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

48
45中國學術年刊 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2014 3 4592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ISSN1021-7851 DOI10.6238/SIS.201403.03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黃明理 (收稿日期:102 9 25 日;接受刊登日期:103 3 6 日) 提要 《四庫全書》編纂成書,是清乾隆朝空前偉大的文化事業。自原本構想鈔存四份圖書, 到後來增添二部《薈要》、加寫三份貯置南方,首尾都是出於手寫,動用的謄錄人員數以 千計。早期的四份《全書》與《薈要》,謄錄者基本上是國子監的生員,朝廷允諾事成論 功授官,他們可說是以謄書替代入仕考試的低階官員預備人才,身分與一般的書傭寫手大 不相同。這群謄錄人雖然姓名隨書登載,但甚少受到重視,上世紀七十年代曾有學者自《薈 要》中整理出謄錄人姓名,然數量仍不及全數的三分之一。本論文乃以影印文淵閣《四庫 全書》為本,蒐羅匯集近三千個謄錄人名,進行辨析比對,編為名錄,期望提高謄錄者的 能見度,表彰他們在《四庫全書》成書上的貢獻;再者提供後繼研究的可能性,以擴大四 庫學的研究範疇。 關鍵詞:四庫全書、文淵閣、謄錄監生、館閣體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Dec-2019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45–

    中國學術年刊 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2014 年 3 月 頁 45~92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ISSN:1021-7851 DOI:10.6238/SIS.201403.03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黃明理

    (收稿日期:102 年 9 月 25 日;接受刊登日期:103 年 3 月 6 日)

    提要

    《四庫全書》編纂成書,是清乾隆朝空前偉大的文化事業。自原本構想鈔存四份圖書,

    到後來增添二部《薈要》、加寫三份貯置南方,首尾都是出於手寫,動用的謄錄人員數以

    千計。早期的四份《全書》與《薈要》,謄錄者基本上是國子監的生員,朝廷允諾事成論

    功授官,他們可說是以謄書替代入仕考試的低階官員預備人才,身分與一般的書傭寫手大

    不相同。這群謄錄人雖然姓名隨書登載,但甚少受到重視,上世紀七十年代曾有學者自《薈

    要》中整理出謄錄人姓名,然數量仍不及全數的三分之一。本論文乃以影印文淵閣《四庫

    全書》為本,蒐羅匯集近三千個謄錄人名,進行辨析比對,編為名錄,期望提高謄錄者的

    能見度,表彰他們在《四庫全書》成書上的貢獻;再者提供後繼研究的可能性,以擴大四

    庫學的研究範疇。

    關鍵詞:四庫全書、文淵閣、謄錄監生、館閣體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46–

    一、前言

    自《四庫全書珍本》、《四庫全書薈要》、《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刊行,及至《文淵閣

    四庫全書電子版》問世以來,嘉惠學界其功厥偉,青衿學者繙閱引用圖書者自當不下千萬,

    但寫在原書冊副頁上的資料——謄錄、分校、總校、詳校諸人姓名,注意於此者,不知有

    多少?

    雖然謄錄與校對是《四庫全書》實體工程的基礎,缺此環節叢書無由誕生,書籍品質

    的良窳也盡繫於茲,但是就像面對印刷品,讀者不會追問打字的手民是誰一樣,影印本上

    的書跡由何人所書,自然也不太引人關心;尤其,這部叢書一向不被視為書法珍品1,也

    未聞名書家曾與其事,又有幾人會抱著欣賞心態以對?

    烟歷史上大規模的抄書活動,隋煬帝便曾發動過,《類說》引《南部 花記》云:

    帝命虞世南等四十人,選文章自楚詞迄大業共為一部五千卷,名《文章總集》。又

    擇能書二千人為御書生,分番鈔書。2

    文中這為數二千的抄寫者,無名無姓無面孔無生平,說他們「能書」、封他們為「御書生」,

    榮耀充其量止於集體而已,並未降及於個人。整體活動的目的在書籍,書的輯藏重於書寫

    的呈現。是以書誰抄?字如何?都不是重點,書手不必留下個人資料。隨著時代走遠,兩

    千個鈔書人,只留下「御書生」三個字。 私人抄書寫經之事代代有之,隨之產生無數以抄寫為業的書手,即使出版事業興起,

    活字版行之有年,書坊裡職在抄寫的也大有人在。不計其數的書面文字傳寫者,都彷彿隋

    朝「御書生」,一例隱於幕後,不輕易走到書頁舞臺接受讀者的注目。然而乾隆三十八年

    到四十九年(1773-1784)間,北四閣《全書》與兩部《薈要》的謄寫者,際遇顯然有別。

    在天子高度重視下,謄寫者挑選自駐留京師的士子3,基本上是國子監中擅長寫字的生員,

    1 清儒洪亮吉(1746-1809 年)云:「今楷書之勻圓豐滿者,謂之館閣體,類皆千手雷同,中葉後四庫

    館開而其風益盛。然此體唐宋已有之,段成式《酉陽雜俎.詭習》內載有官楷手書;沈括《筆談》

    云:『三館楷書不可謂不精不麗,求其佳處,到死無一筆。』是矣!竊以謂此種楷法在書手則可,士

    大夫亦從而效之,何耶?」見氏著《北江詩話》(叢書集成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年),卷 4 頁 41。此說影響甚大,《四庫全書》抄書字,大柢被視為缺乏文人個別面目的書風代表,書法藝術價值並不高。

    2 宋‧曾慥編:《類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873 冊,1985 年),卷 6,頁 873-105。 3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初一上諭:「自昔圖書之富於斯為盛,特詔詞臣詳為勘覆,釐其應刊應抄應存者,

    系以提要輯成總目,依經史子集部分類眾,命為四庫全書……其應抄各種,則於雲集京師士子中擇

    其能書者,給札分抄,共成善本,以廣蘭臺石渠之藏。」引自張書才主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上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47–

    有些甚至已取得舉人的資格,身份自不同於傭書為業的書手。 身份如此,所以鈔書工作

    的酬勞不是金錢——在完成應有抄書量前,他們自備資斧,無償從事;待五年期滿,合格

    謄錄一百六十五萬字以上,才得經朝廷議敘,論功授予基層地方官或學官4。從抄書的歷

    史來看,這是很特殊的書手群體,他們是具有相當文化程度的儒工,有擔任朝廷命官的資

    格。換言之,在乾隆朝自覺從事史上最大繕書工程的氛圍下,這是被允許以抄書做為入仕

    途徑的基層官員預備士。所以,裝編書籍時,書冊某卷由誰所謄錄皆一式注明,名字與身

    分載在書頁明顯位置,名上且署「臣」字5——形式曠古僅見,代表對此文化工程之抄寫

    者的禮遇。

    但縱有此禮遇,他們畢竟在《四庫全書》整體工程的底層,比起負責監辦、纂修、審

    閱的館臣學者,地位甚低。地位低、數量大又分批進出,所以事成之後,即使按例議敘,

    謄錄儒生們並未留下正式的完整檔案,不像館臣們有「職名表」載於史頁倍增榮耀。缺少

    最後的認證,透露朝廷禮數並未作足,也使得功在謄錄的儒生群體,很難被認識,後人必

    須從大量書冊的散落記錄中逐一勾提,才得以清理出他們的名姓。此事費時費力,二百多

    年來沒人試過,洎至目前,大部分謄錄儒生仍星散於各書,令人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6。

    其實上世紀七零年代,吳哲夫曾彙集過一部份,他從《薈要》書冊上的記載資料,採

    得楷書謄錄七百五十四人、繪圖二十七人,以及篆書謄錄二人的姓名7。這項整理工作頗

    具開創性,彙集臚列人名,除表彰他們參與《薈要》製作的貢獻外,亦可提供後續研究。

    可惜的是,四十年來未見繼此名單的擴充研究,而吳氏後來雖撰《四庫全書纂修之研究》,

    也未對《全書》謄錄者有所整理8。名單停留在七百餘人,與四庫開館十餘年間謄錄人總

    數還有大段距離9。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諭內閣編四庫全書薈要著于敏中王際華專司其事〉,頁 108。

    4 相關規定可見〈辦理四庫全書處奏遵旨酌議排纂四庫全書應行事宜摺〉、〈多羅質郡王永瑢等奏請准候補謄錄額外 力並添篆字繪圖謄錄摺〉,《纂修四庫全書檔案》,頁 78、頁 277。另參見張升:《四庫全書館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年),第六章,頁 222-257。

    5 抄寫者皆有生員身分,基本上以國子監生為主,其中因貢入監者注明「貢生」、「副貢生」,餘則注明「監生」;鄉試中式的注明「舉人」,考取進士仍在謄錄行走者,則注明「進士」。本論文後附書影圖

    1-1、圖 2-1,可見其登載形式。 6 2005 年吉林出版社影印出版足本《欽定四庫全書薈要》,學者為文肯定《薈要》的價值,談及書法,

    感慨地說:「四庫全書館的抄書手們也皆為寫館閣體的高手,遺憾的是,歷史沒有留下他們的名字。」

    見香港百科 HK WIKI 網路資料。 7 吳哲夫:《四庫全書薈要纂修考》(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 年),頁 10-21。名單中楷書謄錄重

    複周綬、徐莊、徐焯,實得 751 名;繪圖者重複周緯、勵守淳、李鈞,實得 24 名,又有歸元培者,亦重見於篆書謄錄。

    8 見吳哲夫:《四庫全書纂修之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0 年),第三章第二節。 9 根據張升估算,武英殿四庫館繕書處及薈要處前後在館謄錄為 2841 人,大典處、聚珍處、總目處及

    考證處前後在館謄錄總數二百人以上,合計總數約三千餘人。見前揭《四庫全書館研究》第六章小

    結,頁 256。另 1930 年代郭伯恭《四庫全書纂修考》統計謄錄達 3826 人,言全書謄錄者多沿其說,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48–

    本論文原非承繼吳氏整理工作而作,而是著眼於《全書》保存的書跡,想從取閱方便

    的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中,依副頁的記載,由書人聯繫書跡,檢視書風書品,以期從

    中發現關於書寫的議題10。為便於檢索統計,先將《全書》每本書每一筆謄錄記載輸入試

    算表(excel 檔),並在翻尋中逐筆檢核謄錄者筆跡,卻赫然發現:《全書》書頁上的謄錄

    記載,裝飾意義遠大於注記分工的職責意義,它們不是查覈抄書成績的原始帳簿11,若要

    據之以繫聯書人與書跡,無異緣木求魚(可見附圖,圖一謄錄人同而筆跡異,圖二謄錄人

    異而筆跡同)。更有甚者,書冊副頁上登載的姓名,存在許許多多筆誤12,倘若據此直接

    點算謄錄人數,將會得到離真實甚遠的結果。

    謄錄人姓名必須辨析,不知不覺便走上吳哲夫開啟的研究途徑,且順理成章地取其《薈

    要》謄鈔名錄作為底本,一則互勘以加強某些人名的確定度,一則積累以擴大對四庫館謄

    寫群體的認識。

    收集整部《全書》的謄錄人名,建檔且再三校對以避免輸入之誤,耗費時力不少,然

    謄錄名冊今已顯著擴充,實堪慰藉。惟文淵閣《全書》與摛藻堂《薈要》,屬四庫館首期

    工程,兩者相加所收集到的,畢竟不是全部謄寫人,北四閣謄錄從事總數尚待追查。不過,

    以此名錄為基礎,將來過濾文溯、文津二部《全書》所載資料,探尋的工作或可輕易些,

    而成果絕對更加豐碩——拋磚引玉,正是本論文所期望達到的效應。以下分節陳述整理成

    果。

    二、文淵閣《全書》與摛藻堂《薈要》謄繪人的交集與聯集

    《全書》與《薈要》內容包羅萬象,手工謄錄的不全是文字,還有大量繪圖,舉凡天

    文、地理、禮儀、器物、職貢、慶典、算學、醫學、音律、動植、風土、園林,或精密或

    其實那是包括後來南三閣書手一千人。

    10 每部《四庫全書》約七億三千萬字,《薈要》約三億字(見〈吏部尚書劉墉等奏遵旨清查四庫全書字數書籍完竣緣由摺〉,張書才主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頁 1928-1929)。北四閣今存其三,薈要今存其一,所存書跡字數猶近二十五億。對此大量的楷書字跡,或可從書法史、書法教育、正俗文字

    學等各種角度進行研究。2013 年吉林大學,陳佳:博士論文《清代朝廷書法研究》,其中即有討論四庫全書謄錄書法的專章。

    11 查覈謄鈔成績有所謂功課清冊者,每位謄錄名下應有注記所鈔字數,見注 10 引文。 12 且舉具官員身分的分校官姓名為例,如助教黃昌禔校《御定淵鑑類函》,301 卷至 325 卷間多次登載,

    禔錯寫為「左示右疌」者屢見;中書程琰校《道藏目錄詳注》則三作「程瑛」;編修施培應校《湛然

    居士集》,1-3 卷 8-9 卷皆如其名,4-7 卷則作「沈應培」,10-14 卷又成「施應培」。分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989、1061、1191 冊。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49–

    示意,都需各色專才製圖;文字當中,也不全是漢字,滿漢對譯著作、滿蒙回藏托忒通譯

    辭書,都須書寫「外文」;而漢字當中,又非全然楷書,尚有古文篆隸不次應用。所以整

    個謄錄團隊裡不只是文字抄寫人,原用「謄錄」一詞,雖可涵蓋繪圖者13,但常會給人只

    是文字謄抄的印象,為使語意明確,合稱書寫與繪圖兩者時,本文下筆均改用「謄繪」。

    這群謄繪人可粗分繪圖、寫字兩類,繪圖類非本研究重點,故不再下分;寫字類則可

    分漢字與非漢字,漢字類下又有楷書與篆隸專門書手之別。為方便指涉,姑不計層次,平

    行區別為:繪圖者、非漢字謄寫者、篆隸謄寫者、楷書謄寫者四類。

    文淵閣本《全書》謄繪者,依類區分,得繪圖六十二(62)名、非漢字謄寫三十八(38)

    名、篆隸謄寫六(6)名、楷書謄寫二千七百四十六(2746)名,但楷書謄寫中與繪圖重

    複者十六(16)名,與篆隸重複者五(5)名,故所得總數共二千八百三十一(2831)名。

    所有姓名,載於本文第四節中,繪圖類、篆隸書寫類名旁標記「◎」者,表示其名重見於

    楷書謄寫類。

    關於分類,吳哲夫整理《薈要》時,直接採取所署銜名為區分,計有(一)謄錄監生、

    (二)謄錄筆帖式、(三)謄錄候補筆帖式、(四)謄錄中書、(五)謄錄馬甲、(六)謄錄

    繙譯生員、(七)謄錄護軍、(八)謄錄閑散、(九)謄錄喇嘛、(十)謄錄監生、(十一)

    繪圖監生、(十二)篆書監生等十二類14,類目繁複,不過,觀其次序可以發現:其第一

    類同於本文楷書謄錄者,其第二至第十類,同於本文非漢字謄寫者15,十一、十二兩類,

    亦如本文繪圖與篆隸書寫者之分,整體分類架構並無二致。

    比對吳氏與本論文所收羅者,兩方共見的姓名,在繪圖者為數十八(18),非漢字謄

    寫者二十四(24),篆隸謄寫者一(1),楷書謄寫者五百八十(580)16。這些共見姓名,

    第四節名錄中以別體斜書呈現,可以一目了然。

    然而,《全書》與《薈要》的謄繪者交集,不只此六百二十三(623)人,原因是:還

    有相似的姓名,極可能原本就是同一人,只因寫錄偶誤故成兩名。因此,交集數量應更多,

    為省敘述,疑似同一人者,表列說明如下:

    13 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多羅質郡王永瑢〈奏請准候補謄錄額外効力並添篆字繪圖謄錄摺〉云:「又應繕天

    文算法各書內,圖樣極多,其中尺寸疎密,銖黍難差,必須略識推步者,方能布置無訛,自非原設

    繪圖之謄錄等所能通曉。」可見繪圖者亦以「謄錄」通稱之。見《纂修四庫全書檔案》,頁 278。 14 (一)與(十)同為「謄錄監生」,但前者五百多名,大柢漢人,僅一滿人;後者共二名,非漢人名,

    比對《全書》謄繪者知:一為托忒文謄錄,一為回文謄錄。 15 此九類下之名,見其用字可知多非漢人,應為負責譯寫非漢文字者。 16 此筆者計算標準下的統計數,若由吳哲夫計算,數目應不同,蓋因名字相近如姜樹/澍,莊經/絅明,

    趙由/田青之類,吳歸為一人者,筆者則存錄為不同人,以反映登錄實況並待查核。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50–

    同一人肯定度 《薈要》錄名 《全書》錄名

    100% 80% 辨認說明

    朱環玉 朱懷玉 ○ 懷與環、瓌字形近似,常互訛 朱依 朱衣 ○ 衣為是,與依音同形近 朱學廉 朱學濂 ○ 濂為是,與廉音同形近 任以伊 任以依 ○ 依為是,伊音同,薈要亦有任以依 任揖文 任楫文 ○ 楫為是,揖形近而誤 弁焜 牟焜 ○ 牟為是,弁形近而誤 吳驕 吳鐈 ○ 鐈為是,驕形近誤,薈要亦有吳鐈 呂曰永 呂日永 ○ 日為是,曰形似而誤 沈東昇 沈東升 ○ 升昇音同意同互用 沈玄銘 沈立銘 ○ 立為是,玄立行書形似 周什士 周升士 ○ 升為是,什形近而誤 周嘉猶 周嘉猷 ○ 猷為是,猶音同形近而誤 浦堉 浦焴 ○ 焴堉音同形近 許恩光 許思光 ○ 思為是,恩形近而誤 莊文煌 莊文煜 ○ 煜煌行書形似 張五浩 張五誥 ○ 誥為是,浩誥行書形近而誤 張士深 張士琛 ○ 琛為是,深形近而誤 張嘉今 張嘉會 ○ 會為是,誤認會字草書為今 陸學【禾宗】 陸學稼 ○ 稼為是,誤認家字草書為宗 傅環芳 傅瓌芳 ○ 瓌與環、懷字形近似,常互訛 彭長慶 彭長發 ○ 發慶草書近似 蔣如蒸 蔣如燕 ○ 燕為是,蒸形近而誤 榦騰 韓騰 ○ 韓為是,榦形近而誤 劉垣 劉恒 ○ 垣恒形近 伊史根敦 伊什根敦 ○ 外族人名音譯,用字不同 【玉爾】爾杭阿 珠爾杭阿 ○ 珠為是,受爾字影響而誤書【玉爾】 壹人爾西母 伊巴爾錫穆 ○ 外族人名音譯,用字異,誤八為人 竇國光 竇光國 ○ 光國為是,顛倒為國光 伊承彥 倪承彥 ○ 倪伊音近形近

    表一:《薈要》《全書》謄繪交集人疑名辨認表

    表中判斷為是的名字,乃因它們在《全書》謄錄資料中出現多次,有足夠的穩定性;

    而與之相似的姓名,或因用字為字書所無,或因取義不佳有違命名常情,或是姓氏不經見,

    信確度偏低,故而認定為誤;其他音譯外族之名,不辨自明無需贅言。至於肯定度標八成

    者,是因該名在《全書》的出現數不多,不敢斷定何者為是,僅能就字形提出懷疑。整體

    而言,傾向依賴《全書》名錄,這是因為《薈要》錄名是輾轉得來的。它們先經抄錄、再

    經手民排版,而校對時難免失察,如書中謄錄「胡先嗚」、「范嗚謙」,必皆「鳴」字之誤,

    錯得如此明顯,故而推想吳書所錄必定還有錯名,信度自然略低。

    根據上表,兩部叢書謄繪者的交集,可略增二十二至二十九名,因此,交集總數應在

    六百四十五至六百五十二(645-652)之間。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51–

    而二部叢書謄繪者的聯集數呢?將《薈要》名錄扣除交集者,剩約一百三十餘名,它

    們獨見於《薈要》,加上《全書》的謄繪人數,便是聯集了。然而《全書》謄繪人數未定,

    有待下兩節詳細討論,本節先錄示《薈要》獨有的謄繪者,其名如下:

    張元慶 陳英棟 俞廷奏 王濬(以上繪圖者)

    姜也魯(篆書書寫者,《全書》此名僅見於楷書謄寫)

    文溥 常楷 西卜昌阿 福朗 台飛音 占慶

    薩阿保 薩炳阿 文秀 魁升 德春  敏

    愛伸阿 呢嗎 那穆喀(以上非漢字謄寫者)

    丁芳炎(菼) 于飛熊 于黃寰 王日枝 王嵩齡 王寶光

    王天恩 王崇綱 王金式 王恂 孔廣才 左德麟

    史光隆 石際虞 吉世璜 朱其淵 朱彬 朱希光

    江 晉 江長諴 任廷宰 何樞 何熙麟 吳緩

    吳震文 吳學文 汪學金 汪獻菽 汪詞垣 呂學文

    呂朝綸 宋鎨 李溥 李鋌 李書和 李鐘淑

    李秉德 李承寧 沈鍴錦 伍舜其 周綬 周鳳池

    竺昌基 侍臣 胡作哲 施昌華 范檷 范恭

    姚岐謨 保德 查機 倪時彥 殷輅 郝爾敦

    秦在亶 孫希旦 孫增 孫樹新 夏謙 高毓英

    高鎮 馬心綏 馬培 馬慶 馬樞 徐虎文

    徐維 徐麟趾 徐登垣 許祖壽 郭逢綽 郭廷良

    郭祚熾 張宁 張慎和 張倓 陳葆光 陳學漢

    陳山紀 陳肇麒 曹鏞 曹彤 常安 嵇承恂

    湯容胃 彭希純 程蓮孫 程銓 楊省曾 楊德

    楊搢 葉大可 裘允緒 蔣經明 劉震 劉鋐

    鄧世紳 蔡寅 繆謨 繆引吉 應夢麟 應先烈

    霍瑞煇 薛永燦 戴聯奎 魏世鼒 顏振 (以上楷書謄寫者17)

    17 名單中孫希旦、郭祚熾、戴聯奎,根據職名表皆任薈要處分校官,吳哲夫書錄為謄錄,不知是否誤

    記?抑三人先曾在薈要處謄錄上行走?待考。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52–

    孫璜(潢) 許助(祖)懷 張曾容(溶) 曹秀瑜(榆)

    趙立楅(福) 蔣維暨(塈) 潘垣(坦) 劉天蒼(倉)

    劉愷(塏) 劉鈐(銓)瑛 謝焞(惇)

    (以上亦楷書謄寫者,吳哲夫以為是一人而名有「亦作」,括弧內字為名者,並見

    於《全書》,加線以示區別)

    三、名字登載差池與辨析的困難

    整部文淵閣《四庫全書》,其實不全然由載在副頁上的謄繪人合力圖寫完成。

    原因不難索解,首先,須知《全書》中有些書不出自四庫館謄錄18,有些則遺漏登寫

    謄錄資料,或零星篇卷、或整本書都有其例19,另外,尚有卷中明明有圖有篆,副頁卻未

    加記繪圖篆隸人的,若未翻查卷內,實不知登錄有闕。其次,傭書代抄的情形眾所皆知,

    謄錄人名下其實另有隱名寫手20;再次便是:書冊副頁上的謄繪者姓名,存在「錯名」。

    也就是,檢得之名並不一一對應一個人,某些名字其實是空的。諸如此類,則《全書》到

    底經多少人手、為何人所寫,僅憑副頁所載及者,實無從查考。

    上述第三個原因,是本文關心的。

    書冊副頁上登載的資料,有兩組,分列書名欄的左側空白處。居左的一組,其內容是

    總校官、校對官、謄錄生三人,由右而左並列(有繪圖生或篆隸生時則加列謄錄之左),

    顯示該書冊謄校工作責成於此;此組右移空兩行提高約三字高度,是另一組資料,內容通

    常兩行,右行署「詳校官臣某」,左行署「臣某覆勘」,代表該書又經兩位官員詳校覆勘。

    《全書》詳校覆勘,事在乾隆五十二年後21,此時書已上架,所以,此組資料的登載時間

    必後於左;比對二組資料,即可發現筆跡不同。

    18 自《永樂大典》輯得之書,原由翰林院謄鈔,謄錄人不同於四庫館,所以劉墉計算全書書寫字數時,

    是整個扣除的。見〈吏部尚書劉墉等奏遵旨清查四庫全書字數書籍完竣緣由摺〉,《纂修四庫全書檔

    案》,頁 1928-1929。其它非《永樂大典》之書,如繙譯的滿文五經四書、《欽定詩經樂譜全書》、《御製滿珠蒙古漢字三合切音清文鑑》、《欽定續通典》也都無謄寫者資料。

    19 整本書未登記者,有如《史記正義》、《元史》、《御製文二集》、《御製詩四集》。 20 可參考張升《四庫全書館研究》第六章,頁 245-247。又乾隆三十八年六月,開館不久,即有御史胡

    翹元奏請杜絕謄繕代筆之事,奏云:「……伏思此項謄錄,俱是自備資斧効力行走,其能書者不皆有

    力,其有力者不盡能書。今保舉之途一開,其能書而無力者,固不得與其數;而有力不善書者,既

    須雇倩書手,又先多一保舉之費,未免竭蹶從事……」見〈巡視南城監察御史胡翹元奏請停纂修提

    調等官自行保舉謄錄等事摺〉,《纂修四庫全書檔案》,頁 123。 21 見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十九日上諭〈寄諭六阿哥永瑢等文淵文源所貯全書著派科甲出身尚書等校閱〉,

    《纂修四庫全書檔案》,頁 2004。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53–

    詳校覆勘無關本題,且置而不論。可以推測:謄繪校對者資料,應是裝潢製書時統一

    依式寫上的,並不由謄錄生自行填寫。而當時據以登載的,必是收掌、提調單位所提供的

    諸如歸領簽收、謄寫進度清冊等的原始資料。這批龐大的原始資料,來自抄繕工程進行中

    書來人往之時,簽署筆跡料想不會是工整的楷書,而是相對便利的行草。行草辨識難度高,

    線條使轉之間,有時小小的差異就成別字,稍一不慎,便會看差認錯;而許多楷書部件簡

    化為草後,又往往形狀雷同,若缺少上下字義文句參考,便難以區辨所寫何字。既是如此,

    這些姓名由另一群人登載於副頁時,除了一般轉寫難免之誤外,勢必更有因行草辨識問題

    而致誤者。

    蕚舉例言之,名錄中有相似性很高的名字:「謝蓮鍔、謝蓮萼、謝蓮 、謝蓮諤、謝連

    鍔、謝蓬鍔」,若說這是六個人,一定有人懷疑。類似的情形如「王思諨、王思福、王思

    幅、王思湢」,如「沈世玫、沈世枚、沈世玟、沈世攻、沈世政、沈世故」,還有更多三三

    兩兩彼此相似的,著實令人困惑。

    在正常的情況下,某一名字經多次抄寫,抄錯的次數應該少於正確的。因此,試算表

    建檔,提供一個方便的判斷標準——利用檢索功能,可得任一姓名出現的次數,而出現的

    多寡便是參考值。以謝蓮鍔六個近似名來說,它們出現次數依序是 32、1、1、1、1、2,

    由此可定「謝蓮鍔」是正確的,其他同音的四名,非常可能有誤。不過,此雖便利法,卻

    須謹慎使用,像「謝蓬鍔」,雖形近可能致誤,仍不能斷言必無其人22。尤其,當次數比

    並不懸殊時,更不宜直截引證,「王思諨、王思福、王思幅、王思湢」,出現次數分別為「27、

    9、1、1」,次高的「王思福」,沒理由只因與「王思諨」音同形似,就判為錯名。因此,

    另尋可以為證的理由,與次數比互相徵佐,顯然是必要的。

    令人懷疑的姓名,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一)殘字漏字、(二)字序倒置、(三)字書

    未收或錯字、(四)誤書別字。以下依序說明,並提出解疑或闕疑之故。

    (一)殘字漏字

    名錄中只有一個帶殘字的姓名,宗紹(火○),第三字右下半字破損23,初看不得其

    名,但當「宗紹炳」穩定出現,一相映證即可釋疑。

    22 它出現兩次,一次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579 冊《治河奏績書》卷 3、4 與附錄;一次在 975 冊《山

    堂肆考》卷 75-80。須說明的是:凡同書不同卷登載同一謄錄人,但其卷次相連,筆者建檔時大都合多卷為一次,所以細察原本,「謝蓬鍔」之名,其實登載六筆。

    23 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92 冊《太平經國書》,卷 4-8 副頁。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54–

    漏字,若非造成名不像名,或者經旁列校官姓名位置對照而顯參差,否則是很難發現

    的。「●思福」、「●樹」、「朱●林」、「徐●●」,是四個明顯看得出漏字的例子,中間兩者,

    可以查考前後其它書卷的謄錄人,而認定為姜樹、朱上林;其餘兩名是誰,只能闕疑。

    之所以懷疑尚存難以發現漏字的姓名,來自於李瞻、羅遠兩個例子。在《全書》中它

    們都只出現一次,李瞻為《御定淵鑑類函》卷 198 的謄錄,其下一卷的謄錄是李學瞻(常

    見之名,37 次);羅遠為《六家詩名物疏》1-4 卷的謄錄,接著 5-8 卷的謄錄是羅賓羽遠(常

    見之名,亦 37 次)24。懷疑李瞻、羅遠兩名是抄漏一字,相當合理。如此一來,名錄當

    中王錫/王錫壽(1/5)、安奎/安奎文(1/3)、何照/何照鄰(1/11)、吳炳/吳炳文(2/13)、

    李全/李全玉(1/17)、孫鳳/孫祥鳳(3/27)、馬堃/馬廷堃(2/4)、張燾/張德燾(1/2)、

    許紹/許紹錦(1/31)、陳菼/陳菼英(1/2)、陳璲/陳瞻燧(2/29)、黃廷/黃廷綬(1/4)、

    葛瀛/葛瀛三(1/9)、蔣式/蔣式增(1/4)、蔣雲/蔣雲師(1/32)、鄧培/鄧培善(1/27)、

    閻澄/閻學澄(1/2)、魏淳/魏淳耀(1/21)、應台/羅應台(1/6)、繪圖者趙源/趙源崙

    (1/3)等二十組姓名,比對出現次數後,都值得懷疑。另外像【土廧】均25,只出現一次,

    未見相似名。【土廧】是牆的俗寫,漢族罕見其姓,會不會也如應台/羅應台般,漏寫姓

    氏呢?。

    (二)字序倒置

    字序倒置者,在下節的名錄上,前後並陳並以橫線相連。原則上由出現次數決定其正

    誤,唯有韓孝宗、韓宗孝因都只出現一次,姑以先出現者為正26,而錯名皆註「*」號於

    名旁。韓孝宗之外,名字可能被倒置者有:毛事敬、安宇樂、沈方大、邱卿雲、姚元開、

    胡宗高、胡森桂、孫祥鳳、徐芝仙、馬衍宗、康仁馨、曹勳祖、傅翰邦、程飛鵬、黃聘三、

    黃熙純、劉本立、蕭志鴻、羅賓羽遠等十九名。

    (三)字書未收字或錯字

    歷來各朝並未徹底執行字體標準化,也無嚴格的文字管控措施,比起今日,漢字書寫

    規範相對寬鬆,方字、俗字、別體字、罕用字、私用字往往通行於社會,書寫時或正或俗,

    未可一律。在謄繪人名登載時,這種現象一樣存在,加上偶然誤筆,名錄中便見許多錯字

    24 分別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987 冊、80 冊。 25 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1183 冊《西塍集》。 26 韓孝宗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108 冊《儀禮述註》,韓宗孝見 1113 冊《山谷集》。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55–

    和字書未收字。它們本無其字,下節所列錄,權以符號【】匡合,括弧內援文組字或簡述

    其形來表示。

    稱作「錯字」的,有兩個條件,其一是字書無字,其二是名錄中有近似而較正確的名

    字。如李友驥、印鴻緒、沈瑛、唐燦、張紹鼎、莊寶瑑、陳以沆、陳韶、潘鐘琨、黎士烜、

    戴塽、魏聃年等十二名,都另有因書寫不正確而滋生的錯名;文昌儒,則或因借音而將需

    簡寫作于,故成怪錯。

    稱為「字書未收」者,是因名錄中並無相應的姓名,無從劃分正誤,只好作此指稱。

    類此者有王旭【車因】、單可【土基】27、薛【影左加三點水】、韓【金夜】四個名字,用

    字不見於字書,暫列為疑誤。

    至於程【馬龍】,其字音鵬;【土廧】均,其字為牆。二者皆見於字書,本不算寫錯,

    只因罕用,現行電腦無字碼可選,為凸顯其罕僻,輸入時不另造字亦以【】匡合。

    (四)誤書別字

    誤書別字的原因,不外乎謄抄時受字音近同、字形相似影響,或意識一時為它名牽引,

    如此諸端與使用通同字有所不同。作為表身符號的姓名,雖然有些人拒絕被通同字替代,

    但在文字標準化不嚴、沒有身分證的時代,既然通同字使用普遍,那麼,名字出現異寫亦

    作也屬必然。名錄中閻閆、鍾鐘、龐龎三姓氏都有通用現象,而名子裡更多,為醒豁它們

    是同名同指,名錄特將兩名合一,通同異字加括弧圈出,如閻(閆)學朱、任銜(啣)萱、

    曹淦階(堦)之類,凡此都不是所謂「誤書別字」。

    誤書別字造成的錯名,名錄中綴於正名之後,橫線相連,別字字右加「*」號指出。

    正誤依出現次數與姓名常理決定28,未能明確分辨者連線但不加正誤識別。由於為數不

    少,無法一一細表,以下略舉值得注意的現象。

    因字音而書別字者,試讀其音即可明白,不煩補充說明。不過,此與通同字現象,啟

    發一個想像:從謄錄者收領責配圖書、註記功課進度,到最後書冊副頁登載謄校資料,姓

    名必有透過口唱耳聞而形諸筆端的情形,否則因字音而起的別、異字不會如此多。尤其姓

    氏向來為人所重,但音同如張/章、余/俞/喻,音近如王/汪、黃/王、吳/胡、湯/

    27 單可【土基】見《欽定日下舊聞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497-8 冊),分校官兼謄錄,名皆如是,

    張升〈四庫館館臣表〉5.分校官作「基」,見《四庫全書館研究》附錄一,頁 380。由於不知是否經作者改字,故本文不以【土基】為「基」之錯字。

    28 命名常有期許意味,較不取負面字,有些會用典故、表景慕或顯示行輩等等,都可供參考。負面之名,如牛煩文、沈怒、張鴻怒、劉廣怒、沈汒鳳、沈牲、金恃、袁塋、蔣鳳牲、錢焦選等,怪罕之

    姓,如貞廷璧、菜汝芝、菊魏錫、起興文等,在相應姓名對照下,錯誤可能性都極高。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56–

    常、程/陳、劉/李、趙/曹,字形差異甚大,卻仍多有疑誤,必與此聽唱記名方式大有

    關係。只是這到底在哪一環節發生,大概已無文獻可徵了。

    形近而誤書別字者,有些不是楷書形近,而是行草書類似。因名錄是楷書呈現,某些

    字看來不像,比如:牛炳/煩文、趙源崙/齋、任穎/欵、吳殿莢/英、喬元/之/天賦、

    李豳圖/閣、沈元欽/領、祁/初有恭、邵/鄒士洙、祝雯/虔、張紹鼎/【上日下新】、

    黃/貞廷璧、解/徐/餘中發,斜線左右兩字楷寫差異明顯,但換作草書簡體,相似性便

    大大提高。其他常見的部首如言部/水部、水部/糸部、目部/日部、木部/示部/衣部、

    心部/土部;偏旁如文/攵、立/主、豐/豊、告/吉/吾、召/台之類,草寫往往難辨。

    然行草卻是平時簽署所常用,因此,謄繪人名中類有這層關係的,必須仔細挑出。例子多

    於以上所列,翻讀名錄時,當有此體認,才不至於不知所以。

    至於書寫時受其它姓名影響而誤者,舉例如下,如:

    《明文海》11-14 卷登記為監生「史廷模」、貢生戈廷模共同謄錄29;是書 4-10 卷、15-18

    卷皆記貢生戈廷模謄錄,而 58-59 卷則為監生史廷奭。參考三名的出現次數,可斷言此處

    必是史廷奭,因受前後戈氏之名影響誤為「廷模」。《文敏集》15-19 舉人「徐汝扆」30,

    亦如是,受其前謄錄監生徐汝雄名影響,誤徐元扆為「汝扆」。

    又有因校書官姓名牽引致誤者,如《唐詩鏡》24-26 卷謄錄監生「陳燾」31,其前 20-23

    卷、其後 27-29 卷皆名陳雷,而這些卷的分校官是編修張燾。副頁登載時,張燾之名並列

    在右,因而「陳燾」大有可能因受旁名誤書。《周易玩辭集解》4-5 卷謄錄監生「唐桂」32,

    亦應受分校官中書邱桂山名影響,誤將唐溎寫成「唐桂」。《忠肅集》卷 2 謄錄監生「李希

    賢」33,則是受分校官中書李巖影響,將于希賢誤姓「李」。

    整理文淵閣《四庫全書》謄繪人姓名,發現的疑誤類型與數量超乎意料之多,經過辨

    認,還是沒把握將「錯名」一一拈出。只能儘量考定正確之名,排除不應存在的,讓原本

    帶有禮敬之意的副頁登載,不要淪為裝飾,而能實在地表彰有功——就算某些人倩傭代

    書,其出錢贊事也值得記上一筆34!下節的名錄,正誤之名全都錄列,期能忠實反映副頁

    上的記載,姓名上再標記以表示辨認結果與持疑之意。 29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1453 冊,《全書》戈廷模出現 40 次,史廷奭 27 次,史廷模 1 次。 30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1240 冊。《全書》徐元扆出現 26 次,徐汝雄 26 次,徐汝扆僅此 1 次。 31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1411 冊。《全書》陳雷出現 4 次,陳燾僅此 1 次。 32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47 冊。《全書》唐溎出現 43 次,唐桂僅此 1 次。 33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1244 冊。《全書》于希賢出現 43 次,李希賢僅此 1 次。于所繕謄而經李巖校對

    者為數不少。 34 此認知從清高宗體恤之情得來。乾隆四十四年二月〈諭嗣後四庫館 力年滿議敘人員著嚴加考試分

    別核辦〉云:「議敘人員,著照部議:匯齊五十名奏請考試一次。惟是伊等寫書時大率倩人代繕,其

    本人字畫未必悉能工楷,將來考試時,著派出閱卷大臣稍為寬取,不必照正考之例過於精核,以示

    格外體恤之意。」(《纂修四庫全書檔案》,頁 1000。)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57–

    四、文淵閣《全書》謄繪人名彙錄暨標疑

    為了呈現採集人名的實際狀況,並方便進行姓名比對、辨析等工作,此名錄暫時不以

    表格整理,且於其上隨需要標添各種記號,其代表意義前文雖已分別說明,但為明瞭起見,

    茲再行集中提示如下:

    其別體斜書者,標記此名亦見於吳哲夫整理之《薈要》謄錄人名單。

    其名旁附◎者,標記此人除繪圖或篆隸謄錄外,兼及楷書謄錄,其名兩見。

    其名下有橫線相聯者,標記聯線諸名或許為同一人。

    其字右上附加*者,標記此字經辨析後斷為錯名。

    其姓名某字加()者,標記此字有正異體不同寫法,括弧前為出現次數較多者。

    其以【】括住拼合字或說明者,標記其字不見於字書,或甚為罕見。

    (一)繪圖者:

    仇塏 牛炳文 牛煩*文 王玉海 王岐◎ 王宗善

    史傳霖 朱宗枋 吳同琦◎ 吳裕信◎ 李大鯤 李鈞

    沈方大◎ 沈世勛 沈侶揆 汪鉅 周偉 周履信

    周緯◎ 周濬 林皋 門慶安 俞光霽 俞榕

    洪特起◎ 胡杲 孫大儒◎ 孫大孺* 徐溥 秦江◎

    張寶材 梅用調◎ 陳一章 陳葆田 陳曦 陸之燦

    陸學賈◎ 曾艾 程鵬 程鐘 華慶冠 董椿

    賈鍾瑛 熊之書◎ 趙源 趙源崑◎

    趙源崙 曹*源崙 趙源齋* 劉秉仁 劉理之◎ 蔡紹武◎

    鄭均◎ 鄭曦 魯基◎ 勵世求◎ 勵守淳

    戴禹伋 戴禹汲* 羅善徵 竇光國 鰲圖◎

    (二)非漢字謄寫者:

    清(滿)文‧

    山燕泰 布顏達賴 札什散住 吉爾章阿 同文 同福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58–

    固寧阿 官明 承智 明昌 長亮 松年

    奎文 柏毓 珠爾杭阿 常格 常貴 清和

    眾神保 景文 菩薩保 鄂爾納 雲泰 愛隆阿

    達敏 寧泰 寧貴 德純 德慶 慶名

    慶安 慶豐 錫綸 繼泰

    托忒文‧成泰

    回文‧伊巴爾錫穆

    蒙文‧福寧

    西番文‧伊什根敦

    (三)篆隸謄寫者:

    岳守恬◎ 金元錦◎ 郎錦駒◎ 蕭永和◎ 鮑丁 歸元培◎

    (四)楷書謄寫者:(人數眾多,依姓氏筆畫次序排列)

    □二畫

    丁兆隆 丁成鍾(鐘)

    丁劭經 丁邵*經 丁紹徑* 丁紹錦 丁湘錦 丁芳洲

    丁國華 丁堂 丁舜年 丁棐聖 丁楷 丁榆

    丁煜 丁煌 丁瑞麟 丁煒 丁緯

    丁維墉 丁維鏞 丁鳳儀 丁模 丁覲光

    □三畫 于世第(弟) 于立 于希賢 李*希賢 于廷珍 于飛鳳

    于時和 于復慜 于瑗

    □四畫 尹大謙 尹文駒 尹堳

    五爾喜

    元章成 卞爾巖(巗)

    孔廣平 孔廣枚 孔繼峰(峯)

    戈廷楠 戈廷模 戈廷謨* 戈庭*謨

    文昌儒 文昌【人于*】 文彩焰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59–

    方汝觀 方杜 方步蟾 方求鼎 方恩承

    方春澍 方春樹 方炳 方凌翰 方維翰 方祖益

    方朝植 方鳳岐 方蘅

    毛大瀛 毛世德 毛克豐 毛杞 毛敬事 毛事*敬*

    毛金潮 毛師淦 毛登峰(峯) 毛雲倬 毛運治

    毛鴻儀

    牛中瀚 牛繼祖

    王人作 王三錫 王士元 王士傑 王丹桂 王元勛

    王元弼 王元愷 王元塏* 王元鳳 王元點

    王元灝 王充灝 王友【馬異*】 王天侶 王天佀 王天紀

    王天祿 王天錄* 王心仁 王文明 王世臣 王世瑞

    王以謹 王令份 王令燕 王必昌 王永年 王永平

    王永安 王永榮 王永鎮 王光宁 王克*宁 王光宇

    王光遠 王兆珍 王兆鉁 王兆鈐 王兆泰 王兆秦*

    王兆溫 王兆熊 王兆蘭 王再鏊 王同獻 王名遠

    王成璧 王旭【車因】 王旭昇 王旭昱 王旭朗 王旭皓

    王旭暢 王汝盤 王江 王利用 王利賓 王岐

    王岑 王廷樞 王廷璧 王廷弼 王志遠 王邦麟

    王依曾 王叔愚 王坦 王宗棻 王宜 王尚珏

    王承年 王明 王秉鈞 王肯勵 王芸 王初桐

    王金輅 王冠成 王弈遐 王思恭

    王思諨 王思福 王思幅* 王思湢* 王思敬 王春

    王柯 王若水 王茂源 王英紱 王英跋* 王家祀

    王家楨 王家賓 王宮 王時發 王時潤 王晉

    王泰雲 王耘 王耘星 王衷 王國梁 王涵

    王深 王淦 王紹乾 王逢源 王珵 王偘

    王景倫 王朝傅 王朝寧 王焜 王琨 王登贄

    王發基 王華 王華封 王詔 王貽岱 王貽桂

    王雲同 王雲倬 王嵩 王敬修 王會燕 王毓驥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60–

    王筮泰 王詢 王路 王潞 王遇亨

    王頒修(脩) 王頌修 王嘉稷 王爾康 王爾熙 王爾照

    王肇濬 王鳴岡 王鳳翔

    王鉽 王栻 王試 王增聞 王曾*聞 王聞

    王增賢 王德辰 王慕蘭 王樞 王瑾 王學源

    王澧 王灃 王禮 王翰 王錫 王錫光

    王錫壽 王錦 王錡 王霖 王諤 王應垣

    王應跋 王應增 王應璧 王應壁 王應麟 王濤

    王環 王轂 王鍾岱(鍾泰 鐘岱) 王鍔

    王駿 王駿姿 王鴻運 王璧成 王鎮衡

    王寶唐 王寶瑭* 王寶慶 王藻 汪藻 王露

    王顯晉 王麟 王靈秀 王鑫

    □五畫

    令狐慕蜀 令胡*慕蜀

    包人俊 包文訓 包涵

    史元善 史光揚 史光陽 史廷奭 史廷模* 史步雲

    史芝 史恒岱 史映(暎)綵 史映彩* 史映綠*

    史致光 史堂 史傳霖 史復瑄 史殿映 史殿華

    史殿榮 史殿蓉* 史鳴岡

    左洪模 左振麟 左詢 左熙 左熙世 左德濬

    左顒若 左顆*若 左顒燕

    平達

    田安仁 田珠 田培因 田琦紳 田綺紳 田鼎

    申庭桂 申慤 白玉華 白登雲 白種玉 白懷德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61–

    □六畫

    伍上擢 伍士備 伍士鵬 任*士鵬 伍存堉

    仲耀淞

    任之埈 任以依 任兆炯 任作乂 任相 任時瑞

    任紹濂 任朝 任楫文 任溥 任遇春 任益春

    任嘉春 任銜(啣)萱 任啣喧* 任銜(啣)葵 任應銑 任應龍

    任鑑 任頴 任欵

    全本

    印鴻緒 印【阝*】鴻緒 印鴻翥 印鴻著* 印繹曾

    吉世琛 吉士琛 吉孔修

    西拉布

    安宇樂 安樂*宇* 安奎 安奎文

    成善 成祿

    曲竇

    朱一政 朱一鳴 朱上林 朱●林 朱天秀 朱文佐

    朱文鼎 朱永貴 朱示貴 朱名洋 朱安 朱衣

    朱廷傑 朱攸 朱汶 朱邦城 朱和臣 朱坦

    朱坤 朱昇 朱杲 朱奎 朱封 朱度貴

    朱恂 朱詢 朱恒 朱恩 朱浦 朱溥

    朱起鳳 朱清渠 朱祥鳳 朱紱 朱拔* 朱連傑

    朱烺 朱舜琴 朱堦(階) 朱逵 朱逵曾 朱達曾

    朱楷 朱腹松 朱輔地 朱德 朱德元 朱賡烈

    朱學濂 朱錫彤 朱錫卣 朱壎 朱繡 朱鎮

    朱懷玉 朱瓌玉 朱鵷 朱續曾 朱績*曾 朱灃

    朱麟粹 朱觀光

    多麟岱

    江右端 江長鍹 江長鍹 江音 江晉 江朝黼

    江軾 江潮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62–

    池大經

    牟焜

    衣書紳

    □七畫 何大士 何元淳 何文坦 何以善 何永溱 何均

    何廷宰 何彤 何延禮 何青 何弈榮 何炳然

    何思鈞 何珊 何茹連 何如*連 何清 何清寧

    何登雲 何雲魁 何照 何照鄰(隣) 何瑞 何道榜

    何榮濤 王*榮濤 何銓 何霈霖 何沛*霖 何濡*霖

    何壇 何繼盛

    余士榮 余元泰 余世琦 余芳 余純 余清標

    余肇錫 余錫福

    吳人麟 吳士英 吳大用 吳之承 吳三*承 吳文垣

    吳申嵐 吳中嵐 吳兆鼎 吳同琦 吳向仁 吳克成

    吳孝顯 吳岐山 吳宗秀 吳杲 吳金爵 吳拱極

    吳映熙 吳炳 吳炳文 吳振興 吳祖平 吳啟晉

    吳啟泰 吳淮 吳紹昆 吳治*昆 吳紹恩 吳曾田

    吳朝倫 吳朝綸 吳華平 吳貽棟 吳集鏵 吳敬修

    吳敬時 吳殿莢 吳殿英* 吳裕昆 吳裕崑 吳裕信

    吳靖 吳嘉德 吳壽朋 吳壽鵬* 吳壽康 吳熙春

    吳端 吳端彝 吳銓 吳德潤 吳蔭松

    吳魯 吳魯田 吳學周 吳璜 吳翰 吳錫綵

    吳濬 吳鵬 吳繼緒 吳繼渚* 吳躍鳴 吳鐈

    呂日永 呂永安 呂仲玉 呂沛惇 呂長生 呂爾禧

    呂璠 呂蟠* 呂燕昭

    宋大經 宋大樽 宋子濂 宋元辰 宋元曾 宋元兆

    宋允成 宋允辰 宋允奎 宋昆玉 宋昺 宋益源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63–

    宋國璜 宋喆 宋逢雲 宋逢震 宋煒 宋維翰

    宋德鴻 宋學濂 宋鍇 宋鏡

    扶巃訓

    李士逄 李士堯 李士勳 李大任 李大猷 李大綬

    李大錕 李干霄 李丹鳳 李之秀 李元位

    李元儁 李元雋* 李元嶲* 李元維 李友驥 李友【馬異*】

    李天相 李文杞 李方華 李世光 李世麟 李本

    李永淇 李永寧 李永聲 李玉溪 李玉濱

    李玉瓚(瓉) 李玉贊* 李玉讚* 李光文 李光垣 李光緒

    李兆文 李兆時 李兆梅 李全 李全玉 李全王*

    李金玉 李如梓 李如賢 李存默 李守約 李安國

    李汝楫 李汝誠 李克文 李利仁 李廷曾 李廷萬

    李廷對 李廷謙 李廷讓 李杜華 李邦燮 李坦

    李奉瑞 李承厚 李承起 李昂 李昇 李炎

    李秉義 李芳華 李芝秀 李金翅 李金臺 李長清

    李青葵 李青標 李清標 李青燈 李青登 李清登

    李玢 李亭植 李信祖 李思德 李春和 李昭哲

    李約 李致祥 李垌 李苕 李師弼 李斯弼

    李恩書 李書吉 李桂香 李國興 李堂

    李培 李培賢 李崇實 李帶雙 李從亨 李情

    李惟清 李符清 李紳 李連城 李逢亨

    李逢泰 李逢太* 李逢堯 李敦源 李斯寬 李斯咏

    李普 李普元 李景曾 李朝源 李棟 李程泌

    李華文 李著 李隆禮 李嵓 李菼

    李傳燮 李傳變* 李敬敏 李源 李照質 李煌

    李煥霞 李瑞玉 李端玉 李經盛 李葛 李載文

    李達曾 李堦 李崐 李椿 李鈺 李漣

    李維裕 李維濂 李維翰 李維瀛 李鳳丹

    李德 李德(惪)滋 李敷文 李橒 李樗*

    李鋐 李學瞻 李瞻* 李憲喬 李橫 李樹元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64–

    李樹穀 李濂 李璜 李曂* 李曠 李翰

    李輯玉 李錦 李駰 李壎 李應坡 李燧

    李聯第 李臨瀛 李豳圖 李豳閣* 李鍵 李鍾岳

    李覲光 李觀*光 李覲龍 李馥香 李瀛 李鵬年

    李翽鳳 李翻*鳳 李寶型 李騰芳

    杜九齡 杜三泰 杜三奈* 杜文海 杜申 杜安詩

    杜成 杜宗曜(耀) 杜茂材 杜培 杜鋒 杜羣玉

    沙元中 沙重輪

    沈一清 沈一諤 沈元欽 沈元領 沈元錡 沈元錕

    沈心醇 沈方大 沈大*方*

    沈世玫 沈世枚* 沈世玟* 沈世攻 沈世政 沈世故

    沈以顯 沈史野 沈史陽 沈立銘 沈立麟 沈安邦

    沈安國 沈成均 沈成鈞* 沈希曾 沈希賢 沈廷玉

    沈廷棟 沈東升 沈芬 沈長春 沈思問 沈洪

    沈俁 沈容和 沈恕 沈怒* 沈晉 沈桐

    沈浩 沈甡 沈牲* 沈堂 沈啟晉 沈啟音*

    沈清 沈連標 沈景梅 沈景陽 沈智 沈曾傳

    沈毓圖 沈毓鳳 沈汒*鳳 沈疏*鳳 沈毓麟 沈瑞錦

    沈瑞麟 沈瑛 沈【玉央*】 沈偀 沈達 沈瑊

    沈瑋 沈維堂 沈銑 沈墉 沈鏞 沈樹東

    沈錫爵 沈錫壽* 沈錦 沈應霖 沈應麟 沈濬

    沈謙 沈燾 沈灃 沈霽

    汪人瑞 汪大梓 汪元亮 汪日炘 汪本中

    汪光緒 汪克*緒 汪兆洙 汪兆珠 汪兆鼎 王*兆鼎

    汪兆鯤 汪名達 汪存堉 汪存淯* 汪志伊 汪承泰

    汪長齡 汪致基 汪師曾 汪國均 汪琰 汪煜

    汪葆 汪鳴 汪蒔桂 汪時*桂 汪緣 汪 

    汪璉 汪應鏊 汪瀾 汪騰蛟 汪顯宗 汪麟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65–

    狄景通 狄薰

    邢悰 邢鳳竹 邢熾

    阮坦 阮增榮 阮鍾(鐘)璟 阮鍾景* 阮鍾琛

    佘景奎 余*景奎 佘嘉穎 余*嘉穎 余袁*穎

    □八畫

    和其聲

    周士標 周大沅 周大鼎 周元 周元芬 周元信

    周元梓 周元濬 周元鵬 周元瓘 周升士 周文彬(斌)

    周世芳 周世俊 周世憲 周世燦(璨) 周丕 周以勳

    周以燾 周以興 周本志 周本忠 周光裕 周光緒

    周光顯 周克鵬 周廷琰 周志禮 周志鵬 周昆

    周牧 周咨詢 周炯 周時夏 周桐 周相*

    周荇 周培 周清蒲 周紹侃 周紹濂 周連元

    周項 周敦復 周曾蔭 周湖本

    周琴 周鈐 周鉁 周雲翮 周云*翮 周雲融*

    周鈖 周玢 周紛* 周愛蓮 周頌

    周煐 周瑛 周嘉猷 周輔廷 周銓 周翥華

    周慶生 周範衍 周緯 周鋐 周勳

    周學溎 周學桂* 周濂 周諤士 周燮 周鴻

    周覲階 周謨揚 周模*揚 周贄

    孟啟疆 孟起*疆 孟照 孟熙* 孟錫山

    季隆禮

    宗昺 宗紹炳 宗紹(火○*) 宋*紹炳

    官成 官學詩 官懋珩 官懋弼 官懋斌

    岳守恬

    易宏義 易藻

    杭光晉

    林大本 林均邦 林李 林桂森 林紹龍 林鴻瑛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66–

    武先振 武開吉

    法炯

    祁有恭 初*有恭

    竺清泰

    邵士洙 鄒*士洙 邵士鐸 邵夫惠 邵延曾

    邵敬修 鄒*敬修 邵照 邵樹德 邵颿

    邱大猷 邱步蟾 邱南林 邱卿雲 邱雲*卿* 邱桂山

    邱桂蟾 邱國柱 邱應培 邱繹曾

    金三俊 金三緩 金士虔 金元錦 金世英 金世祥

    金光恒 金兆鼎 金拔 金彥茵 金拱閶

    金特 金恃* 金持* 金翀 金國禮 金部榮

    金維熙 金際谷 金際會 金德基 金垍

    □九畫 侯軒 侯賜(錫)樂 候*賜樂 侯寶樹 侯寶柎*

    保英

    俞之玢 俞世騎 俞光豫 俞光藻 俞成 余*成 

    俞昌言 俞鳳 俞錫玉 俞爌

    南光普 南光晠 南光城* 南德謙

    姜也魯 姜士安 姜今熙 姜今照* 姜有望 姜明新

    姜貽績 姜澍 姜樹

    姚元烺 姚元開 姚天*開 姚開*元* 姚希發 姚希慶

    姚秉哲 姚培敦 姚培雯 姚舒 姚階琴 姚墀

    姚錦 姚濬 姚翼麟 姚邁德 姚鍾英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67–

    宣葆光

    帥應龍

    施能立 施堂 施華 施銑 施應培

    查浩

    柳勳元

    段文新 叚*文新

    洪文炳 洪其華 洪特起 洪梧 洪策 洪道濟

    洪鼎煊 洪燮

    紀大奎 紀汝仲 紀汝夔 紀慶綵

    胡小春 胡永壽 胡永齡 胡光斗 胡先鳴 胡宏位

    胡廷續 胡宗高 胡高*宗* 胡念祖 胡明楷 胡明揩*

    胡金石 胡金芝 胡金之* 胡敬*芝 吳*金芝 胡昱光

    胡紀勳 胡家椿 胡容佳 胡容佺 胡晉

    胡浚 胡俊 胡峻 胡起鳳 胡高望

    胡森桂 胡桂*森* 胡華 胡鼎蓉 胡遜 胡銓

    胡齊崙 胡澄 胡登 胡潮 胡曉春 胡錫珊

    胡鎬 胡騰蛟 胡灝 胡觀瀾 胡觀蘭*

    范世業 范光謙 范廷瑛 范廷驊 范沅 范來沛

    范來泰 范宜勷 范承祖 范相 范重棨 范從理

    范栩 范翔 范翔集 范菼 范維城

    范鳴謙 范明*謙 范墉 范鏞 范榓

    范澐 范濡 范鐘(鍾)

    茅琳 茅瑞

    苗序洙 苗序濂

    苟天資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68–

    郎錦駒

    郁文 郁炎

    韋協中 韋協恭 韋官統 韋昌崇 韋洪勳 韋鴻勳

    迮朗

    □十畫

    修廣仁

    倪沛潮 倪承彥 倪時慶 倪桂馨 倪景寬

    倉思震

    凌和鈞

    唐士彥 唐元善 唐以增 唐作梅 康*作梅 唐汾

    唐英 唐珠 唐張翊 唐溎 唐桂*

    唐燦 唐【火桀*】

    夏大鼎 夏清和 夏雲霄 夏毓圻 夏維翿 夏璽

    奚有禧

    孫大森 孫大儒 孫永治 孫同珍 孫式典 孫式蘇

    孫汝明 孫廷玉 孫廷機 孫廷璧 孫肖元 孫承基

    孫炯(烱) 孫悅祖 孫晉元 孫晉光 孫晃 孫起楠

    孫起鵬 孫珩 孫國鑑 孫祥鳳 孫鳳*祥* 孫鳳*

    孫瑛 孫慰祖 孫尉*祖 孫震 孫潢 孫瀚

    孫藩 孫鯤 孫焜 孫琨 孫鶴年

    宮詹

    席大賓 席慶年

    師道隆 師邁隆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69–

    徐士俊 徐大吉 徐大裕 徐大豐 徐元秀

    徐元扆 徐汝*扆 徐元康 徐元湘 徐元濬 徐元變

    徐天駿 徐元*駿 徐文烈 徐用中 徐用書 徐通書

    徐如灝 徐如浩* 徐汝*灝 徐汝雄 徐伯常 徐孚

    徐希曾 徐廷瑛 徐志晉 徐步青 徐芑 徐念高

    徐松 徐秉文 徐秉敬 徐芝仙 徐仙*芝* 徐炘

    徐苞 徐修獻 徐唐 徐堉 徐泰吉 徐國礽

    徐彩 徐掄元 徐紹城 徐紹薪 徐照*薪

    徐莊 徐莊文 徐桴 徐敦 徐焯 徐葆

    徐輅 徐夢吉 徐漢 徐瑤 徐綵 徐鳳翔

    徐慶昭 徐潤 徐鋐 徐鋆 徐壇 徐豫吉

    徐錫福 徐繩玉 徐騰

    恭安

    晏由庚

    桑英

    柴汝誠

    殷文魁 殷家修 殷傑

    浦焴

    祝汝弼 祝廷堃 祝然 祝雯 祝虔* 祝櫓良

    秦在東 秦朴 秦江 秦伯林 秦沆 秦沅*

    秦長馨 秦鼎定 秦鼎雲 秦澐 秦樸 秦聯佩

    秦聯登 秦聯奎 秦鴻甲 秦檙

    秘鍾(鐘)瑭 秘鍾塘*

    翁業懃 翁蘭

    茹澐 茹雲*

    荃培基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70–

    袁文邦 袁文宿 袁守佶 袁秉直 袁瑩 袁塋*

    袁懷璞 袁繼升

    郝天成 郝松年

    馬孔琿 馬心羅 馬世昌 馬廷棟 馬步蟾 馬和龍

    馬廷堃 馬堃 馬昆 馬衍宗 馬宗*衍* 馬昶

    馬紹基 馬植基 馬嗣位 馬嗣佺 馬錦

    高士彥 高天球 高伯揚 高伯陽* 高明理 高明禮*

    高若越 高庶 高瑞相 高憲曾 高樹穎 高遴

    高應龍 高鏡 高境 高鏞

    郗朝棟 郗朝楝*

    □十一畫 婁春芳 婁春坊 婁業耀

    崔以汪 崔酉芳 崔堂 崔敏第(弟) 崔鶴立 崔灝

    巢鳳

    常安

    康乂民 康仁馨 康馨*仁* 康偉 康傑

    張士琛 張士銓 張大本 張大同 張大鼎 張子誠

    張山菊 張中穎 張丹崑 張丹昆* 張五誥 張五語*

    張元功 張元任 張元信 張元桂 張元愷 張元輯

    張友柏 張友伯* 張友浙 張曰珠 張曰洙 張世任

    張永拔 張永浙 張仲芳 張光熙 張同巽 張同選*

    張同履 張名林 張守陽 張君紱 張坊 張孝基

    張孚 張廷琛 張廷楹 張廷選 張見龍 張和

    張宗淦 張炌 張尚絅 張尚坰 張承恩 張松雲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71–

    張玫 張枚 張玟 張虎文 張虎榜 張采

    張金露 張金輅 張信 張姚仁 張思昭

    張映杓 張映標 張映奎 張昱 張炳 張昺

    張若湘 張恒 張恩綬 張時逢 張泰

    張能愈 張起龍 張起隆 張迺理 張健 張基

    張紹承 張紹鼎 張紹【上日下新*】 張紹臺 張逢時

    張桴 張浮 張跂皐 張彭齡 張復 張景福

    張智誠 張曾秀 張曾詒 張曾溶 張曾詣

    張曾誼 張增誼 張曾論 張曾壇 張琴 張琯

    張鈞 張鈍 張琮 張軺 張敬宸 張新升

    張毓棟 張瑞 張裕田 張裕孚 張裕國 張裕德

    張誠 張城* 張誠智 張椿 張詵 張嘉會

    張綰 張綱 張維藩 張聚婁 張槎 張增

    張德基 張德濤 張德燽(燾) 張賦京 張潾 張璇

    張樹幟 張濂 張璜 張豫 張選唐 張霖

    張龍升 張龍圻 張濤 張駿 張鴻仁 張鴻洲

    張鴻恕 張鴻怒* 張燾 張懷裕 張識智

    張願實 張顧實 張鵬南 張霦 張耀堂 張耀臺

    張覺民 張護 張獲 張鱗 張麟 張麟書

    張觀

    敖秉常

    曹元慶 曹方昇 曹方鼎 曹希焜 曹廷慶 曹秀榆

    曹洪梁 曹師曾 曹祖循 曹淵 曹淦階(堦) 曹壽

    曹夢彪 曹夢齡 曹夢麟 曹勳祖 曹祖*勳* 曹勳植

    曹錫齡 曹錫璜 曹錫瑛* 曹錫爵 曹鎬 曹躍淵

    梁天重 梁文源 梁又源 梁如林 梁如棟 梁垣

    梁清洙 梁朝鼎 梁鳴岐(歧) 梁鳳岐 梁徵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72–

    梅用調 梅德

    清華

    畢所諿 畢所輯* 畢所譡 畢所當* 畢桂 畢繼曾

    盛世 盛惇崇

    符國琛 符鼎

    莫汝濤 莫漢 莫與儔

    莊一鶴 莊士瀛 莊元亮 莊文煜 莊文焜 莊文耀

    莊承智 莊承簪(簮) 莊承替* 莊原祁 莊絅明 莊經明

    莊瑩 莊鮑聰 莊鮑驄* 莊寶瑑 莊寶【玉豕*】

    許立壆 許作霖 許侯璋 許思光 許思充* 許浚

    許祖悅 許祖義 許祖懷 許茵培 許清猷 許第

    許紹 許紹錦 許烺 許溶 許容 許鳳華

    許鳳舉 許蔭培 許蘭

    連彭年

    郭文炤 郭文鋕 郭文誌 郭文錜 郭在槃(盤)

    郭坦 敦*坦 郭垣 郭洽怡 郭恰*怡 郭爰燮

    郭培 郭棣泰 郭道藩 郭遇 郭壽英 郭墉

    郭履 郭履元 郭翰屏 郭鴻 郭璸 郭賓*

    陳子泗 陳山琨 陳山崐* 陳山焜* 陳元文 陳元亨

    陳元京 陳元熙 陳元鍾 陳元亹 陳天標

    陳太初 陳大*初 陳文斗 陳日華 陳止琚

    陳以沆 陳以沆* 陳光第 陳全 陳守觀

    陳汝光 陳宋賦 陳宏猷 陳廷桂 陳廷梓 陳廷棟

    陳廷瑜 陳廷鍾 陳廷鎮 陳廷鑣 陳廷鑂 陳其道

    陳昌敬 陳果 陳祁 陳祈* 陳秉元 陳秉寧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73–

    陳長春 陳思輯 陳春熙 陳栢 陳炳 陳炳德

    陳炤 陳詔 陳哲 陳振德 陳振興 陳桂蟾

    陳桐 陳涇 陳栻 陳國泰 陳國遴 陳執中

    陳紹貴 陳揚 陳景蕃 陳琴高 陳善

    陳菼 陳菼英 陳煜 陳萬青 陳裕昆 陳遂

    陳雷 陳燾* 陳塏 陳楘 陳夢龍 陳夢蘭

    陳實君 陳熙 陳維宗 陳賓 陳銓

    陳際龍 陳際隆* 陳韶 陳【咅召*】 陳槎 陳瑺

    陳增 陳德昌 陳德基 陳德彰 陳箴 陳勳

    陳樹義 陳應 陳燮 陳燦 陳澯 陳翼

    陳謙光 陳鍾穀 陳鴻賓 陳璲 陳繸 陳瞻燧

    陳覲光 陳覲龍 陳繼豫

    陸以煘 陸光曾 陸昌曾 陸恩綬 陸寅 陸啟垣

    陸紹臺 陸滋 陸費鏊 陸費鎜(盤) 陸鼎 陸維新

    陸肇修 陸蓉 陸潮愈 陸朝*愈 陳*潮愈 陸勳

    陸學賈 陸學稼 陸壎 陸麟

    陶一佲 陶必榕 陶紹侃 陶雲鶴 陶嗣曾 陶聞溥

    陶鳴珂 陶鳴呵* 陶鍔

    章玉植 章玉輅 章宗源 章松雲 章玢

    章浴曾 章裕*曾 張*浴曾 張*裕*曾 章榮基 章儔

    麥鳳岐

    麻作冕

    閆攀龍

    □十二畫 傅大光 傅商霖 傅商麟 傅翰邦 傅邦*翰* 傅翰拜*

    傅瓌芳 傅懷*芳 傅靈旂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74–

    單乃級 單可紀 單可垚 單可巶 單可【土基】 單勉中

    單桂 單鈞 單誠智 單呈智

    喻泰階 俞*泰階 喻齡懋 喬元賦 喬之*賦 喬天*賦

    嵇承羣(群)

    彭之材 彭希韓 彭廷珠 彭良箴 彭邦經 彭金典

    彭長發

    揚鏊

    曾衍笏 曾照 曾熙 曾達 曾際平 曾興宗

    曾興家 曾鏞

    欽際隆

    湯世銓 湯安泰 湯式 湯汝梅 常汝梅 楊汝梅

    湯茂 湯師曾 湯師錫 湯逢泰 湯應昌

    焦和生

    猶元梓

    程大咸 程元鼎 程天受 程文炘 程世英 程世瑛*

    程行任 程廷璋 陳*廷璋 程昌期 程飛鵬 程鵬*飛*

    程晉錫 程普*鍚* 程華 程詩 程澍 程樹藩

    程學道 程【馬龍】

    童悟盛 童超 童趨

    舒正載 舒臣 舒免岐 舒秀岐(歧) 舒其紹 舒振萬

    舒嘉謨 舒齋善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75–

    華光楣 華春芳 華蘭

    費元震 費廷 費廷震 費恩書 費恩綸 費雲開

    賀松齡 賀嵩齡 賀雲錦 賀瑛 賀英 賀賢智

    賀誥 賀浩* 賀詰*

    閔思紀 閔榮清

    開溎

    隋琦

    項朝槐

    馮士新 馮士灝 馮曰柄 馮曰琮 馬*曰琮 馮光焣

    馮光熙 馮自新 馮克鞏 馮克鞶 馮廷賡 馮廷鎬

    馮金錫 馮省槐 馮國柄 馮國炳* 馮堪 馮瑱

    馮萬程 馮瑋 馮學源 馮藎 馮觀祚 馮觀潮

    黃士續 黃大澄 黃元中 黃永澄 黃玉登

    黃臣鵠 王*臣鵠 黃佑 黃克昌 黃廷 黃廷綬

    黃廷鳳 黃廷樞 黃廷璧 黃廷壁* 貞*廷璧 黃其榮

    黃昌遇 黃昌禔 黃芳淑 黃金銓 黃冠軍 黃弈(奕)遐

    黃春暉(輝) 黃洲 黃恒謙 黃家績 黃桂 黃泰

    黃浩 黃祐 黃珩 黃敏修 黃紹伊 黃逢泰

    黃琮 黃嵩齡 黃楷 黃聖紳 黃聘三 黃三*聘*

    黃道煚 黃煒 黃嘉績 黃嘉積* 黃嘉續*

    黃熙純 黃熙淳* 黃純*熙* 黃綸 黃維

    黃裳 黃裳裔 黃瑢 黃增賢 黃潔 黃學溫

    黃憲度 黃憲慶 黃嶸 黃榮 黃璧成 黃璵

    黃鏞 黃鐘(鍾) 黃譽 黃鑫

    黑夏時

    甯汝欗(欄) 甯汝瀾* 甯椿年 甯樸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76–

    □十三畫 嵩恒

    廉永倫

    楚惟榮

    楊仁基 楊元吉 楊元濟 楊文憲 楊方柱 楊方柟

    楊世梓 楊以澐 楊可震 楊本陽 楊正邦

    楊兆豐 楊兆豊* 楊成業 楊承業 楊廷煥 楊廷錫

    楊邦彥 楊其梓 楊尚曾 楊林春 楊武墉 楊武鏞

    楊金 楊俊逸 楊律修 楊聿修 楊恪 楊格

    楊星乙 楊炤 楊師曾 楊浚明 楊培 楊復孫

    楊景猷 楊渤 楊越高 楊開泰 楊愈柳 楊毓檙

    楊萬春 楊遐齡 楊熙 楊鳳集 楊鉽 楊潤

    楊簡中 楊馥孫 楊瓊 楊鯤 楊寶鼎 楊鰲

    楊鸞

    溫之誠 溫廷鑑 溫承志 溫從準

    瑞林

    萬代清 萬在衡 萬宣 萬培成 萬朝宗 萬選

    葉大奇 葉中桂 葉元符 葉午 葉世倬 葉世華

    葉世緒 葉立笙 葉立翹 葉汝鎮 葉汝蘭 菜*汝芝

    葉岐鳳 葉芳淑 葉承基 葉映堦 葉庭和 葉椿

    葉寶書

    葛位錫 葛廷錫 葛廷燦 葛溥 葛顏錫

    葛魏錫 菊*魏錫 葛瀛 葛瀛三 葛嬴*三

    董玉麟 董光驥 董邦本 董昌璧 董芳壎 董起蟾

    董啟彤 董揚曾 董楊曾 董誠 董熙 董肇彤

    董凝極 董鎬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77–

    虞奕綬

    裘豫

    解中發 徐*中發 餘*中發 薛*中發 解會心

    詹師賢

    賈世英 賈昌 賈秉義 賈捷三 賈肇瑞

    路泰

    鄒曰誠 鄒世俊 鄒世傑 鄒有後 鄒曾蔭 鄒貽詩

    鄒鈖

    雷永清 雷在瓊 雷聿脩 雷廷珍 雷青松 雷琳

    雷輅

    鄔湘

    靳為澍 靳為樹

    □十四畫 壽呂勳

    廖光陽 廖克陽

    漆炳文

    熊中文 熊中簡 熊之坦 熊之書 熊敦彝 熊煇

    熊煒 熊夢祖 熊儀 熊濂 熊篤軒

    甄輔廷

    管世勳 管應祥

    翟一鑄 翟元發 翟元登 翟永機 翟廷璧 翟華

    翟灝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78–

    聞益

    裴膺球

    褚兆鰲 褚兆麟

    趙士鶴 趙大*鶴 趙大赤 趙大綸 趙之聖 趙之燮

    趙之璧 趙友彬 趙主福 趙由青 趙田*青

    趙立福 趙立榴* 趙光照 趙存與 趙位堂 趙希南

    趙希璜 趙希濬 趙廷掄 趙廷祺 趙廷璋 趙廷麒

    趙果 趙枝發 趙金簡 趙珍 趙基昇 趙寅

    趙紹先 趙曾省 趙曾有 趙渭濱 趙菼 趙炎

    趙雯 趙源崑 趙與昱 趙賓 趙鳴皐(皋) 趙慡

    趙德輿 趙賜珍 趙興文 起*興文 趙興吾 趙與*吾

    趙選 趙錫蒲 趙錫寶 趙應欽 趙應鈴 趙應鈐

    趙應銓 趙應錞 趙籥南 趙麟占

    齊兆求

    □十五畫

    劉人鶴 劉士煌 劉大森 劉天若 劉天倉 劉天錫

    劉天綸 劉天倫* 劉文耀 劉本立 劉立*本* 李*本立

    劉永慶 劉玉麟 劉田 劉仲鶴 劉如阜 劉成佐

    劉伯魯 劉廷樞 劉廷勳 劉佳琦 劉坤 劉宗望

    劉佳瑋 劉佳緯 劉亮采 劉亮來* 劉亮果* 劉垠

    劉建勳 劉映璧 劉星軫 劉為幹(榦) 劉畇 劉恒

    劉家瑛 劉書 劉祖志 劉能 劉偉勳 劉國永

    劉梓 劉淡 劉清 劉清礀(磵) 劉淇 劉琂

    劉理 劉理之 劉紳 劉伸 劉釪 劉喬年

    劉復善 劉逵 劉堦 劉雲瑞 劉筠 劉塏

    劉瑄 劉瑨 劉晉* 劉嘉瑛 劉圖南

    劉福徵 劉福微* 劉維翰 劉為*翰 劉鳳櫮

    劉銓瑛 劉銓英 劉銓鍈 劉廣恕 劉廣怒* 劉澐

    劉翰周 劉衡詔 劉錫珪 劉禮 劉懷遠 劉贊化

    劉繼璉 劉耀馥 劉醴潤 劉蘭榭 劉護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79–

    德克精額 德宸 德通萼

    慕湘文

    暴煊(暄)

    樊少巨 樊少臣* 樊宗清 樊念曾 樊寅捷

    歐陽愛

    潘士新 潘大武 潘大紳 潘大伸* 潘世輔 潘必貴

    潘沛然 潘坦 潘尚基 潘承煒 潘河 潘弈基

    潘炯 潘原濬 潘璣 潘衡 潘瀚

    潘鐘琨 潘鍾【玉崑*】

    蔣大鎔 蔣予林 蔣予琳 蔣如燕 蔣式 蔣式增

    蔣知廉 蔣厚傳 蔣振基 蔣雲 蔣雲卿 蔣雲師

    蔣傳馨 蔣傳聲* 蔣維塈 蔣肇源 蔣鳳甡 蔣鳳牲*

    蔣濂 蔣翰 蔣瀚 蔣錦城 蔣錦珹* 蔣濬

    蔣瞻岵 蔣繼煥 蔣繼熊 蔣繼勳 蔣鐸

    蔡本任 蔡本俊 蔡本崇 蔡承基 蔡枝華 蔡知*華

    蔡松年 蔡炎林 蔡延*林 蔡映 蔡國瑚 蔡紹武

    蔡階武 蔡鼎雲 蔡漸盤(磐) 蔡齊明 蔡齊鳴* 蔡臨

    蔡鎔 蔡敭祖

    衛子忠

    談雋 談樹熾

    諸澄鑑

    鄭天培 鄭文湘 鄭文緗 鄭文徵 鄭自彬 鄭均

    鄭辰 鄭家屏 鄭師 鄭泰 鄭泰郊 鄭國棟

    鄭啟緒 鄭遇亨 鄭夢毫 鄭嶠

    鄧士品 鄧友橒 鄧友雲* 鄧世祿 鄧以伊 鄧玉麟

    鄧金文 鄧洪繼 鄧起峰 鄧培 鄧培善 鄧寅

    鄧捷成 鄧椿 鄧肇槐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80–

    魯基

    黎士烜 黎士【火豆*】 黎文瀾(灡) 黎迺瓗

    □十六畫

    冀士隆

    盧光璐 盧開鼎 盧遂 盧燧

    積善

    蕭文鉦 蕭文正* 蕭日昕(炘) 蕭永和 蕭志鴻 蕭鴻*志*

    蕭恂 蕭椅年 蕭倚*年 蘭*椅年 蕭華 蕭斝

    蕭準 蕭肇鶴 蕭德敏

    錢中鎬 錢中鎰 錢宗孝 錢中孝 錢延鵬 錢青選

    錢掄選 錢朝熙 錢敬熙 錢黃照 錢萬*照 錢黃熙

    錢萬卷 錢萬光* 錢萬選 錢雋(隽)選 錢焦*選 錢雋先*

    錢璲

    錫福

    閻允中 閻(閆)崇禮 閻(閆)學朱 閻(閆)學洙* 閆學注*

    閻(閆)學澄 閻澄 閻(閆)澧 劉*澧 閻(閆)灃 閻豐*

    駱夜 駱應 駱鐘(鍾)球

    鮑汀

    龍秉震 龍翔 龍舜耕 龍維祺 龍錫

    憨意誠 憨意城*

    □十七畫

    儲夏書 儲曾英

    勵世求 勵世馨 勵世鏊 勵守訓

    應斯溱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81–

    戴元燾 戴天民 戴天明* 戴宗槐 戴念曾 戴書培

    戴祖覃 戴高 戴朝琛 戴朝深* 戴琠 戴典

    戴塽 戴【玉爽*】

    檀宗洛

    濮文階 濮鎔

    繆汝和 繆汝芬 繆暉吉 繆濂

    薛炳文 薛振基 薛登瀛 薛夢陽 薛夢斌 薛翰

    薛【氵影】

    謝大倫 謝大綸 謝仁 謝式南 謝廷試 謝承蔭

    謝家楨 謝振宇 謝振玉 謝惇 謝景文 謝景標

    謝棟 謝滋畹 謝雲 謝順 謝肇泂 謝遴

    謝蓮鍔 謝蓮萼* 謝蓮蕚* 謝蓮諤* 謝連*鍔 謝蓬鍔

    謝錫位

    鍾天棟 鍾廷煥 鍾(鐘)廷瑛 鍾(鐘)忠 鍾拔元

    鍾(鐘)浩

    韓大椿 韓孝宗 韓宗*孝* 韓棨 韓溎 韓鉞

    韓蜚聲 韓【金夜】 韓騰

    □十八畫 歸元培

    瞿秉虔 瞿華

    薩龍光

    藍嘉璐 藍袁*璐 藍嘉瑄

    顏天相 顏裕德

    魏世鼐 魏右曾 魏廷良 魏廷勳 魏高儼

    魏淳 魏淳曾 魏純*曾 魏淳輝 魏淳耀 魏郭*耀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82–

    魏聃年 魏【日冉*】年 魏【目冉*】年 魏鈞 魏綿曾

    魏鎔 魏鎮梁 魏繩曾

    鄺兆楷

    □十九畫 龐(龎)兆懋

    【土廧】均

    羅允文 羅佑湘 羅步雲 羅秉源 羅俊 羅善慶

    羅賓羽遠 羅*遠* 羅賓*遠 羅遠*賓羽*

    羅澤 羅應台 應台

    譚世緯 譚世偉* 譚廷和 譚廷相 譚湘鏡

    □二十畫 嚴炳 嚴孫詒 嚴儀 嚴曜霄 嚴續曾

    蘇曰柄 蘇曰炳* 蘇廷煜 蘇爾通阿 蘇鳳池 蘇檙

    竇廷棟

    鐘琪

    饒文洲 饒重慶 饒錫光

    覺羅定昌 覺羅萬全 覺羅濟明阿

    □二十一畫 顧九苞 顧九包* 顧又新 顧永涵 顧永寧 顧永鎮

    顧光晉 顧光曦 顧廷瑜 顧昂 顧林森 顧重光

    顧起 顧達 顧逵 顧黃潔 顧瑞相 顧瑞桐

    顧裕涇 顧維琳 顧翼 顧聲 顧鴻才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83–

    □二十二畫 權懷士 權懷仁

    龔汝直 襲汝直 龔協 龔果 龔秉敬 龔秉震

    龔述祖 龔貽安 龔詒安 龔際美 龔履正 龔輝祖

    龔輝(煇)遠 龔燧

    鰲圖

    二十五畫

    觀音保

    五、餘論:名錄可開展的後續研究

    經過整理辨析,須刪除的謄繪人少則 250、多則 380 個,如此一來,《全書》謄繪人

    數在 2430-2580 間,加上《薈要》獨見的百餘名,約採得二千六七百人。這數目已接近歷

    來學者推估的謄錄人數,其實,二部叢書並非平均地分由他們謄繕,其中抄多抄少個別差

    異很大,很多名下登載的工作分量極少。可想而知,文淵閣本上分擔少的人,其主要工作

    會落在後續的文溯、文源與文津三閣本;也可推測,後抄閣本在謄繪時,必定還有「新人」

    陸續加入。文源閣本今已矣,文溯閣本猶存,文津閣本也已影印傳世,整體謄繪人名錄應

    可從中續採新添。

    而後續展開的工作不只如此。

    名錄上的名字太冰冷,如果能增補生平,即使是簡短的事略、相關的訊息,都能讓這

    名字多些人的溫度。張升《四庫全書館研究》論述引證之間,已零星呈現一些35,讀之倍

    覺精彩。或許建立四庫館謄繪人集體傳志,是值得努力的方向。這些地位不高的謄錄生,

    在朝臣高宦大儒名士相形下,似乎微不足道,然而回歸地方、宗族,蓋也非碌碌之徒36;

    35 散見該書第六章正文及附註。 36 館臣有編修范來宗,曾擔任覆校、詳校,出身於蘇州范氏,曾任義莊主奉。謄錄監生有范來沛、范

    來泰,推想或許為來宗族親,經查《范氏家乘》(東京:東洋文庫藏本,道光三十年范宏金修),果

    然左編卷五下即見二人專傳:〈皇清廣西宜山縣丞梨村公(諱來沛)傳〉、〈皇清雲南昭通府大關同知

    雪海公(諱來泰)傳〉,名列「賢裔」。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84–

    除了善書能繪之外,清初這群高級生員,難道沒有其他才華?他們與師友往來,社交之間

    可有文字側記?存名之外,我們更想進一步取得相關資訊。近來清人文集著作、方志譜傳

    整理成果斐然,數位化普遍,檢索之便超勝往昔,若根據名錄加以搜尋,二千多個謄繪人

    名,二千多個線索,也許可以發現些什麼37——四庫開館始於乾隆癸巳年(西元 1773),

    四甲子後的癸巳(西元 2013),開啟這波尋人活動,雖然有點晚,但對完成《四庫全書》

    貢獻綦多的謄錄而言,這來自後世的敬意,是有別於清廷封官題名的。

    37 此番投稿,蒙審查委員指教:今電子資料庫,如《中國方志庫》可蒐得名單中 150 餘人之傳記資料,

    《中國基本古籍資料庫》中亦可尋得近 60 人之相關記載。先注陳於此,以表謝意。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85–

    徵引文獻

    古籍

    *宋•曾慥編:《類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873 冊,1985 年)

    *清•紀昀等總纂:《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本,1986 年)

    *清•洪亮吉:《北江詩話》(叢書集成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年)

    *清•范宏金修:《范氏家乘》(東京:東洋文庫藏本,道光三十年,1850 年)

    近人論著

    *吳哲夫:《四庫全書薈要纂修考》(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 年)

    *吳哲夫:《四庫全書纂修之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0 年)

    *郭伯恭:《四庫全書纂修考》(長沙:嶽麓書社,2010 年 12 月版)

    *張書才主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

    *張升:《四庫全書館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年)

    *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年)

    (說明:徵引文獻前標示 * 號者,已列入 Selected Bibliography)

    ※本篇論文賴有李秉儒、張維芬、張玲瑜、黃珮瑜諸棣長期協助,以及兩位匿名審查委員提供寶貴

    意見,方得完成,特藉此敬申謝悃。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86–

    附圖 1-1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87–

    附圖 1-2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88–

    附圖 2-1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89–

    附圖 2-2

  •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

    –90–

    附圖 2-3

  •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謄繪人名錄與辨析

    –91–

    Selected Bibliography

    Ceng, Zao. Lei Shuo. (Taipei:The Commercial Press, 1985).

    Fan, Hong-jin. Fan Shi Jia Sheng. (Tokyo:The Oriental Library, 1850).

    Guo, Bo-gong. Si Ku Quan Shu Zuan Xiu Kao. (Changsha:Yuelu Publishing House, 2010).

    Hong, Liang-ji. Bei Jiang Shi Hua. (Shanghai:The Commercial Press, 1935).

    Huang, Ai-ping. Si Ku Quan Shu Zuan Xiu Yan Jiu. (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1989).

    Ji, Yun. Wen Yuan Ge Si Ku Quan Shu. (Taipei:The Commercial Press, 1986).

    Wu, Zhe-fu. Si Ku Quan Shu Hui Yao Zuan Xiu Kao. (Taipei:National Palace Museum, 1976).

    Wu, Zhe-fu. Si Ku Quan Shu Zuan Xiu Zhi Yan Jiu. (Taipei:National Palace Museum, 1990).

    Zhang, Shu-cai. Zuan Xiu Si Ku Quan Shu Dang An. (Shanghai: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97). Zhang, Sheng. Si Ku Quan Shu Guan Yan Jiu. (Beiji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2).

  • –92–

    Studies in Sinology. Vol.36 (Spring), pp.45-92 (2014)Taipei: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TNU ISSN:1021-7851 DOI:10.6238/SIS.201403.03

    An Analysis and Scribe Roster of the Wen Yuan Pavilion Si Ku QuanShu

    Huang, Ming-li (Received September 25, 2013; Accepted March 6, 2014)

    Abstract

    The compilation of Si Ku QuanShu(四庫全書) during the reign of the Qing Dynasty's Qianlong emperor was an unprecedented and great cultural undertaking. The original plan to produce four copies of the anthology was later expanded to include two copies of the Hui Yao excerpts collection, and three other full copies to be housed in the South.

    It took thousands of copyists to transcribe the works by hand. Those who transcribed the original four copies and the Hui Yao were mostly Imperial College scholars who were promised official positions upon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Since they essentially became low-level officials by merit of transcribing the works, instead of passing the imperial exam, their status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 general copyist. The names of these transcribers were published along with the anthology, but this was largely ignored. In the 1970s, a group of scholars sorted out the names of the Hui Yao transcription team, adding up to less than a third of the total number of scribes.

    This dissertation draws on a photocopied version of the Wen Yuan pavilion (文淵閣) copy of the Si Ku QuanShu as its source, conduct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early three thousand names and compiling a scribe roster.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result in greater visibility and recognition of the Si Ku QuanShu transcription team's contribution to this project, furthermore providing future possibilities for research and expanding the scope of Si Ku studies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Keywords: Si Ku QuanShu, Wen Yuan Pavilion,transcriber students of the Imperial

    College, guan ge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