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舍友操场赏月、参加老乡聚会……...

1
04 欢度中秋 2016 年 9 月 16 日 星期五 责编/唐海珍 美编/纪建东 又是一年月圆时。中 秋之日,海南人除了有赏 月、吃月饼等传统外,由于 各地民风不同,还衍生了许 多有趣的中秋民俗。比如 在海口,人们会在这天祭月 拜公。当天一早,家家户户 提着月饼来到附近神庙祭 拜,他们以月饼和水果等作 为贡品,点燃祭香和红烛, 在案台前虔诚地闭眼祷告, 祈求合家美好,幸福平安。 祭拜的月饼带回家,家里人 晚上团圆吃月饼赏月。 南国都市报记者 汪承贤 摄 适应大学生活 中秋假期兼职 来自海南定安的王丹今年考上了湘 潭大学,刚刚结束大学军训的她已经跟 宿舍好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中秋佳 节,她打算跟宿舍好友办起“派对”,一 起庆祝佳节。“中秋夜,我们一起到操场 赏月谈心,过一个有意思的中秋节。”王 丹说,尽管身处异地,但她却没有感觉 那么孤单,和同学们一起玩玩、聊聊 天,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因为不熟悉学 校周边的环境,我们选择在校园里过 节,不乱跑,而在操场,是最能赏月的 了。”王丹说,想到在农村的家里,远离 城市的灯光,每年中秋,她们都能观赏 到最美的月亮,如今在校园,虽然不能 看到月亮“最美”的一面,但节日的氛 围却是一样的。 “中秋小长假,在学长的介绍帮助 下,我找到了一份在超市兼职的工作, 利用空余时间打打零工,赚一些自己的 零用钱,减轻家里的负担。”王丹说,她 期待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也期待着把大 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他们是一群大学生,也是一群刚刚离开家门的孩子 与舍友操场赏月、参加老乡聚会…… 离家学子的别样中秋 对于许多人来说,人生中和父母的第一场分离,或 许是从出门远读开始。 背井离乡,远渡重洋,行走他处,从此月是故乡明。 他们是一群刚刚离开家走进大学校门的孩子,9月 15日,他们在学校度过第一个远离父母的中秋节。 南国都市报 记者 易帆 家人寄月饼 在集体里团圆 “几天前,就收到家人寄来的月饼 了,真的好想家。”9月15日,刚考入广 西外国语学院的杨丹群在电话里告诉记 者,开学已经近半个月,军训还没有结 束,第一次离家,到陌生的环境独立生 活,杨丹群说,自己还在适应大学生 活。“今天中午给爸妈都通了电话,不能 在家过节,就只有电话问候了。”杨丹群 说,最怀念的是往年在家过中秋,妈妈 做的一桌子好菜,吃完饭后,全家人一 起在院子里摆上月饼、插上香,拜月、 赏月,祈祷丰收、安康,她还会在心里 默默地向“月亮娘娘”许愿,定下自己 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到现在才深刻地领 悟,每到佳节寄思家人,就会想起家的 味道。”杨丹群说。 大一新生都初次来到班级大家庭, 中秋佳节,军训还没结束,但辅导员和 教官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融入集体,在 训练中让大家一起互动、做游戏,同学 们之间的感情拉近了不少。“今天晚上我 们还有晚会,大家在操场上赏月过中 秋,有才艺的同学还表演了节目,挺有 意思的。”杨丹群说道,在集体的大家庭 里团圆,也别有一番滋味。 同校老乡聚会 热闹温馨 海南大学马克思学院大一新生陈军 来自湖南,中秋节前,他的“档期”就 已经排满了,上午到图书馆去看看,下 午跟宿舍好友一同去添置些生活用品, 晚上则参加同校老乡聚会,大家在一起 吃饭聚餐,到KTV去唱歌,一起过 节。“刚到大学,还有很多不适应,离 家那么远,中秋假期也不可能回家去, 跟老乡校友在一起聚聚也很不错。” 陈军说,刚来大学报到,同学和学 长学姐、老乡校友们都给了他许多帮 助,一些贴心的小提示、帮忙打热水、 带饭等等,让他感到十分亲切。“俗话 说,远亲不如近邻,中秋节和校友一起 过,有家的感觉。”陈军说道,宿舍里 的其他好友还结伴到白沙门去烧烤、赏 月,好不快哉,集体活动丰富多彩,中 秋过得有滋有味。陈军告诉记者,今天 一早他就给家人在微信上送出了祝福, 还告诉了家人自己在大学的节假日安 排。陈军还打算在中秋小长假,跟老乡 们一起到海口逛逛,熟悉环境。 异国他乡 越洋电话寄乡思 今年暑假,毕业于海南侨中的王 小凡考上了美国华盛顿大学。9 月 10 日,她开启了自己的国外求学之旅。 来到异国他乡,王小凡还在努力的适 应中,“中秋没有特别的安排,因为 同学们也还不互相熟悉。”王小凡在 微信上告诉记者,今天她要一个人去 添置一些生活用品,先在学生宿舍安 顿下来。远离家乡,王小凡没能吃到 家乡的月饼,美国也并没有中秋节日 氛围,这让刚到国外校园的王小凡稍 有落寞,“还是挺想家的,只能通过 电话和微信给家人带去祝福,也只有 羡慕她们吃月饼赏月的份了。”王小 凡说道。 “好在我早就知道来到美国会很 想念家乡的美食,所以我在暑假的时 候把海口的小吃、美食好好地品尝了 一遍,所以现在也没有那么遗憾,努 力适应大学生活吧。”小凡说,她对 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中秋佳节 祭月拜公 时间:2016 年 9 月 15 日 地点:海口 杨丹群和同学们在学校过 中秋。 (图由本人提供) 陈军和家人的合 影。(图由本人提供) 在海口城西镇苍西村,村民用月饼拜公。 村民在寺庙外空地上上香祭拜天地。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Jul-2020

2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与舍友操场赏月、参加老乡聚会…… 离家学子的别样中秋ngdsb.hinews.cn/resfile/2016-09-16/004/ngdsb20160916004.pdf · 04欢度中秋 2016年9月16日星期五

04欢度中秋 2016年9月16日星期五 责编/唐海珍 美编/纪建东

又是一年月圆时。中秋之日,海南人除了有赏月、吃月饼等传统外,由于各地民风不同,还衍生了许多有趣的中秋民俗。比如在海口,人们会在这天祭月拜公。当天一早,家家户户提着月饼来到附近神庙祭拜,他们以月饼和水果等作为贡品,点燃祭香和红烛,在案台前虔诚地闭眼祷告,祈求合家美好,幸福平安。祭拜的月饼带回家,家里人晚上团圆吃月饼赏月。南国都市报记者汪承贤摄

适应大学生活中秋假期兼职

来自海南定安的王丹今年考上了湘

潭大学,刚刚结束大学军训的她已经跟

宿舍好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中秋佳

节,她打算跟宿舍好友办起“派对”,一

起庆祝佳节。“中秋夜,我们一起到操场

赏月谈心,过一个有意思的中秋节。”王

丹说,尽管身处异地,但她却没有感觉

那么孤单,和同学们一起玩玩、聊聊

天,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因为不熟悉学

校周边的环境,我们选择在校园里过

节,不乱跑,而在操场,是最能赏月的

了。”王丹说,想到在农村的家里,远离

城市的灯光,每年中秋,她们都能观赏

到最美的月亮,如今在校园,虽然不能

看到月亮“最美”的一面,但节日的氛

围却是一样的。

“中秋小长假,在学长的介绍帮助

下,我找到了一份在超市兼职的工作,

利用空余时间打打零工,赚一些自己的

零用钱,减轻家里的负担。”王丹说,她

期待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也期待着把大

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他们是一群大学生,也是一群刚刚离开家门的孩子

与舍友操场赏月、参加老乡聚会……

离家学子的别样中秋对于许多人来说,人生中和父母的第一场分离,或

许是从出门远读开始。背井离乡,远渡重洋,行走他处,从此月是故乡明。他们是一群刚刚离开家走进大学校门的孩子,9月

15日,他们在学校度过第一个远离父母的中秋节。南国都市报记者易帆

家人寄月饼在集体里团圆

“几天前,就收到家人寄来的月饼

了,真的好想家。”9月15日,刚考入广

西外国语学院的杨丹群在电话里告诉记

者,开学已经近半个月,军训还没有结

束,第一次离家,到陌生的环境独立生

活,杨丹群说,自己还在适应大学生

活。“今天中午给爸妈都通了电话,不能

在家过节,就只有电话问候了。”杨丹群

说,最怀念的是往年在家过中秋,妈妈

做的一桌子好菜,吃完饭后,全家人一

起在院子里摆上月饼、插上香,拜月、

赏月,祈祷丰收、安康,她还会在心里

默默地向“月亮娘娘”许愿,定下自己

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到现在才深刻地领

悟,每到佳节寄思家人,就会想起家的

味道。”杨丹群说。

大一新生都初次来到班级大家庭,

中秋佳节,军训还没结束,但辅导员和

教官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融入集体,在

训练中让大家一起互动、做游戏,同学

们之间的感情拉近了不少。“今天晚上我

们还有晚会,大家在操场上赏月过中

秋,有才艺的同学还表演了节目,挺有

意思的。”杨丹群说道,在集体的大家庭

里团圆,也别有一番滋味。

同校老乡聚会热闹温馨

海南大学马克思学院大一新生陈军

来自湖南,中秋节前,他的“档期”就

已经排满了,上午到图书馆去看看,下

午跟宿舍好友一同去添置些生活用品,

晚上则参加同校老乡聚会,大家在一起

吃饭聚餐,到 KTV 去唱歌,一起过

节。“刚到大学,还有很多不适应,离

家那么远,中秋假期也不可能回家去,

跟老乡校友在一起聚聚也很不错。”

陈军说,刚来大学报到,同学和学

长学姐、老乡校友们都给了他许多帮

助,一些贴心的小提示、帮忙打热水、

带饭等等,让他感到十分亲切。“俗话

说,远亲不如近邻,中秋节和校友一起

过,有家的感觉。”陈军说道,宿舍里

的其他好友还结伴到白沙门去烧烤、赏

月,好不快哉,集体活动丰富多彩,中

秋过得有滋有味。陈军告诉记者,今天

一早他就给家人在微信上送出了祝福,

还告诉了家人自己在大学的节假日安

排。陈军还打算在中秋小长假,跟老乡

们一起到海口逛逛,熟悉环境。

异国他乡越洋电话寄乡思

今年暑假,毕业于海南侨中的王

小凡考上了美国华盛顿大学。9月10

日,她开启了自己的国外求学之旅。

来到异国他乡,王小凡还在努力的适

应中,“中秋没有特别的安排,因为

同学们也还不互相熟悉。”王小凡在

微信上告诉记者,今天她要一个人去

添置一些生活用品,先在学生宿舍安

顿下来。远离家乡,王小凡没能吃到

家乡的月饼,美国也并没有中秋节日

氛围,这让刚到国外校园的王小凡稍

有落寞,“还是挺想家的,只能通过

电话和微信给家人带去祝福,也只有

羡慕她们吃月饼赏月的份了。”王小

凡说道。

“好在我早就知道来到美国会很

想念家乡的美食,所以我在暑假的时

候把海口的小吃、美食好好地品尝了

一遍,所以现在也没有那么遗憾,努

力适应大学生活吧。”小凡说,她对

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中秋佳节祭月拜公

时间:2016年9月15日地点:海口

杨丹群和同学们在学校过中秋。 (图由本人提供)

陈军和家人的合影。(图由本人提供)

在海口城西镇苍西村,村民用月饼拜公。 村民在寺庙外空地上上香祭拜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