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天地 真情地带 - yunnan.cnjjrbpaper.yunnan.cn/images/2017-05/08/07/2017050807_pdf.pdf ·...

1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2017 5 8 星期一 本版编辑:杨兴仁 版式设计:习作精选 真情地带 七彩天地 童年是一首歌曲,充满了快乐的 旋律;童年是一个篮子,充满了难以 忘记的趣事;童年是一个沙滩,充满 了金灿灿的“荣誉”……在我的印象 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趣事,莫过于 与老牛拔河了。 记得我 8 岁的时候,我去老家的表 姐家玩,表姐带我到田里去拔了一些 比较长的草,编了一根很长很长的绳 子,玩了一会儿后,绳子就不结实 了,表姐说:“绳子要断了,把绳子给 牛吃吧。”“不嘛,用胶带粘起来不就 行了嘛!”我向表姐撒起了娇,可她好 似一个冷血的官员,二话不说,便把 绳子抛进了牛圈里。我急忙跑过去, 见老牛用嘴咬住了绳子的一端,我急 忙拉住了另一端绳子,与那头老牛展 开了“拔河大战”。只见圈里的老牛一 边用嘴咬,一边把绳子往圈里拉,我 吓了一跳,反应过来时绳子快被那头 老牛吃完了,我只好使出九牛二虎之 力,突然,一个声音从后方传来“加 油,加油!”哦原来是表姐,我愣了一 愣,又接着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可 是,我毕竟是一个孩子,力气怎么会 比得过那头耕地的老牛呢?我没有办 法,只好向表姐求助,可她却装做没 有听见似的,悠闲地走进了客厅。见 表姐不肯帮忙,我便又能“孤军奋 战”,老牛摇头晃脑地,我拉得越吃 力,它便越高兴,好像在说:“你拉 呀,你拉呀,反正我赢定了!”突然, “啪”的一声,绳子断了,我由于重心 不稳,一个后仰,摔了下去。最后, 我和老牛的比赛以平局告终,我不甘 心,便用草运老牛,突然,一个粉色 的舌头伸了过来,受到惊吓的我将手 中的草丢了出去。我生气地哼了一 声,拍了拍身上的灰,走进了客厅。 现在,每当我想起这件事,便会 想起当时的自己,真是有趣的可爱。 点评: 的确“牛”的一篇作文, 作者运用丰富、生动、有趣的现场描 写,细节动人,语言生动,而题意却 出奇:与“牛”拔河,主题有悬念, 选材得当。 与牛“拔河” 安宁市连然小学六(5)班 李亚璇 指导老师 龙文婷 早晨,爸爸叫我拿出带米字格的 纸来练习写书法。一笔一划,我开始 一丝不苟,笔笔送到,认真临摹字 贴。点横竖撇捺,一点一字都须认真 用功,不但要形象,更要神似,写好 汉字的确不容易。在写字当中养成认 真刻苦的习惯,得到美的熏陶享受, 我觉得自己应该努力学好书法。 通过上书法课,我知道了书法艺 术的重要价值。汉字是世界上最独特 的字体,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 史。中国从陶文、甲骨文发现汉字以 来已有三千多年。自古以来,我国就 极其重视汉字的书写,童蒙教育,科 举考试,都离不开汉字的书写,书法 博大精深,它充分体出了中华民族的 文化内函,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也是从古到今凝结起汉民族大团结的 内在因素。世界四大文明,中华文 明,古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印度 文明,只有中华文明保存至今,其余 三大文明皆已消失,这不能不归功于 汉字传承书写功劳。所以书法被称为 真正的“国粹”;它甚至影响了日本, 韩国等亚洲国家及其整个世界,它是 中华文化的核心,也是世界艺术领域 中的一朵奇萌。 学书法让我知道了有商周甲骨 文,与甲骨文并驾齐驱的金文,甲骨 文重现在清未,还不到 100 年,金文则 盛兴于周代,从汉代就开始出土。石 刻出现,朱墨手迹问世,。成熟的笔, 墨书法工具齐备,篆文,六国古文, 隶书等共登书法舞台。秦出现了瓦当 玺印文,甲骨文是贞人的契刻,金 文,玺印文则是铸工的范铸,石刻是 石工的凿刻,瓦当是陶工的烧制。石 刻文字后出现了简帛纸书,书法找到 了自己的真谛 —抽象美,书法展开 于空间,表现出为静态,诉诸视觉的 单一艺术;又是流动于时间,造化于 心灵,抒发感情的复杂艺术。汉未魏 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 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 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 也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出 现了北碑雄强的魏碑,有钟繇、卫 觊。南方书法人才辈出,依靠江南沃 土和政冶安定的环境,出现二王书法 开唐宋诸代书法先河,成为中国书法 史后期繁荣的正宗嫡传。书圣王曦之 成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星空中一颗最亮 的星。唐代文化繁荣发达,最有成者 乃杜甫诗,韩愈文,鲁公(颜真卿) 字、道子画,并称四绝,真楷造极, 除书法艺术第二题最亮的星颜真卿 外,还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柳公权等楷书大家。唐朝今草大书家 孙过庭写下了 3000 多字的书论名著 《书谱》文书俱绝。张旭一方面师承二 王“今草之术”字字有法;另一方面 又法接张芝狂草之艺,创“一笔书”, 其状奇险,有循环之趣。怀素秉承张 旭之笔法墨法精髓,运用连笔,突破 了章草和今草之格式,使书法艺术的 基础 —线条能尽情驰骋,并由此改 变了运笔落墨的节奏,从而引起了笔 法、墨法,结体、布局等一系列变化 使草书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变化无 穷。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宋出 现了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四大 家。元朝的赵孟烦、明代董其昌、王 铎、清代邓石如,伊秉缓,何绍基, 近现代是昌硕,齐白石,于右任等 等。我知道了许多书法家从小刻苦用 功发奋学习书法的深动故事。 学书法要打好楷书基本功,楷书 是使用频率最高,学书者最众,最能 休现方块汉字的特点、且最趋实用的 书体。楷书讲究横平竖直逆锋起笔, 回锋收笔,意在笔先,笔笔中锋,这 就是运行笔划笔尖要在正中,这才有 力,显出力透纸背,有立体感。尤其 在一种专门的手工制作的宣纸上写出 来,更能表现书法的线条美,韵味 美。书法使用毛笔,墨汁、印章特殊 工具。好的书法作品如王曦之的“兰 亭序”似一首优美的音乐旋律,有轻 重,徐疾、方圆、曲直、精细、疏 密、虚实、黑白、气韵、意境等等审 美特质,一切都是那样和谐、自然、 完美。 学书法要持之以恒,天天都练, 循序渐进,长期临贴、读贴、思考、 写好每一个字,每个字的结构,每遍 字的章法,落款。下苦功夫,虚心求 教,大量阅读各科书籍,增长字外功 夫,仔细观察周围大自然山川风物, 才能学好,一步一个脚印,而且还应 有好的方法才能成功。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被誉 为:世界上最高的艺术。书法是文字 艺术,文字是文明的标志,中华民族 是第一个用线条表示汉字意思的民 族。书法是时间的艺术,空间的艺 术,运动的艺术,我们透过书法的线 条表象,窥探种种不同的生命运动和 心灵轨迹,书法史实际上就是一个民 族的运动史、生命史、心灵史。书法 是艺术,什么是美的,艺术就是美 的;什么是艺术?美的就是艺术。 总之学书法给我知识,给我智 慧,让我树立起强烈的学习的求知欲 望,懂得学习的重要意义。 点评: 作者运用丰富的书法知 识,上下纵横,旁引博证,结合自身 体验,通过文化对比,艺术探究,道 出了书法独特的内涵与魅力,言之有 理,理之归道,一篇超出书法论的习 艺美文。 学书法 安宁太平学校六(5)班 马坚淞 指导老师 熊云果 我能行 昆明市关上实验学校四(5)班 李佳颖 每一次我遇到困难时总是会对自己 说:“我能行!”就这样,我克服了许 多的困难。 小时候,我经常去少年宫玩耍。每 次去,我总是习惯地走进钢琴房,看 哥哥姐姐们弹琴,渐渐地我喜欢上了 钢琴这种乐器。在我五岁那年,妈妈 为我在少年宫报了钢琴培训班,对我 说:“学了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听了 妈妈的话,我认真地点了点头。 我看哥哥姐姐们弹琴时手指都非常 灵活,可到我弹时就觉得特别困难。 第一节课,老师让我练手型,要把手 指弯曲,手里要像握着一个鸡蛋一 样。可我一弹手指就蹋下去了。学完 便让我学看“豆芽” —五线谱。这 个“豆芽”可真不简单,我学了整整 一节课的时间,还不怎么熟。第二节 课,我便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学 了,看‘豆芽’都这么难,更别说弹 了。”妈妈鼓励我说:“你能行,加 油!”听了妈妈的话,我打起精神对自 己说:“我能行!”就这样,我一学就 学了五年。 二年级暑假的时候,老师让我考了 钢琴的三级。三级的曲子我练了又 练,可是因为是第一次考级,我有点 紧张。看见钢琴前面坐着许多考官, 我的心不由地“ ”乱跳。结果 我居然忘了弹音阶。“我会不会不及格 呀?”我伤心地想着跑下了楼梯,妈妈 忙问我是怎么了,我把来龙去脉讲了 一遍,对妈妈说:“没弹音阶是我的 错,我实在太紧张了,我们走吧!”妈 妈着急地说:“怎么行呢?你辛苦练习 了这么长时间,就是考不过,你也要 弹完整。你一定能行。”于是我们又走 进考场,妈妈对考官说明了原因,我 又得到了一次机会。我平复了一下自 己的心情,对自己说:“我能行,我能 行!”我出色地弹完了三级的曲目,最 终通过了考试。 “我能行,我能行!”是一种鼓 励,也是一种信心,再加上不懈的努 力和坚持,我相信我一定能行! 点评:运用之妙,存乎于心。李佳 颖同学通过自己学习钢琴的切身体 验,悟出了一个人做事必须以信念为 动力的道理,主题突出,情节生动, 有心理描写,有情绪的流露,都结合 主题,充分地印证了“我能行”,不仅 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信念与气质。 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 师大附小四 (7) 班 龚品元 指导老师 刘锦霞 转眼间,我们从一年级的小豆 丁变成了四年级的小学生,在这 四年里我们和老师之间的故事多 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其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我 和夏老师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夏老师是我们的英语老师兼班 主任,她有着短短的头发,那双 炯炯有神的眼睛随时注视着我 们。我和夏老师之间温暖的小插 曲就发生在冬运会的赛场上。 那天,春城罕见的大降温,天 上还飘起了绵绵细雨。站在八百 米起跑线上的我,有点忐忑。因 为近半个月来一直生病,我的体 能有所下降,也没有能正常进行 训练,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跑下 来。这时,我的耳边传来了夏老 师亲切的声音:“加油,小龚,不 管得了第几名,只要能够跑下 来,你就是最棒的。”听了这句 话,我的心里宽慰了许多,我在 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无论怎样也 要跑下这八百米。 “砰”的一声,发令枪响了,我开 始拼命地跑。一圈过去了,我感觉呼 吸越来越困难,脚越来越重,难受极 了。就在这时我看见夏老师在给我 加油呐喊,于是我一鼓作气,跑到了 终点线。成绩虽然不理想,但是夏老 师跑过来对我说,“好样的小龚,我们 明年再来,争取更好的成绩。” 不是妈妈,胜似妈妈,这也许 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吧。 点评:作者善于捕捉情节,善 于渲染气氛,把一次小小运动会 上的跑步,写出了自己与老师之 间的可触可知的温馨之情,这不 是每一次活动都可以感受和反映 出来的,它是一种心灵的碰撞, 而这篇作文就好就好在使读者看 到并感受到了这种心灵的碰撞。 什么是匠心?唐人王士源在 《< 浩然集> 序》中说:“文不按古,匠心 独妙。”匠心一词,本义是指在文学艺 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可在今天,我 们却把它理解成一种严谨、认真,不 为外物所诱,不为近利所惑的精神。 独守匠心,是古老中国的传承,也是 我们原本就温柔敦厚的底子。 几千年来,我国从不乏勤劳耐心 的工匠,作为社会底层的手艺人,他 们总是对产品的品质精益求精。匠心 具有丰富的内涵。许多时候我们鄙夷 “匠”,认为“匠”缺少创造性。殊不 知,在这个讲求效率、减少成本而追 求利益最大化的时代,始终如一者才 是最大赢家。 匠心,需要敬畏、入魄。 日本有位木工名叫秋山利辉, 27 岁时就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秋山木 工”。经过几十年对木工工作的观察, 他发现,凡是对人热情的木匠,手上 的活也不错;反之,对人不耐烦的木 匠,手上的活也不怎么样。为此,他 总结出“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 技术!”在成立公司 5 年后,秋山开始 招收学徒,并且还立了规矩:入作业 场所前,必须先是一个开朗的人,必 须成为能好好回应的人,要勤写书 信,要乐于打扫厕所……尽管由于秋 山是日本木工界权威,每年来报名的 人很多。但至今他仅仅培养出了 60 名工匠,可每位学员都成为了木工界 的“超级明星”。这种对木工事业的深 入灵魂的热爱,支持着这位老工匠的 一生,让他不再平凡。 匠心,需要坚持、专注。 “老手的手腕和感觉是机器替代不 了的。”同样在日本,东光舍有着自己 的产品信念和不懈追求。百年坚守, 匠心如一。如今,鸡牌剪刀仍是世界 各国专业美容师的手头利器和心头之 爱。这个 1921 年推出的品牌,之所以 能经久不衰,就得益于一代代日本匠 人对匠心、匠艺和匠才的传承。相 传,曾有德国刀具制造中心索林根的 刀具老字号企业到日本希望能与东光 舍合作,但却被直接拒绝。原因很简 —德国企业采用机械制作,东光 舍坚持手工制作。“通过绝不妥协的产 品制造来获得信用!”这种矢志不渝的 经营原则,使东光舍做到极致,成为 一代大家。 匠心,需要谦恭、自省。 去年,一段陈道明发飙的视频在 微博上火了。一向给人沉静、儒雅印 象的陈道明在北京卫视《传承者》节 目现场,竟然颇为严厉地教育几位年 轻评委:“你们好大的胆子啊!”陈道 明的发飙源于一则花鼓表演。几十个 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的一出 高台花鼓,赢得了满堂喝彩,却被评 委们贬得一无是处。这才引起了陈道 明的不满,他说自己在艺术剧院时 “有七年时间一句台词都没有”。但还 是感激剧院对他的培养。是啊,无论 是艺人,还是从事其他行业的人,都 要做好甘于寂寞的准备。一些人看来 很平常的击鼓,却是孩子们长期的努 力换来的结果。这种匠心,应该值得 世人的肯定。 匠心是一种态度,就如苏格拉底 所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 让它发出光来。” 如果我们真能坚守初心,处处走 心,少些浮躁,多些专注,我们的事 业必将辉煌! 点评: 妙笔生花!一篇美轮美奂 的“匠心”之作,其构思、选材、行 文,亦无不显示出作者的“匠心”之 功!重要的还在于作者为历来不上道 的匠人正身立位,从而将技艺之功归 于了一种艺术的创造。 匠心 个 旧 一 中 高 三 (16) 班 何之洲 指导老师 李映斌 荷花 昆明海贝中英文小学六年级 谢锦贤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灌清莲 而不妖,在我家的花园里,就有 一池荷花。 春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蜻蜓立上头”的荷花冒出了嫩芽, 在池塘里亭亭玉立地摇曳着,腼腆 地开出小小的嫩芽来,嫩芽下刚刚 张开的荷叶绿油油的,活像一把绿 色的小伞,在水面上轻轻地浮动, 显露出生机勃勃的样子。 夏天,天气炎热,“接天莲叶 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片 荷花正开得旺盛:有的犹如一婀 娜多姿的少女,正穿着那粉白的 裙子在微风中跳着优美的舞姿; 有的正含苞欲放,犹如可爱的女 孩躺在绿色的大床上。天空下起 了雨,下了没一会儿,雨就停 了。那荷叶上的露珠犹如闪亮的 珍珠,我用手轻轻晃了一下荷 叶,那荷叶上的水珠便在上面来 回的摇晃…… 初秋,花园里万物金黄一片, 可是荷花还是默默地开着,走到 池边,弥望到处是葱绿的荷叶。 荷叶出水很高,那纤细的枝杆在 微风中摇曳,犹如一把绿伞。荷 花虽说没有夏天那么骄艳,却平 添了几分朴素。正验证了:“岸柳 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秋末,“荷尽已无擎雨盖,菊 残犹有傲雪枝。”荷花低下了它骄 傲的头,荷池里少了许多生机, 多了几分萧瑟,荷花也变得枯黄 寡瘦,犹如一位工匠用枯黄腐植 的泥土制成的标本一样,形成一 副万物凋零的景象…… 冬天,“萧瑟东风百花亡,枯 叶落叶随波荡。”原本枯萎的荷花 立即被霜雪覆盖,我放眼一望, 看见几枝枯萎的荷花头,我知 道,它们明年还会来的! 荷花是真正的君子,是夏季的 仙女,传承着一种生生不息的精 神。荷花—我心中的花! 点评:作者运用四季中荷花的 不同美姿描绘,写景抒情,如诗 如画,语言优美,画面动人,尤 其对荷花诗文的得体引用,不但 增加了文彩,也恰当其时地将荷 花的品性人格化,这正是中国传 统中状物写人的得心运用。 阅读是成长的最大能源,阅读能 打开我的大脑,同修同炼,开阔我的 心。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阳光校 园》的书,里面让我最感动的是一篇 文章叫“七岁女孩感动世界”。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个 小女孩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一档纪录 片,介绍非洲的疟疾情况,其中有一 句话深深刻在她的脑海中“平均 30 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这个小 女孩哭了,她决定和妈妈一起帮助非 洲儿童为他们买一顶蚊帐,她还带着 自己制作的蚊帐模型到各地演讲,号 召更多的人一起为非洲儿童募捐。终 于,小女孩经过不懈的努力自己捐出 100 顶蚊帐为非洲儿童消灭了疟疾。 我读完这篇文章后觉得非常震 撼,我认为只要每个人能够奉献出一 份微薄的力量,也许就能换回许多儿 童的生命。这让我联想起生活中的一 些琐碎小事。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都会看 到在街上乞讨卖艺的老人,只要我们 去帮助他们,有可能用几元钱就可以 换回一个人的生命,还有下雪天打扫 卫生的环卫工,如果我们能给他们一 双手套,那么他们冻僵的手将不再寒 冷。在学校中常常会有同学打篮球崴 了脚,我们就应该去帮助他们,这不 为什么,就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同学。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 有可能让你成为他们心中的小英雄。 儿童帮助儿童,改变世界,不用等我 长大。 点评: 余宛宸同学通过对一本书 的解读及自身的感受,联系现实生 活,悟出了帮助别人的心灵之美,美 在行为体现出的救人助人之善。道德 文章,思想闪光,但这篇作文尤其美 在它的结尾,突出主题,儿童帮助儿 童,不用等长大,这不但是善心之 始,更是一种心灵成长的发现! 儿童帮助儿童 —读《阳光校园》有感 师大附小文林校区四 (7) 班 余宛宸 北京的柳絮 师大附小文林校区四 (7) 班 杨婷雁 五一节,我和妈妈到北京参加 舅舅的婚礼。一下飞机,我就感 觉鼻子痒痒的,马上打了几个喷 嚏,在上摆渡车之前,看到空气 中好像有一种白色的绒毛在飘 荡,来不急仔细观察就上车了。 我们到了出口,还没来得及问 舅舅,他先让我们把口罩戴上, 才告诉这是北京的柳絮,每年四 月底五月初,柳树的种子上面有 许多白色的绒毛,它们可随风在 空中翩翩起舞,这种现象大概持 续一到两周时间。 我迫不急待的来到西直门外护 城边,两岸是美丽的柳林,我静 静地听着微风吹动了柳树的发 梢,飒飒的风声在耳边回响。这 时飘落的柳絮随风在岸边的地上 打滚,开始是个小圆球,慢慢越 滚越大,有的像皮球,有的像白 色的蒲公英,还有的像冰花,最 有趣的是有的滚成中心很薄周边 很厚的圆圈,太像车轱轳在往前 飞着走。这种柳絮纷飞的景色真 美极了! 我查阅资料才知道,柳絮是柳 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 扬把种子传播到远处去,随风飞 散如飘絮,因此称为柳絮。柳树 是中国的原生树种,在中国北方 常用营造头木林,绿绿叶子,细 长柳枝,柔软下垂,性喜湿地, 是北京不可缺少的景观之一。 另外柳树有强大的固碳尘功 能。园林科研院提供的研究数据 表明,一株胸径 20 厘米的柳树, 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281 公斤, 释放氧气 204 公斤,36 公斤。 每年发芽最早,落叶最晚,是北 京城镇绿化绿期最长的树种。 站在这婀娜多姿的柳林里, 我看着“满天飞雪”的柳絮,感 到一种淡淡的甜美,我羡慕柳林 里这纯洁,美丽的风光,希望大 自然永远是这么宁静,和谐和温 暖! 点评: 一篇旅游景观科普小 品!婷雁同学观察细致,描绘如 实,场景动人,可感可知,这就 是科普作品的基础:写实。但这 还不够,必须运用科学知识对所 描绘的物景进行科学的解读及介 绍,正如此,小杨同学让我们都 知道了北京柳絮的真实姿态与功 能,这就不仅仅是写景了,而是 在抒科普之情! 老师眼中的我 云 师 大 附 小 文 林 校 区 四 (10) 班 晏一胜 指导老师 胡秋艳 说到我,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呢? 有人说,我是一棵朝气蓬勃的 小树苗。也有人说,我是一个口齿 伶俐的中队长……可我在老师们眼 中到底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认真负责、勤学好问的,还是幽 默风趣、敢于承担的人呢?我至今 都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现在,让我说一件令人纠结的 事儿吧!有一次科技节,老师要 求大家上交环保小制作,可我压 根儿就没做这项作业,怎么办 呢?“是跟老师说忘记了做,还是 不说呢……”两个小精灵直在我的 大脑里打架。最后,正义打败了 邪恶—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和老师 说。在去老师办公室的路上,我 不停的在想:唉,肯定要被批评 了,回家怎么交待呀!可令我万 万没想到的是,老师还表扬了 我,老师说:“敢于主动承认自己 的错并保证下不为例的人是一个 有担当的人”。 在数学老师的眼中,我是一个 爱发言的孩子。有一天,老师问了 一个问题,全班鸦雀无声。忽然, 一只手高高举起—猜猜这是谁的 手?毫无疑问,当然是我的啦!只 听老师说:“晏一胜,你来回答!”我 麻利的站起来说: 1111 × 1111= 1234321 。我话音未落,同学们顿时 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看看人家, 为什么能当上中队长?他不仅课 堂高效,而且课后还自学奥数,你 们看看,这就是差距!” 从老师的眼中,我终于知道了 我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积极主 动且又有担当的人。 点评: 笔力简洁,线条鲜明, 用两件小事,从老师的反映中, 得出了自己的印象框架,用简笔 画的技法为自己画了一幅自画 像,充满自信。 欢乐的广场 禄丰县碧城镇前营小学六年级 杨霞 指导老师 沈桂芬 我的家乡在碧城,虽然是农村,但 这里有一个既宽阔又平坦的玉龙广场。 迎着东升的朝阳,早起的人们从四 面聚集到玉龙广场上,开始了健身运 动,有的在跑步,有的在做操,有的 在打太极拳……此时,这里成了人们 健身的好去处。 踏着落日的余晖,我跟随爸爸妈妈 到玉龙广场散步。老远,我就听到一 片欢呼声,抬头一看,一朵洁白的 “小花”映入眼帘,“小花”满怀希望 嗖的一声从东方飞到西方,啪的一声 又从西方蹿到东方。走近一看,是一 群体格健壮的中年人在打羽毛球,只 见一位汗流满面的阿姨右手举着球 板,左手把羽毛球网向上一抛,往上 一跃,啪的一声把球发给了对方。叔 叔眼疾手快,一闪身便把球扣过去 了。球在他们之间来回穿梭,往往打 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让旁观的人 应接不暇,不时传来阵阵喝彩。 往广场北边一看,五六十人组成的 方队排列整齐,穿着讲究,在路灯下 跳起了广场舞。她们有的年过六旬, 有的年轻力壮,有的天真活泼……大 家随着悦耳动听的音乐声,一会儿伸 伸手,一会儿扭扭腰,一会儿跺跺脚 ……这时,这里成了歌舞的海洋。 广场东面的城堡蹦蹦床上,十几个 调皮的男孩子正在尽情玩耍着,有的 从城堡最高处纵身跳下来,刚一着 “陆”,就被弹起一米多高;有的却被 弹得飞起来,撞在城堡的柱子上,逗 得观看的人们笑声一片。在旁边的花 园蹦蹦床上,全是四岁以下的儿童。 他们用胖乎乎的小脚丫爬来爬去;有 的在滑梯上滑来滑去;还有的在“大 树下”捉迷藏……此刻,这里成了孩 子的乐园。 家乡的玉龙广场,不管什么时候, 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 景。 点评:本文选材细致,从“健身好 去处”“ 歌舞的海洋”“ 孩子的乐 园”三个场景,写出了小作者对家乡 的热爱。小作者的善于观察,乐于积 累和层次清晰是读这篇习作应值得借 鉴的经验。 春兰秋菊 《一条不知通往何处的路》 师大五华实验中学校场校区初三(4)班 王婉蓉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Jan-2020

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教育导刊2017年 5月 8日 星期一 3本版编辑:杨兴仁

版式设计:公 羽习作精选

■真情地带■七彩天地

童年是一首歌曲,充满了快乐的旋律;童年是一个篮子,充满了难以忘记的趣事;童年是一个沙滩,充满了金灿灿的“荣誉”……在我的印象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趣事,莫过于与老牛拔河了。

记得我 8岁的时候,我去老家的表姐家玩,表姐带我到田里去拔了一些比较长的草,编了一根很长很长的绳子,玩了一会儿后,绳子就不结实了,表姐说:“绳子要断了,把绳子给牛吃吧。”“不嘛,用胶带粘起来不就行了嘛!”我向表姐撒起了娇,可她好似一个冷血的官员,二话不说,便把绳子抛进了牛圈里。我急忙跑过去,见老牛用嘴咬住了绳子的一端,我急忙拉住了另一端绳子,与那头老牛展

开了“拔河大战”。只见圈里的老牛一边用嘴咬,一边把绳子往圈里拉,我吓了一跳,反应过来时绳子快被那头老牛吃完了,我只好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突然,一个声音从后方传来“加油,加油!”哦原来是表姐,我愣了一愣,又接着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可是,我毕竟是一个孩子,力气怎么会比得过那头耕地的老牛呢?我没有办法,只好向表姐求助,可她却装做没有听见似的,悠闲地走进了客厅。见表姐不肯帮忙,我便又能“孤军奋

战”,老牛摇头晃脑地,我拉得越吃力,它便越高兴,好像在说:“你拉呀,你拉呀,反正我赢定了!”突然,

“啪”的一声,绳子断了,我由于重心不稳,一个后仰,摔了下去。最后,我和老牛的比赛以平局告终,我不甘心,便用草运老牛,突然,一个粉色的舌头伸了过来,受到惊吓的我将手中的草丢了出去。我生气地哼了一声,拍了拍身上的灰,走进了客厅。

现在,每当我想起这件事,便会想起当时的自己,真是有趣的可爱。

点评:的 确 “ 牛 ” 的 一 篇 作 文 ,作者运用丰富、生动、有趣的现场描写,细节动人,语言生动,而题意却出奇:与“牛”拔河,主题有悬念,选材得当。

与牛“拔河”安宁市连然小学六(5)班 李亚璇

指导老师 龙文婷

早晨,爸爸叫我拿出带米字格的纸来练习写书法。一笔一划,我开始一 丝 不 苟 , 笔 笔 送 到 , 认 真 临 摹 字贴。点横竖撇捺,一点一字都须认真用功,不但要形象,更要神似,写好汉字的确不容易。在写字当中养成认真刻苦的习惯,得到美的熏陶享受,我觉得自己应该努力学好书法。

通过上书法课,我知道了书法艺术的重要价值。汉字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字体,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国从陶文、甲骨文发现汉字以来已有三千多年。自古以来,我国就极其重视汉字的书写,童蒙教育,科举考试,都离不开汉字的书写,书法博大精深,它充分体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函,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从古到今凝结起汉民族大团结的内 在 因 素 。 世 界 四 大 文 明 , 中 华 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只有中华文明保存至今,其余三大文明皆已消失,这不能不归功于汉字传承书写功劳。所以书法被称为真正的“国粹”;它甚至影响了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及其整个世界,它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也是世界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萌。

学 书 法 让 我 知 道 了 有 商 周 甲 骨文,与甲骨文并驾齐驱的金文,甲骨文重现在清未,还不到 100年,金文则盛兴于周代,从汉代就开始出土。石刻出现,朱墨手迹问世,。成熟的笔,墨书法工具齐备,篆文,六国古文,隶书等共登书法舞台。秦出现了瓦当玺 印 文 , 甲 骨 文 是 贞 人 的 契 刻 , 金文,玺印文则是铸工的范铸,石刻是石工的凿刻,瓦当是陶工的烧制。石刻文字后出现了简帛纸书,书法找到了自己的真谛——抽象美,书法展开于空间,表现出为静态,诉诸视觉的单一艺术;又是流动于时间,造化于心灵,抒发感情的复杂艺术。汉未魏

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也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出现 了 北 碑 雄 强 的 魏 碑 , 有 钟 繇 、 卫觊。南方书法人才辈出,依靠江南沃土和政冶安定的环境,出现二王书法开唐宋诸代书法先河,成为中国书法史后期繁荣的正宗嫡传。书圣王曦之成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星空中一颗最亮的星。唐代文化繁荣发达,最有成者乃杜甫诗,韩愈文,鲁公 (颜真卿)字、道子画,并称四绝,真楷造极,除 书 法 艺 术 第 二 题 最 亮 的 星 颜 真 卿外,还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等楷书大家。唐朝今草大书家孙过庭写下了 3000 多字的书论名著《书谱》 文书俱绝。张旭一方面师承二王“今草之术”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法接张芝狂草之艺,创“一笔书”,其状奇险,有循环之趣。怀素秉承张旭之笔法墨法精髓,运用连笔,突破了章草和今草之格式,使书法艺术的基础——线条能尽情驰骋,并由此改变了运笔落墨的节奏,从而引起了笔法、墨法,结体、布局等一系列变化使 草 书 艺 术 更 加 丰 富 多 彩 , 变 化 无穷。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宋出现了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四大家。元朝的赵孟烦、明代董其昌、王铎、清代邓石如,伊秉缓,何绍基,近 现 代 是 昌 硕 , 齐 白 石 , 于 右 任 等等。我知道了许多书法家从小刻苦用功发奋学习书法的深动故事。

学书法要打好楷书基本功,楷书是使用频率最高,学书者最众,最能休现方块汉字的特点、且最趋实用的

书体。楷书讲究横平竖直逆锋起笔,回锋收笔,意在笔先,笔笔中锋,这就是运行笔划笔尖要在正中,这才有力,显出力透纸背,有立体感。尤其在一种专门的手工制作的宣纸上写出来 , 更 能 表 现 书 法 的 线 条 美 , 韵 味美。书法使用毛笔,墨汁、印章特殊工具。好的书法作品如王曦之的“兰亭序”似一首优美的音乐旋律,有轻重 , 徐 疾 、 方 圆 、 曲 直 、 精 细 、 疏密、虚实、黑白、气韵、意境等等审美特质,一切都是那样和谐、自然、完美。

学书法要持之以恒,天天都练,循序渐进,长期临贴、读贴、思考、写好每一个字,每个字的结构,每遍字的章法,落款。下苦功夫,虚心求教,大量阅读各科书籍,增长字外功夫,仔细观察周围大自然山川风物,才能学好,一步一个脚印,而且还应有好的方法才能成功。

书 法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瑰 宝 , 被 誉为:世界上最高的艺术。书法是文字艺术,文字是文明的标志,中华民族是 第 一 个 用 线 条 表 示 汉 字 意 思 的 民族 。 书 法 是 时 间 的 艺 术 , 空 间 的 艺术,运动的艺术,我们透过书法的线条表象,窥探种种不同的生命运动和心灵轨迹,书法史实际上就是一个民族的运动史、生命史、心灵史。书法是 艺 术 , 什 么 是 美 的 , 艺 术 就 是 美的;什么是艺术?美的就是艺术。

总 之 学 书 法 给 我 知 识 , 给 我 智慧,让我树立起强烈的学习的求知欲望,懂得学习的重要意义。

点评: 作 者 运 用 丰 富 的 书 法 知识,上下纵横,旁引博证,结合自身体验,通过文化对比,艺术探究,道出了书法独特的内涵与魅力,言之有理,理之归道,一篇超出书法论的习艺美文。

学书法安宁太平学校六(5)班 马坚淞

指导老师 熊云果

我能行昆明市关上实验学校四(5)班 李佳颖

每一次我遇到困难时总是会对自己说:“我能行!”就这样,我克服了许多的困难。

小时候,我经常去少年宫玩耍。每次去,我总是习惯地走进钢琴房,看哥哥姐姐们弹琴,渐渐地我喜欢上了钢琴这种乐器。在我五岁那年,妈妈为我在少年宫报了钢琴培训班,对我说:“学了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听了妈妈的话,我认真地点了点头。

我看哥哥姐姐们弹琴时手指都非常灵活,可到我弹时就觉得特别困难。第一节课,老师让我练手型,要把手指 弯 曲 , 手 里 要 像 握 着 一 个 鸡 蛋 一样。可我一弹手指就蹋下去了。学完便让我学看“豆芽”——五线谱。这个“豆芽”可真不简单,我学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还不怎么熟。第二节课,我便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学了,看‘豆芽’都这么难,更别说弹了。”妈妈鼓励我说:“你能行,加油!”听了妈妈的话,我打起精神对自己说:“我能行!”就这样,我一学就学了五年。

二年级暑假的时候,老师让我考了钢 琴 的 三 级 。 三 级 的 曲 子 我 练 了 又练,可是因为是第一次考级,我有点紧张。看见钢琴前面坐着许多考官,我的心不由地“呯、呯”乱跳。结果我居然忘了弹音阶。“我会不会不及格呀?”我伤心地想着跑下了楼梯,妈妈忙问我是怎么了,我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对妈妈说:“没弹音阶是我的错,我实在太紧张了,我们走吧!”妈妈着急地说:“怎么行呢?你辛苦练习了这么长时间,就是考不过,你也要弹完整。你一定能行。”于是我们又走进考场,妈妈对考官说明了原因,我又得到了一次机会。我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对自己说:“我能行,我能行!”我出色地弹完了三级的曲目,最终通过了考试。

“ 我 能 行 , 我 能 行 !” 是 一 种 鼓励,也是一种信心,再加上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我相信我一定能行!

点评:运用之妙,存乎于心。李佳颖 同 学 通 过 自 己 学 习 钢 琴 的 切 身 体验,悟出了一个人做事必须以信念为动力的道理,主题突出,情节生动,有心理描写,有情绪的流露,都结合主题,充分地印证了“我能行”,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信念与气质。

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师大附小四(7)班 龚品元 指导老师 刘锦霞

转眼间,我们从一年级的小豆丁变成了四年级的小学生,在这四年里我们和老师之间的故事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其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我和夏老师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夏老师是我们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她有着短短的头发,那双炯 炯 有 神 的 眼 睛 随 时 注 视 着 我们。我和夏老师之间温暖的小插曲就发生在冬运会的赛场上。

那天,春城罕见的大降温,天上还飘起了绵绵细雨。站在八百米起跑线上的我,有点忐忑。因为近半个月来一直生病,我的体能有所下降,也没有能正常进行训练,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跑下来。这时,我的耳边传来了夏老师亲切的声音:“加油,小龚,不管 得 了 第 几 名 , 只 要 能 够 跑 下来,你就是最棒的。”听了这句

话,我的心里宽慰了许多,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无论怎样也要跑下这八百米。

“砰”的一声,发令枪响了,我开始拼命地跑。一圈过去了,我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脚越来越重,难受极了。就在这时我看见夏老师在给我加油呐喊,于是我一鼓作气,跑到了终点线。成绩虽然不理想,但是夏老师跑过来对我说,“好样的小龚,我们明年再来,争取更好的成绩。”

不是妈妈,胜似妈妈,这也许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吧。

点评:作者善于捕捉情节,善于渲染气氛,把一次小小运动会上的跑步,写出了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可触可知的温馨之情,这不是每一次活动都可以感受和反映出 来 的 , 它 是 一 种 心 灵 的 碰 撞 ,而这篇作文就好就好在使读者看到并感受到了这种心灵的碰撞。

什么是匠心?唐人王士源在 《<孟浩然集>序》 中说:“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匠心一词,本义是指在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可在今天,我们却把它理解成一种严谨、认真,不为外物所诱,不为近利所惑的精神。独守匠心,是古老中国的传承,也是我们原本就温柔敦厚的底子。

几千年来,我国从不乏勤劳耐心的工匠,作为社会底层的手艺人,他们总是对产品的品质精益求精。匠心具有丰富的内涵。许多时候我们鄙夷

“匠”,认为“匠”缺少创造性。殊不知,在这个讲求效率、减少成本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代,始终如一者才是最大赢家。

匠心,需要敬畏、入魄。日本有位木工名叫秋山利辉, 27

岁 时 就 创 立 了 自 己 的 品 牌 “ 秋 山 木工”。经过几十年对木工工作的观察,他发现,凡是对人热情的木匠,手上的活也不错;反之,对人不耐烦的木匠,手上的活也不怎么样。为此,他总结出“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在成立公司 5 年后,秋山开始招收学徒,并且还立了规矩: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一个开朗的人,必须 成 为 能 好 好 回 应 的 人 , 要 勤 写 书信,要乐于打扫厕所……尽管由于秋

山是日本木工界权威,每年来报名的人很多。但至今他仅仅培养出了 60 余名工匠,可每位学员都成为了木工界的“超级明星”。这种对木工事业的深入灵魂的热爱,支持着这位老工匠的一生,让他不再平凡。

匠心,需要坚持、专注。“老手的手腕和感觉是机器替代不

了的。”同样在日本,东光舍有着自己的产品信念和不懈追求。百年坚守,匠心如一。如今,鸡牌剪刀仍是世界各国专业美容师的手头利器和心头之爱。这个 1921 年推出的品牌,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得益于一代代日本匠人 对 匠 心 、 匠 艺 和 匠 才 的 传 承 。 相传,曾有德国刀具制造中心索林根的刀具老字号企业到日本希望能与东光舍合作,但却被直接拒绝。原因很简单——德国企业采用机械制作,东光舍坚持手工制作。“通过绝不妥协的产品制造来获得信用!”这种矢志不渝的经营原则,使东光舍做到极致,成为一代大家。

匠心,需要谦恭、自省。

去年,一段陈道明发飙的视频在微博上火了。一向给人沉静、儒雅印象的陈道明在北京卫视 《传承者》 节目现场,竟然颇为严厉地教育几位年轻评委:“你们好大的胆子啊!”陈道明的发飙源于一则花鼓表演。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的一出高台花鼓,赢得了满堂喝彩,却被评委们贬得一无是处。这才引起了陈道明 的 不 满 , 他 说 自 己 在 艺 术 剧 院 时

“有七年时间一句台词都没有”。但还是感激剧院对他的培养。是啊,无论是艺人,还是从事其他行业的人,都要做好甘于寂寞的准备。一些人看来很平常的击鼓,却是孩子们长期的努力换来的结果。这种匠心,应该值得世人的肯定。

匠心是一种态度,就如苏格拉底所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它发出光来。”

如果我们真能坚守初心,处处走心,少些浮躁,多些专注,我们的事业必将辉煌!

点评:妙笔生花!一篇美轮美奂的“匠心”之作,其构思、选材、行文,亦无不显示出作者的“匠心”之功!重要的还在于作者为历来不上道的匠人正身立位,从而将技艺之功归于了一种艺术的创造。

匠 心个旧一中高三(16)班 何之洲

指导老师 李映斌

荷 花昆明海贝中英文小学六年级 谢锦贤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灌清莲而不妖,在我家的花园里,就有一池荷花。

春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荷花冒出了嫩芽,在池塘里亭亭玉立地摇曳着,腼腆地开出小小的嫩芽来,嫩芽下刚刚张开的荷叶绿油油的,活像一把绿色的小伞,在水面上轻轻地浮动,显露出生机勃勃的样子。

夏天,天气炎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片荷花正开得旺盛:有的犹如一婀娜多姿的少女,正穿着那粉白的裙子在微风中跳着优美的舞姿;有的正含苞欲放,犹如可爱的女孩躺在绿色的大床上。天空下起了 雨 , 下 了 没 一 会 儿 , 雨 就 停了。那荷叶上的露珠犹如闪亮的珍 珠 , 我 用 手 轻 轻 晃 了 一 下 荷叶,那荷叶上的水珠便在上面来回的摇晃……

初秋,花园里万物金黄一片,可是荷花还是默默地开着,走到池边,弥望到处是葱绿的荷叶。荷叶出水很高,那纤细的枝杆在

微风中摇曳,犹如一把绿伞。荷花虽说没有夏天那么骄艳,却平添了几分朴素。正验证了:“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秋末,“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荷花低下了它骄傲的头,荷池里少了许多生机,多了几分萧瑟,荷花也变得枯黄寡瘦,犹如一位工匠用枯黄腐植的泥土制成的标本一样,形成一副万物凋零的景象……

冬天,“萧瑟东风百花亡,枯叶落叶随波荡。”原本枯萎的荷花立即被霜雪覆盖,我放眼一望,看 见 几 枝 枯 萎 的 荷 花 头 , 我 知道,它们明年还会来的!

荷花是真正的君子,是夏季的仙女,传承着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荷花——我心中的花!

点评:作者运用四季中荷花的不同美姿描绘,写景抒情,如诗如画,语言优美,画面动人,尤其对荷花诗文的得体引用,不但增加了文彩,也恰当其时地将荷花的品性人格化,这正是中国传统中状物写人的得心运用。

阅读是成长的最大能源,阅读能打开我的大脑,同修同炼,开阔我的心。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 《阳光校园》 的书,里面让我最感动的是一篇文章叫“七岁女孩感动世界”。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个小女孩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一档纪录片,介绍非洲的疟疾情况,其中有一句话深深刻在她的脑海中“平均 30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这个小女孩哭了,她决定和妈妈一起帮助非洲儿童为他们买一顶蚊帐,她还带着自己制作的蚊帐模型到各地演讲,号召更多的人一起为非洲儿童募捐。终于,小女孩经过不懈的努力自己捐出了 100顶蚊帐为非洲儿童消灭了疟疾。

我 读 完 这 篇 文 章 后 觉 得 非 常 震撼,我认为只要每个人能够奉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也许就能换回许多儿童的生命。这让我联想起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都会看到在街上乞讨卖艺的老人,只要我们去帮助他们,有可能用几元钱就可以换回一个人的生命,还有下雪天打扫卫生的环卫工,如果我们能给他们一

双手套,那么他们冻僵的手将不再寒冷。在学校中常常会有同学打篮球崴了脚,我们就应该去帮助他们,这不为什么,就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同学。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有可能让你成为他们心中的小英雄。儿童帮助儿童,改变世界,不用等我长大。

点评:余宛宸同学通过对一本书的 解 读 及 自 身 的 感 受 , 联 系 现 实 生活,悟出了帮助别人的心灵之美,美在行为体现出的救人助人之善。道德文章,思想闪光,但这篇作文尤其美在它的结尾,突出主题,儿童帮助儿童 , 不 用 等 长 大 , 这 不 但 是 善 心 之始,更是一种心灵成长的发现!

儿童帮助儿童——读《阳光校园》有感

师大附小文林校区四(7)班 余宛宸北京的柳絮

师大附小文林校区四(7)班 杨婷雁

五一节,我和妈妈到北京参加舅舅的婚礼。一下飞机,我就感觉鼻子痒痒的,马上打了几个喷嚏,在上摆渡车之前,看到空气中 好 像 有 一 种 白 色 的 绒 毛 在 飘荡,来不急仔细观察就上车了。

我们到了出口,还没来得及问舅舅,他先让我们把口罩戴上,才告诉这是北京的柳絮,每年四月底五月初,柳树的种子上面有许多白色的绒毛,它们可随风在空中翩翩起舞,这种现象大概持续一到两周时间。

我迫不急待的来到西直门外护城边,两岸是美丽的柳林,我静静 地 听 着 微 风 吹 动 了 柳 树 的 发梢,飒飒的风声在耳边回响。这时飘落的柳絮随风在岸边的地上打滚,开始是个小圆球,慢慢越滚越大,有的像皮球,有的像白色的蒲公英,还有的像冰花,最有趣的是有的滚成中心很薄周边很厚的圆圈,太像车轱轳在往前飞着走。这种柳絮纷飞的景色真美极了!

我查阅资料才知道,柳絮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远处去,随风飞

散如飘絮,因此称为柳絮。柳树是中国的原生树种,在中国北方常用营造头木林,绿绿叶子,细长柳枝,柔软下垂,性喜湿地,是北京不可缺少的景观之一。

另外柳树有强大的固碳滯尘功能。园林科研院提供的研究数据表明,一株胸径 20 厘米的柳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281 公斤,释放氧气 204 公斤,滯尘 36 公斤。每年发芽最早,落叶最晚,是北京城镇绿化绿期最长的树种。

站在这婀娜多姿的柳林里,我看着“满天飞雪”的柳絮,感到一种淡淡的甜美,我羡慕柳林里这纯洁,美丽的风光,希望大自然永远是这么宁静,和谐和温暖!

点评:一 篇 旅 游 景 观 科 普 小品!婷雁同学观察细致,描绘如实,场景动人,可感可知,这就是科普作品的基础:写实。但这还不够,必须运用科学知识对所描绘的物景进行科学的解读及介绍,正如此,小杨同学让我们都知道了北京柳絮的真实姿态与功能,这就不仅仅是写景了,而是在抒科普之情!

老师眼中的我云师大附小文林校区四(10)班 晏一胜 指导老师 胡秋艳

说到我,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有人说,我是一棵朝气蓬勃的小树苗。也有人说,我是一个口齿伶俐的中队长……可我在老师们眼中到底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认真负责、勤学好问的,还是幽默风趣、敢于承担的人呢?我至今都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现在,让我说一件令人纠结的事儿吧!有一次科技节,老师要求大家上交环保小制作,可我压根 儿 就 没 做 这 项 作 业 , 怎 么 办呢?“是跟老师说忘记了做,还是不说呢……”两个小精灵直在我的大脑里打架。最后,正义打败了邪恶——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和老师说。在去老师办公室的路上,我不停的在想:唉,肯定要被批评了,回家怎么交待呀!可令我万万 没 想 到 的 是 , 老 师 还 表 扬 了我,老师说:“敢于主动承认自己

的错并保证下不为例的人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在数学老师的眼中,我是一个爱发言的孩子。有一天,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全班鸦雀无声。忽然,一只手高高举起——猜猜这是谁的手?毫无疑问,当然是我的啦!只听老师说:“晏一胜,你来回答!”我麻 利 的 站 起 来 说 :1111 × 1111=1234321。我话音未落,同学们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看看人家,为什么能当上中队长?他不仅课堂高效,而且课后还自学奥数,你们看看,这就是差距!”

从老师的眼中,我终于知道了我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积极主动且又有担当的人。

点评:笔力简洁,线条鲜明,用 两 件 小 事 , 从 老 师 的 反 映 中 ,得出了自己的印象框架,用简笔画 的 技 法 为 自 己 画 了 一 幅 自 画像,充满自信。

欢乐的广场禄丰县碧城镇前营小学六年级 杨霞

指导老师 沈桂芬

我的家乡在碧城,虽然是农村,但这里有一个既宽阔又平坦的玉龙广场。

迎着东升的朝阳,早起的人们从四面聚集到玉龙广场上,开始了健身运动,有的在跑步,有的在做操,有的在打太极拳……此时,这里成了人们健身的好去处。

踏着落日的余晖,我跟随爸爸妈妈到玉龙广场散步。老远,我就听到一片 欢 呼 声 , 抬 头 一 看 , 一 朵 洁 白 的

“小花”映入眼帘,“小花”满怀希望嗖的一声从东方飞到西方,啪的一声又从西方蹿到东方。走近一看,是一群体格健壮的中年人在打羽毛球,只见 一 位 汗 流 满 面 的 阿 姨 右 手 举 着 球板,左手把羽毛球网向上一抛,往上一跃,啪的一声把球发给了对方。叔叔 眼 疾 手 快 , 一 闪 身 便 把 球 扣 过 去了。球在他们之间来回穿梭,往往打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让旁观的人应接不暇,不时传来阵阵喝彩。

往广场北边一看,五六十人组成的方队排列整齐,穿着讲究,在路灯下跳起了广场舞。她们有的年过六旬,有的年轻力壮,有的天真活泼……大家随着悦耳动听的音乐声,一会儿伸伸手,一会儿扭扭腰,一会儿跺跺脚……这时,这里成了歌舞的海洋。

广场东面的城堡蹦蹦床上,十几个调皮的男孩子正在尽情玩耍着,有的从 城 堡 最 高 处 纵 身 跳 下 来 , 刚 一 着

“陆”,就被弹起一米多高;有的却被弹得飞起来,撞在城堡的柱子上,逗得观看的人们笑声一片。在旁边的花园蹦蹦床上,全是四岁以下的儿童。他们用胖乎乎的小脚丫爬来爬去;有的在滑梯上滑来滑去;还有的在“大树下”捉迷藏……此刻,这里成了孩子的乐园。

家乡的玉龙广场,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点评:本文选材细致,从“健身好去 处 ”“ 歌 舞 的 海 洋 ”“ 孩 子 的 乐园”三个场景,写出了小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小作者的善于观察,乐于积累和层次清晰是读这篇习作应值得借鉴的经验。

■春兰秋菊

《一条不知通往何处的路》师大五华实验中学校场校区初三(4)班

王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