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24
二零一二年八月一日 第四期 二零一二年八月一日 第四期 二零一二年八月一日 第四期 夫子通訊 大夫子專欄 分享會 生命教育組 -

Upload: yu-ho-william-cheung

Post on 01-Mar-2016

2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TRANSCRIPT

Page 1: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二零一二年八月一日 第四期二零一二年八月一日 第四期二零一二年八月一日 第四期 夫子通訊

中式浪漫

大夫子專欄

我們的任務 分享會

夫子義工團

生命教育組

中華文化的生命教育-生生大德

Page 2: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2

目錄

專題

中式的浪漫愛情 3

小夫子的話:

古人看著天上繁星,遊思在浪漫與靈感間,看到兩棵星只在一年相遇一次,就想像出牛郎織女

的故事,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天帝外孫女與牽牛郎在凡間相戀,後被天帝阻撓,王母劃

出銀河分隔二人,鵲鳥感於二人真愛,在每年農曆7月7日,口尾相銜築起一座鵲橋,是故織

女牽牛夜相見,在銀河短聚。

如此凄美動人,相思之苦,引發無數詩人行文抒發。如秦少游「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

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鵲橋仙〉情意之深,實挖人肺腑。現今社會已

難有阻隔,就算分隔海洋也能以網上及視像電話溝通傳情,相聚機會勝古無數,但情侶間的情

卻常不復古人,這是很需要深思的。

小夫子認為,七夕除了是一個情侶約會的例行日子,還可以從牛郎織女的故事中,重新發掘情

愛的珍貴與意念。試試和重要的人,在夜幕底下臥看牽牛織女星,細看天街繁星的浪漫,細品

甜蜜的回憶,細思人情。

文教統籌委 夫子義工團 6

分享會 不輕率不畏難 7

生命教育組 中華文化的生命教育-生生大德 9

小百科 唐代飛錢?敲竹槓?本命年戴紅? 17

文化活動預告 19

大夫子專欄 我們的任務-價值智慧的復興 11

特約專欄 文化創意產業 13

蓮馨慧果-文以載道 16

夫子媽媽專欄 媽媽的開步 15

Page 3: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3

中式浪漫愛情

浪 漫就是不落俗套這是以前聽

李天命所提的簡化定義,傻

氣事一個人做似白痴,兩個人做卻

很浪漫,在沙灘坐等天明,在沙上

亂玩亂畫,都可以成為兩個人最浪

漫的事情,尤其人在異地,不理未

來,只著眼在兩個人的天與地,都

是浪漫至極。一提到浪漫,一部部

西方電影即在腦中放映,Rome Holi-

day 到 Love Actually,即使來到那些

年的台灣,其實還是西方浪漫的一

種台式延續。

兩個人的浪漫,彷彿只能在重

視個人的西方社會出現,愛情故事

一來到中國,好像完全變樣了,看

看無線的肥皂劇,兩人的愛情總要

和兩邊家庭千絲萬縷,浪漫不起來

之餘,愛情變成無比沈重。中國人

談情與愛都在人倫之上講,不在情

感上論情,而在人際關係中論情,

如父子情,兄弟情等。所以古代文

獻從沒有愛情二字,而只在夫妻關

係上論情,而夫妻關係重點在合二

性之好,擴充家族架構,延續種族

香燈,夫妻間的感情只是可有可

無。加上女主內的社會功能,古代

盲婚啞嫁實在正常,女方只需持家

有道及作為繁殖機器即可,男方要

尋找愛情,只有外出尋花問柳,是

故中國的愛情大都在歡場發生,而

有所謂青樓文學的出現,裡頭並非

一路向西式的肉體墮落,而卻是談

文論詩,由酒杯到琴棋書畫,浪漫

談情。

梁山伯與祝英台

詩文是古中國唯一會記載浪漫

的地方,古已有言:有美人兮,見之

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求凰。

琴歌)。文學最出名的當然是梁山伯與

專題

中式的浪漫愛情 編委編委編委 江祈穎江祈穎江祈穎

Page 4: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4

祝英台,這作品歷來被認為是羅密歐

與朱麗葉的東方版,兩者都是以死亡

告終的愛情故事,但其中結局就足以

表現中西文化之不同:羅朱兩人極

力反抗家庭,最終透過殉情,表現死

亡一刻的激情浪漫,完全是一種對愛

情的自主;梁祝則沒有私奔與反叛,

默默承受啞嫁的社會規範,最終亦病

故鬱死,把愛情放於禮教之後,處處

是反高潮,拍成西方電影可說毫不浪

漫,及後人加上化蝶情節,才表現出

一種來生再續情緣的盼望。並不因一

時激情甚至悲劇而浪漫,梁祝中可看

出中國式浪漫愛的三種元素,一是長

相思,二是風流蘊藉,三是緣份。

長相思兮長相憶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

有,是西方最浪漫的一剎那,而秦觀

的“兩情若是

久長時,又豈

在 朝 朝 暮 暮

(鵲橋仙)"則

把西方倒轉過

來,重視雙方

的恆久愛情。

這種長久的愛

情不在於剎那

的激情,而如

晏殊所言“天

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玉樓

春)",化為情人間互相關懷思念的感

情,中間需要認定對方的重要,為一

生所愛堅貞不移,甚至超越生死,蘇

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

忘(江城子)"就生死一別十年依然不

變。但如西方激情背後是痛苦,相思

之情亦是苦多樂少,如此困擾無數詩

人,豁達如李白者也言“天長路遠魂

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

心肝(長相思二首其一)"但就在這種

痛苦無奈間,中國式的相思也可以與

西方浪漫互通,如李商隱“此情可待

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錦瑟)",感

情的悲痛,成為中國最浪漫的詩句。

恩愛兩不疑

但如果長相思引起悲劇性的浪

漫還是太西方,風流蘊藉的愛情就完

全是西式浪漫的對反。文學詩句多重

情感表達,而一落實到實際的夫妻生

活中,即表現為風流蘊藉,與西式浪

漫需要轟烈與痴狂不同,蘊藉之情不

重情緒起伏,

反是種含蓄恬

淡的情感,而

風流表現一種

嚮往清逸的精

神,追求自由

與藝術品味的

生活。清人沈

復以《浮生六

記》記下了他

與妻子雲娘的

生活點滴,傳

頌為中國夫妻生活的理想範本。婚事

雖依然是父母之命,愛情在婚後慢慢

培養,夫妻敬之以禮卻不拘於禮,共

專題

Page 5: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5

同談文論詩,欣賞園林花鳥,一同追

求高尚的藝術美感。始終保持清逸不

俗, 抱持著的就是對彼此的恩情,而

超脫生活中的苦難,兩人一起淡若逍

遙地過活,找尋生活樂趣之餘,恩愛

萬千,自然而然形成一種浪漫的感

覺,即如範成大所題“願我如星君如

月,夜夜流光相皎潔(車遙遙篇)"。

有緣千里能相會

然而回到兩人如何相遇及戀上,

西方有維納斯與丘比特,把愛神之箭

亂射人眾,愛侶可以全無理由地戀

上,越無因由,越覺浪漫,中國卻十

分 重 視 緣

份。緣源自

佛教因果業

報的想法,

不需有善惡

邏輯因果,

今天你有二

路選一走,

卻會引發兩

段全然不同

的人生,但

你本不知兩

路的後果,業力無常,不需人的決定

而有所因由。但來到中國,即為緣份

加入道德元素,千世修來同船渡,姻

緣濟會是人前世今生生來的果,兩人

能在人海中遇上已是天大機緣。月老

亦因人們的努力而為人結上紅線,如

此才有緣份的出現,緣在天意,份在

人為,故中國人重視努力卻不強求,

所謂重人事而聽天命即在此意。李天

命即在現代為緣份題上最浪漫的演

繹:認定一人與我有緣份,即使遇上

其他條件更好的,但依然不戀新見,

因他/她與我沒有緣份;反之,當與戀

人心相分離,即認定一人與我緣份已

盡,不貪戀過去,但此人與我某年歲

月有過緣份,卻恆常不變,所以即學

會佛家的放下:隨緣不貪,能捨能

忘。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愛情故事沒

提及,即是牛郎與織女,這對愛侶每

年只能相見一次,是一種淒美苦痛的

浪漫,還是一種淡淡然的相思浪漫?

這交由大家細想,不論如何,希望大

家能帶著中式情懷,感受將要來臨最

浪漫的七夕佳節。

延伸閱讀

1.馮夢龍:情史類略

堪稱中國愛情的百科全書,探索愛情間的現象與情感,共分二十四類,其中有故事,有哲理,亦有情感表達,如果你嘗試過在莎翁著作中尋覓愛情,那你一定都想尋覓一下東方口味。

2.唐君毅:致廷光書

“人生的目的在於內在的精神自我的擴大,實現那宇宙的大精神,男女之愛就是擴大內在精神自我的其中一條路。"黃子華無奈讀出這段”笑話”,世人一笑置之,殊不知其中實有真理,正出自致廷光書,即唐生寫給他妻子的書信,其中由生活點滴,思想看法以致哲學交流,可說是現代風流蘊藉之情的表現。

3.唐君毅:愛情的福音

傳說是唐生自著自譯,作為大儒者對愛情會有何看法?他借克爾羅斯基之口細細道出,全部形上道德之精神,在現世社會未免過份傳統,但卻可一窺形上之愛情的世界之偉大。

4.李天命:殺悶思維

有說李天命是華語世界最潮哲人,卻把愛情比作宗教,重視緣份與真心,而在這書中他唸出浪漫禪,一如大隻佬脫下塵世種種牽累,有趣譏諷卻瀟灑超脫,最後發現原來禪理解脫可以相當浪漫。

專題

Page 6: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6

文教統籌委

中 國 文 化 源 遠 流 長 , 而 當

中"家"包含着的意義就是愛、

温暖、包容、支持和信任,家庭對小朋

友的個人修養亦有深遠影響,很多中

國傳統價值觀和待人接物的態度都是

小朋友自小從家庭生活中慢慢學習得

來。

今年三月,夫子義工團在賽馬會

海怡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鴨脷洲分處

舉辦一連四節以慈孝為主題的成長小

組,約有十多名小學生參加。其中第三

節是一個以慈孝和家庭為題的T恤設

計活動,當日小朋友知道可以親手設

計一件關於自己家庭的T恤後,每位

小朋友都非常雀躍! 原定安排先在紙

上設計好圖案才動筆,但他們接過T

恤 和 顏 色 筆

後,就急不及

待 地 製 作 他

們 的 精 心 傑

作了。T 恤上

有 各 式 各 樣

的圖案,包括

小 朋 友 自 己

和家人一起、

滿 佈 心 型 的

圖 案 和 代

表 " 家 " 的 小

屋。從他們所使用的鮮豔奪目的色彩,

可感受到他們的家庭生活是充滿歡樂

和溫暖,其

中 有 一 位

小朋友的 T

恤 更 出 現

一 道 彩

虹!

不 論 從 他

們 設 計 的

T恤上 ,或

是 由 他 們

自 然 流 露

的 歡 欣 笑 臉 上 , 都 可 以 看

到"家"(Family) 在小朋友的心目中是

充滿了「愛」。在家庭中,孩子學習到

「 父 慈 子

孝」、「長幼

有序」、「首

孝 弟 , 次 謹

信」等中國傳

統價值觀,長

大 後 各 自 成

家立室,必定

能 將 中 國 文

化 的 精 粹 代

代相傳。

夫子義工團 夫子義工團團長夫子義工團團長夫子義工團團長 董富賢董富賢董富賢

Page 7: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7

分享會

不輕率不畏難 編委編委編委 朱燕翎朱燕翎朱燕翎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無輕略。——弟子規

弟 子規有雲:“事勿忙,忙多錯,

勿畏難,無輕略。”,意指做事

不要匆忙,匆忙就易出錯,做事既不要

怕困難而猶豫退縮,也不要輕率隨便

而敷衍了事。簡而言之,便是不要輕

率,更不要畏難。歷代以來,不少能人

志士都對此有所闡述。《學記》裡便概

括了學者四方面的“失”:“多”

“寡”“易”“止”。其中“易”即浮

躁輕率,“止”即畏難而止,這兩者都

是做學問以及為人處世的大忌。

勿輕率,勿畏難,這實在是古往今

來共通的命題。

所謂不輕率,弟子規中的前半句

真真再合適不過——“事勿忙,忙多

錯”。而其中“忙”之一字,著實意味

深長——觀其形,左“心”右“亡”,

心既已死亡,做事又如何能夠不出錯

呢!平日裡,忙中出錯的遺憾,想來每

個人都有所體會。明代呂近溪著家訓

《小兒語》,其中亦有雲:“一切言

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

先賢們的遵遵教誨猶在耳邊,我們何

不停下匆忙的腳步來,細看路邊風

景?

然而“忙”還有另外一層意思,聽

其音,忙與盲同音,可見做事一旦輕率

匆忙,便容易被蒙住了心腸,不能明辨

是非利害。許多人以為,無論什麼事先

做了再說,可是一旦出了錯,縱然亡羊

補牢,造成的損失已然無法彌補,更別

提那些一招錯而滿盤輸的憾事了。昔

日 有 劉 備

為 一 時 意

氣 與 吳 國

開戰,戰敗

後 蜀 國 元

氣大傷,縱

有 諸 葛 孔

明 六 出 祁

山 亦 無 法

彌 補 ; 拿

破 崙 橫 掃

歐洲,只敗

了 滑 鐵 盧

這一次,可

偏 偏 就 這

一次失敗,

便 讓 他 終

生飲恨。做

事之前,我

們 不 妨 緩

緩而來,細細推敲這件事該不該做,該

Page 8: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8

怎麼做,然後再付諸於行動,那樣便不

至於事後歎息後悔了。

所謂勿輕率,不僅僅是行動上的

深思熟慮,更是指心境上的平和。唯有

如此,我們才能察覺到許多不易察覺

的細節,體會到“不輕率”的好處來。

當深思熟慮之後決定了某件事,

便不要因為困難半途而廢。我上小學

時便常常聽我們的名譽校長潘多女

士——中國第一位登頂珠穆朗瑪峰的

女 性 —

— 說 起

一 句 話

“ 苦 字

面 前 不

搖頭,難

字 面 前

不低頭”,她將這戲稱為“攀登精神”。

話雖淳樸,卻令我記憶至今。人生處

世,可不正如在攀登一座座高峰,倘若

畏難退縮,便永遠無法登上山頂,一覽

眾山小。

“Don't let someone tell you can't do

something!”愛極了 Chris Gardner 在

《當幸福來敲門》中的這句臺詞,秉持

著這樣不畏難的信念,又有什麼事是

做不成的呢?正如 Chris Gardner 歷盡

艱辛終於拿到 offer,收穫事業上的成

功,我們也一定能夠達到我們心中的

目標,心中的頂峰。

然而,不畏難就一定能達成目標

了嗎?是不是只要日夜苦讀就能拿高

分,是不是只需要勤懇工作就能得老

闆青眼呢?也不儘然。不畏難的同時,

更要做到“不輕略”。戰略上藐視敵

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正是這個道理。

譬如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是不畏難,可惜你若沒有武松那樣打

虎的本領,也只能含恨而終了。不怕困

難並不是成功的保證,積極提升自身

能力才是正理。

用不輕率不畏難的態度來面對人

生,何愁不能收穫快樂與成功?走筆

至此,以清代學者呂新吾的一句話做

結尾剛好——“事到手且莫急,便要

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

行。”

分享會

Page 9: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9

生 命教育一詞出自西方,最初之

理念,只談及物質性生命之生

滅,用較強之生物生存角度加以演

述,在人則加入生死之學問,防止濫

用藥物和暴力之漫延,英文用 Life

Education,其後一直發展成為整全生

命教育,包含自身成長及社群關係,

心理學和價值內涵,才增補心靈哲學

及天地環保等全面學科,配合生命學

習之實踐,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首

先展現,英文則用 Holistic Life Educa-

tion 或 The Holistic Curriculum。這種形

式之發展,是西方文化外在觀察式之

逐步建構,有客觀性和數據量化之記

錄,卻忽略人性主體參與和全面整體

之宇宙宏觀。

中華文化在約五千年前(由皇帝

至 1948 年,共 4678 年)(1)啟蒙,

軒轅皇帝成為中華部落盟主後,社會

安定繁榮,已有突破性之成就,人民

生活上有飛躍之改善,造文字、制舟

車、建房屋、養蠶織布及醫藥等,「中

華」一詞,在本文是形容大中原為主

軸之多元文化地域。有文字作為載體

後,思想訊息能夠交流,黃帝定立

「德」「刑」思想,作為管治部族之

原則,以道德發揮教育傳遞思想之工

作,今人依據考古文獻,編輯成《黃

帝四經》(2),教育人民善德思想,

以至法律刑事之懲罰,當然包括個人

之修身養性哲理,整體來說,已經有

宇宙觀和人生觀一體化之「道」學哲

思,而且逐漸成為各派哲學之主體,

道脈成為中華民族共有之核心蘊涵

思想。

至三千年前左右(皇帝紀年後

1875 年),周朝(公)制禮作樂,放

棄商代之求神敬鬼觀念,避免人格神

化之宗教膨脹,要用禮樂教化群眾,

令整個社會文明提昇及邁向和諧,這

種人文為本之原則,根據生命和人性

之發展,制定一套非常恰當之教育系

統,對整體社會產生積極而實際之建

設作用,令周朝得以延綿八百餘年

(西周東周共 867 年),文化璨爛綻

放。這種形式之持續發展,是中華文

化內觀心性之自身體驗,作為全民共

同參與,人生成長之外在道德完成,

禮樂在道脈系統裡是行為指引,心性

由內至外開展,受到孔子之讚賞。其

中微觀天地人類生命一體之交流互

動,有透澈之體證,更有成德之大道,

正是中華文化歷久常新之特式,也符

合現代生命教育,整體全人身心發展

生命教育組

中華文化的生命教育-

生生大德 夫子會副主席夫子會副主席夫子會副主席 潘樹仁潘樹仁潘樹仁

Page 10: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10

之目標。與《周易》所提出之「天地

之大德曰生。」讓人類之生命盡情彰

顯在道德之行為上,完全吻合。

孔子說春秋末年已經「禮壞樂

崩」,《史記》寫出三十宗弒君之歷

史,自此很少人提出應用禮樂教化之

問題,本文重新檢視其教育之優秀內

涵,是一種踐履式之論述,有多年實

踐工作計劃之依據,能否令現代化之

生命教育,在中華文化之土壤裡,令

中華文化重光,中西文化融匯,生命

教育獲得雙重光輝,禮樂精神受到重

視,正如明珠出土光耀上下,教育能

力壯大,且看來者之繼續研究和努

力。

註:

1.趙国鼎編著《黃帝甲子紀年錄》,第 1 頁<目錄>,[本文之紀年,將以此書為據,以便有一致性之計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年 9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ISBN 7-215-05290-7。

2.陳鼓應註譯《黃帝四經今注今譯》,<君正>第三:「一年從其俗,二年用其德,三年而民有得。四年而發號令,五年而以刑正,六年而民畏敬,七年而可以征。」第 53頁,商務印書館出版,2007 年 6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ISBN 7-100-05007-3。

生命教育組

Page 11: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11

夫 子通訊的出版開啟了夫子會

推廣中華文化價值智慧新的

文字平台、電子平台、媒體平台、溝

通平台、申展平台,更可以有圖片、

影片、連網,聲影同步,無限擴展,

將來更可與接收者往來互動!俾推

廣中華文化工作者,可以此向更多的

關心的朋友推廣和介紹,跑到年青

人,以至其他人的電腦裡、電子手帳

裡、手機裡、眼裡和心裡。這是一個

開始,期望接引聯系更多同道人,壯

大隊伍,實在使人振奮!

查推廣中華文化價值智慧有很

多角度、有很多方法、有很多重點和

吸引人的方面!其中,『大夫子專欄』

的設置就是要集中處理復興中華文

化的重要理論問題,回應疑問,對挑

戰和質詢提供答覆,特別在構築復興

中華文化載體、培育新一代中華文化

精英青年人才的方面,探索、建設、

推廣、踐行【復興中華文化價值智慧

之道】。

夫子强調『智仁勇』,將『智』

放在前,作為『三達德』的先決條件

之一!知道理論的構築和建設是如

何重要,也絕不是枯燥無價值的,實

質上,只有有理論根據、有方向指導、

有理性知性感性認識基礎的中華文

化價值智慧的推廣,載體的建設方更

能可大可久,生生不息,有良好自我

調整復修的治理機制,能回應現代的

挑戰和需求,俾形而上的道,與形而

下急變的現實世界作更好結合。

五千年來,中華文化經歷了三次

大的摧折,第一次是春秋戰國的社會

劇變、第二次是東漢三國時的人口危

機引發不可收拾的社會衰敗!但是,

都還及不上最近是次的毀滅性,和華

文化連根拔起的危機!這即是第三

次,自 160 年前清道光起始的太平天

國軍,焚毀一切宗廟和中華文化載

體,到 90 年打倒夫子,特別 40 年前,

即到上世紀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中的

文化大革命,中華文化可說是被連根

大夫子專欄

我們的任務-

中華文化價值智慧的復興 夫子會主席夫子會主席夫子會主席 李太基李太基李太基

Page 12: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12

大夫子專欄

拔起,不單社會架構、文化載體遭毁

滅,價值和觀念更全面被否定,是中

華文化陷落中最黑暗而最災難的高

潮。

而近三十多年,中國經濟發展雖

然神速,但社會風氣敗壞,缺乏價值

道德,這實與中華文化遭毁滅而不生

作用有關。 我們這一兩代人如不再

重視和復興中華文化價值智慧,我們

的下一代可能再看不到了;實質上,

面對嚴竣挑戰的還有周邊的“諸華

文化”,即朝鮮、越南、南洋等等,

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折,台灣、日本可

說唯一能守緊自己文化的諸華國家

和地區。故此,我們的任務 -- 就是:

聯動起來,中復興華文化價值智慧!

所以『大夫子專欄』希望日後和

大家一起,探索、建設、推廣、踐行

【復興中華文化價值智慧之道】。發

掘諸華文化精深之處,結合現代學術

和每位朋友自我的崗位上,實踐在以

下不同範疇,如:教育、社會服務、

學術、文化價值推廣、媒體、經濟金

融等,希望為自己和未來青年領袖能

指出需完成達到的目標,並進一步力

爭培育及/或自我要求成為熱心推廣

的教育家、社會服務家、學術大師學

者、文化價值倡導推廣家、媒體領袖、

經濟金融領袖等等!在力所能及下,

通過金錢捐獻或成立慈善或價值推

廣信託基金,資助各項推動推廣夫子

會和中華文化的活動,再全面實踐

『仁』和『勇』!

Page 13: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13

在 6 月底,我參加了香港中華文

化發展聯合會的「文創產業在

台灣」交流考察團,和一班活潑開朗、

謙和有禮的青年文化大使,走訪了多

個博物館、文創機構、中華文化總會和

香港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整體而

言,台灣的風貌和民生,反映出孫中山

先生對治理中華民國的理想;博物館

的豐富文物,讓人不

禁 讚 嘆 中 華 文 化 之

博 大 精 深 ; 當 代 的

藝 術 普 及 和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 也 充 滿 動

力,令人欣羨。在短

短五天的行程,我思

索了好些課題,也觀

察到幾點台灣特色。

政權與社會變遷、文化再塑造

台灣曾受荷蘭、西班牙和日本的

殖民統治,且近年的新移民亦帶來東

南亞文化的影響,但是她別具中華民

族及本土特色。1949 年,中華民國政

府撤至台灣,她的人民時常反思其身

份、角色。1966 - 1967 年,民間組織

和政府合力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保護中華文化,重整傳統倫理道德,穩

固民主思想與制度。1981 年,台灣成

立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建會),制定國家

文化政策,營造環境,推行文化活動。

1987 年,台灣解除長達 38 年的戒嚴時

期後,言論、出版自由獲保障,並在國

內外不同因素牽動下,多元文化思維

逐漸興起。2000 年後,文建會訂立主

題,促進「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用

品牌形象塑造當代台灣。自古至今,台

灣人不斷重塑文化,

發 展 出 其 獨 特 的 氛

圍 - 揉合 儒家 漢

族、歐美、日本、東

南亞、本土和原住民

所形成的文化,呈現

出 「 傳 統 與 現 代 交

織」、「東方與西方

融合」的面貌。

教育政策、人民素養

因政治因素,台灣推行以中華文

化為本位的教育政策,在日常教學中

大力灌輸傳統文化。在旅途中,我看到

很多中、小學的正門口也掛上中國傳

統格言牌匾,就如台北市立建國高級

中學,除了全台學校共同校訓「禮、義、

廉、恥」外,還以「勤、樸、誠、勇」

作為其校訓,竭盡所能推行性情、品格

教育。雖然台灣也有不少富爭議性的

文化創意產業-

台灣特色 夫子會總幹事夫子會總幹事夫子會總幹事 徐鍾冰心徐鍾冰心徐鍾冰心

特約專欄

Page 14: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14

教育問題,但是受美國影響,其兼顧普

及和多元教育政策不斷提升國人的教

育水平。再者,近年來台灣的「重塑形

象工程」已從政府轉由民間團體牽頭,

而且開放的媒體更扮演向民眾灌輸新

觀念的宣導角色。經過幾十年的努力,

台灣已培育出新世代的公民素質。台

北市的捷運便是個好例子;車站內井

然有序,車廂的乘客有禮守規,反映出

台北人的素質文明。

文創政策、文化立國

自 2002 年起,台灣政府積極發展

文 化 創 意 產

業。台灣行政

院 的 《 挑 戰

2008 :國家

重 點 發 展 計

劃》更銳意把

台 灣 建 設 為

華 人 世 界 文

化創意產業的領導者。從馬英九總統

立志要當「文化總統」,希望以「軟實

力」帶領經

濟前進,實

踐「文化立

國」,並於今

年 5 月 20日設立文化

局便可見一

斑。很可惜,

雖然台灣致

力去部署,也取得可觀成績,但其文化

創意產業仍未能成為大中華區的龍頭

大哥。據我觀察,這可能源於三個因

素:(一)、文化創意產業雖頗受關注,

但仍未達至高效的產業化模式;(二)、

產業未能在社會彰顯人文三品:品

格、品質、品味,以帶動新一輪文化文

明;(三)、中國大陸長三角城市競爭力

強勁。因此,台灣仍需努力促進兩岸四

地更多的交流,讓其文化創意產業大

步走出去。在這方面,台灣起步較早、

經驗豐富,若能結合大中華區的綜合

實力,可促進中華民族走向復興,體現

文化興國。

反思

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已成功整合

智慧與文化魅力,結合創意,應用於產

品發展和生活素質與美學中,煥發商

機和製造就業機會,促成經濟成長。我

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是一個活躍和互

動的歷程,需要時間來開拓、測試、累

積經驗,也需要文化人、創作人、行政

人員和投資者等跨界別合作,甚至跨

國完成。我相信台灣人民的高層次教

育水平、人文素養及其文化氛圍皆有

利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值得香港借鏡。

另一方面,從數據顯示,香港的文化創

意產業經濟效益也不錯。我想這是業

界人士努力發揮創業精神所至。今天,

香港面對華人地區的競爭,我期望即

將成立的香港文化局及相關部門能迅

速制訂政策、提供資助和支援,使香港

的文化創意產業能更上層樓,為大中

華爭光,為年青的一代建設美好家園。

特約專欄

Page 15: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15

人 生有很多階段,轉眼間,我從大

學畢業,踏入社會工作,為自己

的事業努力,跟大學相識的男朋友,組

織家庭,生了兩個女兒,而現在兩個女

兒已羽翼漸豐,將開始她們自己的繽

紛人生。

做媽媽,是非常開心的事,也是令

生命成長、令生命更

圓熟的事。子女純真

的面孔、對媽媽的依

賴,激發了我的愛

心,也驅使我去思

考,如何盡做母親的

責任,如何培養子女

成材等。「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伴著女

兒們一路走來,也希

望其他人的孩子能

夠健康成長,年青人

都找到踏實的人生

路。

中國人向來重

視「家」,而中華文化離不開「慈」與

「孝」,兩者都是媽媽做的和有關的;

在我心中,媽媽也是最親、最溫馨的,

特別中國古往今來的人物,很多都有

很了不起的媽媽,例如孔夫子母親顏

徵在、在岳飛背上刺字的岳母等。我和

她們相差很遠,不過,我看到中華文化

中和傳統的媽媽總是在教養下一代的

最前線,負擔起承傳的重責。

「夫子會」提倡建立溫馨而互助

互信的家、建立和諧歡樂而重視家教

和傳統的家、建立智慧分享而能不斷

學習的家、建立達己達人而關心社會

的家、建立推廣中華

文化價值智慧的家。

我想雖然我都未能

做到,也許可以從自

己失敗及成功的經

驗,尋找一些體會與

大家分享!

我希望在「夫子媽媽

專欄」闡發三個重

點:第一,與大家分

享教育孩子、與子女

相處之道,及『家』

的 各 種 喜 樂 和 問

題;第二,從關心年

青人的角度出發,試

試以「老媽」的角度給予啟發;第三,

從夫子媽媽的觀點角度,與會員一起

探索,推廣中華文化價值智慧。希望會

員及朋友多給我意見和支持。

夫子媽媽專欄

媽媽的開步 文教統籌委副主席文教統籌委副主席文教統籌委副主席 胡詠琴胡詠琴胡詠琴

Page 16: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16

特約專欄

文 以載道這句成語出自宋代周敦

頤《通書.文辭》:「文所以載

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況虛

車乎。」文字文章之用途,就是盛載著

道理。什麼是文?其實「文」這個字,

原意是紋身,初民繪畫圖形符號,除了

記錄或表達思想外,部份成為族群部

落之標緻,所以紋在身上,有共同認許

之光榮感,也有團結

一致之作用,因為對

抗外族侵略時,身上

有相同紋身之人,就

是兄弟,其他就是敵

人。由圖畫簡約成符

號,再由符號歸納成

統一之文字,這個時

間要經過漫長之歲月,要很多代人之

智慧積累,有了象形之單一文字後,中

華民族之先祖,非常巧妙地將很多單

一字歸類,然後用簡單之線條,藝術化

地設計成部首,繼而用拼圖之方法配

合聲音,創造無窮之單字,組合配成兩

字或以上之詞語,從字到詞語,短句到

段落章節,最後成為一篇文章,就是載

荷著天地之圖形和思想感情,傳遞予

他人和流傳久遠。其中最重要是蘊藏

著圖畫形象,這是人類共通之符號,共

同之感覺形態,所以全世界之人類祖

先,都是應用象形文字開啟著文明之

路,只有漢字轉向線條藝術,才得以保

留這種自然思維。

「道」究竟是指什麼?最簡單之

答案是「道理」,其實「道」這個字包

含之意義甚廣,是中華文化之重點源

頭,含有:宇宙真理、宇宙本體、一切

真諦、宇宙之規範、宇宙之正常活動、

創生所有事物、一切事物之根源等等

無限意義,所以道德

經講:「道可道,非常

道。」說明「道」可以

講,但不是平常地講,

很 難 用 言 語 講 得 清

楚。在此,只好用簡單

之 言 詞 說 明 部 份 意

義,「道」是宇宙真理

智慧,我們講道理,就是講真實之智

慧,智慧因應當前事件而作出解決策

略,所以智慧之顯示有所不同,但其核

心則是一致不變之原理道理。因此自

古以來,世人追尋修道悟道,期盼有得

道得大智慧,既可以為自己解決煩惱,

更可以幫助他人解除苦困,利人利己,

可知「道」非常珍貴。

近有一書《文字創意學.廿字漫

語》,作者用甲骨及圖像文字,解構造

字時之文化哲理內涵,試圖破開文以

載道之深層智慧。

蓮馨慧果-文以載道 芙蓉散人芙蓉散人芙蓉散人

Page 17: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17

唐代飛錢 編委編委編委 張經緯張經緯張經緯

“飛錢”雖然不會飛,但是這個名

稱非常生動形象,因為這個“錢”不需

攜帶就可從一地到另一地。“飛錢”是

中國早期的匯兌業務形式,又叫做

“便換”,它最早出現在唐憲宗元和初

年。

唐代的經濟繁榮,尤其是商業興

盛,除了國內南北方的商業交流日益

增加,對外貿易也日漸增多。商人們先

在京城把錢交給諸軍、諸使、富家或諸

道進奏院,開具一張憑証,上面記載著

地方和錢幣的數目,然后商人攜帶憑

証到其他地區的指定地方取錢,這個

憑証就是“飛錢”。飛錢盛行於長安以

及揚州、廣州、成都之間,反映了商業

繁榮的一個側面,同時促使唐代的貨

幣經濟及貨幣流通手段進入一個新的

發展階段。

敲竹槓 編委編委編委 張經緯張經緯張經緯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把那些尋

找借口或者利用某種機會向別人敲詐

勒索的行為稱作“敲竹杠”。這一俗語

的來源,

主要有以

下幾種說

法。

四川

山 道 崎

嶇,路很

不好走,

所以李白

說:“蜀

道難,難

於 上 青

天。”當地的有錢人上山燒香拜佛,往

往乘坐一種用竹竿做成的滑杆轎子。

走到半山腰的時候,抬轎子的人經常

會敲擊滑杆,暗示坐轎子的加工錢,否

則就不往前抬了。這時坐轎者一般隻

好乖乖地給轎夫加些錢,聽其勒索了

事。

還有一說:鴉片戰爭前,帝國主

義商船紛紛向中國輸入鴉片,牟取暴

利,毒害中國人的健康。一次,有一艘

走私船被官船截住。負責的官員抽著

旱煙上了商船,監督手下人搜查。他無

意之中在船篙上磕了兩下煙袋鍋,這

個動作把走私商人嚇得臉色發白。原

來他們正是打通船篙,把鴉片隱藏在

內的。走私商人以為官員發現了秘密,

小百科

Page 18: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18

小百科

就強作笑臉,趁別人不注意的時候把

錢塞進官員的手中。這個貪官心領神

會,就放走了走私船。以后,這位官員

每次上船檢查,都有意大敲竹杠。於是

“敲竹杠”的說法就傳開了。

本命年戴紅 編委編委編委 張經緯張經緯張經緯

“本命年”禁忌,在民間有著廣泛

的影響,民間有在本命年挂紅辟邪躲

災的傳統。中國人以十二屬相為一個

周期,當第二次輪回到本人屬相時,就

認為是“本命年”,需要穿紅衣服、紅

襪子、系紅腰帶,認為這樣能逢凶化

吉,能夠給人帶來好運。這種傳統習俗

是怎麼形成的呢?

本命年的紅色講究應該是源於中

國漢民族傳統文化對於紅色的崇拜。

紅色辟邪、紅色吉祥,這種觀念早在原

始社會就已經存在,紅色是太陽的顏

色,是血的顏色,是火的顏色。隨著時

代的變遷,這種尚紅思想卻沒有變,新

年貼紅對聯,漢族的舊式婚禮中新婚

的紅嫁衣、紅蓋頭、紅蠟燭,新科的紅

榜等等,不論何時何地,人們都要用紅

色來增添喜慶。

Page 19: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19

夫子會活動

八月份會長系列分享會

【承擔、理想、與個人事業:我的

泛民參政路 - 兩岸遺卒】

講者:馮煒光先生 (靈思公關總經理、南區

區議員、中產動力主席)

日期: 2012 年 8 月 9 日 (星期四)

時間:晚上 7:00 - 9:30

地點:香港大學校友會 (中環德己立街 2 號

業豐大廈 101 室)

費用: HK$220 (會員); HK$250 (非會員); HK

$100 (學生會員) 另設 10 名全額免費,有興

趣全日制學生可聯絡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

江小姐 (電話: 2891 0735)

網上登記:請回覆至本會秘書處(電郵:

[email protected])

8 月份大題目討論會

【德育及國民教育的願景與挑戰】

講者:呂如意博士 (國民教育中心總監)

日期: 2012 年 8 月 16 日 (星期四)

時間:晚上 7:00 - 9:15

地點:香港華商銀行公會 (中環雲咸街一號

南華大廈五樓)

費用:$180 (會員); $220 (非會員); $100 (學

生會員) 另設 10 名全額免費,有興趣全日制

學生可聯絡區耀强先生 96564241

網上登記:請回覆至本會秘書處(電郵:

[email protected])

其他活動 人文系列講座

「中國文化及其哲學」專題

香港人文學會(由香港人文哲學

會改組成立)主辦

學海書樓協辦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直是世界

文化中極有價值的部分。然而,晚清以來我

國國勢日衰,受到西方列強欺凌,從此西風

壓倒東風,國人只知崇尚西方,而不懂珍惜

國粹。有見及此,我們推出本專題系列講座,

藉者與西方文化的比較會通,以新時代學術

重新詮釋中國文化。同時,中國文化的背後,

則是儒釋道等主流哲學思想,是中國人一直

以來的安身立命之道;故此,我們也用現代

的語言重構傳統思想,俾使大家對中國文化

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日期: 2012 年 6 月 6 日起每星期三(為期三

個月,連首講座談會共十三講)

時間:晚上 7:00 - 9:00

地點:學海書樓(九龍尖沙咀星光行 1405

室)

查詢: 23270177、60517015(吳先生,朝十晚

十內)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http://www.hkshp.org(香港人文哲學會網站)

http://www.facebook.com/hkshp(香港人文哲學

會臉書)

文化活動預告

Page 20: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20

【第 1 講】座談會:忠奸對決──從文史

哲觀點論盡三國人物

講者:劉桂標博士(香港人文學會會長、香

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岑朗天先生(香港作家、影評人、文化活動

策劃)

潘樹仁先生(濟川文化研究會創會會長、世

界醫學氣功學會理事)

日期: 2012 年 6 月 6 日

【第 2 講】講題:人生交叉點──從現代

觀點看孔子的人生哲學

講者:劉桂標博士(香港人文學會會長、香

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日期: 2012 年 6 月 13 日

【第 3 講】後現代老子

講者:潘敬泰先生(香港人文學會副會長)

日期: 2012 年 6 月 20 日

【第 4 講】孟子立人之道

講者:方世豪先生(香港人文學會副會長)

日期: 2012 年 6 月 27 日

【第 5 講】慧能與中國文化

講者:韋漢傑博士(香港人文學會課程部研

究員、志蓮淨苑文化部兼任講師)

日期: 2012 年 7 月 4 日

【第 6 講】荀子論心與性

講者:郭其才先生(香港人文學會課程部講

師)

日期: 2012 年 7 月 11 日

【第 7 講】從《孝經》看儒家的宗教向度

講者:劉志輝先生(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

科學院兼任導師)

日期: 2012 年 7 月 18 日

【第 8 講】道家道教文化及中國哲學

講者:余國斌(先生香港人文學會課程部講

師)

日期: 2012 年 7 月 25 日

【第 9 講】中國文學藝術的審美

講者:李小杰博士(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講

師)

日期: 2012 年 8 月 1 日

【第 10 講】中國文化中的君主專制與民本

思想

講者:李耀強先生(香港人文學會課程部講

師)

日期: 2012 年 8 月 8 日

【第 11 講】莊子與剩餘

講者:岑朗天先生(香港作家、影評人、文

化活動策劃)

日期: 2012 年 8 月 15 日

【第 12 講】中國經濟與人口史專題

講者:趙善軒博士(大學兼任講師、專欄作

家、時事評論員)

日期: 2012 年 8 月 22 日

【第 13 講】中國文字的創意傳思

講者:潘樹仁先生(濟川文化研究會創會會

長、世界醫學氣功學會理事)

日期: 2012 年 8 月 29 日

展覽類

有情世界 ─ 豐子愷的藝術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浙江省博物

館合辦

「人間情味」此專題展覽得豐氏家族及本地

文化活動預告

Page 21: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21

藏家慷慨借出 200 多幅豐子愷的代表精品,

題材廣泛兼屬不同時期。展品將分為「童

心」、「家庭樂」、「古詩新畫」等主題,

透過其趣味洋溢手法、親切感人的內容,流

露真實的人間情味。

日期: 2012 年 5 月 25 日 - 2012 年 10 月 7 日

天風舊夢 ─ 高奇峰師徒作品展

日期: 2012 年 4 月 18 日 - 2013 年 8 月 26 日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 趙少昂藝術館

頤養謝塵喧 — 乾隆皇帝的秘密

花園

日期: 2012 年 6 月 2 日 - 2012 年 10 月 14 日

地點:香港藝術館 專題展覽廳 (二樓)

「一統天下: 秦始皇帝的永恆國

度」展覽

日期: 2012 年 7 月 25 日 - 11 月 26 日 (逢星期

日,一,三至六)

時間:上午 9:00 - 晚上 10:30

地點:香港歷史博物館 專題展覽廳及 1/F 大

表演類

粵劇新秀演出系列 2012/13 [油麻

地戲院場地伙伴計劃]

香港八和會館為油麻地戲院的場地伙伴,於

2012 年 4 月至 2015 年 3 月在場地推行「場地

伙伴計劃」,致力培育粵劇新秀及年青粵劇

演員。

日期及曲目:

01/08/2012 粵劇演出《雙仙拜月亭》

02/08/2012 粵劇演出《鳳閣恩仇未了情》

03/08/2012 粵劇演出《無情寶劍有情天》

04/08/2012 粵劇演出《雷鳴金鼓戰笳聲》

05/08/2012 粵劇演出《帝女花》

07/08/2012 粵劇演出《燕歸人未歸》

08/08/2012 粵劇演出《雙龍丹鳳霸皇都》

09/08/2012 粵劇演出《一樓風雨夜歸人》

10/08/2012 粵劇演出《福星高照喜迎春》

11/08/2012 粵劇演出《百花亭贈劍》

12/08/2012 粵劇演出《烽火擎天柱》

時間: 下午 7 時 30 分 - 10 時 30 分

地點:油麻地戲院

查詢: http://www.hkbarwo.com/news.php

雲門舞集《九歌》

設演後談 – 林懷民說舞

「黃帝時,大容作雲門,大卷。」大容是一

位巫師。雲門,大卷是他領導的,載歌載舞

的祭典。從採用「雲門」作為舞團的名字起,

林懷民對祭典一直有極大的興趣。

《薪傳》(1978),《生民》(1982),《焚松》

(1999) 都具有祭典的風味;其中,1993 年的

《九歌》,透過古代祭典的形式建造當代的

劇場祭典,是這一系列中最重要的作品。古

今交錯,亞洲民族的音樂和舞姿交融,舞劇

《九歌》賦予屈原原作新時代的詮釋,表達

普世的意義。

日期及時間: 2012 年 8 月 2 至 4 日 晚上 8:15

2012 年 8 月 5 日 下午 3:00

劍生輝粵劇團「林家聲名劇選」

《情俠鬧璇宮》

楚元戎霸天平南得勝歸來,國王御駕十里長

亭迎接。十里長亭外,宮主郊遊遇盜,幸蒙

壯士張劍秋相救,兩人一見鐘情。劍秋夜闖

宮幃,與宮主相會,彼此傾心愛慕。此刻,

霸天帶兵入宮搜查,挾持宮主,劍秋無奈就

範被綁,押解囚禁密室。並向宮主迫婚。劍

秋山中兄弟家福,喬裝闖入囚獄,救出劍秋。

文化活動預告

Page 22: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22

小百科

國王昏庸無能,兵權操於霸天手上,被迫答

應將宮主予以許配,宮主正在束手無策之

際,劍秋男扮女裝混入宮幃,向宮主相告脫

險之計。假扮宮主的家福正與霸天拜堂之

際,劍秋帶領山中兄弟闖進金殿,擊敗霸天,

從此由劍秋執掌兵符。花好月圓喜慶日,宮

主與劍秋有情人終成眷屬。

日期: 2012 年 8 月 18 日

地點:大埔文娛中心演奏廳

中華民族管弦樂團(香港)黃河

大合唱音樂會

日期: 2012 年 8 月 11 日

時間:晚上 8:00

地點:荃灣大會堂演奏廳

曲目:

柴可夫斯基 一八一二序曲

冼星海 黃河大合唱

何占豪、陳鋼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舞蹈詩劇《蘭亭‧祭侄》香港舞

蹈團

《蘭亭‧祭侄》通過瞭解這兩件傳世書法產

生的時代背景,運用舞台表演的形式,探討

和揭示中國傳統文人的藝術造詣與他們的

為人處世及理想追求之間,那種不可分割和

相互影響的微妙錯綜關係。

日期: 2012 年 8 月 17 日 - 18 日

時間:晚上 7:00 - 9:00

日期: 2012 年 8 月 18 日 - 19 日

時間:下午 3:00 - 5: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 大劇院

鴻嘉寶粵劇團 半日安名劇選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三子曹植倜儻風流,與才女甄宓相戀,惟父

命曹植迎娶陳德珠。此時,曹丕凱旋回歸,

曹操讓他挑選妻子。曹丕故意橫刀奪愛,求

父恩准與甄宓成婚。洞房夜,曹丕大醉歸來,

向甄宓透露恐曹植繼承王位,欲伺機殺之。

宓妃驚聞,修書告知曹植。曹丕奸計終令曹

植貶逐臨淄。不久,曹操病亡,曹丕繼位,

即排除異己,逼甄宓修函誘騙曹植進京。曹

植為見宓妃,堅持回京。曹丕命曹植以「兄

弟」為題,七步內賦詩一首。曹植眼望甄宓,

想起昔日之情,終在七步成詩。曹丕誠心折

服,讓他返回臨淄。正當曹丕覺悟前非之際,

宓妃藉口登高遠眺,縱身投下洛水自盡。

日期: 2012 年 8 月 19 日

時間:晚上 7:30

地點:荃灣大會堂演奏廳

曲目:《洛神》

文萍生與顰娘夫妻恩愛,卻遭萍生表妹及表

哥設計陷害,串通醫生詐謂顰娘得了絕症。

萍生三代單傳,家姑文方氏嫌棄媳婦不育,

又恐兒子受惡病傳染,遂以養病為由,把媳

婦隔離居住,不許兒子探訪。萍生因出征在

即,違母命夜探嬌妻,卻被母親撞破。萍生

離家後,文方氏贈顰娘黃金和婢女,脅逼她

離開。豈料萍生百戰歸來,母親告知妻已死

亡,萍生到墳前痛哭拜祭之際,卻感動了妻

子前來相認。萍生表妹及表哥見二人至死不

渝,頓感慚愧,承認陷害顰娘,文方氏遂許

萍生與顰娘再續前緣。

日期: 2012 年 8 月 30 日

時間:晚上 7:30

地點:高山劇場劇院

曲目:《胡不歸》

韋重輝乃韓信後裔,韓氏一族被呂后誅殺,

族人改姓韋,四散逃亡。幼主重輝被桂玉嫦

扶養,隱匿於紫竹林。呂懷良奉命追殺韓家

後人,其女呂悼慈卻與重輝青梅竹馬,二人

皆不知韋呂兩家恩怨。一日,韋氏元老到來,

重輝才得知身世,玉嫦授他無情寶劍,從此

Page 23: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23

負起光復韋家重任。韋家起兵攻打呂懷良營

寨,懷良與冀王聯合抵禦。冀王逼悼慈以求

和為名混入韋營,伺機暗殺韋家主帥。重輝

與悼慈在營中相認,陷入家仇與情義的兩

難。重輝為了悼慈,接受冀王誘降。冀王乘

機欲吞併韋呂兩家軍隊,企圖造反。玉嫦不

降,帶領韋家軍隊抗擊冀王卻不敵,幸得重

輝相救。懷良悔悟,領呂家軍隊與韋家合力

擊殺冀王。玉嫦傷重,死前答允重輝與悼慈

結合,韋呂兩家化解前仇。

日期: 2012 年 8 月 31 日

時間:晚上 7:30

地點:屯門大會堂演奏廳

曲目:《無情寶劍有情天》

中國戲曲節特輯

贛劇是多聲腔劇種,歷經五百多年衍變,現

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贛劇聲

腔主要有高腔、彈腔及崑腔。其中高腔包含

的弋陽腔(發源於江西,為明代四大聲腔之

一)和青陽腔,兩者都曾風靡全國;彈腔亦

有二黃、西皮、文南詞、老拔子等多種。

今次選演劇目均為贛劇傳統經典。劇院特邀

「天下第一水袖」、著名贛劇藝術家涂玲慧

演出其首本戲《竇娥冤》,運用武旦「旋轉

跪步甩髮」等多種技巧表現竇娥的滿腔冤

恨,其中「頓步」為青陽腔之表演特色。《荊

釵記》為南戲四大名劇之一,旦角水袖變幻

瀟灑,技巧難度高。折子戲《書館夜讀》是

贛劇獨有劇目,以柔美的文南詞唱出梁山

伯、祝英台的篤情厚誼。《遊園驚夢》以湯

顯祖的家鄉—江西本腔弋陽腔演繹,別具風

韻。

藝人談贛劇的前因後果-普通話主講

講者:萬葉、涂玲慧

日期: 2012 年 8 月 2 日

時間:晚上 7:30

地點:香港大會堂高座 8 樓演奏廳

江西省贛劇院表演

日期: 2012 年 8 月 3 日

時間:晚上 7:30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曲目:《荊釵記》(青陽腔)

主演:楊凱珍、沈懷林、眭筱蓉、陳曉霞、

李維德

日期: 2012 年 8 月 4 日

時間:晚上 7:30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曲目:折子戲 《夜夢冠帶》(文南詞),

《書館夜讀》(文南詞),《孟良搬兵》(彈

腔),《遊園驚夢》(弋陽腔)

主演:黃海紅、占齊,占紅、沈懷林、李維

德、涂玲慧(特邀)

日期: 2012 年 8 月 5 日

時間:晚上 7:30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曲目:《竇娥冤》(青陽腔)

主演:涂玲慧(特邀)、陳曉霞、李維德、

李鵬、占齊

日期: 2012 年 8 月 4 日

時間:中午 2:30 - 3:3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堂

曲目:折子戲《張三借靴》(弋陽腔)

主持:萬葉(江西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主演:江西省贛劇院青年演員

文化活動預告

Page 24: fuzinewsletter volume 1 issue 4

夫子會刊物 如有查詢和意見請電郵致 fuzi.newsle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