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爱好变成工作是一种幸福 -...

1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对话 04 2019 年 12 月 13 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 沈清 美术编辑 周培骏 从按部就班的电气工程师到数千万人瞩目的电竞赛事“操盘手” 能把爱好变成工作是一种幸福 从小爱玩游戏的韦宁自称是被爸妈从游戏房里揪大的。2009年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一名电 气工程师,3年后转型从事电竞赛事策划, “能把爱好变成工作,是件很幸福的事呀”。这些年,策 划了大大小小的赛事,韦宁甘愿做耀眼的选手、主持人背后最默默无闻的那一个人。每次赛事, 看似只有短短几天,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一场大型赛事更需要及时把控数百 人的工作动态。当赛事落幕的那一天,他终于可以吁一口气。 “完美!”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韦宁甘做选 手背后默默无闻的 支持者。 做赛事策划 总执行,每个环节 都要把控。 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1985年出生的韦宁是上海源盛 龙体育赛事策划有限公司的赛事策 划执行负责人。2009 年,他从上海 第二工业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 成为一名普通的电气工程师。他原 以为生活轨迹会按部就班地走下去。 2011年,因为公司的一次变故, 他经人介绍,辗转来到 PLU 公司,正 式进入电竞界。 这次转型并非突如其来,似乎早 有铺垫。原来,早在大学期间,他就 酷爱组织电竞相关赛事,学生时代的 他参与举办过网吧赛,还加入了一个 魔兽争霸3的全国性的社团(类似早 期的俱乐部),担任赛事策划、组织的 志愿者工作。从小到大韦宁就爱钻 研各类比赛,看报纸、下载 realplay (电竞游戏录像)反复观看成了他业 余最大的乐趣。 韦宁回忆说,当时的电竞游戏, 并非像现在一样可以联网,需要借助 “11”“浩方”等平台建立虚拟局域 网。有一些不成熟的早期俱乐部的 雏形组织会邀请水平相近的爱好者, 互相加QQ群。顶峰的时候群里有 160多人。周末的时候,组织者会安 排 8 个人组一个赛事。打胜的晋级, 输掉比赛的就老老实实回看回放,学 习别人的经验。“可以说,早年的时候 没有官方途径打比赛。所谓赛事组 织,就是把志同道合的人联合在一 起。” 加入电竞公司那一年,彼时,英 雄联盟游戏刚刚火起来。26岁的他 早已过了一名职业选手从业的巅峰 期。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他决定 从事赛事策划、运营方面的工作。 5 年后再回电竞圈,这个产业的生 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韦宁介绍说: “通常情况下,是游戏厂商为了运营、 推广某个电竞类游戏想要发起赛事, 委托赛事策划公司,然后再由赛事公 司协调选手、裁判、场地、媒体、赞助等 各类运营事务。现在,国内没有形成 以俱乐部为主导的赛事模式,赛事一 般都是厂商发起的,主要追逐的是厂 商利益,逐渐成为游戏的附庸。” 刚入这一行的时候,赛事策划从 业者的就业门槛不高,大家都是摸着 石头过河。起初,韦宁在公司节目部 做文化产出,负责编导和创意策划事 宜,邀请电竞选手参加综艺和访谈节 目。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组织策划了 PLU的大型电竞嘉年华,由此正式试 水赛事策划。渐渐地,韦宁开始熟悉 这个行业全产业链的流程。 记者: 电竞赛事策划是一个新兴 的职业,你是怎么看待这份职业的发 展前景的? 韦宁: 这个职业和广告公司执 行、策划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比如 电竞策划要琢磨网络时代下的人心, 你要懂目标群体的想法,知晓游戏玩 家、电竞赛事的受众心里在想什么, 在你的预算和能力范围内给予他们 尽可能想要的。 其实电竞策划不全是熟手,需要 有一些理论的基础。为此我专门研 读过很多书籍,关于网络的传播、运 营方式,网络事件如何突变,包括有 的事还会发生反转,进行二次传播 等。 做一行就要精一行。至少人家 走过的弯路,摔过的跤,你要适时地 规避一下。在我看来,电竞游戏是一 种具象化的经济的表现形式。游戏 背后折射的是人性。所以,作为幕后 的赛事策划、运营人员,就要服务于 人,顺应人的需求。 记者: 你觉得现在的电竞游戏和 以前的网络游戏有何不同? 韦宁: 以前的部分网络游戏,是 以金钱为基石,只要你的经济实力够 强,就可以体验到打游戏的快乐,手 头拮据的玩家是体验不到快乐的。 但电竞类游戏讲究的是公平。玩家 的成就感来自于获胜,而非投入金钱 的多少。 记者: 你觉得游戏是正面的还是 负面的? 韦宁: 其实游戏就和人性一样, 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一款 游戏是否好要看其导向性,比如有的 游戏的设计初衷纯粹是为了变现,有 的则将游戏设计成艺术品。初心不 同,最后的结果也必然不同。 初心不同,最后结果也必然不同 这些年来,让韦宁记忆犹新的是 海峡杯的一场英雄联盟高校赛,参赛 者是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高校大学 生,这场声势浩荡的赛事还上了央视 新闻频道。 韦宁像打了鸡血一样,同时要跟 进一两百号人的工作进展,他笑称自 己是电竞春晚总导演。这场赛事只 有短短两天。但背后上百人付出了 巨大的努力,韦宁扳扳手指头一口气 罗列了各个环节的工作:前期策划、 场地沟通联络(选址)、媒体宣发、活 动预热、活动审批、设计、物料制作、 舞台制作搭建、导播入场、预演、后台 监控、舆论和公关(备案)、活动结束 后的撤场、总结等等。“做赛事策划总 执行很辛苦的,每个环节都要把控, 什么时间点,哪些人做得如何,都要 第一时间跟进,协调。如果遇到A解 决不了问题,必须马上要安排B计 划,或者想其他方案。” 从业8年以来,这是韦宁真正意 义上将爱好与工作结合的大型赛事。 据其透露,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当年 这场赛事有 8000 万人知晓,有 1000 万 至 1200 多万人同时在线看直播。活 动结束后他倒头大睡两天两夜。 哪怕已经做了各种预案,在比赛 过程中也会有幺蛾子的突发事件发 生。有一次在华师大举行高校赛事 的时候,突然发生了断网、断电。在 开赛前,韦宁曾带着小伙伴提前踩点 场地,测试过网络,但比赛当天附近 在施工,不巧把场地的网线挖断了。 韦宁立即当机立断,改为4G卡直播, 将选手拉到网吧打比赛。最后,比赛 圆满完成。 2017 年 8 月 25 日—27 日,由战 旗直播平台主办的一场专属于游戏 玩 家 的 大 型 线 下 活 动 LanStory[3] (战旗电竞总动员)在上海国家会展 中心举办。这是中国大陆地区首次 举 办 的 大 型 Lan Party.B.Y.O.C 玩 家 自带电脑交流是活动的特有形式,在 强调互动的核心理念下同时融进了 电竞、会展、二次元以及游戏周边等 多元化元素。 在韦宁看来,在国外,带着你的 电脑去某个地方聚会是一种生活方 式,所有参与者会住在场地,品尝美 食、玩游戏、体验各类活动。800 多 人自带睡袋、躺椅,住在展馆内。最 终,一场不落幕的72小时电竞活动 在“四叶草”进行。这也是国家会展 中心有史以来第一次举行的“不关 门”的活动。 见证 5 年巨变 “可以说,早年的时候没有官方途径打比赛。所谓赛事组织,就是把志 同道合的人联合在一起。” “做赛事策划总执行很辛苦,每个环节都要把控,什么时间点、哪些人做 得如何,都要第一时间跟进,协调。如果遇到 A 计划解决不了问题,必须马上 要安排 B 计划。” 亲历 72 小时无眠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Aug-2020

1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能把爱好变成工作是一种幸福 - app.why.com.cnapp.why.com.cn/epaper/webpc/qnb/images/2019-12/13/... · 对话 04 2019年12月13日星期五 责任编辑沈清 美术编辑周培骏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对话

04 2019年12月13日星期五责任编辑沈清 美术编辑周培骏

从按部就班的电气工程师到数千万人瞩目的电竞赛事“操盘手”

能把爱好变成工作是一种幸福

从小爱玩游戏的韦宁自称是被爸妈从游戏房里揪大的。2009年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3年后转型从事电竞赛事策划,“能把爱好变成工作,是件很幸福的事呀”。这些年,策划了大大小小的赛事,韦宁甘愿做耀眼的选手、主持人背后最默默无闻的那一个人。每次赛事,看似只有短短几天,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一场大型赛事更需要及时把控数百人的工作动态。当赛事落幕的那一天,他终于可以吁一口气。“完美!”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韦宁甘做选手背后默默无闻的支持者。

←做赛事策划总执行,每个环节都要把控。

青年报记者常鑫 摄

1985年出生的韦宁是上海源盛龙体育赛事策划有限公司的赛事策划执行负责人。2009年,他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成为一名普通的电气工程师。他原以为生活轨迹会按部就班地走下去。

2011年,因为公司的一次变故,他经人介绍,辗转来到PLU公司,正式进入电竞界。

这次转型并非突如其来,似乎早有铺垫。原来,早在大学期间,他就酷爱组织电竞相关赛事,学生时代的他参与举办过网吧赛,还加入了一个魔兽争霸3的全国性的社团(类似早期的俱乐部),担任赛事策划、组织的志愿者工作。从小到大韦宁就爱钻研各类比赛,看报纸、下载realplay(电竞游戏录像)反复观看成了他业余最大的乐趣。

韦宁回忆说,当时的电竞游戏,并非像现在一样可以联网,需要借助

“11”“浩方”等平台建立虚拟局域网。有一些不成熟的早期俱乐部的雏形组织会邀请水平相近的爱好者,互相加 QQ 群。顶峰的时候群里有160多人。周末的时候,组织者会安排8个人组一个赛事。打胜的晋级,输掉比赛的就老老实实回看回放,学

习别人的经验。“可以说,早年的时候没有官方途径打比赛。所谓赛事组织,就是把志同道合的人联合在一起。”

加入电竞公司那一年,彼时,英雄联盟游戏刚刚火起来。26岁的他早已过了一名职业选手从业的巅峰期。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他决定从事赛事策划、运营方面的工作。

5年后再回电竞圈,这个产业的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韦宁介绍说:

“通常情况下,是游戏厂商为了运营、推广某个电竞类游戏想要发起赛事,委托赛事策划公司,然后再由赛事公司协调选手、裁判、场地、媒体、赞助等各类运营事务。现在,国内没有形成以俱乐部为主导的赛事模式,赛事一般都是厂商发起的,主要追逐的是厂商利益,逐渐成为游戏的附庸。”

刚入这一行的时候,赛事策划从业者的就业门槛不高,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起初,韦宁在公司节目部做文化产出,负责编导和创意策划事宜,邀请电竞选手参加综艺和访谈节目。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组织策划了PLU的大型电竞嘉年华,由此正式试水赛事策划。渐渐地,韦宁开始熟悉这个行业全产业链的流程。

记者:电竞赛事策划是一个新兴

的职业,你是怎么看待这份职业的发

展前景的?

韦宁:这个职业和广告公司执行、策划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比如电竞策划要琢磨网络时代下的人心,你要懂目标群体的想法,知晓游戏玩家、电竞赛事的受众心里在想什么,在你的预算和能力范围内给予他们尽可能想要的。

其实电竞策划不全是熟手,需要有一些理论的基础。为此我专门研读过很多书籍,关于网络的传播、运营方式,网络事件如何突变,包括有的事还会发生反转,进行二次传播等。

做一行就要精一行。至少人家走过的弯路,摔过的跤,你要适时地规避一下。在我看来,电竞游戏是一种具象化的经济的表现形式。游戏背后折射的是人性。所以,作为幕后

的赛事策划、运营人员,就要服务于人,顺应人的需求。

记者:你觉得现在的电竞游戏和

以前的网络游戏有何不同?

韦宁:以前的部分网络游戏,是以金钱为基石,只要你的经济实力够强,就可以体验到打游戏的快乐,手头拮据的玩家是体验不到快乐的。但电竞类游戏讲究的是公平。玩家的成就感来自于获胜,而非投入金钱的多少。

记者:你觉得游戏是正面的还是

负面的?

韦宁:其实游戏就和人性一样,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一款游戏是否好要看其导向性,比如有的游戏的设计初衷纯粹是为了变现,有的则将游戏设计成艺术品。初心不同,最后的结果也必然不同。

初心不同,最后结果也必然不同

这些年来,让韦宁记忆犹新的是海峡杯的一场英雄联盟高校赛,参赛者是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高校大学生,这场声势浩荡的赛事还上了央视新闻频道。

韦宁像打了鸡血一样,同时要跟进一两百号人的工作进展,他笑称自己是电竞春晚总导演。这场赛事只有短短两天。但背后上百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韦宁扳扳手指头一口气罗列了各个环节的工作:前期策划、场地沟通联络(选址)、媒体宣发、活动预热、活动审批、设计、物料制作、舞台制作搭建、导播入场、预演、后台监控、舆论和公关(备案)、活动结束后的撤场、总结等等。“做赛事策划总执行很辛苦的,每个环节都要把控,什么时间点,哪些人做得如何,都要第一时间跟进,协调。如果遇到A解决不了问题,必须马上要安排 B 计划,或者想其他方案。”

从业8年以来,这是韦宁真正意义上将爱好与工作结合的大型赛事。据其透露,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当年这场赛事有8000万人知晓,有1000万至1200多万人同时在线看直播。活动结束后他倒头大睡两天两夜。

哪怕已经做了各种预案,在比赛

过程中也会有幺蛾子的突发事件发生。有一次在华师大举行高校赛事的时候,突然发生了断网、断电。在开赛前,韦宁曾带着小伙伴提前踩点场地,测试过网络,但比赛当天附近在施工,不巧把场地的网线挖断了。韦宁立即当机立断,改为4G卡直播,将选手拉到网吧打比赛。最后,比赛圆满完成。

2017年8月25日—27日,由战旗直播平台主办的一场专属于游戏玩家的大型线下活动 LanStory[3](战旗电竞总动员)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这是中国大陆地区首次举办的大型 Lan Party.B.Y.O.C 玩家自带电脑交流是活动的特有形式,在强调互动的核心理念下同时融进了电竞、会展、二次元以及游戏周边等多元化元素。

在韦宁看来,在国外,带着你的电脑去某个地方聚会是一种生活方式,所有参与者会住在场地,品尝美食、玩游戏、体验各类活动。800多人自带睡袋、躺椅,住在展馆内。最终,一场不落幕的72小时电竞活动在“四叶草”进行。这也是国家会展中心有史以来第一次举行的“不关门”的活动。

见证5年巨变“可以说,早年的时候没有官方途径打比赛。所谓赛事组织,就是把志

同道合的人联合在一起。”

“做赛事策划总执行很辛苦,每个环节都要把控,什么时间点、哪些人做得如何,都要第一时间跟进,协调。如果遇到A计划解决不了问题,必须马上要安排B计划。”

亲历72小时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