/指定為FVTPL

直接分紅合約的(滿足一定條件下可選擇)特殊處理:

► 關於針對保險合約中所含金融風險的對沖行為的“類似避險會計”[B115]。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時,可將該部分的履約現金流現值變化以及企業享有的浮動收費部分的現金流現值變化計入損益[B116]► 該等風險對沖行為符合企業之前就已書面載明用金融衍生品來對沖該等(保

險合約中所含)金融風險的風險管理目標和策略

► 使用某金融衍生品來對沖該等(保險合約中所含)金融風險

► 該等金融風險對應的現金流與金融衍生品之間存在經濟抵銷關係,即因面臨同樣的(被對沖)風險而導致金融衍生品的現金流(或價值)和該等金融風險對應的現金流(或價值)通常沿著相反的方向變動。在評價兩者間上述經濟抵銷關係時,不應考慮會計處理上的差異

► 上述經濟關係中,信用風險的影響不占主導地位

► 若上述經濟抵銷關係不再符合上述條件時,(未來適用地)終止該等會計處理[B118]

► 企業可指定作為直接分紅合約的標的項目所持有之投資性物業、於聯營企業之投資、自用物業、自身負債、自身權益工具為公允價值計量變動計入損益(FVTPL)

Page 57: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57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保費分攤法

Page 58: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58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保費分攤法(Premium Allocation Approach, PAA)

當初始確認時,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允許採用保費分攤法(PAA)[53]:► 保險保障期間不超過1年;或

► 合理預期PAA的結果近似於要素法(BBA)。但若初始確認時預期履約現金流會在理賠發生前出現影響未到期準備金的重大變化,就不滿足此條[54]

在保費分攤法(PAA)下,將保險合約負債中未到期部分計量為[55,57-58]► 初始確認金額=已收保費-保險取得現金流(在PAA下,若保險

保障期間不超1年,允許此項直接計入費用)+虧損合約的額外負債(類似“保費不足準備金”)

► 後續計量餘額=期初數+當期收的保費-(新增)保險取得現金流(除非已直接計入費用)+保險取得現金流(除非已計入費用)的攤銷+/-貨幣時間價值影響(除非不選擇折現,PAA下滿足條件可以不折現)-當期計入收入的金額-當期已付(應付)的投資成分+/-虧損合約的額外負債變動

► 若合約包括重大融資成分,應折現;但若在合約開始時預期收到保費的時間和提供保障的時間之間距不超過一年,可不折現[56]

在PAA下,保險合約負債中已發生理賠的部分要折現,除非這些預期現金流在理賠發生時起一年以內發生[59(b)]

特別注意

► PAA是個有條件可選的簡化方法

► 對於一些較長保障期間的保險合約,使用條件是否滿足判斷是個難點

► 未到期準備金簡化了,不需要計算四要素

► 在滿足條件下,此法下有多種選擇:不折現、保險獲取現金流直接計入費用

Page 59: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59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保費分攤法(PAA)——圖示

未到期保險負債 未決賠款負債

收到的保費(加上額外

“虧損部分”準備金,類似於保費不足準備金)

保險取得現金流(IACF)

(若選擇不計入費用)

未到期保險負債

風險調整

未來現金流現值(滿足條件可不折現)

PAA下的兩類負債,未到期保險負債得到簡化,未決賠款負債基本同BBA法

Page 60: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60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保單條款:

- 1年期財產險保額100萬,保費1,000元,7月1日簽發保單並生效

► 假設的情況:

- 假設該保單滿足保費分攤法的條件,該保單成為一個保單組

- 於7月1日,保費已收到,並已發生並支付保險取得現金流(簡稱IACF)共200元

- 於7月1日預期,未來現金流包括:預期理賠600元,費用100元,假設理賠和費用在保單保障期間內均勻發生,未到期部分風險調整(RA)=80,預期RA會在保單保障期間內均勻釋放

- 假設該保險公司不選擇將IACF直接計入費用

- 假設滿足可不折現的條件,且該保險公司不選擇折現

- 假設於7月1日,該保單項下尚未發生任何理賠

保費分攤法—簡例(不考慮折現,並比較BBA)(1)

Page 61: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61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初始確認時(7月1日):

► 預期所有履約現金流(現值)= (1,000-IACF200-600-100-RA80) = 20,為正數(即CSM為正),未出現虧損。

在保費分攤法下,在7月1日,保險合約負債計算為[55(a)]:► 未到期負債金額= 已收保費1,000-IACF 200+虧損合約的額外負債0 =

800► 已發生理賠的負債金額=0在初始確認時,由於服務尚待提供,損益表上保險合約收入(類似於已賺保費)是否=0? [B119, B121]如果上述保費尚未收到,會有何變化?[55(a)]

保費分攤法—簡例(不考慮折現,並比較BBA)(2)

Page 62: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62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年底(12月31日)的實際情況:

- 已發生理賠負債金額估計=280,已結案並支付200元,80元尚未支付(估計數,包括IBNR,即已發生未報告賠款準備金),另外,此部分對應的風險調整(RA)=5

- 屬於履約現金流組成部分的(IACF以外的)費用已發生(並支付)51元

► 在年底(12月31日)預期:未來履約現金流還將包括,未來理賠290元,未來費用52元,未到期部分風險調整(RA)=38

► 即,半年來有利經驗調整(不含RA)= (600+100)/2 – (280+51)=19註:此計算基於本例的假設,預期賠款費用均勻發生、RA均勻釋放。

保費分攤法—簡例(不考慮折現,並比較BBA)(3)

Page 63: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63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於12月31日:

► 預期未到期部分對應的履約現金流淨額現值= 290+52+38 = 380,小於下面的未到期準備金餘額(400元),未出現虧損。

在保費分攤法下,於12月31日,保險合約負債計算為[55(b)]:► 未到期負債金額=400► 已發生理賠負債金額=80+5=85► 合計(保險合約負債)=485注意,使用要素法與上述保費分攤法的結果比較如下:

若使用要素法(若不考慮折現),保險合約負債是 =履約現金流(80+290+52)+RA(38+5) +攤銷後CSM (20+調整未來理賠和費用估計的有利變化10)/2=480註:未來理賠和費用估計的有利變化=(600+100)*1/2-(290+52)+RA(40-38)=10,

此計算基於本例的假設,即預期賠款費用均勻發生、RA均勻釋放

保費分攤法—簡例(不考慮折現,並比較BBA)(4)

Page 64: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64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12月31日編制的當年度損益表和“預期下一年度”的損益表:

當年(實際) 下一年(預期)

保險合約收入 500 (註1) 500 (註2)賠款及費用(含IACF分攤) (436)(註3) (437)(註4)承保利潤 64 63註1: =保費分攤到當期1,000*1/2,註: 這與要素法(BBA)結果相近,若使用要素法(不考慮折

現),則保險合約收入=預期發生的賠款和費用(600/2+100/2)+RA的變化(80-38-5)-RA的被CSM吸收的變化2+CSM攤(20+10)*1/2+IACF分攤200*1/2=500

註2: 這與BBA結果相近,BBA(不考慮折現)下,保險合約收入= (預期)賠款290+(預期)費用52+RA變化(5+38)+CSM攤15+IACF分攤200*1/2=500

註3: =支付賠款200+賠款準備提轉差85+實際費用51+IACF攤200*1/2。這與BBA結果相近,BBA(不折現)下,=實際發生賠款280+實際費用51+IACF分攤200*1/2=431

註4: =預期支付賠款(290+80)-賠款準備提轉差85+預期費用52+IACF分攤200/2。這與BBA結果相近,BBA(不折現)下, = 賠款290+費用52+ IACF分攤200/2=442

注意關係:保險合約收入各年合計,保費分攤法=要素法=保費=1,000,承保利潤合計,保費分攤法(64+63)=要素法(69+58) =127

保費分攤法—簡例(不考慮折現,並比較BBA)(5)

Page 65: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65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再保險

Page 66: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66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再保險(分出人角度)

► 分出人應在以下時點確認再保合約群組[62]:- 若再保合約提供的是成比例的保障,以再保合約群組保障期間開始日或任一相關直保合約(原始簽單合約)初始確認日中較晚的日期

- 其他再保合約,以再保合約群組保障期間開始日

► 分出人計量履約現金流時,應採用與其對應的原保險合約負債相同的假設來計量,分出人在履約現金流中需考慮再保人的違約風險[63]

► 分出人對CSM計量:首日虧損如果是由於分保前已發生的事件(例如:追溯分保),則立即確認為損益[65(b)]。否則確認為CSM [65(a)]。首日利得確認為CSM[65(a)]。

► 從分出人角度,與相關直保合約群組履約現金流估計變更中計入損益的部分對應的再保合約履約現金流的估計變更部分也應計入損益[66(c)(ii)]

► 再保險合約(從分出人角度)現金流的列報[86]:- 若不會因實際攤回賠款而發生改變的:為分出保費的減項- 若會因實際攤回賠款而發生改變的:為攤回賠款的一部分- 分出保費不作為保險合約收入的減項- 允許再保合約的損益(除保險財務損益外)以淨額列報

特別注意

► [B109]再保合約分出人和分入人都不能使用VFA法

► 滿足條件時可選PAA

► 再保險合約中也可能有投資成分。實務中會見到這樣的安排:再保分入人先按分出保費的20%支付手續費,然後約定,以後按原保險合約的理賠率X結算手續費。若理賠率X=70%,無追加/返回手續費;若X<70%,分入人追加支付手續費=(70%-X)/2×分出保費;若X>70%,分出人退回手續費=(X-70%)/2×分出保費

Page 67: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67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再保險簡例(1)—分出人,BBA

第0年末,A公司(分出人)與再保險公司B (分入人)簽訂一比例(合約)再保合約。

► 對應的直保合約是對A在第1年內簽發的所有1年期意外險,分出比例10%► B(分入人)會先按分出保費的20%向A支付手續費(再保佣金),同時約定,以後

按原保險合約的 終理賠率X結算手續費。若 終理賠率X=70%,無追加/返回手續費(盈餘佣金);若X<70%,分入人追加支付手續費=(70%-X)/2×分出保費;若X>70%,分出人退回手續費=(X-70%)/2×分出保費

► 第1年初A公司預期:第1年初和6月30日分別簽發300和210張一年期意外險保單(共510張保單)。每張保單保費20元,該等意外險保單的理賠率是70%

► 至第1年上半年實際:第1年初A簽發300張一年期意外險保單,第1年6月30日簽發200張保單。每張保單保費20元。實際理賠率為60%(並已支付賠款),新單預期理賠率也為60%

► 第1年6月末預計:意外險保單的 終理賠率是60%(即預計B公司將追加支付給A手續費50元,即分出保費500*20*10%=1000 的 (70%-60%)/2=50)

► 假設:直保和再保都使用BBA,折現率=0%,RA=0,無其他任何費用

於第1年初,A公司預期總分出保費=510*20*10%=1020;所以未來現金流現值(負數表示流出)=1020*(-1+20%+70%)=-102,所以CSM=102(正數表示借方)

後面釋例:對於A公司(分出人)來說,再保險合約資產變動表

Page 68: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68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再保險簡例(2)—分出人,BBA

再保合約資產,借/(貸) 履約現金流(投資成分)

履約現金流(其他成分) CSM 備註

第1年初餘額 - (102) 102 注意[62(a)]分保費支付 550 450 - 總分出保費500×20×10%=1000,第1年

上半年已支付。550=1000*(20%+70%/2)是理賠率為0時的淨現金流入

收到分保手續費 (200) - - 500×20×10%×20%,已收到直保合約計入損益的經驗調整對應的部分

- (30) - 直保合約理賠經驗調整對應部分計入損益:300*20*10%*(60%-70%)*0.5年=-30(不吸)

調整CSM的估計變更 - (18) 18 -48[註1] - (-30)(上一行)=-18 不利變化收到攤回分保賠款 (90) (90) - 每攤回一筆賠款時,保險、投資成分各1/2。

總攤回賠款180=300*20*10%*60%*1/2CSM釋放 - - (36) 先吸收再攤銷(300*0.5)/(300+200)=30%第1年6月30日餘額 260 210 84收到攤回分保賠款 (210) (210) - 每攤回一筆賠款時,保險、投資成分各1/2。

總攤回賠款180+200*20*10%*60%=420CSM釋放 - - (84) 攤銷

第2年6月30日餘額 50 - - 50為應收分入人追加手續費

註1:比預期少10張直保保單導致的分出保費和未來現金流的變更:少分出保費10×20×10%=20,直接導致未來現金流入減少20*(-20%-70%)=-18,淨額2(有利變化);同時,由於預期理賠率下降導致未來現金流變化=1000*(-70%+60%)+追加手續費50=-50 (不利變化)。兩者之和=-48(不利變化)

Page 69: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69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再保險簡例(3)—分出人,PAA

再保合約資產,借/(貸) 未到期保險負債(投資成分)

未到期保險負債(其他成分) 備註

第1年初餘額 - - 注意[62(a)]分保費支付 550 450 總分出保費500×20×10%=1000,第1

年上半年已付,550=1000*(20%+70%/2)是理賠率為0時的淨現金流入

計入損益(分出保費) - (135) =300*20*10%*(1-(20%+70%/2))*0.5年收到分保手續費(投資成分) (200) - 500×20×10%×20%,已收到收到攤回分保賠款 (90) (90) 總攤回賠款180=300*20*10%*60%*1/2,

每攤回一賠款時,保險、投資成分各1/2計入損益(攤回分保賠款) - 90 註:但攤回賠款中的投資成分不計入損益

第1年6月30日餘額 260 315計入損益(分出保費) - (315) =135+200*20*10%*(1-(20%+70%/2))收到攤回分保賠款 (210) (210) 總攤回賠款180+200*20*10%*60%=420,

每攤回一賠款時,保險、投資成分各1/2計入損益(攤回分保賠款) - 210 註:但攤回賠款中的投資成分不計入損益

第2年6月30日餘額 50 - 50為應收分入人追加手續費

如果在前面例子中,我們只改變一個假設:直保和再保都使用PAA,那麼對於A公司(分出人)來說,保險合約負債變動表(如下)與綜合收益表(下頁)就是:

Page 70: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70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再保險簡例(4)—分出人,BBA和PAA的損益比較

綜合收益表,貸/(借) BBA PAA

第1年上半年第1年下半年和第2年上半年 第1年上半年

第1年下半年和第2年上半年

保險合約收入-預期理賠 2,100 4,200

保險合約收入-CSM攤銷(註1) 1,110 2,590

保險合約收入合計 3,210 6,790 3,000 7,000

理賠費用支出 (1,800) (4,200) (1,800) (4,200)

再保險損益 (66) (84) (45) (105)

承保利潤 1,344 2,506 1,155 2,695

註1:直保合約的第1年初CSM=300*20*(1-70%)=1,800;加:在6月30日新單200*20*(1-60%)= 1,600;加:在6月30日吸收未來理賠率變更=300*20*(70%-60%)*1/2=300(有利變化);攤銷前餘額= 3,700。這樣第1年上半年攤銷=3,700*(300*0.5)/(300+200)=1,110,其後攤銷3,700-1,110=2,590。

Page 71: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71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再保險簡例(5)—分入人,BBA和PAA的損益比較

綜合收益表,貸/(借) BBA PAA

第1年上半年第1年下半年和第2年上半年 第1年上半年

第1年下半年和第2年上半年

保險合約收入-預期理賠 105 210

保險合約收入-CSM攤銷(註1) 40.5 94.5

保險合約收入合計 145.5 304.5 135 315

理賠費用支出 (90) (210) (90) (210)

承保利潤 55.5 94.5 45 105

註1:分入再保合約的第1年初CSM=102;加:在6月30日吸收未來理賠率變更=48(本例第2頁中註1的相反數) – 15(實際理賠經驗調整不吸收,=300*20*10%*(60%-70%)*0.5年*理賠中保險成分占比1/2)=33(有利變化);攤銷前餘額=135。這樣第1年上半年攤銷=135*(300*0.5)/(300+200)=40.5,其後攤銷135-40.5=94.5。

注意:在BBA法下,分出人直保合約、分出人和分入人的再保合約的CSM吸收都不同(主要原因:直保與再保的初始確認不同,分出人再保CSM吸收規定特殊,所含的投資成分及其CSM吸收規定不同)

分入人綜合收益表如下:

Page 72: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72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其他重要事項

Page 73: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73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合約條款變更

合約變更的會計處理有以下幾種情況:

1. 若合約變更時,如果滿足下列任一條件,則終止確認(或稱“除列”)原合約,並同時將修改後的合約確認新合約[72]:► 變更(若發生在初始確認時)會導致當時合約不再屬於IFRS 17

規範的範圍;► 變更(若發生在初始確認時)會導致當時合約拆分出不同的成

分後,IFRS 17範圍內的合約的改變;► 變更(若發生在初始確認時)會導致當時合約邊界的重大改變;► 變更(若發生在初始確認時)會導致當時合約屬不同的合約群

組;► 變更會導致合約是否屬於“直接分紅合約”的判斷發生改變;或► 變更會導致合約是否滿足PAA使用條件的判斷發生改變

會計處理時,將該合約的履約現金流,加上收取的變更費用,減去估計按修改後新合約的應該收取的公允“假設保費”,得到的金額,調整原合約所在組合的CSM;同時將修改後的合約確認為新合約,該“假設保費”作為其履約現金流的一部分(相當於收到此保費)[77(b)]。

2. 合約變更的其他情形,則同現金流會計估計變更的處理[73]

特別注意

► 行使合約項下的權力以修改保障、現金流都不是合約變更

► 兩種變更的情形不同處理

Page 74: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74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合約的終止確認

合約終止確認的條件[74]:► 合約義務解除(到期、取消、終止);或► 符合終止確認原合約並同時將修改後的合約確認新合約條件

的合約變更

合約終止確認的會計處理:

► 合約群組的履約現金流剔除該合約的履約現金流;► 該合約所在的合約群組的CSM的調整,分幾種情形:

1. 符合終止確認原合約並同時將修改後的合約確認新合約條件的合約變更,見上頁

2. 向協力廠商轉讓合約導致的終止確認:將該合約的履約現金流,減去支付給協力廠商的保費後的金額,調整CSM[77(a)]

3. 其他情形導致的合約終止確認的會計處理[76(b)],CSM吸收該合約的履約現金流中與未來服務相關的變更

► 合約群組的保障單位(coverage units)不再包含該合約的保障單位

► 若該合約不適用CBY,則其相關的計入OCI累計額須迴轉損益[91]

特別注意

► 與現行的實務有較大不同,不能以為終止確認很簡單

► 例:某合約群組預期本年出險5次,在年底前實際5次出險。但年底時突然有一份合約意外出險(合約條款約定出險後合約終止),出險前一刻,該合約履約現金流現值$80,現金價值$55,出險理賠保額$100,這合約的終止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Page 75: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75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企業合併或保險合約組合轉移

► 企業合併或保險合約組合轉移中取得的保險合約,在會計處理時應視為於企業合併或保險合約組合轉移當日初始確認的保險合約[B93]

► 企業合併或保險合約組合轉移(portfolio transfer)中收到/支付的對價中歸屬於保險合約的對價(不包括歸屬於同一交易中獲得的其他資產負債的對價)作為“保費”[B94]

► 企業合併中歸屬於保險合約的對價是收購日保險合約的公允價值 [B94]

► 企業合併中取得的合約在合併日是“虧損”時,其“虧損”作為商譽(或減少“負商譽”)的一部分[B95]

特別注意

► 企業合併的會計處理可能會導致收購方與被收購方對同一保險合約的會計處理會存在永久性的差異

Page 76: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76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具裁量參與分紅特性的投資合約(金融工具)

► 同時簽發保險合約的企業發行的具裁量參與分紅特性的投資合約,雖是金融工具,但受IFRS 17規範[3(c)]

► 具裁量參與分紅特性的投資合約的會計處理——與保險合約的會計處理有如下不同[71]:

► 初始確認時點:當企業成為合約一方時

► 合約邊界:企業有實質的義務在現在或未來將支付現金。當企業有實際能力為其將要支付的現金流重新定價,則上述實質的義務終止

► CSM的攤銷:按 能反映在合約期(life of thecontract)內提供投資服務的方式進行系統地釋放/攤銷

特別注意

► 是否有保險合約收入?

► 是否有風險調整?

► 是否類似於公允價值計量計入損益的金融工具?

► 是否可以與直接分紅合約一樣使用VFA?

Page 77: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77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過渡安排及與IFRS 9的互動

Page 78: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78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過渡安排(1)—總覽

全面追溯法是否切實可行

全面追溯法(例外:直接分紅合約的“避險”應從首次執

行日起未來適用)

在保單組層面選擇

公允價值法•過渡日CSM用合約的公允價值與其履約現金流的差額來簡化計算

•若在無須付出不適當成本或努力的情況下無法獲得合理及可支援的初始確認日的資訊,可採用的簡化:

• 某些須根據初始確認日的情況確定的事項可根據過渡日來定

• 合約分組(group)可不按年分

• 使用過渡日的折現率替代BBA和PAA法下初始確認日(或賠款發生時)的折現率,及過渡日的OCI中IFIE的累計餘額的簡化計算

修正追溯法•目標:用在無須付出不適當成本或努力的情況下可獲得的合理及可支援的資訊以達到與全面追溯法接近的結果

•可採用如下(但根據目標,盡可能地少用,能不採用的就不採用)的簡化:

• 某些須根據初始確認日的情況確定的事項可根據過渡日來定

• 合約分組(group)可不按年分

• 根據過渡日的情況簡化計算過渡日的CSM

• 初始確認日(或賠款發生時)的一些BBA和PAA法下折現率的簡化處理,以及過渡日的OCI中IFIE的累計餘額的簡化計算

若修正追溯法不可行

Page 79: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79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過渡安排(2)—修正追溯法(1)

► 修正追溯法, modified retrospective approach的目標:用在無須付出不適當成本或努力的情況下可獲得的合理及可支援的信息以達到與全面追溯法接近的結果

► 可採用如下簡化(但需根據上述目標,盡可能地少用,能不採用的就不採用):

1. 下列須根據初始確認日的情況確定的事項可根據過渡日來定

► 可按過渡日的情況,確定該合約歸屬的組(group)[C9(a)]

► 可按過渡日的情況,確定合約是否符合VFA的適用條件[C9(b)]

► 適用要素法的合約,可按過渡日的情況,確定分紅的“裁量(discretion)”特性變化的影響之計算方法[C9(c)]

2. 合約分組(group)可不按每年分一個組[C10]

Page 80: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80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現金流

折現

風險調整

合約服務邊際/虧損(合約初始確認時)

►用過渡日(若能追溯到此日前的現金流資訊,則用更早的日期)時估計的未來現金流加上此前的實際現金流(包括在此日已不存在的合約的實際現金流)

►若存在一條收益率曲線("YC"),其在過渡日之前至少三年內,能近似於同期按IFRS 17規定確定的折現率。則用該YC作為折現曲線;

►若不存在上述的YC,則應計算(在過渡日之前至少三年內)某一YC與同期按IFRS 17規定確定的折現率之間的平均差異(spread)。將合約初始時及以後的該YC,調整該平均差異後,得到折現曲線

過渡曲線法得到的初始確認時的利率計息

追溯簡化方法合約初始確認時

合約初始確認時對未來現金流的估計[C12]

合約初始確認時及以後的折現曲線(後文簡稱“過渡曲線法”)[C13]

合約初始確認時及以後的風險調

整[C14]

►先於過渡日估計風險調整(RA)的金額,再按合約初始確認時至過渡日預期風險釋放(參考在過渡日簽發的合約的RA釋放來估計)作調整

通過比較過渡日前保障單位與過渡日剩餘保障單位來確定累計攤銷額*

合約服務邊際/虧損部分(過渡日)

3A. 要素法下根據過渡日的情況簡化計算過渡日的CSM

註*:如果按此算出的合約初始確認時是虧損合約,那此項就是將現金流系統分配至虧損部分的金額

過渡安排(2)—修正追溯法(2)

Page 81: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81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標的項目過渡日的公允價值

► 若為正:則確認為過渡日的合約服務邊際

► 若為負:則將此“虧損部分”計入過渡日的未到期保險準備金(除虧損部分以外部分);

而將過渡日的未到期保險準備金(虧損部分)設為0

3B. VFA下根據過渡日的情況簡化計算過渡日的CSM [C17]

過渡日的履約現金流(現值)

過渡日前對保單持有人的收

過渡日前支付的不隨標的項目變動的現金流

過渡日前風險調整的釋放

過渡日前的合約服務邊際的

攤銷

過渡安排(2)—修正追溯法(3)

Page 82: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82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4.用於計算BBA下CSM計息、吸收、IFIE(若使用OCI選擇權)計入損益部分時使用的,以及PAA中未到期保險准備金的折現率,及過渡日OCI中IFIE累計餘額的簡化計算[C18-C19]

項目 用[C10]而不“按年分”的合約群組 “按年分”的合約群組

計算BBA下CSM計息、吸收、IFIE(若用OCI選擇權)計入損益部分時使用的,以及PAA中未到期保險準備金的折現率

使用過渡日的折現率替代初始確認日(或PAA下須折現的已發生賠款發生時)的折現率

按過渡曲線法的確定的折現率

若使用OCI選擇權時,過渡日OCI中IFIE累計餘額的計算

► 右邊一列中的方法;或

► 對於使用CBY的合約,使OCI過渡日累計餘額等於(金額相等、借貸相反)標的項目計入OCI的累計餘額;對於不使用CBY的合約,OCI過渡日累計餘額設為0。

► 非分紅、間接分紅I型:按過渡曲線法確定初始確認日的折現率作為LIR法所用的利率計算

► 間接分紅II型:OCI過渡日累計餘額為0(即,將過渡日的折現率作為過渡日前計算IFIE所使用的折現率)

► 對於PAA下須折現的已發生賠款,按過渡曲線法確定賠款發生日的折現率作為LIR法所用的利率

► 對於使用CBY的合約,使OCI過渡日累計餘額等於(金額相等、借貸相反)標的項目計入OCI的累計餘額

過渡安排(2)—修正追溯法(4)

Page 83: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83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過渡安排(3)—公允價值法

1. 下列須根據初始確認日的情況確定的事項可根據過渡日來定[C21-C22]

► 可按過渡日的情況,確定該合約歸屬的組(group)

► 可按過渡日的情況,確定合約是否符合VFA的適用條件

► 適用要素法的合約,可按過渡日的情況,確定分紅的“裁量(discretion)”特徵變化的影響之計算方法

2. 合約分組(group)可不按每年分一個組[C23]

3. 過渡日的合約服務邊際(CSM)的餘額=合約於過渡日的公允價值-該等合約於過渡日的履約現金流金額(現值)[C20]

4A. 使用過渡日的折現率替代初始確認日(或PAA法下須折現的已賠款發生時)的折現率[C23]

4B. 如果追溯IFIE不切實可行,那麼:對於使用CBY的合約,使OCI過渡日累計餘額等於(金額相等、借貸相反)標的項目計入OCI的累計餘額;對於不使用CBY的合約,OCI過渡日累計餘額設為0。[C24]

Page 84: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84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IFRS 9(金融工具)將在2018年1月1日生效,但(2016年9月的IFRS 4修訂稿)允許:

► 在保險合約會計新準則生效前使用覆蓋法(overlay approach)► 允許企業在開始執行IFRS 9時,指定滿足條件的金融資產(與保險業務相關的、

在IFRS 9下分類為“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損益”但在IAS39下不分類為此類的金融資產),將其因執行IFRS 9而計入損益的金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 即,IFRS 9生效後使用IFRS 9,但在損益表“部分調回”到IAS39► 或在2021年1月1日前使用遞延法(deferral approach)

► 業務主要與保險相關(predominantly connected with insurance)的企業(在“報告企業”層面上,根據保險準則範圍內負債是否重大、以及與保險相關負債在總負債中的占比而確定),可延遲使用IFRS 9。

► 是否符合遞延法條件,集團合併報表與子公司單體報表的判斷可能會不同

► 符合遞延法的條件有初始評估日和後續評估要求

► 特別注意,有額外的揭露要求(包括:滿足僅含本息測試的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及其變動、信用風險情況、以及其中“低信用風險”的金融資產的餘額、公允價值等),所以使採用遞延法的保險公司不能完全"忽略"IFRS 9

與IFRS 9互動— IFRS 9可延遲執行?

Page 85: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85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如果在執行IFRS 9後,再執行IFRS 17,則於IFRS 17首次執行日[C29]:- 可以基於IFRS 17首次執行日的情況,重新確定(與IFRS 17規範範圍內的合

約有關的)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 [C29(a)]- 原先為消除或顯著減少會計錯配而指定金融資產為FVPL的,若在IFRS 17首

次執行日不再滿足消除或顯著減少會計錯配條件的,必須解除原指定[C29(b)]- 可以重新使用IFRS 9中的公允價值選擇權,即為消除或顯著減少會計錯配,

指定金融資產為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FVPL) [C29(c)]- 可以指定權益類的金融資產為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FVOCI) [C29(d)]- 可以在解除指定權益類的金融資產為FVOCI類[C29(e)]- 上述指定、解除指定、確定業務模式,須基於IFRS 17首次執行日的情況,

須追溯適用。應該調整期初未分配利潤、其他綜合收益,並允許(若在不使用“後見之明”情況下可行)調整相關金融資產的比較資料[C30, C31]

與IFRS 9互動—金融資產重新分類

Page 86: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86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列報與揭露

Page 87: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87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綜合收益表的列報可能的格式

虧損合約損益

淨利潤 XXX

淨利息和投資收益 XXX

投資收益/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保險財務損益(IFIE計入損益部分)

承保利潤 XXX

再保險(分出業務)損益

(XX)(XX)

XX

(XX)

綜合收益表(為簡化起見,未表達所得稅等與保險合約無關的科目之列報)

綜合收益合計 XXX

保險合約收入 XXX

(XX)

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XXXX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保險合約負債價值變動

理賠支出和費用

►預期在當期發生的理賠和費用,

但不含投資成分、支付虧損部分

的金額

►風險調整(RA)的變化,但不含

RA的被CSM“吸收”的變化、計

入IFIE的或屬於虧損部分的金額

► CSM的攤銷

►覆蓋IACF攤銷部分的“保費”

►實際發生理賠不含投資成分

►實際發生費用

► IACF的攤銷

包括分出保費、攤回賠款,可以淨額

列示分開列示

若金融假設變化導致的保險合約負債

變化(即行使了OCI選擇權)

Page 88: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88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金額 判斷 風險未到期保險負債(扣除虧損部分)、虧損部分和未決賠款負債的變動分析

預期未來現金流現值、風險調整與合約服務邊際的變動分析

保險合約收入和保險服務費用的構成

保險財務收益或費用IFIE

計量方法和各項估計的確定

計量方法與估計變化,變化原因,以及受影響的合約種類

確定風險調整、折現率、投資部分等的方法

保險合約的風險的性質和程度,包括各類風險的風險暴露和產生原因,公司管理這些風險的目標、政策和流程以及計量這些風險的方法,與以往期間相比的變化

各類風險的曝險定量資訊(保險、市場、信用、流動性)

CSM餘額預期在未來不同時段的確認

過渡日金額(收入、CSM、OCI等)分採用的方法揭露

揭露要求簡介[93-132]

計算計入損益的IFIE的方法(若使用了OCI選擇權)

風險調整結果對應的信賴水準

折現率曲線(用於折現不依賴於資產收益率的現金流)

敏感性分析(保險和市場風險)

風險集中程度

損失發展

揭露

Page 89: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89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IFRS 17的主要影響和保險公司實施的挑戰

Page 90: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90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對報表和業績可能的主要影響(1)——資產負債表

§ 有特殊的CSM“吸收”機制,即未來現金流現值會計估計

變更中與未來服務相關的部分計入此項負債

§ 由於須按歷史利率計息,在提供服務的期間內攤銷,以及

特殊的“吸收”機制,此項負債成為一項複雜的、兼有現

時/歷史價值的、待攤的“未賺利潤”,其餘額難以清晰地

解釋

§ 資產(更多的公允價值計量)、負債(市場利率波動立即

帶來保險合約負債的波動)帶來的波動都會導致權益的波

§ 當市場利率走低時,使用現時利率折現計算的長期保險合

約負債就會變大,如果資產的久期比負債短(導致升值不

足以抵銷負債的變動)時,就會對權益產生負面影響

§ 以現時折現率計量現金流現值,若現時利率走低,保險合

約負債就增大

§ 市場利率的波動會立即帶來保險合約負債的波動

§ 在首次執行時須使用追溯適用法,對很久以前簽發的長期

保單是很大的挑戰(確實不切實可行的可以用其他簡化方

法)

資產

註:金融資產可能會受IFRS 9影響:• 可能更多的資產分類為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

• 預期信用減值模型可能會增加減值準備餘額及其波動性

• 等等

因此,IFRS 9可能會增加淨資產、淨利潤的波動性,同時使會計核算更加複雜。

負債—預期未來現金流的現值

負債—風險調整(風險邊際)

負債—合約服務邊際(剩餘邊際)

保險公司簡化的資產負債表

所有者權益

Page 91: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91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對報表和業績可能的主要影響(2)——利潤表

保險公司簡化的利潤表

壽險公司的收入金額可能會變小,因為:► 保費中的投資成分不再計入收入► 收入需要在提供服務期間內逐步確認

► 被CSM吸收的會計估計變更就不會計入損益► 在要素法下,金融假設的變化(包括折現率變化)所引

起的會計估計變更不計入此項(見下)

► 要素法下,若選用“OCI選擇權”,金融假設變化(包括折現率變化)所引起的會計估計變更計入此項

► 要素法下(若選用“OCI選擇權”),計算此處利息費用所用的利率將不同於負債計量時使用的現時利率

► 保險會計現行實務中常見的“影子會計”方法將不能再使用。雖然IFRS 17中有減少會計錯配的新方法(當期帳面收益率法),但由於其有較嚴格的適用條件,可能比“影子會計”適用範圍小,資產負債的會計匹配的難度可能會加大

保險合約收入 X

理賠和費用 (X)

承保利潤 X

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X

財務費用(含保險合約負債的計息) (X)

投資、財務淨損益 X

其他業務利潤 X

所得稅 (X)

淨利潤 X

其他綜合收益 (X)

綜合收益合計 X

► IFRS 9下,不再有“可供出售”類的權益類投資。若企業希望其權益類投資的收益進入損益,則只能將權益投資分類為“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那麼此金額的波動性可能大增。

Page 92: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92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未來IFRS 17(疊加IFRS 9)可能對經營管理的影響:

► 財務預算、業績分析、業績考核(尤其是壽險業務)也增加了難度,因為報表上體現的壽險業務的業績與實際業務指標可能脫節(例如保險合約收入與很多壽險業務上的“規模保費”的差距很大)

► 需要評估IFRS 17(以及IFRS 9)對實務中的影響,新準則可能會導致新策略、新產品的出現,也可能會使保險公司的市場地位、經營策略和投資行為發生較大變化

► 增加了很多方法選擇和主觀判斷,以及複雜的新規定將給實際操作帶來巨大挑戰,對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與IFRS 9的核算銜接、配合,考驗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工作

► 與資本市場溝通、解釋業績(尤其是壽險業務)時的難度也增加

對保險公司其他方面可能的主要影響(1)

Page 93: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93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未來IFRS 17(疊加IFRS 9)可能對會計核算、精算、內部控制的影響:

► 尤其是壽險,需要制定新的精算/核算辦法;即使是產險,也要面對合約分組、費用口徑確定、費用分入各合約群組等難題

► 尤其是壽險,需修改精算系統、會計核算系統,應對大量複雜運算

► 追溯調整、與IFRS 9的銜接(尤其無法在IFRS 17生效前延遲使用IFRS 9的公司),以及過渡期內並行,任務重、難度大

► 由於IFRS 17(疊加IFRS 9)的複雜性,在其執行後,上市的保險公司揭露業績(包括季報、中報)時間壓力會增大

► 保險相關的稅收規定和監管規定(包括償付能力規則)是否會改變?如何改變?

► 實施時,需要應對後文提到的各項技術難題,並進行合適的會計核算/精算選擇

對保險公司其他方面可能的主要影響(2)

Page 94: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94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合約分組(level of aggregation)► 確定浮動收費法(VFA)的適用範圍

► 現金流的分攤,包括費用分攤、不同合約的現金流的“相互作用”(mutualisation)的處理

► 合約服務邊際(包括會計估計變更如何吸收)以及“虧損部分”的計算

► 各種折現率的確定(包括流動性溢價、或依賴資產之負債的折現率)

► TVOG(選擇權及保證利益的時間價值)的計算

► 風險調整的計量和揭露(包括信賴水準的揭露)

► 保險取得現金流和維持費用範圍的確定

► 保險合約收入的計算(包括投資成分的確定)

► IFIE在損益表和其他綜合收益中的列報和揭露

► 如何追溯,資訊允許追溯到何時

實施IFRS 17需面對的主要技術難點

Page 95: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第95頁 2017年9月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適用範圍:財務保證合約、滿足條件的固定收費合約是否使用IFRS 17► 折現率:自上而下法還是自下而上法?是否拆分現金流以對不同特徵的現金流採

用不同的折現率?採用風險中性方法?

► OCI的使用:在合約組合(Portfolio)層面上選擇金融假設的變化計入OCI?► 風險調整:在什麼層面來計算和怎麼算、是否要拆出金融部分

► CSM的吸收:如何區分金融假設變更和裁量參與分紅選擇的變更

► CSM的攤銷:是否採用類似“等額本息法”攤銷?

► PAA:是否在滿足條件情況下選擇PAA,PAA下是否將IACF直接計入費用、是否在滿足不折現的條件下選擇未到期保險/未決賠款準備金不折現

► 再保:分出人對再保險損益是否淨額列示

► VFA:是否滿足條件情況下,選擇直接分紅的“類似避險”會計

► 追溯適用:是否提前執行IFRS 17(以及IFRS 9的首次執行日)、在追溯適用時(若全面追溯不切實可行時)選擇追溯的方法、過渡日的確定、在首次執行IFRS17時,是否改變保險相關的金融資產的分類(若IFRS 9已在IFRS 17前執行)等

實施IFRS 17需面對的多種會計方法選擇

Page 96: IFRS 17保險合約簡介 - airc.org.t · ifrs 17的執行時間表(不考慮提前執行)如下圖。圖中同時列示保險公司執 行即將生效的金融工具新準則(ifrs

關於安永安永是全球領先的審計、稅務、財務交易和諮詢服務機構之一。我們的深刻洞察和優質服務有助全球各地資本市場和經濟體建立信任和信心。我們致力培養傑出領導人才,通過團隊協作落實我們對所有利益關聯方的堅定承諾。因此,我們在為員工、客戶及社會各界建設更美好的商業世界的過程中擔當重要角色。

安永是指 Ernst & Young Global Limited 的全球組織,也可指其一家或以上的成員機構,各成員機構都是獨立的法人實體。Ernst & Young Global Limited 是英國一家擔保有限公司,並不向客戶提供服務。如欲進一步瞭解安永,請流覽 www.ey.com。

© 2017 安永,中國版權所有。

APAC no. 03005003cED none

本材料是為提供一般資訊的用途編制,並非旨在成為可依賴的會計、稅務或其他專業意見。請向您的顧問獲取具體意見。

www.ey.com/china

EY 安永 | Assurance 審計 | Tax 稅務 | Transactions 財務交易 | Advisory 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