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健康 a09 -...

1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 邓榕 通讯员/吴敏红) 一提起手术 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寒而 栗。那一开一合的感应门,给人带 来的是无尽的未知、紧张和恐惧, 是人们一生都不愿意踏足的地方, 但手术室,又是一个承载着无数患 者与家属期盼的地方,它是医护与 病魔争分夺秒较量的“战场”,时刻 坚守着对生命的希望。 手术室的大门,是一扇生命之 门。门里到底是怎样的世界?即 日起,本报与江门市人民医院推出 直播节目—“手术直播间”,用镜 头和文字记录震撼人心的真实场 景,为您揭开手术室的神秘面纱, 带领大家感受生命的力量,领会生 命的真谛。 本周五上午,江门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将为大家带来第一场 手术直播—经皮冠状动脉成形 术。据了解,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 管内科成立于 1985 年,是江门市 最早成立的心血管专科,也是广东 省临床重点专科和江门市临床重 点专科。2012年,其被授予卒中一 级预防血压标准化管理项目示范 基地。该科在心力衰竭、结构性心 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 常、心肌病等多种心血管病的诊治 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诊疗技术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五邑地区的 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中发挥重大 作用。 据悉,此次手术将由江门市人 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冼伟进 和邹祎操作,主讲嘉宾为该科主任 陈小林。届时,陈小林将从专业的 角度介绍和分析手术的重点、难点 和注意事项,让大家“身临其境”感 受手术现场,敬请关注。 江门市人民医院医务科侯望 平科长说,“手术直播间”可以说是 “互联网+”在医疗专业领域的一个 落地应用,这对于医护人员来说, 是一种挑战,要有能力把专业领域 的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并 通过互联网平台传递给基层医院 和普罗大众,这需要的不仅是勇 气,更要有精湛的医术。它的推 出,将更好地消除大家对手术室的 恐惧,进一步增强医患沟通。 经济专题部主编 责编/范雪燕 美编/邓国一 2018 年 3 月 26 日 星 期一 A09 健康 HEALTH Weekly 《江门日报手机报》 移动发短信 GDRDXW 到 106580009 定制热点新闻 全媒体 V 江门日报新闻微博 江门日报微信公众号 直播江门APP 李敖患脑瘤去世,引发广泛关注 大脑长肿瘤有得救吗? 3月18日,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因患脑干肿瘤而 辞世。此消息也引发人们对脑瘤的关注。一听到 脑瘤,相信很多人都会被吓傻。临床上,医生也遇 到过不少一听说脑瘤就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的患 者。脑瘤到底有多可怕?是不是一旦得了脑瘤,人 就没救了?记者为此采访了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颅 脑外科主任、主任医师赵千山。 江门日报记者 李银换 医生名片 赵千山: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颅脑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省 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省医学教育委 员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 分会常务委员、省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省神经介入 学会委员、省医学管理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等多个学会委员, 对各种类型的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及合并多发伤的救治 有丰富经验。擅长应用脑室镜、超声雾化刀、射频分子刀和 显微镜等尖端设备,完成脑肿瘤的切除手术;对脑血管病领 域颇有研究,是省卫生厅首批公布的神经介入专家,擅长脑 血管病的介入诊断、治疗和显微镜下脑肿瘤切除和动脉瘤 夹闭等手术,如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脑血管 狭窄的诊断和治疗。 联系方式: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16号楼10楼,外二科医 生办公室。 电话: 3509635 3509636 3509633 脑瘤要早检查早治疗 “相对其他肿瘤,脑瘤的发病率不多,但也不算少,但脑 干肿瘤就少了。”赵千山表示,肿瘤的发病机理很复杂,可发 生于任何年龄,20—50岁居多,其中40岁左右发病最多。 李敖生前曾多次公开表示,自己只剩3年时间。那么, 脑肿瘤患者的预期寿命到底是多久呢?“李敖先生得的是脑 干恶性肿瘤,而脑干肿瘤确实是一种比较难对付的肿瘤。 临床表现症状检查发现后,大部分患者存活期不长。” 有些读者不禁疑问:脑瘤真有那么可怕吗?赵千山主 任表示,脑瘤分为良恶性,而脑干肿瘤仅仅是脑瘤中的一 种,它的发病率并不高,所以,大家不要过于恐慌。其实,颅 内肿瘤种类很多,临床上脑瘤许多是良性的,包括脑膜瘤、 垂体瘤以及神经鞘瘤等。良性肿瘤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肿 瘤发展大多很缓慢,且比较隐匿。有些患者可能一辈子都 不知道自己脑子里有个肿瘤,相当多的患者是因为其他原 因或在常规体检时发现问题。赵主任上周刚给一位功能区 脑肿瘤患者进行了开颅手术,术后CT肿瘤全切,病理结果 是良性。目前该患者恢复得很好,已经能下床行走,并正常 活动和进食。 还有一些是低度恶性的肿瘤,这些肿瘤患者经过手术 和术后综合治疗,很多也可以存活较长时间。赵主任说,上 个月还有一个5年前切除的脑内巨大肿瘤的患者来复查,当 时病理是低度恶性的,术后再经过一系列综合治疗,到现在 没有复发。 恶性肿瘤则以胶质瘤居多。胶质瘤分类繁多,最严重 的就是胶质母细胞瘤。预后和肿瘤恶性程度及采取的治疗 措施密切相关,短至几个月,长到几年都有。随着医疗技术 的革新、发展,恶性肿瘤患者带瘤的生存期明显延长,生活 质量明显提高。 脑瘤治疗效果如何? 很多人关心脑瘤能被治好吗?其实,不同脑瘤预后也 有巨大差异。“脑肿瘤的部位及性质,是治疗难易程度的重 要影响因素。”赵千山说,良性肿瘤一般都能治愈,低度恶性 肿瘤经过治疗后生存期也较长,而恶性肿瘤,且位于脑干等 特殊部位,治疗起来难度较大。 根据脑瘤的具体情况,脑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三种:手 术是脑瘤第一步必须的治疗手段,因为只有手术才能切除 肿瘤解除占位效应,同时能取到肿瘤细胞做病理化验分型 和免疫组化,才能了解到对下一步哪种治疗敏感有效。它 对于绝大多数脑瘤都是首选的治疗方式;第二,放疗是脑瘤 治疗的另一种常用方式,一般作为术后辅助或者无法手术 患者的选择;第三,也有一部分脑瘤会选择化疗。许多患者 发现脑瘤后,本来应该手术的,但因为惧怕手术,到处寻求 保守疗法,不但浪费了钱,更重要的是延误手术时期,让肿 瘤长到后期,从而导致手术风险变大,切除率降低。总之, 经过手术及术后系统治疗,多数效果不错,一些恶性肿瘤也 可以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头晕、头痛、乏力是常见症状 由于颅脑肿瘤的早期临床症状轻微,往往被患者忽视, 临床上经常见到误诊情况,或患者自己在家用止痛药物来 暂缓症状而贻误病情。到医院来就诊时,肿瘤已生长得很 大,给手术及术后的恢复带来麻烦。因此早期诊断早治疗 十分重要。 赵千山提醒,由于脑瘤的病因不明,所以也很难判断哪 些人是高危人群。脑瘤还是比较容易确诊的,目前头部CT 和磁共振检查是诊断脑瘤的主要手段,尤其是磁共振增强 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脑 组织、血管和神经的关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 患者都能从中获益。所以只要有头晕、头沉闷、头痛等不 适,可以及早来脑外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许多效果 还是不错的。 “头晕、头痛、乏力等都是颅脑肿瘤的常见症状,有以下 症状出现时可能是颅脑肿瘤的信号,应该到正规医院去做 检查了。”赵千山介绍,头痛:多为发作性、进行性加重的头 痛,清晨或睡眠为重,常因用力、喷嚏、咳嗽、低头等而加重, 坐位、站立姿势或呕吐后可暂时缓解或消失;呕吐:常出现 于剧烈头痛时,易在早上发生;视力障碍:主要为视乳头水 肿和视力减退;头昏头晕:头昏(体位失去平衡的感觉)、头 晕(天旋地转的感觉),以颅后窝肿瘤最常见;癫痫:约 30% 的脑肿瘤可出现癫痫。 年仅 15 岁 就得了 1 型糖尿病 小罗今年 23 岁,台山人,在广州 打工。8年前,她被当地医院确诊为 “1 型糖尿病”。 由于 1 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 疫性疾病,特点为胰岛素分泌绝对不 足,需要胰岛素终生替代治疗。每 天,罗姑娘都要注射 4 次胰岛素,但 由于没有对饮食进行严格控制,她的 血糖控制得并不理想,曾多次入院治 疗。 罗爸爸说,今年 2 月,女儿的左 眼看东西开始有些模糊,但一直没有 治疗。慢慢地,视力变得越来越差, 前段时间,看东西时总觉得眼前有黑 影飘动,且伴有畏光流泪,意识到情 况严重,就赶紧带女儿来医院就诊。 “当时,患者是被父亲搀扶着进 来的,眼神很茫然。”李永雄回忆道, 患者的左眼视力仅为0.05,这样的视 力,就是面对面都很难看清。眼底检 查见到大片增殖膜和血凝块,眼底结 构基本都看不清,已经是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的 5—6 期。 在这之前,罗姑娘的右眼因为患 有葡萄膜炎并继发性青光眼,眼球已 经萎缩,处于失明状态。 “考虑到患者还这么年轻,人生 的路还很长,必须马上控制血糖,进 行手术治疗,不然,今后左眼都会看 不到东西。”李永雄说,在征得患者及 其家属同意后,我们决定实施左眼微 创玻璃体切除手术,防止左眼病情继 续恶化。 近 4 小时手术 救了她的眼睛 当时罗姑娘的空腹血糖波动于 10.3mmol/L—22.1mmol/L,餐后两 小 时 血 糖 波 动 于 3.7mmol/L— 17.6mmol/L,而正常空腹血糖的范 围为 3.15—6.0mmol/L,餐后血糖 2 小时血糖<7.8mmol/L。为了控制血 糖的稳定,请内分泌科会诊后并给予 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治疗。 “待患者血糖稳定后,3月9日, 我们进行了围手术期的处理。”李永 雄说,先通过在左眼球内注射一种抗 VEGF药物,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 新生血管的生长,避免手术中大出血 的风险。 一切准备就绪后,3月19日进行 手术治疗,手术从早上 9:30 开始,到 中午 13:15 手术结束。在持续 3 个多 小时的时间里,李永雄和他的团队进 行了左眼玻璃体切除、黄斑增殖膜剥 离、全视网膜光凝和硅油填充术。 “由于患者已是糖尿病性视网膜 病变的晚期,增殖膜就像蜘蛛网一样 覆盖了整个眼球腔,很难剥离,一个 不小心,就会造成视网膜损伤出血, 要实现视网膜的复位就会更加困难, 手术难度大大增加。”李永雄说,因 此,显微镜下的每一步操作都要相当 小心,平常半个多小时就可完成的玻璃 体切除术,这次持续了近4个小时。 术后,罗姑娘情况稳定,左眼的 裸眼视力已达到0.1,看东西较之前 清楚很多。“眼睛的视网膜上面有很 多微血管,就像一条条电线,维持眼 睛所需的正常能供。若得了糖尿病, 又没有及时控制血糖,就会导致毛细 血管渗漏或者闭塞,引发这些‘电线’ 的异常,出现漏电甚至短路,最终导 致眼睛失明。”李永雄说,由于患者之 前的情况较严重,目前只能是争取在 保持现有视力的基础上,再慢慢提 高。术后,一定要定期复查,半年后, 还要再次手术把硅油取出。 患有糖尿病 一定要记得查查眼睛 据了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 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临床较 为常见,但如此年轻的病例,还是比 较少。 “很少人会把眼睛出问题和糖尿 病联系起来。”李永雄说,其实,很多 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眼部并发症,糖尿 病引起的眼病有干眼、斜视、白内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等。近几年, 在眼科首诊诊断出的糖尿病患者越 来越多,差不多有10%的首诊患者被 查出患有糖尿病,而这些病人之前都 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前几日,就有一位62岁的张先 生,因视力下降,以为是白内障所致, 就来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双眼视 力已从原来的1.0下降至0.4,眼底发 现大量微血管瘤和渗出物,黄斑水 肿。“问他有没有糖尿病,回答说没 有,但最后抽血检查确诊他患有糖尿 病 ,空 腹 血 糖 高 达 13mmol/L,餐 后 血糖高达 20mmol/L。”李永雄说,如 果发现有糖尿病,建议患者每半年去 眼科做一次检查,若突然出现视力下 降,视野模糊,视野范围缩小,看东西 有烟雾感、漂浮物增多,出现闪光感 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错过 最佳治疗时机。 他特别提醒,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变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治疗是否及时, 发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一旦视力明 显下降,甚至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 变,治疗难度便会大大增加,而且不 可逆,因此,要防止出现糖尿病性视 网膜病变,最佳方法就是控制血糖, 保持指标稳定。 江门日报讯 (记 者/邓 榕 讯员 曾冬怡) 过去,糖尿病一直被 视为“老年病”,然而,随着不良生活 方式的影响,糖尿病已经不再是老年 人的专利。 “近几年,糖尿病发病率呈低龄 化趋势,二三十岁就患上糖尿病的并 不少见。”江门市人民医院糖尿病科、 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赵凡说,除 了家族遗传外,最主要的原因与人们 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主要有6大因 素:吃得多,动得少;饮食不规律;饮 食过于精细;抽烟、喝酒;熬夜、精神 压力大;喜食含糖饮料。 由于糖尿病发病隐匿,许多患者 无任何症状,不进行常规体检很难早 期发现,因此,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 诊时可能已患病多年,延误了治疗, 导致很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出现。 对此,赵凡提醒,以下情况提示可能 为糖尿病,应及早就医: (1)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饮水量 增加、尿量增加、夜尿增多; (2)容易饥饿,饭量增加,但日渐 消瘦、体重下降; (3)肥胖者,食欲较以前明显增 加,或出现餐前低血糖表现(心慌、出 冷汗、饥饿感等); (4)反复出现皮肤脓疱或下肢溃 疡,不易治愈; (5)伤口不易愈合; (6)肺结核病人病情不易控制者; (7)反复发生肾盂肾炎及尿路感 染,不易治愈者; (8)年轻人患有白内障或牙周炎、 甚至牙齿松动脱落者; (9)妇女有巨大胎儿娩出史(新生 儿体重超过 4kg),反复流产或死胎 等异常生产史; (10)顽固性外阴瘙痒者。 此外,他还建议 40 岁以上、有糖 尿病家族史者应定期做健康体检,常 规查空腹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尿糖。 赵凡说,一旦确诊为糖尿病,也 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面对,持之以恒 按照医嘱坚持,坚持“三多一少”(多 监测、多运动、多学习,少贪食),控制 好血糖,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手术直播间”本周五与您相约 揭开手术室的神秘面纱,感受生命的力量 邹祎: 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 任、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 导师、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协会冠脉影像和功 能学会委员、江门市心血管病分会委员、江门 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从事临床工作近 20年,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擅长冠 心病介入治疗及疑难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 陈小林: 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 学博士、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南方 医科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指导导师、江门市名医、 江门市名医(心血管病防治与康复)工作室领衔人, 2014年获江门市“优秀中青年专家拔尖人才”荣誉 称号。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 的救治,擅长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介入诊疗。 冼伟进: 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 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师协会起 搏与电生理学会委员、心脏病器械辅助 治疗医师分会委员。从事心血管内科疾 病诊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 25 年,熟练掌 握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危重 病的诊治。 23 岁台山姑娘左眼几乎失明 罪魁祸首竟是糖尿病 专家简介 糖尿病症状隐匿 定期体检很重要 “之前看东西都看不清,像是隔了层大雾,现在清楚了很多,真的很感谢医生的精湛医术。”前日,在江门市人 民医院的眼科病房,经历了一场手术的小罗感慨地说道。 该院眼科主任李永雄说,近几年,在眼科首诊诊断出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一旦得了糖尿病,建议患者每 半年去眼科做一次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江门日报记者 邓榕 通讯员 曾冬怡 延伸阅读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Nov-2020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HEALTH 健康 A09 - dzb.jmrb.com:8080dzb.jmrb.com:8080/jmrb/page/21/2018-03-26/A09/3161521994554… · 那一开一合的感应门,给人带 来的是无尽的未知、紧张和恐惧,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邓榕 通讯员/吴敏红)一提起手术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寒而栗。那一开一合的感应门,给人带来的是无尽的未知、紧张和恐惧,是人们一生都不愿意踏足的地方,但手术室,又是一个承载着无数患者与家属期盼的地方,它是医护与病魔争分夺秒较量的“战场”,时刻坚守着对生命的希望。

手术室的大门,是一扇生命之门。门里到底是怎样的世界?即日起,本报与江门市人民医院推出

直播节目——“手术直播间”,用镜头和文字记录震撼人心的真实场景,为您揭开手术室的神秘面纱,带领大家感受生命的力量,领会生命的真谛。

本周五上午,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将为大家带来第一场手术直播——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据了解,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立于1985年,是江门市最早成立的心血管专科,也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和江门市临床重点专科。2012年,其被授予卒中一

级预防血压标准化管理项目示范基地。该科在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多种心血管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诊疗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五邑地区的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中发挥重大作用。

据悉,此次手术将由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冼伟进和邹祎操作,主讲嘉宾为该科主任陈小林。届时,陈小林将从专业的角度介绍和分析手术的重点、难点

和注意事项,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手术现场,敬请关注。

江门市人民医院医务科侯望平科长说,“手术直播间”可以说是

“互联网+”在医疗专业领域的一个落地应用,这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一种挑战,要有能力把专业领域的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通过互联网平台传递给基层医院和普罗大众,这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要有精湛的医术。它的推出,将更好地消除大家对手术室的恐惧,进一步增强医患沟通。

经济专题部主编 责编/范雪燕 美编/邓国一

2018年 3 月 26日 星期一A09健康HEALTHWeek

ly

《江门日报手机报》移动▶发短信GDRDXW到106580009定制热点新闻全媒体 V江门日报新闻微博江门日报微信公众号直播江门APP

李敖患脑瘤去世,引发广泛关注

大脑长肿瘤有得救吗?

3月18日,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因患脑干肿瘤而

辞世。此消息也引发人们对脑瘤的关注。一听到

脑瘤,相信很多人都会被吓傻。临床上,医生也遇

到过不少一听说脑瘤就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的患

者。脑瘤到底有多可怕?是不是一旦得了脑瘤,人

就没救了?记者为此采访了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颅

脑外科主任、主任医师赵千山。

江门日报记者 李银换

★医生名片

赵千山: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颅脑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省医学教育委员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省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省神经介入学会委员、省医学管理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等多个学会委员,对各种类型的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及合并多发伤的救治有丰富经验。擅长应用脑室镜、超声雾化刀、射频分子刀和显微镜等尖端设备,完成脑肿瘤的切除手术;对脑血管病领域颇有研究,是省卫生厅首批公布的神经介入专家,擅长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治疗和显微镜下脑肿瘤切除和动脉瘤夹闭等手术,如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脑血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

联系方式:江门市五邑中医院16号楼10楼,外二科医生办公室。

电话:3509635 3509636 3509633

脑瘤要早检查早治疗“相对其他肿瘤,脑瘤的发病率不多,但也不算少,但脑

干肿瘤就少了。”赵千山表示,肿瘤的发病机理很复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0—50岁居多,其中40岁左右发病最多。

李敖生前曾多次公开表示,自己只剩3年时间。那么,脑肿瘤患者的预期寿命到底是多久呢?“李敖先生得的是脑干恶性肿瘤,而脑干肿瘤确实是一种比较难对付的肿瘤。临床表现症状检查发现后,大部分患者存活期不长。”

有些读者不禁疑问:脑瘤真有那么可怕吗?赵千山主任表示,脑瘤分为良恶性,而脑干肿瘤仅仅是脑瘤中的一种,它的发病率并不高,所以,大家不要过于恐慌。其实,颅内肿瘤种类很多,临床上脑瘤许多是良性的,包括脑膜瘤、垂体瘤以及神经鞘瘤等。良性肿瘤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肿瘤发展大多很缓慢,且比较隐匿。有些患者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脑子里有个肿瘤,相当多的患者是因为其他原因或在常规体检时发现问题。赵主任上周刚给一位功能区脑肿瘤患者进行了开颅手术,术后CT肿瘤全切,病理结果是良性。目前该患者恢复得很好,已经能下床行走,并正常活动和进食。

还有一些是低度恶性的肿瘤,这些肿瘤患者经过手术和术后综合治疗,很多也可以存活较长时间。赵主任说,上个月还有一个5年前切除的脑内巨大肿瘤的患者来复查,当时病理是低度恶性的,术后再经过一系列综合治疗,到现在没有复发。

恶性肿瘤则以胶质瘤居多。胶质瘤分类繁多,最严重的就是胶质母细胞瘤。预后和肿瘤恶性程度及采取的治疗措施密切相关,短至几个月,长到几年都有。随着医疗技术的革新、发展,恶性肿瘤患者带瘤的生存期明显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脑瘤治疗效果如何?很多人关心脑瘤能被治好吗?其实,不同脑瘤预后也

有巨大差异。“脑肿瘤的部位及性质,是治疗难易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赵千山说,良性肿瘤一般都能治愈,低度恶性肿瘤经过治疗后生存期也较长,而恶性肿瘤,且位于脑干等特殊部位,治疗起来难度较大。

根据脑瘤的具体情况,脑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三种:手术是脑瘤第一步必须的治疗手段,因为只有手术才能切除肿瘤解除占位效应,同时能取到肿瘤细胞做病理化验分型和免疫组化,才能了解到对下一步哪种治疗敏感有效。它对于绝大多数脑瘤都是首选的治疗方式;第二,放疗是脑瘤治疗的另一种常用方式,一般作为术后辅助或者无法手术患者的选择;第三,也有一部分脑瘤会选择化疗。许多患者发现脑瘤后,本来应该手术的,但因为惧怕手术,到处寻求保守疗法,不但浪费了钱,更重要的是延误手术时期,让肿瘤长到后期,从而导致手术风险变大,切除率降低。总之,经过手术及术后系统治疗,多数效果不错,一些恶性肿瘤也可以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头晕、头痛、乏力是常见症状由于颅脑肿瘤的早期临床症状轻微,往往被患者忽视,

临床上经常见到误诊情况,或患者自己在家用止痛药物来暂缓症状而贻误病情。到医院来就诊时,肿瘤已生长得很大,给手术及术后的恢复带来麻烦。因此早期诊断早治疗十分重要。

赵千山提醒,由于脑瘤的病因不明,所以也很难判断哪些人是高危人群。脑瘤还是比较容易确诊的,目前头部CT和磁共振检查是诊断脑瘤的主要手段,尤其是磁共振增强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脑组织、血管和神经的关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从中获益。所以只要有头晕、头沉闷、头痛等不适,可以及早来脑外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许多效果还是不错的。

“头晕、头痛、乏力等都是颅脑肿瘤的常见症状,有以下症状出现时可能是颅脑肿瘤的信号,应该到正规医院去做检查了。”赵千山介绍,头痛:多为发作性、进行性加重的头痛,清晨或睡眠为重,常因用力、喷嚏、咳嗽、低头等而加重,坐位、站立姿势或呕吐后可暂时缓解或消失;呕吐:常出现于剧烈头痛时,易在早上发生;视力障碍:主要为视乳头水肿和视力减退;头昏头晕:头昏(体位失去平衡的感觉)、头晕(天旋地转的感觉),以颅后窝肿瘤最常见;癫痫:约30%的脑肿瘤可出现癫痫。

年仅15岁就得了1型糖尿病

小罗今年23岁,台山人,在广州打工。8年前,她被当地医院确诊为

“1型糖尿病”。由于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

疫性疾病,特点为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要胰岛素终生替代治疗。每天,罗姑娘都要注射4次胰岛素,但由于没有对饮食进行严格控制,她的血糖控制得并不理想,曾多次入院治疗。

罗爸爸说,今年2月,女儿的左眼看东西开始有些模糊,但一直没有治疗。慢慢地,视力变得越来越差,前段时间,看东西时总觉得眼前有黑影飘动,且伴有畏光流泪,意识到情况严重,就赶紧带女儿来医院就诊。

“当时,患者是被父亲搀扶着进来的,眼神很茫然。”李永雄回忆道,患者的左眼视力仅为0.05,这样的视力,就是面对面都很难看清。眼底检查见到大片增殖膜和血凝块,眼底结构基本都看不清,已经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5—6期。

在这之前,罗姑娘的右眼因为患有葡萄膜炎并继发性青光眼,眼球已经萎缩,处于失明状态。

“考虑到患者还这么年轻,人生

的路还很长,必须马上控制血糖,进行手术治疗,不然,今后左眼都会看不到东西。”李永雄说,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我们决定实施左眼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防止左眼病情继续恶化。

近4小时手术救了她的眼睛

当时罗姑娘的空腹血糖波动于10.3mmol/L—22.1mmol/L,餐后两小 时 血 糖 波 动 于 3.7mmol/L—17.6mmol/L,而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3.15—6.0mmol/L,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7.8mmol/L。为了控制血糖的稳定,请内分泌科会诊后并给予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治疗。

“待患者血糖稳定后,3月9日,我们进行了围手术期的处理。”李永雄说,先通过在左眼球内注射一种抗VEGF药物,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的生长,避免手术中大出血的风险。

一切准备就绪后,3月19日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从早上9:30开始,到中午13:15手术结束。在持续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李永雄和他的团队进行了左眼玻璃体切除、黄斑增殖膜剥离、全视网膜光凝和硅油填充术。

“由于患者已是糖尿病性视网膜

病变的晚期,增殖膜就像蜘蛛网一样覆盖了整个眼球腔,很难剥离,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视网膜损伤出血,要实现视网膜的复位就会更加困难,手术难度大大增加。”李永雄说,因此,显微镜下的每一步操作都要相当小心,平常半个多小时就可完成的玻璃体切除术,这次持续了近4个小时。

术后,罗姑娘情况稳定,左眼的裸眼视力已达到0.1,看东西较之前清楚很多。“眼睛的视网膜上面有很多微血管,就像一条条电线,维持眼睛所需的正常能供。若得了糖尿病,又没有及时控制血糖,就会导致毛细血管渗漏或者闭塞,引发这些‘电线’的异常,出现漏电甚至短路,最终导致眼睛失明。”李永雄说,由于患者之前的情况较严重,目前只能是争取在保持现有视力的基础上,再慢慢提高。术后,一定要定期复查,半年后,还要再次手术把硅油取出。

患有糖尿病一定要记得查查眼睛

据了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临床较为常见,但如此年轻的病例,还是比较少。

“很少人会把眼睛出问题和糖尿病联系起来。”李永雄说,其实,很多

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眼部并发症,糖尿病引起的眼病有干眼、斜视、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等。近几年,在眼科首诊诊断出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差不多有10%的首诊患者被查出患有糖尿病,而这些病人之前都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前几日,就有一位62岁的张先生,因视力下降,以为是白内障所致,就来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双眼视力已从原来的1.0下降至0.4,眼底发现大量微血管瘤和渗出物,黄斑水肿。“问他有没有糖尿病,回答说没有,但最后抽血检查确诊他患有糖尿病,空腹血糖高达13mmol/L,餐后血糖高达20mmol/L。”李永雄说,如果发现有糖尿病,建议患者每半年去眼科做一次检查,若突然出现视力下降,视野模糊,视野范围缩小,看东西有烟雾感、漂浮物增多,出现闪光感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他特别提醒,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治疗是否及时,发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一旦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治疗难度便会大大增加,而且不可逆,因此,要防止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佳方法就是控制血糖,保持指标稳定。

江门日报讯 (记者/邓榕 通讯员 曾冬怡)过去,糖尿病一直被视为“老年病”,然而,随着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糖尿病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近几年,糖尿病发病率呈低龄化趋势,二三十岁就患上糖尿病的并不少见。”江门市人民医院糖尿病科、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赵凡说,除了家族遗传外,最主要的原因与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主要有6大因素:吃得多,动得少;饮食不规律;饮

食过于精细;抽烟、喝酒;熬夜、精神压力大;喜食含糖饮料。

由于糖尿病发病隐匿,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不进行常规体检很难早期发现,因此,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可能已患病多年,延误了治疗,导致很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出现。对此,赵凡提醒,以下情况提示可能为糖尿病,应及早就医:

(1)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饮水量增加、尿量增加、夜尿增多;

(2)容易饥饿,饭量增加,但日渐

消瘦、体重下降;(3)肥胖者,食欲较以前明显增

加,或出现餐前低血糖表现(心慌、出冷汗、饥饿感等);

(4)反复出现皮肤脓疱或下肢溃疡,不易治愈;

(5)伤口不易愈合;(6)肺结核病人病情不易控制者;(7)反复发生肾盂肾炎及尿路感

染,不易治愈者;(8)年轻人患有白内障或牙周炎、

甚至牙齿松动脱落者;

(9)妇女有巨大胎儿娩出史(新生儿体重超过4kg),反复流产或死胎等异常生产史;

(10)顽固性外阴瘙痒者。此外,他还建议40岁以上、有糖

尿病家族史者应定期做健康体检,常规查空腹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尿糖。

赵凡说,一旦确诊为糖尿病,也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面对,持之以恒按照医嘱坚持,坚持“三多一少”(多监测、多运动、多学习,少贪食),控制好血糖,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手术直播间”本周五与您相约揭开手术室的神秘面纱,感受生命的力量

邹祎: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协会冠脉影像和功能学会委员、江门市心血管病分会委员、江门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从事临床工作近20 年,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及疑难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

陈小林: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学博士、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指导导师、江门市名医、江门市名医(心血管病防治与康复)工作室领衔人,2014年获江门市“优秀中青年专家拔尖人才”荣誉称号。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擅长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介入诊疗。

冼伟进: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师协会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委员、心脏病器械辅助治疗医师分会委员。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25年,熟练掌握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危重病的诊治。

23岁台山姑娘左眼几乎失明罪魁祸首竟是糖尿病

专家简介

糖尿病症状隐匿 定期体检很重要

“之前看东西都看不清,像是隔了层大雾,现在清楚了很多,真的很感谢医生的精湛医术。”前日,在江门市人民医院的眼科病房,经历了一场手术的小罗感慨地说道。

该院眼科主任李永雄说,近几年,在眼科首诊诊断出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一旦得了糖尿病,建议患者每半年去眼科做一次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江门日报记者 邓榕 通讯员 曾冬怡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