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運動到政黨峘到執政: 國窚-社會關係殤遷弌岙進黨,...

159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士論 指導教授:黃崇憲 從運動到政黨到執政: 國-社會關係遷進黨, 1980-2008 From Movement to Party to Government: 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the DPP in Taiwan, 1980-2008 研究:莊冠群 中華國一○一年七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Sep-2019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黃崇憲 博士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國家-社會關係變遷與民進黨,

1980-2008

From Movement to Party to Government:

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the DPP in Taiwan,

1980-2008

研究生:莊冠群

中華民國一○一年七月

上一代太苦,下一代不能

比這一代比這一代更苦更苦

──楊牧,〈悲歌為林義雄作〉(一九八○‧三)。

此論文敬獻給

曾為台灣的自由與民主奮鬥的前輩們

謝辭

IIII

詩人葉慈的短詩〈政治〉借了 Thomas Mann的話起筆:「在我們的時代,

人的天命以政治語彙彰顯其意義」(In our time the destiny of man presents its

meanings in political terms.)。此地此時,依舊如是。論政文章難寫,主因是

我太年輕,太遠離權力核心。歌德早已告誡,要認識魔鬼必先變老。從事政

治的人,多是與魔鬼締結契約的凡人;凡人渴求金錢與權力,為之生為之

死——此乃歷史演進的動力。我不是 Raymond Aron 所說的「入戲的觀眾」

(le spectateur engagé),我徹頭徹尾是個 Albert Camus 所稱的「局外人」

(l'étranger);我始終不明白這層集體潛意識。於是當這位疏離的觀眾、全然

的局外人膽敢觀察政治、書寫政治,毋寧是鼓起勇氣的——哪怕是寫出一冊

「笑林廣紀」。

IIIIIIII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我要感謝在知識之路的摸

索途中所邂逅的各種社會關係。

無庸置疑,我最要感謝指導教授黃崇憲老師。連續兩年坐在黃老師的課

堂,我初窺了政治社會學的堂奧。尋找題目、寫作論文的漫漫/慢慢長路,

老師總是給我希望、鼓勵與肯定,讓自我感覺不良好的我有了繼續走下去的

勇氣與力氣。謝謝崇憲老師。希望老師食緩衣暖多保重。

論文的諸多論點,曾有兩次機會報告。第一次以〈政治社會的生成與鞏

固:民進黨的 1990年代〉為題,於 2012年 4月 28日在東海大學舉行的「浪遊

東海‧水木清華:社會學研究生思辯研討會」中報告。感謝評論人清華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李拓梓學長的剴切評論。感謝蔡瑞明老師、林文蘭老師

的犀利批評;感謝夏傳位學長、施聖文學長的提問。我也要感謝舉辦活動的

黃文璽、許易詮以及各位工作人員,你們辛苦了。第二次以〈到組黨之路與

到執政之路:黨外勢力的發展,1980-2000〉為題,於 2012 年 5 月 9 日在東海

ii

大學社會系的「思想與社會:自由主義在台灣」課堂上報告。感謝崇憲老師

的邀請,感謝所有大學部同學的聆聽。

修課期間,感謝鄭志成老師體現道問學風範的嚴謹身教;感謝高承恕老

師的教導與鼓勵,讓我領略社會學的滋味;謝謝劉正老師研究法的教導;謝

謝黃金麟老師歷史社會學的指教。謝謝我的兩位老闆寬容我的「隨性」:蔡瑞

明老師與鄭斐文老師。

感謝口試委員姚人多老師與許甘霖老師以槍林彈雨給我的學術洗禮。口

試情景至今餘憶猶存,更餘悸猶存。兩位老師的質問,我獲益良多,除了印

證我的「實驗」之外,更體會到學術之難。再次感謝姚老師與許老師。轉讀

社會學,感謝中研院社會所的王甫昌老師多年前族群關係的教導與鼓勵。

謝謝一起修課的同梯同學們在課堂上與課堂後的討論:徐志維、朱佩、

吳桂蓉、陳韋翰、王冠婷、陳尹婷、林依柔。謝謝志維幾年來在知識上的砥

礪,以及碩二那年一同經營所學會事務的辛勞。謝謝施嵩淵、徐魁甲、許瑞

員、施聖文學長、盧崇真學姐的問候與鼓勵。謝謝兩位同事協助與分擔助教

工作:同窗陳尹婷與學妹呂欣潔。謝謝崇憲老師門下的學長姐,特別是林晏

德學長、黃靖嵐學姐、張立本學長的指教。謝謝系辦裡熱情的妙姿姐、嫻靜

的秀金姐、敦厚的常斌哥以及女神鍬鈴(Lady Cindy)在行政事務的幫忙。

我的中文很爛,更不會寫論文。感謝崇憲老師與志成老師「論文寫作」

課的教導。感謝 The Craft of Research的三位作者。自救的過程,謝謝董橋的

散文補充文字維他命;確實,「鍛句鍊字是禮貌」,希望我的文字不致於無禮。

謝謝芝加哥大學 Booth 商學院的 John Cochrane 教授的”Writing Tips for

Ph.D. Students”教導我寫直接了當的文字;希望我的論文沒有寫出回憶錄裡

的段落。

謝謝陸軍機械化步兵第 200旅第 2營第 2連的長官與同袍;謝謝各建築工

地所有曾與我共事過的工人、廠商、業主、或找碴的官員。你們教我「民間

版本的社會學」,你們是我的老師。

感謝僅有一面之緣的、已故的吳昱賢學長。是學長的文章與藏書中的眉

批,引導我思考「什麼是社會學」。雖然追索「社會學」的過程充滿困惑,但

我永遠知道:full of wonders等於 wonderful;這是社會學之旅的註腳。真的,

人生實難;感謝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黃文弘醫師為我探照心中的情緒死結,

並且教導我察覺情緒、疏導情緒。

iii

感謝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這本貼心又貼身的小

書,村上先生現身說法,娓娓道出長跑與書寫之間的秘密,令我著迷。趕寫

論文,我又開始跑步,並沿用過去的習慣,以 excel表格登錄每次跑步的距離、

時間、與短短的心得。跑完步在操場上緩和慢走,那是自己與自己最親密、

卻也最疏離的時刻;我深愛那種感覺。感謝政治大學橄欖球隊給我的訓練,

送給我這個運動神經不好也不愛運動的胖子,喜歡跑步的禮物。真正開始長

跑,是幾年前為了揀拾「愛是最溫柔的暴動」之後的碎裂屍塊;但當我一直

跑,一直記錄,我體會到:跑步實際上是一種修行,是一種我還在追尋的、

打造的,專屬自己的 philosophy。我希望能一直跑下去。

我的群育不及格,實話實說。我總愛賴在自己的小世界:感謝堂哥莊國

銘與三嫂黃尹姿從我大學以來對我的照顧與幫助,特別在 T.S. Eliot 所說的

「最殘酷的季節」裡對我的問候,這些點點滴滴我永銘於心。國銘哥哥盈滿

城邦之愛的最佳碩士論文,標誌了我的政治知識之起點;希望他能繼續寫作

城邦與人的永恆難題。感謝好友萬毓澤長年來提供知識訊息並時時給予溫暖

鼓勵,我懷念過去一同喝茶談天的時光,更羨慕也祝福他能在我們的家鄉高

雄開創出一片大大的天地。另也感謝毓澤幫忙修訂英文摘要。政大時期交往

的朋友,嘿!感謝你們:政大的分析哲學大師黃頌竹、熱舞舞王吳聲佶、與

同樣叛逃到社會科學的吳宗達;台大的英倫社會學博士候選人楊欣怡、轉讀

法律的說故事的人林日清、人在芝加哥大學的小熊隊球迷律師林建志。特別

感謝欣怡與我討論、分享各自的「社會學內傷」,還有那「不要公民權的公民

權」移民研究。謝謝 ppt2個人版 Tackle的各位版友長期關心我的狀況。謝謝

政治大學橄欖球代表隊的林文乙老師、各位 OB 與各位隊友,四年揮灑汗水

淚水甚至血水的青春令我懷念。感謝楊秋娟,祝福妳,還有,對不起謝謝。

2011年 5月,我暫停學業,重返台北工作。感謝總經理 Alex給予機會。

感謝並肩作戰的同事:聖文學長、語芸姐、Rain姐、揚名、小飛、映佳、智

凱、祐生、宗旻、Katie、Norma、Sophie、MaMa、Mandy姐、嘉惠。Alex、

揚名、小飛、祐生,多謝你們指導我的 ppt。駐府的日子,謝謝台北市都市發

展局的秋哥與永恩的指教;謝謝新北市城鄉發展局邱敬斌主秘與苗栗縣計畫

處的芬貞姐在業務上的幫忙。

在台北這個穿搭華美服飾卻獨漏靈魂的都會,徬徨的我幸虧有家人陪

伴:表哥黑松與表嫂維敏,真的多謝你們。在烏雲罩頂的生涯低檔與兵荒馬

iv

亂的生活夾縫,誠摯感謝謝玉芬的加入;因為有玉芬在那座殘酷的都會作伴,

我毋驚。辭職之後,聚少離多,萬分感謝玉芬在我趕寫論文期間的包容與鞭

促。真的多得了妳,My Boss Lady。感謝玉芬四姊與姊夫贊助我們娛樂活動;

感謝玉芬大姊默默關心與幫助;感謝玉芬媽媽的精湛廚藝,令我大飽口福。

這本論文於台中完成,多年來寄二舅籬下,冬暖夏涼,二舅許新興先生、

二舅媽尤美淑女士的照顧無微不至,最是窩心,我最是感謝。表弟育仁、育

登、永造、隔鄰室友阿禾在生活上的閒扯打屁,最是有趣;外婆、大舅、大

舅媽、大阿姨以及其他親戚長輩的問候,最是溫暖。一切的一切,都多謝了。

最不能或忘的,始終是也永遠是家人:父親莊國家先生、母親莊許秀麗

女士、弟弟莊冠威。感謝家人在我退伍後縱容我繼續讀書,毋庸負擔家中經

濟以及長子責任。我知道我很不肖、很好命。我由衷感謝感激感恩家人的無

盡包容與全力支持。我特別感謝弟弟替我看顧父母,扛起了家業,開疆拓土。

雖然我已離家十多年,但是我永遠記得自己的出身與出生,記得遷移的感受,

記得笑鬧爭吵的點點滴滴。正是因為這些與那些酸的甜的苦的澀的回憶,構

成了我的存在。感謝您們,愛您們,永遠。

IIIIIIIIIIII

葉慈的〈政治〉的主人翁在關注見多識廣的旅人與博學深思的政客對於

羅馬、俄國與西班牙政治的談論之後,我最執著的終究是那最後兩行:

But O that I were young again

And held her in my arms

儘管這是與現在事實相反的假設文法,但我卻偏執地期望:這一切並非

假設。可是,人間煉獄之難之苦,正如歌德的警告:「受到懲罰,始成為一個

人」。的確,世局詭譎,世事紛擾;當大江東去,淘盡浪沙,唯一寧靜的告解

場所,或許僅存於某人的懷抱。

我想起葉慈的另一首詩:

I am haunted by numberless islands, and many a Danaan shore

Where Time would surely forget us, and Sorrow come near us no more

懷抱何在?鄉關何處?只盼望我能如詩中的白鳥,時間將我遺忘而憂鬱

也不再襲擾,如此靜靜地靜靜地,獨自飛翔。

v

摘要

這是現實政治的研究。這篇論文旨在探析民進黨在民主轉型的脈絡下,由黨

外運動、到成為反對黨、再到身為執政黨的歷史過程。在「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

政」的標誌下,這篇論文分析民進黨在每一階段中所遭遇的議題。在結合「策略

分析」(或「賽局理論」)以及「限制下的選擇新制度論」,這篇論文探討:

第一、為什麼在國民黨鎮壓美麗島事件後,黨外運動快速重整、甚至在 1986

年突破黨禁,成立了民進黨?而又為什麼民進黨會在 1990年代初期成為台獨政

黨?本文指出:1980 年代起的政治機會結構,以及菁英之間的策略互動,是成

立民進黨與通過台獨黨綱的主因。

第二、在 1990年代的民主化與民主鞏固過程中,民進黨的轉型出現了哪些

發展策略?而最後勝出的是何種策略?為什麼?本文論證由於國家-社會關係

的影響,以及選舉機制的作用,一方面形塑了、也提供了政治行動者的行動偏好

與誘因;另一方面,選舉結果成為了民進黨的發展策略之成敗準則。這是陳水扁

主張的單獨執政之所以勝出的原因。

第三、在 2000年首次政權輪替之後到 2008年結束執政,首次執政的民進黨

遭遇到哪些統治危機?如何處理?本文以「國家正當性」的概念,結合國家-社

會關係的模型,來比較民進黨八年執政所遭遇的兩次統治危機:2004 年總統大

選後的抗爭、以及 2006年的反貪倒扁運動。本文指出:這兩次的挑戰,民進黨

政府遭遇到的是不同的國家正當性類型危機;而民進黨政府的回應,是以國家正

當性的補償機制,來渡過統治危機。

總結而論,這篇研究以「政治社會」的浮現與鞏固為要旨,並把政治菁英帶

回社會學研究,以策略互動以及競爭觀點,分析了自 1980年代到 2008年民進黨

在民主轉型中的發展歷程。

關鍵字:民進黨、國家-社會關係、政治社會、限制下的選擇新制度論、策略分

析(賽局理論取徑)、競爭

vi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a study of Realpolitik. I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y

of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from 1980 to 2008,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as “from movement to party and to government.” Combining “strategic

analysis” (or “game-theoretical approach”) and “choice-within-constraints new

institutionalism,” this paper analyzes three issues as follows.

Firstly, based on the state-society relations model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ategic analysis, Chapter 2 argues that the structure of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from

the early 1980s and the strategic interactions between political elites help explain why

the opposition camp, dangwai, after a major setback of “Kaohsiung Incident” in 1979,

was rapidly reorganized and even established a new party, DPP, and why the nascent

party transformed itself into a “pro-Taiwan independence party.”

Secondly, Chapter 3 argues that as the “political society” was instituted in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zation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the 1990s, DPP’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ere restrained by the power logic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

results of electoral competition.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raised by

Shui-bian Chen, the Mayor of the Taipei City from 1994 to 1998, won out as a result.

Thirdly, comparing “Protest after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2004 with the

“Anti-Corruption and Anti-Chen Campaign” in 2006, this thesis explores why the

challenges failed and why the DPP Administration and the DPP went through crises.

Drawing on the state-society relations model and the concept of state legitimacy,

Chapter 4 argues that the DPP Administration and the DPP responded to challenges

with legal-electoral legitimacy as “direct counterattack” in 2004 and with the “shifting

mechanism of state legitimacy” in 2006.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ate legitimacy and

the state-society relations at that time in Taiwan also explain the challengers’ failure.

All in all,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emergence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political

society,” brings political elites back into sociological inquiry, and highlights strategic

analysis and the notion of competition. By doing so it seeks to explain how the

political opposition struggled along in the 1980s, how the DPP figured out the

winning principle by trial and error in the 1990s, and how the DPP Administration

learned to govern in the wake of the power transfer in 2000. This thesis is not only a

study of the DPP but also an inquiry of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development, from

political liberalization to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Taiwan.

Keywords: DPP, state-society relations, political society, choice-within-constraints

new institutionalism, strategic analysis, competition

目錄

謝辭................................................................................................................................. i

摘要................................................................................................................................ v

Abstract ........................................................................................................................vi

第一章 導論............................................................................................. 1

一、 研究問題......................................................................................................... 1

二、 文獻探討........................................................................................................ 4

三、 分析架構:限制下的選擇新制度論............................................................ 7

四、 把政治菁英帶回來:誰、在哪裡、競爭什麼?....................................... 15

五、 方法論說明................................................................................................... 18

六、 章節架構安排與主要論點........................................................................... 25

第二章 邁向組黨之路: 從美麗島事件到民進黨 ............................ 27

一、 理念或理念動員:美麗島事件與民主化.................................................. 28 二、 從後美麗島時代到組黨(1980-1986) ....................................................... 31 三、 從民主進步黨邁向台獨黨(1986-1991) ................................................... 48 四、 結論............................................................................................................... 55

第三章 政治社會的鞏固: 民進黨 1990 年代的轉型 ....................... 57

一、 民進黨轉型的動力:克勞塞維茲行動邏輯或其他.................................. 58 二、 選舉總路線下的民進黨與 1990 年代的黨際競爭 ..................................... 63 三、 結論.............................................................................................................. 76

第四章 學習統治: 民進黨執政時期兩次危機的比較 ................... 79

一、 民主鞏固與民進黨統治危機...................................................................... 80 二、 理論:危機、正當性與國家-社會關係.................................................. 82 三、 個案.............................................................................................................. 86 四、 兩次危機的比較:國家-社會關係與正當性的補償效果...................... 98 五、 結論............................................................................................................. 107

第五章 結論.......................................................................................... 111

一、 總結:經驗與理論...................................................................................... 111 二、 前瞻:民進黨再度執政的最後一哩路——方案構想 ..............................117 三、 結語:未來研究方向................................................................................. 119

後記 .......................................................................................................... 121

參考書目 .................................................................................................. 123

附錄一 民進黨大事紀 ......................................................................... 135

圖表目錄

圖 1-1:民主轉型前後台灣國家-社會關係轉變樣態示意圖 .................................. 12

圖 1-2:限制下的選擇新制度論分析架構示意圖 ..................................................... 14

圖 2-1:後美麗島時期的國家-社會關係 ................................................................. 33

圖 2-2:後美麗島時期黨外各系統路線爭議之演變(1978-1983) ......................... 40

圖 2-3:後美麗島時期黨外的組織化過程 ................................................................ 40

圖 4-1:2004 年國家-社會關係 ............................................................................... 100

圖 4-2:2006 年國家-社會關係 .............................................................................. 102

表 1-1:社會科學的四種解釋模型 .............................................................................. 23

表 2-1:鄭敦仁對於反對運動兩次高峰的解釋 ........................................................ 28

表 2-2:1986 年民進黨成立過程之事件序列 ............................................................ 43

表 2-3:民進黨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執委與中常委各派系席次 ................................. 52

表 3-1:台灣民主運動發展與國家關係變遷 ............................................................ 60

表 3-2:政黨組織原則的兩個階段 ............................................................................ 62

表 3-3:政黨得票狀況(1991-1998) .......................................................................... 65

表 3-4:國民黨、民進黨、新黨與建國黨之統獨定位 ............................................ 66

表 3-5:民進黨內對於聯合政府或單獨執政的路線分歧 ........................................ 72

表 3-6:民進黨公職類型權力來源比較 .................................................................... 74

表 3-7:許信良、施明德、陳水扁的主張與權力來源比較 .................................... 75

表 4-1:國家正當性類型與危機領域 ........................................................................ 85

表 4-2:2004 年總統大選後國親聯盟抗爭事件序列 ............................................... 87

表 4-3:2006 年紅衫軍反貪倒扁運動事件序列 ....................................................... 93

表 4-4:民進黨政府與民進黨對於反貪倒扁運動的回應序列 .............................. 102

表 5-1:本論文的經驗議題總結 ................................................................................ 113

第一章

導論

一個政黨會利用任何可理解的手段以求掌握權力。如果政府是由形

式上自由的選舉產生,立法也是由投票制訂,那麼基本上政黨即是

一個吸引選票的組織。當投票是依照法制的要求進行時,這些政黨

為法制下的政黨。由於政治的基礎根本上是個自願的結合,因此法

制型政黨的存在意味政治經營是追求利益利益利益利益。

──Max Weber(1989: 130)

一一一一、、、、 研究問題研究問題研究問題研究問題

2006年 9 月 28 日,民進黨成立二十週年。民進黨選擇在當年創黨地點圓山

飯店舉行黨慶。此時的民進黨早已不是當年在戒嚴令下批判、衝撞黨國體制的叛

亂組織;而是連續贏得兩次總統大選的執政黨,同時還是立法院第一大黨。1兩

天後,民進黨在高雄市舉辦「台灣站起來」活動,號召 40 萬民眾參與。2然而,

1 在總席次 225席中,民進黨佔 89席,國民黨佔 79席;民進黨雖為國會第一大黨,但仍未過半。

詳細狀況如下: 陣營 泛藍 泛綠 其他 政黨 國民黨 親民黨 新黨 民進黨 台聯 無黨團結聯盟 無黨籍及其他 席次 79 34 1 89 12 6 4 合計 114 101 10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中選會統計資料。 2 此 為民 進黨所 宣稱 的參 與人 數。 資料 來源為 「民 進黨 官方 網站大 事年 表 」。

( http://www.dpp.org.tw/history.php?data_type=%E5%A4%A7%E4%BA%8B%E5%B9%B4%E8%A1%A8)。

2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民進黨為什麼不在台北舉辦慶祝活動呢?因為台北是「反貪倒扁」抗議的大本

營;9 月 15 日的「倒扁圍城」,已有 75 萬人參與,且「遍地開花」,全台皆有紅

衫軍抗議身影。可以這麼說:民進黨成立之初,雖不合法(illegal)卻是正當

(legitimate);二十年後的民進黨的執政,雖合法但正當性卻岌岌可危。3

如此難堪的局面,肇因於 2005年起爆發的一連串弊案:2005年 8 月,前總

統府副秘書長、時任國策顧問的陳哲男涉嫌高雄捷運泰國籍勞工暴動弊案;2006

年 5 月,總統女婿趙建銘的「台灣土地開發公司內線交易案」(台開案);6 月,

第一夫人吳淑珍的「SOGO禮券案」、總統陳水扁的「國務機要費案」。2006年 5

月底,國民黨立委丁守中等人發起罷免總統案;6 月底表決,結果並未通過。體

制內的手段失效,體制外的訴求自是難免:罷免案表決前兩天,2000 年總統大

選挺扁的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發表聲明表示對陳水扁總統與民進黨感到失望;

7 月,所謂「親綠學者」發表共同聲明,盼望陳水扁總統能負起政治責任,辭職

下台;8 月,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以「老戰友」名義,呼籲陳水扁能夠坦承錯誤,

辭去總統職位。隨後,施明德號召民眾捐助一百元,宣示百萬人倒扁;約一週,

便募集到上億資金。4社會上的民怨,近至沸騰。

眾所周知,2008年的總統大選,民進黨提名的謝長廷與蘇貞昌,以 41.55%

的選票,敗給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與蕭萬長的 58.45%;民進黨輸了 221萬多票。

回顧民進黨八年執政,立場較傾向泛藍陣營的論者以「哭泣的台灣」(陳國

祥主編 2008)來描述;而長年身為民進黨立法委員的林濁水(2009),則是以「痛

苦執政」來標籤這八年。這篇論文將探討民進黨自黨外運動起至執政之後的發

展。這個發展歷程,實與台灣當代的社會形貌息息相關。

當代台灣社會的形貌,由兩個奇蹟所形塑:經濟奇蹟與政治奇蹟(Ho

2010:3-4)。5

經濟奇蹟發生在 1960 年代到 1980 年代,其動力為出口貿易所驅動的工業

化,其特徵為「穩定中求成長」(growth with stability)與「均富」(growth with

equality)(Gold 1986)。政治奇蹟發生在 1980年代中期開始的政體轉型(regime

3 關於「正當性」與「合法性」,可參考顏厥安(2009)的簡要說明。 4 8月 12日,施明德召開記者會,宣佈成立「百萬人民倒扁運動總部」,並號召民眾每人捐贈新

台幣 100元,若資金達到一億,則展開抗議行動。不到十天,倒扁總部於 8 月 22日宣佈已募

得超過一億元。 5 何明修(Ho 2010:4)其實還指出另一個形塑台灣社會面貌的因素,即國民政府撤遷來台後,

以反攻復國為目標/口號的「軍事主義」(militarism)。關於台灣軍事動員的社會學分析,請參

考黃金麟(2009)。

第一章 導論 3

transition),其動力為選舉驅動(election-driven)的民主化(林佳龍 2000),其

特徵是威權統治者在「奠基選舉」(funding election)仍獲得勝利、繼續執政,而

未遭受威權崩潰的危機(吳乃德 1994;朱雲漢 1998)。

無論是經濟奇蹟,或者是政治奇蹟,事實上,都涉及了國家-社會關係的轉

變。6以經濟奇蹟來說,國家在這個階段統領(govern)市場,也讓台灣成為發

展型國家的研究範例之一。就政治奇蹟來說,隨著「強控制解體」與「民間社會

的興起」,7使得國家從凌駕於社會之上(state over society),朝向與民間社會對

張/緊張的關係演進。

這篇論文關注的對象是政治奇蹟。

不同於過去對台灣民主轉型(與鞏固)的研究絕大部分集中於國民黨身上,

這篇論文將以民進黨做為「參照點」(point of reference),檢視自 1980年以來的

台灣政治發展。因此,這篇論文的主要目的,是探析 1980年到 2008年,在民主

轉型與民主鞏固的脈絡下,反對勢力從運動(movement)、到突破黨禁組成政黨、

最後成為執政黨之後如何執政的發展歷程。

具體而論,本項研究要提出的問題是:從運動到組黨、再到執政的過程,民

進黨如何突破各階段的障礙?而在突破障礙之後,民進黨面臨了什麼新的挑戰、

又如何處理?對此,我將依序討論:反對運動在 1986年仍處於戒嚴的情況下,

如何突破黨禁,成立了民進黨?而在成立政黨之後,為什麼轉變為「台獨政黨」

(第二章)?成立政黨之後,在 1990年代的民主化與民主鞏固的脈絡下,民進

黨在黨內競爭與黨際競爭的情況下,提出了哪些發展策略?為什麼主張單獨執政

的陳水扁能夠取得黨內主導原則(第三章)?最後,2000 年總統大選政權輪替

之後,首次執政的民進黨,在陳水扁兩任總統任期內,遭遇到哪些統治危機?而

身為執政黨的民進黨政府又是如何面對與度過危機(第四章)?藉由這三個問

題,這篇論文的旨趣(interest)是:追問政治行動者在不同的賽局中的行動選項,

並以此來勾勒民進黨「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的歷史過程。8

6 關於台灣「國家-社會關係」的轉型,請參考徐正光、蕭新煌(1996)、以及黃崇憲(2008)的系統性回顧。

7 此為借用楊渡的兩本書之書名。 8 本論文的題目借用自 Manali Desai(2003)的論文名稱” From Movement to Party to Government:

Why Social Policies in Kerala and West Bengal Are so Different”。

4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二二二二、、、、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

承前所述,民進黨的發展與當代台灣的政治發展息息相關;當代台灣最重要

的政治變遷,莫過於起自 1980年代中期的民主轉型。根據吳乃德(1989, 2000)

的歸納,民主轉型理論主要有「結構論」與「過程論」兩種研究典範:前者主要

是尋找促成民主化的結構條件,例如經濟發展或政治文化;後者主要以執政當局

與反對勢力的政治菁英之間的策略互動為研究焦點,例如田弘茂(1997:246)指

出:

台灣自威權轉型至民主的過程可以說充分表現出在位者與反對者間的

動態關係,亦即執政的國民黨試圖改變其角色來回應反對者的需求和挑

戰,並回過頭來影響反對者行為的動態過程。

儘管強調在位者與反對者之間的動態關係,然而,過去關於台灣的民主轉型與民

主鞏固之研究,鮮少以反對勢力(即民進黨)為研究對象或參照點。本論文則是

試圖從反對勢力的角度來探究民主轉型與民主鞏固的制度變遷對於政治行動者

(包含個別政治人物與政黨)的影響。

我們接著討論過去關於民進黨的研究。

民進黨雖然是第一個孕生自台灣本土社會且具實質意義的反對黨,但是過去

「以民進黨為整體以民進黨為整體以民進黨為整體以民進黨為整體」(DPP as a whole)的研究並不多。9以本文探究的「從運動

到政黨再到執政」的三個階段來說,關注(1)民進黨做為反對運動的研究,主

要強調政治反對運動與民主轉型的關係(王振寰 1989;吳介民 1990;王甫昌

1996;吳乃德 2000);少數以民進黨為整體的是吳乃德(1992)針對反對運動陣

營內部主張不同組織原則的各團體間的競爭所做的研究。10關注(2)民進黨做

為反對黨的研究中,涉及的議題較為廣泛,除了大量針對各次選舉所做的研究之

外,還包括了民進黨與其他政黨的競合(林佳龍 2000)、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柳

9 關於政黨的政治社會學研究,請見 Schwartz and Lawson(2005)的綜合評析。 10 即所謂的「第二條戰線」。第一條戰線是指對外面對競爭對手的戰線;第二條戰線是指對內各

團體之間的競爭。

第一章 導論 5

金財 1998)、民進黨與族群政治的關係(王甫昌 1998a, 1998b)、民進黨與社會

福利(李明璁 1996)或社會運動(何明修 2006)的關係;少數以民進黨為整體

的研究,是郭正亮(1997, 1998a)探討民進黨在「選舉總路線」下的轉型與困境。

(3)民進黨做為執政黨的研究中,則主要強調民進黨政府的某些「側面」,例如

黨政關係(陳宏銘 2009)、台美關係(劉世忠 2010),民進黨與某些社會運動的

關係(例如何明修[2006]探討反/廢核運動、趙剛[2006]討論反貪倒扁運動、楊

祖珺[2007]討論 2004年總統大選後的抗爭);少數較為全面衡量民進黨八年執政

的是陳國祥主編(2008)的作品,與林濁水(2009)的反省回顧。

「以民進黨為整體」的研究,較為重要的是黃德福(1992)、郭正亮(1997,

1998a)、葉欣怡(2000)、Shelly Rigger(2001)、以及鄭明德(2004)。弔詭的是,

至今最完整的民進黨研究,並非出自台灣學者,反而是 Rigger(2001)的 From

Opposition to Power: Taiwan’s Democratic Progress Party。這本書的主旨,是在民

進黨 2000 年總統勝選之後,向英語世界讀者介紹台灣的新執政黨——民進

黨——的歷史(ch3)、組織結構與派系(ch4, ch5)、黨綱黨章與政策(ch7)、如

何邁向執政之路(ch3, ch9)。Rigger(2001)幾乎談論了從黨外時期到贏得總統

大選這段過程中,民進黨所有的重大特徵與問題。

黃德福(1992)的《民主進步黨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可能是最早、也

最完整的民進黨研究。黃德福藉由民進黨的角色,探討台灣的民主轉型。他以民

進黨的「組織結構」、「派系政治」、「反對策略」、以及「選舉競爭」這四個面向,

做為主要的討論焦點。然而,黃德福的研究有兩個問題:第一,黃德福討論的時

間點,是從黨外時期到 1992年;這段時間實際上僅僅指涉民主轉型文獻中的政

治自由化時期。換句話說,民進黨在 1992年底的國會全面改選之後,政治民主

化與民主鞏固時期之發展,是黃德福未討論到的部分。第二,雖然黃德福提出四

個日後研究政黨時廣為採用的面向,然而問題是:為什麼是這四個面向呢?黃德

福並未多做說明。換句話說,黃德福並未以一組分析或理論架構統攝「組織結

構」、「派系政治」、「反對策略」、以及「選舉競爭」之間的關連。

相對於黃德福(1992),這篇論文在時間點上,將擴大討論台灣民主轉型的

所有階段:政治自由化、政治民主化、民主鞏固與政權輪替。第二,我底下會提

出一組理論架構,做為討論民進黨與台灣政治發展的框架。

在黃德福(1992)之後,郭正亮(1997, 1998a)討論了民進黨在 1990年代

的轉型。郭正亮以局內人(insider)的身份以及政治學與社會學的素養,分析了

6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民進黨於 1992年底國會首次全面改選之後採取「選舉總路線」的轉型之痛與各

項困境,其中包括:黨政分離的整合困境、中國政策與台獨主張的頡頏、發展策

略的抉擇、以及邁向執政的新願景之提出。除了上述的議題之外,郭正亮的分析

也融合了結構(以民主轉型為脈絡)與行動者(如李登輝以及民進黨內主要的政

治人物)。我認為郭正亮(1997, 1998a)最在意的是「黨政分離」與「中國政策」

這兩個議題;這兩點,前者關乎民進黨的發展,後者關乎民進黨邁向執政的關卡。

不過,郭正亮的研究,仍是缺乏政權輪替之後對民進黨的分析,並且亦無一個理

論架構安置各個研究議題。這是本論文要突破的課題。

葉欣怡(2000)的《台獨論述與民進黨轉型》,是晚近最全面的民進黨的社

會學研究。葉欣怡的論文,其被解釋項是民進黨的台獨論述(即做為「目標產

出」),而解釋項則為民進黨轉型。藉由組織社會學以及歷史制度論的視角,葉欣

怡將台獨論述區分成「黨外的模糊期」、「強化期」(1986年-1991年)、以及「務

實期」(1992年-2000年)三個階段,進而指出民進黨的轉型與台獨論述的發展,

實際上是各種因素在制度脈絡底下的相互作用之結果。

鄭明德(2004)的《一脈總相承:派系政治在民進黨》,是從派系的角度,

詳述從黨外運動開始到民進黨執政的第一任任期,民進黨的派系如何在政黨事

務、選舉事務、以及政府事務上,影響黨內的派系政治。11鄭明德認為,由於黨

外勢力的延續、黨的組織結構、以及黨內提名制度,是孕育民進黨派系的主因,

也讓民進黨成為派系聯盟型態(coalition of factions)的政黨。

就上述的文獻來說,本論文與葉欣怡(2000)在取徑上最為近似;但是在處

理的議題上,卻極為不同。本論文與葉欣怡(2000)同樣都將民進黨視為是座落

於各種制度脈絡下的組織,且採取「新制度論」的研究取徑。12但是,在議題上,

本文並不強調族群關係以及國族/家認同的面向。這一點對於台灣特殊的政治與

社會狀況來說,筆者需要進一步說明。

族群關係與國族/家認同,幾乎是過去十年台灣的政治社會學最主要的研究

11 具體來說,鄭明德(2004)討論了:民進黨的派系發展(第三章)、派系組織運作與人事安排

(第四章)、派系與黨務人士及政策(第五章)、派系與政黨發展策略(第六章)、派系與選舉

(第七章)、派系與政府人事及政策(第八章)。 12 儘管葉欣怡採用的新制度論是組織新制度論與歷史制度論,而本論文採取限制下的選擇新制

度論,但是本文與葉欣怡對於「新制度論」最大的不同,來自於「環境」的處理。葉欣怡

(ibid.:23-26, 29-30)所稱的環境,主要是指組織外的制度架構;但本文所稱的環境,主要指

制度環境,而制度環境是受到國家-社會關係所規定。從分析層次的角度來看,葉欣怡的研

究主要在中層(meso)的層次(即制度與組織)上操作;而本文的分析雖然亦在中層的層次

上,但我將藉由指認社會機制來聯繫宏觀與微觀層面(詳下一節對於本文分析架構的討論)。

第一章 導論 7

議題。筆者深知這一點。不過,就本文的問題意識而論,我想探究的是政治菁英

的行動選擇及其後果。至於族群關係與國族/家認同,本文主要是將其視為背景

條件,而非主要的研究對象、以及在解釋上的變項。13

綜合以上所述,這篇論文與既有的民進黨研究文獻,有兩點最大的區別:(1)

在研究時間研究時間研究時間研究時間上,我將從 1980年討論到 2008年兩任民進黨執任期政。具體來說,

這篇論文將民進黨的發展歷程,區分成「從運動到政黨」、「從反對黨到執政黨」、

以及「身為執政黨」三個階段。(2)我將提出一套分析架構分析架構分析架構分析架構,來探討上述三個階

段中,民進黨的發展各遭遇到哪些限制、以及如何突破。

最後,一如本節開頭指出的,以民進黨做為研究的參照點,是希望矯正既有

對台灣民主化(或民主鞏固)的研究大量聚焦在國民黨的現象。14若以民主轉型

理論中的「政治過程論」來說(吳乃德 1989, 2000),一場政治變革的成敗,除

了原先的威權政府內的執政菁英外,還必須考量反對運動中的菁英;而轉型完成

後的鞏固期,反對派也是影響民主鞏固的要角之一。回到台灣的經驗來看,民進

黨在自由化、民主化與民主鞏固的過程,不僅有著實質的作用力;並且,在 2000

年更完成台灣政治史上首次的政權輪替。如果把時間的軸線拉長,若要完整地探

討政體轉型與鞏固的過程,那麼研究者或許應該把研究的焦點,投注到民進黨身

上。

三三三三、、、、 分析架構分析架構分析架構分析架構::::限制下的選擇新制度論限制下的選擇新制度論限制下的選擇新制度論限制下的選擇新制度論

Victor Nee(1998:8)曾斷言:「新制度論典範的理論核心,是限制下的選擇

(choice within constraints)這個概念」。一般而言,新制度論的研究取徑

(approach),可以區分成三類:歷史制度論、理性選擇制度論、社會學制度論

(Hall and Taylor 1996)。15這篇論文採用的「限制下的選擇新制度論」(Ingram and

13 過去十年,台灣社會學界的族群關係與國族/家認同研究可謂成果豐碩,我在此列舉幾篇重

要文獻,例如張茂桂等(1993)、趙剛(1998)、吳乃德(2002)、王甫昌(2004, 2008)。 14 這個現象不難理解:除了國民黨本身即是威權政體的執政黨之外,台灣的例子也有知識上與

經驗上的特殊性:一來是轉型過程相對和平(即俗稱的「寧靜革命」);二來是原先的威權政

府在轉型後的奠基選舉仍能保持多數優勢。 15 列舉幾篇一般性文獻:關於歷史制度論,請參考 Thelen與 Steinmo(1992)、Thelen(1999)、

8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Clay 2000),隸屬理性選擇制度論的陣營。根據 Ingram與 Clay(2000:525-526)

的說法,「限制下的選擇新制度論」的核心要旨是:「行動者藉由在各種限制下做

出決策,以追求自己的利益」。這個聲稱,可以進一步推展出三個理論要素:

1. 行動者行動者行動者行動者被假定(assumed)為有限理性的(bounded rationality)。即行動

者是以有限的知識與認知能力,去追求自我利益( Ingram and Clay

2000:526)。16除此之外,行動者的偏好(preferences)具備完全性

(completeness)和遞移性(transitivity)。17

2. 制度制度制度制度被定義為遊戲規則(rules of games)。在此情況下,個人被制度限制

規定了允許與禁止做些什麼。簡言之,制度定義了也限制了人們選擇的

集合(North 1990:3-4)。

3. 利益利益利益利益(interest)包括物質與非物質;而自我利益有時會與公共利益一致。

18

「限制下的選擇」這個概念,可以分成兩端來討論:限制端與選擇端。就選

擇端而言,這篇論文基於理性選擇論的觀點。就限制端來說,當然,理性行動者

並非在真空(vacuum)中採取行動;一般而言,對於理性行動者的選擇環境可

以分成兩類:參數的(paremetric)與策略的(strategic)。前者將環境(envirment)

視為常數(constant),後者則將環境視為是行動者自己以及其他行動者所構成

(Elster 1984:18)。策略的理性選擇論,即所謂的賽局理論(game theory),也是

Pierson與 Skocpol(2002);關於社會學制度論,請參考 DiMaggio 與 Powell(1991a);關於

理性選擇制度論,最重要的文獻可能是 North(1990)。對這三種新制度論的社會學式的綜合

討論,請見 Scott(1995)。一個站在舊制度論的立場評價新制度論的批判回顧,請見 Stinchcombe(1997)。

16 Raymond Boudon(2003:3-4)曾指出,一般來說,理性選擇論有六個基本公設(postulates):(1)個體主義(individualism):所有社會現象是個體的決策、行動、態度等造成的結果;(2)瞭解(understanding):至少在原則上,一個行動是可以被瞭解的;(3)理性(rationality):任

何行動是由個體心中的理由(reasons)所造成;(4)結果論(consequentialism)、工具論

(instrumentalism):當行動者懂(see)他的行動之後果,則假定這些理由是導源於行動者對

這些後果的考慮;(5)自我論(egoism):行動者主要關注的是他們自己的行動對自身的後果;

(6)極大化(maximization)、最適化(optimization):行動者能夠區別不同選項的行動之成

本與效益,並且行動者是以最有利的平衡選擇不同的行動。Boudon該文則是企圖發展一套寬

鬆版本的理性選擇論,他稱之為「行動的認知理論」(cognitive theory of action, CTA)。 17 完全性是指行動者可以對任兩個選項進行偏好排序。遞移性是指,若行動者的偏好 A 大於 B,

B 又大於 C,則 A 大於 C(林繼文 2001:64)。除此之外,也請參考 Tsebelis(1990:24-31)、Morrow(1994:17-22)對於理性選擇論中的「理性」(rationality)之說明。

18 此不一致的狀況,著名的例子是「集體行動的邏輯」(Olson 1989)。

第一章 導論 9

這篇論文將採用的主要觀點。

這篇論文將以兩個面向操作「限制下的選擇」:誰做選擇誰做選擇誰做選擇誰做選擇????限制為何限制為何限制為何限制為何????「誰

做選擇」,即是指認(identify)出行動者;19「限制為何」,則主要指「賽局」(game)。

此處的「賽局」可以由抽象程度從高至低,區分成三個面向來說明。第一、「賽

局」是什麼?第二、賽局的規則;第三、賽局中的行動者的行動(move)。一般

而言,賽局處理的主題是某一情境下的利益衝突(Luce與 Raiffa 1957),而在此

情境中,各方行動者(players)的決策是相互依賴的(interdependent decision),

也就是說,這個情境的結果部分受到各方行動者的決策所決定(Morrow

1994:1)。Morrow(ibid.)指出,賽局理論專研策略情境,策略情境是社會情境

的一環,而社會情境涉及了個體之間的互動。因此,在最寬廣的意義下,若涉及

兩人或兩人以上,且涉及利益衝突的互動,即構成一個賽局。

這類的互動,理論上可以有無限多的可能行動選項;但是,實際上,這些行

動選項大多受制於賽局的規則。賽局的規則依照不同情境而有所不同。然而,是

什麼因素決定了這些規則呢?在這篇論文中,主要是制度決定了賽局中的規則。

行動者在制度所規定的行動選項中採取行動,追求自己的目的。不過,制度並非

純然只是限制行動者的因素;行動者也可能透過行動改變制度。舉例而言,台灣

在李登輝主政時期的修憲,即是主要政治行動者(國民黨與民進黨)透過「交易」

(transaction)而逐漸轉變為半總統制(semi-presidentialism)的過程(Lin 2002)。

賽局中的各行動者為了追求報酬(payoff),其行動(move)將會影響賽局

的結果。理論上,研究者若要解釋、甚或預測賽局中的各方採取何種行動,則需

要求出賽局中的均衡(equilibrium)。所謂均衡,係指賽局中任一行動者均無誘

因偏離此一均衡,也就是所謂的最適策略(optimal strategy)。然而,這篇論文並

不打算採用標準的賽局理論形式求出均衡解,而主要依據賽局理論的精神來解釋

民進黨的發展歷程。20

最後,研究者往往專注於主要情境的賽局(principle arena),然而對於行動

者而言,他們是置身於多重情境的賽局(games in multiple arenas)。例如,當國

民黨主席連戰於 2004年總統大選之後提出「選舉無效」與「當選無效」之訴後,

他所面對的賽局至少包含了:國民黨與親民黨的賽局;國親聯盟與民進黨政府的

19 在這篇論文中,主要的行動者包括個別的政治人物以及政黨。詳下一節的討論。 20 不容諱言,這是由於筆者在數學能力不足。當然,筆者期望日後能以標準的形式模型,檢驗

筆者在現階段的所做的關於民進黨發展歷程之推論。

10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賽局;國親聯盟與群眾的賽局;以及上述賽局的混合形式。另一方面,若從抽象

層次的角度來看,某一行動者也可能參與了團體層次、組織層次、甚至制度層次

的賽局。綜上所述,這篇論文指稱的賽局實際上是「套疊賽局套疊賽局套疊賽局套疊賽局」(nested games)。

論述完「限制下的選擇」之意涵,讓我們再回到制度論。

對本論文而言,區分制度與組織是重要的。對此,Douglas North(1990:4-5)

藉由一個類比來說明:制度類似競爭性運動的遊戲規則,而組織則是參賽者;遊

戲規則的目的,是定義比賽進行的方式,而參賽者的目標,則是獲勝。因此,組

織的存在、行動與演化,是由制度架構影響著;然而,組織也會影響著制度變遷,

故而組織也是制度變遷的代理人(agent)。換言之,制度規定了組織,但組織也

影響著制度的變遷。

雖然制度定義了個體與集體行動者的選擇集合(choice set),但一個值得追

問的問題是:什麼定義了制度呢?對本研究來說,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國家

-社會關係」的規定。

國家與社會的關係,是政治社會學與國家理論的核心議題。21除了「把國家

帶回來」的呼籲之外(Skocpol 1985),國家-社會關係的研究,需要更細緻地概

念化與操作化,來應用到經驗研究上頭(Zhao 2001:12-16)。本文融合了 Stepan

(1988)、Linz 和 Stepan(1996)、Zhao(2001)的架構,將國家-社會關係區分

為三個相互關聯的制度領域(arena):國家(state)、民間社會(civil society)以

及政治社會(political society)。

所謂「國家國家國家國家」,是指行政、司法、科層與強制的系統。國家不僅試圖管理國

家機器,也試圖聯繫(1)民間社會與政府之間、以及(2)民間社會與政治社會

之間的關聯(Stepan 1998:4)。若將國家視為行動者,那麼不同的國家性質會形

塑出不同的國家行為;另一方面,國家雖然具備自主性,但國家的行為是否前後

21 某種程度而言,政治社會學等同於國家理論。國家理論的知識源頭,基本上就是馬克思與韋

伯的交鋒。因此,國家理論主要也分成兩個派別:強調「階級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

以及強調「制度分析」的韋伯式的國家理論(黃崇憲 2008:323)。本文所稱呼的「國家—社會

關係理論」,主要偏向韋伯學派的傳統。 根據 Atul Kohli(2002: 86-91)的回顧,採取韋伯學派傳統的「國家-社會關係理論」取向

的研究者,有四點共享的預設或主張:(1)社會實體是自成一格(sui generis),而非許多個

人的加總;(2)社會領域中政治的自主性(autonomy of the political within the social sphere),

此即主張「政治的」雖然受到各種社會力影響,但並非被其決定;(3)理念與制度,以及經

濟利益在分析上不能相互化約,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制約(mutually condition);最後,

(4)強調歷史與制度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這個取向的研究者還強調「國家自主性」(state autonomy)與「國家能力」(state capacity)(Skocpol 1985),並且也關注「國家在社會中」的

處境(state in societies)(Migdal 2001)。

第一章 導論 11

一致,還需視國家菁英內部的凝聚狀況,以及國家在社會中所遭受的壓力程度而

定(Zhao 2001:17-8)。

所謂「民間社會民間社會民間社會民間社會」,22是相對自主於國家的制度領域,包括各式各樣的社會

運動與來自各階層的組織協會;而在民間社會中,自我組織的團體、社會運動和

個人,企圖傳達各種價值、創造結社與加強團結,並增進它們的利益(Stepan

1988:3-4;Linz and Stepan 1996: 7)。

所謂「政治社會政治社會政治社會政治社會」,是指一種制度領域的特定安排,這些安排至少包含了政

黨組織、選舉制度、立法機構、政治領導、跨黨派聯盟。23在政治社會中,政治

行動者的主要目的,是競爭行使公權力與國家機器的正當權利(Stepan 1988:4;

Linz and Stepan 1996: 8)。這篇論文主要的研究對象是政黨、以及政治人物,也

就是在政治社會中的主要行動者。

這三個制度領域,在不同政體(polity)中,會以不同的方式組織起來,而

形成不同的國家-社會關係樣態。台灣的國家-社會關係呈現什麼樣態呢?底下

我簡要說明之。

台灣國家-社會關係的樣貌與轉變,要約地說,是從黨國威權體制轉變為民

主體制。24以國家、政治社會、與民間社會這三個制度領域的變化來看,在黨國

威權體制之下,這三個制度領域皆被包含在黨國體制之內:國家即國民黨,國家

機器遭到黨化;民間社會亦受到國民黨的穿透(張俊宏主編 1988:16-27;龔宜

君 1998);而唯一具相對自主性(relative autonomy)的領域是政治社會(圖 1-1)。

為什麼政治社會具有相對自主性?這與國民黨於 1950年代開放地方選舉有關。

22 這篇論文,我將”civil society”翻譯為「民間社會」,主要的目的是區別國家、以及政治社會這

兩個領域(arena)。除此之外,我也希望能夠避免涉入賦予”civil society”過多政治價值期待的

廣泛爭論,例如將這個概念翻譯成「市民社會」或「公民社會」。關於歐美世界的”civil society”之討論,請參見 Hall ed.(1995);台灣的狀況,則請參見李丁讚(2004)、李丁讚與吳介民(2008)對”civil society”的概念史考察,以及張茂桂(1994b:38-45)從社會運動理論旨趣的角度,對

1980年代出現的「民間社會論」的探討。 23 「政治社會」這個概念,在台灣有兩個來源:一是比較政治學學者,這也是此篇論文承襲的

來源;另一是由批判/進步學者引介的、來自印度底層研究(subaltern studies)的大將 Partha Chatterjee所提出的「政治社會」(陳光興主編 2000)。就筆者的粗淺瞭解,Chatterjee注意到

了西方不管在政治哲學中的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或是政治理論中的國家與布爾喬亞公

民社會之爭,事實上這些爭論都忽略了「政治社會」這個領域。如果說公民社會所承攜(carrier)的是布爾喬亞階層,那麼筆者認為, Chatterjee的「政治社會」所要承攜的、充權的(empower)對象,是真正的弱者——「底層」(subaltern)。Chatterjee的論述,大體上是站在解放的社會

科學(emancipatory social science)的立場。與 Chatterjee不同,這篇論文的立場則是單純的社

會科學。因此,筆者並沒有詳加討論 Chatterjee的理論。 24 對於國民黨威權政體的分析,最先驅、也最權威的研究應該是吳乃德(Wu 1987);另外也請

參考若林正丈(1998)、以及龔宜君(1998)。

12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不同於一般非民主政體的非競爭性的(non-competitive)、「沒有選擇的選

舉」,台灣在威權時期的地方選舉,其特性則是「半競爭性」(semi-competitive)

的選舉(林佳龍 1998:179)。國民黨開放地方選舉的目的,是為了威權鞏固。25不

過,在不斷舉行選舉的情況下,導致政治社會發展出某種制度的自主性,形成某

種形式的政治市場(political market),也創造出在威權政體下有限的政治多元主

義(limited political pluralism)(ibid.:171)。這個結果,可以說是制度施行的非預

期後果。

圖 1-1:民主轉型前後台灣國家-社會關係轉變樣態示意圖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繪製。

隨著民主運動的發展、民間社會的抗議興起,國民黨黨國威權體制於 1980

年代中期逐漸鬆動。在政治自由化與民主化的轉型過程中,民間社會與政治社會

漸漸地脫離黨國威權體制,而成為獨立自主的領域。26進入 1990 年代,特別是

1991年國民大會與 1992年國會的全面改選,這兩次選舉不僅是民主化文獻中經

25 更具體來說,國民黨進行威權鞏固,有兩個手段:一是土地改革,二是開放地方選舉。開放

地方選舉,是為了:(1)爭取美國支持來強化其外來政權的正當性;(2)透過選舉過程的聯

盟與動員,來遞補二二八事件後的菁英流失、以及穿透農村社會,以進行鞏固威權政權。(林

佳龍 1998:170-172)。 26 具體而言,民主轉型前後的國家-社會關係轉變,在政治、經濟、社會、意識型態等面向的

呈現,如下表所示:

轉型前(1945-1986) 轉型後(1987-2000)

國家 威權侍從主義 自由化、民主化、民主鞏固

經濟 黨國資本主義 自由化、民營化

社會 黨化民間社會 自主的民間社會

意識型態 中國民族主義法統 台灣民族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的競爭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製作。

第一章 導論 13

常提及的「奠基選舉」,更是政治社會政治社會政治社會政治社會鞏固鞏固鞏固鞏固的元年的元年的元年的元年。27政治社會的浮現,跟台灣

的民主化的特徵有著互為因果的關係:選舉創造出(相對)自主的政治社會、以

及政治社會中的主要行動者;這些行動者一方面參與選舉,另一方面對國民黨施

予壓力,要求國民黨開放政治緊縮。因此,台灣的民主化是由選舉所驅動的

(election-driven)(林佳龍 2000)。選舉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選舉能夠連結政黨

與民眾(林佳龍 2000);而自由的選舉與競爭性政黨體制的存在,更是民主鞏固

的關鍵(徐火炎 1998)。筆者認為,這一點正是 Linz 與 Stepan(1996)在探討

民主鞏固時強調「政治社會」的真正意涵。

前文已經說明了國家-社會關係、制度與組織、以及行動者等要素,這些要

素將形成如圖 1-2 的分析架構。在這個分析架構中,「制度環境」主要指國家-

社會關係;因此,制度、組織、團體與個人,皆是鑲嵌在制度環境當中。28制度

一方面形塑了組織、團體與個人的行動誘因與偏好;另一方面,制度的汰選

(selection)與適應(adaption)機制,影響了組織的行為,也決定了組織的存續。

組織一方面藉由正式與非正式的規範(formal and informal norms),限制了團體

與個人的行動;另一方面,組織的集體行動,亦是制度形成與變遷的動力。團體

與個人,將順從或反對組織的限制。在這個架構中,制度、組織、團體與個人,

不僅是階序的(hierarchical)、也是相互套疊的(nested)。

27 這個時間點與吳介民(2002)的說法不同。請參見本論文第三章的討論。 28 在圖 1-2中,我以「灰底」來示意制度、組織、團體與個人是鑲嵌在制度環境中。

14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圖 1-2:限制下的選擇新制度論分析架構示意圖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繪製。

除此之外,需要說明的是本文的分析層次(levels of analysis)。在後面三章

的經驗研究中,分析層次主要圍繞在組織、團體與個人上面。在分析層次的轉換

上,「制度」的意涵如同汪宏倫(2001:271)所指出的:

某個特定的組織或模式,對其成員來說,本身可能是個制度,但是當這

個組織或模式被放到它所運作的制度場域中來看時,它又只是該制度的

一個組成份子而已。

舉例而言,對個別政治人物來說,政黨的規範是「制度」,但是憲政體制本身也

是「制度」;政治人物的行動選擇,同時受到這「兩種制度」所限制與規定。在

具體的分析上(特別是第二章與第四章),我依賴的模型是國家、政治社會、以

及民間社會的三元架構;圖 1-2 的架構,事實上是「內建在」(built-in)國家-

社會關係的模型內,用來幫助我分析經驗現象。

第一章 導論 15

四四四四、、、、 把政治菁英帶回來把政治菁英帶回來把政治菁英帶回來把政治菁英帶回來::::誰誰誰誰、、、、在哪裡在哪裡在哪裡在哪裡、、、、競爭什麼競爭什麼競爭什麼競爭什麼????

本節的標題,前半段改編自 George Homans。Homans(1964)早在近半個世

紀以前便呼籲:「把人帶回來」(bringing men back in)社會研究當中。29我們可

以接著問:帶什麼人回來?對政治領域而言,問題的答案便是:將政治菁英政治菁英政治菁英政治菁英

(political elites)帶回社會學的研究當中。30政治菁英的特質是什麼?而結合政

治菁英的組織(即政黨)又有什麼特徵呢?

本節的標題,後半段改編自政治學者 Harold Lasswell。Lasswell 在其名著

Politics: Who Gets What, When, How中,開宗明義指出:

政治的研究,是去研究影響力(influence)以及具有影響力的人(the

influence)。……具有影響力的人,是指從可得到東西的地方得到最多

東西的那群人。……那些得到最多的人是菁英菁英菁英菁英(elite),其餘者是大眾大眾大眾大眾

(mass)。(Lasswell 1958:1。粗體為原強調。)

無庸置疑,這篇論文的研究課題,正是政治。而且,這篇論文的核心論旨,

正是:誰、在哪裡、競爭什麼。「誰」,是指從事政治的人,基本上專指職業政治

家;「競爭什麼」,主要指競爭權力;「在哪裡」,是指不同的政治體制(polity)。

29 在這篇就任美國社會學會會長的演說文稿中,Homans(1964)的要旨是批評當時佔據社會學

理論主流的結構功能論,指稱其並非是具現象解釋力的理論(explanatory theory)。Homans主張,一個具現象解釋力的理論,其一般命題(general proposition)必須由心理學的

(psychological)、即關於人的行為之命題推演而出,而非如結構功能論那般,是由社會均衡

的條件(conditions of social equilibrium)來推演命題。Homans的呼籲是強調社會學理論的微

觀基礎(micro foundation)。但是,我認為這樣仍不充分、也不完備。因為具現象解釋力的社

會(科)學理論,不僅需要具備微觀基礎,同時還必須關照到微觀面與宏觀面的聯繫

(micro-macro link)。上一節我利用國家-社會關係理論以及限制下的選擇新制度論提出的分

析架構,便是企圖連結微觀與宏觀的嘗試。 30 對於政治菁英的討論,一個必要的關切是「權力」(power)的問題;這個問題,若在「誰統

治?」的問題意識下,請參見王振寰(1996:13-33)對過去既有的理論典範(如多元論

[pluralism]、菁英論[elitism]、國家中心論[state-centered]、以及馬克思主義)所做的批判性回

顧。筆者在此處強調「政治菁英」,並無意捲入理論爭議;我的目的是希望這篇論文能夠不同

於過度強調「社會」或「社會面」(the social),而忽略了政治菁英的重要性的台灣政治社會學

研究。

16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這個觀點,事實上是承繼自 Weber(1991)。Weber(ibid.:170-171)指出,政治

是涉及自主的領導(independent leadership, leitende)活動;而政治追求的是「權

力(power, Macht)的分享、追求對權力的分配有所影響——不論是在國家之間、

或者是在同一個國家內的各團體之間」。而從事政治的人,Weber(ibid.:172)說:

追求的是權力;這權力或者是手段,為了其他目的服務,不論這些目的

是高貴的或是自私的;或則,這權力是「為權力而追求權力」,目的是

享受權力帶來的聲望感。

不僅從事政治的人追求權力與聲望,政黨亦是如此。Weber(1989:130,粗體為

原文所有)犀利地指出:

一個政黨會利用任何可理解的手段以求掌握權力。如果政府是由形式上

自由的選舉產生,立法也是由投票制訂,那麼基本上政黨即是一個吸引

選票的組織。當投票是依照法制的要求進行時,這些政黨為法制下的政

黨。由於政治的基礎根本上是個自願的結合,因此法制型政黨的存在意

味政治經營是追求利益利益利益利益。

這是「現實政治現實政治現實政治現實政治」(realpolitik)的觀點。政治領域如同經濟領域,各個行動

者皆為追求「利益」。然而,在經濟領域中,有的行動者獲利、有的行動者蝕本;

政治領域亦然:有的政治人物(或政黨)能獲取較多的選票、而有的政治人物(或

政黨)則無法如此。造成這種差異最關鍵的社會機制是:競爭競爭競爭競爭(competition)。

競爭,是人之處境(human condition)的根本實況。關於競爭的議題,我採

用經濟學者張五常的觀點來闡釋。張五常(2010:91)說:「凡是多過一個人需求

同一經濟物品,競爭必定存在」。什麼是物品(goods)?凡是「有勝於無」者;

什麼是經濟物品?凡是「多勝於少」者(ibid.:86)。基本上,競爭無所不在;即

便如迪佛(Daniel Defoe)筆下漂流荒島的魯賓遜,都必須為了生存而與自然環

境競爭。

凡人如此,從事政治的人概莫能外。在政治的領域中,Lasswell(1958:13)

認為,從事政治的人在可得到的東西當中,最主要是獲取敬意(deference)、收

入(income)、以及安全(safety)。筆者同意 Lasswell對從事政治的人想要獲得

第一章 導論 17

什麼所做的區分;不僅如此,這份清單還可以繼續臚列下去。不過,我認為這些

東西,皆是權力的衍生物或副產品;而依據前述張五常的說法,權力也可視為是

物品,而且是經濟物品。因此,從事政治的人,是一群相互競爭權力的人。

一如經濟行動是鑲嵌在社會結構之中(Granovatter 1985),政治行動亦然。

政治領域的競爭(做為一種政治行動),其所鑲嵌的社會結構是依據不同的政體

(polity)來界定。如上一節所述,不同的政體形塑出不同的制度,而制度又定

義了不同的遊戲規則與判定勝負的準則。因此,在不同的政體下,也就有不同的

遊戲,行動者必須遵照遊戲規則行動,也必須服從該遊戲定義的判斷競爭者勝負

成敗的準則。除此之外,行動者為了取勝,會依照制度提供的誘因而採取行動。

且以傳統中國為例,說明上一段的論點。無論是秦代以前的封建制度,或是

秦代之後的郡縣制度(錢穆 1988:17),粗略來說,在傳統中國取得政治權力的方

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依靠先天賦予(ascribed)的機運,即生在帝王家;一種

是憑藉後天獲致的成就(achieved),即參與科舉考試。參與科舉考試,幾乎是傳

統中國人民取得政治權力最主要的方式。這項制度安排,影響了人民的職業選

擇,更定義出了各種職業的高低貴賤,例如「士農工商」的排序。然而,隨著條

件的轉變,情況也不同。譬如清代中葉之後,商業的力量興起,商人也可頂戴帽

翎;高陽(1999)筆下的胡雪巖即是一例。

每一項競爭都必須有準則來衡量從事競爭的人之勝負。考試依據分數高低、

賽跑依據速度快慢、籃球依據得分多寡;其中分數、速度、得分,皆為準則。各

個競爭者需要具備哪些「贏的條件」,端賴於參與什麼競賽、以及競賽規則如何

定義輸贏而定。正如 Weber(1993:70-71)指出的:

所有大規模發生的典型鬥爭和競爭模式裡,就長期來說,愈擁有成功的

個人特質的人會被撿選出來,雖然在許多個別的例子上偶然及幸運也具

有決定的重要性。什麼特質是重要的,視鬥爭或競爭發生的情境而定。

至此,我們得知:政治人物是在政治領域中,競逐權力的人;競逐權力的遊

戲規則,以及判定勝負的準則,依照政體的類型而有所不同。政治人物為了獲得

權力,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與能力,端看制度定義的遊戲規則而定。不僅政治人物

如此,政黨亦如是。回到台灣經驗來看。上一節提及,台灣的國家-社會關係,

使得政治社會這個領域,早在威權時期便出現了「市場化」的現象。如果說經濟

18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領域的市場競爭最終的勝負判準是鈔票,那麼政治社會的市場化,即意味著政治

人物以及政黨之間的競爭,最終的成敗判準是選票。在市場化邏輯的支配下,如

同林佳龍(2001:239)指出的,選舉競爭,改變了政治菁英互動的機會結構與誘

因結構。31這也是上一節所提出的分析架構中所展現的意涵。

最後,我以競爭的實踐意涵,來為這一節總結。上面以現實政治觀點所呈現

的政治人物與政黨的形象,我們可以進一步來問:這群人是否具備價值理念或道

德情操,抑或這群人僅僅是競逐權力的行動者而已?對於這個問題,我借用著名

的產權經濟學家 Armen Alchian(1950:213)的話來回答,他說:「成功是基於結

果來衡量,而不是動機」。32換言之,若不能在其所參與的局(game)中獲勝,

政治行動者是否具備道德情操或堅持價值理念,事實上無關宏旨。激烈一點來

說:在現代各個政體下,政治並非是做好人、行好事;因此,無論以何種方式產

生政治領導,好人好事代表亦不會在競爭中勝出。需要澄清的是:筆者的主張,

並非排除價值理念與道德情操在政治領域中的重要性。這兩者當然重要;不過,

其重要的程度,需視當時的情境、以及更重要的,視是否能取得勝利而定。因此,

對於政治行動者來說,如欲獲取權力,最重要的還是熟稔遊戲規則,並且能在競

爭中存活甚至獲勝。

五五五五、、、、 方法論說明方法論說明方法論說明方法論說明

(一) 資料蒐集

在 Robert K. Merton(1987)所說的科學實踐中,「確立現象」(establishing the

phenomenon)是其中的一種模式。33本研究用以「確立現象」的經驗材料,主要

是次級資料(secondary data),例如既有的研究文獻、以及年表。除此之外,我

31 這個意涵的作用,最明顯表現在本論文第三章的分析中。 32 Alchian(1950:214-217)在這篇著名的論文中也強調「嗆司」(chance)與「運氣」(luck)對

於結果的重要性。 33 另外兩種模式是:明確指出未知(specified ignorance)、以及策略性研究素材(strategic research

materials,SRMs)。

第一章 導論 19

也運用了若干原始材料(primary data),例如黨外雜誌、民進黨的官方文件、選

舉結果統計資料以及報紙報導。其中,報紙資料是第四章的主要經驗素材:我使

用《自由時報》建立了 2004年總統大選之後國親聯盟抗爭的事件序列;而 2006

年的反貪倒扁運動,則是使用《聯合報》建立了運動過程、以及民進黨政府的回

應序列。因此,這裡有必要進一步說明報紙資料使用上的方法論問題。

Earl et al.(2004)在回顧過去的集體行動研究對報紙資料的使用上,指出了

兩個資料蒐集上的問題:選擇偏誤(selection bias)、以及描述偏誤(descriptive

bias)。選擇偏誤,主要指「樣本代表性」的問題。由於新聞媒體不會報導所有

實際發生的事件,而研究者也通常無法蒐集到所有對事件的報導,因此這兩個因

素可能導致資料選擇上的偏誤。描述偏誤,主要指新聞對事件報導的「真實性」

(veracity)問題。由於新聞報導通常包含「硬性新聞」(hard news)與「軟性新

聞」(soft news),34因此若研究者採用「軟性新聞」當做立論依據,則較可能產

生描述偏誤的情況。筆者認為,選擇偏誤幾乎是無法避免的,理由正如 Earl et al.

(2004)所說,新聞報導與研究者的資料蒐集,皆是經過選擇的、而無法窮盡所

有的事件。即便如此,仍是可以透過其他方法來加以克服。

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方法,應該是設法降低描述偏誤。如何降低呢?首先,我

盡可能以相互對照的方式閱讀報紙與其他資料,確認事件之真實性。第二、若以

經濟學的概念來說,這篇論文所採用的資料,大體而言,較為依賴展現「顯示性

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s)的行為,而鮮少使用代表「宣稱偏好」(declared

preferences)的言說。因此,第四章的資料主要以「硬性新聞」來重建事件,而

幾乎不使用具有價值判斷的新聞報導。35除此之外,各政治人物的「放話」,除

非有付諸實踐或具影響事件發展的價值,否則筆者原則上也不加以採用。又例如

第二章,筆者只用投票記錄,而未使用各種民意調查資料。

如此操作的原因,也涉及研究方法的選擇。考量到台灣的政治環境,若採用

訪談或量化的調查研究來獲取資料,容易陷入「回溯性評估」(retrospective

evaluation)的問題。回溯性評估是指:行動者修改、校正過去的觀點以符合當

前的政治現況;簡言之,就是「昨非而今是」。36以質化的訪談為例,在吳介民

34 一般而言,「硬性新聞」是指強調新聞報導中的「人、時、事、地、物」;「軟性新聞」則是指

報導者依據其對事件的印象、推論或詮釋而撰寫成的新聞報導。 35 例如若干強調兩次運動的「新公民」價值的報導。 36 當然,這一點亦是值得研究的課題。例如蕭阿勤(2003)以敘事認同(narrative identity)理論,

對 1970年代到 1980年代黨外運動人士由中國民族主義的歷史建構轉向台灣本土主義的研究。

20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2002)利用黨外雜誌做為資料論證民進黨保守化的研究中,一位審查人建議他

訪談當年撰寫黨外雜誌文章的作者;而吳介民沒有採納這項建議的原因是:這些

作者可能「由於政治問題的複雜與敏感,而對往事採取選擇性的回憶或『文本重

建』。」(ibid.:174ff)另一方面,就量化資料來說,無論是利用既有的資料庫(如

「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或者自行設計問卷,都涉及量化研究的基本特點,

即對研究時期的某一時間點的「快照」(snapshot)。相反的,這篇論文企圖捕捉

政治過程的動態。

(二) 資料分析:時間中的政治(politics in time)

借用 Paul Pierson(2004)的方法論大作名稱「時間中的政治」(politics in time)

來說,筆者在分析資料時,採用的方法即是將各個事件「放在時間中」來考量。

這個方法不同於既有以報紙報導為主要資料來探討政治現象的研究;這些文獻分

析資料的方法,主要是「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37然而問題是:如何將

事件放在時間中來考量呢?我的操作方法是:建立建立建立建立「「「「事件序列事件序列事件序列事件序列」」」」。例如在第二章

裡,我建立事件序列解釋黨外人士為什麼在 1986年組成政黨;又例如第四章裡,

對於兩次抗爭的過程以及民進黨(政府)的回應,我也利用事件序列的方式,來

解釋現象。38

除此之外,我也嘗試抱著理論的敏感來分析與詮釋資料。這一點不同於受紮

根理論(grounded theory)影響甚深的質化研究。紮根理論的方法,是對資料進

行各種編碼(coding)而形成概念與範疇(category);其最終目標是創造理論

(Strauss and Corbin 2001;林本炫 2005)。承襲紮根理論的質化研究者,反對戴

著理論的有色眼鏡來分析與詮釋資料。然而,這篇論文提出的各個論點,多是受

惠於賽局理論與策略分析(strategic analysis)的觀點。

(三) 限制下的選擇:策略的觀點

37 例如羅文輝、黃葳葳(2001);施純純、徐永明(2002);馮建三(2004);羅文輝、黃慧馨、

侯志欽(2007)。 38 舉個具體的例子。在 2006年的反貪倒扁運動中,參與群眾的其中一個特徵是:大學生缺席。

我在建立事件序列之後,發現一個直觀而簡單的解釋,來補充(如果不是反駁的話)趙剛(2006)對這個現象所提出的三項解釋因素。詳情請見第四章的分析。

第一章 導論 21

什麼是「策略」的觀點?Thomas Schelling(1984:198, 205)曾指出,策略分

析是以代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vicarious problem-solving)。策略分析的對象是情

境(situation),而非參與者的人格(personality);因此 Schelling(ibid.:198-199)

認為,策略分析常被視為是中立的(neutral)、甚至是冷血的(cold-blooded)。這

不僅僅是因為策略分析的重點在於情境,還包括策略分析不能從受到偏袒的某位

參與者之觀點來推測其他方的行為。依照 Schelling的提醒,當採用策略分析時,

我便「宛若」(as if)是情境中的各方參與者,由此來推斷各方的行動。

如何「宛若」?除了設身處地(put myself in others’ shoes)之外,更重要的

一點是,策略分析假定(assume)參與的各方是理性的(rational):即他們能理

解其所參與的情境、能意識到各種行動選項、知道他們自己的偏好、以及可以設

身處地評估其他人的選擇(ibid.:205)。因此,在進行分析時,我將自己「宛若是」

上一節所述的政治人物,即一群競逐權力及其衍生物或副產品的人。

前面在論及「限制下的選擇新制度論」時,我花了相當的篇幅論述賽局理論

的意涵。眾所周知,賽局理論假設行動者是理性的(rational);此處,筆者想進

一步說明「理性行動者」,特別是我將「宛若」自己是理性的政治人物來探究其

行動的聲稱。

讓我們從一個問題出發:既然行動者是理性的、會極大化自身的利益,那麼

為什麼有時會做出不理性的、並不符合利益極大化原則的行為呢?關於這個質

問,筆者有兩點評論:39

1. 身為觀察者觀察者觀察者觀察者,我們事實上無法測量被觀察者被觀察者被觀察者被觀察者本身及其行為是否「理性」。

換言之,觀察者只能假設(assume)人具備某些性質(nature)。這些假

設可以是互補的(complementary),也可以是競爭的(competitive)。從

競爭的假設來看,判斷其優劣者,需視其解釋力而定(Friedman 1953)。

理性的假設相對於非理性假設,更具社會科學上的價值(Tsebelis

1990:18-47)。40

39 以下兩點關於「觀察者」(即研究者)與「被觀察者」之區分,筆者受惠於 Tsebelis(1990)

的研究。 40 根據 Tsebelis(1990:39-47)的說法,理性選擇論相對於其理論對手具備了四項優勢:(1)理

論的清晰與簡約;(2)均衡分析;(3)演繹推論;(4)個體的可互換性(interchangeability)。不過,理性選擇論也遭到極多批評,例如 Green and Shapiro(1994)。附帶一提:筆者就讀研

22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2. 同樣的,身為觀察者觀察者觀察者觀察者,我們也無法測量被觀察者被觀察者被觀察者被觀察者的行為是否符合其所認

定的效益。以一個民間常用的說法為例子:所謂「殺頭生意有人做,賠

錢生意沒人做」,既然行動者是理性的、其行動是的目的是極大化利益,

那麼為什麼在實際上還有商人會蝕本呢?這個提問顯示了觀察者認為被

觀察者的行為並不理性、也不符合利益極大化的原則。除了第一點提出

的「測量問題」之外,我認為這個提問可能是忽略了「事前」(ex ante)

與「事後」(ex post)的觀念。這是因為商人在「事前」所擁有的資訊集

(information set),並不等於「事後」的資訊集;用通俗的話來說,這便

是「千金難買早知道」。這句話指出了「事前」與「事後」的資訊所需要

付出的成本。因此,觀察者不能以「後見之明」,來指稱行動者「當初的」

行動是非理性的、不符合利益極大化的原則。

就上述這兩點而言,第一、這篇論文「假定了」政治人物是理性的,其行動

之目的,就是最大化其利益(即權力)。這樣的政治人物,是筆者在分析時所「宛

若是」的對象。第二、儘管本文所描述的現象早已成為「歷史」,任何研究者都

享有「後見之明」來解釋、詮釋、甚至判斷行動者在「當初」所採取的行動;但

是,當筆者「宛若是」當初的各個行動者時,我著重描繪「情境」,透過這個方

式儘量讓自己「身歷其境」,41以此來解釋這些政治人物「在當時」所採取的行

動。

(四) 模型與解釋

為了簡化複雜的社會現象,社會科學的研究者或多或少使用模型(model)

來解釋其所觀察的現象。根據趙鼎新(2007:18-23)的說法,社會科學研究的模

型,可以區分成「人」(即行動者)與「結構」,以及假設此兩者為「經驗性」或

「形式性」,得出四種解釋方法(見表 1-1)。

究所期間,感覺到最「詭異」的現象之一是:理性選擇論(包含賽局理論),幾乎不存在於台

灣社會學的學術社群(不過美國的社會學界倒是有關於理性選擇論的回顧文章,如 Hechter與 Kanazawa[1997])。這個現象或許是有趣的知識社會學問題。相對於社會學界,政治學界倒

是已經有了相關的討論,請參見林繼文(2005)。 41 當研究者享有後見之明,即意味著擁有的資訊集比被研究者在「當時」所擁有的還來得多。

此處的「身歷其境」,事實上是希望能夠「回到過去」,面對與被研究者相同的「當時」情況。

第一章 導論 23

表 1-1:社會科學的四種解釋模型

形式 經驗

結構 形式 搭便車理論(Olson)

競爭合作理論(Axelord)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

國家中心理論

經驗 各類「資本」理論

新制度主義理論

韋伯理論

資料來源:趙鼎新(2007:19)。

對應表 1-1,這篇論文採取的「限制下選擇新制度論」,由於強調理性選擇的

觀點,因此在「人」的方面是採取「形式」的界定;另一方面,由於國家-社會

關係的操作,因此在「結構」方面是採取「經驗」的界定。於是,本文所採用的

模型,一如趙鼎新指出的新制度主義理論一般,屬於一種半形式模型。

要評估一個模型進行經驗上的評估(empirical evaluation),可以從預設

(assumption)、預測(prediction)、以及替代模型(alternative model)此三個面

向著手(Morton 1999:101-275)。採取理性選擇論的研究,最容易受到攻擊的是

理性行動者的假設;批評者主張,理性行動者並不是一個現實的假設(non-realist

assumption),因為行動者在經驗上是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並且行動者會

犯錯。筆者認為,理性選擇論對行動者的假設是形式的,而根據趙鼎新(2007:192)

的說法,針對一個形式模型的批評,只能從(1)指出該理論在推導結論時所遵

循的邏輯有誤、以及(2)指出該理論賴以成立的前提假設或者有誤或者很不重

要。關於推論邏輯,需要讀者的檢證。不過,關於「理性」的前提假設,本論文

是將其視為一種「公設」(postulate[例如 1+1=2]),重點不在爭論此處的內容,

而在於是否能由此「公設」推導出可待檢驗假說。更重要的是,理性選擇論能夠

以相對簡單且系統的方式,來解釋行動者的行動後果(Tsebelis 1990:40-47)。後

面三章各自提出的研究議題,都是以理性選擇論的觀點加以解釋;這是其他替代

模型所沒有的優點。

Elster(1986, 1989)主張,理性選擇論屬於意圖的解釋(intentional explanation)

的一種;而一個理性的行動,必須能為慾望(desire)與信念(belief)所解釋。

42意圖的解釋所要解釋的對象(explananda)是個體的行動(individual actions),

42 這是指:理性的行動是對行動者而言最好實現其計畫或者慾望的方式,因此理性(rationality)

24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因此,這種解釋方式是站在方法論個人主義(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的立

場 ( Elster 1985:5-8)。 方 法 論 個 人 主 義 在 科 學 解 釋 上 , 是 一 種 化 約 論

(reductionism),即將社會現象化約為個體的性質(properties)、目標、信念與

行動。43一般而言皆將化約論視為解釋上的錯誤(fallacy),但是 Elster(ibid.:5)

卻認為:「從社會制度與群體的行為模式到個人,是與從細胞到分子相同類型的

操作」。44在 Elster(1985:5, 1989)眼中,所謂「解釋」(explanation)是提供「機

制」(mechanism)。這是本論文追求的目標之一。然而不同於 Elster較為在意的

微觀心理機制,我在後面的經驗研究章節中,較為強調個體層次以上的機制,例

如選舉機制。45無論如何,這篇論文希望能夠貢獻到強調社會機制(social

mechanism)的「分析社會學」(analytical sociology)傳統(Hedström and Swedberg

ed. 1998;Hedström 2005;Hedström and Bearman 2009)。

(五) 研究限制

本研究雖然是「敘事導向」(narrative-oriented)的研究,但是敘事的依據,

是出於分析的目的。某種程度來說,這篇論文是「分析敘事」(analytic narrative)

的練習之作(Bates et al. 1998)。不過,Bates et al.(1998)所謂的「分析」,是以

賽局理論(特別是擴展式賽局[extensive-form games])建立形式模型(formal

model)來解釋現象。這篇習作,雖然也利用了賽局理論的精神精神精神精神進行策略分析,

但是實際上畢竟未能使用形式模型,因此本論文實際上僅是弱版本意義弱版本意義弱版本意義弱版本意義的「分析

敘事」研究。

儘管是弱版本意義的「分析敘事」,但筆者仍舊採取了理性選擇論的觀點。

之所以如此操作,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受限於資料資料資料資料。由於筆者並未訪談政治行動

是工具性的(instrumental),總是伴隨著某種形式的效益極大化之行為(Elster 1985:9)。

43 需注意的是,對 Elster來說,方法論個人主義並不意味著行動者必為理性,例如他在論證集體

行動時指出,個人層次的解釋需先假定行動者是理性且自私的,或至少是理性的,但若還行

不通,則假定個人參與集體行動是非理性的(1985:359)。不過,主張方法論個人主義的 Elster,仍是堅持社會現象必須「化約到」個體層次來加以解釋。

44 對 Elster(1985:5)來說,科學解釋必須要縮短因與果之間的時間幅度(time-span),以避免兩

種混淆的風險:相關(correlation)與解釋的混淆;必要條件(necessitation)與解釋的混淆。 45 筆者認為,機制也有抽象層次之分。Elster較為偏好微觀層次的機制,例如他(1993)在論述

政治心理學時,訴諸了認知失調、嫉妒的外溢與補償效應、虛榮等微觀層次的心裡機制。不

過,在本論文中,例如「競爭」做為一種機制,它可以是制度層次的(即「選舉競爭」),也

可以是個體微觀層次的(如政治人物的「競爭意識」)。

第一章 導論 25

者,無法在經驗上得知行動者行動的真正意圖(如其慾望與信念),因此便在方方方方

法論上法論上法論上法論上假定行動者是理性的,並據此推論與解釋行動者在各種限制下的行動。在

此情況下,本文的限制有兩方面:首先、在經驗上,這篇論文並無法告知讀者行

動者的行動之實際理由。這一點需要進行訪談,或是利用其他資料加以佐證。第

二、如前所述,本文儘管採取理性選擇論中的策略分析,但是未能建立形式模型,

求出賽局中的均衡解,因此這篇論文無法透過數學邏輯來保障論證。這兩個限

制,都有待日後進一步的研究。

六六六六、、、、 章節架構安排與主要論點章節架構安排與主要論點章節架構安排與主要論點章節架構安排與主要論點

這篇論文的主體,是由三個經驗研究構成。每一個經驗研究,都在處理「從

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過程中的議題。此處,我扼要地描述每一個經驗研究的研

究議題與結論、以及國家-社會關係模型的運用。

「從運動到政黨」的過程(第二章)所要處理的議題是:在歷經美麗島事件

的鎮壓與逮捕之後,反對運動人士為何快速重整、並且在 1986年突破黨禁組成

政黨?而在組織政黨之後,民進黨為什麼以及如何逐漸成為台獨政黨?在第一個

議題上,我利用國家-社會關係的模型,指出 1980年代起的政治機會結構,以

及著重策略互動的觀點,補充了吳乃德(2000)強調「精神理念」(moral value)

的研究。在第二個議題上,我仍是以策略互動的角度,說明黨內競爭、民進黨與

國民黨的競爭,如何導致各派系為了競爭主導權而意外地促成了台獨黨綱的通

過。

「從政黨到執政」的過程(第三章)所要處理的議題是:在 1990年代的民

主化與民主鞏固過程中,民進黨的轉型出現了哪些發展策略?而最後勝出的是何

種策略?為什麼?1992年民進黨採取「選舉總路線」之後,出現三種發展策略,

46最後勝出的是陳水扁堅持的獨力發展、單獨執政的路線。造成如此結果的緣

故,是受到當時國家-社會關係的影響。具體而論,是選舉機制的作用,一方面

46 這三種策略,是指:許信良主張的與國民黨合作的聯合執政;施明德主張的與新黨合作的聯

合制衡;以及陳水扁主張的獨力發展、單獨執政。詳情請見第三章的討論。

26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形塑了、也提供了政治行動者的行動偏好與誘因;另一方面,民進黨所標舉的三

種發展策略,都必須受到選舉結果的檢驗。這是以陳水扁為代表的單獨執政路線

之所以勝出的主因。這一章的討論摒除價值判斷。筆者將指出,在競爭機制的作

用下,不同的制度所定義出的遊戲規則與勝負判準,將影響行動者的行動策略,

並且也決定了行動的結果判定。這個制度限制下選擇的結果,並非如論者所稱

的,是民進黨的「保守化」,「背叛」了進步的社會團體(吳介民 2002)。

「執政之後」(第四章)所要處理的議題是:長期身為反對黨的民進黨,在

執政之後如何處理統治危機?我在修正了王振寰(1989)的國家正當性(state

legitimacy)概念之後,提出國家-社會關係的模型,來比較民進黨八年執政所

遭遇的兩次統治危機:2004年總統大選後的抗爭、以及 2006年的反貪倒扁運動。

我的結論是:(1)這兩次的挑戰,民進黨遭遇到的是不同的國家正當性類型危機:

2004年是「法制-選舉型」國家正當性危機;2006年民進黨政府則是在道德表

現上出現了「績效型」的國家正當性危機。(2)民進黨政府對這兩次挑戰的回應

方式是:面對 2004年的挑戰,民進黨政府與民進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同

樣以「法制-選舉型」正當性回應,而此正當性也降低了挑戰者(即國親聯盟)

使用體制外手段的可能性;面對 2006年的挑戰,民進黨政府與民進黨以「挖東

牆補西牆」,利用正當性補償機制,訴諸國家認同來彌補,並且由於「法制-選

舉型」正當性中的憲政制度之規定,意外地保護了總統這個職位,讓陳水扁得以

堅持立場,無須因倒扁運動而下台。

總而言之,這篇論文將藉由這三個經驗研究,企圖勾勒出民進黨「從運動到

政黨再到執政」與當代台灣政治與社會變遷之間的相互關係。現在,我們將回到

美麗島事件之後的 1980年。

第二章

邁向組黨之路:

從美麗島事件到民進黨

民主政黨本來就是「選舉政黨」,「運動」的成果也只有靠「選舉」

來收成,運動是開花,選舉才是結果!

──張俊宏主編(1989:9)

本章探討後美麗島時期的反對運動:(1)如何突破黨禁,成立了戰後台灣第

一個具備實質反對意義的反對黨——民主進步黨——以及,(2)民進黨成立之

後,又是如何走向台獨政黨。如果說美麗島事件的發生是「勢不可免」(湯志傑

2007);那麼,筆者認為民進黨的成立亦是如此。當然,組黨不必然發生在 1986

年 9 月 28 日當天;但是,照當時的政治局勢,以及執政菁英與反對陣營的互動

來說,組黨也是不可避免的。

面對美麗島事件後執政當局的逮捕與審判,一個關鍵的問題是:為什麼美麗

島事件遭到國民黨鎮壓之後,反對運動人士仍持續活動,甚至在 1986年九月「非

法」組織了政黨?吳乃德(2000)的研究指出,這是由於反對運動人士與一般民

眾的「精神理念」,繼續投身、支持反對運動,因而提高了執政當局的鎮壓成本。

王甫昌(1996)則認為,這是由於反對運動人士「共識動員」(consensus

mobilization)的成功。後美麗島時期的反對運動,如何不斷激進化反對訴求與反

對策略,此中複雜的政治過程,是本章所要處理的議題。在進入歷史敘事之前,

我們先討論吳乃德(2000)的研究。

28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一一一一、、、、 理念或理念動員理念或理念動員理念或理念動員理念或理念動員::::美麗島事件與民主化美麗島事件與民主化美麗島事件與民主化美麗島事件與民主化

吳乃德(2000:71)曾經指出,若圓滿地回答了「為什麼國民黨威權政權在

1979年對民主運動採取殘酷的壓制,可是在 1986年卻加以容忍?」就等於解釋

了台灣民主化。在這篇強調「精神理念」的論文中,吳乃德批評用「四派互動」

的政治過程論來解釋台灣民主化的相關解釋;其中鄭敦仁(Cheng 1989)的著名

論文是最主要的對話對象。1所謂政治過程論的取向,吳乃德(2000:69-70)認為

有兩個研究焦點:一是統治團體和反對菁英之間的協商和「公約」(pact);二是

民主改革勢力中激進派/溫和派,和威權統治團體中保守派/開明派,這四個重

要的政治行為者之間的互動。根據吳乃德的整理,鄭敦仁的論點,如表 2-1 所示。

表 2-1:鄭敦仁對於反對運動兩次高峰的解釋

年份 事件 國民黨反應 理由

1979 美麗島

事件

鎮壓 1. 中壢事件和隨後黨外在省議會的激進路線,造成威

權體制內保守勢力的抬頭;同時,反對陣營中的激

進派和威權體制中的保守派,因為缺乏溝通媒介而

造成極端的對立。

2. 反對勢力錯誤計算和非理性策略,以街頭(而非議

會)為唯一的「議價競賽場」(bargaining arena),試

圖以激進路線完成即刻的民主突破。

1986 民進黨

組黨

容忍 1. 反對勢力中的溫和派提出台灣前途的辯論,迫使國

民黨政權正視民主化。而國民黨內的開明派則看出

民主化在面對中共挑戰上的潛力。

2. 民進黨領導階層對街頭、議會、和海外三個議價領

域的交叉使用。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自吳乃德(2000:71-72)。

吳乃德認為,相較於 1979年美麗島事件的論點,鄭敦仁針對國民黨在 1986

年的容忍所做的解釋較不具說服力。2首先、「台灣意識」並非自美麗島事件後才

1 吳乃德(2000: 71)稱許鄭敦仁(Cheng 1989)這篇文章,是「目前為止研究台灣民主化的文

獻中,最深入、最具理論性和學術性的著作」。 2 另外請見湯志傑(2007)對鄭敦仁這篇文章的批評。

第二章 邁向組黨之路 29

萌芽,鄭敦仁沒有解釋為什麼關於台灣前途的議題,會在 1980年代對國民黨造

成正視民主化的要求?3第二、反對勢力的「議價領域」的交叉使用,是民主突

破「之後」的情況(ibid.:73)。更重要的是,吳乃德認為以「四派互動」模型對

台灣民主化的解釋,必須要先完成兩項基礎工作:一是清楚指明不同行動者所隸

屬的派別,同時說明分類的事實基礎;二是證明溫和派及開明派在各自的陣營

中,都取得主導位置(ibid.:75)。吳乃德認為,過去的研究在這個「分類問題」

上,並沒有被妥善處理,除了指認反對陣營內部的激進派與溫和派成員有誤之

外,4更重要的是,在統治集團中,蔣經國是保守派還是開明派?而我們又該如

何定位蔣經國?5吳乃德批評將蔣經國視為民主化「發動者」(initiator)、「民主主

義者」的論點,而主張蔣經國的民主改革措施,事實上是迫於政治情勢的回應

(ibid.:77-80)。

同樣是針對情勢的回應,那麼「為什麼國民黨威權政權在 1979年對民主運

動採取殘酷的壓制,可是在 1986年卻加以容忍?」吳乃德認為,1979年的鎮壓

和 1986年的妥協,表面上雖然是極端的結果,但事實上,「都是威權政權面對反

對勢力時自然的、一致性的反應……統治集團的共同反應是以武力加以鎮壓」

(ibid.:81)。既然如此,為什麼 1986年國民黨並未採取鎮壓手段呢?因為國民黨

領導階層體認到鎮壓無效。吳乃德(ibid.:82,底線為筆者所加)指出:

反對勢力在鎮壓之後的持續存在、甚至更為壯大,讓國民黨認識到鎮壓

的無效,而排除了對反對勢力再度加以鎮壓的選擇。

接下來要追問的是:為什麼在國民黨鎮壓美麗島事件,反對勢力仍繼續維持、甚

至壯大呢?吳乃德(ibid.:92)如此論證道:

一方面,有愈來愈多的人參加反對運動,而另一方面,反對勢力也受到

3 吳乃德(2000:72)同意國際因素的影響,例如民主化能制衡中共的挑戰之說法,以及美國的

壓力(如台灣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以及軍售)。 4 例如,反對陣營中除康寧祥、張德銘、黃煌雄之外的人被歸為激進派;而在統治集團中,除了

王昇以外都是開明派。1983年到 1986年,反對運動最重要的組織是「黨外公共政策研究會」

(簡稱「公政會」)與「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簡稱「編聯會」),一般將編聯會視為激進派,

但公政會的前兩任會長江鵬堅與尤清,也不是一般認為的溫和派。再者,當時最受群眾歡迎的

政治人物是陳水扁與謝長廷,兩人也不是溫和派(吳乃德 2000:76)。 5 關於蔣經國的定位,請參見吳乃德(2004)。

30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民眾更強烈的支持。不但在美麗島事件中被鎮壓的反對人士之家屬,在

投入選舉之後大多在選民熱烈支持下而高票當選,美麗島事件的辯護律

師群也大量投入政治運動,並且在選舉中獲得同樣的成功。正是此種第

二波反對運動的快速出現、以及民眾更為熱烈的支持,讓威權政權的鎮

壓行動完全失效,而必須採取另一種反應方式:民主妥協。此種置確定

來臨的處罰於不顧、而參與高危險性的運動,除了是對價值理念(不論

是民主、人權、或「台灣意識」)的獻身(commitment)之外,很難有

其他的解釋。

這就是吳乃德(2000)這篇文章的核心論旨:精神理念對歷史變革的作用。

強調精神理念,是因為社會科學(該文特指政治學)中理性選擇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對於理性的自利動機過於重視(ibid.:84-90)。不過,我認為吳乃德的論

證,留有兩個問題。

第一、統治集團為什麼在 1986年沒有實施鎮壓?筆者認為,吳乃德所依賴

的解釋觀點,事實上,恰恰是他文中所批評的理性選擇論理性選擇論理性選擇論理性選擇論。在吳乃德的推論中,

國民黨在 1986年時,仍舊有「鎮壓」與「容忍」兩個選擇,但或許因為鎮壓成

本過高,最終國民黨才選擇了容忍。6換句話說,強調反對菁英、甚或一般群眾

對於價值理念的堅持甚至獻身,只是提高國民黨領導集團鎮壓成本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一原因之一原因之一。

事實上,當時的情況,仍有其他因素一方面提高了鎮壓成本(如因蔣經國身體惡

化而檯面化的國民黨內的繼承危機)、另一方面降低了容忍成本(如經濟社會秩

序相對穩定);7這些因素,似乎不在吳乃德的考量之內。簡而言之,吳乃德的精

神理念論,對於 1986年國民黨之所以採取容忍所提出的解釋,既非必要條件、

也非充分條件。

第二、吳乃德的「精 神理念論」,是一個黑盒子式的解釋黑盒子式的解釋黑盒子式的解釋黑盒子式的解釋(black-box

explanation),並未指出作用機制(Boudon 1998)。也就是說,價值理念(moral

6 這種使用 Robert Dahl(1971)提出的「鎮壓成本」與「容忍成本」對台灣民主化的解釋,請見

林佳龍(1999:116-121)。除此之外,郭正亮(1997:217-218)也用這兩個概念,來詮釋 1990年代國民黨與民進黨的中國政策之策略理性。

7 請參考林佳龍(1999:121)所詳列的當時國民黨政府所面臨的各項鎮壓成本與容忍成本之考量

因素。除此之外,王振寰(1989:106)也採取鎮壓/容忍成本的概念,指出國民黨在 1986 年

沒有鎮壓反對運動,是因為「1979 年的鎮壓黨外運動的例子顯示,鎮壓並不會使反對運動消

失或瓦解,而徒然的增加社會的不安,使社會與國家兩極化,嚇跑資本家,且損害國際形象。

相反的……與鎮壓比較起來,這[按:將反對運動吸納到體制內]應是一個比較『理性』的抉擇」。

第二章 邁向組黨之路 31

value)如何促使人們採取行動(action),這是一個需要解釋的問題,而不是解

釋現象的原因。吳乃德的推論,若借用王甫昌(1996:132)的話來說,還需要進

一步解釋「反對運動如何爭取一般民眾對其觀點或立場的支持與認同,而使他們

願意參與反對運動」。因此,我認為王甫昌(1996)利用「共識動員」的概念對

反對運動所做的解釋,較之吳乃德的「精神理念論」,來得更有說服力。更進一

步來說,我認為吳乃德的「精神理念論」在解釋上所隱藏的黑盒子,正是「共識

動員」。8

除了王甫昌(1996:133)所謂的消極因素(即黨國體制鬆動),以及積極條

件(即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之外,黨外陣營在 1980年代的激進化、甚至組黨,

筆者認為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策略互動策略互動策略互動策略互動。這一點不僅指涉黨外與國民黨之間,

並且包含了黨外內部不同群體之間的策略互動。王甫昌(1996)的研究之重點,

在於比較反對運動的兩次高峰(1977-1979年、以及 1986-1989年),故而對於

1986 年黨外人士為何以及如何突破黨禁,成立民進黨的過程,除了列舉一些黨

外之所以激進化的條件之外,並未多做解釋。我認為,執政菁英與反對菁英之間

的策略互動,搭配當時的歷史條件,是促發反對黨成立的主因。

因此,接下來的討論將指出:反對運動之所以在 1986年組成政黨,是內部

與外部各種因素作用下的結果,包括外在的政治機會結構的改變,以及反對陣營

內的相互競爭。而由於反對運動內不同群體的來源、主張、路線、策略與權力邏

輯,當政黨成立後,各個群體在名叫「民進黨」的組織裡結合起來,組織制度化

的後果,也將約束著之後民進黨的發展。底下兩節,首先說明在美麗島事件後,

反對運動為何會逐漸激進化,甚至突破戒嚴令的限制,組成了政黨。其次,我將

說明組成政黨之後,由於反對運動內不同群體的歷史根源、路線主張,造成了民

進黨逐漸走向台獨政黨的過程。

二二二二、、、、 從後美麗島時代到組黨從後美麗島時代到組黨從後美麗島時代到組黨從後美麗島時代到組黨((((1980198019801980----1986198619861986))))

上述對吳乃德(2000)研究的檢視中,的確如他所說,一個值得追問的問題

8 有趣的是,吳乃德(2000)並未引用王甫昌(1996)的論文。

32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是:為什麼反對運動在經歷國民黨全面鎮壓、逮捕、審判美麗島事件後,反對勢

力仍持續挑戰國民黨?而所謂的「第二波挑戰高峰」(王甫昌 1996),為什麼來

得這麼快?甚至還組織了政黨?這一節將要說明反對勢力從美麗島事件之後的

再出發,以及如何達到了組黨的階段性終點。

(一) 美麗島事件後的國家-社會關係

美麗島事件之後的國家-社會關係,借用楊渡的兩本書的書名來說,是「強

控制力解體」與「民間社會的力量」,這兩股相反的歷史力量的作用。不過,這

類的說法,隱含著「國家與民間社會對抗/張的二元論」。筆者在第一章指出,

國家-社會關係應該要區分成三個制度領域來理解,也就是國家、政治社會、與

民間社會。在這個架構下,後美麗島時期的國家-社會關係,並非純然地民間社

會對抗/張國家的二元論。

圖 2-1 顯示,國民黨在 1980年代所面臨的壓力,不僅僅是各式民間抗議行

動所展現出的民間的力量,還包括政治反對運動在政治社會這個領域內,對國民

黨威權統治的挑戰(王振寰 1989;吳介民 1990)。而政治反對運動與民間的抗

議行動(或稱「自力救濟」、「社會運動」)之間的關係,是交互掩護(吳介民

1990:100-103)、以及相互動員(張茂桂 1994a)。需要注意的是:在後美麗島時

期伊始,是政治反對運動撐開了對國民黨政府的挑戰空間,創造了吳介民

(1990:103)所稱呼的「集體抗爭的公共財」,民間社會的抗議行動才逐漸興起、

蔚為風潮。

第二章 邁向組黨之路 33

圖 2-1:後美麗島時期的國家-社會關係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繪製。

在政治反對運動以及民間社會運動的挑戰下,預示了國民黨威權體制的鬆

動,以及政治轉型的開端。根據 Adam Przeworski(1986:55)的說法,民主轉型

的起始階段,通常會出現四個客觀訊號(signals):執政當局的權力繼承問題、

即將來臨的經濟危機、群眾動亂、與來自外國要求改革的壓力。這四個訊號,除

了經濟危機,其他皆在後美麗島時期以不同程度與強度一一發生。9這也是呼應

若林正丈(1998:193-204)所稱的「複合危機的衝擊」。

首先是權力繼承問題。繼承之所以成為問題,主因是蔣經國的身體狀況在

1980年代每況愈下,深受糖尿病及其引發的眼疾所苦。10蔣經國在去日無多的情

況下,要找誰當接班人呢?在 1983年,一般以為蔣經國屬意的人選是行政院長

孫運璿。但是,正如政論家司馬文武在 1984年 2 月指出的:

9 王振寰(1989:100-101)認為國民黨政府在 1980年代遭遇的正當性危機有兩個,除了 1983年後民間社會不斷湧現的社會運動與政治反對運動之外,另一個危機是國內資本的投資罷工

(investment strike)。然而,相較於民間社會與政治社會的挑戰,我認為王振寰以投資率為證

據的「投資罷工」,較為類似短期的「問題」(problem),而非「危機」(crisis)。關於「問題」

與「危機」,請見 Verba(1971:300)。 10 關於蔣經國的身體衰退以及權力繼承問題,可參閱若林正丈(1998:208)所製作的表格。

34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任何要接蔣經國權力班子的人,必須以其意識型態上的信賴感,政治上

的靈敏和行政能力,但在實際上,影響接班問題最重要的因素是省籍問

題。(引自 Chao and Myers 1998: 134)

1984 年初,蔣經國表示孫運璿將續任行政院長,意味著外省籍的孫運璿已經在

接班順位上出局。11最後出線的是台灣籍的李登輝。在蔣經國眼中,「李登輝是

個極優秀的官員:謙虛,刻苦,富有創意,能提拔人才,沒有個人野心,獨子去

世後亦沒有家天下的顧慮」(ibid.)。1984年 2 月,蔣經國在國民黨二中全會上,

提名李登輝成為副總統候選人;隔月,經國民大會投票,蔣經國與李登輝當選第

七屆正副總統。繼承問題藉由憲政制度的規定,可以說大勢底定。

其次,是來自美國與中國的壓力。壓力的根源,是 1979年 1 月 1 日起,美

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而與我國斷交。此後,「台灣關係法」成為美國對台

政策的法源依據。該法的第二條第三項聲明:「本法律的任何條款不得違反美國

對人權的關切,尤其是對於臺灣地區一千八百萬名居民人權的關切。玆此重申維

護及促進所有臺灣人民的人權是美國的目標」。12這是之後美國政府時常「關切」

台灣人權問題的法源。除了 1979年底的美麗島事件,1980年代發生多起的「疑

似」政治謀殺案件,更是美國對國民黨政府施壓的主因。這些案件包括了 1980

年 2 月 28 日的「林宅血案」13、1981年 7 月 3 日的「陳文成命案」14、以及 1984

年 10 月 15 日的「江南案」15。除了美國的壓力,中國方面則因鄧小平復出,對

11 健康問題,也是蔣經國當時的考量之一。1984年 2月 24日,孫運璿中風住院,開刀後癱瘓。

後由俞國華組閣。 12 引用自美國在台協會(AIT)網站:http://www.ait.org.tw/zh/taiwan-relations-act.html。 13 這一天,美麗島事件被告、省議員林義雄的住家遭歹徒侵入,結果林義雄母親與雙胞胎女兒

皆遭殺害身亡,林的大女兒身受重傷。蔣經國雖然立即指示保釋林義雄,保護高雄事件被告

家屬,並懸賞 50萬元緝兇,但是隨後仍受到國際強力撻伐,包括國際特赦組織要求國民黨政

府實施憲法中的人權保障,美國參議員甘迺迪(Edward M. Kennedy)也就美麗島事件與林宅

血案,發表聲明表示台灣民主運動受挫。 14 1981年 5月,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統計系助理教授陳文成返台

省親,6 月 30日警備總部第一次約談,7 月 2 日警總第二次約談,但隔日清晨卻陳屍於台大

圖書館旁。警總表示此事件係因陳文成曾捐款給美麗島雜誌,是叛國行為;而根據證人證詞

與法醫解剖報告,陳文成死因為高樓墜地致死,至於為何墜樓,可能是「畏罪自殺」。事件發

生後,卡內基美隆大學校長 Richard M. Cyert向美國媒體表示陳文成遭到政治謀殺。之後,美

國召開兩次聽證會,委託相關人員來台驗屍。完整的描述,請見「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http://www.cwcmf.org.tw/joomla/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section&id=17&Itemid=85。

15 江南,本名劉宜良。1983年,江南於美國連載發表《蔣經國傳》受到國民黨當局注意。1984年 10 月 15 日,江南遭到國防部軍事情報局派遣竹聯幫幫主陳啟禮、吳敦與董桂森三人,在

第二章 邁向組黨之路 35

台灣逐漸形成統一壓力。統一壓力主要來自中國對台目標從「解放台灣」改為「和

平統一」,並提出「一國兩制」的訴求,表示統一後,台灣可以成為「特別行政

區」,仍享有高度自治權,亦不必更改現行的社會經濟制度。除此之外,美國與

中國之間的政治角力,令國民黨必須在強權的夾縫當中生存,例如美、中雙方在

1982年簽署的《八一七公報》,約束台灣向美國的軍購事宜。這是國民黨政府當

時所面臨的主要的外國壓力。簡而言之,美國要求國民黨政府針對人權與民主議

題進行改革,中國則是訴求和平統一,進一步動搖國民黨「法統」的正當性。

最後,國民黨在國內也是逐漸遭受挑戰。除了政治反對運動之外,民間社會

也出現大量的「自力救濟」行動。根據吳介民(1990:45)的計算,從 1983年到

1988年,集體行動的抗議事件數分別是 173(83 年)、204(84 年)、274(85 年)、

337(86 年)、734(87 年)、1172(88 年)。逐年增加的民間抗議,可以說是令

執政當局的國民黨腹背受敵。

以上所述的權力繼承問題、外國壓力、以及群眾抗議,對黨外陣營來說,可

以視為當時的政治機會結構。不過,有這些訊號或機會結構出現,不必然不必然不必然不必然會導致

政治轉型。16因此,底下還要更詳細地說明後美麗島時期的反對運動的狀況,討

論的焦點包括內部的爭執、與國民黨的互動、以及最後的組成政黨。

(二) 後美麗島時期的反對運動

經歷了美麗島事件的政治暴力,後美麗島時期的反對運動,並不是一開始就

朝向激進化邁進。在反對策略上,主要以參與選舉與創辦黨外雜誌為主(吳乃德

2000:76-77)。更確切地說,根據吳介民(1990:94-97)的歸納,後美麗島時期的

反對運動有五個特徵:(1)在沒有其他策略替代之下,反對運動的戰場由街頭轉

向議會;(2)特別在初期,反對運動的形象是以「集體受害意識」來塑造。政治

暴力的經驗,除了限制了策略選擇的條件,但也凝聚了團結與集體認同;(3)黨

美國舊金山自宅附近槍殺死亡。這是國民黨情治單位派人到美國殺人,引起美國輿論嘩然。

除陳、吳、董三人外,還追查到情報局長汪希苓、甚至是蔣經國之子蔣孝武與此案的關連。

後來國民黨政府拒絕美國政府的引渡相關兇嫌之要求,最後陳啟禮、吳敦、汪希苓均判處無

期徒刑,而 1986年蔣經國則將蔣孝武外派新加坡。 16 經濟學的研究告訴我們:發出訊號(signaling)是為了降低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

所產生的成本。雖然當時發出了某種「威權鬆動」的訊號,但是黨外人士若因資訊不對稱而

解讀錯誤,那麼他們可能需要付出與幾年前美麗島事件一樣的代價。

36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外刊物蓬勃發展;(4)「住民自決」的主張,對外用以攻擊國民黨統治正當性,

對內則影響了反對運動團體聯盟的分合;(5)公職人員發展出個人主從關係的派

系網絡。吳介民歸納的五點特徵,事實上,是美麗島事件後到民進黨成立,從

1980年到 1986年這段期間的總結。相對的,我認為應該要更細緻地區分時期。

因此,我將後美麗島時期的反對運動,以 1983年為界,將 1980年到 1983

年標籤為「沉潛期」,而 1984年到 1986年標籤為「激進期」。以 1983年為界,

有兩個理由:第一、黨外團體在這一年開始較為正式地組織化,也就是「黨外編

輯作家聯誼會」(此後簡稱「編聯會」)與「黨外中央後援會」相繼成立;第二、

該年年底的增額立委選舉,以康寧祥為代表的溫和派落選,顯示黨外團體內部的

權力消長,這也影響了之後的反對策略與意識型態的激進化。從後美麗島時期的

反對運動發展來看,1983年,可以說是分水嶺。

1. 沉潛期(1980-1983)

美麗島事件後,反對陣營的領導階層因逮捕與審判而出現真空。這時,遞補

上的反對運動新成員,主要有三類:一是美麗島事件政治犯的家屬與親族成員;

二是美麗島事件政治犯的辯護律師;三是俗稱「黨工」的黨外新世代。如果再加

上原有以康寧祥為代表的溫和派,黨外團體內部則有四個主要團體(若林正丈

1998:209-210;吳介民 2001:174)。其中,辯護律師、美麗島政治犯家屬與親族,

大多延續選舉取向的傳統,積極參與各項選舉,其政治資源的來源和權力基礎,

來自選舉的勝利。另一方面,新世代的「黨工」,其共同點是:大多是知識份子、

都是反對運動的積極工作者(activists),都不是公職人員,也都沒有參加過選舉,

由於政黨尚未成立,黨工以黨外雜誌做為獲取權力基礎與政治資源的戰場(吳乃

德 1992:84-85)。成員替代(replacement)機制的作用,對反對運動而言,猶如

發生一場化學變化,也埋下日後黨外激進化的種子。17

在這段「沉潛期」,黨外陣營正如吳介民(1990:94)所描述的:以集體受害

的形象,透過選舉訴諸選民,來與國民黨從事議會的鬥爭;這種選舉—議會鬥爭

的路線,是 1980年代早期黨外團體鞏固反對力量的主要策略。

17 除了成員替代機制之外,王甫昌(1996:166)認為美麗島事件的挫敗,對反對運動後來的激進

化,還有另外兩個機制的作用:一是國民黨的持續鎮壓造成反彈;二是黨外政論刊物的大量

出現。我認為,王甫昌提及的三個機制中,最為重要的是成員替代,因為此後(甚至到組織

政黨之後)的反對運動內部的各項主張、路線與策略之種種衝突,幾乎與新成員的加入有關。

第二章 邁向組黨之路 37

這一點可以證諸於選舉結果。1980 年年底的增額立法委員與國大代表選

舉,是美麗島事件後反對團體面臨的第一場選戰。18選後的結果是:黨外團體有

9 名當選了立法委員,11 名當選了國大代表。美麗島事件政治犯家屬的表現十分

亮眼:周清玉(姚嘉文之妻)以台北市最高票當選國大代表;立法委員方面,則

有黃天福(黃信介之弟)、許榮淑(張俊宏之妻)當選。除此之外,黨外內部的

溫和派康寧祥、張德銘與黃煌雄,也順利當選立委。1981年 11 月,第九屆縣市

長暨縣市議員選舉、以及第七屆省議員選舉,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投入選舉。選

後的結果是:在台北市議員方面,謝長廷與陳水扁當選;在省議員方面,則是蘇

貞昌當選。這兩次的選舉,讓黨外得以在美麗島事件的挫敗後,快速地重整(若

林正丈 1988:66-67)。

然而,當選取得進入體制的門票之後,是另一場鬥爭的開始。所謂「批康放

水」事件,預示了自 1980年到 82 年由康寧祥所領導的「議會路線」的全盛時期

之沒落,也是黨外逐漸朝向激進化轉型的關鍵轉折。

主張議會路線、強調協商的溫和派代表康寧祥,事實上在美麗島事件之前的

1978 年年底,因配合國民黨「停止選舉」的舉措,便與當時的黨外領導階層以

及黨工出現齟齬(湯志傑 2007:102)。美麗島事件後,由於領導階層被捕被關,

加上國民黨的強力鎮壓,社會上仍瀰漫肅殺氣氛,群眾路線等激進手段一時之間

受到壓抑;在這背景下,康寧祥等人的溫和路線又在反對運動抬頭。

到了 1982年,雖然並無選舉,但黨外內部由黨工系統發起了「批康」行動。

批判的主題主要是:協商或杯葛;體制內改革或改革體制;以及保障現任立委的

公職/選舉掛帥。首先、協商或杯葛協商或杯葛協商或杯葛協商或杯葛。事件的起因是 1982年 5 月,為了審查警

備總部預算,而引發的黨外內部關於「杯葛」或「協商」的爭議。19而該年 6 月

康寧祥等四人訪美,20不僅事前徵詢當局意見,出訪後亦受駐外單位款待,也引

發黨外新生代不滿。因此,黨外新生代以《深耕雜誌》為基地,批判康系立委的

作為。21其次、體制內改革或改革體制體制內改革或改革體制體制內改革或改革體制體制內改革或改革體制。康寧祥一向主張「體制內改革」,但問

18 這一場選舉原訂於 1978 年底舉行,後因我國與美國斷交、美國與中國建交而停止;「停止選

舉」的措施,是反對人士激進化、甚至是美麗島事件發生的原因(湯志傑 2007)。 19 黨外立委指定要警備總司令到立院接受質詢,但警總以軍令、政令系統不同,拒絕要求。這

個舉動引起黨外康系立委張德銘不滿,發動黨外人士杯葛警總預算。但當日國民黨動員多數

立委表決,黨外立委見杯葛難成,因此接受國民黨立院書記長周慕文的協商,放棄杯葛。 20 除了康寧祥之外,其他三人為張德銘、黃煌雄、以及尤清;此事件俗稱「訪美四人行」。 21 在 1982年 6月 10日出刊的《深耕雜誌》第 11期,主要的「批康」文章包括:李敖的〈放火

的,不要變成放水的〉、張明雄的〈批評黨外,刻不容緩:抗議黨外杯葛立法院會的虎頭蛇尾〉、

林世煜的〈第一碗圓仔湯〉等篇。另外可參見吳介民(2002:175-179)對「批康放水」的討論。

38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題是美麗島事件後,國民黨在議會內反而更為強勢,並未給予黨外更多空間;因

此黨外新生代認為,寄望體制內改革無異緣木求魚。事件的導火線是 1982 年 8

月 9 日,時任台北市議員的謝長廷在參加黨外雜誌舉辦的座談會上,主張台灣民

主運動需與海外台獨劃清界限,並表示黨外運動的政治目標是體制內的改革。黨

外新生代的不滿,依舊以《深耕雜誌》為出口,猛力批判謝長廷以及康寧祥的「體

制內改革」,而主張黨外應該「改革體制」。22第三、保障現任立委爭議保障現任立委爭議保障現任立委爭議保障現任立委爭議。1983年

12 月的增額立委選舉,黨外於該年 4 月組成「黨外後援會」。新生代主張在後援

會章程草案中,規定候選人必須經由後援會的初選才能參選;但康寧祥主張應保

障現任公職的競選資格,認為「新生的一代,不能在時機沒有成熟的時候,想拆

除那些在政治上有實際職位的人」(引自鄭明德 2004:278)。康寧祥的提案,卻

為同屬公職人員的謝長廷與陳水扁反對。最後的結果是修正提名規定,改為「優

先考慮」欲爭取連任的公職人員。不過,在爭議期間,編聯會於 9 月 9 日成立;

並馬上利用《生根》抨擊康寧祥。23至此,李筱峰認為「黨外新生代和黨外公職

之間,再也不能維持表面的和諧了」(引自葉欣怡 2000:59)。

1983年底,康寧祥落選;同樣主張溫和路線的張德銘與黃煌雄亦未能當選。

為什麼會造成如此的結果呢?有幾個主要原因:第一、如上所述,便是黨外新生

代利用黨外雜誌批判康寧祥等人的效果。第二、美麗島事件的缺席。當美麗島受

刑人的家屬親族、辯護律師以及黨工皆強調以美麗島事件的「受害形象」來吸收

選票時,未參與事件的康寧祥便難以享有道德光環或博取令選民同情的受害形

象。誠如若林正丈(1988:63)說的,黨外在美麗島事件的犧牲,「其代價卻是獲

得了新政治神話和民主化運動之新正統性源泉」。第三、未採用「黨外後援會」

共同政見的「住民自決」主張。共同政見第一項即「台灣的前途,應由台灣全體

的住民共同決定」(王甫昌 1996:203);在審查政見時,康寧祥主動將之刪除(葉

22 幾篇批判文章包括:張明雄的〈黨外應放棄冒進機會主義〉、林正杰的〈體制內改革與改革體

制〉(兩篇皆在 1982年 8月 25日的《深耕雜誌》第 16期);張明雄的〈黨外運動的目的與路

線〉、林世煜的〈再度就教於諸位黨外先進:反省幾個困擾黨外同仁的問題〉、鐘進的〈激進

的政治路線與理性批判〉、黃怡的〈政治結社自由、體制內改革與正當民主〉、吳怡法的〈體

制與改革〉、林亞卿的〈打破幻想與奢望〉(六篇皆在該年 9月 10日的《深耕雜誌》第 17期)。

謝長廷則在第 18期《深耕雜誌》發表〈現階段黨外制衡路線的困境與突破〉回應批評。之後

張明雄又於《深耕雜誌》第 19 期發表〈體制改革與制衡神話:敬答謝長廷議員〉,再度批評

謝長廷的說法。 23 在 1983年 9月 16日出刊的《生根》第 16期中,批判康寧祥的文章主要有:林世煜的〈這款

黨外,怎樣交代〉、鄭南榕的〈黨外還要民主嗎?〉、張明雄的〈這算是「黨外」後援會嗎?〉、

以及小黨外的〈黨外是什麼?對黨外後援會的感想〉。

第二章 邁向組黨之路 39

欣怡 2000:60)。24

至此,黨工系統與泛美麗島系統(美麗島政治犯家屬、辯護律師),取代康

寧祥等人,位居黨外內部權力結構的主流。兩者之間的矛盾,因康系的落選而浮

上檯面,促使黨外在路線上、手段上、組織上都不斷激進化。接下來便要討論兩

者的競爭。

2. 激進期(1983-1986)

泛美麗島系統與黨工系統之間的矛盾,因為其「共同敵人」康寧祥的落選,

而浮上檯面。然而,泛美麗島系統與黨工系統的路線歧異,事實上,早在 1982

年便已浮現。承上所述,那是由謝長廷點燃的「體制內改革與改革體制」之爭。

根據葉欣怡(2000:63)的說法,1982年黨外內部有三種不同的反對路線偏好:

康寧祥系統標舉的選舉-議會路線、體制內改革路線;黨工系統主張的群眾路

線、改革體制路線;以及泛美麗島系統的「多元制衡」路線。所謂「多元制衡」,

主要是謝長廷在〈現階段黨外制衡路線的困境與突破〉中,回應新生代的批判時

指出,黨外在合法手段的前提下,利用議會、選民服務、雜誌、演講等方式,宣

傳理念,紮根基層(葉欣怡 2000:62-3)。隨著康寧祥在 1983年的選舉落選,黨

外各團體的光譜變化,如圖 2-2 所示。

在這段「激進化」時期,一方面是路線主張的激進化,也就是愈發強調台灣

意識、群眾路線;另一方面,同時也是組織形式的激進化,反對運動團體最終突

破了黨禁,成立了政黨(見圖 2-3)。

24 除此之外,康寧祥的落選原因,或許還包括兩個發生在 1983年的事件。3 月,康寧祥質詢行

政院長孫運璿要求取消臨時條款,訂定國家基本法,孫答覆時表示這是毀憲行為,應以充實

臨時條款為之,康回覆時表示贊同;又是一放水事件。8 月,美國眾議員、外交委員會亞太小

組主席索拉茲(Stephen Solarz)訪台,並參加黨外人士的歡迎餐會,會後因為出席人員及經

費等問題引發黨外人士的批康行動。(筆者整理自《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Ⅲ》)

40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圖 2-2:後美麗島時期黨外各系統路線爭議之演變(1978-1983)

資料來源:筆者修改自葉欣怡(2000:64)。

圖 2-3:後美麗島時期黨外的組織化過程

資料來源:筆者修改自黃德福(1992:47)。

無論是路線主張,或是組織,都需要載體或媒介,來加以進行。其中一項重

要的制度基礎是:黨外雜誌。如王甫昌(1996:168-169)所說,「黨外雜誌一方

第二章 邁向組黨之路 41

面成為黨外不同派別運動理念、策略辯論的主要戰場,一方面卻也成為宣揚不同

政治理念、揭露官方視為禁忌的事實、及批評時政的重要媒介」。25前面提及的

一系列的「批康」行動,就是以黨外雜誌為戰場;這個戰場,是非選舉公職的黨

外新生代獲取政治資源與政治權力最重要的場域(吳乃德 1992:85)。不過,根

據王甫昌(1996:171)針對 1979年到 1985年黨外雜誌內容的分析指出,「此一

時期對於後來的影響,不是在擴張運動外部的民眾支持,而是在澄清或檢討運動

內部的立場、挑戰路線、及意識型態」。在 1983年針對保障現任公職的爭議中,

這群以黨外雜誌為基地的新生代,成立了編聯會,邁出了組織激進化的第一步。

黨外公職也不落人後,在 1984年 2 月通過訂定「黨外公職人員公共政策研

究會」組織章程,5 月成立「黨外公職人員公共政策研究會」(此後簡稱「公政

會」),選出費希平為首任理事長。26雖然公政會後來有法律爭議,但是這是黨外

公職人員在非選舉期間嘗試組織化的第一步。27

隨後,1984年 6 月,黨外新生代創立了《新潮流叢刊》。「新潮流」的成員,

多為編聯會的幹部,28這份雜誌「其實是編聯會希望擁有本身的雜誌,所採取的

進一步組織化行動」(葉欣怡 2000:68)。《新潮流叢刊》的發刊詞,題為〈重建

新的反對事業〉29。在這篇短文中,首先約有一半的篇幅在批判國民黨,而文章

的後半,新潮流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反對公職掛帥,主張掃除山頭主義」。其所

提出的理由,值得長篇幅引用,因為這些論點不僅突顯了黨外內部主張群眾路線

的團體所持的主張,並且也延續到成立政黨之後的路線之爭:

25 黨外雜誌在台灣民主運動所扮演的角色,湯志傑(2007:92, 98-99)認為在 1975年康寧祥創辦

《台灣政論》之後,政論雜誌不但是反對運動人士進行象徵鬥爭的武器,也是組織的基礎(特

別在非選舉時期);除此之外,黨外雜誌也是執政當局與反對運動之間的安全閥或緩衝器。 26 原先黨外公職欲成立的是「黨外後援會」,希望讓原本只在選舉前成立的選舉後援會能更加制

度化與常態化。不過這個構想受到內部與外部的批評。黨外內部,黨工系統認為此舉無異是

選舉掛帥;國民黨政府也申明不開放黨禁,需遵守「非常時期人民團體組織法」的規定。因

此,黨外公職人員最後才改為成立公政會。(葉欣怡 2000:66-67) 27 所謂法律爭議,如註釋 26所言,公政會似乎違反「非常時期人民團體組織法」中,針對「人

民團體在同一區域內,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其同性質同級者以一個為限」。為什麼如此呢?因

為政治大學教授曹伯一等人,早於黨外公政會申請成立「中華民國公共政策學會」;故而,黨

外公政會遂成一非法組織。1984年 11月,理事長費希平致函國民黨秘書長蔣彥士,希望與國

民黨協商,但此舉引起黨外內部嘩然,不止黨工系統的邱義仁強力反彈,即便是身為公職人

員的陳水扁也表達不滿,認為費希平是「雞給黃鼠狼拜年」。之後,由於國民黨深陷江南案風

暴,公政會得以「非法」存在;但費希平也因為此事,退出公政會(葉欣怡 2000:67-8)。 28 包括了邱義仁、吳乃仁、洪奇昌、劉守成、林濁水、尤宏、黃昭凱、謝史朗、魏廷煜、田秋

堇、陳鴻誠、蘇治芬、賀端藩、史非非(范巽綠)、張溫鷹、郭吉仁、吳乃德等人。 29 本文所引〈發刊詞〉全文,來自鄭明德(2004:509-513)。

42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其一,我們認為面對國民黨這樣無所不在的政權,僅僅透過選舉活動,

專走議會路線,勢必曠日持久,徒勞無功。因為議會根本就不是現今台

灣政治運作的重心,在議會路線上也絕難觸及政治問題的癥結。況且一

個以選舉與議會活動為唯一內涵的反對運動,更可能在無形之中助長了

國民黨萎異「法統」的合法性。

其二,我們察覺在以往無數場的選舉中,提供太多的妥協、軟化以及墮

落的誘因。一個以選舉公職為唯一主導力量的反對運動,頂多只是造就

了一批菁英分子。菁英在滿佈誘惑的途中,極易妥協、軟化、放棄理想,

以致於少數喪失理想的政客誤導了整個運動的方向,這是民主運動的墮

落。

其三,我們唯恐山頭主義瓜分了黨外原本就極其有限的政治資源;我們

更擔憂公職掛帥阻擾了眾多仁人志士的獻身之路。不打破這些,我們的

運動就無法拓展開放多元的途徑,進行深入普遍的社會動員工作。

需注意的是,新潮流並未完全否定選舉。事實上,在發刊詞中他們也說了:「選

舉只是民主運動的一個環節,議會路線應與群眾路線相調和」。換言之,在新潮

流的成員眼中,以選舉路線來從事反對運動,是不足的(insufficient)、也是不完

備的(incomplete)。30除此之外,由於反對山頭主義,新潮流強調他們是根據平

等、民主與團結的原則,來建立內部的權力結構。31

緊接著,在《新潮流叢刊》第二期,展開了「雞兔同籠」的爭論。32根據吳

乃德的定義,「雞就是那些其政治行動的目標在改革或反抗整個體制,改變或反

抗基本政治(或經濟)結構的黨外……所謂兔,就是那些雖然不屬於國民黨權力

系統的一份子,可是其政治行動並不以改變或反抗政治基本結構為目標」(引自

吳介民 2002:180)。雖然論爭仍指涉特定公職個人,33但是其動機或目的,在於

確立黨外的組織原則。例如邱義仁說,黨外「從結構上,必須組織化,才能徹底

30 吳介民(2002:181)分析之後新潮流在「雞兔同籠」爭議的論點時指出,「如果議會裡面具有

足夠的堅定改革理念的公職人員,則議會路線仍然是可行的」。我認為這個論點,某種程度而

言,是新潮流(李逸洋)在民進黨成立之後,提出「運動型公職」的伏筆。 31 同樣在發刊詞中,新潮流這樣主張:「這份雜誌的內部,一切遵循民主的程序,所有的立場、

主張和重大決策皆經研討或表決,然後加以推行。沒有任何個人可以控制這份雜誌,也沒有

任何個別的意見可以主導這份雜誌,除非它受到全體成員的議決同意。因此這份雜誌的目的

不再另立山頭……」。 32 請參見吳介民(2002:179-182)的討論,以及鄭明德(2004:280-285)的整理。 33 例如「雞」的代表是陳水扁,「兔」的代表是林文郎、王昆和。

第二章 邁向組黨之路 43

改革,否則會停留在以個人善意來民主化」(引自吳介民 2002:181);又如 1984

年 9 月 24 日出刊的《新潮流叢刊》第 16 期,該社以社論形式,說明發起「雞兔

問題」實因黨外已經發展到需要釐清理念與角色的階段(引自鄭明德 2004:284)。

吳乃德(1992:92)認為,新潮流雜誌社成立後,反對陣營中較為激進的成

員,有了組織化的代言人和推動者;相對的,較為溫和的另一派別,卻一直未有

組織化。我認為並非如此並非如此並非如此並非如此。事實上,在新潮流雜誌社成立之前,泛美麗島系統便

組成了公政會。這亦是組織化的嘗試。然而,公政會相較於新潮流來說,在組織

凝聚(cohesion)上的確較為不足。主要的原因是:公政會成員基本上多是選舉

公職人員,在組織化之前,本身便擁有政治資源,組織對其的約束力因而較低。

相對而言,對黨工來說,新潮流(或編聯會)就是他/她們的戰場以及政治資源

所在。34若以賽局理論的術語來總結,那麼新潮流的黨工與公職人員這兩個「玩

家」(player),事實上在玩不同的遊戲(game),其報酬(payoff)的不同,是影

響組織凝聚的主因。不過,由於先前的「批康」曾造成康寧祥等人落選,可以想

見,公職人員並不會完全反對黨工所主張的路線。

黨外內部這兩個組織,除了路線/主張上的競爭之外,也必須合作;合作的

契機,自然是選舉。1985年 11 月的縣市長選舉,編聯會與公政會在 9 月成立了

「選舉後援會」。到了 1986年,究竟當時台灣的政治局勢有何變化,讓黨外人士

突破黨禁組織政黨、而國民黨當局卻未鎮壓呢?

讓我以表 2-2,呈現 1986年初到民進黨成立這段期間的各項事件序列。

表 2-2:1986年民進黨成立過程之事件序列

日期 事件 2 月 4 日 美麗島事件受刑人陳菊等 12 人假釋出獄。 3 月 10 日 黨外公政會召開理事會,決定高市設兩個分會,並繼續接受其他分會申請。 3 月 28 日 美麗島事件受刑人施明德於獄中絕食,要求當局釋放所有政治犯。 3 月 29 日 國民黨第 12 屆三中全會揭幕。 4 月 9 日 蔣經國下令由 12 名中常委組成專案小組,研議六大改革議題:民間社團

組織、充實中央民代、國家安全法令、地方自治、社會治安、以及黨改革。 4 月 12 日 黨外公政會通過省議員游錫堃申請設立宜蘭分會。 4 月 18 日 國民黨開會決定,黨外公政會若設分會,決予以限期解散,若不聽制止,

不論總會分會將一併逕行取締。

34 或許有鑑於公政會的狀況,新潮流在「內規」中便排除公職人員的參與,理由包括(1)公職

人員易/已表現出「菁英政治」的傾向;(2)基於分工的考量,讓黨外非公職人員,也得以

擴大民眾基礎;(3)揚棄過去黨外之間的主從關係,進而培養出平等互動的倫理關係。新潮

流的內規,刊載於《新潮流叢刊》第一期,題為〈踏出民主的一小步:簡介新潮流的內規〉。

全文可見鄭明德(2004:515-519)。我列舉的三個理由,即整理自鄭明德的附錄。

44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日期 事件 蔣經國因心律不整、裝置人工心律調整器。

5 月 1 日 許信良在紐約宣布成立台灣民主黨建黨委員會,預計 8 月建黨,年底遷台。 5 月 10 日 國民黨溝通小組與公政會 7 名成員在陶百川等人邀請下首次進行溝通。

公政會台北分會成立,是第一個正式成立的公政會分會,發起人是顏錦

福、江鵬堅、周伯倫,首任會長是陳水扁。 5 月 19 日 黨外「519綠色行動」於龍山寺舉行,要求解除戒嚴。 5 月 24 日 黨外公政會人與國民黨溝通小組第二次政治溝通,公政會名稱及登記問題

仍未獲具體結論。 5 月 25 日 公政會宜蘭、高雄市、台北縣分會正式成立。 5 月 30 日 黨外雜誌《蓬萊島》誹謗案宣判,社長陳水扁、發行人黃天福、總編輯李

逸洋各判刑八個月, 6 月 1 日 《蓬萊島》誹謗案被告陳水扁、黃天福、李逸洋舉行坐監惜別會。 6 月 3 日 公政會台中市分會成立。 6 月 7 日 預定舉行的國民黨與黨外的溝通會流會。 6 月 22 日 公政會屏東分會成立。 6 月 25 日 美國眾議院亞太小組與人權小組聯合會議,通過第 233號決議案,對國民

黨提出三項要求:承認新黨;廢除檢查制度、保障言論、集會、結社之自

由;實現完全的議會民主制度。 8 月 5 日 公政會首都分會會館開幕。 8 月 9 日 公政會首都分會在金華國中舉辦「促進組黨說明會」。 8 月 15 日 公政會及編聯會在中山國小舉行「行憲組黨說明會」。 8 月 24 日 黨外選舉後援會成立。 9 月 3 日 北市議員林正杰涉嫌違反選罷法與誹謗案,被台北地院宣判有期徒刑 1 年

6 個月。林正杰走上街頭為司法送終,宣布司法死了。 9 月 7 日 《時代雜誌》刊登編聯會「組黨工作小組」研擬之黨綱草案。 9 月 28 日 黨外召開全國後援會,經討論後當天成立民主進步黨。 10 月 2 日 國民黨 12 人小組第二分組開會討論:經由修訂非常時期人民團體組織

法,而承認政治性團體的結社活動。當夜向蔣經國報告此結論。 10 月 3 日 法務部長施啟揚宣示取締新黨。 10 月 7 日 蔣經國接受《華盛頓郵報》和《新聞週刊》專訪,第一次公開表示有意解

除戒嚴、開放黨禁,但前提是反對黨必須承認中華民國憲法、反對共產主

義、不從事分離主義和台獨運動。 10月 15日 國民黨中常會通過「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令」(解嚴)及「動員戡亂

時期民間社團組織」(黨禁)兩項革新議題。 10月 29日 中華愛國會等 9 個團體舉行記者會表示將組成「反共愛國統一陣線」。 11 月 6 日 民進黨發表黨章、黨綱草案。 11月 10日 民進黨第一次全代會,通過黨章、黨綱;江鵬堅當選首任黨主席。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自吳介民(1990:104-106)、《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Ⅲ》。

黨外人士在 1986 年組織政黨,大體上是乘著蔣經國主導的自由化浪潮所

致。雖由蔣經國主導,但如若林正丈(1994:219)說的:「國民黨明白表示的允

許自由化,也是在內外危機交錯,對政權有激烈壓力的狀況下,選擇邁向民主化

的道路前進以維持政權的『向前方逃走』」。換言之,蔣經國並非主動發動民主轉

型,而是為了國民黨的政權存續被迫改革(林佳龍 1999)。

第二章 邁向組黨之路 45

無論如何,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當時的情勢,對黨外陣營來說,是否也是「自

己創造的現實」(by self produced reality)?而這個「現實」,是否會像幾年前的

美麗島事件一樣發生錯估,最終遭到國民黨鎮壓?(湯志傑 2007)在美麗島事

件之後,反對運動一旦要採取激進化的手段,這些菁英們都不免要先自問:這次

國民黨會不會鎮壓?相對的,國民黨的統治高層(尤其是蔣經國)恐怕也要自問:

這次黨外會不會又走偏鋒?要不要像處理美麗島事件一樣對付他們?簡言之,後

美麗島時期的反對運動,特別是 1986年的激進化,仍舊是雙方(反對陣營與執

政當局)持續不斷的策略互動。

吳介民(1990)與王甫昌(1996)都指出,反對運動在 1986年的激進化,

表現在「群眾活動」或「街頭行動」的大量使用。為什麼會造成黨外的激進化呢?

王甫昌(1996:173)認為「直接原因,是國民黨對於黨外人士打壓活動的日益提

升」;他舉的例子是 6 月蓬萊島案陳水扁等三人的「坐監惜別會」,以及 9 月的林

正杰誹謗案。35同樣是這兩個例子,吳介民(1990:112)卻認為「反對運動街頭

化逐漸浮現,這與國民黨之改革的時機相當吻合;也就是說,在自由化政策即將

明確的前夕,黨外採取了較為激進的衝突行動」。

筆者較為贊同吳介民的解釋。首先、如前文所述,國民黨政府在後美麗島時

期,經歷了外國的改革壓力、權力繼承問題、以及群眾動亂等民主轉型前的「訊

號」。如同張茂桂(1994a:35-36)也指出,國民黨中央在 1984年到 1986年,控

制力衰弱的訊號十分明顯,這一點將降低從事反對運動所必須付出的代價。第

二、後美麗島時期的初期,國民黨在圍堵或疏導一些較為激進的自力救濟抗議所

展現出來的無力效果,也讓反對運動人士得以觀察國民黨的控制能力與決心,而

做出相應的決策;這是吳介民(1990:102)所稱的民間抗議對政治反對運動的「擴

散」作用(contagion)。第三、國民黨高層的走馬換將。相對於美麗島事件時國

民黨高層以王昇為代表的保守派抬頭,1983 年 9 月王昇外放出使巴拉圭,隔年

的二中全會更自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除名(若林正丈 1994:204-207)。最後、蔣

經國的角色。如表 2-2 所示,不管是 4 月的下令研議改革議題,或 5 月的與黨外

的政治溝通,蔣經國的態度遠比美麗島事件時明確且開放。

不過,持國民黨黨國威權體制的鬆動或開放的論點,只解釋了一半。我們還

需要回答:為什麼黨外會在 1986年逐漸升高抗議手段?除此之外,根據首都公

35 王甫昌(1996:174)的論文將林正杰案誤植為 1989年。

46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政會的時間表,原訂是 1987年組黨,那麼,黨外為什麼要趕在 9 月組黨呢?

除了前述的政治機會結構降低了反對人士採取激進手段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之外,關於這兩個問題,筆者的回答是:競爭競爭競爭競爭。競爭什麼呢?主導權主導權主導權主導權。

在康寧祥等溫和派在 1983年落選之後,黨外內部的兩大系統是由公職人員

組成的公政會、以及黨工組成的編聯會。一般而言,前者較為溫和,後者較為激

進。然而,公政會成員的「溫和」並非全然如此;例如,蓬萊島案的陳水扁就屬

較為激進的黨外公職。36我認為,由於康寧祥被黨工以黨外雜誌嚴厲批判後導致

落選的殷鑑不遠,公職人員即便「溫和」,但也不致於過於反對群眾路線等激進

手段,否則很有可能又會被認為是「放水」。如同 Chao和 Myers(1998:148,底

線為筆者所加)說的:

黨外激進派為了爭取主流的地位,以「不妥協」的強硬態度自我標榜,

絕不失去「抗議」的立場,並喊出「不驚死,打不死,打死無退」的口

號。……此時(筆者按:指「坐監惜別會」)黨外運動者已經建立起一

套價值標準——能走到群眾前面,大聲呼喊激昂慷慨的口號,才算是真

正的英雄好漢。

除此之外,國民黨高層於 5 月與黨外的「政治溝通」,其接觸的對象多是黨外內

部的溫和派,為了爭奪黨外內部主導地位,也促發激進派採取激烈的手段(葉欣

怡 2000:84)。

康寧祥與林正杰在 5 月 17 日公政會首都分會成立時,公布了「民主時間表」,

表示將於 1987年成立新黨。37為什麼新政黨在 1986年 9 月就「早產」呢?這除

了反應黨外內部的步調不一的分歧之外,若林正丈(1988:76-77)指出,黨外人

士之所以急著組織新黨,有幾個原因:(1)許信良於 5 月 1 日在美國成立了「台

灣民主黨」建黨委員會,並宣稱將把黨部遷回台灣;島內反對運動人士不願讓海

外反對人士搶先組織政黨,取得主導權;(2)由於蔣經國的自由化方針逐漸明朗,

黨外若能在 1986年年底的選舉以新政黨來競選,似乎較為有利。38

雖然黨外在 8 月便舉行了組黨說明會,不過,為什麼是 9 月 28 日呢?這一

36 這也是雞兔同籠爭論中,為黨工系統的新潮流所認可的「雞」類公職人員。 37 除此之外,還包括 1988年解除戒嚴並行憲,1989年全面改選,1990年總統直選,1991年台

海和平(引自 Chao and Myers 1998:148-149。其中台海和平一項,該書誤植為 1990年)。 38 若林正丈還指出另外一個原因是:不願依照國民黨所設計的框架,自我矮化為「人民團體」。

第二章 邁向組黨之路 47

天,黨外的溫和派(如費希平與康寧祥)原是希望藉黨外後援會,討論組黨事宜;

但謝長廷與朱高正卻認為這天是絕佳的組黨時機。對此,林佳龍的解釋是:

其一,全國黨外後援會是全島黨外都將參與的集會,這解決了「搭便車」

的困境。又由於參與新政黨的候選者眾,降低執政黨後續逮捕的可

能。……其二,公政會與編聯會均各自籌備理想中的政黨,選擇全國後

援會組成新政黨,將使得此兩大團體必須合併,並暫時免除黨外的分

裂。……其三,在會議中形成新政黨,而非在街頭,將使得國民黨的強

硬派沒有製造衝突情境的機會,並有較少的理由從事鎮壓。……最

後,……由於國內與國際的媒體,本來就在提名會議的場合中,故民進

黨成立的消息將立刻被傳開,可提高執政黨鎮壓成本。(引自葉欣怡

2000:86)

總而言之,黨外人士之所以在 1986年,特別是蔣經國於 4 月下令研議改革

議題,在自由化政策逐漸明朗之後,39黨外開始採取較為激進的手段。而這激進

的手段又與黨外內部的競爭主導權有關。此時,島內反對人士為了與海外反對人

士爭奪主導權,以及希望在年底以新政黨的形式與國民黨競爭,進一步加快了組

黨的腳步。

新政黨雖然早產,卻未早夭。國民黨(特別是蔣經國)最終採取了容忍:民

進黨「非法建黨」十天後,蔣經國接受《華盛頓郵報》和《新聞週刊》專訪時,

首度公開表示自己有意解嚴並開放黨禁,但前提是反對黨必須遵守三個條件:承

認中華民國憲法、反對共產主義、不從事分離主義和台獨運動。之後蔣經國的各

項改革,則是將改革範圍限縮在自由化的範圍內,並且進一步建立非軍事菁英為

核心的領導團體(林佳龍 1999:125-126)。

從在 1986 年的民進黨突破黨禁而成立來看,實際上是複雜的政治過程所

致:其中有政治機會結構的出現,也有政治菁英之間的理性計算。歷史的發展,

並非僅是吳乃德(2000)念茲在茲的「精神理念」所致。另一方面,1986 年黨

外菁英「自己創造的現實」,也並未錯估情勢;而其在 1986年 9 月 28 日的突破,

39 王振寰(1989:104)認為,這六個改革議題的提出,「意味著國民黨政府一方面要強化內部的

組織,另方面要將社會衝突予以制度化和法規化……甚至可以大膽的假定,黨外運動成立民

主進步黨可能也是由於這些改革法案的提出,而加速步調的」。

48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如前述林佳龍的引文中所示,做足了理性計算的功課,採取各種提高鎮壓成本的

措施。美麗島事件的悲劇,並未重演。

民進黨雖然在 9 月 28 日突破黨禁成立,但包括黨綱、黨章、黨員召募等項

目在內的建黨籌備工作,卻是在組黨成功之後才加快腳步進行。下一節將討論,

民進黨從建黨之後,如何逐漸邁向台獨黨的過程。

三三三三、、、、 從民主從民主從民主從民主進步黨邁向台獨黨進步黨邁向台獨黨進步黨邁向台獨黨進步黨邁向台獨黨((((1986198619861986----1991199119911991))))

民進黨的政黨特質是什麼?是左派或右派政黨?是進步的政黨抑或是保守

的政黨?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的楊照(2006:40,底線為筆者所加)認為:

民進黨的政策,是因應於國民黨長期統治塑造的不正常體制而來的改革

與矯正。……民進黨是做為國民黨的對立面,而取得其存在意義的。

簡而言之,民進黨的存在意義,正是建立在「非國民黨」(non-KMT)甚至是「反

國民黨」(anti-KMT)之上。然而,這種「他者的自主性」,也束縛著民進黨,包

括政黨的組織結構、路線目標與反對策略等方面。

一般論及民進黨時,皆會提及民進黨的組織結構與派系主義(張俊宏主編

1989;黃德福 1992;郭正亮 1997, 1998a;Rigger 2001)。在組織結構上,在總

統制國家,一般而言,政黨會採取柔性政黨的模式,例如美國的民主黨與共和黨;

在內閣制國家,政黨一般而言會採取剛性政黨的模式,例如德國的社會民主黨。

然而,1986 年的台灣,其憲政體制既不是總統制,也非內閣制,而民進黨卻選

擇與國民黨相仿的組織結構。Rigger(2001:55)將這種狀況稱呼為「混雜制度中

的混雜」(hybrid within a hybrid),意指在半總統制下,採取了強調內部民主、合

議制的剛性政黨形式。事實上,我認為民進黨的組織結構設計內容,也是「混雜

制度中的混雜」。郭正亮(1998a:154-161)以黨主席的任期與職權都受到高度限

制為例,指出「放眼全世界,幾乎沒有任何主流民主政黨,採取這種自找麻煩和

懷疑領導權威的黨章」。

為什麼「做為國民黨的對立面的民進黨」會設計出這樣的黨章呢?我認為主

第二章 邁向組黨之路 49

要原因,是民進黨內各派為了因應當時國民黨黨國體制而妥協下的結果;換言

之,這是不得不然不得不然不得不然不得不然的策略選擇。民進黨在建黨之後,到 1986年 11 月 10 日第一

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之間,建黨工作委員會曾開過八次的工作會議。第一次會議

中決議黨章部分由黃爾璇與謝長廷負責;40第三次會議決議,「黨章將參照外國

政黨輪廓,建立現代政黨的組織架構,權力分配系統擬參酌編聯會意見,並根據

謝長廷的初稿」(陳順珍 2007:190)。早在 1982年,謝長廷便主張「柔性政黨論」,

其特點有三:一是符合黨外的傳統,允許各次級團體存在;二是強調制衡,不以

輪替執政為目的;三是這種組織模式的生存力與韌性較強,面對國民黨打壓時也

較易生存(引自鄭明德 2004:287)。不過,編聯會則認為,組黨只是戰鬥的開始

(劉守成語),柔性政黨凝聚力低,應採行剛性政黨。41除此之外,為了不讓國

民黨玩弄「人民團體組織法」,矮化新政黨為一般人民團體,因此最安全與保險

的做法是:採取跟國民黨類似的組織架構(陳順珍 2007:138)。42

民進黨的組織架構,分成中央黨部、地方黨部、以及特種黨部三種層級;在

權力結構方面,全國黨員代表大會,則為最高權力機構。不過,為了凸顯與國民

黨的強人領導不同,民進黨主張黨內民主:上層權力由下層組織代表組成;而為

防止上層權力專斷,也引入合議制;以黨主席來說,黨主席除任命中央黨部秘書

長和其他一級主管之外,其職權與中常委完全相同(郭正亮 1998a:160)。在這

種制度下,最大的弊端,莫過於郭正亮(1998a: 154)批評的「只有民主,沒有

領導」。這種制度設計,也使得派系主義得以在建黨之後持續存在於黨內。

大體來說,民進黨與國民黨雖然同屬列寧式政黨,但是相較於國民黨,民進

黨卻弔詭地發展成弱勢的黨中央(weak party center)。對此,林佳龍認為原因有

三:第一、頻繁的選舉,使黨外與民進黨的組織結構有利於「選舉專業政黨」

40 各次工作會議的會議記錄摘要,可以參見陳順珍(2007:189-194)的附錄。 41 在民進黨成立之前,黨外內部便針對新政黨的組織形式與功能,提出過若干討論。公政會方

面,除了謝長廷的「柔性政黨論」,還包括尤清的「綱領政黨論」、以及林正杰的「西德綠黨

論」;編聯會方面,則是主張「群眾政黨論」。相關論點的內容,請參考鄭明德(2004:286-290)的整理與討論。

42 民進黨採取與國民黨一樣的組織結構,令人容易對應到組織的新制度論之核心問題意識:為

什麼現代組織會長得這麼類似?用該理論的術語來說,就是「制度趨同」(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Meyer and Rowan(1991)認為,這是理性化的迷思(myth)之作用;DiMaggio and Powell 1991 b:67-74)則是認為,此乃強制(coercive)、模仿(mimetic)、以及規範(normative)這三種機制的作用。這幾個要素在解釋科層組織上,頗具見地;但卻不甚符合此處的狀況。

為什麼呢?筆者認為,這是由於組織的新制度論的主要分析層次,是圍繞在中層(meso)的

「組織場」(organizational field)之故。這一點導致了組織的新制度論在處理「(制度)環境」

時,較無具體的概念化。相對的,這篇論文對於「(制度)環境」的處理,引進了國家-社會

關係理論,能夠更具體地指出「什麼要素規定了制度」,而令新制度論更具解釋力道。

50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electoral-professional party)的出現,因此黨的權力結構較為分散,垂直與水平

組織的聯繫較弱,政黨屬性屬於弱勢政黨。43第二、民進黨的形成主要由地方選

舉菁英領導,這些地方山頭多對黨中央的黨務不感興趣。第三、根據 Panebianco

(1988:50-53)的政黨起源模型(genetic model),民進黨屬於由地方山頭朝中央

向上整合的「擴散」模式(diffusion),缺乏外部援助(sponsor),也沒有魅力型

領導人物(charismatic leadership),這些因素也使得民進黨的發展,在其初始階

段便呈現弱勢黨中央的態勢(引自鄭明德 2004:221-222)。

民進黨的創立,其骨架雖為公政會的架構(例如地方分會在建黨之後遂就地

轉型為地方黨部),但其精神與血肉,則注入編聯會的主張(例如黨內民主的堅

持)。這是相互妥協的產物。編聯會雖然不滿意這樣的結果,甚至想另組政黨,44

但組織一旦制度化之後,如同柯志明(2001:374)說的,會因制度本身的自我增

強機制的作用,強化了制度的頑逆。因此,民進黨的組織架構,將影響組織內成

員的關係、以及組織與外部環境的關係。在討論民進黨內部的派系競爭之前,必

須先說明當時的國家-社會關係,特別是 1987年解嚴之後的狀況。

(一) 迷惑的國家:1987-1991

王振寰與錢永祥(1995:36-38)認為,1987年到 1990年 5 月這段期間,國

民黨是「迷惑的國家」。1987年 7 月,國民黨總算解除人類歷史上實施最久的戒

嚴令。根據前面提過的吳介民(1990:45)的計算,1987年與 1988年,民間社會

抗議的次數大幅增加,分別為 734次與 1172次。除了外部的強力挑戰之外,國

民黨還有嚴峻的內部難題需要面對。蔣經國於 1988年 1 月 13 日驟逝,而原本訂

立的改革計畫,在強人已去之後,黨內各派系開始爭奪主導權。

李登輝於蔣經國去世後,依憲法規定,繼位為總統。此時的李登輝,「沒有

槍,拳頭又小,在國民黨裡頭也沒有派系」45。當時國民黨的山頭,對李登輝而

言,依威脅的大小,分別為軍事系統的郝柏村、黨務系統的李煥、以及行政系統

的俞國華(朱雲漢 1998:276);除此之外,還有「官邸派」的宋美齡。李登輝的

策略,首先以不違背蔣經國的改革框架為宗旨,再透過「分化聯合」與「援引外

43 這是引用 Panebianco(1988:262-265)對於歐洲政黨轉型所提出的理念型架構。 44 請參考葉欣怡(2000:86)、鄭明德(2004:290)。 45 此為李登輝於 1994年接受司馬遼太郎訪問時所說的話語。(轉引自郭正亮 1998b:111)

第二章 邁向組黨之路 51

力」等手段,讓黨內代表舊勢力的「非主流派」失勢(林佳龍 1999:127;郭正

亮 1998b:114-123)。在 1990年 2 月的總統選舉時,李登輝獲國民大會通過當選

總統,其在黨內的地位逐漸穩固下來,得以持續推動民主改革。46

在國民黨當局面對內外挑戰而迷惑時,民進黨的狀況又是為何?實際上,民

進黨的黨內競爭亦不遑多讓,美麗島系與新潮流系的競爭,某種程度而言,也令

民進黨處於「迷惑」狀態。然而,有一條發展軸線是清楚的:民進黨將逐漸朝向

台獨政黨邁進。

(二) 迷惑的民進黨:邁向台獨政黨之路

從民進黨成立後,到 1991年國民大會與 1992年立法院全面改選,這段期間

民進黨的發展特徵,主要延續黨外時期的理念/路線/派系之爭,具體表現在泛

新潮流與泛美麗島系之間的衝突。借用這兩派的著作名稱,此理念/路線/派系

之爭的主軸,可以說是「到獨立之路」(新潮流系)與「到執政之路」(美麗島系)

之間的的齟齬。這大約五年的時間,可以用四屆黨主席的任期,區分為兩個時期:

第一屆與第二屆的新潮流系時期(1986 年到 1988 年);第三屆與第四屆黃信介

擔任主席時的美麗島系時期(1988 年到 1991 年)。這兩個時期最終的結果,對

於影響往後民進黨發展最重要的是 1991年通過了「台獨黨綱」;除此之外,也預

留了往選舉之路邁進的伏線。

1. 民進黨與「黨中之黨」新潮流:1986年到 1988年

承前所述,民進黨的起源,是各地菁英向上整合的過程;成立之後,也還維

持著黨外時期的「公職掛帥」與「山頭主義」的現象(黃德福 1992:45-61)。以

派系來說,民進黨成立時主要有四派:「新潮流系」、「美麗島系」、「前進系」(以

林正杰為代表)與「康系及超派系」(黃德福 1992:78)。這四派的實力如何,可

由幾個指標來衡量。首先是黨公職的選舉。在黨主席方面,第一屆黨主席由新潮

流系所支持的江鵬堅,擊敗由康寧祥與尤清等溫和派支持的費希平;第二屆黨主

席則由親新潮流的姚嘉文,擊敗美麗島系的許榮淑(鄭明德 2004:200)。這兩屆

46 關於主流派與非主流的鬥爭,可以參考周玉蔻(1993)。

52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黨主席皆由中執委投票選出,因此從中執委、中常委等黨職競選的結果,也可以

探知:當時新潮流的實力大於美麗島系(見表 2-3)。其次,在策略運用方面,也

可以看出新潮流的實力。由於新潮流系一向主張「群眾路線」,1987年 4 月,中

執會通過設立「社會運動部」,加強對群眾運動的策略運用。

表 2-3:民進黨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執委與中常委各派系席次

泛新潮流系 泛美麗島系 康系及超派系 前進系

中執委 中常委 中執委 中常委 中執委 中常委 中執委 中常委

一全大會

(1986.11.10) 13 5 4 0 11 6 3 0

二全大會

(1987.11.10) 7 2 11 4 10 4 3 1

總計 20 7 15 4 21 10 6 1

資料來源:筆者修改自黃德福(1992:80-81)。47

新潮流系在黨內實力,於 1987年開始受到挑戰。該年 5 月,在總統蔣經國

的指示下,美麗島事件的政治犯黃信介與張俊宏假釋出獄。不過,兩人沒有隨即

入黨,反而以全台演講的方式,一方面觀察組織新政黨的民意傾向,二方面藉由

本身在反對運動的道德光環,積極串連泛美麗島系的實力,逐漸形成與新潮流分

庭抗禮的局勢(葉欣怡 2000)。481988年的第三屆的黨主席選舉,便是由美麗島

系的黃信介與尋求連任的新潮流系的姚嘉文捉對廝殺。結果黃信介當選,並且連

任第四屆黨主席。美麗島系在黨中央確立了權威。這個結果也意味著群眾路線的

策略將受到約束,例如當時的秘書長張俊宏便公開表示,民進黨的群眾活動策略

已在 1989 年 5 月 19 日詹益樺於總統府前自焚後,告一段落(引自王甫昌

1996:177)。

不過,在 1987年 11 月民進黨第二屆全國黨代表大會時,民進黨發表聲明,

表示「人民有主張台灣獨立的自由」。雖然這項議案並未列入黨綱,但在甫解嚴

的氣氛之下,民進黨的聲明亦是相當激進的。為什麼民進黨會提出這個主張呢?

從政治情勢來看,當時處於政治自由化的氛圍當中,如張茂桂(1994a)指出的,

1986 年的政治轉化,不僅促成社會運動的風潮,也發生了抗議行動激進化與組

47 鄭明德(2004)對此時民進黨派系的區分不同於黃德福(1992),因此對派系席次的計算也就

不同。中執委的部分,請見鄭明德(2004:206-213):中常委的部分,請見鄭明德(2004:214-217)。 48 黃信介與張俊宏兩人於 1988年 3 月才加入民進黨。

第二章 邁向組黨之路 53

織的異質化。不僅在民間社會的各種社會運動如此;政治反對運動陣營也不例

外。新潮流系當時在黨內的實力甚強,其本身便主張激進的台獨立場。當蔣經國

在 1987年 7 月解嚴之後,表示「自己也是台灣人」,以及之前在國民黨內進一步

本土化的改革,這些言論與舉動,皆給新潮流系壓力,促其進一步激進化台獨立

場。

雖然民進黨內部許多「偏統」的派別或個別公職,對「主張台獨的自由」之

聲明表示不滿,但是新潮流在黨內的制衡力量,要從第三屆黨主席選舉之後才開

始。不過弔詭的是:美麗島系與新潮流的衝突、競爭,結果卻是更進一步讓民進

黨走向台獨政黨。

2. 美麗島系重新掌店:1988年到 1991年

從黨外時期以來,美麗島系與新潮流系在路線或發展策略上,大抵三類的不

同主張:第一、前者主張議會路線,後者主張群眾路線;第二、前者主張體制內

改革,後者主張改革體制;第三、前者主張協商,後者主張杯葛;第四,前者主

張民主先於獨立,後者主張獨立先於民主。而在黃信介當選黨主席之後,美麗島

系的路線有了實踐的機會,特別是 1990年參與國是會議。

李登輝召開國是會議,實際上,如前所示,是基於黨內鬥爭的需要。不過,

國是會議在民主轉型的意義上,遠非如此。

民主化的文獻中,強調「過程論」的研究,常以「四派互動」來解釋民主轉

型的發展。49所謂「四派」,即執政黨中的開明派與保守派,以及反對陣營中的

溫和派與激進派。最理想的狀況,便是執政黨中的開明派,以及反對陣營中的溫

和派能夠針對改革議程、時間表等項目進行協商(bargain)。當民進黨由美麗島

系主導下,而李登輝也於「二月政爭」中穩固權力,朝野民主派參與的國是會議,

是民主轉型研究中常稱呼的「約定」(pact)。會議的共識包含了總統直選、國會

全面改選、省市長民選、修憲等議題。國是會議的召開,加速民主化的進程。50

不過,此舉反而讓當時反對黨中的反對派新潮流,更加激化其台獨立場。這

固然是新潮流本身便主張杯葛國民黨的立場,不參與協商;但隨著美麗島系參與

國是會議後,新潮流有逐漸被邊緣化的趨勢,因此提出更激進的台獨主張(葉欣

49 關於民主化研究的批判回顧,請見吳乃德(2000)。 50 林佳龍(1999)便把國是會議的召開,當做台灣政治民主化的起點。

54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怡 2000:106-107)。除此之外,還也包括了中國壓力,以及海外台獨團體返台等

因素的影響。而激進化的過程,也導致民進黨內的「統派」接連出走,例如前進

系的林正杰於 1991年 2 月表示,在民進黨內「沒有不談台獨的自由」而退黨。51

這個過程,葉欣怡(2000:94-98)稱之為「台獨的過濾效應」。52

然而,真正對民進黨影響甚鉅、也令許多人民「甚懼」的是,1991年 10 月

13 日的五全大會上,民進黨通過了「台獨黨綱」。黨綱的基本綱領第一項,即是

「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而「基於國民主權原理,建立主權獨立自

主的台灣共和國及制訂新憲法的主張應交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選擇

決定」53。新潮流主推的增列台獨黨綱,其實是在各種背景下的結果,其中包括

了國際、國內與反對陣營三個因素(葉欣怡 2000:134)。在國際方面,1989年中

國六四民運,讓中國的國際聲勢暴跌,相對提高了中國武力犯台的鎮壓成本,是

有利於台獨論述的氣氛;其次則是 1990年開始的「蘇東波」事件,大規模的民

族運動出現,此亦有利台獨論述的推展。

在國內因素方面,國民黨控制了大陸政策的制訂,例如海基會只給予民進黨

一名名額,使民進黨被排除在兩岸事務之外,此讓黨內激進派轉向更激進的台獨

主張,以區隔國民黨的主流派。第二、國民黨有意一黨修憲,壓縮反對黨訴求,

此則激化群眾路線。第三、許多台獨案件宣判過重,民進黨為聲援台獨言論自由,

拒絕與執政黨溝通,激化黨內台獨聲勢。

在民進黨內部的因素方面,首先、黃信介有意競選第五屆黨主席,但新潮流

揚言若黃信介再選,將退出民進黨。第二、海外台獨人士返台,台獨言論的市場

將面對「土洋之爭」,新潮流的因應策略是更加強化台獨論述。最後、台獨做為

一種威脅執政黨的手段,美麗島系的、較屬溫和派的張俊宏曾於 1991年表示,

若國民黨不廢止刑法一百條,則將提出台獨黨綱做為報復。

雖然有上述的背景條件,葉欣怡(2000:136)則是認為,真正的促發因素

(trigger)是民進黨主席選舉、黨內權力分配結構以及台獨聯盟返台。當時雖然

美麗島系在黨內佔有較多席次,但對黨主席選舉並無把握。而海外獨派返台後與

新潮流的結合,更令美麗島系處於不利的地位。美麗島系的參選人許信良在 1991

年 9 月黨主席選前表示:「民進黨本來就是台獨黨,黨的目標是獨立、民主,這

51 這句話明顯是回應民進黨在 1987年第二屆全代會發表的「人民有主張台灣獨立的自由」。 52 關於民進黨成立後至 1991 年通過台獨黨綱的台獨論述轉變之簡要說明,請見郭正亮

(1998a:60-70),詳細的說明則請參考葉欣怡(2002,第三章)。 53 此即為陳水扁所擬之「但書」。

第二章 邁向組黨之路 55

是沒有爭論的」(引自葉欣怡 2000:136)。至此,通過台獨黨綱幾乎是必然之趨

勢了。

在「到執政之路」與「到獨立之路」之爭,新潮流似乎取得階段性的勝利。

不過,在美麗島系逐漸掌握黨中央的時候,新潮流系為了推展台獨理念,以「運

動型公職」投入選戰,54以政見對民眾傳達台獨主張,而不只是如以往以決議文

等形式向黨員提案。然而,「台獨黨綱」通過之後,隨即的國民大會代表全面改

選,民進黨慘敗,僅獲得 23.94%的選票;連號稱「台獨理論大師」的林濁水都

落選。國民黨的席次(254席)更超過修憲所需的四分之三。1991年的國大選舉,

民進黨之所以沒有獲得選舉多數取得政權,若從社會分歧的觀點來看,原因是政

治結構、國家認同、以及族群關係這三項分歧的重疊度不高,因而分化或削弱了

對反對黨的投票支持;而造成如此狀況的原因,部分來自於台灣民主轉型過程是

由國民黨主導,並且國民黨在面臨政權挑戰時能快速地調適(吳乃德 1994)。

四四四四、、、、 結論結論結論結論

這一章要討論的議題有兩個:首先是,在經歷美麗島事件的挫敗,為什麼反

對運動迅速重建,甚至在 1986年突破黨禁,成立了民主進步黨。第二是,在民

進黨成立之後,又為什麼逐漸走向台獨政黨之路。第一個議題,本章花了相當多

的篇幅描述後美麗島時期的政治反對運動之發展,並且從這些發展中,批評了吳

乃德(2000)的「精神理念論」對國民黨為何沒有鎮壓民進黨組黨之解釋。本章

的論點,除了強調政治機會結構的出現(即「強控制解體」所常出現的四個「訊

號」)之外,更著墨於反對運動內部的分歧意外導致的激進化、以及在 1986年各

主要政治行動者之間的策略互動,這兩個因素所造成的影響。

第二個議題,本章主要以黨內競爭的角度,來說明民進黨邁向台獨政黨的過

程。本章將民進黨成立後到 1991年的國民大會全面改選這五年的期間,分成兩

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的主導派系是新潮流系,第二階段主導的派系是美麗島

54 此為新潮流系李逸洋提出的概念,他於 1989年《新潮流評論》第一期中發表〈公職,只是為

運動服務的工具〉,將公職人員分成三個類型,分別是:「運動型公職」、「議事型公職」、與「利

益型公職」(引自鄭明德 2004:297)。

56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系。然而,雖為主導,卻非壟斷。第一階段新潮流因實力較大,且在自由化的浪

潮下,最終以「主張台獨的自由」為階段性勝利。第二階段因美麗島系主導黨中

央,並開啟與國民黨李登輝的合作;此時新潮流在黨內的權力位置受到擠壓,加

上海外獨派的影響,新潮流進一步升高台獨立場。最終在美麗島系為了確保第五

屆的黨主席選舉之勝利,也倒向明確主張台獨,最終通過了「台獨黨綱」。不過,

新潮流在黨內的勝利,很快地在首次國會改選便遭逢挫敗。

最後我想指出的是:在黨內獲勝,很顯然地,並不等於能取得人民的支持;

判定競賽勝負的準則,依賴於參加什麼比賽。黨內競爭的結果,必須服從於黨內

遊戲規則;但黨與黨之間的競爭,則必須服從憲政體制下的選舉規則。因此,不

管是新潮流或美麗島系,乃至之後的中間派系(正義連線、福利國)與台獨聯盟,

真正的實力彰顯,是能否在黨對黨的選舉中贏得勝利。

下一章我將討論民進黨進入「選舉總路線」之後,三位主要的政治明星(許

信良、施明德、陳水扁)所主張的三種發展策略,以及解釋為什麼最終勝出的,

是主張民進黨獨力發展、單獨執政的陳水扁。借用本章開頭所引用的張俊宏的話

來說,各種理念的主張或者是運動,其結果必須要由選舉結果來算。一言以蔽之,

行動者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玩什麼遊戲,想得到什麼成果。政治人物,更

是如此。

第三章

政治社會的鞏固:

民進黨 1990 年代的轉型

政治就像做生意。如果你贏,你就是對的!

——許信良(引自艾琳達 1998:189)

本章探討民進黨在 1990年代的轉型。1992年立法院全面改選後,民進黨採

取「選舉總路線」,開啟政黨轉型。政黨轉型,要問從哪裡轉到哪裡?依據郭正

亮(1998a:3)的說法,民進黨的轉型包括六個面向:1(1)從反體制和體制外的

群眾運動,轉為進入體制的選舉總路線;(2)從訴諸肢體衝突的議會抗爭,轉為

講究政黨競合的議會問政;(3)從台灣人出頭天的歷史悲情,轉為追求市井小民

的快樂希望;(4)從族群分歧的緊張對峙,轉為共謀族群團結的大和解大聯合;

(5)從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轉為即使執政不必也不會宣布台獨;(6)從無視

中國威脅的激進台獨,轉為重視正面交往的務實台獨。民進黨的轉型並非一帆風

順,郭正亮所說的「民進黨轉型之痛」,其特徵是「各行其是,眾聲喧嘩」,而造

成如此狀況的根源則為「溝通協商文化的貧血,決策整合機制的不足,個人英雄

主義的氾濫」(郭正亮 1998a:4)。在這種情況下,問「誰代表民進黨?」恐怕是

連民進黨人也難以回答的問題(郭正亮 1998a:160)。

1 郭正亮所稱的民進黨轉型,是從 1994年台北選戰開始(1998a:3)。不過,我認為自 1992年立

委選後標舉「選舉總路線」,民進黨其實就逐漸往政治光譜的中位移動。1993年底的縣市長選

舉,以「清廉、勤政、愛鄉土」為競選主軸,不僅強調候選人個人特質,同時也淡化了民進黨

的台獨色彩,而最終得票率突破 40%,顯示策略的成功。然而必須提醒的是,民進黨並非是直

接地往政治光譜的中位移動,反而類似國標舞的「恰恰」,以一種進三步、退兩步的方式移動。

換言之,這是民進黨盱衡局勢、嘗試錯誤的過程。

58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然而本章將指出:民進黨在 1990年代的政黨轉型中,逐漸確立了「誰擁有

代表性」的原則。這個原則,不是由政黨組織本身的規章所賦予的正當性,而是

在制度的規定下所決定的政治力量。影響這個原則最重要的機制,是在制度規約

的競爭中,所隱含的「適應」(adaption)與「汰選」(selection)。接下來,我藉

由討論民進黨的轉型動力,進一步說明我的論點。

一一一一、、、、 民進黨轉型的動力民進黨轉型的動力民進黨轉型的動力民進黨轉型的動力::::克勞塞維茲行動邏輯或其他克勞塞維茲行動邏輯或其他克勞塞維茲行動邏輯或其他克勞塞維茲行動邏輯或其他

在討論為什麼民進黨取得政治權力後,就表現出保守化的傾向時,吳介民

(2002:160)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民進黨對於社會改革議題的工具性策略;

而這種策略的形成背景,則是一種『克勞塞維茲式』的集體心態」。雖然吳介民

該篇論文的問題意識並非政黨轉型,但我認為吳介民的討論,事實上隱含了政黨

轉型的意涵。舉例而言,從承載某些進步理念到保守化,民進黨至少在理念與路

線上,經歷了某些轉型。我從這裡出發,討論民進黨的轉型動力。

什麼是「克勞塞維茲式」的集體心態或行動邏輯呢?克勞塞維茲在其《戰爭

論》主張:「政治是目標,戰爭只是達成該目標的手段,而且手段絕對不能孤立

於目標的思考之外」;換言之,政治和戰爭,兩者之間有主從關係(引自吳介民

2002:165)。除了「手段—目的」之區別,吳介民認為克氏的觀點還包含了精神

層面的政治旨趣,也就是強調「政治」的最高和最終優位(ibid.:166-167)。吳介

民藉此來詮釋台灣反對運動的發展,宣稱許多從黨外到民進黨時代的運動領導菁

英,將社會改革的議題以及社會運動的場域,視為與國民黨政權抗爭的外延戰場

(ibid.:163)。因此,當民主化開放了政治空間,這些運動者的關注焦點便回到了

政治領域(ibid.:170-171);換言之,即出現了所謂保守化的現象。

我認為吳介民該文有兩個主要問題值得討論。第一、以部分代替全體以部分代替全體以部分代替全體以部分代替全體:雖然

吳介民將後美麗島時期的反對運動參與人員分成四類(即美麗島政治犯家屬、以

康寧祥為代表的反對運動成員、辯護律師、「黨工」與黨外新生代),但其後的經

驗分析中,幾乎只著重在主張「群眾路線」、以「黨工」為主體的黨外新世代

第三章 政治社會的鞏固 59

(ibid.:193)。2很明顯地,這個團體不等於民進黨。我們需要追問的是,在組黨

之後,這個團體在黨內所掌握的權力程度為何。這一點帶來第二個問題:研究的研究的研究的研究的

時間範圍時間範圍時間範圍時間範圍。吳介民主要討論民進黨成立之前之前之前之前的黨外運動內部的爭論,3卻鮮少著

墨民主化時期,以及政權輪替後的民進黨發展狀況。這樣的推論,可能會給讀者

一個印象:倘若吳介民所分析的民進黨菁英的克勞塞維茲邏輯的集體心態是妥適

的,那麼這群菁英在政治自由化後的行動,仍受這個邏輯支配,並無改變。然而

這種推論方式,與「主張將克勞塞維茲邏輯放在具體的歷史脈絡,才能展現其詮

釋力」的宣稱並不相符(ibid.:168)。

另一方面,吳介民(ibid.:168)指出,克勞塞維茲邏輯需配合國家-社會關

係,才能展現出分析力道;對此,吳介民區分了「政治社會」與「民間社會」這

兩個制度領域。在第一章討論國家-社會關係時,我也如此區分。然而,需要強

調的是,雖然在概念上可以做如上之區分,但這種區分在經驗上能否展現解釋

力,仍必須視個案而定。我贊成吳介民(ibid.:168-169,強調為原文所有)的觀

點:

在一個威權統治的社會,這樣的區分在民主運動發展的早期並不明顯,

而且其意義,也是在歷史的發展脈絡中才逐步浮現的。……在面對一個

強大而高壓的威權體制,如國民黨的黨國體制(the party-state),反對

團體和民間社會同樣面臨著國家機器的壓迫,而使得兩者的區分顯得顯得顯得顯得不

迫切。……隨著政治空間的逐步開放,民間社會和政治社會之間的區

別,顯現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然而,我不同意吳介民的分期分期分期分期。吳介民(ibid.:169, 191-192)主張,從 1986

年到整個 1990年代自由化、民主化的階段,由於國民黨的黨國體制鬆動,以及

反對運動的體制化,政治社會逐漸成形;而國家、政治社會與市民社會各自區隔

分立的三元模式,要到 2000年政權輪替之後才出現。4然而,我認為,自國民黨

在 1950年代開放地方選舉以來,事實上,政治社會便已蘊含在台灣的國家-社

2 我認為,期望民進黨能往「階級政黨」或「台獨政黨」等方向發展之論者,某種程度而言,犯

了 Panebianco(1988:3-6)所批評的,以「社會學偏見」(sociological prejudice)與「目的論偏

見」(teleological prejudice)來觀察政黨。 3 其中包括 1982年的「批康放水」、1984年的「雞兔同籠」、以及 1984年成立「台灣勞工法律

支援會」試圖從勞工部門尋找「群眾」;此外也涉及部分的反核運動(吳介民 2002:174-189)。 4 范雲(2008:30)也引用了吳介民的區分,認為此三元模式,是 2000年之後的現象。

60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會關係之中,享有某種程度的制度自主性,即所謂的有限的政治多元主義(limited

political pluralism)(林佳龍 1998)。到了民主轉型時期,隨著相關戒嚴法令的鬆

綁與解除,加上國會全面改選,政治社會在 1990年代開始,已成為各政治行動

者主要的活動領域。另一方面,由於長期實施選舉活動,制度的自我增強機制,

也 約 束 著 制 度 化 的 政 治 ( institutionalized politics) 與 非 制 度 化 的 政 治

(non-institutionalized politics)之間的關聯。簡而言之,政治社會在黨國威權體

制下,便已蘊含在國家-社會關係之內;到了政治自由化時期,則逐漸從黨國威

權體制脫離出來;而在 1990年代的民主化時期,則是政治社會的鞏固期。

表 3-1:台灣民主運動發展與國家關係變遷

後美麗島時代初期

(1980-1986)

自由化與民主化階段

(1986-1990s)

政權和平轉移

(2000-)

吳介民 本文 吳介民 本文 吳介民 本文

國家與

社會關

國家與民間

社會二元對

立模式

國家與民間

社會對立;

政治社會浮

黨國體制鬆

動,反對運

動體制化,

政治社會逐

漸成形

國家、政治

社會與民間

社會的三元

架構確立

國家、政治社

會、民間社會

各自區隔分

立的三元模

國家、政治

社會與民

間社會的

三元架構

確立

主要的

政治行

動者

國家機器與

國民黨仍然

緊密扣連,

黨外反對團

體沒有合法

的政黨地位

國民黨及其

國家機器;

黨外反對勢

反對黨組織

化、合法

化,黨國統

治集團呈現

分裂重組的

趨勢

政黨(國民

黨、民進

黨、新黨、

建國黨)

黨國體制瓦

解,民進黨獲

得中央執政

權,泛國民黨

系統的政黨

成為反對黨

政黨(民進

黨、國民

黨、親民

黨、台聯、

新黨)

民主運

動的理

想目標

爭取自由權

和參政權

政治自由化

與民主化

民主體制的

建構,社會

改革進入政

治議程

民主化與民

主鞏固

選舉民主體

制的鞏固,深

入推動社會

改革

民主深化

社會運

動場域

小規模抗爭 小規模抗爭 大規模的抗

議行動,社

運團體湧現

大規模抗爭

出現,與反

對運動交互

掩護與動

員;社運制

度化

集體不動

員、保守化、

失去方向感

等徵候

社運政治

化(如反貪

倒扁);社

運自主化

(如樂生)

資料來源:筆者修改自吳介民(2002:169)。

第三章 政治社會的鞏固 61

如我在第一章指出的,由於制度做為遊戲規則,規定了行動者的選擇集合,

因此不同的分期所指涉的國家-社會關係下的制度安排,也將影響對歷史發展的

不同詮釋(表 3-1)。政治社會與民間社會,可以稱之為「代表性政治的制度領域」

(institutions of representative politics),其在台灣的狀況,有三個因素,造成了民

意代表個人化的現象,而約束著政黨以及民間社會團體的組織:第一、「多席次

/單一不可讓渡制」(SNTV-MMD)的選舉規則,由於候選人需同時與他黨及同

黨候選人競爭,使得政黨難以維持一致的政策;而候選人也不必依靠絕對多數選

民即可能當選,這也使其傾向以滿足選民的特殊需求做為回饋。第二、政黨競爭

的基礎不是建立在社會經濟政策的區隔,加上政黨對其民選公職的約束力不一,

使立法者容易以個別化的方式來回應社會政策。第三、社會團體缺乏廣泛的組織

基礎,使得集體利益不易匯集,也難以透過議會政治來實現其政策偏好(林國明

2000:156-158)。依此來看,吳介民以克勞塞維茲邏輯來詮釋某些反對運動團體

的策略與政治旨趣時,至少需要補充更多的制度成因,才能更為妥適地詮釋現象。

最後,我強調以「競爭」的觀點,來理解不同制度領域的支配邏輯。5以 North

(1990:4-5)的體育競賽比喻來說,個體的或集體的行動者參與競賽,目的是求

勝;勝負的準則,由制度來定義。做為民主制度的主要活動,原則上,選舉是一

場零和賽局;甲行動者多得一票,意味著乙行動者少得一票。6在此意義上,競

爭意味著所欲之物(選票)是稀缺的(scarcity)。7定義上,政治社會中的行動者

之最終目的,在於取得掌控國家機器的正當權利/力;那麼,斷定某政黨的勝負,

在台灣此種半總統制的民主體制下,便是以該政黨是否取得總統席位,或國會是

5 制度領域的支配邏輯不同於其旨趣(interest)。舉例來說,市場經濟的廠商可以有各式各樣的

「旨趣」(例如強調員工福利的「幸福企業」),然而市場經濟的支配邏輯是營利,廠商若其淨

利小於總成本,則難免走上倒閉一途;「幸福」與否,不一定受消費者青睞,也不一定能獲得

銀行團借貸的信任。回到政治與社會領域,吳介民(2002:168)認為「政治社會」的旨趣是「建

構一個自由、開放、而民主的政治空間」,而「民間社會」的旨趣是「追求社會矛盾的解決或

改革」。這樣的旨趣,如本文一再指出的,是受到不同的制度或國家—社會關係所界定;再者,

除非旨趣能克服制度領域的支配邏輯,否則行動者仍是難以生存。關於「競爭」,請參考第一

章第四節的說明。 6 這一點在單一席次的選區中最為明顯。除此之外,台灣的民意代表選舉制度為「多席次單計不

可讓渡相對多數制」(SNTV-MMD),在此種制度下,為了不浪費選票,政黨需要解決兩個問

題:第一、在每個選區中提名最適當的候選人數目;第二、設法將該黨在每個選區內可能獲得

的選票,平均分配給每位提名的候選人。更重要的是,由於此制度會造成選票與席次的不對等

(votes-to-seats disproportionality),因此能較為有效解決上述兩個問題的政黨,則較能獲得超

過得票率的席次(林佳龍 1998:197)。 7 根據張五常(2010:87, 91)的說法,經濟物品的定義是「多勝於少」;這也是稀缺的定義。而

只要多過一人需求經濟物品,那麼競爭必定存在。另也請參考本論文第一章第四節。

62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否過半來衡量。除此之外,競爭意味著「生存或死亡」(live or die)的鬥爭。8個

體的或集體的行動者,若不能適應(adaption)環境,便會遭到淘汰(selection);

至於是否具備高尚情操或堅定理念,除非能夠生存或在制度的定義下獲勝,否則

便無關宏旨。我認為,這是吳介民在討論克勞塞維茲的《戰爭論》時,沒有指出

來的意涵。9

總而言之,我主張民進黨的轉型動力,來自於環境的挑戰,也就是必須在制

度規定下的競賽中生存甚至取勝。當然,不同的群體對於環境的看法、目標的設

定、取勝的策略,有著不同的觀點。例如吳乃德(1992)曾利用 Angelo Panebianco

(1988:17-20)的理念型,分析從反對陣營的內部競爭時指出,由於台灣特殊的

政治和社會條件,反對運動內部一直並存著兩種組織原則的張力:「團結系統」

(system of solidarity)和「利益系統」(system of interests)(見表 3-2)。一般而

言,「黨工」傾向「團結系統」;以康寧祥為代表的溫和派,則是傾向「利益系統」。

當然,在不同時期與不同條件下,這兩個系統或組織原則之間的主導性,會出現

此消彼長的狀況。在這一章裡,我將指出在 1990年代,大抵是利益系統逐漸成

為主導原則的過程。

表 3-2:政黨組織原則的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生期)

團結系統

第二階段(成熟期)

利益系統

目標 實現共同理念 在政治競賽中生存

意識型態 清楚、顯著 不顯著

參與誘因 共同利益 個人利益

成員關係 平等同志 領導階層獨霸

策略 改變現有秩序 適應現存秩序

資料來源:吳乃德(1992:87)。

這一章的論證可以簡述如下。1980 年代中期開始的政體轉型,意味著國家

-社會關係的改變,「政治社會」逐漸脫離「國家」,而成為自主的制度領域,因

此也改變了政治領域的遊戲規則。而自 1950年代開放地方選舉以來,透過不斷

8 例如林佳龍(1999:89)對台灣民主化的解釋,強調「驅動國民黨進行民主改革的真正關鍵……

是統治者為了延續政權生命(regime survival)所做『理性』計算後的策略選擇」。 9 例如吳介民(2002:190)文中以「社運」取代「戰爭」的段落,克勞塞維茲原文的論點便展現

了我這裡所稱的「競爭」的意涵,例如「戰爭的性質,必須隨著政治動機以及產生這些政治動

機的性質的變動而變動。戰爭持續與否,端賴政治目標是否已經達成」。

第三章 政治社會的鞏固 63

地舉辦選舉,到了民主轉型期,選舉這個「政治社會」這個制度領域中最重要的

活動,鞏固了政治社會。另一方面,選舉的結果也成為了判斷政治行動者的目標

設定、路線主張、與策略擬定的準則。為了在選舉中獲勝並取得執政權,因此民

進黨進入選舉總路線,以求擴大選票;而其組織原則,也逐漸向利益系統靠近,

最後出現「勝者為王」的趨勢。換言之,民進黨在 1990年代的轉化過程,是從

「派系領導的政黨」,逐漸轉化為「強力選舉公職領導的政黨」;而此轉化也跟國

家─社會關係的轉變息息相關。接著,我從 1992年的立委選舉之後,民進黨採

取「選舉總路線」開始說起。

二二二二、、、、 選舉總路線選舉總路線選舉總路線選舉總路線下的民進黨與下的民進黨與下的民進黨與下的民進黨與 1990199019901990 年代的黨際競爭年代的黨際競爭年代的黨際競爭年代的黨際競爭

(一) 選舉結果的檢視

民進黨內最早喊出「選舉總路線」的是許信良。他在 1991年就任民進黨第

五屆黨主席之後直陳:「捨選舉路線,台灣的政治反對運動沒有任何其他可以獲

勝的路線」(引自鄭明德 2004:305)。不過,民進黨真正全面進入「選舉總路線」,

是在 1992年底國會全面改選之後。採取此路線的原因,有外部與內部因素之分:

外部因素包括體制內政治空間的擴張(因 1992年立委民進黨席次增加),與朝野

協商空間的增加(因時任行政院長郝柏村下台、連戰接任);內部因素則包括派

系衝突降低(因 1992年起許信良任黨主席與新潮流展開共事),與中間派系崛起

(表現在中常委席次消長)(郭正亮 1997:205)。

郭正亮(1997:206-209)在討論選舉總路線下的民進黨時,指出民進黨的政

黨特徵,在三個面向上出現了轉變:一是權力結構的公職化。這又造成三種政治

後果:(1)政黨菁英的甄拔,將以選舉成敗為最高標準;(2)政黨決策的產生,

將以民選公職的利益和理念為主要考量:(3)政黨資源的分配,將以勝選和執政

為主要目標。二是在組織模式上,黨部區域化和服務化,特種黨部和社運式微。

三是在行動策略上,則是淡化反體制的台獨運動。除了追求勝選和執政,民進黨

64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同時還有自 1991年確立「台獨黨綱」以來,所標舉的打造新國家的訴求。若依

據「中位選民定理」(median voter theorem),10追求勝選與打造新國家的目標,

在單一席次的選舉上,兩者衝突越大;在多席次選區,兩者衝突隨席次越多而越

小。

這一點可以用 1994年的省長選舉以及 1996年的總統大選的結果作為例證。

1994年省長選舉,民進黨提名的陳定南,得票率只有 38.7%,輸給國民黨提名的

宋楚瑜的 56.2%(表 3-3);這個結果,比 1993年的縣市長選舉,民進黨 41.03%

的得票率表現得還差。而 1996年的總統選舉,民進黨的彭明敏更是只有 21.1%

的得票率(表 3-3);這個空前低票的結果,是除了 1991年的國民大會全面改選

之外的新低。此兩次選舉的結果,如朱雲漢(1998:273)所說的:「民進黨的基

本矛盾是,愈接近權力頂峰的選舉,民進黨就愈沒有勝利的機會」;或者如同

Rigger(2001:37)指出的,不管在中央層級或地方層級的選舉,民進黨很少吸引

到超過 40%的選票。

為什麼會如此呢?常見的說法是國民黨仍舊掌握著龐大的國家機器以及黨

產。因此政黨之間的競爭,雖因民主化而開放,但遊戲規則上仍不公平。民進黨

在 1990年代初期,曾提出三個訴求,要求公平的政黨競爭:打破媒體壟斷,軍

隊、司法與公務人員的中立化,以及處理黨產。國民黨雖然沒有的回應雖沒有全

然按照民進黨的期望,但是不可否認地,國民黨對這三個項目的掌控力卻越來越

低(朱雲漢 1998:273-275)。以此來看,民進黨在選舉中照理應該表現得越來越

好、而國民黨應該選得越來越差才對。但事實並非如此(表 3-3)。11

總體而言,國民黨在國會的得票率雖有下滑的趨勢,但其席次仍能維持過

半;而國民黨在單一席次的選舉,特別是 1994年省長與 1996年總統的直選,結

果得遠比民進黨來得好,也使國民黨的領導菁英透過選舉重新界定政治權力的內

涵,以及將選舉的重心從民意機關轉移到行政職位(朱雲漢 1998:270)。在民進

黨方面,在民意代表(立委、國大代表、省議員)的選舉中,可以獲得大約三成

的得票率;而縣市長方面,民進黨表現更佳,1993年與 1997年的選舉,都有超

10 中位選民定理的理論來源,請參考 Downs(1957);而其在台灣的應用,請見王鼎銘(2006)

對於 2000年陳水扁參選總統時提出的「新中間路線」之檢證。 11 為什麼會造成如此的結果呢?有學者以「政治分歧」(political cleavage)的角度來解釋(吳乃

德 1994;徐火炎 1998)。也有學者認為是國民黨的調適能力所致(吳乃德 1994;朱雲漢

1998:275-279)。但我們也不能忽略李登輝的角色。由於他巧妙的策略運用,不僅保住了鞏固

了自己在國民黨內的權力地位,同時也使得國民黨能夠在民主化的過程中,繼續執政(林佳

龍 1999:127-140)。

第三章 政治社會的鞏固 65

過四成的得票率,更在 1997年拿下 12 席縣市長,讓台灣地方政治首度「藍天變

綠地」;不過,民進黨始終無法突破全國性單一席次的公職選舉,1994年的省長

與 1996年的總統直選,都是重大的挫敗。

表 3-3:政黨得票狀況(1991-1998)

國民黨 民進黨 無黨籍/其他 新黨

1991年(國代) --

得票率 71.17% 23.94% 4.89%

席次 254 66 5

席次比 78.2% 20.3% 1.5%

1992年(立委) --

得票率 52.51% 30.79% 16.70%

席次 101 51 9

席次比 62.7% 31.7% 5.6%

1993年(縣市長)

得票率 47.47% 41.03% 8.42% 3.07%

席次 15 6 2 0

1994年(省長)

得票率 56.2% 38.7% 0.8% 4.3%

1994年(省議員)

得票率 51.0% 32.5% 12.7% 3.7%

席次 48 23 6 2

席次比 60.8% 29.1% 7.7% 2.4%

1995年(立委)

得票率 46.06% 33.17% 7.82% 12.95%

席次 85 54 4 21

席次比 51.8% 32.9% 2.4% 12.8%

1996年(總統)

得票率 54.0% 21.13% 9.98% 14.19%

1996年(國代)

得票率 49.68% 29.85% 6.80% 13.67%

席次 183 99 6 46

席次比 54.8% 29.6% 1.8% 13.8%

1997年(縣市長)

得票率 42.1% 43.3% 13.2% 1.4%

席次 8 12 3 0

1998年(立委)

66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國民黨 民進黨 無黨籍/其他 新黨

得票率 46.4% 29.6% 16.9% 7.1%

席次 123 70 21 11

席次比 54.66% 31.11% 9.33% 4.89%

資料來源:筆者依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資料庫登錄並計算。

(二) 政黨重組下的民進黨發展策略

1. 政黨重組概況與民進黨內部派系轉變

1990 年代的台灣政黨體系,經歷了政黨重組的階段。其中最重要的,莫過

於原「新國民黨連線」的政治菁英,於 1993年 8 月正式從國民黨分裂出去,成

立了「新黨」。因此,當時的政黨體系,呈現一大(國民黨)一中(民進黨)一

小(新黨)的樣態。12新黨的主張是什麼呢?在 1993 年 3 月成立政團時,其所

提出的綱領是「驅逐台獨、推翻獨裁、打倒金權、平均地權」;而後在組黨宣言

中,又以「反金權、反台獨、毀黨造黨」做為主要訴求。另一方面,1996 年總

統直選之後,以彭明敏為代表的台獨人士,從民進黨脫離而成立了建國黨。大略

來說,在統獨/國家認同的光譜上:新黨最近統一,建國黨最近獨立;國民黨中

間偏統一,民進黨中間偏獨立(表 3-4)。

表 3-4:國民黨、民進黨、新黨與建國黨之統獨定位

國民黨 民進黨 新黨 建國黨

政黨定位 革新保台 革新保台 中國民族主義 台灣民族主義

國家定位 中華民國在台灣 中華民國即台灣 中華民國 台灣

台灣/中國 台灣屬於中國 台灣不屬於中國 台灣屬於中國 台灣不屬於中國

一個中國 文化/歷史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兩岸定位 兩個分治實體 兩個主權國家 一個分裂國家 一台一中

資料來源:郭正亮(1998a:100)。

事實上,無論是新黨從國民黨脫離,或者是建國黨從民進黨出走,1990 年

代台灣政黨體系重組最主要的動力,皆與國家路線的主張有關。對民進黨來說,

12 林佳龍(2000:8)認為是「一大一中多小」的樣態。

第三章 政治社會的鞏固 67

政黨重組意味著在政治賽局中,玩家(player)的數目不同,而相應的報酬(payoff)

與策略(move),也會隨著處境的不同而不同。更重要的一點是,用 Panebianco

(1988:55)的概念來說,民進黨內部的系統性(systemness)不高,因此民進黨

做為一個政黨競爭的玩家,還得先考量內部的派系狀況。

如第二章討論過的,民進黨內從黨外時期便有著兩大趨勢/派系的競爭(吳

乃德 1992)。1991 年民進黨通過「台獨黨綱」後,泛新潮流系的勝利馬上接受

選舉檢驗。該年年底的首度國民大會代表全面改選,民進黨慘敗。此後,民進黨

內溫和派又重新佔了上風。不過,新潮流系事實上也深知政治局勢的演變。在

1989年以「運動型公職」開始投入選戰,新潮流系,如同葉欣怡(2000:156)指

出的:

一旦選擇加入選舉市場時,就必須受到眾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很可能

得隨著外在環境的轉變,補充派系的外交政策或公共政策,無法一味堅

持派系理念,否則就會遭到選票的無情淘汰。

對新潮流系而言,由於選舉公職的增加與組織的擴大,也逐漸轉入體制。民進黨

的轉型,以新潮流的轉變最具象徵意義(郭正亮 1997:207-208)。

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 1992年後,中間派系崛起。中間派系主要指「正義連

線」與「福利國」,兩者皆較為著重公共政策與政治明星,台獨色彩較淡。中間

派系不僅是美麗島系與新潮流系兩大派系之間的緩衝,更重要的是,讓一向主打

國家定位牌的民進黨,可以在公共政策上與國民黨相競爭。而中間派系的定位,

也回過頭來讓黨內的美麗島系與新潮流系,開始在公共政策上著墨,進一步淡

化、或者說務實化台獨主張(葉欣怡 2000:158)。隨著中間派系的崛起,黨內的

權力分佈也有了不一樣的狀況。以中執委及中常委的席次來說,從第五屆(1991

年 10 月起)開始到第八屆(1998年 6 月起),各主要派系並沒有在黨內獨大的

狀況出現。13儘管如此,隨著 1991 年美麗島系的許信良當選主席後,成功邀請

13 在中常會部分:第五屆,新潮流系 6 席、美麗島系 4 席、台獨聯盟 1 席;第六屆,新潮流 2

席、美麗島系 4 席、台獨聯盟與正義連線各 1 席、福利國 3 席;第七屆,新潮流系、美麗島

系與福利國皆為 3 席、正義連線 2 席;第八屆,新潮流系、福利國系、由美麗島系分裂的新

動力皆為 2 席,正義連線 3 席、由美麗島分裂的新世紀與無派系屬性皆為 1 席。在中執會部

分:第五屆,新潮流系 15 席、美麗島系 16 席;第六屆,新潮流系 7 席、美麗島系與福利國

皆為 4席、正義連線 6席;第七屆,新潮流系 7席、美麗島系 12席、福利國 6席、正義連線

5 席、無派系屬性 1 席;第八屆,新潮流系 4席、福利國 5 席、正義連線 9 席、新世紀 4 席、

68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新潮流系領袖邱義仁擔任副秘書長,兩大派系共治,使得中間派系在民進黨內成

為在野派,改採較為批判的態度(郭正亮 1998a:167)。14

2. 民進黨發展策略:聯合執政、聯合制衡、單獨執政

在政黨體系的重組,以及民進黨內各派系的轉變這兩個背景下,民進黨的發

展策略要如何選擇呢?15底下將藉由「大和解」、「聯合執政」等論爭,來加以討

論。不過,我們得先處理民進黨與李登輝的關係。

探討民進黨與國民黨的關係,某種程度而言,也就是探討民進黨跟李登輝的

關係。兩者的關係為何?民進黨對於「李登輝現象」(郭正亮 1998b)的回應策

略又是什麼呢?與其他人類生活領域相比,政治這個領域的獨特之處,是區辨敵

我。由此觀之,那麼對民進黨而言,「李登輝」究竟是誰?

我認為,要理解李登輝在台灣民主轉型中所扮演的角色,最要掌握的是他的

兩面性兩面性兩面性兩面性(Janus-faced):16他既是國民黨國民黨國民黨國民黨主席,也是首位本土本土本土本土總統。這一點讓李登

輝無論在鞏固權力,或推行民主改革時,都能居於有利位置。為什麼李登輝的台

灣人特質如此重要?這是由於國民黨威權統治下造成的國家-社會關係,影響了

從黨外運動時期開始的反對運動的訴求內容:以「台灣/本土意識」攻擊國民黨

的「中國意識法統」(王甫昌 1996)。然而,一旦李登輝繼位國民黨主席與總統,

並且推動國民黨的本土化,那麼對民進黨來說,「反李」不僅僅是反國民黨,甚

至也是反民進黨自己的台獨主張。倘若「聯李」,則不僅可能被李登輝利用收編,

而 且 也 無 法 在 政 治 市 場 上 , 區 隔 民 進 黨 與 國 民 黨 的 不 同 之 處 ( 郭 正 亮

1998a:11-13)。總而言之,對民進黨來說,面對「李登輝」是個棘手的問題。

民進黨與李登輝的關係,郭正亮(1998a:8-15)將之區分為「擁李」(1988

年到 1992年)、「聯李」(1993年到 1996年)、與「反李」(1997年之後)三個時

期。在「擁李」時期,民進黨是李登輝鞏固黨內地位、與非主流派鬥爭所援引的

新動力 6 席、無派系屬性 3席。(鄭明德 2004:206-220)

14 在民進黨轉型期間,曾有媒體形容民進黨的核心是「施許邱陳集團」:黨主席施明德、許信良,

秘書長邱義仁,文宣部主任陳文茜(郭正亮 1998:25)。由這四人都不屬中間派系來看,正義

連線與福利國等中間派系當時在民進黨中央的確較為邊陲。 15 另請參考林佳龍(2000)對 1990年代台灣各主要政黨之間競合的說明。 16 在希臘羅馬神話中,雅努斯(Janus)的兩張臉,一面是回首過去,另一面則是眺望未來。這

一點在李登輝身上也彰顯出來。回首過去,是指他回顧台灣的歷史,而提出的「身為台灣人

的悲哀」;眺望未來,是指他必須務實地面對反對派的挑戰,以及中國的威脅。

第三章 政治社會的鞏固 69

外力。這段時期的相關內容,第二章已略有討論,此處將著重討論「聯李」與「反

李」這兩個時期。

不過,需要先行指出的是,由於民進黨的「擁李」策略,加上李登輝這位「務

實的民主主義者」(林佳龍 1999:137)、「有計畫的權變主義者」(郭正亮 1998b)

本土化了國民黨,對民進黨而言,最重要的政治效應是:過去主張的民主理念與

台灣意識,都已逐漸失去動員選票的能力。在民主理念方面,如同王甫昌 (1998:

160)說的,在國會全面改選後,「使得過去反對運動及現在的反對黨,因為目標

的達成而失去長期以來最有力的挑戰訴求之一」。在台灣意識方面,由於李登輝

本人的台籍身份與政治理念,17一方面本土化國民黨權力結構,另一方面也吸納

了許多民進黨的主張。怎麼辦?民進黨在競選時轉而以分配正義等社會經濟議題

做為訴求,例如 1992年立委選舉提出的「福利國」,包括承諾發放老人年金、推

動全民健保政見。然而,民進黨本身並沒有因此而獲得選票上太大的突破。18為

什麼呢?可能的原因有三(朱雲漢 1998):首先、國民黨的執政優勢,不僅可以

透過行政與立法系統,推動社經政策,而且在競選時也容易「政策買票」。其次、

在社經政策與反金權等議題上,民進黨的競爭者還包括新黨;新黨為了擴張其選

民基礎,特別重視都市中產階級的政策需求。事實上,社福政策雖然有其進步性,

但是從資源配置的角度來看,補助了某一群體,勢必要減少照顧另一群體的需

求,這一點也可能造成選民分化了投票給民進黨的誘因。最後、無庸置疑的還是

國民黨李登輝的角色,這一點包括國民黨仍舊保有一定的組織實力,以及所謂的

「李登輝情結」。19

在李登輝當選首任民選總統後,民進黨黨主席施明德請辭,由張俊宏暫代黨

主席。張俊宏在 1996年代理主席時曾指出:「在國民黨仍為相對多數的情況下,

民進黨的發展策略,只有聯合執政、聯合制衡、獨力發展三種選擇」(轉引自郭

17 例如 1998年接受林佳龍訪談時,李登輝表示「將國民黨政權本土化,希望使台灣成為台灣人

的台灣」,正是這種「身為台灣人的悲哀」,驅動他進行民主改革(林佳龍 1999:130)。 18 如果與 1991年的國民大會代表相比,1992年的立委、1993年的縣市長,民進黨得票率皆呈

成長趨勢。但是,福利牌的效力,無法幫助民進黨突破得票門檻,特別是在單一席次的全國

選舉。另一方面,福利牌對個別候選人而言,較是一張好牌。最著名者恐怕是提出老人年金

議題的蘇煥智。他在 1991年國大選舉以一萬七千多票落選,隔年因推出發放老人年金政策,

在台南縣的立委選戰中,以十萬多票當選。除此之外,1993年 2 月的澎湖縣長補選,高植澎

利用同樣的選戰策略,讓反對黨贏得四十多年從未執政的澎湖縣長職位(傅立葉 2000:239)。除此之外,蘇煥智與高植澎皆屬新潮流系。

19 林佳龍於 1995年 1月到 1996年 4月,訪談了區域立委與三黨領袖,其中的 22名民進黨籍立

委,在回答為什麼民主化為何沒有政權輪替時,大部分歸因到國民黨的組織優勢(幾乎都超

過 45%)、台灣人的「李登輝情結」(43.5%);此外 21.7%認為「人民對民進黨執政還沒信心」。

(林佳龍 1999:139)。

70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正亮 1998a:177)。聯合執政表示要與國民黨合作,代表人是許信良;聯合制衡

是與新黨合作,代表人是施明德;獨力發展是主張未來要單獨或主導執政,代表

人是陳水扁(郭正亮 1998a:9-10)。底下則討論這三個民進黨發展策略的爭論:

1995年底啟動的聯合制衡的「大和解」、1996年的聯合執政、以及單獨執政之爭。

(1) 大和解

早在張俊宏提出上述三種發展策略時,民進黨便已開始嘗試不同的發展策

略。首先便是 1995年底第三屆立委選舉後提出的「大和解」。大和解的社會背景,

其實是台灣的族群政治問題,特別是 1994年台北市長競選時,新黨候選人趙少

康不斷激化省籍情結與國家認同(王甫昌 1998)。1995 年底立法委員選舉,國

民黨略微過半,民進黨獲得 54 席,新黨掌握 21 席;民進黨中央在選後發佈聲明,

宣示「大和解時代的來臨」,並主張「大聯合政府」。20該年 12 月 14 日,立法院

的咖啡廳,民進黨與新黨的領導菁英一起「喝咖啡」,跨出「大和解」的第一步。

此舉引起民進黨內部分人士嘩然:正義連線立委沈富雄認為「大聯合」陳義過高;

福利國/台獨聯盟的顏錦福則認為要堅持民進黨的本土化與台獨主張(引自鄭明

德 2004:309)。儘管如此,黨中央仍續推大和解。

不過,真正令大和解打結的,是 1996年的總統大選。民進黨提名的彭明敏

其競選幕僚認為,「大和解」會弱化民進黨「反統一」的訴求,反而以較為強調

台灣意識的「和平、尊嚴、台灣總統」為競選主軸。而對民進黨中央決議的「總

統勝選後,組大聯合政府」,彭明敏陣營也加以否認。緊接著,1996年 2 月 1 日

第三屆立法院長選舉,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參選,並得到新黨的支持。第一輪投票,

以 80 對 80 與國民黨提名的劉松藩同票;不過,在這一輪投票中,民進黨正義連

線的張晉城投下廢票,種下施明德第二輪落選的敗因(郭正亮 1998a:83)。為什

麼張晉城會跑票呢?林濁水(2009:298)說:

不願讓施明德竄起應是關鍵因素,這樣的說法,早在投票前就已不算秘

密了。……當時,陳水扁雖在黨內實力已屬最大,所占公職位置也最具

20 該份聲明全文,請見郭正亮(1998a:294-296)。

第三章 政治社會的鞏固 71

戰略性高位,但畢竟只是台北市長,若施競選議長成功,則施在公職的

戰略位置上將遠遠凌駕於陳之上。

1996 年 3 月,台灣政治史上首次總統直選,民進黨提名的彭明敏只獲得

21.13%的空前低票。彭明敏陣營將敗選歸咎於選前民進黨中央的「大和解」、「大

聯合政府」,以及施明德主席在 1995年 9 月提出的,「民進黨如果執政,不必也

不會宣布台灣獨立」。進而,民進黨內的激進獨派,以彭明敏為首,在 1996年 4

月成立「建國會」,批評民進黨的台獨立場模糊;該年 10 月,成立建國黨。這個

過程,葉欣怡(2000:160-165)稱之為「務實台獨的過濾效應」。

(2) 聯合政府

第三屆立委選後,民進黨中央發出的聲明,除了「大和解」之外,還包括「大

聯合政府」的主張。不過由於「大和解」未能成功,「大聯合」的構想,要到 1996

年總統選後,才在黨中央有比較多的討論。該年 4 月 4 日,代主席張俊宏表示:

民進黨的發展策略,上策是三黨合組大聯合政府,中策是與國民黨聯合

執政,下策是與新黨組成制衡聯盟,下下策則是單獨執政……單獨壯大

的機會激進於零,只會造成單獨凋敝。(引自郭正亮 1998a:181)

不過,時任台北市長、正義連線的陳水扁不同意這種看法,指出「台灣總有一天

會出現聯合內閣,不過目前民進黨並無此條件」。陳水扁的態度影響中常會,最

後民進黨中央決議,除非是三黨形式的大聯合政府,否則不接受兩黨的聯合內

閣、也嚴禁黨員入閣(ibid.)。

接著,許信良在該年 6 月再度當選主席。在 7 月 1 日的就職演說〈尋找新夢,

追求新夢!〉中,許信良表示:

在總統民選以後,我們在國內所面對的,不再是「非法的外來政權」,

而是擁有民意支持的合法總統和執政黨。我們的政治態度必須調整。我

們必須和執政黨競爭台灣人民的瞭解和支持……對國內其他政黨,我們

應該在競爭中不排拒合作,在合作中不忘記競爭。由於執政黨在立法院

72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和國民大會並未擁有有效多數,如果繼續堅持一黨專政,台灣的政局必

將因為憲政僵局無解而長期陷入無政府狀態。(轉引自郭正亮

1998a:305-306)

在這段文字中,民進黨官方首次聲稱國民黨不再是外來政權,同時也宣告了民進

黨政府將朝政黨競合、甚至聯合政府邁進。許信良的想法,根植於他認為在面對

中國威脅時,台灣這個「危機社會」需要有穩定多數的「台灣黨」,21也對李登

輝提出的「全民政府」頗為肯定(郭正亮 1998a:182)。

民進黨內在「聯合政府或單獨執政」的路線分歧,可分為「聯合派」(許信

良與新潮流,即「聯合政府派」)與「在野派」(正義連線、福利國、獨派,即「單

獨執政派」)。對「聯合派」來說,期望李登輝能夠不只侷限在國民黨主席的角色,

而能成為超然黨派的全民總統;對「在野派」來說,很難區分李登輝總統與國民

黨主席,這兩個角色,都是民進黨身為反對黨所需要制衡的對象(郭正亮

1998a:182-183)。在表 3-5 中,民進黨內已經開始反省我先前提過的「李登輝是

誰」的問題,以及其對民進黨往後發展的影響。

表 3-5:民進黨內對於聯合政府或單獨執政的路線分歧

對總統角色的

認知

對台灣危機的

認知

聯合是否有利

形象

聯合是否有利

發展

聯合派 總統超然於

執政黨

危機已達緊急

階段

彰顯執政理念

能力

取得更多行政

資源

在野派 總統等同於

執政黨

危機未達緊急

階段

喪失反對理念

立場

恐被分化收編

瓦解

資料來源:郭正亮(1998a:183)。

若以先前提到的張俊宏指出的民進黨發展三策略(聯合執政、聯合制衡與單

獨執政)來說,不管是聯合執政或聯合制衡,事實上都預設了權力的核心與政治

戰場,將落在立法院(郭正亮 1998a:177)。這一點恐怕是身為民進黨當時的超

級政治明星的陳水扁之所以主張民進黨應該單獨執政的真正原因。

21 關於許信良的「台灣黨」的詮釋,請參考郭正亮(1998a:128-134)。

第三章 政治社會的鞏固 73

(3) 單獨執政

「反李」(1997-2000)時期,同時也是民進黨內單獨執政的想法逐漸成為主

流的時期。其中有幾個原因:第一、台北市長陳水扁一直維持高度的施政滿意,

成為最有可能角逐 2000年總統大選的民進黨政治人物。第二、1997年底的縣市

長選舉,民進黨得票率 43.3%,贏得 12 席,國民黨雖有 42.1%的得票率,但只

獲得 8 席,台灣地方政治首次「藍天變綠地」。這個結果,可以說是 1989年提出

「地方包圍中央」邁向執政之路的戰略以來,最為成功的一次選舉。這兩個原因,

讓民進黨在衡量政治局勢時,認為自身逐漸有單獨執政的實力。第三、黨內的權

力結構變化也是原因之一。第八屆民進黨主席,由林義雄當選。林義雄雖有正義

連線與新潮流支持,但本身較無派系色彩;再者,林義雄的美麗島事件政治犯、

「林宅血案」受害者家屬身份,使他在輩份上與道德上,皆有一定高度,較為有

助於黨內整合。林義雄擔任黨主席,也意味著許信良在黨內漸失影響力。

除此之外,就本論文強調的「遊戲規則」的觀點來看,1997 年的修憲更是

令聯合執政(許信良的主張)或聯合制衡(施明德的主張),降低了實際政治上

的吸引力。1997年修憲最重要的意義,是確立了台灣的憲政體制為「半總統制」

(semi-presidentialism)。這一年修憲的項目,包括了:行政院院長由總統任命、

無須經立法院同意;立法院得通過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通過之後總統得宣

告解散國會;對於總統、副總統的彈劾權,改由立法院行使(林繼文 2010:216)。

22簡而言之,這是削弱立法院權力、而擴充總統職權的一次修憲。當憲政體制中

的政治權力天秤往總統的方向傾斜,這意味著「到執政之路」的終點是總統府,

而不是立法院。23

1998 年年底,追求連任台北市長的陳水扁落選。由於當時民進黨的公職提

名條例有所謂的「四年條款」,規定黨員對於總統、縣市長等各種選舉,僅能在

四年內擇一參選。換言之,陳水扁選擇了 1998年的台北市長選舉,依據這項規

定,便不能參選 2000年總統。自此引爆「許陳之爭」。許信良陣營認為,廢除四

22 除此之外,還包括了「將覆議門檻由三分之二降至二分之一;立法院立法委員自第四屆起增

至二二五人;凍結省級自治選舉」(林繼文 2010:216)。關於自 1991年起至 2005年的歷次修

憲,請見林繼文(2010)從政治交易的理性選擇分析,以及蘇子喬(2007)以歷史制度論對

憲政體制軌跡變遷的討論。 23 本段的論點,受惠於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李拓梓的提醒。本章初稿曾於 2012年

4 月 28日在東海大學舉行的「浪遊東海‧水木清華:社會學研究生思辯研討會」中報告,李

拓梓是本文的評論人。筆者在此感謝他的指教。

74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年條款,民進黨一定分裂;24而陳水扁也於中常會臨時提案,呼籲不要為他個人

修改「四年條款」,甚至為了避免民進黨分裂,主張全黨推舉許信良參選 2000

年總統。25最後,民進黨企圖以特別提名條例為陳水扁解套,在民進黨全代會通

過之前,許信良發表〈同志們!讓我們分手吧!〉聲明,宣布脫黨參選總統。26

除此之外,全代會中還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文中的「說明」部分提及:

「台灣,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轉

引自郭正亮 2000:211),這是民進黨在官方文件中首度承認「中華民國」國號。

民進黨中央此般舉動,可以說是為「兩岸問題是陳水扁大選的最麻煩的罩門」解

套。陳水扁於 1999年 5 月底,獲民進黨推薦代表參選總統。

(三) 原則的確立:誰代表民進黨?

經過前面的敘述,「選舉總路線」下的民進黨所提出的各種策略,要如何衡

量成敗?誰說了算?本文強調,成功必須以結果來衡量。在選舉式民主的制度

下,政治菁英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權力基礎,來自於人民的選票。正如郭正亮

(1997:210)指出的,因為不同的權力來源,造成了民進黨內各選舉公職的反體

制訴求之程度,會依下列方式排序:政黨選舉公職>多席次選區選舉公職>單一

席次選區選舉公職(表 3-6)。

表 3-6:民進黨公職類型權力來源比較

公職類型 權力來源 反體制訴求程度 實例

單一席次選區選舉公職 絕對多數選民 弱 民選首長

多席次選區選舉公職 相對多數選民 選區席次越多,則越強 台北縣市立委

政黨選舉公職 黨員 所需黨意越高,則越強 黨主席

資料來源:郭正亮(1997:210)。

以許信良、施明德與陳水扁這三位 1990 年代民進黨內重要的政治人物來

說,許信良一直是政黨選舉公職,施明德則是身兼黨選舉公職與多席次選區選舉

24 《中國時報》(1999/2/21)。 25 《中國時報》(1999/4/29)。 26 《中國時報》(1999/5/5)。

第三章 政治社會的鞏固 75

公職(立委)27,陳水扁從台北市立委這種多席次選區選舉公職,一直到台北市

長這種單一席次選舉公職(表 3-7)。在前述的權力邏輯下,很明顯地,最後的勝

出者應該是陳水扁。

此權力邏輯事實上也與國家-社會關係息息相關。國民黨開放地方選舉後,

一個具備有限自主性的政治社會,便蘊含在台灣的國家-社會關係之中;在不斷

舉行選舉的情況下,政治社會逐漸形成「市場化」的現象(林佳龍 1998)。當民

主轉型開啟後,政治社會逐漸脫離黨國威權體制,而在新生的、以民主鞏固為原

則的新國家-社會關係中浮現與鞏固。什麼是民主鞏固呢?一言以蔽之,是把民

主視為唯一的遊戲規則(the only game in town。見 Linz 與 Stepan 1996)。在民

主政體中,選舉基本上是政治社會中最重要的活動;當台灣啟動民主轉型,從原

有的地方選舉逐漸開放國會選舉、省長與直轄市長選舉、甚至總統直選,市場化

的效應更是約束著各政黨與政治人物。

表 3-7:許信良、施明德、陳水扁的主張與權力來源比較

許信良 施明德 陳水扁

職位 民 進 黨 主 席

(1991-1993/

1996-1998)

立法委員(1993-2002)、

民進黨主席(1994-1996)

立法委員(1993-1994)、

台北市長(1994-1998)

民進黨

發展策略

聯合政府 大和解、大聯合政府 單獨發展

憲政體制

偏好

總統、內閣混合制 內閣制 總統制

權力來源 黨員 立法委員:多席次相對多

數選民;

黨主席:黨員

立法委員:多席次相對多

數選民;

台北市長:單一席次多數

選民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製作。

在此情況下,最後讓我以一個比喻,來說明 1990年代民進黨「代表原則」

的確立。這個比喻是:我們可以把每個政黨視為「公司」,政黨的政策可以視為

「商品」,政黨的候選人則可以視為「業務員」,而人民的選票則可以視為「鈔票」。

對民進黨這間「公司」來說,在 1990年代,基本上是「獨門商品」(台灣意識)

27 施明德在 1992年與 1995年皆在台南市當選立委;1998年則當選台北市立委。

76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被競爭對手國民黨不斷「山寨化」;當民進黨堅持捍衛商標時,結果卻又滯銷,

最後只好重新詮釋商品的內涵。然而,當「公司」內一些「業務員」卻能另外開

發新商品,並且能獲得可觀的「盈利」時,那麼「業務員」在「公司」的地位因

此大幅躍升。民進黨業績最好的「超級業務員」,無庸置疑,就是陳水扁。甚至,

民進黨在 1999年還以特別提名條例,替陳水扁的參選總統資格解套,免除「四

年條款」的約束,並且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進一步淡化民進黨的台獨色彩。

而也有意角逐總統的「前董事長」(主席)許信良,則不敵早已是「業績導向」

運作邏輯下的「超級業務員」陳水扁,最後只能選擇離開「公司」(民進黨),自

求發展。

本章一開頭引用許信良的話:「政治就像做生意。如果你贏,你就是對的!」

這個觀點,基本上是依國家-社會關係規定下的權力邏輯而出現的準則。許信良

恐怕沒有釐清自己在「做什麼生意」,也錯估了什麼是衡量「損益」的真正標準;

即便許信良在 1990年代擔任了兩屆民進黨主席。「認同認同認同認同」這種「政治哲學」的許

信良,敗給「實踐實踐實踐實踐」這種「政治哲學」的陳水扁;這並非是歷史的諷刺,而只是

陳水扁較許信良更能適應環境、更清楚遊戲規則而已。在這個權力邏輯的運作

下,「誰代表民進黨?」這個問題的答案也逐漸明朗。答案不是陳水扁個人,而

是最熟稔遊戲規則並且勝出的政治人物。另一方面,民進黨的組織特性,因此也

由最早的「派系共治的政黨」,逐漸演變為「強力選舉公職人員領導的政黨」。

三三三三、、、、 結論結論結論結論

1992 年的第二屆立法委員全面改選,是民主轉型文獻中常提及的「奠基選

舉」(funding election),意味著威權體制的崩潰,以及民主化的開始(Chu

1992:40-47)。選後,民進黨在黨主席許信良的號召下,進入選舉總路線的轉型。

此轉型,意味著進入體制展開與國民黨之間的政黨競爭。為什麼要進入體制?為

什麼要標舉選舉總路線呢?本文認為,最重要的是原因是「選舉選舉選舉選舉」。選舉不僅是

民主化的驅動力(election-driven democratization,林佳龍 2000);同時,如吳乃

德(1992:97)早已指出的,「台灣的反對勢力可以說因選舉而生存,因選舉而發

第三章 政治社會的鞏固 77

展」。

選舉,還意味著遊戲規則。藉由本章的討論,我強調制度定義了行動選項,

以及遊戲規則界定勝負的準則,將影響行動者採取何種行動。簡單說,為了獲取

自己的利益,必須在制度界定下的遊戲規則勝出;其中,行動者若不能宰制環境,

便必須適應環境,否則將被淘汰。民進黨在 1990年的發展,事實上便是逐漸適

應環境的結果,特別是採取選舉總路線之後,出現一連串往政治光譜的中位移動

的轉型。每次競選,都是檢驗適應的結果:從 1992年立委的勝利,接連在 1994

年省長、1996的總統這兩場全國單一席次選舉中慘敗。不過,由於 1994年陳水

扁在泛國民黨分裂的情況下,贏得台北市長,加上任內一直維持高度的施政滿

意,逐漸形成「陳水扁現象」。在陳水扁擔任市長的同時,民進黨內在施明德與

許信良的帶領下,提出不同的發展策略,包括大和解與聯合政府等構想。但是,

最終的結果,由主張單獨執政的陳水扁勝出。這中間的過程,雖然具備馬基維利

(Machiavelli 1997:17)所說「誰是促使他人強大的原因,誰就自取滅亡」此般

的政治鬥爭,然而這不僅是權力邏輯使然,更是在權力競爭中,對於誰勝誰負的

判準,對陳水扁有利。

最後,讓我們回到本文開頭提到的「克勞塞維茲的行動邏輯」。吳介民在該

文的尾聲指出:「民進黨的政策承諾的轉向不是『結構條件決定的』、『命定的』、

『被迫的』,而是主觀的選擇與取捨」。這是因為行動者可能在環境的壓力下,犧

牲了價值 A 而選擇了價值 B;但這並不等於說,價值 A 是虛假的」(2002:194)。

吳介民的這個說法,與本論文強調以「(制度)限制下的選擇」來解釋行動者的

行動,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相較之下,本文則更著重描繪制度的作用,特別是

注入了強調競爭(尤其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演化觀點。因此,民進

黨(或者是吳介民文章中所針對的「黨工」)在 1990年的發展,我認為不是「保

守化」,更不是「背叛」了社會議題或社會運動。這是因為台灣過去的國家-社

會關係,讓進步的民間力量難以組織起來,同時也無法讓某些社會分歧支撐起民

進黨的選情;28在為求生存發展甚至追求執政的情況下,民進黨進入體制,高舉

選 舉 總 路 線 , 企 圖 打 造 全 民 政 黨 ( catch-all party)、 或 是 選 舉 專 業 政 黨

(election-professional party)(Panebianco 1988)。

隨著陳水扁的崛起,民進黨內部各派系的競爭也有了較為明確的勝負準則。

28 例如吳乃德(1994)以 1991年國民大會改選的資料所做的解釋。關於以社會分歧解釋民進黨

的群眾基礎,另請參考林佳龍(1989)、王甫昌(1994, 1997)、徐火炎(1998)。

78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由於權力取得的邏輯,1990 年代中期後,逐漸出現一種「勝者為王」的趨勢。

這一點,在陳水扁贏得總統選舉之後更是明顯,例如他在總統任內更身兼民進黨

黨主席。雖說「黨政同步」、「合議制仍舊不變」(鄭明德 2004:203),但此舉影

響了日後民進黨的組織結構,以及民進黨與陳水扁的關係。首先、在組織結構上,

陳水扁為黨主席增加了實質領導的意涵,而不再是過去的「協調與溝通談判者」

角色(ibid.);這是因為「陳水扁主席」真正的權力基礎不是黨員,而是全民的

選票,即他身為總統的身份。第二、民進黨將自己與陳水扁綁在一起,共榮共枯,

當 2005年起第一家庭接連發生弊案,民進黨不只難辭其咎,也難以切割與陳水

扁的關係。

做個稱職的反對黨需要學習,對於長年身為反對力量的民進黨來說,執政更

需要學習。下一章,我將透過比較民進黨執政時期所遭遇到的兩次執政危機,做

為理解民進黨八年執政的側面。

第四章

學習統治:

民進黨執政時期兩次危機的比較

我當黨主席,就是要落實黨基本價值,

把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擱一邊,還算黨嗎?

——游錫堃(《聯合報》,2006/10/4)

西元 2000年 3 月 18 日,台灣政治史上重要的一頁/夜。民進黨提名的總統

候選人陳水扁,以 39.3%的相對多數選票,擊敗國民黨提名的連戰(23.1%),以

及獨立參選的宋楚瑜(36.8%),贏得了總統大選。這是台灣政治史上首次的政權

輪替。

首次政權輪替,意味著兩件事:長期執政的國民黨,用 Joseph Wong(2008)

的話來說,必須「學輸」(learning to lose),並且學習扮演與適應在野黨的角色。

反過來說,長期在野的民進黨,也必須學習扮演與適應執政黨的角色。

對於任何統治者而言,穩定政治/社會秩序,是最重要的任務;初次執政的

民進黨更是如此。2000年陳水扁新政府,對內不僅立即面對 1998年立委選舉民

進黨並未過半的少數政府局面;1對外更必須承受來自美國與中國的壓力。時至

今日,我們都知道民進黨學習執政的過程,只經歷了八年。如何評估民進黨的八

年執政呢?關於這個議題,目前較完整檢視的作品,是由社會科學學者與新聞工

作者合著的《哭泣的台灣》(陳國祥編 2008)。該書從憲政、外交、國防、兩岸、

經濟、財政、教育等面向來評估民進黨(更切確地說,是陳水扁)政府的八年施

1 關於政權輪替之後,民進黨的少數政府在立法院所面臨的困境,請參見黃秀端(2003)的分析。

80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政。2然而,本章將另闢蹊徑,從民進黨執政時期所發生的危機,做為理解民進

黨學習執政的方式。

一一一一、、、、 民主鞏固與民進黨統治危機民主鞏固與民進黨統治危機民主鞏固與民進黨統治危機民主鞏固與民進黨統治危機

本章將比較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兩次統治危機:2004 年總統大選之後,由國

親聯盟針對「選舉無效」與「當選無效」所發起的抗爭,以及 2006年針對第一

家庭的貪腐弊案,由施明德所發起的「反貪倒扁」運動。本章藉由這兩次危機的

起源、過程、特徵、以及民進黨政府處理危機的方式,試圖回答一個問題:為什

麼民進黨政府沒有被推翻?

這個提問似乎顯得突兀。不過,若是考量到許多第三波民主化國家(特別是

拉丁美洲的軍事政權復辟)的經驗,民主回潮(reversion)或民主崩潰並非是天

方夜譚。在這個背景下,西方的民主化研究,由 1980年代以政治過程論為研究

旨趣的「轉型學」(transitology),到了 1990 年代,研究的主題則轉為關注「民

主鞏固」。

台灣的民主鞏固所面臨的挑戰是什麼呢?王甫昌(2004:547)引用了 Larry

Dimond以及 Linz 與 Stepan對於民主鞏固的定義之後,3指出西方民主研究者關

注的民主鞏固,基本上強調「所有重要的政治行動者對於只能透過民主程序獲取

權利的堅持」;然而,台灣的民主鞏固之挑戰,實際上是「民主化的過程中所發

生的族群政治與國家認同議題」之糾結。王甫昌(ibid.)認為,台灣在民主轉型

之後,「似乎從來不曾出現過任何顯著的政治團體,企圖以民主以外的手段取得

政治權力」。王甫昌舉的例子是 2000年的總統大選,包括國民黨的連戰、獨立參

2 另外還有兩個面向幾乎都針對陳水扁個人,即「用人」與「人格」。此書的政治立場雖然極為

明顯,出版時機也是配合馬英九的總統選舉,但此書卻是目前市面上「唯二」較為全面地檢討

民進黨八年執政的著作。另一本著作為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2009)的《歷史劇場:民進黨痛

苦執政八年》。 3 Diamond(1997:7)的引文是「視民主鞏固當成一個可以辨識的過程,並且在完成民主鞏固這

個過程之後,民主的規則、制度便成為取得政權的唯一合法途徑」(底線是王甫昌所加);而

Linz 和 Stepan(Diamond 1997:8)的引文是「在所謂民主鞏固的國度裡,或許有激烈的政治衝

突,但是沒有任何顯著的社會或政治勢力,想以非法、違憲或反民主的方式來達成他們的目的,

即使有相當嚴重的政治問題存在,並且對當前的政府相當不滿意,但絕大多數的政治菁英和社

會大眾仍一致相信,民主的程序和制度是管理眾人生活的最適方式」(底線同樣為王甫昌所加)。

第四章 學習統治 81

選的宋楚瑜、以及兩人的支持者,面對以 39%相對多數當選的陳水扁或許不甚能

接受,卻也只能寄望於下次選舉,而似乎沒有人提議以非民主的方式來奪回政權。

我同意族群政治以及國家認同議題,是台灣民主鞏固的重要挑戰;4然而,

筆者不甚同意王甫昌聲稱的,台灣在民主鞏固的過程中,似乎沒有出現過以非民

主的程序,企圖奪回政權的說法。2004年總統大選,從投票日的 3 月 20 日到 3

月 27 日,由敗選者國親聯盟的政治菁英以及支持群眾所發起的抗爭,前總統李

登輝與時任總統的陳水扁都宣稱這是一場「政變」。5之後,陳水扁總統於 2004

年 11 月,在為立委選舉造勢時又重申,總統大選之後的國親聯盟抗爭,是「柔

性政變」。6儘管連戰與宋楚瑜針對陳水扁的言論提告,而最終陳水扁敗訴,但是

筆者想指出的是:即便到了 2004年,台灣已經歷了兩次總統民選、以及一次政

權輪替,「政變」仍然可能是某些政治行動者的行動選項。7我認為,這或許正是

Huntington(1994:288)之所以對民主鞏固採取經歷兩次和平政權輪替(two

turn-over test)這樣的狹義界定之真義。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挑選這兩個案例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取決於如何界

定「危機」。此處,我指涉的是統治危機統治危機統治危機統治危機,即政權被推翻或被置換的可能性。回

顧民進黨政府八年執政,筆者認為,民進黨政府基本上只面臨了三次三次三次三次統治危機。

除了本章將討論的兩次危機之外,另一次統治危機是 2000年民進黨甫執政後所

面臨的「核四爭議」。

民進黨執政初期的核四爭議以及廢核改革的失敗,何明修(2006)從政治機

會結構以及策略互動的觀點,分析了民進黨政府對核四的態度與政治過程。就政

治機會結構來說,新上台的民進黨政府實際上是個「弱勢國家」,不僅面臨少數

政府,且內部協調整合的程度不高,加上經濟表現不彰,促使堅稱「全民政府」

的陳水扁團隊,快速向資本家靠攏。另一方面,當選後、就職前的新政府強調「政

治和解的穩健策略」;在就職後,民進黨政府面臨上述的政治機會結構,加上錯

估改革時機與情勢,在採取冒進策略之後,遭遇在野黨團、民間保守力量的掣肘,

最終全面撤守、改革失敗。

4 台灣的民主鞏固的挑戰,更全面的議題清單,可以參考林佳龍(1999)的盤點。 5 參見金恆煒(2004)。 6 王甫昌(2004)該篇論文的前身是研討會論文,而該研討會舉行的時間是 2003年 10月;或許

這是王甫昌之所以沒有提及 2004年所謂「柔性政變」的原因。 7 當然,軍事政變並不容易。對於政變的一般性理論,可參考 Luttwak(2011)。關於民主轉型與軍

方的關係,可參考 Huntington(1994:256-275)、Stepan(1988);台灣的狀況,請參考蘇進強

(1999)。

82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若與核四爭議所造成的統治危機相比,本章要討論的兩個案例,其引發的政

治危機更大,民進黨政權被推翻或置換的可能性也更高。本章針對這兩次統治危

機,將回答三個問題:兩次抗爭的起源與發展過程為何?民進黨政府與民進黨如

何回應?為什麼民進黨政府度過危機?

本章將以「國家正當性國家正當性國家正當性國家正當性」(state legitimacy)的概念來回答上述問題。本章的

論點是:針對 2004年選後抗爭,基本上國親聯盟只有兩個途徑能夠成功:一是

司法判決與國親聯盟的訴求一致,二是國親聯盟訴諸民主程序以外的、反體制的

抗爭手段,亦即發生「政治革命」。筆者認為,國親聯盟之所以沒有成功的最主

要原因,是「民主鞏固」的因素。也就是說,在「民主是唯一的遊戲規則」的約

制下,降低了國親聯盟使用非民主手段的可能性與正當性。2006 年 9 月的「反

貪倒扁」運動,民進黨政府的危機起因於道德表現。面對危機,民進黨政府的回

應方式,是動員群眾「挺扁」,是宣示制憲、推行公投討黨產以及以台灣名義加

入聯合國。也就是說,民進黨政府利用正當性的補償效果,8成功鞏固了政權。

下一節將討論的統治危機、政權正當性、以及國家-社會關係,是我得出上

述論點的來源。

二二二二、、、、 理論理論理論理論::::危機危機危機危機、、、、正當性與國家正當性與國家正當性與國家正當性與國家----社會關係社會關係社會關係社會關係

對任何統治者而言,最重要的任務莫過於維繫政權;維繫政權的工作,很大

程度上仰賴政治穩定。關於這些議題,典型的社會學取徑是:探究哪些社會條件,

造成了政治或社會的(不)穩定。最極端的例子,是革命。Skocpol(1979)在

其針對法國、俄國與中國的社會革命之比較歷史分析經典中,指出國家軍事競爭

力的強弱、強大政治勢力的地主階級之有無、以及組織能力較強農民階級之有

無,是易於發生社會革命的條件。又例如,民主轉型的研究。根據吳乃德(1989,

2000)的整理,其中的結構論與過程論兩大典範,皆試圖搜尋民主化的動力,包

括社會經濟條件、政治文化、國際壓力、政治菁英的策略互動等原因。

不過,問題若是反過來問,那麼,政治秩序如何可能?在什麼樣的條件下,

8 即由「績效型」正當性轉為「意識型態型」正當性。詳本章第二節及第四節的討論。

第四章 學習統治 83

政治秩序會維繫於不墜?Weber(1989:21-22)提醒我們:「每一種真正的支配形

式都包含著最起碼的自願服從之成分……由於正當性基礎的不同,連帶地也導致

了不同的服從型態……」。因此,「正當性」這個概念是回答問題的重要線索。

國內利用正當性探討政治轉型(或政治穩定)最重要的論文,可能是王振寰

(1989)針對 1972年與 1986年國民黨的政治轉型所做的比較研究。該文的結論

是:國民黨政府這兩次的政治轉型,皆是正當性發生了危機;為了深化政權的正

當性,國民黨政府在 1972年是由外而內的正當化,1986年是由上而下的正當化

(ibid.:80)。王振寰的推論,其重點在於將正當性視為有權者(powerholders)或

是權威(authorities)之間的相互認可。在此種正當性的觀點下,當某一政權若

有其他權威或有權者支持,那麼該政權就是有效的與正當的,並不需要大多數人

民的認可(ibid.:77)。9 由此,王振寰歸納出三個關於「正當性」的命題:第一、

關於政權的宣稱與意圖:每個政權會試圖打造人民對它的支持與忠誠,但政權穩

定存在的實質條件,並非來自大部分人民之忠誠。第二、關於政權的實質權力基

礎:政權穩定的正當性基礎,實繫於有權者或權威的支持(ibid.:79)。

除此之外,尚有第三個命題,即關於政權在面臨危機時之實質補償性方法。

這些方法有三(ibid.:79):(1)尋求國內有權者支持做為正當性之補償:這是當

外國權威或有權者不再承認某強烈依賴外國認可之政權時,該政權面對正當性危

機之補償,可能會以尋求國內的有權者,對其投注更大的支持(例如 1972年後

的國民黨);(2)改革做為正當性之補償:這是由於某些政治或經濟的原因,使

原來支持該政權的有權者不再支持,而強烈要求改革(例如巴西的資產階級從支

持軍事政權到要求民主改革)。(3)開放政治參與做為正當性之補償:由於社會

經濟的發展,產生新的社會勢力,若此勢力被排擠在外無法進入政治體制,則可

能會造成其挑戰既有體制(如台灣的政治反對運動)。王振寰指出,此三種方法

「到底會向那個方向轉變,與特定的歷史情境、社會不同群體的要求等有密切的

關聯」(ibid.:79)。

筆者認為,王振寰的論點所強調的是:當面臨政權危機時,統治者進行正當

性補償之「方向方向方向方向」。1972年的危機,是國民黨政府在漸失美國支持的脈絡下,回

9 這是王振寰指出的第三種關於正當性的看法。另外兩種對於正當性的看法,包括:(1)延續

Weber的傳統,將正當性視為人民對政權的認同與支持;(2)新馬克思主義者(如 O’Conner、Offe 與 Habermas等人)的看法,即將正當性視為社會大眾——特別是工人階級——對於資本

主義國家(capitalist state)的忠誠。這兩種看法,都強調大眾的忠誠與支持,是政權穩定的必

要條件,而統治者則會追求社會對其政權之支持(ibid.:77)。

84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過頭向國內的政治與經濟菁英(即上述的「有權者」)尋求支持,此為「由外而

內」的正當化(ibid..:90-94)。1979年美麗島事件之後到 1986年這段期間的統治

危機,國民黨政府強化與地方派系、國內資本、以及軍方的關係,來合理化對新

崛起的社會挑戰之壓迫(ibid.:94-104),此為「退縮的正當化」或正當性之「向

下的轉化」。

然而,我認為王振寰該文最大的問題是:雖然指出了正當性補償的「方向」,

卻沒有告訴我們正當性的「內容內容內容內容」。更進一步來問,政治秩序/穩定只繫於正當

性嗎?如果不是如此,那麼使政治秩序/穩定成為可能的條件有哪些?如果正當

性是政治秩序/穩定的條件,那麼我們還要進一步追問:哪種正當性哪種正當性哪種正當性哪種正當性?10

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從「反面」來回答,也就是指出一個穩定的政治系統

(political system)所需的功能。依據政治發展學者 Leonard Binder(1971)的歸

納,一個政治系統通常遭遇到五種功能運作的危機:認同認同認同認同(identity)、正當性正當性正當性正當性

(legitimacy)、政治參與政治參與政治參與政治參與(political participation)、穿透力穿透力穿透力穿透力(penetration,即政府政府政府政府

能力能力能力能力[governmental capacity])、以及分配分配分配分配(distribution)。11當政治系統出現不穩

定時,通常是這五個功能要件出現危機;若危機處置不當,則可能導致政權崩潰。

由此可見,正當性僅僅是造成政治危機(或轉型)的條件之一。

儘管列舉了這五項危機,然而,它們彼此之間的關聯是什麼呢?我認為,可

以用國家-社會關係將它們聯繫起來。12

如第一章指出的,國家-社會關係可以分成三個制度領域來理解:國家、政

治社會、以及民間社會。而這三個領域的相互聯繫關係是什麼呢?我利用 Zhao

(2001)以「國家正當性」(state legitimacy)做為聯繫國家-社會關係的模型來

說明。

10 湯志傑(2006)對王振寰該文的批評,在經驗內容上,挑戰 1970年代的轉型是「由外而內的

正當化」之說法;而在理論爭辯上,湯志傑則廣泛地討論正當性/權力的問題叢結,主張應

以「象徵」的建構與競逐,來理解正當性這個概念。本章雖然旨不在經驗上反駁王振寰;但

在理論上,受惠於湯志傑的提醒,我必須澄清兩點:(1)在湯志傑(2006:168-171)所區分的

「內部/外部正當性」中,本章的重點無疑是「內部」的正當性;(2)關於「正當性與政權

穩定並無必然之因果關係」(ibid.:171-172)的說法,本章將搭配維繫政權的功能要件與國家

-社會關係,提出一個理論架構,企圖指出政治穩定與正當性之間的因果關聯。 11 根據吳玉山(1995)的說法,Leonard Binder等人的歸納,是採取功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

的取徑,也就是從政治穩定出發,推導出維持政治體系穩定的功能要素。所謂的功能分析或

功能解釋(functional explanation),是指在解釋某個行為或社會現象時,是以該行為或現象之

後果(consequences)來解釋(Stinchcombe 1968)。 12 吳玉山(1995:52-60)的做法是利用 Amitai Etzioni(1964)的組織控制理論,將組織對成員的

控制經常訴諸的三種力(power),即強制力(coercive)、效用力 (utilitarian)、與規範力

(normative),與五種危機配對,並根據其外部性與外溢效益建立模型。

第四章 學習統治 85

Zhao(2001: 19-23)所謂的「國家正當性」,係指人民對國家正當性的感受。

Zhao 的模型,是將國家權力如何合理化分成三類(即普遍接受的程序、對未來

的承諾、以及國家提供的服務),然後據此提出三種相對應的國家正當性類型:

法制法制法制法制----選舉型選舉型選舉型選舉型( legal-electoral)、意識型態型意識型態型意識型態型意識型態型( ideological)、 以 及績效型績效型績效型績效型

(performance)。法制-選舉型正當性,是指某個國家內的所有政治與社會團體,

將法律做為有效的約束原則,並且國家的領導者是經由週期性的普選而產生。意

識型態型正當性,是指某個國家的統治正當性,是立基於一個宏大理想,且國家

正為、或將會實現該理想而努力。最後,績效型正當性,是指某個國家的統治正

當性,是根據其在經濟績效、領土防衛、或道德行為上的表現。

根據 Zhao(2001)的分類,那麼上述指出的五個危機,要怎麼相互搭配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再回過頭處理五個政治系統常碰到的危機。我認為,五

個危機當中,正當性危機必須單獨提列,原因正如前面引用 Weber所說的,每個

政權的支配都有最起碼的正當性基礎。因此,關於認同、參與、穿透、分配等危

機,我們可以理解成是在不同領域不同領域不同領域不同領域所發生的、進而會造成統治正當性危機的各種

危機。若將三種國家正當性類型與五個危機搭配,結果如表 4-1 所示。

表 4-1:國家正當性類型與危機領域

國家正當性類型 危機領域

法制-選舉型 政治參與危機

意識型態型 認同危機

績效型 分配危機、穿透力(政府能力)危機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製作。

總括地說,當我們要以正當性的概念來分析政權危機或政治轉型時,必須要

指出國家正當性的類型,或者危機所涉及的領域。這是賦予正當性「內容」,也

是探討統治者企圖以正當性之補償來維繫政權時,所需要從事的工作。底下兩

節,我首先描述民進黨遭逢的兩次統治危機的起源、特徵與結果。然後,我將利

用此處提出的理論架構,以正當性補償正當性補償正當性補償正當性補償的角度,來解釋為什麼民進黨得以繼續維

繫其統治權力的原因與機制。

86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三三三三、、、、 個案個案個案個案

(一) 2004 年總統選舉後抗爭

1. 起源

2004 年總統選後的抗爭,遠因是泛藍政治菁英與群眾對陳水扁第一任的執

政績效(特別在經濟方面)感到不滿,而強烈盼望能在 2004年的總統大選贏回

執政權。2004 年總統大選,由於國民黨與親民黨合作,在泛藍整合的情況下,

連戰與宋楚瑜在民調上一直處於領先狀態。另一方面,民進黨政府在對手整合的

威脅下,利用各種手段企圖拉抬聲勢、尋求連任:例如 2004年的「二二八牽手

護台灣」活動,成功凝聚了支持者;又例如,民進黨政府推出公民投票與總統選

舉同時舉行,做為「造勢」(zhaoshi)的競選策略(Mattlin 2004)。

然而,對於選舉結果最重要的轉折點,是 3 月 19 日下午發生於台南市的總

統與副總統槍擊案。這「兩顆子彈」的效應,以及投票前最後一晚雙方陣營的策

略,是影響最後選舉結果的關鍵。當事件發生後,雙方陣營立即宣布停止選舉活

動。但到了晚上,國親陣營由無黨籍立法委員陳文茜召開記者會,表示總統槍擊

案可能是「自導自演」。質疑槍擊案的真實性,為之後的抗爭埋下伏筆。

真正扣下抗爭扳機(trigger)的,是國親總統候選人連戰在敗選晚會上,喊

出:這是一場不公平的選舉,因此我們要提出當選無效之訴。從這一夜起,一直

到 5 月 20 日陳水扁與呂秀蓮就職第 11 任總統、副總統,博愛特區附近充斥著抗

議者的身影(楊祖珺 2007)。抗爭訴求,圍繞著槍擊案的真相、公投綁大選的程

序正當/合法性等面向的選舉疑雲。

儘管抗爭事件起自 3 月 20 日而延續到 5 月 20 日,但是這二個月當中,最關

鍵的時刻,事實上是 3 月 20 日到 3 月 27 日這七天。除了李登輝前總統以及陳水

扁總統都曾聲稱這七天是「政變」之外,更重要的是,3 月 27 日國親聯盟發動

「要真相、拼公道、救民主」遊行之後,抗議的聲勢與力道都大幅減低。這一天

之後,抗爭場所移往中正紀念堂廣場。3 月 29 日,無黨籍立委陳文茜將其政論

第四章 學習統治 87

節目「文茜小妹大」移師中正紀念堂廣場舉行,使得每晚抗議人數又出現增加的

情況。4 月 2 日起,陳政峰與陳信儒等「學生」於中正紀念堂廣場發起所謂「新

野百合學運」,以戴口罩、接力絕食等方式,表達對總統大選的疑雲之不滿;這

場抗議活動,一直延續到該月下旬。13最後,在 4 月 3 日與 10 日,國親聯盟又

發動抗爭遊行。而國親聯盟於選後提出的選舉無效、當選無效之訴,最高法院於

6 月 17 日宣判當選無效定讞,國親敗訴;選舉無效,最高法院於 9 月 16 日宣判

選舉無效定讞,亦國親敗訴。

基於本章的問題意識,即民進黨政府在「七日政變」為何沒有被推翻或置換,

因此,我底下只針對 3 月 20 日到 3 月 27 日這七天所發生的事件進行討論。需要

先行指出的是:筆者強調的是政治菁英之間的互動,至於「群眾」這個面向,則

非本章所要討論的重點。14

2. 過程

我利用表 4-2,說明 2004年總統大選後一週,國親聯盟的抗爭,以及民進黨

政府的回應之事件序列。

表 4-2:2004年總統大選後國親聯盟抗爭事件序列

日期

(月/日) 事件

3/20

星期六

1. 國親聯盟總統候選人連戰在發表敗選感言時宣布,由於選舉疑雲重重,為

了向歷史、民主制度、以及台灣 2,300萬人民交代,國親將提出「選舉無

效」之訴,並要求查封全國所有票匭。

3/21

星期日

1. 國親委託律師於凌晨約三時向台灣高等法院提出「選舉無效」與「當選無

效」之訴;全台票匭與相關物證,已完成查封。

2. 行政院長游錫堃表示,尊重連戰與宋楚瑜採取法律途徑的權利,但此舉與

帶領群眾抗爭截然不同,希望連、宋勿賠上台灣的國際形象。此外,游揆

轉述陳總統指示:後續處理事件需透明、開放,並依法儘速處理,陳總統

會尊重與相信司法。

3. 國親支持者於凱達格蘭大道抗議選舉無效,連戰於下午向支持者喊話,繼

續表示 320的選舉不公,並且要求立即、集中、公正、公開驗票。

13 「學生」加上引號,是指活動發起人陳政峰與陳信儒皆被網友指控為泛藍陣營「黨工」。關於

這場「學運」,可以參考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WildLily/main.htm的整理。 14 關於參與抗爭的群眾之原因、特質等議題,請參考楊祖珺的分析(2007)。

88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日期

(月/日) 事件

4. 總統府公布陳水扁、呂秀蓮於 319槍擊案之就醫照片。

3/22

星期一

1. 高等法院表示連、宋所提訴訟已分案,將會速審。

2. 連、宋表示,政府若迴避大選爭議,徒讓人生疑,盼以政治方式解決;總

統府回應:歡迎連、宋派代表磋商會面事宜。

3. 連戰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時表示,希望美國關切台灣總統大選的公平

性,以及能派專家來台協查 319槍擊案。

4. 台北市政府呼籲中央儘速回應民眾訴求;台北市長馬英九表示不會驅離群

眾;連戰表示群眾是自發性的,何時結束抗爭,民眾自會決定。

5. 警政署與國防部皆表示,啟動國安機制,並未影響軍警投票。

6. 外僑商會與六大工商團體,籲請政府儘早化解選舉糾紛。

3/23

星期二

1. 陳水扁總統與五院院長茶敘時表示,支持合法立即全面驗票,並呼籲連、

宋能接受選舉結果;會中陳總統掀開衣服,將槍擊傷口示予五院院長,以

昭公信。

2. 立法院長王金平建請陳總統就選舉爭議頒佈緊急命令,可儘速驗票;總統

以可透過協商與修法為由,拒絕王院長要求。

3. 立法院藍、綠立委就是否修法驗票爆發衝突:泛藍立委不主張修法,應請

總統發佈緊急命令,立即全面驗票並調查槍擊案真相。

4. 台北市長馬英九准許博愛特區抗議群眾延續抗爭,並要求中央接管。

5.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表示,台灣選舉爭議,應循法律機制解決。

3/24

星期三

1. 陳水扁總統接見國內意見領袖時表示,願拜會連戰與宋楚瑜,共商國是。

2. 連戰於國民黨選後首次中常會中表示,提出驗票並非輸不起;副主席蕭萬

長與立院院長王金平表達「鞏固領導中心」的立場。

3. 國民黨多位中常委表示國民黨中央,應對抗爭活動持續加溫。

4. 高等法院因中選會尚未公告當選名單為由,駁回連、宋提出之當選無效與

選舉無效之訴;泛藍陣營質疑高等法院此舉是「政治駁回」。

5. 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至總統府前廣場絕食靜坐。

3/25

星期四

1. 連戰、宋楚瑜、王金平、與泛藍多位立委至總統府前廣場靜坐抗議,呼籲

政府儘速回應訴求。

2. 法務部長陳定南表示,連戰與宋楚瑜煽動群眾抗爭,向行政、司法施壓,

以達重選目的,根本是搞革命。

3/26

星期五

1. 美國白宮發表聲明,恭賀陳水扁連任總統成功,並且表示反對以法律機制

之外的途徑解決選舉紛爭,更拒絕以號召暴力的方式,威脅台美共同信守

的民主原則。

2. 中國國台辦表示,若台灣局勢失控,中國方面不會坐視不管。

3. 親民黨立委率百名群眾阻擋中選會公告當選人,爆發激烈衝突。

4. 連戰表示,陳水扁總統以政治與行政暴力,脅迫中選會在選舉紛爭未落幕

第四章 學習統治 89

日期

(月/日) 事件

之前即公告當選人。

5. 國親律師團表示將重提選舉無效與當選無效之訴。

6. 中選會公告陳水扁與呂秀蓮當選第 11屆中華民國總統與副總統。

3/27

星期六

1. 國親聯盟發動集會抗議,約有 50 萬名群眾於總統府四周聚集,訴求「要

真相、拼公道、救民主」。國民黨主席連戰表示抗爭不達目的,絕不終止;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表示,若重新選舉,將放棄副總統參選權利。

2. 陳水扁總統晚間召開記者會回應國親聯盟集會訴求,表示只要國親提出選

舉無效或當選無效之訴,他將馬上遞出同意書,願意立即全面驗票,驗票

的結果也將全盤接受。陳水扁亦表示,願意無條件與連戰、宋楚瑜會面;

同時要求台北市政府,凱達格蘭大道週一時必須淨空。

3. 台北市政府回應,不再核准總統府前集會申請,但除非陳總統親自下令,

否則不會採取強制驅離。

4. 台北市長馬英九參與國親聯盟集會時表示,沒有真相就沒有民主,希望陳

總統儘快回應群眾訴求,全面驗票以及調查槍擊案真相,即便選舉結果不

變,大家也會願意承認失敗。

3/28

星期日

1. 台北市政府柔性驅離總統府前集會群眾。抗爭群眾移師中正紀念堂。

2. 台北市長馬英九接受媒體專訪表示,泛藍抗爭將影響年底立委選情,但是

相信若回歸法律層面,年底選舉仍有一搏空間。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自 2004年 3月 21日至 3月 29日之《自由時報》第一落。15

3. 特徵

透過事件序列的整理,這場抗爭的特徵,我想強調的是:隨著抗爭的進行,

政治菁英與參與群眾之間所呈現的關係。這個關係的樣態,基本上是以「群眾領群眾領群眾領群眾領

著菁英著菁英著菁英著菁英」(political elites led by the mass)呈現。

對國親聯盟的政治領袖/菁英而言,當落選之夜喊出將提起選舉無效與當選

無效之訴時,事實上,已經「定調了」其後續抗爭的主要策略:體制內突破。除

了法律訴訟之外,也要求全面立即驗票,以及呼籲組成專案小組調查 319槍擊案

之真相。為什麼打體制內突破的牌?可能的原因是:相對於群眾動員的體制外抗

爭,體制內突破,一來是國親聯盟較為熟習,二來是國親聯盟在國會仍佔多數,

勝算較高。換言之,戰場在立法院與法院,不在街頭。因此,國親聯盟立委與執

政黨在立法院就「行政驗票」、「司法驗票」、或「行政司法驗票」等議題爆發爭

15 關於七日抗爭更完整的報紙內容分析,請見馮建三(2004)對當時國內五大報第一落的整理。

90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議;而國親聯盟律師團也與高等法院就當選無效與選舉無效之訴的程序問題,出

現爭論。

國親聯盟的政治菁英,最想打的牌是體制內的路線。不過,無論是驗票或是

訴訟,皆曠日耗時。此時,在群眾堅持抗爭之下,這些政治菁英考量到「民氣可

用」,才逐漸轉向街頭抗爭這條戰線,「就地合法化」抗爭行動。這一點如楊祖珺

(2007:56)所指出的:

尚處於爭取美國政府的支持以及需要民眾聚集以作為與民進黨政府談

判籌碼的「國親選舉聯盟」,遂以立法委員的名義,向國民黨執政的台

北市政府官方,申請到了從 3月 23日到 3月 27日下午六點在凱道廣場

的集會核准。

然而,從國親聯盟的領袖連戰與宋楚瑜的行為,也可以看出其對於群眾抗爭的態

度,例如兩人「往往在凱道廣場『蘸醬油』地演講或靜坐後離去」(ibid.:57)。對

於其他政治菁英來說,在 3 月 27 日遊行之前,有些人便考量到年底立委選舉的

選情,而不主張延續群眾抗爭。在遊行之後,台北市長馬英九亦表示持續地抗爭

將影響年底國、親兩黨的立委選情。

除了體制內突破外,國親聯盟的政治菁英也期待美國的支持。連戰在 3 月

22 日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時,表達希望美國關切台灣總統大選的公平性,

以及能派專家來台協查 319 槍擊案的期望。不過,當美國隨後(23 日)表明不

支持「法律以外的解決途徑」,以及祝賀陳水扁與呂秀蓮當選(26 日),破壞了

國親聯盟菁英的如意算盤。從上述的各個例子皆說明了:群眾路線,並非國親聯

盟的政治菁英真正想打的牌。

最後,國親聯盟內部的政治菁英,事實上對於群眾路線或是走體制內路線,

也有不同的看法。若以立法委員做為觀察指標,基本上來說,國民黨立委較為保

守,而親民黨與「親藍」的無黨籍立委(如陳文茜)較為激進。例如選後當夜,

親民黨籍立委邱毅帶隊衝撞高雄地院;而 3 月 26 日亦是由親民黨籍立委率領群

眾前往中選會抗議,阻止中選會公告當選人。當「327遊行」結束之後,延續「民

氣」的政治菁英是陳文茜,她將其政論節目移到中正紀念堂廣場現場錄影。這些

現象不難理解,而且也與黨外時期的黨工系統、以及民進黨創黨之後新潮流的反

應模式極為類似(見第二章)。簡而言之,這主要是爭奪「主導權」的反應。親

第四章 學習統治 91

民黨在國親聯盟當中,雖是合作伙伴,但也是競爭對手;就政治實力而論,仍是

國民黨佔優勢。親民黨立委在聯盟中扮演「衝組」,我認為亦是經過理性計算的

結果:一方面,宋楚瑜做為黨主席,配合國民黨想打的牌,不突顯自己及親民黨,

以免「破壞團結」;另一方面,由立委扮演「衝組」,聚攏與收攏群眾,讓親民黨

博得「與群眾站在一起」之名,累積政治實力。

總而言之,國親聯盟抗爭的特徵,是建立在各行動者所參與的不同賽局之

上。國民黨菁英想走體制內訴訟、驗票、組織 319槍擊案調查小組。親民黨菁英

除了配合國民黨之外,也以較為激進的手段,來累積政治實力。群眾由於堅持抗

爭,也讓國親聯盟的菁英不得不將群眾路線也納入行動選項。

4. 後果

2004年總統大選後的抗爭,結果(outcome)是:在 6 月與 9 月高等法院先

後宣判當選無效之訴與選舉無效之訴,國親聯盟雙雙敗訴的情況下,正式劃下句

點。然而,這場抗爭的後果(consequence),卻是改變了台灣的國家-社會關係。

吳介民與李丁讚(2008:59)說:

這波抗爭,在台灣政治史上意義深遠,這是國民黨首度以在野身份大規

模動員群眾,凱達格蘭大道成為泛藍政治力的展演場。當時,新黨領袖

郁慕明對揮舞國旗的群眾說,「一邊一國,這是一場中華民國對台灣共

和國的抗爭」,一語道破了族群與國家認同的複雜衝突,也同時宣告了

「第二個民間社會」的誕生。16

既有第二民間社會,也就有第一民間社會。吳介民與李丁讚(2008:58)指

出:

兩個民間的關鍵區別是「認同」(identity)與情感結構。第一民間,指

涉支持本土化或台獨價值的社會群體,主要的族群構成是本省籍國民,

16 從前面討論的抗爭特徵可知,筆者並不認為群眾是由國民黨(或國親聯盟)動員。當然,若

無連戰表示這場選舉疑點重重、而要提出當選無效以及選舉無效之訴,國親聯盟的政治菁英

與支持群眾恐怕也不會發起抗爭。我只是想強調一點:國親聯盟的政治菁英,至多只是發起、

而不算動員了抗爭群眾;至於國親聯盟的政治菁英對於群眾路線的態度,也因人、因勢而異。

92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但也包括部分的外省族群。第一民間發源於政治自由化的啟動階段,當

時即是反對運動的主要支持動力。第二民間,指涉明示或暗示地反本土

化、非本土化、或反台獨價值的社會群體,其中一個重要的族群組成是

外省籍國民,但是也包含本省籍族群。第二民間在台灣社會的興起背景

是民主轉型,以及發生在民主轉型過程一系列的政治事件。

吳乃德(2002)曾利用「台灣族群關係的社會基礎調查研究」指出,17當時

台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在於本省人對於外省人在國家認同上的衝突所導致的

政治不信任;而這種不信任的基本特質是:兩者在社會的交往上呈現高度融合,

在政治上展現衝突與隔離。然而,2004 年總統大選之後的抗爭,讓民間社會長

期以來的分化,浮上了檯面。為何會浮上檯面呢?吳介民與李丁讚(2008:61)

認為,第二民間基本上是因應民主轉型而出現的「防衛性的反動」(defensive

reaction)。借用 Hirschman(1970)的概念來說,在威權時期,認同中國國族文

化者之「忠誠」(loyalty),使其獲得制度上的保護,而無須「嗆聲」(voice);但

到了民主化時期,選舉成為常態,本土價值可以是政治檯面上的選項時,這群人

則因文化的失落感或危機感,發展出一種防衛性質的「反動的修辭」(Hirschman

2002)來「嗆聲」,18有時以「反民粹、反貪腐、拼經濟、反鎖國」等說法,來

包裝「反台灣」、「反本土」(吳介民與李丁讚 2008:61)。

此處,我借用吳介民與李丁讚的論點,說明台灣國家-社會關係的轉變,也

就是「第二民間社會」的浮現。這個轉變,又影響了 2006年反貪倒扁運動。接

著我先描述 2006年的反貪倒扁運動,然後在下一節討論這個國家-社會關係的

轉變所造成的影響。

17 此調查在 1999 年夏季展開。因此,吳乃德(2002)該文所謂的「現階段」,事實上並未涉及

政權輪替後的狀況。 18 另請參考吳乃德(2001)以 Hirschman的「反動修辭論」檢視台灣威權時期社會科學界的反動

論述之研究。

第四章 學習統治 93

(二) 2006 年反貪倒扁運動

1. 起源

2006 年之前,關於陳水扁及其家族的貪腐傳聞,早已甚囂塵上。首先被揭

發的是,2004 年總統選舉前一週,前東帝士集團董事長陳由豪在海外召開記者

會,表示曾送政治獻金給第一家庭。到了 2005年,高雄捷運泰國勞工暴動案,

牽扯出前總統府副秘書長、時任國策顧問的陳哲男涉嫌官商勾結。接著是總統陳

水扁的女婿趙建銘,涉嫌台開內線交易案。2006 年,最重要的是總統夫人吳淑

珍的 SOGO百貨公司的禮券案,以及陳水扁總統的國務機要費案。

在一連串的弊案一一爆發之下,泛藍立委於 2006年 5 月提出總統罷免案,6

月罷免成案,但表決之後並未通過。體制內的訴求失敗,採用體制外的手段幾乎

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是「親綠學者」於 7 月 15 日這個具象徵性的日子(「解嚴紀

念日」),發表「民主政治和台灣認同的道德危機」聲明,呼籲陳總統「主動承擔

政治責任而辭職」。之後,輔仁大學學生黎文正於中正紀念堂廣場絕食抗議,訴

求「阿扁下台」。然而,真正的關鍵人物是: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施明德「先

禮後兵」:在 8 月先以「老戰友」名義致函陳總統,期盼他能承擔錯誤辭去總統;

之後,發起一人一百元的倒扁活動。很快地,倒扁總部籌措到預計金額,展開倒

扁運動。此後,反貪倒扁運動有三次重要集結,分別是 9 月 9 日、9 月 15 日的

「螢光圍城」、以及 10 月 10 日的「天下圍攻」。然而,這場快速崛起且聚集台灣

政治史上最多人數參與的運動,在 10 月 13 日宣布回歸「公民運動與價值重建」,

縮小規模。具體的過程,如表 4-3 所示。

2. 過程

表 4-3:2006年紅衫軍反貪倒扁運動事件序列

日期

(月/日) 事件

5/30 國民黨立委丁守中向立法院提出總統罷免案。

6/12 總統罷免案成案。

6/13 20 多名泛綠立委發動「公投追討國民黨黨產」,將號召百萬人連署。

94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日期

(月/日) 事件

6/25 表決總統罷免案前夕,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發表聲明,表示對民進黨及陳

水扁總統感到失望。

6/27 立法院表決陳水扁總統罷免案;結果未通過。

7/10 台開案偵結,總統女婿趙建銘以一千萬元交保,被檢求刑八年,併科罰金三

千萬。

7/15 美麗島世代、「親綠學者」共同發表聲明,盼陳水扁總統辭職。

7/26 「親綠學者」發表第二波聲明,且逾兩萬人參與連署。

7/27 輔仁大學學生黎文正以主張「阿扁下台」為名,於中正紀念堂廣場絕食抗議。

8/9 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致函陳水扁總統,以「老戰友」名義,敦請陳總統「為

了愛民進黨,為了愛台灣」,能夠坦承錯誤並辭去總統職位。

8/10 施明德發起「百萬人倒扁運動」,表示若在一個月內累積一百萬人各出百元,

他便率領群眾上街抗議。

8/24 「百萬人倒扁運動」募款金額已累積近一億一千萬,達到預定目標,並關閉

募款帳戶。

9/1 倒扁試坐首日。

9/5 陳水扁總統出訪帛琉時召開記者會表示,曾利用他人單據與發票核銷國務機

要費,但絕對無落入私人口袋。

9/7 倒扁總部召開國際記者會,說明發起反貪腐活動的原因與意義。

9/9 第一次倒扁運動集結。

9/15 反貪倒扁「螢光圍城」遊行。倒扁總部預估有 75萬人參與;台北市警察局

估計有 36萬人參與。

9/29到

10/9

施明德帶隊「環島倒扁」之旅。全台出現倒扁抗議民眾。

10/10 倒扁總部發動「天下圍攻」,並估計 150萬人參與。

活動結束後,台北火車站附近仍有大批群眾聚集。

10/12 倒扁總部宣布,倒扁運動將回歸「公民運動與價值重建」,並縮小規模。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自《聯合報》、「紅衫軍聯絡網」之「紅衫日誌」

(http://www.deposewww.com/record/)。

3. 運動為何勢消?

這裡我將評析趙剛(2006)的〈希望之苗:反思反貪倒扁運動〉中,對於這

場運動為何勢消的論點。在此之前,必須先「定量」這場運動,以及描述這場運

動的結果。

反貪倒扁運動,可能是台灣政治史上參與人數最多、也延續最久的運動。而

第四章 學習統治 95

其三波的群眾聚集,恐怕也是台灣政治史上各項運動在短期內所創造出最多次、

累積參與人數最多的挑戰高峰。然而,就結果來說,這場運動是失敗的:陳水扁

總統並未因此而下台,反貪腐的精神也未產生出具體的法案;另一方面,該年年

底的北、高市長選舉,民進黨政府也未因此潰堤,仍舊取得高雄市長選舉的勝利。

趙剛(2006:241-253)認為,這場運動之所以勢消,至少有三個結構性因素:

運動定位與目標飄移曖昧、群眾基礎無法擴大以及大學生缺席、以及本土牌再度

威力發功。我接著將說明前面兩點,至於第三點,我將在下一節論證為何本土牌

能夠成功。

(1) 運動定位與目標飄移

反貪倒扁運動是政治運動還是社會運動?趙剛(2006:242-244)以「誰動員」

以及「運動標的」為分類原則,指出:「政治運動」是由政黨或國家機器來動員,

目標是政治鬥爭甚至奪取政權;「社會運動」是由政黨以外的社會群體來動員,

目標是特定政策的改良,或者是增益特定弱勢群體的利益。就反貪倒扁運動的目

標「倒扁」來說,這是政治運動。不過趙剛(ibid.:242-243)指出,有兩點原因

讓這場運動無法簡單歸類為「政治運動」:一是運動領導者如施明德等人,並未

有「取而代扁」的設想;二是若更深入地看,在「倒扁」目標的背後,這場運動

直指台灣的「社會整合危機」(societal integration crisis)。然而,在運動的過程中,

抗爭目標出現了在「倒扁」運動與「社會整體層次」運動之間的擺盪,並且快速

地向「倒扁」傾斜。趙剛認為,總部以及媒體名嘴與藍綠立委,需對目標的飄移

曖昧與向「倒扁」傾斜負責。

我認為,這場運動的性質是「政治運動政治運動政治運動政治運動」,而且是「自我約束的政治運動自我約束的政治運動自我約束的政治運動自我約束的政治運動」。

它是「政治運動」,理由有二:從「誰動員」來看,雖然它不是由政黨或國家機

器來動員,但是隨後泛藍政黨的加入,讓這場運動深具政治運動色彩。從「運動

標的」來看,它的訴求與目標,幾乎將矛頭指向陳水扁個人,並未主張重新安排

社會或經濟制度。

「自我約束的政治運動」所指涉的是手段的運用。施明德(2009:69)在親

自擬稿的〈許諾狀〉裡稱呼自己所採取的是「體制內政治手段——人民和平長期

聚集要求阿扁下台」,目的是要避免暴力革命的發生。施明德(ibid.)如是許諾:

96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尊重現行體制,包括權力合法移轉,司法有效調查及執法等等,得以儘

速恢復常態運作。

我們這些推動者在此簽下此許諾狀,以免在人們力量高亢的時候失去平

靜或理性,內部失序、分裂,導致運動失敗,我們保證尊重運動決策委

員會的多數決,不以個人意志突顯個人睿智或信仰,保證促成「阿扁下

台,台灣抬頭」的初衷!

除此之外,在運動前夕的八月底,施明德在與台北市長暨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密

會中,雙方達成了五點協議,包括:和平抗爭、確保憲政體制有效延續、由繼任

者裁決陳水扁是否特赦、支持憲政制度改革為內閣制、以及施明德不參選 2008

年總統而馬市長同意跨夜抗爭(施明德 2009:93-95)。因此,這場運動打從一開

始便是「自我約束的」,而其本質正是、或僅僅是「倒扁」的政治運動。

趙剛(2006:243)宣稱這場運動觸及了台灣社會的整合危機,包括核心價值

喪失的道德危機、族群撕裂危機、以及社會生存危機。我認為並非如此。這三者

在運動過程中,大致而論,只彰顯了第一點,也就是價值或道德危機。若從運動

語言來看,無論是在總部所設定的、或參與群眾所自發的運動語言中,大體上並

未論述「社會整合危機」;其目標幾乎只針對陳水扁個人。而這場運動的運動語

言,其中一個主題是訴諸傳統價值,例如總部標舉的「禮義廉恥」。而少數論述

與論爭運動具「新公民」特質、或企圖「拉高論述層次」者,大多是民間與學院

知識份子。故而,我毋寧認為:趙剛的描述是一種期待;但離實際狀況的一般樣

貌,恐怕有段差距。

在運動中利用傳統價值或道德語言,有助於激化群眾心理;不過,這仍舊要

考量到運動情境。例如 Zhao(2001, ch9)在比較 20 世紀中國的三場學生運動中

發現,1989 年的天安門學運在運動中的論述與行動,較之前兩次更為接近傳統

文化。19Zhao以不同的國家-社會關係來解釋:天安門學運是以道德表現(moral

performance)來衡量國家正當性,當學生及北京市民訴諸傳統文化與道德來挑戰

政府時,若政府回應不當,群眾心理則容易變得憤怒。

回到反貪倒扁運動。同樣的,參與群眾也是以道德表現衡量民進黨政府的正

當性。訴諸「禮義廉恥」這類傳統文化,有助於激化參與者的憤怒(anger)與

19 另兩次是 1919年的五四運動,以及 1935-1936年的一二‧九運動。

第四章 學習統治 97

怨氣(grievance)。群眾對於民進黨政府的憤怒、怨氣、甚至妒恨(ressentiment),

我認為是這場運動得以動員如此眾多的參與者之主要理由。

(2) 群眾基礎無法擴散以及大學生缺席。

依據趙剛的說法,從第一次集結的 9 月 9 日,一直到「天下圍攻」的 10 月

10 日,「主要的長期參與者是台北縣市的城市居民、中間階層、服務業者,以及

退休人士」,而其主要年齡分佈,則為青中壯年(2006:244)。在這些參與者中,

最為突出的特徵,是女性參與者眾(趙剛 2006:244-245;楊照 2006:113-127;

林濁水 2009:303),而大學生缺席(趙剛 2006:246-251;林濁水 2009:306-307)。

為什麼女性大量參與反貪倒扁運動呢?趙剛(2006:245)認為,因為女性對

社會核心價值面臨解體的憂慮,遠比男性來得嚴重。這一點,林濁水(2009:303)

也有類似的看法:女性「對政治的唯一要求是給個安定的環境,讓她們照顧初起

始的家庭和事業,然而,這一點,扁偏偏不給」。除此之外,楊照(2006:113-127)

則從兩方面來解釋這個現象。從宏觀面來看,1980 年代起的經濟轉型,使得大

量女性中產化;而與這個過程同步的,是民進黨從黨外以來的男性沙文主義傾

向。這一點讓民進黨一直「沒女人緣」(ibid.:122)。從微觀面來看,反貪倒扁運

動的「流行動員」,意外產生體現女性價值的「相互依賴安全感」(ibid.:123-126)。

筆者基本上同意前列論者提出的,無論是從女性政治態度、民進黨與社會變遷、

或是動員的意外效果等角度之說法。然而,相對於此,筆者不同意論者對於另一

項特徵——大學生缺席——的解釋。

為什麼在這場史上人數最多的運動中,大學生的參與率偏低?(趙剛

2006:246-251;林濁水 2009:306-307)為什麼這場運動「綿延月餘(還不算初期

的募款過程),卻始終沒有在大學校園產生影響」(趙剛 2006:250)?針對這個

議題,趙剛(2006: 247-251)提出了三個可能原因:(1)野百合學運後,獨派的

本土論述成為大學校園的優勢論述,大學生對「本土政權」的態度是「冷支持」,

因此也就對矛頭指向「本土政權」的反貪倒扁運動態度冷漠;(2)各個進步學運

社團之間因各自的意識型態,而採取「旁觀者」的態度,彼此觀望;以及(3)

2000 年後台灣經濟表現不佳,致使大學生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故而對這場運

98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動產生機會主義的疏離。20這三種原因或許有其道理。不過,我們仍不瞭解究竟

是什麼社會機制或促發因素(trigger),使得這場運動的大學生參與率偏低、也

未在大學校園內產生影響?關於這個問題,若將這場運動的歷次集結放在時間脈

絡下考量,我提出一個直觀且簡單的解釋。

我認為大學生參與率低的原因是:這場運動的頭兩次集結(9 月 9 日與 9 月

15 日),正值大學的「暑假暑假暑假暑假」(參見表 4-3)。我查詢了當年大學的開學時間,以

台灣大學為例,開學是 9 月 18 日;此時反貪倒扁運動已歷經兩次大規模的集結

了。21換言之,我認為大學生參與社會運動的必要條件之一是:運動要在非寒暑

假、或非期中考、期末考進行。這個論點,暫且稱為「假期假說假期假說假期假說假期假說」。22

無論是婦女參與率高、或是大學生缺席,除了引述論者論點之外,筆者認為

針對不同群體對於參與運動的可能性,還需要更多的經驗研究來回答。王甫昌

(1997)曾以「結構性限制」,測量對參與運動的影響,便是一個範例。23而這

也是社會運動的研究者值得繼續深究的議題。

四四四四、、、、 兩次危機的比較兩次危機的比較兩次危機的比較兩次危機的比較::::國家國家國家國家----社會關係與正當性的補償效果社會關係與正當性的補償效果社會關係與正當性的補償效果社會關係與正當性的補償效果

上一節針對兩次抗爭活動的討論中,皆沒有觸及民進黨政府的回應方式,關

於這個問題,我在這裡一併處理。我將採取第二節指出的理論架構,來說明民進

黨政府為什麼能夠渡過這兩次的統治危機。

20 林濁水(2009:307)的「解釋」是:青年是「熱血」,因而「滿溢正義的憤怒之愛」,但在這場

「無比華麗滿溢的恨」的運動中,「他們的愛卻沒地方擺了」。筆者必須誠實地招認無法瞭解

這個高深的說法。列在註腳,表示「有此一說」,供讀者參考。 21 趙剛(2006: 246)提到,在第三次集結(十月十日「天下圍攻」)前晚,在台北火車站南側出

現不超過百人、由大學生組成的「陽光反貪青年團」。值得注意的是「十月十日」,這已經是

大學開學後近三週了。 22 大學生參與率最高的社會運動自然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運動」,若檢視台灣過去參與人數

最多的野百合學運可以發現:該運動發生在三月,正是下學期開學後、期中考之間的時間。

除此之外,據筆者對 2008年的野草莓學運的觀察,學生人數最少的時間點正是「期中考週」。 23 所謂的結構限制,王甫昌(1997:277-280)是以下列指標來測量:「工作時間」、「不同職業類

別的工作自由」、「工作往返時間」、「婚姻狀況」。

第四章 學習統治 99

(一) 2004 年總統大選選後抗爭

在 2000年政權輪替之後,大體上來說,台灣進入了「民主鞏固」的階段。24

因此,國家正當性的類型是屬於「法制-選舉型」,也就是說,法律是有效約束

政治或社會團體的原則,並且週期性的全民普選是產生國家領導者的方式。事實

上,法制 -選舉 型的 國家正當 性,也 有其 意識型態 基礎, 即民 主(Zhao

2001:22ff)。那麼,什麼是「民主鞏固」呢?Linz 與 Stepan(1996)認為,無論

在態度、行為與憲政制度上,民主都必須被視為是唯一的遊戲規則(the only game

in town)。Linz 與 Stepan(ibid.)繼而認為,一個鞏固的民主,需要有五個制度

條件出現或被打造出來(crafting),包括了:民間社會、政治社會、法制體系、

可用的官僚組織、以及經濟社會。根據這五個條件,一如前幾章的操作方式,我

將之簡化為:國家、政治社會、民間社會三個領域,做為國家-社會關係的模型

(圖 4-1)。

在圖 4-1 中,2004年總統大選之後的抗爭,民進黨政府受到的挑戰,來自兩

個面向:一是民間社會;二是政治社會中的國親聯盟(包括國親聯盟本身對民進

黨政府的挑戰,以及民間社會給予壓力、而增加國親聯盟對政府的挑戰。兩者即

圖中的「挑戰 A」)。國親聯盟受到的反制力量,包括民間社會對其抗爭所引發的

效應之否定,例如宗教團體、商業團體都呼籲政局穩定。當然,民間社會對於政

治穩定的呼籲,也是在要求民進黨政府儘快解決政治紛擾。

2004 年總統大選之後的抗爭,起因是國親聯盟質疑選舉的程序正當性,包

括公投綁大選、槍擊案、槍擊案之後啟動國安機制影響軍警投票等爭議。正如連

戰在選後首次的國民黨中常會上表示,他之所以提出選舉無效與當選無效之訴,

「出發點是因為,國家政權合法性、正當性出了問題,有人以非法手段,讓選舉

結果出現偏差,這是如同竊國的行為」。25簡而言之,國親聯盟挑戰的,是民進

黨政府的「法制-選舉型」國家正當性。

24 林佳龍(1999)認為在 1996 年總統首次民選之後,台灣便已進入「民主鞏固」。除此之外,

如果以前文提及的 Huntington提出的「兩次輪替測試」(two turn-over test),那麼台灣要等到

2008年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贏得總統大選,才算是「民主鞏固」。 25 《自由時報》,2004/3/25,2 版。

100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圖 4-1:2004 年國家-社會關係

註:圖中各類線條旨在區隔,其意義皆以線條旁文字表示。若由民間社會發動者,

說明文字以大寫英文字母表示;若由政黨發動者,說明文字以小寫英文字母表示。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製作。

民進黨政府的回應方式是「以彼之道以彼之道以彼之道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還施彼身還施彼身還施彼身」,即以「法制-選舉型」

所強調的程序正當性來回應訴求,例如同意驗票。儘管國親聯盟挑戰程序正當

性,而民進黨政府也以程序正當性來回應,但是雙方對於何謂「程序正當性」的

認知差異,反而加遽了彼此的衝突(例如「如何驗票」的爭議)。無論如何,民

進黨政府的回應,讓抗爭訴求的最終裁判,回到司法機制。這個回應方式,鞏固

了民進黨政府的國家正當性。因此,國親聯盟是否達成抗爭目的,則需由法院來

裁決。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國親聯盟敗訴。

國親聯盟亦可以使用體制外的方式來達成抗爭目的,例如升高抗爭的衝突,

甚至發動政變。我認為,有兩個原因降低了國親聯盟採取體制外極端方式的可能

性。第一、如上節所述,國親聯盟之內並非是完全整合的團體。各個次團體有不

同的利益,也對局勢有不同的解讀;團體內部的各方力量,抵銷了或減弱了採用

極端手段的力道。第二、國家正當性的規定。如前所述,在法制-選舉型的國家

正當性中,政治團體的行動是受到法律原則的約束。除此之外,台灣社會對於「民

第四章 學習統治 101

主」價值的肯定,不僅降低了國親聯盟使用體制外極端手段的可能性,也否定了

體制外極端手段的正當性。

(二) 2006 年反貪倒扁運動

上一節已經指出,2004 年總統大選後抗爭的後果,是國家-社會關係的轉

變。到了 2006年反貪倒扁運動,國家-社會關係的模型,如圖 4-2 所示。在圖

4-2 中,民進黨政府的挑戰來源,首先是民間社會(挑戰 A)。隨著運動的進行,

加入了藍營公職人員之後,民進黨政府也面臨了政治社會中國民黨與親民黨的挑

戰(挑戰 a)。26

2006 年的反貪倒扁運動,民進黨政府的危機是出於「績效型」的國家正當

性。更具體地說,是第一家庭接連爆發貪腐弊案,使得民進黨政府出現了道德表

現的危機。27除此之外,由於在「民主鞏固」以及「法制-選舉型」正當性的約

束下,民進黨政府的弊案,也受到司法機制介入調查。

如果說民進黨政府在面對 2004年國親聯盟的抗爭,採取的回應方式是「以

彼之道,還施彼身」;那麼,面對 2006年的反貪倒扁運動,民進黨政府的回應方

式,則是利用了「挖東牆補西牆挖東牆補西牆挖東牆補西牆挖東牆補西牆」的正當性補償機制。

首先來看民進黨的處理方式。早在 2006年 6 月,國民黨立法委員丁守中提

出總統罷免案時,20 多名泛綠立委便發動「公投追討國民黨黨產」,宣示號召百

萬人連署。此後,民進黨中央以主席游錫堃為代表,開始進行連署工作。當時,

雖然社會上對於民進黨政府的弊案早已瀰漫民怨,但是挑戰的方法,只在政治社

會內由反對黨以體制內的法律手段,提出罷免。當罷免案表決失敗,體制外的手

段,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行動選項了。

26 國民黨與親民黨加入抗爭,一部份原因是因為「第二民間社會」對其施加壓力所致(圖 4-2)。 27 用陳傳興(2006)的話來說,即是「道德不能罷免」。

102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圖 4-2:2006 年國家-社會關係

註:圖中各類線條旨在區隔,其意義皆以線條旁文字表示。若由民間社會發動者,

說明文字以大寫英文字母表示;若由政黨發動者,說明文字以小寫英文字母表示。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製作。

當施明德發起「百萬人倒扁」,在短期內募集到預定金額,並且展開靜坐「試

坐」後,總統陳水扁的回應方式是道歉,表示曾利用他人單據或發票,核銷國務

機要費。不過,當反貪倒扁運動號召出大量群眾,此時民進黨與民進黨政府的回

應方式,也逐漸升高對立。在圖 4-2 中,民進黨與民進黨政府,皆動員「第一民

間」來反制「第二民間」與整個運動(動員 b 與反制 B)。從 9 月 9 日反貪倒扁

運動的第一次集結起,一直到 10 月 12 日倒扁總部宣布縮小規模為止,民進黨政

府與民進黨對於這場運動的回應,我將之整理如表 4-4 所示。

表 4-4:民進黨政府與民進黨對於反貪倒扁運動的回應序列

日期

(月/日) 回應

9/9 1. 陳水扁總統回到故鄉台南縣官田,宣示將推動三大運動:制憲、公投討黨

產、進入聯合國。

2. 民進黨於嘉義縣、高雄市舉辦「挺扁大會」。

第四章 學習統治 103

日期

(月/日) 回應

9/10 1. 陳總統於花蓮視察時表示,對他個人以及政府的不滿,他都虛心受教,並

為施明德以及靜坐民眾祈福。

2. 民進黨主席游錫堃表示,集會遊行應在合法的範圍內,時間到了就該退場。

9/12 1. 民進黨主席游錫堃表示,施明德與反貪倒扁集團是舊勢力反撲,想要復辟。

9/13 1. 民進黨中常會發佈動員令,參加台灣社舉辦的 916集會。

9/14 1. 916 活動,四大天王僅黨主席游錫堃將到場,蘇貞昌以身為行政院長需維

持社會秩序為由拒絕;謝長廷表示自己是北市長候選人,為將來的仲裁者

角色,參加活動會被模糊焦點。副總統呂秀蓮則因被台灣社視為有篡位企

圖拒絕她參加。

2. 立院黨團不建議、不贊成扁參加 916集會。

9/15 1. 民進黨主席游錫堃於華府表示,街頭有紅色恐怖,綠色的聲音要出來。

9/16 1. 民進黨主席游錫堃參加台灣社主辦的 916 遊行,高喊「台灣國萬歲」,強

調總統陳水扁打敗外來政權,近日的倒扁是幫助中國人糟蹋台灣人。

2. 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轉述總統陳水扁的話語,表示陳總統一定做到任期屆

滿,「阻力再大,也要維護台灣的民主體制,不容許有人用體制外的方法

來破壞」。

9/17 1. 總統陳水扁於南投表示,不會戒嚴,不走回頭路。

9/18 1. 民進黨主席游錫堃說倒扁是政治鬥爭、認同之爭。

2. 考試院長姚嘉文進總統府研商後表示:陳總統會做到任期滿,因為「依憲

法總統不受內亂、外患以外罪嫌追訴」。

9/20 1. 民進黨中常會決議,提出台獨修憲案版本,使四案併陳。28

9/21 1. 某民進黨高層拋出由王金平組聯合政府,據說李登輝也同意,若此舉成

局,將造成「排馬倒蘇」效應。

2. 總統陳水扁走訪宜蘭,面對倒扁嗆聲,他比出拇指向上手勢,高喊台灣加

油。

9/22 1. 民進黨主席游錫堃參加桃園挺扁活動時表示:反貪腐是白賊的口號,馬英

九、連戰、宋楚瑜都是認同中國,是代替中國人糟蹋台灣人。

9/23 1. 民進黨副秘書長蔡煌瑯回應李登輝指控民進黨動員反制倒扁,表示民進黨

沒有動員反制,916主辦者是台灣社,民進黨是被動配合。

9/24 1. 總統陳水扁參加民進黨舉辦的「總統制與內閣制的思辯與抉擇」研討會表

示:考慮變更憲法中的領土規定;未來須在全套總統制或內閣制中擇一。

2. 行政院長蘇貞昌邀朝野領袖共商國是。

9/25 1. 蘇貞昌與馬英九各推協商。馬期盼單獨與蘇貞昌會面,蘇貞昌主張與朝野

各領袖協商。

2. 蘇貞昌擬邀請朝野協商,總統事先並不知情。

28 即「內閣制/總統制」與「台獨/現狀」之交叉組合所得之四版本。

104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日期

(月/日) 回應

9/26 1. 段宜康在中執會提案,表示黨內同志發言不可違反族群決議文。

2. 民進黨主席游錫堃表示,若「蘇馬會」,不能談下台機制,而該談陽光法

案、總預算案、軍購、憲改。

9/27 1. 「蘇馬會前會」,雙方對「單獨會談」、「暫停罷免連署」無共識。

2. 民進黨中執會表示,要求蘇貞昌就會談劃下「先撤罷免案」的紅線。

3. 民進黨中執會肯定游錫堃對中國時報提告的動作,游錫堃表示台灣沒有族

群問題,只有認同問題。

9/28 1. 總統陳水扁於民進黨二十年黨慶大會致詞時表示,台灣與中國是完全不同

的國家,且表示他會竭力推動憲改、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以及公投討

黨產三件轉型正義使命。

2. 民進黨黨慶,天王各自挺扁:蘇貞昌說「大家團結在陳總統的領導之下」,

游錫堃呼籲制新憲,謝長廷批倒扁。

9/30 1. 民進黨於高雄市舉辦「台灣站起來」黨慶集會遊行活動,總統陳水扁喊出

2008年總統勝選、年底北高市長雙贏、明年立委 50 席三願。四大天王皆

出席,共同挺扁。

10/1 1. 副總統呂秀蓮表示,若倒閣,總統不考慮解散國會。

10/2 1. 府院黨會議決議,修憲版本改為推單一版(台獨版出線機會大)。

10/3 1. 總統府副秘書長劉世芳表示,陳總統會信守「四不」承諾。

2. 民進黨主席游錫堃表示他個人傾向總統制、台灣國。

10/4 1. 民進黨中執會討論黨版修憲,對於黨提的變更總綱的「主權研究案」,蘇

貞昌與謝長廷都不贊成。蘇認為「應考慮友邦關係及元首承諾」,謝表示

「現在提,就是當箭靶讓大家射」。

2. 民進黨主席游錫堃說:「我當黨主席,就是要落實黨基本價值,把黨綱、

台灣前途決議文擱一邊,還算黨嗎?」

10/11 1. 行政院長蘇貞昌譴責「天下圍攻」將台北當成戰場,批評市長馬英九執法

打折扣。

2. 游錫堃、蘇貞昌、謝長廷也都砲轟馬英九軟弱。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聯合報》第一落。

趙剛(2006:252)指出,9 月 15 日圍城之後,是本土牌出籠的分水嶺。從表

4-4 來看,趙剛的說法並不符合實際狀況。除了前述在泛藍立委提出總統罷免案

時,泛綠立委發動「公投討黨產」連署來反制之外,當反貪倒扁運動於 9 月 9 日

第一次大規模集結開始,民進黨政府、民進黨與第一民間社會,出現進一步的反

制行動。陳水扁於 9 月 9 日當天,回到故鄉官田,面對群眾時宣示將推動「制憲、

公投討黨產、進入聯合國」三大運動;此舉可以說是啟動正當性補償機制的第一

第四章 學習統治 105

步。

這一步的階段性任務,體現在「915圍城」隔日由台灣社(代表第一民間社

會)主辦的「我們在向陽的地方──愛‧希望‧台灣之光」活動。這場活動的意

義與目的,在當時的脈絡下,可能如《聯合報》所說的,是「挺扁集會」。在這

場活動中,民進黨內各天王,僅有主席游錫堃出席。活動上,游錫堃高喊「台灣

國萬歲」,並認為倒扁運動在幫助中國人欺負台灣人。這是進一步升高「兩個民

間社會」的對立。大致而言,在反貪倒扁三波大規模集結的期間,如趙剛(ibid.)

所言,「綠營以游錫堃為首,代理阿扁,大打『本土牌』」。

本土牌的「黑桃 A」,莫過於制訂新憲法。299 月 24 日,陳水扁總統參加民

進黨舉辦的憲改研討會於致詞時提及兩點原則:一是考慮變更憲法中對領土的規

定;二是未來台灣的憲政體制,需在全套總統制與內閣制當中擇一。數日後,民

進黨黨慶。黨慶是民進黨內各天王表演「鞏固領導中心」的儀式;陳水扁在政局

的波瀾中,逐漸鞏固黨內權力。之後,民進黨修憲版本由四案併陳,轉為台獨版

本可能單獨出線。10 月 4 日,民進黨中執會討論黨版憲改草案,其中關於變更

領土規定的「主權研究案」,遭到行政院長蘇貞昌與台北市長候選人謝長廷這兩

大天王的反對。謝長廷的說法值得引述,他說:「現在提,就是當箭靶讓大家射」。

是的,本章認為,民進黨政府與民進黨的策略,恰恰是利用意識型態「當箭靶讓

大家射」。

這是本章稱呼的「挖東牆補西牆」的正當性補償。這是說,當「績效型」國

家正當性(在此是政府的道德表現)出現危機後,民進黨政府訴諸國族認同

(national identity)的「意識型態型」國家正當性,來彌補其道德表現的正當性

危機。

不僅如此,陳水扁還利用了「法制-選舉型」的國家正當性,做為其最後防

線。這是說,即便弊案纏身,陳水扁的立場仍是堅持任滿才下台;得以如此的原

因,在於「依憲法總統不受內亂、外患以外罪嫌追訴」。至此,來自民間社會的

強力挑戰,執政者除了利用正當性補償機制,來彌補危機之外,其本身也「受惠

於」憲政制度的規定。因此,「倒扁運動」若要達成目的,使陳水扁總統下台,

戰場還是要從民間社會回到政治社會。

藍營並非沒有努力。除了投入部分資源於反貪倒扁運動之外,國民黨與親民

29 關於民進黨政府制訂新憲法與台美關係的轉變,請參閱劉世忠(2010)以局內人身份所做的

分析。

106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黨皆在政治社會的戰場上,發動對民進黨政府的攻擊。309 月 17 日,國民黨立委

正式提出「倒閣案」;不過,親民黨立法院總召鄭金玲則表示,親民黨的主軸是

推二次罷免與彈劾,倒閣視情勢而定。甚至國民黨內也是雜音紛陳。「倒閣案」

提出隔日,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他與主席馬英九皆不贊成倒閣;但 19 日立法院

開議,藍軍立委仍是高喊倒閣。那麼國民黨「中央」的態度是什麼呢?21 日,

主席馬英九說「二次罷免已經做好準備;目前國民黨的態度是希望民進黨自己先

清理門戶」。然而,親民黨已經在推動二次罷免了,國民黨何必多此一舉?25 日,

親民黨所提的罷免案成案;當日,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表示仍續推自己版本的罷免

案,除此之外還要利用倒閣與彈劾「三管齊下」的方式倒扁。馬英九偏好的是「人

民進場」,由人民公投來決定陳水扁總統的去留。10 月 13 日,親民黨所提的罷

免案於立法院表決,結果並未通過;親民黨黨主席宋楚瑜表示將繼續提出倒閣。

隨後,國民黨中央於 15 日表示仍傾向罷免。16 日,宋楚瑜宣布參選台北市市長。

藍營的分裂隨之而至。

雖然表面上有「倒扁」的共同目標,但實際上,國民黨與親民黨,皆有各自

的盤算;2004年的選後抗爭如此,2006年的倒扁亦然。不過,泛綠陣營也是各

有各自的盤算。不僅台聯在李登輝的指示下,保持中立;民進黨內部的權力競逐,

也是詭譎多變。

除了黨主席游錫堃抱定「鞏固領導中心」的宗旨之外,民進黨內其他三位主

要勢力,皆在觀察情勢,甚至欲「取而代扁」;特別是副總統呂秀蓮、以及行政

院長蘇貞昌。31如上節提及的,施明德發起運動時承諾「尊重現行體制,包括權

力合法移轉」,即意指「倒扁」並非「倒民進黨政府」,副總統呂秀蓮可依憲法機

制繼任總統職位。然而,呂秀蓮在「第一民間」的正當性不足,最明顯的例子是

「916 集會」,台灣社即認為呂秀蓮有篡位意圖而拒絕其參加。關鍵在行政院長

蘇貞昌。在國民黨立委於 9 月 17 日發動倒閣之後,民進黨高層於 21 日也放出由

立法院長王金平組成聯合政府的風聲;此舉的政治效應是「排馬倒蘇」。對此,

國民黨中央先發制人。該黨發言人黃振玉於 21 日即表明,內閣制不能解決貪腐,

近日對聯合政府、內閣制的討論,都是惡質的放話;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蔡錦隆

亦表示,這是抒解倒扁壓力、裂解國民黨、倒蘇的「一石三鳥」之計。馬英九與

30 此段對於國民黨與親民黨的敘述,資料來源皆為《聯合報》。 31 另一天王謝長廷因參選台北市長,暫無體制內職位;「取而代扁」之正當性與合法性皆對其構

成挑戰,故我在此不討論謝長廷。

第四章 學習統治 107

蘇貞昌的突圍,在於皆主張政治協商。不過,雙方幕僚於 27 日的「會前會」,就

「單獨會談」與「暫停罷免連署」兩點並無共識。蘇貞昌的轉折點是 28 日的民

進黨二十週年黨慶;他出席黨慶時,呼籲「大家團結在陳總統的領導之下」。32至

此,民進黨的領導中心於焉鞏固。

(三) 小結

總結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得知:第一、民進黨政府的國家正當性危機,在

2004 年為「法制-選舉型」、在 2006 年為「績效型」出現危機。第二、民進黨

(政府)的回應方式,在 2004年採取「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將國親聯盟的抗

爭訴求,交由代表「法制-選舉型」國家正當性的司法機構裁決;在 2006年採

取「挖東牆補西牆」的正當性補償機制,訴諸國家認同的「意識型態型」國家正

當性彌補在「績效型」國家正當性的危機,並且陳水扁總統亦受到「法制-選舉

型」國家正當性中憲政制度的保護。最終,這兩次危機,民進黨皆順利度過;挑

戰者並沒有達到目的。

五五五五、、、、 結論結論結論結論

本章藉由討論民進黨政府在八年執政中所面臨的兩次統治危機,一方面做為

理解民進黨八年的側面;另一方面,透過分析這兩次危機,企圖說明政治秩序/

穩定如何可能。本章的觀點是:政治秩序/穩定,大體上是隨著不同的國家-社

會關係,而有不同的維繫機制。依據政治穩定的功能要件與國家正當性類型,對

於民進黨政府遭遇到的兩次統治危機,我已經詳述兩次挑戰所造成的不同的國家

正當性類型危機,以及民進黨政府與民進黨如何回應與度過挑戰:2004年的「法

制-選舉型」正當性危機,民進黨政府與民進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同樣

以「法制-選舉型」正當性回應,而此正當性也降低了挑戰者國親聯盟使用體制

32 本段的資料,亦來自於《聯合報》。

108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外手段的可能性;2006 年由於政府的道德表現出現的「績效型」正當性危機,

民進黨政府與民進黨「挖東牆補西牆」,以正當性補償機制,訴諸國家認同來彌

補;除此之外,「法制-選舉型」正當性中的憲政制度,也意外地保護了總統這

個職位,讓陳水扁得以續任。

反過來問,為什麼挑戰者未能挑戰成功呢?除了本章前面指出的各項因素,

(特別是國家正當性)之外,我還想利用前兩章也曾提及的「策略互動」觀點,

進一步說明挑戰者為何挑戰失敗。首先,我們應該區別「挑戰者有哪些人」?再

者,我們要問「挑戰者的目的為何」?2004 年的抗爭,挑戰者是國親聯盟的政

治菁英,以及國親的支持群眾;他們的共同目的,是驗票、要求槍擊案真相。雖

有共同的目的,但是各個行動者採取的手段卻不相同:扣下抗爭扳機的國親聯盟

菁英偏好體制內手段,而群眾似乎只能以體制外的抗爭為(唯一)手段。當民進

黨政府將挑戰者的訴求交由司法機關裁決之後,國親聯盟的菁英才在局勢的變化

中,考量利用群眾路線的「民氣」。但國親聯盟亦非團結的整體,內部的競合、

各個團體與個別政治人物的盤算,削弱也抵銷了抗爭的力道。

2006 年的反貪倒扁運動,情況更為複雜。挑戰者起初是來自民間社會的施

明德與群眾,然而隨著運動的進行,政治社會中藍營的菁英也逐漸加入倒扁行

列。這些挑戰者的目的無他,唯陳水扁下台而已矣。藍營菁英的加入,除了投注

資源於倒扁運動之外,更可以在政治社會中,以體制內的手段提出各種方案來達

成目的。這是裡應外合。不過,實際的狀況恰好相反。親民黨提出的罷免案,國

民黨並不完全支持;國民黨有自己想打的牌。而在紛亂的局勢中,各個主要政治

人物,也都在防堵其他政治的明星崛起,避免成為自己日後的敵手。以馬英九為

例:他防施明德,一再要求施明德保證不參選 2008年總統(施明德 2009:94-95);

他防王金平,在由王金平籌組聯合政府的風聲中,主動發出願政治協商的訊息來

突圍;他也防宋楚瑜,對親民黨的各項倒扁提案保持曖昧。反貪倒扁運動進行時,

9 月 20 日,倒扁總部發言人盛治仁受邀至國民黨中常會演講,他批評國民黨應

該在體制內窮盡一切作為,但結果卻是不作為,反而像「觀光客」,只會要求安

定。33裡不應、外不合,實因每個行動者對局勢的判斷不同,所要的也不同;即

便各個行動者都揚言要達到檯面上聲稱的「目的」。34

33 《聯合報》(2006/09/21,A4)。 34 當然民進黨內亦是如此。各天王之間的角力,無論是欲鞏固領導中心,或是欲「取而代扁」,

也在倒扁運動的過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擺盪。然而,各天王最終是回歸鞏固領導中心的路線。

這段是從「挑戰者」的角度來看,故未描述民進黨的狀況。民進黨(政府)對兩次挑戰的回

第四章 學習統治 109

這一章是本論文的最後一個經驗研究。在討論了民進黨從黨外時期開始,一

直到執政之後的發展,我想利用本章開頭引用的游錫堃的一席話,做一個小結。

游錫堃在民進黨的憲改版本爭議中,曾經如是表白:「我當黨主席,就是要落實

黨基本價值,把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擱一邊,還算黨嗎?」一個企圖戳破這個

表白的質問是:為什麼游錫堃當行政院長時不推動台獨?35「黨主席游錫堃」的

表白,無非是「換了位置,換了腦袋!」這是民間常聽聞到的對政治人物的批評。

不過在這篇論文的理性選擇觀點下,筆者認為,當行動者身處不同的位置

(position)與扮演不同的角色(role),本就有不同的策略以及目的;而不同的

制度條件,不僅提供了位置與角色,也形塑了行動者的行動偏好。這是基本的社

會學觀念。因此,「行政院長游錫堃」與「黨主席游錫堃」的行動邏輯是一致的——

他是理性的行動者,藉由行動極大化自身的利益。

應,詳見上一節的討論。

35 游錫堃曾於 2002年 2 月 1 日至 2005年 2 月 1 日,擔任過行政院院長。他是陳水扁八年執政

期間,五位行政院長中「最長壽」的一位(第二位是張俊雄,曾於 2000年 10月 6 日至 2002年 2月 1 日、以及 2007年 5 月 21日至 2008年 5月 20日擔任行政院長)。

110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第五章

結論

在我們的時代,人的天命以政治語彙彰顯其意義。

——Thomas Mann。1

這篇論文是三個關於民進黨的政治社會學研究習作合集。在「從運動到政黨

再到執政」的標誌下,本文探討了:(1)1980 年代黨外人士如何在後美麗島時

期快速重整、組成政黨;再來又探究了:(2)民進黨在 1990年代的發展策略,

以及為什麼這些策略的最終的主導原則是以陳水扁為代表的獨力發展、單獨執政

出線;最後則是探析了:(3)民進黨執政之後,面臨了哪些統治危機,以及如何

處理危機、而維繫政權。這三個問題,本文皆以「國家-社會關係」加以回答。

這一章,我首先要約地總結研究發現;再來,我透過研究的發現,提出民進

黨再度執政的方案構想;最後,則是交代本文的立場。

一一一一、、、、 總結總結總結總結::::經驗與理論經驗與理論經驗與理論經驗與理論

(一) 經驗總結

1 原文為”In our time the destiny of man presents its meanings in political terms.”筆者引用自葉慈

(Yeats)的〈政治〉(Politics)。(Yeats 1997:262)

112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在第二、三、四章當中,每一章除了回答特定的經驗問題之外,我也試圖或

批評、或補充既有研究文獻,來定位研究問題與構作論證(見表 5-1)。第二章的

研究問題是:為什麼美麗島事件之後,黨外人士快速重整、甚至組成政黨?不僅

如此,國民黨為什麼沒有像對待 1979年美麗島事件一樣,鎮壓 1986年黨外人士

的組黨行動?這一章批評了吳乃德(2000)強調精神理念(moral value)的論文。

我的論點是指出外在的結構因素,以及各行動者之間的策略互動的重要性。首

先、我利用國家-社會關係的模型,指出了 1980年代黨國威權體制的鬆動,是

黨外人士進一步激進化的政治機會結構。其次、我強調反對運動陣營與國民黨,

以及反對陣營內部菁英的策略互動,更細緻地解釋了:(1)為什麼 1986年黨外

人士升高反對手段,組成政黨?(2)國民黨當局為什麼採取容忍?我的論點表

明:不能以反對運動菁英與人民對於精神理念的持續投入,便解釋掉(explain

away)這個複雜的政治過程。

第三章關注民進黨 1990年代的發展。這一章的研究問題是:1990年代的民

進黨,提出哪些發展策略、而最終勝出的又是哪個策略?無論是許信良主張的聯

合執政、施明德標舉的聯合制衡、或者是陳水扁堅持的獨力發展,事實上皆是

1992年立委選後民進黨改採「選舉總路線」下的產物。採取「選舉總路線」,意

味著民進黨邁開政黨轉型的步伐。吳介民(2002)回顧從黨外時期開始的反對運

動菁英,指出他/她們的「克勞塞維茲行動邏輯」的集體心態,是民進黨執政之

後保守化的原因。然而,第三章指出,情況並非如此。我的論點是:由於「政治

社會」這個制度領域的鞏固,使得政治的遊戲規則與行動策略的勝負判準愈加明

確;而為了贏得選舉、獲取政權,民進黨若不能適應環境,則可能為環境淘汰。

這是制度的約束。在此制度邏輯下,上述三位民進黨菁英的權力來源的不同、對

遊戲規則的不同解讀,不僅形塑了三位菁英的策略偏好、更是決定了其所主張的

原則之最後勝負。

第四章的研究議題是:長年身為反對黨的民進黨執政之後,要如何面對其他

政治行動者的挑戰?我比較了 2004年總統大選之後由國親聯盟發動的抗爭,以

及 2006年的反貪倒扁運動。藉由 Zhao(2001)的國家-社會關係理論修正王振

寰(1989)的「國家正當性」概念之後,第四章指出:(1)在 2004年的抗爭,

民進黨(政府)遭遇到「法制-選舉型」國家正當性危機,而其回應方式則是「以

彼之道、還施彼身」,同樣以「法制-選舉型」正當性加以回應。除此之外,由

於台灣的民主鞏固情境,使得抗議者如果訴諸「法制-選舉型」國家正當性,那

第五章 結論 113

麼將大為降低採用例如政變等激進的挑戰手段。(2)在 2006年的抗爭,民進黨

(政府)遭遇到因第一家庭的貪腐弊案而生的「績效型」國家正當性危機,而其

回應方式則是「挖東牆補西牆」,以「意識型態型」國家正當性來補償。除此之

外,陳水扁總統也受到「法制-選舉型」正當性中憲政制度對其職位(position)

的保障,而無須因此辭職下台。

表 5-1:本論文的經驗議題總結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時間範圍 1980-1991 1990年代 2000-2008

研究議題 1. 為什麼黨外人士在

1986年組黨?

2. 為什麼國民黨並未

鎮壓組黨?

3. 為什麼新政黨逐漸

成為台獨黨?

1. 1990 年代民進黨提

出哪些發展策略?

2. 最終勝出的是何種

策略?為什麼?

1. 身為執政黨的民進

黨遭遇到哪些統治

危機?

2. 民進黨政府如何面

對、因應、度過危

機?

批評/補充 吳乃德(2000) 吳介民(2002) 王振寰(1989)

核心概念 國家-社會關係;

策略互動

國家-社會關係;

競爭

國家-社會關係;

國家正當性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以上三個看似分歧的研究議題,事實上都試圖回答一個基本問題:行動者如行動者如行動者如行動者如

何達到其目的何達到其目的何達到其目的何達到其目的?以這篇論文的案例來說,問題便是:從事政治的人如何獲得權

力、甚至是最高權力?本研究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廓清:行動者參與

的遊戲是什麼?遊戲規則為何?什麼要素定義了遊戲規則?這一點與國家-社

會關係、制度、以及行動者之間的策略互動息息相關。底下的理論總結,我將環

繞這幾點加以說明。

(二) 理論總結

這篇論文的基本思路,是「限制下的選擇新制度論」。這個取徑的基本主張

是:行動者採取的行動,實乃是限制下的選擇(constrained choices)。行動者為

極大化自身利益,基於理性而採取行動。行動的選項,受到了制度的限制。什麼

構成了制度?在這篇論文中,是國家-社會關係。

114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我對國家-社會關係的操作化,依循的是 Stepan(1988)、Linz 與 Stepan

(1996)、以及 Zhao(2001)。Zhao(2001)的六四學運研究指引筆者操作國家

-社會關係,並提醒以「國家正當性」來聯繫各制度領域之間的關係。而在民主

轉型的研究中,Stepan(1988)、Linz 與 Stepan(1996)指出了一個重要的制度

領域:政治社會政治社會政治社會政治社會(political society)。這是突破過去以「社會中心」(強調社會打

造國家[society-made states])或「國家中心」(強調國家打造社會[state-made

societies]),此類「社會對上國家」(state vs. society)探討國家與社會關係的二元

論傳統(Pierson 2004, ch3)。不過,「政治社會」並非僅僅來自理論思考的擘劃,

更是根植於經驗現實。例如,在極權主義國家,探討政治社會與民間社會,其意

義便相對有限。是的,不同的政體安排(polity),會呈現不同的國家-社會關係

樣態;因此,國家-社會關係是一個隨著不同的研究對象而有所變異的經驗模型

(empirical model)。2

在台灣,由於國民黨於 1950年代開辦「半競爭性」的地方選舉,使得在威

權體制下,政治社會早於早於早於早於民間社會,取得制度上的自主性。這個事實,不同於西

歐的狀況。誠如吳乃德(1992:96-97)指出的:在西歐,政黨的出現幾乎與民主

化和勞工運動同時發生;台灣從出現反對勢力到成立反對黨,這整個過程中社會

運動都尚未成形。雖然政治自由化後社會抗議蔚為風潮(吳介民 1990;張茂桂

1994a),但是社會運動並非是反對勢力的社會基礎。在黨國威權政體中,反對人

士挑戰國民黨國家最有力/利的手段,不是來自於民間社會的抗議,而是來自於

政治社會的選舉。因此,政治社會是國家與民間社會之間的中介(mediation),

也是架接(bridging)制度化政治與非制度化政治的中介(Goldstone ed. 2003)。

在這個意義上,筆者認為論及「政治社會」,才能補上過去以「民間社會對抗國

家」此二元論架構為主的國家-社會關係研究所缺少的缺缺缺缺環環環環(missing link)。3

台灣的政治社會的特徵是「市場化」(林佳龍 1998)。筆者認為,國民黨在

1950 年代開放地方選舉伊始,政治社會便已浮現;不過,其自主性並未拓及到

中央民意代表的層次。直到民主轉型的過程,政治社會才漸次取得中央層次的制

度自主性。1991年與 1992年的國會全面改選,則是政治社會的鞏固之起點。在

這近半世紀的過程中,政治社會由於實施半競爭性的選舉,其制度的自我增強機

2 這單純就「結構面」而言是經驗的。如我在第一章描述的,本論文因為假設了「人」是理性的

行動者,搭配上國家-社會關係這個經驗的界定,因此完整的模型是屬於半形式的模型。 3 例如 Hsiao(2006)、Hsiao與 Ho(2010)探討的”civil society”對於影響民主化的研究。可以視

為這塊環缺較新的例證。

第五章 結論 115

制(self-reinforcement mechanism),使政治社會得以鞏固;其選舉的競爭機制,

不僅形塑了政黨與政治人物行動選項與偏好,更決定了競爭勝負的準則。市場化

的邏輯,除了意味著選舉競爭之勝負,乃是政治行動者的首要關切之外;更意味

著,政治行動者的主張、策略、行動,皆需以「極大化選票」為指導原則。對於

政治社會市場化的邏輯,筆者認為,Weber(1989:130)將政黨比喻為「吸引選

票的組織」是十分傳神的。除此之外,North(1990:4)曾經指出:「制度運作的

一個基本部分是:搞清楚犯規的代價(costliness)以及處罰的輕重」,筆者同意

North 的觀點,但是還可以加上一點:參賽者也需要搞清楚制度定義的是什麼遊

戲、判斷遊戲勝負的準則又是什麼。規則與準則,是中性的、也是現實的。行動

者有權解讀遊戲規則,但若解讀錯誤,也必須付出代價。

在此,我想進一步討論行動者(即參賽者)對於其所參與的賽局之詮釋。或

許是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或許是行動者的有限認知能力(limited

cognitive capacity),有時行動者對其所參與的賽局之判斷或解讀,會產生與現實

不合拍的狀況。藉由本論文的研究,我認為此種不合拍有兩種模式:「棋局模式棋局模式棋局模式棋局模式」

(chess mode)與「喬丹模式喬丹模式喬丹模式喬丹模式」(Michael Jordan mode)。

「棋局模式」是指,行動者可能以為自己在玩中國象棋(Chinese chess),

但實際的遊戲規則,卻是西洋棋(chess)。41990 年代曾任兩屆民進黨主席的許

信良,類似這種模式。他提出的「危機社會」以及與國民黨聯合執政的「大聯合

政府」,以當時的情境而論,是可欲、也可行的行動選項,彷彿在走中國象棋一

般。然而,現實卻是西洋棋的賽局。打個比方來說,當許信良堅持某些棋子不能

越過「楚河漢界」,但實際上(西洋棋)卻無此種規定。造成判斷錯誤的原因,

可能是當時的遊戲規則並未完全確定。不過,當 1997年修憲,「偏總統制的半總

統制」的規則確定下來,許信良的象棋策略(move)便難以(若不是無法的話)

在西洋棋棋盤上行動。

「喬丹模式」是指,身為芝加哥公牛隊的喬丹與芝加哥白襪隊的喬丹之差

異。同樣都是喬丹,但是打籃球與打棒球的結果,前者的喬丹被譽為「籃球之神」,

後者的喬丹只是在小聯盟 2A 表現平平的選手。前述的「棋局模式」指涉的是類

似相仿的賽局,然而「喬丹模式」則指涉截然不同的賽局。喬丹模式的意涵有二:

(1)很明顯地,對賽局參與者而言,在甲賽局中能夠取勝,並不意味著能在乙

4 這個比喻,來自於 Zhao(2001:6, ch7)。

116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賽局中取勝。(2)從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的觀點來看,A 參賽者

在甲賽局的獲勝,可能是因為相對於其他參賽者而言,A 較具比較優勢;這一點

原則上會令 A 產生對甲賽局的偏愛。不過,當 A 參賽者參與乙賽局,則可能優

勢不再而遭致失敗。這個意涵,接近於黨外時期的「黨工」以及創黨之後的「新

潮流系」。他們可能是因為組織嚴密與堅持理念,而在黨內競爭(甲賽局)中能

夠獲勝;可是,當其促成了台獨黨綱,卻立即遭逢國民大會改選(乙賽局)的挫

敗。

此處提出這兩個模式的目的,仍舊在強調遊戲規則的重要性。遊戲規則就在

那裡、比賽也在那裡,對參賽者而言,既然參賽了,目標便是取勝;不過,必須

先釐清自己究竟在玩什麼遊戲。

以台灣的狀況來說,政治遊戲的主要賽場是在政治社會這個領域。在 Stepan

(1988)、Linz 與 Stepan(1996)論及國家、政治社會、與民間社會時,他們使

用「競技場」(arena)來指稱這三個領域。筆者認為,這是他們在定義這三個「領

域/競技場」時,皆強調「行動者的目的」之原因。5因此我們可以得知:民間

社會內公民的行動目的,不同於政治社會內政黨或政治人物的行動目的。在這個

意義上,這篇論文所討論的政治社會,並未缺乏「社會」(the social)的面向,

因為行動者之間的互動,是典型的社會學研究旨趣;倘若我們沒有非得堅持行動

者必須來自民間社會的話。6

5 在第一章中,筆者已經列舉了他們對國家、政治社會、與民間社會的定義。這裡略述其定義中

的「行動者的目的」:(1)在國家,行動者的目的是管理國家機器;(2)在政治社會,行動者

的目的是競爭行使公權力與國家機器的正當權利;(3)在民間社會,行動者的目的是傳達價值、

創造結社、加強團結、與增進利益。 6 本論文的若干論點曾於「浪遊東海‧水木清華:社會學研究生思辯研討會」中發表(2012年 4月 28日),會中東海大學社會系蔡瑞明教授、以及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林文蘭教授皆提醒筆

者:雖然指出了「政治社會」,但其實缺乏「社會面向」的論述,而且幾乎只著重於(民進黨)

菁英的討論。關於這個問題,筆者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仍舊取決於如何界定「社會」以及「社

會面」(the social)。我大體上同意 Emirbayer(1997)提出的「關係社會學」(relational sociology),因為社會(society)的字源本就指涉「關係」(relation)、關聯(relationship)、以及連帶(solidarity)等字眼。雖然這篇論文的確著重討論菁英,不過我的重點是「菁英之間的互動」。在「關係」

的觀點下,這篇論文應該可以算是社會學研究。筆者在此感謝蔡瑞明老師與林文蘭老師的指教。

第五章 結論 117

二二二二、、、、 前瞻前瞻前瞻前瞻::::民進黨再民進黨再民進黨再民進黨再度執政的最後一哩路度執政的最後一哩路度執政的最後一哩路度執政的最後一哩路————————方案構想方案構想方案構想方案構想

寫作這篇論文的時候,民進黨剛打完 2012年的總統選戰。民進黨提名的蔡

英文以 45.63%的得票率,敗給尋求連任的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的 51.60%。民進

黨敗選之後所提出敗選檢討報告,扣除掉選舉戰術之外,民進黨中央認為另有三

個結構性的不利因素,亦是造成敗選的原因:執政信賴感低落、中國因素、以及

基層選區經營。7筆者藉由回顧民進黨自黨外時期開始的發展,在此試圖提出一一一一

個個個個未來民進黨再度執政的方案構想。8

我的結論是:民進黨需要「黨改造」。改造的重點在於組織結構。如第二章

敘述過的,民進黨的組織結構跟國民黨類似,皆屬列寧式政黨。然而,由於起源

模式、制度化模式的不同,民進黨做為一個組織,二十多年來的發展,既無中央

領導的權威(陳水扁總統兼任黨主席時除外),同時也失去了組織彈性。做為一

個組織,民進黨必須在複雜且快速多變的環境中求發展。因此,筆者認為民進黨

再度執政的其中一個關鍵策略,是從組織結構切入,推動「黨改造」的工程。

民進黨需要從剛性政黨,改造為柔性政黨,使黨中央成為選舉機器。改成柔

性政黨有什麼好處?筆者認為至少有兩點:第一、符合全民政黨的趨勢;第二、

促成經營場所的替代。這兩個優點,皆是根據本論文第二章與第三章對民進黨發

展所做的討論而來。

Panebianco(1988)曾提出兩種政黨的理念類型:(1)「群眾官僚式政黨」(mass

bureaucratic party),又稱群眾階級政黨(mass class party),典型的代表是左派政

黨 , 如 英 國 的 工 黨 與 德 國 的 社 會 民 主 黨 ;( 2 )「 選 舉 - 專 業 政 黨 」

(electoral-professional party),又稱全民政黨(catch-all party),典型的代表是美

7 資料來源為民進黨文宣部新聞稿(2012年 2月 22日)。 8 2012 年總統大選結束後,網路上廣為流傳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幕僚、清華大學社會學

研究所的姚人多教授於 2010年 12 月 22 日的演講逐字稿〈民進黨的未來〉。筆者大體上同意

姚人多教授的看法,特別是對於「政治品味」的精闢觀察。若要探討「民進黨再度執政的策

略構想」,姚人多教授在一年多之前的演講中所提供的一個線索是「左獨」:中間偏左的社會

經濟路線、以及主張溫和穩健的台灣民族主義。當然,民進黨若要重返執政,需要改進的地

方很多。筆者在這一節中,是依據第二章與第三章的研究發現而提出的策略構想。(資料來源:http://jtey.pixnet.net/blog/post/26301415-%5B%E8%BD%89%E9%8C%84%5D%E6%B0%91%E9%80%B2%E9%BB%A8%E7%9A%84%E6%9C%AA%E4%BE%86-by-%E5%A7%9A%E4%BA%BA%E5%A4%9A)

118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國的民主黨與共和黨。往全民政黨轉型的趨勢,受到兩個外在環境的挑戰:社會

階層結構的變遷,以及科技變遷。社會階層結構的轉變,使得政黨的社會基礎無

法繼續根植於某一或某些階層;科技變遷主要指涉大眾媒體的出現,改變了政治

溝通的模式(ibid.:265-266)。9無論如何,全民政黨是趨勢。

回到台灣的狀況。如同本論文一再指出的,政治社會的特徵是市場化。市場

化的意涵是:政黨是公司,全體選民是消費者;政黨的目的是極大化選票。組織

的結構,會影響組織效能。民進黨從創黨開始,便是弱勢的黨中央(第二章),

然而其後的發展,卻不斷企圖打造例如國民黨般的強勢黨中央。相對於國民黨,

民進黨的財務狀況,基本上「沒本錢」採取與國民黨同樣的組織結構。筆者認為,

民進黨應該要揚棄「組織組織組織組織////掌控掌控掌控掌控」(to organize/ to control)的迷思,將黨中央調

整為選舉機器,而不是龐大的科層組織,以增加獲取選票的效能。

筆者建議民進黨需「組織瘦身組織瘦身組織瘦身組織瘦身」:(1)裁撤中央黨部內某些部門;(2)裁撤

地方黨部。就第一點而言,若能外包或委辦的部門,便無須常設,如此可撙節開

支,又可擴大盟友。10就第二點而言,地方黨部的前身是黨外時期的公政會的各

地方分會,其存在大體上與國民黨威權體制下的村里長類似,除了選舉時可用來

綁樁之外,平時並無實質用處,反而會耗掉許多資源。

倘若執行上述兩項「組織瘦身」,將進一步導致一個後果:菁英的經營場所經營場所經營場所經營場所

之替代之替代之替代之替代。首先、就中央黨部而言,扁平化為選舉機器、裁撤某些部門之後,黨部

所能提供的位置便大幅降低,這一點逼得政治菁英必須將競爭場域移到政黨體系

的黨際競爭,而非黨內競爭。其次、就地方黨部而言,民進黨自黨外時期便是地

方山頭林立,因此地方之經營無須疊床架屋由地方黨部委辦,而應該由地方選舉

公職來直接經營。一些「藍大於綠」的弱勢區域,更應由選舉公職、或者有志於

參選的政治菁英來經營。11當黨內公職數目減少,職業的政治菁英便會轉向投入

各項選舉公職,進一步強化對地方的經營。這是再一次的「地方包圍中央」。

9 Panebianco(1988)指的主要是「電視」的出現。在台灣,有線電視的普及以及新聞頻道的開

放,使得「媒體政治」改變了以往政治溝通的方式,甚至反過頭來成為許多政治人物的政治

經營之重要場域。關於 1990 年代民進黨與媒體政治之間的關係,請參考郭正亮(1998a,第

六章)。 10 依照民進黨〈中央黨部組織規程〉,民進黨中央黨部設有下列單位:秘書處、組織推廣部、文

化宣傳部、國際事務部、社會運動部、網路發展部、婦女發展部、青年發展部、客家事務部、

原住民族事務部、財務委員會、政策委員會、民意調查中心、台灣民主學院、會計室。筆者

認為,若能由民間社團或廠商來執行事務的部門,原則上都可裁撤。 11 這一點不同於民進黨的 2012年總統選舉敗選檢討報告中指出的應由不分區立委來負責弱勢選

區的經營。(資料來源同註 10)

第五章 結論 119

組織社會學新制度論的核心概念是制度同形(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這

是由於強制(coercive)、模仿(mimetic)、以及規範(normative)這三種機制的

作用(DiMaggio and Powell 1991b:67-74)。在民進黨草創之初,採取與國民黨類

似的組織架構,有其不得不然的策略選擇;12但是,在總統已民選五次、民主業

已鞏固的今日,政黨組織變遷的支配機制,應以效能效能效能效能(efficacy)為主要考量。

當然,民進黨再度執政的策略構想,仍有諸多可能。這裡提出的構想,是基

於這篇論文對民進黨的發展歷程之觀察,以及對「競爭」之強調所提出的建議。

三三三三、、、、 結語結語結語結語::::未來研究方向未來研究方向未來研究方向未來研究方向

這篇論文站在「現實政治」的立場,以強調政治人物之間在各種情境下的策

略互動,來解釋民進黨從黨外運動到失去政權這近三十年的歷程。採取理性選擇

論的取徑,在這篇論文裡的各個政治人物之行動皆為目的導向(goal-oriented)。

筆者認為,無論對政治的參與者而言,或者對政治的觀察者來說,站在這個立場,

能夠較好地理解政治領域的運作邏輯,如同 Raymond Aron(1987:23)這位「入

戲的觀眾」所說:「分析政治必須愈理性愈好,但要搞政治,就不得不利用他人

的激情」。以「君主」這個實際的政治參與者來說,馬基維利(Machiavelli 1997:69)

早已犀利地指出:

君主除了戰爭、軍事制度和訓練之外,不應該有其他的目標、其他的思

想,也不應該把其他事情作為自己的專業,因為這是進行統帥的人應有

的唯一的專業。……亡國的頭一個原因就是忽視這種專業,而使你贏得

一個國家的原因,就是因為你精通這門專業。

Weber(1991:220, 238)認為,以政治作為志業的政治家,需要具備熱情、

責任感、與判斷力的人格特質,因為「政治,是一種並施熱情和判斷力,去出勁

而緩慢地穿透硬木板的工作」。然而,偉大的美國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

12 此種「不得不然」,主因如第二章指出的,是可能會被國民黨政府矮化為一般人民團體。

120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恐怕會主張:若要穿透硬木板,應該要多花時間磨利斧頭。13這是學者與實際從

事政治的人之差別。

針對未來的研究方向,若根據第一章指出的解釋模型類型,那麼這篇論文在

第二、三、四各章提出的研究問題,可以藉由「經驗模型」與「形式模型」加以

補充、檢證、與擴展。首先、就經驗模型經驗模型經驗模型經驗模型而言,可以利用訪談重要的政治行動者,

或者透過其他原始材料(例如口述歷史)來羅列當時行動者的可能行動選項

(options),並且補充本文所未能回答的:行動者行動的實際(actual)原因。第

二、就形式模型形式模型形式模型形式模型而言,進一步的研究包含了:(1)利用標準的賽局理論,重新解

釋歷史,例如 Bates et al.(1998)的研究。(2)同樣利用賽局理論,將民進黨的

案例與其他第三波民主化國家中的反對勢力進行比較,例如 Tsebelis(1990)對

西歐政黨的比較政治研究。(3)利用賽局理論進行政治預測,例如 Bueno de

Mesquita(1984)14、Bueno de Mesquita與 Lalman(1992)在國際關係的領域所

做的研究。筆者之所以執著於形式模型(特別是賽局理論),其中一個原因是希

望台灣的社會學界日後能夠出現真正的賽局理論的社會學研究。15

最後,謹以韋伯(Weber 1991:231。粗體為原文所有)在〈政治作為一種志

業〉中的一段話,劃下本研究的句點:

連古代的基督徒也很清楚,這個世界是魔神所統治的,知道捲入政治的

人——就是取權力和武力為手段的人——和魔鬼的力量締結了協定,知

道就這類人的行動而言,「善因必有善果,惡因必有惡果」,絕對不是不是不是不是實

情;反之,情況往往正好相反。不瞭解這一點的人,在政治上實際是個

幼童。

13 這則林肯的軼事的原始說法是砍樹。我在此處的改編,是想突顯政治人物與學者之間的差別。 14 更確切地說,Bueno de Mesquita在這篇短文中,是以預期效用理論(expected utility theory)

來建立預測模型。這個取徑有五個構成要素:(1)指認某國國內與國外希望影響該政策的行

動者;(2)一個明確範圍的各種政策選項,而這些選項必須包含了所有可能的後果;(3)每

一個團體在該議題上的政策偏好;(4)估算每一個團體可以用來影響政策決策的政治、經濟

與軍力能力;(5)估算每一個團體對每一個議題的顯著性,也就是表明每一個團體在影響政

策後果的利益。 15 列舉一個可能的研究議題。晚近台灣的公共輿論曾利用 Hirschman(2002)的「反動修辭論」

來檢視政權輪替之後的政治論述(對威權時期的政治論述可參考吳乃德[2001]的討論),是屬

於「無效論」、「危害論」、或是「悖謬論」,然後為論敵貼上「反動」、並為自身加冕「進步」

的標籤。然而,無論研究者或是公民,還可以利用賽局理論(而不只是「反動修辭論」、「內

容分析」與「論述分析」)來檢視「政治論述的操弄」(heresthetic),一如當代實證政治理論之

父 William Riker(1986)的示範。

後記

口試時,姚人多老師與許甘霖老師一致不苟同這篇論文的「策略分

析」,例如兩位老師皆問我:1986 年尚在戒嚴的情況下,在組黨前夕,很

多黨外人士都已寫好了遺書,這樣的行為還是理性的嗎?對於這個問題,

我的看法是:是理性的,不過是在方法論的意義上。這篇論文假定了政治

人物的各種行動,皆是理性的(方法論上),而我的論點的核心,並非爭

執行動者是否理性(這一點恐怕只有神知道),而是在探討行動者(無論

是個人或是集體)在怎樣的情境下,採取哪些策略會達到目的?以及更重

要的是:達到目的之後,行動者可以影響、或不能影響什麼?例如 1991

年通過台獨黨綱之後的國大首次全面改選,民進黨卻是慘敗。沒錯,各個

行動者是處於相互套疊的賽局,除了筆者的數學能力尚無法建立形式模型

之外,光是指認行動者與賽局即是一大挑戰——如果新潮流通過台獨黨綱

是達到目的,那麼對民進黨而言是得?是失?筆者無法對其報酬(payoff)

加以排序。這一點也是操作賽局理論的困難。因此,這篇論文採取了「折

衷方案」:一方面強調理性選擇,另一方面也強調制度規約。但結果似是

「和稀泥」。在目前的階段,我保留了經驗研究中的論點,但在第一章補

充說明自己的立論基礎。不足之處,是我日後將持續努力的部分。

許甘霖老師除了批評我的論點之外,也批評了我的書寫:預設讀者過

雜過多,大為降低了論文的學術價值;多是展現個人的風格,而非呈現嚴

謹的論證;想像力豐富但未受到約束,多是美麗的泡沫。關於這些批評,

我必須表明:寫作時,我致力於寫出清楚明白的文字(clarity)。希望這篇

論文的各個錯誤,能夠符合 Ronald Coase 的話:「寫得不清楚,就不可能清

楚地錯」(Not being clear, it was never clearly wrong.)。其次,正如 Murray S. Davis

主張好的理論必須「有趣」(interesting),我力求清楚之外,還希望文字能

帶有趣味、甚至風格。或許我過了頭。我已在修改時刪除部分「抒情」段

落。

122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姚老師問我:「在寫完一篇關於民進黨的論文之後,懂不懂民進黨?」

我誠實(或許是太誠實了)以告:「老實說,我不懂民進黨,甚至也不懂

政治」。姚老師追問:「那要怎樣才能懂?」「實際參與政治,去競逐權力」,

我如是答道。對於這篇論文的分析觀點,姚老師認為「我心中住著馬基維

利」。姚老師發現了我的「眼鏡」。這正是這篇論文在政治關懷上與知識上

的用意:就政治關懷而言,希望自己能夠專注於權力運作的自有理路,泯

除倫理的與規範的期待;就知識方面而言,我利用策略分析的觀點,把自

己「化身為」競逐權力的政治人物,跟著他們經歷那段黑夜、黎明、正午

與黃昏。

一加一等於二是數學;一加一不等於二是政治。

最後,我要向黃崇憲老師深致謝忱。修課那兩年,我每一個學期都坐

在黃老師的課堂。於今回顧,我自認收穫最多的是「分析馬克思主義」

(Analytical Marxism)中的「分析」。老師常跟我們說 Erik Olin Wright 的故事。

基於好奇,我翻找到 Wright 的若干課堂講義與學術文章。瀏覽 Wright

的”Sociology 621”(Class, State, and Ideology)的課堂講義時,我發現其中的

思考模式竟然「似曾相識」——跟我在課堂上感受到的好像!黃老師最令

我佩服的是能夠將複雜的理論論點加以分類、建立類型、並且將之定位在

理論汪洋的合適位置。即便是談話或討論,黃老師也能快速地以結構的、

分析的方式總結要點。對當時的我而言,這招簡直是特異功能!兩年前我

自修 Peter Hedström 的「分析社會學」,總覺得不得要領,然而在一次課業

諮詢時間,黃老師見我鑽牛角尖,便提醒我:「所謂『分析』,一言以蔽之,

便是『分而析之』」。後來我才恍然大悟為什麼 Hedström 要用”dissect”這個

字當做書名!黃老師(包含 Wright)示範的「分析」,是我受教於黃老師多

年來最大的知識收穫之一,更是未來的旅程中,行囊裡必備的指南。希望

黃老師未來能開設「分析馬克思主義」的課程。雖然我從未上過這門課,

但是我帶走了我想帶走的二分之一。最後的最後,再次感謝「賢拜」對我

的教導。

參考書目

王甫昌,1994,〈族群同化與動員:台灣民眾政黨支持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集刊》77: 1-34。

——,1996,〈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

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1: 129-209。

——,1997,〈結構限制、運動參與、與異議性意識:台灣民眾政黨支持的社會

結構基礎初探〉。頁 249-294,收錄於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編,《九○年

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

研究所籌備處。

——,1998a,〈台灣族群政治的形成及其表現:一九九四年台北市長選舉結果之

分析〉。頁 143-232,收錄於殷海光基金會主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

台北:桂冠。

——,1998b,〈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一九九○年代台灣的族群政

治〉。《台灣社會學研究》2: 1-45。

——,2004,〈由民主化到族群政治:臺灣民主運動的發展,1970s~1990s〉。頁

535-590,收錄於國史館編,《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台北:國史館。

——,2008,〈族群政治議題在台灣民主化轉型中的角色〉。《台灣民主季刊》5(2):

89-140。

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 71-116。

——,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20:17-55。

王鼎銘,2006,〈「新中間路線」在 2000年總統選舉的意義與作用:中位選民定

理的應用分析〉。《台灣政治學刊》9(1): 39-81。

田弘茂,1997,〈臺灣民主鞏固的展望〉。頁 244-291,收錄於田弘茂等主編,《新

興民主的機遇與挑戰》。台北:業強。

124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朱雲漢,1998,〈從黨國體制到支配性一黨體制:國民黨與台灣的民主轉型〉。頁

261-286,收錄於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

北:月旦。

江宜樺,2001,〈漢娜‧鄂蘭論政治參與與民主〉。頁 205-233,收錄於江宜樺,《自

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

艾琳達,1998,《激盪!台灣反動運動總批判》。台北:前衛。

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群學。

汪宏倫,2001,〈臺灣為何要「自找麻煩」?全球化趨勢與台灣的國格需求〉。頁

267-302,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

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

李丁讚,2004,〈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頁 1-62,收錄於李

丁讚等著,《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李丁讚、吳介民,2008,〈公民社會的概念史考察〉。頁 393-446,收錄於謝國雄

主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台北:群學。

李明璁,1996,《國家機器,政治轉型,與社會福利:以「老人年金」議題之發

展(1992-1995)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乃德,1989,〈搜尋民主化的動力:兼談民主轉型的研究取向〉。《台灣社會研

究季刊》2(1): 145-161。

——,1992,〈反對事業的第二條陣線:從黨外到民進黨的內部分歧〉。頁 77-102,

收錄於澄社編,《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紀念雷震案三十週年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台北:自立晚報。

——,1994,〈社會分歧和政黨競爭:解釋國民黨為何繼續執政〉。《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8:101-130。

——,2000,〈人的精神理念在歷史變革中的作用:美麗島事件和台灣民主化〉。

《台灣政治學刊》4:57-103。

——,2001,〈反動論述和社會科學:臺灣威權主義時期的反民主論〉。《臺灣史

研究》8(1):125-161。

——,2002,〈認同衝突和政治信任:現階段台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台灣

社會學》4: 75-118。

——,2004,〈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頁 467-501,收錄於國史館編,《二十

世紀臺灣民主發展》。台北:國史館。

參考書目 125

吳介民,1990,《政體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灣 1980年代》。台北:國立台灣大

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解除克勞塞維茲的魔咒:分析當前社會改革運動的困境〉。《台灣

社會學》4: 159-198。

吳介民、李丁讚,2008,〈生活在台灣〉。頁 37-69,收錄於王宏仁、李廣均、龔

宜君主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

吳玉山,1995,《共產世界的變遷:四個共黨政權的比較》。台北:東大。

金恆煒,2004,〈流產的「七日政變」疏箋〉。《台灣日報》(2004年 4 月 27 日)。

林本炫,2005,〈紮根理論研究法評介〉。頁 189-218,收錄於齊力、林本炫編,《質

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林佳龍,1989,〈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 117-143。

——,1998,〈地方選舉與國民黨政權的市場化:從威權鞏固到民主轉型

(1946-94)〉。頁 169-260,收錄於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

社會變遷》。台北:月旦。

——,1999,〈解釋台灣的民主化:政體類型與菁英的策略選擇〉。頁 87-152,收

錄於林佳龍、邱澤奇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台北:月旦出版社。

——,2000,〈台灣民主化與政黨體系的變遷:菁英與群眾的選舉連結〉。《台灣

政治學刊》4: 3-55。

——,2001,〈臺灣民主化與國族形成〉。頁 217-266,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主

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

義。

林國明,2000,〈民主化與社會政策的公共參與:全民健保的政策形成〉。頁

135-175,收錄於蕭新煌、林國明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

林濁水,2009,《歷史劇場:民進黨痛苦執政八年》。台北:INK 印刻。

林繼文,2001,〈創設、選擇與演化:制度形成的三個理論模式〉。《政治學報》

32:61-94。

——,2005,〈虛假霸權:台灣政治學研究中的理性選擇〉。《政治科學論叢》25:

67-104。

——,2010,〈憲改為何休市?〉。頁,213-228,收錄於王金壽等著,《秩序繽紛

的年代: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台北:左岸。

126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柳金財,1998,《大膽西進?戒急用忍?民進黨大陸政策剖析》。台北:時英。

范雲,2008,〈從民間社會邁向公民社會〉。頁 23-36,收錄於王宏仁、李廣均、

龔宜君主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

施正鋒,2004,〈臺灣在「李登輝時代」的民主轉型〉。頁 503-533,收錄於國史

館編,《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台北:國史館。

施明德,2009,《總指揮的告白》。台北:施明德講座基金會。

施純純、徐永明,2002,〈報紙議題、事件與民意的流動:以台灣 2000年總統選

舉為例〉。《台灣政治學刊》6:241-285。

若林正丈著、廖兆陽譯,1988,〈政治體制的轉捩點〉,頁 1-95。收錄於若林正丈、

松永正義著、廖兆陽譯,《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台北:故鄉。

——、洪金珠、許佩賢譯,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

徐火炎,1998,〈台灣的選舉與社會分歧結構:政黨競爭與民主化〉。頁 127-168,

收錄於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月旦。

徐正光、蕭新煌編,1996,《臺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東大。

高陽,1999,《紅頂商人》。台北:聯經。

張五常,2010,《經濟解釋 卷一:科學說需求(神州增訂版)》。北京:中信出版

社。

張茂桂,1994a[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業強。

——,1994b,〈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的理論志

向〉。《香港社會科學學報》4: 33-66。

張茂桂等著,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張俊宏主編,1989,《到執政之路:「地方包圍中央」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南

方。

張慧英,2000,《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台北:天下遠見。

陳光興主編,2000,《發現政治社會:現代性、國家暴力與後殖民民主》。台北:

巨流。

陳宏銘,2009,〈台灣半總統制下的黨政關係:以民進黨執政時期為焦點〉。《政

治科學論叢》41: 1-56。

陳國祥編,2008,《哭泣的台灣:看民進黨執政八年》。台北:INK 印刻。

陳順珍,2007,〈民主進步黨創黨過程中首任黨主席江鵬堅的角色分析〉。《師大

政治論叢》7、8:111-200。

參考書目 127

陳傳興,2006,《道德不能罷免》。台北:如果。

郭正亮,1997,〈選舉總路線下的民進黨〉。頁 204-222,收錄於游盈隆主編,《民

主鞏固或崩潰:臺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

——,1998a,《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遠見。

——,1998b,〈李登輝現象:民主轉型與政治領導〉。頁 103-142,收錄於殷海光

基金會主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

——,2000,《變天與挑戰》。台北:天下文化。

馮建三,2004,〈渴望「正常資本主義國家」的八天:分析五家日報 2004年總統

大選後的新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4: 277-290。

黃秀端,2003,〈少數政府在國會的困境〉。《台灣政治學刊》7(2): 3-49。

黃金麟,2009,《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台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1895-2005》。

台北:聯經。

黃崇憲,2008,〈利維坦的生成與傾頹:台灣國家研究範例的批判性回顧,

1945-2005〉。頁 321-392,收錄於謝國雄主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

史,1945-2005》。台北:群學。

黃德福,1992,《民主進步黨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台北:時英出版社。

湯志傑,2006,〈重探台灣的政體轉型:如何看待 1970年代國民黨政權的「正當

化」〉。《台灣社會學》12:141-190。

——,2007,〈勢不可免的衝突:從結構/過程的辯證看美麗島事件之發生〉。《台

灣社會學》13:71-128。

傅立葉,2000,〈老人年金、政黨競爭與選舉〉。頁 231-256,收錄於蕭新煌、林

國明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

楊祖珺,2007,〈我用身體寫政治:2004年 320到 520抗爭事件〉。《台灣社會研

究季刊》67:39-104。

楊舒媚,2009,《陳水扁執政與台灣民主化的發展:民主鞏固理論的分析》。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楊照,2006,《困境台灣:我們還能怎麼辦?》。台北:INK 印刻。

趙剛,1998,《告別妒恨:民主危機與出路的探索》。台北:唐山。

——,2006,〈希望之苗:反思反貪倒扁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4: 219-265。

趙鼎新,2007,《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更新和中國經驗》。台北:巨流。

葉欣怡,2000,《台獨論述與民進黨轉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

128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士論文。

鄭明德,2004,《一脈總相承:派系政治在民進黨》。台北:時英。

劉世忠,2010,《歷史的糾結:台美關係的戰略合作與分歧(2000-2008)》。台北:

新台灣國策智庫。

錢穆,1988,《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薛化元主編,1990,《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Ⅲ(1979-1988)》。台北:業強。

蕭阿勤,2003,〈認同、敘事、與行動:台灣 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台灣

社會學》5:195-250。

顏厥安,2009,〈民主社會的合法性與正當性〉。《思想》11:163-171。

羅文輝、黃葳葳,2001,〈2000年總統選舉公民營報紙新聞之比較研究〉。《選舉

研究》7(1):1-20。

羅文輝、黃慧馨、侯志欽,2007,〈2004年台灣報紙總統選舉新聞之政治偏差〉。

《選舉研究》14(2):95-120。

蘇子喬,2007,《台灣憲政體制的變遷軌跡(1991-2006):歷史制度論的分析》。台

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蘇進強,1999,〈列寧式政權民主化過程中的軍政關係:台灣的發展經驗〉。頁

189-236,收錄於林佳龍、邱澤奇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台北:

月旦出版社。

龔宜君,1998,《「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

(1950-1969)》。台北:稻鄉。

Alchian, Armen A., 1950, “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58(3): 211-221.

Aron, Raymond著、賴建誠譯,1987,《雷蒙‧艾宏:入戲的觀眾》。台北:聯經。

Bates, Robert H. et al., 1998, Analytic Narrative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inder, Leonard, 1971, “Crise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Pp.3-72 in 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by Leonard Binder et al..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oudon, Raymond, 1998,” Social Mechanisms without Black Boxes.” Pp.172-203 in

Social Mechanism: A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Social Theory edited by Peter

Hedström, and Richard Swedber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參考書目 129

——, 2003, “Beyond Rational Choice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9: 1-21.

Bueno de Mesquita, Bruce, 1984, “Forecasting Policy Decisions: An Expected Utility

Approach to Post-Khomeini Iran.” PS 17(2):226-236.

Bueno de Mesquita, Bruce, and David Lalman, 1992, War and Res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al Imperativ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Chao, Linda and Ramon H. Myers著、羅珞珈譯,1998,《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

中華民國的政治歷程》。台北:三民書局。

Chu, Yun-Han, 1992, Crafting Democracy in Taiwan. Taipei: Institution for National

Policy Research.

Dahl, Robert A., 1971,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Desai, Manali, 2003, “From Movement to Party to Government: Why Social Policies

in Kerala and West Bengal Are so Different.” Pp.170-196, in States, Parties, and

Social Movements, edited by Jack A. Goldston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iamond, Larry著、廖益興譯,1997,〈緒論:民主鞏固的追求〉。頁 1-45,收錄

於田弘茂等主編,《鞏固第三波民主》。台北:業強。

DiMaggio, Paul J. and Walter W. Powell, 1991a, “Introduction.” Pp.1-38 i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edited by Walter W. Powel and Paul

J. DiMaggio.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91b,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ism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Pp.63-82 i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edited by Walter W. Powel and Paul J. DiMaggio.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owns, Anthony, 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Collins.

Earl, Jennifer et al., 2004, “The Use of Newspaper Data in the Study of Collective

Ac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0: 65-80.

Elster, Jon, 1984, Ulysses and the Sirens: Studies in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85, Making Sense of Marx.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0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 1986, “Introduction.” Pp.1-33 in Rational Choice, edited by Jon Elster.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 1989, Nuts and Bolt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3, Political Psych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mirbayer, Mustafa, 1997, “Manifesto for a Relational Soci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2):281-317.

Etzioni, Amitai, 1964, Modern Organization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Friedman, Milton, 1953,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 Pp.3-43. in his

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old, Thomas B.,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New York: M. E.

Sharpe.

Goldstone, Jack A., ed., 2003, States, Parties, and Social Movem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anovatter, Mark,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3): 481-510.

Green, Donald P. and Ian Shapiro, 1994,Pathologies of Rational Choice Theory: A

Critique of Applications in Political Scie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Hall, John A., ed., 1995, Civil Society: Theory, History, Comparis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all, Peter A.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936-957.

Hechter, Michael, and Satoshi Kanazawa, 1997, “Sociological Rational Choice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3:191-214.

Hedström, Peter, 2005, Dissecting the Social: On the Principles of Analyt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dström, Peter, and Peter Bearman, 2009, ” What is analytical sociology all about?

An introductory essay.” Pp.3-24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Analytical

Sociology, edited by Peter Hedström and Peter Bearm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dström, Peter, and Richard Swedberg, ed., 1998, Social Mechanism: An Analytical

參考書目 131

Approach to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irschman, Albert O., 1970, Exit, Voice, and Loyalty: Responses to Decline in Firms,

Organizations, and States.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吳介民譯,2002,《反動的修辭》。台北:新新聞。

Ho, Ming-sho, 2010, “Understanding the Trajectory of Social Movements in Taiwan

(1980-2010).” 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Affairs 39(3):3-22.

Homans, George C., 1964, “Bringing Men Back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9(5):809-818.

Hsiao, Hsin-Huang Michael, 2006, “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

1980-2005.” Pp.207-229 in Asian New Democracies: The Philippines, South

Korea and Taiwan Compared, edited by Hsin-Huang Michael Hsiao. Taipei: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Hsiao, Michael Hsin-Huang and Ming-sho Ho, 2010, “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cy-Making in Taiwan: Reexamining the Link.” Pp.43-64, in Chu

Yin-wah and Siu-lun Wong eds. East Asia’s New Democracies: Deepening,

Reversal, and Non-liberal Alternatives. London: Routledge.

Huntington, Samuel P.著、劉軍寧譯,1994,《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

台北:五南。

Immergut, Ellen M., 1998,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 Society 26(1):5-34.

Ingram, Paul and Karen Clay, 2000, “The Choice-within-Constraints New

Institutionalism and Implications for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6:525-546.

Kohli, Atul, 2002, “State, Society, and Development.” Pp.84-117 in Political Scienc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edited by Ira Katznelson and Helen V. Milner. New York:

Norton.

Lasswell, Harold, 1958, Politics: Who Gets What, When, How. New York: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Lin, Jih-wen, 2002, “Transition through Transaction: Taiwan's Constitutional Reforms

in the Lee Teng-hui Era.” American Asian Review 20(2):123-155.

Linz, Juan J. and Alfred Stepan, 1996,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132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uce, R. Duncan, and Howard Riaffa, 1989[1957], Games and Decisions:

Introduction and Critical Survey.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Luttwak, Edward著、王亦穹譯,2011,《完全政變手冊》。新北市:木馬文化。

Machiavelli, Niccolo著、潘漢典譯,1997,《君主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Mattlin, Mikael, 2004, “Referendum as a Form of Zaoshi: The Instrumental Domestic

Politics Functions of Taiwan’s Referendum Ploy.” Issues & Studies 40(2):

155-185.

Merton, Robert, 1987, “Three Fragments from a Sociologist's Notebooks:

Establishing the Phenomenon, Specified Ignorance, and Strategic Research

Material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3: 1-28.

Meyer, John W. and Brian Rowan, 1991,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Pp.41-62 i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edited by Walter W. Powel and Paul J. DiMaggio.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gdal, Joel S., 2001, State in Society: Studying How States and Societies Transform

and Constitute One Anoth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orrow, James D., 1994, Game Thoery for Political Scientist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orton, Rebecca B., 1999, Methods and Models: A Guild to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Formal Models in Political Sc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e, Victor, 1998, “Sources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p.1-16 i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 edited by Mary C. Brinton and Victor Nee.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North, Douglass C.,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lson, Mancur著、董安琪譯,1989,《集體行動的邏輯》。台北:遠流。

Panebianco, Angelo, 1988, Political Parties: Organization and Pow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erson, Christopher, 2004, The Modern State (2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參考書目 133

Pierson, Paul, 2004, Politics in Time: History,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Analysi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ierson, Paul and Theda Skocpol, 2002,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 Pp.693-721 in Political Scienc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edited by Ira Katznelson and Helen V. Milner. New York: Norton.

Przeworski, Adam, 1986, “Som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Pp.47-63 in 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edited by Guillermo O’Donnell, Philippe C. Schmitter and

Laurence Whitehead.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Rigger, Shelley, 2001, From Opposition to Power: Taiwan’s Democratic Progress

Party.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

Riker, William H., 1986, The Art of Political Manipula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chelling, Thomas C., 1984, Choice and Consequence: Perspectives of an Errant

Economist.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chwartz, Mildred A. and Kay Lawson, 2005, “Political Parties: Social Bases,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Pp.266-286 in The Handbook of Political

Sociology: States, Civil Societies, and Globalization, edited by Thomas Janoski

et 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ott, W. Richard, 1995,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Thousand Oaks: Sage.

Skocpol, Theda, 1979,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Pp.3-37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edited by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inchcombe, Arthur, 1968, Constructing Social Theorie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97, “On the Virtues of the Old Institutionalism”.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3:1-18.

Strauss, Anselm and Juliet Corbin著、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

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文化。

134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Thelen, Kathleen, 1999,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2:369-404.

Thelen, Kathleen and Sven Steinmo, 1992,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Pp.1-32 in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edited by Sven Steinmo,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sebelis, George, 1990, Nested Games: Rational Choice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Verba, Sidney, 1971, “Sequences and Development.” Pp.283-316 in 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by Leonard Binder et al..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eber, Max著、康樂編譯,1989,《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 》。台北:遠流。

——、錢永祥編譯,1991,〈政治作為一種志業〉。頁 169-239,收錄於 Weber著、

錢永祥編譯,《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I)》。台北:遠流。

——、顧忠華譯,1993,《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台北:遠流。

Wong, Joseph, 2008, “Maintaining KMT Dominance: Party Adaptation in

Authoritarian and Democratic Taiwan.” Pp.57-74 in Political Transitions in

Dominant Party Systems: Learning to Lose, edited by Edward Friedman and

Joseph Wong. New York: Routledge.

Wu, Nai-The, 1987,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IL.

Yeats, W. B.著、楊牧編譯,1997,《葉慈詩選》。台北:洪範。

Zhao, Dingxin, 2001, The Power of Tiananmen: 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the 1989

Beijing Student Movement.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附錄一

民進黨大事紀

年份 日期 事件內容

1986 09.28 民主進步黨成立。黨外後援會推薦大會於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行,由

132位與會人士簽名發起建黨。

10.05 許信良等人在美國洛杉磯宣布成立「民主進步黨海外組織」。

11.10 召開第一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會中通過黨章等議案,江鵬堅當選

第一屆黨主席。

11.30 許信良闖關回台,遭到原機遣返。

12.07 第一屆增額立委選舉。首次國、民兩黨對決:民進黨推薦 44 人參

選,當選 23 人,立委得票率為 24.78%、國代得票率為 22%。

1987 03.04 發起「返鄉省親運動」。

04.06 中央黨部增設「社會運動部」。

04.13 中常會決議:動員民眾參加由「五一九綠色行動本部」舉辦的四一

九和平示威。

05.19 發起抗議戒嚴 38週年示威遊行活動,要求解除戒嚴。

05.21 民進黨國大黨團反對「大陸代表制」。

06.12 612事件:民進黨社運部發動群眾於立法院抗議國家安全法,與「愛

國陣線」發生激烈衝突。

06.23 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靜坐示威,抗議國民黨強行表決國安法。

07.01 國民黨政府宣告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

07.15 總統蔣經國宣布解除戒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09.21 中執會決議:全力推動「國會全面改選運動」。

10.13 中常會聲援蔡有全、許曹德,兩人被控涉嫌台獨叛亂。

11.10 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決議:「人民有主張台灣獨立的自由」。姚嘉文當

選第二屆黨主席。

1988 01.13 總統蔣經國去世、副總統李登輝繼任。民進黨臨時中常會決議暫停

一切遊行示威。

01.15 民進黨與在野人士舉行國是座談會,會後發表聲明:希望政府繼續

136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年份 日期 事件內容

朝民主化、本土化前進,並正告北京政權勿輕舉妄動。

01.27 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推舉李登輝為代理黨主席。

03.04 民進黨舉辦「國會全面改選民主聖火慢跑」運動。

03.20 美麗島政治犯黃信介、張俊宏等 17人加入民進黨。

03.29 大湖山莊事件:發起國會全面改選大遊行,由朱高正領軍赴老國代

居住的大湖山莊示威,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

04.07 朱高正因教科文預算未達憲法規定,但國民黨欲強行表決,跳上議

事桌並與其他立委發生鬥毆事件。

04.17 四一七決議文。第二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決議:「台灣國際主權獨

立,不屬於以北京為首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且任何台灣國際地位

之變更,必須經台灣全體住民自決同意」,並提出台獨前提的「四

個如果」論:如果國共片面和談、如果國民黨出賣台灣人民利益、

如果中共統一台灣、如果國民黨不實施真正的民主憲政,則民進黨

主張台灣獨立。

05.20 五二○事件:雲林農權會號召全台約四千名農民赴國民黨中央黨部

示威,爆發流血衝突,聲援的學生也遭到警方追打。

07.07 民進黨於國民黨十三全當夜,舉辦「反革命群眾大會」,抗議國民

黨以「革命」手段做為戕害民主的藉口。

07.08 李登輝於國民黨十三全會被推舉為黨主席。

10.29 黃信介當選第三屆民進黨主席。

12.19 創黨元老費希平宣布退出民進黨。

12.25 中山堂事件。民進黨國代黨團不滿主席團座位移作他用,爆發衝

突,遭警方驅逐。

1989 01.20 民進黨抗議強行通過「人民團體法」,發動群眾包圍立法院。

04.07 《自由時代》發行人鄭南榕拒絕警方逮捕,自焚身亡。

04.10 中常會決議:為表示對鄭南榕之悼念,各級黨部於出殯日降半旗致

意,並舉辦追思大會。

05.19 鄭南榕出殯,送行者眾,途中詹益樺自焚身亡。

05.20 張俊宏出版《到執政之路》,提出「地方包圍中央」的策略。

05.22 要求國民黨取消海外黑名單,並發表聲明支持大陸民主運動。

06.06 民進黨抗議中共鎮壓六四學生運動,發起絕食接力靜坐。

6 月中旬 美麗島、新潮流兩派系於黨中央爆發衝突,各地呼籲「不容分裂」。

08.19 全國首座二二八紀念碑於嘉義市舉行落成儀式。

09.04 民進黨立院黨團成立「趕老賊下台行動委員會」。

09.27 許信良偷渡返台被捕。

10.29 黃信介連任黨主席。

11.05 林義雄返國,發表「台灣共和國基本法草案」。

附錄一 民進黨大事紀 137

年份 日期 事件內容

12.02 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得票率 23%,贏得 21 席;縣市長選舉,民

進黨得票率為 38.4%,贏得 6 席。

12.16 民進黨縣市首長成立「民主縣市長聯盟」。

12.25 一二二五遊行:發動群眾前往台北中山堂廣場遊行,以「總統民

選」、「聲援許信良」為訴求。

1990 01.15 要求訂立「二二八和平紀念日」。

02.01 民進黨立院黨團杯葛老立委報到,引發激烈衝突。

02.19 民進黨國大黨團杯葛老國代宣示,引發激烈衝突。

03.16 黨主席黃信介與國大代表等 14 人,至總統府請願並要求面見總

統,遞交「解散國大」抗議書,遭警力強行驅散。

台大數十名學生集體前往中正紀念堂抗議,是為「野百合三月學運」

之序幕。

03.21 李登輝以 641票當選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

民進黨對李登輝當選總統發表聲明:要求訂出新政府時間表,總統

直接民選、國會全面改選、省市長直接民選、軍隊及情治系統國家

化、司法獨立、開放電視頻道、刪除一切黨國不分之預算、釋放所

有政治犯、政治犯復權以及解除出入境黑名單。

李登輝總統於總統府接見 50 位靜坐學生代表,應允召開國是會議。

05.04 針對郝柏村被提名組閣,民進黨通過「堅決反對軍人組閣」決議。

05.20 近兩萬人參加「全民反對軍人組閣」遊行,抗議李登輝提名郝柏村

為行政院長。

05.29 郝柏村閣揆任命送立法院行使同意權,爆發院內外流血衝突。

06.02 中常會決議:推派十名代表參加國是會議。

06.08 民進黨中央黨部遭不明人士噴漆、四樓無辜住家遭投兩顆汽油彈,

疑似抗議民進黨參加國是會議所為。

06.17 民進黨通過「民主大憲章」,主張總統內閣混合制。

06.23 民進黨公佈「民主大憲章草案」,作為國是會議藍本。

06.28 國是會議正式揭幕,民進黨、國民黨於會議期間密集協商,達成總

統、省長直接民選之共識。

07.03 國是會議達成「總統應由全體公民投票選舉產生」之共同意見。

08.04 朱高正違紀參選立委,遭到開除黨籍。

09.12 中常會決議:不參加國統會。

10.17 一○○七決議文:確定「我國的事實主權不及中國大陸」。

10.24 針對康寧祥參加國統會,決定終止聘任其為民進黨顧問。

11.14 民進黨成立「台灣主權獨立運動委員會」。

11.26 針對海基會董事只給民進黨一席,中常會表示不予接受。

12.25 一二二五遊行:以「台灣主權獨立」為訴求。

138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年份 日期 事件內容

1991 02.22 民進黨舉行為期三天的「全國民間經濟會議」。

03.16 中常會決議啟動「人民制憲」憲政改造列車,黨主席黃信介親率國

大黨團、立院黨團及中央黨部幹部下鄉赴全省 23 縣市宣揚制憲理

念。

03.21 人民制憲會議圓滿結束,並通過「台灣憲法草案」。

04.17 民進黨於台北舉辦萬人遊行,以「反對老賊修憲」、「台灣獨立」為

口號。

05.01 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05.09 調查局逮捕陳正然等四名「獨立台灣會」學生成員,引發各校師生

串連抗議,陳正然等人至該月 17 日獲得保釋,該年 12 月 2 日判刑

各處一至二年徒刑。

05.20 聲援獨台會被捕學生,知識界發起「反政治迫害大遊行」。

06.23 全代會通過「公民投票方式建立台灣共和國」黨綱修正案。

08.24 民進黨舉行「人民制憲會議」,通過「台灣憲法草案」。

09.21 台大教授林山田等人成立「一百行動聯盟」,要求廢除刑法第一百

條有關內亂罪的寬鬆認定,並於十月初發動「廢惡法、反閱兵」靜

坐示威。

10.13 民進黨五全通過「公投台獨黨綱」,發表「民主制憲,執政建國」

大會宣言。

許信良當選黨主席。

12.07 台獨聯盟主席張燦鍙回台被捕。

12.27 第二屆國大代表選舉,民進黨得票率為 23.25%,獲 66 席(總席次

為 325席)。

1992 04.19 民進黨舉行「總統直選」大遊行,靜坐台北車站,至 24 日遭警方

驅散。

05.13 施明德等三人赴立法院,聲援環保聯盟「反核四,飢餓 24」絕食

抗議。

05.15 立法院通過刑法第一百條修正案,將內亂罪的認定,改為「以強暴

和脅迫著手實行者」為前提,於是月 18 日生效,正在服刑的政治

犯大多獲釋。

6 月中旬 內政部放寬入境管制,海外黑名單大幅放寬。

09.01 公佈「現階段兩岸關係與中國大陸政策」,主張以法制化的國安會

取代國統會、國安局,並以兩岸關係委員會取代陸委會。

10.23 民進黨發表《政策白皮書》。

11.01 流亡美國 22 年的彭明敏返台。

11.05 台獨聯盟主席張燦鍙獲釋,加入民進黨。

12.02 國民黨中常會開除主張「一中一台」的立委陳哲男黨籍。

附錄一 民進黨大事紀 139

年份 日期 事件內容

12.19 第二屆立委全面改選,民進黨得票率為 31.03%,獲 50 席(總席次

為 161席)。

1993 02.01 民進黨立委修改就職誓詞,將中華民國改為台灣共和國。

02.23 立法院行使閣揆同意權,連戰成為首位台籍閣揆,部分民進黨立委

故意缺席,讓連戰高票過關。

03.06 行政院成立決策小組,推動參與聯合國。

03.13 新國民黨連線成立政團,標舉「驅逐獨台、推翻獨裁、打倒金權、

平均地權」。

3.14 新國民黨連線於高雄舉行問政說明會,遭親民進黨群眾反制。

04.26 民進黨「反國共統一會談宣達團」抵新加坡,抗議辜汪會談。

07.19 民進黨立委七人訪問中國。

07.27 民進黨召開「文化會議」。

08.01 澄社公布「國會記者評鑑立委」結果,由陳水扁奪魁。

08.10 新國民黨連線宣佈成立為新黨。

10.03 民進黨提出「新國土規劃」,主張廢省、改為三都十五縣,以及原

住民自治區。

11.27 縣市長選舉。民進黨競選主軸為「清廉、勤政、愛鄉土」,政策訴

求為敬老津貼。當選六席,得票率 41%。黨主席許信良認為結果不

如預期,引咎辭職,職位由中常委施明德暫代。

1994 02.01 民進黨中央首次與大企業舉行早餐懇談。

03.19 民進黨開除 22 名涉嫌受賄的縣市議員黨籍。

04.09 千島湖事件。總統李登輝批評中共為「土匪」。

05.01 施明德當選第六屆民進黨主席。

06.26 發起萬人「發放敬老津貼、反對利益輸送」大遊行,宣示民進黨追

求建立福利國家的信念。

06.25 台灣人民制憲會議舉辦「新國民、新國家之夜」。

07.12 立法院審查核四預算,民進黨立院黨團強烈表達反對興建之立場。

08.03 中國海協會副會長唐樹備抵台,部分民進黨人至機場示威。

09.25 新黨於高雄舉辦「保衛中華民國」說明會,爆發流血衝突。

10.02 新黨省長候選人朱高正於台南市進行說明會時遭到鬧場。

10.26 民進黨主席施明德主張金馬地區應撤軍,成為非軍事區,引發爭

議。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水扁和省長候選人陳定南均表反對。

11.02 陳水扁訪問金門,宣布反對「金馬撤軍論」。

11.20 新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趙少康在電視政見會上指控總統李登輝有「急

獨時間表」。

11.24 陳水扁獲美國《時代》雜誌列為全球百位潛力領袖。

12.03 省長暨北高市長選舉,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

140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年份 日期 事件內容

12.05 陳水扁宣布:用人唯才、消弭族群對立,締造聯合內閣雛形。

1995 02.28 彭明敏參加民進黨。

總統李登輝代表政府首次正式為二二八事件道歉。

3 月 許信良出版《新興民族》。

03.19 全國黨員代表大會無異議通過廢除預備黨員制;表決通過公職人員

提名條例繼續維持「幹部投票」及第二階段初選;通過修改公職人

員提名條例將本黨政黨比例代表之產生,分政治人物、學者專家及

弱勢團體三組。

06.07 總統李登輝伉儷出訪美國,並於康乃爾大學發表演說

08.19 民進黨確定以「給台灣一個機會」為立委選戰主軸。五大號召包括:

加強國防、確保主權、簡化政府、改造經濟、普及福利。

09.15 施明德於美國表示「民進黨如果執政,不必也不會宣布台獨」。

09.25 民進黨總統二階段公民初選揭曉,由彭明敏代表民進黨參選第一屆

民選總統。

09.28 民進黨黨慶,主題為顛覆傳統的「給台灣一個綠色的 Party」。

11.04 中常會通過決議:黨員未經中常會同意與推薦入閣者,視同重大違

紀。

11.27 民進黨連續一週刊登「我們帶來和平的許諾」平面廣告。

12.02 立委選舉,民進黨得票率為 33%,獲得 54 席。

12.04 民進黨發表〈迎接大和解時代的來臨:我們對大聯合政府的基本立

場〉。

12.06 中常會發佈「迎接大和解時代的來臨」新聞稿,文中指出,台灣社

會必須邁向一個大和解時代,才能圓滿化解種種內憂與積弊;必須

建立「大和解」的自信與共識,才足以抵擋來自中國的威脅與挑戰,

從根本上解除台海的緊張。

12.14 民、新兩黨代表在立法院舉行首度「大和解」咖啡會議。

12.19 立委沈富雄等正義連線成員,批判「大和解」。

12.20 中常會決議:總統勝選後,組成「大聯合政府」。

1996 01.15 彭明敏競選總部否認「大和解、大聯合」為競選訴求,改為「和平、

尊嚴、台灣總統」。

01.18 施明德宣布參選立法院院長。

02.01 二月政改:立法院正副院長改選,民進黨施明德第一輪平手,第二

輪以一票之差(82:81)落敗。

03.08 中國向台灣海面試射飛彈,引爆台海危機。美國派遣尼米茲號、獨

立號航空母艦巡弋台灣海峽。

03.23 首屆總統大選,國民黨李登輝、連戰得票 54%,民進黨彭明敏、謝

長廷僅 21%,創下民進黨最低得票率。

附錄一 民進黨大事紀 141

年份 日期 事件內容

第三屆國大代表選舉,民進黨得票率為 30%。

03.27 民進黨中常會討論〈總統暨國代選後檢討報告〉,刪除肯定大和解

的相關文字。

施明德向中常會請辭黨主席。

03.28 民進黨中執會推選張俊宏為代理主席。

04.09 以彭明敏為首的建國會成立,指責「民進黨的台獨立場模糊」。

04.12 民進黨舉行「新世代反對運動大辯論」。

04.20 TVBS 主辦民進黨「跨世紀大辯論」。

05.07 周奕成等民進黨新生代發表〈台獨運動的新世代綱領〉。

06.13 民進黨第七屆一全大會,以「轉型、創新、跨世紀」為主題。廢除

第一階段幹部投票制度,改為黨員初選。

許信良當選第七屆黨主席。

07.30 民進黨中央與國大黨團爆發修憲歧見。

09.07 前民進黨立委李慶雄宣布退黨、準備加入建國黨。

10.02 決議參與李登輝總統召開的「國家發展會議」,推派張俊宏立委為

籌備會副召集人,邱義仁、尤清為籌備委員。

10.03 彭明敏召開記者會,激烈譴責民進黨「不成體統、腐化墮落」。該

月 6 日,民進黨縣市黨部主委聯名,要求開除彭明敏黨籍。

10.06 建國黨舉行成立大會。

10.09 為反對國民黨在立法院強行通過核四覆議案,黨中央動員所有黨公

職人員發動靜坐抗議,號召全民投入反核運動。

10.21 民進黨聲援反核四覆議案,引發社運團體對民進黨的攻訐。

10.26 民進黨舉行「新生代擴大會議」。

11.21 桃園縣長劉邦友官邸血案。

11.30 民進黨婦女部主任彭婉如血案。

12.01 第七屆第一次臨全會,決議通過婦女保障名額,今後各類公職之各

選區提名名額中,每四席中女性至少應佔一席。另通過黨主席由黨

員直選。

12.11 中常會通過國家發展會議「兩岸關係」議題,確立「台灣優先,安

全第一」的基本原則。

12.12 前民進黨立委陳光復加入建國黨。

12.23 為期五天的國家發展會議,國、民兩黨通過多項憲改共識。陳水扁

以「巡察國小廁所」為由推辭,並未與會。

1997 01.07 民進黨 1997年度展望記者會,發表〈開展全面品質競爭的新時代〉

聲明,指出未來的政黨競爭,將不再是本質的競爭,而是品質的競

爭。

02.15 民進黨立委彭百顯宣布退黨。

142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年份 日期 事件內容

3 月中旬 民進黨國大黨團推出「雙首長制版」憲改草案。

4 月下旬 民進黨正義連線和福利國連線推出「總統制版」憲改草案。

04.14 藝人白冰冰之女白曉燕綁票案。

04.30 中常會通過「憲改 21 人工作小組」所提的「總統制版」及「雙首

長制版」之修憲案,決定兩案並陳,一致表決。

05.29 民進黨中央具名發表〈不要成為反改革的歷史罪人:我們不要蔣介

石法統,我們不要黑金政治〉憲改萬言書。

06.04 第七屆第 35 次中常會決議:將凍省、停止五項選舉、公投入憲等

三項列為和國民黨協商的堅持事項。

07.18 國、民兩黨聯手修憲,通過取消閣揆同意權、凍省等條文。民進黨

國代 99 人全數舉手通過。

07.21 民進黨立委陳永興退黨。

09.27 第七屆第二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通過:本黨各級黨職應選名額

中,單一性別在總數中每滿 4 人應有 1 人;主席由全體黨員直接選

舉產生,為當然中執委及中常委,任期二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10.03 通過縣市長選舉共同政見,主軸為「平安、清廉、新政府」。

11.29 縣市長許舉,民進黨贏得 12 席,得票率為 43.03%。台灣首度地方

變天。

12.15 民進黨舉行「縣市長會議」,將會議定位為跨黨派聯誼性質。

1998 02.13 民進黨舉行為期三天的「中國政策辯論」,黨內達成對「台、中雙

邊談判的基本原則」、「全方位的台、中互動關係」、「強本西進取代

戒急用忍」之三大共識。陳水扁並未與會。

04.24 民進黨舉行為期三天的「產業政策研討會」。

06.07 首次黨員直選主席,由林義雄當選第八屆黨主席。

10.14 民進黨中常會發表對辜、江會談之聲明,並提出台、中雙邊對話的

五點原則。

12.05 北高市長、立委、市議員三合一選舉揭曉,立委獲得 70 席,北、

高市議員共 28 席,謝長廷當選高雄市長、陳水扁連任台北市長失

敗。選後成立黨務發展委員會,檢討選舉結果並重新整隊出發。

1999 05.06 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脫黨,投入總統大選。

05.08 民進黨全代會通過「總統初選提名辦法」,為陳水扁參選資格解套。

民進黨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首度承認中華民國國號。

05.15 總統李登輝出版《台灣的主張》,提出「中國七塊論」引發爭議。

05.27 陳水扁獲得民進黨 168人連署推薦參選總統。

07.09 總統李登輝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提出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俗稱「兩國論」),引發國際關注,使汪道涵訪台受挫。

09.21 南投發生芮氏規模 7.3級大地震,死亡人數逾 2,400人。

附錄一 民進黨大事紀 143

年份 日期 事件內容

2000 03.18 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民進黨提名的陳水扁、呂秀蓮

以 39.3%的相對多數得票率當選。台灣政治史上首次政權輪替。

05.20 陳水扁、呂秀蓮就任中華民國第十任正、副總統。陳水扁總統於就

職演說時宣示「四不一沒有」:不宣布獨立、不更改國號、不推動

兩國論入憲、不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沒有廢除國統綱領和國

統會的問題。

07.22 八掌溪事件。

10.27 行政院宣布停建核四廠。

2001 01.01 金門、馬祖與中國廈門進行小三通。

02.14 行政院宣布核四廠復工。

11.10 台灣與中國獲准於 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12.01 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第十四屆縣市長選舉。立委選舉民進黨得票

率 33.6%、獲 87 席,為國會最大黨,但仍未過半。縣市長選舉民

進黨得票率 45.3%,拿下九個縣市。

2002 01.01 台灣以「台澎金馬獨立關稅領域」為正式名稱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02.01 游錫堃接任行政院院長。

07.21 總統陳水扁兼任民進黨黨主席。

08.02 總統陳水扁在世界台灣人大會東京年會視訊會議上,公開表示台灣

與中國是「一邊一國」的關係。

12.07 直轄市長暨市議員選舉。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謝長廷連任成功。

2003 3 月到 7 月 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籠罩台灣。

10.12 賴比瑞亞與中華民國斷交。

11.27 通過「公投法」,引發兩岸關係緊張。

2004 02.28 由民進黨、台聯與獨派民間團體發起「228牽手護台灣」活動,約

200萬人參與,表達反對中國部屬對台的飛彈以及支持反飛彈公投。

03.19 下午一時許,陳水扁總統與呂秀蓮副總統於台南市掃街拜票時遭到

槍擊受傷。(319槍擊案)

03.20 中華民國第十一屆總統、副總統選舉。民進黨提名的陳水扁、呂秀

蓮以 50.11%得票率,擊敗國親聯盟提名的連戰與宋楚瑜。

兩項公投案皆未通過。

國親聯盟質疑選舉疑雲,提出選舉無效與當選無效之訴;凱達格蘭

大道聚集抗議民眾。

05.20 陳水扁、呂秀蓮宣示就職中華民國第十一任總統、副總統。

11.04 當選無效之訴宣判:連戰、宋楚瑜敗訴。

12.11 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得票率 35.7%,獲 89 席,為國會最

大黨(但未過半數)。

2005 02.01 高雄市長謝長廷升任行政院長。

144 從運動到政黨再到執政

年份 日期 事件內容

02.24 總統兼民進黨黨主席陳水扁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會面。

03.14 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

03.26 民進黨發起 326護台灣大遊行,抗議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

04.26-05.03 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中國(「和平之旅」)。於 29 日與中國國家主席

胡錦濤會面,會後發表五點共識,包括盡速恢復兩岸談判、達成和

平協議、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促進協商台灣參與國際活動、建

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台。

05.05-05.13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訪問中國(「搭橋之旅」)

05.14 任務型國大代表選舉。投票率僅 23%,民進黨獲 127席、得票率為

42.5%,為第一大黨。

06.07 國民大會複決通過修憲案,廢除國民大會。

06.17 最高法院駁回國民黨提出的 2004 年總統大選陳水扁、呂秀蓮當選

無效訴訟。

07.06-07.13 新黨主席郁慕明訪問中國(「民族之旅」)

07.16 馬英九擊敗王金平當選國民黨主席。

08.17 最高檢察署宣布 319槍擊案結案:認定陳義雄為唯一兇手,唯陳義

雄已死,處不起訴。

08.21 高雄捷運泰國籍勞工發生暴動。

09.05 勞委會主委陳菊、高雄市代理市長陳其邁請辭。

10.05 總統陳水扁批准總統府國策顧問陳哲男、總統府顧問陳敏賢辭呈。

11.21 高捷泰勞案檢調專案小組依圖利或背信等罪起訴陳哲男等 22人。

12.03 三合一(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選舉。民進黨僅獲 6 席縣

市長,空前慘敗。

12.07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因三合一選舉慘敗請辭,黨主席由呂秀蓮暫代。

2006 01.15 游錫堃當選民進黨第十一屆黨主席。

01.24 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退黨。

01.25 蘇貞昌接任行政院院長。

02.27 總統陳水扁宣布廢除國家統一委員會與《國家統一綱領》。

05.10 國民黨立委邱毅指控總統女婿趙建銘涉嫌從事台灣土地開發公司

內線交易案(台開案)。

05.30 國民黨立委丁守中發動總統罷免案。

06.22 國民黨立委邱毅指控第一夫人吳淑珍蒐集發票核銷國務機要費。

07.10 台開案偵察終結,趙建銘遭檢察官以違反《證券交易法》起訴,求

刑八年有期徒刑併科罰金三千萬元。

07.15 數十名「親綠學者」發表聲明,敦促陳水扁總統負起政治責任,請

辭下台。

09.09 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發起百萬人反貪倒扁運動於凱達格蘭大道第

附錄一 民進黨大事紀 145

年份 日期 事件內容

一次大規模集結。

09.15 反貪倒扁運動「螢光圍城」,估計近 75 萬人參加。

09.16 由台灣社主辦「我們在向陽的地方」集會,估計逾 10 萬人參與。

09.25 民進黨主席游錫堃不滿《中國時報》以頭版頭條指控其曾發表「倒

扁就是中國豬」的言論,控告《中國時報》。

10.10 國慶大典遭到部分反貪倒扁運動人士鬧場。

反貪倒扁運動「天下圍攻」,估計近 150萬人參與。

11.03 國務機要費案偵察終結,檢方認定總統陳水扁與第一夫人吳淑珍涉

嫌貪污及偽造文書罪。吳淑珍等四人遭提起公訴。

12.09 直轄市長暨市議員選舉。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菊以 49.41%得

票率險勝。

2007 05.06 民進黨 2008 年總統大選黨內初選,由謝長廷領先,蘇貞昌與游錫

堃宣布退出初選。

05.19 中正紀念堂更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

05.29 民進黨中執會宣布由謝長廷代表民進黨角逐 2008年總統大選。

06.07 中華民國與哥斯大黎加斷交。

12.10 原中正紀念堂牌樓牌匾正式更換為「自由廣場」。

2008 01.12 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此次選舉為首次施行「單一選區兩票制」。

民進黨得票率 38.65%,獲 113席中的 27 席,佔總席次四分之一不

到。國民黨以 53.48%得票率,獲 81席,成為國會過半數之最大黨。

03.22 中華民國第十二屆總統、副總統選舉。民進黨提名的謝長廷與蘇貞

昌,以得票率 41.55%敗給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與蕭萬長的 58.45%。

同日舉行之入聯、反聯公投,均遭否決。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郭正亮(1998, 2000)、張慧英(2000)、楊舒媚(2009)、民

進黨網站(http://www.dpp.org.tw)。