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雜的山區:...

45
I 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混雜的山區: 清代東勢角「客家」族群互動與番產交易(1700-1860) 申請人: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鄭螢憶 完成年月 2014 11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Feb-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I

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混雜的山區

清代東勢角「客家」族群互動與番產交易(1700-1860)

申請人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鄭螢憶

完成年月 2014 年 11 月

II

本報告係接受客家委員會獎助完成

III

提要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歷經 18 世紀末林爽文事件後清廷對於界外的土地秩序重新安排這群原

本私越番界進行移墾的客家族群其土地來源獲得合法承認這也逐漸轉變原本

對於利用山場的經濟型態轉向以水利農耕稻作為主體的營生模式不過19

世紀雖然客家族群對於土地利用更加重視但是「山產交易活動」仍是重要和番

手段也因此致使客家族群與高山原住民間彼此無論是在物資流通或婚配關係

都有密切的來往這也有別過往我們對於沿山開發過程中「設隘」移墾的歷

史圖像

IV

目次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1

1 研究題目 1

2 意義 1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5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5

(二)「山產交易」 研究 6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8

(一)通事社丁制度 8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12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15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21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22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27

七 結語 30

八參考文獻 32

九 附錄 36

附錄一 明治 35 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36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39

附錄三 明治 28 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40

V

圖次

圖 1清代乾隆中葉東勢地區聚落分布圖 2

圖 2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15

圖 3乾隆 38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20

圖 4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24

1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1 研究題目

混雜的山區清代東勢角「客家」族群互動與番產交易(1700-1860)

2 意義

區域史一直是臺灣歷史研究的重心臺灣史發展初期主要以漢人開發的視

角細緻地進行各區域開發史的梳理90 年代興起的平埔族群史研究將研究

者的研究取向由漢轉向非漢也開始關注區域間番漢之間的族群互動多數研究

者是以「土地買賣」的角度討論區域內漢番互動關係因此也延伸「國家剝削論」

「熟番地權」等相關議題的研究1 顯然此命題是採取「漢與熟番」的族群分類

框架而進行將此一分類框架進而區分為「福與熟番」「客與熟番」其中「客

與熟番」的分析模式在北部客家區域的研究已有諸多成果2

不過這些研究主要是以開發史角度說明客家族群如何在沿山邊區拓墾特

別利用守隘制度在 19 世紀之後大規模開發北部山區但事實上客家族群在

此區域不僅從事土地拓墾山產交易亦是其營生模式之一林欣宜在南庄地區研

究說明客家群體如何藉由與賽夏族的互動以取得樟腦貿易的利益3這也提

示後繼研究者需注意客家族群與沿山貿易所發生的緊密關係另方面因沿山邊區

的族群複雜客家族群必須同時與界內熟番界外生番密切接觸因此過往以「客

熟」的分類模式應延伸為「客家熟番生番」4 方能洞悉客家族群在沿山

邊區拓墾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營生模式的多元性此也有助於補充修正過度以

1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集刊》69(1990)頁 67-92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

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2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

404(1990)頁 1-68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國立清華大

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廖志軒〈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2011) 3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1999) 4 林欣宜詹素娟等人的研究皆已注意北部客家族群與賽夏族互動的關係而在臺灣中部東勢地

區的客家族群同時面臨生番泰雅族與熟番岸裡社群此一研究將可與北部沿山地區客家族群既有

的研究進行對照比較參見林欣宜〈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

史哲學報》59 (2003)頁 177-214詹素娟〈「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

史談起〉發表於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2009年

2

土地開發為核心的區域研究

康熙 61 年(1722)在臺灣西部沿山一帶立石為界希冀藉此降低漢人越界

私墾所引發高山生番的「番害」此政策的效果並不顯著至乾隆 15 年(1750)25 年(1760)官方進而在沿山地帶修築土牛溝且在地圖上測繪紅線藍線

制訂隘番制在土牛邊界附近成立許多隘寮撥熟番守隘將鄰近隘寮的土地撥

給守隘之番作為口糧之資這條邊界不僅是規範漢人的土地私墾同時也限定

入山交易的權力在清廷族群政治的統治架構裡「熟番」不僅因守邊之責也

因族群特殊性所以能自由地穿越番界甚至入山搜捕逃逸的漢人或招攬生番歸

化相對於熟番的自由清廷嚴格在法律層面限制漢人私越番界是故「軍工匠」

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手段

本計畫所討論的東勢角(今臺中市東勢區)地區在乾隆年間仍被劃歸界外

原本生活在此區域有樸子籬社熟番及屬於泰雅族的屋鏊等社生番可參閱圖一

圖 1 清代乾隆中葉東勢地區聚落分布圖

在乾隆32年(1767)軍工匠首鄭成亮將匠寮移至石岡金星面乾隆35年(1780)

3

再遷移至東勢角因而也開啟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拓墾史例如邱禮千家族與匠

寮庄的拓墾劉中立家族與東勢水圳的興築5 事實上乾隆 30 年(1765)以

來移居東勢角的軍工匠人(客家族群)與岸裡社群發生諸多衝突過往研究都將

其視為是軍工匠人的私採山林引發生番不滿出草傷害人命軍工匠人藉此勒

索熟番控訴其護衛採料不力6 若以山產交易的觀點來看令人深思原本生番

熟番兩者間是否存有既定交易模式在現有的《岸裡文書》裡可以發現不少岸

裡社與屋鏊社生番交易的紀錄

揀司汪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照得本司面奉 憲諭所有

沿山一帶邊界務須嚴飭各通土加謹撥番巡防隘口helliphellip仍著總通事敦仔

立將屋鏊等社歸化生番兌換食物係何日期多少名數至何處承接

各確情逐一分晰稟報本司以憑察轉該差通土等毋得玩延干咎速速須

單併帶岸社社丁回話差曾揚卅二年正月初九日給7

此段紀錄說明乾隆 32 年(1767)岸裡社群與歸化屋鏊生番社長期以來都有食

物交易的習慣另也有關於軍工匠因山產交易引發糾紛衝突的稟文

正堂成為懇恩示禁等事據軍工匠首曾文琬鄭成鳳具稟前事詞稱切

琬等承充軍匠首督率小匠勒謹辦公咸知凜遵法紀惟查阿里史helliphellip等

處各山場現有不法奸民冒稱軍工在于各處山坑山墘私越掘番栽種什

仔搭蓋草屋侵入內山抽藤吊鹿燒取澗灰拾取薯茛盜砍番竹

私換番貨干抱功令不一而足至策應軍工樟木最為暨要民間拾柴燒炭

殘山離木盡足任採有餘近來奸頑庄民突戶不遵約束輒敢冒入辦料

肆行砍燒車運殘害樟木混擾軍工琬等觀此種(種)不法若不預稟趕

逐誠恐將來生番出沒貽害非輕helliphellip卅三年七月十一日給發岸裡社曉

諭 8

軍工匠首的稟明表面上是說明漢人越界抽藤吊鹿影響匠人要開採樟木實際上

也顯示軍工匠人的利益受到危害所以必須告官處理從其他相關文書可以得知

進入東勢地區的軍工匠人後來因派番護衛問題與岸裡社群產生激烈衝突

這兩則史料顯示沿山邊區社會群體互動的複雜性一面是生熟番的山產交

易另一是軍工匠人(在東勢地區可能多是客家族群)與越界私採的漢人群體相

互競逐筆者懷疑在軍工匠人進入之前東勢地區的「生熟漢」三族群已建

立起山產交換體系當擔任軍工匠人介入(雖說是違法)顯然是破壞原本邊區

的交易型態故引發客家熟番的族群衝突所以本計畫研究意義(目的)

5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頁 117-169 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頁 27-35 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檔名〈cca110001-od-al00952_056_01-utxt〉 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檔名〈cca110001-od-al00953_024_01-utxt〉

4

其一試圖釐清在東勢角一帶生番熟番的交易型態代表軍工匠人的客家族群

又採何種形式介入生熟番間番產交易三者間是否只存在劇烈漢番衝突

仰或是彼此間仍存有合作關係

其二既有研究提供東勢地區完整土地拓墾開發歷史的面貌這類研究證明

在客番衝突中客家族群最終取得優勢順利開發東勢地區但是令人疑問的是

這群初期仰賴山工之利的客家族群為何放棄原本山產交易型態的營生模式轉向

土地經營進而探究軍工匠制度促使乾隆年間的東勢地區族群從事山產交易

此一制度是否影響聚落發展的型態當制度瓦解後是否也連帶影響客家族群營

生模式的轉變

簡言之本計畫試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以「山產交易」為核心討論十八

世紀中葉以來該區域客家生番熟番三者間族群互動關係重新構築對東勢區

域開發史的再理解藉此形塑客家族群在沿山邊區非仰賴「土地經營」的面貌

並考察軍工匠制度與客家族群聚落營生模式之關係

5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本計畫關注東勢地區的客家族群的互動關係與其山產貿易網絡形成及其變

遷故此相關文獻回顧將集中在「東勢地區」區域史與「山產交易」史的討論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區域研究長期以來一直是臺灣史學界研究的重心研究初期多以土地關係探

討平原地帶開發歷程9 爾後跟隨漢人移墾腳步研究視角逐漸投向清廷所設置

番界邊區即現今臺灣西部沿山丘陵一帶1990 年施添福以漢人推進山區的開

墾模式提出「三層人文地理空間」概念10 此概念成為後進研究者對於沿山

邊區重要的研究取徑2005 年施氏受日本明清史學界「地域社會論」之影響

結合自身研究提出「空間型地域社會論」11 並在沿山地區獲得實際應用12 然而此研究範式僅是以「漢人」為中心未能呈顯山區複雜的族群互動關係

事實上在攸關東勢地區的先行研究多與施添福的研究取徑雷同仍以「漢

人拓墾史」脈絡展開論述1994 年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開墾―以東勢角為

例〉《大茅埔開發史》二文皆利用古文書建構大茅埔莊的開墾史13 梅慶國

〈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則以安全防衛的角度說

明東勢地區建立村莊的防衛機制14 2000 年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

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討論東勢聚落空間與信仰之關係15 2008 年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一文則採用柯志

明對番界的觀點利用諸多家族文書岸裡古文書重新討論地方開發歷史該

文也注意到漢莊與生番之間的交易狀況卻未能深入拓展16 其後仍有諸多

9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

404(1990)頁 1-68 10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與區域發展 一個歷史地理學研究〉《臺灣風物》404

(1990)頁 1-68 11 李季樺〈空間與社會臺日「地域社會論」的比較〉《「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

頁 1-22 12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

文獻》563(2005)頁 182-242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

例〉《臺灣文獻》554( 2004)頁 144-201 13 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臺灣經驗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4)頁 225-26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 14 梅慶國〈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994) 15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所博論2000) 1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

6

碩士論文分別從地方菁英民間信仰的角度討論東勢地方社會形成與變遷17

2010 年池永歆〈東視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

述〉以歷史地理學的視角利用《岸裡大社文書》闡述東勢地區的開發與設屯後

的演變18 2012 年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

(1782-1825)〉在既有開發史的基礎上進而討論番屯制度下地方群眾如何重新

建構土地秩序以獲得支配利益該文突破過往漢人拓墾史的脈絡將東勢角的

土地問題置於國家制度與地方社會互動中審視19

目前關於東勢地區漢人拓墾研究已有完整且細緻的討論但這些論述集中在

土地關係的分析未能以族群互動山產交易的視角勾勒出早期客家族群如何

利用軍工匠制度進入此區域並與當地的生熟番族群產生關係以及從事何種開

發活動所以本計畫企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討論開墾初期客家族群與其他族

群的互動關係並揭示客家族群非土地拓墾的生存模式

(二)「山產交易」 研究

清代「山產交易」相關研究成果與史料就目前所見是十分稀少1999 年 吳奇娜〈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闡述北部山區硫磺政策的

轉變20 林欣宜以樟腦貿易為切入點討論南庄地區族群互動關係也將過往

集中在漢人邊區移墾的討論轉向山區經濟利益的攫取21

2003 年康培德說明臺灣北部的馬賽人如何利用族群優勢在北海岸地區展

開仲介貿易活動22 2005 年陳宗仁以原住民圖像中的槍枝為主軸敘述原住民

如何透過交易獲得槍枝的過程23 2010年林淑美以苗栗南庄地區黃斗乃的例子

說明漢人如何透過番割職務在山區從事鐵器火藥等違禁品交易24 這些研

究說明山產交易對於高山原住民的必要性也提醒研究者必須注意漢人透過何種

17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

論2010)姜銘雄〈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

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2010) 18 池永歆《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嘉義紅豆出版社

2010) 19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

碩論2008) 20 吳奇娜〈17~19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1999) 21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

論1999) 22 康培德〈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2003)頁 1-32 23 陳宗仁〈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大歷史學報》36

(2005)頁 53-106 24 林淑美〈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東洋史研究》68

4(2010)頁 632-660

7

管道用什麼身分進入山區從事交易活動清廷採取番界政策限制漢人越界從

事山產買賣在此政策下「軍工匠」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管道

東勢地區的開發正與軍工匠有密切的關係1993 年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

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6)〉說明岸裡大社因護番軍功匠人的內山開墾

受到剝削25 1995 年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整理

軍工匠伐木地點並討論軍工匠與山區伐木關係提出清代非拓墾性伐林並非影

響當代山區水土保持不易之主因26 施添福也注意到軍工匠人的山區開發與岸

裡社群的衝突27 2013 年李其霖則關注戰船修築與軍工匠制度的關係另也展

開對於軍工匠人信仰型態的論述28目前關於軍工匠制度的研究多重視其制度或

是剝削番社的弊病並未注意到軍工匠人從事山產交易的樣態

如上所述不少研究已注意到高山原住民的山產交易問題也呈現出漢

人因非法越界進入山區交易的圖像但仍缺乏其如何利用「合法」手段經營

番產交易及其生熟漢三者間在邊區進行山產交易網絡的相關研究本

研究討論多元族群在沿山物資交易的關係不僅具有補白的重要性也能釐

清國家制度如何在複雜邊區產生作用形塑地方社會

25 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理社的衰微(1766-178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

論1993) 2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

123-158 27 施添福〈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

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 301-332 28 李其霖《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3)

8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一)通事社丁制度

從荷蘭時代以來臺灣沿山邊區社會早已存在漢番之間密切的交易活動不

過這類山產交易活動在康熙 61 年(1722)清廷在沿山邊區設立生番界碑確立後

發生急劇變化在番界政策規範下邊區漢人的交易活動馬上面臨「違法交易」的

問題關於番社貿易規範清廷在統治初期援引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番社貿易的「贌

社」制度此制度與番社賦稅的徵收有密切關係施行的原則是社商將日用所需

之物赴番社易鹿作脯以代輸社餉29 但社商僅是向官方登記在案的催餉納

課人真正在番社內外進行貿易者多是委任通事或夥長30 翻閱清初方志所見

「贌社」番社清單即可發現除了平地番社外仍有部份番社是位於山區例如

阿里山八社這透露通事與番社的交易活動並非僅限於平原地帶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料想沿山地方的人群解決邊區貿易違法問題辦法就是

促使生活領域在山區的生番社群歸化清廷由通事代番輸餉以合法原本在山區

的交易活動這也就是為何雍正朝會出現大量的生番歸化潮的原因當然我們

也必須注意實際在邊區仍存在許多非法走私活動甚至通事也加入走私違禁品的

行列雍正 7 年(1729)巡臺御史赫碩色夏之芳在討論番界問題時已透漏這類

走私貿易的嚴重性許多內地奸民習番語娶番婦將鹽火藥鐵販賣入山

致使生番武器日益精良危害沿山邊區的地方治安因此必須更定嚴例畫定生

番界址不許番民出入販賣物件特別是鹽火藥鐵必須嚴格禁止且將生番

通事革除如擅入生番界內並販賣違禁物品則嚴處31 這件被雍正皇帝視為第

一妙策的提案並沒有被嚴格執行

整個康熙雍正時期通事的弊病從未斷絕賦稅考量是官方無法革除通

事的主因甚至在雍正年間因番社貿易需求延伸出社丁一職形成所謂「通

事社丁」制度即番社通事轄下有數名社丁協助貿易相關事務通事社

丁制的施行並沒有緩解山區的貿易問題特別是山區違禁品的走私交易

在雍乾之交不少通事與商人勾結在邊界上開設爐店製造鹿鎗番箭私

賣於番社以此牟利32

乾隆 10 年(1745)巡臺御史高山對於番界貿易與通事問題提出定期

29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102 30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37 3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頁 468-47

2 32 張嗣昌《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頁 22

9

定處交易的構想每年一次在十月秋收之後由地方官知照土司33 由熟番

之地選一集場酌定月日通知番民通事各攜貨物至集場公平議價由

委員弁會同土司攜帶社目兵役等人到場監督防止弊端34 此規劃後來

進入各部同意下令給閩浙總督馬爾泰遵照部行隨即閩浙總督馬爾泰福

建巡撫周學健針對番界事宜上奏給乾隆皇帝表達反對此政策執行的原因

例如指出熟番番社眾多彼此不相統屬實難設立土司生番深居內山一見

官兵隨即逃竄豈有親至集場貿易的道理同時奏摺也援引臺灣道莊年等人

對於番界貿易的觀察指出「近山一種生番名曰歸化生番與熟番之社目

通事互相交易此種歸化生番亦未嘗與熟番聯絡往來若內山化生番

即社目通事見而卻走不敢與之交易」在馬爾泰的反對下高山的計

畫最終並沒有被付諸執行35 臺灣道莊年對於番界交易的說明也隱晦透露

通事社丁制一直在沿山邊區社會運行官方也只允許化番或熟番通事與化番

進行山產交易清廷因沿山邊區「番害」不斷對生番的評價不脫是「雖具

人形實同猛獸」因而將其屏除在沿山「合法」貿易圈外生番只能透過

番割進行走私貿易

通事社丁制度在乾隆 23 年(1758)發生變化該年閩浙總督楊應琚提

出通事改革案他認為各社熟番皆設有通事通事一人轄下社丁數名以傳

譯語言徵納餉項而這類人員多是外來游民充任經常藉勢力佔墾荒埔或

驅使番丁如同奴隸若要革除此弊因熟番多通曉漢語應改由社番自舉番

通事承充而各社大小通事社丁一律裁撤不過遠處社番若有不通漢

語者則造冊保留漢通事36 另在林爽文事件之後赴京瞻覲的番社名單中

同屬化番阿里山社屋鏊社傀儡山社都同時保留通事社丁制37 由此可見

原施行於歸順番社的通事社丁制在乾隆中葉可能因番界貿易考量只存續

在山區化番或沿山熟番番社之中林淑美利用 19 世紀的材料已清楚指出清

廷允許界外的歸化生番通過社丁進行合法貿易並由社丁代納番餉而未歸

化生番則只能以走私型態與番割交易38

雍正 12 年(1734)擔任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土官敦仔招來遠住在岸裡

社三百里外的番親沙里社生番歸化大小男婦共有一百九十九口39 推測後

33 高山另一改革的提案就是仿照西南土司制度在臺灣設立土司統治熟番部落 3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頁 4

05-415 3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3冊》頁 32-38 3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40冊》頁 413-425 3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70冊》頁 210-214 38 林淑美〈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2004)頁 83-96 3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頁 25

6-257

10

來張達京在樸子籬社寮角設置的社寮(今石岡區社寮區)應該就是為解決

與沙里社等歸化生番貿易問題40 爾後在乾隆 31 年(1766)總通事潘敦招

來屋鏊社生番歸化兩者的山產交易也在此社寮進行關於社寮交易的運作

方式官方規定須將歸化生番多少名出山交易日期兌換食物甚至在何

處承接登記稟報41 可惜岸裡社文書並無留存交易的詳細資料但水沙連

社留下貿易記錄或可類推《臺海使槎錄》提及水沙連因處大湖之外通

事只能在各社總路的隘口築室以居每年 7 月至隔年 5 月進入貿易期時

築寮(可能是社寮)在加老望埔派遣社丁以煙布糖鹽等物與番交

易並售其鹿肉皮筋以完餉42

樸子籬社寮不僅是岸裡社群安撫生番之場所也是供應山產需求重要的

據點屋鏊生番倚靠著岸裡社群對外交換所需的物資岸裡社群也利用屋鏊

社提供所需的山產資源岸社對於鹿製品的需求甚大有時也需將替官方購

賣鹿製品例如乾隆 27 年(1762)猫霧捒巡檢以 10 員代價要求通事潘敦代

買嫩鹿胎皮三十張大鹿皮七件43

隨著漢人對於界外平埔的開發鹿隻的資源逐漸減少導致鹿皮胎皮

的價格騰貴乾隆 28 年(1763)擔任鳳山縣教諭朱仕玠對於臺灣鹿皮交易有

深刻的描述

鹿茸不及川產而價數倍鹿筋鹿脯價亦昂就胎鹿取其皮謂

之胎皮長不盈尺其毛似有似無梅花斑點隱隱文采可觀往時皮

一張價不過銀二三錢近因採取過多計皮一張價至番銀二十

大圓且無市者 44

龐大的市場需求不僅讓人越過番界進入內山獵捕更多貿販者越入山後與生

番交易45 這現象意味著岸裡社群常需仰賴與生番交易獲得鹿隻46 同時

也暗示掌握山區貿易的岸裡社群藉由與屋鏊社交易鹿皮等獵產應是有利可

圖屋鏊社所提供交易物包含鹿製品熊膽瀨皮豹皮等獵產與苧麻等採

40 乾隆 44 年樸子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稟文指出樸子籬社寮在昔漢通事張達京滋傳原有生番來換

鹿皮鹿葺觔等項屢年照辦無異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究漢奸以除地方

弊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89_01-utxt 4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2_056_01-utxt 4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123 4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著通事敦仔購買鹿皮〉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19

_01-utxt 4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77 45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42 46 乾隆 30年通事潘敦就常因購買不到優質的鹿皮而退還價銀給猫霧捒巡檢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為繳還原價乞恩驗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48_02-utxt

11

集物47 以乾隆 31 年(1766)《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岸裡社代替

官方賞賜給屋鏊社的物品清單來看大可推敲社寮所提供之物應包含鹽糖

酒煙布匹火石子等生活必需品48

然而我們從《岸裡大社文書》中可以發現不少貿販漢人都具有客家

族群的身分這些在乾隆中葉活動在番界邊區的客家人與岸社熟番相似

也越出番界從事抽藤燒炭吊鹿等經濟活動同時也扮演與界外屋鏊社

番人交易「鐵器火藥槍枝」等違禁品的供應者由於這些粵籍漢人並未

能合法取得清政府允許交易的權力往往在官方文書中便稱這群走私貿易的

漢人為「番割」幾個例子說明走私交易的型態例如乾隆 32 年(1767)屋鏊社白番不敖下山至九房屋與漢人張阿馨交易貨物張阿馨向其催討之前

交易所欠的大刀鐵器奪取其貨品將生番毆傷49 居住在橋頭庄的楊大

極仰仗能通番語常與生番交易鐵器等禁物甚至購買生番幼女莊葡以

利其在山區交易活動的進行50 為了穩固與生番的往來邊區的客家人藉由

通婚生番女子建立與界外生番的貿易網絡例如乾隆 32 年(1767)在屋

鏊社歸化的隔年九房屋張阿文隨即在漢人李成章作媒下牽娶屋鏊社的番

婦為妻51 這也隱約地透露在東勢角一帶移墾初期這些來自廣東的漢人所

構築的地方社會可能不是以「穩定土地」開發的型態常是具有「人群流

動緊張族群關係」等邊區社會的特質外在環境的影響也連帶使得這群

客家族群對於身分認同可能較為薄弱從官方資料中顯示這類與牽娶生番女

子的漢人時常是跨越文化政治的邊界他們放棄政治認同象徵的髮辮

也會紋上屬於生番標籤的「黥面」52 對於這群游移番界的漢人而言作為

清帝國的「子民」或具有優越文化的「漢人」既不真實也不重要

除透過走私管道的交易型態外其實不少客家人也會轉與熟番共同合作

擔任社丁的職務實際主導社寮交易活動而是擔任社丁職務的漢人岸裡

社首任漢通事粵籍張達京即是建立社寮重要的推手雖無資料顯示但我

們也不難推測其轄下這批從事山產交易身分的社丁應有不少是與他有同鄉

或同籍貫屬性的漢人社丁的工作除協助化番交易外另需調派熟番護衛在

界外採料的軍工匠其利益來源主要是向熟番番社承包鄰近山場以此獲利

4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奪苧淚變不迅叩究難免貽害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7_016_01-utxt 4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編號 cca110001-od-al009

80 _061_01-utxt 4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60_02-utxt 5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究逐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45_01-u

txt 5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詳究逐免貽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

_057_01-utxt 52 林淑美〈清代臺湾における「番割」と「通事」の交錯〉《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552(2011)頁 297-310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II

本報告係接受客家委員會獎助完成

III

提要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歷經 18 世紀末林爽文事件後清廷對於界外的土地秩序重新安排這群原

本私越番界進行移墾的客家族群其土地來源獲得合法承認這也逐漸轉變原本

對於利用山場的經濟型態轉向以水利農耕稻作為主體的營生模式不過19

世紀雖然客家族群對於土地利用更加重視但是「山產交易活動」仍是重要和番

手段也因此致使客家族群與高山原住民間彼此無論是在物資流通或婚配關係

都有密切的來往這也有別過往我們對於沿山開發過程中「設隘」移墾的歷

史圖像

IV

目次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1

1 研究題目 1

2 意義 1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5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5

(二)「山產交易」 研究 6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8

(一)通事社丁制度 8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12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15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21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22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27

七 結語 30

八參考文獻 32

九 附錄 36

附錄一 明治 35 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36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39

附錄三 明治 28 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40

V

圖次

圖 1清代乾隆中葉東勢地區聚落分布圖 2

圖 2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15

圖 3乾隆 38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20

圖 4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24

1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1 研究題目

混雜的山區清代東勢角「客家」族群互動與番產交易(1700-1860)

2 意義

區域史一直是臺灣歷史研究的重心臺灣史發展初期主要以漢人開發的視

角細緻地進行各區域開發史的梳理90 年代興起的平埔族群史研究將研究

者的研究取向由漢轉向非漢也開始關注區域間番漢之間的族群互動多數研究

者是以「土地買賣」的角度討論區域內漢番互動關係因此也延伸「國家剝削論」

「熟番地權」等相關議題的研究1 顯然此命題是採取「漢與熟番」的族群分類

框架而進行將此一分類框架進而區分為「福與熟番」「客與熟番」其中「客

與熟番」的分析模式在北部客家區域的研究已有諸多成果2

不過這些研究主要是以開發史角度說明客家族群如何在沿山邊區拓墾特

別利用守隘制度在 19 世紀之後大規模開發北部山區但事實上客家族群在

此區域不僅從事土地拓墾山產交易亦是其營生模式之一林欣宜在南庄地區研

究說明客家群體如何藉由與賽夏族的互動以取得樟腦貿易的利益3這也提

示後繼研究者需注意客家族群與沿山貿易所發生的緊密關係另方面因沿山邊區

的族群複雜客家族群必須同時與界內熟番界外生番密切接觸因此過往以「客

熟」的分類模式應延伸為「客家熟番生番」4 方能洞悉客家族群在沿山

邊區拓墾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營生模式的多元性此也有助於補充修正過度以

1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集刊》69(1990)頁 67-92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

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2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

404(1990)頁 1-68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國立清華大

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廖志軒〈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2011) 3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1999) 4 林欣宜詹素娟等人的研究皆已注意北部客家族群與賽夏族互動的關係而在臺灣中部東勢地

區的客家族群同時面臨生番泰雅族與熟番岸裡社群此一研究將可與北部沿山地區客家族群既有

的研究進行對照比較參見林欣宜〈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

史哲學報》59 (2003)頁 177-214詹素娟〈「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

史談起〉發表於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2009年

2

土地開發為核心的區域研究

康熙 61 年(1722)在臺灣西部沿山一帶立石為界希冀藉此降低漢人越界

私墾所引發高山生番的「番害」此政策的效果並不顯著至乾隆 15 年(1750)25 年(1760)官方進而在沿山地帶修築土牛溝且在地圖上測繪紅線藍線

制訂隘番制在土牛邊界附近成立許多隘寮撥熟番守隘將鄰近隘寮的土地撥

給守隘之番作為口糧之資這條邊界不僅是規範漢人的土地私墾同時也限定

入山交易的權力在清廷族群政治的統治架構裡「熟番」不僅因守邊之責也

因族群特殊性所以能自由地穿越番界甚至入山搜捕逃逸的漢人或招攬生番歸

化相對於熟番的自由清廷嚴格在法律層面限制漢人私越番界是故「軍工匠」

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手段

本計畫所討論的東勢角(今臺中市東勢區)地區在乾隆年間仍被劃歸界外

原本生活在此區域有樸子籬社熟番及屬於泰雅族的屋鏊等社生番可參閱圖一

圖 1 清代乾隆中葉東勢地區聚落分布圖

在乾隆32年(1767)軍工匠首鄭成亮將匠寮移至石岡金星面乾隆35年(1780)

3

再遷移至東勢角因而也開啟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拓墾史例如邱禮千家族與匠

寮庄的拓墾劉中立家族與東勢水圳的興築5 事實上乾隆 30 年(1765)以

來移居東勢角的軍工匠人(客家族群)與岸裡社群發生諸多衝突過往研究都將

其視為是軍工匠人的私採山林引發生番不滿出草傷害人命軍工匠人藉此勒

索熟番控訴其護衛採料不力6 若以山產交易的觀點來看令人深思原本生番

熟番兩者間是否存有既定交易模式在現有的《岸裡文書》裡可以發現不少岸

裡社與屋鏊社生番交易的紀錄

揀司汪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照得本司面奉 憲諭所有

沿山一帶邊界務須嚴飭各通土加謹撥番巡防隘口helliphellip仍著總通事敦仔

立將屋鏊等社歸化生番兌換食物係何日期多少名數至何處承接

各確情逐一分晰稟報本司以憑察轉該差通土等毋得玩延干咎速速須

單併帶岸社社丁回話差曾揚卅二年正月初九日給7

此段紀錄說明乾隆 32 年(1767)岸裡社群與歸化屋鏊生番社長期以來都有食

物交易的習慣另也有關於軍工匠因山產交易引發糾紛衝突的稟文

正堂成為懇恩示禁等事據軍工匠首曾文琬鄭成鳳具稟前事詞稱切

琬等承充軍匠首督率小匠勒謹辦公咸知凜遵法紀惟查阿里史helliphellip等

處各山場現有不法奸民冒稱軍工在于各處山坑山墘私越掘番栽種什

仔搭蓋草屋侵入內山抽藤吊鹿燒取澗灰拾取薯茛盜砍番竹

私換番貨干抱功令不一而足至策應軍工樟木最為暨要民間拾柴燒炭

殘山離木盡足任採有餘近來奸頑庄民突戶不遵約束輒敢冒入辦料

肆行砍燒車運殘害樟木混擾軍工琬等觀此種(種)不法若不預稟趕

逐誠恐將來生番出沒貽害非輕helliphellip卅三年七月十一日給發岸裡社曉

諭 8

軍工匠首的稟明表面上是說明漢人越界抽藤吊鹿影響匠人要開採樟木實際上

也顯示軍工匠人的利益受到危害所以必須告官處理從其他相關文書可以得知

進入東勢地區的軍工匠人後來因派番護衛問題與岸裡社群產生激烈衝突

這兩則史料顯示沿山邊區社會群體互動的複雜性一面是生熟番的山產交

易另一是軍工匠人(在東勢地區可能多是客家族群)與越界私採的漢人群體相

互競逐筆者懷疑在軍工匠人進入之前東勢地區的「生熟漢」三族群已建

立起山產交換體系當擔任軍工匠人介入(雖說是違法)顯然是破壞原本邊區

的交易型態故引發客家熟番的族群衝突所以本計畫研究意義(目的)

5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頁 117-169 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頁 27-35 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檔名〈cca110001-od-al00952_056_01-utxt〉 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檔名〈cca110001-od-al00953_024_01-utxt〉

4

其一試圖釐清在東勢角一帶生番熟番的交易型態代表軍工匠人的客家族群

又採何種形式介入生熟番間番產交易三者間是否只存在劇烈漢番衝突

仰或是彼此間仍存有合作關係

其二既有研究提供東勢地區完整土地拓墾開發歷史的面貌這類研究證明

在客番衝突中客家族群最終取得優勢順利開發東勢地區但是令人疑問的是

這群初期仰賴山工之利的客家族群為何放棄原本山產交易型態的營生模式轉向

土地經營進而探究軍工匠制度促使乾隆年間的東勢地區族群從事山產交易

此一制度是否影響聚落發展的型態當制度瓦解後是否也連帶影響客家族群營

生模式的轉變

簡言之本計畫試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以「山產交易」為核心討論十八

世紀中葉以來該區域客家生番熟番三者間族群互動關係重新構築對東勢區

域開發史的再理解藉此形塑客家族群在沿山邊區非仰賴「土地經營」的面貌

並考察軍工匠制度與客家族群聚落營生模式之關係

5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本計畫關注東勢地區的客家族群的互動關係與其山產貿易網絡形成及其變

遷故此相關文獻回顧將集中在「東勢地區」區域史與「山產交易」史的討論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區域研究長期以來一直是臺灣史學界研究的重心研究初期多以土地關係探

討平原地帶開發歷程9 爾後跟隨漢人移墾腳步研究視角逐漸投向清廷所設置

番界邊區即現今臺灣西部沿山丘陵一帶1990 年施添福以漢人推進山區的開

墾模式提出「三層人文地理空間」概念10 此概念成為後進研究者對於沿山

邊區重要的研究取徑2005 年施氏受日本明清史學界「地域社會論」之影響

結合自身研究提出「空間型地域社會論」11 並在沿山地區獲得實際應用12 然而此研究範式僅是以「漢人」為中心未能呈顯山區複雜的族群互動關係

事實上在攸關東勢地區的先行研究多與施添福的研究取徑雷同仍以「漢

人拓墾史」脈絡展開論述1994 年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開墾―以東勢角為

例〉《大茅埔開發史》二文皆利用古文書建構大茅埔莊的開墾史13 梅慶國

〈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則以安全防衛的角度說

明東勢地區建立村莊的防衛機制14 2000 年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

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討論東勢聚落空間與信仰之關係15 2008 年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一文則採用柯志

明對番界的觀點利用諸多家族文書岸裡古文書重新討論地方開發歷史該

文也注意到漢莊與生番之間的交易狀況卻未能深入拓展16 其後仍有諸多

9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

404(1990)頁 1-68 10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與區域發展 一個歷史地理學研究〉《臺灣風物》404

(1990)頁 1-68 11 李季樺〈空間與社會臺日「地域社會論」的比較〉《「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

頁 1-22 12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

文獻》563(2005)頁 182-242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

例〉《臺灣文獻》554( 2004)頁 144-201 13 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臺灣經驗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4)頁 225-26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 14 梅慶國〈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994) 15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所博論2000) 1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

6

碩士論文分別從地方菁英民間信仰的角度討論東勢地方社會形成與變遷17

2010 年池永歆〈東視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

述〉以歷史地理學的視角利用《岸裡大社文書》闡述東勢地區的開發與設屯後

的演變18 2012 年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

(1782-1825)〉在既有開發史的基礎上進而討論番屯制度下地方群眾如何重新

建構土地秩序以獲得支配利益該文突破過往漢人拓墾史的脈絡將東勢角的

土地問題置於國家制度與地方社會互動中審視19

目前關於東勢地區漢人拓墾研究已有完整且細緻的討論但這些論述集中在

土地關係的分析未能以族群互動山產交易的視角勾勒出早期客家族群如何

利用軍工匠制度進入此區域並與當地的生熟番族群產生關係以及從事何種開

發活動所以本計畫企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討論開墾初期客家族群與其他族

群的互動關係並揭示客家族群非土地拓墾的生存模式

(二)「山產交易」 研究

清代「山產交易」相關研究成果與史料就目前所見是十分稀少1999 年 吳奇娜〈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闡述北部山區硫磺政策的

轉變20 林欣宜以樟腦貿易為切入點討論南庄地區族群互動關係也將過往

集中在漢人邊區移墾的討論轉向山區經濟利益的攫取21

2003 年康培德說明臺灣北部的馬賽人如何利用族群優勢在北海岸地區展

開仲介貿易活動22 2005 年陳宗仁以原住民圖像中的槍枝為主軸敘述原住民

如何透過交易獲得槍枝的過程23 2010年林淑美以苗栗南庄地區黃斗乃的例子

說明漢人如何透過番割職務在山區從事鐵器火藥等違禁品交易24 這些研

究說明山產交易對於高山原住民的必要性也提醒研究者必須注意漢人透過何種

17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

論2010)姜銘雄〈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

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2010) 18 池永歆《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嘉義紅豆出版社

2010) 19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

碩論2008) 20 吳奇娜〈17~19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1999) 21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

論1999) 22 康培德〈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2003)頁 1-32 23 陳宗仁〈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大歷史學報》36

(2005)頁 53-106 24 林淑美〈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東洋史研究》68

4(2010)頁 632-660

7

管道用什麼身分進入山區從事交易活動清廷採取番界政策限制漢人越界從

事山產買賣在此政策下「軍工匠」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管道

東勢地區的開發正與軍工匠有密切的關係1993 年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

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6)〉說明岸裡大社因護番軍功匠人的內山開墾

受到剝削25 1995 年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整理

軍工匠伐木地點並討論軍工匠與山區伐木關係提出清代非拓墾性伐林並非影

響當代山區水土保持不易之主因26 施添福也注意到軍工匠人的山區開發與岸

裡社群的衝突27 2013 年李其霖則關注戰船修築與軍工匠制度的關係另也展

開對於軍工匠人信仰型態的論述28目前關於軍工匠制度的研究多重視其制度或

是剝削番社的弊病並未注意到軍工匠人從事山產交易的樣態

如上所述不少研究已注意到高山原住民的山產交易問題也呈現出漢

人因非法越界進入山區交易的圖像但仍缺乏其如何利用「合法」手段經營

番產交易及其生熟漢三者間在邊區進行山產交易網絡的相關研究本

研究討論多元族群在沿山物資交易的關係不僅具有補白的重要性也能釐

清國家制度如何在複雜邊區產生作用形塑地方社會

25 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理社的衰微(1766-178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

論1993) 2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

123-158 27 施添福〈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

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 301-332 28 李其霖《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3)

8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一)通事社丁制度

從荷蘭時代以來臺灣沿山邊區社會早已存在漢番之間密切的交易活動不

過這類山產交易活動在康熙 61 年(1722)清廷在沿山邊區設立生番界碑確立後

發生急劇變化在番界政策規範下邊區漢人的交易活動馬上面臨「違法交易」的

問題關於番社貿易規範清廷在統治初期援引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番社貿易的「贌

社」制度此制度與番社賦稅的徵收有密切關係施行的原則是社商將日用所需

之物赴番社易鹿作脯以代輸社餉29 但社商僅是向官方登記在案的催餉納

課人真正在番社內外進行貿易者多是委任通事或夥長30 翻閱清初方志所見

「贌社」番社清單即可發現除了平地番社外仍有部份番社是位於山區例如

阿里山八社這透露通事與番社的交易活動並非僅限於平原地帶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料想沿山地方的人群解決邊區貿易違法問題辦法就是

促使生活領域在山區的生番社群歸化清廷由通事代番輸餉以合法原本在山區

的交易活動這也就是為何雍正朝會出現大量的生番歸化潮的原因當然我們

也必須注意實際在邊區仍存在許多非法走私活動甚至通事也加入走私違禁品的

行列雍正 7 年(1729)巡臺御史赫碩色夏之芳在討論番界問題時已透漏這類

走私貿易的嚴重性許多內地奸民習番語娶番婦將鹽火藥鐵販賣入山

致使生番武器日益精良危害沿山邊區的地方治安因此必須更定嚴例畫定生

番界址不許番民出入販賣物件特別是鹽火藥鐵必須嚴格禁止且將生番

通事革除如擅入生番界內並販賣違禁物品則嚴處31 這件被雍正皇帝視為第

一妙策的提案並沒有被嚴格執行

整個康熙雍正時期通事的弊病從未斷絕賦稅考量是官方無法革除通

事的主因甚至在雍正年間因番社貿易需求延伸出社丁一職形成所謂「通

事社丁」制度即番社通事轄下有數名社丁協助貿易相關事務通事社

丁制的施行並沒有緩解山區的貿易問題特別是山區違禁品的走私交易

在雍乾之交不少通事與商人勾結在邊界上開設爐店製造鹿鎗番箭私

賣於番社以此牟利32

乾隆 10 年(1745)巡臺御史高山對於番界貿易與通事問題提出定期

29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102 30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37 3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頁 468-47

2 32 張嗣昌《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頁 22

9

定處交易的構想每年一次在十月秋收之後由地方官知照土司33 由熟番

之地選一集場酌定月日通知番民通事各攜貨物至集場公平議價由

委員弁會同土司攜帶社目兵役等人到場監督防止弊端34 此規劃後來

進入各部同意下令給閩浙總督馬爾泰遵照部行隨即閩浙總督馬爾泰福

建巡撫周學健針對番界事宜上奏給乾隆皇帝表達反對此政策執行的原因

例如指出熟番番社眾多彼此不相統屬實難設立土司生番深居內山一見

官兵隨即逃竄豈有親至集場貿易的道理同時奏摺也援引臺灣道莊年等人

對於番界貿易的觀察指出「近山一種生番名曰歸化生番與熟番之社目

通事互相交易此種歸化生番亦未嘗與熟番聯絡往來若內山化生番

即社目通事見而卻走不敢與之交易」在馬爾泰的反對下高山的計

畫最終並沒有被付諸執行35 臺灣道莊年對於番界交易的說明也隱晦透露

通事社丁制一直在沿山邊區社會運行官方也只允許化番或熟番通事與化番

進行山產交易清廷因沿山邊區「番害」不斷對生番的評價不脫是「雖具

人形實同猛獸」因而將其屏除在沿山「合法」貿易圈外生番只能透過

番割進行走私貿易

通事社丁制度在乾隆 23 年(1758)發生變化該年閩浙總督楊應琚提

出通事改革案他認為各社熟番皆設有通事通事一人轄下社丁數名以傳

譯語言徵納餉項而這類人員多是外來游民充任經常藉勢力佔墾荒埔或

驅使番丁如同奴隸若要革除此弊因熟番多通曉漢語應改由社番自舉番

通事承充而各社大小通事社丁一律裁撤不過遠處社番若有不通漢

語者則造冊保留漢通事36 另在林爽文事件之後赴京瞻覲的番社名單中

同屬化番阿里山社屋鏊社傀儡山社都同時保留通事社丁制37 由此可見

原施行於歸順番社的通事社丁制在乾隆中葉可能因番界貿易考量只存續

在山區化番或沿山熟番番社之中林淑美利用 19 世紀的材料已清楚指出清

廷允許界外的歸化生番通過社丁進行合法貿易並由社丁代納番餉而未歸

化生番則只能以走私型態與番割交易38

雍正 12 年(1734)擔任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土官敦仔招來遠住在岸裡

社三百里外的番親沙里社生番歸化大小男婦共有一百九十九口39 推測後

33 高山另一改革的提案就是仿照西南土司制度在臺灣設立土司統治熟番部落 3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頁 4

05-415 3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3冊》頁 32-38 3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40冊》頁 413-425 3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70冊》頁 210-214 38 林淑美〈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2004)頁 83-96 3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頁 25

6-257

10

來張達京在樸子籬社寮角設置的社寮(今石岡區社寮區)應該就是為解決

與沙里社等歸化生番貿易問題40 爾後在乾隆 31 年(1766)總通事潘敦招

來屋鏊社生番歸化兩者的山產交易也在此社寮進行關於社寮交易的運作

方式官方規定須將歸化生番多少名出山交易日期兌換食物甚至在何

處承接登記稟報41 可惜岸裡社文書並無留存交易的詳細資料但水沙連

社留下貿易記錄或可類推《臺海使槎錄》提及水沙連因處大湖之外通

事只能在各社總路的隘口築室以居每年 7 月至隔年 5 月進入貿易期時

築寮(可能是社寮)在加老望埔派遣社丁以煙布糖鹽等物與番交

易並售其鹿肉皮筋以完餉42

樸子籬社寮不僅是岸裡社群安撫生番之場所也是供應山產需求重要的

據點屋鏊生番倚靠著岸裡社群對外交換所需的物資岸裡社群也利用屋鏊

社提供所需的山產資源岸社對於鹿製品的需求甚大有時也需將替官方購

賣鹿製品例如乾隆 27 年(1762)猫霧捒巡檢以 10 員代價要求通事潘敦代

買嫩鹿胎皮三十張大鹿皮七件43

隨著漢人對於界外平埔的開發鹿隻的資源逐漸減少導致鹿皮胎皮

的價格騰貴乾隆 28 年(1763)擔任鳳山縣教諭朱仕玠對於臺灣鹿皮交易有

深刻的描述

鹿茸不及川產而價數倍鹿筋鹿脯價亦昂就胎鹿取其皮謂

之胎皮長不盈尺其毛似有似無梅花斑點隱隱文采可觀往時皮

一張價不過銀二三錢近因採取過多計皮一張價至番銀二十

大圓且無市者 44

龐大的市場需求不僅讓人越過番界進入內山獵捕更多貿販者越入山後與生

番交易45 這現象意味著岸裡社群常需仰賴與生番交易獲得鹿隻46 同時

也暗示掌握山區貿易的岸裡社群藉由與屋鏊社交易鹿皮等獵產應是有利可

圖屋鏊社所提供交易物包含鹿製品熊膽瀨皮豹皮等獵產與苧麻等採

40 乾隆 44 年樸子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稟文指出樸子籬社寮在昔漢通事張達京滋傳原有生番來換

鹿皮鹿葺觔等項屢年照辦無異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究漢奸以除地方

弊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89_01-utxt 4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2_056_01-utxt 4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123 4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著通事敦仔購買鹿皮〉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19

_01-utxt 4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77 45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42 46 乾隆 30年通事潘敦就常因購買不到優質的鹿皮而退還價銀給猫霧捒巡檢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為繳還原價乞恩驗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48_02-utxt

11

集物47 以乾隆 31 年(1766)《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岸裡社代替

官方賞賜給屋鏊社的物品清單來看大可推敲社寮所提供之物應包含鹽糖

酒煙布匹火石子等生活必需品48

然而我們從《岸裡大社文書》中可以發現不少貿販漢人都具有客家

族群的身分這些在乾隆中葉活動在番界邊區的客家人與岸社熟番相似

也越出番界從事抽藤燒炭吊鹿等經濟活動同時也扮演與界外屋鏊社

番人交易「鐵器火藥槍枝」等違禁品的供應者由於這些粵籍漢人並未

能合法取得清政府允許交易的權力往往在官方文書中便稱這群走私貿易的

漢人為「番割」幾個例子說明走私交易的型態例如乾隆 32 年(1767)屋鏊社白番不敖下山至九房屋與漢人張阿馨交易貨物張阿馨向其催討之前

交易所欠的大刀鐵器奪取其貨品將生番毆傷49 居住在橋頭庄的楊大

極仰仗能通番語常與生番交易鐵器等禁物甚至購買生番幼女莊葡以

利其在山區交易活動的進行50 為了穩固與生番的往來邊區的客家人藉由

通婚生番女子建立與界外生番的貿易網絡例如乾隆 32 年(1767)在屋

鏊社歸化的隔年九房屋張阿文隨即在漢人李成章作媒下牽娶屋鏊社的番

婦為妻51 這也隱約地透露在東勢角一帶移墾初期這些來自廣東的漢人所

構築的地方社會可能不是以「穩定土地」開發的型態常是具有「人群流

動緊張族群關係」等邊區社會的特質外在環境的影響也連帶使得這群

客家族群對於身分認同可能較為薄弱從官方資料中顯示這類與牽娶生番女

子的漢人時常是跨越文化政治的邊界他們放棄政治認同象徵的髮辮

也會紋上屬於生番標籤的「黥面」52 對於這群游移番界的漢人而言作為

清帝國的「子民」或具有優越文化的「漢人」既不真實也不重要

除透過走私管道的交易型態外其實不少客家人也會轉與熟番共同合作

擔任社丁的職務實際主導社寮交易活動而是擔任社丁職務的漢人岸裡

社首任漢通事粵籍張達京即是建立社寮重要的推手雖無資料顯示但我

們也不難推測其轄下這批從事山產交易身分的社丁應有不少是與他有同鄉

或同籍貫屬性的漢人社丁的工作除協助化番交易外另需調派熟番護衛在

界外採料的軍工匠其利益來源主要是向熟番番社承包鄰近山場以此獲利

4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奪苧淚變不迅叩究難免貽害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7_016_01-utxt 4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編號 cca110001-od-al009

80 _061_01-utxt 4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60_02-utxt 5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究逐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45_01-u

txt 5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詳究逐免貽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

_057_01-utxt 52 林淑美〈清代臺湾における「番割」と「通事」の交錯〉《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552(2011)頁 297-310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III

提要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歷經 18 世紀末林爽文事件後清廷對於界外的土地秩序重新安排這群原

本私越番界進行移墾的客家族群其土地來源獲得合法承認這也逐漸轉變原本

對於利用山場的經濟型態轉向以水利農耕稻作為主體的營生模式不過19

世紀雖然客家族群對於土地利用更加重視但是「山產交易活動」仍是重要和番

手段也因此致使客家族群與高山原住民間彼此無論是在物資流通或婚配關係

都有密切的來往這也有別過往我們對於沿山開發過程中「設隘」移墾的歷

史圖像

IV

目次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1

1 研究題目 1

2 意義 1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5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5

(二)「山產交易」 研究 6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8

(一)通事社丁制度 8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12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15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21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22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27

七 結語 30

八參考文獻 32

九 附錄 36

附錄一 明治 35 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36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39

附錄三 明治 28 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40

V

圖次

圖 1清代乾隆中葉東勢地區聚落分布圖 2

圖 2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15

圖 3乾隆 38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20

圖 4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24

1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1 研究題目

混雜的山區清代東勢角「客家」族群互動與番產交易(1700-1860)

2 意義

區域史一直是臺灣歷史研究的重心臺灣史發展初期主要以漢人開發的視

角細緻地進行各區域開發史的梳理90 年代興起的平埔族群史研究將研究

者的研究取向由漢轉向非漢也開始關注區域間番漢之間的族群互動多數研究

者是以「土地買賣」的角度討論區域內漢番互動關係因此也延伸「國家剝削論」

「熟番地權」等相關議題的研究1 顯然此命題是採取「漢與熟番」的族群分類

框架而進行將此一分類框架進而區分為「福與熟番」「客與熟番」其中「客

與熟番」的分析模式在北部客家區域的研究已有諸多成果2

不過這些研究主要是以開發史角度說明客家族群如何在沿山邊區拓墾特

別利用守隘制度在 19 世紀之後大規模開發北部山區但事實上客家族群在

此區域不僅從事土地拓墾山產交易亦是其營生模式之一林欣宜在南庄地區研

究說明客家群體如何藉由與賽夏族的互動以取得樟腦貿易的利益3這也提

示後繼研究者需注意客家族群與沿山貿易所發生的緊密關係另方面因沿山邊區

的族群複雜客家族群必須同時與界內熟番界外生番密切接觸因此過往以「客

熟」的分類模式應延伸為「客家熟番生番」4 方能洞悉客家族群在沿山

邊區拓墾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營生模式的多元性此也有助於補充修正過度以

1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集刊》69(1990)頁 67-92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

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2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

404(1990)頁 1-68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國立清華大

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廖志軒〈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2011) 3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1999) 4 林欣宜詹素娟等人的研究皆已注意北部客家族群與賽夏族互動的關係而在臺灣中部東勢地

區的客家族群同時面臨生番泰雅族與熟番岸裡社群此一研究將可與北部沿山地區客家族群既有

的研究進行對照比較參見林欣宜〈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

史哲學報》59 (2003)頁 177-214詹素娟〈「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

史談起〉發表於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2009年

2

土地開發為核心的區域研究

康熙 61 年(1722)在臺灣西部沿山一帶立石為界希冀藉此降低漢人越界

私墾所引發高山生番的「番害」此政策的效果並不顯著至乾隆 15 年(1750)25 年(1760)官方進而在沿山地帶修築土牛溝且在地圖上測繪紅線藍線

制訂隘番制在土牛邊界附近成立許多隘寮撥熟番守隘將鄰近隘寮的土地撥

給守隘之番作為口糧之資這條邊界不僅是規範漢人的土地私墾同時也限定

入山交易的權力在清廷族群政治的統治架構裡「熟番」不僅因守邊之責也

因族群特殊性所以能自由地穿越番界甚至入山搜捕逃逸的漢人或招攬生番歸

化相對於熟番的自由清廷嚴格在法律層面限制漢人私越番界是故「軍工匠」

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手段

本計畫所討論的東勢角(今臺中市東勢區)地區在乾隆年間仍被劃歸界外

原本生活在此區域有樸子籬社熟番及屬於泰雅族的屋鏊等社生番可參閱圖一

圖 1 清代乾隆中葉東勢地區聚落分布圖

在乾隆32年(1767)軍工匠首鄭成亮將匠寮移至石岡金星面乾隆35年(1780)

3

再遷移至東勢角因而也開啟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拓墾史例如邱禮千家族與匠

寮庄的拓墾劉中立家族與東勢水圳的興築5 事實上乾隆 30 年(1765)以

來移居東勢角的軍工匠人(客家族群)與岸裡社群發生諸多衝突過往研究都將

其視為是軍工匠人的私採山林引發生番不滿出草傷害人命軍工匠人藉此勒

索熟番控訴其護衛採料不力6 若以山產交易的觀點來看令人深思原本生番

熟番兩者間是否存有既定交易模式在現有的《岸裡文書》裡可以發現不少岸

裡社與屋鏊社生番交易的紀錄

揀司汪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照得本司面奉 憲諭所有

沿山一帶邊界務須嚴飭各通土加謹撥番巡防隘口helliphellip仍著總通事敦仔

立將屋鏊等社歸化生番兌換食物係何日期多少名數至何處承接

各確情逐一分晰稟報本司以憑察轉該差通土等毋得玩延干咎速速須

單併帶岸社社丁回話差曾揚卅二年正月初九日給7

此段紀錄說明乾隆 32 年(1767)岸裡社群與歸化屋鏊生番社長期以來都有食

物交易的習慣另也有關於軍工匠因山產交易引發糾紛衝突的稟文

正堂成為懇恩示禁等事據軍工匠首曾文琬鄭成鳳具稟前事詞稱切

琬等承充軍匠首督率小匠勒謹辦公咸知凜遵法紀惟查阿里史helliphellip等

處各山場現有不法奸民冒稱軍工在于各處山坑山墘私越掘番栽種什

仔搭蓋草屋侵入內山抽藤吊鹿燒取澗灰拾取薯茛盜砍番竹

私換番貨干抱功令不一而足至策應軍工樟木最為暨要民間拾柴燒炭

殘山離木盡足任採有餘近來奸頑庄民突戶不遵約束輒敢冒入辦料

肆行砍燒車運殘害樟木混擾軍工琬等觀此種(種)不法若不預稟趕

逐誠恐將來生番出沒貽害非輕helliphellip卅三年七月十一日給發岸裡社曉

諭 8

軍工匠首的稟明表面上是說明漢人越界抽藤吊鹿影響匠人要開採樟木實際上

也顯示軍工匠人的利益受到危害所以必須告官處理從其他相關文書可以得知

進入東勢地區的軍工匠人後來因派番護衛問題與岸裡社群產生激烈衝突

這兩則史料顯示沿山邊區社會群體互動的複雜性一面是生熟番的山產交

易另一是軍工匠人(在東勢地區可能多是客家族群)與越界私採的漢人群體相

互競逐筆者懷疑在軍工匠人進入之前東勢地區的「生熟漢」三族群已建

立起山產交換體系當擔任軍工匠人介入(雖說是違法)顯然是破壞原本邊區

的交易型態故引發客家熟番的族群衝突所以本計畫研究意義(目的)

5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頁 117-169 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頁 27-35 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檔名〈cca110001-od-al00952_056_01-utxt〉 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檔名〈cca110001-od-al00953_024_01-utxt〉

4

其一試圖釐清在東勢角一帶生番熟番的交易型態代表軍工匠人的客家族群

又採何種形式介入生熟番間番產交易三者間是否只存在劇烈漢番衝突

仰或是彼此間仍存有合作關係

其二既有研究提供東勢地區完整土地拓墾開發歷史的面貌這類研究證明

在客番衝突中客家族群最終取得優勢順利開發東勢地區但是令人疑問的是

這群初期仰賴山工之利的客家族群為何放棄原本山產交易型態的營生模式轉向

土地經營進而探究軍工匠制度促使乾隆年間的東勢地區族群從事山產交易

此一制度是否影響聚落發展的型態當制度瓦解後是否也連帶影響客家族群營

生模式的轉變

簡言之本計畫試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以「山產交易」為核心討論十八

世紀中葉以來該區域客家生番熟番三者間族群互動關係重新構築對東勢區

域開發史的再理解藉此形塑客家族群在沿山邊區非仰賴「土地經營」的面貌

並考察軍工匠制度與客家族群聚落營生模式之關係

5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本計畫關注東勢地區的客家族群的互動關係與其山產貿易網絡形成及其變

遷故此相關文獻回顧將集中在「東勢地區」區域史與「山產交易」史的討論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區域研究長期以來一直是臺灣史學界研究的重心研究初期多以土地關係探

討平原地帶開發歷程9 爾後跟隨漢人移墾腳步研究視角逐漸投向清廷所設置

番界邊區即現今臺灣西部沿山丘陵一帶1990 年施添福以漢人推進山區的開

墾模式提出「三層人文地理空間」概念10 此概念成為後進研究者對於沿山

邊區重要的研究取徑2005 年施氏受日本明清史學界「地域社會論」之影響

結合自身研究提出「空間型地域社會論」11 並在沿山地區獲得實際應用12 然而此研究範式僅是以「漢人」為中心未能呈顯山區複雜的族群互動關係

事實上在攸關東勢地區的先行研究多與施添福的研究取徑雷同仍以「漢

人拓墾史」脈絡展開論述1994 年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開墾―以東勢角為

例〉《大茅埔開發史》二文皆利用古文書建構大茅埔莊的開墾史13 梅慶國

〈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則以安全防衛的角度說

明東勢地區建立村莊的防衛機制14 2000 年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

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討論東勢聚落空間與信仰之關係15 2008 年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一文則採用柯志

明對番界的觀點利用諸多家族文書岸裡古文書重新討論地方開發歷史該

文也注意到漢莊與生番之間的交易狀況卻未能深入拓展16 其後仍有諸多

9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

404(1990)頁 1-68 10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與區域發展 一個歷史地理學研究〉《臺灣風物》404

(1990)頁 1-68 11 李季樺〈空間與社會臺日「地域社會論」的比較〉《「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

頁 1-22 12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

文獻》563(2005)頁 182-242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

例〉《臺灣文獻》554( 2004)頁 144-201 13 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臺灣經驗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4)頁 225-26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 14 梅慶國〈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994) 15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所博論2000) 1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

6

碩士論文分別從地方菁英民間信仰的角度討論東勢地方社會形成與變遷17

2010 年池永歆〈東視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

述〉以歷史地理學的視角利用《岸裡大社文書》闡述東勢地區的開發與設屯後

的演變18 2012 年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

(1782-1825)〉在既有開發史的基礎上進而討論番屯制度下地方群眾如何重新

建構土地秩序以獲得支配利益該文突破過往漢人拓墾史的脈絡將東勢角的

土地問題置於國家制度與地方社會互動中審視19

目前關於東勢地區漢人拓墾研究已有完整且細緻的討論但這些論述集中在

土地關係的分析未能以族群互動山產交易的視角勾勒出早期客家族群如何

利用軍工匠制度進入此區域並與當地的生熟番族群產生關係以及從事何種開

發活動所以本計畫企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討論開墾初期客家族群與其他族

群的互動關係並揭示客家族群非土地拓墾的生存模式

(二)「山產交易」 研究

清代「山產交易」相關研究成果與史料就目前所見是十分稀少1999 年 吳奇娜〈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闡述北部山區硫磺政策的

轉變20 林欣宜以樟腦貿易為切入點討論南庄地區族群互動關係也將過往

集中在漢人邊區移墾的討論轉向山區經濟利益的攫取21

2003 年康培德說明臺灣北部的馬賽人如何利用族群優勢在北海岸地區展

開仲介貿易活動22 2005 年陳宗仁以原住民圖像中的槍枝為主軸敘述原住民

如何透過交易獲得槍枝的過程23 2010年林淑美以苗栗南庄地區黃斗乃的例子

說明漢人如何透過番割職務在山區從事鐵器火藥等違禁品交易24 這些研

究說明山產交易對於高山原住民的必要性也提醒研究者必須注意漢人透過何種

17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

論2010)姜銘雄〈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

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2010) 18 池永歆《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嘉義紅豆出版社

2010) 19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

碩論2008) 20 吳奇娜〈17~19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1999) 21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

論1999) 22 康培德〈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2003)頁 1-32 23 陳宗仁〈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大歷史學報》36

(2005)頁 53-106 24 林淑美〈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東洋史研究》68

4(2010)頁 632-660

7

管道用什麼身分進入山區從事交易活動清廷採取番界政策限制漢人越界從

事山產買賣在此政策下「軍工匠」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管道

東勢地區的開發正與軍工匠有密切的關係1993 年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

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6)〉說明岸裡大社因護番軍功匠人的內山開墾

受到剝削25 1995 年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整理

軍工匠伐木地點並討論軍工匠與山區伐木關係提出清代非拓墾性伐林並非影

響當代山區水土保持不易之主因26 施添福也注意到軍工匠人的山區開發與岸

裡社群的衝突27 2013 年李其霖則關注戰船修築與軍工匠制度的關係另也展

開對於軍工匠人信仰型態的論述28目前關於軍工匠制度的研究多重視其制度或

是剝削番社的弊病並未注意到軍工匠人從事山產交易的樣態

如上所述不少研究已注意到高山原住民的山產交易問題也呈現出漢

人因非法越界進入山區交易的圖像但仍缺乏其如何利用「合法」手段經營

番產交易及其生熟漢三者間在邊區進行山產交易網絡的相關研究本

研究討論多元族群在沿山物資交易的關係不僅具有補白的重要性也能釐

清國家制度如何在複雜邊區產生作用形塑地方社會

25 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理社的衰微(1766-178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

論1993) 2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

123-158 27 施添福〈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

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 301-332 28 李其霖《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3)

8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一)通事社丁制度

從荷蘭時代以來臺灣沿山邊區社會早已存在漢番之間密切的交易活動不

過這類山產交易活動在康熙 61 年(1722)清廷在沿山邊區設立生番界碑確立後

發生急劇變化在番界政策規範下邊區漢人的交易活動馬上面臨「違法交易」的

問題關於番社貿易規範清廷在統治初期援引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番社貿易的「贌

社」制度此制度與番社賦稅的徵收有密切關係施行的原則是社商將日用所需

之物赴番社易鹿作脯以代輸社餉29 但社商僅是向官方登記在案的催餉納

課人真正在番社內外進行貿易者多是委任通事或夥長30 翻閱清初方志所見

「贌社」番社清單即可發現除了平地番社外仍有部份番社是位於山區例如

阿里山八社這透露通事與番社的交易活動並非僅限於平原地帶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料想沿山地方的人群解決邊區貿易違法問題辦法就是

促使生活領域在山區的生番社群歸化清廷由通事代番輸餉以合法原本在山區

的交易活動這也就是為何雍正朝會出現大量的生番歸化潮的原因當然我們

也必須注意實際在邊區仍存在許多非法走私活動甚至通事也加入走私違禁品的

行列雍正 7 年(1729)巡臺御史赫碩色夏之芳在討論番界問題時已透漏這類

走私貿易的嚴重性許多內地奸民習番語娶番婦將鹽火藥鐵販賣入山

致使生番武器日益精良危害沿山邊區的地方治安因此必須更定嚴例畫定生

番界址不許番民出入販賣物件特別是鹽火藥鐵必須嚴格禁止且將生番

通事革除如擅入生番界內並販賣違禁物品則嚴處31 這件被雍正皇帝視為第

一妙策的提案並沒有被嚴格執行

整個康熙雍正時期通事的弊病從未斷絕賦稅考量是官方無法革除通

事的主因甚至在雍正年間因番社貿易需求延伸出社丁一職形成所謂「通

事社丁」制度即番社通事轄下有數名社丁協助貿易相關事務通事社

丁制的施行並沒有緩解山區的貿易問題特別是山區違禁品的走私交易

在雍乾之交不少通事與商人勾結在邊界上開設爐店製造鹿鎗番箭私

賣於番社以此牟利32

乾隆 10 年(1745)巡臺御史高山對於番界貿易與通事問題提出定期

29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102 30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37 3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頁 468-47

2 32 張嗣昌《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頁 22

9

定處交易的構想每年一次在十月秋收之後由地方官知照土司33 由熟番

之地選一集場酌定月日通知番民通事各攜貨物至集場公平議價由

委員弁會同土司攜帶社目兵役等人到場監督防止弊端34 此規劃後來

進入各部同意下令給閩浙總督馬爾泰遵照部行隨即閩浙總督馬爾泰福

建巡撫周學健針對番界事宜上奏給乾隆皇帝表達反對此政策執行的原因

例如指出熟番番社眾多彼此不相統屬實難設立土司生番深居內山一見

官兵隨即逃竄豈有親至集場貿易的道理同時奏摺也援引臺灣道莊年等人

對於番界貿易的觀察指出「近山一種生番名曰歸化生番與熟番之社目

通事互相交易此種歸化生番亦未嘗與熟番聯絡往來若內山化生番

即社目通事見而卻走不敢與之交易」在馬爾泰的反對下高山的計

畫最終並沒有被付諸執行35 臺灣道莊年對於番界交易的說明也隱晦透露

通事社丁制一直在沿山邊區社會運行官方也只允許化番或熟番通事與化番

進行山產交易清廷因沿山邊區「番害」不斷對生番的評價不脫是「雖具

人形實同猛獸」因而將其屏除在沿山「合法」貿易圈外生番只能透過

番割進行走私貿易

通事社丁制度在乾隆 23 年(1758)發生變化該年閩浙總督楊應琚提

出通事改革案他認為各社熟番皆設有通事通事一人轄下社丁數名以傳

譯語言徵納餉項而這類人員多是外來游民充任經常藉勢力佔墾荒埔或

驅使番丁如同奴隸若要革除此弊因熟番多通曉漢語應改由社番自舉番

通事承充而各社大小通事社丁一律裁撤不過遠處社番若有不通漢

語者則造冊保留漢通事36 另在林爽文事件之後赴京瞻覲的番社名單中

同屬化番阿里山社屋鏊社傀儡山社都同時保留通事社丁制37 由此可見

原施行於歸順番社的通事社丁制在乾隆中葉可能因番界貿易考量只存續

在山區化番或沿山熟番番社之中林淑美利用 19 世紀的材料已清楚指出清

廷允許界外的歸化生番通過社丁進行合法貿易並由社丁代納番餉而未歸

化生番則只能以走私型態與番割交易38

雍正 12 年(1734)擔任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土官敦仔招來遠住在岸裡

社三百里外的番親沙里社生番歸化大小男婦共有一百九十九口39 推測後

33 高山另一改革的提案就是仿照西南土司制度在臺灣設立土司統治熟番部落 3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頁 4

05-415 3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3冊》頁 32-38 3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40冊》頁 413-425 3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70冊》頁 210-214 38 林淑美〈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2004)頁 83-96 3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頁 25

6-257

10

來張達京在樸子籬社寮角設置的社寮(今石岡區社寮區)應該就是為解決

與沙里社等歸化生番貿易問題40 爾後在乾隆 31 年(1766)總通事潘敦招

來屋鏊社生番歸化兩者的山產交易也在此社寮進行關於社寮交易的運作

方式官方規定須將歸化生番多少名出山交易日期兌換食物甚至在何

處承接登記稟報41 可惜岸裡社文書並無留存交易的詳細資料但水沙連

社留下貿易記錄或可類推《臺海使槎錄》提及水沙連因處大湖之外通

事只能在各社總路的隘口築室以居每年 7 月至隔年 5 月進入貿易期時

築寮(可能是社寮)在加老望埔派遣社丁以煙布糖鹽等物與番交

易並售其鹿肉皮筋以完餉42

樸子籬社寮不僅是岸裡社群安撫生番之場所也是供應山產需求重要的

據點屋鏊生番倚靠著岸裡社群對外交換所需的物資岸裡社群也利用屋鏊

社提供所需的山產資源岸社對於鹿製品的需求甚大有時也需將替官方購

賣鹿製品例如乾隆 27 年(1762)猫霧捒巡檢以 10 員代價要求通事潘敦代

買嫩鹿胎皮三十張大鹿皮七件43

隨著漢人對於界外平埔的開發鹿隻的資源逐漸減少導致鹿皮胎皮

的價格騰貴乾隆 28 年(1763)擔任鳳山縣教諭朱仕玠對於臺灣鹿皮交易有

深刻的描述

鹿茸不及川產而價數倍鹿筋鹿脯價亦昂就胎鹿取其皮謂

之胎皮長不盈尺其毛似有似無梅花斑點隱隱文采可觀往時皮

一張價不過銀二三錢近因採取過多計皮一張價至番銀二十

大圓且無市者 44

龐大的市場需求不僅讓人越過番界進入內山獵捕更多貿販者越入山後與生

番交易45 這現象意味著岸裡社群常需仰賴與生番交易獲得鹿隻46 同時

也暗示掌握山區貿易的岸裡社群藉由與屋鏊社交易鹿皮等獵產應是有利可

圖屋鏊社所提供交易物包含鹿製品熊膽瀨皮豹皮等獵產與苧麻等採

40 乾隆 44 年樸子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稟文指出樸子籬社寮在昔漢通事張達京滋傳原有生番來換

鹿皮鹿葺觔等項屢年照辦無異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究漢奸以除地方

弊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89_01-utxt 4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2_056_01-utxt 4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123 4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著通事敦仔購買鹿皮〉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19

_01-utxt 4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77 45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42 46 乾隆 30年通事潘敦就常因購買不到優質的鹿皮而退還價銀給猫霧捒巡檢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為繳還原價乞恩驗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48_02-utxt

11

集物47 以乾隆 31 年(1766)《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岸裡社代替

官方賞賜給屋鏊社的物品清單來看大可推敲社寮所提供之物應包含鹽糖

酒煙布匹火石子等生活必需品48

然而我們從《岸裡大社文書》中可以發現不少貿販漢人都具有客家

族群的身分這些在乾隆中葉活動在番界邊區的客家人與岸社熟番相似

也越出番界從事抽藤燒炭吊鹿等經濟活動同時也扮演與界外屋鏊社

番人交易「鐵器火藥槍枝」等違禁品的供應者由於這些粵籍漢人並未

能合法取得清政府允許交易的權力往往在官方文書中便稱這群走私貿易的

漢人為「番割」幾個例子說明走私交易的型態例如乾隆 32 年(1767)屋鏊社白番不敖下山至九房屋與漢人張阿馨交易貨物張阿馨向其催討之前

交易所欠的大刀鐵器奪取其貨品將生番毆傷49 居住在橋頭庄的楊大

極仰仗能通番語常與生番交易鐵器等禁物甚至購買生番幼女莊葡以

利其在山區交易活動的進行50 為了穩固與生番的往來邊區的客家人藉由

通婚生番女子建立與界外生番的貿易網絡例如乾隆 32 年(1767)在屋

鏊社歸化的隔年九房屋張阿文隨即在漢人李成章作媒下牽娶屋鏊社的番

婦為妻51 這也隱約地透露在東勢角一帶移墾初期這些來自廣東的漢人所

構築的地方社會可能不是以「穩定土地」開發的型態常是具有「人群流

動緊張族群關係」等邊區社會的特質外在環境的影響也連帶使得這群

客家族群對於身分認同可能較為薄弱從官方資料中顯示這類與牽娶生番女

子的漢人時常是跨越文化政治的邊界他們放棄政治認同象徵的髮辮

也會紋上屬於生番標籤的「黥面」52 對於這群游移番界的漢人而言作為

清帝國的「子民」或具有優越文化的「漢人」既不真實也不重要

除透過走私管道的交易型態外其實不少客家人也會轉與熟番共同合作

擔任社丁的職務實際主導社寮交易活動而是擔任社丁職務的漢人岸裡

社首任漢通事粵籍張達京即是建立社寮重要的推手雖無資料顯示但我

們也不難推測其轄下這批從事山產交易身分的社丁應有不少是與他有同鄉

或同籍貫屬性的漢人社丁的工作除協助化番交易外另需調派熟番護衛在

界外採料的軍工匠其利益來源主要是向熟番番社承包鄰近山場以此獲利

4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奪苧淚變不迅叩究難免貽害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7_016_01-utxt 4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編號 cca110001-od-al009

80 _061_01-utxt 4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60_02-utxt 5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究逐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45_01-u

txt 5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詳究逐免貽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

_057_01-utxt 52 林淑美〈清代臺湾における「番割」と「通事」の交錯〉《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552(2011)頁 297-310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IV

目次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1

1 研究題目 1

2 意義 1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5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5

(二)「山產交易」 研究 6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8

(一)通事社丁制度 8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12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15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21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22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27

七 結語 30

八參考文獻 32

九 附錄 36

附錄一 明治 35 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36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39

附錄三 明治 28 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40

V

圖次

圖 1清代乾隆中葉東勢地區聚落分布圖 2

圖 2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15

圖 3乾隆 38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20

圖 4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24

1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1 研究題目

混雜的山區清代東勢角「客家」族群互動與番產交易(1700-1860)

2 意義

區域史一直是臺灣歷史研究的重心臺灣史發展初期主要以漢人開發的視

角細緻地進行各區域開發史的梳理90 年代興起的平埔族群史研究將研究

者的研究取向由漢轉向非漢也開始關注區域間番漢之間的族群互動多數研究

者是以「土地買賣」的角度討論區域內漢番互動關係因此也延伸「國家剝削論」

「熟番地權」等相關議題的研究1 顯然此命題是採取「漢與熟番」的族群分類

框架而進行將此一分類框架進而區分為「福與熟番」「客與熟番」其中「客

與熟番」的分析模式在北部客家區域的研究已有諸多成果2

不過這些研究主要是以開發史角度說明客家族群如何在沿山邊區拓墾特

別利用守隘制度在 19 世紀之後大規模開發北部山區但事實上客家族群在

此區域不僅從事土地拓墾山產交易亦是其營生模式之一林欣宜在南庄地區研

究說明客家群體如何藉由與賽夏族的互動以取得樟腦貿易的利益3這也提

示後繼研究者需注意客家族群與沿山貿易所發生的緊密關係另方面因沿山邊區

的族群複雜客家族群必須同時與界內熟番界外生番密切接觸因此過往以「客

熟」的分類模式應延伸為「客家熟番生番」4 方能洞悉客家族群在沿山

邊區拓墾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營生模式的多元性此也有助於補充修正過度以

1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集刊》69(1990)頁 67-92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

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2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

404(1990)頁 1-68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國立清華大

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廖志軒〈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2011) 3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1999) 4 林欣宜詹素娟等人的研究皆已注意北部客家族群與賽夏族互動的關係而在臺灣中部東勢地

區的客家族群同時面臨生番泰雅族與熟番岸裡社群此一研究將可與北部沿山地區客家族群既有

的研究進行對照比較參見林欣宜〈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

史哲學報》59 (2003)頁 177-214詹素娟〈「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

史談起〉發表於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2009年

2

土地開發為核心的區域研究

康熙 61 年(1722)在臺灣西部沿山一帶立石為界希冀藉此降低漢人越界

私墾所引發高山生番的「番害」此政策的效果並不顯著至乾隆 15 年(1750)25 年(1760)官方進而在沿山地帶修築土牛溝且在地圖上測繪紅線藍線

制訂隘番制在土牛邊界附近成立許多隘寮撥熟番守隘將鄰近隘寮的土地撥

給守隘之番作為口糧之資這條邊界不僅是規範漢人的土地私墾同時也限定

入山交易的權力在清廷族群政治的統治架構裡「熟番」不僅因守邊之責也

因族群特殊性所以能自由地穿越番界甚至入山搜捕逃逸的漢人或招攬生番歸

化相對於熟番的自由清廷嚴格在法律層面限制漢人私越番界是故「軍工匠」

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手段

本計畫所討論的東勢角(今臺中市東勢區)地區在乾隆年間仍被劃歸界外

原本生活在此區域有樸子籬社熟番及屬於泰雅族的屋鏊等社生番可參閱圖一

圖 1 清代乾隆中葉東勢地區聚落分布圖

在乾隆32年(1767)軍工匠首鄭成亮將匠寮移至石岡金星面乾隆35年(1780)

3

再遷移至東勢角因而也開啟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拓墾史例如邱禮千家族與匠

寮庄的拓墾劉中立家族與東勢水圳的興築5 事實上乾隆 30 年(1765)以

來移居東勢角的軍工匠人(客家族群)與岸裡社群發生諸多衝突過往研究都將

其視為是軍工匠人的私採山林引發生番不滿出草傷害人命軍工匠人藉此勒

索熟番控訴其護衛採料不力6 若以山產交易的觀點來看令人深思原本生番

熟番兩者間是否存有既定交易模式在現有的《岸裡文書》裡可以發現不少岸

裡社與屋鏊社生番交易的紀錄

揀司汪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照得本司面奉 憲諭所有

沿山一帶邊界務須嚴飭各通土加謹撥番巡防隘口helliphellip仍著總通事敦仔

立將屋鏊等社歸化生番兌換食物係何日期多少名數至何處承接

各確情逐一分晰稟報本司以憑察轉該差通土等毋得玩延干咎速速須

單併帶岸社社丁回話差曾揚卅二年正月初九日給7

此段紀錄說明乾隆 32 年(1767)岸裡社群與歸化屋鏊生番社長期以來都有食

物交易的習慣另也有關於軍工匠因山產交易引發糾紛衝突的稟文

正堂成為懇恩示禁等事據軍工匠首曾文琬鄭成鳳具稟前事詞稱切

琬等承充軍匠首督率小匠勒謹辦公咸知凜遵法紀惟查阿里史helliphellip等

處各山場現有不法奸民冒稱軍工在于各處山坑山墘私越掘番栽種什

仔搭蓋草屋侵入內山抽藤吊鹿燒取澗灰拾取薯茛盜砍番竹

私換番貨干抱功令不一而足至策應軍工樟木最為暨要民間拾柴燒炭

殘山離木盡足任採有餘近來奸頑庄民突戶不遵約束輒敢冒入辦料

肆行砍燒車運殘害樟木混擾軍工琬等觀此種(種)不法若不預稟趕

逐誠恐將來生番出沒貽害非輕helliphellip卅三年七月十一日給發岸裡社曉

諭 8

軍工匠首的稟明表面上是說明漢人越界抽藤吊鹿影響匠人要開採樟木實際上

也顯示軍工匠人的利益受到危害所以必須告官處理從其他相關文書可以得知

進入東勢地區的軍工匠人後來因派番護衛問題與岸裡社群產生激烈衝突

這兩則史料顯示沿山邊區社會群體互動的複雜性一面是生熟番的山產交

易另一是軍工匠人(在東勢地區可能多是客家族群)與越界私採的漢人群體相

互競逐筆者懷疑在軍工匠人進入之前東勢地區的「生熟漢」三族群已建

立起山產交換體系當擔任軍工匠人介入(雖說是違法)顯然是破壞原本邊區

的交易型態故引發客家熟番的族群衝突所以本計畫研究意義(目的)

5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頁 117-169 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頁 27-35 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檔名〈cca110001-od-al00952_056_01-utxt〉 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檔名〈cca110001-od-al00953_024_01-utxt〉

4

其一試圖釐清在東勢角一帶生番熟番的交易型態代表軍工匠人的客家族群

又採何種形式介入生熟番間番產交易三者間是否只存在劇烈漢番衝突

仰或是彼此間仍存有合作關係

其二既有研究提供東勢地區完整土地拓墾開發歷史的面貌這類研究證明

在客番衝突中客家族群最終取得優勢順利開發東勢地區但是令人疑問的是

這群初期仰賴山工之利的客家族群為何放棄原本山產交易型態的營生模式轉向

土地經營進而探究軍工匠制度促使乾隆年間的東勢地區族群從事山產交易

此一制度是否影響聚落發展的型態當制度瓦解後是否也連帶影響客家族群營

生模式的轉變

簡言之本計畫試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以「山產交易」為核心討論十八

世紀中葉以來該區域客家生番熟番三者間族群互動關係重新構築對東勢區

域開發史的再理解藉此形塑客家族群在沿山邊區非仰賴「土地經營」的面貌

並考察軍工匠制度與客家族群聚落營生模式之關係

5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本計畫關注東勢地區的客家族群的互動關係與其山產貿易網絡形成及其變

遷故此相關文獻回顧將集中在「東勢地區」區域史與「山產交易」史的討論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區域研究長期以來一直是臺灣史學界研究的重心研究初期多以土地關係探

討平原地帶開發歷程9 爾後跟隨漢人移墾腳步研究視角逐漸投向清廷所設置

番界邊區即現今臺灣西部沿山丘陵一帶1990 年施添福以漢人推進山區的開

墾模式提出「三層人文地理空間」概念10 此概念成為後進研究者對於沿山

邊區重要的研究取徑2005 年施氏受日本明清史學界「地域社會論」之影響

結合自身研究提出「空間型地域社會論」11 並在沿山地區獲得實際應用12 然而此研究範式僅是以「漢人」為中心未能呈顯山區複雜的族群互動關係

事實上在攸關東勢地區的先行研究多與施添福的研究取徑雷同仍以「漢

人拓墾史」脈絡展開論述1994 年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開墾―以東勢角為

例〉《大茅埔開發史》二文皆利用古文書建構大茅埔莊的開墾史13 梅慶國

〈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則以安全防衛的角度說

明東勢地區建立村莊的防衛機制14 2000 年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

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討論東勢聚落空間與信仰之關係15 2008 年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一文則採用柯志

明對番界的觀點利用諸多家族文書岸裡古文書重新討論地方開發歷史該

文也注意到漢莊與生番之間的交易狀況卻未能深入拓展16 其後仍有諸多

9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

404(1990)頁 1-68 10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與區域發展 一個歷史地理學研究〉《臺灣風物》404

(1990)頁 1-68 11 李季樺〈空間與社會臺日「地域社會論」的比較〉《「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

頁 1-22 12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

文獻》563(2005)頁 182-242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

例〉《臺灣文獻》554( 2004)頁 144-201 13 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臺灣經驗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4)頁 225-26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 14 梅慶國〈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994) 15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所博論2000) 1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

6

碩士論文分別從地方菁英民間信仰的角度討論東勢地方社會形成與變遷17

2010 年池永歆〈東視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

述〉以歷史地理學的視角利用《岸裡大社文書》闡述東勢地區的開發與設屯後

的演變18 2012 年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

(1782-1825)〉在既有開發史的基礎上進而討論番屯制度下地方群眾如何重新

建構土地秩序以獲得支配利益該文突破過往漢人拓墾史的脈絡將東勢角的

土地問題置於國家制度與地方社會互動中審視19

目前關於東勢地區漢人拓墾研究已有完整且細緻的討論但這些論述集中在

土地關係的分析未能以族群互動山產交易的視角勾勒出早期客家族群如何

利用軍工匠制度進入此區域並與當地的生熟番族群產生關係以及從事何種開

發活動所以本計畫企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討論開墾初期客家族群與其他族

群的互動關係並揭示客家族群非土地拓墾的生存模式

(二)「山產交易」 研究

清代「山產交易」相關研究成果與史料就目前所見是十分稀少1999 年 吳奇娜〈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闡述北部山區硫磺政策的

轉變20 林欣宜以樟腦貿易為切入點討論南庄地區族群互動關係也將過往

集中在漢人邊區移墾的討論轉向山區經濟利益的攫取21

2003 年康培德說明臺灣北部的馬賽人如何利用族群優勢在北海岸地區展

開仲介貿易活動22 2005 年陳宗仁以原住民圖像中的槍枝為主軸敘述原住民

如何透過交易獲得槍枝的過程23 2010年林淑美以苗栗南庄地區黃斗乃的例子

說明漢人如何透過番割職務在山區從事鐵器火藥等違禁品交易24 這些研

究說明山產交易對於高山原住民的必要性也提醒研究者必須注意漢人透過何種

17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

論2010)姜銘雄〈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

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2010) 18 池永歆《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嘉義紅豆出版社

2010) 19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

碩論2008) 20 吳奇娜〈17~19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1999) 21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

論1999) 22 康培德〈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2003)頁 1-32 23 陳宗仁〈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大歷史學報》36

(2005)頁 53-106 24 林淑美〈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東洋史研究》68

4(2010)頁 632-660

7

管道用什麼身分進入山區從事交易活動清廷採取番界政策限制漢人越界從

事山產買賣在此政策下「軍工匠」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管道

東勢地區的開發正與軍工匠有密切的關係1993 年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

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6)〉說明岸裡大社因護番軍功匠人的內山開墾

受到剝削25 1995 年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整理

軍工匠伐木地點並討論軍工匠與山區伐木關係提出清代非拓墾性伐林並非影

響當代山區水土保持不易之主因26 施添福也注意到軍工匠人的山區開發與岸

裡社群的衝突27 2013 年李其霖則關注戰船修築與軍工匠制度的關係另也展

開對於軍工匠人信仰型態的論述28目前關於軍工匠制度的研究多重視其制度或

是剝削番社的弊病並未注意到軍工匠人從事山產交易的樣態

如上所述不少研究已注意到高山原住民的山產交易問題也呈現出漢

人因非法越界進入山區交易的圖像但仍缺乏其如何利用「合法」手段經營

番產交易及其生熟漢三者間在邊區進行山產交易網絡的相關研究本

研究討論多元族群在沿山物資交易的關係不僅具有補白的重要性也能釐

清國家制度如何在複雜邊區產生作用形塑地方社會

25 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理社的衰微(1766-178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

論1993) 2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

123-158 27 施添福〈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

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 301-332 28 李其霖《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3)

8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一)通事社丁制度

從荷蘭時代以來臺灣沿山邊區社會早已存在漢番之間密切的交易活動不

過這類山產交易活動在康熙 61 年(1722)清廷在沿山邊區設立生番界碑確立後

發生急劇變化在番界政策規範下邊區漢人的交易活動馬上面臨「違法交易」的

問題關於番社貿易規範清廷在統治初期援引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番社貿易的「贌

社」制度此制度與番社賦稅的徵收有密切關係施行的原則是社商將日用所需

之物赴番社易鹿作脯以代輸社餉29 但社商僅是向官方登記在案的催餉納

課人真正在番社內外進行貿易者多是委任通事或夥長30 翻閱清初方志所見

「贌社」番社清單即可發現除了平地番社外仍有部份番社是位於山區例如

阿里山八社這透露通事與番社的交易活動並非僅限於平原地帶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料想沿山地方的人群解決邊區貿易違法問題辦法就是

促使生活領域在山區的生番社群歸化清廷由通事代番輸餉以合法原本在山區

的交易活動這也就是為何雍正朝會出現大量的生番歸化潮的原因當然我們

也必須注意實際在邊區仍存在許多非法走私活動甚至通事也加入走私違禁品的

行列雍正 7 年(1729)巡臺御史赫碩色夏之芳在討論番界問題時已透漏這類

走私貿易的嚴重性許多內地奸民習番語娶番婦將鹽火藥鐵販賣入山

致使生番武器日益精良危害沿山邊區的地方治安因此必須更定嚴例畫定生

番界址不許番民出入販賣物件特別是鹽火藥鐵必須嚴格禁止且將生番

通事革除如擅入生番界內並販賣違禁物品則嚴處31 這件被雍正皇帝視為第

一妙策的提案並沒有被嚴格執行

整個康熙雍正時期通事的弊病從未斷絕賦稅考量是官方無法革除通

事的主因甚至在雍正年間因番社貿易需求延伸出社丁一職形成所謂「通

事社丁」制度即番社通事轄下有數名社丁協助貿易相關事務通事社

丁制的施行並沒有緩解山區的貿易問題特別是山區違禁品的走私交易

在雍乾之交不少通事與商人勾結在邊界上開設爐店製造鹿鎗番箭私

賣於番社以此牟利32

乾隆 10 年(1745)巡臺御史高山對於番界貿易與通事問題提出定期

29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102 30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37 3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頁 468-47

2 32 張嗣昌《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頁 22

9

定處交易的構想每年一次在十月秋收之後由地方官知照土司33 由熟番

之地選一集場酌定月日通知番民通事各攜貨物至集場公平議價由

委員弁會同土司攜帶社目兵役等人到場監督防止弊端34 此規劃後來

進入各部同意下令給閩浙總督馬爾泰遵照部行隨即閩浙總督馬爾泰福

建巡撫周學健針對番界事宜上奏給乾隆皇帝表達反對此政策執行的原因

例如指出熟番番社眾多彼此不相統屬實難設立土司生番深居內山一見

官兵隨即逃竄豈有親至集場貿易的道理同時奏摺也援引臺灣道莊年等人

對於番界貿易的觀察指出「近山一種生番名曰歸化生番與熟番之社目

通事互相交易此種歸化生番亦未嘗與熟番聯絡往來若內山化生番

即社目通事見而卻走不敢與之交易」在馬爾泰的反對下高山的計

畫最終並沒有被付諸執行35 臺灣道莊年對於番界交易的說明也隱晦透露

通事社丁制一直在沿山邊區社會運行官方也只允許化番或熟番通事與化番

進行山產交易清廷因沿山邊區「番害」不斷對生番的評價不脫是「雖具

人形實同猛獸」因而將其屏除在沿山「合法」貿易圈外生番只能透過

番割進行走私貿易

通事社丁制度在乾隆 23 年(1758)發生變化該年閩浙總督楊應琚提

出通事改革案他認為各社熟番皆設有通事通事一人轄下社丁數名以傳

譯語言徵納餉項而這類人員多是外來游民充任經常藉勢力佔墾荒埔或

驅使番丁如同奴隸若要革除此弊因熟番多通曉漢語應改由社番自舉番

通事承充而各社大小通事社丁一律裁撤不過遠處社番若有不通漢

語者則造冊保留漢通事36 另在林爽文事件之後赴京瞻覲的番社名單中

同屬化番阿里山社屋鏊社傀儡山社都同時保留通事社丁制37 由此可見

原施行於歸順番社的通事社丁制在乾隆中葉可能因番界貿易考量只存續

在山區化番或沿山熟番番社之中林淑美利用 19 世紀的材料已清楚指出清

廷允許界外的歸化生番通過社丁進行合法貿易並由社丁代納番餉而未歸

化生番則只能以走私型態與番割交易38

雍正 12 年(1734)擔任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土官敦仔招來遠住在岸裡

社三百里外的番親沙里社生番歸化大小男婦共有一百九十九口39 推測後

33 高山另一改革的提案就是仿照西南土司制度在臺灣設立土司統治熟番部落 3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頁 4

05-415 3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3冊》頁 32-38 3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40冊》頁 413-425 3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70冊》頁 210-214 38 林淑美〈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2004)頁 83-96 3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頁 25

6-257

10

來張達京在樸子籬社寮角設置的社寮(今石岡區社寮區)應該就是為解決

與沙里社等歸化生番貿易問題40 爾後在乾隆 31 年(1766)總通事潘敦招

來屋鏊社生番歸化兩者的山產交易也在此社寮進行關於社寮交易的運作

方式官方規定須將歸化生番多少名出山交易日期兌換食物甚至在何

處承接登記稟報41 可惜岸裡社文書並無留存交易的詳細資料但水沙連

社留下貿易記錄或可類推《臺海使槎錄》提及水沙連因處大湖之外通

事只能在各社總路的隘口築室以居每年 7 月至隔年 5 月進入貿易期時

築寮(可能是社寮)在加老望埔派遣社丁以煙布糖鹽等物與番交

易並售其鹿肉皮筋以完餉42

樸子籬社寮不僅是岸裡社群安撫生番之場所也是供應山產需求重要的

據點屋鏊生番倚靠著岸裡社群對外交換所需的物資岸裡社群也利用屋鏊

社提供所需的山產資源岸社對於鹿製品的需求甚大有時也需將替官方購

賣鹿製品例如乾隆 27 年(1762)猫霧捒巡檢以 10 員代價要求通事潘敦代

買嫩鹿胎皮三十張大鹿皮七件43

隨著漢人對於界外平埔的開發鹿隻的資源逐漸減少導致鹿皮胎皮

的價格騰貴乾隆 28 年(1763)擔任鳳山縣教諭朱仕玠對於臺灣鹿皮交易有

深刻的描述

鹿茸不及川產而價數倍鹿筋鹿脯價亦昂就胎鹿取其皮謂

之胎皮長不盈尺其毛似有似無梅花斑點隱隱文采可觀往時皮

一張價不過銀二三錢近因採取過多計皮一張價至番銀二十

大圓且無市者 44

龐大的市場需求不僅讓人越過番界進入內山獵捕更多貿販者越入山後與生

番交易45 這現象意味著岸裡社群常需仰賴與生番交易獲得鹿隻46 同時

也暗示掌握山區貿易的岸裡社群藉由與屋鏊社交易鹿皮等獵產應是有利可

圖屋鏊社所提供交易物包含鹿製品熊膽瀨皮豹皮等獵產與苧麻等採

40 乾隆 44 年樸子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稟文指出樸子籬社寮在昔漢通事張達京滋傳原有生番來換

鹿皮鹿葺觔等項屢年照辦無異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究漢奸以除地方

弊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89_01-utxt 4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2_056_01-utxt 4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123 4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著通事敦仔購買鹿皮〉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19

_01-utxt 4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77 45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42 46 乾隆 30年通事潘敦就常因購買不到優質的鹿皮而退還價銀給猫霧捒巡檢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為繳還原價乞恩驗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48_02-utxt

11

集物47 以乾隆 31 年(1766)《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岸裡社代替

官方賞賜給屋鏊社的物品清單來看大可推敲社寮所提供之物應包含鹽糖

酒煙布匹火石子等生活必需品48

然而我們從《岸裡大社文書》中可以發現不少貿販漢人都具有客家

族群的身分這些在乾隆中葉活動在番界邊區的客家人與岸社熟番相似

也越出番界從事抽藤燒炭吊鹿等經濟活動同時也扮演與界外屋鏊社

番人交易「鐵器火藥槍枝」等違禁品的供應者由於這些粵籍漢人並未

能合法取得清政府允許交易的權力往往在官方文書中便稱這群走私貿易的

漢人為「番割」幾個例子說明走私交易的型態例如乾隆 32 年(1767)屋鏊社白番不敖下山至九房屋與漢人張阿馨交易貨物張阿馨向其催討之前

交易所欠的大刀鐵器奪取其貨品將生番毆傷49 居住在橋頭庄的楊大

極仰仗能通番語常與生番交易鐵器等禁物甚至購買生番幼女莊葡以

利其在山區交易活動的進行50 為了穩固與生番的往來邊區的客家人藉由

通婚生番女子建立與界外生番的貿易網絡例如乾隆 32 年(1767)在屋

鏊社歸化的隔年九房屋張阿文隨即在漢人李成章作媒下牽娶屋鏊社的番

婦為妻51 這也隱約地透露在東勢角一帶移墾初期這些來自廣東的漢人所

構築的地方社會可能不是以「穩定土地」開發的型態常是具有「人群流

動緊張族群關係」等邊區社會的特質外在環境的影響也連帶使得這群

客家族群對於身分認同可能較為薄弱從官方資料中顯示這類與牽娶生番女

子的漢人時常是跨越文化政治的邊界他們放棄政治認同象徵的髮辮

也會紋上屬於生番標籤的「黥面」52 對於這群游移番界的漢人而言作為

清帝國的「子民」或具有優越文化的「漢人」既不真實也不重要

除透過走私管道的交易型態外其實不少客家人也會轉與熟番共同合作

擔任社丁的職務實際主導社寮交易活動而是擔任社丁職務的漢人岸裡

社首任漢通事粵籍張達京即是建立社寮重要的推手雖無資料顯示但我

們也不難推測其轄下這批從事山產交易身分的社丁應有不少是與他有同鄉

或同籍貫屬性的漢人社丁的工作除協助化番交易外另需調派熟番護衛在

界外採料的軍工匠其利益來源主要是向熟番番社承包鄰近山場以此獲利

4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奪苧淚變不迅叩究難免貽害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7_016_01-utxt 4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編號 cca110001-od-al009

80 _061_01-utxt 4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60_02-utxt 5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究逐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45_01-u

txt 5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詳究逐免貽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

_057_01-utxt 52 林淑美〈清代臺湾における「番割」と「通事」の交錯〉《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552(2011)頁 297-310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V

圖次

圖 1清代乾隆中葉東勢地區聚落分布圖 2

圖 2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15

圖 3乾隆 38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20

圖 4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24

1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1 研究題目

混雜的山區清代東勢角「客家」族群互動與番產交易(1700-1860)

2 意義

區域史一直是臺灣歷史研究的重心臺灣史發展初期主要以漢人開發的視

角細緻地進行各區域開發史的梳理90 年代興起的平埔族群史研究將研究

者的研究取向由漢轉向非漢也開始關注區域間番漢之間的族群互動多數研究

者是以「土地買賣」的角度討論區域內漢番互動關係因此也延伸「國家剝削論」

「熟番地權」等相關議題的研究1 顯然此命題是採取「漢與熟番」的族群分類

框架而進行將此一分類框架進而區分為「福與熟番」「客與熟番」其中「客

與熟番」的分析模式在北部客家區域的研究已有諸多成果2

不過這些研究主要是以開發史角度說明客家族群如何在沿山邊區拓墾特

別利用守隘制度在 19 世紀之後大規模開發北部山區但事實上客家族群在

此區域不僅從事土地拓墾山產交易亦是其營生模式之一林欣宜在南庄地區研

究說明客家群體如何藉由與賽夏族的互動以取得樟腦貿易的利益3這也提

示後繼研究者需注意客家族群與沿山貿易所發生的緊密關係另方面因沿山邊區

的族群複雜客家族群必須同時與界內熟番界外生番密切接觸因此過往以「客

熟」的分類模式應延伸為「客家熟番生番」4 方能洞悉客家族群在沿山

邊區拓墾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營生模式的多元性此也有助於補充修正過度以

1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集刊》69(1990)頁 67-92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

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2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

404(1990)頁 1-68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國立清華大

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廖志軒〈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2011) 3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1999) 4 林欣宜詹素娟等人的研究皆已注意北部客家族群與賽夏族互動的關係而在臺灣中部東勢地

區的客家族群同時面臨生番泰雅族與熟番岸裡社群此一研究將可與北部沿山地區客家族群既有

的研究進行對照比較參見林欣宜〈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

史哲學報》59 (2003)頁 177-214詹素娟〈「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

史談起〉發表於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2009年

2

土地開發為核心的區域研究

康熙 61 年(1722)在臺灣西部沿山一帶立石為界希冀藉此降低漢人越界

私墾所引發高山生番的「番害」此政策的效果並不顯著至乾隆 15 年(1750)25 年(1760)官方進而在沿山地帶修築土牛溝且在地圖上測繪紅線藍線

制訂隘番制在土牛邊界附近成立許多隘寮撥熟番守隘將鄰近隘寮的土地撥

給守隘之番作為口糧之資這條邊界不僅是規範漢人的土地私墾同時也限定

入山交易的權力在清廷族群政治的統治架構裡「熟番」不僅因守邊之責也

因族群特殊性所以能自由地穿越番界甚至入山搜捕逃逸的漢人或招攬生番歸

化相對於熟番的自由清廷嚴格在法律層面限制漢人私越番界是故「軍工匠」

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手段

本計畫所討論的東勢角(今臺中市東勢區)地區在乾隆年間仍被劃歸界外

原本生活在此區域有樸子籬社熟番及屬於泰雅族的屋鏊等社生番可參閱圖一

圖 1 清代乾隆中葉東勢地區聚落分布圖

在乾隆32年(1767)軍工匠首鄭成亮將匠寮移至石岡金星面乾隆35年(1780)

3

再遷移至東勢角因而也開啟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拓墾史例如邱禮千家族與匠

寮庄的拓墾劉中立家族與東勢水圳的興築5 事實上乾隆 30 年(1765)以

來移居東勢角的軍工匠人(客家族群)與岸裡社群發生諸多衝突過往研究都將

其視為是軍工匠人的私採山林引發生番不滿出草傷害人命軍工匠人藉此勒

索熟番控訴其護衛採料不力6 若以山產交易的觀點來看令人深思原本生番

熟番兩者間是否存有既定交易模式在現有的《岸裡文書》裡可以發現不少岸

裡社與屋鏊社生番交易的紀錄

揀司汪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照得本司面奉 憲諭所有

沿山一帶邊界務須嚴飭各通土加謹撥番巡防隘口helliphellip仍著總通事敦仔

立將屋鏊等社歸化生番兌換食物係何日期多少名數至何處承接

各確情逐一分晰稟報本司以憑察轉該差通土等毋得玩延干咎速速須

單併帶岸社社丁回話差曾揚卅二年正月初九日給7

此段紀錄說明乾隆 32 年(1767)岸裡社群與歸化屋鏊生番社長期以來都有食

物交易的習慣另也有關於軍工匠因山產交易引發糾紛衝突的稟文

正堂成為懇恩示禁等事據軍工匠首曾文琬鄭成鳳具稟前事詞稱切

琬等承充軍匠首督率小匠勒謹辦公咸知凜遵法紀惟查阿里史helliphellip等

處各山場現有不法奸民冒稱軍工在于各處山坑山墘私越掘番栽種什

仔搭蓋草屋侵入內山抽藤吊鹿燒取澗灰拾取薯茛盜砍番竹

私換番貨干抱功令不一而足至策應軍工樟木最為暨要民間拾柴燒炭

殘山離木盡足任採有餘近來奸頑庄民突戶不遵約束輒敢冒入辦料

肆行砍燒車運殘害樟木混擾軍工琬等觀此種(種)不法若不預稟趕

逐誠恐將來生番出沒貽害非輕helliphellip卅三年七月十一日給發岸裡社曉

諭 8

軍工匠首的稟明表面上是說明漢人越界抽藤吊鹿影響匠人要開採樟木實際上

也顯示軍工匠人的利益受到危害所以必須告官處理從其他相關文書可以得知

進入東勢地區的軍工匠人後來因派番護衛問題與岸裡社群產生激烈衝突

這兩則史料顯示沿山邊區社會群體互動的複雜性一面是生熟番的山產交

易另一是軍工匠人(在東勢地區可能多是客家族群)與越界私採的漢人群體相

互競逐筆者懷疑在軍工匠人進入之前東勢地區的「生熟漢」三族群已建

立起山產交換體系當擔任軍工匠人介入(雖說是違法)顯然是破壞原本邊區

的交易型態故引發客家熟番的族群衝突所以本計畫研究意義(目的)

5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頁 117-169 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頁 27-35 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檔名〈cca110001-od-al00952_056_01-utxt〉 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檔名〈cca110001-od-al00953_024_01-utxt〉

4

其一試圖釐清在東勢角一帶生番熟番的交易型態代表軍工匠人的客家族群

又採何種形式介入生熟番間番產交易三者間是否只存在劇烈漢番衝突

仰或是彼此間仍存有合作關係

其二既有研究提供東勢地區完整土地拓墾開發歷史的面貌這類研究證明

在客番衝突中客家族群最終取得優勢順利開發東勢地區但是令人疑問的是

這群初期仰賴山工之利的客家族群為何放棄原本山產交易型態的營生模式轉向

土地經營進而探究軍工匠制度促使乾隆年間的東勢地區族群從事山產交易

此一制度是否影響聚落發展的型態當制度瓦解後是否也連帶影響客家族群營

生模式的轉變

簡言之本計畫試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以「山產交易」為核心討論十八

世紀中葉以來該區域客家生番熟番三者間族群互動關係重新構築對東勢區

域開發史的再理解藉此形塑客家族群在沿山邊區非仰賴「土地經營」的面貌

並考察軍工匠制度與客家族群聚落營生模式之關係

5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本計畫關注東勢地區的客家族群的互動關係與其山產貿易網絡形成及其變

遷故此相關文獻回顧將集中在「東勢地區」區域史與「山產交易」史的討論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區域研究長期以來一直是臺灣史學界研究的重心研究初期多以土地關係探

討平原地帶開發歷程9 爾後跟隨漢人移墾腳步研究視角逐漸投向清廷所設置

番界邊區即現今臺灣西部沿山丘陵一帶1990 年施添福以漢人推進山區的開

墾模式提出「三層人文地理空間」概念10 此概念成為後進研究者對於沿山

邊區重要的研究取徑2005 年施氏受日本明清史學界「地域社會論」之影響

結合自身研究提出「空間型地域社會論」11 並在沿山地區獲得實際應用12 然而此研究範式僅是以「漢人」為中心未能呈顯山區複雜的族群互動關係

事實上在攸關東勢地區的先行研究多與施添福的研究取徑雷同仍以「漢

人拓墾史」脈絡展開論述1994 年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開墾―以東勢角為

例〉《大茅埔開發史》二文皆利用古文書建構大茅埔莊的開墾史13 梅慶國

〈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則以安全防衛的角度說

明東勢地區建立村莊的防衛機制14 2000 年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

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討論東勢聚落空間與信仰之關係15 2008 年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一文則採用柯志

明對番界的觀點利用諸多家族文書岸裡古文書重新討論地方開發歷史該

文也注意到漢莊與生番之間的交易狀況卻未能深入拓展16 其後仍有諸多

9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

404(1990)頁 1-68 10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與區域發展 一個歷史地理學研究〉《臺灣風物》404

(1990)頁 1-68 11 李季樺〈空間與社會臺日「地域社會論」的比較〉《「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

頁 1-22 12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

文獻》563(2005)頁 182-242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

例〉《臺灣文獻》554( 2004)頁 144-201 13 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臺灣經驗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4)頁 225-26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 14 梅慶國〈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994) 15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所博論2000) 1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

6

碩士論文分別從地方菁英民間信仰的角度討論東勢地方社會形成與變遷17

2010 年池永歆〈東視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

述〉以歷史地理學的視角利用《岸裡大社文書》闡述東勢地區的開發與設屯後

的演變18 2012 年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

(1782-1825)〉在既有開發史的基礎上進而討論番屯制度下地方群眾如何重新

建構土地秩序以獲得支配利益該文突破過往漢人拓墾史的脈絡將東勢角的

土地問題置於國家制度與地方社會互動中審視19

目前關於東勢地區漢人拓墾研究已有完整且細緻的討論但這些論述集中在

土地關係的分析未能以族群互動山產交易的視角勾勒出早期客家族群如何

利用軍工匠制度進入此區域並與當地的生熟番族群產生關係以及從事何種開

發活動所以本計畫企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討論開墾初期客家族群與其他族

群的互動關係並揭示客家族群非土地拓墾的生存模式

(二)「山產交易」 研究

清代「山產交易」相關研究成果與史料就目前所見是十分稀少1999 年 吳奇娜〈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闡述北部山區硫磺政策的

轉變20 林欣宜以樟腦貿易為切入點討論南庄地區族群互動關係也將過往

集中在漢人邊區移墾的討論轉向山區經濟利益的攫取21

2003 年康培德說明臺灣北部的馬賽人如何利用族群優勢在北海岸地區展

開仲介貿易活動22 2005 年陳宗仁以原住民圖像中的槍枝為主軸敘述原住民

如何透過交易獲得槍枝的過程23 2010年林淑美以苗栗南庄地區黃斗乃的例子

說明漢人如何透過番割職務在山區從事鐵器火藥等違禁品交易24 這些研

究說明山產交易對於高山原住民的必要性也提醒研究者必須注意漢人透過何種

17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

論2010)姜銘雄〈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

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2010) 18 池永歆《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嘉義紅豆出版社

2010) 19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

碩論2008) 20 吳奇娜〈17~19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1999) 21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

論1999) 22 康培德〈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2003)頁 1-32 23 陳宗仁〈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大歷史學報》36

(2005)頁 53-106 24 林淑美〈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東洋史研究》68

4(2010)頁 632-660

7

管道用什麼身分進入山區從事交易活動清廷採取番界政策限制漢人越界從

事山產買賣在此政策下「軍工匠」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管道

東勢地區的開發正與軍工匠有密切的關係1993 年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

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6)〉說明岸裡大社因護番軍功匠人的內山開墾

受到剝削25 1995 年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整理

軍工匠伐木地點並討論軍工匠與山區伐木關係提出清代非拓墾性伐林並非影

響當代山區水土保持不易之主因26 施添福也注意到軍工匠人的山區開發與岸

裡社群的衝突27 2013 年李其霖則關注戰船修築與軍工匠制度的關係另也展

開對於軍工匠人信仰型態的論述28目前關於軍工匠制度的研究多重視其制度或

是剝削番社的弊病並未注意到軍工匠人從事山產交易的樣態

如上所述不少研究已注意到高山原住民的山產交易問題也呈現出漢

人因非法越界進入山區交易的圖像但仍缺乏其如何利用「合法」手段經營

番產交易及其生熟漢三者間在邊區進行山產交易網絡的相關研究本

研究討論多元族群在沿山物資交易的關係不僅具有補白的重要性也能釐

清國家制度如何在複雜邊區產生作用形塑地方社會

25 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理社的衰微(1766-178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

論1993) 2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

123-158 27 施添福〈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

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 301-332 28 李其霖《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3)

8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一)通事社丁制度

從荷蘭時代以來臺灣沿山邊區社會早已存在漢番之間密切的交易活動不

過這類山產交易活動在康熙 61 年(1722)清廷在沿山邊區設立生番界碑確立後

發生急劇變化在番界政策規範下邊區漢人的交易活動馬上面臨「違法交易」的

問題關於番社貿易規範清廷在統治初期援引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番社貿易的「贌

社」制度此制度與番社賦稅的徵收有密切關係施行的原則是社商將日用所需

之物赴番社易鹿作脯以代輸社餉29 但社商僅是向官方登記在案的催餉納

課人真正在番社內外進行貿易者多是委任通事或夥長30 翻閱清初方志所見

「贌社」番社清單即可發現除了平地番社外仍有部份番社是位於山區例如

阿里山八社這透露通事與番社的交易活動並非僅限於平原地帶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料想沿山地方的人群解決邊區貿易違法問題辦法就是

促使生活領域在山區的生番社群歸化清廷由通事代番輸餉以合法原本在山區

的交易活動這也就是為何雍正朝會出現大量的生番歸化潮的原因當然我們

也必須注意實際在邊區仍存在許多非法走私活動甚至通事也加入走私違禁品的

行列雍正 7 年(1729)巡臺御史赫碩色夏之芳在討論番界問題時已透漏這類

走私貿易的嚴重性許多內地奸民習番語娶番婦將鹽火藥鐵販賣入山

致使生番武器日益精良危害沿山邊區的地方治安因此必須更定嚴例畫定生

番界址不許番民出入販賣物件特別是鹽火藥鐵必須嚴格禁止且將生番

通事革除如擅入生番界內並販賣違禁物品則嚴處31 這件被雍正皇帝視為第

一妙策的提案並沒有被嚴格執行

整個康熙雍正時期通事的弊病從未斷絕賦稅考量是官方無法革除通

事的主因甚至在雍正年間因番社貿易需求延伸出社丁一職形成所謂「通

事社丁」制度即番社通事轄下有數名社丁協助貿易相關事務通事社

丁制的施行並沒有緩解山區的貿易問題特別是山區違禁品的走私交易

在雍乾之交不少通事與商人勾結在邊界上開設爐店製造鹿鎗番箭私

賣於番社以此牟利32

乾隆 10 年(1745)巡臺御史高山對於番界貿易與通事問題提出定期

29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102 30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37 3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頁 468-47

2 32 張嗣昌《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頁 22

9

定處交易的構想每年一次在十月秋收之後由地方官知照土司33 由熟番

之地選一集場酌定月日通知番民通事各攜貨物至集場公平議價由

委員弁會同土司攜帶社目兵役等人到場監督防止弊端34 此規劃後來

進入各部同意下令給閩浙總督馬爾泰遵照部行隨即閩浙總督馬爾泰福

建巡撫周學健針對番界事宜上奏給乾隆皇帝表達反對此政策執行的原因

例如指出熟番番社眾多彼此不相統屬實難設立土司生番深居內山一見

官兵隨即逃竄豈有親至集場貿易的道理同時奏摺也援引臺灣道莊年等人

對於番界貿易的觀察指出「近山一種生番名曰歸化生番與熟番之社目

通事互相交易此種歸化生番亦未嘗與熟番聯絡往來若內山化生番

即社目通事見而卻走不敢與之交易」在馬爾泰的反對下高山的計

畫最終並沒有被付諸執行35 臺灣道莊年對於番界交易的說明也隱晦透露

通事社丁制一直在沿山邊區社會運行官方也只允許化番或熟番通事與化番

進行山產交易清廷因沿山邊區「番害」不斷對生番的評價不脫是「雖具

人形實同猛獸」因而將其屏除在沿山「合法」貿易圈外生番只能透過

番割進行走私貿易

通事社丁制度在乾隆 23 年(1758)發生變化該年閩浙總督楊應琚提

出通事改革案他認為各社熟番皆設有通事通事一人轄下社丁數名以傳

譯語言徵納餉項而這類人員多是外來游民充任經常藉勢力佔墾荒埔或

驅使番丁如同奴隸若要革除此弊因熟番多通曉漢語應改由社番自舉番

通事承充而各社大小通事社丁一律裁撤不過遠處社番若有不通漢

語者則造冊保留漢通事36 另在林爽文事件之後赴京瞻覲的番社名單中

同屬化番阿里山社屋鏊社傀儡山社都同時保留通事社丁制37 由此可見

原施行於歸順番社的通事社丁制在乾隆中葉可能因番界貿易考量只存續

在山區化番或沿山熟番番社之中林淑美利用 19 世紀的材料已清楚指出清

廷允許界外的歸化生番通過社丁進行合法貿易並由社丁代納番餉而未歸

化生番則只能以走私型態與番割交易38

雍正 12 年(1734)擔任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土官敦仔招來遠住在岸裡

社三百里外的番親沙里社生番歸化大小男婦共有一百九十九口39 推測後

33 高山另一改革的提案就是仿照西南土司制度在臺灣設立土司統治熟番部落 3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頁 4

05-415 3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3冊》頁 32-38 3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40冊》頁 413-425 3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70冊》頁 210-214 38 林淑美〈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2004)頁 83-96 3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頁 25

6-257

10

來張達京在樸子籬社寮角設置的社寮(今石岡區社寮區)應該就是為解決

與沙里社等歸化生番貿易問題40 爾後在乾隆 31 年(1766)總通事潘敦招

來屋鏊社生番歸化兩者的山產交易也在此社寮進行關於社寮交易的運作

方式官方規定須將歸化生番多少名出山交易日期兌換食物甚至在何

處承接登記稟報41 可惜岸裡社文書並無留存交易的詳細資料但水沙連

社留下貿易記錄或可類推《臺海使槎錄》提及水沙連因處大湖之外通

事只能在各社總路的隘口築室以居每年 7 月至隔年 5 月進入貿易期時

築寮(可能是社寮)在加老望埔派遣社丁以煙布糖鹽等物與番交

易並售其鹿肉皮筋以完餉42

樸子籬社寮不僅是岸裡社群安撫生番之場所也是供應山產需求重要的

據點屋鏊生番倚靠著岸裡社群對外交換所需的物資岸裡社群也利用屋鏊

社提供所需的山產資源岸社對於鹿製品的需求甚大有時也需將替官方購

賣鹿製品例如乾隆 27 年(1762)猫霧捒巡檢以 10 員代價要求通事潘敦代

買嫩鹿胎皮三十張大鹿皮七件43

隨著漢人對於界外平埔的開發鹿隻的資源逐漸減少導致鹿皮胎皮

的價格騰貴乾隆 28 年(1763)擔任鳳山縣教諭朱仕玠對於臺灣鹿皮交易有

深刻的描述

鹿茸不及川產而價數倍鹿筋鹿脯價亦昂就胎鹿取其皮謂

之胎皮長不盈尺其毛似有似無梅花斑點隱隱文采可觀往時皮

一張價不過銀二三錢近因採取過多計皮一張價至番銀二十

大圓且無市者 44

龐大的市場需求不僅讓人越過番界進入內山獵捕更多貿販者越入山後與生

番交易45 這現象意味著岸裡社群常需仰賴與生番交易獲得鹿隻46 同時

也暗示掌握山區貿易的岸裡社群藉由與屋鏊社交易鹿皮等獵產應是有利可

圖屋鏊社所提供交易物包含鹿製品熊膽瀨皮豹皮等獵產與苧麻等採

40 乾隆 44 年樸子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稟文指出樸子籬社寮在昔漢通事張達京滋傳原有生番來換

鹿皮鹿葺觔等項屢年照辦無異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究漢奸以除地方

弊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89_01-utxt 4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2_056_01-utxt 4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123 4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著通事敦仔購買鹿皮〉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19

_01-utxt 4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77 45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42 46 乾隆 30年通事潘敦就常因購買不到優質的鹿皮而退還價銀給猫霧捒巡檢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為繳還原價乞恩驗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48_02-utxt

11

集物47 以乾隆 31 年(1766)《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岸裡社代替

官方賞賜給屋鏊社的物品清單來看大可推敲社寮所提供之物應包含鹽糖

酒煙布匹火石子等生活必需品48

然而我們從《岸裡大社文書》中可以發現不少貿販漢人都具有客家

族群的身分這些在乾隆中葉活動在番界邊區的客家人與岸社熟番相似

也越出番界從事抽藤燒炭吊鹿等經濟活動同時也扮演與界外屋鏊社

番人交易「鐵器火藥槍枝」等違禁品的供應者由於這些粵籍漢人並未

能合法取得清政府允許交易的權力往往在官方文書中便稱這群走私貿易的

漢人為「番割」幾個例子說明走私交易的型態例如乾隆 32 年(1767)屋鏊社白番不敖下山至九房屋與漢人張阿馨交易貨物張阿馨向其催討之前

交易所欠的大刀鐵器奪取其貨品將生番毆傷49 居住在橋頭庄的楊大

極仰仗能通番語常與生番交易鐵器等禁物甚至購買生番幼女莊葡以

利其在山區交易活動的進行50 為了穩固與生番的往來邊區的客家人藉由

通婚生番女子建立與界外生番的貿易網絡例如乾隆 32 年(1767)在屋

鏊社歸化的隔年九房屋張阿文隨即在漢人李成章作媒下牽娶屋鏊社的番

婦為妻51 這也隱約地透露在東勢角一帶移墾初期這些來自廣東的漢人所

構築的地方社會可能不是以「穩定土地」開發的型態常是具有「人群流

動緊張族群關係」等邊區社會的特質外在環境的影響也連帶使得這群

客家族群對於身分認同可能較為薄弱從官方資料中顯示這類與牽娶生番女

子的漢人時常是跨越文化政治的邊界他們放棄政治認同象徵的髮辮

也會紋上屬於生番標籤的「黥面」52 對於這群游移番界的漢人而言作為

清帝國的「子民」或具有優越文化的「漢人」既不真實也不重要

除透過走私管道的交易型態外其實不少客家人也會轉與熟番共同合作

擔任社丁的職務實際主導社寮交易活動而是擔任社丁職務的漢人岸裡

社首任漢通事粵籍張達京即是建立社寮重要的推手雖無資料顯示但我

們也不難推測其轄下這批從事山產交易身分的社丁應有不少是與他有同鄉

或同籍貫屬性的漢人社丁的工作除協助化番交易外另需調派熟番護衛在

界外採料的軍工匠其利益來源主要是向熟番番社承包鄰近山場以此獲利

4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奪苧淚變不迅叩究難免貽害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7_016_01-utxt 4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編號 cca110001-od-al009

80 _061_01-utxt 4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60_02-utxt 5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究逐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45_01-u

txt 5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詳究逐免貽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

_057_01-utxt 52 林淑美〈清代臺湾における「番割」と「通事」の交錯〉《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552(2011)頁 297-310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1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1 研究題目

混雜的山區清代東勢角「客家」族群互動與番產交易(1700-1860)

2 意義

區域史一直是臺灣歷史研究的重心臺灣史發展初期主要以漢人開發的視

角細緻地進行各區域開發史的梳理90 年代興起的平埔族群史研究將研究

者的研究取向由漢轉向非漢也開始關注區域間番漢之間的族群互動多數研究

者是以「土地買賣」的角度討論區域內漢番互動關係因此也延伸「國家剝削論」

「熟番地權」等相關議題的研究1 顯然此命題是採取「漢與熟番」的族群分類

框架而進行將此一分類框架進而區分為「福與熟番」「客與熟番」其中「客

與熟番」的分析模式在北部客家區域的研究已有諸多成果2

不過這些研究主要是以開發史角度說明客家族群如何在沿山邊區拓墾特

別利用守隘制度在 19 世紀之後大規模開發北部山區但事實上客家族群在

此區域不僅從事土地拓墾山產交易亦是其營生模式之一林欣宜在南庄地區研

究說明客家群體如何藉由與賽夏族的互動以取得樟腦貿易的利益3這也提

示後繼研究者需注意客家族群與沿山貿易所發生的緊密關係另方面因沿山邊區

的族群複雜客家族群必須同時與界內熟番界外生番密切接觸因此過往以「客

熟」的分類模式應延伸為「客家熟番生番」4 方能洞悉客家族群在沿山

邊區拓墾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營生模式的多元性此也有助於補充修正過度以

1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集刊》69(1990)頁 67-92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

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2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

404(1990)頁 1-68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國立清華大

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廖志軒〈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2011) 3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1999) 4 林欣宜詹素娟等人的研究皆已注意北部客家族群與賽夏族互動的關係而在臺灣中部東勢地

區的客家族群同時面臨生番泰雅族與熟番岸裡社群此一研究將可與北部沿山地區客家族群既有

的研究進行對照比較參見林欣宜〈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

史哲學報》59 (2003)頁 177-214詹素娟〈「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

史談起〉發表於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2009年

2

土地開發為核心的區域研究

康熙 61 年(1722)在臺灣西部沿山一帶立石為界希冀藉此降低漢人越界

私墾所引發高山生番的「番害」此政策的效果並不顯著至乾隆 15 年(1750)25 年(1760)官方進而在沿山地帶修築土牛溝且在地圖上測繪紅線藍線

制訂隘番制在土牛邊界附近成立許多隘寮撥熟番守隘將鄰近隘寮的土地撥

給守隘之番作為口糧之資這條邊界不僅是規範漢人的土地私墾同時也限定

入山交易的權力在清廷族群政治的統治架構裡「熟番」不僅因守邊之責也

因族群特殊性所以能自由地穿越番界甚至入山搜捕逃逸的漢人或招攬生番歸

化相對於熟番的自由清廷嚴格在法律層面限制漢人私越番界是故「軍工匠」

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手段

本計畫所討論的東勢角(今臺中市東勢區)地區在乾隆年間仍被劃歸界外

原本生活在此區域有樸子籬社熟番及屬於泰雅族的屋鏊等社生番可參閱圖一

圖 1 清代乾隆中葉東勢地區聚落分布圖

在乾隆32年(1767)軍工匠首鄭成亮將匠寮移至石岡金星面乾隆35年(1780)

3

再遷移至東勢角因而也開啟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拓墾史例如邱禮千家族與匠

寮庄的拓墾劉中立家族與東勢水圳的興築5 事實上乾隆 30 年(1765)以

來移居東勢角的軍工匠人(客家族群)與岸裡社群發生諸多衝突過往研究都將

其視為是軍工匠人的私採山林引發生番不滿出草傷害人命軍工匠人藉此勒

索熟番控訴其護衛採料不力6 若以山產交易的觀點來看令人深思原本生番

熟番兩者間是否存有既定交易模式在現有的《岸裡文書》裡可以發現不少岸

裡社與屋鏊社生番交易的紀錄

揀司汪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照得本司面奉 憲諭所有

沿山一帶邊界務須嚴飭各通土加謹撥番巡防隘口helliphellip仍著總通事敦仔

立將屋鏊等社歸化生番兌換食物係何日期多少名數至何處承接

各確情逐一分晰稟報本司以憑察轉該差通土等毋得玩延干咎速速須

單併帶岸社社丁回話差曾揚卅二年正月初九日給7

此段紀錄說明乾隆 32 年(1767)岸裡社群與歸化屋鏊生番社長期以來都有食

物交易的習慣另也有關於軍工匠因山產交易引發糾紛衝突的稟文

正堂成為懇恩示禁等事據軍工匠首曾文琬鄭成鳳具稟前事詞稱切

琬等承充軍匠首督率小匠勒謹辦公咸知凜遵法紀惟查阿里史helliphellip等

處各山場現有不法奸民冒稱軍工在于各處山坑山墘私越掘番栽種什

仔搭蓋草屋侵入內山抽藤吊鹿燒取澗灰拾取薯茛盜砍番竹

私換番貨干抱功令不一而足至策應軍工樟木最為暨要民間拾柴燒炭

殘山離木盡足任採有餘近來奸頑庄民突戶不遵約束輒敢冒入辦料

肆行砍燒車運殘害樟木混擾軍工琬等觀此種(種)不法若不預稟趕

逐誠恐將來生番出沒貽害非輕helliphellip卅三年七月十一日給發岸裡社曉

諭 8

軍工匠首的稟明表面上是說明漢人越界抽藤吊鹿影響匠人要開採樟木實際上

也顯示軍工匠人的利益受到危害所以必須告官處理從其他相關文書可以得知

進入東勢地區的軍工匠人後來因派番護衛問題與岸裡社群產生激烈衝突

這兩則史料顯示沿山邊區社會群體互動的複雜性一面是生熟番的山產交

易另一是軍工匠人(在東勢地區可能多是客家族群)與越界私採的漢人群體相

互競逐筆者懷疑在軍工匠人進入之前東勢地區的「生熟漢」三族群已建

立起山產交換體系當擔任軍工匠人介入(雖說是違法)顯然是破壞原本邊區

的交易型態故引發客家熟番的族群衝突所以本計畫研究意義(目的)

5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頁 117-169 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頁 27-35 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檔名〈cca110001-od-al00952_056_01-utxt〉 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檔名〈cca110001-od-al00953_024_01-utxt〉

4

其一試圖釐清在東勢角一帶生番熟番的交易型態代表軍工匠人的客家族群

又採何種形式介入生熟番間番產交易三者間是否只存在劇烈漢番衝突

仰或是彼此間仍存有合作關係

其二既有研究提供東勢地區完整土地拓墾開發歷史的面貌這類研究證明

在客番衝突中客家族群最終取得優勢順利開發東勢地區但是令人疑問的是

這群初期仰賴山工之利的客家族群為何放棄原本山產交易型態的營生模式轉向

土地經營進而探究軍工匠制度促使乾隆年間的東勢地區族群從事山產交易

此一制度是否影響聚落發展的型態當制度瓦解後是否也連帶影響客家族群營

生模式的轉變

簡言之本計畫試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以「山產交易」為核心討論十八

世紀中葉以來該區域客家生番熟番三者間族群互動關係重新構築對東勢區

域開發史的再理解藉此形塑客家族群在沿山邊區非仰賴「土地經營」的面貌

並考察軍工匠制度與客家族群聚落營生模式之關係

5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本計畫關注東勢地區的客家族群的互動關係與其山產貿易網絡形成及其變

遷故此相關文獻回顧將集中在「東勢地區」區域史與「山產交易」史的討論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區域研究長期以來一直是臺灣史學界研究的重心研究初期多以土地關係探

討平原地帶開發歷程9 爾後跟隨漢人移墾腳步研究視角逐漸投向清廷所設置

番界邊區即現今臺灣西部沿山丘陵一帶1990 年施添福以漢人推進山區的開

墾模式提出「三層人文地理空間」概念10 此概念成為後進研究者對於沿山

邊區重要的研究取徑2005 年施氏受日本明清史學界「地域社會論」之影響

結合自身研究提出「空間型地域社會論」11 並在沿山地區獲得實際應用12 然而此研究範式僅是以「漢人」為中心未能呈顯山區複雜的族群互動關係

事實上在攸關東勢地區的先行研究多與施添福的研究取徑雷同仍以「漢

人拓墾史」脈絡展開論述1994 年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開墾―以東勢角為

例〉《大茅埔開發史》二文皆利用古文書建構大茅埔莊的開墾史13 梅慶國

〈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則以安全防衛的角度說

明東勢地區建立村莊的防衛機制14 2000 年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

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討論東勢聚落空間與信仰之關係15 2008 年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一文則採用柯志

明對番界的觀點利用諸多家族文書岸裡古文書重新討論地方開發歷史該

文也注意到漢莊與生番之間的交易狀況卻未能深入拓展16 其後仍有諸多

9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

404(1990)頁 1-68 10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與區域發展 一個歷史地理學研究〉《臺灣風物》404

(1990)頁 1-68 11 李季樺〈空間與社會臺日「地域社會論」的比較〉《「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

頁 1-22 12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

文獻》563(2005)頁 182-242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

例〉《臺灣文獻》554( 2004)頁 144-201 13 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臺灣經驗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4)頁 225-26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 14 梅慶國〈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994) 15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所博論2000) 1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

6

碩士論文分別從地方菁英民間信仰的角度討論東勢地方社會形成與變遷17

2010 年池永歆〈東視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

述〉以歷史地理學的視角利用《岸裡大社文書》闡述東勢地區的開發與設屯後

的演變18 2012 年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

(1782-1825)〉在既有開發史的基礎上進而討論番屯制度下地方群眾如何重新

建構土地秩序以獲得支配利益該文突破過往漢人拓墾史的脈絡將東勢角的

土地問題置於國家制度與地方社會互動中審視19

目前關於東勢地區漢人拓墾研究已有完整且細緻的討論但這些論述集中在

土地關係的分析未能以族群互動山產交易的視角勾勒出早期客家族群如何

利用軍工匠制度進入此區域並與當地的生熟番族群產生關係以及從事何種開

發活動所以本計畫企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討論開墾初期客家族群與其他族

群的互動關係並揭示客家族群非土地拓墾的生存模式

(二)「山產交易」 研究

清代「山產交易」相關研究成果與史料就目前所見是十分稀少1999 年 吳奇娜〈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闡述北部山區硫磺政策的

轉變20 林欣宜以樟腦貿易為切入點討論南庄地區族群互動關係也將過往

集中在漢人邊區移墾的討論轉向山區經濟利益的攫取21

2003 年康培德說明臺灣北部的馬賽人如何利用族群優勢在北海岸地區展

開仲介貿易活動22 2005 年陳宗仁以原住民圖像中的槍枝為主軸敘述原住民

如何透過交易獲得槍枝的過程23 2010年林淑美以苗栗南庄地區黃斗乃的例子

說明漢人如何透過番割職務在山區從事鐵器火藥等違禁品交易24 這些研

究說明山產交易對於高山原住民的必要性也提醒研究者必須注意漢人透過何種

17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

論2010)姜銘雄〈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

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2010) 18 池永歆《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嘉義紅豆出版社

2010) 19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

碩論2008) 20 吳奇娜〈17~19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1999) 21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

論1999) 22 康培德〈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2003)頁 1-32 23 陳宗仁〈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大歷史學報》36

(2005)頁 53-106 24 林淑美〈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東洋史研究》68

4(2010)頁 632-660

7

管道用什麼身分進入山區從事交易活動清廷採取番界政策限制漢人越界從

事山產買賣在此政策下「軍工匠」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管道

東勢地區的開發正與軍工匠有密切的關係1993 年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

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6)〉說明岸裡大社因護番軍功匠人的內山開墾

受到剝削25 1995 年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整理

軍工匠伐木地點並討論軍工匠與山區伐木關係提出清代非拓墾性伐林並非影

響當代山區水土保持不易之主因26 施添福也注意到軍工匠人的山區開發與岸

裡社群的衝突27 2013 年李其霖則關注戰船修築與軍工匠制度的關係另也展

開對於軍工匠人信仰型態的論述28目前關於軍工匠制度的研究多重視其制度或

是剝削番社的弊病並未注意到軍工匠人從事山產交易的樣態

如上所述不少研究已注意到高山原住民的山產交易問題也呈現出漢

人因非法越界進入山區交易的圖像但仍缺乏其如何利用「合法」手段經營

番產交易及其生熟漢三者間在邊區進行山產交易網絡的相關研究本

研究討論多元族群在沿山物資交易的關係不僅具有補白的重要性也能釐

清國家制度如何在複雜邊區產生作用形塑地方社會

25 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理社的衰微(1766-178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

論1993) 2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

123-158 27 施添福〈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

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 301-332 28 李其霖《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3)

8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一)通事社丁制度

從荷蘭時代以來臺灣沿山邊區社會早已存在漢番之間密切的交易活動不

過這類山產交易活動在康熙 61 年(1722)清廷在沿山邊區設立生番界碑確立後

發生急劇變化在番界政策規範下邊區漢人的交易活動馬上面臨「違法交易」的

問題關於番社貿易規範清廷在統治初期援引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番社貿易的「贌

社」制度此制度與番社賦稅的徵收有密切關係施行的原則是社商將日用所需

之物赴番社易鹿作脯以代輸社餉29 但社商僅是向官方登記在案的催餉納

課人真正在番社內外進行貿易者多是委任通事或夥長30 翻閱清初方志所見

「贌社」番社清單即可發現除了平地番社外仍有部份番社是位於山區例如

阿里山八社這透露通事與番社的交易活動並非僅限於平原地帶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料想沿山地方的人群解決邊區貿易違法問題辦法就是

促使生活領域在山區的生番社群歸化清廷由通事代番輸餉以合法原本在山區

的交易活動這也就是為何雍正朝會出現大量的生番歸化潮的原因當然我們

也必須注意實際在邊區仍存在許多非法走私活動甚至通事也加入走私違禁品的

行列雍正 7 年(1729)巡臺御史赫碩色夏之芳在討論番界問題時已透漏這類

走私貿易的嚴重性許多內地奸民習番語娶番婦將鹽火藥鐵販賣入山

致使生番武器日益精良危害沿山邊區的地方治安因此必須更定嚴例畫定生

番界址不許番民出入販賣物件特別是鹽火藥鐵必須嚴格禁止且將生番

通事革除如擅入生番界內並販賣違禁物品則嚴處31 這件被雍正皇帝視為第

一妙策的提案並沒有被嚴格執行

整個康熙雍正時期通事的弊病從未斷絕賦稅考量是官方無法革除通

事的主因甚至在雍正年間因番社貿易需求延伸出社丁一職形成所謂「通

事社丁」制度即番社通事轄下有數名社丁協助貿易相關事務通事社

丁制的施行並沒有緩解山區的貿易問題特別是山區違禁品的走私交易

在雍乾之交不少通事與商人勾結在邊界上開設爐店製造鹿鎗番箭私

賣於番社以此牟利32

乾隆 10 年(1745)巡臺御史高山對於番界貿易與通事問題提出定期

29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102 30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37 3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頁 468-47

2 32 張嗣昌《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頁 22

9

定處交易的構想每年一次在十月秋收之後由地方官知照土司33 由熟番

之地選一集場酌定月日通知番民通事各攜貨物至集場公平議價由

委員弁會同土司攜帶社目兵役等人到場監督防止弊端34 此規劃後來

進入各部同意下令給閩浙總督馬爾泰遵照部行隨即閩浙總督馬爾泰福

建巡撫周學健針對番界事宜上奏給乾隆皇帝表達反對此政策執行的原因

例如指出熟番番社眾多彼此不相統屬實難設立土司生番深居內山一見

官兵隨即逃竄豈有親至集場貿易的道理同時奏摺也援引臺灣道莊年等人

對於番界貿易的觀察指出「近山一種生番名曰歸化生番與熟番之社目

通事互相交易此種歸化生番亦未嘗與熟番聯絡往來若內山化生番

即社目通事見而卻走不敢與之交易」在馬爾泰的反對下高山的計

畫最終並沒有被付諸執行35 臺灣道莊年對於番界交易的說明也隱晦透露

通事社丁制一直在沿山邊區社會運行官方也只允許化番或熟番通事與化番

進行山產交易清廷因沿山邊區「番害」不斷對生番的評價不脫是「雖具

人形實同猛獸」因而將其屏除在沿山「合法」貿易圈外生番只能透過

番割進行走私貿易

通事社丁制度在乾隆 23 年(1758)發生變化該年閩浙總督楊應琚提

出通事改革案他認為各社熟番皆設有通事通事一人轄下社丁數名以傳

譯語言徵納餉項而這類人員多是外來游民充任經常藉勢力佔墾荒埔或

驅使番丁如同奴隸若要革除此弊因熟番多通曉漢語應改由社番自舉番

通事承充而各社大小通事社丁一律裁撤不過遠處社番若有不通漢

語者則造冊保留漢通事36 另在林爽文事件之後赴京瞻覲的番社名單中

同屬化番阿里山社屋鏊社傀儡山社都同時保留通事社丁制37 由此可見

原施行於歸順番社的通事社丁制在乾隆中葉可能因番界貿易考量只存續

在山區化番或沿山熟番番社之中林淑美利用 19 世紀的材料已清楚指出清

廷允許界外的歸化生番通過社丁進行合法貿易並由社丁代納番餉而未歸

化生番則只能以走私型態與番割交易38

雍正 12 年(1734)擔任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土官敦仔招來遠住在岸裡

社三百里外的番親沙里社生番歸化大小男婦共有一百九十九口39 推測後

33 高山另一改革的提案就是仿照西南土司制度在臺灣設立土司統治熟番部落 3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頁 4

05-415 3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3冊》頁 32-38 3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40冊》頁 413-425 3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70冊》頁 210-214 38 林淑美〈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2004)頁 83-96 3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頁 25

6-257

10

來張達京在樸子籬社寮角設置的社寮(今石岡區社寮區)應該就是為解決

與沙里社等歸化生番貿易問題40 爾後在乾隆 31 年(1766)總通事潘敦招

來屋鏊社生番歸化兩者的山產交易也在此社寮進行關於社寮交易的運作

方式官方規定須將歸化生番多少名出山交易日期兌換食物甚至在何

處承接登記稟報41 可惜岸裡社文書並無留存交易的詳細資料但水沙連

社留下貿易記錄或可類推《臺海使槎錄》提及水沙連因處大湖之外通

事只能在各社總路的隘口築室以居每年 7 月至隔年 5 月進入貿易期時

築寮(可能是社寮)在加老望埔派遣社丁以煙布糖鹽等物與番交

易並售其鹿肉皮筋以完餉42

樸子籬社寮不僅是岸裡社群安撫生番之場所也是供應山產需求重要的

據點屋鏊生番倚靠著岸裡社群對外交換所需的物資岸裡社群也利用屋鏊

社提供所需的山產資源岸社對於鹿製品的需求甚大有時也需將替官方購

賣鹿製品例如乾隆 27 年(1762)猫霧捒巡檢以 10 員代價要求通事潘敦代

買嫩鹿胎皮三十張大鹿皮七件43

隨著漢人對於界外平埔的開發鹿隻的資源逐漸減少導致鹿皮胎皮

的價格騰貴乾隆 28 年(1763)擔任鳳山縣教諭朱仕玠對於臺灣鹿皮交易有

深刻的描述

鹿茸不及川產而價數倍鹿筋鹿脯價亦昂就胎鹿取其皮謂

之胎皮長不盈尺其毛似有似無梅花斑點隱隱文采可觀往時皮

一張價不過銀二三錢近因採取過多計皮一張價至番銀二十

大圓且無市者 44

龐大的市場需求不僅讓人越過番界進入內山獵捕更多貿販者越入山後與生

番交易45 這現象意味著岸裡社群常需仰賴與生番交易獲得鹿隻46 同時

也暗示掌握山區貿易的岸裡社群藉由與屋鏊社交易鹿皮等獵產應是有利可

圖屋鏊社所提供交易物包含鹿製品熊膽瀨皮豹皮等獵產與苧麻等採

40 乾隆 44 年樸子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稟文指出樸子籬社寮在昔漢通事張達京滋傳原有生番來換

鹿皮鹿葺觔等項屢年照辦無異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究漢奸以除地方

弊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89_01-utxt 4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2_056_01-utxt 4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123 4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著通事敦仔購買鹿皮〉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19

_01-utxt 4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77 45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42 46 乾隆 30年通事潘敦就常因購買不到優質的鹿皮而退還價銀給猫霧捒巡檢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為繳還原價乞恩驗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48_02-utxt

11

集物47 以乾隆 31 年(1766)《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岸裡社代替

官方賞賜給屋鏊社的物品清單來看大可推敲社寮所提供之物應包含鹽糖

酒煙布匹火石子等生活必需品48

然而我們從《岸裡大社文書》中可以發現不少貿販漢人都具有客家

族群的身分這些在乾隆中葉活動在番界邊區的客家人與岸社熟番相似

也越出番界從事抽藤燒炭吊鹿等經濟活動同時也扮演與界外屋鏊社

番人交易「鐵器火藥槍枝」等違禁品的供應者由於這些粵籍漢人並未

能合法取得清政府允許交易的權力往往在官方文書中便稱這群走私貿易的

漢人為「番割」幾個例子說明走私交易的型態例如乾隆 32 年(1767)屋鏊社白番不敖下山至九房屋與漢人張阿馨交易貨物張阿馨向其催討之前

交易所欠的大刀鐵器奪取其貨品將生番毆傷49 居住在橋頭庄的楊大

極仰仗能通番語常與生番交易鐵器等禁物甚至購買生番幼女莊葡以

利其在山區交易活動的進行50 為了穩固與生番的往來邊區的客家人藉由

通婚生番女子建立與界外生番的貿易網絡例如乾隆 32 年(1767)在屋

鏊社歸化的隔年九房屋張阿文隨即在漢人李成章作媒下牽娶屋鏊社的番

婦為妻51 這也隱約地透露在東勢角一帶移墾初期這些來自廣東的漢人所

構築的地方社會可能不是以「穩定土地」開發的型態常是具有「人群流

動緊張族群關係」等邊區社會的特質外在環境的影響也連帶使得這群

客家族群對於身分認同可能較為薄弱從官方資料中顯示這類與牽娶生番女

子的漢人時常是跨越文化政治的邊界他們放棄政治認同象徵的髮辮

也會紋上屬於生番標籤的「黥面」52 對於這群游移番界的漢人而言作為

清帝國的「子民」或具有優越文化的「漢人」既不真實也不重要

除透過走私管道的交易型態外其實不少客家人也會轉與熟番共同合作

擔任社丁的職務實際主導社寮交易活動而是擔任社丁職務的漢人岸裡

社首任漢通事粵籍張達京即是建立社寮重要的推手雖無資料顯示但我

們也不難推測其轄下這批從事山產交易身分的社丁應有不少是與他有同鄉

或同籍貫屬性的漢人社丁的工作除協助化番交易外另需調派熟番護衛在

界外採料的軍工匠其利益來源主要是向熟番番社承包鄰近山場以此獲利

4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奪苧淚變不迅叩究難免貽害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7_016_01-utxt 4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編號 cca110001-od-al009

80 _061_01-utxt 4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60_02-utxt 5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究逐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45_01-u

txt 5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詳究逐免貽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

_057_01-utxt 52 林淑美〈清代臺湾における「番割」と「通事」の交錯〉《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552(2011)頁 297-310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2

土地開發為核心的區域研究

康熙 61 年(1722)在臺灣西部沿山一帶立石為界希冀藉此降低漢人越界

私墾所引發高山生番的「番害」此政策的效果並不顯著至乾隆 15 年(1750)25 年(1760)官方進而在沿山地帶修築土牛溝且在地圖上測繪紅線藍線

制訂隘番制在土牛邊界附近成立許多隘寮撥熟番守隘將鄰近隘寮的土地撥

給守隘之番作為口糧之資這條邊界不僅是規範漢人的土地私墾同時也限定

入山交易的權力在清廷族群政治的統治架構裡「熟番」不僅因守邊之責也

因族群特殊性所以能自由地穿越番界甚至入山搜捕逃逸的漢人或招攬生番歸

化相對於熟番的自由清廷嚴格在法律層面限制漢人私越番界是故「軍工匠」

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手段

本計畫所討論的東勢角(今臺中市東勢區)地區在乾隆年間仍被劃歸界外

原本生活在此區域有樸子籬社熟番及屬於泰雅族的屋鏊等社生番可參閱圖一

圖 1 清代乾隆中葉東勢地區聚落分布圖

在乾隆32年(1767)軍工匠首鄭成亮將匠寮移至石岡金星面乾隆35年(1780)

3

再遷移至東勢角因而也開啟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拓墾史例如邱禮千家族與匠

寮庄的拓墾劉中立家族與東勢水圳的興築5 事實上乾隆 30 年(1765)以

來移居東勢角的軍工匠人(客家族群)與岸裡社群發生諸多衝突過往研究都將

其視為是軍工匠人的私採山林引發生番不滿出草傷害人命軍工匠人藉此勒

索熟番控訴其護衛採料不力6 若以山產交易的觀點來看令人深思原本生番

熟番兩者間是否存有既定交易模式在現有的《岸裡文書》裡可以發現不少岸

裡社與屋鏊社生番交易的紀錄

揀司汪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照得本司面奉 憲諭所有

沿山一帶邊界務須嚴飭各通土加謹撥番巡防隘口helliphellip仍著總通事敦仔

立將屋鏊等社歸化生番兌換食物係何日期多少名數至何處承接

各確情逐一分晰稟報本司以憑察轉該差通土等毋得玩延干咎速速須

單併帶岸社社丁回話差曾揚卅二年正月初九日給7

此段紀錄說明乾隆 32 年(1767)岸裡社群與歸化屋鏊生番社長期以來都有食

物交易的習慣另也有關於軍工匠因山產交易引發糾紛衝突的稟文

正堂成為懇恩示禁等事據軍工匠首曾文琬鄭成鳳具稟前事詞稱切

琬等承充軍匠首督率小匠勒謹辦公咸知凜遵法紀惟查阿里史helliphellip等

處各山場現有不法奸民冒稱軍工在于各處山坑山墘私越掘番栽種什

仔搭蓋草屋侵入內山抽藤吊鹿燒取澗灰拾取薯茛盜砍番竹

私換番貨干抱功令不一而足至策應軍工樟木最為暨要民間拾柴燒炭

殘山離木盡足任採有餘近來奸頑庄民突戶不遵約束輒敢冒入辦料

肆行砍燒車運殘害樟木混擾軍工琬等觀此種(種)不法若不預稟趕

逐誠恐將來生番出沒貽害非輕helliphellip卅三年七月十一日給發岸裡社曉

諭 8

軍工匠首的稟明表面上是說明漢人越界抽藤吊鹿影響匠人要開採樟木實際上

也顯示軍工匠人的利益受到危害所以必須告官處理從其他相關文書可以得知

進入東勢地區的軍工匠人後來因派番護衛問題與岸裡社群產生激烈衝突

這兩則史料顯示沿山邊區社會群體互動的複雜性一面是生熟番的山產交

易另一是軍工匠人(在東勢地區可能多是客家族群)與越界私採的漢人群體相

互競逐筆者懷疑在軍工匠人進入之前東勢地區的「生熟漢」三族群已建

立起山產交換體系當擔任軍工匠人介入(雖說是違法)顯然是破壞原本邊區

的交易型態故引發客家熟番的族群衝突所以本計畫研究意義(目的)

5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頁 117-169 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頁 27-35 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檔名〈cca110001-od-al00952_056_01-utxt〉 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檔名〈cca110001-od-al00953_024_01-utxt〉

4

其一試圖釐清在東勢角一帶生番熟番的交易型態代表軍工匠人的客家族群

又採何種形式介入生熟番間番產交易三者間是否只存在劇烈漢番衝突

仰或是彼此間仍存有合作關係

其二既有研究提供東勢地區完整土地拓墾開發歷史的面貌這類研究證明

在客番衝突中客家族群最終取得優勢順利開發東勢地區但是令人疑問的是

這群初期仰賴山工之利的客家族群為何放棄原本山產交易型態的營生模式轉向

土地經營進而探究軍工匠制度促使乾隆年間的東勢地區族群從事山產交易

此一制度是否影響聚落發展的型態當制度瓦解後是否也連帶影響客家族群營

生模式的轉變

簡言之本計畫試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以「山產交易」為核心討論十八

世紀中葉以來該區域客家生番熟番三者間族群互動關係重新構築對東勢區

域開發史的再理解藉此形塑客家族群在沿山邊區非仰賴「土地經營」的面貌

並考察軍工匠制度與客家族群聚落營生模式之關係

5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本計畫關注東勢地區的客家族群的互動關係與其山產貿易網絡形成及其變

遷故此相關文獻回顧將集中在「東勢地區」區域史與「山產交易」史的討論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區域研究長期以來一直是臺灣史學界研究的重心研究初期多以土地關係探

討平原地帶開發歷程9 爾後跟隨漢人移墾腳步研究視角逐漸投向清廷所設置

番界邊區即現今臺灣西部沿山丘陵一帶1990 年施添福以漢人推進山區的開

墾模式提出「三層人文地理空間」概念10 此概念成為後進研究者對於沿山

邊區重要的研究取徑2005 年施氏受日本明清史學界「地域社會論」之影響

結合自身研究提出「空間型地域社會論」11 並在沿山地區獲得實際應用12 然而此研究範式僅是以「漢人」為中心未能呈顯山區複雜的族群互動關係

事實上在攸關東勢地區的先行研究多與施添福的研究取徑雷同仍以「漢

人拓墾史」脈絡展開論述1994 年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開墾―以東勢角為

例〉《大茅埔開發史》二文皆利用古文書建構大茅埔莊的開墾史13 梅慶國

〈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則以安全防衛的角度說

明東勢地區建立村莊的防衛機制14 2000 年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

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討論東勢聚落空間與信仰之關係15 2008 年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一文則採用柯志

明對番界的觀點利用諸多家族文書岸裡古文書重新討論地方開發歷史該

文也注意到漢莊與生番之間的交易狀況卻未能深入拓展16 其後仍有諸多

9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

404(1990)頁 1-68 10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與區域發展 一個歷史地理學研究〉《臺灣風物》404

(1990)頁 1-68 11 李季樺〈空間與社會臺日「地域社會論」的比較〉《「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

頁 1-22 12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

文獻》563(2005)頁 182-242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

例〉《臺灣文獻》554( 2004)頁 144-201 13 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臺灣經驗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4)頁 225-26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 14 梅慶國〈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994) 15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所博論2000) 1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

6

碩士論文分別從地方菁英民間信仰的角度討論東勢地方社會形成與變遷17

2010 年池永歆〈東視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

述〉以歷史地理學的視角利用《岸裡大社文書》闡述東勢地區的開發與設屯後

的演變18 2012 年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

(1782-1825)〉在既有開發史的基礎上進而討論番屯制度下地方群眾如何重新

建構土地秩序以獲得支配利益該文突破過往漢人拓墾史的脈絡將東勢角的

土地問題置於國家制度與地方社會互動中審視19

目前關於東勢地區漢人拓墾研究已有完整且細緻的討論但這些論述集中在

土地關係的分析未能以族群互動山產交易的視角勾勒出早期客家族群如何

利用軍工匠制度進入此區域並與當地的生熟番族群產生關係以及從事何種開

發活動所以本計畫企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討論開墾初期客家族群與其他族

群的互動關係並揭示客家族群非土地拓墾的生存模式

(二)「山產交易」 研究

清代「山產交易」相關研究成果與史料就目前所見是十分稀少1999 年 吳奇娜〈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闡述北部山區硫磺政策的

轉變20 林欣宜以樟腦貿易為切入點討論南庄地區族群互動關係也將過往

集中在漢人邊區移墾的討論轉向山區經濟利益的攫取21

2003 年康培德說明臺灣北部的馬賽人如何利用族群優勢在北海岸地區展

開仲介貿易活動22 2005 年陳宗仁以原住民圖像中的槍枝為主軸敘述原住民

如何透過交易獲得槍枝的過程23 2010年林淑美以苗栗南庄地區黃斗乃的例子

說明漢人如何透過番割職務在山區從事鐵器火藥等違禁品交易24 這些研

究說明山產交易對於高山原住民的必要性也提醒研究者必須注意漢人透過何種

17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

論2010)姜銘雄〈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

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2010) 18 池永歆《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嘉義紅豆出版社

2010) 19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

碩論2008) 20 吳奇娜〈17~19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1999) 21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

論1999) 22 康培德〈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2003)頁 1-32 23 陳宗仁〈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大歷史學報》36

(2005)頁 53-106 24 林淑美〈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東洋史研究》68

4(2010)頁 632-660

7

管道用什麼身分進入山區從事交易活動清廷採取番界政策限制漢人越界從

事山產買賣在此政策下「軍工匠」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管道

東勢地區的開發正與軍工匠有密切的關係1993 年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

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6)〉說明岸裡大社因護番軍功匠人的內山開墾

受到剝削25 1995 年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整理

軍工匠伐木地點並討論軍工匠與山區伐木關係提出清代非拓墾性伐林並非影

響當代山區水土保持不易之主因26 施添福也注意到軍工匠人的山區開發與岸

裡社群的衝突27 2013 年李其霖則關注戰船修築與軍工匠制度的關係另也展

開對於軍工匠人信仰型態的論述28目前關於軍工匠制度的研究多重視其制度或

是剝削番社的弊病並未注意到軍工匠人從事山產交易的樣態

如上所述不少研究已注意到高山原住民的山產交易問題也呈現出漢

人因非法越界進入山區交易的圖像但仍缺乏其如何利用「合法」手段經營

番產交易及其生熟漢三者間在邊區進行山產交易網絡的相關研究本

研究討論多元族群在沿山物資交易的關係不僅具有補白的重要性也能釐

清國家制度如何在複雜邊區產生作用形塑地方社會

25 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理社的衰微(1766-178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

論1993) 2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

123-158 27 施添福〈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

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 301-332 28 李其霖《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3)

8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一)通事社丁制度

從荷蘭時代以來臺灣沿山邊區社會早已存在漢番之間密切的交易活動不

過這類山產交易活動在康熙 61 年(1722)清廷在沿山邊區設立生番界碑確立後

發生急劇變化在番界政策規範下邊區漢人的交易活動馬上面臨「違法交易」的

問題關於番社貿易規範清廷在統治初期援引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番社貿易的「贌

社」制度此制度與番社賦稅的徵收有密切關係施行的原則是社商將日用所需

之物赴番社易鹿作脯以代輸社餉29 但社商僅是向官方登記在案的催餉納

課人真正在番社內外進行貿易者多是委任通事或夥長30 翻閱清初方志所見

「贌社」番社清單即可發現除了平地番社外仍有部份番社是位於山區例如

阿里山八社這透露通事與番社的交易活動並非僅限於平原地帶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料想沿山地方的人群解決邊區貿易違法問題辦法就是

促使生活領域在山區的生番社群歸化清廷由通事代番輸餉以合法原本在山區

的交易活動這也就是為何雍正朝會出現大量的生番歸化潮的原因當然我們

也必須注意實際在邊區仍存在許多非法走私活動甚至通事也加入走私違禁品的

行列雍正 7 年(1729)巡臺御史赫碩色夏之芳在討論番界問題時已透漏這類

走私貿易的嚴重性許多內地奸民習番語娶番婦將鹽火藥鐵販賣入山

致使生番武器日益精良危害沿山邊區的地方治安因此必須更定嚴例畫定生

番界址不許番民出入販賣物件特別是鹽火藥鐵必須嚴格禁止且將生番

通事革除如擅入生番界內並販賣違禁物品則嚴處31 這件被雍正皇帝視為第

一妙策的提案並沒有被嚴格執行

整個康熙雍正時期通事的弊病從未斷絕賦稅考量是官方無法革除通

事的主因甚至在雍正年間因番社貿易需求延伸出社丁一職形成所謂「通

事社丁」制度即番社通事轄下有數名社丁協助貿易相關事務通事社

丁制的施行並沒有緩解山區的貿易問題特別是山區違禁品的走私交易

在雍乾之交不少通事與商人勾結在邊界上開設爐店製造鹿鎗番箭私

賣於番社以此牟利32

乾隆 10 年(1745)巡臺御史高山對於番界貿易與通事問題提出定期

29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102 30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37 3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頁 468-47

2 32 張嗣昌《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頁 22

9

定處交易的構想每年一次在十月秋收之後由地方官知照土司33 由熟番

之地選一集場酌定月日通知番民通事各攜貨物至集場公平議價由

委員弁會同土司攜帶社目兵役等人到場監督防止弊端34 此規劃後來

進入各部同意下令給閩浙總督馬爾泰遵照部行隨即閩浙總督馬爾泰福

建巡撫周學健針對番界事宜上奏給乾隆皇帝表達反對此政策執行的原因

例如指出熟番番社眾多彼此不相統屬實難設立土司生番深居內山一見

官兵隨即逃竄豈有親至集場貿易的道理同時奏摺也援引臺灣道莊年等人

對於番界貿易的觀察指出「近山一種生番名曰歸化生番與熟番之社目

通事互相交易此種歸化生番亦未嘗與熟番聯絡往來若內山化生番

即社目通事見而卻走不敢與之交易」在馬爾泰的反對下高山的計

畫最終並沒有被付諸執行35 臺灣道莊年對於番界交易的說明也隱晦透露

通事社丁制一直在沿山邊區社會運行官方也只允許化番或熟番通事與化番

進行山產交易清廷因沿山邊區「番害」不斷對生番的評價不脫是「雖具

人形實同猛獸」因而將其屏除在沿山「合法」貿易圈外生番只能透過

番割進行走私貿易

通事社丁制度在乾隆 23 年(1758)發生變化該年閩浙總督楊應琚提

出通事改革案他認為各社熟番皆設有通事通事一人轄下社丁數名以傳

譯語言徵納餉項而這類人員多是外來游民充任經常藉勢力佔墾荒埔或

驅使番丁如同奴隸若要革除此弊因熟番多通曉漢語應改由社番自舉番

通事承充而各社大小通事社丁一律裁撤不過遠處社番若有不通漢

語者則造冊保留漢通事36 另在林爽文事件之後赴京瞻覲的番社名單中

同屬化番阿里山社屋鏊社傀儡山社都同時保留通事社丁制37 由此可見

原施行於歸順番社的通事社丁制在乾隆中葉可能因番界貿易考量只存續

在山區化番或沿山熟番番社之中林淑美利用 19 世紀的材料已清楚指出清

廷允許界外的歸化生番通過社丁進行合法貿易並由社丁代納番餉而未歸

化生番則只能以走私型態與番割交易38

雍正 12 年(1734)擔任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土官敦仔招來遠住在岸裡

社三百里外的番親沙里社生番歸化大小男婦共有一百九十九口39 推測後

33 高山另一改革的提案就是仿照西南土司制度在臺灣設立土司統治熟番部落 3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頁 4

05-415 3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3冊》頁 32-38 3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40冊》頁 413-425 3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70冊》頁 210-214 38 林淑美〈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2004)頁 83-96 3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頁 25

6-257

10

來張達京在樸子籬社寮角設置的社寮(今石岡區社寮區)應該就是為解決

與沙里社等歸化生番貿易問題40 爾後在乾隆 31 年(1766)總通事潘敦招

來屋鏊社生番歸化兩者的山產交易也在此社寮進行關於社寮交易的運作

方式官方規定須將歸化生番多少名出山交易日期兌換食物甚至在何

處承接登記稟報41 可惜岸裡社文書並無留存交易的詳細資料但水沙連

社留下貿易記錄或可類推《臺海使槎錄》提及水沙連因處大湖之外通

事只能在各社總路的隘口築室以居每年 7 月至隔年 5 月進入貿易期時

築寮(可能是社寮)在加老望埔派遣社丁以煙布糖鹽等物與番交

易並售其鹿肉皮筋以完餉42

樸子籬社寮不僅是岸裡社群安撫生番之場所也是供應山產需求重要的

據點屋鏊生番倚靠著岸裡社群對外交換所需的物資岸裡社群也利用屋鏊

社提供所需的山產資源岸社對於鹿製品的需求甚大有時也需將替官方購

賣鹿製品例如乾隆 27 年(1762)猫霧捒巡檢以 10 員代價要求通事潘敦代

買嫩鹿胎皮三十張大鹿皮七件43

隨著漢人對於界外平埔的開發鹿隻的資源逐漸減少導致鹿皮胎皮

的價格騰貴乾隆 28 年(1763)擔任鳳山縣教諭朱仕玠對於臺灣鹿皮交易有

深刻的描述

鹿茸不及川產而價數倍鹿筋鹿脯價亦昂就胎鹿取其皮謂

之胎皮長不盈尺其毛似有似無梅花斑點隱隱文采可觀往時皮

一張價不過銀二三錢近因採取過多計皮一張價至番銀二十

大圓且無市者 44

龐大的市場需求不僅讓人越過番界進入內山獵捕更多貿販者越入山後與生

番交易45 這現象意味著岸裡社群常需仰賴與生番交易獲得鹿隻46 同時

也暗示掌握山區貿易的岸裡社群藉由與屋鏊社交易鹿皮等獵產應是有利可

圖屋鏊社所提供交易物包含鹿製品熊膽瀨皮豹皮等獵產與苧麻等採

40 乾隆 44 年樸子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稟文指出樸子籬社寮在昔漢通事張達京滋傳原有生番來換

鹿皮鹿葺觔等項屢年照辦無異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究漢奸以除地方

弊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89_01-utxt 4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2_056_01-utxt 4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123 4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著通事敦仔購買鹿皮〉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19

_01-utxt 4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77 45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42 46 乾隆 30年通事潘敦就常因購買不到優質的鹿皮而退還價銀給猫霧捒巡檢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為繳還原價乞恩驗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48_02-utxt

11

集物47 以乾隆 31 年(1766)《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岸裡社代替

官方賞賜給屋鏊社的物品清單來看大可推敲社寮所提供之物應包含鹽糖

酒煙布匹火石子等生活必需品48

然而我們從《岸裡大社文書》中可以發現不少貿販漢人都具有客家

族群的身分這些在乾隆中葉活動在番界邊區的客家人與岸社熟番相似

也越出番界從事抽藤燒炭吊鹿等經濟活動同時也扮演與界外屋鏊社

番人交易「鐵器火藥槍枝」等違禁品的供應者由於這些粵籍漢人並未

能合法取得清政府允許交易的權力往往在官方文書中便稱這群走私貿易的

漢人為「番割」幾個例子說明走私交易的型態例如乾隆 32 年(1767)屋鏊社白番不敖下山至九房屋與漢人張阿馨交易貨物張阿馨向其催討之前

交易所欠的大刀鐵器奪取其貨品將生番毆傷49 居住在橋頭庄的楊大

極仰仗能通番語常與生番交易鐵器等禁物甚至購買生番幼女莊葡以

利其在山區交易活動的進行50 為了穩固與生番的往來邊區的客家人藉由

通婚生番女子建立與界外生番的貿易網絡例如乾隆 32 年(1767)在屋

鏊社歸化的隔年九房屋張阿文隨即在漢人李成章作媒下牽娶屋鏊社的番

婦為妻51 這也隱約地透露在東勢角一帶移墾初期這些來自廣東的漢人所

構築的地方社會可能不是以「穩定土地」開發的型態常是具有「人群流

動緊張族群關係」等邊區社會的特質外在環境的影響也連帶使得這群

客家族群對於身分認同可能較為薄弱從官方資料中顯示這類與牽娶生番女

子的漢人時常是跨越文化政治的邊界他們放棄政治認同象徵的髮辮

也會紋上屬於生番標籤的「黥面」52 對於這群游移番界的漢人而言作為

清帝國的「子民」或具有優越文化的「漢人」既不真實也不重要

除透過走私管道的交易型態外其實不少客家人也會轉與熟番共同合作

擔任社丁的職務實際主導社寮交易活動而是擔任社丁職務的漢人岸裡

社首任漢通事粵籍張達京即是建立社寮重要的推手雖無資料顯示但我

們也不難推測其轄下這批從事山產交易身分的社丁應有不少是與他有同鄉

或同籍貫屬性的漢人社丁的工作除協助化番交易外另需調派熟番護衛在

界外採料的軍工匠其利益來源主要是向熟番番社承包鄰近山場以此獲利

4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奪苧淚變不迅叩究難免貽害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7_016_01-utxt 4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編號 cca110001-od-al009

80 _061_01-utxt 4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60_02-utxt 5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究逐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45_01-u

txt 5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詳究逐免貽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

_057_01-utxt 52 林淑美〈清代臺湾における「番割」と「通事」の交錯〉《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552(2011)頁 297-310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3

再遷移至東勢角因而也開啟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拓墾史例如邱禮千家族與匠

寮庄的拓墾劉中立家族與東勢水圳的興築5 事實上乾隆 30 年(1765)以

來移居東勢角的軍工匠人(客家族群)與岸裡社群發生諸多衝突過往研究都將

其視為是軍工匠人的私採山林引發生番不滿出草傷害人命軍工匠人藉此勒

索熟番控訴其護衛採料不力6 若以山產交易的觀點來看令人深思原本生番

熟番兩者間是否存有既定交易模式在現有的《岸裡文書》裡可以發現不少岸

裡社與屋鏊社生番交易的紀錄

揀司汪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照得本司面奉 憲諭所有

沿山一帶邊界務須嚴飭各通土加謹撥番巡防隘口helliphellip仍著總通事敦仔

立將屋鏊等社歸化生番兌換食物係何日期多少名數至何處承接

各確情逐一分晰稟報本司以憑察轉該差通土等毋得玩延干咎速速須

單併帶岸社社丁回話差曾揚卅二年正月初九日給7

此段紀錄說明乾隆 32 年(1767)岸裡社群與歸化屋鏊生番社長期以來都有食

物交易的習慣另也有關於軍工匠因山產交易引發糾紛衝突的稟文

正堂成為懇恩示禁等事據軍工匠首曾文琬鄭成鳳具稟前事詞稱切

琬等承充軍匠首督率小匠勒謹辦公咸知凜遵法紀惟查阿里史helliphellip等

處各山場現有不法奸民冒稱軍工在于各處山坑山墘私越掘番栽種什

仔搭蓋草屋侵入內山抽藤吊鹿燒取澗灰拾取薯茛盜砍番竹

私換番貨干抱功令不一而足至策應軍工樟木最為暨要民間拾柴燒炭

殘山離木盡足任採有餘近來奸頑庄民突戶不遵約束輒敢冒入辦料

肆行砍燒車運殘害樟木混擾軍工琬等觀此種(種)不法若不預稟趕

逐誠恐將來生番出沒貽害非輕helliphellip卅三年七月十一日給發岸裡社曉

諭 8

軍工匠首的稟明表面上是說明漢人越界抽藤吊鹿影響匠人要開採樟木實際上

也顯示軍工匠人的利益受到危害所以必須告官處理從其他相關文書可以得知

進入東勢地區的軍工匠人後來因派番護衛問題與岸裡社群產生激烈衝突

這兩則史料顯示沿山邊區社會群體互動的複雜性一面是生熟番的山產交

易另一是軍工匠人(在東勢地區可能多是客家族群)與越界私採的漢人群體相

互競逐筆者懷疑在軍工匠人進入之前東勢地區的「生熟漢」三族群已建

立起山產交換體系當擔任軍工匠人介入(雖說是違法)顯然是破壞原本邊區

的交易型態故引發客家熟番的族群衝突所以本計畫研究意義(目的)

5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頁 117-169 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頁 27-35 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檔名〈cca110001-od-al00952_056_01-utxt〉 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檔名〈cca110001-od-al00953_024_01-utxt〉

4

其一試圖釐清在東勢角一帶生番熟番的交易型態代表軍工匠人的客家族群

又採何種形式介入生熟番間番產交易三者間是否只存在劇烈漢番衝突

仰或是彼此間仍存有合作關係

其二既有研究提供東勢地區完整土地拓墾開發歷史的面貌這類研究證明

在客番衝突中客家族群最終取得優勢順利開發東勢地區但是令人疑問的是

這群初期仰賴山工之利的客家族群為何放棄原本山產交易型態的營生模式轉向

土地經營進而探究軍工匠制度促使乾隆年間的東勢地區族群從事山產交易

此一制度是否影響聚落發展的型態當制度瓦解後是否也連帶影響客家族群營

生模式的轉變

簡言之本計畫試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以「山產交易」為核心討論十八

世紀中葉以來該區域客家生番熟番三者間族群互動關係重新構築對東勢區

域開發史的再理解藉此形塑客家族群在沿山邊區非仰賴「土地經營」的面貌

並考察軍工匠制度與客家族群聚落營生模式之關係

5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本計畫關注東勢地區的客家族群的互動關係與其山產貿易網絡形成及其變

遷故此相關文獻回顧將集中在「東勢地區」區域史與「山產交易」史的討論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區域研究長期以來一直是臺灣史學界研究的重心研究初期多以土地關係探

討平原地帶開發歷程9 爾後跟隨漢人移墾腳步研究視角逐漸投向清廷所設置

番界邊區即現今臺灣西部沿山丘陵一帶1990 年施添福以漢人推進山區的開

墾模式提出「三層人文地理空間」概念10 此概念成為後進研究者對於沿山

邊區重要的研究取徑2005 年施氏受日本明清史學界「地域社會論」之影響

結合自身研究提出「空間型地域社會論」11 並在沿山地區獲得實際應用12 然而此研究範式僅是以「漢人」為中心未能呈顯山區複雜的族群互動關係

事實上在攸關東勢地區的先行研究多與施添福的研究取徑雷同仍以「漢

人拓墾史」脈絡展開論述1994 年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開墾―以東勢角為

例〉《大茅埔開發史》二文皆利用古文書建構大茅埔莊的開墾史13 梅慶國

〈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則以安全防衛的角度說

明東勢地區建立村莊的防衛機制14 2000 年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

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討論東勢聚落空間與信仰之關係15 2008 年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一文則採用柯志

明對番界的觀點利用諸多家族文書岸裡古文書重新討論地方開發歷史該

文也注意到漢莊與生番之間的交易狀況卻未能深入拓展16 其後仍有諸多

9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

404(1990)頁 1-68 10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與區域發展 一個歷史地理學研究〉《臺灣風物》404

(1990)頁 1-68 11 李季樺〈空間與社會臺日「地域社會論」的比較〉《「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

頁 1-22 12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

文獻》563(2005)頁 182-242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

例〉《臺灣文獻》554( 2004)頁 144-201 13 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臺灣經驗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4)頁 225-26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 14 梅慶國〈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994) 15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所博論2000) 1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

6

碩士論文分別從地方菁英民間信仰的角度討論東勢地方社會形成與變遷17

2010 年池永歆〈東視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

述〉以歷史地理學的視角利用《岸裡大社文書》闡述東勢地區的開發與設屯後

的演變18 2012 年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

(1782-1825)〉在既有開發史的基礎上進而討論番屯制度下地方群眾如何重新

建構土地秩序以獲得支配利益該文突破過往漢人拓墾史的脈絡將東勢角的

土地問題置於國家制度與地方社會互動中審視19

目前關於東勢地區漢人拓墾研究已有完整且細緻的討論但這些論述集中在

土地關係的分析未能以族群互動山產交易的視角勾勒出早期客家族群如何

利用軍工匠制度進入此區域並與當地的生熟番族群產生關係以及從事何種開

發活動所以本計畫企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討論開墾初期客家族群與其他族

群的互動關係並揭示客家族群非土地拓墾的生存模式

(二)「山產交易」 研究

清代「山產交易」相關研究成果與史料就目前所見是十分稀少1999 年 吳奇娜〈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闡述北部山區硫磺政策的

轉變20 林欣宜以樟腦貿易為切入點討論南庄地區族群互動關係也將過往

集中在漢人邊區移墾的討論轉向山區經濟利益的攫取21

2003 年康培德說明臺灣北部的馬賽人如何利用族群優勢在北海岸地區展

開仲介貿易活動22 2005 年陳宗仁以原住民圖像中的槍枝為主軸敘述原住民

如何透過交易獲得槍枝的過程23 2010年林淑美以苗栗南庄地區黃斗乃的例子

說明漢人如何透過番割職務在山區從事鐵器火藥等違禁品交易24 這些研

究說明山產交易對於高山原住民的必要性也提醒研究者必須注意漢人透過何種

17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

論2010)姜銘雄〈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

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2010) 18 池永歆《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嘉義紅豆出版社

2010) 19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

碩論2008) 20 吳奇娜〈17~19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1999) 21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

論1999) 22 康培德〈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2003)頁 1-32 23 陳宗仁〈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大歷史學報》36

(2005)頁 53-106 24 林淑美〈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東洋史研究》68

4(2010)頁 632-660

7

管道用什麼身分進入山區從事交易活動清廷採取番界政策限制漢人越界從

事山產買賣在此政策下「軍工匠」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管道

東勢地區的開發正與軍工匠有密切的關係1993 年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

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6)〉說明岸裡大社因護番軍功匠人的內山開墾

受到剝削25 1995 年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整理

軍工匠伐木地點並討論軍工匠與山區伐木關係提出清代非拓墾性伐林並非影

響當代山區水土保持不易之主因26 施添福也注意到軍工匠人的山區開發與岸

裡社群的衝突27 2013 年李其霖則關注戰船修築與軍工匠制度的關係另也展

開對於軍工匠人信仰型態的論述28目前關於軍工匠制度的研究多重視其制度或

是剝削番社的弊病並未注意到軍工匠人從事山產交易的樣態

如上所述不少研究已注意到高山原住民的山產交易問題也呈現出漢

人因非法越界進入山區交易的圖像但仍缺乏其如何利用「合法」手段經營

番產交易及其生熟漢三者間在邊區進行山產交易網絡的相關研究本

研究討論多元族群在沿山物資交易的關係不僅具有補白的重要性也能釐

清國家制度如何在複雜邊區產生作用形塑地方社會

25 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理社的衰微(1766-178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

論1993) 2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

123-158 27 施添福〈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

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 301-332 28 李其霖《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3)

8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一)通事社丁制度

從荷蘭時代以來臺灣沿山邊區社會早已存在漢番之間密切的交易活動不

過這類山產交易活動在康熙 61 年(1722)清廷在沿山邊區設立生番界碑確立後

發生急劇變化在番界政策規範下邊區漢人的交易活動馬上面臨「違法交易」的

問題關於番社貿易規範清廷在統治初期援引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番社貿易的「贌

社」制度此制度與番社賦稅的徵收有密切關係施行的原則是社商將日用所需

之物赴番社易鹿作脯以代輸社餉29 但社商僅是向官方登記在案的催餉納

課人真正在番社內外進行貿易者多是委任通事或夥長30 翻閱清初方志所見

「贌社」番社清單即可發現除了平地番社外仍有部份番社是位於山區例如

阿里山八社這透露通事與番社的交易活動並非僅限於平原地帶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料想沿山地方的人群解決邊區貿易違法問題辦法就是

促使生活領域在山區的生番社群歸化清廷由通事代番輸餉以合法原本在山區

的交易活動這也就是為何雍正朝會出現大量的生番歸化潮的原因當然我們

也必須注意實際在邊區仍存在許多非法走私活動甚至通事也加入走私違禁品的

行列雍正 7 年(1729)巡臺御史赫碩色夏之芳在討論番界問題時已透漏這類

走私貿易的嚴重性許多內地奸民習番語娶番婦將鹽火藥鐵販賣入山

致使生番武器日益精良危害沿山邊區的地方治安因此必須更定嚴例畫定生

番界址不許番民出入販賣物件特別是鹽火藥鐵必須嚴格禁止且將生番

通事革除如擅入生番界內並販賣違禁物品則嚴處31 這件被雍正皇帝視為第

一妙策的提案並沒有被嚴格執行

整個康熙雍正時期通事的弊病從未斷絕賦稅考量是官方無法革除通

事的主因甚至在雍正年間因番社貿易需求延伸出社丁一職形成所謂「通

事社丁」制度即番社通事轄下有數名社丁協助貿易相關事務通事社

丁制的施行並沒有緩解山區的貿易問題特別是山區違禁品的走私交易

在雍乾之交不少通事與商人勾結在邊界上開設爐店製造鹿鎗番箭私

賣於番社以此牟利32

乾隆 10 年(1745)巡臺御史高山對於番界貿易與通事問題提出定期

29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102 30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37 3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頁 468-47

2 32 張嗣昌《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頁 22

9

定處交易的構想每年一次在十月秋收之後由地方官知照土司33 由熟番

之地選一集場酌定月日通知番民通事各攜貨物至集場公平議價由

委員弁會同土司攜帶社目兵役等人到場監督防止弊端34 此規劃後來

進入各部同意下令給閩浙總督馬爾泰遵照部行隨即閩浙總督馬爾泰福

建巡撫周學健針對番界事宜上奏給乾隆皇帝表達反對此政策執行的原因

例如指出熟番番社眾多彼此不相統屬實難設立土司生番深居內山一見

官兵隨即逃竄豈有親至集場貿易的道理同時奏摺也援引臺灣道莊年等人

對於番界貿易的觀察指出「近山一種生番名曰歸化生番與熟番之社目

通事互相交易此種歸化生番亦未嘗與熟番聯絡往來若內山化生番

即社目通事見而卻走不敢與之交易」在馬爾泰的反對下高山的計

畫最終並沒有被付諸執行35 臺灣道莊年對於番界交易的說明也隱晦透露

通事社丁制一直在沿山邊區社會運行官方也只允許化番或熟番通事與化番

進行山產交易清廷因沿山邊區「番害」不斷對生番的評價不脫是「雖具

人形實同猛獸」因而將其屏除在沿山「合法」貿易圈外生番只能透過

番割進行走私貿易

通事社丁制度在乾隆 23 年(1758)發生變化該年閩浙總督楊應琚提

出通事改革案他認為各社熟番皆設有通事通事一人轄下社丁數名以傳

譯語言徵納餉項而這類人員多是外來游民充任經常藉勢力佔墾荒埔或

驅使番丁如同奴隸若要革除此弊因熟番多通曉漢語應改由社番自舉番

通事承充而各社大小通事社丁一律裁撤不過遠處社番若有不通漢

語者則造冊保留漢通事36 另在林爽文事件之後赴京瞻覲的番社名單中

同屬化番阿里山社屋鏊社傀儡山社都同時保留通事社丁制37 由此可見

原施行於歸順番社的通事社丁制在乾隆中葉可能因番界貿易考量只存續

在山區化番或沿山熟番番社之中林淑美利用 19 世紀的材料已清楚指出清

廷允許界外的歸化生番通過社丁進行合法貿易並由社丁代納番餉而未歸

化生番則只能以走私型態與番割交易38

雍正 12 年(1734)擔任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土官敦仔招來遠住在岸裡

社三百里外的番親沙里社生番歸化大小男婦共有一百九十九口39 推測後

33 高山另一改革的提案就是仿照西南土司制度在臺灣設立土司統治熟番部落 3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頁 4

05-415 3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3冊》頁 32-38 3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40冊》頁 413-425 3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70冊》頁 210-214 38 林淑美〈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2004)頁 83-96 3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頁 25

6-257

10

來張達京在樸子籬社寮角設置的社寮(今石岡區社寮區)應該就是為解決

與沙里社等歸化生番貿易問題40 爾後在乾隆 31 年(1766)總通事潘敦招

來屋鏊社生番歸化兩者的山產交易也在此社寮進行關於社寮交易的運作

方式官方規定須將歸化生番多少名出山交易日期兌換食物甚至在何

處承接登記稟報41 可惜岸裡社文書並無留存交易的詳細資料但水沙連

社留下貿易記錄或可類推《臺海使槎錄》提及水沙連因處大湖之外通

事只能在各社總路的隘口築室以居每年 7 月至隔年 5 月進入貿易期時

築寮(可能是社寮)在加老望埔派遣社丁以煙布糖鹽等物與番交

易並售其鹿肉皮筋以完餉42

樸子籬社寮不僅是岸裡社群安撫生番之場所也是供應山產需求重要的

據點屋鏊生番倚靠著岸裡社群對外交換所需的物資岸裡社群也利用屋鏊

社提供所需的山產資源岸社對於鹿製品的需求甚大有時也需將替官方購

賣鹿製品例如乾隆 27 年(1762)猫霧捒巡檢以 10 員代價要求通事潘敦代

買嫩鹿胎皮三十張大鹿皮七件43

隨著漢人對於界外平埔的開發鹿隻的資源逐漸減少導致鹿皮胎皮

的價格騰貴乾隆 28 年(1763)擔任鳳山縣教諭朱仕玠對於臺灣鹿皮交易有

深刻的描述

鹿茸不及川產而價數倍鹿筋鹿脯價亦昂就胎鹿取其皮謂

之胎皮長不盈尺其毛似有似無梅花斑點隱隱文采可觀往時皮

一張價不過銀二三錢近因採取過多計皮一張價至番銀二十

大圓且無市者 44

龐大的市場需求不僅讓人越過番界進入內山獵捕更多貿販者越入山後與生

番交易45 這現象意味著岸裡社群常需仰賴與生番交易獲得鹿隻46 同時

也暗示掌握山區貿易的岸裡社群藉由與屋鏊社交易鹿皮等獵產應是有利可

圖屋鏊社所提供交易物包含鹿製品熊膽瀨皮豹皮等獵產與苧麻等採

40 乾隆 44 年樸子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稟文指出樸子籬社寮在昔漢通事張達京滋傳原有生番來換

鹿皮鹿葺觔等項屢年照辦無異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究漢奸以除地方

弊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89_01-utxt 4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2_056_01-utxt 4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123 4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著通事敦仔購買鹿皮〉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19

_01-utxt 4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77 45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42 46 乾隆 30年通事潘敦就常因購買不到優質的鹿皮而退還價銀給猫霧捒巡檢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為繳還原價乞恩驗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48_02-utxt

11

集物47 以乾隆 31 年(1766)《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岸裡社代替

官方賞賜給屋鏊社的物品清單來看大可推敲社寮所提供之物應包含鹽糖

酒煙布匹火石子等生活必需品48

然而我們從《岸裡大社文書》中可以發現不少貿販漢人都具有客家

族群的身分這些在乾隆中葉活動在番界邊區的客家人與岸社熟番相似

也越出番界從事抽藤燒炭吊鹿等經濟活動同時也扮演與界外屋鏊社

番人交易「鐵器火藥槍枝」等違禁品的供應者由於這些粵籍漢人並未

能合法取得清政府允許交易的權力往往在官方文書中便稱這群走私貿易的

漢人為「番割」幾個例子說明走私交易的型態例如乾隆 32 年(1767)屋鏊社白番不敖下山至九房屋與漢人張阿馨交易貨物張阿馨向其催討之前

交易所欠的大刀鐵器奪取其貨品將生番毆傷49 居住在橋頭庄的楊大

極仰仗能通番語常與生番交易鐵器等禁物甚至購買生番幼女莊葡以

利其在山區交易活動的進行50 為了穩固與生番的往來邊區的客家人藉由

通婚生番女子建立與界外生番的貿易網絡例如乾隆 32 年(1767)在屋

鏊社歸化的隔年九房屋張阿文隨即在漢人李成章作媒下牽娶屋鏊社的番

婦為妻51 這也隱約地透露在東勢角一帶移墾初期這些來自廣東的漢人所

構築的地方社會可能不是以「穩定土地」開發的型態常是具有「人群流

動緊張族群關係」等邊區社會的特質外在環境的影響也連帶使得這群

客家族群對於身分認同可能較為薄弱從官方資料中顯示這類與牽娶生番女

子的漢人時常是跨越文化政治的邊界他們放棄政治認同象徵的髮辮

也會紋上屬於生番標籤的「黥面」52 對於這群游移番界的漢人而言作為

清帝國的「子民」或具有優越文化的「漢人」既不真實也不重要

除透過走私管道的交易型態外其實不少客家人也會轉與熟番共同合作

擔任社丁的職務實際主導社寮交易活動而是擔任社丁職務的漢人岸裡

社首任漢通事粵籍張達京即是建立社寮重要的推手雖無資料顯示但我

們也不難推測其轄下這批從事山產交易身分的社丁應有不少是與他有同鄉

或同籍貫屬性的漢人社丁的工作除協助化番交易外另需調派熟番護衛在

界外採料的軍工匠其利益來源主要是向熟番番社承包鄰近山場以此獲利

4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奪苧淚變不迅叩究難免貽害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7_016_01-utxt 4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編號 cca110001-od-al009

80 _061_01-utxt 4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60_02-utxt 5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究逐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45_01-u

txt 5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詳究逐免貽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

_057_01-utxt 52 林淑美〈清代臺湾における「番割」と「通事」の交錯〉《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552(2011)頁 297-310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4

其一試圖釐清在東勢角一帶生番熟番的交易型態代表軍工匠人的客家族群

又採何種形式介入生熟番間番產交易三者間是否只存在劇烈漢番衝突

仰或是彼此間仍存有合作關係

其二既有研究提供東勢地區完整土地拓墾開發歷史的面貌這類研究證明

在客番衝突中客家族群最終取得優勢順利開發東勢地區但是令人疑問的是

這群初期仰賴山工之利的客家族群為何放棄原本山產交易型態的營生模式轉向

土地經營進而探究軍工匠制度促使乾隆年間的東勢地區族群從事山產交易

此一制度是否影響聚落發展的型態當制度瓦解後是否也連帶影響客家族群營

生模式的轉變

簡言之本計畫試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以「山產交易」為核心討論十八

世紀中葉以來該區域客家生番熟番三者間族群互動關係重新構築對東勢區

域開發史的再理解藉此形塑客家族群在沿山邊區非仰賴「土地經營」的面貌

並考察軍工匠制度與客家族群聚落營生模式之關係

5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本計畫關注東勢地區的客家族群的互動關係與其山產貿易網絡形成及其變

遷故此相關文獻回顧將集中在「東勢地區」區域史與「山產交易」史的討論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區域研究長期以來一直是臺灣史學界研究的重心研究初期多以土地關係探

討平原地帶開發歷程9 爾後跟隨漢人移墾腳步研究視角逐漸投向清廷所設置

番界邊區即現今臺灣西部沿山丘陵一帶1990 年施添福以漢人推進山區的開

墾模式提出「三層人文地理空間」概念10 此概念成為後進研究者對於沿山

邊區重要的研究取徑2005 年施氏受日本明清史學界「地域社會論」之影響

結合自身研究提出「空間型地域社會論」11 並在沿山地區獲得實際應用12 然而此研究範式僅是以「漢人」為中心未能呈顯山區複雜的族群互動關係

事實上在攸關東勢地區的先行研究多與施添福的研究取徑雷同仍以「漢

人拓墾史」脈絡展開論述1994 年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開墾―以東勢角為

例〉《大茅埔開發史》二文皆利用古文書建構大茅埔莊的開墾史13 梅慶國

〈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則以安全防衛的角度說

明東勢地區建立村莊的防衛機制14 2000 年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

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討論東勢聚落空間與信仰之關係15 2008 年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一文則採用柯志

明對番界的觀點利用諸多家族文書岸裡古文書重新討論地方開發歷史該

文也注意到漢莊與生番之間的交易狀況卻未能深入拓展16 其後仍有諸多

9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

404(1990)頁 1-68 10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與區域發展 一個歷史地理學研究〉《臺灣風物》404

(1990)頁 1-68 11 李季樺〈空間與社會臺日「地域社會論」的比較〉《「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

頁 1-22 12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

文獻》563(2005)頁 182-242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

例〉《臺灣文獻》554( 2004)頁 144-201 13 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臺灣經驗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4)頁 225-26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 14 梅慶國〈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994) 15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所博論2000) 1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

6

碩士論文分別從地方菁英民間信仰的角度討論東勢地方社會形成與變遷17

2010 年池永歆〈東視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

述〉以歷史地理學的視角利用《岸裡大社文書》闡述東勢地區的開發與設屯後

的演變18 2012 年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

(1782-1825)〉在既有開發史的基礎上進而討論番屯制度下地方群眾如何重新

建構土地秩序以獲得支配利益該文突破過往漢人拓墾史的脈絡將東勢角的

土地問題置於國家制度與地方社會互動中審視19

目前關於東勢地區漢人拓墾研究已有完整且細緻的討論但這些論述集中在

土地關係的分析未能以族群互動山產交易的視角勾勒出早期客家族群如何

利用軍工匠制度進入此區域並與當地的生熟番族群產生關係以及從事何種開

發活動所以本計畫企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討論開墾初期客家族群與其他族

群的互動關係並揭示客家族群非土地拓墾的生存模式

(二)「山產交易」 研究

清代「山產交易」相關研究成果與史料就目前所見是十分稀少1999 年 吳奇娜〈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闡述北部山區硫磺政策的

轉變20 林欣宜以樟腦貿易為切入點討論南庄地區族群互動關係也將過往

集中在漢人邊區移墾的討論轉向山區經濟利益的攫取21

2003 年康培德說明臺灣北部的馬賽人如何利用族群優勢在北海岸地區展

開仲介貿易活動22 2005 年陳宗仁以原住民圖像中的槍枝為主軸敘述原住民

如何透過交易獲得槍枝的過程23 2010年林淑美以苗栗南庄地區黃斗乃的例子

說明漢人如何透過番割職務在山區從事鐵器火藥等違禁品交易24 這些研

究說明山產交易對於高山原住民的必要性也提醒研究者必須注意漢人透過何種

17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

論2010)姜銘雄〈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

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2010) 18 池永歆《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嘉義紅豆出版社

2010) 19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

碩論2008) 20 吳奇娜〈17~19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1999) 21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

論1999) 22 康培德〈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2003)頁 1-32 23 陳宗仁〈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大歷史學報》36

(2005)頁 53-106 24 林淑美〈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東洋史研究》68

4(2010)頁 632-660

7

管道用什麼身分進入山區從事交易活動清廷採取番界政策限制漢人越界從

事山產買賣在此政策下「軍工匠」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管道

東勢地區的開發正與軍工匠有密切的關係1993 年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

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6)〉說明岸裡大社因護番軍功匠人的內山開墾

受到剝削25 1995 年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整理

軍工匠伐木地點並討論軍工匠與山區伐木關係提出清代非拓墾性伐林並非影

響當代山區水土保持不易之主因26 施添福也注意到軍工匠人的山區開發與岸

裡社群的衝突27 2013 年李其霖則關注戰船修築與軍工匠制度的關係另也展

開對於軍工匠人信仰型態的論述28目前關於軍工匠制度的研究多重視其制度或

是剝削番社的弊病並未注意到軍工匠人從事山產交易的樣態

如上所述不少研究已注意到高山原住民的山產交易問題也呈現出漢

人因非法越界進入山區交易的圖像但仍缺乏其如何利用「合法」手段經營

番產交易及其生熟漢三者間在邊區進行山產交易網絡的相關研究本

研究討論多元族群在沿山物資交易的關係不僅具有補白的重要性也能釐

清國家制度如何在複雜邊區產生作用形塑地方社會

25 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理社的衰微(1766-178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

論1993) 2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

123-158 27 施添福〈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

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 301-332 28 李其霖《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3)

8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一)通事社丁制度

從荷蘭時代以來臺灣沿山邊區社會早已存在漢番之間密切的交易活動不

過這類山產交易活動在康熙 61 年(1722)清廷在沿山邊區設立生番界碑確立後

發生急劇變化在番界政策規範下邊區漢人的交易活動馬上面臨「違法交易」的

問題關於番社貿易規範清廷在統治初期援引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番社貿易的「贌

社」制度此制度與番社賦稅的徵收有密切關係施行的原則是社商將日用所需

之物赴番社易鹿作脯以代輸社餉29 但社商僅是向官方登記在案的催餉納

課人真正在番社內外進行貿易者多是委任通事或夥長30 翻閱清初方志所見

「贌社」番社清單即可發現除了平地番社外仍有部份番社是位於山區例如

阿里山八社這透露通事與番社的交易活動並非僅限於平原地帶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料想沿山地方的人群解決邊區貿易違法問題辦法就是

促使生活領域在山區的生番社群歸化清廷由通事代番輸餉以合法原本在山區

的交易活動這也就是為何雍正朝會出現大量的生番歸化潮的原因當然我們

也必須注意實際在邊區仍存在許多非法走私活動甚至通事也加入走私違禁品的

行列雍正 7 年(1729)巡臺御史赫碩色夏之芳在討論番界問題時已透漏這類

走私貿易的嚴重性許多內地奸民習番語娶番婦將鹽火藥鐵販賣入山

致使生番武器日益精良危害沿山邊區的地方治安因此必須更定嚴例畫定生

番界址不許番民出入販賣物件特別是鹽火藥鐵必須嚴格禁止且將生番

通事革除如擅入生番界內並販賣違禁物品則嚴處31 這件被雍正皇帝視為第

一妙策的提案並沒有被嚴格執行

整個康熙雍正時期通事的弊病從未斷絕賦稅考量是官方無法革除通

事的主因甚至在雍正年間因番社貿易需求延伸出社丁一職形成所謂「通

事社丁」制度即番社通事轄下有數名社丁協助貿易相關事務通事社

丁制的施行並沒有緩解山區的貿易問題特別是山區違禁品的走私交易

在雍乾之交不少通事與商人勾結在邊界上開設爐店製造鹿鎗番箭私

賣於番社以此牟利32

乾隆 10 年(1745)巡臺御史高山對於番界貿易與通事問題提出定期

29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102 30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37 3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頁 468-47

2 32 張嗣昌《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頁 22

9

定處交易的構想每年一次在十月秋收之後由地方官知照土司33 由熟番

之地選一集場酌定月日通知番民通事各攜貨物至集場公平議價由

委員弁會同土司攜帶社目兵役等人到場監督防止弊端34 此規劃後來

進入各部同意下令給閩浙總督馬爾泰遵照部行隨即閩浙總督馬爾泰福

建巡撫周學健針對番界事宜上奏給乾隆皇帝表達反對此政策執行的原因

例如指出熟番番社眾多彼此不相統屬實難設立土司生番深居內山一見

官兵隨即逃竄豈有親至集場貿易的道理同時奏摺也援引臺灣道莊年等人

對於番界貿易的觀察指出「近山一種生番名曰歸化生番與熟番之社目

通事互相交易此種歸化生番亦未嘗與熟番聯絡往來若內山化生番

即社目通事見而卻走不敢與之交易」在馬爾泰的反對下高山的計

畫最終並沒有被付諸執行35 臺灣道莊年對於番界交易的說明也隱晦透露

通事社丁制一直在沿山邊區社會運行官方也只允許化番或熟番通事與化番

進行山產交易清廷因沿山邊區「番害」不斷對生番的評價不脫是「雖具

人形實同猛獸」因而將其屏除在沿山「合法」貿易圈外生番只能透過

番割進行走私貿易

通事社丁制度在乾隆 23 年(1758)發生變化該年閩浙總督楊應琚提

出通事改革案他認為各社熟番皆設有通事通事一人轄下社丁數名以傳

譯語言徵納餉項而這類人員多是外來游民充任經常藉勢力佔墾荒埔或

驅使番丁如同奴隸若要革除此弊因熟番多通曉漢語應改由社番自舉番

通事承充而各社大小通事社丁一律裁撤不過遠處社番若有不通漢

語者則造冊保留漢通事36 另在林爽文事件之後赴京瞻覲的番社名單中

同屬化番阿里山社屋鏊社傀儡山社都同時保留通事社丁制37 由此可見

原施行於歸順番社的通事社丁制在乾隆中葉可能因番界貿易考量只存續

在山區化番或沿山熟番番社之中林淑美利用 19 世紀的材料已清楚指出清

廷允許界外的歸化生番通過社丁進行合法貿易並由社丁代納番餉而未歸

化生番則只能以走私型態與番割交易38

雍正 12 年(1734)擔任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土官敦仔招來遠住在岸裡

社三百里外的番親沙里社生番歸化大小男婦共有一百九十九口39 推測後

33 高山另一改革的提案就是仿照西南土司制度在臺灣設立土司統治熟番部落 3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頁 4

05-415 3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3冊》頁 32-38 3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40冊》頁 413-425 3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70冊》頁 210-214 38 林淑美〈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2004)頁 83-96 3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頁 25

6-257

10

來張達京在樸子籬社寮角設置的社寮(今石岡區社寮區)應該就是為解決

與沙里社等歸化生番貿易問題40 爾後在乾隆 31 年(1766)總通事潘敦招

來屋鏊社生番歸化兩者的山產交易也在此社寮進行關於社寮交易的運作

方式官方規定須將歸化生番多少名出山交易日期兌換食物甚至在何

處承接登記稟報41 可惜岸裡社文書並無留存交易的詳細資料但水沙連

社留下貿易記錄或可類推《臺海使槎錄》提及水沙連因處大湖之外通

事只能在各社總路的隘口築室以居每年 7 月至隔年 5 月進入貿易期時

築寮(可能是社寮)在加老望埔派遣社丁以煙布糖鹽等物與番交

易並售其鹿肉皮筋以完餉42

樸子籬社寮不僅是岸裡社群安撫生番之場所也是供應山產需求重要的

據點屋鏊生番倚靠著岸裡社群對外交換所需的物資岸裡社群也利用屋鏊

社提供所需的山產資源岸社對於鹿製品的需求甚大有時也需將替官方購

賣鹿製品例如乾隆 27 年(1762)猫霧捒巡檢以 10 員代價要求通事潘敦代

買嫩鹿胎皮三十張大鹿皮七件43

隨著漢人對於界外平埔的開發鹿隻的資源逐漸減少導致鹿皮胎皮

的價格騰貴乾隆 28 年(1763)擔任鳳山縣教諭朱仕玠對於臺灣鹿皮交易有

深刻的描述

鹿茸不及川產而價數倍鹿筋鹿脯價亦昂就胎鹿取其皮謂

之胎皮長不盈尺其毛似有似無梅花斑點隱隱文采可觀往時皮

一張價不過銀二三錢近因採取過多計皮一張價至番銀二十

大圓且無市者 44

龐大的市場需求不僅讓人越過番界進入內山獵捕更多貿販者越入山後與生

番交易45 這現象意味著岸裡社群常需仰賴與生番交易獲得鹿隻46 同時

也暗示掌握山區貿易的岸裡社群藉由與屋鏊社交易鹿皮等獵產應是有利可

圖屋鏊社所提供交易物包含鹿製品熊膽瀨皮豹皮等獵產與苧麻等採

40 乾隆 44 年樸子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稟文指出樸子籬社寮在昔漢通事張達京滋傳原有生番來換

鹿皮鹿葺觔等項屢年照辦無異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究漢奸以除地方

弊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89_01-utxt 4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2_056_01-utxt 4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123 4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著通事敦仔購買鹿皮〉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19

_01-utxt 4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77 45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42 46 乾隆 30年通事潘敦就常因購買不到優質的鹿皮而退還價銀給猫霧捒巡檢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為繳還原價乞恩驗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48_02-utxt

11

集物47 以乾隆 31 年(1766)《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岸裡社代替

官方賞賜給屋鏊社的物品清單來看大可推敲社寮所提供之物應包含鹽糖

酒煙布匹火石子等生活必需品48

然而我們從《岸裡大社文書》中可以發現不少貿販漢人都具有客家

族群的身分這些在乾隆中葉活動在番界邊區的客家人與岸社熟番相似

也越出番界從事抽藤燒炭吊鹿等經濟活動同時也扮演與界外屋鏊社

番人交易「鐵器火藥槍枝」等違禁品的供應者由於這些粵籍漢人並未

能合法取得清政府允許交易的權力往往在官方文書中便稱這群走私貿易的

漢人為「番割」幾個例子說明走私交易的型態例如乾隆 32 年(1767)屋鏊社白番不敖下山至九房屋與漢人張阿馨交易貨物張阿馨向其催討之前

交易所欠的大刀鐵器奪取其貨品將生番毆傷49 居住在橋頭庄的楊大

極仰仗能通番語常與生番交易鐵器等禁物甚至購買生番幼女莊葡以

利其在山區交易活動的進行50 為了穩固與生番的往來邊區的客家人藉由

通婚生番女子建立與界外生番的貿易網絡例如乾隆 32 年(1767)在屋

鏊社歸化的隔年九房屋張阿文隨即在漢人李成章作媒下牽娶屋鏊社的番

婦為妻51 這也隱約地透露在東勢角一帶移墾初期這些來自廣東的漢人所

構築的地方社會可能不是以「穩定土地」開發的型態常是具有「人群流

動緊張族群關係」等邊區社會的特質外在環境的影響也連帶使得這群

客家族群對於身分認同可能較為薄弱從官方資料中顯示這類與牽娶生番女

子的漢人時常是跨越文化政治的邊界他們放棄政治認同象徵的髮辮

也會紋上屬於生番標籤的「黥面」52 對於這群游移番界的漢人而言作為

清帝國的「子民」或具有優越文化的「漢人」既不真實也不重要

除透過走私管道的交易型態外其實不少客家人也會轉與熟番共同合作

擔任社丁的職務實際主導社寮交易活動而是擔任社丁職務的漢人岸裡

社首任漢通事粵籍張達京即是建立社寮重要的推手雖無資料顯示但我

們也不難推測其轄下這批從事山產交易身分的社丁應有不少是與他有同鄉

或同籍貫屬性的漢人社丁的工作除協助化番交易外另需調派熟番護衛在

界外採料的軍工匠其利益來源主要是向熟番番社承包鄰近山場以此獲利

4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奪苧淚變不迅叩究難免貽害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7_016_01-utxt 4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編號 cca110001-od-al009

80 _061_01-utxt 4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60_02-utxt 5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究逐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45_01-u

txt 5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詳究逐免貽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

_057_01-utxt 52 林淑美〈清代臺湾における「番割」と「通事」の交錯〉《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552(2011)頁 297-310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5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本計畫關注東勢地區的客家族群的互動關係與其山產貿易網絡形成及其變

遷故此相關文獻回顧將集中在「東勢地區」區域史與「山產交易」史的討論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區域研究長期以來一直是臺灣史學界研究的重心研究初期多以土地關係探

討平原地帶開發歷程9 爾後跟隨漢人移墾腳步研究視角逐漸投向清廷所設置

番界邊區即現今臺灣西部沿山丘陵一帶1990 年施添福以漢人推進山區的開

墾模式提出「三層人文地理空間」概念10 此概念成為後進研究者對於沿山

邊區重要的研究取徑2005 年施氏受日本明清史學界「地域社會論」之影響

結合自身研究提出「空間型地域社會論」11 並在沿山地區獲得實際應用12 然而此研究範式僅是以「漢人」為中心未能呈顯山區複雜的族群互動關係

事實上在攸關東勢地區的先行研究多與施添福的研究取徑雷同仍以「漢

人拓墾史」脈絡展開論述1994 年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開墾―以東勢角為

例〉《大茅埔開發史》二文皆利用古文書建構大茅埔莊的開墾史13 梅慶國

〈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則以安全防衛的角度說

明東勢地區建立村莊的防衛機制14 2000 年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

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討論東勢聚落空間與信仰之關係15 2008 年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一文則採用柯志

明對番界的觀點利用諸多家族文書岸裡古文書重新討論地方開發歷史該

文也注意到漢莊與生番之間的交易狀況卻未能深入拓展16 其後仍有諸多

9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

404(1990)頁 1-68 10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與區域發展 一個歷史地理學研究〉《臺灣風物》404

(1990)頁 1-68 11 李季樺〈空間與社會臺日「地域社會論」的比較〉《「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

頁 1-22 12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

文獻》563(2005)頁 182-242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

例〉《臺灣文獻》554( 2004)頁 144-201 13 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臺灣經驗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4)頁 225-26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1999) 14 梅慶國〈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994) 15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所博論2000) 1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2008)

6

碩士論文分別從地方菁英民間信仰的角度討論東勢地方社會形成與變遷17

2010 年池永歆〈東視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

述〉以歷史地理學的視角利用《岸裡大社文書》闡述東勢地區的開發與設屯後

的演變18 2012 年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

(1782-1825)〉在既有開發史的基礎上進而討論番屯制度下地方群眾如何重新

建構土地秩序以獲得支配利益該文突破過往漢人拓墾史的脈絡將東勢角的

土地問題置於國家制度與地方社會互動中審視19

目前關於東勢地區漢人拓墾研究已有完整且細緻的討論但這些論述集中在

土地關係的分析未能以族群互動山產交易的視角勾勒出早期客家族群如何

利用軍工匠制度進入此區域並與當地的生熟番族群產生關係以及從事何種開

發活動所以本計畫企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討論開墾初期客家族群與其他族

群的互動關係並揭示客家族群非土地拓墾的生存模式

(二)「山產交易」 研究

清代「山產交易」相關研究成果與史料就目前所見是十分稀少1999 年 吳奇娜〈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闡述北部山區硫磺政策的

轉變20 林欣宜以樟腦貿易為切入點討論南庄地區族群互動關係也將過往

集中在漢人邊區移墾的討論轉向山區經濟利益的攫取21

2003 年康培德說明臺灣北部的馬賽人如何利用族群優勢在北海岸地區展

開仲介貿易活動22 2005 年陳宗仁以原住民圖像中的槍枝為主軸敘述原住民

如何透過交易獲得槍枝的過程23 2010年林淑美以苗栗南庄地區黃斗乃的例子

說明漢人如何透過番割職務在山區從事鐵器火藥等違禁品交易24 這些研

究說明山產交易對於高山原住民的必要性也提醒研究者必須注意漢人透過何種

17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

論2010)姜銘雄〈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

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2010) 18 池永歆《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嘉義紅豆出版社

2010) 19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

碩論2008) 20 吳奇娜〈17~19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1999) 21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

論1999) 22 康培德〈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2003)頁 1-32 23 陳宗仁〈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大歷史學報》36

(2005)頁 53-106 24 林淑美〈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東洋史研究》68

4(2010)頁 632-660

7

管道用什麼身分進入山區從事交易活動清廷採取番界政策限制漢人越界從

事山產買賣在此政策下「軍工匠」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管道

東勢地區的開發正與軍工匠有密切的關係1993 年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

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6)〉說明岸裡大社因護番軍功匠人的內山開墾

受到剝削25 1995 年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整理

軍工匠伐木地點並討論軍工匠與山區伐木關係提出清代非拓墾性伐林並非影

響當代山區水土保持不易之主因26 施添福也注意到軍工匠人的山區開發與岸

裡社群的衝突27 2013 年李其霖則關注戰船修築與軍工匠制度的關係另也展

開對於軍工匠人信仰型態的論述28目前關於軍工匠制度的研究多重視其制度或

是剝削番社的弊病並未注意到軍工匠人從事山產交易的樣態

如上所述不少研究已注意到高山原住民的山產交易問題也呈現出漢

人因非法越界進入山區交易的圖像但仍缺乏其如何利用「合法」手段經營

番產交易及其生熟漢三者間在邊區進行山產交易網絡的相關研究本

研究討論多元族群在沿山物資交易的關係不僅具有補白的重要性也能釐

清國家制度如何在複雜邊區產生作用形塑地方社會

25 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理社的衰微(1766-178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

論1993) 2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

123-158 27 施添福〈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

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 301-332 28 李其霖《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3)

8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一)通事社丁制度

從荷蘭時代以來臺灣沿山邊區社會早已存在漢番之間密切的交易活動不

過這類山產交易活動在康熙 61 年(1722)清廷在沿山邊區設立生番界碑確立後

發生急劇變化在番界政策規範下邊區漢人的交易活動馬上面臨「違法交易」的

問題關於番社貿易規範清廷在統治初期援引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番社貿易的「贌

社」制度此制度與番社賦稅的徵收有密切關係施行的原則是社商將日用所需

之物赴番社易鹿作脯以代輸社餉29 但社商僅是向官方登記在案的催餉納

課人真正在番社內外進行貿易者多是委任通事或夥長30 翻閱清初方志所見

「贌社」番社清單即可發現除了平地番社外仍有部份番社是位於山區例如

阿里山八社這透露通事與番社的交易活動並非僅限於平原地帶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料想沿山地方的人群解決邊區貿易違法問題辦法就是

促使生活領域在山區的生番社群歸化清廷由通事代番輸餉以合法原本在山區

的交易活動這也就是為何雍正朝會出現大量的生番歸化潮的原因當然我們

也必須注意實際在邊區仍存在許多非法走私活動甚至通事也加入走私違禁品的

行列雍正 7 年(1729)巡臺御史赫碩色夏之芳在討論番界問題時已透漏這類

走私貿易的嚴重性許多內地奸民習番語娶番婦將鹽火藥鐵販賣入山

致使生番武器日益精良危害沿山邊區的地方治安因此必須更定嚴例畫定生

番界址不許番民出入販賣物件特別是鹽火藥鐵必須嚴格禁止且將生番

通事革除如擅入生番界內並販賣違禁物品則嚴處31 這件被雍正皇帝視為第

一妙策的提案並沒有被嚴格執行

整個康熙雍正時期通事的弊病從未斷絕賦稅考量是官方無法革除通

事的主因甚至在雍正年間因番社貿易需求延伸出社丁一職形成所謂「通

事社丁」制度即番社通事轄下有數名社丁協助貿易相關事務通事社

丁制的施行並沒有緩解山區的貿易問題特別是山區違禁品的走私交易

在雍乾之交不少通事與商人勾結在邊界上開設爐店製造鹿鎗番箭私

賣於番社以此牟利32

乾隆 10 年(1745)巡臺御史高山對於番界貿易與通事問題提出定期

29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102 30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37 3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頁 468-47

2 32 張嗣昌《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頁 22

9

定處交易的構想每年一次在十月秋收之後由地方官知照土司33 由熟番

之地選一集場酌定月日通知番民通事各攜貨物至集場公平議價由

委員弁會同土司攜帶社目兵役等人到場監督防止弊端34 此規劃後來

進入各部同意下令給閩浙總督馬爾泰遵照部行隨即閩浙總督馬爾泰福

建巡撫周學健針對番界事宜上奏給乾隆皇帝表達反對此政策執行的原因

例如指出熟番番社眾多彼此不相統屬實難設立土司生番深居內山一見

官兵隨即逃竄豈有親至集場貿易的道理同時奏摺也援引臺灣道莊年等人

對於番界貿易的觀察指出「近山一種生番名曰歸化生番與熟番之社目

通事互相交易此種歸化生番亦未嘗與熟番聯絡往來若內山化生番

即社目通事見而卻走不敢與之交易」在馬爾泰的反對下高山的計

畫最終並沒有被付諸執行35 臺灣道莊年對於番界交易的說明也隱晦透露

通事社丁制一直在沿山邊區社會運行官方也只允許化番或熟番通事與化番

進行山產交易清廷因沿山邊區「番害」不斷對生番的評價不脫是「雖具

人形實同猛獸」因而將其屏除在沿山「合法」貿易圈外生番只能透過

番割進行走私貿易

通事社丁制度在乾隆 23 年(1758)發生變化該年閩浙總督楊應琚提

出通事改革案他認為各社熟番皆設有通事通事一人轄下社丁數名以傳

譯語言徵納餉項而這類人員多是外來游民充任經常藉勢力佔墾荒埔或

驅使番丁如同奴隸若要革除此弊因熟番多通曉漢語應改由社番自舉番

通事承充而各社大小通事社丁一律裁撤不過遠處社番若有不通漢

語者則造冊保留漢通事36 另在林爽文事件之後赴京瞻覲的番社名單中

同屬化番阿里山社屋鏊社傀儡山社都同時保留通事社丁制37 由此可見

原施行於歸順番社的通事社丁制在乾隆中葉可能因番界貿易考量只存續

在山區化番或沿山熟番番社之中林淑美利用 19 世紀的材料已清楚指出清

廷允許界外的歸化生番通過社丁進行合法貿易並由社丁代納番餉而未歸

化生番則只能以走私型態與番割交易38

雍正 12 年(1734)擔任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土官敦仔招來遠住在岸裡

社三百里外的番親沙里社生番歸化大小男婦共有一百九十九口39 推測後

33 高山另一改革的提案就是仿照西南土司制度在臺灣設立土司統治熟番部落 3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頁 4

05-415 3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3冊》頁 32-38 3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40冊》頁 413-425 3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70冊》頁 210-214 38 林淑美〈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2004)頁 83-96 3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頁 25

6-257

10

來張達京在樸子籬社寮角設置的社寮(今石岡區社寮區)應該就是為解決

與沙里社等歸化生番貿易問題40 爾後在乾隆 31 年(1766)總通事潘敦招

來屋鏊社生番歸化兩者的山產交易也在此社寮進行關於社寮交易的運作

方式官方規定須將歸化生番多少名出山交易日期兌換食物甚至在何

處承接登記稟報41 可惜岸裡社文書並無留存交易的詳細資料但水沙連

社留下貿易記錄或可類推《臺海使槎錄》提及水沙連因處大湖之外通

事只能在各社總路的隘口築室以居每年 7 月至隔年 5 月進入貿易期時

築寮(可能是社寮)在加老望埔派遣社丁以煙布糖鹽等物與番交

易並售其鹿肉皮筋以完餉42

樸子籬社寮不僅是岸裡社群安撫生番之場所也是供應山產需求重要的

據點屋鏊生番倚靠著岸裡社群對外交換所需的物資岸裡社群也利用屋鏊

社提供所需的山產資源岸社對於鹿製品的需求甚大有時也需將替官方購

賣鹿製品例如乾隆 27 年(1762)猫霧捒巡檢以 10 員代價要求通事潘敦代

買嫩鹿胎皮三十張大鹿皮七件43

隨著漢人對於界外平埔的開發鹿隻的資源逐漸減少導致鹿皮胎皮

的價格騰貴乾隆 28 年(1763)擔任鳳山縣教諭朱仕玠對於臺灣鹿皮交易有

深刻的描述

鹿茸不及川產而價數倍鹿筋鹿脯價亦昂就胎鹿取其皮謂

之胎皮長不盈尺其毛似有似無梅花斑點隱隱文采可觀往時皮

一張價不過銀二三錢近因採取過多計皮一張價至番銀二十

大圓且無市者 44

龐大的市場需求不僅讓人越過番界進入內山獵捕更多貿販者越入山後與生

番交易45 這現象意味著岸裡社群常需仰賴與生番交易獲得鹿隻46 同時

也暗示掌握山區貿易的岸裡社群藉由與屋鏊社交易鹿皮等獵產應是有利可

圖屋鏊社所提供交易物包含鹿製品熊膽瀨皮豹皮等獵產與苧麻等採

40 乾隆 44 年樸子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稟文指出樸子籬社寮在昔漢通事張達京滋傳原有生番來換

鹿皮鹿葺觔等項屢年照辦無異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究漢奸以除地方

弊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89_01-utxt 4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2_056_01-utxt 4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123 4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著通事敦仔購買鹿皮〉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19

_01-utxt 4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77 45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42 46 乾隆 30年通事潘敦就常因購買不到優質的鹿皮而退還價銀給猫霧捒巡檢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為繳還原價乞恩驗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48_02-utxt

11

集物47 以乾隆 31 年(1766)《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岸裡社代替

官方賞賜給屋鏊社的物品清單來看大可推敲社寮所提供之物應包含鹽糖

酒煙布匹火石子等生活必需品48

然而我們從《岸裡大社文書》中可以發現不少貿販漢人都具有客家

族群的身分這些在乾隆中葉活動在番界邊區的客家人與岸社熟番相似

也越出番界從事抽藤燒炭吊鹿等經濟活動同時也扮演與界外屋鏊社

番人交易「鐵器火藥槍枝」等違禁品的供應者由於這些粵籍漢人並未

能合法取得清政府允許交易的權力往往在官方文書中便稱這群走私貿易的

漢人為「番割」幾個例子說明走私交易的型態例如乾隆 32 年(1767)屋鏊社白番不敖下山至九房屋與漢人張阿馨交易貨物張阿馨向其催討之前

交易所欠的大刀鐵器奪取其貨品將生番毆傷49 居住在橋頭庄的楊大

極仰仗能通番語常與生番交易鐵器等禁物甚至購買生番幼女莊葡以

利其在山區交易活動的進行50 為了穩固與生番的往來邊區的客家人藉由

通婚生番女子建立與界外生番的貿易網絡例如乾隆 32 年(1767)在屋

鏊社歸化的隔年九房屋張阿文隨即在漢人李成章作媒下牽娶屋鏊社的番

婦為妻51 這也隱約地透露在東勢角一帶移墾初期這些來自廣東的漢人所

構築的地方社會可能不是以「穩定土地」開發的型態常是具有「人群流

動緊張族群關係」等邊區社會的特質外在環境的影響也連帶使得這群

客家族群對於身分認同可能較為薄弱從官方資料中顯示這類與牽娶生番女

子的漢人時常是跨越文化政治的邊界他們放棄政治認同象徵的髮辮

也會紋上屬於生番標籤的「黥面」52 對於這群游移番界的漢人而言作為

清帝國的「子民」或具有優越文化的「漢人」既不真實也不重要

除透過走私管道的交易型態外其實不少客家人也會轉與熟番共同合作

擔任社丁的職務實際主導社寮交易活動而是擔任社丁職務的漢人岸裡

社首任漢通事粵籍張達京即是建立社寮重要的推手雖無資料顯示但我

們也不難推測其轄下這批從事山產交易身分的社丁應有不少是與他有同鄉

或同籍貫屬性的漢人社丁的工作除協助化番交易外另需調派熟番護衛在

界外採料的軍工匠其利益來源主要是向熟番番社承包鄰近山場以此獲利

4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奪苧淚變不迅叩究難免貽害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7_016_01-utxt 4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編號 cca110001-od-al009

80 _061_01-utxt 4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60_02-utxt 5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究逐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45_01-u

txt 5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詳究逐免貽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

_057_01-utxt 52 林淑美〈清代臺湾における「番割」と「通事」の交錯〉《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552(2011)頁 297-310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6

碩士論文分別從地方菁英民間信仰的角度討論東勢地方社會形成與變遷17

2010 年池永歆〈東視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

述〉以歷史地理學的視角利用《岸裡大社文書》闡述東勢地區的開發與設屯後

的演變18 2012 年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

(1782-1825)〉在既有開發史的基礎上進而討論番屯制度下地方群眾如何重新

建構土地秩序以獲得支配利益該文突破過往漢人拓墾史的脈絡將東勢角的

土地問題置於國家制度與地方社會互動中審視19

目前關於東勢地區漢人拓墾研究已有完整且細緻的討論但這些論述集中在

土地關係的分析未能以族群互動山產交易的視角勾勒出早期客家族群如何

利用軍工匠制度進入此區域並與當地的生熟番族群產生關係以及從事何種開

發活動所以本計畫企圖以東勢地區為個案討論開墾初期客家族群與其他族

群的互動關係並揭示客家族群非土地拓墾的生存模式

(二)「山產交易」 研究

清代「山產交易」相關研究成果與史料就目前所見是十分稀少1999 年 吳奇娜〈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闡述北部山區硫磺政策的

轉變20 林欣宜以樟腦貿易為切入點討論南庄地區族群互動關係也將過往

集中在漢人邊區移墾的討論轉向山區經濟利益的攫取21

2003 年康培德說明臺灣北部的馬賽人如何利用族群優勢在北海岸地區展

開仲介貿易活動22 2005 年陳宗仁以原住民圖像中的槍枝為主軸敘述原住民

如何透過交易獲得槍枝的過程23 2010年林淑美以苗栗南庄地區黃斗乃的例子

說明漢人如何透過番割職務在山區從事鐵器火藥等違禁品交易24 這些研

究說明山產交易對於高山原住民的必要性也提醒研究者必須注意漢人透過何種

17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

論2010)姜銘雄〈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

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2010) 18 池永歆《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嘉義紅豆出版社

2010) 19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

碩論2008) 20 吳奇娜〈17~19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1999) 21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

論1999) 22 康培德〈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2003)頁 1-32 23 陳宗仁〈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大歷史學報》36

(2005)頁 53-106 24 林淑美〈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東洋史研究》68

4(2010)頁 632-660

7

管道用什麼身分進入山區從事交易活動清廷採取番界政策限制漢人越界從

事山產買賣在此政策下「軍工匠」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管道

東勢地區的開發正與軍工匠有密切的關係1993 年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

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6)〉說明岸裡大社因護番軍功匠人的內山開墾

受到剝削25 1995 年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整理

軍工匠伐木地點並討論軍工匠與山區伐木關係提出清代非拓墾性伐林並非影

響當代山區水土保持不易之主因26 施添福也注意到軍工匠人的山區開發與岸

裡社群的衝突27 2013 年李其霖則關注戰船修築與軍工匠制度的關係另也展

開對於軍工匠人信仰型態的論述28目前關於軍工匠制度的研究多重視其制度或

是剝削番社的弊病並未注意到軍工匠人從事山產交易的樣態

如上所述不少研究已注意到高山原住民的山產交易問題也呈現出漢

人因非法越界進入山區交易的圖像但仍缺乏其如何利用「合法」手段經營

番產交易及其生熟漢三者間在邊區進行山產交易網絡的相關研究本

研究討論多元族群在沿山物資交易的關係不僅具有補白的重要性也能釐

清國家制度如何在複雜邊區產生作用形塑地方社會

25 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理社的衰微(1766-178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

論1993) 2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

123-158 27 施添福〈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

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 301-332 28 李其霖《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3)

8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一)通事社丁制度

從荷蘭時代以來臺灣沿山邊區社會早已存在漢番之間密切的交易活動不

過這類山產交易活動在康熙 61 年(1722)清廷在沿山邊區設立生番界碑確立後

發生急劇變化在番界政策規範下邊區漢人的交易活動馬上面臨「違法交易」的

問題關於番社貿易規範清廷在統治初期援引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番社貿易的「贌

社」制度此制度與番社賦稅的徵收有密切關係施行的原則是社商將日用所需

之物赴番社易鹿作脯以代輸社餉29 但社商僅是向官方登記在案的催餉納

課人真正在番社內外進行貿易者多是委任通事或夥長30 翻閱清初方志所見

「贌社」番社清單即可發現除了平地番社外仍有部份番社是位於山區例如

阿里山八社這透露通事與番社的交易活動並非僅限於平原地帶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料想沿山地方的人群解決邊區貿易違法問題辦法就是

促使生活領域在山區的生番社群歸化清廷由通事代番輸餉以合法原本在山區

的交易活動這也就是為何雍正朝會出現大量的生番歸化潮的原因當然我們

也必須注意實際在邊區仍存在許多非法走私活動甚至通事也加入走私違禁品的

行列雍正 7 年(1729)巡臺御史赫碩色夏之芳在討論番界問題時已透漏這類

走私貿易的嚴重性許多內地奸民習番語娶番婦將鹽火藥鐵販賣入山

致使生番武器日益精良危害沿山邊區的地方治安因此必須更定嚴例畫定生

番界址不許番民出入販賣物件特別是鹽火藥鐵必須嚴格禁止且將生番

通事革除如擅入生番界內並販賣違禁物品則嚴處31 這件被雍正皇帝視為第

一妙策的提案並沒有被嚴格執行

整個康熙雍正時期通事的弊病從未斷絕賦稅考量是官方無法革除通

事的主因甚至在雍正年間因番社貿易需求延伸出社丁一職形成所謂「通

事社丁」制度即番社通事轄下有數名社丁協助貿易相關事務通事社

丁制的施行並沒有緩解山區的貿易問題特別是山區違禁品的走私交易

在雍乾之交不少通事與商人勾結在邊界上開設爐店製造鹿鎗番箭私

賣於番社以此牟利32

乾隆 10 年(1745)巡臺御史高山對於番界貿易與通事問題提出定期

29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102 30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37 3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頁 468-47

2 32 張嗣昌《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頁 22

9

定處交易的構想每年一次在十月秋收之後由地方官知照土司33 由熟番

之地選一集場酌定月日通知番民通事各攜貨物至集場公平議價由

委員弁會同土司攜帶社目兵役等人到場監督防止弊端34 此規劃後來

進入各部同意下令給閩浙總督馬爾泰遵照部行隨即閩浙總督馬爾泰福

建巡撫周學健針對番界事宜上奏給乾隆皇帝表達反對此政策執行的原因

例如指出熟番番社眾多彼此不相統屬實難設立土司生番深居內山一見

官兵隨即逃竄豈有親至集場貿易的道理同時奏摺也援引臺灣道莊年等人

對於番界貿易的觀察指出「近山一種生番名曰歸化生番與熟番之社目

通事互相交易此種歸化生番亦未嘗與熟番聯絡往來若內山化生番

即社目通事見而卻走不敢與之交易」在馬爾泰的反對下高山的計

畫最終並沒有被付諸執行35 臺灣道莊年對於番界交易的說明也隱晦透露

通事社丁制一直在沿山邊區社會運行官方也只允許化番或熟番通事與化番

進行山產交易清廷因沿山邊區「番害」不斷對生番的評價不脫是「雖具

人形實同猛獸」因而將其屏除在沿山「合法」貿易圈外生番只能透過

番割進行走私貿易

通事社丁制度在乾隆 23 年(1758)發生變化該年閩浙總督楊應琚提

出通事改革案他認為各社熟番皆設有通事通事一人轄下社丁數名以傳

譯語言徵納餉項而這類人員多是外來游民充任經常藉勢力佔墾荒埔或

驅使番丁如同奴隸若要革除此弊因熟番多通曉漢語應改由社番自舉番

通事承充而各社大小通事社丁一律裁撤不過遠處社番若有不通漢

語者則造冊保留漢通事36 另在林爽文事件之後赴京瞻覲的番社名單中

同屬化番阿里山社屋鏊社傀儡山社都同時保留通事社丁制37 由此可見

原施行於歸順番社的通事社丁制在乾隆中葉可能因番界貿易考量只存續

在山區化番或沿山熟番番社之中林淑美利用 19 世紀的材料已清楚指出清

廷允許界外的歸化生番通過社丁進行合法貿易並由社丁代納番餉而未歸

化生番則只能以走私型態與番割交易38

雍正 12 年(1734)擔任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土官敦仔招來遠住在岸裡

社三百里外的番親沙里社生番歸化大小男婦共有一百九十九口39 推測後

33 高山另一改革的提案就是仿照西南土司制度在臺灣設立土司統治熟番部落 3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頁 4

05-415 3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3冊》頁 32-38 3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40冊》頁 413-425 3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70冊》頁 210-214 38 林淑美〈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2004)頁 83-96 3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頁 25

6-257

10

來張達京在樸子籬社寮角設置的社寮(今石岡區社寮區)應該就是為解決

與沙里社等歸化生番貿易問題40 爾後在乾隆 31 年(1766)總通事潘敦招

來屋鏊社生番歸化兩者的山產交易也在此社寮進行關於社寮交易的運作

方式官方規定須將歸化生番多少名出山交易日期兌換食物甚至在何

處承接登記稟報41 可惜岸裡社文書並無留存交易的詳細資料但水沙連

社留下貿易記錄或可類推《臺海使槎錄》提及水沙連因處大湖之外通

事只能在各社總路的隘口築室以居每年 7 月至隔年 5 月進入貿易期時

築寮(可能是社寮)在加老望埔派遣社丁以煙布糖鹽等物與番交

易並售其鹿肉皮筋以完餉42

樸子籬社寮不僅是岸裡社群安撫生番之場所也是供應山產需求重要的

據點屋鏊生番倚靠著岸裡社群對外交換所需的物資岸裡社群也利用屋鏊

社提供所需的山產資源岸社對於鹿製品的需求甚大有時也需將替官方購

賣鹿製品例如乾隆 27 年(1762)猫霧捒巡檢以 10 員代價要求通事潘敦代

買嫩鹿胎皮三十張大鹿皮七件43

隨著漢人對於界外平埔的開發鹿隻的資源逐漸減少導致鹿皮胎皮

的價格騰貴乾隆 28 年(1763)擔任鳳山縣教諭朱仕玠對於臺灣鹿皮交易有

深刻的描述

鹿茸不及川產而價數倍鹿筋鹿脯價亦昂就胎鹿取其皮謂

之胎皮長不盈尺其毛似有似無梅花斑點隱隱文采可觀往時皮

一張價不過銀二三錢近因採取過多計皮一張價至番銀二十

大圓且無市者 44

龐大的市場需求不僅讓人越過番界進入內山獵捕更多貿販者越入山後與生

番交易45 這現象意味著岸裡社群常需仰賴與生番交易獲得鹿隻46 同時

也暗示掌握山區貿易的岸裡社群藉由與屋鏊社交易鹿皮等獵產應是有利可

圖屋鏊社所提供交易物包含鹿製品熊膽瀨皮豹皮等獵產與苧麻等採

40 乾隆 44 年樸子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稟文指出樸子籬社寮在昔漢通事張達京滋傳原有生番來換

鹿皮鹿葺觔等項屢年照辦無異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究漢奸以除地方

弊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89_01-utxt 4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2_056_01-utxt 4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123 4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著通事敦仔購買鹿皮〉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19

_01-utxt 4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77 45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42 46 乾隆 30年通事潘敦就常因購買不到優質的鹿皮而退還價銀給猫霧捒巡檢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為繳還原價乞恩驗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48_02-utxt

11

集物47 以乾隆 31 年(1766)《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岸裡社代替

官方賞賜給屋鏊社的物品清單來看大可推敲社寮所提供之物應包含鹽糖

酒煙布匹火石子等生活必需品48

然而我們從《岸裡大社文書》中可以發現不少貿販漢人都具有客家

族群的身分這些在乾隆中葉活動在番界邊區的客家人與岸社熟番相似

也越出番界從事抽藤燒炭吊鹿等經濟活動同時也扮演與界外屋鏊社

番人交易「鐵器火藥槍枝」等違禁品的供應者由於這些粵籍漢人並未

能合法取得清政府允許交易的權力往往在官方文書中便稱這群走私貿易的

漢人為「番割」幾個例子說明走私交易的型態例如乾隆 32 年(1767)屋鏊社白番不敖下山至九房屋與漢人張阿馨交易貨物張阿馨向其催討之前

交易所欠的大刀鐵器奪取其貨品將生番毆傷49 居住在橋頭庄的楊大

極仰仗能通番語常與生番交易鐵器等禁物甚至購買生番幼女莊葡以

利其在山區交易活動的進行50 為了穩固與生番的往來邊區的客家人藉由

通婚生番女子建立與界外生番的貿易網絡例如乾隆 32 年(1767)在屋

鏊社歸化的隔年九房屋張阿文隨即在漢人李成章作媒下牽娶屋鏊社的番

婦為妻51 這也隱約地透露在東勢角一帶移墾初期這些來自廣東的漢人所

構築的地方社會可能不是以「穩定土地」開發的型態常是具有「人群流

動緊張族群關係」等邊區社會的特質外在環境的影響也連帶使得這群

客家族群對於身分認同可能較為薄弱從官方資料中顯示這類與牽娶生番女

子的漢人時常是跨越文化政治的邊界他們放棄政治認同象徵的髮辮

也會紋上屬於生番標籤的「黥面」52 對於這群游移番界的漢人而言作為

清帝國的「子民」或具有優越文化的「漢人」既不真實也不重要

除透過走私管道的交易型態外其實不少客家人也會轉與熟番共同合作

擔任社丁的職務實際主導社寮交易活動而是擔任社丁職務的漢人岸裡

社首任漢通事粵籍張達京即是建立社寮重要的推手雖無資料顯示但我

們也不難推測其轄下這批從事山產交易身分的社丁應有不少是與他有同鄉

或同籍貫屬性的漢人社丁的工作除協助化番交易外另需調派熟番護衛在

界外採料的軍工匠其利益來源主要是向熟番番社承包鄰近山場以此獲利

4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奪苧淚變不迅叩究難免貽害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7_016_01-utxt 4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編號 cca110001-od-al009

80 _061_01-utxt 4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60_02-utxt 5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究逐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45_01-u

txt 5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詳究逐免貽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

_057_01-utxt 52 林淑美〈清代臺湾における「番割」と「通事」の交錯〉《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552(2011)頁 297-310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7

管道用什麼身分進入山區從事交易活動清廷採取番界政策限制漢人越界從

事山產買賣在此政策下「軍工匠」制度成為漢人唯一能合法進入山區的管道

東勢地區的開發正與軍工匠有密切的關係1993 年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

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6)〉說明岸裡大社因護番軍功匠人的內山開墾

受到剝削25 1995 年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整理

軍工匠伐木地點並討論軍工匠與山區伐木關係提出清代非拓墾性伐林並非影

響當代山區水土保持不易之主因26 施添福也注意到軍工匠人的山區開發與岸

裡社群的衝突27 2013 年李其霖則關注戰船修築與軍工匠制度的關係另也展

開對於軍工匠人信仰型態的論述28目前關於軍工匠制度的研究多重視其制度或

是剝削番社的弊病並未注意到軍工匠人從事山產交易的樣態

如上所述不少研究已注意到高山原住民的山產交易問題也呈現出漢

人因非法越界進入山區交易的圖像但仍缺乏其如何利用「合法」手段經營

番產交易及其生熟漢三者間在邊區進行山產交易網絡的相關研究本

研究討論多元族群在沿山物資交易的關係不僅具有補白的重要性也能釐

清國家制度如何在複雜邊區產生作用形塑地方社會

25 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理社的衰微(1766-178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

論1993) 2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

123-158 27 施添福〈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

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 301-332 28 李其霖《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3)

8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一)通事社丁制度

從荷蘭時代以來臺灣沿山邊區社會早已存在漢番之間密切的交易活動不

過這類山產交易活動在康熙 61 年(1722)清廷在沿山邊區設立生番界碑確立後

發生急劇變化在番界政策規範下邊區漢人的交易活動馬上面臨「違法交易」的

問題關於番社貿易規範清廷在統治初期援引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番社貿易的「贌

社」制度此制度與番社賦稅的徵收有密切關係施行的原則是社商將日用所需

之物赴番社易鹿作脯以代輸社餉29 但社商僅是向官方登記在案的催餉納

課人真正在番社內外進行貿易者多是委任通事或夥長30 翻閱清初方志所見

「贌社」番社清單即可發現除了平地番社外仍有部份番社是位於山區例如

阿里山八社這透露通事與番社的交易活動並非僅限於平原地帶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料想沿山地方的人群解決邊區貿易違法問題辦法就是

促使生活領域在山區的生番社群歸化清廷由通事代番輸餉以合法原本在山區

的交易活動這也就是為何雍正朝會出現大量的生番歸化潮的原因當然我們

也必須注意實際在邊區仍存在許多非法走私活動甚至通事也加入走私違禁品的

行列雍正 7 年(1729)巡臺御史赫碩色夏之芳在討論番界問題時已透漏這類

走私貿易的嚴重性許多內地奸民習番語娶番婦將鹽火藥鐵販賣入山

致使生番武器日益精良危害沿山邊區的地方治安因此必須更定嚴例畫定生

番界址不許番民出入販賣物件特別是鹽火藥鐵必須嚴格禁止且將生番

通事革除如擅入生番界內並販賣違禁物品則嚴處31 這件被雍正皇帝視為第

一妙策的提案並沒有被嚴格執行

整個康熙雍正時期通事的弊病從未斷絕賦稅考量是官方無法革除通

事的主因甚至在雍正年間因番社貿易需求延伸出社丁一職形成所謂「通

事社丁」制度即番社通事轄下有數名社丁協助貿易相關事務通事社

丁制的施行並沒有緩解山區的貿易問題特別是山區違禁品的走私交易

在雍乾之交不少通事與商人勾結在邊界上開設爐店製造鹿鎗番箭私

賣於番社以此牟利32

乾隆 10 年(1745)巡臺御史高山對於番界貿易與通事問題提出定期

29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102 30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37 3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頁 468-47

2 32 張嗣昌《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頁 22

9

定處交易的構想每年一次在十月秋收之後由地方官知照土司33 由熟番

之地選一集場酌定月日通知番民通事各攜貨物至集場公平議價由

委員弁會同土司攜帶社目兵役等人到場監督防止弊端34 此規劃後來

進入各部同意下令給閩浙總督馬爾泰遵照部行隨即閩浙總督馬爾泰福

建巡撫周學健針對番界事宜上奏給乾隆皇帝表達反對此政策執行的原因

例如指出熟番番社眾多彼此不相統屬實難設立土司生番深居內山一見

官兵隨即逃竄豈有親至集場貿易的道理同時奏摺也援引臺灣道莊年等人

對於番界貿易的觀察指出「近山一種生番名曰歸化生番與熟番之社目

通事互相交易此種歸化生番亦未嘗與熟番聯絡往來若內山化生番

即社目通事見而卻走不敢與之交易」在馬爾泰的反對下高山的計

畫最終並沒有被付諸執行35 臺灣道莊年對於番界交易的說明也隱晦透露

通事社丁制一直在沿山邊區社會運行官方也只允許化番或熟番通事與化番

進行山產交易清廷因沿山邊區「番害」不斷對生番的評價不脫是「雖具

人形實同猛獸」因而將其屏除在沿山「合法」貿易圈外生番只能透過

番割進行走私貿易

通事社丁制度在乾隆 23 年(1758)發生變化該年閩浙總督楊應琚提

出通事改革案他認為各社熟番皆設有通事通事一人轄下社丁數名以傳

譯語言徵納餉項而這類人員多是外來游民充任經常藉勢力佔墾荒埔或

驅使番丁如同奴隸若要革除此弊因熟番多通曉漢語應改由社番自舉番

通事承充而各社大小通事社丁一律裁撤不過遠處社番若有不通漢

語者則造冊保留漢通事36 另在林爽文事件之後赴京瞻覲的番社名單中

同屬化番阿里山社屋鏊社傀儡山社都同時保留通事社丁制37 由此可見

原施行於歸順番社的通事社丁制在乾隆中葉可能因番界貿易考量只存續

在山區化番或沿山熟番番社之中林淑美利用 19 世紀的材料已清楚指出清

廷允許界外的歸化生番通過社丁進行合法貿易並由社丁代納番餉而未歸

化生番則只能以走私型態與番割交易38

雍正 12 年(1734)擔任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土官敦仔招來遠住在岸裡

社三百里外的番親沙里社生番歸化大小男婦共有一百九十九口39 推測後

33 高山另一改革的提案就是仿照西南土司制度在臺灣設立土司統治熟番部落 3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頁 4

05-415 3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3冊》頁 32-38 3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40冊》頁 413-425 3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70冊》頁 210-214 38 林淑美〈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2004)頁 83-96 3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頁 25

6-257

10

來張達京在樸子籬社寮角設置的社寮(今石岡區社寮區)應該就是為解決

與沙里社等歸化生番貿易問題40 爾後在乾隆 31 年(1766)總通事潘敦招

來屋鏊社生番歸化兩者的山產交易也在此社寮進行關於社寮交易的運作

方式官方規定須將歸化生番多少名出山交易日期兌換食物甚至在何

處承接登記稟報41 可惜岸裡社文書並無留存交易的詳細資料但水沙連

社留下貿易記錄或可類推《臺海使槎錄》提及水沙連因處大湖之外通

事只能在各社總路的隘口築室以居每年 7 月至隔年 5 月進入貿易期時

築寮(可能是社寮)在加老望埔派遣社丁以煙布糖鹽等物與番交

易並售其鹿肉皮筋以完餉42

樸子籬社寮不僅是岸裡社群安撫生番之場所也是供應山產需求重要的

據點屋鏊生番倚靠著岸裡社群對外交換所需的物資岸裡社群也利用屋鏊

社提供所需的山產資源岸社對於鹿製品的需求甚大有時也需將替官方購

賣鹿製品例如乾隆 27 年(1762)猫霧捒巡檢以 10 員代價要求通事潘敦代

買嫩鹿胎皮三十張大鹿皮七件43

隨著漢人對於界外平埔的開發鹿隻的資源逐漸減少導致鹿皮胎皮

的價格騰貴乾隆 28 年(1763)擔任鳳山縣教諭朱仕玠對於臺灣鹿皮交易有

深刻的描述

鹿茸不及川產而價數倍鹿筋鹿脯價亦昂就胎鹿取其皮謂

之胎皮長不盈尺其毛似有似無梅花斑點隱隱文采可觀往時皮

一張價不過銀二三錢近因採取過多計皮一張價至番銀二十

大圓且無市者 44

龐大的市場需求不僅讓人越過番界進入內山獵捕更多貿販者越入山後與生

番交易45 這現象意味著岸裡社群常需仰賴與生番交易獲得鹿隻46 同時

也暗示掌握山區貿易的岸裡社群藉由與屋鏊社交易鹿皮等獵產應是有利可

圖屋鏊社所提供交易物包含鹿製品熊膽瀨皮豹皮等獵產與苧麻等採

40 乾隆 44 年樸子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稟文指出樸子籬社寮在昔漢通事張達京滋傳原有生番來換

鹿皮鹿葺觔等項屢年照辦無異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究漢奸以除地方

弊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89_01-utxt 4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2_056_01-utxt 4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123 4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著通事敦仔購買鹿皮〉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19

_01-utxt 4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77 45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42 46 乾隆 30年通事潘敦就常因購買不到優質的鹿皮而退還價銀給猫霧捒巡檢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為繳還原價乞恩驗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48_02-utxt

11

集物47 以乾隆 31 年(1766)《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岸裡社代替

官方賞賜給屋鏊社的物品清單來看大可推敲社寮所提供之物應包含鹽糖

酒煙布匹火石子等生活必需品48

然而我們從《岸裡大社文書》中可以發現不少貿販漢人都具有客家

族群的身分這些在乾隆中葉活動在番界邊區的客家人與岸社熟番相似

也越出番界從事抽藤燒炭吊鹿等經濟活動同時也扮演與界外屋鏊社

番人交易「鐵器火藥槍枝」等違禁品的供應者由於這些粵籍漢人並未

能合法取得清政府允許交易的權力往往在官方文書中便稱這群走私貿易的

漢人為「番割」幾個例子說明走私交易的型態例如乾隆 32 年(1767)屋鏊社白番不敖下山至九房屋與漢人張阿馨交易貨物張阿馨向其催討之前

交易所欠的大刀鐵器奪取其貨品將生番毆傷49 居住在橋頭庄的楊大

極仰仗能通番語常與生番交易鐵器等禁物甚至購買生番幼女莊葡以

利其在山區交易活動的進行50 為了穩固與生番的往來邊區的客家人藉由

通婚生番女子建立與界外生番的貿易網絡例如乾隆 32 年(1767)在屋

鏊社歸化的隔年九房屋張阿文隨即在漢人李成章作媒下牽娶屋鏊社的番

婦為妻51 這也隱約地透露在東勢角一帶移墾初期這些來自廣東的漢人所

構築的地方社會可能不是以「穩定土地」開發的型態常是具有「人群流

動緊張族群關係」等邊區社會的特質外在環境的影響也連帶使得這群

客家族群對於身分認同可能較為薄弱從官方資料中顯示這類與牽娶生番女

子的漢人時常是跨越文化政治的邊界他們放棄政治認同象徵的髮辮

也會紋上屬於生番標籤的「黥面」52 對於這群游移番界的漢人而言作為

清帝國的「子民」或具有優越文化的「漢人」既不真實也不重要

除透過走私管道的交易型態外其實不少客家人也會轉與熟番共同合作

擔任社丁的職務實際主導社寮交易活動而是擔任社丁職務的漢人岸裡

社首任漢通事粵籍張達京即是建立社寮重要的推手雖無資料顯示但我

們也不難推測其轄下這批從事山產交易身分的社丁應有不少是與他有同鄉

或同籍貫屬性的漢人社丁的工作除協助化番交易外另需調派熟番護衛在

界外採料的軍工匠其利益來源主要是向熟番番社承包鄰近山場以此獲利

4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奪苧淚變不迅叩究難免貽害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7_016_01-utxt 4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編號 cca110001-od-al009

80 _061_01-utxt 4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60_02-utxt 5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究逐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45_01-u

txt 5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詳究逐免貽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

_057_01-utxt 52 林淑美〈清代臺湾における「番割」と「通事」の交錯〉《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552(2011)頁 297-310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8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一)通事社丁制度

從荷蘭時代以來臺灣沿山邊區社會早已存在漢番之間密切的交易活動不

過這類山產交易活動在康熙 61 年(1722)清廷在沿山邊區設立生番界碑確立後

發生急劇變化在番界政策規範下邊區漢人的交易活動馬上面臨「違法交易」的

問題關於番社貿易規範清廷在統治初期援引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番社貿易的「贌

社」制度此制度與番社賦稅的徵收有密切關係施行的原則是社商將日用所需

之物赴番社易鹿作脯以代輸社餉29 但社商僅是向官方登記在案的催餉納

課人真正在番社內外進行貿易者多是委任通事或夥長30 翻閱清初方志所見

「贌社」番社清單即可發現除了平地番社外仍有部份番社是位於山區例如

阿里山八社這透露通事與番社的交易活動並非僅限於平原地帶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料想沿山地方的人群解決邊區貿易違法問題辦法就是

促使生活領域在山區的生番社群歸化清廷由通事代番輸餉以合法原本在山區

的交易活動這也就是為何雍正朝會出現大量的生番歸化潮的原因當然我們

也必須注意實際在邊區仍存在許多非法走私活動甚至通事也加入走私違禁品的

行列雍正 7 年(1729)巡臺御史赫碩色夏之芳在討論番界問題時已透漏這類

走私貿易的嚴重性許多內地奸民習番語娶番婦將鹽火藥鐵販賣入山

致使生番武器日益精良危害沿山邊區的地方治安因此必須更定嚴例畫定生

番界址不許番民出入販賣物件特別是鹽火藥鐵必須嚴格禁止且將生番

通事革除如擅入生番界內並販賣違禁物品則嚴處31 這件被雍正皇帝視為第

一妙策的提案並沒有被嚴格執行

整個康熙雍正時期通事的弊病從未斷絕賦稅考量是官方無法革除通

事的主因甚至在雍正年間因番社貿易需求延伸出社丁一職形成所謂「通

事社丁」制度即番社通事轄下有數名社丁協助貿易相關事務通事社

丁制的施行並沒有緩解山區的貿易問題特別是山區違禁品的走私交易

在雍乾之交不少通事與商人勾結在邊界上開設爐店製造鹿鎗番箭私

賣於番社以此牟利32

乾隆 10 年(1745)巡臺御史高山對於番界貿易與通事問題提出定期

29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102 30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37 3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頁 468-47

2 32 張嗣昌《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頁 22

9

定處交易的構想每年一次在十月秋收之後由地方官知照土司33 由熟番

之地選一集場酌定月日通知番民通事各攜貨物至集場公平議價由

委員弁會同土司攜帶社目兵役等人到場監督防止弊端34 此規劃後來

進入各部同意下令給閩浙總督馬爾泰遵照部行隨即閩浙總督馬爾泰福

建巡撫周學健針對番界事宜上奏給乾隆皇帝表達反對此政策執行的原因

例如指出熟番番社眾多彼此不相統屬實難設立土司生番深居內山一見

官兵隨即逃竄豈有親至集場貿易的道理同時奏摺也援引臺灣道莊年等人

對於番界貿易的觀察指出「近山一種生番名曰歸化生番與熟番之社目

通事互相交易此種歸化生番亦未嘗與熟番聯絡往來若內山化生番

即社目通事見而卻走不敢與之交易」在馬爾泰的反對下高山的計

畫最終並沒有被付諸執行35 臺灣道莊年對於番界交易的說明也隱晦透露

通事社丁制一直在沿山邊區社會運行官方也只允許化番或熟番通事與化番

進行山產交易清廷因沿山邊區「番害」不斷對生番的評價不脫是「雖具

人形實同猛獸」因而將其屏除在沿山「合法」貿易圈外生番只能透過

番割進行走私貿易

通事社丁制度在乾隆 23 年(1758)發生變化該年閩浙總督楊應琚提

出通事改革案他認為各社熟番皆設有通事通事一人轄下社丁數名以傳

譯語言徵納餉項而這類人員多是外來游民充任經常藉勢力佔墾荒埔或

驅使番丁如同奴隸若要革除此弊因熟番多通曉漢語應改由社番自舉番

通事承充而各社大小通事社丁一律裁撤不過遠處社番若有不通漢

語者則造冊保留漢通事36 另在林爽文事件之後赴京瞻覲的番社名單中

同屬化番阿里山社屋鏊社傀儡山社都同時保留通事社丁制37 由此可見

原施行於歸順番社的通事社丁制在乾隆中葉可能因番界貿易考量只存續

在山區化番或沿山熟番番社之中林淑美利用 19 世紀的材料已清楚指出清

廷允許界外的歸化生番通過社丁進行合法貿易並由社丁代納番餉而未歸

化生番則只能以走私型態與番割交易38

雍正 12 年(1734)擔任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土官敦仔招來遠住在岸裡

社三百里外的番親沙里社生番歸化大小男婦共有一百九十九口39 推測後

33 高山另一改革的提案就是仿照西南土司制度在臺灣設立土司統治熟番部落 3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頁 4

05-415 3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3冊》頁 32-38 3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40冊》頁 413-425 3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70冊》頁 210-214 38 林淑美〈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2004)頁 83-96 3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頁 25

6-257

10

來張達京在樸子籬社寮角設置的社寮(今石岡區社寮區)應該就是為解決

與沙里社等歸化生番貿易問題40 爾後在乾隆 31 年(1766)總通事潘敦招

來屋鏊社生番歸化兩者的山產交易也在此社寮進行關於社寮交易的運作

方式官方規定須將歸化生番多少名出山交易日期兌換食物甚至在何

處承接登記稟報41 可惜岸裡社文書並無留存交易的詳細資料但水沙連

社留下貿易記錄或可類推《臺海使槎錄》提及水沙連因處大湖之外通

事只能在各社總路的隘口築室以居每年 7 月至隔年 5 月進入貿易期時

築寮(可能是社寮)在加老望埔派遣社丁以煙布糖鹽等物與番交

易並售其鹿肉皮筋以完餉42

樸子籬社寮不僅是岸裡社群安撫生番之場所也是供應山產需求重要的

據點屋鏊生番倚靠著岸裡社群對外交換所需的物資岸裡社群也利用屋鏊

社提供所需的山產資源岸社對於鹿製品的需求甚大有時也需將替官方購

賣鹿製品例如乾隆 27 年(1762)猫霧捒巡檢以 10 員代價要求通事潘敦代

買嫩鹿胎皮三十張大鹿皮七件43

隨著漢人對於界外平埔的開發鹿隻的資源逐漸減少導致鹿皮胎皮

的價格騰貴乾隆 28 年(1763)擔任鳳山縣教諭朱仕玠對於臺灣鹿皮交易有

深刻的描述

鹿茸不及川產而價數倍鹿筋鹿脯價亦昂就胎鹿取其皮謂

之胎皮長不盈尺其毛似有似無梅花斑點隱隱文采可觀往時皮

一張價不過銀二三錢近因採取過多計皮一張價至番銀二十

大圓且無市者 44

龐大的市場需求不僅讓人越過番界進入內山獵捕更多貿販者越入山後與生

番交易45 這現象意味著岸裡社群常需仰賴與生番交易獲得鹿隻46 同時

也暗示掌握山區貿易的岸裡社群藉由與屋鏊社交易鹿皮等獵產應是有利可

圖屋鏊社所提供交易物包含鹿製品熊膽瀨皮豹皮等獵產與苧麻等採

40 乾隆 44 年樸子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稟文指出樸子籬社寮在昔漢通事張達京滋傳原有生番來換

鹿皮鹿葺觔等項屢年照辦無異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究漢奸以除地方

弊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89_01-utxt 4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2_056_01-utxt 4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123 4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著通事敦仔購買鹿皮〉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19

_01-utxt 4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77 45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42 46 乾隆 30年通事潘敦就常因購買不到優質的鹿皮而退還價銀給猫霧捒巡檢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為繳還原價乞恩驗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48_02-utxt

11

集物47 以乾隆 31 年(1766)《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岸裡社代替

官方賞賜給屋鏊社的物品清單來看大可推敲社寮所提供之物應包含鹽糖

酒煙布匹火石子等生活必需品48

然而我們從《岸裡大社文書》中可以發現不少貿販漢人都具有客家

族群的身分這些在乾隆中葉活動在番界邊區的客家人與岸社熟番相似

也越出番界從事抽藤燒炭吊鹿等經濟活動同時也扮演與界外屋鏊社

番人交易「鐵器火藥槍枝」等違禁品的供應者由於這些粵籍漢人並未

能合法取得清政府允許交易的權力往往在官方文書中便稱這群走私貿易的

漢人為「番割」幾個例子說明走私交易的型態例如乾隆 32 年(1767)屋鏊社白番不敖下山至九房屋與漢人張阿馨交易貨物張阿馨向其催討之前

交易所欠的大刀鐵器奪取其貨品將生番毆傷49 居住在橋頭庄的楊大

極仰仗能通番語常與生番交易鐵器等禁物甚至購買生番幼女莊葡以

利其在山區交易活動的進行50 為了穩固與生番的往來邊區的客家人藉由

通婚生番女子建立與界外生番的貿易網絡例如乾隆 32 年(1767)在屋

鏊社歸化的隔年九房屋張阿文隨即在漢人李成章作媒下牽娶屋鏊社的番

婦為妻51 這也隱約地透露在東勢角一帶移墾初期這些來自廣東的漢人所

構築的地方社會可能不是以「穩定土地」開發的型態常是具有「人群流

動緊張族群關係」等邊區社會的特質外在環境的影響也連帶使得這群

客家族群對於身分認同可能較為薄弱從官方資料中顯示這類與牽娶生番女

子的漢人時常是跨越文化政治的邊界他們放棄政治認同象徵的髮辮

也會紋上屬於生番標籤的「黥面」52 對於這群游移番界的漢人而言作為

清帝國的「子民」或具有優越文化的「漢人」既不真實也不重要

除透過走私管道的交易型態外其實不少客家人也會轉與熟番共同合作

擔任社丁的職務實際主導社寮交易活動而是擔任社丁職務的漢人岸裡

社首任漢通事粵籍張達京即是建立社寮重要的推手雖無資料顯示但我

們也不難推測其轄下這批從事山產交易身分的社丁應有不少是與他有同鄉

或同籍貫屬性的漢人社丁的工作除協助化番交易外另需調派熟番護衛在

界外採料的軍工匠其利益來源主要是向熟番番社承包鄰近山場以此獲利

4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奪苧淚變不迅叩究難免貽害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7_016_01-utxt 4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編號 cca110001-od-al009

80 _061_01-utxt 4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60_02-utxt 5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究逐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45_01-u

txt 5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詳究逐免貽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

_057_01-utxt 52 林淑美〈清代臺湾における「番割」と「通事」の交錯〉《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552(2011)頁 297-310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9

定處交易的構想每年一次在十月秋收之後由地方官知照土司33 由熟番

之地選一集場酌定月日通知番民通事各攜貨物至集場公平議價由

委員弁會同土司攜帶社目兵役等人到場監督防止弊端34 此規劃後來

進入各部同意下令給閩浙總督馬爾泰遵照部行隨即閩浙總督馬爾泰福

建巡撫周學健針對番界事宜上奏給乾隆皇帝表達反對此政策執行的原因

例如指出熟番番社眾多彼此不相統屬實難設立土司生番深居內山一見

官兵隨即逃竄豈有親至集場貿易的道理同時奏摺也援引臺灣道莊年等人

對於番界貿易的觀察指出「近山一種生番名曰歸化生番與熟番之社目

通事互相交易此種歸化生番亦未嘗與熟番聯絡往來若內山化生番

即社目通事見而卻走不敢與之交易」在馬爾泰的反對下高山的計

畫最終並沒有被付諸執行35 臺灣道莊年對於番界交易的說明也隱晦透露

通事社丁制一直在沿山邊區社會運行官方也只允許化番或熟番通事與化番

進行山產交易清廷因沿山邊區「番害」不斷對生番的評價不脫是「雖具

人形實同猛獸」因而將其屏除在沿山「合法」貿易圈外生番只能透過

番割進行走私貿易

通事社丁制度在乾隆 23 年(1758)發生變化該年閩浙總督楊應琚提

出通事改革案他認為各社熟番皆設有通事通事一人轄下社丁數名以傳

譯語言徵納餉項而這類人員多是外來游民充任經常藉勢力佔墾荒埔或

驅使番丁如同奴隸若要革除此弊因熟番多通曉漢語應改由社番自舉番

通事承充而各社大小通事社丁一律裁撤不過遠處社番若有不通漢

語者則造冊保留漢通事36 另在林爽文事件之後赴京瞻覲的番社名單中

同屬化番阿里山社屋鏊社傀儡山社都同時保留通事社丁制37 由此可見

原施行於歸順番社的通事社丁制在乾隆中葉可能因番界貿易考量只存續

在山區化番或沿山熟番番社之中林淑美利用 19 世紀的材料已清楚指出清

廷允許界外的歸化生番通過社丁進行合法貿易並由社丁代納番餉而未歸

化生番則只能以走私型態與番割交易38

雍正 12 年(1734)擔任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土官敦仔招來遠住在岸裡

社三百里外的番親沙里社生番歸化大小男婦共有一百九十九口39 推測後

33 高山另一改革的提案就是仿照西南土司制度在臺灣設立土司統治熟番部落 3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頁 4

05-415 3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3冊》頁 32-38 3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40冊》頁 413-425 3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70冊》頁 210-214 38 林淑美〈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2004)頁 83-96 3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頁 25

6-257

10

來張達京在樸子籬社寮角設置的社寮(今石岡區社寮區)應該就是為解決

與沙里社等歸化生番貿易問題40 爾後在乾隆 31 年(1766)總通事潘敦招

來屋鏊社生番歸化兩者的山產交易也在此社寮進行關於社寮交易的運作

方式官方規定須將歸化生番多少名出山交易日期兌換食物甚至在何

處承接登記稟報41 可惜岸裡社文書並無留存交易的詳細資料但水沙連

社留下貿易記錄或可類推《臺海使槎錄》提及水沙連因處大湖之外通

事只能在各社總路的隘口築室以居每年 7 月至隔年 5 月進入貿易期時

築寮(可能是社寮)在加老望埔派遣社丁以煙布糖鹽等物與番交

易並售其鹿肉皮筋以完餉42

樸子籬社寮不僅是岸裡社群安撫生番之場所也是供應山產需求重要的

據點屋鏊生番倚靠著岸裡社群對外交換所需的物資岸裡社群也利用屋鏊

社提供所需的山產資源岸社對於鹿製品的需求甚大有時也需將替官方購

賣鹿製品例如乾隆 27 年(1762)猫霧捒巡檢以 10 員代價要求通事潘敦代

買嫩鹿胎皮三十張大鹿皮七件43

隨著漢人對於界外平埔的開發鹿隻的資源逐漸減少導致鹿皮胎皮

的價格騰貴乾隆 28 年(1763)擔任鳳山縣教諭朱仕玠對於臺灣鹿皮交易有

深刻的描述

鹿茸不及川產而價數倍鹿筋鹿脯價亦昂就胎鹿取其皮謂

之胎皮長不盈尺其毛似有似無梅花斑點隱隱文采可觀往時皮

一張價不過銀二三錢近因採取過多計皮一張價至番銀二十

大圓且無市者 44

龐大的市場需求不僅讓人越過番界進入內山獵捕更多貿販者越入山後與生

番交易45 這現象意味著岸裡社群常需仰賴與生番交易獲得鹿隻46 同時

也暗示掌握山區貿易的岸裡社群藉由與屋鏊社交易鹿皮等獵產應是有利可

圖屋鏊社所提供交易物包含鹿製品熊膽瀨皮豹皮等獵產與苧麻等採

40 乾隆 44 年樸子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稟文指出樸子籬社寮在昔漢通事張達京滋傳原有生番來換

鹿皮鹿葺觔等項屢年照辦無異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究漢奸以除地方

弊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89_01-utxt 4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2_056_01-utxt 4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123 4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著通事敦仔購買鹿皮〉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19

_01-utxt 4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77 45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42 46 乾隆 30年通事潘敦就常因購買不到優質的鹿皮而退還價銀給猫霧捒巡檢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為繳還原價乞恩驗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48_02-utxt

11

集物47 以乾隆 31 年(1766)《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岸裡社代替

官方賞賜給屋鏊社的物品清單來看大可推敲社寮所提供之物應包含鹽糖

酒煙布匹火石子等生活必需品48

然而我們從《岸裡大社文書》中可以發現不少貿販漢人都具有客家

族群的身分這些在乾隆中葉活動在番界邊區的客家人與岸社熟番相似

也越出番界從事抽藤燒炭吊鹿等經濟活動同時也扮演與界外屋鏊社

番人交易「鐵器火藥槍枝」等違禁品的供應者由於這些粵籍漢人並未

能合法取得清政府允許交易的權力往往在官方文書中便稱這群走私貿易的

漢人為「番割」幾個例子說明走私交易的型態例如乾隆 32 年(1767)屋鏊社白番不敖下山至九房屋與漢人張阿馨交易貨物張阿馨向其催討之前

交易所欠的大刀鐵器奪取其貨品將生番毆傷49 居住在橋頭庄的楊大

極仰仗能通番語常與生番交易鐵器等禁物甚至購買生番幼女莊葡以

利其在山區交易活動的進行50 為了穩固與生番的往來邊區的客家人藉由

通婚生番女子建立與界外生番的貿易網絡例如乾隆 32 年(1767)在屋

鏊社歸化的隔年九房屋張阿文隨即在漢人李成章作媒下牽娶屋鏊社的番

婦為妻51 這也隱約地透露在東勢角一帶移墾初期這些來自廣東的漢人所

構築的地方社會可能不是以「穩定土地」開發的型態常是具有「人群流

動緊張族群關係」等邊區社會的特質外在環境的影響也連帶使得這群

客家族群對於身分認同可能較為薄弱從官方資料中顯示這類與牽娶生番女

子的漢人時常是跨越文化政治的邊界他們放棄政治認同象徵的髮辮

也會紋上屬於生番標籤的「黥面」52 對於這群游移番界的漢人而言作為

清帝國的「子民」或具有優越文化的「漢人」既不真實也不重要

除透過走私管道的交易型態外其實不少客家人也會轉與熟番共同合作

擔任社丁的職務實際主導社寮交易活動而是擔任社丁職務的漢人岸裡

社首任漢通事粵籍張達京即是建立社寮重要的推手雖無資料顯示但我

們也不難推測其轄下這批從事山產交易身分的社丁應有不少是與他有同鄉

或同籍貫屬性的漢人社丁的工作除協助化番交易外另需調派熟番護衛在

界外採料的軍工匠其利益來源主要是向熟番番社承包鄰近山場以此獲利

4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奪苧淚變不迅叩究難免貽害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7_016_01-utxt 4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編號 cca110001-od-al009

80 _061_01-utxt 4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60_02-utxt 5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究逐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45_01-u

txt 5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詳究逐免貽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

_057_01-utxt 52 林淑美〈清代臺湾における「番割」と「通事」の交錯〉《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552(2011)頁 297-310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10

來張達京在樸子籬社寮角設置的社寮(今石岡區社寮區)應該就是為解決

與沙里社等歸化生番貿易問題40 爾後在乾隆 31 年(1766)總通事潘敦招

來屋鏊社生番歸化兩者的山產交易也在此社寮進行關於社寮交易的運作

方式官方規定須將歸化生番多少名出山交易日期兌換食物甚至在何

處承接登記稟報41 可惜岸裡社文書並無留存交易的詳細資料但水沙連

社留下貿易記錄或可類推《臺海使槎錄》提及水沙連因處大湖之外通

事只能在各社總路的隘口築室以居每年 7 月至隔年 5 月進入貿易期時

築寮(可能是社寮)在加老望埔派遣社丁以煙布糖鹽等物與番交

易並售其鹿肉皮筋以完餉42

樸子籬社寮不僅是岸裡社群安撫生番之場所也是供應山產需求重要的

據點屋鏊生番倚靠著岸裡社群對外交換所需的物資岸裡社群也利用屋鏊

社提供所需的山產資源岸社對於鹿製品的需求甚大有時也需將替官方購

賣鹿製品例如乾隆 27 年(1762)猫霧捒巡檢以 10 員代價要求通事潘敦代

買嫩鹿胎皮三十張大鹿皮七件43

隨著漢人對於界外平埔的開發鹿隻的資源逐漸減少導致鹿皮胎皮

的價格騰貴乾隆 28 年(1763)擔任鳳山縣教諭朱仕玠對於臺灣鹿皮交易有

深刻的描述

鹿茸不及川產而價數倍鹿筋鹿脯價亦昂就胎鹿取其皮謂

之胎皮長不盈尺其毛似有似無梅花斑點隱隱文采可觀往時皮

一張價不過銀二三錢近因採取過多計皮一張價至番銀二十

大圓且無市者 44

龐大的市場需求不僅讓人越過番界進入內山獵捕更多貿販者越入山後與生

番交易45 這現象意味著岸裡社群常需仰賴與生番交易獲得鹿隻46 同時

也暗示掌握山區貿易的岸裡社群藉由與屋鏊社交易鹿皮等獵產應是有利可

圖屋鏊社所提供交易物包含鹿製品熊膽瀨皮豹皮等獵產與苧麻等採

40 乾隆 44 年樸子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稟文指出樸子籬社寮在昔漢通事張達京滋傳原有生番來換

鹿皮鹿葺觔等項屢年照辦無異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究漢奸以除地方

弊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89_01-utxt 4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飭加謹巡查邊界以免玩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2_056_01-utxt 4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123 4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著通事敦仔購買鹿皮〉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19

_01-utxt 4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77 45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42 46 乾隆 30年通事潘敦就常因購買不到優質的鹿皮而退還價銀給猫霧捒巡檢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為繳還原價乞恩驗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48_02-utxt

11

集物47 以乾隆 31 年(1766)《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岸裡社代替

官方賞賜給屋鏊社的物品清單來看大可推敲社寮所提供之物應包含鹽糖

酒煙布匹火石子等生活必需品48

然而我們從《岸裡大社文書》中可以發現不少貿販漢人都具有客家

族群的身分這些在乾隆中葉活動在番界邊區的客家人與岸社熟番相似

也越出番界從事抽藤燒炭吊鹿等經濟活動同時也扮演與界外屋鏊社

番人交易「鐵器火藥槍枝」等違禁品的供應者由於這些粵籍漢人並未

能合法取得清政府允許交易的權力往往在官方文書中便稱這群走私貿易的

漢人為「番割」幾個例子說明走私交易的型態例如乾隆 32 年(1767)屋鏊社白番不敖下山至九房屋與漢人張阿馨交易貨物張阿馨向其催討之前

交易所欠的大刀鐵器奪取其貨品將生番毆傷49 居住在橋頭庄的楊大

極仰仗能通番語常與生番交易鐵器等禁物甚至購買生番幼女莊葡以

利其在山區交易活動的進行50 為了穩固與生番的往來邊區的客家人藉由

通婚生番女子建立與界外生番的貿易網絡例如乾隆 32 年(1767)在屋

鏊社歸化的隔年九房屋張阿文隨即在漢人李成章作媒下牽娶屋鏊社的番

婦為妻51 這也隱約地透露在東勢角一帶移墾初期這些來自廣東的漢人所

構築的地方社會可能不是以「穩定土地」開發的型態常是具有「人群流

動緊張族群關係」等邊區社會的特質外在環境的影響也連帶使得這群

客家族群對於身分認同可能較為薄弱從官方資料中顯示這類與牽娶生番女

子的漢人時常是跨越文化政治的邊界他們放棄政治認同象徵的髮辮

也會紋上屬於生番標籤的「黥面」52 對於這群游移番界的漢人而言作為

清帝國的「子民」或具有優越文化的「漢人」既不真實也不重要

除透過走私管道的交易型態外其實不少客家人也會轉與熟番共同合作

擔任社丁的職務實際主導社寮交易活動而是擔任社丁職務的漢人岸裡

社首任漢通事粵籍張達京即是建立社寮重要的推手雖無資料顯示但我

們也不難推測其轄下這批從事山產交易身分的社丁應有不少是與他有同鄉

或同籍貫屬性的漢人社丁的工作除協助化番交易外另需調派熟番護衛在

界外採料的軍工匠其利益來源主要是向熟番番社承包鄰近山場以此獲利

4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奪苧淚變不迅叩究難免貽害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7_016_01-utxt 4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編號 cca110001-od-al009

80 _061_01-utxt 4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60_02-utxt 5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究逐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45_01-u

txt 5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詳究逐免貽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

_057_01-utxt 52 林淑美〈清代臺湾における「番割」と「通事」の交錯〉《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552(2011)頁 297-310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11

集物47 以乾隆 31 年(1766)《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岸裡社代替

官方賞賜給屋鏊社的物品清單來看大可推敲社寮所提供之物應包含鹽糖

酒煙布匹火石子等生活必需品48

然而我們從《岸裡大社文書》中可以發現不少貿販漢人都具有客家

族群的身分這些在乾隆中葉活動在番界邊區的客家人與岸社熟番相似

也越出番界從事抽藤燒炭吊鹿等經濟活動同時也扮演與界外屋鏊社

番人交易「鐵器火藥槍枝」等違禁品的供應者由於這些粵籍漢人並未

能合法取得清政府允許交易的權力往往在官方文書中便稱這群走私貿易的

漢人為「番割」幾個例子說明走私交易的型態例如乾隆 32 年(1767)屋鏊社白番不敖下山至九房屋與漢人張阿馨交易貨物張阿馨向其催討之前

交易所欠的大刀鐵器奪取其貨品將生番毆傷49 居住在橋頭庄的楊大

極仰仗能通番語常與生番交易鐵器等禁物甚至購買生番幼女莊葡以

利其在山區交易活動的進行50 為了穩固與生番的往來邊區的客家人藉由

通婚生番女子建立與界外生番的貿易網絡例如乾隆 32 年(1767)在屋

鏊社歸化的隔年九房屋張阿文隨即在漢人李成章作媒下牽娶屋鏊社的番

婦為妻51 這也隱約地透露在東勢角一帶移墾初期這些來自廣東的漢人所

構築的地方社會可能不是以「穩定土地」開發的型態常是具有「人群流

動緊張族群關係」等邊區社會的特質外在環境的影響也連帶使得這群

客家族群對於身分認同可能較為薄弱從官方資料中顯示這類與牽娶生番女

子的漢人時常是跨越文化政治的邊界他們放棄政治認同象徵的髮辮

也會紋上屬於生番標籤的「黥面」52 對於這群游移番界的漢人而言作為

清帝國的「子民」或具有優越文化的「漢人」既不真實也不重要

除透過走私管道的交易型態外其實不少客家人也會轉與熟番共同合作

擔任社丁的職務實際主導社寮交易活動而是擔任社丁職務的漢人岸裡

社首任漢通事粵籍張達京即是建立社寮重要的推手雖無資料顯示但我

們也不難推測其轄下這批從事山產交易身分的社丁應有不少是與他有同鄉

或同籍貫屬性的漢人社丁的工作除協助化番交易外另需調派熟番護衛在

界外採料的軍工匠其利益來源主要是向熟番番社承包鄰近山場以此獲利

4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奪苧淚變不迅叩究難免貽害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7_016_01-utxt 4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憲奉協辦後壠社出入費用簿〉編號 cca110001-od-al009

80 _061_01-utxt 4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_060_02-utxt 5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究逐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45_01-u

txt 5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詳究逐免貽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1

_057_01-utxt 52 林淑美〈清代臺湾における「番割」と「通事」の交錯〉《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552(2011)頁 297-310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12

例如乾隆 39 年(1774)樸子籬社社丁張結就曾被舉發包贌禁地以獲山利53

在乾隆中葉新社臺地東勢角一帶因未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界外土

地的開發利用起初並非以種植水稻為重心除些許種植耐旱作物外更多

的是山林資源攫取特別是藤麻與製炭因此對土地資源的劃分就不是

就田或園而是以山場掌握界外山產權利的岸裡社常因公務要求每月

需向衙門運送定額的火炭對於炭來源的取得除向軍工寮要求配運外54 更多是岸社利用鄰近的山場贌給漢人燒炭以收取公務所需之炭例如乾隆

33 年(1768)岸社總通事潘敦就將界內南勢坑山炭窯一座贌給漢人江瑞志

約定年納炭四百斛在窯前後所種豆蔗等物產皆抽取 10作為地租55 我們不該就此認為岸裡社群只將界內山場贌給漢人燒炭更多的是番界附近山

場被贌給違法的小匠漢人以築窯燒炭56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其實在番界邊區的山產交易網絡背後皆隱藏複雜的人群競逐與族群關

係在乾隆 47 年(1782)2 月 4 日居住在九房屋的粵籍漢人張士碧陳細妹

扭送四名出山換貨的生番至岸社通事潘明慈處理由是北邊內山生番同伊擾

賣被番動氣此事引起內山番人不滿群聚向張士碧索討被擒之人也引

來岸社通事潘明慈的緊張緊急加派隘番巡守樸子籬隘口其緊張的原因是

因不通生番語而無法確定被抓番人是化番或生番因為若是生番出山貿易

甚引發番害守邊的岸裡大社將受到官方的處分幸好後來經查證這四人

皆是屋鏊社化番番名分別為眉己拜曰士旦由干肉旦歪並非是生番

出山作歹事件原由乃是張阿北等人素慣通番換易柴物因此在四日張阿北

等人以酒誘番使番人帶來苧麻百餘斤鹿茸四對并鹿筋等項後因換貨

不成遂將番毆傷扭送番貨則交給匠頭這件事的落幕是由岸社將受傷

的化番治癒後送還內山57

5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

txt 54 乾隆 34年猫霧捒巡檢要求岸社前往軍工寮車運火炭壹千斤限三日內運赴臺灣大學圖書館

《岸裡大社文書》〈著岸裡社通土撥車運火炭〉編號 cca110001-od-al00952_084_01-utxt 5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乾隆卅三年十月江瑞志立贌字〉編號 cca110001-od-al0

0770-utxt 56 乾隆 39年在朴社界外山頂的命案透露出私匠劉祿林章蔡愛等向岸社潘兆仁贌山林築窯

燒炭的事實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

_129_01-utxt 5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遵諭查明擒番確由並現在防禦情形稟覆察奪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3_01〈具信領回二番日後毋致滋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6_01-utxt〈且收管得毆傷肉旦由干肉旦歪二番〉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46_02-u

txt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13

九房屋的例子清楚指出交易的粵籍漢人與軍工匠具有合作關係因而

番貨才交給軍工匠頭而非掌管邊區秩序的熟番通事這些粵籍漢人仰賴與

生番通婚的小匠或漢人在邊界上進行山產交易事件爆發之初岸裡社總

通事潘明慈的稟文也早已指出沿山私越番界的奸徒如東勢角小匠鄧尚乾

望寮的楊大極皆牽娶內山番婦並夥同九房屋張阿北張阿丹等人專以藏帶

禁物交結內山私換58 這些在邊區交易的粵籍漢人對於岸社通事帶來極

大的困擾一來深怕私貿的漢人因番害損傷性命牽連隘番守邊不力二來

更不願見到沿山客家漢人與軍工小匠聯合進行「走私貿易」影響番社原本

在山區的權益

李秀案則提供另一重要的例證乾隆 40 年(1775)李秀曾擔任匠首鄭

成魁時期的寮長負責入山設窯燒炭後因違法遭舉發卻未因而退出山區

活動隔年李秀(易名李其魁)早在山區聚眾百餘人築窯 60 余座燒炭

乾隆 42 年(1777)李秀更與友人鄭成怡詭騙鄭成魁的記紙以架領軍工匠

料價同時也在石岡仔處冒充甲頭設立賭場與界外番人私換鐵器硝石

等危禁品59 於石岡仔(土名竹頭寮處)夥同庄民劉才學劉經共同設立渡

船渡載庄民越界砍拾材伙每擔材索取船費 10 文60

在乾隆 43 年(1778)因為小匠吳老三賴邦海邱禮千(粵籍)越過番

界前往東勢角匠寮(今臺中市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挖取地瓜適逢生番

出沒將吳老三賴邦海頭顱割去邱禮千負傷而回李秀趁機唆使邱禮千

胞兄邱禮萬率眾 30 餘人執械至樸子籬社寮破壞門屋搶奪衣物豬

雞毆傷社丁張文英將吳老三等人屍體留置社內欲加勒索61

面對李秀的圖賴岸裡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不斷稟文向

理番同知控訴李秀在山區的非法作為然而對於岸社的控訴李秀則反駁

說岸裡社通事潘輝光樸仔籬社副通事潘習正社主潘士萬勾引奸民越界

土牛界線私墾埔地抽得分肥並且進入坪頂(應是界外樸子籬山埔地)

製料山場墾種擾害匠人差役張泰更是將其鎖帶私館藉以索銀 47 員62 最終理番同知的判決是李秀保回免其責匠首張奠興將吳老三屍棺領回埋

5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除禍源以安匠民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2

42_01-utxt 5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案犯冒甲擾害急乞究逐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162_01-utxt〈為諱罪瞞案架料詭領懇再押逐以除巨惡以安地方事〉編號 cca1100

01-od-al00955_176_01-utxt 6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藉匠私設渡船害民稟明急除事〉編號 cca110001-od-a

l00955_173_01-utxt 6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急稟電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1_01-u

txt 6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縱懇貽累橫押酷索急呼究追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955_160_01-u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14

葬63 此事並未就此終結吳老三之兄吳玉統轉向知府控告岸社通事將界

外山產權力給社丁張觀永(可能也是社記)劉阿恂等人圖利且不撥番護

衛使小匠因番害而喪失生命後來此事在知府派出差役調查後並沒繼續

擴展深究結果在乾隆 45 年(1780)經地方耆老調停下樸子籬社副通事

潘習正出銀 12 員協助吳玉統領回弟屍自埋

李秀代表某一類在界外活動漢人的樣態64 他們放棄對於貧瘠土地的攫

取而是掌握林產資源進行築寮燒炭走私違禁品這些生產的木炭除部

分作為官炭之外推測應是運至平原街市販售可是目前對於山區交易網絡

的過程缺乏直接性資料故無從得知此商品販售的流通運輸等細節但可

確定的是燒炭的行業應是有利可圖否則這些原本生活在番界邊區的粵籍漢

人會甘願冒著失去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的入山製炭這件抬屍圖賴的糾紛

反映了軍工匠體系與通事社丁在山產交易利益邊區土地控制的衝突當

然軍工匠首與當地活動漢人利益的立場並不一致拐騙匠首記紙以架領

料價在混雜的山區時有所聞

以人群活動的視角來看在清廷隘番制的規劃下原本應呈顯出「靜態」

的番界邊區實際上人群的流動與競逐遠比想像複雜在乾隆中葉活動在

東勢角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面臨界外番害威脅土壤貧瘠等多重因素致

使他們除了從事土地耕墾外也介入原本掌握在岸裡社通事手中的山產交易

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能部分利用與生番通婚或抱養等模式建立與山區

生番往來的管道以「走私」形式與岸社的「正規」交易產生競逐關係另

方面應該也有些人依附在岸裡社通事之下擔任社丁職位或承包界外山場

從事製炭等行業當然隨著乾隆 32 年(1767)軍工匠寮移入樸子籬山(今

新社臺地)粵籍漢人在界外活動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他們很可能進入軍工

匠首體下之下擔任小匠或白匠以此合法在界外埔地的活動因而我們

注意到乾隆 30 年~50 年之間因為軍工匠寮遷移至樸子籬社軍工匠人 65與邊

界漢人合作(閩粵漢人)加入山產掠奪的行列這無疑也深化岸社熟番

社丁與邊界漢人軍工匠人之間的矛盾

6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生番戕害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68_01-u

txt 64 可惜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秀具有粵籍的身分不過從後來其事件捲入的粵籍軍工小匠邱禮

千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李秀應該具粵籍身分或者是與粵籍人士應來往密切者 65 若從後來東勢角匠寮庄的族群分布首任匠首是粵籍張達京等因素推斷大概可以推測

依附在軍工匠首下的小匠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隸屬粵籍例如生活在匠寮庄的邱禮千邱禮

萬家族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15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軍工寮的設置是雍正 3 年(1725)臺灣水師船隻修補船料由臺灣道監

督負責因在臺灣近山地設立軍工匠寮採製木料彰化縣的軍工寮原設有兩

處一在岸裡舊社(臺中市后里區舊社村)另一在阿里史社(約在今臺中

市北屯區附近)軍工料採集由臺灣道命令各地匠首負責屬包工性質利

益來源是來自界外山產如藤雜木的販賣小匠們是藉由領得軍工館所發執

照得以合法販賣製造軍料所剩樟木雜木66 見圖二清廷對於小匠剩

料的輸出制定一套嚴格規定不僅需向軍工匠首領得執照在沿路輸送過

程還需藉由憑單驗單防止山料被走私輸出可是岸裡社的匠首雖配有

六十名小匠小匠皆領有腰牌實際上因採料需求常有未領腰牌的漢人

充當白匠協助採料67 這也意味有更多走私山料被運送出番界外因為這是

白匠冒死入山的利益來源

圖 2 軍工匠執照驗單憑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

號 T068701-01-0090-00205008

66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頁

123-158 67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 (1994)頁 12-47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16

原設於岸裡舊社的匠首最初由粵籍張達京擔任乾隆 23 年(1758)其

被革職後由鄭成亮承頂其死後則轉為其叔鄭成鳳(鄭翰書)擔任乾隆

29 年(1764)鄭成鳳因界內山林已被伐盡稟請開發東勢角山場起初雖被

官方以採料開發越過番界為由禁止但最晚在乾隆 32 年(1767)鄭成鳳已

經匠寮遷移到樸子籬山68 乾隆 35 年(1770)再次移至東勢角69 防守番

界的隘番另一責任是保護入山採料的小匠的安危報酬是由匠首支付護匠

熟番口糧如前述社丁承攬調撥熟番護衛軍工匠採料之事匠寮的遷移

引發乾隆中葉界外東勢角諸多的紛爭

乾隆 35 年(1770)臺灣道蔣允焄在清查界外軍工匠問題時有細緻的觀

照得臺灣淡彰二屬乃極所北之區往有奸民串同匠夥擅贌番地私

墾田園甚之侵越界外抽吊籐鹿聚集人眾靡所不為該處差保

業管通土坐視分肥匿不稟報丈陞此種違例罔法斷難寬恕合行

查拏70

道臺的記錄讓我們明白界外的糾紛不單是軍工匠人與番社的衝突大概是當

地的漢人(可能大部分是客家族群)與匠首的合作甚至通事土目參與其

中分享利益進而言之當地小匠可能不全是由匠首招募而來更多的是居

住當地的漢人移墾者匠寮轉移至樸子籬山的意義是讓這群粵籍漢人得以

「白匠」或「小匠」名義進入匠首的保護傘下合法化原本在界外埔地的活

動這些糾紛不單是軍工匠集團與原本獨佔山產的通事社丁之間的利益衝

突也是兩集團在番界邊區勢力擴張與整併的過程

依此脈絡觀看現存《岸裡文書》中軍工匠與岸裡社相互訴訟的文書這

些因被岸裡社抄錄而獲得保留的稟文訴狀與其將它視為歷史事實的記錄

毋寧是匠首岸社通事為了鞏固自身權益的「宣稱」利用文書交相比對

可建構兩者界外勢力消長的圖像在現存的《岸裡文書》中知悉岸裡社通

事潘敦從乾隆 32 年(1767)開始不斷以小匠在山區違法製料為由向彰

化知縣或理番同知控訴匠首鄭成鳳則利用生番出草小匠社丁抗撥熟番護

衛軍工等說詞控告岸社護匠不力以致山料無法繳交或抬屍社寮圖賴索銀

在匠寮遷移至樸子籬山後鄭成鳳隨即在乾隆 34 年(1769)利用充當匠

首的職權向在山區鋸製私料者五六百人收取每人每年貼納山場銀 2 圓

准許這些漢人入山私製或燒炭抽藤吊鹿其每年約有千餘圓的收入而

68 柯志明推論樸子籬軍工寮最初應該是設在金星面附近柯志明〈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

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頁 59 6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

92_01-utxt 7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飭查拏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8_01-u

txt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17

這些私入界外者若被巡查皆冒稱是小匠且匠人在東勢角界外搭寮分置

三處各離五六里之遙至深製山場靡有定所71

除贌耕山場外軍工匠也介入原本通事社丁山產交易如前述所舉九

房屋漢人營私交易的例子另也有直接透過軍工寮小匠向生番換取獵產居

住在彰化縣城漢人鄭新福就曾透過料差李成宗越向內山番人私換獐皮鹿

筋苧子因而多次被通事潘敦番差拏獲但鄭新福並沒受到地方官任何

的刑責72 另一例子乾隆 34 年(1769)漢人張龍(可能是小匠)與內山

生番私換鹿肉正好被巡隘的民壯廖興福等人拏獲因而雙方發生鬥毆直

到保長張爵興聞訊趕至方才制止保長將私貿貨物鹿筋 28 斤鹿脯 15斤茯苓 12 斤大鹿皮 2 領獐皮 8 領尖刀 2 枝等物帶至樸子籬社社

寮存放張龍心生不滿遂持刀追至社寮欲殺民壯此事經由岸裡社通事潘

敦向彰化知縣成履泰稟告後張龍並未獲得實際處分反是理番同知對此

事寫下「嚴飭該匠首趕緊製辦如再敢自製私料定即嚴拏懲究爾等仍照

常撥番防護以濟公事毋得懈弛」的批語73 地方官員通常只能宣稱「禁止」

或以私入番境的刑責「杖一百」嚇阻漢人越界可惜並沒有多大的作用74

不過從後續發展來看軍工匠在樸子籬社一帶的勢力逐漸退卻可能是通

事潘敦的幾次告官奏效原本依附在匠首之下的漢人(可能是粵籍)部分

轉而投效通事社丁麾下例如乾隆 34 年(1769)岸裡社通事潘敦樸

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社差洪用在山區密察奸匪時已發現樸子籬社南面內

山有人蓋寮住宿聚散無定或五六十人或二三十人詢其情由皆稱小

匠因而隨即向知縣稟文文中為了強化小匠私墾的嚴重性又特別指出「山

場東南與虎骨眉裡等社生番相近咫尺西南與阿里史大姑婆生番地方」且「小

匠越出東勢角大安溪背淡屬界外尚屢借命圖賴索詐」75 爾後知縣隨即

派社差洪用著手調查此事發現界外朴仔籬山頂是由蔡愛等人搭蓋草厝 15間有面生 30 餘人皆是無牌照的白匠聚居山林並非製辦軍料而是為

了燒炭彰化知縣成履泰下令要求料差李長與匠首鄭成鳳確查此事究責匠

首為何隱匿不報因缺乏文獻無從得知蔡愛等人是否當下被逐出樸子籬山頂

但從乾隆 39 年(1774)的另一件稟文中顯示蔡愛林章等這些私匠可

能沒有離開當地最終反而是向岸裡社主潘兆仁贌得山場一片築窯燒炭

7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奉諭稟明乞恩察核示遵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

55_002_01-utxt 72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通事敦仔等稟為乞法早究事〉編號 cca110001-od

-al00696-utxt 7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7_01-utxt 7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嚴禁民人私入番境及越界私墾以保生命以肅勘會事〉

編號 cca110001-od-al00954_036_01-utxt 7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24_01-utxt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18

甚至蔡愛也向岸裡社墾耕土牛角餉田一處年納餉租 11 石76

這告訴我們來往番界邊區的粵籍漢人為了獲得山產之利是可同時依附

在軍工匠首與通事社丁的庇護之下也意味岸裡通事與匠首之間必須展開

激烈的資源競奪以確保在番界外的權益在乾隆 30 年代因為岸裡大社代

替屋鏊社繳納鹿皮小米餉獲得招墾土牛角一帶代化番招墾而在樸子籬社

山頂的區域除由守隘的樸子籬社招墾埔地外岸裡社也把部分界外山產權

利藉由社丁贌墾漢人推想鄭成鳳將匠寮建在樸子籬金星面大概很難在此

區獲得利潤因而開始圖謀將匠寮遷移至內山的東勢角

乾隆 35 年(1770)2 月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下匠首鄭成鳳開始進入東

勢角築寮採料當務之急是排除通事社丁此區勢力利用道臺急需樟料造

船之機展開一系列對朴社社丁徐振嘉的訴訟5 月 14 日鄭成鳳向剛上任彰

化知縣王執禮稟稱 5 月 1 日徐振嘉撥番五六十名各執鏢箭扮作生番在

山埔放火喊殺令小匠 20 名到寮詭報生番出沒有二百餘人小匠聞之

皆驚奔四散及後探查並無生番蹤跡5 日晚上又縱番焚燒匠寮 40 餘間軍

料百餘件此事並沒有獲得知縣的青睞反是收到知縣「撥番護匠相安己久

何至听唆詭報生番放火燒寮」的批文同時岸社通事潘敦也反擊鄭成鳳不

實指控指出匠寮被焚毀之事其實是匠丁管弘清江日仕蘇阿和等七人

在 5 月 5 日放火焚燒燒壞寮內樑造 4 枝水底 5 枝77

鄭成鳳並沒有放棄訴訟18 日再向上級主管單位臺灣道蔣允焄稟文這

次他把整個事件擴大成界外私墾案指出乾隆 33 年(1768)社棍郭宏業(社

記)徐振嘉(社丁)指揮潘敦藉屋鏊 13 社番名越土牛界外招墾招集百

餘家私越山頂開墾妨礙軍工採料徐振嘉更以此抗拒撥番使匠人不敢入

山採料企圖「括私墾之利併免撥番護匠之勞」道臺接獲稟文後隨即

赴札給彰化知縣且派出票差陳元熙調查經調查後發現土牛角距東勢角

四十餘里因無私墾餘慮加上鄭成鳳曾夥同內司張文耀向敦仔以匠寮欲移

別處為由勒索 600 圓敦仔不從遂引發兩者嫌隙最終在 6 月 21 日道

臺批示「無法判定焚燒寮屋是否小匠自作或社番縱害」註銷此案並要求彰

化縣知縣速令匠首招回小匠趕緊製料78

7 月 8 日鄭成鳳回到東勢角築寮十餘間製料為了鞏固山區的權益在 8月 1 日他透過居住在九房屋牽娶內山番婦貫通番話的漢人劉漢江張阿文

76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岸裡社總通事潘明慈立轉批執憑字〉編號 cca110001-od

-al00777-utxt〈為遵查稟覆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29_01-utxt 77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亟叩嚴究事〉編號 cca110001-

od-al00955_057_01-utx〈為查獲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60_01-utxt 78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社棍詭謀逐匠阻擾軍工叩恩迅提剪究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5_078_01-utxt〈為錄案呈繳籲憲察究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74_01-

utx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19

等人二人前往歸化屋鏊社請出土目由巴士巴六士古老士烏惱獅子社請

出土目毛歪末篤社請出土目巴里何相約於 2 日到東勢山場宰牛殺豬待飲

希冀三社能協同護衛採料並埋石為誓約定短期採料不可久居鋤輋開

田通事潘敦知悉此事後表面上要求樸子籬社土目以軍料為重留心護衛

軍工 79實際上藉由副通事阿萬四老樸子籬社土目該旦馬斯來向知縣

控訴「眾匠仍不遵諭速辦軍料依然製私害番三丁抽一五抽二長守無

休」80

岸社與軍工匠首在東勢角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鄭成鳳為了排除岸社利

益81 不斷興訟甚至利用小匠鮑奎麟林觀俊採辦軍料被番殺害為由捆

縛徐振嘉至匠寮私刑拷打向知縣控告社丁護番不力82 最終面對龐大

的訴訟費用與匠首鄭成鳳興訟威脅乾隆 36 年(1771)4 月通事潘敦革除社

丁徐振嘉改聘張達崇83 社丁徐振嘉的退卻代表著軍工匠勢力在東勢角

地區的擴張遲至乾隆 38 年軍工匠人在東勢角的寮房共有 110 間間內有

大牛欄 7 個前後左右埔地已開墾犁分十餘張(約 50 多甲地)皆是栽種

薯芋荳谷等物見圖三84

79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明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88_01-utxt 80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恩飭止以救窮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 81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社棍妒害軍工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3

_01-utxt〈為稟明電豁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095_01-utxt 82 乾隆 36年理番同知李本楠清查界外界內田園的公文意外透露出舊社軍工寮附近土地已有

不少新墾田園被鄭成鳳給墾鄭新通這類漢人由此可見鄭成鳳利用設立軍工寮之便控制界外

土地進而給墾漢佃以此獲利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稟報事〉編號 cca11000

1-od-al00954_048_01-utxt 83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另募頂充粘結稟察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05_01-utxt 8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繪圖瀝情飛稟察示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5_1

23_02-utxt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20

圖 3 乾隆 38 年(1773)東勢角匠寮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檔號 AH2245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21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人群流動與網絡關係極為複雜正如前述

可以看到熟番如何利用制度性保護社寮建立與擔任社丁漢人合作共同

對抗軍工匠集團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隸屬於社丁或軍工匠集團主要的成

員是來自「粵籍」筆者調查當地客家大族的族譜資料例如九房屋黃氏

大茅埔張氏金星面張氏土牛劉氏等皆未能證明他們移墾的過程與軍

工匠社丁職位的關係可是前述所指九房屋牽娶生番從事山產交易的漢

人張阿馨東勢角軍工小匠鄧尚乾等人從其姓氏移居地判斷很可能是

具有粵籍身分

我們輕易明白乾隆中葉這些越界移墾的漢人最先是對於山林資源的覬

覦等山林砍伐殆盡後才會逐漸轉向土地拓墾在這些人群中並未有明顯

的「漢番」區分為了順利在山區營生甚是包攬山場他們可以同時歸

屬於通事社丁轄下軍工匠集團蔡愛即是最佳的例子

在乾隆 45 年(1780)6 月千總沈國輝因官差在調查命犯黃堯在樸子籬內

埔聚匪等情的案件中意外發現新社臺地開墾的情況據查當時已開墾的

村落有社龍寮庄芎蕉腳庄水井仔馬連八份厝七份十一份厝大

湳中埔庄水底寮等其中水底寮係軍工辦理廠務於此墾耕的漢人男女約

有千餘人漳泉居多粵人十屬一二熟番番數百人係岸裡阿里史等社之

番該處軍工匠約四五百人以上番民寮屋約百餘間私墾田園共有二百

餘甲各佃先后俱係向岸裡社熟番通事阿打歪希贌墾年納租谷關於軍工

匠人的人數後經調查修正並無四五百人之多常設小匠至多二三十人

左右其餘皆是搬運木頭之捆工忽聚忽散人數不定85

官員的觀察提醒我們注意現在新社石岡東勢一帶以客家族群為主體

的地方社會如附錄一在乾隆中葉很可能是多元族群共同進入開墾角力

的情況因此我們可發現與生番通婚從事山產交易的粵籍漢人或軍工小

匠同樣也能在地方社會中發掘熟番閩籍漢人的足跡這意味著現在的族

群分布狀況應是乾隆末年後客家族群勢力在山區擴展逐漸取代其他族

群在山產交易土地開發權益的結果此一過程並不是本計畫的主軸筆者

想表述的是沿山客家社會形成與出現是歷經一段長時間變化的過程雖說

如此仍可舉出乾隆中期粵籍漢人在山區從事交易或土地開發的例子幫助

我們重新認識客家移民在山區生活的實態例如擔任小匠的邱禮千江西

興岡下鰲前村人在乾隆中葉來臺乾隆 43 年(1778)與吳老三等人私越

85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乞飭除等事〉編號 cca110001-od-al00957_166_01-u

txt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22

東勢角界外開墾遭生番殺害不過這個家族並沒有以此卻退反而是一直留

在東勢角匠寮邱禮千在乾隆 52 年(1787)以每年繳榖 7 石的代價向樸子

籬社人承墾小中嵙之地也承耕匠寮庄業主何福興之田園也認耕軍工藔背

東坎下田壹甲匠藔背科田壹甲86 邱禮千這類粵籍的軍工小匠很可能如

同鄧尚乾一樣在採料之餘也從事番貨的買賣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除了這類擔任小匠的粵人外劉中立家族的例子可證明這些移墾山區

的粵人如何藉由參與協助平亂改變原本違法販賣山產的形象轉換成官方

仰賴與生番溝通的橋樑甚是藉由身分轉變不僅掌握山產交易也擴大邊區

移墾範圍劉中立生於乾隆 30 年(1765)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嶺

腳社浮山鄉推測應是在乾隆 40 年代進入東勢角一帶 87 目前沒有資料顯

示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是否從事耕墾或擔任小匠的記錄但從乾隆 49 年

(1784)協助師爺何福興等人招墾東勢角埔地安撫生番的事蹟來看很可

能劉中立進入東勢角後與前述九房屋的粵籍漢人相同擔任「番割」職務

從事山產物資的交易故此其與屋鏊社生番(今泰雅族北勢群)關係頗為

密切因而能協助何福興等人排除當地樸子籬社勢力進而招墾東勢角地

乾隆 49 年(1784)因北臺灣發生林淡案事件迫使清廷重新清理漢人在

界外私墾的田園此舉引來原依附在軍工匠制度下開墾東勢角埔地漢人(大

部分可能是屬粵籍)的慌恐找來彰化縣師爺何福興利用清界機會向彰

化知縣稟請報墾界外東勢角水底寮埔地此舉不但排除熟番在地勢力也

能合法化自身界外私墾活動在歷經與官方岸裡社等一系列協調後 88 何福興在乾隆 50 年(1785)開始發出開墾東勢角的墾單在此同時何福興

等人也面臨如何安撫屋鏊社番人的問題其使用的辦法即是設立生番社寮

讓張仕劉中立黃元安等人安撫生番按納口糧交換鹽煙89

另外劉中立以銀 150 元向墾戶給出埔地四甲坐落在下新庄南柵每

甲納租八石撥歸生番婦丟曰士收用此埔地由劉中立募工 5 人至乾隆 53年(1788)開墾成田同時何福興等人也花費工本銀九千餘元開鑿水圳

力邀生番丟曰士古一士烏達三名護衛築圳三年築成後的報酬是劃定

埔地各酬其勞烏達 1 甲古一士 7 甲半(原招張石秀開墾後退與鄭成

管耕租仍納古一士)丟曰士四甲(後因無力開墾退給劉中立自耕年納

8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19-122 8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018 88 柯志明〈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

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頁 1-92 8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大社文書》編號 AH2334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23

口糧 32 石)分布在粵寧庄南柵門口90 從劉中立和番的手段利用土牛角

的埔地交納生番口糧也設置社寮維持山產物資流通交易的關係不過不

同是劉中立所立社寮更接近一般民番交易處所與樸社在界內所立社寮性

質並不相同簡言之劉中立等人初期可能是以非法交易者「番割」身分協

助墾戶何福興處理和番之事不過隨著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的爆

發劉中立與黃元等人接受岸社的協商擔任招募生番協助剿匪的工作其

身分開始轉變

立甘結效義字人黃元劉立(劉中立)張士今當岸通事潘明慈岸

裡社主潘士興等身前遵領 列憲劄諭購募生番堵禦賊匪助剿等因元等即

日承任攜率岸社近屬屋鰲沙裏興等十三社內山生番在黃竹坑坪林仔

旱溪赤土崎松柏崗等處通路要地分屯堵禦不致賊匪逃入竄匿遺誤等情

元等如有遺誤任憑通事等稟 官治罪不敢冒結合立甘結效義字是實

在場保認黃養茲黃阿宣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缺)日立甘結效義字 黃元劉立張士 91

劉中立也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且曾於乾隆 53 年曾帶屋鏊社生番前

往北京面聖92 因而在亂平後被授與南北總社丁首一職93 也就是說原本在

界外不合法的身分很快搖身一變成為處理與屋鏊社化番交易的「社丁」94 可惜目前劉中立家族並無留下協助化番交易的資料可是仍可從 19 世紀初期

劉中立處理化番土地安排事件推測劉中立在東勢角扮演的角色

乾隆 54 年(1789)劉中立在護送屋鏊社番人入京回臺後不久隨即接獲

要其帶領沙里興生番雪花梅(雪馬來)等三人入京其不願再長途跋涉遂委

託社丁黃元等人於 54 年 8 月起程隔年 3 月回時僅有雪花梅一人回社

其餘二人病故雪花梅在乾隆 57 年(1792)屢次跟劉中立訴稱「無食可活」

劉中立便將下新庄原本丟曰士(丟滑士)退耕田地二甲餘借雪代耕約定

死後交還嘉慶 10 年(1805)雪花梅過世土地轉由其子八里何掌管八

里何將田一甲轉贌給漢佃張捷仁張氏於期滿未還嘉慶 16 年(1811)八

里何與妹夫番割劉瞞道向官府提出告訴不過在判決未果之際劉瞞道又

偷盜八里何典契以二百餘員的代價典給張捷仁此事引來張中立的阻止

之後約定限耕五年抵銷母利日後需將田交還可是日後張氏只歸還一甲

剩餘一甲地仍霸佔不還抗租不納因而導致丟華士不滿聲言「此租不還

90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246 9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頁 253 9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 14冊》(北京檔案社1991)頁 713-714 9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8 94 臺灣大學圖書館《岸裡大社文書》〈為墾恩准照案冊報陞給歸原墾養生有資事〉編號 cca110

001-od-al00958_136_01-utxt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24

定然騷擾等情」張捷仁死後該地則繼續由其子張南桂持有並未歸還95

從雪華梅事件可知第一此事件也反映 19 世紀初東勢角客家族群面對

屋鏊社番人威脅時除以設立社寮手段進行山產交易外另一方式是藉由

社丁首劉中立找漢佃代耕埔地繳交番社口糧第二劉中立作為漢佃番

人之間的中間人其不僅利用「身分」的雙重性周旋於漢番之間也維

持山地社會的秩序第三雪花梅的妹婿番割劉瞞道則代表另一類藉由通

婚與山區原住民進行走私貿易的漢人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至 20 世紀都

存在於地方社會

現存於劉中立後裔東勢區上

城里家中仍留有「丟滑士功勞婆

雪花梅潘承賜」字樣的神位

如圖四據林聖蓉研究推斷此

神牌的祭祀可能是因為劉中立後

人為感念番人丟滑士(丟曰士)

等人協助築水圳有功遂供奉神

位祭祀 96 但若考慮現存《劉中

立家族文書》關於丟曰士潘承

賜的記錄我們或許可對祭祀神

位有另番解讀如前文所指番

人丟滑士不僅幫忙何福興劉中

立顧守埤圳在林爽文事件時

也由其子頭目華督率領生番協

助清軍作戰因而在亂平後正

當東勢角大量私墾田園被歸屯之

際劉中立所管用以供應丟曰士

等人口糧田甲四甲餘並未被歸

圖 4 劉中立家丟滑士等人神位

資料來源筆者自攝

嘉慶 21 年(1816)6 月彰化知縣吳性誠勘丈東勢角埔地時新任佃首縣

書陳德新聲稱原在墾戶何福興名下潘承賜田四甲未知隱匿何處故屯租無

所徵遂改由劉中立轄下用以供應丟曰士之田納租此舉引來劉中立不滿

甚至向彰化知縣秉稱若將丟曰士之田納租實際是「從前未有之額實近世

9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2526

44 96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頁 142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25

暫起之弊」而且若說納屯納番一體納糧但若「納番則屯丁控討罪法

難容納屯則番性愚頑只憑歷年有租不問是非之由理實難言」

可惜這番言論並未被採納吳性誠以嘉慶 15 年(1810)北路理番同知薛

志亮曾清釐東勢角屯田案冊中登記有何福興戶名下潘承賜田園 44 甲併

科田溢額歸屯歸屯各佃應就何福興名下徵租且其中並未聲明劉中立丟

曰士潘承賜免科免屯因而吳性誠要求兩位社丁劉中立張阿仕將現

耕潘承賜歸屯田業未完各年份屯租應如實完納97 面對被歸屯每甲田最高

額需徵 22 石的租額劉中立自然不願意但當時已經年邁的劉中立並無力

解決其在道光 2 年(1822)離世此案件最終在道光 5 年(1825)間由劉

中立妻廖氏抱告理番同知鄧傳安不斷重申歸屯之地是督華土目滅賊有功之

租又是酬勞護衛開墾東勢角屯地之業若歷年有租卻無能完納必然反

恨糾番討欠顯然鄧傳安接受其說詞將該地重新勘丈改判為「恤番之

業免撥可也」98

從上述稟文被收入在《劉中立家族族譜》之後顯示這訟訴案件對劉家

的重要性細究事件發生過程就可以發現最初新佃首陳德新追討的是檔冊

中歸入何福興名下潘承賜 44 甲需歸屯之地但因徵租不順才找上劉中立

以丟曰士田租勻補而彰化知縣吳性誠的判決並非是強制徵收以丟曰士轄

下田園租額而是要求社丁劉中立張老仕完納潘承賜田地租額若考量潘

承賜名字刻在日後潘家神祖牌位的情況潘承賜應是一名與劉中立關係匪淺

的番人其所耕之田是科田溢額代表潘承賜早在乾隆 50 年(1785)何福興

戶下應在報墾東勢角 27 甲田園中99 已有報陞部分田園只是嘉慶 15 年

(1810)官府清丈時又清出部分溢額 44 甲所以被要求歸屯這表示在

此之前潘承賜田很可能是由劉中立招佃代耕更以繳納生番口糧田租名目

避免歸屯這也就是為何官方要求劉中立填補這筆租額的原因至此我們大

概明白劉中立如何利用「潘承賜」生番名目擴大掌握界外田園的手法若是

如此對於「丟滑士」「雪花梅」「潘承賜」三位姓名被刻入劉家神祖

牌為祭祀我們的理解就不單是協助水圳修築有功者而是讓劉中立順利對

於屋鏊社進行和番工作甚是掌握部分界外埔地重要的幫手

當然我們不該以為從事和番工作的劉中立在界外的事務只有山產資

源的擷取或東勢角埔地的開發他在嘉慶 21 年(1816)先後利用其與樸子

籬社熟番屋鏊社化番熟稔的關係招來諸多漢人合股開發水底寮大茅埔

的埔地100 以大茅埔招墾為例樸子籬社熟番土目馬下六四老因安撫生番

97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6-49 9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36-37 9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勢角開墾記錄〉《岸裡社文書》編號 AH2334 100 在水底寮埔地則招募 22股劉中立則佔一股約定三年墾成後就田園分別照例配租完納屯

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781-783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26

口糧租 300 石無所出為由遂將大茅埔埔地委由劉中立招墾約定前三年免

租租額等墾成後水田八石旱園四石由墾首收齊共納口糧租 300 石若

有盈餘租息則歸通事資本辛勞101 這些佃人中其中粵籍張寧壽即是後來

開墾大茅埔重要的家族102 現今留存在當地張寧壽家族手中留有一張嘉

慶 21 年(1816)契約文書見附錄二該契約文書應是熟番簽訂合約後

墾佃們自行訂立的合約內容可看出與劉中立共合 14 股開墾每股出資 20圓(每股 10 份每份派銀 2 圓)與其合作的這批漢人部分是隸屬粵籍

部分應是擔任社丁職務者這正佐證前述筆者所述擔任社丁漢人(可能是

粵籍)藉由與熟番通事合作包攬山場營生的狀況

雖說沒有更多如劉中立的家族資料說明客家族群移墾山區後利用擔任

社丁番割從事山產交易的具體狀況可是從現存的家族口傳或族譜資料

中仍可看出「物資交易」仍是這些家族在山區營重要的生模式之一舉例

來說關於石岡區土牛的劉文進家族祖籍廣東省嘉應州橫坑人相傳二世

祖永順公曾在乾隆 19 年(1754)隨一世祖劉元龍來臺在石岡經營雜貨商

約十餘年後將行業傳給長子劉文進此人善於商賈以賣豆腐雜貨獲利

某日因地方發生械鬥促使熟番欲離開此地劉文進因平日經營酒家與熟

番相識故熟番便將大批土地田產贈與劉文進故以此發跡103 另一例子

東勢區鯉魚巷楊德賡家族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馬鞍潭人其家族在 19 世紀

掌握土地含括東勢本街鯉魚巷匠寮巷大茅埔中嵙等區據當地口傳

記錄乾隆 48 年(1783)楊德賡父子在東勢角匠寮鯉魚巷附近販賣豬肉

豆腐維生因其子楊聿臺善外交常以布疋與熟番交換耕地遂因此致富104

位於番界邊區的土牛劉家東勢角楊家其後裔對家族起源共同特徵是

「熟番物資交易」我們無法透過史料證明這類家族起源記憶的真偽不

過這般說法顯然是雜揉客家族群山產經營模式當地熟番群體的競爭關係而

成某個程度上可說是反映客家移民初期營生模式與族群關係也凸顯客家

族群在移墾過程中從事山產「交易」的另類生活型態可是我們也不該以為

沿山邊區客家就會放棄山林耕作的傳統當整個山林資源擷取殆盡時或族

群關係相對穩定時這些原以山產交易起家的粵人家族迅速轉成邊區拓墾

者擴張自身對邊區土地控制的權力

1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藏《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0001-049-50 102 此次開墾並未成功道光年間與劉中立合作的張寧壽(粵籍)再次組成 28股開墾勢力重新

招墾大茅埔地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68 103 劉庸編猶他家譜協會藏《[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104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頁 171-172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27

六 19 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在歷經林爽文事件後東勢角界外埔地的地權被重新安排原被軍工匠邀

請至界外開墾的何福興最後只能淪文佃首享有每年 60 石的辛勞租谷105 我們也明白這些粵籍漢人的土地來源雖因清廷整頓而合法但在邊區開發並未從

此就一帆風順隨著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客家族群對山區資源利用的型態也

轉向以農耕稻作為主此時面臨如何建構一個安穩社會便是重要的課題其

中對高山原住民「和番」更是穩定秩序的關鍵漢人對於避免原住民出草的辦

法一是設隘武力防守另一則是以「和番」手段因而可以看到 19 世紀留

下村庄規範的文書內容與和番防番有密切關係

立公舉請帖粵寧庄復興庄廣興庄興隆庄中科庄石角庄業主何

福興佃戶張法乾賴長春巫連丈潘凌雲楊五常楊三合林武

桂張秀楊張新明管招德劉世龍葉五香李惡古侯澄水劉

六昌劉成通吳復興唐官旺黃石嬰劉蓉誼等切河東北隘沿山

一帶自撫局散後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同酌議

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先年原備出磧底銀貳百

大員正交還前手業佃收回即日議定自承充以後凡北勢生番麻欠

隘首應宜支理清楚並所有一切山場亦宜與番說和俾眾佃得以樵收

種植如未講和之隘外倘無告白眾佃不得妄自擅進若遇不測即

係自取其辜與隘首無涉公議以後應納生番草地豬年費由眾佃隘谷

按早晚兩季認串供納隘首各不得異言阻抗等情自此充當以後如

能安撫生番山場平靜不拘年限不用換帖仍照舊規而行恐口無

憑特立請帖字付為執照

一議隘務領後應宜實心料理以洽眾望不得始勤終怠偶為疏忽

如有失誤不干眾佃之事樵收原有界限自不宜鹵莽深入致越隘外

倘遇不測與隘首無涉若界內失其覺察致誤一命者眾議幫貼棺槨

銀陸大員如敢持橫藉端滋事係各庄業佃一力抵當此議 一議北勢一帶山場應歸隘首主轄凡眾佃欲開山者宜向隘首斟酌

不得私行開闢妄自樵採如有不遵約束查知公同責罰決不姑寬

此議 一議生番往來交易貨物應歸隘首主裁以為接濟之費嗣後凡有能

說番話者不得與番交換貨物私相授受等情如或不遵約束查知公

同重罰決不容情此議106 105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論2008) 10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頁 96-97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28

這是一張推測應是 19 世紀末的合約字由粵寧庄等六庄的業戶何福興佃戶楊

五常等眾人所訂立的庄約內容指出因南北生番變亂番務乏人料理眾業佃公

同酌議請廖人海葉福水出為接收隘首辦理番務並將前手業佃收回磧底銀

200 大員交由運用一切和番事宜交由隘首全權處理

也就是說所有和番費用是從六個村庄中所開墾土地面積攤派因而面對生

番事務在此即被整併至隘首的管控底下這包含山產的交易山場的開發等事務

即原本 18-19 世紀初透過社丁和番的方式到了 19 世紀末已經有些改變通過

利用設立隘首制度有效地將所有對生番的費用攤入每個開墾者的田地不過

有別以往對於設隘武力防守的概念東勢角隘首倒像是漢番間的中間者以「和」

番取代武力防範

這種辦法可以普遍在東勢角的村落發現在鄰近卓蘭的石壁坑庄也留有一

份光緒 4 年(1878)的庄約內容也與村庄如何處理番務有關 眾庄立和番合議字人甲首張魁英暨合庄等想我庄一隅山多田少上

年河唇埠埧耕種甚多出息不少即上山樵採亦可營生庄中人丁日盛

家產日增無奈自罩欄和番以來唇亡齒寒庄邊上下任番縱滋出入驚

惶將河埧田地變為沙石已絕人養生之計然此已遭之害目擊堪傷而

況有不測 者倘番勢日盛乘夜入庄不將臨時無策舍庄而逃乎

此未來之害殆有甚焉于此不和其害無窮故知害必先弭害是于

合庄酌議請得俊傑廖大老講和番務即日議定和番用費係本庄殷

實並業戶佃戶均沠業戶七份佃戶三份均沠足用再議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番交易庶免討債生端滋事擾害通庄將見合庄長享

大平之福豈不美哉兼且庄規已有前約載明現下公派和番用費毋

得抗頑如有抗頑任從合庄公人責罰口恐無憑立和番合議字四紙

執炤張學富存一紙批明議定鄰庄未和之地方各為守禦倘有守禦

未周被生番害命者恐人懷不良借此索騙吾庄人等者不論何人

皆係合庄一力抵當

詹金朋存一紙銀錢亦照約內均沠批炤

詹金臺存一紙批明議定恐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地人等被害

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正此銀仍照約內均沠批炤

張捷秀存一紙批明議定和番用費現下使用繁多各佃戶望為付出湊

用此銀每元每月公眾貼回利銀四分若不付出即公眾向借亦貼利四

分批炤

光緒戊寅四年二月 日立合議甲首張魁英合庄人詹金臺劉阿生張

英基詹金鵬詹登財蕭阿昂張學富黃木生吳鼎接張來龍

黃連雲吳鼎宗詹山琳吳和順詹福旺詹德林張打眉謝運宗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29

張接秀林阿牛張阿初劉石涉張抱宗張盛祥劉張細苟 107

這張合約更清楚彰顯和番的重要性因為生番襲擾得以讓這些客庄有滅庄的疑慮

該合約指出和番的費用來源是業七佃三共同交付給廖俊傑運用另也規定本

庄人等不得與生番交易避免討債生端滋事若有未和之番潛入界內倘有本

地人等被害斃命者每命各給埋葬銀四大元這些訊息表明一個位於沿山的客家

村落和番的對象可能來自不同的社群部落這些和番的辦法往往不是最穩固

有效

同時必須注意上述兩張的規約共同指出禁止庄人私向生番交易甚是在粵

寧庄的例子更直指能言番語者不可私向生番交易山產這規定揭示從 18 世紀

以來生活沿山的客家族群與生番互動密切的族群關係甚至具有身分雙重性的可

能另也指向在 19 世紀末地方社會有意將這些山產交易的活動以和番的名義

整合起來理由是降低兩族群的接觸避免引發糾紛衝突導致生番出草性的報

復我們無法有效評估 19 世紀這些以和番名目的山產交易活動為生番部落或

客家村落帶來如何的經濟效益可是從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或可呈現生番客

家族群關係除了武力對抗外另外一種面貌

森丑之助的調查資料指出從 19 世紀東勢角和番的區域東至南北勢番社為

界西至大甲溪岸南至白毛山為界北至罩蘭溪為界所指涉番社包含三大

類第一類是北勢各社包含武榮社老屋峨社蘇魯社馬那邦社得木巫乃

社眉必浩社盡尾社蘆翁社第二類是南勢各社包含阿冷社白毛社油

芋來完社稍來社第三類大湖方面各社包含雪波學社細道邦社武榮域仙

社小南勢社都烏煙社由扒麻也社以上 18 社的庄社代表者分別是嘉慶

元年劉忠(應是劉中立)道光 20 年(1840)余世衛咸豐 7 年(1857)蘇阿

發咸豐 11 年(1861)廖天鳳光緒 15 年(1889)廖仁海108 從附錄三可知

明治 28 年(1895) 9 月的和番費用除了錢幣以外主要是牛豬隻等獸產的贈

與其費用高達三千多円當然不該以為所謂的和番是單向禮物贈與其背後

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番社群允墾客家族群入山開採山林與保持山產交易網絡的

暢通

在明治 29 年(1896)臺灣總督府調查番產交易狀況的資料可看出清末山

區物產交易實態以大茅埔庄為例原本在清末設有撫墾分局所在主要是稍來

社白毛社由竿來完社等番民前來交易後來因為乙未動亂局員通事逃離

致使交易管道消失村民因害怕交易管道的杜絕引來生番不滿遂委託從埔里

水長流分局歸來的通事邱阿古劉投枝兩人主導交易活動從交易的內容物來看

包含獸產鹿皮鹿茸鹿鞭山羊角山羊皮狸骨山產木耳魚藤苧麻

107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97年)頁

209 108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38(1912)

頁 12-14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30

山查木浪子其他如蕃裙蕃衫等109

總結來說即便 19 世紀客家族群在東勢角的經濟活動轉由土地耕作為主

但面對生番的威脅致使山產交易一直以「和番」的型態存在因而「山產交易」

一直存續在這群遷入番界邊區的客家族群其交易的形式雖說曾一度統合於社

丁隘首或通事甚至開山撫番時期的撫墾分局但零散的交易活動仍在各村活

躍直至日治初期東勢角撫墾署設立後整體山產交易才逐漸出現定制化的趨

七 結語

本計畫試圖利用《岸裡大社文書》《族譜》《家族契約文書》等資料輔以

方志官方奏摺等檔案指出乾隆中葉在東勢角番界邊區族群分布與關係網絡是

多元且複雜位處邊界的粵籍漢人在清廷的封禁政策下番界並未阻礙移墾的

腳步反而是轉向利用不同的管道從事經濟活動這些粵籍漢人可藉由與生番通

婚進而介入山產交易活動也可與岸社熟番合作從事山場承包進行燒炭

吊鹿等山林資源的攫取更甚者則是依附在軍工匠首的體制下合法自身在界

外活動

然而多重的族群關係也迫使東勢角界外不斷上演軍工匠人與熟番通事

社丁兩個集團的糾紛與衝突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糾紛的過程皆可以發覺

其背後有「粵籍」漢人參與的身影這一系列與熟番衝突競奪後的結果則反

映在客家族譜中後裔對於土地來源的記憶例如石岡土牛劉啟成家族東勢角

鯉魚巷楊德賡家族

從《岸裡大社文書》中記錄漢人活動的事蹟也不難察覺客家族群在邊區經

濟活動的多樣性「土地拓墾」在移墾初期顯然並不是唯一的營生模式抽藤

吊鹿燒炭等山產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這些依附在不同群體下的

粵籍漢人不僅是面臨熟番在界外的競爭同時也飽受生番威脅因而其所構築

的邊區圖像呈現出「不穩定」的社會特質是故我們很難在後續家族史料中

發現具規模的山產交易史料的原因這也致使本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梳理山產交易

流通運輸與販賣的詳細過程關於此點只能留待日後蒐集更多港口商人的交

易文獻期許能有所突破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乾隆中葉東勢角番界邊區的族群分布並非一開始就是

形成優勢的客家地方社會這是歷經多族群競逐後的結果若從劉中立的家族史

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推測東勢角地區這成為單純的「客家」漢人與熟番的社會

109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撫墾署)〉第

84冊文號 9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31

應是在乾隆 52 年(1787)林爽文事件之後爾後隨著道光中葉樸子籬社岸

社熟番陸續遷移進入埔里地區整個東勢角番界邊區才逐漸成為以「客家」為主

體的社會但是對於身處邊陲的粵籍漢人究竟是如何從「身份」多變的人群

逐漸在混雜的族群關係中形成客家族群認同的邊界其中是否與客籍漢人歷經

林爽文戴潮春之亂的戰爭動員或是軍工匠制度當地巧聖先師信仰等因素有

所關係此點在本計畫未能論及只能提出留待日後深入探究

最後本計畫試圖表明的是過往既有對於客家族群邊區拓墾的研究主要是

集中在土地開發的面向而忽略在開墾初期因外在環境的不穩定性客家族群時

常利用地利之便從事獸產山產的交易活動然而這種經濟型態也讓客家族

群在面對生番威脅熟番競逐的前提下因而發展出多族群的網絡關係甚是利

用國家制度性管道的保護建構出不同樣貌的邊區社會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32

八參考文獻

史料文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 21234070 冊》北京九州出版 社

2 朱仕玠 1958《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國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劉中立家族譜與史料》編號 T0535D0440 《岸裡社潘兆敏文件》檔號 T068701

7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圖書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 8 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 10 張圭熒提供《張寧壽家族文獻》(田野採集) 11 張嗣昌

2005《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12 森丑之助

1912〈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臺灣時報》 3812-18

13 猶他家譜協會典藏 《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1975 年編)》檔號 1356839 《[劉氏]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檔號 1391678 《[劉氏]元龍公派下輪流祭祀原簿)》檔號 1391678 《南陽郡鄧氏譜》檔號 1391794

14 黃叔璥 1958《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

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明治二十九年十月中事務報告(東勢角

撫墾署)〉第 84 冊文號 9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33

1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雍正朝珠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期刊論文 1 片山剛

2001〈広東人社会と客家人一八世紀の国家と移住民〉收錄塚田誠 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頁 41-62 日本平凡社 2 李其霖

2013《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 武內房司

1997〈清代清水江流域の木材交易と在地少数民族商人〉《学習院史学》 3528-76 4 池永歆 201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2010《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 嘉義紅豆出版社 5 吳奇娜 1999〈17~19 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政策轉變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學系碩論文 6 吳嘉貿 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mdash1920)〉臺中逢甲

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論 7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985 )》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 林欣宜 1999〈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mdash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59 177-214 9 林淑美

2004〈清代臺湾の「番割」と漢番関係〉《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6(2)83-96

2010〈一九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東洋史研究》68(4)632-660 10 林聖蓉 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3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1 邱柏翔

2012〈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2-1825)〉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12 姜銘雄 2010〈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碩論 13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

究〉《臺灣風物》40(4)1-68 1991〈紅線與藍綠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通訊》1946-50 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

55(4)144-201 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

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 182-242 14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15 張應強

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 三聯書局

16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17 梅慶國 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臺南國 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 18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

大歷史學報》3653-106 19 溫振華 1994〈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錄《臺灣經驗二》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9《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局 20 詹素娟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35

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 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 21 廖志軒 2011〈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桃園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22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36

九 附錄

附錄一 明治 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區名 街庄社名 泉州人(人數) 漳州人(人數) 廣東人(人數) 熟番(人數)

石岡庄 2 4 803 0

金星面庄 0 4 591 0

九房厝庄 0 0 562 0

社寮角庄 0 2 312 0

沙連墩庄 0 1 212 0

梅仔樹腳

0 3 360 0

酸仔樹腳

0 7 384 0

崁仔下庄 0 0 308 0

南眉庄 0 0 119 0

大湳庄 5 9 475 0

馬力埔庄 8 5 407 0

大坑庄 0 0 138 0

水井仔庄 0 0 171 0

七份庄 0 16 492 0

仙塘坪庄 0 2 119 0

什份庄 1 0 81 0

山頂庄 0 0 155 0

山頂下庄 0 0 0 0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37

新社仔庄 12 4 554 0

永居湖庄 0 0 272 0

上水底寮

16 0 482 0

下水底寮

7 0 310 0

鳥銃頭庄 0 0 249 0

復盛庄 0 0 292 0

食水科庄 0 0 381 0

新伯公庄 1 0 878 0

頭社庄 1 0 356 0

二社庄 0 0 319 0

尾社庄 10 0 443 0

上城庄 0 0 328 0

下城庄 0 0 473 0

大茅埔庄 0 0 951 0

東勢角街 4 0 2063 0

中科庄 0 0 689 0

石角庄 0 3 712 0

上辛庄 2 5 1301 0

下辛庄 0 6 1547 0

上校力埔

3 0 727 0

下校力埔

5 0 444 0

石牆圍庄 0 0 291 0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38

區 大排庄 0 22 116 0

芎蕉下庄 0 17 306 0

鍋底科庄 0 0 211 0

下灣仔庄 0 5 61 0

石壁坑庄 4 16 486 0

碑頭山庄 9 17 359 0

資料來源 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

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一〉第 781 冊文號 1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39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 21年(1816)合約字

資料來源張圭熒先生提供《張寧壽家族文書》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40

附錄三 明治 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

資料來源 森丑之助〈中部臺灣に於ける民庄と蕃社の和親契約に實例〉

《臺灣時報》38(1912)頁 12-14

番社 牛(頭) 豬(頭) 錢物(円) 估計價格(円)

武榮社 4 12 1368 296

老屋峨社 14 17 260 513

蘇魯社 2 2 23 58

馬那邦社 5 2 10 80

得木巫乃社 1 2 32 60

眉必浩社 3 2 0 45

盡尾社 1 2 11 32

蘆翁社 1 2 32 59

阿冷社 2 3 10 32

白毛社 2 2 5 37

油芋來完社 3 1 11 36

稍來社 1 1 5 20

雪波學社 1 2 43 65

細道邦社 1 2 0 25

武榮域仙社 1 1 10 40

小南勢社 1 1 7 38

都烏煙社 1 1 6 26

由扒麻也社 2 1 7 37

  • 一研究題目及其意義價值
    • 1 研究題目
    • 2 意義
      • 二 相關文獻之回顧
        • (一)沿山區域史研究―以「東勢地區」為中心
        • (二)「山產交易」 研究
          • 三 通事社丁制與「山產」交易
            • (一)通事社丁制度
            • (二)粵人軍工與山產交易
              • 四 邊區糾紛岸裡社群與軍工匠人的界外競逐
              • 五 客家移民與邊區活動
                • (一)從番割到社丁-劉中立家族
                  • 六 19世紀東勢角邊區「和番」兩張合約字的案例
                  • 七 結語
                  • 八參考文獻
                  • 九 附錄
                    • 附錄一 明治35年(1902)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 附錄二 張寧壽家族文書-嘉慶21年(1816)合約字
                    • 附錄三 明治28年(1895)東勢角和番費用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