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惊蛰szb.jsichuan.com › ybb › page › 444 › 2019-03 › 07 › 04 ›...

1
数字报:http://szb.jsichuan.com/ybb 内部资料 免费赠阅 印刷单位:重报印务有限公司承印 04 文艺 文艺 2019 年 3 月 7 日 星期四 责编:刘 编辑:周丹丹 美术编辑:张 热线电话 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宣传部 重庆市渝北新闻社 惊蛰 (外一首) 卢兆盛 久违的春雷轰然而至 炸毁了冬天留下的所有的残垣断壁 炸醒了天地间无数个昏睡的长梦 雷声响过的地方再也无法安静下来 日子,开始变得躁动、热闹 生长的路上,万物争先恐后 沿途的风光,一片欣欣向荣 雨水 立春的脚步还没走远 雨水便翩然而至 干涸已久的日子开始湿润 瘦身多日的溪河走向丰腴 春天的序幕已然拉来 田野响起了农事的前奏曲 雨水,打开湿漉漉的阀门 浇灌出一个水灵灵的初春 春雨贵如油,滴滴在心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知” 字说出了春雨的人性和灵性。也正因为它 “知时节”,才能称得上是“好雨”啊!它避 开喧嚣的白天而“随风潜入夜”,才让人们 感到它具有难得的“润物细无声”的低调奢 华。春夜降雨,润泽万物。当年杜甫老先 生在成都草堂外自己耕作,种菜养花,没有 对春雨的殷切盼望,是很难写出这流传千 古的名句的。 春雨是冬雪的姊妹。农谚说,麦盖三 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道出了冬雪对小 麦的护墒保暖、促进生长作用。但是,每年 的冬雪终究没有降到人们所期望的厚度。 当冬雪不足的时候,只有靠春雨来当“替补 队员”了。而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经纬之度, 春雨又常常不能足量供应,因此才有了“春 雨贵如油”的说法。 面对飘逸而至的春雨,我首先想到 的是那成方连片的麦田。在冬雪融化 之后,麦苗开始返青。而麦苗返青的过 程,正是急盼春雨滋润的过程。冬天过 后,那一望无际、平如绿毯的麦田,那一 垄又一垄的麦苗,正在翘首企盼着春雨 的降临。 麦苗和春雨是一对好朋友。虽然一 个在天上,一个在地面,但它们彼此心心 相印,总是在春天里有一种相思,在麦苗 需要的时候,春雨来啦;春雨来啦,麦苗 却又有几分羞涩,它梳洗打扮一番,把春 雨这个岁月的精灵拥在怀中;春雨扑向麦 苗,奏出了一曲欣喜接纳、完美融合的和 谐乐章。 在宽阔无垠的大自然中,有需求就有 给予,哪怕是晚来一些,但结局总是完 美。放眼望去,春雨滋润的又不仅仅是麦 苗,唤醒的还有积蓄了一冬力量的万千植 物。宋代诗人白玉蟾写道:“正月梅花 尽,一溪春雨香。燕方寻故垒,蜂已葺华 房。”眼看雨水节气已经成为过去,惊蛰 接着就紧紧跟进,冬眠的虫子们都要醒来 了,谁还会沉浸在往昔的岁月里呢?饮尽 这“贵如油”的春雨吧,它会滋润出一年 的好收成! 立春虽说是春天的起点,然而它的象 征意义似乎更大。因为这个时节,气象意 义上的春天并未真正到来,很多地方依然 是冰封雪裹、天寒地冻。而惊蛰,这个农历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则更像是冬 和春之间的分水岭。你看,它只是那么微 微一动,就把春的大幕一下子给拉开了。 不得不叹服我们华夏祖先的智慧,用 “惊蛰”俩字,把这个农历节气定义的既形 象生动,又富有诗情画意。按照字面的解 释:蛰者,藏也、静也。在寒冷的冬季,一些 动物会进入冬眠,“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而当太阳到达黄经 345°时,天气回暖,春 雷始动,蛰伏于地下的动物们从冬眠中苏 醒过来,“蛰虫始振”,是为惊蛰。一个“惊” 字,把春意的萌动表达得有如传神;一个 “惊蛰”,把万物复苏描摹得如此鲜活! 惊蛰,是惊动。它惊动的,是山川大 地,是龟蛇蚁兽,是草木花藤:“陌上杨柳方 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忽闻天公霹雳声, 禽兽虫豸倒乾坤。”惊蛰一到,这个世界不 再沉默。 惊蛰,更是惊喜。它惊喜的,是义鸟: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口衔黄河泥, 空即翔天隅。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雏既逦迤飞,云 间声相呼。”它惊喜的,是人们对春水长天 的热望:“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 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 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惊蛰的号角轻轻一吹,就把冰封的土 地融给化了。空气变得温润起来,冬眠的 小动物们醒来了,带翅的昆虫开始游弋纷 飞,杨柳的枝条也柔软了腰身,桃李枝头 现出大大的蓓蕾,给人带来春天的喜悦。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滨 城细雨邑轻尘,淮河岸畔柳色新”。惊蛰 在春天的艳阳里,描绘出一派春心荡漾的 景。在和煦的春风里,人们甩掉厚厚的棉 衣,游走在城市的公园、乡间的大地。迎 春花恣意绽放,杏花桃花渐露芬芳,草色 微青,溪水潺潺,蜂蝶纷飞起舞,柳丝婆娑 弄姿,“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天”……一幅唯美的早春画卷,铺展在天 地之间。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按照一般的气侯规律,惊蛰过后,我国绝大 多数地方的天气已经转暖,雨水渐多,大部 分地区可开始春耕了。故农谚云,“九九加 一九,耕牛遍地走 ”,“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 能歇”。绵绵春雨的到来,使空气变得清 新,也缓解了冬日的旱情,麦苗开始返青生 长,春播的作物,也要开始备耕了。“微雨众 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 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大江南北, 千里沃野,机声隆隆,到处都是不辞辛劳的 身影,“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 耕”。 惊蛰,让所有的生命意气奋发,怀揣梦 想,竞相蓬勃。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让 我们也跟虫豸一样从冬藏的日子中醒来, 像农民一样撒播希望的种子,书写梦想的 诗行…… 诗意惊蛰 刘明礼 春雨贵如油 文/杜学峰 双雀戏春图 鸟语花香 春之家园 本组图片由 苗青 玉兰绽放 宗斌遗失残疾人证,证号为: 51022419750911704612,特此声明。 汪富娱遗失残疾人证,证号为: 50011219931108848544,特此声明。 遗失 启事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Jul-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诗意惊蛰szb.jsichuan.com › ybb › page › 444 › 2019-03 › 07 › 04 › 2019030704...2004/03/07  · 数字报: 内部资料 免费赠阅 印刷单位:重报印务有限公司承印

数字报:http://szb.jsichuan.com/ybb 内部资料 免费赠阅 印刷单位:重报印务有限公司承印

04 文艺文艺2019年3月7日 星期四 责编:刘 宏 编辑:周丹丹 美术编辑:张 忆

热线电话

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宣传部 重庆市渝北新闻社 宣

惊蛰(外一首)

卢兆盛

久违的春雷轰然而至炸毁了冬天留下的所有的残垣断壁炸醒了天地间无数个昏睡的长梦

雷声响过的地方再也无法安静下来日子,开始变得躁动、热闹生长的路上,万物争先恐后沿途的风光,一片欣欣向荣

雨水立春的脚步还没走远雨水便翩然而至干涸已久的日子开始湿润瘦身多日的溪河走向丰腴春天的序幕已然拉来田野响起了农事的前奏曲

雨水,打开湿漉漉的阀门浇灌出一个水灵灵的初春

春雨贵如油,滴滴在心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知”

字说出了春雨的人性和灵性。也正因为它“知时节”,才能称得上是“好雨”啊!它避开喧嚣的白天而“随风潜入夜”,才让人们感到它具有难得的“润物细无声”的低调奢华。春夜降雨,润泽万物。当年杜甫老先生在成都草堂外自己耕作,种菜养花,没有对春雨的殷切盼望,是很难写出这流传千古的名句的。

春雨是冬雪的姊妹。农谚说,麦盖三

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道出了冬雪对小麦的护墒保暖、促进生长作用。但是,每年的冬雪终究没有降到人们所期望的厚度。当冬雪不足的时候,只有靠春雨来当“替补队员”了。而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经纬之度,春雨又常常不能足量供应,因此才有了“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面对飘逸而至的春雨,我首先想到的是那成方连片的麦田。在冬雪融化之后,麦苗开始返青。而麦苗返青的过程,正是急盼春雨滋润的过程。冬天过

后,那一望无际、平如绿毯的麦田,那一垄又一垄的麦苗,正在翘首企盼着春雨的降临。

麦苗和春雨是一对好朋友。虽然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面,但它们彼此心心相印,总是在春天里有一种相思,在麦苗需要的时候,春雨来啦;春雨来啦,麦苗却又有几分羞涩,它梳洗打扮一番,把春雨这个岁月的精灵拥在怀中;春雨扑向麦苗,奏出了一曲欣喜接纳、完美融合的和谐乐章。

在宽阔无垠的大自然中,有需求就有给予,哪怕是晚来一些,但结局总是完美。放眼望去,春雨滋润的又不仅仅是麦苗,唤醒的还有积蓄了一冬力量的万千植物。宋代诗人白玉蟾写道:“正月梅花尽,一溪春雨香。燕方寻故垒,蜂已葺华房。”眼看雨水节气已经成为过去,惊蛰接着就紧紧跟进,冬眠的虫子们都要醒来了,谁还会沉浸在往昔的岁月里呢?饮尽这“贵如油”的春雨吧,它会滋润出一年的好收成!

立春虽说是春天的起点,然而它的象征意义似乎更大。因为这个时节,气象意义上的春天并未真正到来,很多地方依然是冰封雪裹、天寒地冻。而惊蛰,这个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则更像是冬和春之间的分水岭。你看,它只是那么微微一动,就把春的大幕一下子给拉开了。

不得不叹服我们华夏祖先的智慧,用“惊蛰”俩字,把这个农历节气定义的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情画意。按照字面的解释:蛰者,藏也、静也。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动物会进入冬眠,“龙蛇之蛰,以存身也”;而当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天气回暖,春雷始动,蛰伏于地下的动物们从冬眠中苏醒过来,“蛰虫始振”,是为惊蛰。一个“惊”字,把春意的萌动表达得有如传神;一个

“惊蛰”,把万物复苏描摹得如此鲜活!惊蛰,是惊动。它惊动的,是山川大

地,是龟蛇蚁兽,是草木花藤:“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惊蛰一到,这个世界不再沉默。

惊蛰,更是惊喜。它惊喜的,是义鸟:“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它惊喜的,是人们对春水长天的热望:“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惊蛰的号角轻轻一吹,就把冰封的土

地融给化了。空气变得温润起来,冬眠的小动物们醒来了,带翅的昆虫开始游弋纷飞,杨柳的枝条也柔软了腰身,桃李枝头现出大大的蓓蕾,给人带来春天的喜悦。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滨城细雨邑轻尘,淮河岸畔柳色新”。惊蛰在春天的艳阳里,描绘出一派春心荡漾的景。在和煦的春风里,人们甩掉厚厚的棉衣,游走在城市的公园、乡间的大地。迎春花恣意绽放,杏花桃花渐露芬芳,草色微青,溪水潺潺,蜂蝶纷飞起舞,柳丝婆娑弄姿,“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幅唯美的早春画卷,铺展在天地之间。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按照一般的气侯规律,惊蛰过后,我国绝大

多数地方的天气已经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可开始春耕了。故农谚云,“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绵绵春雨的到来,使空气变得清新,也缓解了冬日的旱情,麦苗开始返青生长,春播的作物,也要开始备耕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大江南北,千里沃野,机声隆隆,到处都是不辞辛劳的身影,“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惊蛰,让所有的生命意气奋发,怀揣梦想,竞相蓬勃。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让我们也跟虫豸一样从冬藏的日子中醒来,像农民一样撒播希望的种子,书写梦想的诗行……

诗意惊蛰刘明礼

春雨贵如油文/杜学峰

双雀戏春图 鸟语花香

春之家园 本组图片由 苗青 摄

玉兰绽放

宗 斌 遗 失 残 疾 人 证 ,证 号 为 :51022419750911704612,特此声明。

汪富娱遗失残疾人证,证号为:50011219931108848544,特此声明。

遗失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